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727583A - 取冰方法、制冰装置和冰箱 - Google Patents

取冰方法、制冰装置和冰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727583A
CN115727583A CN202111012500.3A CN202111012500A CN115727583A CN 115727583 A CN115727583 A CN 115727583A CN 202111012500 A CN202111012500 A CN 202111012500A CN 115727583 A CN115727583 A CN 11572758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ce
outlet
tray
driving unit
storage box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012500.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龙
王铭
鲍茂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Haier Refrigerator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Haier Refrigerator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Haier Refrigerator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Haier Refrigera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012500.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727583A/zh
Publication of CN11572758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72758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roduction, Working, Storing, Or Distribution Of I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取冰方法、制冰装置及冰箱,所述取冰方法包括:识别取冰信号;若所述取冰信号为定量取冰信号,则检测所述储冰盒内储存的冰块的实际高度,并判断所述实际高度是否符合第一设定高度范围;若所述实际高度符合所述第一设定高度范围,则所述第一驱动单元驱动所述储冰盒内的冰块落入所述出冰盘内;获取来自所述感应单元的触发信号;以及控制所述第一驱动单元停止,所述第二驱动单元驱动所述出冰盘,以使所述出冰盘的出冰口露出,所述出冰盘内的冰块自所述出冰口落入位于所述制冰装置的出口处的容器中,定量取冰结束。

Description

取冰方法、制冰装置和冰箱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制冷技术领域,特别关于一种取冰方法、制冰装置和冰箱。
背景技术
制冰是冰箱的最基本的功能之一。制冰过程由注水、制冰、脱冰这三个步骤组成。
目前,冰箱的自动制冰机一般包括制冰盒、注水管、脱冰机构、贮冰盒等部件,上述制冰盒位于冰箱冷冻室内,制冰时,盛水容器内的水通过注水管注入至制冰盒内,并由控制机构通过注水时间或水位探测装置控制进水量。制冰盒进水管上外接一水泵,当需要向制冰盒注水时,注水泵工作,制冰盒注入规定的水量后,水泵关闭,注水停止,开始制冰。当冰块冻好后,进行脱冰,使冰块掉入贮冰盒中,再经过分配器从出冰口送出。
现有的自动制冰机往往不能够对出冰量进行控制,不能满足使用者需要定量出冰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问题是如何使得制冰装置实现定量出冰。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取冰方法,适用于制冰装置,所述制冰装置具有连通的储冰盒和出冰盘、第一驱动单元、第二驱动单元和感应单元,所述第一驱动单元连接所述储冰盒,所述感应单元和所述第二驱动单元分别连接所述出冰盘,所述取冰方法包括:
识别取冰信号;
若所述取冰信号为定量取冰信号,则检测所述储冰盒内储存的冰块的实际高度,并判断所述实际高度是否符合第一设定高度范围;
若所述实际高度符合所述第一设定高度范围,则所述第一驱动单元驱动所述储冰盒内的冰块落入所述出冰盘内;
获取来自所述感应单元的触发信号;以及
控制所述第一驱动单元停止,所述第二驱动单元驱动所述出冰盘,以使所述出冰盘的出冰口露出,所述出冰盘内的冰块自所述出冰口落入位于所述制冰装置的出口处的容器中,定量取冰结束。
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于定量取冰结束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控制所述第二驱动单元驱动所述出冰盘,以使所述出冰口关闭,且所述出冰盘重新连接所述感应单元。
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获取来自所述感应单元的触发信号的步骤包括:
落入所述出冰盘内的冰块的实际重量等于预设重量时,所述出冰盘远离所述感应单元,所述感应单元产生触发信号。
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预设重量为150-200克。
