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668151A - 数据管理装置及数据管理方法 - Google Patents

数据管理装置及数据管理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668151A
CN115668151A CN202180037310.9A CN202180037310A CN115668151A CN 115668151 A CN115668151 A CN 115668151A CN 202180037310 A CN202180037310 A CN 202180037310A CN 115668151 A CN115668151 A CN 11566815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test data
computer
time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80037310.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青木二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anu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Fanu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anuc Corp filed Critical Fanuc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566815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66815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1/00Error detection; Error correction; Monitoring
    • G06F11/36Preventing errors by testing or debugging software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23/00Testing or monitoring of control systems or parts thereof
    • G05B23/02Electric testing or monitoring
    • G05B23/0205Electric testing or monitoring by means of a monitoring system capable of detecting and responding to faults
    • G05B23/0259Electric testing or monitoring by means of a monitoring system capable of detecting and responding to faults characterized by the response to fault detection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用于测试应用的各种设备的测试数据。数据管理装置具有:输入部,其输入从至少1个设备输出的数据;存储部,其将由所述输入部输入的所述数据作为测试数据进行存储;通信控制部,其根据来自外部装置的请求,从所述存储部取得所请求的测试数据,并控制向所述外部装置发送所请求的测试数据;通信部,其根据所述通信控制部的发送控制,向所述外部装置发送所请求的测试数据。

Description

数据管理装置及数据管理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据管理装置及数据管理方法。
背景技术
由机床制造商、第三方等开发了用于检测在机床、工业用机器人等设备中产生的异常的应用、用于监视该设备所包含的工具等部件的劣化程度的应用等。在应用的开发中,需要预先准备与应用对应的设备的测试数据,来进行应用是否按照设计运行的调试等。
关于这一点,针对应用的开发,已知有利用在个人计算机上运行来模拟设备运行的设备模拟器来高效地开发应用的技术。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4-185595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在机床制造商、第三方等应用开发者开发应用时,要准备实际的机床、工业用机器人等设备来进行测试花费相当的成本、工时,难以顺利地开发。
换言之,难以将开发出的应用对应的设备全部备齐进行测试,应用开发者难以准备各种测试数据。
因此,期望提供用于测试应用的各种设备的测试数据。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1)本公开的数据管理装置的一方式具有:输入部,其输入从至少1个设备输出的数据;存储部,其将由所述输入部输入的所述数据作为测试数据进行存储;通信控制部,其根据来自外部装置的请求,从所述存储部取得所请求的测试数据,并控制向所述外部装置发送所请求的测试数据;以及通信部,其根据所述通信控制部的发送控制,向所述外部装置发送所请求的测试数据。
(2)关于本公开的数据管理方法的一方式,输入从至少1个设备输出的数据,将输入的所述数据作为测试数据存储在存储部中,根据来自外部装置的请求,从所述存储部取得所请求的测试数据,并控制向所述外部装置发送所请求的测试数据,根据发送控制,向所述外部装置发送所请求的测试数据。
发明效果
根据本公开的一方式,能够提供用于测试应用的各种设备的测试数据。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数据管理装置的功能结构的图。
图2是表示机器人的正常系统的时间序列数据的一例的图。
图3是表示机器人的异常系统的时间序列数据的一例的图。
图4是表示控制装置的正常系统的时间序列数据的一例的图。
图5是表示传感器的时间序列数据的一例的图。
图6是表示编辑工具的设定画面的一例的图。
图7是表示用于制作新的异常系统的测试数据的编辑工具的设定画面的一例的图。
图8是表示用于制作组合了正常系统和异常系统的新的测试数据的编辑工具的设定画面的一例的图。
图9是例示第一实施方式的测试数据的编辑处理的流程图。
图10是表示编辑工具的设定画面的一例的图。
图11是表示3个机器人的设备分别运转的各工序的时间序列的一例的图。
图12是例示产生滞留的情况下的测试数据的编辑处理的流程图。
图13是表示编辑工具的设定画面的一例的图。
图14是表示编辑工具的设定画面的一例的图。
图15是例示选择多个设备的情况下的测试数据的编辑处理的流程图。
图16是表示机器人轴的减速机的劣化等级的时间序列数据的一例的图。
图17A是表示具有日期时间栏以及劣化等级栏的减速机诊断的时间序列数据的一例的图。
图17B是表示编辑工具的设定画面的一例的图。
图18是例示从时间序列数据截取所希望的数据的情况下的测试数据的编辑处理的流程图。
图19是表示编辑工具的设定画面的一例的图。
图20是例示指定截取期间的情况下的测试数据的编辑处理的流程图。
图21A是表示编辑工具的设定画面的一例的图。
图21B是表示劣化等级变更后的编辑工具的设定画面的一例的图。
图22是例示从时间序列数据变更参数的情况下的测试数据的编辑处理的流程图。
图23是对数据管理装置的处理进行说明的流程图。
图24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数据管理装置的功能结构的图。
图25是表示发送工具的设定画面的一例的图。
图26是例示第二实施方式的测试数据的发送处理的流程图。
图27是表示发送工具的设定画面的一例的图。
图28是例示变更发送间隔的情况下的测试数据的发送处理的流程图。
图29A是表示编辑工具的设定画面的一例的图。
图29B是表示包含选择出的测试数据的时间戳一览的编辑工具的设定画面的一例的图。
图29C是表示选择出的测试数据的时间戳的编辑后的编辑工具的设定画面的一例的图。
图30是例示变更时间戳的情况下的测试数据的编辑处理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第一实施方式的一例进行说明。
