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670009A - 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和电极连接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和电极连接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670009A
CN115670009A CN202110827507.4A CN202110827507A CN115670009A CN 115670009 A CN115670009 A CN 115670009A CN 202110827507 A CN202110827507 A CN 202110827507A CN 115670009 A CN115670009 A CN 11567000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de
conductive member
atomizing
electrode connecting
assemb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827507.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阿平
梁梦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Smoore Technology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Smoore Technology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Smoore Technology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Smoore Technology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827507.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670009A/zh
Publication of CN11567000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67000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lectrostatic Spraying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和电极连接装置,该电极连接装置用于电子雾化装置中承载雾化组件,并将该雾化组件与电源装置电性连接,其包括第一导电件、可相对于该第一导电件靠近和远离地设置的第二导电件以及设置于该第一导电件和该第二导电件之间的弹性件,所述弹性件为所述第一导电件和所述第二导电件之间提供一个弹性张力。本发明采用可弹性伸缩的电极连接装置承载雾化组件,并将雾化组件与电源装置电性连接,显著的降低了雾化器的结构复杂程度,降低了组装难度,提升了组装效率,并利于组装产线的自动化组装实现。

Description

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和电极连接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雾化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和电极连接装置。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的用于吸食气溶胶的电子雾化装置通常采用多孔陶瓷雾化芯对液态气溶胶生成基质进行加热雾化,这种多孔陶瓷雾化芯的引线通常需要穿过多孔陶瓷,会导致多孔陶瓷内部结构改变,且容易造成开裂。另外,在给引线电极通电布线时,电路布线较长,增加了电子雾化装置的制造难度和生产成本。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本发明提供一种改进的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和电极连接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极连接装置,用于电子雾化装置中承载雾化组件,并将该雾化组件与电源装置电性连接,该电极连接装置包括第一导电件、可相对于该第一导电件靠近和远离地设置的第二导电件以及设置于该第一导电件和该第二导电件之间的弹性件,所述弹性件为所述第一导电件和所述第二导电件之间提供一个弹性张力,所述第二导电件包括供气体流过的进气通道。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导电件和所述第二导电件可沿轴向来回移动地嵌套在一起,并通过彼此接触的方式电性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导电件和所述第二导电件经由所述弹性件电性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导电件呈杯状,其包括底壁及立设于该底壁周缘的筒状侧壁,所述弹性件的一端设置于该筒状侧壁中,并承载于所述底壁上;所述侧壁的开口端向内侧翻折形成有颈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导电件和/或所述第二导电件包括供气体流过的进气通道。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导电件包括一个筒状侧壁以及设置于该侧壁内靠近下端开口处的隔断壁;所述隔断壁将所述第二导电件的中心通孔分隔出一个上孔部,所述上孔部与所述侧壁的上端开口相连通,所述侧壁开设有将所述上孔部与外侧相连通的进气口,所述进气口、所述上孔部以及所述上端开口一道形成所述进气通道。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隔断壁还将所述中心通孔分隔出一个与所述上孔部相互独立的下孔部,所述下孔部与下端开口相连通,所述弹性件的另一端嵌置于该下孔部中,并与所述隔断壁相抵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述侧壁的外表面下端缘还径向伸出有凸缘,所述凸缘伸入到所述第一导电件中,所述第一导电件包括防止所述凸缘脱落的颈部。
还提供一种雾化器,包括雾化主体,所述雾化主体包括可导电的底座、设置于所述底座上的可导电的主管道以及设置于所述底座和所述主管道之间的雾化组件;所述雾化主体还包括电绝缘地安装于所述底座中电极连接装置,所述雾化组件弹性连接于所述电极连接装置和所述主管道之间,并分别与所述电极连接装置和所述主管道电性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极连接装置包括供气体流过的进气通道,所述进气通道与所述雾化组件相连通。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极连接装置弹性支撑于所述雾化组件下方,并与所述雾化组件电性接触导通。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雾化组件呈筒状,所述电极连接装置包括支撑于所述雾化组件下端的上端部,该上端部的外径与所述雾化组件的外径相当。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极连接装置包括安装于所述底座中的第一导电件、可相对于第一导电件靠近和远离地设置的第二导电件以及设置于第一导电件和第二导电件之间的弹性件,所述弹性件为所述第一导电件和所述第二导电件之间提供一个弹性张力,所述第一导电件和所述第二导电件电性连接;所述第二导电件承载于所述雾化组件的下方。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导电件和所述第二导电件可沿轴向来回移动地嵌套在一起,并相互电性接触导通。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导电件和所述第二导电件经由所述弹性件电性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导电件呈杯状,其包括底壁及立设于该底壁周缘的筒状侧壁,所述弹性件的一端设置于该筒状侧壁中,并承载于所述底壁上;所述侧壁的开口侧向内侧翻折形成有颈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导电件包括一个筒状侧壁以及设置于该侧壁内靠近下端开口处的隔断壁;所述隔断壁将所述第二导电件的中心通孔分隔出一个上孔部,所述上孔部与所述侧壁的上端开口相连通,所述侧壁开设有将所述上孔部与外侧相连通的进气口,所述进气口、所述上孔部以及所述上端开口一道形成一个进气通道。