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判断所述储冰盒内储存的冰块的实际高度是否符合第一设定高度范围的步骤还包括:
判断所述实际高度是否大于等于所述第一设定高度范围的最大值的1.5倍;
其中,若所述实际高度大于等于所述设定高度范围的最大值的1.5倍时,则所述第一驱动单元驱动所述储冰盒内的冰块落入所述出冰盘内。
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于定量取冰结束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检测所述储冰盒内剩余冰块的剩余高度;
比较所述剩余高度和所述第一设定高度范围的最小值;
若所述剩余高度小于所述第一设定高度范围的最小值,当再次获取所述定量取冰信号时,输出冰量不足的提示。
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还包括:
若所述取冰信号为正常取冰信号,则检测所述储冰盒内储存的冰块的实际高度,并判断所述实际高度是否符合第二设定高度范围;
若所述实际高度符合所述第二设定高度范围,则所述第二驱动单元驱动所述出冰盘,以使所述出冰盘的出冰口露出;
所述第一驱动单元驱动所述储冰盒,以使所述储冰盒内储存的冰块通过所述出冰口落入位于所述制冰装置的出口处的容器中,正常取冰结束。
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于正常取冰结束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控制第一驱动单元停止;以及
控制第二驱动单元驱动所述出冰盘,以使所述出冰口关闭,且所述出冰盘重新连接所述感应单元。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制冰装置,所述制冰装置包括:制冰单元,所述制冰单元用于制备冰块;储冰盒,所述储冰盒用于储存所述冰块;液位传感器,所述液位传感器设置于所述储冰盒内,检测储存的所述冰块的实际高度;出冰盘,所述出冰盘包括出冰口,所述出冰盘用于暂存来自所述储冰盒内的所述冰块,所述出冰盘和所述储冰盒连通;感应单元,所述感应单元连接所述出冰盘;第一驱动单元,所述第一驱动单元驱动所述储冰盒内的所述冰块落入所述出冰盘;第二驱动单元,所述第二驱动单元驱动所述出冰盘,以使所述出冰口露出;以及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连接所述液位传感器、所述感应单元、所述第一驱动单元和所述第二驱动单元;所述控制单元用于执行如上所述的取冰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另提供一种冰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冰箱包括如上所述的制冰装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一种取冰方法、制冰装置和冰箱,利用出冰盘接收预设质量的冰块,产生触发信号,再经第二驱动单元驱动出冰盘的出冰口露出,以使复合预设质量的冰块从制冰装置的开口处输出,实现了定量出冰的功能。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提供的取冰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提供的制冰装置的取冰过程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提供的制冰装置的功能模块图。
图4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提供的制冰装置中出冰盘的出冰口关闭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提供的制冰装置中出冰盘的出冰口露出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取冰方法100,适用于制冰装置200,制冰装置200具有连通的储冰盒201和出冰盘202、第一驱动单元203、第二驱动单元204、感应单元205、液位传感器206以及控制单元207,第一驱动单元203连接储冰和201;感应单元205和第二驱动单元204分别连接出冰盘202;控制单元207连接第一驱动单元203、第二驱动单元204、感应单元205、液位传感器206;其中,控制单元207例如是执行取冰方法100中的步骤。
取冰方法100包括:
识别取冰信号:
若取冰信号为定量取冰信号,则检测储冰盒内储存的冰块的实际高度,并判断实际高度是否符合第一设定高度范围;
若实际高度符合第一设定高度范围,则第一驱动单元驱动储冰盒内的冰块落入出冰盘内;
获取来自感应单元的触发信号;以及
控制第一驱动单元停止,第二驱动单元驱动出冰盘,以使出冰盘的出冰口露出,出冰盘内的冰块自出冰口落入位于制冰装置的出口处的容器中,定量取冰结束。
如图1至图3所示,制冰装置200启动,用户通过制冰装置200上的输入单元208输入取冰信号,其中,取冰信号例如包括定量取冰信号和正常去取冰信号;而输入单元包括正常取冰按键和定量取冰按键。
输入单元208电连接控制单元207,其识别来自输入单元208的取冰信号,并判断为定量取冰信号和正常去取冰信号其中之一。
当判断为定量取冰信号时,控制单元207输出检测信号至液位传感器206,液位传感器206检测储冰盒201内储存的冰块的实际高度。
液位传感器206反馈实际高度至控制单元207,控制单元207比较实际高度是否符合设定高度范围,当实际高度符合设定高度范围,则,控制单元207输出驱动信号至第一驱动单元203,第一驱动单元203驱动储冰盒201中的冰块落入出冰盘202中。
本实施例中,第一驱动单元203例如是出冰电机或者碎冰电机,其设置于储冰盒201的冰块出口。
