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705874A - 一种存储芯片及堆叠芯片 - Google Patents

一种存储芯片及堆叠芯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705874A
CN115705874A CN202110887771.7A CN202110887771A CN115705874A CN 115705874 A CN115705874 A CN 115705874A CN 202110887771 A CN202110887771 A CN 202110887771A CN 115705874 A CN115705874 A CN 11570587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mory
pin
chip
test
array modu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887771.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俞冰
段会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n Unilc Semiconductor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n Unilc Semiconductor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n Unilc Semiconductors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an Unilc Semiconductor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887771.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705874A/zh
Priority to PCT/CN2022/109157 priority patent/WO2023011367A1/zh
Publication of CN11570587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70587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CSTATIC STORES
    • G11C11/00Digital sto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particular electric or magnetic storage elements; Storage elements therefor
    • G11C11/21Digital sto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particular electric or magnetic storage elements; Storage elements therefor using electric elements
    • G11C11/34Digital sto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particular electric or magnetic storage elements; Storage elements therefor using electric elements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 G11C11/40Digital sto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particular electric or magnetic storage elements; Storage elements therefor using electric elements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using transistors
    • G11C11/401Digital sto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particular electric or magnetic storage elements; Storage elements therefor using electric elements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using transistors forming cells needing refreshing or charge regeneration, i.e. dynamic cells
    • G11C11/4063Auxiliary circuits, e.g. for addressing, decoding, driving, writing, sensing or timing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CSTATIC STORES
    • G11C5/00Details of stores covered by group G11C11/00
    • G11C5/06Arrangements for interconnecting storage elements electrically, e.g. by wiring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CSTATIC STORES
