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717496A - 反锁式门窗把手组件的改进结构 - Google Patents

反锁式门窗把手组件的改进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717496A
CN115717496A CN202211590353.2A CN202211590353A CN115717496A CN 115717496 A CN115717496 A CN 115717496A CN 202211590353 A CN202211590353 A CN 202211590353A CN 115717496 A CN115717496 A CN 11571749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ocking
locking plate
handle
plate
lo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590353.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志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211590353.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717496A/zh
Priority to CN202310097471.8A priority patent/CN115898146A/zh
Priority to JP2023025854A priority patent/JP7266833B1/ja
Publication of CN11571749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71749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ock And Its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反锁式门窗把手组件的改进结构,包括第一把手、第二把手、锁条及反锁组件,反锁组件包括与第一把手同步转动的第一锁片、与锁条同步转动的第二锁片及锁块,锁块设有凹部、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第二把手上提通过锁条带动第二锁片转动,第二锁片通过第一限位部推动锁块转动,使锁块的第二限位部靠近第一锁片,第二限位部限制第一把手下压带动第一锁片转动,第二把手下压通过锁条带动第二锁片反向转动,第二锁片推动第二限位部使锁块反向转动,第二限位部远离第一锁片,第一把手下压带动第一锁片转动,第一锁片向凹部内滑动并带动锁条转动。本发明的第二把手通过反锁组件实现上提反锁,下压解反锁和开锁同步完成,使用操作简单。

Description

反锁式门窗把手组件的改进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门窗把手组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反锁式门窗把手组件的改进结构。
背景技术
申请人的在先专利CN107829603A中公开一种反锁式门窗把手组件,包括壳体,以及设置在壳体上的内把手、锁条、反锁组件、外把锁芯和外把手,内把手连接锁条,外把手连接外把锁芯,所述外把锁芯上设置有阻挡件,所述反锁组件包括反锁件和反锁定位装置,反锁件上开有反锁钩槽、锁条推动孔和阻挡件导向孔,阻挡件与外把锁芯连接,阻挡件上还设置有推导柱,阻挡件的推导柱插入反锁件的阻挡件导向孔,反锁定位装置以可位移方式安装在壳体上,反锁定位装置上设置有限位柱,限位柱置于反锁钩槽内,内把手通过锁条带动反锁件,反锁件利用反锁钩槽推动限位柱位移、并带动反锁定位装置位移,以使限位柱与阻挡件相抵,限制外把锁芯和外把手活动。
上述结构存在不足之处,反锁组件结构复杂,反锁组件的反锁件结构强度要求高,反锁件结构复杂制造成本高,反锁件的反锁钩槽存在钩不住或者钩不住限位柱的情况,运行稳定性不足,对使用寿命造成影响,而且,反锁定位装置的直线移动方式使整体体积较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运行更稳定的反锁式门窗把手组件的改进结构。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反锁式门窗把手组件的改进结构,包括转动设置在第一安装座上的第一把手、转动设置在第二安装座上的第二把手、带动锁舌活动的锁条以及设在第一安装座内的反锁组件,反锁组件包括与第一把手同步转动的第一锁片、与锁条同步转动的第二锁片以及锁块,锁块转动设置在第一安装座内,锁块一侧设有凹部,锁块在凹部两侧分别形成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