当落入出冰盘202中冰块的实际重量等于预设重量时,出冰盘202和感应单元205之间产生相对位移,即,出冰盘202在冰块的重力作用下远离感应单元205,感应单元205产生触发信号,即,出冰盘202内的冰块的实际重量等于预设重量时,出冰盘202远离感应单元205,感应单元205产生触发信号。
本实施例中,感应单元205产生触发信号例如是低电频信号。优选的,感应单元205未产生低电频信号时,感应单元205和出冰盘202接触,两者之间为高电频信号。
在一较佳的实施方式中,预设重量例如是150-200克。
另外,从储冰盒201送出的冰块可以是整冰状态,也可以是碎冰状态,其中,相较于碎冰状态的冰块进行定量取冰,对整冰状态的冰块进行定量取冰操作时,考虑到整冰状态的冰块在落入出冰盘202的过程中,存在较大的撞击,因此,实际重量较小的整冰状态的冰块也可以使得出冰盘202远离感应单元205,并产生低电频信号,上述预设重量调低至100-150克。
此外,冰块的形态可以是依据使用者的选择而定。
触发信号反馈至控制单元207中,控制单元207输出停止信号至第一驱动单元203,第一驱动单元203停止,储冰盒201中的冰块不再落入出冰盘202中;同时,控制单元207输出另一驱动信号至第二驱动单元204,第二驱动单元204驱动出冰盘202,使得出冰盘202的出冰口露出,出冰盘202中的冰块从出冰口落入制冰装置200的出口处的容器中,定量取冰结束。
本实施例中,第二驱动单元204例如包括步进电机,其中,控制步进电机的齿条移动的距离,以使出冰盘202的出冰口关闭时,出冰盘202和感应单元205之间重新连接。
具体来讲,定量取冰结束的步骤之后,反馈定量取冰结束的信号至控制单元207,控制单元207输出复位信号至第二驱动单元204,第二驱动单元204驱动出冰盘202,使得出冰口关闭,且出冰盘202重新与感应单元205连接产生高电频信号。
上述取冰方法100中,检测储冰盒201内储存的冰块的实际高度,其目的在于,保证能够有符合预设重量的冰块取出。
其中,设定高度范围包括最大值和最小值,考虑到冰块在储冰盒201储存时通常是随意堆积,因此,相邻的冰块之间往往具有间隙,间隙容易导致的冰块的实际质量小于预设质量的状况发生,进而出冰盘202的出冰口不能露出,定量取冰异常,不能取冰的问题。
经验证,当控制冰块的实际高度大于等于设定高度范围的最大值的1.5倍时,可以满足至少一次定量取冰操作,且确保冰块的实际质量符合预设质量。
进一步,定量取冰结束的步骤之后,在进行下一次定量取冰的操作之前,取冰方法100还包括:
检测储冰盒201内剩余冰块的剩余高度;比较剩余高度和第一设定高度范围的最小值;其中,若剩余高度小于第一设定高度范围的最小值,则说明储冰盒201内的剩余冰块已经不能满足下一次定量取冰操作,并输出冰量不足的提示。
此时,控制单元207控制制冰装置200的制冰单元209重新进入制冰程序,将制得的冰块脱冰后补充至储冰盒201中,直至冰块的实际高度符合第一设定高度范围。
另外,上述取冰方法100还包括:
若控制单元207识别取冰信号为正常取冰信号,控制单元207输出检测信号至液位传感器206,液位传感器206检测储冰盒201内储存的冰块的实际高度。
液位传感器206反馈实际高度至控制单元207,控制单元207比较实际高度是否符合第二设定高度范围,当实际高度符合第二设定高度范围,则,控制单元207输出驱动信号至第二驱动单元204,第二驱动单元204驱动出冰盒202的出冰口露出;以及,控制单元207输出驱动信号至第一驱动单元203,第一驱动单元203驱动储冰盒201,以使储冰盒201内储存的冰块通过出冰口落入位于制冰装置200的出口处的容器中,正常取冰结束。
进一步,正常取冰结束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控制第一驱动单元203停止;以及,控制第二驱动单元204驱动出冰盘202,以使出冰口关闭,出冰盘202重接连接感应单元205。
本实施例中,第一设定高度范围和第二设定高度范围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另外,上述取冰方法100中,液位传感器206测得冰块的实际高度不符合第一设定高度范围或第二设定高度范围,控制单元207反馈冰量不足信号,则制冰单元209启动制冰,以补充新的冰块至储冰盒201中。
如图3所示,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制冰装置200,其包括储冰盒201、出冰盘202、第一驱动单元203、第二驱动单元204、感应单元205、液位传感器206、控制单元207、输出单元208以及制冰单元209,制冰单元209用于制备冰块;储冰盒201用于储存冰块;出冰盘202包括出冰口,出冰盘202用于暂存来自储冰盒201内的冰块,出冰盘202和储冰盒201连通;第一驱动单元203驱动储冰盒201内的冰块落入出冰盘202;第二驱动单元204驱动出冰盘202的出冰口露出;感应单元205连接出冰盘202,提供触发信号;液位传感器206设置于储冰盒201内,检测储存的冰块的实际高度;控制单元207连接第一驱动单元203、第二驱动单元204、感应单元205和液位传感器206;其中,控制单元207用于执行上述取冰方法100中的步骤。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冰箱,其包括上述制冰装置200。
如图4和图5所示,本发明还举例说明第二驱动单元204、感应单元205和出冰盘202的具体结构,并示处出冰盘202的出冰口的露出和关闭的状态。
出冰盘202具有相互连通的储冰腔2021和出冰口2022,出冰口2022设于储冰腔2021的一端;出冰盘202还包括转动连接的第一爪盘2023和第二爪盘2024,其中,第一爪盘2023的一端和第二爪盘2024的一端相互卡合连接,以使出冰口2022关闭;第一爪盘2023的一端和第二爪盘2024的一端相互远离,以使出冰口2022打开。
其中,由第一爪盘2023和第二爪盘2024构成的出冰盘202,出冰盘202的储冰腔2021的剖面形状大致为上宽下窄的结构,便于冰块进出。
第一爪盘2023包括端部2023a,端部2023a和感应单元205相互挤压,即,端部2023a推抵感应单元205,感应单元205例如为按键开关。