<第一实施方式>
图1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数据管理装置1的功能结构的图。
数据管理装置1是与在工厂内利用的各种设备2、以及开发应用的设备2的制造商或第三方等的计算机3通信连接的服务器等信息处理装置。
设备2例如包含控制装置、机器人、传感器等,数据管理装置1具有用于与设备2分别进行通信的接口。此外,设备2并不限定于控制装置、机器人、传感器,也可以包含机床、注射成形机、工业用机器人等工业机械、运输车、运输机等周边设备、作业者进行输入的平板终端、智能手机等便携终端。
另外,2个以上的多个控制装置、多个机器人、多个传感器等也可以作为设备2与数据管理装置1连接。
另外,将控制装置设备2(作为控制装置的设备2)作为控制机床的数值控制装置(CNC)进行说明,但也可以是控制机器人的机器人控制装置。
计算机3是个人计算机、平板型终端或智能手机等计算机装置。计算机3为了进行要开发的应用30的动作确认、调试,向数据管理装置1请求发送测试数据,取得所请求的测试数据。此外,应用30存储在计算机3所包含的HDD等存储部(未图示)中,并由计算机3所包含的处理器等控制部(未图示)进行执行。
另外,2个以上的多个计算机3可以与数据管理装置1连接。
数据管理装置1具有控制部10和存储部20。另外,控制部10具有:输入部11、编辑部12、通信控制部13以及通信部14。控制部10通过执行存储在存储部20中的规定软件(数据管理程序)来实现本实施方式的各功能。
存储部20是SSD(Solid State Drive,固态硬盘)、HDD(Hard Disk Dr ive,硬盘驱动器)等,存储规定的软件(数据管理程序)。另外,存储部20具有机器人数据21、CNC数据22以及传感器数据23的存储区域。
<机器人数据21>
图2是表示机器人的正常系统的时间序列数据的一例的图。
如图2所示,例如,从机器人设备2(作为机器人的设备2)按规定的采样周期输出多个项目的时间序列数据并输入到后述的输入部11,依次记录在机器人数据21的存储区域中。在该例中,与作为关键字信息的机器人的机型名和控制程序名一起记录有动作状态、警报信息等。
另外,在该例中,以500毫秒为周期记录了在装置编号为“R001”且机型为“型号A”(modelA)的机器人设备2执行控制程序“程序_001”(PROG_001)并进行了工件把持动作的情况下的、从控制程序的开始到结束的期间从该机器人输出的各种项目的时间序列数据。图2的时间序列数据例如作为数据属性为装置编号“R001”、机型“型号A”、程序“程序_001”、状态“正常系统”的文件名“数据001”(data001)的测试数据,储存在机器人数据21中。
此外,作为通知控制程序“程序_001”的开始和结束的方法,也可以如图2所示,当机器人设备2开始控制程序“程序_001”时与控制程序名一起输出“运行”(RUNNING)作为机器人的任务状态信息,当结束时输出“结束”(END)。由此,数据管理装置1能够以时间序列数据的机器人的任务的状态信息切换为“运行”为触发来检测控制程序“程序_001”的开始,以切换为“结束”为触发来检测结束。
同样地,虽然未图示,但在装置编号为“R001”且机型为“型号A”的机器人设备2代替控制程序“程序_001”而执行控制程序“程序_002”并进行了工件设置动作的情况下,数据管理装置1也可以以500毫秒等规定的采样周期将从控制程序的开始到结束的期间从该机器人输出的各种项目的时间序列数据记录在机器人数据21中。该情况下,数据管理装置1能够将时间序列数据作为数据属性为装置编号“R001”、机型“型号A”、程序“程序_002”、状态“正常系统”的文件名“数据002”的测试数据,储存在机器人数据21中。
另外,虽然未图示,但在装置编号为“R001”且机型为“型号A”的机器人设备2执行其他控制程序“程序_003”并进行了螺钉紧固动作的情况下,数据管理装置1也可以以500毫秒等规定的采样周期记录从控制程序的开始到结束的期间从该机器人输出的各种项目的时间序列数据。该情况下,数据管理装置1能够将时间序列数据作为数据属性为装置编号“R001”、机型“型号A”、程序“程序_003”、状态“正常系统”的文件名“数据003”的测试数据,储存在机器人数据21中。
另外,可以通过使装置编号为“R001”且机型为“型号A”的机器人设备2分别执行n个(例如,100个)正常系统的控制程序,数据管理装置1将从机器人输出的n个正常系统的时间序列数据作为文件名从“数据001”到“数据00n”储存在机器人数据21中。该情况下,数据管理装置1能够在存储部20中存储将n个控制程序与对应的n个正常系统的时间序列数据的文件名对应起来的正常系统机器人数据表(未图示)(n为2以上的整数)。
另外,数据管理装置1可以在机器人数据21中存储机器人设备2在动作中停止等异常系统的时间序列数据作为测试数据。
图3是表示机器人的异常系统的时间序列数据的一例的图。
如图3所示,例如通过使装置编号为“R001”且机型为“型号A”的机器人设备2执行在工件把持动作中停止并输出关闭电源(power off)的警报信息的控制程序“程序_001-e”,而以500毫秒周期记录从控制程序的开始到停止的期间从该机器人输出的各种项目的时间序列数据。在该例中,在采样3的警报信息中记录有表示异常的警报编号“1”和警报消息“关闭电源”。图3的时间序列数据例如作为数据属性为装置编号“R001”、机型“型号A”、程序“程序_001-e”、状态“异常系统”的文件名“数据001-e”的测试数据,储存在机器人数据21中。
同样地,虽然未图示,但在装置编号为“R001”且机型为“型号A”的机器人设备2代替异常系统的控制程序“程序_001-e”而执行用于进行异常系统的工件设置动作的控制程序“程序_002-e”的情况下,数据管理装置1可以以500毫秒等规定的采样周期记录在从控制程序的开始到停止的期间从该机器人输出的各种项目的时间序列数据。该情况下,数据管理装置1能够将时间序列数据作为数据属性为装置编号“R001”、机型“型号A”、程序“程序_002-e”、状态“异常系统”的文件名“数据002-e”的测试数据,储存在机器人数据21中。
另外,虽然未图示,但在装置编号为“R001”且机型为“型号A”的机器人设备2执行用于进行异常系统的螺钉紧固动作的其他控制程序“程序_003-e”的情况下,数据管理装置1可以以500毫秒等规定的采样周期记录在从控制程序的开始到停止的期间从该机器人输出的各种项目的时间序列数据。该情况下,数据管理装置1能够将时间序列数据作为数据属性为装置编号“R001”、机型“型号A”、程序“程序_003-e”、状态“异常系统”的文件名“数据003-e”的测试数据,储存在机器人数据21中。
另外,也可以通过使装置编号为“R001”且机型为“型号A”的机器人设备2分别执行n个异常系统的控制程序,数据管理装置1将从机器人输出的n个异常系统的时间序列数据作为文件名从“数据001-e”到“数据00n-e”储存在机器人数据21中。该情况下,数据管理装置1能够在存储部20中与正常系统的情况一样存储将n个异常系统的控制程序与对应的n个异常系统的时间序列数据的文件名对应起来的异常系统机器人数据表(未图示)。
此外,装置编号为“R001”且机型为“型号A”的1个机器人设备2分别执行n个正常系统的控制程序以及n个异常系统的控制程序,由此,数据管理装置1取得n个正常系统的时间序列数据以及n个异常系统的时间序列数据作为测试数据,但并不限定于此。例如,数据管理装置1也可以使与数据管理装置1连接的装置编号为“R002”且机型为“型号A”的其他机器人等多个设备2分别执行n个正常系统的控制程序以及n个异常系统的控制程序。数据管理装置1能够从多个设备2分别取得n个正常系统的时间序列数据以及n个异常系统的时间序列数据,作为测试数据储存在机器人数据21中。
<CNC数据22>
图4是表示控制装置的正常系统的时间序列数据的一例的图。
如图4所示,例如,从控制装置的设备2按规定的采样周期输出多个项目的时间序列数据并输入至后述的输入部11,依次记录在CNC数据22中。在该例中,与作为关键字信息的控制装置的机型名和加工程序名一起记录有动作状态、警报信息等。
图4的时间序列数据能够作为数据属性为装置编号“C001”、机型“系列A-1”(seriesA-1)、程序“1001”、状态“正常系统”的数据名“数据1001”的测试数据储存在CNC数据22中。
