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715341A - 用于精磨机的刀片节段 - Google Patents

用于精磨机的刀片节段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715341A
CN115715341A CN202180042107.0A CN202180042107A CN115715341A CN 115715341 A CN115715341 A CN 115715341A CN 202180042107 A CN202180042107 A CN 202180042107A CN 115715341 A CN115715341 A CN 11571534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lade segment
side edge
blade
opening
refin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80042107.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M·罗杰斯
马蒂·卡利内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Valmet Technologies Oy
Original Assignee
Valmet Technologies O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Valmet Technologies Oy filed Critical Valmet Technologies Oy
Publication of CN11571534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71534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21PAPER-MAKING; PRODUCTION OF CELLULOSE
    • D21DTREATMENT OF THE MATERIALS BEFORE PASSING TO THE PAPER-MAKING MACHINE
    • D21D1/00Methods of beating or refining; Beaters of the Hollander type
    • D21D1/20Methods of refining
    • D21D1/30Disc mills
    • D21D1/306Discs
    • DTEXTILES; PAPER
    • D21PAPER-MAKING; PRODUCTION OF CELLULOSE
    • D21DTREATMENT OF THE MATERIALS BEFORE PASSING TO THE PAPER-MAKING MACHINE
    • D21D1/00Methods of beating or refining; Beaters of the Hollander type
    • D21D1/20Methods of refining
    • D21D1/22Jordans
    • D21D1/24Jordan rolls

Landscapes

  • Paper (AREA)

Abstract

一种用于精磨纤维材料的精磨机(1)的刀片节段(4、4a、4b、8、8a、8b)。该节段包括第一端部边缘(20)和第二端部边缘(21)以及第一侧边缘(22)和第二侧边缘(23),第一侧边缘(22)和第二侧边缘(23)在第一端部边缘(20)与第二端部边缘(21)之间延伸。该节段还包括:精磨表面(5、9),所述精磨表面在该节段的前表面(25)上包括刀齿(27)和刀槽(28);以及在侧边缘(22、23)处的至少一个开口(14、15),所述开口穿过节段本体(24)的整个厚度并朝向对置的侧边缘(22、23)延伸。至少在节段的开口处,在节段的背面(26)的侧部上,在第一侧边缘处的背面(26)与第二侧边缘处的背面(26)之间存在高度差。

Description

用于精磨机的刀片节段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精磨纤维材料的精磨机,特别涉及用于精磨纤维材料的精磨机的刀片节段。
背景技术
用于精磨纤维材料的精磨机(诸如用于制造机械浆的精磨机或在任何低浓度精磨中使用的精磨机)通常包括两个精磨元件,这两个精磨元件彼此对置并相对于彼此转动(即,其中一者或两者旋转)。精磨元件包括精磨表面,该精磨表面设置有刀齿和位于刀齿之间的刀槽,刀齿用于纤维分离和精磨待精磨的材料,刀槽用于沿着精磨表面向前传送待精磨的材料。精磨元件的精磨表面通常由固定至相应的精磨元件的本体的若干刀片节段形成。因此,精磨元件的完整精磨表面由在精磨元件中相互紧靠地固定的若干刀片节段的精磨表面形成。