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隔断壁还将所述中心通孔分隔出一个与所述上孔部相互独立的下孔部,所述下孔部与下端开口相连通,所述弹性件的另一端嵌置于该下孔部中,并与所述隔断壁相抵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侧壁的外表面下端缘还径向伸出有凸缘,所述凸缘伸入到所述第一导电件中,所述第一导电件包括防止所述凸缘从所述第一导电件中脱离的颈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主管道包括结合于所述底座上的第一管段以及轴向可拆卸地连接于第一管段上端并与第一管段电性连接的第二管段,所述雾化组件弹性连接于所述电极连接装置和所述第二管段之间,并与所述第二管段电性接触导通。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管段包括中管段,所述中管段的侧壁界定出用于收容所述雾化组件的收容腔,所述中管段的侧壁上还形成有将该收容腔与外侧相连通的至少一个进液孔。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雾化主体还包括绝缘支撑件,所述绝缘支撑件设置于所述底座的顶部,并紧密地环绕所述电极连接装置的周围;所述绝缘支撑件位于所述至少一个进液孔的下侧。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管段包括套接于所述底座上端的下管段,所述下管段和所述中管段之间形成有抵压于所述绝缘支撑件上的台阶。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管段包括连接于所述中管段上端的上管段,所述上管段的外侧壁面形成有供所述第二管段螺接的外螺纹结构。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管段包括盖体部,所述盖体部包括顶壁,所述顶壁的中部形成有一个上下贯通的通气孔;所述顶壁的下表面还设有接触环,该接触环环绕上述的通气孔,并伸入到所述第一管段中与所述雾化组件的上端电性抵接导通。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管段包括导气部,所述导气部结合于所述顶壁的顶面,并与所述通气孔相连通,所述导气部包括非圆形导气孔。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盖体部包括筒状侧壁的内壁面形成有与所述第一管段的外螺纹结构相配合的内螺纹结构,所述筒状侧壁的外壁面可形成有防滑纹结构。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雾化组件包括纵向设置的筒状雾化芯,所述雾化芯包括筒状多孔体、设置于该多孔体内壁面的发热体、设置于该多孔体上端面且与所述发热体上端电性连接的第一电极部以及设置于该多孔体下端面且与该发热体下端电性连接的第二电极部,所述第一电极部与所述主管道电性接触导通,所述第二电极部与所述电极连接装置电性接触导通。
在一些实施例中,述雾化组件包括纵向设置的筒状雾化芯,所述电极连接装置包括支撑于所述雾化芯下端的筒状第二导电件,所述第二导电件包括筒状上端,该筒状上端的内径和外径分别与所述雾化芯下端的内径和外径相适配。
还提供一种电子雾化装置,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雾化器以及电源装置。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采用可弹性伸缩的电极连接装置承载雾化组件,并将雾化组件与电源装置电性连接,显著的降低了雾化器的结构复杂程度,降低了组装难度,提升了组装效率,并利于组装产线的自动化组装实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些实施例中的电子雾化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电子雾化装置的立体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所示电子雾化装置的雾化器的纵向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2所示雾化器的立体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2所示雾化器在分解状态下的纵向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4所示雾化主体的立体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4所示雾化主体在分解状态下的纵向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6所示雾化芯的立体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另一些实施例中的雾化主体的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9所示雾化主体的纵向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图9所示雾化主体在分解状态下的纵向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再一些实施例中的雾化主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3为图12所示雾化主体的纵向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4为图12所示雾化主体的立体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15为图12所示雾化主体在分解状态下的纵向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6为图14所示电极连接装置的立体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17为图14所示电极连接装置在分解状态下的纵向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8为图14所示雾化组件的立体分解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地表述本发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地描述。
图1及图2示出了本发明一些实施例中的电子雾化装置,该电子雾化装置可用于供使用者用手持嘴吸的方式吸食气溶胶,其可呈柱状,并包括柱状雾化器1以及与该雾化器1相配合的柱状电源装置2。该雾化器1可用于储存和加热雾化诸如药液等液态气溶胶生成基质,并将气溶胶导出。该电源装置2可用于给该雾化器1供电。可以理解地,电子雾化装置并不局限于呈柱状,其也可以呈方盒状、不规则形状等其他形状。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雾化器1和该电源装置2可均呈圆柱状,且两者沿轴向机械地和电性地连接在一起。在一些实施例中,该雾化器1和该电源装置2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可拆卸地连接在一起。可以理解地,该雾化器1和该电源装置2并不局限于采用螺纹的方式相连接,其也可以采用磁吸的方式可拆卸地连接在一起。再可以理解地,该雾化器1和该电源装置2并不局限于呈圆柱状,其也可以是横截面呈椭圆形、跑道形或不规则形状的柱状。电源装置2在一些实施例中可包括一次性电池或可充电电池。
如图3至图5所示,雾化器1在一些实施例中可包括位于下部的圆柱雾化主体10以及沿轴向连接于该雾化主体10上端的吸嘴组件20,雾化主体10用于储存和加热雾化液态气溶胶生成基质,吸嘴组件20用于封堵雾化主体10中的液态气溶胶生成基质,并将气溶胶导出。在一些实施例中,吸嘴组件20通过紧配合的方式嵌设于雾化主体10的上端,以便于往雾化主体10内注入液态气溶胶生成基质。吸嘴组件20可以是可拆卸地与雾化主体10的上端相连接,此时,就可以重复添加液态气溶胶生成基质,增加雾化器1的使用寿命。对于一些一次性使用的雾化器1,吸嘴组件20与雾化主体10也可以是不可拆卸的,也即两者一旦连接即锁死,无法在不破坏现有结构的情况下让两者分离。
一同参阅图6及图7,雾化主体10在一些实施例中可包括共轴地组装在一起的底座11、主管道12、壳体13、雾化组件14、电极连接装置15、绝缘密封圈16、第一电极爪17以及第二电极爪18。
