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675719A - 后拨链器 - Google Patents

后拨链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675719A
CN115675719A CN202110845450.0A CN202110845450A CN115675719A CN 115675719 A CN115675719 A CN 115675719A CN 202110845450 A CN202110845450 A CN 202110845450A CN 115675719 A CN115675719 A CN 11567571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rm
bicycle
rear derailleur
base member
fastening mem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845450.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谢花聪
山口壮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imano Inc
Original Assignee
Shimano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imano Inc filed Critical Shimano Inc
Priority to CN202110845450.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675719A/zh
Publication of CN11567571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67571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xle Suspensions And Sidecars For Cy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可用性得到提高的后拨链器。后拨链器具备:基座构件,其包括安装在与所述自行车的后轮轴心同轴心上的第一安装端及第二安装端;可动构件,其相对于所述基座构件可移动地配置;连杆机构,其用于将所述可动构件与所述基座构件连结;以及链条引导机构,其可绕旋转轴心旋转地与所述可动构件连结,所述第二安装端与所述连杆机构结合,所述第一安装端包括第一臂及第二臂,所述第一臂及所述第二臂在所述后轮轴心的轴心方向上相互隔开地配置,所述基座构件包括角度位置调节构造。

Description

后拨链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行车后拨链器。
背景技术
已知有一种能够任意变更自行车的变速比的后拨链器。专利文献1公开了以往的后拨链器的一个示例。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美国专利申请公开第2018/0265169号说明书。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专利文献1公开的后拨链器的可用性仍有改善空间。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用性得到提高的后拨链器。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的后拨链器为安装在与自行车后轮轴心同轴心上的后拨链器,所述后拨链器包括:基座构件,其包括安装在与所述自行车后轮轴心同轴心上的第一安装端及第二安装端;可动构件,其相对于所述基座构件可移动地配置;连杆机构,其用于将所述可动构件与所述基座构件连结;以及链条引导机构,其可绕旋转轴心旋转地与所述可动构件连结;所述第二安装端与所述连杆机构结合,所述第一安装端包括第一臂及第二臂,所述第一臂及所述第二臂在所述后轮轴心的轴心方向上相互隔开地配置,所述基座构件包括角度位置调节构造,所述角度位置调节构造构成为,通过使所述第一臂及所述第二臂绕所述后轮轴心旋转,可调节所述后拨链器相对于所述自行车的车架的角度位置,所述角度位置调节构造在所述后轮轴心的径向上配置在所述第一安装端与所述第二安装端之间。
根据上述第一方面的后拨链器,可抑制后拨链器从自行车的中心轴心面突出的突出量。此外,后拨链器的刚性得到提高。进而,通过,可容易地调节后拨链器相对于自行车的车架的角度位置。因此,可用性得到提高。
在根据所述第一方面的第二方面的后拨链器中,所述角度位置调节构造包括:螺栓构件,其具有第一螺纹部;及调节开口,其具有与所述第一螺纹部结合的第二螺纹部。
根据上述第二方面的后拨链器,通过螺栓构件与调节开口,可更容易地调节后拨链器相对于自行车的车架的角度位置。
在根据所述第一方面的第三方面的后拨链器中,在所述自行车安装有所述后拨链器的状态下,所述第二臂配置得比所述第一臂更靠近所述自行车的中心轴心面。
根据上述第三方面的后拨链器,可抑制后拨链器从自行车的中心轴心面突出的突出量。此外,后拨链器的刚性得到提高。
在根据所述第一方面的第四方面的后拨链器中,所述第一臂及所述第二臂构成为,在所述自行车安装有所述后拨链器的状态下,所述自行车的车架在所述后轮轴心的轴心方向上配置在所述第一臂与所述第二臂之间。
根据上述第四方面的后拨链器,可抑制后拨链器从自行车的中心轴心面突出的突出量。此外,后拨链器的刚性得到提高。
在根据所述第一方面的第五方面的后拨链器中,还包括紧固构件,其用于将所述基座构件的所述第一安装端固定于所述自行车的车架,在所述自行车安装有所述后拨链器的状态下,所述紧固构件的中心轴心与所述后轮轴心在同轴心上。
根据上述第五方面的后拨链器,后拨链器的刚性得到提高。此外,可以将后拨链器相对于车架容易地装卸。
在根据所述第五方面的第六方面的后拨链器中,所述紧固构件具有筒状部及径向突出部,所述径向突出部朝相对于所述紧固构件的中心轴心的径向突出,所述径向突出部从所述筒状部的一端部向所述紧固构件的中心轴心上的所述径向外侧延伸。
根据上述第六方面的后拨链器,后拨链器的刚性得到提高。此外,可以将后拨链器相对于车架容易地装卸。在根据所述第六方面的第七方面的后拨链器中,所述基座构件的所述第一臂具有第一安装开口部,所述第一安装开口部供所述紧固构件的所述筒状部贯穿。
根据上述第七方面的后拨链器,后拨链器的刚性得到提高。此外,可以将后拨链器相对于车架容易地装卸。
在根据所述第七方面的第八方面的后拨链器中,所述基座构件的所述第二臂具有第二安装开口部,所述第二安装开口部构成为供所述紧固构件的筒状部的至少一部分贯穿。
根据上述第八方面的后拨链器,后拨链器的刚性得到提高。此外,可以将后拨链器相对于车架容易地装卸。
在根据所述第一方面的第九方面的后拨链器中,所述基座构件的所述第一臂具有第一安装开口部,所述第一安装开口部设置为,在所述自行车安装有所述后拨链器的状态下,所述后轮轴心与所述第一安装开口部同轴心地贯穿第一安装开口部,所述基座构件的所述第一臂在所述自行车安装有所述后拨链器的状态下的所述后轮轴的所述第一安装开口部周围具有第一最小径向厚度,所述基座构件的所述第二臂具有第二安装开口部,所述第二安装开口部设置为,在所述自行车安装有所述后拨链器的状态下,所述后轮轴心与所述第二安装开口部同轴心地贯穿第二安装开口部,所述基座构件的所述第二臂在所述自行车安装有所述后拨链器的状态下的所述后轮轴的所述第二安装开口部周围具有第二最小径向厚度,所述第一最小径向厚度及所述第二最小径向厚度的至少一个为2mm以上。
