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720942A - 一种促进白茶快速陈化的储存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促进白茶快速陈化的储存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720942A
CN115720942A CN202211514153.9A CN202211514153A CN115720942A CN 115720942 A CN115720942 A CN 115720942A CN 202211514153 A CN202211514153 A CN 202211514153A CN 115720942 A CN115720942 A CN 11572094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hite tea
years
year
tea cake
slot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514153.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720942B (zh
Inventor
黄铖艇
朱文伟
高李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ng Tea Fujia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ng Tea Fujia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ng Tea Fujian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ng Tea Fujia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514153.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720942B/zh
Publication of CN11572094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72094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72094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72094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ackag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促进白茶快速陈化的储存方法,一种促进白茶快速陈化的储存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准备用于储存白茶饼的储存箱,所述储存箱包括一个顶部开口的箱体和用于启闭所述箱体开口的上盖,所述的箱体内腔底部沿横向方向等间隔设置5个分别沿纵向方向延伸的且与白茶饼大小相匹配的用于插设白茶饼的插槽,所述的插槽包括位于多个插槽最中心的居中插槽、位于居中插槽横向相邻两侧的次中插槽和位于次中插槽横向外侧的外侧插槽;本发明的方法将各个年份的白茶饼摆放合理,能使同一容器中不同年份的较新白茶均加速陈化,而且不影响最老茶的陈化。

Description

一种促进白茶快速陈化的储存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促进白茶快速陈化的储存方法。
背景技术
白茶是中国的特种茶叶之一,因其不揉不炒的独特制法而保留了茶叶原始的滋味,在六大茶类中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喜爱,尤其是老白茶,素来有“一年茶,三年养,七年宝”之说,老白茶独特的香气、滋味口感以及特殊的保健功能,被人们广泛认可。
白茶在六大茶类中,黄酮类物质的总含量最高。已有研究表明,黄酮类物质不仅影响茶叶本身的色泽和滋味,而且还具有很好的保健功效,如抗氧化、抗衰老、降血压、降血脂和胆固醇、镇定催眠、保护肝脏、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加强免疫力、抗衰老等。同时黄酮类化合物也是白茶重要的品质成分,并且随着白茶年份的上升,总黄酮含量也随之上升。
已有研究表明白茶饼中挥发性物质起主要贡献作用的是2-乙酰基呋喃、庚醛、E-2-辛烯醛等,其含量和白茶饼的贮藏时间呈正比,且白茶饼中的主要挥发性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构成了白茶饼独特的品质特征。
想要得到一杯好的老白茶一定要养的好,养的好的老白茶会出现荷叶香、蜜香、枣香、谷香、药香等怡人的香气。
