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665041A - 片上网络结构、数据传输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片上网络结构、数据传输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665041A
CN115665041A CN202211442519.6A CN202211442519A CN115665041A CN 115665041 A CN115665041 A CN 115665041A CN 202211442519 A CN202211442519 A CN 202211442519A CN 115665041 A CN115665041 A CN 11566504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uting
network
address
mesh network
chi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442519.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665041B (zh
Inventor
赵丽娟
郭继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Hongshan Micr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Hongshan Micr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Hongshan Micr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Hongshan Micr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442519.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665041B/zh
Publication of CN11566504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66504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66504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66504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10/00Energy efficient computing, e.g. low power processors, power management or thermal management

Landscapes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片上网络领域,公开了片上网络结构、数据传输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该网络结构包括:第一mesh网络和第二mesh网络;第一mesh网络包括多个路由装置,多个所述路由装置之间通过链路连接,各个路由装置通过链路与各自的资源节点连接;所述资源节点包括计算单元和缓存单元;所述计算单元内包括多个功能单元,所述多个功能单元通过多个路由装置互相连接,形成所述第二mesh网络。使得片上网络整体的性能得到优化,成本降低。

Description

片上网络结构、数据传输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片上网络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片上网络结构、数据传输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当前的芯片设计中,数据的传输需要经过路由节点,通过优化电路,来减少对电路资源的使用,从而减少数据传输时的消耗,但是每个路由节点中都会预设缓存,并且会计算东、南、西、北、本地这5路数据,依旧增加了电路消耗的资源,并不会因为优化电路结构使得使用的资源减少,使得芯片的成本难以下降。
发明内容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片上网络结构,包括:第一mesh网络和第二mesh网络;
第一mesh网络包括多个路由装置,多个所述路由装置之间通过链路连接,各个路由装置通过链路与各自的资源节点连接;
所述资源节点包括计算单元和缓存单元;
所述计算单元内包括多个功能单元,所述多个功能单元通过多个所述路由装置互相连接,形成所述第二mesh网络。
进一步的,所述路由装置包括:输入控制器、仲裁器、优先级配置单元、路由计算模块和多路选择器;
所述输入控制器用于根据本路由节点的空闲或忙碌状态,向所述仲裁器输出反馈信号;
所述仲裁器用于根据所述反馈信号,确定各个链路的优先级并向所述多路选择器发送令牌;
所述优先级配置单元用于自定义配置最高优先级通路令牌;
所述多路选择器用于根据所述令牌,将来自所述资源节点的待传输数据传入所述路由计算模块;
所述路由计算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路由装置的当前地址和所述待传输数据传输目的地的目标地址,计算下一跳的路由地址。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mesh网络中,各个所述功能单元通过网络接口和所述路由装置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多个功能单元包括缓存单元;
