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706566A - 一种功率放大电路、基站、信号收发设备和功率放大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功率放大电路、基站、信号收发设备和功率放大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706566A
CN115706566A CN202110891779.0A CN202110891779A CN115706566A CN 115706566 A CN115706566 A CN 115706566A CN 202110891779 A CN202110891779 A CN 202110891779A CN 115706566 A CN115706566 A CN 11570656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wer amplifier
power
signal
circuit
inpu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891779.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冯萍丽
丁冲
秦天银
项阳
张晓毅
魏伟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T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ZT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TE Corp filed Critical ZTE Corp
Priority to CN202110891779.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706566A/zh
Priority to EP22851850.2A priority patent/EP4372985A1/en
Priority to PCT/CN2022/105763 priority patent/WO2023011136A1/zh
Publication of CN11570656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70656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FAMPLIFIERS
    • H03F1/00Details of amplifiers with only discharge tubes, only semiconductor devices or only unspecified devices as amplifying elements
    • H03F1/56Modifications of input or output impedan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FAMPLIFIERS
    • H03F1/00Details of amplifiers with only discharge tubes, only semiconductor devices or only unspecified devices as amplifying elements
    • H03F1/02Modifications of amplifiers to raise the efficiency, e.g. gliding Class A stages, use of an auxiliary oscillation
    • H03F1/0205Modifications of amplifiers to raise the efficiency, e.g. gliding Class A stages, use of an auxiliary oscillation in transistor amplifiers
    • H03F1/0288Modifications of amplifiers to raise the efficiency, e.g. gliding Class A stages, use of an auxiliary oscillation in transistor amplifiers using a main and one or several auxiliary peaking amplifiers whereby the load is connected to the main amplifier using an impedance inverter, e.g. Doherty amplifiers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FAMPLIFIERS
    • H03F1/00Details of amplifiers with only discharge tubes, only semiconductor devices or only unspecified devices as amplifying elements
    • H03F1/56Modifications of input or output impedan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3F1/565Modifications of input or output impedan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using inductive elements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FAMPLIFIERS
    • H03F3/00Amplifiers with only discharge tubes or only semiconductor devices as amplifying elements
    • H03F3/189High-frequency amplifiers, e.g. radio frequency amplifiers
    • H03F3/19High-frequency amplifiers, e.g. radio frequency amplifiers with semiconductor devices only
