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710471A - 一种功能塑料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功能塑料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710471A
CN115710471A CN202310023734.0A CN202310023734A CN115710471A CN 115710471 A CN115710471 A CN 115710471A CN 202310023734 A CN202310023734 A CN 202310023734A CN 115710471 A CN115710471 A CN 11571047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rts
layer
tinuvin
plastic film
irganox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023734.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710471B (zh
Inventor
曹丽军
李虎荣
张丛见
任月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Omay Optical Material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Omay Optical Material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Omay Optical Material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Omay Optical Material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023734.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710471B/zh
Publication of CN11571047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71047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71047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71047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功能塑料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的功能塑料膜,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功能层、第一外层、中间层、第二外层和粘结层;其中,所述功能层包含胶粘树脂,所述第一外层和第二外层独立地包含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1,4‑环己烷二甲醇酯,所述中间层包含非结晶化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本发明制备的功能塑料膜的硬度高,透过率可调,制备工艺简单,成膜工艺简易,对发展装饰材料的研究及进一步扩展高分子材料的加工工艺具有重要意义。

Description

一种功能塑料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功能膜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功能塑料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当今经济发展速度日益加快,人们的消费能力和生活质量也相应的升高;同时人们的物质文化需求不断增加,对在生活和生产中器材的装饰面板的功能需求越来越多,也越来越高。其中,如电子产品的手机后盖、平板显示器后盖、笔记本电脑后盖、家用电器和家庭生活厨卫家具等外层装饰板等众多材料都要求越来越多的涂层性能,如硬度、抗划伤、抗污、肤感效果等。
目前,为了满足以上市场需求,从业者提出了多种技术手段。首先,直接在一种高分子基材上进行涂布处理增加高分子基材功能化,由于高分子基材化学性质不活泼,这样涂布后形成的涂层粘附性差,涂层容易从高分子基材表面脱落,不具备实用价值。
为了解决以上出现的问题,又发展了一种底涂的工艺手段,即将一种功能涂层均匀涂覆于高分子表面,其功能是实现基材与功能涂层之间的过渡层,然后再经过涂布工艺将功能涂布液均匀涂覆于高分子基材表面,通过热固化或和光固化手段产生性能优异的涂层,如硬化层和抗污层等,该种方法由于增加了制程工艺手段和原料成本,造成工艺复杂、生产效率低和成本高。同时为了增加涂层与基材之间的粘附性,又发展了刻蚀的方法,即用对高分子基材有腐蚀性的溶剂在高分子基材表面刻蚀出微坑,使得在进行涂布后涂布液渗入到微坑里,固化后涂层与基底之间形成很强的锚定作用,进而使涂层在高分子基材之间形成强的粘附性,但是,这项技术使用的腐蚀性溶剂会造成空气环境污染,操作环境恶劣,同时成本高,大大限制了该技术的应用发展。随着技术的发展,更为先进的方法又涌现出来:借助等离子体或臭氧处理高分子表面,使其表面产生羟基或羧基等高活性的反应基团,同时增加表面张力,经过涂布工艺将功能涂布液均匀涂覆于高分子基材表面,通过热固化或和光固化手段产生性能优异的涂层,如硬化层和抗污层等,但是该技术增加了等离子体或臭氧处理设备,大大提高了生产成本,阻碍了该技术的应用发展。
CN107722860A公开了一种双面印刷热收缩压敏标签,包括具有上表面和下表面的PETG/APET透明薄膜,其热收缩率大于50%;PETG/APET透明薄膜的上表面作为第一印刷载体;复合在第一印刷载体上表面并作为第二印刷载体的薄膜层;设置在PETG/APET透明薄膜下表面的可移除压敏粘合剂层;双面印刷复合热收缩压敏标签黏附于容器外表面;含有标签的容器经80℃热气或80℃温水洗涤30-120s,标签可自动从容器上脱离,粘合剂保留在标签上。该发明通过采用收缩率大的薄膜材料和可移除的压敏胶粘合剂,在特定的温度条件下标签能够自动从容器上脱离,便于容器的回收再利用。
CN103448334A公开了一种耐紫外线大幅面低温预涂膜及其制备方法,包括外表层、功能层,以及位于所述外表层和功能层之间的中间层,其中,所述外表层为双向拉伸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薄膜;所述中间层为聚乙烯亚胺水溶液层;所述功能层为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紫外线吸收剂母粒与防粘连剂母粒的混合物构成的薄膜。该预涂膜具有由具由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紫外线吸收剂母粒与防粘连剂母粒的混合物组成的功能层,使得其具有更好的吸收紫外线的功能,可以吸收80%以上的UVA、100%的UVB,有效避免了印刷品由于太阳光的照射导致的老化、黄变、降解的问题,同时该预涂膜能在较低温度下进行覆膜,减少对印刷品的损伤程度,同时又可以节省能源。
但是,上述功能膜的各层之间的粘附性能以及综合性能有待进一步提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功能塑料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的功能塑料膜的硬度高,力学性能优异,表面涂层肤感效果好,具有高的耐候性和耐溶剂性。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功能塑料膜,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功能塑料膜,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功能层、第一外层、中间层、第二外层和粘结层,且各层之间锚定连接;其中,所述功能层包含胶粘树脂,所述第一外层和第二外层独立地包含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1,4-环己烷二甲醇酯,所述中间层包含非结晶化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所指的锚定,是指通过控制共挤模头温度、定型温度和定型辊的粗糙度,在各层基材的表面形成一定的物理化学性状,例如表面微坑、凸起和具有一定的表面温度,一层的凸起与另一层的微坑相互咬合使得在材料结构中层与层之间形成锚定作用。
按重量份计,所述第一外层和第二外层独立地包括如下组分: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1,4-环己烷二甲醇酯的重量份为100-1000份,例如为100份、200份、300份、400份、500份、600份、700份、800份、900份、1000份等。
抗氧化剂的重量份为1-20份,例如为1份、2份、3份、4份、5份、6份、7份、8份、9份、10份、11份、12份、13份、14份、15份、16份、17份、18份、19份或20份等。
紫外线吸收剂的重量份为1-20份,例如为1份、2份、3份、4份、5份、6份、7份、8份、9份、10份、11份、12份、13份、14份、15份、16份、17份、18份、19份或20份等。
光稳定剂的重量份为1-20份,例如为1份、2份、3份、4份、5份、6份、7份、8份、9份、10份、11份、12份、13份、14份、15份、16份、17份、18份、19份或20份等。
具体的,所述第一外层和第二外层中,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1,4-环己烷二甲醇酯(PETG),是一种非结晶型共聚聚酯材料,主要由对苯二甲酸(TPA)与乙二醇(EG)反应后生成,其中有部分数量的乙二醇被环已二甲醇(CHDM)所取代。加入CHDM的作用是可以防止结晶化,同时改善加工性能,提高韧性、透明度和化学稳定性等。包括不限于牌号:SkygreenSF 200、Skygreen S2008、Skygreen P-SF、Skygreen PN400、Skygreen PN300、SkygreenPN100、Skygreen KN200、Skygreen KN100、Skygreen K2012、Skygreen JN 400、SkygreenJN 200K、Skygreen J2003等。
优选地,所述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1,4-环己二烯二亚甲基对苯二甲酸酯的数均分子量为20000-120000,例如为20000、30000、40000、50000、60000、70000、80000、90000、100000、110000、120000,进一步优选地,数均分子量为30000-100000,更优选地,数均分子量为40000-90000。
所述抗氧化剂(Antioxidant)广泛用于高分子聚合物诸如橡胶、塑料和粘合剂中,用于防止聚合物材料因氧化降解而失去强度和韧性,分为受阻酚类、受阻胺类和亚硝酸盐类。包括不限于牌号:Irganox B225、Irganox 1076、Irganox MD 1024、Irganox 1010、Irganox 245、Irganox 500、Irganox 245 (ED)、Irganox 245-DW、Irganox 1035、Irganox1076、Irganox 1135、Irganox 1425、Irgafos 126 (ED)、Irganox 168、Irganox PS 802、Irganox B 225 (ED)、Irganox B 900。
所述紫外线吸收剂(Ultraviolet Light Absorber、UVA)是能吸收阳光及荧光光源中的紫外线部分,而本身又不发生变化,分为水杨酸酯类、苯酮类、苯并三唑类、取代丙烯腈类、三嗪类和受阻胺类。包括不限于牌号:Tinuvin 400-DW (N)、Tinuvin 477-DW (N)、Tinuvin 479-DW (N)、Tinuvin 99-2、Tinuvin 326、Tinuvin 384-2、Tinuvin 900、Tinuvin928、Tinuvin 1130、Tinuvin 460、Tinuvin 477、Tinuvin 400、Tinuvin 405、Tinuvin 479、Chimassorb 81 (ED)、Tinuvin Carboprotect。
所述光稳定剂为受阻胺类光稳定剂(Hindered Amine Light Stabilizers,HALS)是高分子制品(例如塑料、橡胶、涂料、合成纤维)的一种添加剂,它能屏蔽或吸收紫外线的能量,猝灭单线态氧及将氢过氧化物分解成非活性物质等功能,使高分子聚合物在光的辐射下,能排除或减缓光化学反应可能性,阻止或延迟光老化的过程,从而达到延长高分子聚合物制品使用寿命的目的。包括不限于牌号:Tinuvin 292、Tinuvin 292HP、Tinuvin 123-DW、Tinuvin 111 FDL、Tinuvin 770 DF (ED)、Tinuvin 123、Tinuvin 152、Tinuvin 249、Tinuvin 622 SF、Tinuvin 5100、Tinuvin 1198,Tinuvin 111 FDL、Tinuvin 5050、Tinuvin5060、Tinuvin 5151、Tinuvin 5248、Tinuvin 5251、Tinuvin 5333-DW (N)、Tinuvin B 75(ED)。
按重量份计,所述中间层包括如下组分:
非结晶化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的重量份为100-1000份,例如为100份、200份、300份、400份、500份、600份、700份、800份、900份、1000份等。
抗氧化剂的重量份为1-20份,例如为1份、2份、3份、4份、5份、6份、7份、8份、9份、10份、11份、12份、13份、14份、15份、16份、17份、18份、19份或20份等。
紫外线吸收剂的重量份为1-20份,例如为1份、2份、3份、4份、5份、6份、7份、8份、9份、10份、11份、12份、13份、14份、15份、16份、17份、18份、19份或20份等。
光稳定剂的重量份为1-20份,例如为1份、2份、3份、4份、5份、6份、7份、8份、9份、10份、11份、12份、13份、14份、15份、16份、17份、18份、19份或20份等。
具体的,所述中间层中,非结晶化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包括不限于牌号:CZ-318、CZ312、CZ302、WP56151、WP56152、WP56153、CB602、CB608S、CB651S、SBG80、SBG-801、SBG802、SBG805、WB8816、WB863AA、WB6618、WB8828AA、WB8828B、WB8839AA、80K、86T、CZ33、KE131、KE531、KE731、KE831、KE931。