所述缓存单元与所述第一mesh网络的路由装置连接,使得所述第一mesh网络与所述第二mesh网络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路由装置包括多个输入输出通道,所述路由装置位于不同位置时所拥有的通道数不同;
位于所述第一mesh网络或所述第二mesh网络中央的路由装置为5对输入输出通道,位于所述第一mesh网络或所述第二mesh网络边缘的路由装置为4对输入输出通道,位于所述第一mesh网络或所述第二mesh网络拐角处的路由装置为3对输入输出通道。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片上网络数据传输方法,应用于如所述的片上网络结构,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待传输数据所在路由设备的当前地址的位置,和所述待传输数据要到达的目标地址的位置;
根据所述目标地址与所述当前地址在横坐标方向的差,以及纵坐标方向的差,确定下一跳的路由地址。
进一步的,所述根据所述目标地址与所述当前地址在横坐标方向的差,以及纵坐标方向的差,确定下一跳的路由地址,包括:
确定所述横坐标方向的差是否为0,若不是,则判断所述横坐标方向的差的正负情况,若为正,则下一跳路由地址为第一方向上最近的路由地址,若为负,则下一跳路由地址为第二方向上最近的路由地址;
若所述横坐标方向的差为0,则判断所述目标地址与所述当前地址在纵坐标方向的差的正负情况;
若为正,则下一跳路由地址为第三方向上最近的路由地址;
若为负,则下一跳路由地址为第四方向上最近的路由地址。
进一步的,所述片上网络数据传输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横坐标方向的差与所述纵坐标方向的差都为0,则表示到达所述目标地址。
第三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应用上述片上网络结构,所述计算机程序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时执行权利所述的片上网络数据传输方法。
第四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一种可读存储介质,其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在处理器上运行时执行所述的片上网络数据传输方法。
本发明涉及片上网络领域,公开了片上网络结构、数据传输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该网络结构包括:第一mesh网络和第二mesh网络;第一mesh网络包括多个路由装置,多个所述路由装置之间通过链路连接,各个路由装置通过链路与各自的资源节点连接;所述资源节点包括计算单元和缓存单元;所述计算单元内包括多个功能单元,所述多个功能单元通过多个路由装置互相连接,形成所述第二mesh网络。使得片上网络整体的性能得到优化,成本降低,并且方便了资源节点与其他资源节点之间的通信,能够降低节点之间竞争发生的概率,大大提高平均通信效率,使得数据交互更可控,且信息交互消耗的功耗与进行通讯的路由节点之间的距离相关,使得信息交互需要驱动全局互连线功耗大大降低。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定。在各个附图中,类似的构成部分采用类似的编号。
图1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一种片上网络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一种资源节点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又一种片上网络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一种路由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5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一种片上网络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6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片上网络路由地址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00-一层路由装置,110-输入控制器,120-仲裁器,130-路由计算模块,140-多路选择器,150-优先级配置单元,200-资源节点,210-计算单元,220-二层路由装置,230-最后一级缓存,211-缓存单元,212-矩阵运算单元,213-处理单元,214-特殊功能单元,215-数字处理单元,300-链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发明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发明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下文中,可在本发明的各种实施例中使用的术语“包括”、“具有”及其同源词仅意在表示特定特征、数字、步骤、操作、元件、组件或前述项的组合,并且不应被理解为首先排除一个或更多个其它特征、数字、步骤、操作、元件、组件或前述项的组合的存在或增加一个或更多个特征、数字、步骤、操作、元件、组件或前述项的组合的可能性。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除非另有限定,否则在这里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术语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发明的各种实施例所属领域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的含义。所述术语(诸如在一般使用的词典中限定的术语)将被解释为具有与在相关技术领域中的语境含义相同的含义并且将不被解释为具有理想化的含义或过于正式的含义,除非在本发明的各种实施例中被清楚地限定。