底座11在一些实施例中可呈圆筒状,且可导电。主管道12在一些实施例中也可导电,其沿纵向嵌置于底座11上部,并与底座11电性连接;主管道12界定出有一个柱状的收容腔120,以收容雾化组件14。壳体13在一些实施例中可呈圆筒状,其沿纵向套接于底座11上部,并环绕主管道12;壳体13的内壁面和主管道12的外壁面之间界定出一个环形的储液腔130。主管道12上还可形成有将储液腔130与收容腔120相连通的进液孔122。雾化组件14在一些实施例中可呈圆筒状,并沿纵向设置于收容腔120中;雾化组件14的中部可形成一个纵向贯通的气流通道140。电极连接装置15沿纵向穿设于底座11的下部,并与底座11电绝缘;具体地,底座11的下部纵向设置有一个绝缘密封圈16,电极连接装置15再穿设于该绝缘密封圈16中,从而实现与底座11的绝缘密封连接。第一电极爪17中的一端固定于主管道12的内壁上,并与主管道12电性连接,另一端与雾化组件14的上端弹性接触,从将雾化组件14的上端与主管道12电性连接。第二电极爪18的一端固定于电极连接装置15上,且与电极连接装置15电性连接,另一端与雾化组件14的下端弹性接触,将雾化组件14的下端与电极连接装置15电性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电极连接装置15用于与电源装置2的正极电性连接,底座11用于与电源装置2的负极电性连接,从而构成一个电气回路。让电流能够经由电源装置2的正极出来后,依序通过电极连接装置15和第二电极爪18,到达雾化组件14下端,贯穿雾化组件14并让雾化组件14发热后,到达雾化组件14上端,再依序经过第一电极爪17、主管道12和底座11之后回流到电源装置2的负极。可以理解地,在一些实施例中,电极连接装置15和底座11也可以分别与电源装置2的负极和正极电性连接,此时,电流的方向与上述方向相反。
再如图6及图7所示,底座11在一些实施例中可采用金属材料一体成型,其可包括一个圆形基座111、纵向设置于该基座111上表面的第一安装筒112以及纵向设置于基座111底面的第二安装筒113,基座111中部设有一个纵向贯通的通孔1110,该通孔1110将第一安装筒112和第二安装筒113相连通。第二安装筒113的外壁面形成用于电源装置2上端螺纹配合的螺纹结构1131,内壁面形成有与绝缘密封圈16相配合的安装环1132。
主管道12在一些实施例中可采用金属材料一体成型,其可包括第一管段121、轴向连接于第一管段121上端的第二管段123以及轴向连接于第一管段121下端的第三管段125,第三管段125、第一管段121和第二管段123的内径和外径均依序递减。第一管段121界定出上述的收容腔120,且上述的进液孔122可为多个,并均匀形成于该第一管段121的侧壁周向上。第二管段123的内壁面靠近第一管段123处可设有向中轴线伸出的挡环1231,用于给第一电极爪17提供一个轴向抵挡力。该挡环1231与第一电极爪17靠近的端面可为与第二管段123中轴线相垂直的平面,而与第一电极爪17远离的端面可为喇叭状的圆锥面。第三管段125的外径与第一安装筒112的内径相适配,以便第三管段125沿纵向嵌入该第一安装筒112中,并与第一安装筒112紧配合。第三管段125的高度与第一安装筒112的高度相当。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方便第三管段125嵌入第一安装筒112中,第三管段125靠近下端的外壁面上还内收形成有导引部1251,该导引部125的外径小于第一安装筒112。
壳体13在一些实施例中可采用透明材料制成,其内径与第一安装筒112的外径相适配,以便壳体13能够沿轴向以下端套接于第一安装筒112上,并与第一安装筒112紧配合。壳体13的上端面可略低于第二管段123的上端面,以便更好地与吸嘴组件20相配合。壳体13的内壁面与第一管段121和第二管段123的内壁面之间界定出上述的储液腔130,壳体13的上端和第二管段123的上端之间形成一个环形的注液口132。
雾化组件14在一些实施例中可包括纵向设置的圆筒状雾化芯141、套设于雾化芯141上端的第一密封圈142以及套设于雾化芯141下端的第二密封圈143。
第一密封圈142可具有L型横断面,用于密封雾化芯141上端与第一管段121上端之间的间隙。第一密封圈142在一些实施例中可包括圆筒状的第一密封部1421以及连接于该第一密封部1421上端缘的圆环形第二密封部1423,第一密封部1421套接于雾化芯141上端的外壁面上,第二密封部1423覆盖于雾化芯141的上端面上。第二密封部1423的内径优先地大于雾化芯141的孔径,以便第一电极爪17与雾化芯141配合时,不会被第二密封部1423阻挡。
第二密封圈143也可具有L型横断面,用于密封雾化芯141下端与第三管段125之间的间隙。第二密封圈143在一些实施例中可包括圆筒状的第三密封部1431以及连接于该第三密封部1431下端缘的圆环形第四密封部1433,第三密封部1431套接于雾化芯141下端的外壁面上,第四密封部1433覆盖于雾化芯141的下端面上。雾化芯141外壁面中部可正对进液孔122。雾化芯141中部形成一个纵向贯通的中心通孔1410。第四密封部1433内径优先地大于雾化芯141的孔径,以便第二电极爪18与雾化芯141配合时,不会被第四密封部1433阻挡。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密封圈142的内壁面形成有呈迷宫状的第一换气槽1420,第一换气槽1420贯通第一密封部1421和第二密封部1423的内壁面。该第一换气槽1420的尺寸可以设计成足够小,以在使用状态下具有毛细力,用于在储液腔130处于较大负压时,将储液腔130与主管道12内的气流通道导通,以实现气液平衡,防止干烧。第二密封圈143在一些实施例中也可于内壁面设置有呈迷宫状的第二换气槽1430,第二换气槽1430贯通第三密封部1431和第四密封部1433的内壁面,具有与第一换气槽1420相同的功能。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密封圈142和第二密封圈143结构相同,两者可以通用,从而可以方便自动化安装,并节省密封圈的开模成本。
可以理解地,也可以第一密封圈142和第二密封圈143择一设置换气结构,两者各有优缺点。当仅第一密封圈142具有换气结构时,第一密封圈142的第一换气槽1420,如果漏液,有部分漏液会从雾化芯141上端往下流,而被雾化芯141吸收后再次雾化。当仅第二密封圈143具有换气结构时,虽然可能的漏液容易流到底座11中,但由于气流通道中的气流方向是由下往上,经由第二密封圈143补气更顺畅。在一些实施例中,位于下端的第二密封圈143的密封硅胶较厚,也即第二密封圈143与雾化芯141接触的表面到与主管道12接触的表面的距离,可以更好地通过过盈配合密封雾化芯141的下端,从而避免漏液。两者比较时,是与第一密封圈142对应部位的厚度进行比较的。
一同参阅图8,雾化芯141在一些实施例中可包括圆筒状多孔体1411、设置于该多孔体1411内壁面的发热体1412、设置于该多孔体1411内壁面上端且与发热体1412上端电性连接的第一电极1413、以及设置于该多孔体1411内壁面下端且与该发热体1412下端电性连接的第二电极1414。多孔体1411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为多孔陶瓷,且可为小尺寸多孔体1411,这种小尺寸多孔体1411的长度在一些实施例可为0.8-1.2cm,内径可为0.18-0.22cm。
发热体1412在一些实施例中可采用镍铬合金、铁铬铝合金、银钯合金等材料制成,印刷、喷涂在多孔体1411的坯体内表面,再烧结的方式形成于多孔体1411的内壁面,其可包括在多孔体1411轴向上并行设置的两个扁长回形发热线路B以及将两者串联在一起连接线路C,该两个发热线路B的长度方向沿着多孔体1411的内壁面沿周向延伸而使得整体呈C型。发热体1412还可包括分别连接于上端和下端的上端线路D和下端线路A,以分别和第一电极1413和第二电极1414电连接。
第一电极1413和/或第二电极1414可采用银、铜等材料制成,具体可采用银浆或铜浆涂覆/印刷并烧结的方式形成在圆筒状多孔体1411的内壁面,且至少部分与发热体1412相连接。第一电极1413和/或第二电极1414在一些实施例中可呈C型,其通常先在发热体1412浆料印刷到多孔体1411的坯体上,接着印刷或涂布电极浆料,而后一起烧结。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电极1413的缺口的宽度可以小于导电部173的宽度,以便与第一电极爪17的所有导电部173都电性接触;第二电极1414的缺口的宽度可小于导电部183的宽度,以便与第二电极爪18的所有导电部183都电性连接。可以理解地,发热体1412在一些实施例中也可以采用金属发热片制成,多孔体1411也局限于多孔陶瓷材料,其他适合的多孔体材料也可以。可以理解地,第一电极1413和/或第二电极1414并不局限于C型分布于多孔体1411的内壁面的端部,其也可以分布多孔体1411的内壁面的端部的整个周向上,即呈环形。
上述第一电极1413和/或第二电极1414的设置,无需在多孔体1411中开孔穿引线,多孔体1411内部结构更加完整、可控以及牢靠,因此产品的一致性得到了很好的保证。另外,可以避免采用引线,降低了制造难度和生产成本。这一点对于应用于小型化多孔体1411而言,更是明显。
