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717510A - 井下对接工具、连接公接头和自由抓释接头 - Google Patents

井下对接工具、连接公接头和自由抓释接头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717510A
CN115717510A CN202110977179.6A CN202110977179A CN115717510A CN 115717510 A CN115717510 A CN 115717510A CN 202110977179 A CN202110977179 A CN 202110977179A CN 115717510 A CN115717510 A CN 11571751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joint
outer side
male
hole
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977179.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斌
高峰
王晓强
沙玉琢
秦建国
郭双生
冷亚育
李兆春
郭凯
姜冰宣
马旭成
黄玉华
龚洁
张陈慧
张刚
杨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National Petroleum Corp
China Petroleum Logg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National Petroleum Corp
China Petroleum Logg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National Petroleum Corp, China Petroleum Logg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National Petroleum Corp
Priority to CN202110977179.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717510A/zh
Publication of CN11571751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71751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arth Drill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过钻头测井技术领域,是一种井下对接工具、连接公接头和自由抓释接头,井下对接工具包括支撑筒、对接短节、悬挂短节、悬挂筒和支撑组件;连接公接头包括公枪主体、公接头连接套、接线柱体、抓筒、活塞杆和井下对接工具;自由抓释接头包括接头外壳、驱动电机、传动机构、中枢接头、开槽接头、母接头体、接线环体和连接公接头。本发明结构合理而紧凑,使用方便,将对接短节与悬挂短节共同连接安装在钻杆上随钻预先投送井下,为安装有过钻头测井仪器的管串提供一个适宜的作业环境,提高过钻头测井仪器释放和抓取作业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通过设置第一穿线通道,便于过钻头仪器连接电缆的敷设,具有安全、省力、简便、高效的特点。

Description

井下对接工具、连接公接头和自由抓释接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过钻头测井技术领域,是一种井下对接工具、连接公接头和自由抓释接头。
背景技术
过钻头测井(TBL)是一种数据采集方法,它是将测井仪器穿过钻柱和结构设计特殊的钻头进入裸眼井段来采集地层评价数据的,既可以采用电缆起下式工具,也可采用随钻起下式工具,目前,基于钻机的高效利用,随钻起下的存储式测井对接工具在油田生产中得到了十分广泛推广应用,但现行使用的这些对接工具都还只具有单向释放功能,即:当使用对接工具将测井仪器穿过钻柱和钻头送入待测裸井位置,通电展开井径腿和密度仪器腿并断开与测井仪器的连接,释放测井仪器后,就无法再次与井下测井仪器进行抓取连接,完成测井作业后该测井仪器只能随钻具提升到井口地面上。在实际生产中这种只具有单向释放功能的对接工具还存在着很大的缺陷和明显的不足,主要体现在:(1)测井结束后展开的井径腿和密度仪器腿无法收回,提升过程中极易与裸眼井井壁卡挂造成井径腿或者密度仪器腿折断甚至损坏测井仪器;(2)在钻具提升过程中如发生遇卡事故,则只能等待钻井方进行事故处理,增长了测井周期,加大了测井风险,降低了测井效率,而且事故处理中如发生测井仪器的损坏,还可能无法获取测井数据造成测井失败;(3)如遇同一井位需要多次投送测井仪器进行检测时,就必须反复进行钻具的投送下井和提升岀井的操作,显著增加了测井工作周期、工作成本和工作强度。因此,有必要研究开发性能稳定、功能完善的过钻头测井仪器井下对接工具,提高测井工作效率,促进过钻头测井工艺方法的创新发展。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井下对接工具、连接公接头和自由抓释接头,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其能有效解决现有对接工具存在的容易损坏测井仪器、测井风险大、测井效率低、测井工作周期长以及工作强度大的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之一是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的:一种井下对接工具,包括支撑筒、对接短节、悬挂短节、悬挂筒和支撑组件,悬挂短节上部内侧转动安装有中空结构的悬挂筒,悬挂筒上端内侧有上大下小的圆锥形的第一支撑面,对应悬挂筒上方位置的悬挂短节上端内侧与对接短节下端外侧固定安装在一起,悬挂筒内套装有下端位于悬挂短节下端内侧的支撑筒,支撑筒上端位于对接短节下部内侧,支撑筒上端中央设有上下贯通的第一穿线通道,支撑筒下端内侧固定安装有第一电缆连接组件,对应对接短节下端位置的悬挂筒下部外侧安装有下端面与第一支撑面相匹配的支撑组件。
下面是对上述发明技术方案之一的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
上述支撑组件可包括前后对称固定安装于支撑筒外侧的前支撑块和后支撑块,前支撑块和后支撑块于水平面上的截面均呈半圆环形,前支撑块和后支撑块于竖直面上的截面均呈外大内小的等腰梯形,前支撑块下端和后支撑块下端形成与第一支撑面相匹配的第二支撑面,后支撑块左部前侧和右部前侧均上下间隔分布有两个前后向的连接螺孔,对应每个连接螺孔位置的前支撑块后侧均设有前后贯通的连接通孔,后支撑块与前支撑块通过螺杆端穿过连接通孔后螺接于对应位置的连接螺孔内的连接螺栓固定安装在一起。
