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712582B - 一种数据缓存的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数据缓存的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712582B
CN115712582B CN202310016841.0A CN202310016841A CN115712582B CN 115712582 B CN115712582 B CN 115712582B CN 202310016841 A CN202310016841 A CN 202310016841A CN 115712582 B CN115712582 B CN 11571258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mobile terminal
target
instruction
portable termi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016841.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712582A (zh
Inventor
燕金龙
李庆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ig Bear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ig Bear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ig Bear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Big Bear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016841.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712582B/zh
Publication of CN11571258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71258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71258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71258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formation Retrieval, Db Structures And Fs Structures Therefo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数据处理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数据缓存的方法及装置。本发明通过接收用户的轻携端的记录信号,获取目标记录数据;基于大数据技术,确定目标识别数据;根据目标识别数据,生成并向移动端发布数据缓存指令;根据数据缓存指令,在移动端缓存目标识别数据;对移动端进行使用环境识别,在满足使用环境时,自动使用目标识别数据。能够在用户没有携带移动端时,通过轻携端进行数据的快速记录,进而基于大数据技术,识别确定目标识别数据,向移动端发布数据缓存指令,将目标识别数据缓存在远程的移动端中,进而在满足使用环境时,通过移动端自动使用目标识别数据,从而能够在一些特殊的场景中,任然能够满足用户即时的数据缓存需求。

Description

一种数据缓存的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数据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数据缓存的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缓存的工作原理是当CPU要读取一个数据时,首先从CPU缓存中查找,找到就立即读取并送给CPU处理;没有找到,就从速率相对较慢的内存中读取并送给CPU处理,同时把这个数据所在的数据块调入缓存中,可以使得以后对整块数据的读取都从缓存中进行,不必再调用内存。
数据的缓存主要起三种作用:1、预读取,由于缓存的速率远远高于磁头读写的速率,所以能够达到明显改善性能的目的;2、写入,在接到写入数据的指令之后,并不会马上将数据写入到盘片上,而是先暂时存储在缓存里,对于写入数据的性能有一定提升;3、临时存储,不仅可以大大减少数据读写的时间以提高硬盘的使用效率,同时利用缓存还可以让硬盘减少频繁的读写,让硬盘更加安静,更加省电。
常见的数据缓存过程,通常只能在移动端的单个设备上实现,而在一些特殊的场景中(例如:跑步、睡觉),用户可能也会有即时的数据缓存需求,而此时可能由于移动端不在身边,或者使用移动端不方便,导致无法满足用户即时的数据缓存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数据缓存的方法及装置,旨在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数据缓存的方法,所述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接收用户的轻携端的记录信号,获取目标记录数据;
基于大数据技术,对所述目标记录数据进行识别,确定目标识别数据;
根据所述目标识别数据,生成并向移动端发布数据缓存指令;
根据所述数据缓存指令,在移动端缓存所述目标识别数据;
对所述移动端进行使用环境识别,在满足使用环境时,自动使用所述目标识别数据。