    • H03F3/195High-frequency amplifiers, e.g. radio frequency amplifiers with semiconductor devices only in integrated circuits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FAMPLIFIERS
    • H03F3/00Amplifiers with only discharge tubes or only semiconductor devices as amplifying elements
    • H03F3/20Power amplifiers, e.g. Class B amplifiers, Class C amplifiers
    • H03F3/24Power amplifiers, e.g. Class B amplifiers, Class C amplifiers of transmitter output stages
    • H03F3/245Power amplifiers, e.g. Class B amplifiers, Class C amplifiers of transmitter output stages with semiconductor devices onl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02Transmitters
    • H04B1/04Circui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06Receivers
    • H04B1/16Circuits
    • H04B1/18Input circuits, e.g. for coupling to an antenna or a transmission lin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38Transceivers, i.e. devices in which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form a structural unit and in which at least one part is used for functions of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 H04B1/40Circui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18Phase-modulated carrier systems, i.e. using phase-shift keying
    • H04L27/20Modulator circuits; Transmitter circui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18Phase-modulated carrier systems, i.e. using phase-shift keying
    • H04L27/22Demodulator circuits; Receiver circuits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FAMPLIFIERS
    • H03F2200/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amplifiers
    • H03F2200/222A circuit being added at the input of an amplifier to adapt the input impedance of the amplifier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FAMPLIFIERS
    • H03F2200/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amplifiers
    • H03F2200/451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amplifiers the amplifier being a radio frequency amplifie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Amplifi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功率放大电路、基站、信号收发设备和功率放大装置,功率放大电路包括并联在信号输入端和信号输出端之间的主放大电路和辅放大电路,所述主放大电路包括串联的第一功率放大器和第二功率放大器,其中所述第一功率放大器为丙类功率放大器,所述第二功率放大器为甲乙类功率放大器;所述辅放大电路包括串联的第三功率放大器和第四功率放大器,其中所述第三功率放大器为甲乙类功率放大器,所述第四功率放大器为丙类功率放大器。本发明通过改变功率放大器的类型,有效解决了传统的功放电路中相位不对齐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功率放大电路、基站、信号收发设备和功率放大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电子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功率放大电路、基站、信号收发设备和功率放大装置。
背景技术
面对目前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基站产品的性能高低是业内竞争的主要焦点,功率放大单元作为基站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着发射信号的质量和通信效果。
传统的Doherty功率放大器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功率放大器架构之一,其由主路功放和辅路功放组成。为了实现有效的负载牵引和功率合成,需要主路功放和辅路功放所在的两个链路实现相位对齐。相关技术的做法是以功率放大器中心频点为参考,通过调整两个支路上的微带线长度实现相位对齐。但由于微带线的电长度会随着频率的变化而变化,当Doherty功率放大器在宽频带情况下应用时,偏离中心频点较远的工作频带内将出现相位偏差,从而影响功率放大器的效率和工作带宽。同时,由于传统功率放大器的主路功放和辅路功放类型不一致,例如主路驱动级功放、主路末级功放和辅路驱动级功放为甲乙类功放,辅路末级功放为丙类功放,因此在不同功率等级下,两路功放的相位会存在不对齐的问题,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不同功率等级下的工作效率。以及,在不同功率等级和不同频点下,主路功放和辅路功放的增益将存在差异性,这种增益的差异性将影响到功率放大电路的性能。而传统的用微带线进行相位补偿的方式无法对这种相位差异和增益差异进行补偿。