第二把手上提通过锁条带动第二锁片转动,第二锁片通过第一限位部推动锁块转动,使锁块的第二限位部靠近第一锁片,第二限位部限制第一把手下压带动第一锁片转动,
第二把手下压通过锁条带动第二锁片反向转动,第二锁片推动第二限位部使锁块反向转动,第二限位部远离第一锁片,第一把手下压带动第一锁片转动,第一锁片向凹部内滑动并带动锁条转动。
此款反锁式门窗把手组件改进结构,第二把手通过反锁组件实现上提反锁,下压解反锁和开锁同步完成,使用操作简单,反锁组件之间移动轻松省力,利用第二锁片推动锁块转动,反锁组件结构简单,运行稳定可靠,不易故障、使用寿命长,而且,整体结构体积小,节省第一安装座空间。
上述技术方案还可作下述进一步完善。
更具体的方案,第二锁片呈圆饼状,第二锁片朝向锁块一侧设有第二弧形切除部,第二弧形切除部在第二锁片上形成第二弧面、位于第二弧面两侧的引导面,第二弧面与第一限位部或第二限位部相近,第二锁片通过引导面推动第一限位部或第二限位部移动,使锁块在第一安装座内转动,第二锁片和锁条连接固定呈一体。第二锁片结构简单、易于制造、不易损坏,推动锁块转动轻松省力。
更具体的方案,第一锁片呈圆饼状,第一锁片朝向锁块一侧设有第一弧形切除部,第一弧形切除部在第二锁片上形成第一弧面、位于第一弧面两侧的限位面,第二弧面与第一限位部或第二限位部相近,第一锁片的引导面与第一限位部和/或第二限位部相抵限位。第一锁片结构简单、易于制造、不易损坏,与锁块锁定容易。
更具体的方案,第一锁片设有让位孔,第二锁片或者锁条设有插入让位孔的传动部,传动部和让位孔之间设有虚位,第二把手上提驱动第二锁片转动,传动部也同步通过让位孔带动第一锁片转动,
第二把手下压驱动第二锁片转动,传动部在让位孔内旋转,虚位使第一锁片不随第二锁片转动。第二把手开锁时不会带动第一把手转动。
更具体的方案,第一安装座和第二安装座内均设有回正装置,回正装置包括扭簧和传动片,传动片中心设有与第一把手或第二把手转动连接的非圆孔,传动片一侧设有凸部,凸部位于扭簧两端部之间,第一安装座和第二安装座设有阻挡部,阻挡部位于两端部之间,传动片通过凸部与扭簧一端相抵,扭簧另一端与阻挡部相抵。第一把手和第二把手通过回正装置回正,使用方便,安装容易,扭簧只在使用时受力,使用寿命长。
更具体的方案,第一安装座和第二安装座内均设有设有复位装置,复位装置包括复位平板和两个复位弹簧,两个复位弹簧的一端分别抵靠复位平板两端,两个复位弹簧的另一端抵靠第一安装座或第二安装座,传动片、第一锁片和第二锁片外周均设有复位平面,复位平面与复位平板通过平面相抵,使传动片保持回正设置、第一锁片的两引导面保持对称设置以及第二锁片的一限位面靠近第一限位部,当第一限位部旋转靠近该限位面后两者相互限位。复位装置使第一把手、第二把手、反锁组件回到初始位置,确保整体机构运行正常稳定。
更具体的方案,反锁组件还包括第三锁片,第一把手设有锁芯,第三锁片置于第一安装座内的传动片和第一锁片之间,锁芯穿过第一安装座内的传动片带动第三锁片同步转动,第三锁片呈圆饼状,第三锁片朝向锁块一侧设有第三弧形切除部和所述复位平面,第三弧形切除部与第二弧形切除部相同,第三弧形切除部在第三锁片上形成所述第二弧面、位于第二弧面两侧的所述引导面,第二弧面与第一限位部或第二限位部相近,第三锁片通过引导面推动第一限位部或第二限位部移动,使锁块在第一安装座内限位移动,第三锁片通过复位平面和复位平板相抵。此款反锁式门窗把手组件改进结构,还能通过钥匙解反锁,使用范围更广,第三锁片结构简单、易于制造、不易损坏,推动锁块转动轻松省力。
更具体的方案,第三锁片设有弧形孔,第一锁片设有凸起,凸起穿过弧形孔后第一安装座内的传动片传动连接,锁芯带动第三锁片转动,凸起在弧形孔内移动,当第三锁片的引导面推动第一限位部移动后,第三锁片的弧形孔和凸起相抵,第三锁片带动第一锁片以及锁条转动。第三锁片转动夹设在传动片和第一锁片之间,组装容易,不易错位。
更具体的方案,第一安装座内设有定位组件,第一安装座内设有定位槽,定位组件包括定位弹簧和滚珠,定位弹簧置于定位槽内顶出滚珠,锁块的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以旋转中心呈左右对称设置,锁块对应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的所在一侧各设有两个定位孔,滚珠抵靠定位孔限位,同一侧的滚珠从一个定位孔移动至另一定位孔。锁块转动通过定位组件限位,与反锁组件配合运行稳定。