EP公布3401439B1公开了一种刀片节段,该刀片节段在其前表面上包括精磨表面,该精磨表面包括刀齿和位于刀齿之间的刀槽。EP3401439B1的刀片节段至少在刀片节段的一个侧边缘处包括穿过刀片节段的整个厚度并朝向对置的侧边缘延伸的开口。开口可用于将待精磨的纤维材料供应到精磨机的对置定位的精磨元件之间的精磨室中,以及将已在精磨室中精磨的纤维材料从精磨室排出。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精磨纤维材料的精磨机的新型刀片节段,以及一种用于精磨纤维材料的新型精磨机。
本发明以独立权利要求的特征为特征。
本发明基于以下构思:至少在刀片节段的开口处,在刀片节段的背面(backgroundsurface,背表面)的侧部上,在第一侧边缘处的背面与第二侧边缘处的背面之间提供高度差。
在刀片节段的背面的侧部上的高度差形成或提供引导元件或引导表面,该引导元件或引导表面增强待精磨的材料通过开口到刀片节段的精磨表面并进入精磨机的精磨室的供料。
在从属权利要求中公开了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
附图说明
以下将参照附图通过优选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更详细的描述,在附图中:
图1是以横截面示出的圆锥式精磨机的示意性总体侧视图;
图2是刀片节段的示意性平面俯视图;
图3是具有图2的刀片节段的实施方式的一组两个相邻刀片节段的示意性平面俯视图;
图4是应用于圆锥式精磨机的转子中的一组另外的相邻刀片节段的一部分的示意性上斜视图;
图5是图2、图3和图4的刀片节段的第一实施例沿着图3和图4所示的横截面线A-A截取的示意性局部横截面端视图;
图6是图2、图3和图4的刀片节段的第二实施例沿着图3和图4所示的横截面线A-A截取的示意性局部横截面端视图;以及
图7是图2、图3和图4的刀片节段的第三实施例沿着图3和图4所示的横截面线A-A截取的示意性局部横截面端视图。
为了清晰起见,附图以简化的方式示出了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在附图中,类似的附图标记表示类似的元件。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以横截面示出的精磨机1的总体结构的示意性总体侧视图,该精磨机可用于对纤维材料(诸如含木质纤维素的木材或适用于制造纸张或纸板的其他纤维材料)进行精磨。图1所示的精磨机1是圆锥型的,但这里也可以使用圆盘式精磨机、圆锥圆盘式精磨机和圆柱式精磨机作为示例。通常,精磨机包括:至少两个基本上对置地定位的精磨元件,其中至少一个精磨元件是旋转的;以及精磨室,形成在每两个基本上对置地定位的精磨元件之间。在下文中,描述了具有仅一个能旋转精磨元件的精磨机。
图1的精磨机1包括框架2和被支撑在框架2上的固定不动的精磨元件3,即,定子(stator,固定件)3。定子3包括两个或更多个定子刀片节段4,每个定子刀片节段包括刀齿和位于刀齿之间的刀槽。每个定子刀片节段4中的刀齿和刀槽形成相应刀片节段4的精磨表面5,因此每个定子刀片节段4的精磨表面5提供定子3的精磨表面的一部分。定子3的完整精磨表面由在定子3中相互紧靠地固定的必要数量的刀片节段4的精磨表面5形成,从而提供在定子3的整个圆周上延伸的完整精磨表面5。为了清楚起见,每单个定子刀片节段4的精磨表面以及定子3的完整精磨表面这两者在本文中都用相同的附图标记5表示。
精磨机1还包括精磨机1的能旋转的精磨元件6,即,转子(rotor,转动件)6。转子6包括毂7。转子6还包括被支撑至毂7的两个或更多个转子刀片节段8,每个转子刀片节段8包括刀齿和位于刀齿之间的刀槽。每个转子刀片节段8中的刀齿和刀槽形成相应刀片节段8的精磨表面9,因此每个转子刀片节段8的精磨表面9提供转子6的精磨表面的一部分。转子6的完整精磨表面由在转子6中相互紧靠地固定的必要数量的刀片节段8的精磨表面9形成,从而提供在转子6的整个圆周上延伸的完整精磨表面9。为了清楚起见,每单个转子刀片节段8的精磨表面以及转子6的完整精磨表面在本文中都用相同的附图标记9表示。
转子6的毂7通过轴11连接至驱动马达10,使得转子6可相对于定子3沿箭头RD的方向旋转,例如,箭头RD因此表示转子6的预期旋转方向RD。
精磨机1还可以包括加载装置,为了清楚起见,图1中未示出该加载装置。加载装置可用于使附接到轴11的转子6来回移动(如由箭头A示意地示出的),以便调整定子3和转子6之间的精磨间隙12(即,精磨室12)的尺寸,纤维材料实际在所述精磨室中被精磨。
待精磨的纤维材料经由进料通道13以箭头F所示的方式被送入精磨机1中。在一个实施例中,被送入精磨机1中的大部分纤维材料以箭头P示意性示出的方式通过转子刀片节段8中形成的开口14进入精磨室12中,纤维材料将在所述精磨室中被精磨。此外,大部分已被精磨的纤维材料又通过定子刀片节段4中形成的开口15排出至精磨机1的框架2与定子3之间的中间空间16中,精磨后的材料从该中间空间经由出料通道17从精磨机1中排出,如箭头D示意地示出。