普通的白茶陈化方法要将白茶陈放很长时间,但是老白茶的市场需求量却很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促进白茶快速陈化的储存方法,本发明的方法将各个年份的白茶饼摆放合理,能使同一容器中不同年份的较新白茶均加速陈化,而且不影响最老茶的陈化。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促进白茶快速陈化的储存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准备用于储存白茶饼的储存箱,所述储存箱包括一个顶部开口的箱体和用于启闭所述箱体开口的上盖,所述的箱体内腔底部沿横向方向等间隔设置5个分别沿纵向方向延伸的且与白茶饼大小相匹配的用于插设白茶饼的插槽,所述的插槽包括位于多个插槽最中心的居中插槽、位于居中插槽横向相邻两侧的次中插槽和位于次中插槽横向外侧的外侧插槽;
在居中插槽内插设10-20年的白茶饼,在两个次中插槽内分别插设1-3年的白茶饼,在两个外侧插槽内分别插设5-7年的白茶饼,
所有的白茶饼外共同从里至外依次包裹一层透明食品塑料层和一层铝膜;
然后将所述的储存箱闭合并在所述储存箱外包裹一层保温防潮的玻纤预浸布,最后在通风、干燥、无异味的仓库内储存一年以上。
最佳地,在居中插槽内插设10年的白茶饼,在次中插槽内分别插设1年的白茶饼和3年的白茶饼,在位于1年的白茶饼横向外侧的外侧插槽内插设7年的白茶饼,在位于3年的白茶饼横向外侧的另一外侧插槽内插设5年的白茶饼。
优选地,每个储存箱内腔底部按照2-4g/15dm3放置由乙烯利和氧化钙按照质量比为7~9:1~3混合而成的干燥氧化剂。
优选地,所述的储存箱侧壁上镶嵌有一个贯通壁体内外表面的温湿度计,所述的温湿度计包括位于储存箱内的温湿度传感器及设于所述储存箱外的与所述的温湿度传感器连接的显示器,
在通风、干燥、无异味的仓库内储存时,控制储存箱内的温度≤35℃,相对湿度≤50%。
优选地,相邻两个插槽的距离为1-2cm。
优选地,10-20年的白茶饼选择10年的白茶饼。
优选地,所述的箱体采用桐木制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本发明白茶储存的装置结构较简单,能够为白茶的储存陈化提供良好稳定的环境,从而能达到以陈养新、加速白茶陈化的效果。
本发明的方法的各个年份的白茶饼摆放合理,能使同一容器中不同年份的较新白茶均加速陈化,而且不影响最老茶的陈化。
本发明的干燥氧化剂能加速白茶的陈化。
为使得本发明的目的、方法以及优点更加清晰明了,以下将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和对比例以及相关表格来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储存箱的结构示意图(上盖打开状态主视图);
图2是本发明储存箱的结构示意图(上盖打开状态立体图);
图3是本发明储存箱的结构示意图(上盖半打开状态立体图);
图4是图3的侧视图;
图5是图4的A-A剖视图;
图6是实施例1的储存箱内白茶饼的摆放示意图;
图7是实施例2的储存箱内白茶饼的摆放示意图;
图8是实施例3的储存箱内白茶饼的摆放示意图;
图9是对比例1的储存箱内白茶饼的摆放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本实施例的一种促进白茶快速陈化的储存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在居中插槽3-1内插设10年的白茶饼,在次中插槽3-2内分别插设1年的白茶饼和3年的白茶饼,在位于1年的白茶饼横向外侧的外侧插槽3-3内插设7年的白茶饼,在位于3年的白茶饼横向外侧的另一外侧插槽3-3内插设5年的白茶饼。
所有的白茶饼外共同从里至外依次包裹一层透明食品塑料层和一层铝膜;
然后将所述的储存箱闭合并在所述储存箱外包裹一层保温防潮的玻纤预浸布,最后在通风、干燥、无异味的仓库内储存一年以上;
所述的储存箱包括一个顶部开口的桐木箱体1和用于启闭所述桐木箱体1开口的上盖2,所述的桐木箱体1内腔底部沿横向方向等间隔设置5个分别沿纵向方向延伸的且与白茶饼大小相匹配的用于插设白茶饼的插槽3,所述的插槽包括位于多个插槽最中心的居中插槽3-1、位于居中插槽3-1横向相邻两侧的次中插槽3-2和位于次中插槽3-2横向外侧的外侧插槽3-3。本实施例的储存箱如图1-5所示。
每个储存箱内腔底部按照3g/15dm3放置由乙烯利和氧化钙按照质量比为8:3混合而成的干燥氧化剂。
本实施例的干燥剂和氧化剂的混合物分成2份,分别放置在箱子底部的对角线位置。
本实施例所述的储存箱侧壁上镶嵌有一个贯通壁体内外表面的温湿度计4,所述的温湿度计包括位于储存箱内的温湿度传感器及设于所述储存箱外的与所述的温湿度传感器连接的显示器,
在通风、干燥、无异味的仓库内储存时,控制储存箱内的温度≤35℃,相对湿度≤50%。
本实施例相邻两个插槽3的距离为2cm。
本实施例用多个储存箱,其中部分储存箱在通风、干燥、无异味的仓库内放置一年;部分在通风、干燥、无异味的仓库内放置两年,其它在通风、干燥、无异味的仓库内放置三年。