上述前支撑块和后支撑块均可间隔设有若干个上下贯通的导流通道。
上述后支撑块左部前侧和右部前侧均可上下间隔分布有两个前后向的后销孔,对应每个后销孔位置的前支撑块后侧均设有前销孔,每个前销孔内均设有后端紧紧套装于对应位置的后销孔内的定位销。
上述悬挂短节上部内侧可设有下台阶面,下台阶面上安装有第一轴承,悬挂筒同轴设置于第一轴承上端,悬挂筒上端内侧沿圆周间隔分布有若干个上下向的支撑筋。
上述第一电缆连接组件可包括相互配合的第一插头和第一插座,第一插头和第一插座由上至下依次固定安装于支撑筒下端内侧。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之二是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的:一种连接公接头,包括公枪主体、公接头连接套、接线柱体、抓筒、活塞杆和井下对接工具,公枪主体内有上下贯通的第二穿线通道,公枪主体上方设有导向头,导向头下端内侧与公枪主体上端内侧之间密封固定安装有接线柱体,公枪主体上部外侧固定安装有上端位于导向头上方的抓筒,抓筒下部外侧沿圆周间隔均布有若干个开口向上且内外连通的伸缩槽,每相邻的两个伸缩槽之间的抓筒上端内侧均固定有上端位于抓筒上方且呈J形的卡爪,对应抓筒下方位置的公枪主体上部外侧同轴套装有扶正器,公枪主体下端外侧与公接头连接套上端内侧密封固定安装在一起,公接头连接套下端内侧与井下对接工具的支撑筒上端外侧密封固定安装在一起,支撑筒上端内侧固定安装有第二插座,公接头连接套下部内侧密封固定安装有与第二插座相互配合的第二插头,对应第二插头上方位置的公接头连接套下部同轴套装有上端与公枪主体下端内侧固定安装在一起的活塞杆,活塞杆内有上下贯通的第三穿线通道,活塞杆上端外侧沿圆周间隔均布有若干个内外联通的第一导油孔,对应每个第一导油孔位置的公枪主体下端外侧均设有径向贯通的第二导油孔,活塞杆下部外侧固定有外侧与公接头连接套内侧密封接触的活塞头,对应活塞头与公枪主体下端之间位置的公接头连接套内侧与活塞杆外侧之间密封套装有活塞环,活塞环上端与公枪主体下端之间固定安装有套装于活塞杆上部外侧的拉伸弹簧,对应活塞头上端位置的公接头连接套内侧沿圆周间隔均布有若干个内外联通的第三导油孔。
下面是对上述发明技术方案之二的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
上述接线柱体可包括连接杆、内绝缘环和内导电环,公枪主体上端内侧固定有第一连接环台,连接杆的上端外侧和下端外侧分别固定安装于导向头内侧和第一连接环台内侧,连接杆外侧上下间隔设置有三个内绝缘环,位于最下方的内绝缘环下端与公枪主体上端密封固定安装在一起,位于最上方的内绝缘环上端外侧与导向头下端内侧密封接触,每相邻的两个内绝缘环之间均密封固定安装有内导电环,每个内导电环内侧以及每个内绝缘环内侧与连接杆外侧之间均设有间距,第一连接环台下端面沿圆周间隔均布有至少一个上下贯通的第四导油孔。
上述导向头上端外侧可设有上小下大的锥形导向面。
上述扶正器可为弹簧扶正器,公枪主体上部外侧上下间隔设有上环槽和下环槽,扶正器上端外侧和下端外侧分别滑动安装于上环槽和下环槽内。
上述公接头连接套内可具有由上至下依次连通的上连接孔、上调节孔、下调节孔、上安装孔、下安装孔和下连接孔,公枪主体下端外侧密封固定安装于上连接孔上部,活塞环密封安装于上调节孔内,活塞头密封安装于下调节孔内,支撑筒上端外侧密封固定安装于下连接孔下部,对应支撑筒上方位置的下连接孔上部内侧安装有固定套,第二插头固定安装于固定套下部内侧,固定套上端固定安装有上部套装于下安装孔内的第三插座,上安装孔内密封固定安装有与第三插座相互配合的第三插头,上调节孔和下调节孔之间形成上台阶面,上台阶面上沿圆周间隔均布有四个从上至下由内之外倾斜设置的第三导油孔。
上述对应公接头连接套上方位置的公枪主体下部外侧可设有至少一个径向贯通的上注油孔,每个上注油孔内均密封固定安装有上注油堵丝,公接头连接套中部外侧设有至少一个与下调节孔连通的下注油孔,每个下注油孔内均密封固定安装有下注油堵丝。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之三是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的:一种自由抓释接头,包括接头外壳、驱动电机、传动机构、中枢接头、开槽接头、母接头体、接线环体和连接公接头,接头外壳、中枢接头和开槽接头由上至下依次同轴固定安装在连接公接头的对接短节上部内侧,接头外壳上部内侧密封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驱动电机下端有输出轴,中枢接头上端内侧固定安装有上端位于驱动电机下方的防转块,防转块上端中央设有上下贯通的滑道,滑道内沿上下向滑动安装有丝母,防转块中部左右两侧均设有内外连通的条形限位滑槽,每个限位滑槽内均设有端部与丝母外侧对应位置固定安装在一起的限位销,丝母下端内侧固定安装有下端密封穿过中枢接头的推拉杆,丝母上端内侧螺接有丝杆,丝杆上端与输出轴下端通过设于接头外壳内的传动机构传动连接在一起,对应中枢接头下方位置的开槽接头中部外侧设有径向贯通的条形提拉孔,提拉孔下部穿设有两端均位于开槽接头外侧的径向支撑杆,径向支撑杆中部设有上下贯通的固定孔,推拉杆下部外侧固定安装于固定孔内,开槽接头下部外侧设有上端内侧与径向支撑杆两端固定安装在一起的箍套,开槽接头下端与上部外侧套装于箍套内侧的储油套筒上端密封固定安装在一起,开槽接头下端内侧固定有第二连接环台,储油套筒中部内侧密封安装有隔离堵头,隔离堵头上端固定安装有上端与第二连接环台下端相靠近的保护管,隔离堵头上端设有上下贯通的导向孔,推拉杆下端密封穿过第二连接环台后位于保护管下部内侧,对应隔离堵头下方位置的储油套筒下端内侧密封固定安装有下端位于箍套下方的母接头体,母接头体上端中央固定有活塞柱,活塞柱上端中央设有下端延伸至母接头体下端的第四导油孔,活塞柱上端外侧固定安装有活塞帽,活塞帽上端间隔分布有若干个上下贯通的连通孔,母接头体上部外侧沿圆周间隔均布有若干个内外贯通的第一平衡孔,第四导油孔上部内侧密封安装有平衡活塞,导向头上部外侧同轴套装于第四导油孔下部内侧,对应每个第一平衡孔位置的箍套下部外侧均设有内外连通的第二平衡孔,对应第一平衡孔下方位置的母接头体外侧设有与连接公接头的卡爪相匹配的外环槽,每个卡爪均卡设于箍套下端与外环槽形成的卡槽中,母接头体下端外侧密封固定安装有护套,护套下端外侧密封固定安装有套装于公枪主体上端外侧的导帽,母接头体下端固定安装有外侧与护套内侧之间设有间距且与连接公接头的接线柱体相匹配的接线环体,对应接线柱体与护套之间位置的母接头体下端设有上下贯通的第四穿线通道,隔离堵头下端设有上下贯通的第五穿线通道,开槽接头下端设有上下贯通的第六穿线通道,对应第六穿线通道位置的中枢接头下端设有内外连通的第七穿线通道,对应驱动电机上侧位置的接头外壳上部内侧固定安装有密封接头。