在一些实施例中,将第一电极1413和第二电极1414分别设置于小尺寸多孔体1411的内壁面两端也有诸多益处,因为小型化多孔体1411的内壁面积很小,若在一端设置两个电极,两个电极的面积太小而不利于与电极连接件建立稳定的电连接,还容易出现短路问题,通过将第一电极1413和第二电极1414设置在两端,可以方便第一电极1413和第二电极1414的部署,可以让第一电极1413和第二电极1414的面积更大而方便与电极连接件建立稳定的电连接。
再如图6及图7所示,电极连接装置15在一些实施例中包括由下端面向上延伸的中心孔150、形成于顶部侧壁上的出气孔152以及形成于侧壁面的卡槽154,出气孔152与中心孔150相互连通,用于进气。卡槽154用于与绝缘密封圈16相卡合。绝缘密封圈16的外壁面形成卡槽160,用于与底座11的安装环1132相卡合。
第一电极爪17在一些实施例中可采用磷铜或316不锈钢等材料制成,其表面可设镀金镀层。第一电极爪17较佳地为磷铜材料制成,磷铜材料阻抗相对较小。第一电极爪17可包括嵌设于第二管段123内壁面的安装部171、与安装部171相连接的三个延伸部172及分别与该三个延伸部172相连接的三个导电部173。每一延伸部172与对应的导电部173形成该第一电极爪17的弹性导电臂。可以理解地,第一电极爪17的弹性导电臂的数量并不局限于三个,一个或一个以上都可以,具有多个弹性导电臂可以令电性连接更可靠,组装更便捷。
安装部171在一些实施例可呈圆筒状,其具有一个贯通两侧缘的纵向断口1710,该断口1710的存在可令安装时产生形变,以保证安装部171更好地与第二管段123内壁面固定。具体地,第二管段123和第一管段121交接处设有一个喇叭状导引面1210,该导引面1210在第一电极爪17沿轴向塞入第二管段123的过程中,对第一电极爪17的安装部171施加一个径向向内的分力,令得安装部171的断口1710合拢,外径减少,而能塞入第二管段123中;安装到位后,安装部171提供一个反作用力给第二管段123内壁面,从而可以牢靠地固定在第二管段123。可以理解地,安装部171在一些实施例中也可以与第二管段123连成一体。在一些实施例中,也可以将安装部171沿轴向嵌入到雾化芯141的中心通孔1410上端,并与第一电极1413弹性抵接固定,而让弹性导电臂伸出与主管道12弹性接触。
延伸部172在一些实施例中可呈条状并具有良好的弹性,其从安装部171开始先朝向安装部171的中轴线弯曲延伸一端距离后,再沿着平行于安装部171的中轴线朝远离安装部171的方向延伸,以为导电部173朝远离安装部171的中轴线方向弯曲提供空间,并提供良好的弹性特性。延伸部172优选地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以确保更可靠的电性连接;延伸部171为多个时,最好均匀分布于安装部171的下侧缘,并朝下延伸。具体地,延伸部172从安装部171先朝向安装部171的中轴线倾斜延伸一端距离后,再沿着平行于中轴线朝远离安装部171的方向伸出。每一延伸部172的末端均设置有一个导电部173,用以与雾化芯141的第一电极1413弹性接触。导电部173在一些实施例中可呈勺状,具体地,导电部173先朝远离安装部171中轴线的方向倾斜延伸,再折弯朝中轴线的方向倾斜延伸。勺状结构的斜面朝内侧倾斜,而具有导向作用,勺状结构的底部圆弧过渡,而能更好地与雾化芯141的第一电极1413接触,且组装时不会刮伤第一电极1413。导电部173的底部到中轴线的垂直距离略大于雾化芯141的中心通孔1410在第一电极1413所在位置的半径,以便导电部173轴向插入中心通孔1410中时,由于导电部173具有朝内侧倾斜的斜面,雾化芯141对导电部173施加的发作用力,具有一个向中轴线方向的分力,令得延伸部171向中轴线方向弹性变形,导电部173才能插入。待导电部173插入中心通孔1410后,延伸部171的弹性力令得导电部173与第一电极1413保持紧密的接触。
第二电极爪18在一些实施例中可采用磷铜或316不锈钢等材料制成,其表面可设镀金镀层。第二电极爪18较佳地为磷铜材料制成,磷铜材料阻抗相对较小。第二电极爪18可包括套接于电极连接装置15上部的安装部181、与安装部181相连接的延伸部182及与延伸部182相连接的导电部183。安装部181在一些实施例可呈圆筒状,其具有一个贯通两侧缘的纵向断口1810,该断口1810的存在可令安装时产生形变,以保证安装部181更好地与电极连接装置15的上部固定,可以理解地,安装部181在一些实施例中也可以与电极连接装置15连成一体。延伸部182在一些实施例中可呈条状并具有良好的弹性,延伸部182优选地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以确保更可靠的电性连接;延伸部181为多个时,最好均匀分布于安装部181的下侧缘,并朝下延伸。每一延伸部182的末端均设置有一个导电部183,用以与雾化芯141的第二电极1414弹性接触。导电部183在一些实施例中可呈勺状,勺状的斜面朝内侧倾斜,而具有导向作用,勺状的底部圆弧过渡,而能更好地与雾化芯141的第二电极1414接触,且组装时不会刮伤第二电极1414。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电极爪18可与第一电极爪17结构相同,两者可以通用,这样,可以降低组装难度,并降低成本。
雾化主体10组装时,可采用如下步骤:
(1)提供底座11、电极连接装置15、绝缘密封圈16以及第二电极爪18,将电极连接装置15通过绝缘密封圈16安装到底座11的第二安装筒113中,再把第二电极爪18套接到电极连接装置15的顶部,形成底座组合体;此时,第二电极爪18的导电部183向上伸出;
(2)提供图示主管道12以及第一电极爪17,并将第一电极爪17嵌入到主管道12的第二管道123内,第一电极爪17的导电部173朝下伸出;
(3)提供雾化芯141、第一密封圈142以及第二密封圈143,并将第一密封圈142以及第二密封圈143分别套设于雾化芯141的上下两端,形成雾化组件14;
(4)将雾化组件14由下往上塞入主管道12中,雾化芯141的第一电极1413与第一电极爪17的导电部173导电接触,实现雾化芯141的第一电极1413与主管道12电性连接,从而形成主管道组合体;
(5)主管道组合体插入底座组合体顶部的第一安装筒112中,实现主管道12与底座11紧配合和电性连接,另外,第二电极爪18的导电部183与雾化芯141的第二电极1414接触导通;
(6)提供壳体13,将壳体13套接于第一安装筒112外部,实现雾化主体10的组装。
雾化主体10的上述组装步骤中,第一电极爪17和第二电极爪18实现元件之间的快捷电性接触导通,相比相关技术中通过导线焊接等方式实现而言,操作起来更加方便快捷,更容易实现产品的自动化组装。可以理解地,上述步骤前的序号只是为了方便称述,并不表示各个步骤的次序。例如,具体组装时,也可以先构造主管道组合体,再构造底座组合体。
再如图4及图5所示,吸嘴组件20在一些实施例中可包括一个环形封堵部21以及与该环形封堵部21相连接的扁形吸嘴部22,该环形封堵部21用于嵌入雾化主体10上端的环形注液口132中。吸嘴部22中部具有一个纵向导气孔220,该导气孔220用于与主管道12的第二管段123上端相连通,以导出气溶胶和空气的混合物。
雾化器1组装式,先经由注液口132往雾化主体10的储液腔130注入液态气溶胶生成基质,注满后将吸嘴组件20插入注液口132而将储液腔130封闭,且吸嘴组件20的导气孔220与主管道12相连通。此时,液态气溶胶生成基质经由进液孔122到达雾化芯144周围,雾化芯141的多孔体1411通过毛细力将液态气溶胶生成基质吸取至内表面与发热体1412接触。使用时将雾化组件1安装到电源装置2上,用户通过吸嘴部22吸气时,外界空气如图3的箭头X所示,经由电极连接装置15的中心孔150进入,通过底座11的通孔1110后,进入雾化芯141的中心通孔1410,再经由吸嘴组件20的导气孔220导出。与此同时,电源装置2中的空气开关(未图示)导通,驱动电源装置2给雾化器1供电。雾化芯141的发热体1412通电后发热,将多孔体1411内表面的液态气溶胶生成基质加热雾化形成气溶胶,气溶胶混入流经中心通孔1410中的空气后,被气流带出。
图9至图11示出了本发明一些实施例中的雾化主体10a,图示省略了壳体,该雾化主体10a可作为上述雾化主体10的一个替代。如图所示,雾化主体10a在一些实施例中可包括共轴地组装在一起的底座11a、主管道12a、雾化组件14a、电极连接装置15a、绝缘密封圈16a、第一电极爪17a以及第二电极爪18a。底座11a在一些实施例中可呈圆筒状,且可导电。主管道12a在一些实施例中也可导电,其沿纵向设置于底座11a上部,并与底座11a电性连接;主管道12a界定出有一个柱状的收容腔120a,以收容雾化组件14a。主管道12a上还可形成有将储液腔与收容腔120a相连通的进液孔122a。雾化组件14a在一些实施例中可呈圆筒状,并沿纵向设置于收容腔120a中;雾化组件14a的中部可形成一个纵向贯通的气流通道140a。电极连接装置15a沿纵向穿设于底座11a的下部,并与底座11a电绝缘;具体地,底座11a的下部纵向设置有一个绝缘密封圈16a,电极连接装置15a再穿设于该绝缘密封圈16a中,从而实现与底座11a的绝缘密封连接。第一电极爪17a中的一端固定于主管道12a的内壁上,并与主管道12a电性连接,另一端与雾化组件14a的上端弹性接触,从将雾化组件14a的上端与主管道12a电性连接。第二电极爪18a的一端嵌置于电极连接装置15a上,且与电极连接装置15a电性连接,另一端与雾化组件14a的下端弹性接触,将雾化组件14a的下端与电极连接装置15a电性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电极连接装置15a用于与电源装置2的正极电性连接,底座11a用于与电源装置2的负极电性连接,从而构成一个电气回路。让电流能够经由电源装置2的正极出来后,依序通过电极连接装置15a和第二电极爪18a,到达雾化组件14a下端,贯穿雾化组件14a并让雾化组件14a发热后,到达雾化组件14a上端,再依序经过第一电极爪17a、主管道12a和底座11a之后回流到电源装置2的负极。可以理解地,在一些实施例中,电极连接装置15a和底座11a也可以分别与电源装置2的负极和正极电性连接,此时,电流的方向与上述方向相反。
