CN115750043A - 用于氨燃料压燃内燃机的车载氨裂解制氢系统及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用于氨燃料压燃内燃机的车载氨裂解制氢系统及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750043A
CN115750043A CN202211381731.6A CN202211381731A CN115750043A CN 115750043 A CN115750043 A CN 115750043A CN 202211381731 A CN202211381731 A CN 202211381731A CN 115750043 A CN115750043 A CN 11575004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mmonia
combustion engine
internal combustion
ignition internal
compression igni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381731.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帆
林浩
庞磊
都成君
殷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feng Commercial Vehicl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feng Commercial Vehicl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feng Commercial Vehicle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feng Commercial Vehicl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381731.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750043A/zh
Publication of CN11575004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75004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10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ICE] based vehicles
    • Y02T10/12Improving ICE efficiencies

Landscapes

  • Output Control And Ontrol Of Special Type Engin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用于氨燃料压燃内燃机的车载氨裂解制氢系统及控制方法,包括氨燃料压燃内燃机、液氨气化罐、氨裂解器、氨氧化器、混合气缓冲罐;液氨气化罐的输出端分别通过管路连接氨燃料压燃内燃机的进气端、氨裂解器的输入端、氨氧化器的氨气输入端;氨氧化器中的热量传导给氨裂解器;氨裂解器的输出端通过管路连接混合气缓冲罐,混合气缓冲罐的输出端通过管路连接氨燃料压燃内燃机的进气端。本发明使用混合气缓冲罐,不需要人工补充氢气,靠氨裂解器工作过程自动补充混合气;使用布置在内燃机排气歧管出口的氨氧化器提供热量,优点是热峰值功率高且产热量可控,无需匹配供电系统。

Description

用于氨燃料压燃内燃机的车载氨裂解制氢系统及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书新能源汽车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用于氨燃料压燃内燃机的车载氨裂解制氢系统及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氨燃料压燃内燃机的燃料系统分为:
a)模式:氨气+柴油混合燃烧,不需要氢气;
b)模式:氨气+氢气混合燃烧,氨气来源:车载液氨存储罐;氢气来源:1)车载储氢罐2)车载氨裂解制氢系统。
现有车载氨裂解制氢系统技术存在问题:车载氨裂解制氢系统需要使纯氨气在线裂解为氢气+氮气,裂解转化效率需要达到99%以上(便于燃料系统标定,裂解后的氨气+氮气的3:1混合气和纯氨气进行燃料双喷控制),此时需要使氨气通过裂解催化剂床,在0.05MPa下提供600摄氏度的裂解反应环境;其中,裂解催化剂配方可参照工业成熟技术;难点在于在线提供合适的压力及温度给到催化剂床。
氨裂解反应为:由于该反应为吸热且为体积增大反应,所以高温、低压的条件有利于氨裂解反应的进行。现有的工业氨裂解工艺普遍采用0.25~0.90mpa加压裂解工艺或者0.05mpa常压裂解工艺。
中国专利“基于氢气起燃的氨氢混合气动力系统及运行控制方法”,公开日2022-03-15,公开号CN114183275A,其公开了一种基于氢气起燃的氨氢混合气动力系统及运行控制方法,使用内燃机尾气余热提供氨裂解器的温度环境,在内燃机低负荷工况,尾气温度不足时,使用电加热提供裂解器的温度环境,该方法缺点是电加热峰值功率不足(高峰值功率需要匹配的系统成本高)。
