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711609A - 一种艉管后轴承双斜率精度检验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艉管后轴承双斜率精度检验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711609A
CN115711609A CN202211376847.0A CN202211376847A CN115711609A CN 115711609 A CN115711609 A CN 115711609A CN 202211376847 A CN202211376847 A CN 202211376847A CN 115711609 A CN115711609 A CN 11571160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ar bearing
stern tube
tube rear
dial indicator
brack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376847.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薛昌奇
范中彪
孙书霄
潘泽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dong Zhonghua Shipbuilding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dong Zhonghua Shipbuilding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dong Zhonghua Shipbuilding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dong Zhonghua Shipbuilding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376847.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711609A/zh
Publication of CN11571160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71160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30/00Energy generation of nuclear origin
    • Y02E30/30Nuclear fission reactors

Landscapes

  • A Measuring Device Byusing Mechanical Method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艉管后轴承双斜率精度检验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安装调整装置;利用调整装置将转动轴的轴线调整至与艉管后轴承的基准线相重合;向同一方向多次移动托架,以将百分表逐次移至艉管后轴承内不同的测量位置,记录每个测量位置处百分表转动到艉管后轴承顶部和底部的读数以及托架每次移动的距离,计算出百分表在艉管后轴承内第n个测量位置的上下实测差值An;计算百分表在艉管后轴承内第n个测量位置的上下理论差值An ;若百分表在艉管后轴承内第n个测量位置的上下实测差值An与上下理论差值An 之间的偏差在允许误差范围内,则艉管后轴承双斜率精度满足要求。本发明能够快速、准确地检测出艉管后轴承的双斜度,以保证其装配质量。

Description

一种艉管后轴承双斜率精度检验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船舶建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艉管后轴承双斜率精度检验方法。
背景技术
在船舶运营时,艉管后轴承经常会出现高温的现象,为了减少艉轴运行时产生的应力,通常在艉管后轴承内部设计出双斜面。船厂收到有斜率的后轴承后,常常在内场对艉管后轴承的双斜进行验收,以保证其装配质量,而如何快速准确地检验艉管后轴承内部的双斜率的精度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艉管后轴承双斜率精度检验方法,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一种艉管后轴承双斜率精度检验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1,安装调整装置;
所述调整装置包括基座、设置在基座上的电机和托架,电机的输出端安装有转动轴,转动轴穿在设置于托架上的艉管后轴承内,艉管后轴承内部设置有百分表,百分表通过连接杆与转动轴相固定;