底座11a在一些实施例中可采用金属材料一体成型,其可包括一个圆形基座111a以及纵向设置于基座111a底面的第二安装筒113a,基座111a中部设有一个纵向贯通的通孔1110a,该通孔1110a将主管道12a的第一管段121a与第二安装筒113a相连通。第二安装筒113a的内壁面形成有与绝缘密封圈16a相配合的安装环1132a。第二安装筒113a的侧壁上还形成有进气孔1130a。
主管道12a在一些实施例中可包括与底座11a一体成型的第一管段121a以及轴向嵌置于第一管段121a上端并与第一管段121a电性连接的第二管段123a。第一管段121a界定出上述的收容腔120a,且上述的进液孔122a可为多个,并均匀形成于该第一管段121a的侧壁周向上。第二管段123a的内壁面靠近第一管段123处可设有挡环1231a,用于给第一电极爪17a提供一个轴向抵挡力。
雾化组件14a在一些实施例中可包括纵向设置的圆筒状雾化芯141a、套设于雾化芯141a上端的第一密封圈142a以及套设于雾化芯141a下端的第二密封圈143a。第一密封圈142a可具有L型横断面,用于密封雾化芯141a上端与第一管段121a和第二管段123a之间的间隙。第二密封圈143a也可具有L型横断面,用于密封雾化芯141a下端与底座11a之间的间隙。雾化芯141a外壁面中部可正对进液孔122a。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密封圈142a和第二密封圈143a可以是相同的结构。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密封圈142a的内壁面形成有呈迷宫状的第一换气槽1420a,该第一换气槽1420a的尺寸可以设计得足够小,以在使用状态下具有毛细力,用于在储液腔处于较大负压时,将储液腔与主管道12a内的气流通道导通,以实现气液平衡,防止干烧。第二密封圈143a在一些实施例中也可于内壁面设置呈迷宫状的第二换气槽1430a,具有与第一换气槽1420a相同的功能。可以理解地,也可以第一密封圈142a和第二密封圈143a择一设置换气槽。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密封圈142a可以与第二密封圈143a的结构相同,两者可以通用。
再如图11所示,雾化芯141a在一些实施例中可包括圆筒状多孔体1411a、设置于该多孔体1411a内壁面的发热体1412a、设置于该多孔体1411a内壁面上端且与发热体1412a上端电性连接的第一电极1413a、以及设置于该多孔体1411a内壁面下端且与该发热体1412a下端电性连接的第二电极1414a。在一些实施例中,雾化芯141a的结构可与上述雾化芯141的结构完全相同,两者可以通用。
电极连接装置15a在一些实施例中包括由上端面向下延伸的中心孔150a。电极连接装置15a在一些实施例中可包括底壁155a,以封堵中心孔150a,使得中心孔150a能够收容漏液,防止漏液泄漏到外部。在一些实施例中,中心孔150a内壁面的上端还设有挡环156a,以抵挡第二电极爪18a。绝缘密封圈16a的外壁面形成卡槽160a,用于与底座11a的安装环1132a相卡合。
第一电极爪17a在一些实施例中可采用弹性金属材料制成,其可包括嵌设于第二管段123a内壁面的安装部171a、与安装部171a相连接的延伸部172a及与延伸部172a相连接的导电部173a。安装部171a在一些实施例可呈圆筒状,其具有一个贯通上下两侧缘的纵向断口1710a,断口1710a的存在可令该安装部171a适配第二管段123a内径尺寸的误差,增加适用性。延伸部172a在一些实施例中可呈条状,并优选地具有三个或三个以上;该三个或三个以上延伸部171a均匀连接于安装部171a的下侧缘,并朝下延伸。每一延伸部172a的末端均设置有一个导电部173a,用以与雾化芯141a的第一电极1413a弹性接触,实现导电,从而提升组装效率。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电极爪17a可与上述第一连接件17的结构相同,两者可以通用。
第二电极爪18a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与第一电极爪17a为相同的结构,其也可采用弹性金属材料制成,并包括嵌设于电极连接装置15a的中心孔150a中的安装部181a、与安装部181a相连接的延伸部182a及与延伸部182a相连接的导电部183a。安装部181a在一些实施例可呈圆筒状,其具有一个贯通上下两侧缘的纵向断口1810a,断口1810a的存在可令该安装部181a适配电极连接装置15a的中心孔150a尺寸的误差,增加适用性。延伸部182a在一些实施例中可呈条状,并优选地具有三个或三个以上;该三个或三个以上延伸部181a均匀连接于安装部181a的下侧缘,并朝下延伸。每一延伸部182a的末端均设置有一个导电部183a,用以与雾化芯141a的第二电极1414a弹性接触,实现导电,从而提升组装效率。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电极爪18a可与上述第二连接件18的结构相同,两者可以通用。
雾化主体10a组装时,可采用如下步骤:
(1)提供带有主管道12a的第一管段121a的底座11a、电极连接装置15a、绝缘密封圈16a以及第二电极爪18a,将电极连接装置15a通过绝缘密封圈16a安装到底座11a的第二安装筒113a中,再把第二电极爪18a嵌置到电极连接装置15a的顶部,形成底座组合体;此时,第二电极爪18a的导电部183a向上伸出;
(2)提供雾化芯141a、第一密封圈142a以及第二密封圈143a,并将第一密封圈142a以及第二密封圈143a分别套设于雾化芯141a的上下两端,形成雾化组件14a;
(3)将雾化组件14a由上往下塞入主管道12a的第一管段121a中,第二电极爪18的导电部183与雾化芯141的第二电极1414接触导通,实现雾化芯141的第二电极1414与电极连接装置15a电性连接;
(4)提供主管道12a的第二管段123a以及第一电极爪17a,并将第一电极爪17a嵌入到主管道12a的第二管道123a内,第一电极爪17a的导电部173a朝下伸出,形成第二管段组合体;
(5)将第二管段组合体嵌入第一管段121a顶部,雾化芯141a的第一电极1413a与第一电极爪17a的导电部173a导电接触,实现雾化芯141的第一电极1413与主管道12电性连接。
雾化主体10a的上述组装步骤中,第一电极爪17a和第二电极爪18a实现元件之间的电性接触导通,相比相关技术中通过导线焊接等方式实现而言,操作起来更加方便快捷,容易实现产品的自动化组装。
图12至图15示出了本发明一些实施例中的雾化主体10b,图示省略了壳体等其他结构,该雾化主体10b可作为上述雾化主体10a的一个替代。如图所示,该雾化主体10b在一些实施例中可包括共轴地组装在一起的底座11b、主管道12b、雾化组件14b、电极连接装置15b、绝缘密封圈16b以及绝缘支撑件19b。雾化组件14b在一些实施例中可完全承托于该电极连接装置15b上,使得该电极连接装置15b在作为电极连接作用的同时,还承担起雾化组件14b的主要承托功能。如此,可以无需额外在底座11b上设置雾化组件14b的承托结构,极大地简化了底座11b的结构设计,降低了底座10b的制造难度和成本,并为了整个雾化主体10b的快捷组装提供了便利。
底座11b在一些实施例中可呈筒状,且可导电,其具有一个上下贯通的中心通孔110b。底座11b在一些实施例中可采用金属材料一体成型,其可包括进气孔114b以及凸台115b。进气孔114b横向贯穿形成于底座11b的侧壁上,并与中心通孔110b相连通,以底座11b外侧的空气能够进入到中心通孔110b中。凸台115b形成于底座11b的内壁面上,并位于进气孔114b的下侧,以供绝缘密封圈16b嵌置于其中。
主管道12b在一些实施例中也可导电,其套接于底座11b的上端,并与底座11b电性连接;主管道12b界定有一个收容腔120b,以收容雾化组件14b;主管道12b的侧壁上设有进液孔1210b,以将收容腔120b与外侧的储液腔(未图示)相连通。
再图14及图15所示,主管道12b在一些实施例中可包括位于下部的第一管段121b以及轴向可拆卸地连接于第一管段121b上端并与第一管段121b电性连接的第二管段123b。