发明内容
以下是对本文详细描述的主题的概述。本概述并非是为了限制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功率放大电路,以解决当前功率放大器存在着相位不对齐的问题,包括:
主放大电路和辅放大电路,所述主放大电路和所述辅放大电路并联在所述功率放大电路的信号输入端和所述功率放大电路的信号输出端之间;
所述主放大电路包括串联的第一功率放大器和第二功率放大器,其中所述第一功率放大器为丙类功率放大器,所述第二功率放大器为甲乙类功率放大器;
所述辅放大电路包括串联的第三功率放大器和第四功率放大器,其中所述第三功率放大器为甲乙类功率放大器,所述第四功率放大器为丙类功率放大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主放大电路还包括:
相位补偿模块,设置在所述信号输入端与所述第一功率放大器之间,用于对所述输入信号进行相位补偿。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相位补偿模块包括带通滤波器和相位调制模块,所述带通滤波器和相位调制模块串联连接,所述带通滤波器与所述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相位调制模块与所述第一功率放大器串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带通滤波器包括由微带线组成的十字型枝节,所述十字型枝节包括水平枝节和垂直枝节,所述水平枝节的两端分别连接有电抗元件,所述垂直枝节的两端分别通过所述电抗元件接地。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垂直枝节的数量大于或等于1。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相位调制模块包括四端口电桥,所述四端口电桥包括第一端口、第二端口、第三端口和第四端口;其中:
所述第一端口为输入端,所述第二端口为输出端;
所述第三端口连接第一支路后接地,所述第四端口连接第二支路后接地;
所述第一支路包括第一电抗元件、第二电抗元件和第一可调变容二极管,所述第一电抗元件和第一可调变容二极管并联后与第二电抗元件串联,所述第二电抗元件与所述第三端口连接;
所述第二支路包括第三电抗元件、第四电抗元件和第二可调变容二极管,所述第三电抗元件和第二可调变容二极管并联后与第四电抗元件串联,所述第四电抗元件与所述第四端口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功率放大电路还包括:
幅度补偿模块,设置在所述信号输入端与所述第三功率放大器之间,用于对所述输入信号进行幅度补偿。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幅度补偿模块包括包络提取模块和增益衰减桥,信号自所述幅度补偿模块的输入端输入后分成两路信号,其中一路信号输入所述包络提取模块后经所述增益衰减桥输出,另一路信号输入所述包络提取模块后输出。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主放大电路还包括第一补偿微带线、第一输入匹配网络和第一输出匹配网络,其中所述第一补偿微带线和所述第一输入匹配网络串联后连接至所述第一功率放大器和所述第二功率放大器之间,所述第一输出匹配网络连接于所述第二功率放大器与所述信号输出端之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辅放大电路还包括第二补偿微带线、第二输入匹配网络和第二输出匹配网络,其中所述第二补偿微带线和所述第二输入匹配网络串联后连接至所述第三功率放大器和所述第四功率放大器之间,所述第二输出匹配网络连接至所述第四功率放大器与所述信号输出端之间。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站,包括如上述实施例所述的功率放大电路。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信号收发设备,所述信号收发设备包括如上述实施例所述的功率放大电路。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功率放大装置,所述功率放大装置包括如上述实施例所述的功率放大电路。
本发明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包括:主放大电路和辅放大电路并联在功率放大电路的信号输入端和所述功率放大电路的信号输出端之间,具体地,所述主放大电路包括串联的第一功率放大器和第二功率放大器,其中所述第一功率放大器为丙类功率放大器,所述第二功率放大器为甲乙类功率放大器;所述辅放大电路包括串联的第三功率放大器和第四功率放大器,其中所述第三功率放大器为甲乙类功率放大器,所述第四功率放大器为丙类功率放大器。通过上述电路结构,改变了功率放大器的工作模式,有效解决了传统的功放电路中相位不对齐的问题。
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发明而了解。本发明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并不构成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限制。
图1为相关技术中的一种功率放大电路的原理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功率放大电路的原理图;
图3为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功率放大电路的原理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带通滤波器原理图;