S2,调整托架将转动轴的轴线调整至与艉管后轴承的基准线相重合;
S3,向同一方向多次移动托架,托架带着艉管后轴承水平移动,以将百分表逐次移至艉管后轴承内不同的测量位置,当百分表移至艉管后轴承内的第n个测量位置时,利用电机带着转动轴在周向转动,记录百分表的测头转动到艉管后轴承顶部和底部的读数Rn和rn、以及托架该次移动的移动距离Ln,则百分表在艉管后轴承内第n个测量位置的上下实测差值An=|Rn-rn|;
S4,根据艉管后轴承的设计图纸判断其第一斜面的左端延长点S与基准线的上下关系,对应计算出百分表在艉管后轴承内第n个测量位置的上下理论差值An';
S5,若百分表在艉管后轴承内第n个测量位置的上下实测差值An与上下理论差值An'之间的偏差在允许误差范围内,则艉管后轴承双斜率精度满足要求。
优选地,步骤S2中调整托架将转动轴的轴线调整至与艉管后轴承的基准线相重合的具体布置为:
调整托架的高度,同时利用电机带着转动轴在周向转动,转动轴带动百分表在周向转动,观察百分表在艉管后轴承内上、下、左、右四个位置的读数变化是否不超过0.01mm,若是,则转动轴的轴线与艉管后轴承的基准线相重合。
优选地,步骤S3中艉管后轴承的第一斜面的左端延长点S位于基准线下方且测量位置位于两斜面交叉位置的右侧时,百分表在艉管后轴承内第n个测量位置的上下理论差值An'={[(L0+L1+…+Ln)-W]×k1}×2,其中,n为大于3的正整数,W为第二斜面在水平面的投影长度与后轴承左基准孔的长度之和,k1为第一斜面斜率的理论值,L0为后轴承左基准孔的长度;
艉管后轴承的第一斜面的左端延长点S位于基准线下方且测量位置位于两斜面交叉位置的左侧时,百分表在艉管后轴承内第n个测量位置的上下理论差值An'=[W-(L0+L1+…+Ln)]×(k1+k2),其中,n为不大于3的正整数,k2为第二斜面的斜率。
优选地,步骤S3中艉管后轴承的第一斜面的左端延长点S位于基准线上方且测量位置位于两斜面交叉位置的右侧时,百分表在艉管后轴承内第n个测量位置的上下理论差值An'={[(L0+L1+…+Ln)-W]×k1+B}×2,n为大于3的正整数;
艉管后轴承的第一斜面的左端延长点S位于基准线上方且测量位置位于两斜面交叉位置的左侧时,百分表在艉管后轴承内第n个测量位置的上下理论差值An'=2B-[W-(L0+L1+…+Ln)]×(k1+k2),n为不大于3的正整数。
优选地,所述托架为高度可调的可在水平方向移动的支撑架。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操作简单、方便施工,能够快速、准确地检测出艉管后轴承的双斜度,以保证其装配质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是调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艉管后轴承的第一斜面的左端延长点S位于基准线下方的艉管后轴承的双斜面的示意图。
图3是艉管后轴承的第一斜面的左端延长点S位于基准线下方的艉管后轴承的左端截面示意图。
图4是艉管后轴承的第一斜面的左端延长点S位于基准线上方的艉管后轴承的双斜面的示意图。
图5是艉管后轴承的第一斜面的左端延长点S位于基准线上方的艉管后轴承的左端截面示意图。
图6是百分表与转动轴的连接示意图。
图7是托架向左移动的示意图。
图中标号的含义为:
1为基座,2为电机,3为转动轴,4为托架,5为艉管后轴承,6为百分表,7为连接杆,8为左基准孔,9为右基准孔,10为第一斜面,11为第二斜面,12为基准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应当明确,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的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除非另有规定或说明,术语“连接”、“固定”等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本说明书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所描述的“上”、“下”、“左”、“右”等方位词是以附图所示的角度来进行描述的,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实施例的限定。此外,在上下文中,还需要理解的是,当提到一个元件连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下”时,其不仅能够直接连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下”,也可以通过中间元件间接连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下”。
本发明给出一种艉管后轴承双斜率精度检验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1,安装调整装置。
所述调整装置包括基座1、设置在基座1上的电机2和托架4,电机2的输出端安装有转动轴3,转动轴3穿在设置于托架4上的艉管后轴承5内,艉管后轴承5内部设置有百分表6,百分表6通过连接杆7与转动轴3相固定,百分表6的测头指向艉管后轴承5的内壁。