作为本发明实施例技术方案进一步的限定,所述接收用户的轻携端的记录信号,获取目标记录数据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对轻携端进行穿戴识别,判断是否正常穿戴;
在正常穿戴时,对轻携端和移动端进行距离分析,判断是否存在未同时携带;
在存在未同时携带时,将轻携端设置为快捷记录模式;
在所述快捷记录模式下,接收用户快捷输入的记录信号,获取目标记录数据。
作为本发明实施例技术方案进一步的限定,所述基于大数据技术,对所述目标记录数据进行识别,确定目标识别数据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对所述目标记录数据进行过滤处理,生成目标处理数据;
对所述目标处理数据进行关键提取,得到目标关键数据;
基于大数据技术,对目标关键数据进行识别分析,生成识别分析结果;
通过所述识别分析结果进行数据匹配,确定目标识别数据。
作为本发明实施例技术方案进一步的限定,所述根据所述目标识别数据,生成并向移动端发布数据缓存指令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生成并向移动端发送缓存环境识别指令;
根据所述缓存环境识别指令,接收移动端反馈的缓存环境数据;
对所述缓存环境数据进行分析,判断是否满足缓存环境要求;
在满足缓存环境要求时,生成并向移动端发布数据缓存指令。
作为本发明实施例技术方案进一步的限定,所述根据所述数据缓存指令,在移动端缓存所述目标识别数据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分析确定所述目标识别数据的数据类型;
获取移动端的存储空间信息;
综合所述数据类型和所述存储空间信息,指定缓存位置;
根据所述数据缓存指令,在所述缓存位置缓存所述目标识别数据。
作为本发明实施例技术方案进一步的限定,所述对所述移动端进行使用环境识别,在满足使用环境时,自动使用所述目标识别数据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在携带移动端时,生成并向所述移动端发送使用环境识别指令;
根据所述使用环境识别指令,接收移动端反馈的使用环境数据;
对所述使用环境数据进行分析,判断是否满足使用环境需求;
在满足使用环境需求时,自动使用所述目标识别数据。
一种数据缓存的装置,所述装置包括记录数据获取单元、记录数据识别单元、缓存指令发布单元、目标数据缓存单元和目标数据使用单元,其中:
记录数据获取单元,用于接收用户的轻携端的记录信号,获取目标记录数据;
记录数据识别单元,用于基于大数据技术,对所述目标记录数据进行识别,确定目标识别数据;
缓存指令发布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目标识别数据,生成并向移动端发布数据缓存指令;
目标数据缓存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数据缓存指令,在移动端缓存所述目标识别数据;
目标数据使用单元,用于对所述移动端进行使用环境识别,在满足使用环境时,自动使用所述目标识别数据。
作为本发明实施例技术方案进一步的限定,所述记录数据获取单元具体包括:
穿戴识别模块,用于对轻携端进行穿戴识别,判断是否正常穿戴;
距离判断模块,用于在正常穿戴时,对轻携端和移动端进行距离分析,判断是否存在未同时携带;
模式设置模块,用于在存在未同时携带时,将轻携端设置为快捷记录模式;
数据记录模块,用于在所述快捷记录模式下,接收用户快捷输入的记录信号,获取目标记录数据。
作为本发明实施例技术方案进一步的限定,所述记录数据识别单元具体包括:
过滤处理模块,用于对所述目标记录数据进行过滤处理,生成目标处理数据;
关键提取模块,用于对所述目标处理数据进行关键提取,得到目标关键数据;
识别分析模块,用于基于大数据技术,对目标关键数据进行识别分析,生成识别分析结果;
数据匹配模块,用于通过所述识别分析结果进行数据匹配,确定目标识别数据。
作为本发明实施例技术方案进一步的限定,所述缓存指令发布单元具体包括:
指令生成模块,用于生成并向移动端发送缓存环境识别指令;
数据接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缓存环境识别指令,接收移动端反馈的缓存环境数据;
环境判断模块,用于对所述缓存环境数据进行分析,判断是否满足缓存环境要求;
指令发送模块,用于在满足缓存环境要求时,生成并向移动端发布数据缓存指令。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接收用户的轻携端的记录信号,获取目标记录数据;基于大数据技术,确定目标识别数据;根据目标识别数据,生成并向移动端发布数据缓存指令;根据数据缓存指令,在移动端缓存目标识别数据;对移动端进行使用环境识别,在满足使用环境时,自动使用目标识别数据。能够在用户没有携带移动端时,通过轻携端进行数据的快速记录,进而基于大数据技术,识别确定目标识别数据,向移动端发布数据缓存指令,将目标识别数据缓存在远程的移动端中,进而在满足使用环境时,通过移动端自动使用目标识别数据,从而能够在一些特殊的场景中,任然能够满足用户即时的数据缓存需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
图1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2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法中获取目标记录数据的流程图。
图3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法中确定目标识别数据的流程图。
图4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法中发布数据缓存指令的流程图。