由于图1精磨机1的转子6与框架2之间的空间不是完全封闭的,因此待送入精磨机1中的一些纤维材料可以从精磨室12的右端部(即,从精磨机1的具有较小直径的第一端部18或内端部18)转移至精磨室12中,如图1所示。相应地,一些已被精磨的材料也可从精磨室12的左端部(即,从精磨机1的具有较大直径的第二端部19或外端部19)离开精磨室12,如图1所示,从该左端部到中间空间16提供有连接。
在图1的精磨机1的实施例中,仅提供一个进料通道13,并且其被布置在精磨机1的具有较小直径的第一端部18处。精磨机的实际实施方式还可以包括布置在精磨机1的具有较大直径的第二端部19处的第二进料通道,由此精磨机1的出料通道17可以被布置在例如精磨机1的第一端部18与第二端部19之间的某处。在下文中,附图标记18和术语第一端部18或术语内端部18既可表示精磨机1的具有较小直径的第一端部18或内端部18又可表示精磨元件3、6或精磨室12的具有较小直径的第一端部18或内端部18。相应地,附图标记19和术语第二端部19或术语外端部19既可表示精磨机1的具有较大直径的第二端部19或外端部19又可表示精磨元件3、6或精磨室12的具有较大直径的第二端部19或外端部19。
需要强调的是,除了可应用于上面公开的圆锥式精磨机之外,本文所述的解决方案的刀片节段还可应用于其他类型的圆锥式精磨机。除了可应用于圆锥式精磨机之外,本文所述的解决方案的刀片节段还可应用于圆盘式精磨机和圆柱式精磨机以及包括圆锥形部分和圆盘形部分两者的精磨机。
图2是适用于形成定子3或转子6的精磨表面5、9的一部分的刀片节段4、8的示意性平面俯视图,其中通过围绕定子3或转子6的圆周彼此靠近地布置必要数量的图2的刀片节段4、8来提供完整精磨表面5、9。图3是具有对应于图2的刀片节段4、8的实施方式的一组两个相邻刀片节段4a、4b、8a、8b的示意性平面俯视图,图3示出了刀片节段4、8安装在相应的定子3或转子6中的方式。
刀片节段4、8包括内端部边缘20或第一端部边缘20,该内端部边缘或第一端部边缘指向精磨元件3、6的具有较小直径的内端部18。刀片节段4、8还包括外端部边缘21或第二端部边缘21,该外端部边缘或第二端部边缘指向精磨元件3、6的具有较大直径的外端部19。刀片节段4、8具有从内端部边缘20延伸到外端部边缘21的纵向轴线和该纵向轴线的宽度方向,刀片节段的纵向轴线由箭头LA示意性地示出。当安装在精磨机中时,纵向轴线LA在圆锥式精磨机和圆柱式精磨机的情况下提供精磨机的轴向方向,而在圆盘式精磨机的情况下提供精磨机的径向方向。
刀片节段4、8还包括第一侧边缘22或前侧边缘22,该第一侧边缘或前侧边缘从刀片节段4、8的内端部边缘20延伸直到刀片节段4、8的外端部边缘21,并且作为刀片节段4、8的在转子6的旋转期间首先与对置的刀片节段的边缘相遇的侧边缘,从而其作为刀片节段的指向转子6的预期旋转方向RD的侧边缘。刀片节段4、8还包括第二侧边缘23或后侧边缘23,该第二侧边缘或后侧边缘在刀片节段4、8的宽度方向上与第一侧边缘22对置。第二侧边缘23从刀片节段4、8的内端部边缘20延伸直到刀片节段4、8的外端部边缘21,并且作为刀片节段4、8的在转子6的旋转期间最后与对置的刀片节段的边缘相遇的侧边缘,从而其作为刀片节段的指向与转子6的预期旋转方向RD相反的方向的侧边缘。内端部边缘20和外端部边缘21与第一侧边缘22和第二侧边缘23一起限定刀片节段4、8的圆周。
刀片节段4、8包括本体24,该本体具有指向精磨机1的精磨室12的前表面25和指向转子6的毂7的背面或后表面26,例如在图5中所示。刀片节段本体24的前表面25设置有刀齿27和刀槽28,该刀齿和刀槽一起提供刀片节段4、8的精磨表面5、9。刀齿27用于纤维分离和精磨待精磨的材料,刀槽28用于沿着精磨表面5、9向前传送待精磨的材料。
本文所述的解决方案的刀片节段至少在其一个侧边缘22、23上包括开口14、15。开口14、15可以具有如图2和图3中示意性地示出的凹口的形式,或者如稍后在图4中示意性地示出的连续狭缝或分隔(bay)的形式。
在图2的刀片节段4、8中,在刀片节段4、8的第一侧边缘22上具有开口14、15。开口14、15从第一侧边缘22朝向对置的第二侧边缘23延伸,使得开口14、15具有在纵向轴线LA的方向上的尺寸和在刀片节段3、8的宽度方向上的尺寸。换句话说,在刀片节段4、8的第一侧边缘22处具有至少一个开口14(即,一个或多个开口14),使得第一侧边缘22在内端部边缘20与外端部边缘21之间不形成完整直线。开口14、15从刀片节段本体24的前表面25延伸直到刀片节段本体24的后表面或背面26,因此开口14延伸穿过刀片节段本体24或刀片节段4、8的整个厚度。
图2示出了在刀片节段4、8的第一侧边缘22处具有四个开口14的刀片节段4、8的实施例。替代地,刀片节段4、8可在第二侧边缘23处包括一个或多个开口14,所述一个或多个开口从第二侧边缘23朝向对置的第一侧边缘22延伸,使得第二侧边缘23在内端部边缘20与外端部边缘21之间不形成完整直线。