图5为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带通滤波器的原理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相位补偿模块的效果对比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相位调制模块原理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相位调制模块的效果对比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幅度补偿模块原理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幅度补偿模块的效果对比图;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功放效率曲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应了解,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多个(或多项)的含义是两个以上,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等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面对目前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基站产品的性能高低是业内竞争的主要焦点,功率放大单元作为基站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着发射信号的质量和通信效果。
Doherty功率放大器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功率放大器架构之一,其由主路功放和辅路功放组成。为了实现有效的负载牵引和功率合成,需要实现主路功放和辅路功放相位对齐。参照图1,图1为相关技术中的一种功率放大电路的原理图。如图1所示,相关技术中的一种功率放大电路包括:主放大电路和辅放大电路,主放大电路和辅放大电路并联在功率放大电路的信号输入端和功率放大电路的信号输出端之间;包括依次串联的第一功率放大器101、第一补偿微带线102、第一输入匹配网络103、第二功率放大器104和第一输出匹配网络105;辅放大电路包括依次串联的第三功率放大器106、第二输入匹配网络107、第四功率放大器108和第二输出匹配网络109、第二补偿微带线110,其中第一功率放大器101为甲乙类功率放大器,第二功率放大器104为甲乙类功率放大器;辅放大电路包括串联的第三功率放大器106和第四功率放大器108,其中第三功率放大器106为甲乙类功率放大器,第四功率放大器108为丙类功率放大器。但是,如果采用图1的电路结构,当Doherty功率放大器工作在较宽频带时,偏离中心频点较远的工作频带内将出现相位偏差,从而影响功率放大器的效率和工作带宽。另外,由于第一功率放大器为甲乙类,在不同功率等级下,两路功放的相位也会存在差异性,而这种差异性会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不同功率等级下的效率,而采用微带线进行相位补偿的方式无法对这种相位差异进行补偿。因此,由于主路功放和辅路功放工作模式不同,以及微带补偿线的频偏特性,会导致功率放大器存在相位不对齐的问题。
因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功率放大电路和功放装置,以解决当前功率放大器存在着相位不对齐等问题。
参照图2,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功率放大电路的原理图。如图2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功率放大电路包括:主放大电路和辅放大电路,主放大电路和辅放大电路并联在功率放大电路的信号输入端和功率放大电路的信号输出端之间;主放大电路包括串联的第一功率放大器201和第二功率放大器204,其中第一功率放大器201为丙类功率放大器,第二功率放大器204为甲乙类功率放大器;辅放大电路包括串联的第三功率放大器206和第四功率放大器208,其中第三功率放大器206为甲乙类功率放大器,第四功率放大器208为丙类功率放大器。其中,电路原理图中的上方支路为主路(主放大电路),下方支路为辅路(辅放大电路)。
可选地,主放大电路还包括第一补偿微带线、第一输入匹配网络和第一输出匹配网络,其中第一补偿微带线和第一输入匹配网络串联后连接至第一功率放大器和第二功率放大器之间,第一输出匹配网络连接于第二功率放大器与信号输出端之间。辅放大电路还包括第二补偿微带线、第二输入匹配网络和第二输出匹配网络,其中第二补偿微带线和第二输入匹配网络串联后连接至第三功率放大器和第四功率放大器之间,第二输出匹配网络连接至第四功率放大器与信号输出端之间。本实施例用于驱动主路的驱动级功放为丙类功放,用于驱动辅路的驱动级功放为甲乙类功放,能够弥补末级由于工作模式不一致,导致的在不同功率等级下的相位差异,从而实现不同功率等级下的相位对齐,提高功率放大器的效率。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功率放大电路包括主放大电路和辅放大电路,主放大电路包括依次串联的第一功率放大器201、第一补偿微带线202、第一输入匹配网络203、第二功率放大器204和第一输出匹配网络205;辅放大电路包括依次串联的第三功率放大器206、第二输入匹配网络207、第四功率放大器208和第二输出匹配网络209、第二补偿微带线210。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功率放大电路,主放大电路与辅放大电路并联,信号自该信号输入端口输入主放大电路和辅放大电路;在主放大电路中,信号依次经过第一功率放大器201、第一补偿微带线202、第一输入匹配网络203、第二功率放大器204、第一输出匹配网络205后由信号输出端输出;在辅放大电路中,信号依次经过第三功率放大器206、第二输入匹配网络207、第四功率放大器208、第二输出匹配网络209、第二补偿微带线210后由信号输出端输出。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功率放大电路的具体工作过程如下:信号自信号输入端输入至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功率放大电路,之后信号分别流向主放大电路和辅放大电路,在主放大电路,信号依次通过第一功率放大器、第一补偿微带线、第一输入匹配网络、第二功率放大器和第一输出匹配网络后由信号输出端输出;在辅放大电路,信号依次通过第三功率放大器、第二输入匹配网络、第四功率放大器、第二输出匹配网络和第二补偿微带线后由信号输出端输出。