本发明应用于片上网络,片上网络是一个网络为基础的通信子系统上的集成电路,可以理解为应用于芯片上的微型集成电路,该电路上有各种功能模块,功能模块依照各自的功能进行数据传输。
本申请通过两层mesh网络结构,组成片上网络,并通过对应的数据传输方式在该片上网络上进行传输,实现减少在数据传输时所占用的资源,并且通过优化整体结构,达到片上网络整体性能和成本的优化。
Mesh网络为由多个路由节点为骨架,建立的多跳网状结构网络,因为其拓扑结构简单、通信度低,因此便于片上网络中各个内部装置的通信。如图1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片上网络结构示意图,图中的实心黑点为一层路由装置100,各个一层路由装置100之间通过链路300连接,形成第一mesh网络,每个一层路由装置100还和一个资源节点200连接,为这些资源节点200提供数据的转发和接收功能。图1中显示的由这些一层路由装置100形成的mesh网络为第一mesh网络,也是最外层的mesh网络。
该第一mesh网络包括多个一层路由装置100,一层路由装置100作为路由节点,起到数据转发的寻址的作用,在该mesh网络中,各个节点之间的通信都需要通过一层路由装置100为其进行数据转发。
其中,一层路由装置100包括多个输入输出通道,当一层路由装置100位于不同位置时所拥有的通道数不同。
一层路由装置100和资源节点200连接,本实施例中,资源节点200可以是计算单元(CU,computer unit)、缓存单元(memory)等具有各自功能的模块组件,这些资源节点可以由其他更小的功能单元构成,如计算单元中包含矩阵运算模块、本地缓存等小组件;而像三级缓存等单个组件为一体的功能单元,则自成一体,成为一个和一层路由装置100连接的资源节点。
其中,当资源节点200为包含多个功能单元的类似计算单元的模块时,该资源节点中的各个功能单元也是按照mesh网络的形式,组成第二mesh网络。如图2所示,以计算单元为资源节点为例,该第二mesh网络为资源节点为计算单元210内部的网络结构,第二mesh网络挂载在第一mesh网络的各个一层路由装置100下面,形成一个个独立的mesh网络。可以理解的是,该第二mesh网络代表的是某个资源节点,该资源节点又和第一mesh网络中的一层路由装置连接,因此该第二mesh网络可以视为第一mesh网络中一层路由装置的子网。
图2中还显示该计算单元210中的各个功能单元,如处理单元213、数字处理单元215、矩阵运算单元212、特殊功能单元214、缓存单元211。这些功能单元为该计算单元210提供了基本的计算功能,并且该计算单元内部也按照mesh网络的规则,通过二层路由装置220进行组网,实现内部各个组件之间的数据互通。其中,这些功能单元中还存在网络接口(NINetwork interface),网络接口用于将需要传输的数据进行打包发送,上述功能单元能通过各自的网络接口和第二mesh网络中的路由装置连接。
计算单元210通过内部的缓存单元211与第一mesh网络中的一层路由装置100连接,构建第一mesh网络和计算单元210之间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二层路由装置220和一层路由装置100在功能和结构上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主要都是用于提供数据的转发操作的路由装置。
此外,上述的路由装置在位于第一mesh网络或者第二mesh网络的不同位置时,会拥有不同的输入输出通道。
例如,当路由装置位于第一mesh网络或所述第二mesh网络中部的位置时,该路由装置为5对输入输出通道(即东、南、西、北和本地资源节点),位于边缘的为4对输入输出通道(少一个方向上的输入输出),位于拐角处为3对输入输出通道(少两个方向上的输入输出)。对于上述方向,按照图中的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确定各个方向。
除了上述的计算单元210外,第一mesh网络的路由装置还会连接如最后一级缓存(LLC,Last Level Cache),这种缓存是没有计算单元那样,内部还包含多个功能单元的,因此也不会形成第二mesh网络。
因此,如图3所示。片上网络中,第一mesh网络的各个一层路由装置100可以连接计算单元210,也可以连接最后一级缓存230,也可以连接其他类型的资源节点。如上所述,计算单元210内部的各个功能单元也按照mesh网络的结构组成,而最后一级缓存230没有内部的功能单元,因此是单独存在,由此得到的整个片上网络中,并不会形成完整的两层mesh网络,而是由完整的第一mesh网络和若干个零散的第二mesh网络,以及多个类似最后一级缓存的资源节点组成整个片上网络。因此可以将本实施例中的片上网络视为拥有两层mesh网络伪3D网络。可以理解的是,针对不同的项目,对片上网络结构进行修改和扩展式,该片上网络本身的网络架构不会因为层次结构而更加复杂。并且因为第一mesh网络和第二mesh网络的结构和组成类似,可以使得资源节点内部和外部使用同一种方法进行数据交互,统一了整个系统的数据交互方式,且基于mesh网络自身的兼容性、高利用率、自愈合等特点,使得整个片上网络的鲁棒性大大增强。
在Mesh网络中资源节点所进行的计算完成以后,由网络接口(NI)对来自本地的计算数据、目标路由节点的端口地址信息进行编码打包,随后通过本地路由节点发送请求,得到令牌后数据通过本地路由端口进入路由节点。