实施例2
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在储存箱内沿横向间隔设置的居中插槽内插设15年的白茶饼:
本实施例的一种促进白茶快速陈化的储存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在居中插槽3-1内插设15年的白茶饼,在次中插槽3-2内分别插设1年的白茶饼和3年的白茶饼,在位于1年的白茶饼横向外侧的外侧插槽3-3内插设7年的白茶饼,在位于3年的白茶饼横向外侧的另一外侧插槽3-3内插设5年的白茶饼。
所有的白茶饼外共同从里至外依次包裹一层透明食品塑料层和一层铝膜;
然后将所述的储存箱闭合并在所述储存箱外包裹一层保温防潮的玻纤预浸布,最后在通风、干燥、无异味的仓库内储存一年以上;所述的储存箱包括一个顶部开口的桐木箱体1和用于启闭所述桐木箱体1开口的上盖2,所述的桐木箱体1内腔底部沿横向方向等间隔设置5个分别沿纵向方向延伸的且与白茶饼大小相匹配的用于插设白茶饼的插槽3,所述的插槽包括位于多个插槽最中心的居中插槽3-1、位于居中插槽3-1横向相邻两侧的次中插槽3-2和位于次中插槽3-2横向外侧的外侧插槽3-3。
每个储存箱内腔底部按照3g/15dm3放置由乙烯利和氧化钙按照质量比为8:3混合而成的干燥氧化剂。
本实施例所述的储存箱侧壁上镶嵌有一个贯通壁体内外表面的温湿度计4,所述的温湿度计包括位于储存箱内的温湿度传感器及设于所述储存箱外的与所述的温湿度传感器连接的显示器,
在通风、干燥、无异味的仓库内储存时,控制储存箱内的温度≤35℃,相对湿度≤50%。
本实施例相邻两个插槽3的距离为2cm。
本实施例用多个储存箱,其中部分储存箱在通风、干燥、无异味的仓库内放置一年;部分在通风、干燥、无异味的仓库内放置两年,其它在通风、干燥、无异味的仓库内放置三年。
实施例3
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在储存箱内沿横向间隔设置的居中插槽内插设20年的白茶饼:
本实施例的一种促进白茶快速陈化的储存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在居中插槽3-1内插设20年的白茶饼,在次中插槽3-2内分别插设1年的白茶饼和3年的白茶饼,在位于1年的白茶饼横向外侧的外侧插槽3-3内插设7年的白茶饼,在位于3年的白茶饼横向外侧的另一外侧插槽3-3内插设5年的白茶饼。
所有的白茶饼外共同从里至外依次包裹一层透明食品塑料层和一层铝膜;
然后将所述的储存箱闭合并在所述储存箱外包裹一层保温防潮的玻纤预浸布,最后在通风、干燥、无异味的仓库内储存一年以上;所述的储存箱包括一个顶部开口的桐木箱体1和用于启闭所述桐木箱体1开口的上盖2,所述的桐木箱体1内腔底部沿横向方向等间隔设置5个分别沿纵向方向延伸的且与白茶饼大小相匹配的用于插设白茶饼的插槽3,所述的插槽包括位于多个插槽最中心的居中插槽3-1、位于居中插槽3-1横向相邻两侧的次中插槽3-2和位于次中插槽3-2横向外侧的外侧插槽3-3。
每个储存箱内腔底部按照3g/15dm3放置由乙烯利和氧化钙按照质量比为8:3混合而成的干燥氧化剂。
本实施例所述的储存箱侧壁上镶嵌有一个贯通壁体内外表面的温湿度计4,所述的温湿度计包括位于储存箱内的温湿度传感器及设于所述储存箱外的与所述的温湿度传感器连接的显示器,
在通风、干燥、无异味的仓库内储存时,控制储存箱内的温度≤35℃,相对湿度≤50%。
本实施例相邻两个插槽3的距离为2cm。
本实施例用多个储存箱,其中部分储存箱在通风、干燥、无异味的仓库内放置一年;部分在通风、干燥、无异味的仓库内放置两年,其它在通风、干燥、无异味的仓库内放置三年。
对比例1
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从横向一侧到另一侧的插槽内依次插设的是1年的白茶饼、3年的白茶饼、5年的白茶饼、7年的白茶饼、10年的白茶饼,也就是实施例1是将年份最低和年份最高的茶摆放距离达到最近,本对比例是将年份最低的茶和年份最高的茶摆放距离达到最远。
对比例2
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本对比例没有在储存箱底部放置有干燥氧化剂。
空白对照例1
与实施例1相比,分别单独在5个储存箱内储存1年白牡丹茶饼、3年白牡丹茶饼、5年白牡丹茶饼、7年白牡丹茶饼、10年白牡丹茶饼,与实施例1和对比例3进行空白对照。
空白对照例2
与实施例2相比,分别单独在5个储存箱内储存1年白牡丹茶饼、3年白牡丹茶饼、5年白牡丹茶饼、7年白牡丹茶饼、15年白牡丹茶饼。
空白对照例3
与实施例3相比,分别单独在5个储存箱内储存1年白牡丹茶饼、3年白牡丹茶饼、5年白牡丹茶饼、7年白牡丹茶饼、20年白牡丹茶饼。
以上实施例和对比例中的1年白牡丹茶饼、3年白牡丹茶饼、5年白牡丹茶饼、7年白牡丹茶饼、10年白牡丹茶饼均采用相同场地、品种、等级、加工工艺、年份、储存条件的。
本实施例1年白牡丹茶饼、3年白牡丹茶饼、5年白牡丹茶饼、7年白牡丹茶饼、10年白牡丹茶饼、15年白牡丹茶饼、20年白牡丹茶饼的总黄酮量如表1所示。