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功率放大电路,通过改变主路功放和辅路功放的功率放大器类型,实现主路功放和辅路功放的放大器类型对称。其中,需要说明的是,在传统的Doherty功率放大电路的结构下,本申请实施例的改变主路功放和辅路功放的放大器类型的方式具有可行性,而其他的不同放大器类型的组合将会产生其他问题。例如,本申请实施例主路功放电路的驱动级功放采用丙类功率放大器,末级功放采用甲乙类功率放大器,同时辅路功放电路的驱动级功放采用甲乙类功率放大器,末级功放采用丙类功率放大器。相对应的,若主路功放电路的驱动级功放采用甲乙类功率放大器,末级功放采用丙类功率放大器,同时辅路功放电路的驱动级功放采用甲乙类功率放大器,末级功放采用丙类功率放大器,或者主路功放电路的驱动级功放采用甲乙类功率放大器,末级功放采用丙类功率放大器,同时辅路功放电路的驱动级功放采用甲乙类功率放大器,末级功放采用丙类功率放大器,则在传统的Doherty功率放大电路架构下,将会产生例如放大电流或放大电压不稳定的情况,这是由于传统的Doherty功率放大电路架构导致的。因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主路功放电路的驱动级功放采用丙类功率放大器,末级功放采用甲乙类功率放大器,同时辅路功放电路的驱动级功放采用甲乙类功率放大器,末级功放采用丙类功率放大器,该组合能够基于传统的Doherty功率放大电路架构,有效解决功放电路中相位不对齐的问题及幅度差异的问题,从而提升功率放大器的性能。
其中,上述输入信号可以是射频信号,也可以是其他电信号,即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功率放大电路具体可以应用于包括射频信号在内的所有传统的Doherty功率放大电路能够处理和放大的电信号。
具体的,本实施例的信号处理过程如下:输入信号从信号输入端口输入本实施例提供的功率放大电路,输入信号输入本实施例提供的功率放大电路后分为两路,一路进入主功率放大电路,一路进入辅功率放大电路,在主功率放大电路中,输入信号先经过第一信号放大器,之后依次经过第一补偿微带线、第一输入匹配网络、第二功率放大器和第一输出匹配网络后由信号输出端输出;在辅功率放大电路中,输入信号先经过第三信号放大器,之后依次经过第二补偿微带线、第二输入匹配网络、第四功率放大器和第二输出匹配网络、第二补偿微带线后由信号输出端输出。本实施例通过将传统功率放大器中主放大电路中的第一功率放大器由原本的甲乙类改变为丙类,弥补了功率放大电路末级由于工作模式不一致,导致的在不同功率等级下的相位差异问题,从而实现不同功率等级下的相位对齐,并且提高了功率放大电路的效率。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功率放大电路另一种原理图。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功率放大电路中的主放大电路还包括:
相位补偿模块,设置在信号输入端与第一功率放大器之间,用于对输入信号进行相位补偿;幅度补偿模块,设置在信号输入端与第三功率放大器之间,用于对输入信号进行幅度补偿。需要说明的是,图3在图2的基础上增加了相位补偿模块和幅度补偿模块,图3中的相位补偿模块设置在第一功率放大器前,相位补偿模块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功率放大器和信号输入端口连接;幅度补偿模块设置在第三功率放大器前,幅度补偿模块的两端分别与第三功率放大器和信号输入端口连接。
可选地,相位补偿模块包括带通滤波器和相位调制模块,带通滤波器和相位调制模块连接,带通滤波器与信号输入端连接,相位调制模块与第一功率放大器串联。其中,相位补偿模块采用带通滤波器的形式,通过选用不同阶数的带通滤波器,实现不同程度的相位补偿,从而可以解决传统Doherty中的采用微带线进行补偿而引入的频率偏移问题。其中,相位调制模块采用四端口电桥电路的形式,实现对信号相位的精确调整。相位补偿模块由带通滤波器和相位调制模块组成,带通滤波器和相位调制模块串联设置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功率放大电路中。在主功率放大电路中,带通滤波器串联于信号输入端口和相位调制模块之间,相位调制模块串联于带通滤波器和第一功率放大器之间;在辅功率放大电路中,带通滤波器串联于信号输入端口和相位调制模块之间,相位调制模块串联于带通滤波器和第三功率放大器之间。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功率放大电路中相位补偿模块内的带通滤波器和相位调制模块的分工不同,其中该带通滤波器需要对输入信号进行初步相位补偿,使输入信号的相位趋于一致,之后经过处理的输入信号进入相位调制模块,由相位调制模块对输入信号进行更加精确的调节。通过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功率放大电路,相比于传统功率放大电路新增了相位补偿模块,有效地对信号进行相位补偿,使信号的相位保持一致以及信号的频率保持对齐。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带通滤波器原理图,其中,图4中的RC为电抗元件,ML为微带线。在本实施例中,相位补偿模块中的带通滤波器包括由微带线组成的十字型枝节,十字型枝节包括水平枝节和垂直枝节,水平枝节的两端分别连接有电抗元件,垂直枝节的两端分别通过电抗元件接地。其中,上述实施例中的带通滤波器中垂直枝节的数量大于或等于1。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提供的带通滤波器的垂直枝节的数量可以不止1个。如图5所示,上述实施例中的带通滤波器中垂直枝节可以为2个或2个以上。通过改变带通滤波器中垂直枝节的数量,可以实现不同需求下灵活的相位补偿。本实施例为了实现在不同场景下的应用,进一步增加垂直枝节的数目,从而实现不同需求下灵活的相位补偿。因此,本实施例提供的功率放大电路带通滤波器能够通过设置不同数量的垂直枝节有效实现不同频点的相位补偿。
