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653847A - 风电机组偏航检测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风电机组偏航检测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653847A
CN115653847A CN202211216250.XA CN202211216250A CN115653847A CN 115653847 A CN115653847 A CN 115653847A CN 202211216250 A CN202211216250 A CN 202211216250A CN 115653847 A CN115653847 A CN 11565384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nd turbine
angle
determining
target
wi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216250.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于航
李梦杰
张涵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ongyuan Beijing New Energy Engineeri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ongneng Power Tech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ongneng Power Tech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ongneng Power Tech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216250.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653847A/zh
Publication of CN11565384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65384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70Wind energy
    • Y02E10/72Wind turbines with rotation axis in wind direction

Landscapes

  • Wind Motor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一种风电机组偏航检测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该风电机组偏航检测方法包括:获取风电机组的偏航系统的目标运行数据,所述目标运行数据包括所述风电机组在任一时刻的风速、有功功率以及机舱与风向的夹角;根据所述目标运行数据确定所述风电机组的功率的目标均值和目标中位数;根据所述目标均值和所述目标中位数,确定所述风电机组的偏航误差角度;根据所述偏航误差角度确定所述风电机组的偏航状态。

Description

风电机组偏航检测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风电机组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风电机组偏航检测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风电机组的偏航系统是实现风电机组准确快速对风的重要部件,偏航系统用于与控制系统相互配合,使风轮始终处于迎风状态,以便最大限度地吸收风能,提高风力发电机组的发电效率。还能提供必要的锁紧力矩,以保障风力发电机组在完成对风动作后能够安全定位运行。
偏航系统的性能对风电机组发电效率有着直接影响,偏航不准确也会增加风电机组部件损耗,影响风电机组的安全性和经济性。但当前的风电机组的偏航系统缺少简单高效的偏航状态的判断方法,常常需要耗费大量时间进行人工判断,且准确性较低。
发明内容
本公开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风电机组偏航检测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风电机组偏航检测方法,包括:
获取风电机组的偏航系统的目标运行数据,所述目标运行数据包括所述风电机组在任一时刻的风速、有功功率以及机舱与风向的夹角;
根据所述目标运行数据确定所述风电机组的功率的目标均值和目标中位数;
根据所述目标均值和所述目标中位数,确定所述风电机组的偏航误差角度;
根据所述偏航误差角度确定所述风电机组的偏航状态。
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目标运行数据确定所述风电机组的功率的目标均值和目标中位数,包括:
根据预设的风速间隔,将所述目标运行数据中的多个风速划分为多个风速区间,并根据所述多个风速区间包括的数据量确定目标风速区间;
根据预设的角度间隔,将所述目标风速区间中的多个机舱与风向的夹角划分为多个角度区间;
确定每一角度区间内包括的有功功率的均值和中位数,得到均值集合和中位数集合;
将所述均值集合中的最大值确定为所述目标均值,并将所述中位数集合的最大值确定为所述目标中位数。