所述中间层中,所述抗氧化剂(Antioxidant)广泛用于高分子聚合物诸如橡胶、塑料和粘合剂中,用于防止聚合物材料因氧化降解而失去强度和韧性,分为受阻酚类、受阻胺类和亚硝酸盐类。包括不限于牌号:Irganox B225、Irganox 1076、Irganox MD 1024、Irganox 1010、Irganox 245、Irganox 500、Irganox 245 (ED) 、Irganox 245-DW、Irganox1010、Irganox 1035、Irganox 1076、Irganox 1135、Irganox 1425、Irgafos 126 (ED)、Irganox 168、Irganox PS 802、Irganox B 225 (ED)、Irganox B 900。
所述中间层中,所述紫外线吸收剂(Ultraviolet Light Absorber、UVA)是能吸收阳光及荧光光源中的紫外线部分,而本身又不发生变化,分为水杨酸酯类、苯酮类、苯并三唑类、取代丙烯腈类、三嗪类和受阻胺类。包括不限于牌号:Tinuvin 400-DW (N)、Tinuvin477-DW (N)、Tinuvin 479-DW (N)、Tinuvin 1130、Tinuvin 99-2、Tinuvin 326、Tinuvin384-2、Tinuvin 900、Tinuvin 928、Tinuvin 1130、Tinuvin 460、Tinuvin 477、Tinuvin400、Tinuvin 405、Tinuvin 479、Chimassorb 81 (ED)、Tinuvin Carboprotect。
所述中间层中,所述光稳定剂为受阻胺类光稳定剂(Hindered Amine LightStabilizers,HALS)是高分子制品(例如塑料、橡胶、涂料、合成纤维)的一种添加剂,它能屏蔽或吸收紫外线的能量,猝灭单线态氧及将氢过氧化物分解成非活性物质等功能,使高分子聚合物在光的辐射下,能排除或减缓光化学反应可能性,阻止或延迟光老化的过程,从而达到延长高分子聚合物制品使用寿命的目的。包括不限于牌号:Tinuvin 292、Tinuvin292HP、Tinuvin 123-DW、Tinuvin 111 FDL、Tinuvin 770 DF (ED)、Tinuvin 123、Tinuvin152、Tinuvin 249、Tinuvin 622 SF、Tinuvin 5100、Tinuvin 1198、Tinuvin 111 FDL、Tinuvin 5050、Tinuvin 5060、Tinuvin 5151、Tinuvin 5248、Tinuvin 5251、Tinuvin5333-DW (N)、Tinuvin B 75 (ED)。
本发明中,所述胶粘树脂为光固化组合物和/或热固化组合物。
按重量份计,所述光固化组合物包含如下组分:
单体的重量份为10-100份,例如为10份、20份、30份、40份、50份、60份、70份、80份、90份或100份等。
低聚物的重量份为20-100份,例如为20份、30份、40份、50份、60份、70份、80份、90份或100份等。
光引发剂的重量份为2-40份,例如为2份、3份、4份、5份、6份、7份、8份、9份、10份、15份、20份、25份、30份、35份或40份等。
附着力促进剂的重量份为1-20份,例如为1份、2份、3份、4份、5份、6份、7份、8份、9份、10份、11份、12份、13份、14份、15份、16份、17份、18份、19份或20份等。
流变助剂的重量份为2-40份,例如为2份、3份、4份、5份、6份、7份、8份、9份、10份、15份、20份、25份、30份、35份或40份等。
抗氧化剂的重量份为1-10份,例如为1份、2份、3份、4份、5份、6份、7份、8份、9份、10份等。
紫外线吸收剂的重量份为1-10份,例如为1份、2份、3份、4份、5份、6份、7份、8份、9份、10份等。
光稳定剂的重量份为1-10份,例如为1份、2份、3份、4份、5份、6份、7份、8份、9份、10份等。
溶剂的用量为光固化组合物固含量在20-100 wt%所需量。
其中,所述光固化组合物中的单体为丙烯酸类单体、苯乙烯类单体、马来酸酐类单体和呋喃类单体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混合物。
所述单体可以是丙烯酸酯类单体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丙烯酸酯类单体指含丙烯酸结构的脂类或者是其脂类的同系物,含有大于等于一个的丙烯酸酯反应官能团。包括不限于单官能团单体:环脂肪族甲基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十三烷酯、二环戊二烯甲基丙烯酸酯、甲氧基聚乙二醇单甲基丙烯酸酯、三乙二醇乙醚甲基丙烯酸酯、烷氧基十二烷基丙烯酸酯、四氢呋喃甲基丙烯酸酯、脂环族丙烯酸酯、2(2-乙氧基)乙基丙烯酸酯、丙烯酸十八烷基酯、四氢呋喃丙烯酸酯、十二烷基甲基丙烯酸酯、硬脂丙烯酸甲酯、十二烷基丙烯酸酯、2-苯氧基乙基丙烯酸酯、2-苯氧基乙基甲基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仲丁酯、丙烯酸仲丁酯、丙烯酸异癸酯、环脂肪族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异冰片酯、丙烯酸异辛酯、十三烷基丙烯酸酯、丙烯酸己内酯、(4)乙氧基化壬基苯酚丙烯酸酯、丙烯酸异冰片酯、三羟甲基丙烷缩甲醛丙烯酸酯、丙烯酸月桂基酯、甲基丙烯酸仲丁酯、甲基丙烯酸月桂基酯、甲氧基聚乙二醇甲基丙烯酸酯、烷氧化四氢呋喃丙烯酸酯、烷氧化壬基苯酚丙烯酸酯、烷氧化苯酚丙烯酸酯;包括不限于双官能团单体:环己烷二甲醇二丙烯酸酯、丙烯酸酯、烷氧化新戊二醇二丙烯酸酯、乙氧化双酚A二甲基丙烯酸酯、二缩三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三缩四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聚乙二醇(200)二甲基丙烯酸酯、1,3-丁二醇二丙烯酸酯、1,4-丁二醇二丙烯酸酯、1,4-丁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二乙二醇二丙烯酸酯、二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1,6-己二醇二丙烯酸酯、1,6-己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新戊二醇二丙烯酸酯、新戊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聚乙二醇(600)二甲基丙烯酸酯、聚乙二醇(200)二丙烯酸酯、聚乙二醇(400)二甲基丙烯酸酯、1,12-十二烷基二甲基丙烯酸酯、四甘醇二丙烯酸酯、二缩三乙二醇二丙烯酸酯、1,3-丁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二缩三丙二醇二丙烯酸酯、聚乙二醇(400)二丙烯酸酯、(2)乙氧化双酚A二甲基丙烯酸酯、(3)乙氧化双酚A二丙烯酸酯、(10)乙氧化双酚A二甲基丙烯酸酯、二丙二醇二丙烯酸酯、乙氧化(4)双酚A二甲基丙烯酸酯、乙氧化(6)双酚A二甲基丙烯酸酯、聚乙二醇(600)二丙烯酸酯、三环硅烷二甲醇二丙烯酸酯、(2)丙氧化新戊二醇二丙烯酸酯、乙氧化(30)双酚A二丙烯酸酯;包括不限于三官能团单体:三羟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三(2-羟乙基)异氰脲酸三丙烯酸酯、(20)乙氧化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3)乙氧化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6)乙氧化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9)乙氧化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15)乙氧化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3)丙氧化丙三醇三丙烯酸酯;高官能度单体:二季戊四醇六丙烯酸酯、季戊四醇四丙烯酸酯、二-三羟甲基丙烷四丙烯酸酯、二季戊四醇五丙烯酸酯、(4)乙氧化季戊四醇四丙烯酸酯等,还可以包括以上丙烯酸的衍生物。
所述光固化组合物中,所述低聚物为丙烯酸酯类低聚物。低聚物,又称寡聚物、齐聚物、寡合物、低聚体或寡体,由较少的重复单元所组成的聚合物,其相对分子质量介于小分子和高分子之间。包括不限于:脂肪族聚氨酯丙烯酸酯、聚氨酯丙烯酸酯、芳香族聚氨酯丙烯酸酯、环氧丙烯酸酯、环氧化大豆油丙烯酸酯、改性环氧丙烯酸酯、环氧甲基丙烯酸酯、脂肪族有机硅丙烯酸酯、酸性功能性丙烯酸酯、有机硅聚氨酯丙烯酸酯、聚丁二烯二甲基丙烯酸酯、聚丁二烯二丙烯酸酯、聚酯丙烯酸酯、丙烯酸酯聚酯、氯化聚酯丙烯酸酯。
所述光固化组合物中,所述低聚物优选为环氧丙烯酸酯、聚酯丙烯酸酯、聚氨酯丙烯酸酯、聚醚丙烯酸酯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混合物。
所述光固化组合物中,所述光引发剂又名光固化剂或光敏剂,是指吸收特定波长范围(紫外光区或可见光区)的光波能量,产生自由基或阳离子,进而激发单体交联聚合固化。光引发剂可以是2-羟基-2-甲基-1-苯基丙酮、2,4,6-三甲基苯甲酰基苯基膦酸乙酯、苯甲酰甲酸甲酯、1-羟基环己基苯基甲、二乙氧基-苯基苯乙酮、二乙氧基苯乙酮、二甲氧基苯基苯乙酮、2,4-二羟基二苯甲酮、2,4,6-三甲基苯甲酰乙氧基苯基氧化膦、2,2-二仲丁氧基苯乙酮、α-羟基酮、羟基环己基苯基酮、羟基甲基苯基丙酮、2-甲基-1-[4-甲硫基苯基]-2-吗啉基-1-丙酮、1-(4-异丙基苯基)-2-羟基-2-甲基丙-1-酮、1-(4-十二烷基苯基)-2-羟基-2-甲基丙-1-酮、4-(2-羟基乙氧基)苯基-(2-羟基-2-丙基)酮、二(2,6-二甲氧基苯甲酰基)-2,4,4-三甲基戊基氧化膦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
所述光固化组合物中,所述附着力促进剂是有产生或提高在基材与涂层之间结合力的化学成分,使得涂层在基材上有很强的附着力进而能应用到实际场所。包括但不限于牌号为:CoatOSil 1770、CoatOSil 2287、CoatOSil DRI、CoatiOSil MP 200、Silquest A-1170、Silquest A-171、Silquest A-187、Silquest A-1110、Silquest A-1100、SilquestA-186、Silquest A-1871、Silquest A-2120、Silquest A-Link 597、Silquest A-9627、Silquest Y-Y9669、BYK-4509、BYK-4510、BYK-4511、BYK-4512、BYK-C 8000、BYK-4513。
所述光固化组合物中,所述流变助剂是指有效降低涂膜的表面张力,在涂布成膜过程中得到一个均一、平整、光滑的涂层,提高其成膜性的物质。包括但不限于牌号为TEGOGlide 440、TEGO Glide 110、TEGO Flow 425、TEGO Glide 482、TEGO Glide 410、EASYTECHST-5050、BYK333、BYK341、BYK349、TERIC 320、BYK348、N-2218、BYK306、BYK307和FS-3100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混合物。
所述光固化组合物中,所述抗氧化剂(Antioxidant)广泛用于高分子聚合物诸如橡胶、塑料和粘合剂中,用于防止聚合物材料因氧化降解而失去强度和韧性,分为受阻酚类、受阻胺类和亚硝酸盐类。包括不限于牌号:Irganox B225,Irganox 1076,Irganox MD1024,Irganox 1010,Irganox 245,Irganox 500,Irganox 245 (ED),Irganox 245-DW,Irganox 1010,Irganox 1035,Irganox 1076,Irganox 1135,Irganox 1425,Irgafos 126(ED)、Irganox 168、Irganox PS 802、Irganox B 225 (ED)、Irganox B 900。
所述光固化组合物中,所述紫外线吸收剂(Ultraviolet Light Absorber、UVA)是能吸收阳光及荧光光源中的紫外线部分,而本身又不发生变化,分为水杨酸酯类、苯酮类、苯并三唑类、取代丙烯腈类、三嗪类和受阻胺类。包括不限于牌号:Tinuvin 400-DW (N)、Tinuvin 477-DW (N)、Tinuvin 479-DW (N)、Tinuvin 1130、Tinuvin 99-2、Tinuvin 326、Tinuvin 384-2、Tinuvin 900、Tinuvin 928、Tinuvin 1130、Tinuvin 460、Tinuvin 477、Tinuvin 400、Tinuvin 405、Tinuvin 479、Chimassorb 81 (ED)、Tinuvin Carboprotect。
所述光固化组合物中,所述光稳定剂为受阻胺类光稳定剂(Hindered AmineLight Stabilizers,HALS)是高分子制品(例如塑料、橡胶、涂料、合成纤维)的一种添加剂,它能屏蔽或吸收紫外线的能量,猝灭单线态氧及将氢过氧化物分解成非活性物质等功能,使高分子聚合物在光的辐射下,能排除或减缓光化学反应可能性,阻止或延迟光老化的过程,从而达到延长高分子聚合物制品使用寿命的目的。包括不限于牌号:Tinuvin 292、Tinuvin 292HP、Tinuvin 123-DW、Tinuvin 111 FDL、Tinuvin 770 DF (ED)、Tinuvin 123、Tinuvin 152、Tinuvin 249、Tinuvin 622 SF、Tinuvin 5100、Tinuvin 1198,Tinuvin 111FDL、Tinuvin 5050、Tinuvin 5060、Tinuvin 5151、Tinuvin 5248、Tinuvin 5251、Tinuvin5333-DW (N)、Tinuvin B 75 (ED)。
所述光固化组合物中,所述溶剂为异丙醇、水、乙醇、甲醇、正丙醇、丁二醇、丙酮和丁酮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混合物。
按重量份计,所述热固化组合物包含如下组分:
环氧树脂的重量份为1-100份,例如为1份、5份、10份、15份、20份、22份、24份、26份、30份、32份、34份、38份、40份、45份、50份、60份、70份、80份、90份或100份等。
固化剂的重量份为2-40份,例如为2份、3份、4份、5份、6份、7份、8份、9份、10份、15份、20份、25份、30份、35份或40份等。