根据上述第九方面的后拨链器,第一最小径向厚度及第二最小径向厚度的至少一个为规定值以上,因此后拨链器的刚性得到提高。
在根据所述第九方面的第十方面的后拨链器中,所述第一最小径向厚度及所述第二最小径向厚度均为2mm以上。
根据上述第十方面的后拨链器,第一最小径向厚度及第二最小径向厚度均为规定值以上,因此后拨链器的刚性得到提高。
在根据所述第九方面的第十一方面的后拨链器中,所述第一最小径向厚度及所述第二最小径向厚度的至少一个为2.5mm以上。
根据上述第十一方面的后拨链器,第一最小径向厚度及第二最小径向厚度的至少一个为规定值以上,因此后拨链器的刚性得到提高。
在根据所述第十方面的第十二方面的后拨链器中,所述第一最小径向厚度及所述第二最小径向厚度均为2.5mm以上。
根据上述第十二方面的后拨链器,第一最小径向厚度及第二最小径向厚度均为规定值以上,因此后拨链器的刚性得到提高。
在根据所述第七方面的第十三方面的后拨链器中,所述第二臂配置为,在所述自行车安装有所述后拨链器的状态下,比所述第一臂更靠近所述自行车的中心轴心面,所述第一臂在所述自行车安装有所述后拨链器的状态下,在所述后轮轴心的轴心方向上至少一部分配置在所述车架与所述紧固构件的所述径向突出部之间。
根据上述第十三方面的后拨链器,可抑制后拨链器从自行车的中心轴心面突出的突出量。此外,后拨链器的刚性得到提高。
在根据所述第十三方面的第十四方面的后拨链器中,所述紧固构件的所述径向突出部具有台阶部,所述台阶部在所述自行车安装有所述后拨链器的状态下,用于承接所述第一臂。
根据上述第十四方面的后拨链器,后拨链器的刚性得到提高。
在根据所述第一方面的第十五方面的后拨链器中,还包括紧固构件,其用于将所述基座构件的所述第一安装端固定于所述自行车的车架,在所述自行车安装有所述后拨链器的状态下,所述紧固构件的中心轴心与所述后轮轴心在同轴心上,所述紧固构件具有小径部及大径部,所述大径部在所述紧固构件的中心轴心的轴心方向上与所述小径部相邻,所述第二臂在所述自行车安装有所述后拨链器的状态下,配置在比所述第一臂更靠近所述自行车的中心轴面的位置上,所述基座构件的所述第一臂包括第一安装开口部,其供所述紧固构件的所述小径部贯穿。
根据上述第十五方面的后拨链器,后拨链器的刚性得到提高。此外,可以将后拨链器相对于车架容易地装卸。
在根据所述第十五方面的第十六方面的后拨链器中,在所述自行车安装有所述后拨链器的状态下,所述紧固构件的所述大径部在所述后轮轴心的轴心方向上从所述第一臂突出,使得所述自行车后拨链器的其它部位撞击异物之前,所述紧固构件的所述大径部先撞击所述异物。
根据上述第十六方面的后拨链器,大径部突出,因此可抑制构成后拨链器的其它构成要素撞击异物。因此,可适当地保护后拨链器。
在根据所述第十五方面的第十七方面的后拨链器中,在所述自行车安装有所述后拨链器的状态下,所述紧固构件的所述大径部在所述后轮轴心的轴心方向上从所述第一臂至少突出3mm。
根据上述第十七方面的后拨链器,大径部至少突出3mm,因此可抑制构成后拨链器的其它构成要素撞击异物。因此,可适当地保护后拨链器。
根据本发明的第十八方面的后拨链器为安装于与自行车后轮轴心同轴心上的后拨链器,所述后拨链器包括:基座构件,其包括安装于与所述自行车后轮轴心同轴心的第一安装端及第二安装端;可动构件,其相对于所述基座构件可移动地配置;连杆机构,其用于将所述可动构件与所述基座构件连结;以及链条引导机构,其可绕旋转轴心旋转地与所述可动构件连结;所述第二安装端与所述连杆机构结合,所述第一安装端包括第一臂及第二臂,所述第一臂及所述第二臂在所述后轮轴心的轴心方向上相互隔开地配置,所述基座构件的所述第一臂具有第一安装开口,在所述自行车安装有所述后拨链器的状态下,所述后轮轴心同轴心地贯穿第一安装开口部,所述基座构件的所述第一臂在所述自行车安装有所述后拨链器的状态下的所述后轮轴心的所述第一安装开口部周围具有第一最小径向厚度,所述基座构件的所述第二臂具有第二安装开口部,在所述自行车安装有所述后拨链器的状态下,所述后轮轴心同轴心地贯穿第二安装开口部,所述基座构件的所述第二臂在所述自行车安装有所述后拨链器的状态下的所述后轮轴心的所述第二安装开口部周围具有第二最小径向厚度,所述第一最小径向厚度及所述第二最小径向厚度的至少一个为2mm以上。
根据上述第十八方面的后拨链器,可抑制后拨链器从自行车的中心轴心面突出的突出量。此外,后拨链器的刚性得到提高。
在根据所述第十八方面的第十九方面的后拨链器中,所述第一最小径向厚度及所述第二最小径向厚度均为2mm以上。
根据上述第十九方面的后拨链器,后拨链器的刚性得到提高。
在根据所述第十八方面的第二十方面的后拨链器中,所述第一最小径向厚度及所述第二最小径向厚度的至少一个为2.5mm以上。
根据上述第二十方面的后拨链器,后拨链器的刚性得到提高。
在根据所述第十九方面的第二十一方面的后拨链器中,所述第一最小径向厚度及所述第二最小径向厚度均为2.5mm以上。
根据上述第二十一方面的后拨链器,后拨链器的刚性得到提高。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十二方面的后拨链器为安装于与自行车后轮轴心同轴心的后拨链器,所述后拨链器包括:基座构件,其包括安装在与所述自行车后轮轴心同轴心的的第一安装端及第二安装端;可动构件,其相对于所述基座构件可移动地配置;连杆机构,其用于将所述可动构件与所述基座构件连结;链条引导机构,其可绕旋转轴心旋转地与所述可动构件连结;以及紧固构件,其用于将所述基座构件的所述第一安装端固定于所述自行车的车架;在所述自行车安装有所述后拨链器的状态下,所述紧固构件的中心轴心与所述后轮轴心在同轴心上,所述紧固构件具有筒状部及径向突出部,所述径向突出部相对于所述紧固构件的中心轴心朝径向外侧突出,所述径向突出部从所述筒状部的一端部向所述紧固构件的中心轴心上的径向外侧扩张,所述第二安装端与所述连杆机构结合,所述第一安装端包括第一臂及第二臂,所述第一臂及所述第二臂在所述后轮轴心的轴心方向上相互隔开地配置,在所述自行车安装有所述后拨链器的状态下,所述第二臂配置在比所述第一臂更靠近所述自行车的中心轴心面的位置上,所述基座构件的所述第一臂具有第一安装开口部,所述第一安装开口部构成为供所述紧固构件的所述筒状部贯穿,所述第一臂在所述自行车安装有所述后拨链器的状态下,在所述后轮轴心的轴心方向上至少一部分配置在所述车架与所述紧固构件的所述径向突出部之间。
根据上述第二十二方面的后拨链器,可抑制后拨链器从自行车的中心轴心面突出的突出量。此外,后拨链器的刚性得到提高。
在根据所述第二十二方面的第二十三方面的后拨链器中,所述紧固构件的所述径向突出部具有台阶部,所述台阶部构成为,在所述自行车安装有所述后拨链器的状态下,用于承接所述第一臂。
根据上述第二十三方面的后拨链器,后拨链器的刚性得到提高。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十四方面的后拨链器为安装在与自行车后轮轴心同轴心的后拨链器,所述后拨链器包括:基座构件,其包括安装在与所述自行车后轮轴心同轴安装的第一安装端及第二安装端;可动构件,其相对于所述基座构件可移动地配置;连杆机构,其用于将所述可动构件与所述基座构件连结;链条引导机构,其可绕旋转轴心旋转地与所述可动构件连结;以及紧固构件,其用于将所述基座构件的所述第一安装端固定于所述自行车的车架;在所述自行车安装有所述后拨链器的状态下,所述紧固构件的中心轴心与所述后轮轴心在同轴心上,所述第二安装端与所述连杆机构结合,所述紧固构件具有小径部及大径部,所述大径部在所述紧固构件的中心轴心的轴心方向上与所述小径部相邻,所述第一安装端包括第一臂及第二臂,所述第一臂及所述第二臂在所述后轮轴心的轴心方向上相互隔开地配置,在所述自行车安装有所述后拨链器的状态下,所述第二臂配置在比所述第一臂更靠近所述自行车的中心轴心面的位置上,所述基座构件的所述第一臂具有第一安装开口部,所述第一安装开口部构成为供所述紧固构件的所述小径部贯穿,在所述自行车安装有所述后拨链器的状态下,所述紧固构件的所述大径部在所述后轮轴心的轴心方向上从所述第一臂突出,使得所述自行车后拨链器的其它部位撞击异物之前,所述紧固构件的所述大径部先撞击所述异物。
