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668645A - 导波管狭缝天线 - Google Patents

导波管狭缝天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668645A
CN115668645A CN202180037510.4A CN202180037510A CN115668645A CN 115668645 A CN115668645 A CN 115668645A CN 202180037510 A CN202180037510 A CN 202180037510A CN 115668645 A CN115668645 A CN 11566864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veguide
radiation
slot antenna
waveguide slot
antenna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80037510.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池上富大
川口和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enso Corp
Original Assignee
Denso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enso Corp filed Critical Denso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566864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66864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3/00Waveguide horns or mouths; Slot antennas; Leaky-waveguide antennas; Equivalent structures causing radiation along the transmission path of a guided wave
    • H01Q13/10Resonant slot antenna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21/00Antenna arrays or systems
    • H01Q21/24Combinations of antenna units polarised in different directions for transmitting or receiving circularly and elliptically polarised waves or waves linearly polarised in any direction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5/00Devices for reflection, refraction, diffraction or polarisation of waves radiated from an antenna, e.g. quasi-optical devices
    • H01Q15/14Reflecting surfaces; Equivalent structures
    • H01Q15/22Reflecting surfaces; Equivalent structures functioning also as polarisation filter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21/00Antenna arrays or systems
    • H01Q21/0006Particular feeding systems
    • H01Q21/0037Particular feeding systems linear waveguide fed arrays
    • H01Q21/0043Slotted waveguide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Waveguide Aerials (AREA)
  • Aerials With Secondary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的一方面的导波管狭缝天线具备:导波管(10),具备在中心轴方向隔开规定间隔设置的多个狭缝(6),作为辐射电波的辐射部(8);以及凹凸部(20),在辐射部的周围的外壁面(4),设置为从辐射部周期性地扩展。而且,凹凸部构成为使来自辐射部的电波的从辐射方向前方入射的入射波朝向与入射波的入射方向不同的方向反射。

Description

