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727595A - 冷藏冷冻装置 - Google Patents

冷藏冷冻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727595A
CN115727595A CN202111004963.5A CN202111004963A CN115727595A CN 115727595 A CN115727595 A CN 115727595A CN 202111004963 A CN202111004963 A CN 202111004963A CN 115727595 A CN115727595 A CN 11572759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water tank
ice
freezer
refrigera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004963.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蒋孝奎
王爱民
孙永升
陶瑞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Haier Smart Technology R&D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Haier Smart Technology R&D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Haier Smart Technology R&D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Haier Smart Technology R&D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004963.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727595A/zh
Publication of CN11572759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72759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vices That Are Associated With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冷藏冷冻装置,其包括:箱体,其内限定有用于对物品进行镀冰衣的冰衣间室,冰衣间室内设有用于容装水的水槽;翻转筒,具有镂空的外壳,且其内限定有用于容装物品的至少一个容纳腔,翻转筒配置成绕沿水平方向延伸的转动轴可转动地设置在水槽中,以使得每个容纳腔交替地在浸入水槽内的水中的浸水状态和从水槽内的水中转出的出水状态之间切换;以及送风机构,配置成在翻转筒转动的过程中持续地朝向翻转筒吹送冷却气流,以促使容置在处于出水状态的容纳腔中的物品表面形成冰衣。本发明通过结构非常简单的翻转筒来容纳待镀冰衣的物品,并巧妙地利用冷却气流为冰衣形成提供冷量,简化了冷藏冷冻装置的结构,提高了物品镀冰衣的效率。

Description

冷藏冷冻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家用电器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冷藏冷冻装置。
背景技术
冰箱是通过降温来缓解食物腐烂、延长保质期从而达到保鲜目的的制冷设备。然而,冻结食品在储藏时会发生冰晶升华干耗、氧化变质等问题,尤其是风冷冰箱尤为严重。为此,现有技术中出现了一种具有镀冰衣功能的冰箱,该冰箱将食材预冷冻后,再向食材喷淋水,以使得水在食材表面凝结成冰形成冰衣,从而隔绝空气,避免了食材和空气的直接接触,减少了食物干耗,有效抑制了食物中微生物的生长。
然而,上述现有冰箱在食材表面形成冰衣的方案存在诸多缺点,比如,必须先将食材预冷冻,导致整个镀冰衣过程耗时较长;必须在温度为零度以下的冷冻环境下对食材喷淋水才能够形成冰衣,这会导致喷淋装置尤其是喷头处产生结冰而被堵,从而影响喷淋效果;喷淋装置喷出的水在淋过食材表面后聚集在间室内,间室容易产生结冰现象导致间室内异常结冰,且不易将该部分水排出;当需要镀冰衣的食材量较大时,食材堆积在一起,处于表面的食材淋水充分,形成的冰衣较厚,被覆盖的食材淋水量极少,其表面形成的冰衣较薄且不均匀,难以将食材包裹完全,导致镀冰衣效果较差。并且,较多食材长时间地堆积在一起,相邻食材表面的冰衣层容易将食材冻住,不易分离,降低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旨在克服现有技术的至少一个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且镀冰衣效率较高的冷藏冷冻装置。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确保物品表面形成厚度均匀的冰衣层。