附着力促进剂的重量份为1-20份,例如为1份、2份、3份、4份、5份、6份、7份、8份、9份、10份、11份、12份、13份、14份、15份、16份、17份、18份、19份或20份等。
流变助剂的重量份为0-11份,例如为0份、1份、2份、3份、4份、5份、6份、7份、8份、9份、10份、11份等。
抗氧化剂的重量份为1-10份,例如为1份、2份、3份、4份、5份、6份、7份、8份、9份、10份等。
紫外线吸收剂的重量份为1-10份,例如为1份、2份、3份、4份、5份、6份、7份、8份、9份、10份等。
光稳定剂的重量份为1-10份,例如为1份、2份、3份、4份、5份、6份、7份、8份、9份、10份等。
溶剂的用量为热固化组合物固含量在20-100 wt%所需量。
所述热固化组合物中,所述环氧树脂是一种高分子聚合物,分子式通式为(C11H12O3)n,是指分子中含有两个以上环氧基团的一类聚合物的总称。由于环氧基的化学活性,可用多种含有活泼氢的化合物使其开环,固化交联生成网状结构,因此它是一种热固性树脂。包括不限于:双酚A型,酚醛型,脂肪链型,卤代烃型,缩水甘油胺型环氧树脂(EpoxyResin of Glycidylamine),缩水甘油醚型,缩水甘油酯型,还可以包括以上的衍生物。包括不限于牌号为:Bisphenol A Epoxy Resins:D.E.R 332、D.E.R 383、D.E.R 330、D.E.R.331、D.E.R. 317、Modified Bisphenol A Epoxy Resins:D.E.R. 321、D.E.R. 3212、D.E.R. 322、D.E.R. 323、D.E.R. 324、D.E.R. 325、D.E.R. 329、D.E.R. 362、XZ92742.00、D.E.R. 353、Bisphenol F Epoxy Resins:D.E.R. 354、D.E.R. 736、D.E.R.732、D.E.R.750、D.E.R.3913、D.E.N. 425,D.E.N. 431、D.E.N. 438、D.E.N. 438L、D.E.N. 438-A85、D.E.N. 438-EK85、D.E.N. 438-MAK85、D.E.N. 438-MK75、D.E.N. 438-X80、D.E.N.439、D.E.N. 439-EK85、D.E.R. 530-A80、D.E.R. 538-A80、D.E.R. 542、D.E.R. 560、D.E.R. 592-A80、D.E.R. 593、D.E.R. 661、D.E.R. 6116、D.E.R. 662E、D.E.R. 6224、D.E.R. 662UH、D.E.R. 663U、D.E.R. 663UE、D.E.R. 664、D.E.R. 664U、D.E.R. 664UE、D.E.R. 6330-A10、D.E.R. 642U、D.E.R. 672U、D.E.R. 6225、D.E.R. 6508、D.E.R. 6155、D.E.R. 667E、D.E.R. 668-20、D.E.R. 669-20、D.E.R. 669E等。
所述热固化组合物中,所述固化剂又名硬化剂、熟化剂或变定剂,是一类增进或控制固化反应的物质或混合物。树脂固化是经过缩合、闭环、加成或催化等化学反应,使热固性树脂发生不可逆的变化过程,固化是通过添加固化(交联)剂来完成的。固化剂是必不可少的添加物,无论是作粘接剂、涂料、浇注料都需添加固化剂,否则环氧树脂不能固化。固化剂的品种对固化物的力学性能、耐热性、耐水性、耐腐蚀性等都有很大影响。包括不限于:碱性类(脂肪族二胺和多胺、芳香族多胺、其它含氮化合物及改性脂肪胺)、酸性类(有机酸、酸酐、三氟化硼及其络合物)、加成型、催化型、显在型、胺类固化剂(乙二胺、己二胺、二乙烯三胺、三乙烯四胺、二乙烯三胺、二乙氨基丙胺、间苯二胺)、酸酐类固化剂(顺丁烯二酸酐、邻苯二甲酸酐、甲基四氢苯酐(MTPHA)、合成树脂类固化剂、潜伏型固化剂(双氰胺)、硫醇类、酚类、醇类、酮亚胺是由多元胺(如二亚乙基三胺(DTA)、二甲基二苯胺(TTA)、二亚丙基二胺(DPDA)和间苯二甲胺(m-XDA)),与酮类(如甲乙酮(MEK)、甲基异丁基酮(MIBK))经缩合反应制得,用作高固体分涂料固化剂,得到了人们的关注。酮亚胺混合环氧树脂后的固化速度很慢,是一种潜固化剂,通过吸收空气中的水分,重新生成胺并在室温下固化。咪唑类固化剂,硫醇类固化剂,聚硫类固化剂。包括不限于牌号:Fortegra 100 Epoxy Toughening Agent、Fortegra 102 Epoxy Toughening Agent、Fortegra 104 Epoxy Toughening Agent、Fortegra 201 Epoxy Toughening Agent、Fortegra 301 Epoxy Toughening Agent、JEFFAMINE D-230、JEFFAMINE D-400、JEFFAMINE D-2000、JEFFAMINE D-4000、JEFFAMINED-205、JEFFAMINE T-403、JEFFAMINE T-3000、JEFFAMINE T-5000、JEFFAMINE EDR-148、JEFFAMINE M-2070等。
所述热固化组合物中,所述附着力促进剂是有产生或提高在基材与涂层之间结合力的化学成分,使得涂层在基材上有很强的附着力进而能应用到实际场所。包括但不限于牌号为:CoatOSil 1770、CoatOSil 2287、CoatOSil DRI、CoatiOSil MP 200、Silquest A-1170、Silquest A-171、Silquest A-187、Silquest A-1110、Silquest A-1100、SilquestA-186、Silquest A-1871、Silquest A-2120、Silquest A-Link 597、Silquest A-9627、Silquest Y-Y9669、BYK-4509、BYK-4510、BYK-4511、BYK-4512、BYK-C 8000、BYK-4513。
所述热固化组合物中,所述流变助剂是指有效降低涂膜的表面张力,在涂布成膜过程中得到一个均一、平整、光滑的涂层,提高其成膜性的物质。包括但不限于牌号为TEGOGlide 440、TEGO Glide 110、TEGO Flow 425、TEGO Glide 482、TEGO Glide 410、EASYTECHST-5050、BYK333、BYK341、BYK349、TERIC 320、BYK348、N-2218、BYK306、BYK307和FS-3100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混合物。
所述热固化组合物中,所述抗氧化剂(Antioxidant)广泛用于高分子聚合物诸如橡胶、塑料和粘合剂中,用于防止聚合物材料因氧化降解而失去强度和韧性,分为受阻酚类、受阻胺类和亚硝酸盐类。包括不限于牌号:Irganox B225、Irganox 1076、Irganox MD1024、Irganox 1010、Irganox 245、Irganox 500、Irganox 245 (ED)、Irganox 245-DW、Irganox 1010、Irganox 1035、Irganox 1076、Irganox 1135、Irganox 1425、Irgafos 126(ED)、Irganox 168、Irganox PS 802、Irganox B 225 (ED)、Irganox B 900。
所述热固化组合物中,所述紫外线吸收剂(Ultraviolet Light Absorber、UVA)是能吸收阳光及荧光光源中的紫外线部分,而本身又不发生变化,分为水杨酸酯类、苯酮类、苯并三唑类、取代丙烯腈类、三嗪类和受阻胺类。包括不限于牌号:Tinuvin 400-DW (N)、Tinuvin 477-DW (N)、Tinuvin 479-DW (N)、Tinuvin 1130、Tinuvin 99-2、Tinuvin 326、Tinuvin 384-2、Tinuvin 900、Tinuvin 928、Tinuvin 1130、Tinuvin 460、Tinuvin 477、Tinuvin 400、Tinuvin 405、Tinuvin 479、Chimassorb 81 (ED)、Tinuvin Carboprotect。
所述热固化组合物中,所述光稳定剂为受阻胺类光稳定剂(Hindered AmineLight Stabilizers,HALS)是高分子制品(例如塑料、橡胶、涂料、合成纤维)的一种添加剂,它能屏蔽或吸收紫外线的能量,猝灭单线态氧及将氢过氧化物分解成非活性物质等功能,使高分子聚合物在光的辐射下,能排除或减缓光化学反应可能性,阻止或延迟光老化的过程,从而达到延长高分子聚合物制品使用寿命的目的。包括不限于牌号:Tinuvin 292、Tinuvin 292HP、Tinuvin 123-DW、Tinuvin 111 FDL、Tinuvin 770 DF (ED)、Tinuvin 123、Tinuvin 152、Tinuvin 249、Tinuvin 622 SF、Tinuvin 5100、Tinuvin 1198,Tinuvin 111FDL、Tinuvin 5050、Tinuvin 5060、Tinuvin 5151、Tinuvin 5248、Tinuvin 5251、Tinuvin5333-DW (N)、Tinuvin B 75 (ED)。
所述热固化组合物中,所述溶剂为异丙醇、水、乙醇、甲醇、正丙醇、丁二醇、丙酮和丁酮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混合物。
本发明中,所述功能塑料膜的总厚度为100-800μm,例如为100μm、200μm、300μm、400μm、500μm、600μm、700μm、800μm等。
所述功能层的厚度为1-30μm,例如为1μm、5μm、10μm、15μm、20μm、25μm、30μm等。
所述第一外层和第二外层的厚度独立地为5-250μm,例如为5μm、10μm、20μm、30μm、40μm、50μm、60μm、70μm、80μm、90μm、100μm、110μm、120μm、130μm、140μm、150μm、160μm、170μm、180μm、190μm、200μm、210μm、220μm、230μm、240μm、250μm等。
所述中间层的厚度为10-500μm,例如为10μm、20μm、30μm、40μm、50μm、60μm、70μm、80μm、90μm、100μm、150μm、200μm、250μm、300μm、350μm、400μm、450μm、500μm等。
所述粘结层的厚度为1-20μm,例如为1μm、5μm、10μm、15μm、20μm等。
本发明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种目的之一所述的功能塑料膜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按照第一外层、中间层、第二外层的顺序采用共挤工艺制备三明治结构;
(2)采用涂布工艺将功能层和粘结层分别涂布与所述第一外层和第二外层的表面,固化后得到所述功能塑料膜。
本发明的功能塑料膜的制备方法,采用共挤出后直接双面涂布工艺,效率高,能耗低,易加工,设备简易,操作简便,同时兼具力学性能强,硬度高,抗指纹,表面涂层肤感效果好,对进一步扩展高分子材料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本发明的制备方法提出了一种通过挤出诱导锚定作用形成优异涂布性能的方法和应用,即通过控制共挤模头温度、定型温度和定型辊的粗糙度,在基材的表面形成一定的物理化学性状(表面微坑和表面温度),使得在材料结构中层与层之间形成锚定作用,最后加工涂布完成后使得高分子材料成为具备多种功能的功能塑料膜。因此本方法工艺绿色、无污染,成膜工艺简易,制备的功能塑料膜的硬度高,透过率可调,对发展装饰材料的研究具有突出意义,同时对进一步扩展高分子材料的加工工艺具有重要意义。
步骤(1)中,所述第一外层和所述第二外层的熔融挤出温度为200-270 ℃,例如为200 ℃、210 ℃、220 ℃、230 ℃、240 ℃、250 ℃、260 ℃、270 ℃等。
所述中间层的熔融挤出温度为200-250 ℃,例如为200 ℃、210 ℃、220 ℃、230℃、240 ℃、250 ℃等。
所述定型的温度为76-79 ℃,例如为76、77、78、79等;定型时所述第一外层与所述第二外层的粗糙度独立地为1.3-93.3μm,例如为1.3μm、2μm、5μm、10μm、15μm、20μm、25μm、30μm、35μm、40μm、45μm、50μm、55μm、60μm、65μm、70μm、75μm、80μm、85μm、90μm、91μm、92μm、93μm、93.1μm、93.2μm、93.3μm等。
其中,共挤工艺中,共挤模头与压延辊的距离为1-50 cm,例如为1 cm、10 cm、15cm、20 cm、25 cm、30 cm、35 cm、40 cm、45 cm或50 cm等。
步骤(2)中,所述涂布工艺为狭缝涂布、刮刀涂布或辊涂中的一种。
步骤(2)中,所述固化为紫外光固化或热固化。
本发明中,所述紫外光固化的辐射强度为100-1500 mJ/cm2;例如为100 mJ/cm2、200 mJ/cm2、300 mJ/cm2、400 mJ/cm2、500 mJ/cm2、600 mJ/cm2、700 mJ/cm2、800 mJ/cm2、900 mJ/cm2、1000 mJ/cm2、1100 mJ/cm2、1200 mJ/cm2、1300 mJ/cm2、1400 mJ/cm2、1500 mJ/cm2等。
本发明中,所述热固化的温度60-150℃,例如为60℃、70℃、80℃、90℃、100℃、110℃、120℃、130℃、140℃、150℃等;所述热固化的时间为1-30分钟,例如为1分钟、5分钟、10分钟、15分钟、20分钟、25分钟或30分钟等。
本发明的目的之三在于提供一种目的之一所述的功能塑料膜的应用,将所述功能塑料膜用于装饰膜的制备。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本发明制得的功能塑料膜的硬度高,力学性能优异,表面涂层肤感效果好,具有高的耐候性和耐溶剂性。具体的,制得的功能塑料膜的铅笔硬度为1-5H,功能层和粘结层的粘附性均能达到5B,黄变指数为0.1-0.4,耐水测试、耐乙醇测试、耐甲基乙基酮测试均合格。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1功能塑料膜的制备方法的工艺过程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1制备的功能塑料膜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锚定作用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如下:
1-共挤出模头;2a、2b、2c、2d-定型辊;3-狭缝涂布模头;4-烘箱;5-紫外光源;