同样地,虽然未图示,但也可以使装置编号为“C001”且机型为“系列A-1”的控制装置设备2分别执行m个(例如,100个)正常系统的加工程序,由此,数据管理装置1将从控制装置输出的m个正常系统的时间序列数据作为文件名从“数据1001”到“数据100m”储存在CNC数据22中。另外,虽然未图示,但也可以使装置编号为“C001”且机型为“系列A-1”的控制装置设备2分别执行m个异常系统的加工程序,由此,数据管理装置1将基于控制装置的m个异常系统的时间序列数据作为文件名从“数据1001-e”到“数据100m-e”储存在CNC数据22中。此外,m为2以上的整数。
该情况下,数据管理装置1能够在存储部20中存储将m个正常系统的加工程序与对应的m个正常系统的时间序列数据的文件名对应起来的正常系统CNC数据表(未图示)。另外,数据管理装置1能够在存储部20中存储将m个异常系统的加工程序与对应的m个异常系统的时间序列数据的文件名对应起来的异常系统CNC数据表(未图示)。
此外,装置编号为“C001”且机型为“系列A-1”的1个控制装置设备2分别执行m个正常系统的加工程序以及m个异常系统的加工程序,由此,数据管理装置1取得m个正常系统的时间序列数据以及m个异常系统的时间序列数据作为测试数据,但并不限定于此。例如,数据管理装置1也可以使与数据管理装置1连接的装置编号为“C002”且机型为“系列A-1”的其他控制装置等多个设备2分别执行m个正常系统的加工程序以及m个异常系统的加工程序。由此,数据管理装置1能够从多个设备2分别取得m个正常系统的时间序列数据及m个异常系统的时间序列数据,作为测试数据储存在CNC数据22中。
<传感器数据23>
图5是表示传感器的时间序列数据的一例的图。
如图5所示,例如,由配置于机床等的传感器设备2(作为传感器的设备2)检测出的振动、温度等多个项目的时间序列数据按规定的采样周期输出并输入到后述的输入部11,依次记录在传感器数据23中。
<控制部10>
图1所示的数据管理装置1的控制部10具有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单元)、ROM、RAM、CMOS(Complementary Metal-Oxide-Se miconductor: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存储器等,它们构成为能够经由总线相互通信,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是公知的。
CPU是整体控制数据管理装置1的处理器。CPU经由总线读出储存在ROM中的系统程序以及应用程序,按照所述系统程序以及应用程序来控制数据管理装置1整体。由此,如图1所示,控制部10构成为实现输入部11、编辑部12、通信控制部13以及通信部14的功能。在RAM中储存临时的计算数据、显示数据等各种数据。另外,CMOS存储器构成为如下的非易失性存储器:由未图示的电池备份,即使断开数据管理装置1的电源也能保持存储状态。
输入部11例如输入通过设备2分别执行正常系统或异常系统的程序而从设备2分别输出的时间序列数据。输入部11根据设备2将输入的时间序列数据分别作为测试数据存储在机器人数据21、CNC数据22以及传感器数据23中的某一个中。
存储在机器人数据21、CNC数据22及传感器数据23中的测试数据既可以以固定的周期从设备2的每一个通过轮询来取得,也可以以个别的周期来取得。或者,也可以根据特定事件的产生不定期地从设备2发送数据。
此外,输入部11经由接口输入时间序列数据,该接口具有数据管理装置1与设备2之间的电信号、通信协议及数据格式等的转换功能。
另外,在设备2遵照OPC UA(注册商标)、MTConnect(注册商标)等协议的情况下,输入部11能够通过软件以规定的数据格式输入时间序列数据。通信接口不限于有线,例如也可以通过无线LAN连接数据管理装置1和设备2。
通信控制部13根据来自作为外部装置的计算机3的请求,从存储部20取得所请求的测试数据,控制向计算机3发送所请求的测试数据。
通信部14是通信接口等,根据通信控制部13的发送控制,将所请求的测试数据转换为OPC UA(注册商标)、MTConnect(注册商标)等设备2遵照的协议,向计算机3发送。
编辑部12根据来自计算机3的请求对存储在存储部20的机器人数据21、CNC数据22、传感器数据23中的测试数据进行编辑。编辑部12将编辑后的测试数据存储在存储部20中。
以下,关于编辑部12的动作,对(1)使用工序用的编辑工具新制作测试数据的情况、(2)使用编辑工具制作负荷试验用等的测试数据的情况、(3)使用编辑工具制作所希望的测试数据的情况、以及(4)使用编辑工具变更测试数据的参数的情况进行说明。此外,以下对设备2为机器人的情况进行说明,但对于控制装置、传感器以及它们的组合也是一样。
(1)关于使用工序用的编辑工具新制作测试数据的情况
图6是表示编辑工具的设定画面的一例的图。
如图6所示,编辑部12例如在从计算机3受理了请求由1个机器人设备2执行工件把持动作、工件设置动作以及螺钉紧固动作这3个工序的生产线(line)的测试数据时,将编辑工具的设定画面(工序用)显示于计算机3所包含的液晶显示器等显示装置(未图示)。
计算机3根据用户经由计算机3所包含的键盘、触摸面板等输入装置(未图示)进行的输入操作,向编辑工具的设定画面(工序用)的工序数输入“3”。由此,如图6所示,在显示于计算机3的显示装置(未图示)的编辑工具的设定画面(工序用)中,展现分别设定3个工序的画面。
例如,在计算机3根据用户的输入操作在工序1至工序3的每一个中选择了机型“型号A”的机器人时,编辑部12可以通过将选择出的机型“型号A”作为关键字信息来检索存储在存储部20中的数据,从而确定装置编号和数据的候选。计算机3也可以在图6的编辑工具的设定画面(工序用)中,选择装置编号“R001”作为根据用户的输入操作来进行各工序的1个机器人。另外,计算机3也可以根据用户的输入操作,分别选择正常系统的测试数据“数据001”、“数据002”、“数据003”作为工件把持动作、工件设置动作以及螺钉紧固动作的各工序的测试数据。
并且,计算机3在编辑工具的设定画面(工序用)的“保存”按钮A被用户按下时,将包含在编辑工具的设定画面中所设定的设定内容的信号向数据管理装置1发送。
编辑部12根据从计算机3接收到的信号所包含的设定内容,从存储部20读出数据属性为机型“型号A”且装置编号“R001”的文件名“数据001”、“数据002”、“数据003”的测试数据。编辑部12将读出的文件名“数据001”、“数据002”、“数据003”的测试数据按照工序顺序排列组合并作为新的测试数据(例如文件名“数据0123”)存储在存储部20中。
通信控制部13根据来自计算机3的请求,从存储部20取得制作出的新的测试数据,控制向计算机3发送所请求的新的测试数据。并且,通信部14根据通信控制部13的发送控制,将所请求的测试数据转换为OPC UA(注册商标)、MTConnect(注册商标)等设备2遵照的协议,向计算机3发送。
由此,计算机3能够进行由1个机器人设备2执行工件把持动作、工件设置动作以及螺钉紧固动作这3个工序的生产线上的应用30的动作确认、调试等。
此外,编辑部12制作了新的正常系统的测试数据,但也可以制作新的异常系统的测试数据,还可以制作组合了正常系统和异常系统的新的测试数据。
图7是表示用于制作新的异常系统的测试数据的编辑工具的设定画面的一例的图。
图8是表示用于制作组合了正常系统和异常系统的新的测试数据的编辑工具的设定画面的一例的图。
由此,能够使1个机器人重复进行异常系统的动作,或者使多个机器人进行异常系统的动作,能够制作平时无法进行的测试数据。
图9是例示本实施方式的测试数据的编辑处理的流程图。
在步骤S1中,计算机3根据用户的输入操作,向显示于计算机3的显示装置(未图示)的编辑工具的设定画面(工序用)输入工序数。
在步骤S2中,计算机3在显示于计算机3的显示装置(未图示)的编辑工具的设定画面(工序用)中显示在步骤S1中输入的工序数量的设定画面。
在步骤S3中,计算机3根据用户的输入操作,选择各工序的机型。
在步骤S4中,数据管理装置1的编辑部12将在步骤S3中选择出的各工序的机型作为关键字信息来确定装置编号和数据的候选。
在步骤S5中,计算机3根据用户的输入操作,选择各工序的装置编号和数据。
在步骤S6中,数据管理装置1的编辑部12在编辑工具的设定画面(工序用)的“保存”按钮A被用户按下时,根据在编辑工具的设定画面中所设定的设定内容,制作新的测试数据,将制作出的新的测试数据存储在存储部20中。
此外,编辑部12根据来自计算机3的请求,制作由1个机器人设备2执行多个工序的生产线的新的测试数据,但并不限定于此。例如,编辑部12也可以根据来自计算机3的请求,制作多个机器人设备2分别执行互不相同的工序的生产线的新的测试数据。