根据上述第二十四方面的后拨链器,可抑制后拨链器从自行车的中心轴心面突出的突出量。此外,后拨链器的刚性得到提高,且可适当地保护后拨链器。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十五方面的后拨链器为安装在与自行车后轮轴心同轴心上的后拨链器,所述后拨链器包括:基座构件,其包括安装在与所述自行车后轮轴心同轴心上的第一安装端及第二安装端;可动构件,其相对于所述基座构件可移动地配置;连杆机构,其用于将所述可动构件与所述基座构件连结;链条引导机构,其可绕旋转轴心旋转地与所述可动构件连结;以及紧固构件,其用于将所述基座构件的所述第一安装端固定于所述自行车的车架;在所述自行车安装有所述后拨链器的状态下,所述紧固构件的中心轴心与所述后轮轴心在同轴心上,所述第二安装端与所述连杆机构结合,所述紧固构件具有小径部及大径部,所述大径部在所述紧固构件的中心轴心的轴心方向上与所述小径部相邻,所述第一安装端包括第一臂及第二臂,所述第一臂及所述第二臂在所述后轮轴心的轴心方向上相互隔开地配置,在所述自行车安装有所述后拨链器的状态下,所述第二臂配置在比所述第一臂更靠近所述自行车的中心轴心面的位置上,所述基座构件的所述第一臂具有第一安装开口部,所述第一安装开口部构成为供所述紧固构件的所述小径部,在所述自行车安装有所述后拨链器的状态下,所述紧固构件的所述大径部在所述后轮轴心的轴心方向上从所述第一臂至少突出3mm以上。
根据上述第二十五方面的后拨链器,可抑制后拨链器从自行车的中心轴心面突出的突出量。此外,后拨链器的刚性得到提高,且可适当地保护后拨链器。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后拨链器,能够提供可用性得到提高的后拨链器。
附图说明
图1是包括第一实施方式的后拨链器的自行车的侧视图。
图2是图1的后拨链器的局部放大图。
图3是表示自行车的车架的后端部分的图。
图4是表示基座构件中的角度位置调节构造的位置的立体图。
图5是表示基座构件中的角度位置调节构造的位置的后视图。
图6是表示图1的后拨链器安装到车架的状态的局部放大图。
图7是表示沿着图6的中心轴心剖开的状态的剖视图。
图8是图7的后拨链器的一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图9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后拨链器的示意图。
图10是表示第三实施方式的后拨链器的示意图。
图11是第四实施方式的后拨链器的侧视图。
图12是表示图11的支架装置的构成的示意图。
图13是表示支架装置安装有基座构件的结构的示意图。
图14是表示基座构件的变形例的结构的图。
图15是从正面观察变形例的距离测量工具的立体图。
图16是从背面观察距离测量工具的立体图。
图17是表示安装在后拨链器上的距离测量工具的图。
图18是图17的后拨链器及距离测量工具的局部放大图。
图19是表示安装在支架装置上的基座构件的变形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方式>
参考图1~图8,来说明第一实施方式的自行车用后拨链器40。自行车10是至少能够由人力驱动力驱动的车辆。自行车10的车轮数并无限定,例如也包括独轮车及三个车轮以上的车辆。自行车10包括各种自行车,例如山地自行车、公路自行车、城市自行车、货运自行车、及卧式自行车等。自行车10也可以是电动自行车(E-bike)。电动自行车包括通过电动马达辅助车辆推进的电动辅助自行车。
自行车10包括曲柄12、前轮14、后轮16、及车体18。车体18包括车架20。曲柄12包括:曲柄轴12A,其可相对于车架20旋转;及曲柄臂12B,分别设置于曲柄轴12A的轴向端部。各曲柄臂12B分别连结有踏板P。曲柄12旋转而驱动后轮16。后轮16被车架20支撑。曲柄12与后轮16通过驱动机构22而连结。驱动机构22包括与曲柄轴12A连结的前链轮24。曲柄轴12A与前链轮24可以经由第一单向离合器连结。第一单向离合器构成为,当曲柄12向前转动时,前链轮24向前转动,当曲柄12向后转动时,前链轮24不向后转动。前链轮24由一个或多个构成。多个前链轮24构成前链轮组件。驱动机构22还包括后链轮26、及链条28。链条28用于将前链轮24的旋转力传递给后链轮26。驱动机构22包括多个后链轮26。多个后链轮26构成后链轮组件26A。
后链轮26连结于后轮16。后链轮26与后轮16之间优选设置第二单向离合器。第二单向离合器构成为,当后链轮26向前转动时,后轮16向前转动,当后链轮26向后转动时,后轮16不向后转动。
车架20上,经由前叉30而安装有前轮14。前叉30上,经由把立32而连结有车把34。本实施方式中,后轮16通过驱动机构22连结于曲柄12,后轮16及前轮14中的至少一个也可以通过驱动机构22连结于曲柄12。
自行车10也可以包括自行车用的电池36。电池36包括一个或多个电池元件。电池元件包括充电电池。电池36用于向辅助马达38供电。电池36优选与辅助马达38可通信地有线连接。辅助马达38例如可通过电力线通信(PLC;power line communication)而与控制部通信。
自行车10也可以包括用于向自行车10施加推进力的辅助马达38。辅助马达38包括一个或多个电动马达。辅助马达38构成为向从踏板P至后轮16的人力驱动的动力传递路径、及前轮14中的至少一个传递旋转。从踏板P到后轮16的人力驱动力的动力传递路径包括后轮16。本实施方式中,辅助马达38构成为,设置于自行车10的车架20,用于向前链轮24传递旋转。驱动单元构成为包括辅助马达38及设置有辅助马达38的外壳。辅助马达38与曲柄轴12A之间的动力传递路径上优选设置单向离合器,使得曲柄轴12A向自行车10前进方向旋转时,辅助马达38不会因曲柄12的旋转力而旋转。当后轮16及前轮14的至少一个设置辅助马达38时,辅助马达38也可以包括花鼓花鼓马达。自行车10也可以不包括辅助马达38。
自行车10包括后拨链器40。后拨链器40构成为可变更变速比,所述变速比是后轮16的旋转速度相对于曲柄12的旋转速度的比率。后拨链器40可变更变速比,所述变速比是经由链条28连动旋转的前链轮24与后链轮26的旋转速度的比率。后拨链器40将链条28从多个后链轮组件26A所含的一个后链轮26切换到另一个后链轮26上。多个前链轮24构成前链轮组件时,自行车10还包括前拨链器。后拨链器40包括基座构件42,其构成为用于安装于自行车10的车架20。后拨链器40包括可相对于基座构件移动的可动构件44。后拨链器40包括将可动构件44可移动地连结于基座构件42的连杆机构46。后拨链器40包括链条引导机构48,所述链条引导机构48可绕旋转轴心A旋转地与可动构件44连结。基座构件42包括第一安装端42A及第二安装端42B。第二安装端与连杆机构46连接。第一安装端42A包括至少一个臂。至少一个臂包括第一臂50。至少一个臂部包括第一臂50及第二臂52。在后拨链器40安装到自行车10的状态下,第一臂50及第二臂52在后轮轴心16A的轴心方向上相互隔开地配置。
后拨链器40安装在与自行车10的后轮轴心16A同轴心上。后拨链器40包括:基座构件42,其包括安装在与自行车10的后轮轴心16A同轴心上的第一安装端42A及第二安装端42B;可动构件44,其相对于基座构件42可移动地配置;连杆机构46,其将可动构件44与基座构件42连结;及链条引导机构48,其可绕旋转轴心A旋转地与可动构件44连结。第一安装端42A安装在与后轮轴心16A同轴心上。第二安装端42B配置在与后轮轴心16A错开的位置上。
链条引导机构48包括至少一个滑轮PU。链条引导机构48包括至少一个板PL。链条引导机构48由多个滑轮PU及多个板PL构成。本实施方式中,链条引导机构48包括第一滑轮48A及第二滑轮48B。链条引导机构48包括外板P1及内板P2。第一滑轮48A是用于引导链条28的引导滑轮。第二滑轮48B是用于维持链条28的张力的张力滑轮。