A-功能层;B-第一外层;C-中间层;D-第二外层;E-粘结层。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1中B/C/D三层高分子薄膜的热力学曲线;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1中A/B/C/D/E功能塑料膜的电子显微镜照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5,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如无具体说明,本发明的各种原料均可市售购得,或根据本领域的常规方法制备得到。
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所采用的实验材料,如无特殊说明,单体和低聚物采购自Satomer公司和Allnex公司,润湿剂、流平剂和附着力促进剂采购自Chemours公司、BYK公司、Evonik公司、Dow Coring公司、Momentive公司和3M公司,光引发剂采购自BASF公司。
多层共挤出产线设备采用德国BREYER GmbH Maschinenfabrik提供的Extrusionline BREYER OptiFlex产线。
其中,用于生产共挤出薄膜的薄膜生产包括:
挤出机,其具有直接(D)60 mm的螺杆且具有33D的长度;
熔体泵;
十字头;
宽度为450 mm的平片模头;
具有水平辊布置的三辊压延机,第三个辊相对于水平位置旋转约45°;
滚筒式传送机;
厚度测量仪;
用于两侧施加保护膜的装置;
用于两侧施加保护膜的装置;
取出装置;
绕线机。
涂布工艺采用美国Nordson Slot-die(狭缝涂布设备)涂布设备完成,紫外固化设备采用美国Heraeus F600S紫外固化系统,光源到基材表面的聚焦距离为53 mm。
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性能测试按以下方法进行:
多层结构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日本,Hitachi S-4800)观测;
铅笔硬度采用ASTM D3363进行,本发明中只测试A层。
涂层粘附性采用ASTM D3359测试,本发明中测试A和E层;
粗糙度采用手持式粗糙度仪(TR200/TR200S,北京时代联创科技有限公司)测试;
耐候性测试采用氙灯耐气候试验箱(巨为仪器/恒多仪器有限公司,JW-1101)测试,测试条件:辐射强度0.68 W/m2,温度60℃,时间168小时;
黄度采用ASTM D1003标准进行,使用美国Huntlerlab公司UltraScan Pro测试,黄度变化指数由以下公式计算:
b=(bt-b0)/b0
其中,bt为168小时时测试黄度指数,b0为最初0小时测试黄度指数;
耐溶剂性采用无尘布或纸巾蘸取溶剂(水,乙醇,甲基异丙酮),擦拭涂层薄膜50次,观察涂层是否破损,无破损为通过,破损为不通过,本发明中只测试A层。
实施例1
本实施例的功能塑料膜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多层聚酯层加工工艺C层组成成分为:非结晶化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CZ312)为100份,抗氧化剂(Irganox 1010)为1份,紫外线吸收剂(Tinuvin 326)为1份,光稳定剂(Tinuvin 249)为1份,混合均匀;B层和D层组成成分都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1,4-环己烷二甲醇酯(Skygreen SF 200)为100份,抗氧化剂(Irganox MD 1024)为1份,紫外线吸收剂(Irganox 245-DW)为1份,光稳定剂(Tinuvin 292)为1份,混合均匀。
本实施例的功能塑料膜的制备方法的工艺过程示意图如图1所示,在Extrusionline BREYER OptiFlex产线上,将聚酯切片材料通过干燥机中输送到挤出机的进料斗,在由挤出机的圆筒/螺杆组成的塑化装置中将聚酯切片材料加热熔融并输送至共挤出模头1,其中,B层熔融温度200 ℃,C层熔融温度200 ℃,D层熔融温度200 ℃,B和D层挤出缝隙为5μm,C层加工熔融挤出缝隙为10μm共挤出模头到压延辊距离为1 cm。由模头挤出的熔体到达压延机,在导辊上进行薄膜的定型和控温冷却。为了织构化薄膜的表面为诱导后续涂布形成锚定作用(图3),使用两对表面具有一定粗糙度的定型辊,其中,2a和2b定型辊具有较低的粗糙度,主要功能为使得高分子展平;2c和2d定型辊具有较高的粗糙度,主要功能为使得高分子薄膜产生一定的粗糙结构;具体细节见表1。
(2)双面涂布工艺
A层组成成分为:将四氢呋喃甲基丙烯酸酯(SR203)为10份,1,6-己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SR239 NS)为10份,(3)乙氧化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SR454 NS)为20份,光引发剂2-羟基-2-甲基-1-苯基丙酮为2份,附着力促进剂Silquest A-1170为1份,流平剂BYK333为1份,抗氧化剂(Irganox 245)为1份,紫外线吸收剂(Irganox 245-DW)为1份,光稳定剂(Tinuvin 5151)为1份,涂布组合物总固含量为100 wt%,搅拌混合均匀。
E层粘结层为光固化组合物:将烷氧化四氢呋喃丙烯酸酯(SR611)为30份,1,3-丁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SR297)为30份,(3)乙氧化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SR454 NS)为40份,聚酯丙烯酸酯(CN2254 NS)为100份,光引发剂羟基甲基苯基丙酮为6份,附着力促进剂Silquest A-1170为6份,流平剂TEGO GLIDE 440为20份,抗氧化剂(Irganox 1076)为1份,紫外线吸收剂(Tinuvin 99-2)为1份,光稳定剂(Tinuvin 5151)为1份,加入异丙醇使固含量在20 wt%所需量,搅拌混合均匀。
如图1所示,将以上配制好的涂布组合物A层和E层,分别用狭缝涂布设备狭缝涂布模头3均匀涂覆于步骤(1)制得的多层聚酯层的上下表面,待溶解挥发干,经烘箱4烘干,在有紫外光源5的紫外固化系统中完成固化过程,具体的参数条件见表1,得到具有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功能层A、第一外层B、中间层C、第二外层D和粘结层E的功能塑料膜,如图2所示。
本实施例中B/C/D三层高分子薄膜的热力学曲线如图4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材料在第一次升温中,结晶峰出现在124.9 ℃,在第一次降温消除热历史后,二次升温中显示材料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为74.2 ℃,以此可以看出,此材料具有较为广泛的使用温度范围。
图5为本实施例的A/B/C/D/E功能塑料膜的电子显微镜照片,可以看出,层层之间形成锚定结构。
实施例2
本实施例的功能塑料膜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多层聚酯层加工工艺
C层组成成分为:非结晶化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CZ33)为200份,抗氧化剂(Irganox 245-DW)为2份,紫外线吸收剂(Tinuvin 99-2)为2份,光稳定剂(Tinuvin 292)为2份,混合均匀;将B层和D层组成成分都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1,4-环己烷二甲醇酯(Skygreen SF 200)为200份,抗氧化剂(Irganox B225)为2份,紫外线吸收剂(Tinuvin1130)为2份,光稳定剂(Tinuvin 292)为2份,混合均匀。
在Extrusion line BREYER OptiFlex产线上,将聚酯切片材料通过干燥机中输送到挤出机的进料斗,在由挤出机的圆筒/螺杆组成的塑化装置中将聚酯切片材料加热熔融并输送至共挤出模头。B层熔融温度225℃,C层熔融温度250℃,D层熔融温度225℃,B和D层挤出缝隙为10μm,C层加工熔融挤出缝隙为10μm。共挤出模头到压延辊距离为3 cm。由模头挤出的熔体到达压延机,在导辊上进行薄膜的定型和控温冷却。为了织构化薄膜的表面为诱导后续涂布形成锚定作用,使用两对表面具有一定粗糙度的定型辊,具体细节见表1。
(2)双面涂布工艺
A层组成成分为: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SR351 NS)为100份,1,6-己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SR239 NS)为100份,(3)乙氧化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SR454 NS)为100份,光引发剂2-羟基-2-甲基-1-苯基丙酮为2份,附着力促进剂Silquest A-1170为1份,流平剂BYK333为1份,抗氧化剂(Irganox 1076)为4份,紫外线吸收剂(Tinuvin 1130)为4份,光稳定剂(Tinuvin 292)为4份,加入异丙醇使涂布组合物总固含量为50 wt%,搅拌混合均匀。
E层粘结层为光固化组合物:将烷氧化壬基苯酚丙烯酸酯(SR614A)为30份,二丙二醇二丙烯酸酯(SR508 NS)为30份,三羟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SR350 NS)为30份,(4)乙氧化季戊四醇四丙烯酸酯(SR494 NS)为10份,芳香族聚氨酯丙烯酸酯(CN9167)为20份,光引发剂羟基甲基苯基丙酮为4份,附着力促进剂Silquest A-1170为4份,流平剂TEGO GLIDE440为0.2 wt%,抗氧化剂(Irganox PS 802)为8份,紫外线吸收剂(Tinuvin 900)为8份,光稳定剂(Tinuvin 292HP)为8份,加入异丙醇使固含量在40 wt%所需量,搅拌混合均匀。
本实施例功能塑料膜的制备流程同实施例1,具体参数条件如表1所示。
实施例3
本实施例的功能塑料膜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多层聚酯层加工工艺
C层组成成分为:非结晶化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WP56151)为400份,抗氧化剂()为4份,紫外线吸收剂(Irganox 245 (ED))为4份,光稳定剂(Tinuvin 5060)为4份,混合均匀;将B层和D层组成成分都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1,4-环己烷二甲醇酯(Skygreen SF200)为400份,抗氧化剂(Irganox 1076)为4份,紫外线吸收剂(Tinuvin 900)为4份,光稳定剂(Tinuvin 5060)为4份,混合均匀。
在Extrusion line BREYER OptiFlex产线上,将聚酯切片材料通过干燥机中输送到挤出机的进料斗,在由挤出机的圆筒/螺杆组成的塑化装置中将聚酯切片材料加热熔融并输送至共挤出模头。B层熔融温度250℃,C层熔融温度250℃,D层熔融温度250℃,B和D层挤出缝隙为20μm,C层加工熔融挤出缝隙为20μm。共挤出模头到压延辊距离为7 cm。由模头挤出的熔体到达压延机,在导辊上进行薄膜的定型和控温冷却。为了织构化薄膜的表面为诱导后续涂布形成锚定作用,使用两对表面具有一定粗糙度的定型辊,具体细节见表1。
(2)双面涂布工艺
A层组成成分为:烷氧化四氢呋喃丙烯酸酯(SR611)为25份,1,6-己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SR239 NS)为50份,(3)乙氧化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SR454 NS)为25份,光引发剂2-羟基-2-甲基-1-苯基丙酮为2份,附着力促进剂Silquest A-1170为1份,流平剂BYK333为1份,抗氧化剂(Irganox 1425)为10份,紫外线吸收剂(Tinuvin 400)为10份,光稳定剂(Tinuvin 5060)为10份,加入异丙醇使涂布组合物总固含量为100 wt%,搅拌混合均匀。
E层粘结层为光固化组合物:将脂肪族聚氨酯丙烯酸酯(CN9100 NS)为100份,光引发剂羟基甲基苯基丙酮为3份,附着力促进剂Silquest A-1170为3份,流平剂TEGO GLIDE440为4份,抗氧化剂(Irganox 168)为4份,紫外线吸收剂(Tinuvin 400)为4份,光稳定剂(Tinuvin 123)为4份,加入异丙醇使固含量在60 wt%所需量,搅拌混合均匀。
本实施例功能塑料膜的制备流程同实施例1,具体参数条件如表1所示。
实施例4
本实施例的功能塑料膜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多层聚酯层加工工艺
C层组成成分为:非结晶化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WP56153)为800份,抗氧化剂(Irganox 500)为8份,紫外线吸收剂(Tinuvin 479)为8份,光稳定剂(Tinuvin 123)为8份,混合均匀;将B层和D层组成成分都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1,4-环己烷二甲醇酯(Skygreen SF 200)为800份,抗氧化剂(Irganox B 900)为8份,紫外线吸收剂(Tinuvin479)为8份,光稳定剂(Tinuvin 123)为8份,混合均匀。
在Extrusion line BREYER OptiFlex产线上,将聚酯切片材料通过干燥机中输送到挤出机的进料斗,在由挤出机的圆筒/螺杆组成的塑化装置中将聚酯切片材料加热熔融并输送至共挤出模头。B层熔融温度250℃,C层熔融温度270℃,D层熔融温度250℃,B和D层挤出缝隙为25μm,C层加工熔融挤出缝隙为20μm。共挤出模头到压延辊距离为12 cm。由模头挤出的熔体到达压延机,在导辊上进行薄膜的定型和控温冷却。为了织构化薄膜的表面为诱导后续涂布形成锚定作用,使用两对表面具有一定粗糙度的定型辊,具体细节见表1。
(2)双面涂布工艺
A层组成成分为:烷氧化壬基苯酚丙烯酸酯(SR614A)为25份,1,6-己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SR239 NS)为50份,(3)乙氧化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SR454 NS)为25份,光引发剂2-羟基-2-甲基-1-苯基丙酮为2份,附着力促进剂Silquest A-1170为1份,流平剂BYK333为1份,抗氧化剂(Irganox B225)为20份,紫外线吸收剂(Tinuvin 479)为20在份,光稳定剂(Tinuvin 123)为20份,加入异丙醇使涂布组合物总固含量为80 wt%,搅拌混合均匀。