中国专利“用于车辆的燃料重整系统”,公开日2018-01-16,公开号CN107587956A,其公开了一种用于车辆的燃料重整系统,其包括:废气再循环(EGR)管线,用于使发动机的废气的一部分朝向进气侧再循环;燃料重整器,设置在EGR管线上,该燃料重整器重整将要供给到发动机的燃料,并且该燃料重整器将重整的燃料经由EGR管线供给到发动机;EGR阀,设置在燃料重整器下游;以及压力控制阀,设置在燃料重整器中用于控制燃料重整器的内压。其系统结构是把柴油燃料重整制氢装置布置在排气涡轮后,然后回流到进气涡轮前,再进入进气道。
作为合成氨的逆反应,氨热裂解属于吸热反应,在一定条件下氨的转化率受到热力学限制。在450℃时,氨的平衡转化率在99%以上,但由于反应动力学的阻碍限制了反应速率,车载在线裂解要实现完全转化只能提高反应温度至500℃及以上。考虑到热交换过程的热量损失,热烟气温度要求在600℃以上,现有技术指出该温度提供可来源于:a)发动机排气管尾气热,其缺点在于排气管尾气温度较低,大部分低负荷工况下尾气温度无法达到600摄氏度;b)电加热,优点是冷启动时好用,其缺点加热峰值功率不足(高峰值功率需要匹配的系统成本高),加热时间长;℃)氨氧化反应器产生热,优点是热产量稳定可控,缺点是需要独立安装空间,产生尾气污染物排放,成本高。
发明内容
针对背景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紧凑、有效避免氨腐蚀和氢脆、效率高的用于氨燃料压燃内燃机的车载氨裂解制氢系统及控制方法。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设计的用于氨燃料压燃内燃机的车载氨裂解制氢系统,包括氨燃料压燃内燃机、液氨气化罐、氨裂解器、氨氧化器、混合气缓冲罐;液氨气化罐的输出端分别通过管路连接氨燃料压燃内燃机的进气端、氨裂解器的输入端、氨氧化器的氨气输入端;氨氧化器中的热量传导给氨裂解器;氨裂解器的输出端通过管路连接混合气缓冲罐,混合气缓冲罐的输出端通过管路连接氨燃料压燃内燃机的进气端。
优选的,所述氨燃料压燃内燃机的废气输出端与氨氧化器的废气输入端连接。
优选的,所述氨氧化器的输出端通过管路与EGR回路进口连接,EGR回路出口与氨燃料压燃内燃机的进气管连接。
优选的,所述氨裂解器的输出端通过管路与EGR回路进口连接。也就是说裂解气先通过EGR冷却器进行一级降温,裂解气再从EGR回路出口流入氨燃料压燃内燃机进气路,裂解气随后通过进气路的中冷器进行二级降温,最后流入进气歧管,通过进气门进入燃烧室进行助燃。
优选的,还包括SCR,所述液氨气化罐的输出端通过管路与SCR的氨输入端连接。
进一步优选的,还包括涡轮增压器,所述涡轮增压器的涡轮置于氨氧化器的输出端与SCR的废气输入端之间,所述涡轮增压器的叶轮设在氨燃料压燃内燃机的进气管路上。
优选的,还包括用于检测混合气缓冲罐出口气流实时氢流量的第一传感器,用于检测进气通道气流实时氢流量的第二传感器,根据两个传感器计算综合氢流量控制液氨气化罐的氨气流量。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氨燃料压燃内燃机进气管路上设有进气散热器,EGR回路出口连接所述进气散热器入口,所述进气散热器出口连接氨燃料压燃内燃机进气端;所述第二传感器位于进气散热器出口下游。
应用于上述用于氨燃料压燃内燃机的车载氨裂解制氢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氨燃料压燃内燃机冷启动时,使用混合气缓冲罐中的混合气为氨燃料压燃内燃机供氢,直至从氨燃料压燃内燃机排出的废气达到预设温度时激活氨氧化器起燃用于提供氨裂解器裂解氨所需环境温度;
氨裂解器输出的混合气能通过混合气缓冲罐储存,也能经EGR回路进入氨燃料压燃内燃机进气管路。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使用混合气缓冲罐,不需要人工补充氢气,靠氨裂解器工作过程自动补充混合气;本发明使用布置在内燃机排气歧管出口的氨氧化器提供热量,优点是热峰值功率高且产热量可控,无需匹配供电系统。氨氧化器反应残余氨气直接混入内燃机尾气,排出至后处理SCR被消耗掉。本发明是把氨燃料裂解制氢装置布置在排气涡轮前,然后回流到进气涡轮后,优点是布置位置离内燃机排气歧管更近,尾气温度更高(有利于裂解)同时避免裂解混合气直接和进气涡轮叶片接触,发生氨腐蚀和氢脆。
本发明通过EGR回路供应裂解混合气可以节省一条独立的供气管路,结构更紧凑,可减少系统复杂度;
本发明的氨氧化器除提供氨裂解热能外,同时兼具内燃机尾气中未燃烧的氨气后处理清除功用,并大幅提升了SCR前的尾气温度,有利于SCR系统的NOx净化效率。
本发明利用气体流量阀、氢传感器、内燃机E℃U组成闭环反馈控制体系,可以精确优化氨裂解器反应条件,及氨氢混合燃料的配置比例,可灵活应对内燃机各自工况的需求。
本发明基于氨内燃机混氢比例5%~10%及氢纯度要求不高的特点,使用裂解混合气缓冲罐取代氢气罐,解决冷启动,同时具备氨裂解器内压调控作用;
本发明在邻近内燃机排气歧管出口位置布置氨氧化器,利用内燃机冷启动后的较低的尾气温度激活氨氧化器起燃产热,可以替代电加热系统;氨氧化器在提供热量的同时,可以把内燃机尾气中的残余氨一并去除;
