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663865A - 一种储能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储能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663865A
CN115663865A CN202211303020.7A CN202211303020A CN115663865A CN 115663865 A CN115663865 A CN 115663865A CN 202211303020 A CN202211303020 A CN 202211303020A CN 115663865 A CN115663865 A CN 11566386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urrent
voltage side
voltage
energy storage
direc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303020.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于浩
邢宇
刘雨佳
杨子康
李博超
马晨璨
王皓
崔欣欣
张小铮
杨林
王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Herui Energy Storag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Herui Energy Storag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Herui Energy Storag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Herui Energy Storag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303020.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663865A/zh
Publication of CN11566386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66386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c-Dc Converter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实施例公开一种储能系统,包括:储能变流器和铁‑铬液流电池,所述储能变流器的一端连接于铁‑铬液流电池,另一端连接于电网;所述储能变流器包括DC/DC变换器和AC/DC变换器,所述DC/DC变换器与AC/DC变换器共直流母线连接,用于对所述铁‑铬液流电池进行充放电控制。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采用有源整流AC/DC与斩波DC/DC共直流母线方式实现对电池充放电控制,能够支持电流较低的铁‑铬液流电池电压,针对液流电池的放电特性,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引入DCDC来进行电压转换,提升液流电池的易用性。

Description

一种储能系统
技术领域
本公开实施例涉及储能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储能系统。
背景技术
碳达峰和碳中和背景下,可再生能源的占比持续增加,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风能和太阳能,由于太阳能和风能具有天然的不稳定性,需要配套储能系统/设备才能实现稳定并网运行。储能在发、输、配、用侧的作用越来越凸显。在发电侧,储能能够辅助调频,提高电网可控性,平抑新能源波动,提高新能源消纳能力;在电网侧,储能能够提高电网容量,延长电网使用周期;在用户侧,储能能够削峰填谷,利用峰谷价差套利,同时降低用电尖峰,降低大容量用电客户容量费用。
储能变流器(PCS,power conversion system,又称双向储能逆变器),连接于蓄电池组合电网(或负荷)之间,是储能电池组件与电网进行能量交换的关键设备,能够接受电网调度指令实现对储能电池的充电与放电管理,实现电网调峰/调频功能。能够监测负荷实时特性,实现削峰填谷。同时可以提供无功支撑,弥补电压缺陷、治理电能质量等等来保证电网系统的稳定运行。具备抗短时冲击能力,可带完全不平衡负载,平滑供电。
铁-铬液流电池储能技术储能时间最长、安全性高,该技术的电解质溶液为水系溶液,不会发生爆炸,可实现功率和容量按需灵活定制,且具有循环寿命长、稳定性好、易回收、运行温度范围广、成本低廉等优势,完全符合我国大规模、长时间储能需求的新型电力系统。
但与传统锂电池相比,铁-铬液流电池电压较低,传统PCS电压较高,不能应用于铁-铬液流电池的储能场景。