导波管狭缝天线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国际申请主张于2020年5月25日在日本国专利厅申请的日本国专利申请第2020-90692号的优先权,并在此引用其全部内容。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具有在侧面以规定间隔设置了多个狭缝的导波管的导波管狭缝天线。
背景技术
如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那样,已知有能够抑制从天线装置的电波的不必要的反射的频率选择表面单元。通过在电介质基板设置由具有十字型的狭缝的铜网层、和配置在铜网层的狭缝内的十字型的铜条层形成的十字型的环状狭缝来构成该频率选择表面单元。
根据该频率选择表面单元,通过调整十字型的环状狭缝的尺寸,能够进行基于天线装置的电波的发送接收,并且能够抑制该电波从天线装置反射。
另一方面,作为雷达装置、通信装置中使用的天线装置,已知有具有在侧面以规定间隔设置了多个狭缝的导波管的导波管狭缝天线。在该导波管狭缝天线中,狭缝的周围为金属,所以若在电波的辐射方向前方设置天线罩等物体,则发送电波在该物体被反射并到达狭缝周围的金属部分,在该金属部分以低损耗被反射。因此,在导波管狭缝天线中,有在配置在电波的辐射方向前方的天线罩等物体与天线主体的金属部分之间产生重叠反射的情况。
专利文献1:CN102723541B。
在导波管狭缝天线中,若产生电波的重叠反射,则重叠反射所引起的反射波在雷达装置中与来自成为检测对象的物标的反射波干扰,或者在通信装置中与从通信对象发送来的电波干扰。因此,导波管狭缝天线中的重叠反射成为雷达装置的物标检测性能、通信装置的通信性能的劣化重要因素。
与此相对,根据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频率选择表面单元,能够抑制电波的反射。因此,若在导波管狭缝天线的辐射方向前方配置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频率选择表面单元,则能够抑制上述的重叠反射,抑制使用该天线的雷达装置、通信装置的性能劣化。
然而,发明者的详细的研究的结果,发现了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频率选择表面单元中,由十字型的环状狭缝限制能够抑制反射的电波的频率,所以能够发送接收的电波的频带变窄这样的课题。
另外,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频率选择表面单元作为所谓的滤波器,配置在导波管狭缝天线的电波的辐射方向前方,所以也有使发送接收的电波衰减,由于该衰减而雷达装置、通信装置的性能降低这样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期望在导波管狭缝天线中,能够不利用频率选择表面单元等滤波器而抑制在设置于电波的辐射方向前方的物体与天线主体之间产生的重叠反射。
本公开的第一方式的导波管狭缝天线具备导波管,该导波管具备在中心轴方向隔开规定间隔设置的多个狭缝。设置于该导波管的多个狭缝作为辐射电波的辐射部发挥作用。
而且,在辐射部的周围的外壁面以从辐射部周期性地扩展的方式设置有凹凸部。该凹凸部构成为使来自辐射部的电波的从辐射方向前方入射的入射波朝向与该入射波的入射方向不同的方向反射。
因此,根据本公开的导波管狭缝天线,在从辐射部辐射的电波碰撞到配置在辐射方向前方的物体进行反射,且该反射波入射天线装置时,能够使该入射波向与入射方向不同的方向反射。
因此,能够抑制来自配置在辐射方向前方的物体的反射波从辐射部周围的外壁面朝向该物体反射而产生上述的重叠反射这一情形。
由此,根据本公开的导波管狭缝天线,能够抑制如下情形:由于重叠反射而在导波管狭缝天线本来应该发送接收的电波重叠不需要的噪声成分,使用导波管狭缝天线的雷达装置、通信装置的性能降低。
另外,根据本公开的导波管狭缝天线,不需要为了抑制重叠反射而在电波的辐射方向前方配置上述的频率选择表面单元那样的滤波器。因此,能够抑制如下情形:通过配置频率选择表面单元那样的滤波器,能够由导波管狭缝天线发送接收的电波的频带变窄或该电波的发送接收功率降低。
接下来,本公开的第二方式的导波管狭缝天线由具备在中心轴方向上隔开规定间隔设置的多个狭缝作为辐射直线偏振的电波的辐射部的导波管构成。
而且,在辐射部的周围的外壁面以相对于导波管的中心轴以规定角度倾斜的方式隔开间隔设置直线状的多个突条。
该多个突条构成为通过各突条与被突条夹着的槽部,使来自辐射部的电波的从辐射方向前方入射的入射波以使该入射波的偏振面旋转规定角度的方式反射。
因此,根据本公开的导波管狭缝天线,能够抑制如下情形:在从辐射部辐射的直线偏振的电波在配置在辐射方向前方的物体与辐射部周围的外壁面之间进行重叠反射并入射至辐射部的情况下,该入射波被辐射部接收。
由此,在本公开的导波管狭缝天线中,能够抑制由于上述的重叠反射而使用导波管狭缝天线的雷达装置、通信装置的性能降低这一情形。
另外,在本公开的导波管狭缝天线中,也不需要在电波的辐射方向前方配置频率选择表面单元那样的滤波器。因此,能够抑制能够发送接收的电波的频带变窄或该电波的发送接收功率降低这一情形。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天线装置整体的构成的立体图。