本发明裂解混合气通过EGR回路从内燃机进气道供给,不用设置专门的燃料供给管路;
本发明液氨气化罐提供氨气给尾气后处理SCR使用,不用设置专门的尿素供给装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附图以及列举本发明的一些可选实施例的方式,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包括优选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本发明设计的氨燃料压燃内燃机的车载氨裂解制氢系统,包括氨燃料压燃内燃机、液氨气化罐、氨裂解器、氨氧化器、混合气缓冲罐;
液氨气化罐的输出端通过管路连接氨燃料压燃内燃机的进气端,且上述管路上设有第一阀1;
液氨气化罐的输出端通过管路连接氨裂解器的输入端,且上述管路上设有第二阀2;
液氨气化罐的输出端通过管路连接氨氧化器的氨气输入端,且上述管路上设有第三阀3;
氨裂解器的输出端通过管路连接混合气缓冲罐,且上述管路上设有第四阀4;
氨氧化器中的热量传导给氨裂解器;
混合气缓冲罐的输出端通过管路连接氨燃料压燃内燃机的进气端,且上述管路上设有第五阀5。
所述氨燃料压燃内燃机的废气输出端与氨氧化器的废气输入端连接。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氨氧化器的输出端通过管路与EGR回路8进口连接,所述EGR回路8出口与氨燃料压燃内燃机的进气管连接。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氨裂解器的输出端通过管路与EGR回路8进口连接,且上述管路上设有第六阀6。也就是说裂解气先通过EGR冷却器进行一级降温,裂解气再从EGR回路出口流入氨燃料压燃内燃机进气路,裂解气随后通过进气路的中冷器进行二级降温,最后流入进气歧管,通过进气门进入燃烧室进行助燃。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氨燃料压燃内燃机的车载氨裂解制氢系统还包括SCR,所述液氨气化罐的输出端通过管路与SCR的氨输入端连接,且上述管路上设有第七阀7。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氨燃料压燃内燃机的车载氨裂解制氢系统还包括涡轮增压器,所述涡轮增压器的涡轮9置于氨氧化器的输出端与SCR的废气输入端之间,所述涡轮增压器的叶轮10设在氨燃料压燃内燃机的进气管路上。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氨燃料压燃内燃机的车载氨裂解制氢系统还包括用于检测混合气缓冲罐出口气流实时氢流量的第一传感器11,用于检测进气通道气流实时氢流量的第二传感器12,根据两个传感器计算综合氢流量控制液氨气化罐的氨气流量。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氨燃料压燃内燃机进气管路上设有进气散热器,EGR回路出口连接至所述进气散热器入口,所述进气散热器出口连接氨燃料压燃内燃机进气端;所述第二传感器12位于进气散热器出口下游。
本发明用于氨燃料压燃内燃机的车载氨裂解制氢控制方法,氨燃料压燃内燃机冷启动时,使用混合气缓冲罐中的混合气为氨燃料压燃内燃机供氢,直至从氨燃料压燃内燃机排出的废气达到预设温度时激活氨氧化器起燃用于提供氨裂解器裂解氨所需环境温度;氨裂解器输出的混合气能通过混合气缓冲罐储存,也能经EGR回路进入氨燃料压燃内燃机进气管路。
以下结合各个部分对本发明进一步进行阐述。
混合气缓冲罐
1)内燃机冷启动工况下:打开第五阀5,关闭第四阀4;氨燃料压燃内燃机非首次冷启动使用混合气缓冲罐供氢;新车首次冷启动,使用混合气缓冲罐内预装的0.05MPa氢气;
2)内燃机稳态工况下:当混合气缓冲罐在内压0.05MPa以下时,关闭第五阀5,打开第四阀4,可储存氨裂解器出口混合气;当混合气缓冲罐达高到0.05MPa时,关闭第五阀5,关闭第四阀4。
氨氧化器
氨燃料压燃内燃机从冷启动到稳态运行:1)混合气缓冲罐提供混合气氢,联合液氨气化罐内提供的纯氨,混入进气道,激活氨燃料压燃内燃机点火;2)当氨燃料压燃内燃机排气歧管的尾气温度达到150℃时,激活氨氧化器起燃,该热量通过管片式热交换器传导给氨裂解器,氨氧化器未氧化的残余氨混入氨燃料压燃内燃机尾气,在后处理系统的SCR被消耗掉;氨氧化器燃料由液氨气化罐提供。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一般标定氨氧化器的尾气温度为600℃,氧化效率99%。
氨裂解器
1)氨裂解效率和裂解器内氨空速、裂解温度、内压高度相关;若空速过大,裂解效率降低;若温度降低,裂解效率下降;若内压增大,裂解效率下降。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一般标定空速2000/h,温度500℃,内压为0.05MPa时,裂解效率为95%;
裂解温度调控:可通过第三阀3控制氨供给量从而控制氨氧化器尾气温度;
裂解器内空速调控:可通过第二阀2控制氨供给量从而控制氨裂解器内空速;
氨裂解器内压调控:可通过第二阀2控制进气流量,同时通过第四阀4、第六阀6控制出气流量,从而控制内压;当内压高于0.05MPa时,打开第四阀4,释放一部分气体进入混合气缓冲罐,从而稳定裂解器内压在0.05MPa;缓冲罐压力控制在0.05Mpa以下。