可选地,所述确定所述目标均值和所述目标中位数,确定所述风电机组的偏航误差角度,包括:
确定所述目标均值对应的第一角度区间和所述目标中位数对应的第二角度区间是否满足预设的一致性条件;
在所述第一角度区间和所述第二角度区间满足预设的一致性条件的情况下,将所述第一角度区间对应的风速区间确定为第一风速区间,并将所述第二角度区间对应的风速区间确定为第二风速区间;
确定所述第一风速区间是否满足预设的单调性条件;
在所述第一风速区间满足预设的单调性条件的情况下,确定所述风电机组的偏航误差角度。
可选地,所述确定所述目标均值对应的第一角度区间和所述目标中位数对应的第二角度区间是否满足预设的一致性条件,包括:
确定所述第一角度区间对应的第一位次和所述第二角度区间对应的第二位次;
计算所述第一位次和所述第二位次的差值;
在所述差值小于等于预设差值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第一角度区间和所述第二角度区间满足所述一致性条件。
可选地,所述确定所述第一风速区间是否满足预设的单调性条件,包括:
确定所述第一风速区间包括的均值集合;
确定所述第一角度区间的第一最小值和所述第二角度区间的第二最小值;
在所述第一最小值和所述第二最小值均大于等于0,且所述第一风速区间内的均值随机舱与风向的夹角递增,或者所述第一最小值和所述第二最小值均小于0,且所述第一风速区间内的均值随机舱与风向的夹角递减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第一风速区间满足所述单调性条件。
可选地,根据以下计算式确定所述风电机组的偏航误差角度:
Figure BDA0003876187330000031
其中,θs表示所述偏航误差角度,θm1表示所述第一最小值,θm2表示所述第二最小值。
可选地,所述获取风电机组的偏航系统的目标运行数据,包括:
获取所述偏航系统的历史运行数据,所述历史运行数据包括所述风电机组在任一时刻的风速、有功功率以及机舱与风向的夹角;
确定所述历史运行数据中的满足以下条件的运行数据为目标运行数据:
vin≤vt≤vr
pt≥0
0≤θt≤θ0
0<ω(1,t)1
0<ω(2,t)2
0<ω(3,t)3
(vt,pt)位于曲线p=f(v)+σ下方,且位于曲线p=f(v)-σ上方;
其中,vt表示所述风电机组在t时刻的风速,vin表示所述风电机组的切入风速,vr表示所述风电机组的额定风速,pt表示所述风电机组在t时刻的有功功率,θt表示在t时刻时,所述风电机组的机舱与风向的夹角,θ0表示所述风电机组的机舱与风向的夹角的上限值,ω(1,t)表示所述风电机组的第一桨距角,ω(2,t)表示所述风电机组的第二桨距角,ω(3,t)表示所述风电机组的第三桨距角,ω1表示所述第一桨距角的上限值,ω2表示所述第二桨距角的上限值,ω3表示所述第三桨距角的上限值,p=f(v)表示所述风电机组的标准风速功率曲线,σ表示所述风电机组的功率波动值。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风电机组偏航检测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风电机组的偏航系统的目标运行数据,所述目标运行数据包括所述风电机组在任一时刻的风速、有功功率以及机舱与风向的夹角;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目标运行数据确定所述风电机组的功率的目标均值和目标中位数;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目标均值和所述目标中位数,确定所述风电机组的偏航误差角度;
第三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偏航误差角度确定所述风电机组的偏航状态。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第一方面中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四方面,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存储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
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中的所述计算机程序,以实现第一方面中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获取风电机组的偏航系统中已存储的风电机组在任一时刻的风速、有功功率以及机舱与风向的夹角等运行数据,然后根据目标运行数据确定风电机组的功率的目标均值和目标中位数,然后再根据目标均值和目标中位数,计算风电机组的偏航误差角度,进而可以通过偏航误差角度判断风电机组的偏航状态。如此,降低了判断风电机组的偏航状态的难度,有效减少了风电机组停机时间和造成的发电量损失,提高了风电机组偏航故障检修的效率,节省了用于判断风电机组偏航状态的备件采购开支。另外,根据风电机组的偏航系统中已存储的风电机组的运行数据,可以对风电机组的偏航状态进行实时监测,提前预防,从而增加了风电机组的使用周期。
本公开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公开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但并不构成对本公开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风电机组偏航检测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历史运行数据中的风速-功率的散点图。