下面是对上述发明技术方案之三的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
上述接线环体可包括外导电环、外绝缘环和接地环,护套内侧上下间隔设置有三个与内绝缘环相对应的外绝缘环,位于最上方的外绝缘环上端与母接头体下端密封固定安装在一起,位于最下方的外绝缘环下端与设于导帽内侧的接地环上端密封固定安装在一起,每相邻的两个外绝缘环之间均密封固定安装有与内导电环相接触的外导电环,每个外导电环外侧以及每个外绝缘环外侧与护套内侧之间均设有间距。
上述中枢接头上部内侧与推拉杆上部外侧之间可密封固定安装有防灌堵头,防灌堵头下端设有上下贯通的第八穿线通道,第八穿线通道内密封固定安装有电缆接头,对应防灌堵头位置的中枢接头外侧固定安装有扶正环。
上述丝母下端内侧可固定安装有套装于丝杆下部外侧的连接管,连接管下端内侧与推拉杆上端外侧固定安装在一起。
上述传动机构可包括联轴器、下安装套和上安装套,防转块上端内侧固定安装有套装于接头外壳内的下安装套,下安装套内侧与丝杆上部外侧之间上下间隔分布有至少两个第二轴承,驱动电机与接头外壳之间密封套装有电机筒,电机筒下端与下安装套上端之间固定安装有上安装套,上安装套内设有联轴器,输出轴下端与丝杆上端通过联轴器传动连接在一起。
上述限位滑槽下部可固定安装有与限位销相对应的下限位开关,对应下限位开关上方位置的限位滑槽上部固定安装有上限位开关,下限位开关的输出端和上限位开关的输出端均与驱动电机的输入端电连接。
上述平衡活塞下端中央可固定安装有导向杆。
上述对接短节上端可位于接头外壳上方。
本发明结构合理而紧凑,使用方便,将对接短节与悬挂短节共同连接安装在钻杆上随钻预先投送井下,为安装有过钻头测井仪器的管串提供一个适宜的作业环境,提高过钻头测井仪器释放和抓取作业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通过设置第一穿线通道,便于过钻头仪器连接电缆的敷设,具有安全、省力、简便、高效的特点。
附图说明
附图1为实施例一的主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实施例一中抓筒的主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3为附图1中A-A处的剖视放大结构示意图。
附图4为实施例二第Ⅰ段的主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5为实施例二第Ⅱ段的主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6为实施例二第Ⅲ段的主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7为实施例二中抓筒的主视剖视放大结构示意图。
附图8为附图7中B-B处的剖视放大结构示意图。
附图9为实施例三第Ⅰ段的主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10为实施例三第Ⅱ段的主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11为实施例三第Ⅲ段的主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12为实施例三第Ⅳ段的主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13为实施例三第Ⅴ段的主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14为附图10中C-C处的剖视放大结构示意图。
附图15为附图10中D-D处的剖视放大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的编码分别为:1为支撑筒,2为对接短节,3为悬挂短节,4为悬挂筒,5为第一轴承,6为第一插头,7为第一插座,8为前支撑块,9为后支撑块,10为第一穿线通道,11为下台阶面,12为第一支撑面,13为支撑筋,14为连接通孔,15为连接螺栓,16为定位销,17为导流通道,18为公枪主体,19为公接头连接套,20为抓筒,21为活塞杆,22为导向头,23为扶正器,24为第一连接环台,25为第二插座,26为第二插头,27为固定套,28为第三插座,29为第三插头,30为上台阶面,31为卡爪,32为活塞头,33为活塞环,34为拉伸弹簧,35为连接杆,36为内绝缘环,37为内导电环,38为第一导油孔,39为第二导油孔,40为第三导油孔,41为导向面,42为上环槽,43为下环槽,44为第二穿线通道,45为上注油堵丝,46为下注油堵丝,47为上连接孔,48为上调节孔,49为下调节孔,50为上安装孔,51为下安装孔,52为下连接孔,53为伸缩槽,54为接头外壳,55为驱动电机,56为输出轴,57为电机筒,58为下限位开关,59为上限位开关,60为联轴器,61为下安装套,62为上安装套,63为第二轴承,64为连接管,65为推拉杆,66为箍套,67为中枢接头,68为防转块,69为丝母,70为限位销,71为丝杆,72为防灌堵头,73为扶正环,74为开槽接头,75为径向支撑杆,76为第二连接环台,77为母接头体,78为储油套筒,79为活塞柱,80为密封接头,81为隔离堵头,82为保护管,83为护套,84为导帽,85为活塞帽,86为平衡活塞,87为导向杆,88为外导电环,89为外绝缘环,90为接地环,91为限位滑槽,92为提拉孔,93为第一平衡孔,94为第二平衡孔,95为第四导油孔,96为外环槽,97为连通孔,98为电缆接头。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不受下述实施例的限制,可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与实际情况来确定具体的实施方式。
在本发明中,为了便于描述,各部件的相对位置关系的描述均是根据说明书附图1的布图方式来进行描述的,如:前、后、上、下、左、右等的位置关系是依据说明书附图的布图方向来确定的。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一:如附图1、2、3所示,该井下对接工具包括支撑筒1、对接短节2、悬挂短节3、悬挂筒4和支撑组件,悬挂短节3上部内侧转动安装有中空结构的悬挂筒4,悬挂筒4上端内侧有上大下小的圆锥形的第一支撑面12,对应悬挂筒4上方位置的悬挂短节3上端内侧与对接短节2下端外侧固定安装在一起,悬挂筒4内套装有下端位于悬挂短节3下端内侧的支撑筒1,支撑筒1上端位于对接短节2下部内侧,支撑筒1上端中央设有上下贯通的第一穿线通道10,支撑筒1下端内侧固定安装有第一电缆连接组件,对应对接短节2下端位置的悬挂筒4下部外侧安装有下端面与第一支撑面12相匹配的支撑组件。