第一管段121b在一些实施例中可呈阶梯轴状,其包括沿轴向依序连接且外径递减的下管段1211b、中管段1212b以及上管段1213b。下管段1211b可过盈配合的方式套接于底座11b的上端,以将第一管段121b紧固地结合到底座11b上。中管段1212b界定出收容腔120b,进液孔1210b在一些实施例可为多个,并均匀地分布中管段1212b的侧壁周向上。上管段1213b的外壁面可形成有外螺纹结构1214b,以供第二管段123b螺接于其上。下管段1211b的内径也可大于中管段1212b的内径,并在两者的内壁面之间形成一个台阶1215b,用以抵压绝缘支撑件19b。中管段1212b的内径与底座11b的内径相当。
第二管段123b在一些实施例中可包括盖体部1231b以及设置于该盖体部1231b顶面的导气部1232b,盖体部1231b包括筒状侧壁1233b以及结合于该筒状侧壁1233b顶部的顶壁1234b,顶壁1234b的中部形成有一个上下贯通的通气孔1230b。筒状侧壁1233b的内壁面形成有与第一管段121b的外螺纹结构相配合的内螺纹结构1235b,筒状侧壁1233b的外壁面可形成有防滑纹结构1237b,以供使用者可通过手将第二管段123b旋接到第一管段121b上。环形顶壁1234b的下表面还设有一个接触环1236b,该接触环1236b环绕上述的通气孔1230b,用于伸入到第一管段121b中与雾化组件14b的上端抵接,并与雾化组件14b的上端电性连接。导气部1232b结合于顶壁1234b的顶面,并与通气孔1230b相连通。导气部1232b具有一个多边形导气孔1238b,以便可以利用多边形扳手将第二管段123b旋接到第一管段121b上。可以理解地,导气孔1238b并不局限于多边形,其也可以呈椭圆形、异形等其他非圆形。
电极连接装置15b沿纵向穿设于底座11b的下部,并与底座11b电绝缘。具体地,底座11b的下部纵向设置有一个绝缘密封圈16b,电极连接装置15b再穿设于该绝缘密封圈16b中,从而实现与底座11b的绝缘密封连接。电极连接装置15b在一些实施例中在轴向上可以弹性伸缩,以便为雾化组件14b的下端提供一个弹性承托力,同时让雾化组件14b的下端与电极连接件15b保持良好的电性连接,也让雾化组件14b的上端与主管道12b的第二管段123b之间保持良好的电性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电极连接装置15b的底壁1511b暴露于底座11b的下表面,用于与电源装置2的正极电性连接,底座11b用于与电源装置2的负极电性连接,从而构成一个电气回路。让电流能够经由电源装置2的正极出来后,通过电极连接装置15b到达雾化组件14b下端,贯穿雾化组件14b并让雾化组件14b通电发热后,到达雾化组件14b上端,再依序沿着主管道12b的第二管段123b和第一管段121b以及底座11b之后回流到电源装置2的负极。可以理解地,在一些实施例中,电极连接装置15b和底座11b也可以分别与电源装置2的负极和正极电性连接,此时,电流的方向与上述方向相反。电极连接装置15b在一些实施例中可呈圆柱状,并通过绝缘密封圈16b沿轴向且电绝缘地穿设于底座11b的中心通孔110中。
一同参阅图16及图17,电极连接装置15b在一些实施例中可被配置为一个弹性顶针式构造,其可包括第一导电件151b、可相对于第一导电件151b靠近和远离设置的第二导电件152b以及设置于第一导电件151b和第二导电件152b之间的弹性件153b,弹性件153b为第一导电件151b和第二导电件152b之间提供一个弹性张力。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导电件151b和第二导电件152b沿轴向可移动地嵌套在一起,并相互电连接。可以理解地,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导电件151b和第二导电件152b也可以呈分离式设计,两者之间经由弹性件153b电性连接。弹性件153b在一些实施例中可包括可导电的柱状弹簧。可以理解地,由于电极连接装置15b在轴向上可以弹性伸缩,从而可以在保持可靠电性连接的同时,显著地提升雾化组件14b在组装过程中的容许误差,进一步地简化了雾化主体10b的设计难度。可以理解地,在一些实施例中,也可以在雾化组件14b的上端与主管道12b之间设置弹性接触结构,而将电极连接装置15b设置成非弹性伸缩结构。当然,也可以在雾化组件14b的上下两端同时设置弹性接触结构。
一同参阅图16及图17,第一导电件151b在一些实施例中可呈圆形杯状,其包括圆形底壁1511b、立设于该底壁1511b的周缘的圆筒状侧壁1512b以及形成于该侧壁1512b外壁面径向向外伸出的环缘1513b。底壁1511b一个方面用于与电源装置2的正极电性连接,另一个方面可用于承托弹性件153b。侧壁1512b的开口侧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向内侧翻折形成一个孔径较小的颈部1514b。侧壁1512b的外径与绝缘密封圈16b的内径相适合,以便侧壁1512b可紧密地嵌设于绝缘密封圈16b中。可以理解地,第一导电件151b并不局限于呈圆形杯状,其也可以呈方形杯状、椭圆形杯状等其他形状。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导电件151b的外径与底座10b的外径之比大于二分之一,乃至大于三分之二,也就是说第一导电件151b的横截面积占据了底座10b横截面的大部分,如此配置,令得第一导电件151b的导电接触面积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第二导电件152b在一些实施例中可包括一个圆筒状侧壁1521b以及设置于该侧壁1521内靠近下端开口处的隔断壁1522b。侧壁1521b的外径与第一导电件151b的颈部1514b的孔径相适配,以便该侧壁1521b可紧密地穿设于该颈部1514b上沿轴向移动并电性连接。隔断壁1522b用于抵压在弹性件153b的上端,其将第二导电件152b的中心通孔1520b分隔出相互独立的上孔部和下孔部,中心通孔1520b的上孔部与上端开口相连通,下孔部与下端开口相连通。中心通孔1520b的下孔部供弹性件153b的上端嵌置。侧壁1521b上还设有若干进气口1523b,这些进气口1523b均匀分布于侧壁1521的周向上,将中心通孔1520d的上孔部与外侧相连通。于此,在该第二导电件152b上形成一个以进气口1523为进气口、上孔部为气流通道、上端开口为出气口的进气通道,能够将外界进入底座11b中的空气进入到雾化组件14中。可以理解地,该进气通道并不局限于设置在第二导电件152b上,其在一些实施例中也可以设置在第一导电件151b上。再可以理解地,该进气通道也可以同时设置在第一导电件151b和第二导电件152b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导电件152b的侧壁1521b的外表面下端缘还径向伸出有凸缘1524b,凸缘1524b的外径大于颈部1514的孔径,并与第一导电件151b的侧壁1512b的内径相适合,以便将第二导电件152b的下端不可分离的安装于第一导电件151b中。第二导电件152b的侧壁1521b上端的内径和外径分别与雾化组件14b下端的内径和外径相适配,第二导电件152b可以更好地支撑雾化组件14b,并与雾化组件14b的下端之间保持良好的电性连接。
绝缘支撑件19b在一些实施例中呈环状,其架设于底座11b的顶部,并紧密地环绕在电极连接装置15b周围,以在水平上电绝缘地固定电极连接装置15b;另外,绝缘支撑件19b布置于进液孔1210b的下侧,以防止液体往下泄漏。绝缘支撑件19在一些实施例可包括筒状本体191b以及设置于该本体191b的外壁面中部沿径向向外伸出凸缘192b。本体191b的外径与第一管段121b的中管段1212b的内径以及底座11b的上端的内径相适配,以便本体191b的上下两端可分别紧密地嵌设于中管段1212b的底座11b内。凸缘192b的外径大于底座11b上端的内径,以便凸缘192可搭接在底座11b上端的上端面上。凸缘192b的外径还大于第一管段121b的中管段1212b的内径,并与下管段1211b的内径相适配,以便凸缘192b可被紧密地抵压在第一管段121b的台阶1215b下。
雾化组件14b沿轴向设置于收容腔120中,其下端共轴地设置于电极连接装置15b上并与电极连接装置15b电性连接,其上端与主管道12b的第一管段121b相抵并电性连接。雾化组件14b在一些实施例中可呈圆筒状,并沿纵向设置于收容腔120b中;雾化组件14b的中部可形成一个纵向贯通的气流通道140b。雾化组件14b的下端与电极连接装置15b的上端相抵,且两者电性连接。在一些实施例中,电极连接装置15b的上端部外径与雾化组件14b的外径相当,雾化组件14b可完全承载于该电极连接装置15b,而无需在底座11b额外设置雾化组件14b的支撑结构。如此,简化了底座11b的结构设计,降低了雾化组件14b的安装难度,提高了整个雾化器的组装效率。