图3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目标运行数据的风速-功率的散点图。
图4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风速区间-数据量的示意图。
图5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满足一致性条件风速区间对应的角度区间-功率均值的示意图。
图6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风电机组偏航检测装置的框图。
图7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设备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公开,并不用于限制本公开。
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风电机组偏航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步骤S101中,获取风电机组的偏航系统的目标运行数据,目标运行数据包括风电机组在任一时刻的风速、有功功率以及机舱与风向的夹角;
在步骤S102中,根据目标运行数据确定风电机组的功率的目标均值和目标中位数;
在步骤S103中,根据目标均值和目标中位数,确定风电机组的偏航误差角度;
在步骤S104中,根据偏航误差角度确定风电机组的偏航状态。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获取风电机组的偏航系统中已存储的风电机组在任一时刻的风速、有功功率以及机舱与风向的夹角等运行数据,然后根据目标运行数据确定风电机组的功率的目标均值和目标中位数,然后再根据目标均值和目标中位数,计算风电机组的偏航误差角度,进而可以通过偏航误差角度判断风电机组的偏航状态。如此,降低了判断风电机组的偏航状态的难度,有效减少了风电机组停机时间和造成的发电量损失,提高了风电机组偏航故障检修的效率,节省了用于判断风电机组偏航状态的备件采购开支。另外,根据风电机组的偏航系统中已存储的风电机组的运行数据,可以对风电机组的偏航状态进行实时监测,提前预防,从而增加了风电机组的使用周期。
在可能的方式中,获取风电机组的偏航系统的目标运行数据,可以是首先获取风电机组的偏航系统的历史运行数据,历史运行数据包括风电机组在任一时刻的风速、有功功率以及机舱与风向的夹角,然后确定历史运行数据中的满足以下条件的运行数据为目标运行数据:
vin≤vt≤vr
pt≥0
0≤θt≤θ0
0<ω(1,t)<ω1
0<ω(2,t)<ω2
0<ω(3,t)<ω3
(vt,pt)位于曲线p=f(v)+σ下方,且位于曲线p=f(v)-σ上方;
其中,vt表示风电机组在t时刻的风速,vin表示风电机组的切入风速,vr表示风电机组的额定风速,pt表示风电机组在t时刻的有功功率,θt表示在t时刻时,风电机组的机舱与风向的夹角,θ0表示风电机组的机舱与风向的夹角的上限值,ω(1,t)表示风电机组的第一桨距角,ω(2,t)表示风电机组的第二桨距角,ω(3,t)表示风电机组的第三桨距角,ω1表示第一桨距角的上限值,ω2表示第二桨距角的上限值,ω3表示第三桨距角的上限值,p=f(v)表示风电机组的标准风速功率曲线,σ表示风电机组的功率波动值。
还应当理解的是,风电机组的切入风速表示可以使得风电机组正常运行的最小风速,额定风速表示可以使得风电机组正常运行的最大风速。切入风速、额定风速、机舱与风向的夹角的上限值以及风电机组的功率波动值均可以根据风电机组的运行参数和实际实况自定义设置,本公开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示例地,切入风速可以为3.5m/s,额定风速可以为12m/s,机舱与风向的夹角的上限值可以为10°,第一桨距角的上限值、第二桨距角的上限值以及第三桨距角的上限值均可以为1.5°。风电机组的功率波动值可以为100kw,则可以剔除位于曲线p=f(v)+100上方或曲线p=f(v)-100下方的运行数据,具体可以取风电机组的风速从0增加到预设值的这一范围内的坐标(vt,pt)与曲线f(v)进行比较,预设值可以为25m/s。比如,SCADA监控系统记录的历史运行数据中的风速-功率的散点图可以如图2所示,目标运行数据的风速-功率的散点图可以如图3所示。
在可能的方式中,根据目标运行数据确定风电机组的功率的目标均值和目标中位数可以是首先根据预设的风速间隔,将目标运行数据中的多个风速划分为多个风速区间,并根据多个风速区间包括的数据量确定目标风速区间,再根据预设的角度间隔,将目标风速区间中的多个机舱与风向的夹角划分为多个角度区间,然后确定每一角度区间内包括的有功功率的均值和中位数,得到均值集合和中位数集合,将均值集合中的最大值确定为目标均值,并将中位数集合的最大值确定为目标中位数。
示例地,预设的风速间隔vd可以为0.5m/s,根据上述举例,可以将目标运行数据中的多个风速划分为(12-3.5)/0.5=17个风速区间,第
Figure BDA0003876187330000081
Figure BDA0003876187330000082
个风速区间记为Bi=vi<vt<vi+vd(vi=vr,vr+vd,……vin-vd)。对于第
Figure BDA0003876187330000083
个风速区间。值得说明的是,该17个风速区间是按风速区间内的风速从小到大排列的,即第i个风速区间内的风速均小于第i+1个风速区间内的最小风速,可以以此类推。而针对每一个风速区间,其中包括的多个风速也是按照风速从小到大排列的,即区间内的第a个风速小于第a+1个风速,可以以此类推。