表1:未经储存的各个年份的白茶茶样的总黄酮含量的测定结果
Figure BDA0003970067350000081
对实施例1、实施例2、实施例3和空白对照例1-3储存1年后的白茶茶样进行总黄酮含量的测定,结果如表2。
表2:实施例1、空白对照例1、实施例2、空白对照例2、实施例3和空白对照例3储存1年后茶样总黄酮含量的测定结果
Figure BDA0003970067350000082
Figure BDA0003970067350000091
从表2可得:白茶饼储存1年后,实施例1的2年白茶饼总黄酮含量较空白对照例1中的2年白茶饼高10.70%;实施例1的4年白茶饼总黄酮含量较空白对照例1中4年白茶饼高9.97%;实施例1中的6年、8年和11年白茶饼总黄酮含量较空白对照例1中的6年、8年和11年白茶饼总黄酮含量相差不大。实施例1的2年白茶饼总黄酮含量较实施例2中的2年白茶饼低2.42%;实施例1的2年白茶饼总黄酮含量较实施例3中的2年白茶饼低3.02%;实施例1的4年白茶饼总黄酮含量较实施例2中的4年白茶饼低2.07%;实施例1的4年白茶饼总黄酮含量较实施例3中的4年白茶饼低2.33%;实施例1中的6年和8年白茶饼总黄酮含量较实施例2和实施例3中的6年和8年白茶饼总黄酮含量相差不大。
对实施例1、实施例2、实施例3和空白对照例1-3储存2年后的白茶茶样进行总黄酮含量的测定,结果如表3。
表3:实施例1、空白对照例1、实施例2、空白对照例2、实施例3和空白对照例3储存2年后茶样总黄酮含量的测定结果
Figure BDA0003970067350000092
Figure BDA0003970067350000101
从表3可得:白茶饼储存2年后,实施例1的3年白茶饼总黄酮含量较空白对照例1中的3年白茶饼高7.19%;实施例1的5年白茶饼总黄酮含量较空白对照例1中5年白茶饼高9.32%;实施例1中的7年、9年和12年白茶饼总黄酮含量较空白对照例1中的7年、9年和12年白茶饼总黄酮含量相差不大。实施例1的3年白茶饼总黄酮含量较实施例2中的3年白茶饼低1.96%;实施例1的3年白茶饼总黄酮含量较实施例3中的3年白茶饼低2.51%;实施例1的5年白茶饼总黄酮含量较实施例2中的5年白茶饼低2.01%;实施例1的5年白茶饼总黄酮含量较实施例3中的5年白茶饼低2.26%;实施例1中的7年和9年白茶饼总黄酮含量较实施例2和实施例3中的7年和9年白茶饼总黄酮含量相差不大。
对实施例1、实施例2、实施例3和空白对照例1-3储存3年后的白茶茶样进行总黄酮含量的测定,结果如表4。
表4:实施例1、空白对照例1、实施例2、空白对照例2、实施例3和空白对照例3储存3年后茶样总黄酮含量的测定结果
Figure BDA0003970067350000102
从表4可得:白茶饼储存3年后,实施例1的4年白茶饼总黄酮含量较空白对照例1中的4年白茶饼高8.19%;实施例1的6年白茶饼总黄酮含量较空白对照例1中6年白茶饼高5.22%;实施例1中的8年、10年和13年白茶饼总黄酮含量较空白对照例1中的8年、10年和13年白茶饼总黄酮含量相差不大。实施例1中的4年、6年、8年和10年白茶饼总黄酮含量较实施例2和实施例3中的4年、6年、8年和10年白茶饼总黄酮含量相差不大。
从表2、表3和表4的综合分析可得:实施例1、实施例2和实施例3的差别仅为白茶箱内最高年份的白茶饼不一样,团养1年的效果是实施例2和实施例3中的2年和4年白茶饼总黄酮含量略高于实施例1的2年和4年白茶饼,范围在2%-3%之间;6年和8年白茶饼总黄酮含量相差不大。团养2年的效果是实施例2和实施例3中的3年和5年白茶饼总黄酮含量略高于实施例1的3年和5年白茶饼,范围在1.9%-2.6%之间;7年和9年白茶饼总黄酮含量相差不大。团养3年的效果是4年、6年、8年和10年白茶饼相差不大。对市场进行调查发现20年和15年白茶饼比10年白茶饼的价格贵出非常多,但效果仅是略好于10年白茶饼,所以团养使用10年白茶饼性价比最高,且市面上20年和15年白茶饼十分稀缺,综上所述选取10年白茶饼来进行团养最为合适。
对实施例1、对比例1和空白对照例1储存1年后的白茶茶样进行总黄酮含量的测定,结果如表5。
表5:实施例1、对比例1和空白对照例1储存1年后茶样总黄酮含量的测定结果
Figure BDA0003970067350000111
Figure BDA0003970067350000121
从表5可得:白茶饼储存1年后,实施例1的2年白茶饼总黄酮含量较空白对照例1中的2年白茶饼高10.70%,实施例1的2年白茶饼总黄酮含量较对比例1中的2年白茶饼高6.77%;实施例1的4年白茶饼总黄酮含量较空白对照例1中4年白茶饼高9.97%,实施例1的4年白茶饼总黄酮含量较对比例1中的4年白茶饼高5.75%;实施例1中的6年、8年和11年白茶饼总黄酮含量较空白对照例1和对比例1中的6年、8年和11年白茶饼总黄酮含量相差不大。
对实施例1、对比例1和空白对照例1储存2年后的白茶茶样进行总黄酮含量的测定,结果如表6。
表6:实施例1、对比例1和空白对照例1储存2年后茶样总黄酮含量的测定结果
Figure BDA0003970067350000122