发明内容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储能系统,以解决或缓解现有技术中的以上一个或多个技术问题。
本发明提供一种储能系统,包括:储能变流器和铁-铬液流电池,
所述储能变流器的一端连接于铁-铬液流电池,另一端连接于电网;
所述储能变流器包括DC/DC变换器和AC/DC变换器,所述DC/DC变换器与AC/DC变换器共直流母线连接,用于对所述铁-铬液流电池进行充放电控制。
优选地,所述储能变流器包括依次连接的直流电源避雷器、直流主开关、直流电源EMI(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电磁干扰)滤波器、功率模块、电感、交流电源EMI滤波器、交流主开关和交流电源避雷器。
优选地,所述功率模块采用T型三电平拓扑结构。
优选地,所述T型三电平拓扑结构包括IGBT管T1、IGBT管T2、IGBT管T3、IGBT管T4、二极管D1、二极管D2、二极管D3、二极管D4、直流支撑电容C1和直流支撑电容C2;
所述IGBT管T1反并联二极管D1,所述IGBT管T2反并联二极管D2,所述IGBT管T2反并联二极管D2,所述IGBT管T2反并联二极管D2;
所述IGBT管T1和IGBT管T4串联,所述IGBT管T1和IGBT管T4的中点连接于串联的IGBT管T2和IGBT管T3的一端;
所述直流支撑电容C1和直流支撑电容C2串联,所述直流支撑电容C1和直流支撑电容C2的中点连接于串联的IGBT管T2和IGBT管T3的另一端;
所述IGBT管T2和IGBT管T3的方向相反。
优选地,所述储能变流器还包括直流预充电回路和交流预充电回路,所述直流预充电回路并联于直流主开关的两端,所述交流预充电回路的一端连接于直流电源EMI滤波器与功率模块之间,另一端连接于交流主开关和交流电源避雷器之间。
优选地,所述直流预充电回路包括第一直流预充支路和第二直流预充支路,所述第一直流预充支路并联在第一直流开关QF1的两端,所述第二直流预充支路并联在第二直流开关QF1′的两端。
优选地,所述交流预充电回路包括三相整流器、电阻R3、开关KM和开关QF。
优选地,所述DC/DC变换器包括直流输入高压侧、直流斩波功率模块和直流输出低压侧,所述直流斩波功率模块的一端连接直流输入高压侧,另一端连接直流输出低压侧,所述直流斩波功率模块用于将所述直流输入高压侧输入的直流高压电转化为直流低压电输入至所述直流输出电压侧进行输出。
所述DC/DC变换器包括三个直流电抗器、金膜电容器CL和放电电阻R1;
三个所述直流电抗器的一端分别连接于直流斩波功率模块,另一端连接于金膜电容器CL的其中一端,金膜电容器CL的另一端连接于直流母线的负输入端(DC_BUS﹣),所述放电电阻R1并联于金膜电容器CL的两端。
优选地,所述直流输入高压侧包括:第一高压侧直流熔断器、高压侧电流采样霍尔元件和第二高压侧直流熔断器;
所述第一高压侧直流熔断器的一端连接于直流母线的正输入端(DC_BUS+),另一端连接于高压侧电流采样霍尔元件,所述高压侧电流采样霍尔元件的另一侧连接于直流斩波功率模块,所述第二高压侧直流熔断器的一端连接于直流母线的负输入端(DC_BUS﹣),另一端连接于直流斩波功率模块;
所述直流输出低压侧包括:低压侧电流采样霍尔元件、第一低压侧直流熔断器、第二低压侧直流熔断器、预充电路和输出主接触器;
所述低压侧电流采样霍尔元件的一端连接于放电电阻R1的第一端,另一端连接于第一低压侧直流熔断器,所述第一低压侧直流熔断器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预充电路,所述预充电路的另一端连接铁-铬液流电池的正极;所述第二低压侧直流熔断器的一端连接于放电电阻R1的第二端,另一端连接于输出主接触器,所述输出主接触器的另一端连接于铁-铬液流电池的负极。
优选地,所述DC/DC变换器包括:第一电压电流检测模块、第二电压电流检测模块、光纤拓展模块和控制模块;
所述第一电压电流检测模块并联于金膜电容器CL;
所述第一电压电流检测模块连接于低压侧电流采样霍尔元件和高压侧电流采样霍尔元件之间;
所述第一电压电流检测模块连接于光纤拓展模块;
所述第二电压电流检测模块的第一侧的第一端连接于预充电路,第一侧的第二端连接于输出主接触器;
所述第二电压电流检测模块的第二侧连接于光纤拓展模块;
所述控制模块连接于直流斩波功率模块。
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采用有源整流AC/DC与斩波DC/DC共直流母线方式实现对电池充放电控制,能够支持电流较低的铁-铬液流电池电压,针对液流电池的放电特性,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引入DCDC来进行电压转换,提升液流电池的易用性。
本申请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细节在下面的附图和描述中提出。本申请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从说明书附图以及权利要求书变得明显。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储能变流器的拓扑图;
图2是本发明斩波DC/DC拓扑图;
图3是本发明图1中功率模块拓扑图;