然后,可以按照每一风速区间包括的数据量对该多个风速区间进行排序,风速区间-数据量的示意图可以如图4所示,然后选择前k=2个风速区间为目标风速区间,记为B1:3.5m/s<vt<4m/s,B2:4m/s<vt<4.5m/s。
对于第j(j=1,2)个目标风速区间,可以按机舱与风向夹角间隔θd=0.5°,划分为
Figure BDA0003876187330000091
个角度区间,θ0=10°时,则可以将目标风速区间B1和B2分别划分为40个角度区间,第m(m=1,……,40)个角度区间记为Am:θmtm+0.5°(θm=-10°,-9.5°,……,9.5°)。值得说明的是,该40个角度区间是按角度区间内的角度从小到大排列的,即第m个角度区间内的角度均小于第m+1个角度区间内的最小角度,可以以此类推。而针对每一个角度区间,其中包括的多个角度也是按照角度从小到大排列的,即区间内的第b个角度小于第b+1个角度,可以以此类推。
示例地,对于第j(j=1,2)个目标风速区间,计算该区间内包括的有功功率的均值和中位数,分别记为λ1 (j,m)、λ2 (j,m),得到均值集合和中位数集合,均值集合记为
Figure BDA0003876187330000092
中位数集合记为
Figure BDA0003876187330000093
然后将均值集合中的最大值确定为目标均值,将中位数集合的最大值确定为目标中位数。
在可能的方式中,确定目标均值和目标中位数,确定风电机组的偏航误差角度可以是首先确定目标均值对应的第一角度区间和目标中位数对应的第二角度区间是否满足预设的一致性条件,在第一角度区间和第二角度区间满足预设的一致性条件的情况下,将第一角度区间对应的风速区间确定为第一风速区间,并将第二角度区间对应的风速区间确定为第二风速区间,然后确定第一风速区间是否满足预设的单调性条件,在第一风速区间满足预设的单调性条件的情况下,确定风电机组的偏航误差角度。
示例地,根据上述举例,可以将目标均值对应的第一角度区间记为Ax:θxtxd,将目标中位数对应的第二角度区间记为Ay:θytyd。在第一角度区间和第二角度区间满足预设的一致性条件的情况下,将第一角度区间对应的风速区间确定为第一风速区间,并将第二角度区间对应的风速区间确定为第二风速区间,然后再确定第一风速区间是否满足预设的单调性条件,在第一风速区间满足预设的单调性条件的情况下,确定风电机组的偏航误差角度。
在可能的方式中,确定目标均值对应的第一角度区间和目标中位数对应的第二角度区间是否满足预设的一致性条件,包括:
确定第一角度区间对应的第一位次和第二角度区间对应的第二位次;
计算第一位次和第二位次的差值;
在差值小于等于预设差值的情况下,确定第一角度区间和第二角度区间满足一致性条件。
示例地,根据上述举例,确定第一角度区间Ax:θxtxd对应的第一位次为x,确定第二角度区间Ay:θytyd对应的第二位次为y,然后计算x和y的差值,预设差值可以为1,若得到的差值小于等于1,则可以确定第一角度区间和第二角度区间相邻,即说明均值最大值时,中位数也最大。当然,预设差值也可以根据具体测试场景进行适应性调整,本公开实施例对其具体范围不作限定。
在可能的方式中,确定第一风速区间是否满足预设的单调性条件可以是首先确定第一风速区间包括的均值集合,然后确定第一角度区间的第一最小值和第二角度区间的第二最小值,在第一最小值和第二最小值均大于等于0,且第一风速区间内的均值随机舱与风向的夹角递增,或者第一最小值和第二最小值均小于0,且第一风速区间内的均值随机舱与风向的夹角递减的情况下,确定第一风速区间满足单调性条件。
应当理解的是,在第一风速区间包括的均值集合中,多个均值是按照风速区间内角度区间的顺序排列的,
示例地,根据上述举例,确定第一角度区间的第一最小值为θx,确定第二角度区间的第二最小值为θy,在θx≥0,θy≥0,且
Figure BDA0003876187330000111
Figure BDA0003876187330000112
的情况下,确定第一风速区间为单调递增区间,在θx<0,θy<0,且
Figure BDA0003876187330000113
的情况下,确定第一风速区间为单调递减区间,第一风速区间为单调递增区间或单调递减区间均满足上述单调性条件。
示例地,根据上述距离,第一角度区间和第二角度区间可以如表1所示,其中,第1个风速区间对应的第一角度区间的第一位次为40,第二角度区间的第二位次为38,40-38=2,不满足一致性条件,第2个风速区间对应的第一角度区间的第一位次为39,第二角度区间的第二位次为40,40-39=1,满足一致性条件。满足一致性条件的第2个风速区间对应的角度区间-功率均值的示意图可以如图5所示,第2个风速区间为单调递增区间,且θx=8.5°≥0,θy=9°≥0,满足单调性原则。
表1
风速区间 第一角度区间 第一角度区间
1 A<sub>40</sub>:9°&lt;θ<sub>t</sub>≤9.5° A<sub>38</sub>:8°&lt;θ<sub>t</sub>≤8.5°
2 A<sub>39</sub>:8.5°&lt;θ<sub>t</sub>≤9° A<sub>40</sub>:9°&lt;θ<sub>t</sub>≤9.5°
在可能的方式中,根据以下计算式确定风电机组的偏航误差角度:
Figure BDA0003876187330000114
其中,θs表示偏航误差角度,θm1表示第一最小值,θm2表示第二最小值。
示例地,根据上述举例,第2个风速区间对应的第一角度区间的第一最小值为8.5°,第二角度区间的第二最小值为9°,风电机组的偏航误差角度
Figure BDA0003876187330000121
在可能的方式中,在根据以下计算式确定的风电机组的偏航误差角度大于预设的偏航误差角度阈值时进行报警提示,使得工作人员计及时进行检修操作,本公开实施例对偏航误差角度阈值不作具体限定,对报警提示的方式也不作限定。