其中,两个限重单元20分别设置于第一爪盘2023的外侧和第二爪盘2024的外侧,限重单元20例如是限重弹簧,其中,冰块落入储冰腔2021中并堆积在第一爪盘2023和第二爪盘2024的底部,限重弹簧被压缩,堆积的冰块的实际重量达预设重量时,第一爪盘2023的端部2023a不再推抵按键开关时,按键开关感应到端部2023a的松动产生触发信号。
限重单元20提供支撑力,避免冰块落入储冰腔2021后逐渐堆积且未到达预设重量之前,因重力从出冰口2022滑出导致定量出冰异常的问题。
第二驱动单元204包括动力单元2041、啮合连接的齿条2042和齿轮2043以及推杆2044,齿条2042为直条齿条,齿轮2043为圆柱齿轮。齿条2042连接动力单元2041,齿轮2043包括齿轮轴,齿轮轴连接推杆2044,其中,动力单元2041驱动齿条2042移动并带动齿轮2043转动,使得推杆2044远离或者靠近第一爪盘2023。
本实施例中,推杆2044靠近并推抵第一爪盘2023枢转,并带动第二爪盘2024枢转,以使出冰口2022露出,冰块从出冰口2022中输出。
优选的,推杆2044在远离第一爪盘2023时,推杆2044和第一爪盘2023之间具有预设间隙S。预设间隙S用于提供推杆2044和第一爪盘2023相互作用的挤压空间,便于将第一爪盘2023和第二爪盘2024从出冰口2022处打开。
其中,动力单元2041为步进电机,其驱动齿条2042移动预设距离,使得齿轮2043转动预设角度,进而带动推杆2044转动预设角度后远离或者靠近第一爪盘2023。
本实施例中,推杆2044转动预设角度后靠近第一爪盘2023,并推抵第一爪盘2023,使得其打开角度可控;而,推杆2044转动预设角度后远离第一爪盘2023,确保第一爪盘2023复位后,可与感应单元205之间维持挤压连接的关系,保证下次定量取冰能够正常触发。
综上,本发明提供一种取冰方法、制冰装置和冰箱,利用出冰盘接收预设质量的冰块,产生触发信号,再经第二驱动单元驱动出冰盘的出冰口露出,以使复合预设质量的冰块从制冰装置的开口处输出,实现了定量出冰的功能。
本发明已由上述相关实施例加以描述,然而上述实施例仅为实施本发明的范例。此外,上面所描述的本发明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必需指出的是,本发明还可有其他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发明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根据本发明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取冰方法,适用于制冰装置,所述制冰装置具有连通的储冰盒和出冰盘、第一驱动单元、第二驱动单元和感应单元,所述第一驱动单元连接所述储冰盒,所述感应单元和所述第二驱动单元分别连接所述出冰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取冰方法包括:
识别取冰信号;
若所述取冰信号为定量取冰信号,则检测所述储冰盒内储存的冰块的实际高度,并判断所述实际高度是否符合第一设定高度范围;
若所述实际高度符合所述第一设定高度范围,则所述第一驱动单元驱动所述储冰盒内的冰块落入所述出冰盘内;
获取来自所述感应单元的触发信号;以及
控制所述第一驱动单元停止,所述第二驱动单元驱动所述出冰盘,以使所述出冰盘的出冰口露出,所述出冰盘内的冰块自所述出冰口落入位于所述制冰装置的出口处的容器中,定量取冰结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取冰方法,其特征于,于定量取冰结束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控制所述第二驱动单元驱动所述出冰盘,以使所述出冰口关闭,且所述出冰盘重新连接所述感应单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取冰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取来自所述感应单元的触发信号的步骤包括:
落入所述出冰盘内的冰块的实际重量等于预设重量时,所述出冰盘远离所述感应单元,所述感应单元产生触发信号。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取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重量为150-200克。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取冰方法,其特征在于,判断所述储冰盒内储存的冰块的实际高度是否符合第一设定高度范围的步骤还包括:
判断所述实际高度是否大于等于所述第一设定高度范围的最大值的1.5倍;
其中,若所述实际高度大于等于所述设定高度范围的最大值的1.5倍时,则所述第一驱动单元驱动所述储冰盒内的冰块落入所述出冰盘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取冰方法,其特征在于,于定量取冰结束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检测所述储冰盒内剩余冰块的剩余高度;
比较所述剩余高度和所述第一设定高度范围的最小值;
若所述剩余高度小于所述第一设定高度范围的最小值,当再次获取所述定量取冰信号时,输出冰量不足的提示。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取冰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若所述取冰信号为正常取冰信号,则检测所述储冰盒内储存的冰块的实际高度,并判断所述实际高度是否符合第二设定高度范围;
若所述实际高度符合所述第二设定高度范围,则所述第二驱动单元驱动所述出冰盘,以使所述出冰盘的出冰口露出;