本发明的一个进一步的目的是便于同时对数量较多的物品进行高效地镀冰衣。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冷藏冷冻装置,包括:
箱体,其内限定有用于对物品进行镀冰衣的冰衣间室,所述冰衣间室内设有用于容装水的水槽;
翻转筒,具有镂空的外壳,且其内限定有用于容装物品的至少一个容纳腔,所述翻转筒配置成绕沿水平方向延伸的转动轴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水槽中,以使得每个所述容纳腔交替地在浸入所述水槽内的水中的浸水状态和从所述水槽内的水中转出的出水状态之间切换;以及
送风机构,配置成在所述翻转筒转动的过程中持续地朝向所述翻转筒吹送冷却气流,以促使容置在处于出水状态的所述容纳腔中的物品表面形成冰衣。
可选地,所述容纳腔的数量为多个,相邻两个所述容纳腔之间通过分隔板隔开,所述分隔板为具有多个沥水孔的镂空板。
可选地,多个所述容纳腔沿所述转动轴的周向分布;且
所述转动轴所处的高度高于所述水槽内的最高水位的高度。
可选地,所述翻转筒包括通过可拆卸方式连接在一起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之间的一个所述分隔板,所述第一壳体、所述第二壳体和所述分隔板限定出两个所述容纳腔。
可选地,所述转动轴的两端可转动地支撑在所述水槽的侧壁上;且所述冷藏冷冻装置还包括:
驱动电机,设置于所述水槽侧壁的外部;以及
转动轴套,连接在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和所述转动轴之间,用于将所述驱动电机输出的动力传递至所述转动轴。
可选地,所述转动轴套上设有加热装置,所述加热装置设置成在所述物品完成镀冰衣后受控地启动,所述加热装置产生的热量通过所述转动轴套传递至所述翻转筒,从而促使所述翻转筒上的冰霜融化。
可选地,所述冷藏冷冻装置还包括:
驱动电机,设置于所述水槽的外部,并与所述翻转机构的转动轴相连,所述驱动电机配置成驱动所述翻转机构按照恒定的速度匀速转动;和
控制装置,与所述驱动电机相连,且配置成在所述驱动电机的功率增大至预设功率阈值时判定所述物品完成镀冰衣。
可选地,所述箱体内还限定有冷却室,所述冷却室内设有用于与流经其的气流进行换热以产生冷却气流的蒸发器;且
所述送风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冷却室内的风机和与所述冷却室连通的两个导风风道,两个导风风道向所述冰衣间室内凸出延伸,且两个所述导风风道的出风口对称地分布在所述翻转筒的横向两侧,以从两个方向同时向所述翻转筒吹送冷却气流。
可选地,所述冷藏冷冻装置还包括:
水流驱动机构,配置成促使所述水槽内的水沿预设方向流动,以使得所述水槽内的水相对于所述水槽运动。
可选地,所述水槽的侧壁上开设有注水口,所述水流驱动机构为设置在所述注水口内侧的导向片,所述导向片与所述水槽的内壁之间限定有换向腔,所述注水口与所述换向腔连通,所述换向腔仅朝向所述水槽周向上的其中一侧敞开,以促使经所述注水口注入的水流经所述换向腔后朝向所述水槽周向上的其中一侧流出。
本发明的冷藏冷冻装置具有冰衣间室,冰衣间室内设有水槽和镂空的翻转筒,翻转筒内限定有至少一个用于容纳待镀冰衣物品的容纳腔。翻转筒可转动地设置在水槽中,在转动过程中每个容纳腔均反复交替地在浸水状态和出水状态之间切换。当容纳腔处于浸水状态时,容纳腔内的物品也浸入水中,与水充分接触;当容纳腔处于出水状态时,容纳腔内的物品也被提出水面,此时,吹向翻转筒的冷却气流与物品表面带出的水接触,冷却气流的温度非常低,其能够将冷量传递至附着在物品表面的水,促使水凝结成冰,从而在物品表面形成冰衣层。可见,本发明通过设计结构非常简单的翻转筒来容纳待镀冰衣的物品,并巧妙地利用冷藏冷冻装置普遍具有的形成冷却气流的功能向物品吹送冷却气流,利用冷却气流为水的凝结提供冷量,一方面,不需要增加其他冷量提供装置,进一步简化了冷藏冷冻装置的结构;另一方面,也不需要将物品预先冷冻,节省了物品预冷冻的时间,提高了物品镀冰衣的效率;又一方面,也不要求冰衣间室内的温度必须为零度以下的冷冻温度,降低了对冰衣间室温度的要求。
本发明通过浸水的方式使得物品表面的各个区域均能够完全地与水进行充分接触,当物品提出水面后,附着在物品表面的水的分布比较均匀,因此,形成在物品表面的冰衣层也比较均匀。