图6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风电机组偏航检测装置600的框图。参照图6该装置包括获取模块601、第一确定模块602、第二确定模块603和第三确定模块604。
获取模块601,用于获取风电机组的偏航系统的目标运行数据,所述目标运行数据包括所述风电机组在任一时刻的风速、有功功率以及机舱与风向的夹角;
第一确定模块602,用于根据所述目标运行数据确定所述风电机组的功率的目标均值和目标中位数;
第二确定模块603,用于根据所述目标均值和所述目标中位数,确定所述风电机组的偏航误差角度;
第三确定模块604,用于根据所述偏航误差角度确定所述风电机组的偏航状态。
可选地,所述第一确定模块602用于:
根据预设的风速间隔,将所述目标运行数据中的多个风速划分为多个风速区间,并根据所述多个风速区间包括的数据量确定目标风速区间;
根据预设的角度间隔,将所述目标风速区间中的多个机舱与风向的夹角划分为多个角度区间;
确定每一角度区间内包括的有功功率的均值和中位数,得到均值集合和中位数集合;
将所述均值集合中的最大值确定为所述目标均值,并将所述中位数集合的最大值确定为所述目标中位数。
可选地,所述第二确定模块603用于:
确定所述目标均值对应的第一角度区间和所述目标中位数对应的第二角度区间是否满足预设的一致性条件;
在所述第一角度区间和所述第二角度区间满足预设的一致性条件的情况下,将所述第一角度区间对应的风速区间确定为第一风速区间,并将所述第二角度区间对应的风速区间确定为第二风速区间;
确定所述第一风速区间是否满足预设的单调性条件;
在所述第一风速区间满足预设的单调性条件的情况下,确定所述风电机组的偏航误差角度。
可选地,所述第二确定模块603用于:
确定所述第一角度区间对应的第一位次和所述第二角度区间对应的第二位次;
计算所述第一位次和所述第二位次的差值;
在所述差值小于等于预设差值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第一角度区间和所述第二角度区间满足所述一致性条件。
可选地,所述第二确定模块603用于:
确定所述第一风速区间包括的均值集合;
确定所述第一角度区间的第一最小值和所述第二角度区间的第二最小值;
在所述第一最小值和所述第二最小值均大于等于0,且所述第一风速区间内的均值随机舱与风向的夹角递增,或者所述第一最小值和所述第二最小值均小于0,且所述第一风速区间内的均值随机舱与风向的夹角递减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第一风速区间满足所述单调性条件。
可选地,根据以下计算式确定所述风电机组的偏航误差角度:
Figure BDA0003876187330000141
其中,θs表示所述偏航误差角度,θm1表示所述第一最小值,θm2表示所述第二最小值。
可选地,所述获取模块601用于:
获取风电机组的偏航系统的历史运行数据,所述历史运行数据包括所述风电机组在任一时刻的风速、有功功率以及机舱与风向的夹角;
确定所述历史运行数据中的满足以下条件的运行数据为目标运行数据:
vin≤vt≤vr
pt≥0
0≤θt≤θ0
0<ω(1,t)1
0<ω(2,t)2
0<ω(3,t)3
(vt,pt)位于曲线p=f(v)+σ下方,且位于曲线p=f(v)-σ上方;
其中,vt表示所述风电机组在t时刻的风速,vin表示所述风电机组的切入风速,vr表示所述风电机组的额定风速,pt表示所述风电机组在t时刻的有功功率,θt表示在t时刻时,所述风电机组的机舱与风向的夹角,θ0表示所述风电机组的机舱与风向的夹角的上限值,ω(1,t)表示所述风电机组的第一桨距角,ω(2,t)表示所述风电机组的第二桨距角,ω(3,t)表示所述风电机组的第三桨距角,ω1表示所述第一桨距角的上限值,ω2表示所述第二桨距角的上限值,ω3表示所述第三桨距角的上限值,p=f(v)表示所述风电机组的标准风速功率曲线,σ表示所述风电机组的功率波动值。
关于上述实施例中的装置,其中各个模块执行操作的具体方式已经在有关该方法的实施例中进行了详细描述,此处将不做详细阐述说明。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本公开提供的风电机组偏航检测方法的步骤。
图7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电子设备700的框图。如图7所示,该电子设备700可以包括:处理器701,存储器702。该电子设备700还可以包括多媒体组件703,输入/输出(I/O)接口704,以及通信组件705中的一者或多者。
其中,处理器701用于控制该电子设备700的整体操作,以完成上述的风电机组偏航检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存储器702用于存储各种类型的数据以支持在该电子设备700的操作,这些数据例如可以包括用于在该电子设备700上操作的任何应用程序或方法的指令,以及应用程序相关的数据,例如联系人数据、收发的消息、图片、音频、视频等等。该存储器702可以由任何类型的易失性或非易失性存储设备或者它们的组合实现,例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tatic Random Access Memory,简称SRA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 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简称EE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简称EP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简称PROM),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简称ROM),磁存储器,快闪存储器,磁盘或光盘。