图4示意性地示出了如应用于圆锥式精磨机1的转子6中的一组另外的相邻刀片节段8a、8b的一部分的上斜视图。图4的刀片节段8a、8b包括位于刀片节段8a、8b的角部附近的肩部元件32、33、34、35,即:在第一侧边缘22的侧部上的刀片节段8a、8b的第一端部边缘20处的肩部元件32、在第二侧边缘23的侧部上的刀片节段8a、8b的第一端部边缘20处的肩部元件33、在第一侧边缘22的侧部上的刀片节段8a、8b的第二端部边缘21处的肩部元件34、以及在第二侧边缘23的侧部上的刀片节段8a、8b的第二端部边缘21处的肩部元件35。肩部元件32、33、34、35用于在组装时与相邻刀片节段中的对应的肩部元件进行接触,以提供精磨机的精磨元件的精磨表面的一部分。图4还示意性地示出了紧固孔36,该紧固孔用于容纳紧固装置(如螺栓),所述紧固装置用于将刀片节段直接地或经由支撑装置(如固定环37)紧固至转子6的毂7或任何支撑结构。
在刀片节段8a、8b的第一侧边缘22上的肩部元件32、34之间,第一侧边缘22包括通过其间的肘形部22b连接的多个较长边缘部分22a,即,在两个连续的较长边缘部分22a之间存在肘形部22b。较长边缘部分22a和肘形部22b被布置成偏离刀片节段8a、8b的纵向轴线LA的方向,使得基本上连续的狭缝状或分隔状开口14被布置在刀片节段8a、8b的第一侧边缘22处。
在图4的实施例中,较长边缘部分22a被布置成相对于纵向轴线LA的方向偏离至相同的方向,并且肘形部22b远离较长边缘部分22a转向,以相对于纵向轴线LA的方向偏离至与较长边缘部分22a不同的方向,但是较长边缘部分22a和肘形部22b的其他相互实施方式也是可行的。
与如上所述类似的较长边缘部分和肘形部还可以应用于刀片节段23的第二侧边缘23上,由此刀片节段8a、8b的第一侧边缘22和/或第二侧边缘23上的狭缝状或分隔状开口14作为转子6中的相邻刀片节段8a、8b之间具有之字形(zigzag,折线形)形式的基本上连续的狭缝状或分隔状开口14。
如图4和相关描述中公开的类似的刀片节段构造还可以相应地应用于精磨机1的定子3中。
图2和图3的刀片节段4、4a、4b、8、8a、8b以及图4的刀片节段8a、8b的实施例还包括进料凹槽29。稍后在本说明书中公开关于进料凹槽29的更详细的讨论。
参照示意性地示出一组两个相邻的刀片节段4a、4b、8a、8b(即,第一刀片节段4a、8a和第二刀片节段4b、8b)的平面俯视图的图3和图4,可以看出,第一刀片节段4a、8a中的开口14、15保持在第一刀片节段4a、8a的第一侧边缘22与相邻第二刀片节段4b、8b的第二侧边缘23之间。换句话说,开口14、15的壁14a、14b、15a、15b由两个相邻刀片节段4a、4b、8a、8b的侧边缘22、23形成,使得第一刀片节段4a、8a的第一侧边缘22在每个开口14、15处作为或形成开口14、15的第一壁14a、15a,第二刀片节段4b、8b的第二侧边缘23在每个开口14、15处作为或形成开口14、15的第二壁14b、15b。在图3中,开口14、15具有凹口的形式,在图4中,开口14具有连续狭缝或分隔的形式。
图5是图2、图3和图4的刀片节段8、8a、8b的第一实施例沿着图3和图4中示出的横截面线A-A截取的局部示意性横截面端视图。在图5中省略了进料凹槽29。此外,应当注意的是,即使在图5中以及稍后在图6和图7中,均基于转子刀片节段来描述刀片节段的构造,而该刀片节段的类似构造也适用于定子刀片节段。
在图5的实施例中,至少在刀片节段8、8a、8b的每个开口14处,在刀片节段8、8a、8b的第一侧边缘22处的背面或后表面26中布置有突出部30。换句话说,在至少每个开口14的第一壁14a处,刀片节段8、8a、8b在刀片节段本体24的背面26中包括突出部30。突出部基本上延伸超过刀片节段的后平面,即,当刀片节段8、8a、8b要安装到转子6时,在转子6中基本上朝向转子6的中心延伸。突出部30还可以在刀片节段8、8a、8b的整个纵向长度上延伸,但突出部30至少基本上在开口14的纵向延伸部上延伸,并且优选地至少在刀片节段8、8a、8b的每个开口14处延伸。
在图5的实施例中,突出部30是刀片节段8、8a、8b的本体24的实心部分。替代地,突出部30可以是焊接、钎焊或以某种其他方式紧固至刀片节段8、8a、8b的本体24的单独部分。
在刀片节段8的开口14处(并且优选地,至少在刀片节段的每个开口14处),所公开的突出部30在刀片节段8、8a、8b的背面或后表面26的侧部上在刀片节段8、8a、8b的第一侧边缘22处的背面26与刀片节段8、8a、8b的第二侧边缘23处的背面26之间提供高度差。换句话说,所公开的突出部30在刀片节段8、8a、8b的背面26的侧部上的开口14处(并且优选地,至少在刀片节段8的每个开口14处)提供开口14的第一壁14a处的背面26与开口14的第二壁14b处的背面26之间的高度差。
刀片节段8、8a、8b的第一侧边缘22处的背面26与第二侧边缘23处的背面26之间的高度差是相对于由刀片节段8、8a、8b的背面26的水平或平面提供的参考水平(referencelevel,参考平面)来考虑的,而没有考虑刀片节段8、8a、8b的本体24中用于例如将刀片节段8、8a、8b支撑至转子6的毂7的可能突出部或刀片节段8、8a、8b的本体24中用于减轻刀片节段8、8a、8b的本体24的结构的腔(cavities)或袋(pockets)。