图2是说明构成天线装置的多个导波管的配置状态的说明图。
图3是说明在天线装置与物体之间产生的重叠反射的说明图。
图4是说明凹凸部的形状以及基于凹凸部的电波的反射的说明图。
图5A是表示没有凹凸部的天线装置的电波的反射特性的说明图。
图5B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天线装置的电波的反射特性的说明图。
图6是表示第一变形例的天线装置整体的构成的立体图。
图7是表示第二变形例的天线装置整体的构成的立体图。
图8是表示第三变形例的天线装置整体的构成的立体图。
图9是表示第四变形例的天线装置整体的构成的立体图。
图10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天线装置整体的构成的立体图。
图11是说明第二实施方式的基于突条以及槽部的电波的反射特性的说明图。
图12A是表示没有凹凸部的天线装置的电波的反射特性的说明图。
图12B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天线装置的电波的反射特性的说明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公开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第一实施方式]
本实施方式的导波管狭缝天线例如在搭载于汽车等的毫米波雷达装置中,例如作为发送接收70~80GHz频带的毫米波的天线装置利用。因此,在以下的说明中,将实施方式的导波管狭缝天线仅称为天线装置2。
图1所示的本实施方式的天线装置2沿着与作为电波的辐射方向的Z轴方向正交的外壁面4,具备在外壁面4的X轴方向配置的多个导波管10。
该多个导波管10为金属制,如图2所示,配置为各导波管10的中心轴O在天线装置2的外壁面4成为与X轴正交的Y轴方向,并且,相互平行。
另外,在多个导波管10分别在导波管10的中心轴O方向上隔开规定的间隔设置有多个狭缝6。因此,由于平行地配置各导波管10,所以在天线装置2的外壁面4在X轴方向以及Y轴方向隔开规定的间隔配置狭缝6。
而且,这样,在X轴方向以及Y轴方向分散地配置的多个狭缝6作为从天线装置2的外壁面4向Z轴方向辐射电波的辐射部8发挥作用。
此外,在各导波管10中,多个狭缝6为在导波管10的中心轴O方向较长的长条形状,在导波管10的中心轴O方向,每隔由天线装置2发送接收的电波的中心频率的波长λ的二分之一(λ/2)进行配置。
另外,在各导波管10中,多个狭缝6隔着导波管10的中心轴O,交替地配置在从中心轴O偏心的位置。这是为了防止从各狭缝6辐射的电波反相而抵消。
接下来,在天线装置2中,在上述多个导波管10的周围设置有高频信号的传输路、探测器等,以向各导波管10输入发送信号,或者从导波管10提取接收信号。
此外,对于如上述那样设置多个狭缝6的导波管10的构成、向导波管10的供电方法等,例如日本特开2008-167246号公报等所记载那样是公知技术,所以这里省略详细的说明。
而且,天线装置2的外壁面4为了在天线装置2内配置高频信号的传输路、探测器,而从多个导波管10向X轴方向扩展。此外,由与导波管10相同的金属构成导波管10的周围的外壁面4。
另外,如图1所示,在天线装置2中,在辐射部8的周围的外壁面4以从X轴方向的两侧包围辐射部8的方式设置有从辐射部8向X轴方向周期性地扩展的凹凸部20。
该凹凸部20用于在从辐射部8辐射的电波碰撞配置在电波的辐射方向前方的物体并反射,且该反射波入射天线装置2时,使该入射波向与入射方向不同的方向反射。
换句话说,通过以排列多个导波管10的X轴方向成为水平方向的方式在汽车设置天线装置2,在雷达装置中,能够用于检测位于汽车的行进方向前方的其它车辆、行人等物标。
另外,如图3所示,在从天线装置2的辐射部8的电波的辐射方向前方配置有汽车的保险杠、保护天线装置2的天线罩等物体50。因此,从辐射部8辐射的电波通过该物体50辐射到汽车的周围,该电波的一部分在物体50被反射,该反射波入射天线装置2。
另外,天线装置2的外壁面4为与导波管10相同的金属,所以在物体50被反射并入射天线装置2的入射波在天线装置2的外壁面4以低损耗被反射。
其结果为,产生从天线装置2辐射的电波的一部分在物体50与外壁面4之间反复反射的重叠反射。而且,若产生这样的重叠反射,则在天线装置2的接收信号重叠因重叠反射所引起的不需要的信号成分,所以雷达装置对物标的检测精度降低。
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抑制该重叠反射,在辐射部8的周围的外壁面4设置凹凸部20。
凹凸部20包括以与排列多个狭缝6的导波管10的中心轴O平行的方式形成为直线状的多个突条22和夹在突条22与突条22之间的槽部24。
另外,如图4所示,在凹凸部20中,在X轴方向周期性地排列的突条22以及槽部24的排列方向的宽度分别设定为由天线装置2发送接收的电波的波长(λ)的二分之一(λ/2)。
其结果为,从辐射部8向Z轴方向前方辐射,并从位于辐射方向前方的物体50反射的反射波分别在作为凸部的突条22以及作为凹部的槽部24的外壁面被反射,但在该反射波根据槽部24的深度H而产生相位差。