基座构件42的第一安装端42A与自行车10的车架20结合。第二安装端42B与连杆机构46结合。第一安装端42A包括第一臂50及第二臂52。第一臂50及第二臂52在后轮轴心16A的轴心方向上相互隔开地配置。第一臂50及第二臂52与基座构件42一体地构成。
基座构件42包括角度位置调节构造54。角度位置调节构造54构成为,通过使第一臂50及第二臂52绕后轮轴心16A旋转,可调节后拨链器40相对于自行车10的车架20的角度位置。角度位置调节构造54通过调节基座构件42相对于车架20的角度位置,来调节后拨链器40的角度位置。角度位置调节构造54在后轮轴心16A的径向上配置在第一安装端42A与第二安装端42B之间。
角度位置调节构造54包括:螺栓构件56,其具有第一螺纹部56A;及调节开口58,其具有与第一螺纹部56A结合的第二螺纹部58A。第一螺纹部56A例如包括外螺纹部。第二螺纹部58A例如包括内螺纹部。通过螺栓构件56的旋转,第一螺纹部56A与第二螺纹部58A的相对位置关系发生变更。螺栓构件56的头部56B设置有用于旋转螺栓构件56的结构。作为一个示例,是用于插入十字螺丝刀或一字螺丝刀的孔、或用于插入六角扳手的孔。
对角度位置调节构造54的角度位置调节方法进行说明。如图3所示,安装后拨链器40的车架20的后方端部形成有抵接面20A。抵接面20A例如部分突出地构成。通过使螺栓构件56的端部接触抵接面20A,来变更及确定后拨链器40相对于车架20的角度位置。抵接面20A例如部分突出地构成。通过使第一螺纹部56A的端部接触抵接面20A,来变更及确定后拨链器40相对于车架20的角度位置。螺栓构件56接触的抵接面20A与连结后轮轴心16A和前轮轴心14A的连线相比,更向自行车10的下侧突出。螺栓构件56中,与抵接面20A抵接的端部也可以由金属以外的材料构成。作为一个示例,端部由树脂或弹性体构成。
如图6所示,第一臂50及第二臂52构成为,在自行车10安装有后拨链器40的状态下,自行车10的车架20在后轮轴心16A的轴心方向上配置在第一臂50与第二臂52之间。后轮轴心16A的轴心方向与自行车10的左右方向一致。基座构件42的第一臂50具有第一安装开口部50A,在自行车10安装有后拨链器40的状态下,后轮轴心16A同轴心地贯穿第一安装开口部50A。基座构件42的第二臂52具有第二安装开口部52A,在自行车10安装有后拨链器40的状态下,后轮轴心16A同轴心地贯穿第二安装开口部52A。车架20具有车架开口部20B,后轮轴心16A同轴心地贯穿车架开口部20B。
对基座构件42中设置有角度位置调节构造54的位置进行说明。角度位置调节构造54在后轮轴心16A的径向上设置在第一安装开口部50A与第二安装端42B之间。角度位置调节构造54在后轮轴心16A的径向上设置在第二安装开口部52A与第二安装端42B之间。角度位置调节构造54在后轮轴心16A的径向上设置在第一安装开口部50A与第二安装端42B之间。角度位置调节构造54在后轮轴心16A的轴心方向上设置在第一安装开口部50A与第二安装开口部52A之间。角度位置调节构造54配置在连接第一臂50与第二臂52的臂连接部42C处。
在自行车10安装有后拨链器40的状态下,第二臂52配置得比第一臂50更靠近自行车10的中心轴心面。自行车10的中心轴心面是沿着自行车10的前后方向上的中心轴C1形成的面。自行车10的中心轴心面与在后轮轴心16A的轴向延伸的直线正交。
基座构件42还包括紧固构件60,所述紧固构件60用于将基座构件42的第一安装端42A固定于自行车10的车架20。在自行车10安装有后拨链器40的状态下,紧固构件60的中心轴心60A与后轮轴心16A在同轴心上。紧固构件60具有筒状部62及径向突出部64,所述径向突出部64朝相对于紧固构件60的中心轴心60A的径向突出。径向突出部64从筒状部62的一端部向紧固构件60的中心轴心60A的径向外侧扩张。
基座构件42的第一臂50具有第一安装开口部50A。第一安装开口部50A构成为供紧固构件60的筒状部62贯穿。第一安装开口部50A设置为,在自行车10安装有后拨链器40的状态下,后轮轴心16A与第一安装开口部50A同轴心地贯穿第一安装开口部50A。基座构件42的第一臂50,在自行车10安装有后拨链器40的状态下的后轮轴心16A的第一安装开口部50A周围,具有第一最小径向厚度H1。
基座构件42的第二臂52具有第二安装开口部52A。第二安装开口部52A构成为,紧固构件60的筒状部62的至少一部分贯穿第二安装开口部52A。第二安装开口部52A设置为,在自行车10安装有后拨链器40的状态下,后轮轴心16A与第二安装开口部52A同轴心地贯穿第二安装开口部52A。基座构件42的第二臂52,在自行车10安装了后拨链器40的状态下的后轮轴心16A的第二安装开口部52A周围,具有第二最小径向厚度H2。
对第一最小径向厚度H1及第二最小径向厚度H2进行说明。如图7及图8所示,第一最小径向厚度H1是构成第一安装开口部50A的第一臂50中最薄的一部分的厚度。第二最小径向厚度H2是构成第二安装开口部52A的第二臂52中最薄的一部分的厚度。
作为一个示例,第一最小径向厚度H1及第二最小径向厚度H2的至少一个为2mm以上。优选为,第一最小径向厚度H1及第二最小径向厚度H2均为2mm以上。作为其它示例,第一最小径向厚度H1及第二最小径向厚度H2的至少一个为2.5mm以上。优选为,第一最小径向厚度H1及第二最小径向厚度H2均为2.5mm以上。
在后轮花鼓轴HB与基座构件42之间的接触面、及紧固构件60与基座构件42之间的接触面中的至少一个,形成有滑动部S。作为一个示例,滑动部S形成于后轮花鼓轴HB与第二臂52之间的接触面、及第二臂52与筒状部62之间的接触面中的至少一个。
滑动部S在后轮轴心16A的轴向上的厚度形成为0.2mm以上。滑动部S的构成材料不同于构成紧固构件60、后轮花鼓轴HB、及基座构件42的材料。滑动部S由低摩擦性及耐磨损性优秀的材料构成。作为一个示例,构成滑动部S的材料为树脂。滑动部S提升各构成要素彼此的滑动性。树脂例如为氟树脂。氟树脂例如聚四氟乙烯或全氟烷氧基烷烃。可以对滑动部S分别与紧固构件60、后轮花鼓轴HB、及基座构件42的接触面实施表面处理。作为一个示例,层构造由通过氧化覆膜覆盖接触面的氧化铝处理、及氟树脂加工的至少一个构成。氟树脂加工包括氟树脂涂布及贴附。
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后拨链器40,还获得以下效果。
在后轮花鼓轴HB与基座构件42之间、及紧固构件60与基座构件42之间的至少一者上形成层构造。构成层构造的部分提升滑动性。因此,可抑制各结构的磨损。
<第二实施方式>
参考图9,来说明第二实施方式的后拨链器40。第二实施方式的后拨链器40除了紧固构件60的结构以外,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后拨链器40相同,因此对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后拨链器40通用的结构标注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符号,有时会省略重复说明。
第二实施方式的后拨链器40是安装在与自行车10的后轮轴心16A同轴心上的自行车用后拨链器40。后拨链器40包括:基座构件42,其安装在包括与自行车10的后轮轴心16A同轴心上的第一安装端42A及第二安装端42B;可动构件44,其相对于基座构件42可移动地配置;连杆机构46,其用于将可动构件44与基座构件42连结;链条引导机构48,其可绕旋转轴心A旋转地与可动构件44连结;及紧固构件60,其用于将基座构件42的第一安装端42A固定于自行车10的车架20。第二安装端42B与连杆机构46结合,第一安装端42A包括第一臂50及第二臂52。