E层粘结层为光固化组合物:将烷氧化苯酚丙烯酸酯(SR9087)为100份,芳香族聚氨酯丙烯酸酯(CN9783)为100份,光引发剂羟基甲基苯基丙酮为6份,附着力促进剂Silquest A-1170为6份,流平剂TEGO GLIDE 425为6份,抗氧化剂(Irganox 245)为4份,紫外线吸收剂(Tinuvin 479)为4份,光稳定剂(Tinuvin 123)为4份,加入异丙醇使总固含量为30 wt%,搅拌混合均匀。
本实施例功能塑料膜的制备流程同实施例1,具体参数条件如表1所示。
实施例5
本实施例的功能塑料膜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多层聚酯层加工工艺
C层组成成分为:非结晶化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CB608S)为800份,抗氧化剂(Irganox 1010)为12份,紫外线吸收剂(Tinuvin 928)为12份,光稳定剂(Tinuvin 123)为12份,混合均匀;将B层和D层组成成分都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1,4-环己烷二甲醇酯(Skygreen SF 200)为800份,抗氧化剂(Irganox 1010)为12份,紫外线吸收剂(Tinuvin928)为12份,光稳定剂(Tinuvin 123)为12份,混合均匀。
在Extrusion line BREYER OptiFlex产线上,将聚酯切片材料通过干燥机中输送到挤出机的进料斗,在由挤出机的圆筒/螺杆组成的塑化装置中将聚酯切片材料加热熔融并输送至共挤出模头。B层熔融温度225℃,C层熔融温度200℃,D层熔融温度200℃,B和D层挤出缝隙为30μm,C层加工熔融挤出缝隙为30μm。共挤出模头到压延辊距离为15 cm由模头挤出的熔体到达压延机,在导辊上进行薄膜的定型和控温冷却。为了织构化薄膜的表面为诱导后续涂布形成锚定作用,使用两对表面具有一定粗糙度的定型辊,具体细节见表1。
(2)双面涂布工艺
A层组成成分为:脂肪族聚氨酯丙烯酸酯(CN9100 NS)为25份,1,6-己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SR239 NS)为50份,(3)乙氧化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SR454 NS)为25份,光引发剂2-羟基-2-甲基-1-苯基丙酮为2份,附着力促进剂Silquest A-1170为1份,流平剂BYK333为1份,抗氧化剂(Irganox 1135)为40份,紫外线吸收剂(Tinuvin 928)为40份,光稳定剂(Tinuvin 123)为40份,涂布组合物总固含量为100 wt%,搅拌混合均匀。
E层粘结层为光固化组合物:将丙烯酸十八烷基酯(SR257)为45份,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SR206)为45份,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SR351)为10份,聚氨酯丙烯酸酯(CN972)为20份,光引发剂2,4-二羟基二苯甲酮为4份,附着力促进剂Silquest A-1170为4份,流平剂TEGO GLIDE 425为8份,抗氧化剂(Irganox 1135)为4份,紫外线吸收剂(Tinuvin928)为4份,光稳定剂(Tinuvin 123)为4份,使固含量在100 wt%,搅拌混合均匀。
本实施例功能塑料膜的制备流程同实施例1,具体参数条件如表1所示。
实施例6
本实施例的功能塑料膜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多层聚酯层加工工艺
C层组成成分为:非结晶化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SBG80)为1000份,抗氧化剂(Irgafos 126 (ED))为15份,紫外线吸收剂(Tinuvin 928)为15份,光稳定剂(Tinuvin249)为15份,混合均匀;将B层和D层组成成分都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1,4-环己烷二甲醇酯(Skygreen P-SF)为1000份,抗氧化剂(Irganox 168)为15份,紫外线吸收剂(Tinuvin 479)为15份,光稳定剂(Tinuvin 249)为15份,混合均匀。
在Extrusion line BREYER OptiFlex产线上,将聚酯切片材料通过干燥机中输送到挤出机的进料斗,在由挤出机的圆筒/螺杆组成的塑化装置中将聚酯切片材料加热熔融并输送至共挤出模头。B层熔融温度225℃,C层熔融温度225℃,D层熔融温度225℃,B和D层挤出缝隙为35μm,C层加工熔融挤出缝隙为35μm。共挤出模头到压延辊距离为20 cm。由模头挤出的熔体到达压延机,在导辊上进行薄膜的定型和控温冷却。为了织构化薄膜的表面为诱导后续涂布形成锚定作用,使用两对表面具有一定粗糙度的定型辊,具体细节见表1。
(2)双面涂布工艺
A层组成成分为:烷氧化苯酚丙烯酸酯(SR9087)为25份,1,6-己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SR239 NS)为50份,(3)乙氧化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SR454 NS)为25份,光引发剂2-羟基-2-甲基-1-苯基丙酮为2份,附着力促进剂Silquest A-1170为1份,流平剂BYK333为1份,抗氧化剂(Irganox B 225 (ED))为4份,紫外线吸收剂(Tinuvin 479)为4份,光稳定剂(Tinuvin 249)为4份,涂布组合物总固含量为20 wt%,搅拌混合均匀。
E层粘结层为光固化组合物:将甲氧基聚乙二醇单甲基丙烯酸酯(SR550)为10份,1,6-己二醇二丙烯酸酯(SR238 NS)为45份,(20)乙氧化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SR415)为45份,脂肪族聚氨酯丙烯酸酯(CN310 NS)为10份,光引发剂2,4-二羟基二苯甲酮为4份,附着力促进剂Silquest A-1170为4份,流平剂TEGO GLIDE 482为2份,抗氧化剂(IrganoxB225)为4份,紫外线吸收剂(Tinuvin 928)为4份,光稳定剂(Tinuvin 249)为4份,加入异丙醇使固含量在20 wt%所需量,搅拌混合均匀。
本实施例功能塑料膜的制备流程同实施例1,具体参数条件如表1所示。
实施例7
本实施例的功能塑料膜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多层聚酯层加工工艺
C层组成成分为:非结晶化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CB602)为1000份,抗氧化剂(Irganox 1010)为20份,紫外线吸收剂(Tinuvin 405)为20份,光稳定剂(Tinuvin 5060)为20份,混合均匀;将B层和D层组成成分都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1,4-环己烷二甲醇酯(Skygreen PN400)为1000份,抗氧化剂(Irganox B225)为20份,紫外线吸收剂(Tinuvin928)为20份,光稳定剂(Tinuvin 249)为20份,混合均匀。
在Extrusion line BREYER OptiFlex产线上,将聚酯切片材料通过干燥机中输送到挤出机的进料斗,在由挤出机的圆筒/螺杆组成的塑化装置中将聚酯切片材料加热熔融并输送至共挤出模头。B层熔融温度225℃,C层熔融温度225℃,D层熔融温度225℃,B和D层挤出缝隙为50μm,C层加工熔融挤出缝隙为50μm。共挤出模头到压延辊距离为20 cm。由模头挤出的熔体到达压延机,在导辊上进行薄膜的定型和控温冷却。为了织构化薄膜的表面为诱导后续涂布形成锚定作用,使用两对表面具有一定粗糙度的定型辊,具体细节见表1。
(2)双面涂布工艺
A层组成成分为:脂肪族聚氨酯丙烯酸酯(CN9100 NS)为25份,1,6-己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SR239 NS)为50份,(3)乙氧化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SR454 NS)为25份,光引发剂2-羟基-2-甲基-1-苯基丙酮为2份,附着力促进剂Silquest A-1170为1份,流平剂BYK333为1份,抗氧化剂(Irganox 500)为4份,紫外线吸收剂(Tinuvin 928)为4份,光稳定剂(Tinuvin 152)为4份,涂布组合物总固含量为100 wt%,搅拌混合均匀。
E层粘结层为光固化组合物:将脂肪族有机硅丙烯酸酯(CN9800)100份,光引发剂2,4-二羟基二苯甲酮为3份,附着力促进剂Silquest A-1170为3份,流平剂TEGO GLIDE 425为2份,抗氧化剂(Irganox 500)为4份,紫外线吸收剂(Tinuvin 928)为4份,光稳定剂(Tinuvin 152)为4份,加入异丙醇使固含量在20 wt%所需量,搅拌混合均匀。
本实施例功能塑料膜的制备流程同实施例1,具体参数条件如表1所示。
实施例8
本实施例的功能塑料膜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多层聚酯层加工工艺
C层组成成分为:非结晶化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CB608S)为100份,抗氧化剂(Irganox 500)为1份,紫外线吸收剂(Tinuvin 479)为1份,光稳定剂(Tinuvin 152)为1份,混合均匀;将B层和D层组成成分都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1,4-环己烷二甲醇酯(Skygreen S2008)为200份,抗氧化剂(Irganox 500)为2份,紫外线吸收剂(Tinuvin 479)为2份,光稳定剂(Tinuvin 152)为2份,混合均匀。
在Extrusion line BREYER OptiFlex产线上,将聚酯切片材料通过干燥机中输送到挤出机的进料斗,在由挤出机的圆筒/螺杆组成的塑化装置中将聚酯切片材料加热熔融并输送至共挤出模头。B层熔融温度225℃,C层熔融温度225℃,D层熔融温度225℃,B和D层挤出缝隙为60μm,C层加工熔融挤出缝隙为60μm。共挤出模头到压延辊距离为30 cm。由模头挤出的熔体到达压延机,在导辊上进行薄膜的定型和控温冷却。为了织构化薄膜的表面为诱导后续涂布形成锚定作用,使用两对表面具有一定粗糙度的定型辊,具体细节见表1。
(2)双面涂布工艺
A层组成成分为:丙烯酸十八烷基酯(SR257)为25份,1,6-己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SR239 NS)为50份,(3)乙氧化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SR454 NS)为25份,光引发剂2-羟基-2-甲基-1-苯基丙酮为2份,附着力促进剂Silquest A-1170为1份,流平剂BYK333为1份,抗氧化剂(Irganox 1076)为4份,紫外线吸收剂(Tinuvin 479)为4份,光稳定剂(Tinuvin5151)为4份,涂布组合物总固含量为100 wt%,搅拌混合均匀。
E层粘结层为光固化组合物:将2(2-乙氧基)乙基丙烯酸酯(SR256)为20份,新戊二醇二丙烯酸酯(SR247)为20份,(9)乙氧化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SR502 NS)为60份,光引发剂2,4,6-三甲基苯甲酰基苯基膦酸乙酯为3份,附着力促进剂Silquest A-1170为3份,流平剂BYK349为10份,抗氧化剂(Irganox 1010)为4份,紫外线吸收剂(Tinuvin 479)为4份,光稳定剂(Tinuvin 5151)为4份,加入异丙醇使固含量在20 wt%所需量,搅拌混合均匀。
本实施例功能塑料膜的制备流程同实施例1,具体参数条件如表1所示。
实施例9
本实施例的功能塑料膜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多层聚酯层加工工艺
C层组成成分为:非结晶化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SBG802)为100份,抗氧化剂(Irganox 1010)为1份,紫外线吸收剂(Tinuvin 479)为1份,光稳定剂(Tinuvin 111 FDL)为1份,混合均匀;将B层和D层组成成分都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1,4-环己烷二甲醇酯(Skygreen SF 200)为400份,抗氧化剂(Irganox 1010)为4份,紫外线吸收剂(Tinuvin479)为4份,光稳定剂(Tinuvin 111 FDL)为4份,混合均匀。
在Extrusion line BREYER OptiFlex产线上,将聚酯切片材料通过干燥机中输送到挤出机的进料斗,在由挤出机的圆筒/螺杆组成的塑化装置中将聚酯切片材料加热熔融并输送至共挤出模头。B层熔融温度225℃,C层熔融温度225℃,D层熔融温度225℃,B和D层挤出缝隙为70μm,C层加工熔融挤出缝隙为70μm。共挤出模头到压延辊距离为40 cm。由模头挤出的熔体到达压延机,在导辊上进行薄膜的定型和控温冷却。为了织构化薄膜的表面为诱导后续涂布形成锚定作用,使用两对表面具有一定粗糙度的定型辊,具体细节见表1。
(2)双面涂布工艺
A层组成成分为:甲氧基聚乙二醇单甲基丙烯酸酯(SR550)为10份,1,6-己二醇二丙烯酸酯(SR238 NS)为45份,(20)乙氧化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SR415)为45份,光引发剂2-羟基-2-甲基-1-苯基丙酮为2份,附着力促进剂Silquest A-1170为1份,流平剂BYK333为1份,抗氧化剂(Irganox 1035)为4份,紫外线吸收剂(Tinuvin 479)为4份,光稳定剂(Tinuvin 111 FDL)为4份,涂布组合物总固含量为100 wt%,搅拌混合均匀。
E层粘结层为光固化组合物:将四氢呋喃甲基丙烯酸酯(SR285)为100份,有机硅聚氨酯丙烯酸酯(CN990)为100份,光引发剂2,4,6-三甲基苯甲酰基苯基膦酸乙酯为8份,附着力促进剂Silquest A-1170为6份,流平剂BYK349为2份,抗氧化剂(Irganox MD 1024)为4份,紫外线吸收剂(Tinuvin 479)为4份,光稳定剂(Tinuvin 111 FDL)为4份,加入异丙醇使固含量在20 wt%所需量,搅拌混合均匀。