而且,由于该相位差,从天线装置2的外壁面4反射的反射波朝向与从配置在辐射方向前方的物体50的入射方向不同的方向被反射。
换句话说,来自配置在辐射方向前方的物体50的反射波从Z轴方向入射天线装置2的外壁面4,但该入射波如图4的空心箭头所示,以与入射波的入射角度不同的角度从天线装置2的外壁面4反射。
因此,从天线装置2的外壁面4朝向辐射方向前方的物体50反射的反射波的功率与没有凹凸部20的天线装置相比显著地降低,能够抑制重叠反射。
例如,图5A表示在外壁面4没有凹凸部20的天线装置中测定了电波的反射功率的测定结果,图5B表示在外壁面4有凹凸部20的本实施方式的天线装置2中测定了电波的反射功率的测定结果。
此外,该测定结果将Z轴方向作为基准角度0[deg.],表示在XZ平面以及YZ平面上反射角度变化时的电波的反射功率。
如图5A所示,在外壁面4没有凹凸部20的天线装置中,相对于从Z轴方向入射的入射波的反射功率在反射角度0[deg.]的Z轴方向最大,并随着反射角度向X轴方向以及Y轴方向变化而降低。
与此相对,在本实施方式的天线装置2中,如图5B所示,与没有凹凸部20的天线装置相比,在反射角度0±40[deg.]的范围反射功率较大地降低。这是因为通过凹凸部20,使入射波向X轴方向分散地反射。
这样,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天线装置2,在来自配置在电波的辐射方向前方的物体50的反射波入射天线装置2时,能够使该入射波向与入射方向不同的方向分散地反射。
因此,即使从天线装置2的辐射部8辐射的电波由配置在辐射方向前方的物体50被反射,且该反射波入射天线装置2,也能够抑制在天线装置2的外壁面4与物体50之间产生重叠反射。
由此,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天线装置2,能够降低由于重叠反射而由辐射部8接收的不需要的反射信号成分,能够提高雷达装置对物标的检测精度。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天线装置2中,不需要为了抑制重叠反射的产生,而设置频率选择表面单元那样的滤波器,所以能够抑制能够发送接收的电波的频带变窄,抑制该电波的发送接收功率降低这一情形。
此外,能够通过根据槽部24的深度H,调整来自突条22以及槽部24的反射波的相位来设定从天线装置2的外壁面4的电波的反射方向,但也能够通过调整突条22的宽度来设定该反射方向。
换句话说,若使突条22的宽度比λ/2大,则从突条22的反射功率增加,若使突条22的宽度比λ/2小,则从突条22的反射功率降低,所以通过调整突条22的宽度,能够调整从突条22的反射功率。
而且,若调整从突条22的反射功率,则能够使与来自槽部24的反射波合成并从天线装置2的外壁面4反射的反射波的反射方向变化。
由此,突条22的宽度并不需要一定设定为λ/2,也可以根据从外壁面4的反射波的反射方向适当地设定。
另外,关于槽部24,只要电波能够入射至槽部24内,并在槽部24内的外壁面反射该入射波即可,所以槽部24的宽度也可以比λ/2大。换句话说,若使槽部24的宽度比λ/2小,则被认为电波不能够入射至槽部24内而不能够反射该电波,但若使槽部24的宽度在λ/2以上,则能够在槽部24反射入射至天线装置2的电波。
因此,在本实施方式的天线装置2中,通过适当地调整凹凸部20中的突条22及槽部24的宽度、以及槽部24的深度H,能够任意地设定从天线装置2的外壁面4的电波的反射方向。而且,通过这些各参数的设定,能够进一步提高雷达装置中的物标的检测精度。
另外,不需要使槽部24的深度H,换言之为突条22的高度全部相同,例如也可以以越远离辐射部8,或者越接近辐射部8,突条22的高度越高的方式,将各突条22的高度设定为不同的高度。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设置于导波管10的多个狭缝6为长条形状,各狭缝6以其长边方向成为导波管10的中心轴O方向的方式设置于导波管10,所以天线装置2发送接收直线偏振的电波。
但是,本公开的导波管狭缝天线例如也可以是构成为狭缝6为十字形状,并发送接收圆偏振的电波的天线装置。换句话说,即使是发送接收圆偏振的电波的天线装置,通过如上述那样在辐射部8的周围设置凹凸部20,也能够得到与上述相同的效果。
[第一变形例]
这里,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以凹凸部20由以与导波管10的中心轴O平行的直线状在X轴方向隔开间隔配置的多个突条22和夹在突条22与突条22之间的槽部24构成的情况为例进行了说明。
与此相对,在第一变形例的天线装置2中,如图6所示,凹凸部20包括:以包围辐射部8的方式在X轴方向以及Y轴方向上隔开规定的间隔分散地配置的多个突起26;和被突起26夹着的槽部24。
即使像这样构成凹凸部20,若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地设定突起26以及槽部24的宽度、以及槽部24的深度,则也能够将从辐射部8的周围的外壁面4的电波的反射方向设定为与Z轴方向不同的任意的方向。
因此,在本变形例的天线装置2中,也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相同,能够抑制在天线装置2的外壁面4与配置在辐射方向前方的物体50之间产生重叠反射。