图5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法中目标识别数据缓存的流程图。
图6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法中目标识别数据使用的流程图。
图7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装置的应用架构图。
图8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装置中记录数据获取单元的结构框图。
图9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装置中记录数据识别单元的结构框图。
图10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装置中缓存指令发布单元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可以理解的是,现有技术中,常见的数据缓存过程,通常只能在移动端的单个设备上实现,而在一些特殊的场景中(例如:跑步、睡觉),用户可能也会有即时的数据缓存需求,而此时可能由于移动端不在身边,或者使用移动端不方便,导致无法满足用户即时的数据缓存需求。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实施例通过接收用户的轻携端的记录信号,获取目标记录数据;基于大数据技术,确定目标识别数据;根据目标识别数据,生成并向移动端发布数据缓存指令;根据数据缓存指令,在移动端缓存目标识别数据;对移动端进行使用环境识别,在满足使用环境时,自动使用目标识别数据。能够在用户没有携带移动端时,通过轻携端进行数据的快速记录,进而基于大数据技术,识别确定目标识别数据,向移动端发布数据缓存指令,将目标识别数据缓存在远程的移动端中,进而在满足使用环境时,通过移动端自动使用目标识别数据,从而能够在一些特殊的场景中,任然能够满足用户即时的数据缓存需求。
图1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的,在本发明提供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一种数据缓存的方法,所述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01,接收用户的轻携端的记录信号,获取目标记录数据。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对轻携端发送穿戴识别指令,轻携端在接收穿戴识别指令之后,进行穿戴识别扫描,实时生成穿戴识别数据,并上传穿戴识别数据,通过对穿戴识别数据进行分析,判断用户是否将轻携端正常穿戴,并在用户将轻携端正常穿戴时,向轻携端和移动端周期性同时发送位置获取指令,轻携端和移动端在接收了位置获取指令之后,同时反馈其位置信息,进而通过对轻携端和移动端的位置进行综合分析,判断用户是否未将轻携端和移动端同时携带,在未将轻携端和移动端同时携带的情况下,向轻携端发送模式设置指令,按照模式设置指令,将轻携端设置为快捷记录模式,在快捷记录模式下,若用户需要进行数据记录,则在轻携端上进行快捷操作,通过接收用户快捷输入的记录信号,触发轻携端的数据记录功能,从而轻携端进行数据记录,得到并上传目标记录数据,进而获取轻携端记录并上传的目标记录数据。
可以理解的是,轻携端可以是智能手环、智能手表、智能眼镜、智能耳机等轻便的、方便携带的智能设备;移动端可以是手机、平板、笔记本等移动智能计算机设备;穿戴识别,可以是通过轻携端进行红外线感应,感应识别用户是否进行正常穿戴;快捷操作,可以是对轻携端进行连续的敲击,或者按下快捷按钮等操作。
具体的,图2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法中获取目标记录数据的流程图。
其中,在本发明提供的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接收用户的轻携端的记录信号,获取目标记录数据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011,对轻携端进行穿戴识别,判断是否正常穿戴。
步骤S1012,在正常穿戴时,对轻携端和移动端进行距离分析,判断是否存在未同时携带。
步骤S1013,在存在未同时携带时,将轻携端设置为快捷记录模式。
步骤S1014,在所述快捷记录模式下,接收用户快捷输入的记录信号,获取目标记录数据。
进一步的,所述数据缓存的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02,基于大数据技术,对所述目标记录数据进行识别,确定目标识别数据。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在获取了轻携端记录并上传的目标记录数据之后,通过对目标记录数据进行过滤处理,过滤目标记录数据中的冗余数据、噪音数据,生成目标处理数据,再对目标处理数据进行关键提取,得到目标关键数据,进而基于大数据技术,通过对目标关键数据进行识别分析,生成识别分析结果,通过识别分析结果进行数据匹配,确定目标识别数据。
可以理解的是,若目标记录数据是一段录音数据,则过滤处理,是对录音数据进行噪音抑制、音频增益等处理,得到目标处理数据,再提取目标处理数据中的一些清晰的录音数据,得到目标关键数据,进而以目标关键数据,进行大数据的相关识别与匹配,确定目标识别数据。
具体的,图3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法中确定目标识别数据的流程图。