图中:1、第一高压侧直流熔断器;1a、第二高压侧直流熔断器;2、高压侧电流采样霍尔元件;3、直流斩波功率模块;4、直流电抗器;5、金膜电容器CL;6、放电电阻R1;7、低压侧电流采样霍尔元件;8、第一低压侧直流熔断器;8a、第二低压侧直流熔断器;9、预充电路;10、输出主接触器;11、第一电压电流检测模块;11a、第二电压电流检测模块;12、光纤拓展模块;13、控制模块;14、智能外部设备。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考附图更全面地描述示例实施方式。然而,示例实施方式能够以多种形式实施,且不应被理解为限于在此阐述的范例;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使得本公开将更加全面和完整,并将示例实施方式的构思全面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描述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以任何合适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更多实施方式中。在下面的描述中,提供许多具体细节从而给出对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充分理解。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将意识到,可以实践本公开的技术方案而省略所述特定细节中的一个或更多,或者可以采用其它的方法、组元、装置、步骤等。在其它情况下,不详细示出或描述公知技术方案以避免喧宾夺主而使得本公开的各方面变得模糊。
此外,附图仅为本公开的示意性图解,并非一定是按比例绘制。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类似的部分,因而将省略对它们的重复描述。附图中所示的一些方框图是功能实体,不一定必须与物理或逻辑上独立的实体相对应。可以采用软件形式来实现这些功能实体,或在一个或多个硬件单元或集成电路中实现这些功能实体,或在不同网络和/或处理器装置和/或微控制器装置中实现这些功能实体。
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例例如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
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子模块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子模块,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子模块。
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储能系统,包括:储能变流器和铁-铬液流电池,所述储能变流器的一端连接于铁-铬液流电池,另一端连接于电网;
所述储能变流器包括DC/DC变换器和AC/DC变换器,所述DC/DC变换器与AC/DC变换器共直流母线连接,用于对所述铁-铬液流电池进行充放电控制。
图1是本发明储能变流器的拓扑图,如图1所示,所述储能变流器包括依次连接的直流电源避雷器SPD1、直流主开关、直流电源EMI滤波器、功率模块、电感、交流电源EMI滤波器、交流主开关和交流电源避雷器SPD2。示例性地,如图1所示,直流主开关包括第一直流开关QF1和第二直流开关QF1′,所述第一直流开关QF1连接在铁-铬液流电池的正极(DC+)和直流电源EMI滤波器(DC EMI Filter)之间,所述第二直流开关QF1′连接在铁-铬液流电池的负极(DC-)和直流电源EMI滤波器之间;交流主开关通过三相线A、B、C端接入电网,交流主开关包括第一交流开关QF2、第二交流开关QF2′和第三交流开关QF2″,第一交流开关QF2、第二交流开关QF2′和第三交流开关QF2″分别接入A、B、C相,示例性地,第一交流开关QF2接入A相,第二交流开关QF2′接入B相,第一交流开关QF2″接入C相。
本实施例中,储能变流器支持并网和离网两种工作模式,并网模式下可设置为恒功率(P/Q)、恒DC电压及恒DC电流模式,离网模式可设置为VF源作为电压源运行,支持并网、离网模式在线切换,在并网系统中,选择P/Q模式,与电网调度系统相配合时,实现对电网负荷的“削峰填谷”;选择恒DC电压模式时,可作为直流源,稳定直流电压,限制充电直流电流,选择恒DC电流模式时,可作为充电器,实现对储能电池充电。
具体地,所述功率模块采用T型三电平拓扑结构。
本实施例采用三电平高效率PCS加DCDC,整体效率高,结构紧凑。通过增加DCDC,适应多种电池电压范围,通常PCS在400V交流系统下,直流侧电压应高于不控整流点,优选高于600Vdc,才能具有较好的控制性能,本实施例采用DCDC将电池电压升高到650V,具有较好的控制性能。
图3是本发明图1中功率模块拓扑图,如图3所示,所述T型三电平拓扑结构包括IGBT管T1、IGBT管T2、IGBT管T3、IGBT管T4、二极管D1、二极管D2、二极管D3、二极管D4、直流支撑电容C1和直流支撑电容C2;