    • G11C7/00Arrangements for writing information into, or reading information out from, a digital store
    • G11C7/10Input/output [I/O] data interface arrangements, e.g. I/O data control circuits, I/O data buff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Dram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存储芯片以及堆叠芯片,该存储芯片包括:多个存储阵列模块,每个所述存储阵列模块均相互独立地设置有引出到存储芯片外部的操作引脚。其中,操作引脚包括:控制引脚和数据引脚,控制引脚用于接收对相应存储阵列模块中待访问存储单元进行读出或写入控制的控制信号,数据引脚用于从待访问存储单元中读出或写入数据。通过相互独立地为每个存储阵列模块均设置引出到芯片外部的操作引脚,能够有效地提高存储器的数据存取速度以及数据宽度。

Description

一种存储芯片及堆叠芯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存储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存储芯片以及堆叠芯片。
背景技术
处理器的时钟频率和数据吞吐率以超乎想象的速度增长,但是存储器(如DRAM)的存取速度和数据吞吐率增长却要缓慢得多。存储模块的存取速度和处理器的计算速度的较大差异极大地限制了系统整体的运行速度,即存储墙问题越来越严重,计算、存储、I/O的速度越来越不匹配。因此,亟需提高存储器的存取速度和数据吞吐率。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存储芯片以及堆叠芯片,能够有效地提高存储器的存取速度以及数据宽度。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存储芯片,包括:
多个存储阵列模块,每个所述存储阵列模块均相互独立地设置有引出到所述存储芯片外部的操作引脚;
其中,所述操作引脚包括:控制引脚和数据引脚,所述控制引脚用于接收对相应存储阵列模块中待访问存储单元进行读出或写入控制的控制信号,
所述数据引脚用于从所述待访问存储单元中读出或写入数据。
进一步地,所述存储阵列模块包括:测试电路,所述测试电路与所述存储阵列模块中的驱动电路连接,响应于所述测试电路接收到测试信号时,所述驱动电路基于所述测试信号对所述存储阵列模块中的相应存储单元进行失效测试,并输出测试结果。
进一步地,所述操作引脚还包括:测试引脚,所述测试引脚与所述测试电路连接,用于接收从所述存储芯片外部发送的所述测试信号。
进一步地,所述存储阵列模块包括:修复电路,所述修复电路与所述存储阵列模块中的驱动电路连接,响应于所述修复电路接收到修复信号时,所述驱动电路基于所述修复信号对所述存储阵列模块中的失效存储单元进行修复。
进一步地,所述操作引脚还包括:修复引脚,所述修复引脚与所述修复电路连接,用于接收从所述存储芯片外部发送的所述修复信号。
进一步地,所述存储芯片还包括:片外电源引脚,所述片外电源引脚与每个所述存储阵列模块连接,用于连接设置在所述存储芯片外部的电源产生电路,以利用所述电源产生电路对所述存储阵列模块供电。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引脚包括控制命令引脚和地址引脚,所述控制信号包括控制命令信号和地址信号。所述控制命令引脚用于接收相应存储阵列模块的控制命令信号,所述地址引脚用于接收所述待访问存储单元的地址信号。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命令引脚包括:行操作使能引脚、列操作使能引脚、读写控制引脚以及数据位选引脚。
进一步地,所述地址引脚包括行地址引脚和列地址引脚。
进一步地,所述存储芯片的存储容量为1G,所述存储芯片包括16个相互独立的存储阵列模块,每个所述存储阵列模块的存储容量为64M,每个所述存储阵列模块的所述数据引脚包括64位数据输入输出口。
进一步地,所述存储芯片为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或者,闪存。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堆叠芯片,包括逻辑单元以及存储单元。所述存储单元包括上述第一方面所述的存储芯片,所述逻辑单元与所述存储单元直连。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存储芯片以及堆叠芯片,通过相互独立地为每个存储阵列模块均设置引出到芯片外部的操作引脚,包括控制引脚和数据引脚,能够将存取操作涉及的控制信号和数据信号通过各自的操作引脚直接输入或输出,从而相互独立地完成对每个存储阵列模块的存取操作,有效地简化了存储芯片中的信号控制流程,有利于提高存储芯片的数据存取速度,以及增加一次可读取或写入的数据宽度。同时由于减少了芯片内部的控制电路,芯片面积也明显减少。