其中,在本发明提供的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基于大数据技术,对所述目标记录数据进行识别,确定目标识别数据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021,对所述目标记录数据进行过滤处理,生成目标处理数据。
步骤S1022,对所述目标处理数据进行关键提取,得到目标关键数据。
步骤S1023,基于大数据技术,对目标关键数据进行识别分析,生成识别分析结果。
步骤S1024,通过所述识别分析结果进行数据匹配,确定目标识别数据。
进一步的,所述数据缓存的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03,根据所述目标识别数据,生成并向移动端发布数据缓存指令。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确定目标识别数据之后,生成缓存环境识别指令,并将缓存环境识别指令发送至移动端,移动端在接收了缓存环境识别指令之后,进行环境数据的采集,得到缓存环境数据,再将缓存环境数据进行反馈发送,从而接收移动端的缓存环境数据,通过对缓存环境数据进行环境分析,判断移动端此时是否满足缓存环境要求,并在满足缓存环境要求时,依据目标识别数据,生成对应的数据缓存指令,再将数据缓存指令向移动端发布。
可以理解的是,环境数据的采集,是对移动端进行网络环境、CPU环境、内存环境等多种环境进行数据采集的过程;通过获取移动端的缓存环境数据,分析确定移动端的网络、CPU和内存等条件是否满足进行相关数据缓存的最低要求。
具体的,图4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法中发布数据缓存指令的流程图。
其中,在本发明提供的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目标识别数据,生成并向移动端发布数据缓存指令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031,生成并向移动端发送缓存环境识别指令。
步骤S1032,根据所述缓存环境识别指令,接收移动端反馈的缓存环境数据。
步骤S1033,对所述缓存环境数据进行分析,判断是否满足缓存环境要求。
步骤S1034,在满足缓存环境要求时,生成并向移动端发布数据缓存指令。
进一步的,所述数据缓存的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04,根据所述数据缓存指令,在移动端缓存所述目标识别数据。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分析确定目标识别数据的数据类型,若目标识别数据是一段歌曲时,则可以确定目标识别数据的数据类型为音频类型,再获取移动端的存储空间信息,通过存储空间信息,确定移动端中对音频类型的数据进行缓存的空间位置,再从该空间位置中指定目标识别数据的缓存位置,根据数据缓存指令,将目标识别数据缓存至指定的缓存位置中,从而保证数据的有序缓存。
具体的,图5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法中目标识别数据缓存的流程图。
其中,在本发明提供的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数据缓存指令,在移动端缓存所述目标识别数据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041,分析确定所述目标识别数据的数据类型。
步骤S1042,获取移动端的存储空间信息。
步骤S1043,综合所述数据类型和所述存储空间信息,指定缓存位置。
步骤S1044,根据所述数据缓存指令,在所述缓存位置缓存所述目标识别数据。
进一步的,所述数据缓存的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05,对所述移动端进行使用环境识别,在满足使用环境时,自动使用所述目标识别数据。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在用户使用移动端时,生成使用环境识别指令,并将使用环境识别指令发送至移动端,移动端在接收了使用环境识别指令之后,进行使用环境的数据采集,再反馈发送使用环境数据,通过接收移动端反馈的使用环境数据,再对使用环境数据进行分析,判断移动端是否处于能够使用目标识别数据的环境场景中,若移动端处于能够使用目标识别数据的环境场景时,则根据目标识别数据生成相对应的数据使用指令,再将数据使用指令发送至移动端,使得移动端根据该数据使用指令,对目标识别数据进行自动使用。
可以理解的是,若目标识别数据是一段歌曲时,能够使用目标识别数据的环境场景为移动端与汽车进行连接,则在识别出移动端与汽车连接时,判定移动端处于能够使用目标识别数据的环境场景时,此时自动使用目标识别数据,实现对应歌曲的自动播放。
具体的,图6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法中目标识别数据使用的流程图。
其中,在本发明提供的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对所述移动端进行使用环境识别,在满足使用环境时,自动使用所述目标识别数据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051,在携带移动端时,生成并向所述移动端发送使用环境识别指令。
步骤S1052,根据所述使用环境识别指令,接收移动端反馈的使用环境数据。
步骤S1053,对所述使用环境数据进行分析,判断是否满足使用环境需求。
步骤S1054,在满足使用环境需求时,自动使用所述目标识别数据。
进一步的,图7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装置的应用架构图。