多媒体组件703可以包括屏幕和音频组件。其中屏幕例如可以是触摸屏,音频组件用于输出和/或输入音频信号。例如,音频组件可以包括一个麦克风,麦克风用于接收外部音频信号。所接收的音频信号可以被进一步存储在存储器702或通过通信组件705发送。音频组件还包括至少一个扬声器,用于输出音频信号。I/O接口704为处理器701和其他接口模块之间提供接口,上述其他接口模块可以是键盘,鼠标,按钮等。这些按钮可以是虚拟按钮或者实体按钮。通信组件705用于该电子设备700与其他电子设备之间进行有线或无线通信。无线通信,例如Wi-Fi,蓝牙,近场通信(Near FieldCommunication,简称NFC),2G、3G、4G、NB-IOT、eMTC、或其他5G等等,或它们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在此不做限定。因此相应的该通信组件705可以包括:Wi-Fi模块,蓝牙模块,NFC模块等等。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电子设备700可以被一个或多个应用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简称ASIC)、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Signal Processor,简称DSP)、数字信号处理设备(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 Device,简称DSPD)、可编程逻辑器件(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简称PLD)、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简称FPGA)、控制器、微控制器、微处理器或其他电子元件实现,用于执行上述的风电机组偏航检测方法。
在另一示例性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包括程序指令的计算机可读介质,该程序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的风电机组偏航检测方法的步骤。例如,该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为上述包括程序指令的存储器702,上述程序指令可由电子设备700的处理器701执行以完成上述的风电机组偏航检测方法。
在另一示例性实施例中,还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包含能够由可编程的装置执行的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具有当由该可编程的装置执行时用于执行上述的风电机组偏航检测方法的代码部分。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公开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公开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公开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公开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公开的保护范围。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公开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此外,本公开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公开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公开所公开的内容。

Claims (10)

1.一种风电机组偏航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风电机组的偏航系统的目标运行数据,所述目标运行数据包括所述风电机组在任一时刻的风速、有功功率以及机舱与风向的夹角;
根据所述目标运行数据确定所述风电机组的功率的目标均值和目标中位数;
根据所述目标均值和所述目标中位数,确定所述风电机组的偏航误差角度;
根据所述偏航误差角度确定所述风电机组的偏航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目标运行数据确定所述风电机组的功率的目标均值和目标中位数,包括:
根据预设的风速间隔,将所述目标运行数据中的多个风速划分为多个风速区间,并根据所述多个风速区间包括的数据量确定目标风速区间;
根据预设的角度间隔,将所述目标风速区间中的多个机舱与风向的夹角划分为多个角度区间;
确定每一角度区间内包括的有功功率的均值和中位数,得到均值集合和中位数集合;
将所述均值集合中的最大值确定为所述目标均值,并将所述中位数集合的最大值确定为所述目标中位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所述目标均值和所述目标中位数,确定所述风电机组的偏航误差角度,包括:
确定所述目标均值对应的第一角度区间和所述目标中位数对应的第二角度区间是否满足预设的一致性条件;