进一步地,翻转筒内限定有多个容纳腔,该多个容纳腔沿翻转筒的转动轴的周向分布,可以将数量较多的物品分别容装在多个容纳腔中,减少了每个容纳腔中的物品量。在翻转筒的转动过程中,多个容纳腔交替地浸入水中,使得翻转筒始终存在部分容纳腔处于浸水状态、另一部分容纳腔处于出水状态。一方面,处于出水状态的容纳腔中的物品量较少,因此,该容纳腔中的物品均能够充分有效地与冷却气流接触,从而可在各个物品表面均形成冰衣层,镀冰衣效果较好。另一方面,持续朝翻转筒吹送的冷却气流可以交替地吹向不同容纳腔内的物品,有效地利用了每个容纳腔在浸水期间的时间间隙,提高了同时对多个物品进行镀冰衣的效率。
根据下文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具体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更加明了本发明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优点和特征。
附图说明
后文将参照附图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详细描述本发明的一些具体实施例。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标示了相同或类似的部件或部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这些附图未必是按比例绘制的。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冷藏冷冻装置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翻转筒的示意性剖视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冷藏冷冻装置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水槽和翻转筒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冷藏冷冻装置隐去箱体后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6和图7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水槽在不同方位下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8是图7中部分A的示意性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一种冷藏冷冻装置,图1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冷藏冷冻装置的示意性结构图。参见图1,本发明的冷藏冷冻装置1包括箱体10,箱体10内限定有用于对物品进行镀冰衣的冰衣间室11,冰衣间室11内设有用于容装水的水槽20。
特别地,冷藏冷冻装置1还包括翻转筒40和送风机构。翻转筒40具有镂空的外壳,且其内限定有用于容装物品的至少一个容纳腔43,翻转筒40配置成绕沿水平方向延伸的转动轴41可转动地设置在水槽20中,以使得每个容纳腔43交替地在浸入水槽20内的水中的浸水状态和从水槽20内的水中转出的出水状态之间切换。送风机构配置成在翻转筒40转动的过程中持续地朝向翻转筒40吹送冷却气流,以促使容置在处于出水状态的容纳腔43中的物品表面形成冰衣。
本发明的冷藏冷冻装置1具有冰衣间室11,冰衣间室11内设有水槽20和镂空的翻转筒40,翻转筒40内限定有至少一个用于容纳待镀冰衣物品的容纳腔43。翻转筒40可转动地设置在水槽20中,在转动过程中每个容纳腔43均反复交替地在浸水状态和出水状态之间切换。当容纳腔43处于浸水状态时,容纳腔43内的物品也浸入水中,与水充分接触;当容纳腔43处于出水状态时,容纳腔43内的物品也被提出水面,此时,吹向翻转筒40的冷却气流与物品表面带出的水接触,冷却气流的温度非常低,其能够将冷量传递至附着在物品表面的水,促使水凝结成冰,从而在物品表面形成冰衣层。
本发明通过设计结构非常简单的翻转筒40来容纳待镀冰衣的物品,并巧妙地利用冷藏冷冻装置1普遍具有的形成冷却气流的功能向物品吹送冷却气流,利用冷却气流为水的凝结提供冷量,一方面,不需要增加其他冷量提供装置,进一步简化了冷藏冷冻装置1的结构;另一方面,也不需要将物品预先冷冻,节省了物品预冷冻的时间,提高了物品镀冰衣的效率;又一方面,也不要求冰衣间室内的温度必须为零度以下的冷冻温度,降低了对冰衣间室温度的要求。
本发明通过浸水的方式使得物品表面的各个区域均能够完全地与水进行充分接触,当物品提出水面后,附着在物品表面的水的分布比较均匀,因此,形成在物品表面的冰衣层也比较均匀。同时,翻转筒40的容纳腔43反复地将物品浸入水中和提出水面,每次物品被提出水面之后均可与冷却气流接触,形成较薄的冰膜层的物品再次提出水面之后仍然可以携带出部分水,该部分水继续在原冰膜层的基础上进一步凝结成冰,如此反复,可在物品表面形成厚度稍厚且厚度均匀的冰衣,提高了隔离空气的效果。