例如,在存在3个机器人设备2(装置编号“R001”、“R002”、“R003”)分别执行控制程序“程序_001”、“程序_010”、“程序_030”的生产线的工序时,编辑部12组合文件名“数据001”、“数据010”、“数据030”的测试数据,由此,能够制作设想了该生产线的工序的测试数据。
图10是表示编辑工具的设定画面的一例的图。
此外,在图10的编辑工具的设定画面中,例如追加有工序的重复次数的设定项目。该情况下,编辑部12根据组合后的文件名“数据001”、“数据010”、“数据030”的测试数据,可知各工序的所需时间。
图11是表示3个机器人设备2分别运转的各工序的时间序列的一例的图。
如图11所示,编辑部12例如根据各工序的所需时间,当针对在时刻t1投入的工件的工序1的作业完成的时刻t2投入了下一工件时,检测在工序2的作业完成为止的时刻t3至时刻t4产生要滞留的时间的情况。该情况下,如图10所示,编辑部12可以在编辑工具的设定画面中显示产生滞留的消息和/或滞留时间。
这样,编辑部12能够根据组合的测试数据的各工序的所需时间,检查在工序间是否产生滞留。
图12是例示产生滞留的情况下的测试数据的编辑处理的流程图。
此外,在图12所示的编辑处理中,步骤S11至步骤S15以及步骤S20的处理与图9的步骤S1至步骤S5以及步骤S6一样,省略说明。
在步骤S16中,计算机3根据用户的输入操作,选择工序的重复次数。
在步骤S17中,数据管理装置1的编辑部12根据组合的各工序的测试数据计算各工序的所需时间。
在步骤S18中,数据管理装置1的编辑部12根据在步骤S17中计算出的各工序的所需时间,判定在工序间是否产生滞留。在工序间产生滞留的情况下,处理进入到步骤S19。另一方面,在工序间未产生滞留的情况下,处理进入到步骤S20。
在步骤S19中,数据管理装置1的编辑部12在显示于计算机3的显示装置(未图示)的编辑工具的设定画面(工序用)中显示产生滞留的消息和滞留时间。
以上,对使用工序用的编辑工具新制作测试数据的情况进行了说明。
(2)关于使用编辑工具制作负荷试验用等的测试数据的情况
图13是表示编辑工具的设定画面的一例的图。
如图13所示,编辑部12例如为了确认同时连接100个等多个机器人设备2时应用30能否正常地处理,而在从计算机3受理了请求应用30的负荷试验用的测试数据时,将编辑工具的设定画面(装置用)显示于计算机3的显示装置(未图示)。
计算机3根据用户的输入操作,对编辑工具的设定画面(装置用)的设备2的装置数输入例如“100”。由此,如图13所示,在显示于计算机3的显示装置(未图示)的编辑工具的设定画面(装置用)中,展现分别设定100个机器人设备2的画面。
例如,在计算机3根据用户的输入操作选择了机型“型号A”的机器人时,编辑部12可以以选择出的机型“型号A”为关键字信息来检索存储在存储部20中的数据,由此,确定装置编号和数据的候选。计算机3也可以在图13的编辑工具的设定画面(装置用)中,根据用户的输入操作针对各机器人的装置编号选择“R001”至“R100”。另外,计算机3也可以根据用户的输入操作,选择测试数据“数据011”作为使各机器人动作的正常系统的测试数据。
并且,计算机3在编辑工具的设定画面(装置用)的“保存”按钮A被用户按下时,将包含在编辑工具的设定画面中所设定的设定内容的信号发送到数据管理装置1。
编辑部12根据从计算机3接收到的信号所包含的设定内容,从存储部20分别读出数据属性为机型“型号A”且装置编号“R001”至装置编号“R100”的文件名“数据011”的测试数据。编辑部12将读出的机型“型号A”且装置编号“R001”至装置编号“R100”的文件名“数据011”的测试数据作为组合为1个的新的测试数据存储在存储部20中。
通信控制部13根据来自计算机3的请求,从存储部20取得制作出的新的测试数据,控制向计算机3发送所请求的新的测试数据。并且,通信部14根据通信控制部13的发送控制,将所请求的测试数据转换为OPC UA(注册商标)、MTConnect(注册商标)等设备2遵照的协议,发送到计算机3。
由此,计算机3能够进行连接100个机器人设备2并使其动作的负荷试验的应用30的测试。
此外,编辑部12使用100个机器人设备2的正常系统的测试数据来制作新的测试数据,但并不限定于此。
图14是表示编辑工具的设定画面的一例的图。
如图14所示,编辑部12例如可以对100个机器人设备2中的一部分设备2的测试数据制作作为异常系统的测试数据的新的测试数据。在图14中,也可以选择异常系统的测试数据“数据011-e”作为机型“型号A”的装置编号“R001”、“R002”的设备2的测试数据。
另外,编辑部12从存储部20分别读出机型“型号A”且装置编号“R001”至装置编号“R100”的文件名“数据011”的测试数据,但并不限定于此。例如,编辑部12可以从存储部20读出机型“型号A”且装置编号“R001”的1个机器人设备2的文件名“数据011”的测试数据,将读出的测试数据复制为剩余99个机型“型号A”且各装置编号“R002”至装置编号“R100”的机器人设备2的测试数据。并且,编辑部12也可以制作将100个机器人设备2的测试数据组合为1个的新的测试数据,存储在存储部20中。
另外,编辑部12也可以制作使100个机器人设备2分别执行多个工序的新的测试数据。该情况下,优选的是,编辑部12例如图6所示,针对100个机器人设备2分别预先制作执行组合了文件名“数据001”、“数据002”、“数据003”的正常系统的测试数据的3个工序的测试数据,作为文件名“数据0123”等存储在存储部20中。
图15是例示选择多个设备2的情况下的测试数据的编辑处理的流程图。
在步骤S31中,计算机3根据用户的输入操作,向显示于计算机3的显示装置(未图示)的编辑工具的设定画面(装置用)输入设备2的装置数。
在步骤S32中,计算机3在显示于计算机3的显示装置(未图示)的编辑工具的设定画面(装置用)中显示在步骤S31中输入的装置数量的设定画面。
在步骤S33中,计算机3根据用户的输入操作来选择各设备2的机型。
在步骤S34中,数据管理装置1的编辑部12将在步骤S33中选择出的机型作为关键字信息来确定装置编号和数据的候选。
在步骤S35中,计算机3根据用户的输入操作,选择各设备2的装置编号和数据。
在步骤S36中,数据管理装置1的编辑部12在编辑工具的设定画面(装置用)的“保存”按钮A被用户按下时,根据在编辑工具的设定画面中所设定的设定内容,制作新的测试数据,将制作出的新的测试数据存储在存储部20中。
以上,对使用编辑工具制作负荷试验用等的测试数据的情况进行了说明。
(3)关于使用编辑工具制作所希望的测试数据的情况
编辑部12可以根据来自计算机3的请求,截取存储在存储部20中的测试数据中的一部分测试数据来制作新的测试数据。
以下,对进行减速机诊断的应用30的情况进行说明,该减速机诊断用于诊断机器人轴的减速机的劣化等级,但减速机诊断以外的应用也一样。
图16是表示机器人轴的减速机的劣化等级的时间序列数据的一例的图。图16的纵轴表示劣化等级,图16的横轴表示日期。图16的劣化等级例如根据向驱动减速器的马达(未图示)供给的电流值的变动、该马达产生的转矩值的变动等公知方法以1天为周期进行测定,从2019年1月20日到2月5日的测定值存储在存储部20中。
此外,在图16的基于劣化等级的减速机诊断的应用30中,在劣化等级为“4”以上时,判定为减速机存在异常而输出通知该异常的报警,在劣化等级为“10”以上时,判定为减速机损坏而输出通知损坏的报警。
图17A是表示具有日期时间栏以及劣化等级栏的减速机诊断的时间序列数据的一例的图。图17B是表示编辑工具的设定画面的一例的图。
具体而言,编辑部12在从计算机3受理了请求针对减速机诊断的应用30的测试数据时,将图17B所示的编辑工具的设定画面与具有图17A所示的日期时间栏以及劣化等级栏的减速机诊断的时间序列数据一起显示于计算机3的显示装置(未图示)。此外,图17A的时间序列数据与图16相同。
例如,计算机3根据用户的输入操作而在图17B的编辑工具中选择了“减速机诊断”作为诊断对象的种类时,编辑部12可以将选择出的“减速机诊断”作为关键字信息来检索存储在存储部20中的劣化等级,由此,确定日期时间以及劣化等级的候选。并且,计算机3也可以从数据管理装置1取得劣化等级的时间序列数据,如图17A所示,显示所取得的时间序列数据的日期栏和劣化等级栏。计算机3例如为了在劣化等级为“4”以上时测试减速机诊断的应用30是否输出表示异常的报警,可以根据用户的输入操作,在通过图17B的编辑工具选择了“2019年2月5日10:00”日期时间的情况下,在劣化等级栏中显示为“4.2”。
并且,计算机3在编辑工具的“保存为其他数据”按钮A1被用户按下时,将包含在编辑工具的设定画面中所设定的设定内容的信号发送到数据管理装置1。