上述说明仅是本申请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申请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申请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申请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一种示例性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的芯片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说明书实施例第一方面提供的一种存储芯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测试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修复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5示出了本说明书实施例第二方面提供的一种堆叠芯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图1所示为一种1G双倍速率(Double Data Rate,简称DDR3)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简称DRAM)芯片结构示意图。整个芯片共8个存储阵列模块(bank),每个(bank)容量为128M,在芯片内部每个存储阵列模块(bank)由两个分存储阵列模块(splitbank)组成,每个分存储阵列模块(splitbank)容量为64M,且这两个分存储阵列模块的划分是外部无感知的,共享同一个bank地址。
如图1所示,bank0包括splitbank0和splitbank0′,bank1包括splitbank1和splitbank1′,以此类推,bank7包括splitbank7和splitbank7′。其中,bank0-bank7共用行扫描线,且四个splitbank共用数据线,即splitbank0-splitbank3共用数据线,splitbank0′-splitbank3′共用数据线,splitbank4-splitbank7共用数据线,splitbank4′-splitbank7′共用数据线。
发明人对图1示出的存储器芯片的数据存取过程进行了长期研究发现,存储器中的多级控制电路极大地限制了存储器的存取速度。下面主要以激活操作(ACTIVE)和读操作为例进行说明:
在进行ACTIVE操作时,首先,外部系统发送第一地址信息和第一命令信息到芯片内的全局控制模块(Golbal ctrl),由全局控制模块对第一地址信息进行译码,产生bank选择信息bnksel<7:0>和各存储阵列模块共用的行地址信息(gradd<13:0>),其中,bnksel<7:0>为激活操作bank地址信息,用于确定本次激活操作针对的bank。相应的存储阵列模块会根据第一命令信息激活相应行地址对应的字线并将字线上的数据放大等待读操作或写操作。在进行读操作时,外部系统发送第二地址信息和第二命令信息到上述全局控制模块,由全局控制模块对第二地址信息进行译码,产生读操作bank信息cas<7:0>,读写信息pawcol以及数据mask信息DM<7:0>和各bank共用的列地址信息gcadd<6:0>。其中,cas<7:0>为读操作bank地址信息,用于确定本次读操作针对的bank,pawcol用于控制是读数据还是写入数据,数据mask信息用于选择写入的数据位。相应的bank会读出共128位数据,每个splitbank读出64位数据,通过四个splitbank共用的数据线将读出的数据rwdl<63:0>送至数据处理dpcross模块。由dpcross模块将128位数据划分为8笔数据(每笔16位),再通过输出数据驱动OCD模块将每笔16位的数据送至外部数据引脚DQ<15:0>输出。
可以看到,不管是ACTIVE操作还是读操作,DRAM命令输入需要经过全局控制模块译码才能到达对应的bank,读取的数据也需要经过多级处理才能输出到芯片外部,从而导致存储器的存取速度以及数据吞吐率难以提高。
有鉴于此,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存储芯片以及堆叠芯片,通过相互独立地为每个存储阵列模块均设置引出到芯片外部的操作引脚,将存取操作涉及的控制信号和数据信号通过各自的操作引脚直接输入或输出,从而相互独立地完成对每个存储阵列模块的存取操作,有效地简化了存储芯片中的信号控制流程,有利于提高存储器的数据存取速度以及数据宽度。
下面对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的具体实现方案进行详细介绍。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的存储芯片可以是动态随机存储器(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DRAM),或者,也可以是其他类型的存储芯片,例如闪存如NAND闪存等,本说明书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制。
第一方面,如图2所示,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存储芯片20,包括:多个存储阵列模块200。每个存储阵列模块200均相互独立地设置有引出到存储芯片20外部的操作引脚。这样就可以将对各个存储阵列模块200进行存取操作涉及的控制以及数据信号通过各自的操作引脚直接输入或输出。
需要说明的是,一个存储阵列模块200即为存储芯片20中的一个bank,存储芯片20包括M个bank,M为大于或等于2的整数,则每个bank各自设置有引出到芯片外部的操作引脚,存储芯片20就包括M组操作引脚。需要说明的是,M的具体数量根据存储芯片20的容量以及每个bank的容量确定,图2中示出的bank数量仅为示意。
举例来讲,存储芯片20的存储容量为1G,则该存储芯片20包括16个相互独立的bank,如图2中示出的bank0至bank15,每个bank的存储容量为64M。其中,bank0引出到芯片外部的操作引脚表示为p0,bank1引出到芯片外部的操作引脚表示为p1,bank2引出到芯片外部的操作引脚表示为p2,以此类推,bank15引出到芯片外部的操作引脚表示为p15。