所述IGBT管T1反并联二极管D1,所述IGBT管T2反并联二极管D2,所述IGBT管T2反并联二极管D2,所述IGBT管T2反并联二极管D2;
所述IGBT管T1和IGBT管T4串联,所述IGBT管T1和IGBT管T4的中点连接于串联的IGBT管T2和IGBT管T3的一端;
所述直流支撑电容C1和直流支撑电容C2串联,所述直流支撑电容C1和直流支撑电容C2的中点连接于串联的IGBT管T2和IGBT管T3的另一端;
所述IGBT管T2和IGBT管T3的方向相反。示例性地,如图3所示,所述IGBT管T1和IGBT管T4的中点连接于IGBT管T3,所述直流支撑电容C1和直流支撑电容C2的中点连接于IGBT管T2,图3中,T1=0表示IGBT管T1导通,T3=0表示IGBT管T3关断,T4=0表示IGBT管T4关断,T2=1表示IGBT管T2导通,Vdc1表示直流支撑电容C1两端的电压,Vdc2表示直流支撑电容C2两端的电压,AC表示输出为交流电。
具体地,如图1所示,所述储能变流器还包括直流预充电回路和交流预充电回路,所述直流预充电回路并联于直流主开关的两端,所述交流预充电回路的一端连接于直流电源EMI滤波器与功率模块之间,另一端连接于交流主开关和交流电源避雷器之间。
具体地,所述直流预充电回路包括第一直流预充支路和第二直流预充支路,所述第一直流预充支路并联在第一直流开关QF1的两端,所述第二直流预充支路并联在第二直流开关QF1′的两端。示例性地,如图1所示,第一直流预充支路包括串联的开关QF3和电阻R2,所述第二直流预充支路并联在第二直流开关QF1′的两端,第二直流预充支路包括串联的开关QF3′和开关KM2。
具体地,所述交流预充电回路包括三相整流器、电阻R3、开关KM和开关QF。示例性地,如图1所示,交流预充电回路包括三相整流器、电阻R3、开关KM1、开关QF4和开关QF4′;三相整流器第一侧的第一端、第二端分别接连于直流电源EMI滤波器与功率模块之间,第二侧的第一端依次串联电阻R3、开关KM1′和开关QF4,开关QF4连接于第三交流开关QF2″与交流电源避雷器之间,第二册的第二端依次串联开关KM1和开关QF4′,开关QF4′连接于第二交流开关QF2′与交流电源避雷器SPD2之间。
具体地,图2是本发明斩波DC/DC拓扑图;如图2所示,所述DC/DC变换器包括直流输入高压侧、直流斩波功率模块3和直流输出低压侧,所述直流斩波功率模块的一端连接直流输入高压侧,另一端连接直流输出低压侧,所述直流斩波功率模块用于将所述直流输入高压侧输入的直流高压电转化为直流低压电输入至所述直流输出电压侧进行输出。
本实施例中,直流斩波是双向运行的DC-DC系统,主要由斩波功率模块、斩波滤波模块组合在一起,并搭配必要的电压电流检测回路、主控制器HCU和配件卡等。直流斩波装置将固定的直流电转换为可调的直流电,供直流输出侧的斩波器、电池、超级电容等负载使用,同时可将负载侧的能量回馈至母线。斩波滤波模块为LC滤波器,可以将输出的电压和电流谐波控制在一个较低的水平。在母线电压允许的范围内,直流斩波装置可以输出稳定、可调节的直流电压。
具体地,所述DC/DC变换器包括三个直流电抗器4、金膜电容器CL5和放电电阻R16;
三个所述直流电抗器4的一端分别连接于直流斩波功率模块3,另一端连接于金膜电容器CL的其中一端,金膜电容器CL的另一端连接于直流母线的负输入端(DC_BUS﹣),所述放电电阻R1并联于金膜电容器CL的两端。
示例性地,直流斩波功率模块3包括开关管T5-T10和支撑电容CH,其中,开关管T5与开关管T8串联,开关管T6与开关管T9串联,开关管T7与开关管T10串联,每个开关管均反并联二极管,支撑电容CH的一端连接于开关管T5,另一端连接于开关管T8,;
三个直流电抗器包括第一直流电抗器、第二直流电抗器和第三直流电抗器,所述第一直流电抗器的一端连接于开关管T5和开关管T8之间,所述第二直流电抗器的一端连接于开关管T6和开关管T6之间,所述第三直流电抗器的一端连接于开关管T7和开关管T10之间。
具体地,所述直流输入高压侧包括:第一高压侧直流熔断器1、高压侧电流采样霍尔元件2和第二高压侧直流熔断器1a;
所述第一高压侧直流熔断器1的一端连接于直流母线的正输入端(DC_BUS+),另一端连接于高压侧电流采样霍尔元件2,所述高压侧电流采样霍尔元件2的另一侧连接于直流斩波功率模块3,所述第二高压侧直流熔断器1a的一端连接于直流母线的负输入端(DC_BUS﹣),另一端连接于直流斩波功率模块3;
其中,第一高压侧直流熔断器1和第二高压侧直流熔断器1a用于短路保护,高压侧电流采样霍尔元件2用于开启高压侧负载电流前馈以提高高压侧动态响应性能,直流斩波功率模块3采用MD880-80D的斩波功率模块,放电电阻R1用于停机后泄放电容能量,低压侧电流采样霍尔元件7用于开启低压侧负载电流前馈以提高低压侧动态响应性能,第一低压侧直流熔断器8、第二低压侧直流熔断器8a用于短路保护,预充电路9为装置合闸提供预充(含预充接触器和预充电阻),输出主接触器10可按用户需求进行选配,第一电压电流检测模块11(HSVM-20)、第二电压电流检测模块11a(HSVM-20)用于检测直流斩波器低压侧电压,若负载为电池等带电设备,预充时检测负载端电压,以确保合闸安全,此时需要配置1个电压电流检测模块用于检测低压侧负载端电压,光纤拓展模块(HOFM-30)插在HCU的SLOT槽(三个SLOT插槽原理上支持所有功能模块,但由于功能模块的尺寸和接口端子的尺寸不同,在装配上有所限制)中,通过光纤配合电压电流检测模块使用,控制模块13的型号为HCU-80/81,为直流斩波装置的控制器,智能外部设备为智能键盘,型号为SOP-20-880,智能操作键盘,通过网线连接至HCU。