更具体的方案,两个定位孔在锁块表面连通。便于滚珠在两个定位孔之间移动。
本发明有益效果如下。
(1)此款反锁式门窗把手组件改进结构,第二把手通过反锁组件实现上提反锁,下压解反锁和开锁同步完成,使用操作简单,反锁组件之间移动轻松省力,利用第二锁片推动锁块转动,反锁组件结构简单,运行稳定可靠,不易故障、使用寿命长,而且,整体结构体积小,节省第一安装座空间。
(2)其次,第二锁片结构简单、易于制造、不易损坏,推动锁块转动轻松省力。第一锁片结构简单、易于制造、不易损坏,与锁块锁定容易。复位装置使反锁组件回到初始位置,确保整体机构运行正常稳定。复位装置使第一把手、第二把手和反锁组件回到初始位置,确保整体机构运行正常稳定。第一把手和第二把手通过回正装置回正,使用方便,安装容易,扭簧只在使用时受力,使用寿命长。
(3)再有,锁块转动通过定位组件限位,与反锁组件配合运行稳定。两个定位孔在锁块表面连通设计,便于滚珠在两个定位孔之间移动。
(4),另,此款反锁式门窗把手组件改进结构,还能通过钥匙解反锁,使用范围更广,第三锁片结构简单、易于制造、不易损坏,推动锁块转动轻松省力。第三锁片转动夹设在传动片和第一锁片之间,组装容易,不易错位。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一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一中第一把手和第一安装座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一中第一把手和第一安装座分解结构示意图(另一视角)。
图5为实施例一中第二把手和第二安装座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6为实施例一中反锁组件和锁块的反锁状态示意图。
图7为实施例一中反锁组件和锁块的反锁状态示意图(省略第一锁片31)。
图8为实施例一中反锁组件和锁块的正常状态示意图。
图9为实施例二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实施例二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实施例二中第一把手和第一安装座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实施例二中第一把手和第一安装座分解结构示意图(另一视角)。
图13为实施例二中第二把手和第二安装座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14为实施例一中反锁组件和锁块的反锁状态示意图。
图15为实施例一中反锁组件和锁块的正常状态示意图。
图16为实施例一中锁芯通过反锁组件驱动锁块的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一,参见图1-8所示,一种反锁式门窗把手组件的改进结构,包括转动设置在第一安装座2上的第一把手1、转动设置在第二安装座5上的第二把手6、带动锁舌40活动的锁条4以及设在第一安装座2内的反锁组件3,第二把手6和锁条4一端传动连接,第一把手1通过反锁组件3和锁条4另一端传动连接。
本实施例中,反锁组件3包括与第一把手1同步转动的第一锁片31、与锁条4同步转动的第二锁片32以及锁块30,锁块30转动设置在第一安装座2内,锁块30位于反锁组件3左侧,第一安装座2内对应反锁组件3右侧设有复位装置7。
其中,锁块30朝向反锁组件3一侧设有凹部300,锁块30在凹部300两侧分别形成第一限位部301和第二限位部302,锁块30的第一限位部301和第二限位部302以旋转中心呈左右对称设置,锁块30对应第一限位部301和第二限位部302的每一侧设有两个定位孔303。两个定位孔303在锁块30表面连通。
第一安装座2内设有定位组件8,第一安装座2内设有定位槽21,定位组件8包括定位弹簧81和滚珠82,定位弹簧81置于定位槽21内顶出滚珠82,锁块30对应第一限位部301和第二限位部302的所在一侧各设有两个定位孔303,滚珠82抵靠定位孔303限位,锁块30转动时,同一侧的滚珠82从一个定位孔303移动至另一定位孔303。其中,两组定位组件8错位配合。