具体地,上述实施例提供的带通滤波器工作过程如下:输入信号从信号输入接口输入带通滤波器,进入如图4或图5所示的十字型枝节带通滤波器,输入信号经过水平枝节和垂直枝节后在水平枝节末端的信号输出端口向外输出经过处理后的信号。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相位补偿模块的效果对比图,其中图9的横坐标为频率,单位为GHz,纵坐标为相位,单位为Deg。如图6所示,三条曲线为采用不同数量的垂直枝节数的带通滤波器获得的相位随频率的变化曲线。根据图6可以看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相位补偿模块通过采用不同数量的垂直枝节数的带通滤波器,能够对相位从7°/100MHz到20°/100MHz的范围内进行补偿。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相位调制模块原理图,在图7中,TV为可调变容二极管,RC为电抗元件。在本实施例中,相位调制模块包括四端口电桥,四端口电桥包括第一端口D1、第二端口D2、第三端口D3和第四端口D4;其中:第一端口为输入端,第二端口为输出端;第三端口连接第一支路后接地,第四端口连接第二支路后接地;第一支路包括第一电抗元件、第二电抗元件和第一可调变容二极管,第一电抗元件和第一可调变容二极管并联后与第二电抗元件串联,第二电抗元件与第三端口连接;第二支路包括第三电抗元件、第四电抗元件和第二可调变容二极管,第三电抗元件和第二可调变容二极管并联后与第四电抗元件串联,第四电抗元件与第四端口连接。具体的,上述实施例提供的相位调制器的工作过程如下:输入信号从信号输入接口输入相位调制器,进入如图7所示的四端口电桥,输入信号首先从第一端口输入,之后经过两条由电抗元件和可调变容二极管并联而成的支路,其中这两条支路分别连接第三端口和第四端口,具体并联结构和方式如图7所示,之后经过处理后的输入信号由第二端口输出。本实施例提供的相位调整模块基于一个四端口的电桥,其中两个端口用于信号的输入和输出,另外两个端口分别接有电抗原件和变容二极管进行串并联组成的电路,通过调整变容二极管的参数,可以改变该相位补偿模块所在支路的相位,从而实现更为精确的相位补偿效果。
在本实施例提供的相位调制模块中,可以通过调整第一可调变容二极管和第二可调变容二极管的参数,改变该相位补偿模块所在支路的相位,从而实现更为精确的相位补偿效果。具体地,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相位调制模块的效果对比图,其中图8的横坐标为频率,单位为GHz,纵坐标为相位,单位为Deg。如图8所示,两条虚线为调整变容二极管参数后的相位随频率的变化曲线,实线为未调整变容二极管参数的相位随频率的变化曲线。根据图8可以看出,在增设了上述实施例中的相位调制模块后,通过调整变容二极管参数,在工作频带内,能够实现相位在±5°内进行调整,即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相位调制模块具有调整相位的功能。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9所示,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幅度补偿模块原理图,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功率放大电路中的幅度补偿模块包括包络提取模块EE block和增益衰减桥GA block,信号自幅度补偿模块的输入端输入后分成两路信号,其中一路信号输入包络提取模块后经增益衰减桥输出,另一路信号输入包络提取模块后输出。其中,包络提取模块的作用是提取输入信号的包络,输入信号的包络是指即输入信号的振幅随着时间变化的曲线;增益衰减桥是一种针对信号增益的动态处理器,增益衰减桥的增益随信号的变化而有所变化,因此,增益衰减桥能够有效调整输入信号的幅度增益,实现对输入信号的幅度补偿。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幅度补偿模块的效果对比图,其中图10的横坐标为频率,单位为GHz,纵坐标为幅值,单位为dB。如图10所示,通过调整幅度补偿模块的带通滤波器参数得到了三条幅值随频率的变化曲线。根据图10可以看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幅度补偿模块可以通过调整带通滤波器参数实现在工作频带内的增益补偿。
具体地,上述实施例提供的幅度补偿模块的工作过程如下:输入信号自信号输入端口中输入本申请上述实施例提供的幅度补偿模块,输入信号自幅度补偿模块的输入端输入后分成两路信号,其中一路信号输入包络提取模块后经增益衰减桥输出,另一路信号输入包络提取模块后输出。本实施例主要通过包络提取模块和增益衰减桥组成幅度补偿模块,对幅度通过包络提取模块获得对应的信号包络,通过提取的包络来控制幅度补偿模块的输出,从而实现不同功率等级下的增益补偿。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功率放大电路的工作过程如下:输入信号自信号输入端口中输入本申请上述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功率放大电路,输入信号分流入功率放大电路主路和功率放大电路辅路,在功率放大电路主路,信号首先经过相位补偿模块,之后依次经过第一功率放大器、第一补偿微带线、第一输入匹配网络、第二功率放大器和第一输出匹配网络;在功率放大电路辅路,信号首先经过相位补偿模块,之后依次经过第三功率放大器、第二输入匹配网络、第四功率放大器、第二输出匹配网络和第二补偿微带线。其中相位补偿模块的作用是对输入信号进行相位补偿,从而可以解决传统放大电路中的采用微带线进行补偿而引入的频率偏移问题,第一功率放大器和第三功率放大器的作用是作为驱动级功率放大器驱动功率放大电路运行,补偿微带线的作用是以传统方式对信号频率进行补偿,第二功率放大器和第四功率放大器的作用是能够对信号的电流、电压和功率等进行放大,实现功率放大器的功能。通过上述实施例提供功率放大电路,能够实现在放大输入信号的同时保持不同功率下的相位对齐,提高功率放大器的性能。本实施例是通过在第一功率放大器与信号输入端口之间、第三功率放大器与信号输入端口之间分别增加相位补偿模块和幅度补偿模块,实现对信号的相位补偿,从而可以解决传统Doherty中的采用微带线进行补偿而引入的频率偏移问题;通过带通滤波器通带内的传输参数的幅值随着频率变化的斜率,从而实现不同频点的辅路增益补偿,从而实现更好的负载牵引效果。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功放效率曲线图,其中图11的横坐标为归一化电压,纵坐标为功放效率。如图11所示,原始功放效率是指未设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相位补偿模块的功放效率曲线,改进后的功放效率是指设置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相位补偿模块的功放效率曲线。根据图11可以看出,增加了相位补偿模块后,功率放大电路在高功率区域的效率得到了较为明显的提升。
在一实施例中,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基站,基站包括如上述实施例的功率放大电路。