在自行车10安装有后拨链器40的状态下,紧固构件60的中心轴心60A与后轮轴心16A在同轴心上。紧固构件60具有筒状部62及径向突出部64,所述径向突出部64相对于紧固构件60的中心轴心60A朝径向外侧突出。径向突出部64从筒状部62的一端部向紧固构件60的中心轴心60A的径向外侧扩张。筒状部62的径向的长度小于等于第一安装开口部50A及第二安装开口部52A的径向长度。径向突出部64的径向长度大于第一安装开口部50A及第二安装开口部52A的径向长度。
第一臂50及第二臂52在后轮轴心16A的轴心方向相互隔开地配置。在自行车10安装有后拨链器40的状态下,第二臂52配置在比第一臂50更靠近自行车10的中心轴心面的位置上。基座构件42的第一臂50具有第一安装开口部50A。第一安装开口部50A供紧固构件60的筒状部62贯穿。
在自行车10安装有后拨链器40的状态下,第一臂50在后轮轴心16A的轴心方向上至少一部分配置在车架20与紧固构件60的径向突出部64之间。作为一个示例,在后轮轴心16A的轴心方向上,整个第一臂50配置在车架20与紧固构件60的径向突出部64之间。紧固构件60的径向突出部64具有台阶部66,在自行车10安装有后拨链器40的状态下,承接第一臂50。
台阶部66相对于中心轴心60A而比筒状部62更向径向外侧突出。台阶部66相对于中心轴心60A而比径向突出部64更位于径向内侧。台阶部66的突出部分的长度与径向突出部64的突出部分的长度的差可任意设置。作为一个示例,长度差为0.3mm以上。台阶部66可设置一个或多个。本实施方式中,台阶部66沿着中心轴心60A的周向设置一个。台阶部66可与中心轴心60A的轴向平行,也可相对于中心轴心60A的轴向倾斜。
<第三实施方式>
参考图10,来说明第三实施方式的后拨链器40。第三实施方式的后拨链器40除了紧固构件60的结构以外,与第一实施方式及第二实施方式的后拨链器40相同,因此对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后拨链器40通用的结构,标注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符号,有时省略重复说明。
第三实施方式的后拨链器40是安装在与自行车10的后轮轴心16A同轴心上的自行车用后拨链器40。后拨链器40包括:基座构件42,其包括安装在与自行车10的后轮轴心16A同轴心上的第一安装端42A及第二安装端42B;可动构件44,其相对于基座构件42可移动地配置;连杆机构46,其用于将可动构件44与基座构件42连结;链条引导机构48,其可绕旋转轴心A旋转地与可动构件44连结;以及紧固构件60,其用于将基座构件42的第一安装端42A固定于自行车10的车架20。
在自行车10安装有后拨链器40的状态下,紧固构件60的中心轴心60A与后轮轴心16A在同轴心上。第二安装端42B与连杆机构46结合。
紧固构件60具有小径部68及大径部70,所述大径部70在紧固构件60的中心轴心60A的轴心方向上与小径部68相邻。第一安装端42A包括第一臂50及第二臂52,第一臂50及第二臂52在后轮轴心16A的轴心方向上相互隔开地配置。在自行车10安装有后拨链器40的状态下,第二臂52配置在比第一臂50更靠近自行车10的中心轴心面的位置上。基座构件42的第一臂50具有第一安装开口部50A。第一安装开口部50A构成为供紧固构件60的小径部68贯穿。大径部70在中心轴心60A的径向上比小径部68更向外侧突出。
在自行车10安装有后拨链器40的状态下,紧固构件60的大径部70在后轮轴心16A的轴心方向上从第一臂50突出,以便在异物撞击自行车10的后拨链器40的其它部位前,紧固构件60的大径部70先与异物撞击。后拨链器40的其它部位包括基座构件42、可动构件44、连杆机构46、及链条引导机构48的至少一者。异物包括例如自行车10的行驶路面上存在的地面、墙壁、岩石、石头及树木。
在自行车10安装有后拨链器40的状态下,紧固构件60的大径部70在后轮轴心16A的轴心方向上从第一臂50至少突出3mm以上。大径部70的突出长度优选为,在后轮轴心16A的轴心方向上从第一臂50突出60mm以下。大径部70的突出长度例如可选择3mm、6mm、10mm、15mm、20mm、25mm、30mm、35mm、45mm、50mm、55mm、60mm中的任一者。
<第四实施方式>
参考图11~图14,来说明第四实施方式的后拨链器40。第四实施方式的后拨链器40除了支架装置100的结构以外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后拨链器40相同,因此对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后拨链器40通用的结构标注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符号,有时省略重复说明。
图11所示的支架装置100是用于将包括基座构件42、可动构件44、及连杆机构46的自行车用后拨链器40安装到自行车10的后轮轴心16A的支架装置100。作为一个示例,支架装置100与后拨链器40分体构成。为了在自行车10的车架20上安装后拨链器的基座构件42,在后拨链器40安装到自行车10的状态下,支架装置100配置在自行车10的车架与基座构件42之间。为了在自行车10的车架20上安装后拨链器的基座构件42,在后拨链器40安装到自行车10的状态下,支架装置100配置在自行车10的车架与至少一个臂部之间。
支架装置100包括:车架安装端102,其用于与自行车10的车架20连结;及拨链器安装端108,其用于与自行车用后拨链器40连结。车架安装端102具有第一臂104及第二臂106,第一臂104及第二臂106在后轮轴心16A的轴心方向上相互隔开地配置。第一臂104具有第一安装开口104A,在安装有支架装置100的状态下,后轮轴心16A同轴心地贯穿第一安装开口104A,第二臂106具有第二安装开口106A,在安装有支架装置100的状态下,后轮轴心16A同轴心地贯穿第二安装开口106A。自行车用的拨链器安装端108具有用于承接拨链器紧固构件112的第三安装开口110A,所述拨链器紧固构件112用于与自行车用后拨链器40的基座构件连结。第三安装开口110A设置在拨链器安装端108具备的第三臂110上。
第三臂110在轴心方向上,至少一部分配置在第一臂104与第二臂106之间。第三安装开口110A在轴心方向上至少一部分配置在第一安装开口104A与第二安装开口106A之间。本实施方式中,第三臂110整体配置在第一臂104与第二臂106之间。第三安装开口110A在轴心方向上整体配置在第一安装开口104A与第二安装开口106A之间。
图13示意性表示经由本实施方式的支架装置100在自行车10上安装自行车用后拨链器40的状态。在自行车10上安装有自行车用后拨链器40的状态下,第二臂106配置在比第一臂104更靠近自行车10的中心轴心面的位置上。自行车10的中心轴心面是沿着自行车10的前后方向上的中心轴C1形成的面。自行车10的中心轴心面与沿着后轮轴心16A的轴心方向延伸的直线正交。
在自行车10上安装有自行车后拨链器40的状态下,以自行车10的车架20在后轮轴心16A的轴心方向上配置在第一臂104与第二臂106之间的方式,构成第一臂104及第二臂106。
支架装置100还包括紧固构件60,所述紧固构件60构成为用于将车架安装端102固定于自行车10的车架20。在自行车10安装有自行车后拨链器40的状态下,紧固构件60的中心轴心60A与后轮轴心16A同轴。
紧固构件60具有筒状部62及径向突出部64,所述径向突出部64相对于紧固构件60的中心轴心60A朝径向外侧突出。径向突出部64从紧固构件60的筒状部62的一端部相对于中心轴心60A朝径向外侧扩张。
第一安装开口104A构成为供紧固构件60的筒状部62贯穿。第二安装开口106A构成为供紧固构件60的筒状部62的至少一部分贯穿。