由突出部30提供的高度差在刀片节段8、8a、8b的背面26的侧部上形成翼状结构或引导元件或引导表面,在精磨机的操作期间该翼状结构或引导元件或引导表面通过引导材料朝向开口14流动来加强待精磨的材料通过开口14从刀片节段的背面26侧到刀片节段的前表面25侧的供料(即,到刀片节段8、8a的精磨表面9的供料或到定子3与转子6之间的精磨室12中的供料)。用箭头FI示意性地示出了待精磨的材料在转子6内的进料方向。
待精磨的材料到精磨室12中的改进流动具有的效果是,待精磨的材料不会堵塞开口14,这又具有使得整体精磨结果更为恒定的效果。此外,精磨机的操作压力被较好地保持,使得在精磨机之后具有比之前更高的压力,这在精磨中提供了较高的容量(capacity,生产能力)。能实现较高容量还意味着即使开口14的开口面积将减小,也可以获得与先前相同的容量。这又使得能增加刀片节段8、8a、8b的刀齿27的切割边缘长度,尤其用于改善硬木精磨。
根据实施例,在刀片节段的开口14处,刀片节段的至少一个侧边缘至少在其厚度方向的一部分上朝向或远离相邻壁14a、14b倾斜。根据该实施例,至少在刀片节段8、8a、8b的(多个)开口14处,刀片节段8、8a、8b的第一侧边缘22(即,开口14的第一壁14a)和/或刀片节段8、8a、8b的第二侧边缘23(即,开口14的第二壁14b)至少在其厚度方向的一部分上倾斜。
在图4的实施例中,刀片节段8、8a、8b的第一侧边缘22和刀片节段8、8a、8b的第二侧边缘23两者都在其厚度方向上倾斜,使得第一侧边缘22的后表面角部朝向转子6的预期旋转方向RD延伸得比前表面角部更远(即,延伸得比前表面角部距刀片节段8、8a、8b的第二侧边缘23更远),并且第二侧边缘23的后表面角部朝向转子6的预期旋转方向RD比第二侧边缘23的前表面角部延伸得更远(即,朝向刀片节段8、8a、8b的第一侧边缘22比第二侧边缘的前表面角部延伸得更远)。(多个)开口14的壁14a、14b的这种倾斜具有的效果是,当使用精磨机1时,改进待精磨的材料通过开口14到定子3与转子6之间的精磨室12中的供料。
根据实施例,至少在刀片节段的每个开口处,刀片节段的侧边缘至少在其厚度方向的一部分上以基本上彼此不同的角度倾斜。根据该实施例,至少在刀片节段8、8a、8b的每个开口14处,刀片节段8、8a、8b的第一侧边缘22(即,开口14的第一壁14a)和刀片节段8、8a、8b的第二侧边缘23(即,开口14的第二壁14b)至少在其厚度方向的一部分上以基本上彼此不同的角度倾斜。
根据该实施例,至少在刀片节段8、8a、8b的每个开口14处,刀片节段8、8a、8b的第一侧边缘22的倾斜角度和第二侧边缘23的倾斜角度至少在侧边缘22、23的厚度方向的一部分上彼此不同,因此与图5的实施例(其中侧边缘22、23以基本上相同的角度倾斜)不同。本文所述的实施例还包括这样的实施例:其中,刀片节段8、8a、8b的侧边缘22、23中的仅一个侧边缘相对于刀片节段8、8a、8b的精磨表面9的法线(normal)倾斜。
该实施例的效果是,开口14的横截面开口面积沿着壁14a、14b的至少一部分变化。这提供了用于影响待精磨的材料通过开口14进入精磨室12中的流动的进一步手段。
根据实施例,至少在刀片节段的每个开口处,刀片节段的至少一个侧边缘至少在其厚度方向的一部分上弯曲。根据该实施例,至少在刀片节段的每个开口处,刀片节段8、8a、8b的第一侧边缘22(即,开口14的第一壁14a)和/或刀片节段8、8a、8b的第二侧边缘23(即,开口14的第二壁14b)至少在其厚度方向的一部分上弯曲。
在图6的实施例中,示出了图2、图3和图4的刀片节段8、8a、8b的第二实施例沿着图3和图4所示的横截面线A-A截取的局部示意性横截面端视图,并且省略了进料凹槽29,除了它们在其厚度方向上弯曲之外,刀片节段8、8a、8b的第一侧边缘22和第二侧边缘23二者都类似于图5的壁14a、14b。
图6中的刀片节段侧边缘22、23的这种弯曲布置还提供了开口14的壁14a、14b的倾斜,这具有如下效果:在使用精磨机1时,为浆提供平滑引导,从而改进浆通过(多个)开口14进入定子3与转子6之间的精磨室12中的进料。
图7是图2、图3和图4的刀片节段8、8a、8b的第三实施例沿着图3和4所示的横截面线A-A的局部示意性横截面端视图。在图7中也省略了进料凹槽29。
在图7的实施例中,至少在刀片节段8、8a、8b的每个开口处,在刀片节段8、8a、8b的第二侧边缘23处的背面26中布置有斜面31。换句话说,在至少每个开口14的第二壁14b处,刀片节段8、8a、8b在刀片节段本体24的背面26中包括斜面31。当刀片节段8、8a、8b安装到转子6时,斜面31从刀片节段8、8a、8b的第二侧边缘23基本上朝向刀片节段8、8a、8b的预期旋转方向RD延伸,或者换句话说,朝向刀片节段8、8a、8b的第一侧边缘22延伸。斜面31也可以在刀片节段8、8a、8b的内端部边缘20与外端部边缘21之间的刀片节段8的第二侧边缘23的整个延伸部上延伸,但是斜面31在刀片节段8、8a、8b的内端部边缘20与外端边缘21之间的方向上至少基本上在开口14的延伸部上延伸。
