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731804A - 显示装置及其卷曲方法 - Google Patents

显示装置及其卷曲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731804A
CN115731804A CN202211684014.0A CN202211684014A CN115731804A CN 115731804 A CN115731804 A CN 115731804A CN 202211684014 A CN202211684014 A CN 202211684014A CN 115731804 A CN115731804 A CN 11573180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splay panel
support plate
display device
height adjusting
heigh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684014.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逸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Semiconductor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Semiconductor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Semiconductor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Semiconductor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684014.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731804A/zh
Publication of CN11573180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73180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显示装置及其卷曲方法;该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用于卷曲显示面板的卷轴回收部、第一支撑板、与第一支撑板相对设置的第二支撑板、高度调节部,高度调节部用于使第一支撑板沿垂直于第二支撑板的方向位移;本申请通过在第一支撑板与第二支撑板之间设置高度调节部,根据卷曲于卷轴回收部上的显示面板与设置于卷轴回收部外的显示面板的对应表面的高度差,利用高度调节部使第一支撑板沿垂直于第二支撑板的方向位移,以使高度差减小,从而降低卷曲于卷轴回收部上的显示面板与设置于卷轴回收部外的显示面板交界处、及卷曲于卷轴回收部上的显示面板的应力,减少显示面板卷曲回收或释放时膜层分离的风险。

Description

显示装置及其卷曲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显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显示装置及其卷曲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折叠形态的终端已经上市,而卷曲形态是一种新型形态,能够提供更大、更便捷的收纳式显示屏体,是未来的显示终端的一个发展方向,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认可,但是卷曲对显示面板的要求很高,由于显示面板卷曲收纳时会对显示面板产生一定的挤压力,该挤压力容易造成显示面板叠层结构产生分层,显示面板寿命受到极大挑战。
因此,亟需一种显示装置及其卷曲方法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及其卷曲方法,可以缓解目前显示面板卷曲回收或释放时膜层分离的技术问题。
本申请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
显示面板;
卷轴回收部,与所述显示面板连接,用于卷曲所述显示面板;
第一支撑板,设置于背离所述显示面板的出光侧;
第二支撑板,与所述第一支撑板相对设置,且位于所述第一支撑板远离所述显示面板一侧;
高度调节部,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板与所述第二支撑板之间;
其中,所述高度调节部用于使所述第一支撑板沿垂直于所述第二支撑板的方向位移。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高度调节部包括至少第一高度调节子部和第二高度调节子部,所述第一高度调节子部设置于所述第二高度调节子部靠近所述卷轴回收部一侧;其中,所述第一高度调节子部和所述第二高度调节子部独立控制。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高度调节部包括交叉设置的两支撑杆及轴承结构;其中,所述轴承结构连接两所述支撑杆且位于两所述支撑杆的交叉处。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驱动部;所述轴承结构包括与两所述支撑杆连接的第一齿部及与驱动部连接的第二齿部;其中,所述第一齿部与所述第二齿部对应咬合设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齿部包括凹槽,所述第二齿部包括多个凸起,所述凸起包括伸缩结构,用于与所述凹槽咬合固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凹槽等距离分布,相邻两个所述凹槽对应所述高度调节部的位移为第一距离,所述显示面板的厚度与所述第一距离的比值为正整数。