拨链器紧固构件112具有筒状部114及径向突出部116,所述径向突出部116相对于拨链器紧固构件112的中心轴心112A朝径向突出。径向突出部116从拨链器紧固构件112的筒状部114的一端部相对于中心轴心112A朝径向外侧扩张。第三安装开口110A构成为供拨链器紧固构件112的筒状部114的至少一部分贯穿。
支架装置100还包括角度位置调节构造54。角度位置调节构造54构成为,调节支架装置100相对于自行车10的车架20的角度位置。角度位置调节构造54包括:螺栓构件56,其具有第一螺纹部56A;及调节开口58,其具有与第一螺纹部56A螺合的第二螺纹部58A。角度位置调节构造54通过调节支架装置100相对于车架20的角度位置,来调节安装在支架装置100上的后拨链器40的角度位置。第一螺纹部56A例如包括外螺纹部。第二螺纹部58A例如包括内螺纹部。通过螺栓构件56的旋转,第一螺纹部56A与第二螺纹部58A的相对位置关系发生变更。通过使第一螺纹部56A与形成于车架20上的抵接面20A接触,来变更及确定支架装置100相对于车架20的角度位置。
支架装置100还包括用于紧固构件60与支架装置100的角度对准的角度对准构造80。角度对准构造80包括:销82,其设置于紧固构件60及支架装置100中的一者;及孔84,其设置于紧固构件60及支架装置100中的另一者。销82包括第一销82A及第二销82B。孔84包括承接第一销82A的第一孔84A及承接第二销82B的第二孔84B。销82配置于支架装置100的第二臂106。孔84设置于与紧固构件60的筒状部62螺合的螺合筒状部62A。在销82的中心轴心面侧,形成有供自行车10的后轮花鼓轴HB抵接的抵接面。通过将花鼓轴从抵接面按压,防止销82从孔84脱出。
<变形例>
各实施方式相关的说明是根据本发明的后拨链器可采取的方式示例,并不意图限制其方式。根据本发明的后拨链器可采用例如以下所示的各实施方式的变形例、及将互不矛盾的至少两个变形例组合而成的方式。以下变形例中,对与实施方式的方式通用的部分标注与实施方式相同的符号,并省略说明。
·如图15~图18所示,为了将后链轮组件26A与后拨链器40的链条引导机构48之间的距离调节成适当的距离,也可以包括距离测量工具90,其用于测量链条引导机构48与后链轮组件26A的距离。后链轮组件26A与链条引导机构48的距离定义为后链轮26的齿尖到至少一个板的轮廓部齿尖的距离。后链轮组件26A与链条引导机构48的距离定义为后链轮26的齿尖到外板P1的轮廓部齿尖的距离。
如图15及图16所示,距离测量工具90包括主体部92、连接部94、及握持部96。主体部92设置有开口92A及狭缝92B。开口92A构成为遮住狭缝92B。开口92A构成为与狭缝92B交叉。因此,无论主体部92由何种材料构成,均可参考开口92A来调节后链轮组件26A与狭缝92B的位置。作为一个示例,主体部92由透明、半透明、或不透明的树脂构成。狭缝92B构成为对应于后链轮组件26A所含的多个后链轮。狭缝92B构成为对应于后链轮组件26A所含的至少后链轮26的数量。狭缝92B构成为对应于后链轮组件26A所含的多个后链轮26的数量。狭缝92B包括与后链轮组件26A所含的多个后链轮的数量对应的多个狭缝。主体部92包括显示部,其用于在将距离测量工具抵接于链条引导机构48的状态下,显示与狭缝92B对应的后链轮26的数量。
连接部94用于连接握持部96与主体部92。主体部92与连接部94的至少一者包括用于与链条引导机构的板抵接的抵接部94A。主体部92与连接部94的至少一者包括用于与外板P1抵接的抵接部94A。主体部92包括用于与外板P1抵接的抵接部94A。抵接部94A与外板P1的任意部分抵接。抵接部94A也可以包括例如与外板P1上形成的凸部对应的凹部。狭缝92B构成为,在将距离测量工具的抵接部94A抵接于外板P1的状态下,对应于后链轮组件26A所含的多个后链轮。主体部92包括显示部,其用于在将距离测量工具的抵接部94A抵接于外板P1的状态下,显示与狭缝92B对应的后链轮26的数量。
参考图17及图18,来说明距离测量工具90测量距离的方法。用户将距离测量工具90的抵接部94A抵接于链条引导机构48的外板P1的边缘部。然后,使从开口92A观察的后链轮26的齿尖与狭缝92B的位置一致。在将距离测量工具90抵接于外板P1的状态下,在相对于后链轮26的中心轴心的径向上,使后链轮26的齿尖狭缝与狭缝92B的位置对准。具体来说,如图18所示,使后链轮26的齿尖狭缝与开口92A设有狭缝92B时的假想线I一致。当后链轮26的齿尖与狭缝92B的位置不一致时,调整后拨链器40相对于自行车10的车架20的角度位置。使后链轮组件26A的齿尖与狭缝92B一致后,通过角度位置调节构造54来确定后拨链器40相对于车架20的角度。
·第一实施方式~第三实施方式的后拨链器40也可以包括角度对准构造80。角度对准构造80的抵接面也可以由弹性构件构成。由弹性构件构成时,弹性构件受到来自自行车10的后轮花鼓轴HB的力而变形。因此,当轴向上多个销82的位置不同时,也能适当地防止销82从孔84脱出。
·后拨链器40也可以包括含马达的马达单元。马达单元使后拨链器40工作。马达单元设置于基座构件42、可动构件44、及连杆机构46的至少一者。马达单元由电池36供电。马达单元也可以包括无线通信部。马达单元可利用无线通信部通过无线通信接收来自车把34上设置的换挡器的变速信号,也可以经由电池36上设置的控制部以有线通信的方式接收变速信号。
后拨链器40的基座构件42也可以形成用于支撑螺栓构件56的至少一部分的凹部。作为一个示例,凹部支撑螺栓构件56的头部56B。角度位置调节构造54也可以省略第一螺纹部56A及第二螺纹部58A的结构。此时,也可以代替螺栓构件56而使用插入件构件,将其插入调节开口58并与抵接面20A抵接。插入件构件由金属构成。
安装在第四实施方式的支架装置100的后拨链器40也可以变更第一安装端42A的结构。第一安装端42A可以省略第一臂50及第二臂52中的一者。在图19所示的示例中,省略了第二臂52。
·本说明书中使用的“至少一个”是指所需选项“一个以上”。作为一个示例,本说明书中使用的“至少一个”在选项数为两个时是指“仅一个选项”或“两个选项”。作为其它示例,本说明书中使用的“至少一个”在选项数为三个时是指“仅一个选项”或“两个以上的任意选项的组合”。
附图标记说明:
10 自行车;
16 后轮;
16A 后轮轴心;
20 车架;
40 后拨链器;
42 基座构件;
42A 第一安装端;
42B 第二安装端;
44 可动构件;
46 连杆机构;
48 链条引导机构;
50 第一臂;
50A 第一安装开口部;
52 第二臂;
52A 第二安装开口部;
54 角度位置调节构造;
56 螺栓构件;
56A 第一螺纹部;
58 调节开口;
58A 第二螺纹部;
60 紧固构件;
60A 中心轴心;
62 筒状部;
64 径向突出部;
66 台阶部;
68 小径部;
70 大径部;
100 支架装置;
102 车架安装端;
108 拨链器安装端;
112 拨链器紧固构件;
H1 第一最小径向厚度;
H2 第二最小径向厚度。

Claims (25)

1.一种后拨链器,其安装在与自行车的后轮轴心同轴心上,
所述后拨链器具备:
基座构件,其包括安装在与所述自行车后轮轴心同轴心上的第一安装端及第二安装端;
可动构件,其相对于所述基座构件可移动地配置;
连杆机构,其用于将所述可动构件与所述基座构件连结;及
链条引导机构,其可绕旋转轴心旋转地与所述可动构件连结;
所述第二安装端与所述连杆机构结合,
所述第一安装端包括第一臂及第二臂,
所述第一臂及所述第二臂在所述后轮轴心的轴心方向上相互隔开地配置,
所述基座构件包括角度位置调节构造,
所述角度位置调节构造构成为,通过使所述第一臂及所述第二臂绕所述后轮轴心旋转,可调节所述后拨链器相对于所述自行车的车架的角度位置,
所述角度位置调节构造在所述后轮轴心的径向上配置在所述第一安装端与所述第二安装端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拨链器,其中,