具体来讲,每个存储阵列模块200包括存储单元阵列以及驱动电路如行(Row)电路和列(column)电路。对于每个存储阵列模块200来讲,操作引脚可以包括:控制引脚和数据引脚。控制引脚和数据引脚均与相应存储阵列模块200的驱动电路连接。控制引脚用于接收对相应存储阵列模块中待访问存储单元进行读出或写入控制的控制信号,并将控制信号发给驱动电路,从而对待访问存储单元进行读出或写入控制。数据引脚用于从上述待访问存储单元中读出或写入数据。其中,待访问存储单元即为存入或读取操作针对的存储单元。
这样,各存储阵列模块200就可以拥有各自的控制信号传输口和数据信号传输口,可以相互独立地完成对每个存储阵列模块的存取操作,减少了存储芯片20中的信号控制电路,有利于提高存储器的存取速度以及数据宽度。
进一步地,控制引脚包括控制命令引脚和地址引脚,相应地,上述控制信号包括控制命令信号和地址信号。,控制命令引脚用于接收相应存储阵列模块200的控制命令信号;地址引脚用于接收相应存储阵列模块200中待访问存储单元的地址信号。
举例来讲,控制命令引脚可以包括:行操作使能引脚、列操作使能引脚、读写控制引脚以及数据位选引脚。例如,行操作使能引脚可以表示为bnksel,列操作使能引脚可以表示为cas,读写控制引脚可以表示为pawcol,数据位选引脚可以表示为dm<k:0>。bnksel用于使能行寻址操作,cas用于使能列寻址操作,pawcol用于进行读写控制,dm<k:0>用于选择写入操作涉及的数据位,通过dm<k:0>的值来决定写入哪些数据位。dm<k:0>的每一位mask数据信号中的8位,k的具体大小根据数据引脚包括的数据位宽决定,如数据位宽为64位,则k为7,数据位宽为32位,则k为3。以dm<7:0>为例,若dm[0]=1,则数据信号中的0-7位就不能写了。
当然,除了上述四种引脚以外,在本说明书其他实施方式中,控制命令引脚也可以包括更多或更少的引脚,例如,可以通过复用一些引脚来减少引脚数量,本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制。
本实施例中,地址引脚的数量根据每个存储阵列模块200的行列地址线数量确定。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地址引脚可以包括相互独立的行地址引脚和列地址引脚。例如,在一种应用场景中,每个存储阵列模块200的存储容量为64M,每个存储阵列模块200可以设置13个行地址引脚,如可以表示为gradd<12:0>,以及7个列地址引脚,如可以表示为gcadd<6:0>。当然,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同一存储阵列模块200的行列地址线也可以复用。这样每个存储阵列模块200就可以有各自的地址,直接通过地址引脚输入行地址和列地址,无需再设置全局控制模块进行bank选址译码,有利于简化芯片内部的信号控制流程,提高数据存取速度。同时,也有利于减少芯片面积。
数据引脚的数量根据每个存储阵列模块200自身最多能够一次写入或读出的数据宽度确定。例如,在一种应用场景中,每个存储阵列模块200最多能够一次写入或读出64位数据,则每个存储阵列模块200的数据引脚可以包括64位数据输入输出口,如可以表示为rwdl<63:0>;又例如,在另一种应用场景中,每个存储阵列模块200的数据引脚可以包括32位数据输入输出口。这样每个存储阵列模块200就可以通过自身的数据引脚写入或读出数据信号,无需经过多级处理后通过与其他存储阵列模块200共用的数据引脚分笔输出,有利于提高数据存取速度和数据宽度。同时,也有利于进一步减少芯片面积。
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将各存储阵列模块200的控制信号和数据信号直接通过各自的操作引脚输入或输出,能够相互独立地完成对每个存储阵列模块的存取操作,有效地简化芯片内部的信号控制流程,有利于提高数据存取速度,以及增加一次可读取或写入的数据宽度。例如,在上述1G存储芯片20、64位数据引脚的示例中,数据宽度可以由传统的16位增加至最多1024(即64*16)位。同时,由于减少了芯片内部的信号控制电路,还能够减少芯片面积。
为了更方便地对存储芯片20进行测试,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对于存储芯片20中的每个存储阵列模块200来讲,内设的电路结构除了驱动电路以外,还可以包括:测试电路。测试电路与驱动电路连接,响应于测试电路接收到测试信号时,驱动电路基于测试信号对该存储阵列模块200中的相应存储单元进行失效测试,并输出测试结果。举例来讲,测试电路接收到测试信号时,会基于测试信号产生测试指令,驱动电路基于测试指令对存储阵列模块200中的相应存储单元进行访问,完成本次测试任务。其中,测试指令包括测试地址信号、测试数据信号及测试控制信号。
也就是说,在需要对存储芯片20中的存储阵列模块200进行失效测试时,只需要接收外部系统发送的测试信号,触发相应存储阵列模块200工作在测试模式,测试需要的测试地址、测试数据以及测试控制命令均可以由芯片内部设置在存储阵列模块200中的内建测试电路产生,无需用户从外部输入。基于内建测试电路产生的测试地址和测试控制命令就可以在存储阵列模块200中寻址相应的存储单元,并根据测试数据对相应存储单元进行失效测试,有效地实现了存储芯片20的自测试。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外部系统为存储芯片20的外部控制系统,例如可以是处理器或者是集成该存储芯片20的SOC(System on Chip)系统。
具体实施过程中,也可以预先针对实际应用场景中,多种不同失效机理设置对应的测试规则。针对每种失效机理的测试规则,预先在测试电路中配置测试指令产生方式。具体可以根据实际应用场景以及经验配置。测试信号中可以包含测试任务标识,测试电路中预先存储有测试任务标识与测试指令产生方式的对应关系,基于测试任务标识以及该对应关系,确定测试指令产生方式,从而产生本次测试任务的测试指令。