斜面31可以例如通过至少在每个开口14处去除刀片区段8、8a、8b的位于刀片区段8、8a、8b的第二侧边缘23处的背面26的侧部上的材料来形成。根据另一示例,斜面31可以通过至少在每个开口14处除去刀片区段8、8a、8b的位于刀片区段8、8a、8b的第二侧边缘23处的背面26的侧部上的材料来形成。
至少在刀片节段8、8a、8b的每个开口14处,斜面31还在刀片节段8、8a、8b的背面26的侧部上提供刀片节段8、8a、8b的第一侧边缘22处的背面26与刀片节段8、8a、8b的第二侧边缘23处的背面26之间的高度差,使得刀片节段8、8a、8b的第一侧边缘22朝向刀片节段8、8a、8b的背面26所面对的方向比刀片节段8、8a、8b的第二侧边缘23延伸得更远。与图5和图6的实施例类似,至少在开口14处,由斜面31提供的高度差在刀片节段8、8a、8b的背面26的侧部上在刀片节段8、8a、8b的第一侧边缘22处形成引导元件或引导表面,该引导元件或引导表面增强待精磨的材料从刀片节段8、8a、8b的背面26侧通过开口14到刀片节段8、8a、8b的前表面25侧的供料,即,到刀片节段8、8a、8b的精磨表面9的供料或到定子3与转子6之间的精磨室12中的供料。
返回来参照进料凹槽29以及图2、图3和图4,进料凹槽29被布置成从布置在刀片节段4、4a、4b、8、8a、8b的第一侧边缘22中的开口14朝向刀片节段的至少一个其他边缘延伸,在附图的实施例中,朝向刀片节段的第二侧边缘23延伸,使得进料凹槽29与刀齿27和刀槽28交叉。进料凹槽29具有位于开口14处的第一端部29a和背离开口14的第二端部29b。进料凹槽29与第一侧边缘22处的相应的凹口状或狭缝状开口14一起形成流动连接,使得待精磨并从刀片节段的背面26的一侧通过开口14朝向刀片节段的前表面25供应的材料进入进料凹槽29中并沿着进料凹槽29朝向刀片节段的中心部分流动,从而将待精磨的材料穿过精磨表面5、9供料。同时,由转子6的旋转引起的力作用于在进料凹槽29中流动的材料上,并迫使材料离开进料凹槽29进入保持在刀齿27之间的刀槽28中,并到达刀齿27的上表面上,从而将待精磨的材料分布在刀片节段的精磨表面上。应当注意,进料凹槽29不是刀片节段的必要特征,而是刀片节段的一些实施例中可以利用的特征以改进待精磨的材料在刀片节段的精磨表面上的分布。
在图2、图3和图4的刀片节段的实施例中,进料凹槽29被布置成以一角度与刀齿27和刀槽28交叉。根据该实施例,进料凹槽29与刀齿27和刀槽28以优选地从90度至±45度的角度交叉。该实施例的效果是,将待精磨的材料从进料凹槽29较好地分配到刀槽28中并分配到刀齿27的上表面上,即,分配到精磨室12中。
根据刀片节段的实施例,进料凹槽沿其延伸方向弯曲。弯曲的进料凹槽的第二端部在由刀片节段的纵向轴线LA表示的刀片节段的纵向方向上可以位于与进料凹槽的第一端部相同或不同的位置处。该实施例的有利效果是,待供给到刀片节段的精磨表面上的材料可以基本上自由地被引导到精磨表面的期望部分处。
返回来参照进料凹槽29和图4的实施例,刀片节段8a、8b的刀齿27在进料凹槽处交错。刀齿27在进料凹槽29处交错,使得在进料凹槽的对置侧上的刀齿的端部(如在刀片节段的纵向轴线LA的方向上所见)在进料凹槽29处交错。
根据实施例,交错的刀齿的指向相反方向的交错的端部包括向下下降的倾斜端部,该向下下降的倾斜端部被布置成形成向上开口的进料凹槽。
刀齿在进料凹槽处的交错在进料凹槽处提供了坚固的刀齿构造,其中,交错的刀齿彼此支撑,从而防止刀齿在进料凹槽处屈曲。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将显而易见的是,随着技术的进步,本发明构思可以以各种方式实现。本发明及其实施例不限于上述示例,而是可以在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变化。

Claims (13)

1.一种用于精磨纤维材料的精磨机(1)的刀片节段(4、4a、4b、8、8a、8b),所述刀片节段(4、4a、4b、8、8a、8b)包括:
本体(24),所述本体具有前表面(25)和背面(26),
第一端部边缘(20)和第二端部边缘(21),
第一侧边缘(22)和第二侧边缘(23),所述第二侧边缘与所述第一侧边缘(22)对置,所述第一侧边缘(22)和所述第二侧边缘(23)在所述第一端部边缘(20)与所述第二端部边缘(21)之间延伸,
精磨表面(5、9),所述精磨表面包括位于所述刀片节段(4、4a、4b、8、8a、8b)的前表面(25)上的刀齿(27)和刀槽(28),
在所述侧边缘(22、23)处的至少一个开口(14、15),所述开口(14、15)延伸通过所述刀片节段本体(24)的整个厚度并朝向对置的侧边缘(22、23)延伸,
其特征在于,