本实施例中,托架4为高度可调并可在水平方向移动的支撑架,当水平移动托架时,托架4可带着艉管后轴承5在水平方向移动(左、右移动)以使百分表6对准艉管后轴承5内部斜面的不同位置;当调节托架4的高度时,可调整艉管后轴承5与转动轴3之间的相对高度位置,以使艉管后轴承5的基准线与转动轴3的轴线相重合。
所述艉管后轴承5的基准线是指艉管后轴承5的左基准孔8的中心与右基准孔9的中心的连线。
S2,调整托架4将转动轴3的轴线调整至与艉管后轴承5的基准线相重合。
具体地,水平移动托架4使百分表6位于艉管后轴承5的左基准孔8的附近,然后调整托架4的高度,同时利用电机2带着转动轴3在周向转动,转动轴3带动百分表6在周向转动,观察百分表6在艉管后轴承5内上、下、左、右四个位置的读数变化是否不超过0.01mm;再水平移动托架4使百分表6位于艉管后轴承5的右基准孔9的附近,同时利用电机2带着转动轴3在周向转动,转动轴3带动百分表6在周向转动,观察百分表6在艉管后轴承5内上、下、左、右四个位置的读数变化是否不超过0.01mm,若是,则转动轴3的轴线与艉管后轴承5的基准线相重合,若不是,再次调整托架4的高度,直至百分表6在艉管后轴承5内上、下、左、右四个位置的读数变化不超过0.01mm为止。
S3,向同一方向多次移动托架4,托架4带着艉管后轴承5水平移动,以将百分表6逐次移至艉管后轴承5内不同的测量位置,百分表6每移至艉管后轴承5内的1个测量位置,便利用电机2带着转动轴在周向转动,读取百分表的测头转动到艉管后轴承顶部和底部的读数。令百分表6在艉管后轴承5内的第n个测量位置所测量到的艉管后轴承顶部和底部的读数分别为Rn和rn,托架4从第n-1个测量位置移动至第n个测量位置所移动的距离为Ln,则百分表6在艉管后轴承5内第n个测量位置的上下实测差值An=|Rn-rn|。
S4,根据艉管后轴承的设计图纸判断其第一斜面10的左端延长点S与基准线12的上下关系,对应计算出百分表6在艉管后轴承5内第n个测量位置的上下理论差值An
当艉管后轴承5的第一斜面10的左端延长点S位于基准线12下方且测量位置位于两斜面交叉位置的右侧时,百分表6在艉管后轴承5内第n个测量位置的上下理论差值An'={[(L0+L1+…+Ln)-W]×k1}×2,其中,n为大于3的正整数,W为第二斜面11在水平面的投影长度与后轴承左基准孔8的长度之和(已知量),k1为第一斜面10斜率的理论值(已知量),L0为后轴承左基准孔8的长度(已知量),结合图2,其推导过程如下所示:
an=L×k1 (1)
L=L0+L1+L2+…+Li+Li+1-W (2)
An'=an×2 (3)
将公式(1)和(2)代入公式(3),得到An'={[(L0+L1+…+Ln)-W]×k1}×2,其中,i为位于两斜面交叉位置左侧的测量位置,i+1为位于两斜面交叉位置右侧的测量位置。
当艉管后轴承5的第一斜面10的左端延长点S位于基准线下方且测量位置位于两斜面交叉位置的左侧时,百分表6在艉管后轴承5内第n个测量位置的上下理论差值An'=[W-(L0+L1+…+Li)]×(k1+k2),其中,k2为第二斜面11的斜率,结合图2和图3,以其推导过程如下所示:
由图3可知,An'=rn-Rn,rn=an+r+bn,Rn=r-an
因此,An'=2an+bn (4)
an=[W-(L0+L1+…+Li)]×k1 (5)
bn=[W-(L0+L1+…+Li)]×(k2-k1) (6)
将公式(5)和(6)代入公式(1),得到
An'=[W-(L0+L1+…+Li)]×(k1+k2),i为位于两斜面交叉位置左侧的测量位置,i+1为位于两斜面交叉位置右侧的测量位置。
当艉管后轴承5的第一斜面10的左端延长点S位于基准线上方且测量位置位于两斜面交叉位置的右侧时,百分表6在艉管后轴承5内第n个测量位置的上下理论差值An'={[(L0+L1+…+Ln)-W]×k1+B}×2,结合图4,其推导过程如下所示:
an=L×k1+B (7)
L=L0+L1+L2+…+Li+Li+1-W (8)
An'=an×2 (9)
将公式(8)和(9)代入公式(7),得到An'={[(L0+L1+…+Ln)-W]×k1+B}×2,其中,i为位于两斜面交叉位置左侧的测量位置,i+1为位于两斜面交叉位置右侧的测量位置。
当艉管后轴承5的第一斜面10的左端延长点S位于基准线上方且测量位置位于两斜面交叉位置的左侧时,百分表6在艉管后轴承5内第n个测量位置的上下理论差值An'=2B-[W-(L0+L1+…+Ln)]×(k1+k2),结合图4和图5,以其推导过程如下所示:
An'=2an-bn (10)
an=B–(L0+L1+L2+…+Li+Li+1-W)×k1 (11)
bn=[W-(L0+L1+…+Li)]×(k2-k1) (12)
将公式(11)和(12)代入公式(10),得到An'=2B-[W-(L0+L1+…+Ln)]×(k1+k2)。
S5,若百分表6在艉管后轴承5内第n个测量位置的上下实测差值An与上下理论差值An'之间的偏差在允许误差范围内,则艉管后轴承双斜率精度满足要求。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保护的范围之内。

Claims (5)