液氨气化罐
1)提供氨氧化器所需燃料,通过第三阀3调节氨氧化器的进气量;
2)提供氨裂解器所需原料,通过第二阀2调节氨裂解器的进气量;
3)提供氨燃料压燃内燃机所需燃料,通过第一阀1调节氨燃料压燃内燃机进气量;
4)提供尾气后处理SCR所需NOx还原剂,通过第七阀7调节SCR的进气量。
EGR回路及进气道
1)氨裂解器温度未达到500℃时,关闭第二阀2,EGR回路及进气道无裂解气,此时靠混合气缓冲罐提供氢;
2)氨裂解器温度达到500℃时,打开第二阀2、第六阀6,裂解气通过EGR回路进入进气道,此时第五阀5及第四阀4关闭,混合气缓冲罐不工作;
3)稳态工况,需要给混合气缓冲罐补气时,关闭第五阀5,打开第四阀4,让裂解气进入混合气缓冲罐。
氢传感器
本发明中氢传感器包括第一传感器8和第二传感器9。
通过第一传感器8检测混合气缓罐出口气流A的实时氢流量,通过第二传感器9检测进气散热器出口气流B实时氢流量;根据发动机实时工况、实时气流A和气流B的综合氢流量,计算所需纯氨气流量,通过控制第一阀1的开度,从而满足燃料供给。
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以上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下所做的任何修改、组合、替换、改进等均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用于氨燃料压燃内燃机的车载氨裂解制氢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氨燃料压燃内燃机、液氨气化罐、氨裂解器、氨氧化器、混合气缓冲罐;液氨气化罐的输出端分别通过管路连接氨燃料压燃内燃机的进气端、氨裂解器的输入端、氨氧化器的氨气输入端;氨氧化器中的热量传导给氨裂解器;氨裂解器的输出端通过管路连接混合气缓冲罐,混合气缓冲罐的输出端通过管路连接氨燃料压燃内燃机的进气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氨燃料压燃内燃机的车载氨裂解制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氨燃料压燃内燃机的废气输出端与氨氧化器的废气输入端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氨燃料压燃内燃机的车载氨裂解制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氨氧化器的输出端通过管路与EGR回路进口连接,EGR回路出口与氨燃料压燃内燃机的进气管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氨燃料压燃内燃机的车载氨裂解制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氨裂解器的输出端通过管路与EGR回路进口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氨燃料压燃内燃机的车载氨裂解制氢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SCR,所述液氨气化罐的输出端通过管路与SCR的氨输入端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氨燃料压燃内燃机的车载氨裂解制氢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涡轮增压器,所述涡轮增压器的涡轮置于氨氧化器的输出端与SCR的废气输入端之间,所述涡轮增压器的叶轮设在氨燃料压燃内燃机的进气管路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氨燃料压燃内燃机的车载氨裂解制氢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检测混合气缓冲罐出口气流实时氢流量的第一传感器,用于检测进气通道气流实时氢流量的第二传感器,根据两个传感器计算综合氢流量控制液氨气化罐的氨气流量。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氨燃料压燃内燃机的车载氨裂解制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氨燃料压燃内燃机进气管路上设有进气散热器,EGR回路出口连接所述进气散热器入口,所述进气散热器出口连接氨燃料压燃内燃机进气端;所述第二传感器位于进气散热器出口下游。
9.应用于权利要求1~8任一所述的用于氨燃料压燃内燃机的车载氨裂解制氢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氨燃料压燃内燃机冷启动时,使用混合气缓冲罐中的混合气为氨燃料压燃内燃机供氢,直至从氨燃料压燃内燃机排出的废气达到预设温度时激活氨氧化器起燃用于提供氨裂解器裂解氨所需环境温度;氨裂解器输出的混合气能通过混合气缓冲罐储存,也能经EGR回路进入氨燃料压燃内燃机进气管路。