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距离传感器,所述距离传感器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板与所述第二支撑板,用于测量所述第一支撑板与所述第二支撑板之间的距离。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卷轴圈数测定部,用于测定所述卷轴回收部上卷曲所述显示面板的圈数。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显示面板包括面板主体和位于所述面板主体与所述第一支撑板之间的第一保护板;其中,所述第一支撑板包括磁体材料,所述第一保护板为铁质材料或者所述第一保护板包括与所述第一支撑板的磁性相异的磁体材料。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的卷曲方法,所述显示装置为任一上述的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的卷曲方法包括:
获取卷曲于所述卷轴回收部上的所述显示面板与设置于所述卷轴回收部外的所述显示面板的对应表面的高度差;
根据所述高度差,利用所述高度调节部使所述第一支撑板沿垂直于所述第二支撑板的方向位移,以使所述高度差减小
本申请有益效果:本申请通过在第一支撑板与第二支撑板之间设置高度调节部,根据卷曲于卷轴回收部上的显示面板与设置于卷轴回收部外的显示面板的对应表面的高度差,利用高度调节部使第一支撑板沿垂直于第二支撑板的方向位移,以使高度差减小,从而降低卷曲于卷轴回收部上的显示面板与设置于卷轴回收部外的显示面板交界处、及卷曲于卷轴回收部上的显示面板的应力,减少显示面板卷曲回收或释放时膜层分离的风险,提高显示装置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的第一种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区域A的放大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的第二种结构的俯视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的第三种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的第四种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的对比例的仿真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的实验例的仿真图;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的卷曲方法的步骤流程图;
图9A至图9B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的卷曲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此外,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在本申请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和“下”通常是指装置实际使用或工作状态下的上和下,具体为附图中的图面方向;而“内”和“外”则是针对装置的轮廓而言的。
目前折叠形态的终端已经上市,而卷曲形态是一种新型形态,能够提供更大、更便捷的收纳式显示屏体,是未来的显示终端的一个发展方向,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认可,但是卷曲对显示面板的要求很高,由于显示面板卷曲收纳时会对显示面板产生一定的挤压力,该挤压力容易造成显示面板叠层结构产生分层,显示面板寿命受到极大挑战。
请参阅图1至图7,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装置100,包括:
显示面板200;
卷轴回收部300,与所述显示面板200连接,用于卷曲所述显示面板200;
第一支撑板400,设置于背离所述显示面板200的出光侧;
第二支撑板500,与所述第一支撑板400相对设置,且位于所述第一支撑板400远离所述显示面板200一侧;
高度调节部600,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板400与所述第二支撑板500之间;
其中,所述高度调节部600用于使所述第一支撑板400沿垂直于所述第二支撑板500的方向位移。
本申请通过在第一支撑板与第二支撑板之间设置高度调节部,根据卷曲于卷轴回收部上的显示面板与设置于卷轴回收部外的显示面板的对应表面的高度差,利用高度调节部使第一支撑板沿垂直于第二支撑板的方向位移,以使高度差减小,从而降低卷曲于卷轴回收部上的显示面板与设置于卷轴回收部外的显示面板交界处、及卷曲于卷轴回收部上的显示面板的应力,减少显示面板卷曲回收或释放时膜层分离的风险,提高显示装置的使用寿命。
现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
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所述显示装置100包括、显示面板200、与所述显示面板200连接且用于卷曲所述显示面板200的卷轴回收部300、设置于背离所述显示面板200的出光侧的第一支撑板400、与所述第一支撑板400相对设置且位于所述第一支撑板400远离所述显示面板200一侧的第二支撑板500、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板400与所述第二支撑板500之间的高度调节部600;其中,所述高度调节部600用于使所述第一支撑板400沿垂直于所述第二支撑板500的方向位移。