在一实施例中,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信号收发设备,信号收发设备包括如上述实施例的功率放大电路。
在一实施例中,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功率放大装置,功率放大装置包括如上述实施例的功率放大电路。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文中所公开方法中的全部或某些步骤、系统可以被实施为软件、固件、硬件及其适当的组合。某些物理组件或所有物理组件可以被实施为由处理器,如中央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或微处理器执行的软件,或者被实施为硬件,或者被实施为集成电路,如专用集成电路。
以上是对本申请的较佳实施进行了具体说明,但本申请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申请精神的共享条件下还可作出种种等同的变形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形或替换均包括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Claims (13)

1.一种功率放大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
主放大电路和辅放大电路,所述主放大电路和所述辅放大电路并联在所述功率放大电路的信号输入端和所述功率放大电路的信号输出端之间;
所述主放大电路包括串联的第一功率放大器和第二功率放大器,其中所述第一功率放大器为丙类功率放大器,所述第二功率放大器为甲乙类功率放大器;
所述辅放大电路包括串联的第三功率放大器和第四功率放大器,其中所述第三功率放大器为甲乙类功率放大器,所述第四功率放大器为丙类功率放大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功率放大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放大电路还包括:
相位补偿模块,设置在所述信号输入端与所述第一功率放大器之间,用于对所述输入信号进行相位补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功率放大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相位补偿模块包括带通滤波器和相位调制模块,所述带通滤波器和相位调制模块串联连接,所述带通滤波器与所述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相位调制模块与所述第一功率放大器串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功率放大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带通滤波器包括由微带线组成的十字型枝节,所述十字型枝节包括水平枝节和垂直枝节,所述水平枝节的两端分别连接有电抗元件,所述垂直枝节的两端分别通过所述电抗元件接地。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功率放大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垂直枝节的数量大于或等于1。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功率放大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相位调制模块包括四端口电桥,所述四端口电桥包括第一端口、第二端口、第三端口和第四端口;其中:
所述第一端口为输入端,所述第二端口为输出端;
所述第三端口连接第一支路后接地,所述第四端口连接第二支路后接地;
所述第一支路包括第一电抗元件、第二电抗元件和第一可调变容二极管,所述第一电抗元件和第一可调变容二极管并联后与第二电抗元件串联,所述第二电抗元件与所述第三端口连接;
所述第二支路包括第三电抗元件、第四电抗元件和第二可调变容二极管,所述第三电抗元件和第二可调变容二极管并联后与第四电抗元件串联,所述第四电抗元件与所述第四端口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功率放大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功率放大电路还包括:
幅度补偿模块,设置在所述信号输入端与所述第三功率放大器之间,用于对所述输入信号进行幅度补偿。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功率放大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幅度补偿模块包括包络提取模块和增益衰减桥,信号自所述幅度补偿模块的输入端输入后分成两路信号,其中一路信号输入所述包络提取模块后经所述增益衰减桥输出,另一路信号输入所述包络提取模块后输出。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功率放大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放大电路还包括第一补偿微带线、第一输入匹配网络和第一输出匹配网络,其中所述第一补偿微带线和所述第一输入匹配网络串联后连接至所述第一功率放大器和所述第二功率放大器之间,所述第一输出匹配网络连接于所述第二功率放大器与所述信号输出端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功率放大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辅放大电路还包括第二补偿微带线、第二输入匹配网络和第二输出匹配网络,其中所述第二补偿微带线和所述第二输入匹配网络串联后连接至所述第三功率放大器和所述第四功率放大器之间,所述第二输出匹配网络连接至所述第四功率放大器与所述信号输出端之间。
11.一种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10任一项所述的功率放大电路。
12.一种信号收发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收发设备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10任一项所述的功率放大电路。