其中,在本发明提供的又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一种数据缓存的装置,包括:
记录数据获取单元101,用于接收用户的轻携端的记录信号,获取目标记录数据。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记录数据获取单元101通过对轻携端发送穿戴识别指令,轻携端在接收穿戴识别指令之后,进行穿戴识别扫描,实时生成穿戴识别数据,并上传穿戴识别数据,记录数据获取单元101通过对穿戴识别数据进行分析,判断用户是否将轻携端正常穿戴,并在用户将轻携端正常穿戴时,向轻携端和移动端周期性同时发送位置获取指令,轻携端和移动端在接收了位置获取指令之后,同时反馈其位置信息,记录数据获取单元101通过对轻携端和移动端的位置进行综合分析,判断用户是否未将轻携端和移动端同时携带,进而在未将轻携端和移动端同时携带的情况下,向轻携端发送模式设置指令,按照模式设置指令,将轻携端设置为快捷记录模式,在快捷记录模式下,若用户需要进行数据记录,则在轻携端上进行快捷操作,通过接收用户快捷输入的记录信号,触发轻携端的数据记录功能,从而轻携端进行数据记录,得到并上传目标记录数据,进而记录数据获取单元101能够获取轻携端记录并上传的目标记录数据。
具体的,图8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装置中记录数据获取单元101的结构框图。
其中,在本发明提供的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记录数据获取单元101具体包括:
穿戴识别模块1011,用于对轻携端进行穿戴识别,判断是否正常穿戴。
距离判断模块1012,用于在正常穿戴时,对轻携端和移动端进行距离分析,判断是否存在未同时携带。
模式设置模块1013,用于在存在未同时携带时,将轻携端设置为快捷记录模式。
数据记录模块1014,用于在所述快捷记录模式下,接收用户快捷输入的记录信号,获取目标记录数据。
进一步的,所述数据缓存的装置还包括:
记录数据识别单元102,用于基于大数据技术,对所述目标记录数据进行识别,确定目标识别数据。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在获取了轻携端记录并上传的目标记录数据之后,记录数据识别单元102通过对目标记录数据进行过滤处理,过滤目标记录数据中的冗余数据、噪音数据,生成目标处理数据,再对目标处理数据进行关键提取,得到目标关键数据,进而基于大数据技术,通过对目标关键数据进行识别分析,生成识别分析结果,通过识别分析结果进行数据匹配,确定目标识别数据。
具体的,图9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装置中记录数据识别单元102的结构框图。
其中,在本发明提供的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记录数据识别单元102具体包括:
过滤处理模块1021,用于对所述目标记录数据进行过滤处理,生成目标处理数据。
关键提取模块1022,用于对所述目标处理数据进行关键提取,得到目标关键数据。
识别分析模块1023,用于基于大数据技术,对目标关键数据进行识别分析,生成识别分析结果。
数据匹配模块1024,用于通过所述识别分析结果进行数据匹配,确定目标识别数据。
进一步的,所述数据缓存的装置还包括:
缓存指令发布单元103,用于根据所述目标识别数据,生成并向移动端发布数据缓存指令。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确定目标识别数据之后,缓存指令发布单元103生成缓存环境识别指令,并将缓存环境识别指令发送至移动端,移动端在接收了缓存环境识别指令之后,进行环境数据的采集,得到缓存环境数据,再将缓存环境数据进行反馈发送,从而缓存指令发布单元103接收移动端的缓存环境数据,通过对缓存环境数据进行环境分析,判断移动端此时是否满足缓存环境要求,并在满足缓存环境要求时,依据目标识别数据,生成对应的数据缓存指令,再将数据缓存指令向移动端发布。
具体的,图10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装置中缓存指令发布单元103的结构框图。
其中,在本发明提供的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缓存指令发布单元103具体包括:
指令生成模块1031,用于生成并向移动端发送缓存环境识别指令。
数据接收模块1032,用于根据所述缓存环境识别指令,接收移动端反馈的缓存环境数据。
环境判断模块1033,用于对所述缓存环境数据进行分析,判断是否满足缓存环境要求。
指令发送模块1034,用于在满足缓存环境要求时,生成并向移动端发布数据缓存指令。
进一步的,所述数据缓存的装置还包括:
目标数据缓存单元104,用于根据所述数据缓存指令,在移动端缓存所述目标识别数据。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目标数据缓存单元104通过分析确定目标识别数据的数据类型,若目标识别数据是一段歌曲时,则可以确定目标识别数据的数据类型为音频类型,再获取移动端的存储空间信息,通过存储空间信息,确定移动端中对音频类型的数据进行缓存的空间位置,再从该空间位置中指定目标识别数据的缓存位置,根据数据缓存指令,将目标识别数据缓存至指定的缓存位置中,从而保证数据的有序缓存。
目标数据使用单元105,用于对所述移动端进行使用环境识别,在满足使用环境时,自动使用所述目标识别数据。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在用户使用移动端时,目标数据使用单元105生成使用环境识别指令,并将使用环境识别指令发送至移动端,移动端在接收了使用环境识别指令之后,进行使用环境的数据采集,再反馈发送使用环境数据,目标数据使用单元105通过接收移动端反馈的使用环境数据,再对使用环境数据进行分析,判断移动端是否处于能够使用目标识别数据的环境场景中,若移动端处于能够使用目标识别数据的环境场景时,则根据目标识别数据生成相对应的数据使用指令,再将数据使用指令发送至移动端,使得移动端根据该数据使用指令,对目标识别数据进行自动使用。