所述第一驱动单元驱动所述储冰盒,以使所述储冰盒内储存的冰块通过所述出冰口落入位于所述制冰装置的出口处的容器中,正常取冰结束。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取冰方法,其特征在于,于正常取冰结束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控制第一驱动单元停止;以及
控制第二驱动单元驱动所述出冰盘,以使所述出冰口关闭,且所述出冰盘重新连接所述感应单元。
9.一种制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冰装置包括:
制冰单元,所述制冰单元用于制备冰块;
储冰盒,所述储冰盒用于储存所述冰块;
液位传感器,所述液位传感器设置于所述储冰盒内,检测储存的所述冰块的实际高度;
出冰盘,所述出冰盘包括出冰口,所述出冰盘用于暂存来自所述储冰盒内的所述冰块,所述出冰盘和所述储冰盒连通;
感应单元,所述感应单元连接所述出冰盘;
第一驱动单元,所述第一驱动单元驱动所述储冰盒内的所述冰块落入所述出冰盘;
第二驱动单元,所述第二驱动单元驱动所述出冰盘,以使所述出冰口露出;以及
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连接所述液位传感器、所述感应单元、所述第一驱动单元和所述第二驱动单元;所述控制单元用于执行如权利要求1-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取冰方法的步骤。
10.一种冰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冰箱包括如权利要求9中所述的制冰装置。
CN202111012500.3A 2021-08-31 2021-08-31 取冰方法、制冰装置和冰箱 Pending CN11572758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012500.3A CN115727583A (zh) 2021-08-31 2021-08-31 取冰方法、制冰装置和冰箱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012500.3A CN115727583A (zh) 2021-08-31 2021-08-31 取冰方法、制冰装置和冰箱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727583A true CN115727583A (zh) 2023-03-03

Family

ID=852914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012500.3A Pending CN115727583A (zh) 2021-08-31 2021-08-31 取冰方法、制冰装置和冰箱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727583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064499B1 (en) Refrigerator
EP2226597A1 (en) Low-volume ice-making machine
EP0683365B1 (en) Method for controlling an ice making machine and apparatus therefor
KR100565497B1 (ko) 만빙 감지 장치 및 그 감지 방법
US7797961B2 (en) Refrigerator having improved ice-making unit configuration
EP2414750B1 (en) Ice making technology
EP1916489B1 (en) Ice making apparatus
US20070227164A1 (en) Automatic icemaker
EP2078907A2 (en) Refrigerator with an automatic compact fluid operated icemaker
MXPA05011389A (es) Un refrigerador con productor de hielo compacto.
US20040261433A1 (en) Refrigerator and ice maker methods and apparatus
EP1589305A1 (en) Ice-Making Apparatus
NZ551195A (en) Measured fill water dispenser for refrigerator
JP2001141344A (ja) 氷を製造し放出する装置及び方法
CN115727583A (zh) 取冰方法、制冰装置和冰箱
EP2357436A2 (en) The refrigerator and its operating method
KR101649628B1 (ko) 디스펜서를 통한 급수량 제어방법 및 그를 이용한 냉장고
US7891208B2 (en) Refrigerator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KR20190100119A (ko) 제빙 장치
KR20120103260A (ko) 냉장고 및 그 제어방법
CN213040838U (zh) 一种冰箱
CN111238147A (zh) 制冷设备、制冷设备的控制方法和存储介质
CN114111139A (zh) 制冰装置及冰箱
KR100631561B1 (ko) 냉장고의 제빙기의 만빙운전 제어방법
KR100373070B1 (ko) 냉장고의 얼음잔량 표시장치 및 제어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