值得说明的是,HCU高性能控制器,采用同一平台概念,全面用于基本整流、回馈整流、有源整流、DC/DC及逆变单元的驱动及控制。HCU采用DSP+FPGA双芯片控制架构,IO、总线及编码器等外部信号,全都由FPGA(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现场可编程逻辑门阵列)及时处理;DSP(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数字信号处理)与FPGA经并行总线实时交换数据,可实现高速度高精度环路控制运算,确保驱动系统卓越的动态响应和控制精度。
所述直流输出低压侧包括:低压侧电流采样霍尔元件7、第一低压侧直流熔断器8、第二低压侧直流熔断器8a、预充电路9和输出主接触器10;示例性地,预充电路9包括串联的电阻R2和开关KM3,串联的电阻R2和开关KM3并联于开关KM4的两端,开关KM4的一端连接于第一低压侧直流熔断器8,另一端连接于铁-铬液流电池的正极;输出主接触器10包括开关KM5,开关KM5并联于开关KM6的两端,开关KM6的一端连接于第二低压侧直流熔断器8a,另一端连接于铁-铬液流电池的负极;
所述低压侧电流采样霍尔元件7的一端连接于放电电阻R1的第一端,另一端连接于第一低压侧直流熔断器8,所述第一低压侧直流熔断器8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预充电路9,所述预充电路9的另一端连接铁-铬液流电池的正极;所述第二低压侧直流熔断器8a的一端连接于放电电阻R1的第二端,另一端连接于输出主接触器10,所述输出主接触器10的另一端连接于铁-铬液流电池的负极。
具体地,所述DC/DC变换器包括:第一电压电流检测模块11(HSVM-20)、第二电压电流检测模块11a(HSVM-20)、光纤拓展模块12(HOFM)、控制模块13和智能外部设备14(SOP-20);
所述第一电压电流检测模块11的第一侧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并联于金膜电容器CL5的两端,用于采集金膜电容器CL5的两端电压。
所述第一电压电流检测模块的第一侧的第三端连接于低压侧电流采样霍尔元件,所述第一电压电流检测模块的第二侧的第一端连接于高压侧电流采样霍尔元件,用于采集第一低压侧电流采样霍尔元件和第一高压侧电流采样霍尔元件之间的电流。
所述第一电压电流检测模块的第二侧的第二端连接于光纤拓展模块;
所述第二电压电流检测模块的第一侧的第一端连接于预充电路,第一侧的第二端连接于输出主接触器;
所述第二电压电流检测模块的第二侧连接于光纤拓展模块;
所述控制模块的一端连接于直流斩波功率模块,另一端连接于智能外部设备。
第一电压电流检测模块、第二电压电流检测模块、光纤拓展模块、控制模块和智能外部设备;
所述第一电压电流检测模块的第一侧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并联于金膜电容器CL的两端,用于采集金膜电容器CL的两端电压。
所述第一电压电流检测模块的第一侧的第三端连接于低压侧电流采样霍尔元件,所述第一电压电流检测模块的第二侧的第一端连接于高压侧电流采样霍尔元件,用于采集第一低压侧电流采样霍尔元件和第一高压侧电流采样霍尔元件之间的电流
所述第一电压电流检测模块的第二侧的第二端连接于光纤拓展模块;
所述第二电压电流检测模块的第一侧的第一端连接于预充电路,第一侧的第二端连接于输出主接触器;
所述第二电压电流检测模块的第二侧连接于光纤拓展模块;
所述控制模块的一端连接于直流斩波功率模块,另一端连接于智能外部设备。
以上仅是本公开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公开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公开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公开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公开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应视为本公开的保护范围。

Claims (11)

1.一种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储能变流器和铁-铬液流电池,
所述储能变流器的一端连接于铁-铬液流电池,另一端连接于电网;
所述储能变流器包括DC/DC变换器和AC/DC变换器,所述DC/DC变换器与AC/DC变换器共直流母线连接,用于对所述铁-铬液流电池进行充放电控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能变流器包括依次连接的直流电源避雷器、直流主开关、直流电源EMI滤波器、功率模块、电感、交流电源EMI滤波器、交流主开关和交流电源避雷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功率模块采用T型三电平拓扑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T型三电平拓扑结构包括IGBT管T1、IGBT管T2、IGBT管T3、IGBT管T4、二极管D1、二极管D2、二极管D3、二极管D4、直流支撑电容C1和直流支撑电容C2;