图2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翻转筒的示意性剖视图。在一些实施例中,容纳腔43的数量可以为多个,相邻两个容纳腔43之间通过分隔板42隔开,分隔板42为具有多个沥水孔的镂空板。由此,形成容纳腔43的各个腔体壁均为镂空的,容纳腔43转出水面时带出的水可通过沥水孔滴落到水槽20中,被容纳腔43提出的物品携带的多余的水也可以通过沥水孔滴落到水槽20中,避免了翻转筒40中滞留有水而产生结冰现象,还避免了物品携带出的多余的水聚集在物品底部导致物品表面形成的冰衣厚度不均的现象。
在一些实施例中,多个容纳腔43沿转动轴41的周向分布,可以将数量较多的物品分别容装在多个容纳腔43中,减少了每个容纳腔43中的物品量。在翻转筒40的转动过程中,多个容纳腔43交替地浸入水中,使得翻转筒40始终存在部分容纳腔43处于浸水状态、另一部分容纳腔43处于出水状态。一方面,处于出水状态的容纳腔43中的物品量较少,因此,该容纳腔43中的物品均能够充分有效地与冷却气流接触,从而可在各个物品表面均形成冰衣层,镀冰衣效果较好。另一方面,持续朝翻转筒40吹送的冷却气流可以交替地吹向不同容纳腔43内的物品,有效地利用了每个容纳腔43在浸水期间的时间间隙,提高了同时对多个物品进行镀冰衣的效率。
进一步地,转动轴41所处的高度高于水槽20内的最高水位的高度,以使得每个容纳腔43均具有完全高出于水面并脱离水面的状态,从而使得每个容纳腔43提出的每个物品均具有完全脱离水的出水状态,确保了每个容纳腔43提出的每个物品均能够吹送到冷却气流从而在其表面有效地形成冰衣。
具体地,翻转筒40包括通过可拆卸方式连接在一起的第一壳体44和第二壳体45、以及设置在第一壳体44和第二壳体45之间的一个分隔板42,第一壳体44、第二壳体45和分隔板42限定出两个容纳腔43。
图3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冷藏冷冻装置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在一些实施例中,翻转筒40的转动轴41的两端可转动地支撑在水槽20的侧壁23上。冷藏冷冻装置1还包括驱动电机91和转动轴套92。驱动电机91设置于水槽20侧壁的外部,用于输出驱动力。转动轴套92连接在驱动电机91的输出轴和翻转筒40的转动轴41之间,用于将驱动电机91输出的动力传递至转动轴41,从而促使翻转筒40转动。
申请人认识到,在镀冰衣过程中,冷却气流吹向翻转筒40,翻转筒40始终有一部分浸泡在水槽20内的水中,另一部分处于水面以上,因此,翻转筒40自身的温度也徘徊在冰点左右,翻转筒40的少部分区域存在结冰可能。
为此,参见图4所示的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水槽和翻转筒的示意性结构图,本发明在转动轴套92上设置加热装置93,加热装置93设置成在物品完成镀冰衣后受控地启动,加热装置93产生的热量通过转动轴套92传递至翻转筒40,从而促使翻转筒40上的冰霜融化,翻转筒40上的冰霜融化产生的化霜水滴落在水槽20中,并随水槽20内的水一起被排出。
具体地,翻转筒40可以由导热系数较高的材料制成,例如翻转筒40可以为金属材质制成,一方面,翻转筒40浸泡在水中的部分会吸收其处于水面以上的部分的冷量,避免翻转筒40的温度过低而形成较多的结冰现象,另一方面,在物品镀冰衣完成后,加热装置93产生的热量还可快速地、均匀地传递至翻转筒40的各个区域,有利于翻转筒40上冰层的融化。
在一些实施例中,驱动电机91设置于水槽20的外部,并与翻转筒40的转动轴41相连,驱动电机91配置成驱动翻转筒40按照恒定的速度匀速转动。发明人认识到,随着物品镀冰衣过程的进行,物品表面形成的冰衣层逐渐增厚,因此物品的重量逐渐增加,翻转筒40转动所受的阻力逐渐变大。翻转筒40若始终按照恒定的速度匀速转动,驱动电机91的功率需要逐渐增大,也就是说,驱动电机91的功率是变化的,并且可以间接地反应物品表面形成的冰衣层厚度。
为此,本发明的冷藏冷冻装置1还包括控制装置,控制装置与驱动电机91相连,且配置成在驱动电机91的功率增大至预设功率阈值时判定物品完成镀冰衣。驱动电机91的功率与物品表面形成的冰衣层厚度呈正相关性,因此,驱动电机91的功率增大至预设功率阈值时可以认为物品表面已经形成了合适厚度的冰衣层。
本发明将翻转筒40的转动速度设置成恒定的,一方面,可以根据驱动电机91的功率判断物品是否完成镀冰衣,构思巧妙,思路新颖,且该参数非常易于获取,另一方面,还可以确保所有物品每次浸水的时长和每次出水的时长均恒定,从而保证了所有物品形成的冰衣都比较均匀。