从表6可得:白茶饼储存2年后,实施例1的3年白茶饼总黄酮含量较空白对照例1中的3年白茶饼高7.19%,实施例1的3年白茶饼总黄酮含量较对比例1中的3年白茶饼高5.03%;实施例1的5年白茶饼总黄酮含量较空白对照例1中5年白茶饼高9.32%,实施例1的5年白茶饼总黄酮含量较对比例1中的5年白茶饼高5.56%;实施例1中的7年、9年和12年白茶饼总黄酮含量较空白对照例1和对比例1中的7年、9年和12年白茶饼总黄酮含量相差不大。
对实施例1、对比例1和空白对照例1储存3年后的白茶茶样进行总黄酮含量的测定,结果如表7。
表7:实施例1、对比例1和空白对照例1储存3年后茶样总黄酮含量的测定结果
Figure BDA0003970067350000131
从表7可得:白茶饼储存3年后,实施例1的4年白茶饼总黄酮含量较空白对照例1中的4年白茶饼高8.19%,实施例1的4年白茶饼总黄酮含量较对比例1中的4年白茶饼高4.08%;实施例1的6年白茶饼总黄酮含量较空白对照例1中6年白茶饼高5.22%,实施例1的6年白茶饼总黄酮含量较对比例1中的6年白茶饼高3.68%;实施例1中的8年、10年和13年白茶饼总黄酮含量较空白对照例1和对比例1中的8年、10年和13年白茶饼总黄酮含量相差不大。
从表4、表5和表6的综合分析可得:本发明的各个年份的白茶饼摆放合理,能使同一容器中不同年份的较新白茶均加速陈化,而且不影响最老茶的陈化。
对实施例1、对比例2和空白对照例1储存1年后的白茶茶样进行总黄酮含量的测定,结果如表8。
表8:实施例1、对比例2和空白对照例1储存1年后茶样总黄酮含量的测定结果
Figure BDA0003970067350000132
从表8可得:白茶饼储存1年后,实施例1的2年白茶饼总黄酮含量较空白对照例1中的2年白茶饼高10.70%,实施例1的2年白茶饼总黄酮含量较对比例2中的2年白茶饼高7.12%;实施例1的4年白茶饼总黄酮含量较空白对照例1中4年白茶饼高9.97%,实施例1的4年白茶饼总黄酮含量较对比例2中的4年白茶饼高6.34%;
实施例1中的6年、8年和11年白茶饼总黄酮含量较空白对照例1和对比例2中的6年、8年和11年白茶饼总黄酮含量相差不大。
对实施例1、对比例2和空白对照例1储存2年后的白茶茶样进行总黄酮含量的测定,结果如表9。
表9:实施例1、对比例2和空白对照例1储存2年后茶样总黄酮含量的测定结果
Figure BDA0003970067350000141
从表9可得:白茶饼储存2年后,实施例1的3年白茶饼总黄酮含量较空白对照例1中的3年白茶饼高7.19%,实施例1的3年白茶饼总黄酮含量较对比例2中的3年白茶饼高5.60%;实施例1的5年白茶饼总黄酮含量较空白对照例1中5年白茶饼高9.32%,实施例1的5年白茶饼总黄酮含量较对比例2中的5年白茶饼高5.28%;实施例1中的7年、9年和12年白茶饼总黄酮含量较空白对照例1和对比例2中的7年、9年和12年白茶饼总黄酮含量相差不大。
对实施例1、对比例2和空白对照例1储存3年后的白茶茶样进行总黄酮含量的测定,结果如表10。
表10:实施例1、对比例2和空白对照例1储存3年后茶样总黄酮含量的测定结果
Figure BDA0003970067350000151
从表10可得:白茶饼储存3年后,实施例1的4年白茶饼总黄酮含量较空白对照例1中的4年白茶饼高8.19%,实施例1的4年白茶饼总黄酮含量较对比例2中的4年白茶饼高3.79%;实施例1的6年白茶饼总黄酮含量较空白对照例1中6年白茶饼高5.22%,实施例1的6年白茶饼总黄酮含量较对比例2中的6年白茶饼高3.42%;实施例1中的8年、10年和13年白茶饼总黄酮含量较空白对照例1和对比例2中的8年、10年和13年白茶饼总黄酮含量相差不大。
从表8、表9和表10的综合分析可得:白茶饼储存1年后,实施例1的2年白茶饼总黄酮含量较对比例2中的2年白茶饼高7.12%,实施例1的4年白茶饼总黄酮含量较对比例2中的4年白茶饼高6.34%;白茶饼储存2年后,实施例1的3年白茶饼总黄酮含量较对比例2中的3年白茶饼高5.60%,实施例1的5年白茶饼总黄酮含量较对比例2中的5年白茶饼高5.28%;白茶饼储存3年后,实施例1的4年白茶饼总黄酮含量较对比例2中的4年白茶饼高3.79%,实施例1的6年白茶饼总黄酮含量较对比例2中的6年白茶饼高3.42%;其他相对应年份白茶饼总黄酮含量相差不大。综上所述可以得出,实施例1中加了干燥剂和氧化剂的混合物白茶饼陈化速度要优于没有加干燥剂和氧化剂的混合物。
上诉较佳实验例,对本发明的发明目的、方法和优点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同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相关领域普通的技术人员来说,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实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任何在本发明的原理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变化和改进、等同替换等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促进白茶快速陈化的储存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准备用于储存白茶饼的储存箱,所述储存箱包括一个顶部开口的箱体(1)和用于启闭所述箱体(1)开口的上盖(2),所述的箱体(1)内腔底部沿横向方向等间隔设置5个分别沿纵向方向延伸的且与白茶饼大小相匹配的用于插设白茶饼的插槽(3),所述的插槽包括位于多个插槽最中心的居中插槽(3-1)、位于居中插槽(3-1)横向相邻两侧的次中插槽(3-2)和位于次中插槽(3-2)横向外侧的外侧插槽(3-3);