此外,在本变形例中,构成凹凸部20的突起26为方形的棱柱形状,但突起26也可以是三角或者五角以上的棱柱形状,或者,也可以是圆形或者椭圆形的圆柱形状。
另外,不需要使各突起26的形状全部相同,也可以适当分散地配置形状不同的突起26。另外,也不需要使各突起26的距离槽部24的高度全部相同,也可以将每个突起26,或者,将每个突起26的形状设定为不同的高度。
另外,在本变形例中,突起26分别在X轴方向以及Y轴方向隔开恒定的间隔配置,但该间隔、排列方向也只要任意地设定即可,例如也可以从辐射部8的中心辐射状地排列。
[第二变形例]
如图7所示,在第二变形例的天线装置2中,凹凸部20由以包围由多个狭缝6构成的辐射部8的周围整个区域的方式形成为圆环状的多个突条28、和由该突条28夹着的圆环状的槽部24构成。
即使像这样构成凹凸部20,若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地设定圆环状的突条28以及槽部24的宽度、以及、槽部24的深度,则也能够将从辐射部8的周围的外壁面4的电波的反射方向设定为与Z轴方向不同的任意的方向。
因此,在本变形例的天线装置2中,也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以及第一变形例相同,能够抑制在天线装置2的外壁面4与配置在辐射方向前方的物体50之间,产生重叠反射。
此外,虽然在本变形例中,使构成凹凸部20的突条28为圆环状,但该突条28只要是包围辐射部8的环状即可,环的形状也可以是椭圆形,也可以是方形等多边形。
[第三变形例]
如图8所示,在第三变形例的天线装置2中,设置于辐射部8的周围的外壁面4的凹凸部20由多个斜面32构成,该多个斜面形成为辐射部8侧的高度最高的最高部,与辐射部相反侧的高度最低的最低部。
该多个斜面32分别形成为从最高部到最低部的高度连续地变化。各斜面32形成为与导波管10的中心轴O平行的直线状,各斜面32配置为向X轴方向连续地扩展。
换句话说,在本变形例的天线装置2中,辐射部8的周围的外壁面4成为如菲涅尔透镜那样锯齿波状地变化的反射面。而且,构成该反射面的多个斜面32的X轴方向的宽度设定在λ/2以上,且越为接近辐射部8的斜面该宽度越长。
即使像这样由连续的多个斜面32构成凹凸部20,通过调整斜面32的宽度、从最低部到最高部的高度,也能够将从辐射部8的周围的外壁面4的电波的反射方向设定为与Z轴方向不同的任意的方向。
因此,在本变形例的天线装置2中,也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以及第一、第二变形例相同,能够抑制在天线装置2的外壁面4与配置在辐射方向前方的物体50之间,产生重叠反射。
[第四变形例]
如图9所示,在第四变形例的天线装置2中,凹凸部20与第三变形例相同,由多个斜面38构成。该多个斜面38以包围辐射部8的周围整个区域的方式形成为圆环状,各斜面38配置为将辐射部8作为中心向其周围连续地扩展。
即使像这样由圆环状的多个斜面32构成凹凸部20,也与第三变形例的天线装置2相同,通过调整斜面32的宽度、高度,也能够将从辐射部8的周围的外壁面4的电波的反射方向设定为与Z轴方向不同的任意的方向。
由此,在本变形例的天线装置2中,也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以及第一、第二、第三变形例相同,能够抑制在天线装置2的外壁面4与配置在辐射方向前方的物体50之间,产生重叠反射。
此外,在本变形例中,构成凹凸部20的多个斜面38并不需要一定形成为圆环状,与第二变形例的突条28相同,环的形状也可以是椭圆形,或者,也可以是方形等多边形。
[第二实施方式]
如图10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导波管狭缝天线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是在搭载于汽车等的毫米波雷达装置中利用的天线装置2,具备图2所示的多个导波管10。
而且,在由设置于该多个导波管10的狭缝6构成的辐射部8的周围的外壁面4具备以相对于沿着导波管10的中心轴O的Y轴以45度的角度倾斜的方式隔开规定的间隔设置的直线状的多个突条42。
换句话说,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设置为相对于Y轴以及X轴的倾斜角度为45度的多个突条42和被各突条42夹着的槽部44,形成凹凸部20。
在该凹凸部20中,突条42以及槽部44的排列方向的宽度分别设定为由天线装置2发送接收的电波的中心频率的波长(λ)的二分之一(λ/2)。另外,槽部44的深度设定为3·λ/2+n·λ(其中,n是整数)。
在像这样构成的本实施方式的天线装置2中,在从辐射部8辐射的直线偏振的电波碰撞物体50进行反射,且该反射波入射天线装置2时,在凹凸部20,使入射波的偏振面旋转90度并进行反射。
换句话说,如图11所示,若将入射波的电场Win分割为与槽部44的中心轴平行的电场成分WA、和与其正交的电场成分WB,则电场成分WA在槽部44中,不管槽部44的深度而以相同的相位反射。