图5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冷藏冷冻装置隐去箱体后的示意性结构图。在一些实施例中,箱体10内还限定有冷却室,冷却室内设有用于与流经其的气流进行换热以产生冷却气流的蒸发器73。进一步地,送风机构包括设置在冷却室内的风机81和与冷却室连通的两个导风风道82,两个导风风道82向冰衣间室11内凸出延伸,且两个导风风道82的出风口821对称地分布在翻转筒40的横向两侧,以从两个方向同时向翻转筒40吹送冷却气流。
蒸发器73和风机81为现有冷藏冷冻装置普遍具有的结构,不需要额外地设置,充分地利用了冷藏冷冻装置的现有结构。两个导风风道82的出风口821对称地分布在翻转筒40的横向两侧,一方面,可使得冷却气流的冷量更加集中地传递至物品表面的水,减少向冰衣间室11的其他位置散失的冷量,提高了冷却气流的冷量利用率,防止了冰衣间室11的其他位置因吸收冷量过多而产生结冰现象;另一方面,还提高了冷却气流吹向物品的速度,加快了冷却气流与物品表面的水之间的热交换,提高了物品镀冰衣的效率;又一方面,可以从两个方向同时向物品吹送冷却气流。由此,物品的各个区域都可以均匀地接触冷却气流,从而促使物品的各个区域产生冰衣层的速度比较均衡。
申请人认识到,在镀冰衣过程中,由于需要向物品吹送大量的冷却气流,因此,冰衣间室11内的温度会逐渐下降。当镀冰衣过程持续一段时间后,冰衣间室11内的温度可能会降低到零度以下,水槽20内的水可能会产生冻结而影响物品镀冰衣。为此,在一些实施例中,冷藏冷冻装置1还包括水流驱动机构,水流驱动机构配置成促使水槽20内的水沿预设方向流动,以使得水槽20内的水相对于水槽20运动。也就是说,在镀冰衣过程中,水槽20内的水并非静止的,而是相对于水槽20持续运动的。持续运动的水即使处在零度以下的环境中也不会发生凝结现象,确保了物品镀冰衣过程的正常进行。并且,水槽20内的水温会随着冰衣间室11内的温度下降而降低,温度较低的水附着在物品表面,在吸收少量冷量后即可凝结,因此更加有利于在物品表面形成冰衣,进一步提高了物品镀冰衣的效率。
图6和图7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水槽在不同方位下的示意性结构图,图8是图7中部分A的示意性放大图。在一些实施例中,水槽20的侧壁23上开设有用于向水槽20内注入水的注水口21和用于将水槽20内的水排出的排水口22。水流驱动机构为设置在注水口21内侧的导向片31,导向片31与水槽20的内壁之间限定有换向腔32,注水口21与换向腔32连通,换向腔32仅朝向水槽20周向上的其中一侧敞开,以促使经注水口21注入的水流经换向腔32后朝向水槽20周向上的其中一侧流出,从而使得水槽20内的水沿预设方向流动。
导向片31和换向腔32的设置改变了从注水口21流向水槽20的水的流动方向,从而在水注入水槽20时即具有沿预设方向流动的趋势,在水流入水槽20后在惯性作用下仍然沿预设方向流动。本发明以结构非常简单的导向片31促使水槽20内的水沿预设方向流动,取缔了传统设计思路中普遍采用的利用电动驱动机构驱动水流动的方案,设计思路非常新颖,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有益技术效果。并且,导向片31可以与水槽20一体成型,简化了导向片31与水槽20之间的连接,这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冷藏冷冻装置1的结构设计难度和装配难度,减少了冷藏冷冻装置1的成本。
在一些实施例中,导向片31的位于水槽20周向上的第一端311与水槽20的内壁相连,导向片31由其第一端311沿逆时针方向延伸至其位于水槽20周向上的第二端312,换向腔32的开口形成在导向片31的第二端312与水槽20的内壁之间,由此,换向腔32内的水流方向为逆时针方向,可以促使经注水口21注入的水沿逆时针方向流入水槽20,从而使得水槽20内的水沿逆时针方向流动。由于受地球自转的影响,北半球水流漩涡会逆时针旋转。因此,本发明将导向片31设置成促使水槽20内的水沿逆时针方向流动更加容易实现,并且水的流动速度更快,降低了对导向片31的要求。
可以理解的是,在一些替代性实施例中,导向片31或者其他水流驱动机构也可以促使水槽20内的水沿顺时针方向流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箱体10内还限定有冷藏间室12,且冷藏冷冻装置还包括储水装置50和输水管道60。储水装置50设置于冷藏间室12内,用于储存镀冰衣用水。输水管道60连接在水槽20和储水装置50之间,用于在储水装置50和水槽20之间形成水流循环。
由于冷藏间室12内的储存温度普遍在4~8℃之间,因此,将储水装置50设置在冷藏间室12内可以确保其供向水槽20的水的温度处于零度以上的较低温度,温度较低的水附着在物品表面,吸收较少的冷量即可凝结成冰,提高了物品镀冰衣的速率,避免采用其他方式降低输送至水槽20的水的温度,简化了冷藏冷冻装置1的结构。