13.一种功率放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功率放大装置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10任一项所述的功率放大电路。
CN202110891779.0A 2021-08-04 2021-08-04 一种功率放大电路、基站、信号收发设备和功率放大装置 Pending CN11570656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891779.0A CN115706566A (zh) 2021-08-04 2021-08-04 一种功率放大电路、基站、信号收发设备和功率放大装置
EP22851850.2A EP4372985A1 (en) 2021-08-04 2022-07-14 Power amplifier circuit, base station, signal transceiver device, and power amplifier apparatus
PCT/CN2022/105763 WO2023011136A1 (zh) 2021-08-04 2022-07-14 一种功率放大电路、基站、信号收发设备和功率放大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891779.0A CN115706566A (zh) 2021-08-04 2021-08-04 一种功率放大电路、基站、信号收发设备和功率放大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706566A true CN115706566A (zh) 2023-02-17

Family

ID=851551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891779.0A Pending CN115706566A (zh) 2021-08-04 2021-08-04 一种功率放大电路、基站、信号收发设备和功率放大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EP (1) EP4372985A1 (zh)
CN (1) CN115706566A (zh)
WO (1) WO2023011136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362170B2 (en) * 2005-12-01 2008-04-22 Andrew Corporation High gain, high efficiency power amplifier
WO2010125714A1 (ja) * 2009-04-28 2010-11-04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電力増幅器
CN108809259B (zh) * 2017-05-05 2022-03-11 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上海)有限公司 功率放大器电路及其形成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3011136A1 (zh) 2023-02-09
EP4372985A1 (en) 2024-05-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388912B1 (en) Power control of reconfigurable outphasing Chireix amplifiers and methods
US8354882B2 (en) Doherty amplifier with input network optimized for MMIC
US9614480B2 (en) Wide-band multi stage doherty power amplifier
US7821337B2 (en) Power amplifier
US3755754A (en) Predistortion compensation for a microwave amplifier
KR20180018984A (ko) 선형의 효율적인 광대역 전력 증폭기들에 관한 시스템들 및 방법들
EP1312158A1 (en) Transmitter including a composit amplifier
CN216390920U (zh) Doherty射频功率放大器
CN113938102A (zh) 一种宽带高效率的功率放大器及实现方法
JP6904506B2 (ja) ドハティ型増幅器
US9577586B1 (en) Feed reflected Doherty amplifier and method for driving Doherty amplifiers
US11916522B2 (en) Broadband diplexed or multiplexed power amplifier
GB2494652A (en) A transmitter amplifier with linearising RF feedback and automatic control of resonator Q, resonator frequency, loop phase, and loop gain
CN113904628A (zh) 宽带Doherty功率放大器和实现方法
CN115706566A (zh) 一种功率放大电路、基站、信号收发设备和功率放大装置
KR100394328B1 (ko) 반사형 저위상 변화 감쇠기
CN115412036A (zh) 用于短距离无线通信的高线性宽带功率放大器
US7772925B2 (en) Power amplifier with pre-distorter
CN114640316A (zh) 一种可配置式射频功率放大器电路
US20120086511A1 (en) Distributed power amplifier with active matching
CN108900207A (zh) 功放装置、射频信号处理系统和基站
KR102546533B1 (ko) 쉬프만 위상 천이기를 이용한 다중 대역 도허티 증폭기
EP4346098A1 (en) Amplifier device with phase slope adjustment circuitry
CN112703677B (zh) 信号处理方法及系统
CN117879505A (zh) 基于IMD3抵消技术的高线性InGaP GaAs HBT功率放大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