Claims (10)

1.一种数据缓存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接收用户的轻携端的记录信号,获取目标记录数据;
具体的,通过对轻携端发送穿戴识别指令,轻携端在接收穿戴识别指令之后,进行穿戴识别扫描,实时生成穿戴识别数据,并上传穿戴识别数据,通过对穿戴识别数据进行分析,判断用户是否将轻携端正常穿戴,并在用户将轻携端正常穿戴时,向轻携端和移动端周期性同时发送位置获取指令,轻携端和移动端在接收了位置获取指令之后,同时反馈其位置信息,进而通过对轻携端和移动端的位置进行综合分析,判断用户是否未将轻携端和移动端同时携带,在未将轻携端和移动端同时携带的情况下,向轻携端发送模式设置指令,按照模式设置指令,将轻携端设置为快捷记录模式,在快捷记录模式下,若用户需要进行数据记录,则在轻携端上进行快捷操作,通过接收用户快捷输入的记录信号,触发轻携端的数据记录功能,从而轻携端进行数据记录,得到并上传目标记录数据,进而获取轻携端记录并上传的目标记录数据;
基于大数据技术,对所述目标记录数据进行识别,确定目标识别数据;
根据所述目标识别数据,生成并向移动端发布数据缓存指令;
根据所述数据缓存指令,在移动端缓存所述目标识别数据;
对所述移动端进行使用环境识别,在满足使用环境时,自动使用所述目标识别数据;
具体的,在用户使用移动端时,生成使用环境识别指令,并将使用环境识别指令发送至移动端,移动端在接收了使用环境识别指令之后,进行使用环境的数据采集,再反馈发送使用环境数据,通过接收移动端反馈的使用环境数据,再对使用环境数据进行分析,判断移动端是否处于能够使用目标识别数据的环境场景中,若移动端处于能够使用目标识别数据的环境场景时,则根据目标识别数据生成相对应的数据使用指令,再将数据使用指令发送至移动端,使得移动端根据该数据使用指令,对目标识别数据进行自动使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缓存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用户的轻携端的记录信号,获取目标记录数据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对轻携端进行穿戴识别,判断是否正常穿戴;
在正常穿戴时,对轻携端和移动端进行距离分析,判断是否存在未同时携带;
在存在未同时携带时,将轻携端设置为快捷记录模式;
在所述快捷记录模式下,接收用户快捷输入的记录信号,获取目标记录数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缓存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大数据技术,对所述目标记录数据进行识别,确定目标识别数据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对所述目标记录数据进行过滤处理,生成目标处理数据;
对所述目标处理数据进行关键提取,得到目标关键数据;
基于大数据技术,对目标关键数据进行识别分析,生成识别分析结果;
通过所述识别分析结果进行数据匹配,确定目标识别数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缓存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目标识别数据,生成并向移动端发布数据缓存指令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生成并向移动端发送缓存环境识别指令;
根据所述缓存环境识别指令,接收移动端反馈的缓存环境数据;
对所述缓存环境数据进行分析,判断是否满足缓存环境要求;
在满足缓存环境要求时,生成并向移动端发布数据缓存指令。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缓存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数据缓存指令,在移动端缓存所述目标识别数据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分析确定所述目标识别数据的数据类型;
获取移动端的存储空间信息;
综合所述数据类型和所述存储空间信息,指定缓存位置;
根据所述数据缓存指令,在所述缓存位置缓存所述目标识别数据。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数据缓存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移动端进行使用环境识别,在满足使用环境时,自动使用所述目标识别数据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在携带移动端时,生成并向所述移动端发送使用环境识别指令;
根据所述使用环境识别指令,接收移动端反馈的使用环境数据;
对所述使用环境数据进行分析,判断是否满足使用环境需求;
在满足使用环境需求时,自动使用所述目标识别数据。
7.一种数据缓存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记录数据获取单元、记录数据识别单元、缓存指令发布单元、目标数据缓存单元和目标数据使用单元,其中:
记录数据获取单元,用于接收用户的轻携端的记录信号,获取目标记录数据;