更重要的是,输水管道60的设置可以在储水装置50和水槽20之间形成水流循环,也就是说,储水装置50内的水可通过输水管道60源源不断地供向水槽20,水槽20内多余的水可以通过输水管道60返回储水装置50。因此,输水管道60可以使得水槽20内持续有水注入,从而使得仅在水流入水槽20的过程中对水的流向产生调节作用的导向片31持续地发挥水流流向调节作用,从而使得水槽20内的水长时间稳定地沿预设方向流动。
优选地,储水装置50设置在冷藏间室12内的顶部。利用热对流过程中热气上升、冷气下降的原理,冷藏间室12内的冷量以及储水装置50中的冷量下沉,储水装置50同时还吸收冷藏间室12中上升的热量,确保了其内容装的水不会产生结冰现象,从而能够可靠地、稳定地为物品提供镀冰衣用水。
并且,设置于冷藏间室12内的顶部的储水装置50还可以与水槽20之间形成尽可能大的高度差,当储水装置50内的水在自身重力作用下流入水槽20时,可以获得较大的初始速度,有利于水在水槽20内沿预设方向持续流动。
同时,冷藏间室12内的顶部属于一般用户触及不到的地方,除了冷藏间室12内容纳物品特别多而被填满的极少数情况,其他通常情况下,冷藏间室12内的顶部没有物品储存。因此,将储水装置50设置在冷藏间室12内的顶部,充分地利用了冷藏间室12顶部的空间,不会对用户在冷藏间室12内取放物品产生影响。
在一些实施例中,冷藏间室12位于冰衣间室11的上方,因此,储水装置50位于水槽20的上方,二者在竖直方向上具有一定的高度差。
进一步地,输水管道60包括用于将储水装置50内的水注入水槽20的注水管61,注水管61的管路上设有通断阀63,通断阀63配置成受控地打开以导通注水管61和/或受控地关闭以阻断注水管61,从而在注水管61导通时使得储水装置50内的水在自身重力作用下经注水管61持续地流向水槽20、在注水管61阻断时阻止储水装置50内的水流向水槽20。
也就是说,本发明通过冷藏间室12和冰衣间室11的位置布局使得储水装置50和水槽20产生一定的高度差,利用该高度差可以促使储水装置50内的水在自身重力作用下自动地经注水管61流向水槽20,并且利用注水管61内设置的通断阀63自动地控制水槽20的注水进程,省去了向水槽20内注水的驱动装置,降低了成本,简化了结构。
在一些实施例中,输水管道60还包括用于将水槽20内的水排放至储水装置50的排水管62,排水管62的管路上设有水泵64,水泵64配置成在水槽20内的水达到设定水位后受控地启动,以驱动水槽20内的水经排水管62排向储水装置50,从而在储水装置50和水槽20之间形成持续的水流循环。由于水槽20的高度低于储水装置50的高度,因此必须采用类似水泵64的驱动装置将水槽20内的水抽向储水装置50。水泵64的结构简单、控制稳定,便于在水槽20内保持恒定的水位。水泵64只有在水槽20内的水达到设定水位后才启动,可以避免水槽20内的水过少影响物品的镀冰衣效果或过多而溢出。
具体地,在物品镀冰衣时,通断阀63首先打开,向水槽20内注水。当水槽20内的水位达到预设水位后,水泵64再启动。在物品镀冰衣的过程中,通断阀63保持打开状态,水泵64保持启动状态。水泵64的抽水量与物品镀冰衣消耗的水量之和可以与经注水管61流入水槽20的水量相等,以使得水槽20内的水位保持在预设水位。在此过程中,导向片31持续地发挥作用,促使水槽内20内的水沿预设方向持续流动。当物品镀冰衣完成后,水泵64可继续运行,直至将水槽20内的水排空。
进一步地,水槽20上可设有水位传感器24,水位传感器24用于检测水槽20内的水位,以便于控制通断阀63和水泵64。
发明人认识到,水槽20的容积较大时,其内承装的水量较多。依靠单一的导向片31可能无法有效地促使水槽20内全部的水有效地流动。为此,在一些实施例中,注水口21的数量可以为多个,每个注水口21处均设有一个导向片31。多个导向片31配置成促使经多个注水口21注入的水沿同一时针方向流入水槽20。也就是说,多个导向片31分别对水槽20内不同部分的水产生同一方向上的促进作用,例如,多个导向片31分别对不同部分的水均产生沿逆时针方向流动的促进作用,多个导向片31的配合可以确保水槽20内全部的水有效地流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箱体10内还限定有冷冻间室13,冷却室设置在冷冻间室13的后方,蒸发器73和风机81均设置在冷却室内。
具体地,蒸发器73可以用于为冷冻间室13和冰衣间室11提供冷量。冷藏冷冻装置1还可以包括用于为冷藏间室12提供冷量的冷藏蒸发器71,冷藏蒸发器71的下方设有接水盘72。冷藏间室12、冰衣间室11和冷冻间室13从上往下依次排布,接水盘72的高度高于水槽20的高度。
进一步地,冷藏冷冻装置1还包括补水管路65,补水管路65连通接水盘72和水槽20,以使得接水盘72收集的冷凝水通过补水管路65流向水槽20。冷藏蒸发器71产生的冷凝水滴落到接水盘72后可自动地通过补水管路65流入水槽20,补偿了水槽20内因形成冰衣而减少的水量。本发明一方面合理地利用冷藏冷冻装置1自身产生的冷凝水自动补充镀冰衣用水,另一方面还解决了接水盘72内的冷凝水排放问题,不需要再设置排水管等结构,使得冷藏冷冻装置1的结构更加简单合理。