在居中插槽(3-1)内插设10-20年的白茶饼,在两个次中插槽(3-2)内分别插设1-3年的白茶饼,在两个外侧插槽(3-3)内分别插设5-7年的白茶饼,
所有的白茶饼外共同从里至外依次包裹一层透明食品塑料层和一层铝膜;
然后将所述的储存箱闭合并在所述储存箱外包裹一层保温防潮的玻纤预浸布,最后在通风、干燥、无异味的仓库内储存一年以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促进白茶快速陈化的储存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居中插槽(3-1)内插设10年的白茶饼,在两个次中插槽(3-2)内分别插设1年的白茶饼和3年的白茶饼,在位于1年的白茶饼横向外侧的外侧插槽(3-3)内插设7年的白茶饼,在位于3年的白茶饼横向外侧的另一外侧插槽(3-3)内插设5年的白茶饼。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促进白茶快速陈化的储存方法,其特征在于:每个储存箱内腔底部按照2-4g/15dm3放置由乙烯利和氧化钙按照质量比为7~9:1~3混合而成的干燥氧化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促进白茶快速陈化的储存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储存箱侧壁上镶嵌有一个贯通壁体内外表面的温湿度计(4),所述的温湿度计包括位于储存箱内的温湿度传感器及设于所述储存箱外的与所述的温湿度传感器连接的显示器,
在通风、干燥、无异味的仓库内储存时,通过调节外部温湿度环境控制储存箱内的温度≤35℃,相对湿度≤5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促进白茶快速陈化的储存方法,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插槽(3)的距离为1-2c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促进白茶快速陈化的储存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箱体(1)采用桐木制成。
CN202211514153.9A 2022-11-29 2022-11-29 一种促进白茶快速陈化的储存方法 Active CN11572094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514153.9A CN115720942B (zh) 2022-11-29 2022-11-29 一种促进白茶快速陈化的储存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514153.9A CN115720942B (zh) 2022-11-29 2022-11-29 一种促进白茶快速陈化的储存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720942A true CN115720942A (zh) 2023-03-03
CN115720942B CN115720942B (zh) 2024-03-29

Family

ID=852991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514153.9A Active CN115720942B (zh) 2022-11-29 2022-11-29 一种促进白茶快速陈化的储存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720942B (zh)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007081A (zh) * 2018-07-25 2018-12-18 勐海润元昌茶厂(普通合伙) 一种丰富口感的普洱茶拼配工艺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007081A (zh) * 2018-07-25 2018-12-18 勐海润元昌茶厂(普通合伙) 一种丰富口感的普洱茶拼配工艺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郑际雄: "拼配技术促进普洱紧压茶( 生茶) 产品力提升", 《茶叶》, vol. 44, no. 1, 31 December 2018 (2018-12-31), pages 1 - 6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720942B (zh) 2024-03-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scalante et al. Pulque, a traditional Mexican alcoholic fermented beverage: historical, microbiological, and technical aspects
Bird Understanding wine technology: the science of wine explained
AU2020103922A4 (en) Novel freshness preservation card and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of
CN106893660A (zh) 一种红肉火龙果甜型果酒的酿造工艺
CN105559145A (zh) 一种电子烟香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4195021A (zh) 一种果米酒的制备方法
Escalante et al. Pulque fermentation
CN106867740B (zh) 一种干红、桃红葡萄酒的联动酿造工艺
EP2496683A1 (en) Processing cocoa beans and other seeds
González-Álvarez et al. Sensory quality control of young vs. aged sweet wines obtained by the techniques of both postharvest natural grape dehydration and fortification with spirits during vinification
CN115720942A (zh) 一种促进白茶快速陈化的储存方法
CN108663491B (zh) 一种茶的品质分析方法
Pal et al. Process parameter optimization for development of beer: Star fruit fortified approach
CN104818182B (zh) 一种发酵型暴马丁香花酒及其制备方法
CN108236022A (zh) 一种茶叶储藏房间
Onwuka et al. The potential for baker’s yeast (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in the production of wine from banana, cooking banana and plantain
Tịnh et al. A study of wine fermentation from mucilage of cocoa beans (Theobroma cacao L.)
RU2081911C1 (ru) Консорциум к-17 дрожжей и бактерий - продуцент комплекса витаминов, органических кислот, ферментов и целлюлозы и способ получения слабоалкогольного напитка с его использованием
CN104178404B (zh) 果米酒的制备方法
US2928741A (en) Sugar
Smotraeva et al. Development of probiotic drink production technology with the addition of citrus juice
RU2280394C1 (ru) Композиция ингредиентов, обладающая биологической активностью (варианты), способ ее получения (варианты) и способ получения зооглеи чайного гриба
Adeoye et al. Quality evaluation of bread enriched with mushroom powder
Hogg Port
Sarkar et al. Effect of varied levels of sugar concentration on wines produced from Emblica officinali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