具体的,记录数据获取单元通过对轻携端发送穿戴识别指令,轻携端在接收穿戴识别指令之后,进行穿戴识别扫描,实时生成穿戴识别数据,并上传穿戴识别数据,记录数据获取单元通过对穿戴识别数据进行分析,判断用户是否将轻携端正常穿戴,并在用户将轻携端正常穿戴时,向轻携端和移动端周期性同时发送位置获取指令,轻携端和移动端在接收了位置获取指令之后,同时反馈其位置信息,记录数据获取单元通过对轻携端和移动端的位置进行综合分析,判断用户是否未将轻携端和移动端同时携带,进而在未将轻携端和移动端同时携带的情况下,向轻携端发送模式设置指令,按照模式设置指令,将轻携端设置为快捷记录模式,在快捷记录模式下,若用户需要进行数据记录,则在轻携端上进行快捷操作,通过接收用户快捷输入的记录信号,触发轻携端的数据记录功能,从而轻携端进行数据记录,得到并上传目标记录数据,进而记录数据获取单元能够获取轻携端记录并上传的目标记录数据;
记录数据识别单元,用于基于大数据技术,对所述目标记录数据进行识别,确定目标识别数据;
缓存指令发布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目标识别数据,生成并向移动端发布数据缓存指令;
目标数据缓存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数据缓存指令,在移动端缓存所述目标识别数据;
目标数据使用单元,用于对所述移动端进行使用环境识别,在满足使用环境时,自动使用所述目标识别数据;
具体的,在用户使用移动端时,目标数据使用单元生成使用环境识别指令,并将使用环境识别指令发送至移动端,移动端在接收了使用环境识别指令之后,进行使用环境的数据采集,再反馈发送使用环境数据,目标数据使用单元通过接收移动端反馈的使用环境数据,再对使用环境数据进行分析,判断移动端是否处于能够使用目标识别数据的环境场景中,若移动端处于能够使用目标识别数据的环境场景时,则根据目标识别数据生成相对应的数据使用指令,再将数据使用指令发送至移动端,使得移动端根据该数据使用指令,对目标识别数据进行自动使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数据缓存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记录数据获取单元具体包括:
穿戴识别模块,用于对轻携端进行穿戴识别,判断是否正常穿戴;
距离判断模块,用于在正常穿戴时,对轻携端和移动端进行距离分析,判断是否存在未同时携带;
模式设置模块,用于在存在未同时携带时,将轻携端设置为快捷记录模式;
数据记录模块,用于在所述快捷记录模式下,接收用户快捷输入的记录信号,获取目标记录数据。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数据缓存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记录数据识别单元具体包括:
过滤处理模块,用于对所述目标记录数据进行过滤处理,生成目标处理数据;
关键提取模块,用于对所述目标处理数据进行关键提取,得到目标关键数据;
识别分析模块,用于基于大数据技术,对目标关键数据进行识别分析,生成识别分析结果;
数据匹配模块,用于通过所述识别分析结果进行数据匹配,确定目标识别数据。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数据缓存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存指令发布单元具体包括:
指令生成模块,用于生成并向移动端发送缓存环境识别指令;
数据接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缓存环境识别指令,接收移动端反馈的缓存环境数据;
环境判断模块,用于对所述缓存环境数据进行分析,判断是否满足缓存环境要求;
指令发送模块,用于在满足缓存环境要求时,生成并向移动端发布数据缓存指令。
CN202310016841.0A 2023-01-06 2023-01-06 一种数据缓存的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1571258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016841.0A CN115712582B (zh) 2023-01-06 2023-01-06 一种数据缓存的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016841.0A CN115712582B (zh) 2023-01-06 2023-01-06 一种数据缓存的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712582A CN115712582A (zh) 2023-02-24
CN115712582B true CN115712582B (zh) 2023-04-28

Family

ID=852361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016841.0A Active CN115712582B (zh) 2023-01-06 2023-01-06 一种数据缓存的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712582B (zh)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047178A (zh) * 2019-03-29 2019-07-23 成都乐陪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穿戴设备的学生接送方法及系统