使用时,将对接短节2与悬挂短节3共同连接安装在钻杆上随钻预先投送井下,为安装有过钻头测井仪器的管串提供一个适宜的作业环境,提高过钻头测井仪器释放和抓取作业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通过设置第一穿线通道10,便于过钻头仪器连接电缆的敷设,本发明结构合理而紧凑,使用方便,具有安全、省力、简便、高效的特点。
可根据实际需要,对上述井下对接工具作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
如附图1、3所示,支撑组件包括前后对称固定安装于支撑筒1外侧的前支撑块8和后支撑块9,前支撑块8和后支撑块9于水平面上的截面均呈半圆环形,前支撑块8和后支撑块9于竖直面上的截面均呈外大内小的等腰梯形,前支撑块8下端和后支撑块9下端形成与第一支撑面12相匹配的第二支撑面,后支撑块9左部前侧和右部前侧均上下间隔分布有两个前后向的连接螺孔,对应每个连接螺孔位置的前支撑块8后侧均设有前后贯通的连接通孔14,后支撑块9与前支撑块8通过螺杆端穿过连接通孔14后螺接于对应位置的连接螺孔内的连接螺栓15固定安装在一起。
根据需求,前支撑块8和后支撑块9形成截面圆的外径大于支撑筒1的最大外径。在使用过程中,通过这样的设置,便于拆装支撑组件,还能够提高安装有过钻头测井仪器管串井下工作的安全性和稳定性,通过设置第一支撑面12和第二支撑面,能够使支撑筒1坐在悬挂筒4内,安装方便。
如附图1、3所示,前支撑块8和后支撑块9均间隔设有若干个上下贯通的导流通道17。
根据需求,前支撑块8和后支撑块9上均设有3个上下贯通的导流通道17。在使用过程中,导流通道17能够导通井下钻井液液流。
如附图1、3所示,后支撑块9左部前侧和右部前侧均上下间隔分布有两个前后向的后销孔,对应每个后销孔位置的前支撑块8后侧均设有前销孔,每个前销孔内均设有后端紧紧套装于对应位置的后销孔内的定位销16。
在使用过程中,通过这样的设置,能够使前支撑块8和后支撑块9形成的圆的轴线与悬挂筒4的轴线重合,避免前支撑块8或后支撑块9发生偏磨影响支撑筒1的使用。
如附图1、2所示,悬挂短节3上部内侧设有下台阶面11,下台阶面11上安装有第一轴承5,悬挂筒4同轴设置于第一轴承5上端,悬挂筒4上端内侧沿圆周间隔分布有若干个上下向的支撑筋13。
根据需求,第一轴承5为现有公知技术,如推力球轴承。在使用过程中,通过这样的设置,能够增强悬挂筒4转动的灵活性,通过设置支撑筋13,能够提高悬挂筒4的强度,增强支撑筒1坐在悬挂筒4上的稳定性。
如附图1所示,第一电缆连接组件包括相互配合的第一插头6和第一插座7,第一插头6和第一插座7由上至下依次固定安装于支撑筒1下端内侧。
根据需求,第一插头6和第一插座7均为现有公知技术。在使用过程中,通过这样的设置,便于支撑筒1与过钻头测井仪器拆装时电缆的拆装,也便于电缆的维护和安装。
实施例二:如附图4、5、6、7、8所示,该连接公接头包括公枪主体18、公接头连接套19、接线柱体、抓筒20、活塞杆21和井下对接工具,公枪主体18内有上下贯通的第二穿线通道44,公枪主体18上方设有导向头22,导向头22下端内侧与公枪主体18上端内侧之间密封固定安装有接线柱体,公枪主体18上部外侧固定安装有上端位于导向头22上方的抓筒20,抓筒20下部外侧沿圆周间隔均布有若干个开口向上且内外连通的伸缩槽53,每相邻的两个伸缩槽53之间的抓筒20上端内侧均固定有上端位于抓筒20上方且呈J形的卡爪31,对应抓筒20下方位置的公枪主体18上部外侧同轴套装有扶正器23,公枪主体18下端外侧与公接头连接套19上端内侧密封固定安装在一起,公接头连接套19下端内侧与井下对接工具的支撑筒1上端外侧密封固定安装在一起,支撑筒1上端内侧固定安装有第二插座25,公接头连接套19下部内侧密封固定安装有与第二插座25相互配合的第二插头26,对应第二插头26上方位置的公接头连接套19下部同轴套装有上端与公枪主体18下端内侧固定安装在一起的活塞杆21,活塞杆21内有上下贯通的第三穿线通道,活塞杆21上端外侧沿圆周间隔均布有若干个内外联通的第一导油孔38,对应每个第一导油孔38位置的公枪主体18下端外侧均设有径向贯通的第二导油孔39,活塞杆21下部外侧固定有外侧与公接头连接套19内侧密封接触的活塞头32,对应活塞头32与公枪主体18下端之间位置的公接头连接套19内侧与活塞杆21外侧之间密封套装有活塞环33,活塞环33上端与公枪主体18下端之间固定安装有套装于活塞杆21上部外侧的拉伸弹簧34,对应活塞头32上端位置的公接头连接套19内侧沿圆周间隔均布有若干个内外联通的第三导油孔40。
根据需求,卡爪31于抓筒20一体设置,卡爪31上端形成的圆的外径小于抓筒20的外径,第二插头26和第二插座25均为现有公知技术,伸缩槽53的数量为4至12个。在使用过程中,通过设置接线柱体,便于实现管串与连接公接头的连接实现电路的导通以及与连接公接头的分离实现电路的断开,便于井下对接工具安装的过钻头测井仪器的灵活控制,通过设置卡爪31和抓筒20,能够通过抓筒20上的伸缩槽53通过卡爪31的径向收缩或扩张实现抓筒20和连接工具的自由连接或释放,连接简单可靠,通过设置第二穿线通道44,能够使内导电环37与支撑筒1下端的过钻头测井仪器之间的电连接,使用时,通过上注油堵丝45向第二穿线通道44、活塞杆21内、第三插头29上侧与活塞头32下侧之间以及活塞环33上侧与公枪主体18下侧之间注入硅油,将安装有过钻头测井仪器的连接公接头随管串下放到目标区域,对接短节2内的井液经第三导油孔40进入活塞头32和活塞环33之间的公接头连接套19内,对活塞环33进行作用,井液推动活塞环33移动实现硅油与井液之间的压力平衡,保持接线柱体的正常结构功能状态,提高工作寿命,通过设置拉伸弹簧34,能够抵消活塞环33与活塞杆21和公接头连接套19双侧密封而形成的较大摩擦阻力,提高压力平衡的精准度。
可根据实际需要,对上述连接公接头作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
如附图4所示,接线柱体包括连接杆35、内绝缘环36和内导电环37,公枪主体18上端内侧固定有第一连接环台24,连接杆35的上端外侧和下端外侧分别固定安装于导向头22内侧和第一连接环台24内侧,连接杆35外侧上下间隔设置有三个内绝缘环36,位于最下方的内绝缘环36下端与公枪主体18上端密封固定安装在一起,位于最上方的内绝缘环36上端外侧与导向头22下端内侧密封接触,每相邻的两个内绝缘环36之间均密封固定安装有内导电环37,每个内导电环37内侧以及每个内绝缘环36内侧与连接杆35外侧之间均设有间距,第一连接环台24下端面沿圆周间隔均布有至少一个上下贯通的第四导油孔95。
在使用过程中,通过设置连接杆35,便于内绝缘环36和内导电环37的拆装,通过设置第一连接环台24,便于设置第四导油孔95,使第二穿线通道44内的硅油经第四导油孔95进入连接杆35与内导电环37之间的间隙中,使内导电环37内侧和外侧具有内外平衡的受力状态,内导电环37扩张,便于后续的导电件的连接,同时还能通过固定在第一连接环台24上的防转销固定内绝缘环36和内导电环37。
如附图4所示,导向头22上端外侧设有上小下大的锥形导向面41。
在使用过程中,通过这样的设置,导向头22在进入连接工具时起到引导作用,防止导向头22对连接工具造成破坏,也能提高连接效率。