本实施例功能塑料膜的制备流程同实施例1,具体参数条件如表1所示。
实施例10
本实施例的功能塑料膜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多层聚酯层加工工艺
C层组成成分为:非结晶化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SBG805)为100份,抗氧化剂(Irganox B 900)为1份,紫外线吸收剂(Tinuvin Carboprotect)为1份,光稳定剂(Tinuvin292HP)为1份,混合均匀;将B层和D层组成成分都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1,4-环己烷二甲醇酯(Skygreen KN100)为1000份,抗氧化剂(Irganox MD 1024)为20份,紫外线吸收剂(Tinuvin Carboprotect)为20份,光稳定剂(Tinuvin 292HP)为20份,混合均匀。
在Extrusion line BREYER OptiFlex产线上,将聚酯切片材料通过干燥机中输送到挤出机的进料斗,在由挤出机的圆筒/螺杆组成的塑化装置中将聚酯切片材料加热熔融并输送至共挤出模头。B层熔融温度225℃,C层熔融温度225℃,D层熔融温度225℃,B和D层挤出缝隙为80μm,C层加工熔融挤出缝隙为80μm。共挤出模头到压延辊距离为50 cm。由模头挤出的熔体到达压延机,在导辊上进行薄膜的定型和控温冷却。为了织构化薄膜的表面为诱导后续涂布形成锚定作用,使用两对表面具有一定粗糙度的定型辊,具体细节见表1。
(2)双面涂布工艺
A层组成成分为:2(2-乙氧基)乙基丙烯酸酯(SR256)为20份,新戊二醇二丙烯酸酯(SR247)为20份,(9)乙氧化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SR502 NS)为60份,光引发剂2-羟基-2-甲基-1-苯基丙酮为2份,附着力促进剂Silquest A-1170为1份,流平剂BYK333为1份,抗氧化剂(Irganox B 900)为4份,紫外线吸收剂(Tinuvin Carboprotect)为4份,光稳定剂(Tinuvin 292HP)为4份,加入异丙醇使总固含量为20 wt%,搅拌混合均匀。
E层粘结层为光固化组合物:将硬脂丙烯酸甲酯(SR324 NS),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SR206),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SR444 NS),聚酯丙烯酸酯(CN2282)为100份,光引发剂2,2-二仲丁氧基苯乙酮为3份,附着力促进剂Silquest A-1170为3份,纳流平剂BYK307为1份,抗氧化剂(Irganox B 900)为4份,紫外线吸收剂(Tinuvin Carboprotect)为4份,光稳定剂(Tinuvin 292HP)为4份,加入异丙醇使固含量在40 wt%所需量,搅拌混合均匀。
本实施例功能塑料膜的制备流程同实施例1,具体参数条件如表1所示。
实施例11
本实施例的功能塑料膜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多层聚酯层加工工艺
C层组成成分为:非结晶化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WB6618)为1000份,抗氧化剂(Irganox 500)为20份,紫外线吸收剂(Tinuvin 460)为20份,光稳定剂(Tinuvin 5100)为20份,混合均匀;将B层和D层组成成分都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1,4-环己烷二甲醇酯(Skygreen PN400)为100份,抗氧化剂(Irganox 500)为1份,紫外线吸收剂(Tinuvin 460)为1份,光稳定剂(Tinuvin 5100)为1份,混合均匀。
在Extrusion line BREYER OptiFlex产线上,将聚酯切片材料通过干燥机中输送到挤出机的进料斗,在由挤出机的圆筒/螺杆组成的塑化装置中将聚酯切片材料加热熔融并输送至共挤出模头。B层熔融温度225℃,C层熔融温度225℃,D层熔融温度225℃,B和D层挤出缝隙为80μm,C层加工熔融挤出缝隙为80μm。共挤出模头到压延辊距离为20 cm。由模头挤出的熔体到达压延机,在导辊上进行薄膜的定型和控温冷却。为了织构化薄膜的表面为诱导后续涂布形成锚定作用,使用两对表面具有一定粗糙度的定型辊,具体细节见表1。
(2)双面涂布工艺
A层组成成分为:将甲氧基聚乙二醇单甲基丙烯酸酯(SR550)为10份,1,6-己二醇二丙烯酸酯(SR238 NS)为45份,(20)乙氧化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SR415)为45份,脂肪族聚氨酯丙烯酸酯(CN310 NS)为10份,光引发剂2,4-二羟基二苯甲酮为4份,附着力促进剂Silquest A-1170为4份,流平剂BYK333为1份,抗氧化剂(Irganox 1010)为4份,紫外线吸收剂(Tinuvin 460)为4份,光稳定剂(Tinuvin 5100)为4份,涂布组合物总固含量为100 wt%,搅拌混合均匀。
E层粘结层为光固化组合物:将二-三羟甲基丙丙四丙烯酸酯(SR355 NS)为100份,改性环氧丙烯酸酯(CN118)为100份,光引发剂2,2-二仲丁氧基苯乙酮为6份,附着力促进剂Silquest A-1170为12份,流平剂BYK307为6份,抗氧化剂(Irganox 1010)为4份,紫外线吸收剂(Tinuvin 460)为4份,光稳定剂(Tinuvin 5100)为4份,加入异丙醇使固含量在40 wt%所需量,搅拌混合均匀。
本实施例功能塑料膜的制备流程同实施例1,具体参数条件如表1所示。
实施例12
本实施例的功能塑料膜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多层聚酯层加工工艺
C层组成成分为:非结晶化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WB8839AA)为500份,抗氧化剂(Irganox 1010)为5份,紫外线吸收剂(Tinuvin 326)为5份,光稳定剂(Tinuvin 5251)为5份,混合均匀;将B层和D层组成成分都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1,4-环己烷二甲醇酯(Skygreen PN300)为500份,抗氧化剂(Irganox 1010)为5份,紫外线吸收剂(Tinuvin 326)为5份,光稳定剂(Tinuvin 5251)为5份,混合均匀。
在Extrusion line BREYER OptiFlex产线上,将聚酯切片材料通过干燥机中输送到挤出机的进料斗,在由挤出机的圆筒/螺杆组成的塑化装置中将聚酯切片材料加热熔融并输送至共挤出模头。B层熔融温度225℃,C层熔融温度225℃,D层熔融温度225℃,B和D层挤出缝隙为90μm,C层加工熔融挤出缝隙为90μm。共挤出模头到压延辊距离为20 cm。由模头挤出的熔体到达压延机,在导辊上进行薄膜的定型和控温冷却。为了织构化薄膜的表面为诱导后续涂布形成锚定作用,使用两对表面具有一定粗糙度的定型辊,具体细节见表1。
(2)双面涂布工艺
A层组成成分为:将丙烯酸十八烷基酯(SR257)为45份,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SR206)为45份,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SR351)为10份,聚氨酯丙烯酸酯(CN972)为20份,光引发剂2,4-二羟基二苯甲酮为4份,附着力促进剂Silquest A-1170为4份,流平剂BYK333为1份,抗氧化剂(Irganox 1010)为4份,紫外线吸收剂(Tinuvin 326)为4份,光稳定剂(Tinuvin 5251)为4份,涂布组合物总固含量为100 wt%,搅拌混合均匀。
E层粘结层为光固化组合物:将三环硅烷二甲醇二丙烯酸酯(SR833 NS)为100份,环氧化大豆油丙烯酸酯(CN111)为100份,光引发剂二甲氧基苯基苯乙酮为6份,附着力促进剂BYK-C 8000为6份,流平剂BYK333为6份,抗氧化剂(Irganox 1010)为4份,紫外线吸收剂(Tinuvin 326)为4份,光稳定剂(Tinuvin 5251)为4份,加入异丙醇使固含量在40 wt%所需量,搅拌混合均匀。
本实施例功能塑料膜的制备流程同实施例1,具体参数条件如表1所示。
实施例13
本实施例的功能塑料膜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多层聚酯层加工工艺
C层组成成分为:非结晶化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WB863AA)为500份,抗氧化剂(Irganox 500)为5份,紫外线吸收剂(Irganox 1035)为5份,光稳定剂(Tinuvin 1198)为5份,混合均匀;将B层和D层组成成分都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1,4-环己烷二甲醇酯(Skygreen JN 400)为500份,抗氧化剂(Irganox 500)为5份,紫外线吸收剂(Irganox1035)为5份,光稳定剂(Tinuvin 1198)为5份,混合均匀。
在Extrusion line BREYER OptiFlex产线上,将聚酯切片材料通过干燥机中输送到挤出机的进料斗,在由挤出机的圆筒/螺杆组成的塑化装置中将聚酯切片材料加热熔融并输送至共挤出模头。B层熔融温度225℃,C层熔融温度225℃,D层熔融温度225℃,B和D层挤出缝隙为100μm,C层加工熔融挤出缝隙为100μm。共挤出模头到压延辊距离为20 cm。由模头挤出的熔体到达压延机,在导辊上进行薄膜的定型和控温冷却。为了织构化薄膜的表面为诱导后续涂布形成锚定作用,使用两对表面具有一定粗糙度的定型辊,具体细节见表1。
(2)双面涂布工艺
A层组成成分为:将烷氧化苯酚丙烯酸酯(SR9087)为100份,芳香族聚氨酯丙烯酸酯(CN9783)为100份,光引发剂羟基甲基苯基丙酮为6份,附着力促进剂Silquest A-1170为6份,流平剂TEGO GLIDE 425为6份,抗氧化剂(Irganox 500)为4份,紫外线吸收剂(Irganox1035)为4份,光稳定剂(Tinuvin 1198)为4份,涂布组合物总固含量为100 wt%,搅拌混合均匀。
E层粘结层为光固化组合物:将丙烯酸异辛酯(SR440)为50份,烷氧化己二醇二丙烯酸酯(CD564)为25份,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SR444)为25份,环氧丙烯酸酯(CN2204 NS)为100份,光引发剂二甲氧基苯基苯乙酮为20份,附着力促进剂BYK-4509为20份,流平剂BYK348为20份,抗氧化剂(Irganox 1010)为4份,紫外线吸收剂(Irganox 1035)为4份,光稳定剂(Tinuvin 1198)为4份,加入异丙醇使固含量在100 wt%所需量,搅拌混合均匀。
本实施例功能塑料膜的制备流程同实施例1,具体参数条件如表1所示。
实施例14
本实施例的功能塑料膜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多层聚酯层加工工艺
C层组成成分为:非结晶化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80K)为500份,抗氧化剂(Irganox 1010)为5份,紫外线吸收剂(Tinuvin 384-2)为5份,光稳定剂(Tinuvin 292)为5份,混合均匀;将B层和D层组成成分都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1,4-环己烷二甲醇酯(Skygreen KN100)为500份,抗氧化剂(Irganox 1010)为5份,紫外线吸收剂(Tinuvin 384-2)为5份,光稳定剂(Tinuvin 292)为5份,混合均匀。
在Extrusion line BREYER OptiFlex产线上,将聚酯切片材料通过干燥机中输送到挤出机的进料斗,在由挤出机的圆筒/螺杆组成的塑化装置中将聚酯切片材料加热熔融并输送至共挤出模头。B层熔融温度225℃,C层熔融温度250℃,D层熔融温度225℃,B和D层挤出缝隙为50μm,C层加工熔融挤出缝隙为50μm。共挤出模头到压延辊距离为20 cm。由模头挤出的熔体到达压延机,在导辊上进行薄膜的定型和控温冷却。为了织构化薄膜的表面为诱导后续涂布形成锚定作用,使用两对表面具有一定粗糙度的定型辊,具体细节见表1。
(2)双面涂布工艺
A层组成成分为:将(D.E.R 332)为30份,固化剂(JEFFAMINE D-230)为2份,附着力促进剂Silquest A-1170为4份,流平剂BYK333为1份,抗氧化剂(Irganox 1010)为4份,紫外线吸收剂(Tinuvin 384-2)为4份,光稳定剂(Tinuvin 292)为4份,加入异丙醇使总固含量为60 wt%,搅拌混合均匀。加入异丙醇使总固含量为60 wt%,搅拌混合均匀。
E层粘结层为光固化组合物:将丙烯酸异冰片酯(SR506 NS)为25份,乙氧化双酚A二甲基丙烯酸酯(SR150)为25份,二季戊四醇六丙烯酸酯(DPHA NS)为50份,芳香族聚氨酯丙烯酸酯(CN9165)为100份,光引发剂Darocur 651为10份,附着力促进剂BYK-4509为15份,流平剂BYK348为10份,抗氧化剂(Irganox 1010)为4份,紫外线吸收剂(Tinuvin 1130)为4份,光稳定剂(Tinuvin 292)为4份,加入异丙醇使固含量在100 wt%所需量,搅拌混合均匀。
本实施例功能塑料膜的制备流程同实施例1,具体参数条件如表1所示。
实施例15
本实施例的功能塑料膜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多层聚酯层加工工艺
C层组成成分为:非结晶化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KE931)为500份,抗氧化剂(Irganox 1010)为5份,紫外线吸收剂(Tinuvin 460)为5份,光稳定剂(Tinuvin 292)为5份,混合均匀;将B层和D层组成成分都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1,4-环己烷二甲醇酯(Skygreen KN200)为500份,抗氧化剂(Irganox 168)为5份,紫外线吸收剂(Tinuvin 460)为5份,光稳定剂(Tinuvin 292)为5份,混合均匀。