CN110232798A (zh) * 2019-06-06 2019-09-13 深圳信恳智能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智能移动终端便携式监控系统及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088928A (zh) * 2018-08-09 2018-12-25 广州市竣达智能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移动终端的设备监控方法
CN111427898A (zh) * 2020-03-16 2020-07-17 上海爱数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解析Oracle日志的持续数据保护系统及方法
CN112363851A (zh) * 2020-10-28 2021-02-12 广东小天才科技有限公司 智能终端的语音唤醒方法、系统、智能手表及存储介质
CN112347129B (zh) * 2020-12-01 2023-03-28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通知消息的处理方法、装置和智能穿戴设备
CN114201701B (zh) * 2022-02-18 2022-05-03 成都鲁易科技有限公司 运行环境的识别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服务端、客户端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047178A (zh) * 2019-03-29 2019-07-23 成都乐陪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穿戴设备的学生接送方法及系统
CN110232798A (zh) * 2019-06-06 2019-09-13 深圳信恳智能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智能移动终端便携式监控系统及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712582A (zh) 2023-02-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426861C (zh) 对嵌于媒介流中的重复对象提供用户控制的系统和方法
US20050182627A1 (en) Audio signal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audio signal processing method
US9959865B2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with voice recognition
KR101033451B1 (ko) 비디오-기반의 수기 입력 방법 및 장치
US20150098691A1 (en) Technology for dynamically adjusting video playback speed
JP6135880B2 (ja) 音声処理方法、音声処理システム、及び記憶媒体
US20160155455A1 (en) A shared audio scene apparatus
CN102932623A (zh) 音频数据和图像数据的捕获、同步和回放
JP2002238027A (ja) ビデオ及びオーディオ情報処理
CN102067589A (zh) 数字录像机系统及其应用方法
CN110223696B (zh) 一种语音信号的采集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
GB2437566A (en) Video recording signal pickup start and end point
CN109032345B (zh) 设备控制方法、装置、设备、服务端和存储介质
JP6799779B2 (ja) 監視映像解析システム及び監視映像解析方法
US20150279424A1 (en) Sound quality of the audio portion of audio/video files recorded during a live event
WO2020199384A1 (zh) 音频识别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5975568A (zh) 一种音频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5712582B (zh) 一种数据缓存的方法及装置
CN108781310B (zh) 选择要增强的视频的音频流的方法、装置、设备、介质
US20140169754A1 (en) Spatial Seeking In Media Files
CN112151038A (zh) 语音重放攻击检测方法、装置、可读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05474665A (zh) 声音处理装置、声音处理系统及声音处理方法
CN113542606B (zh) 拍摄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US11620997B2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device an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CN112203109A (zh) 基于特征识别的视频信息输出方法及智能终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