第一锁片31呈圆饼状,第一锁片31朝向锁块30一侧设有第一弧形切除部310,第一弧形切除部310在第二锁片32上形成第一弧面311、第一弧面311两侧的限位面312,第一弧面311与第一限位部301或第二限位部302相近,第一锁片31的引导面322与第一限位部301和/或第二限位部302相抵限位。本实施例中,第一锁片31上部的限位面312与第一限位部301相抵限位。
第二锁片32呈圆饼状,第二锁片32朝向锁块30一侧设有第二弧形切除部320,第二弧形切除部320在第二锁片32上形成第二弧面321、第二弧面321两侧的引导面322,第二弧面321与第一限位部301或第二限位部302相近,第二锁片32通过引导面322推动第一限位部301或第二限位部302移动,使锁块30在第一安装座2内转动。第二锁片32和锁条4连接固定呈一体。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弧面311和第二弧面321与第一限位部301或第二限位部302相近,指两者之间最小距离为零,即存在相抵情况,但第一弧面311和第二弧面321无法推动第一限位部301或第二限位部302移动。
第一锁片31设有让位孔313,第二锁片32设有插入让位孔313的传动部323,传动部323和让位孔313之间设有虚位,第二把手6上提驱动第二锁片32转动,传动部323也同步通过让位孔313带动第一锁片31转动,第二把手6驱动第二锁片32转动,虚位存在使传动部323不带动第一锁片31转动。实施例中,让位孔313为两个连通的、中心对称的扇形槽,第二锁片32、锁条4和传动部323呈一体设置。传动部323为呈一字型,并同时插入两个扇形槽内。参见图6,传动部323顺时针转动,可以直接抵靠让位孔313一侧壁以带动第一锁片31顺时针转动。传动部323逆时针转动,传动部323主要转动预设角度后才能抵靠让位孔313另一侧壁以带动第一锁片31逆时针转动。预设角度为第一锁片31转动将锁块30的第二限位部302推离至不干扰第二锁片32转动所需的角度。
第一安装座2和第二安装座5内均设有回正装置9,回正装置9包括扭簧91和传动片92,传动片92中心设有与第一把手1或第二把手6转动连接的非圆孔,传动片92一侧设有凸部921,凸部921位于扭簧91两端部之间,第一安装座2和第二安装座5设有阻挡部90,阻挡部90位于两端部之间,传动片92通过凸部921与扭簧91一端相抵,扭簧91另一端与阻挡部90相抵。第一锁片31设有凸起314,凸起314和第一安装座2内的传动片92传动连接,即传动片92和第一锁片31同步转动。
第一安装座2和第二安装座5内均设有复位装置7。复位装置7包括复位平板71和两个复位弹簧72,两个复位弹簧72的一端分别抵靠复位平板71两端,两个复位弹簧72的另一端抵靠第一安装座2或第二安装座5,传动片92、第一锁片31和第二锁片32外周均设有复位平面70,复位平面70与复位平板71通过平面相抵,使传动片92保持回正设置、第一锁片31的两引导面322保持对称设置,也使第二锁片32的上部的限位面312靠近第一限位部301,具体为,当第一限位部301旋转靠近该限位面312后两者相互限位的状态。第一锁片31或第二锁片32在转动时都会从面接触变为点接触并挤压复位平板71,复位平板71位移压缩复位弹簧72,复位弹簧72的弹力会使第一锁片31或第二锁片32复位。
使用时,第二把手6上提通过锁条4带动第二锁片32顺时针转动,锁条4顺时针带动锁舌40外移(即上锁),第二锁片32下部的引导面322转动至抵靠第一限位部301,第二锁片32继续转动,引导面322推动第一限位部301使锁块30顺时针转动,即锁块30的第二限位部302靠近第一锁片31的第一弧面311,第一锁片31上部的限位面312和第二限位部302相互相位,此时,第一把手1下压无法带动第一锁片31逆时针转动,即实现反锁。松开第二把手6,回正装置9使第二把手6回正,复位装置7使第二锁片32复位,并第一锁片31保持与锁块30限位。
当第二把手6下压通过锁条4带动第二锁片32逆时针转动,锁条4逆时针带动锁舌40外移(即开锁),第二锁片32上部的引导面322推动第二限位部302使锁块30逆时针转动,第二限位部302远离第一锁片31,即第二把手6实现开锁的同时也解除反锁。同时,传动部323随第二锁片32在让位孔313内转动,在移动消除虚位之前,第二把手6转动不会带动第一把手1也转动。松开第二把手6,回正装置9使第二把手6回正,复位装置7使第二锁片32复位,锁块30不限制第一锁片31逆逆时针转动。此时,第一把手1下压带动第一锁片31逆时针转动,第一锁片31向凹部300内滑动并带动第二锁片32逆时针转动,即带动锁条4逆时针转动,第一把手1可以自由开锁。