在Extrusion line BREYER OptiFlex产线上,将聚酯切片材料通过干燥机中输送到挤出机的进料斗,在由挤出机的圆筒/螺杆组成的塑化装置中将聚酯切片材料加热熔融并输送至共挤出模头。B层熔融温度225℃,C层熔融温度250℃,D层熔融温度225℃,B和D层挤出缝隙为50μm,C层加工熔融挤出缝隙为50μm。共挤出模头到压延辊距离为20 cm。由模头挤出的熔体到达压延机,在导辊上进行薄膜的定型和控温冷却。为了织构化薄膜的表面为诱导后续涂布形成锚定作用,使用两对表面具有一定粗糙度的定型辊,具体细节见表1。
(2)双面涂布工艺
A层组成成分为:将(D.E.R 332)为30份,固化剂(JEFFAMINE D-4000)为5份,附着力促进剂Silquest A-1170为4份,流平剂BYK333为1份,抗氧化剂(Irganox 168)为4份,紫外线吸收剂(Tinuvin 1130)为4份,光稳定剂(Tinuvin 292)为4份,加入异丙醇使总固含量为60 wt%,搅拌混合均匀。加入异丙醇使总固含量为60 wt%,搅拌混合均匀。
E层粘结层为光固化组合物:将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SR351 NS)为100份,聚氨酯丙烯酸酯(CN978 NS)为100份,光引发剂羟基甲基苯基丙酮为6份,附着力促进剂Silquest A-1170为12份,流平剂TEGO GLIDE 440为12份,抗氧化剂(Irganox 168)为4份,紫外线吸收剂(Tinuvin 99-2)为4份,光稳定剂(Tinuvin 292)为4份,固含量在100 wt%所需量,搅拌混合均匀。
本实施例功能塑料膜的制备流程同实施例1,具体参数条件如表1所示。
实施例16
本实施例的功能塑料膜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多层聚酯层加工工艺
C层组成成分为:非结晶化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WB8816)为500份,抗氧化剂(Irganox 168)为5份,紫外线吸收剂(Tinuvin 477)为5份,光稳定剂(Tinuvin 292)为5份,混合均匀;将B层和D层组成成分都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1,4-环己烷二甲醇酯为500份,抗氧化剂(Irganox 168)为5份,紫外线吸收剂(Tinuvin 928)为5份,光稳定剂(Tinuvin292)为5份,混合均匀。
在Extrusion line BREYER OptiFlex产线上,将聚酯切片材料通过干燥机中输送到挤出机的进料斗,在由挤出机的圆筒/螺杆组成的塑化装置中将聚酯切片材料加热熔融并输送至共挤出模头。B层熔融温度225℃,C层熔融温度250℃,D层熔融温度200℃,B和D层挤出缝隙为50μm,C层加工熔融挤出缝隙为50μm。共挤出模头到压延辊距离为20 cm。由模头挤出的熔体到达压延机,在导辊上进行薄膜的定型和控温冷却。为了织构化薄膜的表面为诱导后续涂布形成锚定作用,使用两对表面具有一定粗糙度的定型辊,具体细节见表1。
(2)双面涂布工艺
A层组成成分为:将(D.E.R 332)为30份,固化剂(JEFFAMINE D-230)为10份,附着力促进剂Silquest A-1170为4份,流平剂BYK333为1份,抗氧化剂(Irganox 1035)为4份,紫外线吸收剂(Tinuvin 405)为4份,光稳定剂(Tinuvin 292)为4份,加入异丙醇使总固含量为60 wt%,搅拌混合均匀。加入异丙醇使总固含量为60 wt%,搅拌混合均匀。
E层粘结层为光固化组合物:将丙烯酸己内酯(SR495B NS)为25份,1,3-丁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SR297)为50份,二季戊四醇五丙烯酸酯(SR399)为25份,聚氨酯丙烯酸酯(CN8885 NS)为50份,光引发剂2,4-二羟基二苯甲酮为5份,附着力促进剂Silquest A-186为10份,流平剂TEGO GLIDE 425为4份,抗氧化剂(Irganox 1035)为4份,紫外线吸收剂(Tinuvin 405)为4份,光稳定剂(Tinuvin 292)为4份,加入异丙醇使固含量在60 wt%所需量,搅拌混合均匀。
本实施例功能塑料膜的制备流程同实施例1,具体参数条件如表1所示。
实施例17
本实施例的功能塑料膜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多层聚酯层加工工艺
C层组成成分为:非结晶化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WB8816)为500份,抗氧化剂()为5份,紫外线吸收剂(Tinuvin 900)为5份,光稳定剂(Tinuvin 292)为5份,混合均匀;将B层和D层组成成分都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1,4-环己烷二甲醇酯(Skygreen J2003)为500份,抗氧化剂(Irganox 1035)为5份,紫外线吸收剂(Tinuvin 1130)为5份,光稳定剂(Tinuvin 292)为5份,混合均匀。
在Extrusion line BREYER OptiFlex产线上,将聚酯切片材料通过干燥机中输送到挤出机的进料斗,在由挤出机的圆筒/螺杆组成的塑化装置中将聚酯切片材料加热熔融并输送至共挤出模头。B层熔融温度225℃,C层熔融温度250℃,D层熔融温度200℃,B和D层挤出缝隙为50μm,C层加工熔融挤出缝隙为50μm。共挤出模头到压延辊距离为20 cm。由模头挤出的熔体到达压延机,在导辊上进行薄膜的定型和控温冷却。为了织构化薄膜的表面为诱导后续涂布形成锚定作用,使用两对表面具有一定粗糙度的定型辊,具体细节见表1。
(2)双面涂布工艺
A层组成成分为:将(D.E.R. 322)为30份,固化剂(Fortegra 104 EpoxyToughening Agent)为20份,附着力促进剂Silquest A-1170为4份,流平剂BYK333为1份,抗氧化剂(Irganox 1035)为4份,紫外线吸收剂(Tinuvin 928)为4份,光稳定剂(Tinuvin292)为4份,加入异丙醇使总固含量为60 wt%,搅拌混合均匀。加入异丙醇使总固含量为60wt%,搅拌混合均匀。
E层粘结层为光固化组合物:将丙烯酸己内酯(SR495B NS)为25份,1,3-丁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SR297)为50份,二季戊四醇五丙烯酸酯(SR399)为25份,聚氨酯丙烯酸酯(CN8885 NS)为50份,光引发剂2,4-二羟基二苯甲酮为5份,附着力促进剂Silquest A-186为10份,流平剂TEGO GLIDE 425为4份,抗氧化剂(Irganox 1135)为4份,紫外线吸收剂(Tinuvin 928)为4份,光稳定剂(Tinuvin 292)为4份,加入异丙醇使固含量在60 wt%所需量,搅拌混合均匀。
本实施例功能塑料膜的制备流程同实施例1,具体参数条件如表1所示。
实施例18
本实施例的功能塑料膜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多层聚酯层加工工艺
C层组成成分为:非结晶化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WB8816)为500份,抗氧化剂()为5份,紫外线吸收剂(Tinuvin 928)为5份,光稳定剂(Tinuvin 292)为5份,混合均匀;将B层和D层组成成分都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1,4-环己烷二甲醇酯(Skygreen J2003)为500份,抗氧化剂(Irganox 1425)为5份,紫外线吸收剂(Tinuvin 928)为5份,光稳定剂(Tinuvin 292)为5份,混合均匀。
在Extrusion line BREYER OptiFlex产线上,将聚酯切片材料通过干燥机中输送到挤出机的进料斗,在由挤出机的圆筒/螺杆组成的塑化装置中将聚酯切片材料加热熔融并输送至共挤出模头。B层熔融温度225℃,C层熔融温度250℃,D层熔融温度200℃,B和D层挤出缝隙为50μm,C层加工熔融挤出缝隙为50μm。共挤出模头到压延辊距离为20 cm。由模头挤出的熔体到达压延机,在导辊上进行薄膜的定型和控温冷却。为了织构化薄膜的表面为诱导后续涂布形成锚定作用,使用两对表面具有一定粗糙度的定型辊,具体细节见表1。
(2)双面涂布工艺
A层组成成分为:将(D.E.R 383)为30份,固化剂(JEFFAMINE D-205)为40份,附着力促进剂Silquest A-1170为4份,流平剂BYK333为1份,抗氧化剂(Irganox PS 802)为4份,紫外线吸收剂(Tinuvin 928)为4份,光稳定剂(Tinuvin 292)为4份,加入异丙醇使总固含量为60 wt%,搅拌混合均匀。加入异丙醇使总固含量为60 wt%,搅拌混合均匀。
E层粘结层为光固化组合物:将丙烯酸己内酯(SR495B NS)为25份,1,3-丁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SR297)为50份,二季戊四醇五丙烯酸酯(SR399)为25份,聚氨酯丙烯酸酯(CN8885 NS)为50份,光引发剂2,4-二羟基二苯甲酮为5份,附着力促进剂Silquest A-186为10份,流平剂TEGO GLIDE 425为4份,抗氧化剂(Irganox PS 802)为4份,紫外线吸收剂(Tinuvin 400-DW (N))为4份,光稳定剂(Tinuvin 292)为4份,加入异丙醇使固含量在60wt%所需量,搅拌混合均匀。
本实施例功能塑料膜的制备流程同实施例1,具体参数条件如表1所示。
实施例19
本实施例的功能塑料膜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多层聚酯层加工工艺
C层组成成分为:非结晶化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WB8816)为500份,抗氧化剂(Irganox MD 1024)为5份,紫外线吸收剂(Tinuvin 1130)为5份,光稳定剂(Tinuvin 292)为5份,混合均匀;将B层和D层组成成分都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1,4-环己烷二甲醇酯(Skygreen J2003)为500份,抗氧化剂(Irganox MD 1024)为5份,紫外线吸收剂(Tinuvin900)为5份,光稳定剂(Tinuvin 292)为5份,混合均匀。
在Extrusion line BREYER OptiFlex产线上,将聚酯切片材料通过干燥机中输送到挤出机的进料斗,在由挤出机的圆筒/螺杆组成的塑化装置中将聚酯切片材料加热熔融并输送至共挤出模头。B层熔融温度225℃,C层熔融温度250℃,D层熔融温度200℃,B和D层挤出缝隙为50μm,C层加工熔融挤出缝隙为50μm。共挤出模头到压延辊距离为20 cm。由模头挤出的熔体到达压延机,在导辊上进行薄膜的定型和控温冷却。为了织构化薄膜的表面为诱导后续涂布形成锚定作用,使用两对表面具有一定粗糙度的定型辊,具体细节见表1。
(2)双面涂布工艺
A层组成成分为:将(D.E.R. 321)为30份,固化剂(JEFFAMINE D-400)为10份,附着力促进剂Silquest A-1170为4份,流平剂BYK333为1份,抗氧化剂(Irganox 1035)为4份,紫外线吸收剂(Tinuvin 400)为4份,光稳定剂(Tinuvin 292)为4份,加入异丙醇使总固含量为60 wt%,搅拌混合均匀。加入异丙醇使总固含量为60 wt%,搅拌混合均匀。
E层粘结层为光固化组合物:将丙烯酸己内酯(SR495B NS)为25份,1,3-丁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SR297)为50份,二季戊四醇五丙烯酸酯(SR399)为25份,聚氨酯丙烯酸酯(CN8885 NS)为50份,光引发剂2,4-二羟基二苯甲酮为5份,附着力促进剂Silquest A-186为10份,流平剂TEGO GLIDE 425为4份,抗氧化剂(Irganox 1076)为4份,紫外线吸收剂(Tinuvin 400)为4份,光稳定剂(Tinuvin 292)为4份,加入异丙醇使固含量在60 wt%所需量,搅拌混合均匀。
本实施例功能塑料膜的制备流程同实施例1,具体参数条件如表1所示。
对比例1
本对比例的一种功能塑料膜,与实施例1的区别之处在于无光固化层,无热固化层,其他的与实施例1的相同。
对比例2
本对比例的一种功能塑料膜,与实施例1的区别之处在于所有组合物中均不添加抗氧化剂、紫外线吸收剂、光稳定剂,减少的组分用量平均增加至该层的其他组分中以保证总量不变,其他的与实施例1的均相同。
对比例3
本对比例的一种功能塑料膜,与实施例1的区别之处在于B和D层厚度分别为2μm和3μm,B和D层的粗糙度分别为1μm和2μm,使得A和E层丧失粘附性,同时丧失了理想的力学性能。
对比例4
本对比例的一种功能塑料膜,与实施例1的区别之处在于B和D层厚度分别为3μm和2μm,B和D层的粗糙度分别为1.5μm和1.1μm,使得A和E层丧失粘附性,同时丧失了理想的力学性能。
对比例5
本对比例的一种功能塑料膜,与实施例1的区别之处在于无C层。
对比例6
本对比例的一种功能塑料膜,与实施例1的区别之处在于无B、D层,其他的与实施例1的均相同。
对比例7
本对比例的一种功能塑料膜,与实施例1的区别之处在于B层的粗糙度小于1μm,其他的与实施例1的均相同。
对比例8
本对比例的一种功能塑料膜,与实施例1的区别之处在于D层的粗糙度小于1μm,其他的与实施例1的均相同。
对比例9
本对比例的一种功能塑料膜,与实施例1的区别之处在于B层的挤出温度为180℃,其他的与实施例1的均相同。
对比例10
本对比例的一种功能塑料膜,与实施例1的区别之处在于B层的挤出温度为290℃,其他的与实施例1的均相同。
对比例11
本对比例的一种功能塑料膜,与实施例1的区别之处在于D层的挤出温度为180℃,其他的与实施例1的均相同。
对比例12
本对比例的一种功能塑料膜,与实施例1的区别之处在于D层的挤出温度为290℃,其他的与实施例1的均相同。
Figure DEST_PATH_IMAGE002
Figure DEST_PATH_IMAGE004
Figure DEST_PATH_IMAGE006
Figure DEST_PATH_IMAGE008
从表2中可以看出,在挤出层厚范围在5-250μm时,挤出温度范围在200-270 ℃,挤出的基材粗糙度在理想的1.3-93.3μm范围之中时,本发明制得的功能塑料膜硬度高,力学性能优异,表面涂层肤感效果好,具有高的耐候性和耐溶剂性;从表2中实施例1-19可以看出,此范围的粗糙度在下一阶段的涂布加工工艺中(即热固化和/或光固化),对涂层产生了锚定作用,即贡献了优秀的附着力。
对比例1不含光固化层和热固化层,会使功能塑料膜的表面硬度下降。
对比例2所有组合物中均不添加抗氧化剂、紫外线吸收剂、光稳定剂,会造成功能塑料膜的耐候性变差,黄度不稳定。