如图4所示,为路由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路由装置内部包括输入控制器110、仲裁器120、路由计算模块130、多路选择器140和优先级配置单元150。
输入控制器110用于根据本路由节点的空闲忙碌状态,向仲裁器120输出反馈信号。即:输入控制器110位于路由节点,根据当前路由节点是否完成上一次仲裁,以判断该路由节点是否处于空闲状态,若该路由节点的仲裁器没有完成上一次的仲裁,则表示该路由节点处于忙状态,则发出忙反馈信号,表示通向本路由装置的链路暂时不可用,不可接收新的请求,链路不通,若该路由节点的仲裁器已经完成上一次的仲裁,说明可以接收新的仲裁请求,则向仲裁器120发出空闲的反馈信号,表示链路可用,可以进行数据传输,仲裁器120开始仲裁。也就是说,输入控制器110可以反馈本路由节点是否空、忙,是否可以接收新的请求。如果当前的请求还没有处理完成,说明链路暂时不接受新的请求,链路不通;若已处理完上次的请求,则说明链路可用。
仲裁器120用于根据反馈信号,确定各个方向链路的优先级并向多路选择器140发送令牌。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中,对来自东南西北本地的5路请求优先级的判断,可以使用轮转优先级排序法进行排序,或通过手动配置,进行优先级排序,然后反馈优先级最高的方向上的链路,以将对应数据进行传输。
所述多路选择器140用于根据所述令牌,将待传输数据传入路由计算模块130。多路选择器得到令牌时,表示链路已打通,因此可以进行对应链路上的数据传输,因此由多路选择器140将带传输数据传入路由计算模块130,使得待传输数据可以获取下一跳的路由地址,以进行数据传输。
所述路由计算模块130用于根据当前地址和目标地址,计算下一跳的路由地址。可以理解的是,下一跳路由地址会在该一层路由装置100的各个链路方向上。可以理解的是,下一跳路由地址的链路若是忙链路,则会等待,若是空闲则会直接发出。本实施例中,地址由XY二维坐标表示,其中Y表示南北方向(即纵坐标),X表示东西方向(即横坐标)。
所述优先级配置单元150用于自定义配置最高优先级通路令牌,即可以对一层路由装置100各个方向上的通讯优先级进行自定义,使其优先度高于上述输入控制器110与仲裁器120判断出来的优先级,从而人为控制该一层路由装置100各个方向上的通讯优先级。
可见,本实施例中,该一层路由装置100内没有设置缓存,就可以直接进行寻路,具体如何获取下一跳的路由地址,如图5所示,本申请实施例的片上网络数据传输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00,获取待传输数据所在路由设备的当前地址的位置,和所述待传输数据要到达的目标地址的位置。
在本实施例中的片上网络中进行数据传输,即从某个资源节点向另一个资源节点发送数据,或者资源节点内部的各个功能单元之间进行数据交互,而从上述片上网络结构可知,每个资源节点和路由装置连接,路由装置用于进行数据转发,则本实施例的网络数据传输方法由这些路由装置实现。
具体而言,会先确定当前地址(x1,y1)和目标地址(x2,y2),当前地址指的是数据当前所传输到的路由装置的位置,目标地址则是数据最终需要到达的路由装置的位置。
具体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以(1,1)的CU向在(3,3)的LLC进行数据传输来说明寻址过程。可以理解的是,目标地址可以在CU决定传输数据时就确定的,当前地址由和该CU连接得的路由装置自身确定。
步骤S200,根据所述目标地址与所述当前地址在横坐标方向的差,以及纵坐标方向的差,确定下一跳的路由地址。
本实施例中,会先判断横坐标方向,当前地址和目标地址是否吻合,也就是说会确定所述横坐标方向的差(x2-x1)是否为0,若不是,则判断所述横坐标方向的差的正负情况,若为正,则下一跳路由地址为第一方向上最近的路由地址,若为负,则下一跳路由地址为第二方向上最近的路由地址。
这里的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在本实施例中分别指的是东和西。
如本实施例中,x2-x1=2>0,则表示目标地址所在的位置在当前地址的东边,因此下一跳地址是东边的路由装置的地址,那么当前地址的横坐标需要加1,这样就获得了下一跳的地址,即(2,1)。
此外,若当前地址是(3,1),而目标地址是(3,3)时,依照上述判定会发现,横坐标方向的差为0,而纵坐标方向的差不为0,y2-y1=2>0,所以会向第三方向,也就是南方寻找下一跳路由地址,即(3,2)。可以理解的是,若y2-y1<0时,下一跳的路由需要向第四方向,即北方找最近的一个路由地址为下一跳路由地址。
若所述横坐标方向的差与所述纵坐标方向的差都为0,则表示到达所述目标地址。当确定数据传递到了目标地址后,数据会通过路由装置,发送给本地的资源节点,该资源节点是LLC则发送给LLC,若是CU则发送给CU,从上述的过程可知,整个数据传输过程中,资源节点并没有参与数据的传输过程,只在一开始进行传输和最后接收数据时,执行了对应的传输请求和接收操作,不参与中间的转发过程。因此以此类推,从(1,1)到(3,3)的数据传输路径为(1,1)→(2,1)→(3,1)→(3,2)→(3,3)的顺序。
上述实施例以第一mesh网络中的数据传输为例,而因为第二mesh网络和第一mesh网络的结构相同,所以传输方式相同,因此不再重复说明。
可见,当进行数据传输时,路由的寻址方式是先确定当前地址的横坐标与目标地址是否对应,再去确定纵坐标方向上的是否对应,以此来确定每一跳的地址,从而使得数据传输到目标地址下的资源节点,可以理解的是,在数据进行传输时,依照上述判断,并不需要对5路方向都进行一次判断,最多只需要进行三路的判断。例如在横坐标方向的差不为0时,不会去管纵坐标方向的问题,也不会去考虑本地资源节点,只需要考虑是横坐标的两个方向(东和西)。当横坐标方向差为0时,只需要考虑纵坐标的两个方向(南和北)以及本地资源节点(当纵坐标方向的差为0),所以最多只需要同时考虑三个方向上的选择。