CN202211381731.6A 2022-11-04 2022-11-04 用于氨燃料压燃内燃机的车载氨裂解制氢系统及控制方法 Pending CN11575004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381731.6A CN115750043A (zh) 2022-11-04 2022-11-04 用于氨燃料压燃内燃机的车载氨裂解制氢系统及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381731.6A CN115750043A (zh) 2022-11-04 2022-11-04 用于氨燃料压燃内燃机的车载氨裂解制氢系统及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750043A true CN115750043A (zh) 2023-03-07

Family

ID=853568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381731.6A Pending CN115750043A (zh) 2022-11-04 2022-11-04 用于氨燃料压燃内燃机的车载氨裂解制氢系统及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750043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536741A (zh) * 2023-10-19 2024-02-09 佛山仙湖实验室 氨内燃机燃料整备系统及使用方法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16588A (zh) * 2008-11-19 2011-10-12 日立造船株式会社 氨发动机系统
US20180230640A1 (en) * 2017-02-16 2018-08-16 Whirlpool Corporation Washing machine
US20190084831A1 (en) * 2016-03-14 2019-03-21 Equinor Energy As Ammonia cracking
CN111219234A (zh) * 2016-03-09 2020-06-02 康明斯排放处理公司 使用还原剂质量传感器的nox水平确定
CN112080321A (zh) * 2020-10-14 2020-12-15 河北新启元能源技术开发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燃料油加氢注氨裂解装置及其工艺
CN112483243A (zh) * 2020-11-24 2021-03-12 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能源研究院(安徽省能源实验室) 一种基于等离子体在线裂解、点火与助燃的氨发动机
CN112648113A (zh) * 2020-12-27 2021-04-13 西安交通大学 一种绿色高效的氨燃料燃烧系统与方法
CN112761826A (zh) * 2020-12-31 2021-05-07 福州大学化肥催化剂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一种增压发动机及氨燃料混合动力发电系统
CN113352907A (zh) * 2021-06-15 2021-09-07 武汉理工大学 一种增程式醇类混合燃料电动客车系统
WO2021213269A1 (zh) * 2020-04-24 2021-10-28 青岛海尔滚筒洗衣机有限公司 一种衣物处理设备
CN113737459A (zh) * 2021-09-26 2021-12-03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洗衣机断电恢复的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及洗衣机
CN115217589A (zh) * 2022-07-18 2022-10-21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柴油机有限公司 一种船用氨发动机scr系统温度补偿系统及方法
WO2023281265A1 (en) * 2021-07-09 2023-01-12 Reaction Engines Ltd Thermally integrated ammonia fuelled engine

Patent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16588A (zh) * 2008-11-19 2011-10-12 日立造船株式会社 氨发动机系统
CN111219234A (zh) * 2016-03-09 2020-06-02 康明斯排放处理公司 使用还原剂质量传感器的nox水平确定
US20190084831A1 (en) * 2016-03-14 2019-03-21 Equinor Energy As Ammonia cracking
US20180230640A1 (en) * 2017-02-16 2018-08-16 Whirlpool Corporation Washing machine
WO2021213269A1 (zh) * 2020-04-24 2021-10-28 青岛海尔滚筒洗衣机有限公司 一种衣物处理设备