显示面板200的尺寸越大,若想实现更小的收纳体积,则需卷轴回收部300使用更小的卷曲半径,但过小的卷曲半径,除了完全卷曲状态下显示面板200的成型应力过高以外,卷曲运动过程中,所述显示面板200包括卷曲于卷轴回收部300上的卷曲部分201、设置于卷轴回收部300外的水平部分202、及位于卷曲部分201与水平部分202之间的褶皱部分203,随着轴半径的逐渐累积而造成褶皱部分203的拉扯问题也将被放大,容易造成膜材的断裂或分离,究其原因,是由于水平部分202的上表面与卷曲部分201的顶部的上表面有高度差,导致水平部分202和卷曲部分201之间的交界处的显示面板200卷曲褶皱,受到的应力急剧增大,从而导致显示面板200的膜层出现断裂或分离。
为方便描述,水平方向与X轴平行,高度方向与Y轴平行,在第一支撑板400与第二支撑板500之间设置高度调节部600,根据水平部分202和卷曲部分201之间的高度差,利用高度调节部600使第一支撑板400沿垂直于第二支撑板500的方向位移,以使高度差减小,降低水平部分202和卷曲部分201之间交界处的膜层的褶皱弯曲程度,从而降低水平部分202和卷曲部分201之间交界处的膜层的拉应力,继而减少卷曲于卷轴回收部300上的显示面板200的拉应力,减少显示面板200卷曲回收或释放时膜层分离的风险。
利用仿真模拟,进行对比例与实验例的拉应力测试。其中,对比例为不设置所述高度调节部600并不做高度差补偿;实验例为本申请利用高度调节部600进行减小高度差至0;两次实验均为在卷轴回收部300卷曲4圈显示面板200后的仿真实验。
对比例结果如下,请参阅图6:在水平部分202与所述卷曲部分201之间的褶皱部分203的拉应力为93MPa,在卷曲部分201的拉应力为104MPa。
实验例结果如下,请参阅图7:在水平部分202与所述卷曲部分201之间的褶皱部分203的拉应力为13MPa,在卷曲部分201的拉应力为90MPa。
可以看出,在第一支撑板400与第二支撑板500之间设置高度调节部600,根据水平部分202和卷曲部分201之间的高度差,利用高度调节部600使第一支撑板400沿垂直于第二支撑板500的方向位移,以使高度差减小,在卷曲部分201及褶皱部分203的拉应力均有减小,特别对于褶皱部分203的拉应力有大幅度的减小,有力地减少了显示面板200卷曲回收或释放时膜层分离的风险。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所述高度调节部600包括至少第一高度调节子部610和第二高度调节子部620,所述第一高度调节子部610设置于所述第二高度调节子部620靠近所述卷轴回收部300一侧;其中,所述第一高度调节子部610和所述第二高度调节子部620独立控制。
所述第一高度调节子部610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板400靠近所述卷轴回收部300的一端,所述第二高度调节子部620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板400远离所述卷轴回收部300的一端,二者均可用于抬高或降低所述水平部分202,从而减少水平部分202的上表面与卷曲部分201的顶部的上表面的高度差,从而减少褶皱部分203的占比,从而降低水平部分202和卷曲部分201之间交界处的膜层的拉应力,继而减少卷曲于卷轴回收部300上的显示面板200的拉应力,减少显示面板200卷曲回收或释放时膜层分离的风险。
所述第一高度调节子部610和所述第二高度调节子部620独立控制,例如在显示面板200卷曲至卷轴回收部300的过程中,可以将第一高度调节子部610的高度设置稍大于第二高度调节子部620的高度,从而更有利于显示面板200卷曲回收;例如在显示面板200从卷卷轴回收部300中释放的过程中,以将第一高度调节子部610的高度设置稍小于第二高度调节子部620的高度,从而更有利于显示面板200的释放;需要注意的是,两种情况均需要使水平部分202的上表面与卷曲部分201的顶部的上表面的高度差大于或等于0,从而减少褶皱部分203的占比,从而降低水平部分202和卷曲部分201之间交界处的膜层的拉应力。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图2,所述高度调节部600包括交叉设置的两支撑杆601及轴承结构602;其中,所述轴承结构602连接两所述支撑杆601且位于两所述支撑杆601的交叉处。
通过支撑杆601与轴承结构602的配合,从而利用所述高度调节部600使所述第二支撑板500以及显示面板200的水平部分202可以在Y轴方向调整高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2,所述高度调节部600还包括位于所述支撑杆601端部的连接部603,所述连接部603将所述支撑杆601与所述第一支撑板400连接、及将所述支撑杆601与所述第二支撑板500连接。所述轴承结构602转动,使支撑杆601进行旋转,从而使连接部603与所述第一支撑板400在水平方向位移,使连接部603与所述第二支撑板500在水平方向位移,使所述第一支撑板400在高度方向位移调整高度。即所述第二支撑板500为固定的,所述第一支撑板400为可活动的。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2,所述显示装置100还包括驱动部700;所述轴承结构602包括与两所述支撑杆601连接的第一齿部810及与驱动部700连接的第二齿部820;其中,所述第一齿部810与所述第二齿部820对应咬合设置。
所述第一齿部810与所述第二齿部820咬合设置,从而提供多段式悬停能力,适当增加轴承结构602的阻力,从而避免支撑力不足,减少所述第一支撑板400在高度方向异常滑动的风险。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2,所述第一齿部810包括凹槽811,所述第二齿部820包括多个凸起821,所述凸起821包括伸缩结构,用于与所述凹槽811咬合固定。