所以结合本申请的片上网络结构、路由装置结构以及上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可知,在本申请的片上网络中,其数据传输时所消耗的计算资源更小,并且可以免除本地缓存,以减少数据的计算量以及网络本身的资源消耗量,减少了片上网络的成本,同时也保留了mesh网络的优点,确保了在本申请的两层mesh网络下的片上网络拥有较好的鲁棒性和兼容性,进而可以确保整个片上网络的稳定性。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应用上述片上网络结构,所述计算机程序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时执行权利所述的片上网络数据传输方法。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可读存储介质,其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在处理器上运行时执行所述的片上网络数据传输方法。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装置和方法,也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附图中的流程图和结构图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多个实施例的装置、方法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可能实现的体系架构、功能和操作。在这点上,流程图或框图中的每个方框可以代表一个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所述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包含一个或多个用于实现规定的逻辑功能的可执行指令。也应当注意,在作为替换的实现方式中,方框中所标注的功能也可以以不同于附图中所标注的顺序发生。例如,两个连续的方框实际上可以基本并行地执行,它们有时也可以按相反的顺序执行,这依所涉及的功能而定。也要注意的是,结构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每个方框、以及结构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方框的组合,可以用执行规定的功能或动作的专用的基于硬件的系统来实现,或者可以用专用硬件与计算机指令的组合来实现。
另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模块或单元可以集成在一起形成一个独立的部分,也可以是各个模块单独存在,也可以两个或更多个模块集成形成一个独立的部分。
所述功能如果以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智能手机、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片上网络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mesh网络和第二mesh网络;
第一mesh网络包括多个路由装置,多个所述路由装置之间通过链路连接,各个路由装置通过链路与各自的资源节点连接;
所述资源节点包括计算单元和缓存单元;
所述计算单元内包括多个功能单元,所述多个功能单元通过多个所述路由装置互相连接,形成所述第二mesh网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片上网络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路由装置包括:输入控制器、仲裁器、优先级配置单元、路由计算模块和多路选择器;
所述输入控制器用于根据本路由节点的空闲或忙碌状态,向所述仲裁器输出反馈信号;
所述仲裁器用于根据所述反馈信号,确定各个链路的优先级并向所述多路选择器发送令牌;
所述优先级配置单元用于自定义配置最高优先级通路令牌;
所述多路选择器用于根据所述令牌,将来自所述资源节点的待传输数据传入所述路由计算模块;
所述路由计算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路由装置的当前地址和所述待传输数据传输目的地的目标地址,计算下一跳的路由地址。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片上网络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mesh网络中,各个所述功能单元通过网络接口和所述路由装置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片上网络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功能单元包括缓存单元;
所述缓存单元与所述第一mesh网络的路由装置连接,使得所述第一mesh网络与所述第二mesh网络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片上网络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路由装置包括多个输入输出通道,所述路由装置位于不同位置时所拥有的通道数不同;
位于所述第一mesh网络或所述第二mesh网络中央的路由装置为5对输入输出通道,位于所述第一mesh网络或所述第二mesh网络边缘的路由装置为4对输入输出通道,位于所述第一mesh网络或所述第二mesh网络拐角处的路由装置为3对输入输出通道。