1.一种艉管后轴承双斜率精度检验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1,安装调整装置;
所述调整装置包括基座、设置在基座上的电机和托架,电机的输出端安装有转动轴,转动轴穿在设置于托架上的艉管后轴承内,艉管后轴承内部设置有百分表,百分表通过连接杆与转动轴相固定;
S2,调整托架将转动轴的轴线调整至与艉管后轴承的基准线相重合;
S3,向同一方向多次移动托架,托架带着艉管后轴承水平移动,以将百分表逐次移至艉管后轴承内不同的测量位置,当百分表移至艉管后轴承内的第n个测量位置时,利用电机带着转动轴在周向转动,记录百分表的测头转动到艉管后轴承顶部和底部的读数Rn和rn、以及托架该次移动的移动距离Ln,则百分表在艉管后轴承内第n个测量位置的上下实测差值An=|Rn-rn|;
S4,根据艉管后轴承的设计图纸判断其第一斜面的左端延长点S与基准线的上下关系,对应计算出百分表在艉管后轴承内第n个测量位置的上下理论差值An';
S5,若百分表在艉管后轴承内第n个测量位置的上下实测差值An与上下理论差值An'之间的偏差在允许误差范围内,则艉管后轴承双斜率精度满足要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艉管后轴承双斜率精度检验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调整托架将转动轴的轴线调整至与艉管后轴承的基准线相重合的具体布置为:
调整托架的高度,同时利用电机带着转动轴在周向转动,转动轴带动百分表在周向转动,观察百分表在艉管后轴承内上、下、左、右四个位置的读数变化是否不超过0.01mm,若是,则转动轴的轴线与艉管后轴承的基准线相重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艉管后轴承双斜率精度检验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艉管后轴承的第一斜面的左端延长点S位于基准线下方且测量位置位于两斜面交叉位置的右侧时,百分表在艉管后轴承内第n个测量位置的上下理论差值An'={[(L0+L1+…+Ln)-W]×k1}×2,其中,n为大于3的正整数,W为第二斜面在水平面的投影长度与后轴承左基准孔的长度之和,k1为第一斜面斜率的理论值,L0为后轴承左基准孔的长度;
艉管后轴承的第一斜面的左端延长点S位于基准线下方且测量位置位于两斜面交叉位置的左侧时,百分表在艉管后轴承内第n个测量位置的上下理论差值An'=[W-(L0+L1+…+Ln)]×(k1+k2),其中,n为不大于3的正整数,k2为第二斜面的斜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艉管后轴承双斜率精度检验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艉管后轴承的第一斜面的左端延长点S位于基准线上方且测量位置位于两斜面交叉位置的右侧时,百分表在艉管后轴承内第n个测量位置的上下理论差值An'={[(L0+L1+…+Ln)-W]×k1+B}×2,n为大于3的正整数;
艉管后轴承的第一斜面的左端延长点S位于基准线上方且测量位置位于两斜面交叉位置的左侧时,百分表在艉管后轴承内第n个测量位置的上下理论差值An'=2B-[W-(L0+L1+…+Ln)]×(k1+k2),n为不大于3的正整数。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艉管后轴承双斜率精度检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架为高度可调的可在水平方向移动的支撑架。
CN202211376847.0A 2022-11-04 2022-11-04 一种艉管后轴承双斜率精度检验方法 Pending CN11571160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376847.0A CN115711609A (zh) 2022-11-04 2022-11-04 一种艉管后轴承双斜率精度检验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376847.0A CN115711609A (zh) 2022-11-04 2022-11-04 一种艉管后轴承双斜率精度检验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711609A true CN115711609A (zh) 2023-02-24

Family

ID=852322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376847.0A Pending CN115711609A (zh) 2022-11-04 2022-11-04 一种艉管后轴承双斜率精度检验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711609A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30085818A (ko) * 2002-05-02 2003-11-07 현대중공업 주식회사 축계 정렬 경사의 자동 조정이 가능한 탄성지지 스턴튜브