例如,某种失效机理的测试规则需要按照预设时间间隔循环对同一个存储单元进行数据读取操作,测试是否能正常读取数据。此时,相应测试标识对应的测试指令产生方式可以为:随机选取存储阵列模块200中的一个存储单元的地址作为测试地址,并按照预设时间间隔生成读操作涉及的控制命令,循环对该存储单元进行数据读取。进一步,测试电路可以检测测试过程中数据是否能正常读取,进而输出测试结果。
在此基础上,为了方便控制各存储阵列模块200是否工作在测试模式,作为一种实施方式,上述操作引脚还可以包括:测试引脚,测试引脚与测试电路连接,用于接收从存储芯片20外部发送的测试信号,以对存储阵列模块200进行失效测试,也就是使得存储阵列模块200工作在测试模式。这样就可以通过各存储阵列模块200各自的测试引脚接收测试信号,相互独立地实现对各存储阵列模块200的自测试,有利于提高测试效率。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测试引脚可以针对每个存储阵列模块200单独设置,或者,也可以由多个存储阵列模块200共用,具体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置。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如图3所示,测试电路300可以包括测试单元301和选择器302,测试单元301的输入端与测试引脚连接,测试单元301的输出端与选择器302的第一输入端c1连接。选择器302的第二输入端c2与相应存储阵列模块200的控制引脚以及数据引脚(ADD&Data&CTRL)连接。选择器302输出端out与存储阵列模块200中的驱动电路连接。
其中,测试单元301用于在接收到测试信号时,产生测试指令,并将测试指令发送到选择器302。需要说明的是,测试单元301可以由硬件例如集成电路实现,或者,也可以由软件代码实现。
选择器302用于通过选通第一输入端c1或第二输入端c2,控制该存储阵列模块200的当前工作模式。当选择器302选通第一输入端c1时,输入到驱动电路的地址、数据以及控制命令信号为测试地址信号、测试数据信号及测试控制信号,此时,该存储阵列模块200工作在测试模式;当选择器302选通第二输入端时,输入到驱动电路的地址、数据以及控制命令信号为由该存储阵列模块200的地址引脚、数据引脚以及控制命令引脚输入的地址、数据以及控制命令信号,此时,该存储阵列模块200工作在非测试模式。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测试引脚可以包括测试使能引脚test_en以及测试控制引脚test_ctr,相应地,测试信号包括测试使能信号以及测试控制信号,测试使能信号用于控制存储阵列模块200工作在测试模式,测试控制信号可以包括测试任务标识,用于产生测试指令。在一种应用场景中,测试使能引脚test_en可以单独设置,测试控制引脚test_ctr可以复用相应存储阵列模块200的其他能被复用的操作引脚。如图3所示,测试使能引脚test_en以及测试控制引脚test_ctr均与测试单元301连接,选择器302的选通控制端与测试使能引脚test_en连接。进一步地,为了方便输出测试结果,测试引脚还可以包括测试结果输出引脚,或者,也可以复用相应存储阵列模块200的除测试使能引脚以外的其他操作引脚作为测试结果输出引脚。
对某存储阵列模块200进行内建自测试时,即该存储阵列模块200的test_en=1时,测试单元301根据接收到的测试控制信号产生测试地址、测试数据及测试控制信号,选择器302会选择内建自测试产生的这些信号对该存储阵列模块200进行操作从而达到测试目的。当非测试模式下即该存储阵列模块200的test_en=0时,选择器302则选择该存储阵列模块200的地址引脚、数据引脚以及控制命令引脚上面的地址、数据及控制命令信号对该存储阵列模块200中的存储单元进行操作。
进一步地,为了提高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的存储芯片20的可靠性,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存储阵列模块200中还可以包括:修复电路。针对每个存储阵列模块200来讲,修复电路与存储阵列模块200中的驱动电路连接。响应于修复电路接收到修复信号时,驱动电路基于修复信号对存储阵列模块200中的失效存储单元进行修复。可以理解的是,存储芯片20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发生存储单元的失效,此时,需要对失效的存储单元进行修复,以避免影响存储芯片20的使用。本实施例提供的存储芯片20通过在各存储阵列模块200中内建修复电路,能够对失效存储单元进行修复。
在此基础上,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上述操作引脚还包括:修复引脚。修复引脚与修复电路连接,用于接收从存储芯片20外部发送的修复信号。这样就可以通过各存储阵列模块200各自的修复引脚接收修复信号,相互独立地实现对各存储阵列模块200的修复,有利于提高修复效率。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修复引脚可以包括修复使能引脚和修复控制引脚,相应地,如图4所示,修复信号可以包括修复使能信号以及修复控制信号。修复使能引脚和修复控制引脚均与修复电路400连接。修复使能引脚用于控制修复电路的开启,修复控制引脚用于接收修复控制信号,例如,修复控制信号可以包括地址信号,即待修复的失效存储单元的地址。在一种应用场景中,修复使能引脚可以单独设置,修复控制引脚可以复用相应存储阵列模块200的其他能被复用的操作引脚。