如附图4、5所示,扶正器23为弹簧扶正器,公枪主体18上部外侧上下间隔设有上环槽42和下环槽43,扶正器23上端外侧和下端外侧分别滑动安装于上环槽42和下环槽43内。
在使用过程中,通过设置上环槽42和下环槽43,能够使得扶正器23中部外侧收缩或伸展以适应不同的内径的井眼,还能防止扶正器23形变量过大而失效,同时还便于扶正器23的安装。
如附图5所示,公接头连接套19内具有由上至下依次连通的上连接孔47、上调节孔48、下调节孔49、上安装孔50、下安装孔51和下连接孔52,公枪主体18下端外侧密封固定安装于上连接孔47上部,活塞环33密封安装于上调节孔48内,活塞头32密封安装于下调节孔49内,支撑筒1上端外侧密封固定安装于下连接孔52下部,对应支撑筒1上方位置的下连接孔52上部内侧安装有固定套27,第二插头26固定安装于固定套27下部内侧,固定套27上端固定安装有上部套装于下安装孔51内的第三插座28,上安装孔50内密封固定安装有与第三插座28相互配合的第三插头29,上调节孔48和下调节孔49之间形成上台阶面30,上台阶面30上沿圆周间隔均布有四个从上至下由内之外倾斜设置的第三导油孔40。
根据需求,第三插座28和第三插头29均为现有公知技术。在使用过程中,通过设置固定套27,便于第三插头29和第三插座28之间的拆装,通过设置上台阶面30,便于第三导油孔40的设置,第三导油孔40从上至下由内之外倾斜设置,能够减小井液进入公接头连接套19内对活塞环33的冲击,延长活塞环33和拉伸弹簧34的使用寿命。
如附图5所示,对应公接头连接套19上方位置的公枪主体18下部外侧设有至少一个径向贯通的上注油孔,每个上注油孔内均密封固定安装有上注油堵丝45,公接头连接套19中部外侧设有至少一个与下调节孔49连通的下注油孔,每个下注油孔内均密封固定安装有下注油堵丝46。
在使用过程中,通过设置上注油堵丝45和下注油堵丝46,便于向公枪主体18内和公枪头内加注硅油,使活塞环33在井液和硅油的作用下上下移动,进而使内导电环37向外扩张或向内收缩,便于后续的导电连接。
实施例三:如附图9、10、11、12、13、14、15所示,该自由抓释接头包括接头外壳54、驱动电机55、传动机构、中枢接头67、开槽接头74、母接头体77、接线环体和连接公接头,接头外壳54、中枢接头67和开槽接头74由上至下依次同轴固定安装在连接公接头的对接短节2上部内侧,接头外壳54上部内侧密封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55,驱动电机55下端有输出轴56,中枢接头67上端内侧固定安装有上端位于驱动电机55下方的防转块68,防转块68上端中央设有上下贯通的滑道,滑道内沿上下向滑动安装有丝母69,防转块68中部左右两侧均设有内外连通的条形限位滑槽91,每个限位滑槽91内均设有端部与丝母69外侧对应位置固定安装在一起的限位销70,丝母69下端内侧固定安装有下端密封穿过中枢接头67的推拉杆65,丝母69上端内侧螺接有丝杆71,丝杆71上端与输出轴56下端通过设于接头外壳54内的传动机构传动连接在一起,对应中枢接头67下方位置的开槽接头74中部外侧设有径向贯通的条形提拉孔92,提拉孔92下部穿设有两端均位于开槽接头74外侧的径向支撑杆75,径向支撑杆75中部设有上下贯通的固定孔,推拉杆65下部外侧固定安装于固定孔内,开槽接头74下部外侧设有上端内侧与径向支撑杆75两端固定安装在一起的箍套66,开槽接头74下端与上部外侧套装于箍套66内侧的储油套筒78上端密封固定安装在一起,开槽接头74下端内侧固定有第二连接环台76,储油套筒78中部内侧密封安装有隔离堵头81,隔离堵头81上端固定安装有上端与第二连接环台76下端相靠近的保护管82,隔离堵头81上端设有上下贯通的导向孔,推拉杆65下端密封穿过第二连接环台76后位于保护管82下部内侧,对应隔离堵头81下方位置的储油套筒78下端内侧密封固定安装有下端位于箍套66下方的母接头体77,母接头体77上端中央固定有活塞柱79,活塞柱79上端中央设有下端延伸至母接头体77下端的第四导油孔95,活塞柱79上端外侧固定安装有活塞帽85,活塞帽85上端间隔分布有若干个上下贯通的连通孔97,母接头体77上部外侧沿圆周间隔均布有若干个内外贯通的第一平衡孔93,第四导油孔95上部内侧密封安装有平衡活塞86,导向头22上部外侧同轴套装于第四导油孔95下部内侧,对应每个第一平衡孔93位置的箍套66下部外侧均设有内外连通的第二平衡孔94,对应第一平衡孔93下方位置的母接头体77外侧设有与连接公接头的卡爪31相匹配的外环槽96,每个卡爪31均卡设于箍套66下端与外环槽96形成的卡槽中,母接头体77下端外侧密封固定安装有护套83,护套83下端外侧密封固定安装有套装于公枪主体18上端外侧的导帽84,母接头体77下端固定安装有外侧与护套83内侧之间设有间距且与连接公接头的接线柱体相匹配的接线环体,对应护套83内侧与接线环体外侧之间位置的母接头体77下端设有上下贯通的导液孔,对应接线柱体与护套83之间位置的母接头体77下端设有上下贯通的第四穿线通道,隔离堵头81下端设有上下贯通的第五穿线通道,开槽接头74下端设有上下贯通的第六穿线通道,对应第六穿线通道位置的中枢接头67下端设有内外连通的第七穿线通道,对应驱动电机55上侧位置的接头外壳54上部内侧固定安装有密封接头80。
根据需求,母接头上端面开设有下端延伸至母接头上部外侧的注油孔,注油孔内密封螺接有注油堵丝,第一电缆密封穿过密封接头80后与驱动电机55的输入端电连接。在使用过程中,通过设置限位滑槽91,能够限制丝母69随丝杆71一起转动,丝杆71在转动时能够使推拉杆65向上移动,继而带动径向支撑杆75和箍套66向上移动与母接头体77松开卡爪31,实现连接公接头和自由抓释接头的快速拆卸,同时实现接线柱体和接线环体的分离,使接线柱体和接线环体之间的电路断开,通过设置第四导油孔95、第一平衡孔93、第二平衡孔94、导向孔、导液孔和平衡活塞86,对接短节2内的井液经第二平衡孔94和第一平衡孔93后对平衡活塞86下端面作用,同时隔离堵头81和平衡活塞86上端面之间的硅油对平衡活塞86上端面作用,平衡活塞86上下移动实现硅油与井液之间的压力平衡,使井液对接线环体内侧以及硅油对接线环体外侧具有内外平衡的受力状态,保持接线环体的正常结构功能状态,提高工作寿命,导向孔的设置能够增加硅油的存储空间,同时使得隔离堵头81上下移动保持硅油和井液之间的压力平衡。
可根据实际需要,对上述自由抓释接头作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
如附图11所示,接线环体包括外导电环88、外绝缘环89和接地环90,护套83内侧上下间隔设置有三个与内绝缘环36相对应的外绝缘环89,位于最上方的外绝缘环89上端与母接头体77下端密封固定安装在一起,位于最下方的外绝缘环89下端与设于导帽84内侧的接地环90上端密封固定安装在一起,每相邻的两个外绝缘环89之间均密封固定安装有与内导电环37相接触的外导电环88,每个外导电环88外侧以及每个外绝缘环89外侧与护套83内侧之间均设有间距。