与此相对,电场成分WB由于槽部44的宽度为λ/2,所以在槽部44内进行反射,与来自突条42的反射一起引起相位旋转。其结果为,通过如上述那样设定槽部44的深度,以相反相位反射电场成分WB,其反射成分WBR与电场成分WA的反射合成。
因此,如图10所示,通过从天线装置2辐射的直线偏振的电波碰撞物体50被反射,入射至天线装置2的入射波在设置于外壁面4的凹凸部20,将偏振面旋转90度并反射。
例如,图12A、图12B表示分别对在外壁面4没有凹凸部20的天线装置、以及本实施方式的天线装置2入射与从辐射部8辐射的直线偏振的电波相同的偏振面的电波,并测定反射波的功率的测定结果。
如图12A所示,在外壁面4没有凹凸部20的天线装置中,反射波中与入射波相同的偏振面亦即主偏振成分的反射功率与偏振面相对于主偏振旋转了90度的正交偏振成分的反射功率相比显著地提高。
与此相对,在本实施方式的天线装置2中,如图12B所示,与没有凹凸部20的天线装置相比,主偏振成分的反射功率在反射角度0[deg.]附近较大地降低,正交偏振成分的反射功率上升至与主偏振的反射功率相同的等级。
因此,根据该测定结果也可知入射天线装置2的入射波在设置于外壁面4的凹凸部20,将偏振面旋转90度并进行反射。
因此,在本实施方式的天线装置2中,即使来自天线装置2的外壁面4的反射波碰撞物体50而进行反射,也在天线装置2入射偏振面相对于能够接收的电波旋转了90度的电波。
由此,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天线装置2,能够抑制在天线装置2接收由于辐射方向前方的物体50与天线装置2之间的重叠反射而产生的反射波。
因此,即使在辐射方向前方的物体50与天线装置2之间产生重叠反射,也能够不受到该重叠反射的影响,而接收来自成为检测对象的车辆外部的物标的反射波,能够抑制雷达装置对物标的检测精度降低。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天线装置2中,也不需要为了抑制重叠反射的产生,而设置上述的频率选择表面单元那样的滤波器,所以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能够抑制由于该滤波器而天线装置2的发送接收特性降低。
此外,虽然在本实施方式中,构成凹凸部20的突条42设置为以45度的角度相对于沿着导波管10的中心轴O的Y轴倾斜,但这是为了在天线装置2的外壁面4使入射波的偏振面旋转90度进行反射。
但是,只要使入射波的偏振面旋转,则能够降低由辐射部8接收重叠反射所引起的反射波的功率,所以相对于Y轴的突条42的倾斜角度并不需要一定为45度,也可以适当地变更。
[其它的实施方式]
以上,对本公开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本公开并不限定于上述的实施方式,能够进行各种变形来实施。
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以在作为导波管狭缝天线的天线装置2具备多个在中心轴方向将多个狭缝6排列为一列的导波管10,且在与各导波管10的中心轴正交的方向并排设置该多个导波管10的情况为例进行了说明。
但是,即使是具备一个在中心轴方向将多个狭缝6排列为一列的导波管10的天线装置,也能够与上述实施方式或者变形例相同地应用本公开的技术,并得到与上述相同的效果。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以在设置于汽车等的物标检测用的雷达装置中利用作为导波管狭缝天线的天线装置2的情况为例进行了说明,但本公开的导波管狭缝天线也能够应用于进行无线通信的通信装置等。
而且,若将本实施方式的天线装置应用于通信装置,则能够抑制从配置在辐射方向前方的天线罩等物体反射的反射波在天线装置与物体之间进行重叠反射,而通信装置的通信精度降低。
另外,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进行了说明的凹凸部20的形状、尺寸是一个例子,在天线装置2中,只要在能够得到能够抑制重叠反射的影响的反射特性的范围内,则能够适当地变更。
另外,也可以通过适当地组合上述各实施方式的凹凸部20的形状并设置于外壁面4,来构成天线装置2。

Claims (14)

1.一种导波管狭缝天线,其中,具备:
导波管(10),具备在中心轴方向上隔开规定间隔设置的多个狭缝(6)作为辐射电波的辐射部(8);以及
凹凸部(20),在上述辐射部的周围的外壁面(4)以从上述辐射部周期性地扩展的方式设置,
上述凹凸部构成为使来自上述辐射部的电波的从辐射方向前方入射的入射波朝向与该入射波的入射方向不同的方向反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波管狭缝天线,其中,
具备多个上述导波管,该多个导波管以上述辐射部沿与各导波管的中心轴正交的方向配置的方式并排设置,
上述凹凸部以包围上述多个导波管的上述辐射部的方式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者权利要求2所述的导波管狭缝天线,其中,
在上述导波管的外壁面周期性地设置的上述凹凸部中的凸部与凸部之间的凹部的宽度被设定为在从该导波管狭缝天线辐射的电波的波长(λ)的二分之一(λ/2)以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导波管狭缝天线,其中,