举例来讲,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的修复电路400可以采用eFuse修复方式,即修复电路400可以包括eFuse模块。可以理解的是,eFuse是一种熔丝,能够作为一次性可编程存储器,用来记录信息。外部系统发现存储芯片20内某个存储阵列模块200中的存储单元错误时,可记录错误存储单元的行地址,然后将此行地址输入该存储阵列模块200的eFuse模块。eFuse模块根据此行地址对该存储阵列模块200的一根冗余字线对应的一组eFuse进行编辑,将该行地址记录到这一组eFuse中,使得该冗余字线代替此行地址对应的地址线。其中,冗余字线为存储阵列模块200中预先设置的备用字线。例如,存储阵列模块200包括1000行存储单元,可以对应设置1006根行地址线,剩余的6根行地址线即为冗余字线,可以针对每一根冗余字线对应设置一组eFuse。
例如,修复使能引脚可以表示为efuse_en。如图4所示,当efuse_en=1即efuse修复使能时,系统可以通过相应存储阵列模块200的修复控制引脚输入失效存储单元行地址,eFuse模块根据该行地址编辑efuse信息产生efuse修复信息,之后efuse修复信息进入该存储阵列模块200的驱动电路中的行译码器,将该行地址对应启动的字线由原本的字线变更为替换的冗余字线。这样当系统再次访问此失效存储单元时,此失效单元所在的字线已经被冗余字线修复。
当然,在本说明书其他实施例中,除了上述的eFuse修复方式以外,修复电路400也可以采用其他修复方式,此处不做限定。
另外,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提供的存储芯片20还包括电源引脚,以便接收各存储阵列模块200所需的电源信号。具体实施过程中,根据实际应用场景中,存储芯片20的电源系统设计的不同,即采用片内电源系统或者是片外电源系统,电源引脚的设置有所不同。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存储芯片20可以采用片外电源系统,电源引脚为片外电源引脚,具体引脚数量根据存储阵列模块200所需的电源信号种类确定。片外电源引脚与每个存储阵列模块200连接,用于连接设置在存储芯片20外部的电源产生电路,以利用外设的电源产生电路对存储阵列模块200供电。采用片外电源系统,设置相应电源信号的片外电源引脚,有利于减少存储芯片20的面积。
当然,在本说明书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采用片内电源系统,即存储芯片20内还设置有:电源产生电路,电源产生电路与相应存储阵列模块200连接,用于基于从外部输入的芯片工作电压VDD和公共接地电压VSS产生相应存储阵列模块200所需的电源信号。此时,电源引脚为片内电源引脚,片内电源引脚与电源产生电路连接,用于输入芯片工作电压和公共接地电压。此时,存储阵列模块200所需内部电源在存储芯片20内部由电源产生电路根据从片内电源引脚输入的VDD和VSS产生。
需要说明的是,电源产生电路的具体电路结构可以参见现有存储芯片20的电源系统,此处不做详述。
第二方面,如图5所示,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堆叠芯片50,包括逻辑单元51以及存储单元52。其中,存储单元可以包括上述第一方面实施例所述的存储芯片20。逻辑单元51以及存储单元52直连,采用3D堆叠的方式封装在一起。存储芯片20的具体结构以及效果可以参照前述第一方面提供的实施例中相应内容,此处不再赘述。举例来讲,存储单元52可以是芯片(chip)、晶粒(die)或晶圆(wafer)的形式,此处不做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逻辑单元51的具体结构以及堆叠芯片50的具体类型可以根据上述存储芯片20的实际应用场景确定,本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举例来讲,逻辑单元51可以包括逻辑电路芯片,相应地,堆叠芯片50可以为高速缓存或计算存储器。也就是说,上述存储芯片20可以作为逻辑电路芯片的缓存,实现具有高速缓存或计算存储器功能的堆叠芯片。例如,逻辑电路芯片可以是用于AI及需要高速缓存的应用。又例如,逻辑单元51也可以包括接口芯片,相应地,堆叠芯片50可以为高速存储器。也就是说,上述存储芯片20也可以作为存储主体搭配不同的接口芯片构成独立高速存储器,如搭配的接口芯片可以采用SERDES(即SERializer(串行器)/DESerializer(解串器))或GDDR(Graphics Double Data Rate)等。
由于本说明书实施例所介绍的堆叠芯片50包括的存储芯片20在前述已经进行说明,故而基于本说明书实施例所介绍的存储芯片20,本领域所属人员能够了解该堆叠芯片50的具体结构及效果原理,故而在此不再赘述。凡是包括本说明书实施例的存储芯片20的堆叠芯片50都属于本发明所欲保护的范围。
还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术语“多个”表示两个以上,包括两个或大于两个的情况。
尽管已描述了本说明书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说明书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说明书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说明书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说明书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说明书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说明书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2)

1.一种存储芯片,其特征在于,包括:
多个存储阵列模块,每个所述存储阵列模块均相互独立地设置有引出到所述存储芯片外部的操作引脚;