实施例二,参见图9-16,其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反锁组件3还包括第三锁片33,第三锁片33置于第一安装座2内的传动片92和第一锁片31之间。第一把手1还设有锁芯11,锁芯11穿过第一安装座2内的传动片92带动第三锁片33同步转动,第三锁片33呈圆饼状,第三锁片33朝向锁块30一侧设有第三弧形切除部330和所述复位平面70,第三弧形切除部330与第二弧形切除部320相同,第三弧形切除部330在第三锁片33上形成所述第二弧面321、第二弧面321两侧的所述引导面322(即第三锁片33外周轮廓形状与第二锁片32外周轮廓形状一致),第二弧面321与第一限位部301或第二限位部302相近,第三锁片33通过引导面322推动第一限位部301或第二限位部302移动,使锁块30在第一安装座2内限位移动,第三锁片33通过复位平面70和复位平板71相抵。具体地,第三锁片33设有弧形孔331,第一锁片31的凸起314穿过弧形孔331后第一安装座2内的传动片92传动连接。
如此,钥匙插入锁芯11带动第三锁片33顺时针转动,第三锁片33推动第一限位部301移动,锁块30顺顺时针转动,第二限位部302靠近第二弧面321,即靠近第一弧面311,第二限位部302和第一锁片31限位,实现反锁目的。松开钥匙,复位装置7使第三锁片33复位,钥匙可以拔出。
锁芯11带动第三锁片33逆时针转动,第三锁片33推动第二限位部302移动使锁块30转动,第二限位部302远离第一弧面311,第三锁片33继续逆时针转动,当凸起314在弧形孔331内移动至弧形孔331侧壁相抵,此时,第三锁片33带动第一锁片31逆时针转动,第一锁片31的向锁块30凹部300内移动,第一锁片31的让位孔313也通过传动部323带动第二锁片32逆时针转动,即带动锁条4逆时针转动,实现锁舌40解除反锁以及开锁。用户通过钥匙也能从第一把手1处实现反锁、解除反锁、开锁等功能。

Claims (10)

1.反锁式门窗把手组件的改进结构,包括转动设置在第一安装座(2)上的第一把手(1)、转动设置在第二安装座(5)上的第二把手(6)、带动锁舌(40)活动的锁条(4)以及设在第一安装座(2)内的反锁组件(3),其特征是,反锁组件(3)包括与第一把手(1)同步转动的第一锁片(31)、与锁条(4)同步转动的第二锁片(32)以及锁块(30),锁块(30)转动设置在第一安装座(2)内,锁块(30)一侧设有凹部(300),锁块(30)在凹部(300)两侧分别形成第一限位部(301)和第二限位部(302),
第二把手(6)上提通过锁条(4)带动第二锁片(32)转动,第二锁片(32)通过第一限位部(301)推动锁块(30)转动,使锁块(30)的第二限位部(302)靠近第一锁片(31),第二限位部(302)限制第一把手(1)下压带动第一锁片(31)转动,
第二把手(6)下压通过锁条(4)带动第二锁片(32)反向转动,第二锁片(32)推动第二限位部(302)使锁块(30)反向转动,第二限位部(302)远离第一锁片(31),第一把手(1)下压带动第一锁片(31)转动,第一锁片(31)向凹部(300)内滑动并带动锁条(4)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锁式门窗把手组件的改进结构,其特征是,第二锁片(32)呈圆饼状,第二锁片(32)朝向锁块(30)一侧设有第二弧形切除部(320),第二弧形切除部(320)在第二锁片(32)上形成第二弧面(321)、位于第二弧面(321)两侧的引导面(322),第二弧面(321)与第一限位部(301)或第二限位部(302)相近,第二锁片(32)通过引导面(322)推动第一限位部(301)或第二限位部(302)移动,使锁块(30)在第一安装座(2)内转动,第二锁片(32)和锁条(4)连接固定呈一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反锁式门窗把手组件的改进结构,其特征是,第一锁片(31)呈圆饼状,第一锁片(31)朝向锁块(30)一侧设有第一弧形切除部(310),第一弧形切除部(310)在第二锁片(32)上形成第一弧面(311)、位于第一弧面(311)两侧的限位面(312),第二弧面(321)与第一限位部(301)或第二限位部(302)相近,第一锁片(31)的引导面(322)与第一限位部(301)和/或第二限位部(302)相抵限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反锁式门窗把手组件的改进结构,其特征是,第一锁片(31)设有让位孔(313),第二锁片(32)或者锁条(4)设有插入让位孔(313)的传动部(323),传动部(323)和让位孔(313)之间设有虚位,第二把手(6)上提驱动第二锁片(32)转动,传动部(323)也同步通过让位孔(313)带动第一锁片(31)转动,