利用可伸缩的凸起821,从而加强在凹槽811中的咬合固定,增加所述高度调节部600的支撑力,减少所述第一支撑板400在高度方向异常滑动的风险。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凹槽811等距离分布,相邻两个所述凹槽811对应所述高度调节部600的位移为第一距离,所述显示面板200的厚度与所述第一距离的比值为正整数。
所述显示面板200卷曲缠绕在所述卷轴回收部300上,每缠绕一圈,所述显示面板200的水平部分202需要抬高一个单位的所述显示面板200的厚度,以减小水平部分202的上表面与卷曲部分201的顶部的上表面的高度差,故需要将所述第一支撑板400及所述显示面板200的水平部分202抬升的单位高度为整数倍的显示面板200的厚度,将所述显示面板200的厚度与所述第一距离的比值为正整数,可以增加所述高度调节部600在水平部分202每一抬升后状态保持的支撑力,减少所述第一支撑板400在高度方向异常滑动的风险。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所述显示装置100还包括距离传感器910,所述距离传感器910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板400与所述第二支撑板500,用于测量所述第一支撑板400与所述第二支撑板500之间的距离。
根据所述距离传感器910,可以测量所述第一支撑板400是否处于预定的抬升高度,例如所述距离传感器910可以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撑板500靠近所述第一支撑板400一侧的表面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所述显示装置100还包括卷轴圈数测定部920,用于测定所述卷轴回收部300上卷曲所述显示面板200的圈数。
可以测定所述卷轴回收部300上卷曲所述显示面板200的圈数n,利用该圈数以及显示面板200的厚度,可以推算出所述高度调节部600每一次调节的高度大小,例如H=nZ,H为调节的高度,Z为显示面板200的厚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显示装置100还包括卷曲长度测定部,用于测定所述卷轴回收部300上卷曲所述显示面板200在垂直于所述卷轴回收部300轴向上的长度。
可以测定所述卷轴回收部300上卷曲所述显示面板200在垂直于所述卷轴回收部300轴向上的长度L,推算出所述卷轴回收部300上卷曲所述显示面板200的圈数n,n=L/(2πr),r为卷轴回收部300的初始半径,对n进行向下取整,从而可以推算出所述高度调节部600每一次调节的高度大小,例如H=nZ,H为调节的高度,Z为显示面板200的厚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所述显示面板200包括面板主体210和位于所述面板主体210与所述第一支撑板400之间的第一保护板220;其中,所述第一支撑板400包括磁体材料,所述第一保护板220为铁质材料或者所述第一保护板220包括与所述第一支撑板400的磁性相异的磁体材料。
所述显示面板200可以与所述第一支撑板400在水平方向发生相对位移进行卷曲或释放,但是难于在高度方向发生相对位移,从而提高所述第一支撑板400对显示面板200的支撑性,而不影响显示面板200的卷曲或释放。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撑板400可以为可伸缩式结构,用于遮盖所述显示面板200卷曲形成的非显示区域。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撑板400也可以为固定式。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3,所述显示装置100还包括第三支撑板930,所述第三支撑板930位于所述第一支撑板400靠近所述卷轴回收部300一侧的端部,所述第三支撑板930的厚度小于所述第一支撑板400的厚度,用于辅助支撑所述褶皱部分203,以减少所述褶皱部分203的拉应力。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4,在所述第一支撑板400至所述卷轴回收部300的方向上,所述第三支撑板930的厚度逐渐减小。避免所述第三支撑板930与所述卷轴回收部300的接触,减少影响卷轴回收部300卷曲或释放的风险。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5,所述第一支撑板400远离所述第二支撑板500一侧的表面为弧面,所述第三支撑板930远离所述第二支撑板500一侧的
表面的高度大于所述第一支撑板400远离所述第二支撑板500一侧的表面的高5度。
将所述第三支撑板930的表面设置稍高于所述第一支撑板400的表面,进一步减轻在卷曲时的拉伸应力,减少显示面板200卷曲回收或释放时膜层分离的风险。
本申请通过在第一支撑板与第二支撑板之间设置高度调节部,根据卷曲于0卷轴回收部上的显示面板与设置于卷轴回收部外的显示面板的对应表面的高度差,利用高度调节部使第一支撑板沿垂直于第二支撑板的方向位移,以使高度差减小,从而降低卷曲于卷轴回收部上的显示面板与设置于卷轴回收部外的显示面板交界处、及卷曲于卷轴回收部上的显示面板的应力,减少显示面板卷曲回收或释放时膜层分离的风险,提高显示装置的使用寿命。
请参阅图8,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100的卷曲方法,所述显示装置100为任一上述的显示装置100,所述显示装置100的卷曲方法包括:
S100、获取卷曲于所述卷轴回收部300上的所述显示面板200与设置于所述卷轴回收部300外的所述显示面板200的对应表面的高度差;