雾化组件14b在一些实施例中可包括纵向设置的圆筒状雾化芯141b。雾化芯141b外壁面中部可正对进液孔1210b。再如图18所示,雾化芯141b在一些实施例中可包括圆筒状多孔体1411b、设置于该多孔体1411b内壁面的发热体1412b、设置于该多孔体1411b内壁面上端且与发热体1412b上端电性连接的第一电极1413b、以及设置于该多孔体1411b内壁面下端且与该发热体1412b下端电性连接的第二电极1414b。发热体1412b在一些实施例中可采用将发热膜浆料丝印、印刷或喷涂在多孔体1411b的坯体内表面,再烧结的方式形成于多孔体1411b的内壁面,形成发热线路,其在一些实施例中可沿着多孔体1411b的纵向呈螺旋分布于多孔体1411b的内壁面。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电极1413b和/或第二电极1414b可采用银浆涂覆并烧结的方式形成在圆筒状多孔体1411b的表面,且至少部分与发热体1412b相连接。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电极1413b包括圆筒状的第一电极部M以及与该第一电极部M的上端缘相连接的圆环形第二电极部N。第一电极部M形成于多孔体1411b的内壁面上端,并与发热体1412b上端相连接。第二电极部N形成于发热体1412b的上端面,用于与接触环1236b相抵接,接触环1236b的形状和尺寸均与该第二电极部N相适配。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电极1414b包括圆筒状的第三电极部P以及与该第三电极部P的下端缘相连接的圆环形第四电极部Q。第三电极部P形成于多孔体1411b的内壁面下端,并与发热体1412b下端相连接。第四电极部Q形成于发热体1412b的下端面,并与第二导电件152b的上端面相抵接。
雾化主体10b组装时,可采用如下步骤:
(1)提供底座11b、主管道12b、雾化组件14b、电极连接装置15b、绝缘密封圈16b以及绝缘支撑件19b;
(2)将绝缘密封圈16b安装于底座11b中;
(3)电极连接装置15b安装于绝缘密封圈16b中;
(4)将绝缘支撑件19b安装于底座11b的上端开口,介于底座11b的上端开口和电极连接装置15b之间;
(5)将主管道12b的第一管段121b套接于底座11b的上端;
(6)将雾化组件14b从第一管段121b的上端开口沿轴向放入第一管段121b,让雾化组件14b的下端承托于电极连接装置15b的上端;
(7)将主管道12b的第二管段123b拧接在第一管段121b的上端,并让第二管段123b的接触环1236b与雾化组件14b的上端紧抵,即组装完成,组装非常方便快捷,非常适合自动化组装。
在上述雾化主体10b的组装之前,还可包括电极连接装置15b的组装步骤,电极连接装置15b的组装步骤可包括:
(1)提供尚未形成颈部1514b的第一导电件151b、第二导电件152b以及弹性件153b;
(2)将弹性件153b沿轴向放入第一导电件151b;
(3)将第二导电件152b的下端塞入第一导电件151b的开口端,并对弹性件153b施加一定的压力;
(4)对第一导电件151b的开口端进行径向向内旋压加工,形成颈部1514,而将第二导电件152b与第一导电件151b结合在一起。
上述雾化主体10b在使用过程中,气流如图13的箭头所示,首先从底座11b的进气孔114b进入底座11b中,再经由电极连接装置15b的进气口1523b进入电极连接装置15b中,然后传输到雾化组件14b的中心通孔中,携带雾化组件14中的雾气后,再经由导气孔1238b导出。
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可以对上述技术特点进行自由组合,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30)

1.一种电极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电极连接装置用于电子雾化装置中承载雾化组件,并将该雾化组件与电源装置电性连接,其包括第一导电件、可相对于该第一导电件靠近和远离地设置的第二导电件以及设置于该第一导电件和该第二导电件之间的弹性件,所述弹性件为所述第一导电件和所述第二导电件之间提供一个弹性张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极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电件和所述第二导电件可沿轴向来回移动地嵌套在一起,并通过彼此接触的方式电性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极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电件和所述第二导电件经由所述弹性件电性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电极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电件呈杯状,其包括底壁及立设于该底壁周缘的筒状侧壁,所述弹性件的一端设置于该筒状侧壁中,并承载于所述底壁上;所述侧壁的开口端向内侧翻折形成有颈部。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电极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电件和/或所述第二导电件包括供气体流过的进气通道。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极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电件包括一个筒状侧壁以及设置于该侧壁内靠近下端开口处的隔断壁;所述隔断壁将所述第二导电件的中心通孔分隔出一个上孔部,所述上孔部与所述侧壁的上端开口相连通,所述侧壁开设有将所述上孔部与外侧相连通的进气口,所述进气口、所述上孔部以及所述上端开口一道形成所述进气通道。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极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断壁还将所述中心通孔分隔出一个与所述上孔部相互独立的下孔部,所述下孔部与下端开口相连通,所述弹性件的另一端嵌置于该下孔部中,并与所述隔断壁相抵接。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极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壁的外表面下端缘还径向伸出有凸缘,所述凸缘伸入到所述第一导电件中,所述第一导电件包括防止所述凸缘脱落的颈部。
9.一种雾化器,包括雾化主体,所述雾化主体包括可导电的底座、设置于所述底座上的可导电的主管道以及设置于所述底座和所述主管道之间的雾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主体还包括电绝缘地安装于所述底座中的电极连接装置,所述雾化组件弹性连接于所述电极连接装置和所述主管道之间,并分别与所述电极连接装置和所述主管道电性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连接装置包括供气体流过的进气通道,所述进气通道与所述雾化组件相连通。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连接装置弹性支撑于所述雾化组件下方,并与所述雾化组件电性接触导通。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组件呈筒状,所述电极连接装置包括支撑于所述雾化组件下端的上端部,该上端部的外径与所述雾化组件的外径相当。
13.根据权利要求9至12任一项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连接装置包括安装于所述底座中的第一导电件、可相对于第一导电件靠近和远离地设置的第二导电件以及设置于第一导电件和第二导电件之间的弹性件,所述弹性件为所述第一导电件和所述第二导电件之间提供一个弹性张力,所述第一导电件和所述第二导电件电性连接;所述第二导电件承载于所述雾化组件的下方。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电件和所述第二导电件可沿轴向来回移动地嵌套在一起,并相互电性接触导通。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电件和所述第二导电件经由所述弹性件电性连接。
16.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电件呈杯状,其包括底壁及立设于该底壁周缘的筒状侧壁,所述弹性件的一端设置于该筒状侧壁中,并承载于所述底壁上;所述侧壁的开口侧向内侧翻折形成有颈部。
17.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电件包括一个筒状侧壁以及设置于该侧壁内靠近下端开口处的隔断壁;所述隔断壁将所述第二导电件的中心通孔分隔出一个上孔部,所述上孔部与所述侧壁的上端开口相连通,所述侧壁开设有将所述上孔部与外侧相连通的进气口,所述进气口、所述上孔部以及所述上端开口一道形成一个进气通道。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断壁还将所述中心通孔分隔出一个与所述上孔部相互独立的下孔部,所述下孔部与下端开口相连通,所述弹性件的另一端嵌置于该下孔部中,并与所述隔断壁相抵接。