第二把手(6)下压驱动第二锁片(32)转动,传动部(323)在让位孔(313)内旋转,虚位使第一锁片(31)不随第二锁片(32)转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反锁式门窗把手组件的改进结构,其特征是,第一安装座(2)和第二安装座(5)内均设有回正装置(9),回正装置(9)包括扭簧(91)和传动片(92),传动片(92)中心设有与第一把手(1)或第二把手(6)转动连接的非圆孔,传动片(92)一侧设有凸部(921),凸部(921)位于扭簧(91)两端部之间,第一安装座(2)和第二安装座(5)设有阻挡部(90),阻挡部(90)位于两端部之间,传动片(92)通过凸部(921)与扭簧(91)一端相抵,扭簧(91)另一端与阻挡部(90)相抵。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反锁式门窗把手组件的改进结构,其特征是,第一安装座(2)和第二安装座(5)内均设有复位装置(7),复位装置(7)包括复位平板(71)和两个复位弹簧(72),两个复位弹簧(72)的一端分别抵靠复位平板(71)两端,两个复位弹簧(72)的另一端抵靠对应第一安装座(2)或第二安装座(5),传动片(92)、第一锁片(31)和第二锁片(32)外周均设有复位平面(70),复位平面(70)与复位平板(71)通过平面相抵,使传动片(92)保持回正设置、第一锁片(31)的两引导面(322)保持对称设置以及第二锁片(32)的一限位面(312)靠近第一限位部(301),当第一限位部(301)旋转靠近该限位面(312)后两者相互限位。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反锁式门窗把手组件的改进结构,其特征是,反锁组件(3)还包括第三锁片(33),第一把手(1)设有锁芯(11),第三锁片(33)置于第一安装座(2)内的传动片(92)和第一锁片(31)之间,锁芯(11)穿过第一安装座(2)内的传动片(92)带动第三锁片(33)同步转动,第三锁片(33)呈圆饼状,第三锁片(33)朝向锁块(30)一侧设有第三弧形切除部(330)和所述复位平面(70),第三弧形切除部(330)与第二弧形切除部(320)形状相同,第三弧形切除部(330)在第三锁片(33)上形成所述第二弧面(321)、位于第二弧面(321)两侧的所述引导面(322),第二弧面(321)与第一限位部(301)或第二限位部(302)相近,第三锁片(33)通过引导面(322)推动第一限位部(301)或第二限位部(302)移动,使锁块(30)在第一安装座(2)内限位移动,第三锁片(33)通过复位平面(70)和复位平板(71)相抵。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反锁式门窗把手组件的改进结构,其特征是,第三锁片(33)设有弧形孔(331),第一锁片(31)设有凸起(314),凸起(314)穿过弧形孔(331)后第一安装座(2)内的传动片(92)传动连接,锁芯(11)带动第三锁片(33)转动,凸起(314)在弧形孔(331)内移动,当第三锁片(33)的引导面(322)推动第一限位部(301)移动后,第三锁片(33)的弧形孔(331)和凸起(314)相抵,第三锁片(33)带动第一锁片(31)以及锁条(4)转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锁式门窗把手组件的改进结构,其特征是,第一安装座(2)内设有定位组件(8),第一安装座(2)内设有定位槽(21),定位组件(8)包括定位弹簧(81)和滚珠(82),定位弹簧(81)置于定位槽(21)内顶出滚珠(82),锁块(30)的第一限位部(301)和第二限位部(302)以旋转中心呈左右对称设置,锁块(30)对应第一限位部(301)和第二限位部(302)的所在一侧各设有两个定位孔(303),滚珠(82)抵靠定位孔(303)限位,同一侧的滚珠(82)从一个定位孔(303)移动至另一定位孔(303)。
10.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反锁式门窗把手组件的改进结构,其特征是,两个定位孔(303)在锁块(30)表面连通。
CN202211590353.2A 2022-12-12 2022-12-12 反锁式门窗把手组件的改进结构 Pending CN11571749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590353.2A CN115717496A (zh) 2022-12-12 2022-12-12 反锁式门窗把手组件的改进结构