其中,所述操作引脚包括:控制引脚和数据引脚,所述控制引脚用于接收对相应存储阵列模块中待访问存储单元进行读出或写入控制的控制信号,
所述数据引脚用于从所述待访问存储单元中读出或写入数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存储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阵列模块包括:测试电路,所述测试电路与所述存储阵列模块中的驱动电路连接,响应于所述测试电路接收到测试信号时,所述驱动电路基于所述测试信号对所述存储阵列模块中的相应存储单元进行失效测试,并输出测试结果。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存储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引脚还包括:测试引脚,所述测试引脚与所述测试电路连接,用于接收所述存储芯片外部发送的所述测试信号。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存储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阵列模块包括:修复电路,所述修复电路与所述存储阵列模块中的驱动电路连接,响应于所述修复电路接收到修复信号时,所述驱动电路基于所述修复信号对所述存储阵列模块中的失效存储单元进行修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存储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引脚还包括:修复引脚,所述修复引脚与所述修复电路连接,用于接收从所述存储芯片外部发送的所述修复信号。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存储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芯片还包括:片外电源引脚,所述片外电源引脚与每个所述存储阵列模块连接,用于连接设置在所述存储芯片外部的电源产生电路,以利用所述电源产生电路对所述存储阵列模块供电。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存储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引脚包括控制命令引脚和地址引脚,所述控制信号包括控制命令信号和地址信号;
所述控制命令引脚用于接收相应存储阵列模块的控制命令信号,所述地址引脚用于接收所述待访问存储单元的地址信号。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存储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命令引脚包括:行操作使能引脚、列操作使能引脚、读写控制引脚以及数据位选引脚。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存储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地址引脚包括行地址引脚和列地址引脚。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存储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芯片的存储容量为1G,所述存储芯片包括16个相互独立的存储阵列模块,每个所述存储阵列模块的存储容量为64M,每个所述存储阵列模块的所述数据引脚包括64位数据输入输出口。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存储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芯片为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或者,闪存。
12.一种堆叠芯片,其特征在于,包括:
逻辑单元;
存储单元;所述存储单元包括权利要求1-11中任一项所述的存储芯片;
所述逻辑单元与所述存储单元直连。
CN202110887771.7A 2021-08-03 2021-08-03 一种存储芯片及堆叠芯片 Pending CN11570587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887771.7A CN115705874A (zh) 2021-08-03 2021-08-03 一种存储芯片及堆叠芯片
PCT/CN2022/109157 WO2023011367A1 (zh) 2021-08-03 2022-07-29 一种存储芯片及堆叠芯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887771.7A CN115705874A (zh) 2021-08-03 2021-08-03 一种存储芯片及堆叠芯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705874A true CN115705874A (zh) 2023-02-17

Family

ID=851542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887771.7A Pending CN115705874A (zh) 2021-08-03 2021-08-03 一种存储芯片及堆叠芯片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5705874A (zh)