至少在所述刀片节段(4、4a、4b、8、8a、8b)的开口(14、15)处,在所述刀片节段(4、4a、4b、8、8a、8b)的背面(26)的侧部上,在所述第一侧边缘(22)处的所述背面(26)与所述第二侧边缘(23)处的所述背面(26)之间存在高度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刀片节段,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刀片节段(4、4a、4b、8、8a、8b)的开口(14、15)处,在所述第一侧边缘(22)处的所述背面(26)中具有突出部(30),用于在所述开口(14、15)处在所述第一侧边缘(22)处的所述背面(26)与所述第二侧边缘(23)处的所述背面(26)之间提供所述高度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刀片节段,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刀片节段(4、4a、4b、8、8a、8b)的开口(14、15)处,在所述第二侧边缘(23)处的所述背面(26)中存在斜面(31),用于在所述开口(14、15)处在所述第一侧边缘(22)处的所述背面(26)与所述第二侧边缘(23)处的所述背面(26)之间提供所述高度差。
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刀片节段,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开口(14、15)处,至少一个侧边缘(22、23)至少在其厚度的一部分上倾斜。
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刀片节段,其特征在于,所述刀片节段(4、4a、4b、8、8a、8b)的侧边缘(22、23)至少在其厚度的一部分上以基本上彼此不同的角度倾斜。
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刀片节段,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开口(14、15)处,所述刀片节段(4、4a、4b、8、8a、8b)的至少一个侧边缘(22、23)至少在其厚度的一部分上弯曲。
7.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刀片节段,其特征在于,所述刀片节段是转子刀片节段(8、8a、8b),并且所述刀片节段(8、8a、8b)的第一侧边缘(22)是前侧边缘(22),所述前侧边缘被布置成面向所述精磨机(1)的转子(6)的预期旋转方向(RD),并且所述刀片节段(8、8a、8b)的第二侧边缘(23)是后侧边缘(23),所述后侧边缘被布置成面向与所述精磨机(1)的转子(6)的预期旋转方向(RD)相反的方向。
8.根据权利要求4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刀片节段,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刀片节段(8、8a、8b)的开口(14)处,至少所述刀片节段(8、8a、8b)的第一侧边缘(22)至少在其厚度的一部分上朝向所述精磨机(1)的转子(6)的预期旋转方向(RD)倾斜。
9.根据权利要求4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刀片节段,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刀片节段(8、8a、8b)的开口(14)处,所述刀片节段(8、8a、8b)的第一侧边缘(22)和所述刀片节段(8、8a、8b)的第二侧边缘(23)两者至少在其厚度的一部分上朝向所述精磨机(1)的转子(6)的预期旋转方向(RD)倾斜,并且所述第二侧边缘(23)的倾斜角度不同于所述第一侧边缘(22)的倾斜角度。
10.根据权利要求4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刀片节段,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开口(14)处,所述刀片节段(8、8a、8b)的至少一个侧边缘(22、23)至少在其厚度的一部分上弯曲。
11.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刀片节段,其特征在于,所述刀片节段(4、4a、4b、8、8a、8b)包括位于所述精磨表面(25)上的至少一个进料凹槽(29),所述进料凹槽(29)从所述开口(14、15)延伸并与所述刀齿(27)和所述刀槽(28)交叉,用于将待精磨的材料供给到所述精磨表面(25)上。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刀片节段,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凹槽(29)被布置成以从90度至±45度的角度与所述刀齿(27)和所述刀槽(28)交叉。
13.一种用于精磨纤维材料的精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精磨机(1)包括至少一个根据权利要求1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刀片节段(4、4a、4、8、8a、8b)。