19.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壁的外表面下端缘还径向伸出有凸缘,所述凸缘伸入到所述第一导电件中,所述第一导电件包括防止所述凸缘从所述第一导电件中脱离的颈部。
2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管道包括结合于所述底座上的第一管段以及轴向可拆卸地连接于第一管段上端并与第一管段电性连接的第二管段,所述雾化组件弹性连接于所述电极连接装置和所述第二管段之间,并与所述第二管段电性接触导通。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段包括中管段,所述中管段的侧壁界定出用于收容所述雾化组件的收容腔,所述中管段的侧壁上还形成有将该收容腔与外侧相连通的至少一个进液孔。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主体还包括绝缘支撑件,所述绝缘支撑件设置于所述底座的顶部,并紧密地环绕所述电极连接装置的周围;所述绝缘支撑件位于所述至少一个进液孔的下侧。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段包括套接于所述底座上端的下管段,所述下管段和所述中管段之间形成有抵压于所述绝缘支撑件上的台阶。
24.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段包括连接于所述中管段上端的上管段,所述上管段的外侧壁面形成有供所述第二管段螺接的外螺纹结构。
25.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管段包括盖体部,所述盖体部包括顶壁,所述顶壁的中部形成有一个上下贯通的通气孔;所述顶壁的下表面还设有接触环,该接触环环绕上述的通气孔,并伸入到所述第一管段中与所述雾化组件的上端电性抵接导通。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管段包括导气部,所述导气部结合于所述顶壁的顶面,并与所述通气孔相连通,所述导气部包括非圆形导气孔。
27.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部包括筒状侧壁的内壁面形成有与所述第一管段的外螺纹结构相配合的内螺纹结构,所述筒状侧壁的外壁面可形成有防滑纹结构。
28.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组件包括纵向设置的筒状雾化芯,所述雾化芯包括筒状多孔体、设置于该多孔体内壁面的发热体、设置于该多孔体上端面且与所述发热体上端电性连接的第一电极部以及设置于该多孔体下端面且与该发热体下端电性连接的第二电极部,所述第一电极部与所述主管道电性接触导通,所述第二电极部与所述电极连接装置电性接触导通。
29.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述雾化组件包括纵向设置的筒状雾化芯,所述电极连接装置包括支撑于所述雾化芯下端的第二导电件,所述第二导电件包括筒状上端,该筒状上端的内径和外径分别与所述雾化芯下端的内径和外径相适配。
30.一种电子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9至29任一项所述的雾化器以及电源装置。
CN202110827507.4A 2021-07-21 2021-07-21 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和电极连接装置 Pending CN11567000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827507.4A CN115670009A (zh) 2021-07-21 2021-07-21 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和电极连接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827507.4A CN115670009A (zh) 2021-07-21 2021-07-21 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和电极连接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670009A true CN115670009A (zh) 2023-02-03

Family

ID=850440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827507.4A Pending CN115670009A (zh) 2021-07-21 2021-07-21 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和电极连接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670009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875126B (zh) 电子烟及其雾化装置
CN110881689A (zh) 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
CN217446659U (zh) 电子雾化器及其雾化装置
CN111011930A (zh) 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
CN114680389A (zh) 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和雾化芯
WO2022141556A1 (zh) 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和雾化芯
WO2022141566A1 (zh) 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雾化组件和雾化芯
CN215958332U (zh) 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和电极连接装置
CN115670009A (zh) 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和电极连接装置
CN209825222U (zh) 电子烟及其雾化装置
CN214629889U (zh) 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
CN216853813U (zh) 一种主机及电子雾化装置
CN114680392A (zh) 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雾化组件和雾化芯
CN216255476U (zh) 夹持结构和电子雾化装置
CN114680381A (zh) 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
CN114680382A (zh) 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和雾化组件
CN114680390A (zh) 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
CN114794537A (zh) 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
WO2022141558A1 (zh) 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
WO2022141555A1 (zh) 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和雾化芯
WO2022141547A1 (zh) 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
CN211746973U (zh) 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
CN215531576U (zh) 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和雾化组件
CN215958350U (zh) 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和雾化芯
CN215684861U (zh) 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和雾化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