WO (1) WO2023011367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453581B (zh) * 2023-04-23 2024-04-02 深圳市晶存科技有限公司 存储芯片测试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630726B1 (ko) * 2004-05-08 2006-10-02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동작 모드가 별도로 설정되는 메모리 장치들을 구비하는메모리 시스템 및 동작 모드 설정 방법
JP2008140220A (ja) * 2006-12-04 2008-06-19 Nec Corp 半導体装置
CN101930798B (zh) * 2009-06-25 2014-04-16 联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闪存装置、存储器装置以及控制闪存装置的方法
CN110322921A (zh) * 2018-03-30 2019-10-1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及电子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3011367A1 (zh) 2023-02-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846169B2 (en) Semiconductor memory devices, memory systems and methods of operating semiconductor memory devices
US10503589B2 (en) Semiconductor memory devices, memory systems and methods of operating semiconductor memory devices
US10818375B2 (en) Semiconductor memory devices, memory systems and methods of operating semiconductor memory devices
US7275200B2 (en) Transparent error correcting memory that supports partial-word write
US7441156B2 (en) Semiconductor memory device having advanced test mode
US4916700A (en) Semiconductor storage device
US7580320B2 (en) Multi-port memory device
US20190027230A1 (en) Semiconductor memory devices, memory systems and methods of operating semiconductor memory devices
CN111627487B (zh) 占据面积减少的熔丝电路
CN112837735A (zh) 具有存储器修复机制的存储器装置及其操作方法
US11450396B2 (en) Semiconductor memory devices and methods of operating semiconductor memory devices
US11449441B2 (en) Multi-ported nonvolatile memory device with bank allocation and related systems and methods
US11841763B2 (en) Semiconductor memory devices with ECC engine defect determination based on test syndrome, test parity, expected decoding status and received decoding status
CN115705169A (zh) 用于输入/输出映射的设备、系统和方法
WO2023011367A1 (zh) 一种存储芯片及堆叠芯片
US11545211B2 (en) Semiconductor memory device and a method of operating the semiconductor memory device
US11551775B2 (en) Semiconductor memory devices and memory systems including the same
CN113362883B (zh) 可配置软封装后修复(sppr)方案
US7434018B2 (en) Memory system
US6704229B2 (en) Semiconductor test circuit for testing a semiconductor memory device having a write mask function
US11803501B2 (en) Routing assignments based on error correction capabilities
US20240029808A1 (en) Semiconductor memory devices and memory systems including the same
CN115620772B (zh) 访问字线的方法及字线解码电路结构
US20230124660A1 (en) Semiconductor memory devices and methods of operating the same
US20240012712A1 (en) Semiconductor memory device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