编辑部12根据从计算机3接收到的信号所包含的设定内容,从存储在存储部20中的劣化等级数据中截取日期时间“2019年2月5日10:00”的劣化等级“4.2”的数据。编辑部12将截取的数据作为新的测试数据存储在存储部20中。
通信控制部13根据来自计算机3的请求,从存储部20取得制作出的新的测试数据,控制向计算机3发送所请求的新的测试数据。并且,通信部14根据通信控制部13的发送控制,将所请求的测试数据转换为OPC UA(注册商标)、MTConnect(注册商标)等设备2遵照的协议,发送到计算机3。
由此,计算机3能够在劣化等级为“4”以上时测试减速机诊断的应用30是否输出表示异常的报警,即减速机诊断的应用30是否按照设计进行动作。
此外,编辑部12也可以以劣化等级(例如“4”以上)来检索减速机诊断的时间序列数据,将日期时间“2019年2月5日10:00”的劣化等级数据显示于编辑工具。
图18是例示从时间序列数据截取所希望的数据的情况下的测试数据的编辑处理的流程图。
在步骤S41中,计算机3根据用户的输入操作,在显示于计算机3的显示装置(未图示)的编辑工具的设定画面中选择减速机诊断等诊断对象的种类。
在步骤S42中,数据管理装置1的编辑部12将在步骤S41中选择出的种类作为关键字信息来确定日期时间和数据的候选。
在步骤S43中,计算机3根据用户的输入操作来选择日期时间。
在步骤S44中,计算机3显示在步骤S43中选择出的日期时间的数据。
在步骤S45中,数据管理装置1的编辑部12在编辑工具的设定画面的“保存为其他数据”按钮A1被用户按下时,截取在步骤S43中选择出的日期时间的数据,作为新的测试数据存储在存储部20中。
此外,编辑部12根据来自计算机3的请求截取1个日期时间的数据来制作新的测试数据,但并不限定于此。例如,编辑部12可以从截取由来自计算机3的请求所指定的期间内的数据。
例如,能够使用截取了劣化等级为“3”以上的期间的测试数据,在劣化等级为“4”以上时对发送邮件的应用的功能进行测试。
图19是表示编辑工具的设定画面的一例的图。
如图19所示,编辑部12可以在从计算机3受理了请求针对减速机诊断的应用30的测试数据时,将编辑工具的设定画面与具有图17A的日期时间栏以及劣化等级栏的时间序列数据一起显示于计算机3的显示装置(未图示)。
例如,在计算机3根据用户的输入操作而在图19的编辑工具中选择了“减速机诊断(期间指定)”作为诊断对象的种类时,编辑部12可以将选择出的“减速机诊断(期间指定)”作为关键字信息来检索存储在存储部20中的劣化等级,由此,确定日期时间以及劣化等级的候选。计算机3也可以在计算机3的显示装置(未图示)中,如图17A所示,显示时间序列数据的日期栏和劣化等级栏,并且如图19所示,显示包含开始日期时间栏、开始日期时间的劣化等级栏、结束日期时间栏以及结束日期时间的劣化等级栏的编辑工具。计算机3根据用户的输入操作,在开始日期时间栏中选择“2019年1月29日10:00”,在结束日期时间栏中选择“2019年2月5日10:00”。由此,开始日期时间的劣化等级栏显示为“3”,结束日期时间的劣化等级栏显示为“4.2”。
并且,计算机3在编辑工具的“保存为其他数据”按钮A1被用户按下时,将包含在编辑工具的设定画面中所设定的设定内容的信号发送到数据管理装置1。
编辑部12根据从计算机3接收到的信号所包含的设定内容,从存储在存储部20中的劣化等级的数据中截取开始日期时间“2019年1月29日10:00”到结束日期时间“2019年2月5日10:00”的期间的劣化等级数据。编辑部12将截取的数据作为新的测试数据存储在存储部20中。
图20是例示指定截取期间的情况下的测试数据的编辑处理的流程图。
此外,在图20所示的编辑处理中,步骤S51以及步骤S52的处理与图18的步骤S41以及步骤S42一样,省略说明。
在步骤S53中,计算机3根据用户的输入操作,选择开始日期时间。
在步骤S54中,计算机3显示在步骤S53中选择出的开始日期时间的数据。
在步骤S55中,计算机3根据用户的输入操作,选择结束日期时间。
在步骤S56中,计算机3显示在步骤S55中选择出的结束日期时间的数据。
在步骤S57中,数据管理装置1的编辑部12在编辑工具的设定画面的“保存为其他数据”按钮A1被用户按下时,截取在步骤S54及步骤S56中选择出的期间的数据,作为新的测试数据存储在存储部20中。
以上,对使用编辑工具制作所希望的测试数据的情况进行了说明。
(4)关于使用编辑工具来变更测试数据的参数的情况
例如图16所示,关于劣化等级的时间序列数据,即使是判定为减速机存在异常的“4”以上,也不太可能是判定为减速机损坏的“10”以上。因此,计算机3难以在劣化等级为“10”以上时测试减速机诊断的应用30是否输出表示减速机损坏的报警。
因此,编辑部12根据来自计算机3的请求截取存储在存储部20中的测试数据的一部分,将截取的测试数据的参数,例如劣化等级变更为“10”以上来制作新的测试数据。
以下,对进行用于诊断机器人轴的减速机的劣化等级的减速机诊断的应用30的情况进行说明,但减速机诊断以外的应用也一样。
图21A是表示编辑工具的设定画面的一例的图。
如图21A所示,编辑部12在从计算机3受理了请求针对减速机诊断的应用30的测试数据时,在计算机3的显示装置(未图示)中显示图17A的时间序列数据的日期时间栏以及劣化等级栏,并且显示图21A的编辑工具的设定画面。
例如,在计算机3根据用户的输入操作而在图21A的编辑工具中选择了“减速机诊断”作为诊断对象的种类的情况下,编辑部12可以将选择出的“减速机诊断”作为关键字信息来检索存储在存储部20中的劣化等级,由此,确定日期时间以及劣化等级的候选。并且,计算机3也可以从数据管理装置1取得劣化等级的时间序列数据,如图17A所示,显示取得的时间序列数据的日期栏和劣化等级栏。计算机3为了在劣化等级为“10”以上时测试减速机诊断的应用30是否输出表示减速机损坏的报警,根据用户的输入操作,例如在通过图21A的编辑工具选择了“2019年2月5日10:00”的日期时间时,能够在劣化等级栏中显示为“4.2”。
图21B是表示劣化等级变更后的编辑工具的设定画面的一例的图。
例如,计算机3根据用户的输入操作,在图21A的编辑工具中劣化等级栏的劣化等级变更为“10.2”,在“保存为其他数据”按钮A3被用户按下时,如图21B所示,在编辑工具中显示变更日期时间的输入栏以及“保存”按钮A4。计算机3根据用户的输入操作,例如在变更日期时间的输入栏中输入“2020年2月5日10:00”,“保存”按钮A4被用户按下时,将包含在图21B的编辑工具的设定画面中所设定的设定内容的信号发送到数据管理装置1。
编辑部12根据从计算机3接收到的信号所包含的设定内容,从存储在存储部20中的劣化等级的数据中截取日期时间“2019年2月5日10:00”的劣化等级“4.2”的数据。编辑部12将截取的数据变更为日期时间“2020年2月5日10:00”的劣化等级“10.2”的数据,作为新的测试数据存储在存储部20中。
通信控制部13根据来自计算机3的请求,从存储部20取得制作出的新的测试数据,控制向计算机3发送所请求的新的测试数据。并且,通信部14根据通信控制部13的发送控制,将所请求的测试数据转换为OPC UA(注册商标)、MTConnect(注册商标)等设备2遵照的协议,发送到计算机3。
由此,计算机3能够在劣化等级为“10”以上时测试减速机诊断的应用30是否输出表示减速机损坏的报警,即减速机诊断的应用30是否按照设计进行动作。
图22是例示从时间序列数据变更参数的情况下的测试数据的编辑处理的流程图。
此外,在图22所示的编辑处理中,步骤S61至步骤S64的处理与图18的步骤S41至步骤S44一样,省略说明。
在步骤S65中,计算机3根据用户的输入操作,在劣化等级栏的数据被变更,“保存为其他数据”按钮A3被用户按下时,在编辑工具中显示变更日期时间的输入栏以及“保存”按钮A4。
在步骤S66中,计算机3根据用户的输入操作,在变更日期时间的输入栏中输入变更日期时间。
在步骤S67中,数据管理装置1的编辑部12在编辑工具的设定画面的“保存”按钮A4被用户按下时,将在步骤S64中选择出的日期时间的数据变更为在步骤S65及步骤S66中输入的内容,作为新的测试数据存储在存储部20中。
以上,对使用编辑工具来变更测试数据的参数的情况进行了说明。
<数据管理装置1的处理>
对本实施方式的数据管理装置1的处理的动作进行说明。
图23是对数据管理装置1的处理进行说明的流程图。
在步骤S71中,输入部11从机器人、控制装置、传感器等设备2输入时间序列数据。
在步骤S72中,存储部20将在步骤S71中输入的时间序列数据存储在存储部20中。