所述IGBT管T1反并联二极管D1,所述IGBT管T2反并联二极管D2,所述IGBT管T2反并联二极管D2,所述IGBT管T2反并联二极管D2;
所述IGBT管T1和IGBT管T4串联,所述IGBT管T1和IGBT管T4的中点连接于串联的IGBT管T2和IGBT管T3的一端;
所述直流支撑电容C1和直流支撑电容C2串联,所述直流支撑电容C1和直流支撑电容C2的中点连接于串联的IGBT管T2和IGBT管T3的另一端;
所述IGBT管T2和IGBT管T3的方向相反。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能变流器还包括直流预充电回路和交流预充电回路,所述直流预充电回路并联于直流主开关的两端,所述交流预充电回路的一端连接于直流电源EMI滤波器与功率模块之间,另一端连接于交流主开关和交流电源避雷器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直流预充电回路包括第一直流预充支路和第二直流预充支路,所述第一直流预充支路并联在第一直流开关QF1的两端,所述第二直流预充支路并联在第二直流开关QF1′的两端。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交流预充电回路包括三相整流器、电阻R3、开关KM和开关QF。
8.根据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所述的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DC/DC变换器包括直流输入高压侧、直流斩波功率模块和直流输出低压侧,所述直流斩波功率模块的一端连接直流输入高压侧,另一端连接直流输出低压侧,所述直流斩波功率模块用于将所述直流输入高压侧输入的直流高压电转化为直流低压电输入至所述直流输出电压侧进行输出。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DC/DC变换器包括三个直流电抗器、金膜电容器CL和放电电阻R1;
三个所述直流电抗器的一端分别连接于直流斩波功率模块,另一端连接于金膜电容器CL的其中一端,金膜电容器CL的另一端连接于直流母线的负输入端,所述放电电阻R1并联于金膜电容器CL的两端。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直流输入高压侧包括:第一高压侧直流熔断器、高压侧电流采样霍尔元件和第二高压侧直流熔断器;
所述第一高压侧直流熔断器的一端连接于直流母线的正输入端,另一端连接于高压侧电流采样霍尔元件,所述高压侧电流采样霍尔元件的另一侧连接于直流斩波功率模块,所述第二高压侧直流熔断器的一端连接于直流母线的负输入端,另一端连接于直流斩波功率模块;
所述直流输出低压侧包括:低压侧电流采样霍尔元件、第一低压侧直流熔断器、第二低压侧直流熔断器、预充电路和输出主接触器;
所述低压侧电流采样霍尔元件的一端连接于放电电阻R1的第一端,另一端连接于第一低压侧直流熔断器,所述第一低压侧直流熔断器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预充电路,所述预充电路的另一端连接铁-铬液流电池的正极;所述第二低压侧直流熔断器的一端连接于放电电阻R1的第二端,另一端连接于输出主接触器,所述输出主接触器的另一端连接于铁-铬液流电池的负极。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DC/DC变换器包括:第一电压电流检测模块、第二电压电流检测模块、光纤拓展模块和控制模块;
所述第一电压电流检测模块并联于金膜电容器CL;
所述第一电压电流检测模块连接于低压侧电流采样霍尔元件和高压侧电流采样霍尔元件之间;
所述第一电压电流检测模块连接于光纤拓展模块;
所述第二电压电流检测模块的第一侧的第一端连接于预充电路,第一侧的第二端连接于输出主接触器;
所述第二电压电流检测模块的第二侧连接于光纤拓展模块;
所述控制模块连接于直流斩波功率模块。
CN202211303020.7A 2022-10-24 2022-10-24 一种储能系统 Pending CN11566386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303020.7A CN115663865A (zh) 2022-10-24 2022-10-24 一种储能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303020.7A CN115663865A (zh) 2022-10-24 2022-10-24 一种储能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663865A true CN115663865A (zh) 2023-01-31

Family