所述角度位置调节构造包括:螺栓构件,其具有第一螺纹部;及调节开口,其具有与所述第一螺纹部结合的第二螺纹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拨链器,其中,
在所述自行车安装有所述后拨链器的状态下,
所述第二臂配置得比所述第一臂更靠近所述自行车的中心轴心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拨链器,其中,
所述第一臂及所述第二臂构成为,在所述自行车安装有所述后拨链器的状态下,所述自行车的车架在所述后轮轴心的轴心方向上配置在所述第一臂与所述第二臂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拨链器,其中,
还包括紧固构件,其用于将所述基座构件的所述第一安装端固定于所述自行车的车架,
在所述自行车安装有所述后拨链器的状态下,所述紧固构件的中心轴心与所述后轮轴心在同轴心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后拨链器,其中,
所述紧固构件具有筒状部及径向突出部,所述径向突出部朝相对于所述紧固构件的中心轴心的径向突出,
所述径向突出部从所述筒状部的一端部向所述紧固构件的中心轴心上的所述径向外侧扩张。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后拨链器,其中,
所述基座构件的所述第一臂具有第一安装开口部,
所述第一安装开口部构成为,供所述紧固构件的所述筒状部贯穿。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后拨链器,其中,
所述基座构件的所述第二臂具有第二安装开口部,
所述第二安装开口部构成为,供所述紧固构件的筒状部的至少一部分贯穿。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拨链器,其中,
所述基座构件的所述第一臂具有第一安装开口部,
所述第一安装开口部设置为,在所述自行车安装有所述后拨链器的状态下,所述后轮轴心与所述第一安装开口部同轴心地贯穿第一安装开口部,
所述基座构件的所述第一臂在所述自行车安装有所述后拨链器的状态下的所述后轮轴心的所述第一安装开口部周围具有第一最小径向厚度,
所述基座构件的所述第二臂具有第二安装开口部,
所述第二安装开口部设置为,在所述自行车安装有所述后拨链器的状态下,所述后轮轴心与所述第二安装开口部同轴心地贯穿第二安装开口部,
所述基座构件的所述第二臂在所述自行车安装有所述后拨链器的状态下的所述后轮轴心的所述第二安装开口部周围具有第二最小径向厚度,
所述第一最小径向厚度及所述第二最小径向厚度的至少一个为2mm以上。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后拨链器,其中,
所述第一最小径向厚度及所述第二最小径向厚度均为2mm以上。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后拨链器,其中,
所述第一最小径向厚度及所述第二最小径向厚度的至少一个为2.5mm以上。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后拨链器,其中,
所述第一最小径向厚度及所述第二最小径向厚度均为2.5mm以上。
13.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后拨链器,其中,
所述第二臂配置为,在所述自行车安装有所述后拨链器的状态下,比所述第一臂更靠近所述自行车的中心轴心面,
所述第一臂在所述自行车安装有所述后拨链器的状态下,在所述后轮轴心的轴心方向上至少一部分配置在所述车架与所述紧固构件的所述径向突出部之间。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后拨链器,其中,
所述紧固构件的所述径向突出部具有台阶部,所述台阶部构成为,在所述自行车安装有所述后拨链器的状态下,用于承接所述第一臂。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拨链器,其中,
还包括紧固构件,其构成为用于将所述基座构件的所述第一安装端固定于所述自行车的车架,
在所述自行车安装有所述后拨链器的状态下,所述紧固构件的中心轴心与所述后轮轴心在同一轴心上,
所述紧固构件具有小径部及大径部,所述大径部在所述紧固构件的中心轴心的轴心方向上与所述小径部相邻,
所述第二臂在所述自行车安装有所述后拨链器的状态下,配置在比所述第一臂更靠近所述自行车的中心轴面的位置上,
所述基座构件的所述第一臂包括第一安装开口部,该第一安装开口部构成为供所述紧固构件的所述小径部贯穿。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后拨链器,其中,
在所述自行车安装有所述后拨链器的状态下,
所述紧固构件的所述大径部在所述后轮轴心的轴心方向上从所述第一臂突出,使得所述自行车后拨链器的其它部位撞击异物之前,所述紧固构件的所述大径部先撞击所述异物。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后拨链器,其中,
在所述自行车安装有所述后拨链器的状态下,
所述紧固构件的所述大径部在所述后轮轴心的轴心方向上从所述第一臂至少突出3mm。
18.一种后拨链器,其安装在与自行车的后轮轴心同轴心上,
所述后拨链器包括:
基座构件,其包括安装在与所述自行车后轮轴心同轴心上的第一安装端及第二安装端;
可动构件,其相对于所述基座构件可移动地配置;
连杆机构,其用于将所述可动构件与所述基座构件连结;及
链条引导机构,其可绕旋转轴心旋转地与所述可动构件连结;
所述第二安装端与所述连杆机构结合,
所述第一安装端包括第一臂及第二臂,
所述第一臂及所述第二臂在所述后轮轴心的轴心方向上相互隔开地配置,
所述基座构件的所述第一臂具有第一安装开口部,在所述自行车安装有所述后拨链器的状态下,所述后轮轴心在同轴心上贯穿第一安装开口部,
所述基座构件的所述第一臂在所述自行车安装有所述后拨链器的状态下的所述后轮轴心的所述第一安装开口部周围具有第一最小径向厚度,
所述基座构件的所述第二臂具有第二安装开口部,在所述自行车安装有所述后拨链器的状态下,所述后轮轴心在同轴心上贯穿第二安装开口部,
所述基座构件的所述第二臂在所述自行车安装有所述后拨链器的状态下的所述后轮轴心的所述第二安装开口部周围具有第二最小径向厚度,且所述第一最小径向厚度及所述第二最小径向厚度的至少一个为2mm以上。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后拨链器,其中,
所述第一最小径向厚度及所述第二最小径向厚度均为2mm以上。
20.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后拨链器,其中,
所述第一最小径向厚度及所述第二最小径向厚度的至少一个为2.5mm以上。
21.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后拨链器,其中,
所述第一最小径向厚度及所述第二最小径向厚度均为2.5mm以上。
22.一种后拨链器,其安装在与自行车后轮轴心同轴心上,
所述后拨链器包括:
基座构件,其包括安装在与所述自行车后轮轴心同轴心上的第一安装端及第二安装端;
可动构件,其相对于所述基座构件可移动地配置;
连杆机构,其用于将所述可动构件与所述基座构件连结;
链条引导机构,其可绕旋转轴心旋转地与所述可动构件连结;以及
紧固构件,其用于将所述基座构件的所述第一安装端固定于所述自行车的车架;
在所述自行车安装有所述后拨链器的状态下,所述紧固构件的中心轴心与所述后轮轴心在同轴心上,