具体地,补水管路65通过三通阀66与注水管61连通。由此,储水装置50内的水和冷藏蒸发器71化霜产生的水可经开设在水槽20上的同一个注水口注入水槽20内,不但简化了水槽20的结构,而且还可使得储水装置50内的水和冷藏蒸发器71化霜产生的水混合后再注入水槽20内,确保了水的温度均匀。
在一些实施例中,储水装置50的顶部或上部还开设有溢水口,溢水口处连接有溢水管道67,溢水管道67向下延伸至蒸发器73的上方,以利用从储水装置50中溢出的水对蒸发器73进行化霜。
由于物品镀冰衣的频率比较低,且镀冰衣消耗的水量较少,冷藏蒸发器71产生的冷凝水排放至水槽20后,再被排向储水装置50,储水装置50内的水逐渐增加,时间长了以后水可能会溢出储水装置50。申请人认识到,储水装置50内的水温相比于蒸发器73的温度要高得多,因此,可以将从储水装置50的溢水口溢出的水引流至蒸发器73,从而利用该部分水的热量对蒸发器73辅助化霜,充分地利用了该部分水的热量,避免浪费。同时,溢水口的设计还可以平衡储水装置50内的气压,确保储水装置50、输水管道60以及水槽20之间的水流正常流动。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本发明涉及的冷藏冷冻装置1包括但不限于冰箱,还可以包括冰柜、冷藏箱、冷藏柜等其他家用的具有低温储物环境的设备。
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应理解,本发明实施例中所称的“上”、“下”、“前”、“后”、“顶”、“底”等用于表示方位或位置关系的用语是以冷藏冷冻装置1的实际使用状态为基准而言的,这些用语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不见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至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认识到,虽然本文已详尽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多个示例性实施例,但是,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仍可根据本发明公开的内容直接确定或推导出符合本发明原理的许多其他变型或修改。因此,本发明的范围应被理解和认定为覆盖了所有这些其他变型或修改。

Claims (10)

1.一种冷藏冷冻装置,包括:
箱体,其内限定有用于对物品进行镀冰衣的冰衣间室,所述冰衣间室内设有用于容装水的水槽;
翻转筒,具有镂空的外壳,且其内限定有用于容装物品的至少一个容纳腔,所述翻转筒配置成绕沿水平方向延伸的转动轴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水槽中,以使得每个所述容纳腔交替地在浸入所述水槽内的水中的浸水状态和从所述水槽内的水中转出的出水状态之间切换;以及
送风机构,配置成在所述翻转筒转动的过程中持续地朝向所述翻转筒吹送冷却气流,以促使容置在处于出水状态的所述容纳腔中的物品表面形成冰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藏冷冻装置,其中
所述容纳腔的数量为多个,相邻两个所述容纳腔之间通过分隔板隔开,所述分隔板为具有多个沥水孔的镂空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冷藏冷冻装置,其中
多个所述容纳腔沿所述转动轴的周向分布;且
所述转动轴所处的高度高于所述水槽内的最高水位的高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冷藏冷冻装置,其中
所述翻转筒包括通过可拆卸方式连接在一起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之间的一个所述分隔板,所述第一壳体、所述第二壳体和所述分隔板限定出两个所述容纳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藏冷冻装置,其中
所述转动轴的两端可转动地支撑在所述水槽的侧壁上;且所述冷藏冷冻装置还包括:
驱动电机,设置于所述水槽侧壁的外部;以及
转动轴套,连接在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和所述转动轴之间,用于将所述驱动电机输出的动力传递至所述转动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冷藏冷冻装置,其中
所述转动轴套上设有加热装置,所述加热装置设置成在所述物品完成镀冰衣后受控地启动,所述加热装置产生的热量通过所述转动轴套传递至所述翻转筒,从而促使所述翻转筒上的冰霜融化。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藏冷冻装置,还包括:
驱动电机,设置于所述水槽的外部,并与所述翻转机构的转动轴相连,所述驱动电机配置成驱动所述翻转机构按照恒定的速度匀速转动;和
控制装置,与所述驱动电机相连,且配置成在所述驱动电机的功率增大至预设功率阈值时判定所述物品完成镀冰衣。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藏冷冻装置,其中,
所述箱体内还限定有冷却室,所述冷却室内设有用于与流经其的气流进行换热以产生冷却气流的蒸发器;且
所述送风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冷却室内的风机和与所述冷却室连通的两个导风风道,两个导风风道向所述冰衣间室内凸出延伸,且两个所述导风风道的出风口对称地分布在所述翻转筒的横向两侧,以从两个方向同时向所述翻转筒吹送冷却气流。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藏冷冻装置,还包括:
水流驱动机构,配置成促使所述水槽内的水沿预设方向流动,以使得所述水槽内的水相对于所述水槽运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冷藏冷冻装置,其中
所述水槽的侧壁上开设有注水口,所述水流驱动机构为设置在所述注水口内侧的导向片,所述导向片与所述水槽的内壁之间限定有换向腔,所述注水口与所述换向腔连通,所述换向腔仅朝向所述水槽周向上的其中一侧敞开,以促使经所述注水口注入的水流经所述换向腔后朝向所述水槽周向上的其中一侧流出。
CN202111004963.5A 2021-08-30 2021-08-30 冷藏冷冻装置 Pending CN11572759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004963.5A CN115727595A (zh) 2021-08-30 2021-08-30 冷藏冷冻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004963.5A CN115727595A (zh) 2021-08-30 2021-08-30 冷藏冷冻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727595A true CN115727595A (zh) 2023-03-03

Family

ID=852908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004963.5A Pending CN115727595A (zh) 2021-08-30 2021-08-30 冷藏冷冻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727595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20100137637A (ko) 제빙유닛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냉장고
KR20110135124A (ko) 아이스 메이커 및 아이스 메이커가 구비된 냉장고
KR101437173B1 (ko) 냉장고
US20170292750A1 (en) Refrigerator
KR100584271B1 (ko) 냉장실 도어에서의 제빙 냉기 유로 구조
KR100621235B1 (ko) 바텀 프리저 타입 냉장고의 제빙용 냉기 유로 구조
KR20190103807A (ko) 냉장고 및 냉장고의 제어 방법
KR101455864B1 (ko) 냉기 덕트 및 냉장고
CN115727596A (zh) 冷藏冷冻装置
CN115727595A (zh) 冷藏冷冻装置
KR100584270B1 (ko) 바텀 프리저 타입 냉장고의 제빙 냉기 유로 구조
KR101709789B1 (ko) 제빙트레이 및 그것을 포함하는 냉장고
CN110411102A (zh) 制冰机和具有制冰机的冰箱
CN115727601A (zh) 冷藏冷冻装置
CN115727607A (zh) 冷藏冷冻装置
CN115727602A (zh) 冷藏冷冻装置
CN115727600A (zh) 冷藏冷冻装置
CN115727599A (zh) 冷藏冷冻装置
CN115727603A (zh) 冷藏冷冻装置
KR100918447B1 (ko) 냉장고의 송풍장치
CN110749142A (zh) 制冷设备
KR100200895B1 (ko) 냉장고
CN211012046U (zh) 制冷设备
CN220771541U (zh) 制冷设备
CN217686094U (zh) 用于镀冰衣的储物装置及制冷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