在上述导波管的外壁面周期性地设置的上述凹凸部被设定为该凹凸部的周期性的排列方向的宽度在凹部以及凸部分别为上述电波的波长(λ)的二分之一(λ/2)。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导波管狭缝天线,其中,
上述凹凸部包括多个突条(22)和由该突条夹着的槽部(24),上述突条以与排列上述多个狭缝的上述导波管的中心轴平行的方式形成为直线状。
6.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导波管狭缝天线,其中,
上述凹凸部包括多个突起(26)和由该突起夹着的槽部(24),上述多个突起分别在与排列上述多个狭缝的上述导波管的中心轴平行的轴方向以及与上述中心轴正交的轴方向上以规定间隔分散地配置。
7.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导波管狭缝天线,其中,
上述凹凸部包括多个突条(28)和由该突条夹着的槽部(24),上述突条以包围上述导波管的上述辐射部的方式形成为环状。
8.根据权利要求1或者权利要求2所述的导波管狭缝天线,其中,
上述凹凸部包括多个斜面(32、38),上述多个斜面被配置成:形成为上述辐射部侧为最高的最高部,上述辐射部侧的相反侧为最低的最低部,且高度从上述最高部遍及上述最低部连续地变化,并从上述辐射部扩展。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导波管狭缝天线,其中,
上述多个斜面以从上述辐射部连续地扩展的方式排列为锯齿波状,各斜面的排列方向的宽度被设定在从该导波管狭缝天线辐射的电波的波长(λ)的二分之一(λ/2)以上。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者权利要求9所述的导波管狭缝天线,其中,
上述多个斜面分别以与排列上述多个狭缝的上述导波管的中心轴平行的方式形成为直线状。
11.根据权利要求8或者权利要求9所述的导波管狭缝天线,其中,
上述多个斜面分别以包围上述导波管的上述辐射部的方式形成为环状。
12.一种导波管狭缝天线,其中,具备:
导波管(10),具备在中心轴方向上隔开规定间隔设置的多个狭缝(6)作为辐射电波的辐射部(8);以及
直线状的多个突条(42),在上述辐射部的周围的外壁面,以相对于上述导波管的中心轴以规定角度倾斜的方式隔开间隔地设置,
上述多个突条构成为通过各突条和被该突条夹着的槽部(44),使来自上述辐射部的电波的从辐射方向前方入射的入射波以使该入射波的偏振面旋转规定角度的方式进行反射。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导波管狭缝天线,其中,
具备多个上述导波管,该多个导波管以上述辐射部配置在与各导波管的中心轴正交的方向的方式并排设置,
上述多个突条配置在上述多个导波管的上述辐射部的周围。
14.根据权利要求12或者权利要求13所述的导波管狭缝天线,其中,
上述多个突条在上述辐射部的周围被设置成相对于上述导波管的中心轴倾斜45度,
在上述多个突条以及上述槽部中,上述多个突条的排列方向的宽度分别被设定为从该导波管狭缝天线辐射的电波的波长(λ)的二分之一(λ/2),上述槽部的深度被设定为3·λ/2+n·λ,其中,n是整数。
CN202180037510.4A 2020-05-25 2021-05-17 导波管狭缝天线 Pending CN115668645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0090692A JP7211398B2 (ja) 2020-05-25 2020-05-25 導波管スロットアンテナ
JP2020-090692 2020-05-25
PCT/JP2021/018643 WO2021241305A1 (ja) 2020-05-25 2021-05-17 導波管スロットアンテナ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668645A true CN115668645A (zh) 2023-01-31

Family

ID=787446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80037510.4A Pending CN115668645A (zh) 2020-05-25 2021-05-17 导波管狭缝天线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230099058A1 (zh)
JP (1) JP7211398B2 (zh)
CN (1) CN115668645A (zh)
DE (1) DE112021002988T5 (zh)
WO (1) WO2021241305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240145929A1 (en) * 2021-03-04 2024-05-02 Dai Nippon Printing Co., Ltd Frequency selective reflector and reflecting structure