根据需求,护套83内侧设有上端与母接头体77下端固定在一起的密封胶套,密封胶套下端与接地环90上端固定安装在一起,密封胶套内上下间隔设有两个内外连通的通孔,外导电环88固定安装在通孔内,对应密封胶套与护套83之间位置的每个外导电环88上下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外绝缘环89。在使用过程中,每个外导电环88外侧以及每个外绝缘环89外侧与护套83内侧之间均设有间距,使外导电环88有更好的弹性形变空间,能够使外导电环88和内导电环37在井液的压力下更好的接触,提高接线环体和接线柱体连接时的导通能力。
如附图9、10、11所示,中枢接头67上部内侧与推拉杆65上部外侧之间密封固定安装有防灌堵头72,防灌堵头72下端设有上下贯通的第八穿线通道,第八穿线通道内密封固定安装有电缆接头98,对应防灌堵头72位置的中枢接头67外侧固定安装有扶正环73。
根据需求,扶正环73为现有公知技术,如对开式扶正器23,电缆接头98为现有公知技术,如铜插。在使用过程中,通过设置扶正环73,能够在对接短节2内下放接头外壳54的时候起到导向作用,通过设置电缆接头98,便于连接和维护防灌堵头72上方和下方的电缆。
如附图10所示,丝母69下端内侧固定安装有套装于丝杆71下部外侧的连接管64,连接管64下端内侧与推拉杆65上端外侧固定安装在一起。
在使用过程中,通过设置连接管64,能够对推拉杆65起到导向和限位作用。
如附图9、10所示,传动机构包括联轴器60、下安装套61和上安装套62,防转块68上端内侧固定安装有套装于接头外壳54内的下安装套61,下安装套61内侧与丝杆71上部外侧之间上下间隔分布有至少两个第二轴承63,驱动电机55与接头外壳54之间密封套装有电机筒57,电机筒57下端与下安装套61上端之间固定安装有上安装套62,上安装套62内设有联轴器60,输出轴56下端与丝杆71上端通过联轴器60传动连接在一起。
在使用过程中,通过这样的设置,便于输出轴56与丝杆71之间传动连接,也便于后续的维护。
如附图9、10、14所示,限位滑槽91下部固定安装有与限位销70相对应的下限位开关58,对应下限位开关58上方位置的限位滑槽91上部固定安装有上限位开关59,下限位开关58的输出端和上限位开关59的输出端均与驱动电机55的输入端电连接。
根据需求,上限位开关59和下限位开关58均为现有公职技术,上限位开关59与下限位开关58之间的距离不大于限位滑槽91的长度。在使用过程中,通过这样的设置,能够控制丝母69的运动行程,进而控制箍套66的运动行程,实现连接公接头和自由抓释接头的快速精准连接,保证动作的可靠性。
如附图11所示,平衡活塞86下端中央固定安装有导向杆87。
在使用过程中,导向杆87能够起到导向作用,使得经第四导油孔95进入储油套筒78下部内侧的井液作用于并使其上下滑动,防止平衡活塞86发生倾覆卡死在储油套筒78内。
如附图9所示,对接短节2上端位于接头外壳54上方。
在使用过程中,通过这样的设置,能够为箍套66和母接头体77释放或者抓取卡爪31提供一个适宜的作业环境,提高释放和抓取作业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使用自由抓释接头抓释过钻头测井仪器对油井水平井段进行测井作业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将悬挂短节3连接于钻杆和带有中心水眼的钻头之间,并随钻具送于井下,直至钻头达到待测量的水平井段,然后移开游车、大钩等,断开钻具与钻机之间的连接;
第二步,进行地面操作,将母接头体77置于抓筒20中,使接线环体的外导电环88与接线柱体对应位置的内导电环37连接,利用大扭矩电机控制箍套66下移,箍紧套在抓筒20的外部,使母接头体77和连接公接头固定连接为一体,将接头外壳54上端悬吊于测井马龙头上,支撑筒1下端连接过钻头测井仪器后移送油井井口;
第三步,将连接有过钻头测井仪器的自由抓释接头投入钻筒水眼并保持缓慢下送,当过钻头测井仪器到达水平井段后,地面启动泵压推动过钻头测井仪器在水平井段前移,直至穿过钻头到达预设测井初始位置,并使支撑组件贴合支撑在悬挂筒4的第一支撑面12上;
第四步,导通仪器电缆,展开过钻头测井仪器的井径腿和密度仪器腿,导通电机电缆,启动驱动电机55,驱动箍套66上移,松脱对抓筒20的紧箍限制,然后,施力提拉悬吊电缆,断开母接头体77与抓筒20之间的卡接,断开母接头体77与连接公接头之间的连接,继续保持缓慢提拉电缆将母接头体77提升岀井,并置于井口备用;
第五步,将钻杆与钻机相连接,启动钻机提升钻杆,对井下水平井段进行存储式测井,完成测井后断开钻杆与钻机的连接;
第六步,再次将接头外壳54由马龙头悬吊投送至钻杆水眼中并保持缓慢下送,依靠自身重力克服抓筒20端口处的弹性力,使母接头体77进入并卡接于抓筒20当中,导通电机电缆,启动驱动电机55,驱动箍套66下移,箍紧套置在抓筒20的外部,再次使母接头体77和连接公接头固定连接为一体;
第七步,导通仪器电缆,收拢过钻头测井仪器的井径腿和密度仪器腿,再次施力提拉悬吊电缆,拉动自由抓释接头和过钻头测井仪缓慢上行,直至提升到井口地面,完成测井作业。
以上技术特征构成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其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实施效果,可根据实际需要增减非必要的技术特征,来满足不同情况的需求。

Claims (10)

1.一种井下对接工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筒、对接短节、悬挂短节、悬挂筒和支撑组件,悬挂短节上部内侧转动安装有中空结构的悬挂筒,悬挂筒上端内侧有上大下小的圆锥形的第一支撑面,对应悬挂筒上方位置的悬挂短节上端内侧与对接短节下端外侧固定安装在一起,悬挂筒内套装有下端位于悬挂短节下端内侧的支撑筒,支撑筒上端位于对接短节下部内侧,支撑筒上端中央设有上下贯通的第一穿线通道,支撑筒下端内侧固定安装有第一电缆连接组件,对应对接短节下端位置的悬挂筒下部外侧安装有下端面与第一支撑面相匹配的支撑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井下对接工具,其特征在于支撑组件包括前后对称固定安装于支撑筒外侧的前支撑块和后支撑块,前支撑块和后支撑块于水平面上的截面均呈半圆环形,前支撑块和后支撑块于竖直面上的截面均呈外大内小的等腰梯形,前支撑块下端和后支撑块下端形成与第一支撑面相匹配的第二支撑面,后支撑块左部前侧和右部前侧均上下间隔分布有两个前后向的连接螺孔,对应每个连接螺孔位置的前支撑块后侧均设有前后贯通的连接通孔,后支撑块与前支撑块通过螺杆端穿过连接通孔后螺接于对应位置的连接螺孔内的连接螺栓固定安装在一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井下对接工具,其特征在于前支撑块和后支撑块均间隔设有若干个上下贯通的导流通道;或/和,后支撑块左部前侧和右部前侧均上下间隔分布有两个前后向的后销孔,对应每个后销孔位置的前支撑块后侧均设有前销孔,每个前销孔内均设有后端紧紧套装于对应位置的后销孔内的定位销。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井下对接工具,其特征在于悬挂短节上部内侧设有下台阶面,下台阶面上安装有第一轴承,悬挂筒同轴设置于第一轴承上端,悬挂筒上端内侧沿圆周间隔分布有若干个上下向的支撑筋;或/和,第一电缆连接组件包括相互配合的第一插头和第一插座,第一插头和第一插座由上至下依次固定安装于支撑筒下端内侧。