对比例3中B、D层的厚度和粗糙度改变,使得A和E层丧失粘附性,同时丧失了理想的力学性能。
对比例4中B、D层的厚度和粗糙度降低,使得A和E层丧失粘附性,同时丧失了理想的力学性能。
对比例5无C层造成功能塑料膜的硬度下降。
对比例6无B、D层,使得A和E层丧失粘附性。
对比例7的B层的粗糙度小于1μm,会使A层丧失粘附性。
对比例8的D层的粗糙度小于1μm,会使E层丧失粘附性。
对比例9中B层的挤出温度为180 ℃,B层不成膜,进而A层丧失粘附性。
对比例10中B层的挤出温度为290 ℃,B层的粗糙度降低,进而A层丧失粘附性。
对比例11中D层的挤出温度为180 ℃,C层不成膜,进而E层丧失粘附性。
对比例12中D层的挤出温度为290 ℃,C层的粗糙度降低,进而E层丧失粘附性。
本发明通过上述实施例来说明本发明的详细工艺设备和工艺流程,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详细工艺设备和工艺流程,即不意味着本发明必须依赖上述详细工艺设备和工艺流程才能实施。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了,对本发明的任何改进,对本发明产品各原料的等效替换及辅助成分的添加、具体方式的选择等,均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和公开范围之内。
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发明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发明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此外,本发明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发明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发明所公开的内容。

Claims (10)

1.一种功能塑料膜,其特征在于,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功能层、第一外层、中间层、第二外层和粘结层,且各层之间锚定连接;其中,所述功能层包含胶粘树脂,所述第一外层和第二外层独立地包含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1,4-环己烷二甲醇酯,所述中间层包含非结晶化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功能塑料膜,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计,所述第一外层和第二外层独立地包括如下组分: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1,4-环己烷二甲醇酯 100-1000份
抗氧化剂 1-20份
紫外线吸收剂 1-20份
光稳定剂 1-20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功能塑料膜,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计,所述中间层包括如下组分:
非结晶化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 100-1000份
抗氧化剂 1-20份
紫外线吸收剂 1-20份
光稳定剂 1-20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功能塑料膜,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计,所述胶粘树脂为光固化组合物和/或热固化组合物。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功能塑料膜,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计,所述光固化组合物包含如下组分:
单体 10-100份
低聚物 20-100份
光引发剂 2-40份
附着力促进剂 1-20份
流变助剂 2-40份
抗氧化剂 1-10份
紫外线吸收剂 1-10份
光稳定剂 1-10份
溶剂 光固化组合物固含量在20-100 wt%所需量。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功能塑料膜,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计,所述热固化组合物包含如下组分:
环氧树脂 1-100份
固化剂 2-40份
附着力促进剂 1-20份
流变助剂 0-11份
抗氧化剂 1-10份
紫外线吸收剂 1-10份
光稳定剂 1-10份
溶剂 热固化组合物固含量在20-100 wt%所需量。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功能塑料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塑料膜的总厚度为100-800μm;
所述功能层的厚度为1-30μm;
所述第一外层和第二外层的厚度独立地为5-250μm;
所述中间层的厚度为10-500μm;
所述粘结层的厚度为1-20μm。
8.一种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功能塑料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按照第一外层、中间层、第二外层的顺序采用共挤工艺,共挤、定型,得到具有三明治结构的膜层;
(2)采用涂布工艺将功能层和粘结层分别涂布与所述第一外层和第二外层的表面,固化后得到所述功能塑料膜。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第一外层和所述第二外层的熔融挤出温度为200-270℃;
所述中间层的熔融挤出温度为200-250℃;
所述定型的温度为76-79℃,定型时所述第一外层与所述第二外层的粗糙度独立地为1.3-93.3 μm;
其中,共挤工艺中,共挤模头与压延辊的距离为1-50cm;
步骤(2)中,所述涂布工艺为狭缝涂布、刮刀涂布或辊涂中的一种;
步骤(2)中,所述固化为紫外光固化或热固化;
所述紫外光固化的辐射强度为100-1500 mJ/cm2
所述热固化的温度60-150℃,所述热固化的时间为1-30分钟。
10.一种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功能塑料膜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将所述功能塑料膜用于装饰膜的制备。
CN202310023734.0A 2023-01-09 2023-01-09 一种功能塑料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Active CN11571047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023734.0A CN115710471B (zh) 2023-01-09 2023-01-09 一种功能塑料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023734.0A CN115710471B (zh) 2023-01-09 2023-01-09 一种功能塑料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710471A true CN115710471A (zh) 2023-02-24
CN115710471B CN115710471B (zh) 2023-04-28

Family

ID=852361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023734.0A Active CN115710471B (zh) 2023-01-09 2023-01-09 一种功能塑料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710471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04647A (zh) * 2005-07-25 2007-01-31 日立麦克赛尔株式会社 光学薄膜及使用该光学薄膜的图像显示器用面板
CN103448334A (zh) * 2013-08-14 2013-12-18 北京康得新复合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耐紫外线大幅面低温预涂膜及其制备方法
JP2018100353A (ja) * 2016-12-21 2018-06-28 アイカ工業株式会社 紫外線硬化型樹脂組成物及び耐候性ハードコートフィルム
CN111378399A (zh) * 2020-04-24 2020-07-07 成都优威易比应用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自粘功能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13414081A (zh) * 2021-08-24 2021-09-21 苏州奥美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炫彩材料的涂布组合物、炫彩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04647A (zh) * 2005-07-25 2007-01-31 日立麦克赛尔株式会社 光学薄膜及使用该光学薄膜的图像显示器用面板
CN103448334A (zh) * 2013-08-14 2013-12-18 北京康得新复合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耐紫外线大幅面低温预涂膜及其制备方法
JP2018100353A (ja) * 2016-12-21 2018-06-28 アイカ工業株式会社 紫外線硬化型樹脂組成物及び耐候性ハードコートフィルム
CN111378399A (zh) * 2020-04-24 2020-07-07 成都优威易比应用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自粘功能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13414081A (zh) * 2021-08-24 2021-09-21 苏州奥美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炫彩材料的涂布组合物、炫彩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710471B (zh) 2023-04-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712208B2 (ja) 合成樹脂積層体
JP6815984B2 (ja) 真空成形用3次元成型品加飾用積層フィルム、その製造方法及び3次元成型品加飾方法
EP2689929B1 (en) Decorative sheet for three-dimensional molding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same, and decorative molded article using decorative sheet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same
EP1489148B1 (en) Uv-curable coating composition and coated articles
WO2012176742A1 (ja) インモールド成形用転写フィルム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EP2003173A1 (en) Photocurable coating material
JP6599654B2 (ja) 真空成形用3次元成型品加飾用積層フィルム、3次元成型品加飾方法及び加飾成形体
WO2002004551A1 (fr) Film a revetement et procede de stratification permettant de produire ce film
JP5708157B2 (ja) 三次元成形用加飾シート、該加飾シートの製造方法、加飾樹脂成形品及び加飾樹脂成形品の製造方法
WO2016080439A1 (ja) 活性エネルギー線硬化性組成物、活性エネルギー線硬化性粘着剤組成物、粘着剤及び粘着シート、並びに新規ウレタン(メタ)アクリレート
US20080286537A1 (en) Pre-dry treatment of ink in decorative plastic glazing
KR20000021805A (ko) 인쇄적성이 향상된 자외선 경화형 조성물 및 이를 이용한 하드코트 필름
JP7404656B2 (ja) 硬化性樹脂組成物、樹脂硬化物、積層フィルム、転写フィルム及び積層体
CN115710471B (zh) 一种功能塑料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JPH07292304A (ja) 活性エネルギー線硬化型印刷インキ
JP7369558B2 (ja) 3次元成型品加飾用積層フィルム
WO2018169031A1 (ja) ウレタン(メタ)アクリレート重合体
CN111320958B (zh) 一种太阳能光伏背板用uv/热双固化粘合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4149562A (zh) 氨基甲酸酯(甲基)丙烯酸酯、活性能量线固化型树脂组合物、固化物、积层体和成型物
JP5708156B2 (ja) 三次元成形用加飾シート、該加飾シートの製造方法、加飾樹脂成形品及び該加飾樹脂成形品の製造方法
JP5830901B2 (ja) 三次元成形用加飾シート、該加飾シートの製造方法、加飾樹脂成形品及び加飾樹脂成形品の製造方法
KR101195897B1 (ko) 광택 조절이 가능한 유브이 경화형 도료 조성물 및 이에 의해 코팅된 강판
KR101634574B1 (ko) 광학용 점착제 조성물
JP2005343816A (ja) (メタ)アクリレート化合物の混合物の製造方法、及びそれによって得られた混合物を含有する感光性樹脂組成物
JP2004195741A (ja) 積層ポリエステルフィル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