EP4191141A1 (de) * 2021-12-03 2023-06-07 BSH Hausgeräte GmbH Haushaltsgerätevorrichtung
DE102022113327A1 (de) * 2022-05-25 2023-11-30 Friedrich-Alexander-Universität Erlangen-Nürnberg, Körperschaft des öffentlichen Rechts Antennenstruktur
CN115458910A (zh) * 2022-08-22 2022-12-09 四川大学 结合3d打印与pcb方式制造的模块化双频amc负载滤波天线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BE758660A (fr) * 1969-11-13 1971-05-10 Hein Lehmann Ag Revetement influencant le reperage par radar
JPS59208903A (ja) * 1983-05-12 1984-11-27 Nec Corp 開口面アンテナの支持柱
JPH02186703A (ja) * 1989-01-13 1990-07-23 Naohisa Goto 導波管のスロットアレイアンテナ
FR2879359B1 (fr) * 2004-12-15 2007-02-09 Thales Sa Antenne a balayage electronique large bande
JP4727568B2 (ja) 2006-12-28 2011-07-20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導波管アレーアンテナ
CN102723541B (zh) 2012-06-14 2014-06-25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十字环形缝隙频率选择表面单元结构体的优化方法及其共形低rcs天线罩
CA3075970C (en) * 2017-10-27 2023-08-29 Thales Canada Inc. Near-grazing retroreflectors for polarization
JP2020090692A (ja) 2018-12-04 2020-06-11 Jfeスチール株式会社 軸受ユニット及び連続焼鈍炉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DE112021002988T5 (de) 2023-03-09
WO2021241305A1 (ja) 2021-12-02
US20230099058A1 (en) 2023-03-30
JP2021190719A (ja) 2021-12-13
JP7211398B2 (ja) 2023-01-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5668645A (zh) 导波管狭缝天线
CN107004960B (zh) 天线装置
US11079472B2 (en) Antenna apparatus
EP3096400B1 (en) Antenna device,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and radar apparatus
US11575196B2 (en) Antenna device
CN108886198B (zh) 天线装置
US7453411B2 (en) Antenna device and radar apparatus including the same
US11121461B2 (en) Antenna device
EP3525287B1 (en) Antenna, sensor, and vehicle mounted system
US8593369B2 (en) Antenna assembly
US20180212328A1 (en) Wireless device
JP2007235287A (ja) 車載用電波レーダ装置
US11056766B2 (en) Antenna apparatus
JP6510394B2 (ja) アンテナ装置
CN111903001B (zh) 反射降低装置
US9263791B2 (en) Scanned antenna having small volume and high gain
CN113661610A (zh) 雷达装置以及雷达装置用托架
JP7189092B2 (ja) レーダ装置
WO2019039407A1 (ja) アンテナ装置
JP5690707B2 (ja) アンテナ及び通信システム
US11639993B2 (en) Radar apparatus
SU280574A1 (zh)
RU2530281C2 (ru) Широкополосная антенная система
JP2022027059A (ja) レーダ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