5.一种使用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井下对接工具的连接公接头,其特征在于包括公枪主体、公接头连接套、接线柱体、抓筒、活塞杆和井下对接工具,公枪主体内有上下贯通的第二穿线通道,公枪主体上方设有导向头,导向头下端内侧与公枪主体上端内侧之间密封固定安装有接线柱体,公枪主体上部外侧固定安装有上端位于导向头上方的抓筒,抓筒下部外侧沿圆周间隔均布有若干个开口向上且内外连通的伸缩槽,每相邻的两个伸缩槽之间的抓筒上端内侧均固定有上端位于抓筒上方且呈J形的卡爪,对应抓筒下方位置的公枪主体上部外侧同轴套装有扶正器,公枪主体下端外侧与公接头连接套上端内侧密封固定安装在一起,公接头连接套下端内侧与井下对接工具的支撑筒上端外侧密封固定安装在一起,支撑筒上端内侧固定安装有第二插座,公接头连接套下部内侧密封固定安装有与第二插座相互配合的第二插头,对应第二插头上方位置的公接头连接套下部同轴套装有上端与公枪主体下端内侧固定安装在一起的活塞杆,活塞杆内有上下贯通的第三穿线通道,活塞杆上端外侧沿圆周间隔均布有若干个内外联通的第一导油孔,对应每个第一导油孔位置的公枪主体下端外侧均设有径向贯通的第二导油孔,活塞杆下部外侧固定有外侧与公接头连接套内侧密封接触的活塞头,对应活塞头与公枪主体下端之间位置的公接头连接套内侧与活塞杆外侧之间密封套装有活塞环,活塞环上端与公枪主体下端之间固定安装有套装于活塞杆上部外侧的拉伸弹簧,对应活塞头上端位置的公接头连接套内侧沿圆周间隔均布有若干个内外联通的第三导油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连接公接头,其特征在于接线柱体包括连接杆、内绝缘环和内导电环,公枪主体上端内侧固定有第一连接环台,连接杆的上端外侧和下端外侧分别固定安装于导向头内侧和第一连接环台内侧,连接杆外侧上下间隔设置有三个内绝缘环,位于最下方的内绝缘环下端与公枪主体上端密封固定安装在一起,位于最上方的内绝缘环上端外侧与导向头下端内侧密封接触,每相邻的两个内绝缘环之间均密封固定安装有内导电环,每个内导电环内侧以及每个内绝缘环内侧与连接杆外侧之间均设有间距,第一连接环台下端面沿圆周间隔均布有至少一个上下贯通的第四导油孔;或/和,导向头上端外侧设有上小下大的锥形导向面;或/和,扶正器为弹簧扶正器,公枪主体上部外侧上下间隔设有上环槽和下环槽,扶正器上端外侧和下端外侧分别滑动安装于上环槽和下环槽内。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连接公接头,其特征在于公接头连接套内具有由上至下依次连通的上连接孔、上调节孔、下调节孔、上安装孔、下安装孔和下连接孔,公枪主体下端外侧密封固定安装于上连接孔上部,活塞环密封安装于上调节孔内,活塞头密封安装于下调节孔内,支撑筒上端外侧密封固定安装于下连接孔下部,对应支撑筒上方位置的下连接孔上部内侧安装有固定套,第二插头固定安装于固定套下部内侧,固定套上端固定安装有上部套装于下安装孔内的第三插座,上安装孔内密封固定安装有与第三插座相互配合的第三插头,上调节孔和下调节孔之间形成上台阶面,上台阶面上沿圆周间隔均布有四个从上至下由内之外倾斜设置的第三导油孔;或/和,对应公接头连接套上方位置的公枪主体下部外侧设有至少一个径向贯通的上注油孔,每个上注油孔内均密封固定安装有上注油堵丝,公接头连接套中部外侧设有至少一个与下调节孔连通的下注油孔,每个下注油孔内均密封固定安装有下注油堵丝。
8.一种使用如权利要求5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公接头的自由抓释接头,包括接头外壳、驱动电机、传动机构、中枢接头、开槽接头、母接头体、接线环体和连接公接头,接头外壳、中枢接头和开槽接头由上至下依次同轴固定安装在连接公接头的对接短节上部内侧,接头外壳上部内侧密封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驱动电机下端有输出轴,中枢接头上端内侧固定安装有上端位于驱动电机下方的防转块,防转块上端中央设有上下贯通的滑道,滑道内沿上下向滑动安装有丝母,防转块中部左右两侧均设有内外连通的条形限位滑槽,每个限位滑槽内均设有端部与丝母外侧对应位置固定安装在一起的限位销,丝母下端内侧固定安装有下端密封穿过中枢接头的推拉杆,丝母上端内侧螺接有丝杆,丝杆上端与输出轴下端通过设于接头外壳内的传动机构传动连接在一起,对应中枢接头下方位置的开槽接头中部外侧设有径向贯通的条形提拉孔,提拉孔下部穿设有两端均位于开槽接头外侧的径向支撑杆,径向支撑杆中部设有上下贯通的固定孔,推拉杆下部外侧固定安装于固定孔内,开槽接头下部外侧设有上端内侧与径向支撑杆两端固定安装在一起的箍套,开槽接头下端与上部外侧套装于箍套内侧的储油套筒上端密封固定安装在一起,开槽接头下端内侧固定有第二连接环台,储油套筒中部内侧密封安装有隔离堵头,隔离堵头上端固定安装有上端与第二连接环台下端相靠近的保护管,隔离堵头上端设有上下贯通的导向孔,推拉杆下端密封穿过第二连接环台后位于保护管下部内侧,对应隔离堵头下方位置的储油套筒下端内侧密封固定安装有下端位于箍套下方的母接头体,母接头体上端中央固定有活塞柱,活塞柱上端中央设有下端延伸至母接头体下端的第四导油孔,活塞柱上端外侧固定安装有活塞帽,活塞帽上端间隔分布有若干个上下贯通的连通孔,母接头体上部外侧沿圆周间隔均布有若干个内外贯通的第一平衡孔,第四导油孔上部内侧密封安装有平衡活塞,导向头上部外侧同轴套装于第四导油孔下部内侧,对应每个第一平衡孔位置的箍套下部外侧均设有内外连通的第二平衡孔,对应第一平衡孔下方位置的母接头体外侧设有与连接公接头的卡爪相匹配的外环槽,每个卡爪均卡设于箍套下端与外环槽形成的卡槽中,母接头体下端外侧密封固定安装有护套,护套下端外侧密封固定安装有套装于公枪主体上端外侧的导帽,母接头体下端固定安装有外侧与护套内侧之间设有间距且与连接公接头的接线柱体相匹配的接线环体,对应接线柱体与护套之间位置的母接头体下端设有上下贯通的第四穿线通道,隔离堵头下端设有上下贯通的第五穿线通道,开槽接头下端设有上下贯通的第六穿线通道,对应第六穿线通道位置的中枢接头下端设有内外连通的第七穿线通道,对应驱动电机上侧位置的接头外壳上部内侧固定安装有密封接头。