在步骤S73中,编辑部12根据来自计算机3的请求,进行图9、图12、图15、图18、图20以及图22中的某一个编辑处理,作为新的测试数据存储在存储部20中。
在步骤S74中,通信控制部13从存储部20取得在步骤S73中编辑后的测试数据,控制向计算机3发送所请求的新的测试数据。
在步骤S75中,通信部14根据步骤S74的发送控制,将所请求的新的测试数据发送到计算机3。
此外,在存储部20中已经存储有来自设备2的时间序列数据时,也可以省略图23的流程中的步骤S71和步骤S72的处理。
根据以上,第一实施方式的数据管理装置1通过对机器人、控制装置、传感器等各种设备2执行正常系统以及异常系统的程序,而将从设备2输出的正常系统以及异常系统的时间序列数据作为测试数据进行存储。数据管理装置1根据来自计算机3的请求对测试数据进行编辑,存储编辑后的测试数据,并且发送到计算机3。
由此,数据管理装置1能够提供用于测试应用30的各种设备的测试数据。并且,计算机3能够进行应用30的测试。
以上,对第一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
<第二实施方式>
接着,对第二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在第二实施方式中,数据管理装置1除了第一实施方式的功能以外,还根据从计算机3请求的发送间隔或发送时刻来控制发送所请求的测试数据。
由此,能够以与应用作为对象的设备规格一样的条件对应用进行测试。
以下,对第二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图24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数据管理装置1的功能结构的图。此外,对具有与图1的数据管理装置1的要素一样的功能的要素标注相同的符号,省略详细的说明。
如图24所示,第二实施方式的数据管理装置1具有控制部10a以及存储部20。
存储部20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存储部20一样,具有:机器人数据21、CN C数据22以及传感器数据23。
控制部10a具有:输入部11、编辑部12、通信控制部13a以及通信部14。控制部10执行存储在存储部20中的规定的软件(数据管理程序),由此,实现第二实施方式的各功能。
输入部11、编辑部12以及通信部14具有与第一实施方式中的输入部11、编辑部12以及通信部14同等的功能。
通信控制部13a与第一实施方式的通信控制部13一样,根据来自计算机3的请求,从存储部20取得所请求的测试数据,控制向计算机3发送所请求的测试数据。
另外,第二实施方式的通信控制部13a进行以下动作:(1)将测试数据制作时的时间戳转换为当前时刻来控制发送所请求的测试数据,或者,(2)以从计算机3请求的发送间隔控制发送所请求的测试数据。
以下,对各个情况下的通信控制部13a的动作进行说明。
(1)关于将测试数据制作时的时间戳转换为当前时刻来控制发送所请求的测试数据的情况
图25是表示发送工具的设定画面的一例的图。
如图25所示,通信控制部13a例如在从计算机3受理了指示发送测试数据时,将发送工具的设定画面显示于计算机3的显示装置(未图示)。计算机3在根据用户的输入操作而在图25的发送工具中选择了“机器人”作为发送对象设备2的种类时,通信控制部13a将选择出的“机器人”作为关键字信息来检索存储在存储部20中的测试数据,由此,确定要发送的测试数据的候选。并且,计算机3也可以根据用户的输入操作,在图25的发送工具的设定画面中,例如选择图2的文件名“数据001”的测试数据。
计算机3在发送工具的设定画面的“发送”按钮A5被用户按下时,将包含在发送工具的设定画面中所设定的设定内容的信号发送到数据管理装置1。
通信控制部13a根据从计算机3接收到的信号所包含的设定内容,从存储部20读出文件名“数据001”的测试数据。通信控制部13a转换读出的文件名“数据001”的测试数据制作时的时间戳(例如,2019年3月1日9:00:00:105、2019年3月1日9:00:00:605等)使其与当前时刻(例如,2019年9月10日10:00:00:505、2019年9月10日10:00:01:005等)相符,并以测试数据的时间戳的间隔(例如,500毫秒)控制向计算机3发送。
通信部14根据通信控制部13的发送控制,将所请求的测试数据转换为OPC UA(注册商标)、MTConnect(注册商标)等设备2遵照的协议,发送到计算机3。
由此,能够将过去制作出的测试数据用作当前的数据,能够像从连接的设备2实时发送的数据那样来使用。
图26是例示第二实施方式的测试数据的发送处理的流程图。
在步骤S81中,计算机3根据用户的输入操作,向显示于计算机3的显示装置(未图示)的发送工具的设定画面,输入发送对象设备2的种类。
在步骤S82中,数据管理装置1的通信控制部13a将在步骤S81中选择出的种类作为关键字信息来确定要发送的数据的候选。
在步骤S83中,计算机3根据用户的输入操作来选择数据。
在步骤S84中,计算机3在发送工具的“发送”按钮A5被用户按下时,将选择出的数据的发送指示发送到数据管理装置1。
在步骤S85中,通信控制部13a根据来自计算机3的发送指示,转换所选择的数据的时间戳使其与当前时刻相符,并以数据的时间戳的间隔控制向计算机3发送。
在步骤S86中,通信部14根据通信控制部13a的发送控制,将选择出的数据发送到计算机3。
以上,对将测试数据制作时的时间戳转换为当前时刻来控制发送所请求的测试数据的情况进行了说明。
(2)关于以从计算机3请求的发送间隔控制发送测试数据的情况
图27是表示发送工具的设定画面的一例的图。
如图27所示,通信控制部13a例如在从计算机3受理了指示变更测试数据的发送间隔时,将发送工具的设定画面显示于计算机3的显示装置(未图示)。计算机3在根据用户的输入操作而在图27的发送工具中选择了“传感器”作为发送对象设备2的种类时,通信控制部13a将选择出的“传感器”作为关键字信息来检索存储在存储部20中的测试数据,由此,确定要发送的测试数据的候选。并且,计算机3也可以根据用户的输入操作,在图27的发送工具的设定画面中,例如选择图5的测试数据(例如,文件名“数据2001”)。另外,计算机3根据用户的输入操作,在图27的发送工具的设定画面中,将选择出的测试数据的发送间隔选择为“1秒”等。
计算机3在发送工具的设定画面的“发送”按钮A5被用户按下时,将包含在发送工具的设定画面中所设定的设定内容的信号发送到数据管理装置1。
通信控制部13a根据从计算机3接收到的信号所包含的设定内容,从存储部20读出文件名“数据2001”的测试数据。通信控制部13a将读出的文件名“数据2001”的测试数据以设定内容表示的1秒间隔代替该测试数据的时间戳表示的1分钟间隔控制向计算机3发送。
通信部14根据通信控制部13的发送控制,将所请求的测试数据转换为OPC UA(注册商标)、MTConnect(注册商标)等设备2遵照的协议,发送到计算机3。
由此,能够将过去制作出的测试数据用作当前的数据,能够像从连接的设备2实时发送的数据那样来使用。并且,能够缩短时间来测试应用的动作。
图28是例示变更发送间隔的情况下的测试数据的发送处理的流程图。
此外,在图28所示的发送处理中,步骤S91至步骤S93、步骤S95以及步骤S97的处理与图26的步骤S81至步骤S83、步骤S84以及步骤S86一样,省略说明。
在步骤S94中,计算机3选择在步骤S93中选择出的数据的发送间隔。
在步骤S96中,通信控制部13a根据来自计算机3的发送指示,将在步骤S93中选择出的数据以在步骤S94中选择出的发送间隔控制向计算机3发送。
以上,说明了以从计算机3请求的发送间隔控制发送测试数据的情况。
根据以上,第二实施方式的数据管理装置1对机器人、控制装置、传感器等各种设备2执行正常系统以及异常系统的程序,由此,将从设备2输出的正常系统以及异常系统的时间序列数据作为测试数据进行存储。数据管理装置1根据来自计算机3的请求,转换测试数据的时间戳使其与当前时刻相符,并将测试数据发送到计算机3,或以指示的发送间隔将测试数据发送到计算机3。
由此,数据管理装置1能够提供用于测试应用30的各种设备的测试数据。并且,数据管理装置1能够使计算机3的用户使用过去制作出的测试数据作为当前的数据,能够像从连接的设备2实时发送的数据那样来使用。
以上,对第二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
<第二实施方式的变形例>