所述紧固构件具有筒状部及径向突出部,所述径向突出部相对于所述紧固构件的中心轴心朝径向外侧突出,
所述径向突出部从所述筒状部的一端部向所述紧固构件的中心轴心上的径向外侧扩张,
所述第二安装端与所述连杆机构结合,
所述第一安装端包括第一臂及第二臂,
所述第一臂及所述第二臂在所述后轮轴心的轴心方向上相互隔开地配置,在所述自行车安装有所述后拨链器的状态下,所述第二臂配置在比所述第一臂更靠近所述自行车的中心轴心面的位置上,
所述基座构件的所述第一臂具有第一安装开口部,所述第一安装开口部构成为供所述紧固构件的所述筒状部贯穿,
所述第一臂在所述自行车安装有所述后拨链器的状态下,在所述后轮轴心的轴心方向上至少一部分配置在所述车架与所述紧固构件的所述径向突出部之间。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后拨链器,其中,
所述紧固构件的所述径向突出部具有台阶部,所述台阶部构成为,在所述自行车安装有所述后拨链器的状态下,用于承接所述第一臂。
24.一种后拨链器,其安装在与自行车后轮轴心同轴心上,
所述后拨链器包括:
基座构件,其安装在包括与所述自行车后轮轴心同轴心上的第一安装端及第二安装端;
可动构件,其相对于所述基座构件可移动地配置;
连杆机构,其用于将所述可动构件与所述基座构件连结;
链条引导机构,其可绕旋转轴心旋转地与所述可动构件连结;以及
紧固构件,其用于将所述基座构件的所述第一安装端固定于所述自行车的车架上;
在所述自行车安装有所述后拨链器的状态下,所述紧固构件的中心轴心与所述后轮轴心在同轴心上,
所述第二安装端与所述连杆机构结合,
所述紧固构件具有小径部及大径部,所述大径部在所述紧固构件的中心轴心的轴心方向上与所述小径部相邻,
所述第一安装端包括第一臂及第二臂,
所述第一臂及所述第二臂在所述后轮轴心的轴心方向上相互隔开地配置,在所述自行车安装有所述后拨链器的状态下,所述第二臂配置在比所述第一臂更靠近所述自行车的中心轴心面的位置上,
所述基座构件的所述第一臂具有第一安装开口部,所述第一安装开口部构成为供所述紧固构件的所述小径部贯穿,
在所述自行车安装有所述后拨链器的状态下,所述紧固构件的所述大径部在所述后轮轴心的轴心方向上从所述第一臂突出,使得所述自行车后拨链器的其它部位撞击异物之前,所述紧固构件的所述大径部先撞击所述异物。
25.一种后拨链器,其安装在与自行车后轮轴心同轴心上,
所述后拨链器包括:
基座构件,其安装在包括与所述自行车后轮轴心同轴心上的第一安装端及第二安装端;
可动构件,其相对于所述基座构件可移动地配置;
连杆机构,其用于将所述可动构件与所述基座构件连结;
链条引导机构,其可绕旋转轴心旋转地与所述可动构件连结;以及
紧固构件,其用于将所述基座构件的所述第一安装端固定于所述自行车的车架;
在所述自行车安装有所述后拨链器的状态下,所述紧固构件的中心轴心与所述后轮轴心在同轴心上,
所述第二安装端与所述连杆机构结合,
所述紧固构件具有小径部及大径部,所述大径部在所述紧固构件的中心轴心的轴心方向上与所述小径部相邻,
所述第一安装端包括第一臂及第二臂,
所述第一臂及所述第二臂在所述后轮轴心的轴心方向上相互隔开地配置,在所述自行车安装有所述后拨链器的状态下,所述第二臂配置在比所述第一臂更靠近所述自行车的中心轴心面的位置上,
所述基座构件的所述第一臂具有第一安装开口部,所述第一安装开口部构成为供所述紧固构件的所述小径部贯穿,
在所述自行车安装有所述后拨链器的状态下,
所述紧固构件的所述大径部在所述后轮轴心的轴心方向上从所述第一臂至少突出3mm以上。
CN202110845450.0A 2021-07-26 2021-07-26 后拨链器 Pending CN11567571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845450.0A CN115675719A (zh) 2021-07-26 2021-07-26 后拨链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845450.0A CN115675719A (zh) 2021-07-26 2021-07-26 后拨链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675719A true CN115675719A (zh) 2023-02-03

Family

ID=850446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845450.0A Pending CN115675719A (zh) 2021-07-26 2021-07-26 后拨链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675719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919607B2 (en) Rear derailleur
JP5160832B2 (ja) 自転車の右側のクランクアーム・アセンブリならびにそのクランクアームおよび前スプロケット
US8056915B2 (en) Stepping scooter
JP2020124972A (ja) 人力駆動車用のドライブユニット、人力駆動車用のドライブシステム、および人力駆動車用のバッテリユニット
CN109937171B (zh) 具有方位调整系统且适用于卵形齿盘的自行车曲柄总成
US20220033032A1 (en) Battery holder for human-powered vehicle drive unit, drive unit for human-powered vehicle drive unit, and battery unit for human-powered vehicle drive unit
JP2020124971A (ja) 人力駆動車用のドライブユニットおよび人力駆動車用のバッテリ保持装置
US8646561B2 (en) Assembling structure for wheel and hub of electric bicycle
US11603166B2 (en) Rear sprocket assembly and lock device
US11987323B2 (en) Bicycle derailleur
US20240092455A1 (en) Rear sprocket assembly and lock device
US20220258531A1 (en) Wheel Hub, Auxiliary Driven Vehicle with the Wheel Hub and Clip Arrangement
CN115675719A (zh) 后拨链器
JP2002193180A (ja) 電動自転車
CN115675720A (zh) 支架装置
US11767080B1 (en) Rear sprocket assembly
TW202227319A (zh) 托架裝置
US12037081B2 (en) Rear derailleur
JP7032525B2 (ja) 自転車用後付け電機装置及び自転車
JP7142266B2 (ja) 電動自転車
JP2020185949A (ja) 人力駆動車用のインタフェース装置
US11628685B2 (en) Human-powered vehicle wheel unit and human-powered vehicle wheel assembly
JP2023057891A (ja) 人力駆動車用のリアディレイラ
WO2024057822A1 (ja) ドライブユニットおよび電動車両
JP2023057889A (ja) 人力駆動車用のリアディレイラ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