6.一种片上网络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片上网络结构,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待传输数据所在路由设备的当前地址的位置,和所述待传输数据要到达的目标地址的位置;
根据所述目标地址与所述当前地址在横坐标方向的差,以及纵坐标方向的差,确定下一跳的路由地址。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片上网络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目标地址与所述当前地址在横坐标方向的差,以及纵坐标方向的差,确定下一跳的路由地址,包括:
确定所述横坐标方向的差是否为0,若不是,则判断所述横坐标方向的差的正负情况,若为正,则下一跳路由地址为第一方向上最近的路由地址,若为负,则下一跳路由地址为第二方向上最近的路由地址;
若所述横坐标方向的差为0,则判断所述目标地址与所述当前地址在纵坐标方向的差的正负情况;
若为正,则下一跳路由地址为第三方向上最近的路由地址;
若为负,则下一跳路由地址为第四方向上最近的路由地址。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片上网络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若所述横坐标方向的差与所述纵坐标方向的差都为0,则表示到达所述目标地址。
9.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应用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片上网络结构,所述计算机程序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时执行权利要求6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片上网络数据传输方法。
10.一种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其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在处理器上运行时执行权利要求6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片上网络数据传输方法。
CN202211442519.6A 2022-11-18 2022-11-18 片上网络结构、数据传输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Active CN11566504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442519.6A CN115665041B (zh) 2022-11-18 2022-11-18 片上网络结构、数据传输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442519.6A CN115665041B (zh) 2022-11-18 2022-11-18 片上网络结构、数据传输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665041A true CN115665041A (zh) 2023-01-31
CN115665041B CN115665041B (zh) 2023-03-28

Family

ID=850174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442519.6A Active CN115665041B (zh) 2022-11-18 2022-11-18 片上网络结构、数据传输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665041B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970939A (zh) * 2014-04-22 2014-08-06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层次化可重构的片上网络建模与仿真系统
CN104486221A (zh) * 2014-12-12 2015-04-01 合肥工业大学 一种基于二维网格片上网络的双接入结构
CN104506310A (zh) * 2015-01-09 2015-04-08 中国人民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 一种多核密码处理器的片上网络拓扑结构及路由算法
CN105207957A (zh) * 2015-08-18 2015-12-30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八研究所 一种片上网络多核架构
CN107046500A (zh) * 2017-05-19 2017-08-15 合肥工业大学 一种应用于层次化片上网络的两级拆分路由器及其路由算法
CN111104775A (zh) * 2019-11-22 2020-05-05 核芯互联科技(青岛)有限公司 一种片上网络拓扑结构及其实现方法
CN114124814A (zh) * 2021-11-19 2022-03-01 海光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片上网络、控制及配置方法、装置、路由单元及设备
WO2022110387A1 (zh) * 2020-11-30 2022-06-02 清华大学 路由装置及片上网络的路由设备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970939A (zh) * 2014-04-22 2014-08-06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层次化可重构的片上网络建模与仿真系统