在第二实施方式中,数据管理装置1的通信控制部13a根据来自计算机3的请求转换测试数据的时间戳使其与当前时刻相符来控制向计算机3发送测试数据,或以所请求的发送间隔将测试数据控制向计算机3发送,但并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是,数据管理装置1的编辑部12在从计算机3受理了指示变更测试数据的时间戳时,编辑测试数据的时间戳来设定发送时刻,通信控制部13a在成为所设定的发送时刻时将测试数据发送到计算机3。
图29A是表示编辑工具的设定画面的一例的图。图29B是表示包含选择出的测试数据的时间戳一览的编辑工具的设定画面的一例的图。图29C是表示选择出的测试数据的时间戳的编辑后的编辑工具的设定画面的一例的图。
如图29A所示,编辑部12在从计算机3受理了指示变更测试数据的时间戳时,将编辑工具的设定画面显示于计算机3的显示装置(未图示)。计算机3在根据用户的输入操作而在图29A的编辑工具中选择了“机器人”作为编辑对象设备2的种类时,编辑部12将选择出的“机器人”作为关键字信息来检索存储在存储部20中的测试数据,由此,确定要编辑的测试数据的候选。并且,计算机3也可以根据用户的输入操作,在图29A的编辑工具的设定画面中,例如选择图2的测试数据的文件名“数据001”。并且,如图29B所示,计算机3将选择出的测试数据的时间戳一览显示于编辑工具的画面。
例如图29C所示,计算机3根据用户的输入操作来编辑选择出的测试数据的时间戳。并且,计算机3在编辑工具的设定画面的“变更”按钮A6被用户按下时,将包含在编辑工具的设定画面中所设定的设定内容的信号发送到数据管理装置1。
编辑部12根据从计算机3接收到的信号所包含的设定内容,从存储部20读出文件名“数据001”的测试数据。编辑部12将读出的文件名“数据001”的测试数据的时间戳分别变更为设定内容所包含的时间戳,并作为新的测试数据存储在存储部20中。
例如,能够与工厂的换班相符地设定时刻,或设定为闰年等特殊条件的日期时间,能够根据工厂等实际现场中的作业环境来测试应用30的动作。
通信控制部13a根据新的测试数据的变更后的时间戳的时刻,控制向计算机3发送该测试数据。
通信部14根据通信控制部13的发送控制,将所请求的测试数据转换为OPC UA(注册商标)、MTConnect(注册商标)等设备2遵照的协议,发送到计算机3。
由此,能够将过去制作出的测试数据用作用户自由设定的包含未来的时刻数据,能够像从连接的设备2发送的数据那样来使用。
图30是例示变更时间戳时的测试数据的编辑处理的流程图。
在步骤S101中,计算机3根据用户的输入操作,在显示于计算机3的显示装置(未图示)的编辑工具的设定画面中选择编辑对象设备2的种类。
在步骤S102中,数据管理装置1的编辑部12将在步骤S101中选择出的种类作为关键字信息来确定数据的候选。
在步骤S103中,计算机3根据用户的输入操作来选择数据。
在步骤S104中,计算机3显示在步骤S103中选择出的数据的时间戳。
在步骤S105中,计算机3根据用户的输入操作,编辑在步骤S104中显示的时间戳。
在步骤S106中,数据管理装置1的编辑部12在编辑工具的设定画面的“变更”按钮A6被用户按下时,将在步骤S103中选择出的数据的时间戳变更为在步骤S105中编辑出的时间戳,制作为新的测试数据存储在存储部20中。
在步骤S107中,数据管理装置1的通信控制部13a在成为在步骤S106中变更后的时间戳时刻时,控制向计算机3发送在步骤S106中制作出的新的测试数据。
在步骤S108中,通信部14根据通信控制部13a的发送控制,将测试数据发送到计算机3。
以上,对第一实施方式、第二实施方式及第二实施方式的变形例进行了说明,但数据管理装置1并不限定于上述的实施方式,包含能够达成目的的范围内的变形、改良等。
<变形例>
在第一实施方式、第二实施方式及第二实施方式的变形例中,数据管理装置1例示为与计算机3不同的装置,但计算机3也可以具有数据管理装置1的一部分或者全部的功能。
或者,例如服务器也可以具有数据管理装置1的控制部10以及存储部20的一部分或者全部。另外,也可以在云上利用虚拟服务器功能等来实现数据管理装置1的各功能。
并且,数据管理装置1也可以是将数据管理装置1的各功能适当地分散到多个服务器的分散处理系统。
此外,第一实施方式、第二实施方式及第二实施方式的变形例中的、数据管理装置1所包含的各功能可以通过硬件、软件或者它们的组合来分别实现。在此,通过软件实现是指通过计算机读入程序并执行来实现。
能够使用各种类型的非暂时性的计算机可读介质(Non-transitory comput erreadable medium)来储存程序,并将其提供给计算机。非暂时性的计算机可读介质包含各种类型的有实体的记录介质(Tangible storage medium)。非暂时性的计算机可读介质的例子包含磁记录介质(例如,软盘、磁带、硬盘驱动器)、光磁记录介质(例如,光磁盘)、CD-ROM(Read Only Memory,只读存储器)、CD-R、CD-R/W、半导体存储器(例如,掩模ROM、PROM(PROGrammable ROM,可编程ROM)、EPROM(Erasable PROM,可擦写PR OM)、闪存ROM、RAM)。另外,程序也可以通过各种类型的暂时性的计算机可读介质(Transitory computerreadable medium)提供给计算机。暂时性的计算机可读介质的例子包含电信号、光信号和电磁波。暂时性的计算机可读介质能够经由电线以及光纤等有线通信路径或者无线通信路径将程序提供给计算机。
此外,描述在记录介质中记录的程序的步骤,当然包含按该顺序呈时间序列进行的处理,也包含未必呈时间序列进行的处理、以及并列地或者个别地执行的处理。
换言之,本公开的数据管理装置和数据管理方法可以采用具有如下结构的各种实施方式。
(1)本公开的数据管理装置1具有:输入部11,其输入从至少1个设备2输出的数据;存储部20,其将由输入部11输入的数据作为测试数据进行存储;通信控制部13,其根据来自计算机3的请求,从存储部20取得所请求的测试数据,并控制向计算机3发送所请求的测试数据;以及通信部14,其根据通信控制部13的发送控制,向计算机3发送所请求的测试数据。
根据该数据管理装置1,能够提供用于测试应用30的各种设备的测试数据。
(2)在(1)所述的数据管理装置1中,也可以是,数据管理装置1还具有:编辑部12,其根据来自计算机3的请求对存储在存储部20中的测试数据进行编辑。
由此,数据管理装置1能够组合多个工序的测试数据来制作新的测试数据。另外,数据管理装置1通过编辑测试数据的时间戳,能够将过去制作出的测试数据用作用户自由设定的包含未来的时刻数据,能够像从连接的设备2发送的数据那样来使用。
(3)在(1)或者(2)所述的数据管理装置1中,也可以是,通信控制部13a根据从计算机3请求的发送间隔或者发送时刻来进行所请求的测试数据的发送控制。
由此,数据管理装置1能够将过去制作出的测试数据用作当前的数据,能够像从连接的设备2实时发送的数据那样来使用。
(4)关于本公开的数据管理方法,输入从至少1个设备2输出的数据;将输入的数据作为测试数据存储在存储部20中;根据来自计算机3的请求,从存储部20取得所请求的测试数据,并控制向计算机3发送所请求的测试数据;根据发送控制,向计算机3发送所请求的测试数据。
根据该数据管理方法,能够获得与(1)一样的效果。
(5)在(4)所述的数据管理方法中,也可以是,根据来自计算机3的请求对存储在存储部20中的测试数据进行编辑。
由此,能够获得与(2)一样的效果。
(6)在(4)或者(5)所述的数据管理方法中,也可以是,根据从计算机3请求的发送间隔或者发送时刻来进行所请求的测试数据的发送控制。
由此,能够获得与(3)一样的效果。
符号说明
1数据管理装置
10、10a控制部
11 输入部
12 编辑部
13、13a通信控制部
14 通信部
20 存储部
21 机器人数据
22 CNC数据
23 传感器数据
2 设备
3计算机。

Claims (6)

1.一种数据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
输入部,其输入从至少1个设备输出的数据;
存储部,其将由所述输入部输入的所述数据作为测试数据进行存储;
通信控制部,其根据来自外部装置的请求,从所述存储部取得所请求的测试数据,并控制向所述外部装置发送所请求的测试数据;以及
通信部,其根据所述通信控制部的发送控制,向所述外部装置发送所请求的测试数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数据管理装置还具有:编辑部,其根据来自所述外部装置的请求对存储在所述存储部中的测试数据进行编辑。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数据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通信控制部根据从所述外部装置请求的发送间隔或发送时刻来进行所请求的测试数据的发送控制。