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自由抓释接头,其特征在于接线环体包括外导电环、外绝缘环和接地环,护套内侧上下间隔设置有三个与内绝缘环相对应的外绝缘环,位于最上方的外绝缘环上端与母接头体下端密封固定安装在一起,位于最下方的外绝缘环下端与设于导帽内侧的接地环上端密封固定安装在一起,每相邻的两个外绝缘环之间均密封固定安装有与内导电环相接触的外导电环,每个外导电环外侧以及每个外绝缘环外侧与护套内侧之间均设有间距;或/和,中枢接头上部内侧与推拉杆上部外侧之间密封固定安装有防灌堵头,防灌堵头下端设有上下贯通的第八穿线通道,第八穿线通道内密封固定安装有电缆接头,对应防灌堵头位置的中枢接头外侧固定安装有扶正环;或/和,丝母下端内侧固定安装有套装于丝杆下部外侧的连接管,连接管下端内侧与推拉杆上端外侧固定安装在一起。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自由抓释接头,其特征在于传动机构包括联轴器、下安装套和上安装套,防转块上端内侧固定安装有套装于接头外壳内的下安装套,下安装套内侧与丝杆上部外侧之间上下间隔分布有至少两个第二轴承,驱动电机与接头外壳之间密封套装有电机筒,电机筒下端与下安装套上端之间固定安装有上安装套,上安装套内设有联轴器,输出轴下端与丝杆上端通过联轴器传动连接在一起;或/和,限位滑槽下部固定安装有与限位销相对应的下限位开关,对应下限位开关上方位置的限位滑槽上部固定安装有上限位开关,下限位开关的输出端和上限位开关的输出端均与驱动电机的输入端电连接;或/和,平衡活塞下端中央固定安装有导向杆;或/和,对接短节上端位于接头外壳上方。
CN202110977179.6A 2021-08-24 2021-08-24 井下对接工具、连接公接头和自由抓释接头 Pending CN11571751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977179.6A CN115717510A (zh) 2021-08-24 2021-08-24 井下对接工具、连接公接头和自由抓释接头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977179.6A CN115717510A (zh) 2021-08-24 2021-08-24 井下对接工具、连接公接头和自由抓释接头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717510A true CN115717510A (zh) 2023-02-28

Family

ID=852536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977179.6A Pending CN115717510A (zh) 2021-08-24 2021-08-24 井下对接工具、连接公接头和自由抓释接头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717510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950577A (zh) * 2023-09-19 2023-10-27 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随钻测井仪器的转换短节
CN117569751A (zh) * 2024-01-19 2024-02-20 大庆辰平钻井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井口对接装置及超短半径侧钻水平井完钻方法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950577A (zh) * 2023-09-19 2023-10-27 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随钻测井仪器的转换短节
CN116950577B (zh) * 2023-09-19 2023-11-21 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随钻测井仪器的转换短节
CN117569751A (zh) * 2024-01-19 2024-02-20 大庆辰平钻井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井口对接装置及超短半径侧钻水平井完钻方法
CN117569751B (zh) * 2024-01-19 2024-04-05 大庆辰平钻井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井口对接装置及超短半径侧钻水平井完钻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5717510A (zh) 井下对接工具、连接公接头和自由抓释接头
US4585369A (en) Mechanical connection means
US7510006B2 (en) Pipe running tool having a cement path
CN110485943B (zh) 一种油井用井下电缆湿式对接装置
CN112593881B (zh) 一种多功能页岩地质勘探钻头及其工作方法
CN102747973B (zh) 井下钻孔取芯机
CN201991465U (zh) 多功能钻井管柱气动卡瓦
CN103510896B (zh) 深水管汇水平套筒式连接器安装工具
CN110469282B (zh) 一种电动坐封工具
CN210317231U (zh) 一种连续管缆井口悬挂装置
CN111119776A (zh) 一种适用于大口径水平工程地质勘探的绳索取心钻具
US6401827B1 (en) Tubing hanger running tool
CN202510071U (zh) 水平井生产测井仪推送装置
CN105089629A (zh) 水平井杆输送测井方法
US8807230B2 (en) Control line installation unit and method of running a string of tubing into a well
CN103277050B (zh) 一种可回收斜向器及其组合打捞工具
CN210317234U (zh) 一种悬挂连续管缆插接式井口装置
CN105089631A (zh) 水平井杆输送动态测井方法
CN211623372U (zh) 一种适用于大口径水平工程地质勘探的绳索取心钻具
CN114427361A (zh) 一种电动液压锚定工具及其锚定方法
CN105781462A (zh) 地质钻探全角度快速取芯设备
CN116006105B (zh) 滚轮扶正弹簧矛
CN220267616U (zh) 一种连续油管测井马笼头
CN217950303U (zh) 可更换钻头式液动力套管钻井装置
CN117345139B (zh) 射、解联作支撑锚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