CN202310097471.8A CN115898146A (zh) 2022-12-12 2023-02-06 反锁式门窗把手结构
JP2023025854A JP7266833B1 (ja) 2022-12-12 2023-02-22 ロック式ハンドル構造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590353.2A CN115717496A (zh) 2022-12-12 2022-12-12 反锁式门窗把手组件的改进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717496A true CN115717496A (zh) 2023-02-28

Family

ID=85257809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590353.2A Pending CN115717496A (zh) 2022-12-12 2022-12-12 反锁式门窗把手组件的改进结构
CN202310097471.8A Pending CN115898146A (zh) 2022-12-12 2023-02-06 反锁式门窗把手结构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097471.8A Pending CN115898146A (zh) 2022-12-12 2023-02-06 反锁式门窗把手结构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7266833B1 (zh)
CN (2) CN115717496A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294219B2 (ja) * 1999-06-22 2002-06-24 アトムリビンテック株式会社 扉 錠
JP3646796B2 (ja) * 2002-03-08 2005-05-11 株式会社長沢製作所 表示錠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898146A (zh) 2023-04-04
JP7266833B1 (ja) 2023-05-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721326B2 (ja) 車両用シートのロック装置
US5566994A (en) Breakaway lever with reset mechanism
CN115717496A (zh) 反锁式门窗把手组件的改进结构
CN211422148U (zh) 抗冲击锁具
CN214325103U (zh) 主动转角驱动装置及转动车钩
CN104234536A (zh) 一种门锁防插结构
CN219451759U (zh) 反锁式门窗把手结构
CN212984913U (zh) 一种字轮密码锁的复位结构
CA2138441A1 (en) Breakaway lever clutch with cam drive pin
JPH0428768Y2 (zh)
CN109610954B (zh) 一种箱包锁
CN110439368B (zh) 一种锁体机构及触碰式门锁
CN111645575A (zh) 一种可靠稳定的汽车座椅核心件
JPS59198177A (ja) シリアルプリンタ
CN219806669U (zh) 带止动功能的脚轮
CN218227732U (zh) 一种模具的锁模扣结构
US3261283A (en) Printer with rotary print wheels
CN109910469B (zh) 一种插入扣合式笔芯安装装置及使用方法
CN215907620U (zh) 一种新型摩托车鞍座锁具
CN219638616U (zh) 一种密码锁
CN211647689U (zh) 一种锁体、解锁装置和锁
CN214304946U (zh) 制动结构及包含该结构的中控轮
CN220415069U (zh) 斜舌、斜舌组件以及锁体
CN218315929U (zh) 一种打码机
CN216761237U (zh) 一种热转印打印机机芯用机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30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