CN202180042107.0A 2020-06-12 2021-06-07 用于精磨机的刀片节段 Pending CN115715341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FI20205607A FI129833B (en) 2020-06-12 2020-06-12 Blade segments for a refiner
FI20205607 2020-06-12
PCT/FI2021/050423 WO2021250320A1 (en) 2020-06-12 2021-06-07 Blade segment for refiner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715341A true CN115715341A (zh) 2023-02-24

Family

ID=768596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80042107.0A Pending CN115715341A (zh) 2020-06-12 2021-06-07 用于精磨机的刀片节段

Country Status (9)

Country Link
US (1) US20230243098A1 (zh)
EP (1) EP4165244A1 (zh)
JP (1) JP2023528967A (zh)
KR (1) KR20230024290A (zh)
CN (1) CN115715341A (zh)
BR (1) BR112022024232A2 (zh)
CA (1) CA3180546A1 (zh)
FI (1) FI129833B (zh)
WO (1) WO2021250320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14009588A1 (de) * 2014-06-27 2016-01-14 Andritz Fiedler Gmbh Garnitur für das mechanische Bearbeiten, insbesondere Mahlen von suspendiertem Faserstoffmaterial
FI20175426A (fi) 2017-05-11 2018-11-12 Valmet Technologies Oy Teräsegmentti jauhimeen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1250320A1 (en) 2021-12-16
EP4165244A1 (en) 2023-04-19
JP2023528967A (ja) 2023-07-06
FI129833B (en) 2022-09-15
KR20230024290A (ko) 2023-02-20
US20230243098A1 (en) 2023-08-03
FI20205607A1 (en) 2021-12-13
CA3180546A1 (en) 2021-12-16
BR112022024232A2 (pt) 2022-12-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855461B (zh) 用于精磨机的刀片段
FI125031B (fi) Jauhin ja teräelementti
FI119181B (fi) Jauhin
FI121509B (fi) Jauhimen staattorin jauhinpinta, jauhinpinnan teräsegmentti ja jauhin
EP2449173B1 (en) Refiner
CN109778581B (zh) 纤维精磨机中的精磨机区段
US7322539B2 (en) Refining surface for a refiner for defibering material containing lignocellulose
CN115715341A (zh) 用于精磨机的刀片节段
AU721789B2 (en) Feeding element for fibrous material
CN112501940B (zh) 精磨机刀片元件
EP2279041B1 (en) A refining segment for pulp processing with a deflector arrangement
CN115702273A (zh) 用于精磨机的刀片节段
US11732587B2 (en) Blade element
CN115516166A (zh) 用于精磨机的刀片元件
CN115698423A (zh) 用于精磨机的刀片节段
CN117280091A (zh) 磨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