0S200、根据所述高度差,利用所述高度调节部600使所述第一支撑板400
沿垂直于所述第二支撑板500的方向位移,以使所述高度差减小。
本申请通过在第一支撑板与第二支撑板之间设置高度调节部,根据卷曲于卷轴回收部上的显示面板与设置于卷轴回收部外的显示面板的对应表面的高度
差,利用高度调节部使第一支撑板沿垂直于第二支撑板的方向位移,以使高度5差减小,从而降低卷曲于卷轴回收部上的显示面板与设置于卷轴回收部外的显
示面板交界处、及卷曲于卷轴回收部上的显示面板的应力,减少显示面板卷曲回收或释放时膜层分离的风险,提高显示装置的使用寿命。
现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
本实施例中,所述显示装置100的卷曲方法包括:
S100、获取卷曲于所述卷轴回收部300上的所述显示面板200与设置于所述卷轴回收部300外的所述显示面板200的对应表面的高度差,请参阅图9A、图9B。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显示装置100还包括卷轴圈数测定部920,用于测定所述卷轴回收部300上卷曲所述显示面板200的圈数。
可以测定所述卷轴回收部300上卷曲所述显示面板200的圈数n,利用该圈数以及显示面板200的厚度,可以推算出所述高度调节部600每一次调节的高度大小,例如H=nZ,H为调节的高度,Z为显示面板200的厚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显示装置100还包括卷曲长度测定部,用于测定所述卷轴回收部300上卷曲所述显示面板200在垂直于所述卷轴回收部300轴向上的长度。
可以测定所述卷轴回收部300上卷曲所述显示面板200在垂直于所述卷轴回收部300轴向上的长度L,推算出所述卷轴回收部300上卷曲所述显示面板200的圈数n,n=L/(2πr),r为卷轴回收部300的初始半径,对n进行向下取整,从而可以推算出所述高度调节部600每一次调节的高度大小,例如H=nZ,H为调节的高度,Z为显示面板200的厚度。
S200、根据所述高度差,利用所述高度调节部600使所述第一支撑板400沿垂直于所述第二支撑板500的方向位移,以使所述高度差减小,请参阅图9A、图9B。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高度差可以在0附近,特别的,可以使水平部分202的上表面与卷曲部分201的顶部的上表面的高度差大于或等于0,从而减少褶皱部分203的占比,从而降低水平部分202和卷曲部分201之间交界处的膜层的拉应力。
本申请通过在第一支撑板与第二支撑板之间设置高度调节部,根据卷曲于卷轴回收部上的显示面板与设置于卷轴回收部外的显示面板的对应表面的高度差,利用高度调节部使第一支撑板沿垂直于第二支撑板的方向位移,以使高度差减小,从而降低卷曲于卷轴回收部上的显示面板与设置于卷轴回收部外的显示面板交界处、及卷曲于卷轴回收部上的显示面板的应力,减少显示面板卷曲回收或释放时膜层分离的风险,提高显示装置的使用寿命。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显示装置及其卷曲方法;该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用于卷曲显示面板的卷轴回收部、第一支撑板、与第一支撑板相对设置
的第二支撑板、高度调节部,高度调节部用于使第一支撑板沿垂直于第二支撑5板的方向位移;本申请通过在第一支撑板与第二支撑板之间设置高度调节部,
根据卷曲于卷轴回收部上的显示面板与设置于卷轴回收部外的显示面板的对应表面的高度差,利用高度调节部使第一支撑板沿垂直于第二支撑板的方向位移,以使高度差减小,从而降低卷曲于卷轴回收部上的显示面板与设置于卷轴回收
部外的显示面板交界处、及卷曲于卷轴回收部上的显示面板的应力,减少显示0面板卷曲回收或释放时膜层分离的风险。
以上对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及其卷曲方法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
技术人员,依据本申请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5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Claims (10)

1.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显示面板;
卷轴回收部,与所述显示面板连接,用于卷曲所述显示面板;
第一支撑板,设置于背离所述显示面板的出光侧;
第二支撑板,与所述第一支撑板相对设置,且位于所述第一支撑板远离所述显示面板一侧;
高度调节部,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板与所述第二支撑板之间;
其中,所述高度调节部用于使所述第一支撑板沿垂直于所述第二支撑板的方向位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度调节部包括至少第一高度调节子部和第二高度调节子部,所述第一高度调节子部设置于所述第二高度调节子部靠近所述卷轴回收部一侧;
其中,所述第一高度调节子部和所述第二高度调节子部独立控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度调节部包括交叉设置的两支撑杆及轴承结构;
其中,所述轴承结构连接两所述支撑杆且位于两所述支撑杆的交叉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驱动部;
所述轴承结构包括与两所述支撑杆连接的第一齿部及与驱动部连接的第二齿部;