ID=849915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303020.7A Pending CN115663865A (zh) 2022-10-24 2022-10-24 一种储能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663865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154139A (zh) * 2023-10-27 2023-12-01 福建星云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液流电池激活装置及方法
CN117614303A (zh) * 2023-12-04 2024-02-27 杭州思拓瑞吉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液流电池储能变流器控制系统和方法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154139A (zh) * 2023-10-27 2023-12-01 福建星云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液流电池激活装置及方法
CN117154139B (zh) * 2023-10-27 2024-02-06 福建星云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液流电池激活装置及方法
CN117614303A (zh) * 2023-12-04 2024-02-27 杭州思拓瑞吉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液流电池储能变流器控制系统和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787707B (zh) 内嵌储能型多模块串联式光伏直流升压变换器及应用方法
Liang et al. Parallel coordination control of multi-port DC-DC converter for stand-alone photovoltaic-energy storage systems
CN115663865A (zh) 一种储能系统
CN112072716A (zh) 一种配电网末端电能路由器及其控制方法
CN105811453A (zh) 一种分布式能源智能接入系统及其接入方法
CN102723888B (zh) 一种三端口全桥逆变器及其控制方法
CN102916435B (zh) 一种含z源网络的电池储能功率转换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5429128A (zh) 基于混合储能的直流微网母线电压控制策略
Wang et al. Research on structure and energy management strategy of household energy router based on hybrid energy storage
Fang et al. Study on bidirectional-charger for electric vehicle applied to power dispatching in smart grid
Liang et al. Simulation analysis of grid-connected AC/DC hybrid microgrid
CN205407292U (zh) 一种分布式能源智能接入系统
CN111146808A (zh) 一种多能源能量路由器电路拓扑结构和供电系统
CN219477652U (zh) 一种模块组合结构的全钒液流电池pcs
Xu et al. Energy management and control strategy for DC micro-grid in data center
CN218678462U (zh) 储能变流装置、储能系统及新能源发电系统
CN115207937A (zh) 一种家用电能路由器及其控制方法和软起动方法
CN203398800U (zh) 一种清洁能源用储能装置
ElMenshawy et al. Multimodule ISOP DC-DC Converters for Electric Vehicles Fast Chargers
CN203377633U (zh) 一种风光互补发电系统控制器
CN113258815A (zh) 一种变结构宽输出范围的单级双向ac/dc变换器
CN202888854U (zh) 一种含z源网络的电池储能功率转换系统
Ozdemir et al. A new multifunctional power converter for grid connected residential photovoltaic applications
CN114123803B (zh) 兼容户用光伏储能与移动光伏储能的降压隔离设备
CN214154363U (zh) 一种双向变流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