CN112080321A (zh) * 2020-10-14 2020-12-15 河北新启元能源技术开发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燃料油加氢注氨裂解装置及其工艺
CN112483243A (zh) * 2020-11-24 2021-03-12 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能源研究院(安徽省能源实验室) 一种基于等离子体在线裂解、点火与助燃的氨发动机
CN112648113A (zh) * 2020-12-27 2021-04-13 西安交通大学 一种绿色高效的氨燃料燃烧系统与方法
CN112761826A (zh) * 2020-12-31 2021-05-07 福州大学化肥催化剂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一种增压发动机及氨燃料混合动力发电系统
CN113352907A (zh) * 2021-06-15 2021-09-07 武汉理工大学 一种增程式醇类混合燃料电动客车系统
WO2023281265A1 (en) * 2021-07-09 2023-01-12 Reaction Engines Ltd Thermally integrated ammonia fuelled engine
CN113737459A (zh) * 2021-09-26 2021-12-03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洗衣机断电恢复的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及洗衣机
CN115217589A (zh) * 2022-07-18 2022-10-21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柴油机有限公司 一种船用氨发动机scr系统温度补偿系统及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安恩科;杨霞;宋尧;: "氨作为富氢载体和燃料的应用", 能源技术, no. 04, 30 August 2008 (2008-08-30), pages 209 - 211 *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536741A (zh) * 2023-10-19 2024-02-09 佛山仙湖实验室 氨内燃机燃料整备系统及使用方法
CN117536741B (zh) * 2023-10-19 2024-04-19 佛山仙湖实验室 氨内燃机燃料整备系统及使用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4183275B (zh) 基于氢气起燃的氨氢混合气动力系统及运行控制方法
CN112901339B (zh) 基于氨热解装置的直喷天然气发动机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2374076A (zh) 带有热回收的高压废气再循环系统
CN202023613U (zh) 内燃机尾气余热甲醇裂解制气装置
CN112177783A (zh) 适用于生物柴油发动机的低压废气再循环系统及控制方法
EP1550796B1 (en) Method for controlling the temperature of the exhaust gases in an engine and the relative engine apparatus
CN115750043A (zh) 用于氨燃料压燃内燃机的车载氨裂解制氢系统及控制方法
JP2021139344A (ja) アンモニアエンジン
CN212563398U (zh) 尾气后处理组件以及天然气发动机的系统
US20140109884A1 (en) Automotive engine coolant and heating system
CN111852626A (zh) 尾气后处理组件以及天然气发动机的系统
CN103075275B (zh) 内燃机余热回收富氢排气再循环装置
CN115217589A (zh) 一种船用氨发动机scr系统温度补偿系统及方法
CN207761832U (zh) 一种egr系统
CN208294639U (zh) 一种乙醇在线重整辅助燃烧的天然气发动机
KR20180068198A (ko) 연료 개질 시스템
JP2902166B2 (ja) 排気過給機付内燃機関の脱硝装置
CN104989501A (zh) 一种船用scr系统温度补偿装置
CN108590842A (zh) 一种乙醇在线重整辅助燃烧的天然气发动机
CN115217621A (zh) 内燃机、内燃机控制方法
CN112081690B (zh) 一种甲醇发动机余热回收制氢装置及其制氢方法
KR20190072341A (ko) 연료 개질 시스템
KR100814122B1 (ko) 혼소엔진의 배기가스 저감시스템
CN209195519U (zh) 船舶多级scr串联系统
CN209039049U (zh) 重整制氢温度控制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