CN104486221A (zh) * 2014-12-12 2015-04-01 合肥工业大学 一种基于二维网格片上网络的双接入结构
CN104506310A (zh) * 2015-01-09 2015-04-08 中国人民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 一种多核密码处理器的片上网络拓扑结构及路由算法
CN105207957A (zh) * 2015-08-18 2015-12-30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八研究所 一种片上网络多核架构
CN107046500A (zh) * 2017-05-19 2017-08-15 合肥工业大学 一种应用于层次化片上网络的两级拆分路由器及其路由算法
CN111104775A (zh) * 2019-11-22 2020-05-05 核芯互联科技(青岛)有限公司 一种片上网络拓扑结构及其实现方法
WO2022110387A1 (zh) * 2020-11-30 2022-06-02 清华大学 路由装置及片上网络的路由设备
CN114124814A (zh) * 2021-11-19 2022-03-01 海光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片上网络、控制及配置方法、装置、路由单元及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665041B (zh) 2023-03-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093867B2 (ja) インターコネクトにおける不均一なチャネル容量
US8593960B2 (en) Providing a bufferless transport method for multi-dimensional mesh topology
US20140115218A1 (en) ASYMMETRIC MESH NoC TOPOLOGIES
US20120195321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Low-Latency Interconnection Networks Using Hierarchical Rings
US9825809B2 (en) Dynamically configuring store-and-forward channels and cut-through channels in a network-on-chip
CN103124420B (zh) 一种无线片上网络架构方法
CN101834789B (zh) 面向包-电路交换片上路由器的回退转向路由算法及所用路由器
CN102780628B (zh) 面向多核微处理器的片上互连网络路由方法
WO2023029487A1 (zh) 用于确定片上网络拓扑结构的方法、装置及芯片
WO2022269357A1 (en) Deadlock-free multipath routing for direct interconnect networks
CN116886591B (zh) 计算机网络系统及路由方法
CN116915708A (zh) 路由数据包的方法、处理器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5665041B (zh) 片上网络结构、数据传输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Dehghani et al. A novel approach to optimize fault-tolerant hybrid wireless network-on-chip architectures
US9762474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selecting a router to connect a bridge in the network on chip (NoC)
US20170060809A1 (en) Automatic generation of physically aware aggregation/distribution networks
CN110825689B (zh) 电子芯片的实现方法及电子芯片
CN105900383A (zh) 通信系统、控制节点和通信方法
CN115955429B (zh) 片上网络的路由方法、装置、系统及电子设备
CN114356830B (zh) 总线终端控制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oncer et al. aEqualized: A novel routing algorithm for the Spidergon Network On Chip
CN116614433B (zh) 一种人工智能芯片、数据传输方法及数据传输系统
WO2016165072A1 (zh) 无线接入点的有线回程链路部署的方法和装置
Singh Performance evaluation of different routing algorithms in network on chip
Mohammed et al. Buffer Occupancy Threshold Selection Strategy for Optimal Traffic Distribution Across a Hierarchical Network Onchip Structur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