4.一种数据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输入从至少1个设备输出的数据;
将输入的所述数据作为测试数据存储在存储部中;
根据来自外部装置的请求,从所述存储部取得所请求的测试数据,并控制向所述外部装置发送所请求的测试数据;
根据发送控制,向所述外部装置发送所请求的测试数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数据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根据来自所述外部装置的请求对存储在所述存储部中的测试数据进行编辑。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数据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根据从所述外部装置请求的发送间隔或发送时刻来进行所请求的测试数据的发送控制。
CN202180037310.9A 2020-05-27 2021-05-20 数据管理装置及数据管理方法 Pending CN115668151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0092572 2020-05-27
JP2020-092572 2020-05-27
PCT/JP2021/019120 WO2021241384A1 (ja) 2020-05-27 2021-05-20 データ管理装置、及びデータ管理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668151A true CN115668151A (zh) 2023-01-31

Family

ID=787444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80037310.9A Pending CN115668151A (zh) 2020-05-27 2021-05-20 数据管理装置及数据管理方法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230176559A1 (zh)
JP (1) JPWO2021241384A1 (zh)
CN (1) CN115668151A (zh)
DE (1) DE112021003026T5 (zh)
WO (1) WO2021241384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569371B2 (ja) * 1996-01-24 2004-09-22 富士通株式会社 中継装置のテストシステム及びテスト方法
JP2004185595A (ja) 2002-07-26 2004-07-02 Ricoh Co Ltd 情報処理装置およびそのプログラム
JP4146502B1 (ja) * 2007-07-23 2008-09-10 株式会社Cskホールディングス エミュレーション装置及びエミュレーションプログラム
JP2009288954A (ja) * 2008-05-28 2009-12-10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実機模擬データシミュレータ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30176559A1 (en) 2023-06-08
DE112021003026T5 (de) 2023-04-20
JPWO2021241384A1 (zh) 2021-12-02
WO2021241384A1 (ja) 2021-12-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232280B1 (en) Field device maintenance apparatus, method for maintaining a field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EP3101547A1 (en) Control system, method, program an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device
EP3352033B1 (en) Maintenance operation support device, maintenance operation support method, and non-transitory computer readable storage medium
CN107291001B (zh) 仪器保养装置、仪器保养方法及记录介质
EP3260937B1 (en) Device maintenance apparatus, device maintenance system, device maintenance method, device maintenance program and storage medium
US10949062B2 (en) Device maintenance apparatus, device maintenance method, device maintenance program, and recording medium
US10417836B2 (en) Device maintenance apparatus, device maintenance method, device maintenance program, and recording medium
JP7252703B2 (ja) 操作支援装置、操作支援方法、操作支援プログラム及び記録媒体
JP2018088177A (ja)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システム、情報処理方法、および情報処理プログラム
JP6442131B2 (ja) 制御システムおよび制御装置
US7110850B2 (en) Device for controlling drives in machine tools or production machines
TW201437946A (zh) 工程工具
JP2020123230A (ja) トレースデータ取得システム、トレースデータ取得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15668151A (zh) 数据管理装置及数据管理方法
KR20180096796A (ko) 프로그래머블 표시기
CN109726818B (zh) 一种模型编辑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JP6919679B2 (ja) 機器保全装置、機器保全方法、機器保全プログラム及び記録媒体
JP6801771B2 (ja) 機器保全装置、機器保全方法、機器保全プログラム及び記録媒体
US20220317650A1 (en) Analysis apparatus, control method thereof, and analysis system
US20240037016A1 (en) Computer readable storage medium, debugging support device, debugging support method, and machine learning device
CN108983083B (zh) 电动工具开关调试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
JP2022142204A (ja) 試験装置、試験システム、及びプログラム
KR20170122484A (ko) Hmi 장치
JP2004102757A (ja) 測定装置の制御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