WO2008047424A1 (en) * 2006-10-18 2008-04-24 Hitachi Zosen Corporation Method and device for evaluating shafting alignment of ship
CN109204692A (zh) * 2018-10-22 2019-01-15 中船澄西船舶修造有限公司 一种船舶艉轴安装方法
CN111678499A (zh) * 2020-06-29 2020-09-18 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艉管后轴承双斜率的测量方法
CN111730099A (zh) * 2020-07-13 2020-10-02 江苏扬子鑫福造船有限公司 一种船舶轴舵系镗孔及安装的工艺方法
WO2021184929A1 (zh) * 2020-03-20 2021-09-23 浙江国际海运职业技术学院 艉推基座焊前拉线方法
CN114413845A (zh) * 2021-12-16 2022-04-29 上海江南长兴造船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在内场测量船舶艉管轴承斜率的方法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30085818A (ko) * 2002-05-02 2003-11-07 현대중공업 주식회사 축계 정렬 경사의 자동 조정이 가능한 탄성지지 스턴튜브
WO2008047424A1 (en) * 2006-10-18 2008-04-24 Hitachi Zosen Corporation Method and device for evaluating shafting alignment of ship
CN109204692A (zh) * 2018-10-22 2019-01-15 中船澄西船舶修造有限公司 一种船舶艉轴安装方法
WO2021184929A1 (zh) * 2020-03-20 2021-09-23 浙江国际海运职业技术学院 艉推基座焊前拉线方法
CN111678499A (zh) * 2020-06-29 2020-09-18 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艉管后轴承双斜率的测量方法
CN111730099A (zh) * 2020-07-13 2020-10-02 江苏扬子鑫福造船有限公司 一种船舶轴舵系镗孔及安装的工艺方法
CN114413845A (zh) * 2021-12-16 2022-04-29 上海江南长兴造船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在内场测量船舶艉管轴承斜率的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310162B (zh) 测量头的调节装置
JP6644146B2 (ja) 回転レーザの鉛直軸線を検査及び/又は較正する方法
CN109855600B (zh) 一种坡度测量装置及其测量方法
JP2563152B2 (ja) ロープの張力を測定する方法とこの方法を実行する装置
CN106885584B (zh) 测斜仪综合误差测试装置及测量方法
CN110763110A (zh) 一种三爪内径尺自动校准装置
CN115711608A (zh) 一种艉管后轴承双斜率的测量方法
US7646848B2 (en) Goniometer
KR100723757B1 (ko) 진원도 측정장치 및 그 측정방법
CN115711609A (zh) 一种艉管后轴承双斜率精度检验方法
JPS632327B2 (zh)
CN109974557A (zh) 可旋转综合测量仪及测量方法
CN217900778U (zh) 一种浮标式气动量仪的检测装置
CN106767932B (zh) 一种水准仪i角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
CN219083983U (zh) 一种滑块平行度测量仪
CN112504193B (zh) 一种拉绳位移传感器变角度测量装置及方法
CN113607121B (zh) 一种建筑工程质量检测装置
CN112697022B (zh) 一种小模数齿轮侧隙检测方法
CN218865025U (zh) 一种主减壳用量具
RU213290U1 (ru) Метрологический стенд для калибровки уровнемеров
CN117450896A (zh) 一种用于检验艉管后轴承斜率的方法
CN220566886U (zh) 一种用于水准测量中控制前后视距的装置
CN209927147U (zh) 一种手动式水平尺快速校准装置
CN219624673U (zh) 一种建筑结构墙面垂直度检测装置
CN216558918U (zh) 一种轨道测量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