其中,所述第一齿部与所述第二齿部对应咬合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齿部包括凹槽,所述第二齿部包括多个凸起,所述凸起包括伸缩结构,用于与所述凹槽咬合固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等距离分布,相邻两个所述凹槽对应所述高度调节部的位移为第一距离,所述显示面板的厚度与所述第一距离的比值为正整数。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距离传感器,所述距离传感器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板与所述第二支撑板,用于测量所述第一支撑板与所述第二支撑板之间的距离。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卷轴圈数测定部,用于测定所述卷轴回收部上卷曲所述显示面板的圈数。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包括面板主体和位于所述面板主体与所述第一支撑板之间的第一保护板;
其中,所述第一支撑板包括磁体材料,所述第一保护板为铁质材料或者所述第一保护板包括与所述第一支撑板的磁性相异的磁体材料。
10.一种显示装置的卷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装置为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的卷曲方法包括:
获取卷曲于所述卷轴回收部上的所述显示面板与设置于所述卷轴回收部外的所述显示面板的对应表面的高度差;
根据所述高度差,利用所述高度调节部使所述第一支撑板沿垂直于所述第二支撑板的方向位移,以使所述高度差减小。
CN202211684014.0A 2022-12-27 2022-12-27 显示装置及其卷曲方法 Pending CN11573180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684014.0A CN115731804A (zh) 2022-12-27 2022-12-27 显示装置及其卷曲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684014.0A CN115731804A (zh) 2022-12-27 2022-12-27 显示装置及其卷曲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731804A true CN115731804A (zh) 2023-03-03

Family

ID=853018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684014.0A Pending CN115731804A (zh) 2022-12-27 2022-12-27 显示装置及其卷曲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731804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434669A (zh) * 2023-06-12 2023-07-14 深圳市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终端设备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434669A (zh) * 2023-06-12 2023-07-14 深圳市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终端设备
CN116434669B (zh) * 2023-06-12 2023-10-03 深圳市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终端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5731804A (zh) 显示装置及其卷曲方法
CN111383538B (zh) 一种可卷曲柔性显示装置
JP6263616B2 (ja) 薄膜フィルムの巻取り装置及びそれを用いた巻取り方法
CN112331085A (zh) 一种柔性屏显示装置
CN113870712B (zh) 一种显示装置
CN111489651B (zh) 卷轴式显示面板、卷轴式显示装置
WO2020215624A1 (zh) 柔性显示装置和终端
CN114038322B (zh) 可卷曲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CN114023199B (zh) 可卷曲显示装置
CN209367549U (zh) 一种自动排缆装置
CN210435073U (zh) 一种铜排精密成型冷拉放料机构
CN210091607U (zh) 柔性显示装置
CN208955105U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极片辊压装置
CN208539038U (zh) 隔膜抚平装置和卷绕机
CN109368345A (zh) 一种薄膜连续收放卷设备
CN215679895U (zh) 一种卷轴屏卷动装置
CN109353884A (zh) 一种自动排缆装置
CN209352308U (zh) 一种薄膜连续收放卷设备
CN212151023U (zh) 卷料收料装置及原子层沉积设备
EP0203302B1 (de) Bandkassette, insbesondere Magnetbandkassette, mit Führungsfolie
CN220709531U (zh) 一种地升投影幕
CN207441880U (zh) 一种电芯卷绕设备
CN207844628U (zh) 一种无芯表面卷取的装置
CN206582478U (zh) 一种超薄升降支架
CN213887636U (zh) 一种不锈钢卷放卷刹车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