在所述第一角度区间和所述第二角度区间满足预设的一致性条件的情况下,将所述第一角度区间对应的风速区间确定为第一风速区间,并将所述第二角度区间对应的风速区间确定为第二风速区间;
确定所述第一风速区间是否满足预设的单调性条件;
在所述第一风速区间满足预设的单调性条件的情况下,确定所述风电机组的偏航误差角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所述目标均值对应的第一角度区间和所述目标中位数对应的第二角度区间是否满足预设的一致性条件,包括:
确定所述第一角度区间对应的第一位次和所述第二角度区间对应的第二位次;
计算所述第一位次和所述第二位次的差值;
在所述差值小于等于预设差值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第一角度区间和所述第二角度区间满足所述一致性条件。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所述第一风速区间是否满足预设的单调性条件,包括:
确定所述第一风速区间包括的均值集合;
确定所述第一角度区间的第一最小值和所述第二角度区间的第二最小值;
在所述第一最小值和所述第二最小值均大于等于0,且所述第一风速区间内的均值随机舱与风向的夹角递增,或者所述第一最小值和所述第二最小值均小于0,且所述第一风速区间内的均值随机舱与风向的夹角递减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第一风速区间满足所述单调性条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以下计算式确定所述风电机组的偏航误差角度:
Figure FDA0003876187320000031
其中,θs表示所述偏航误差角度,θm1表示所述第一最小值,θm2表示所述第二最小值。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风电机组的偏航系统的目标运行数据,包括:
获取所述偏航系统的历史运行数据,所述历史运行数据包括所述风电机组在任一时刻的风速、有功功率以及机舱与风向的夹角;
确定所述历史运行数据中的满足以下条件的运行数据为目标运行数据:
vin≤vt≤vr
pt≥0
0≤θt≤θ0
0<ω(1,t)<ω1
0<ω(2,t)<ω2
0<ω(3,t)<ω3
(vt,pt)位于曲线p=f(v)+σ下方,且位于曲线p=f(v)-σ上方;
其中,vt表示所述风电机组在t时刻的风速,vin表示所述风电机组的切入风速,vr表示所述风电机组的额定风速,pt表示所述风电机组在t时刻的有功功率,θt表示在t时刻时,所述风电机组的机舱与风向的夹角,θ0表示所述风电机组的机舱与风向的夹角的上限值,ω(1,t)表示所述风电机组的第一桨距角,ω(2,t)表示所述风电机组的第二桨距角,ω(3,t)表示所述风电机组的第三桨距角,ω1表示所述第一桨距角的上限值,ω2表示所述第二桨距角的上限值,ω3表示所述第三桨距角的上限值,p=f(v)表示所述风电机组的标准风速功率曲线,σ表示所述风电机组的功率波动值。
8.一种风电机组偏航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风电机组的偏航系统的目标运行数据,所述目标运行数据包括所述风电机组在任一时刻的风速、有功功率以及机舱与风向的夹角;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目标运行数据确定所述风电机组的功率的目标均值和目标中位数;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目标均值和所述目标中位数,确定所述风电机组的偏航误差角度;
第三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偏航误差角度确定所述风电机组的偏航状态。
9.一种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10.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存储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
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中的所述计算机程序,以实现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CN202211216250.XA 2022-09-30 2022-09-30 风电机组偏航检测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Pending CN11565384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216250.XA CN115653847A (zh) 2022-09-30 2022-09-30 风电机组偏航检测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216250.XA CN115653847A (zh) 2022-09-30 2022-09-30 风电机组偏航检测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653847A true CN115653847A (zh) 2023-01-31

Family

ID=849846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216250.XA Pending CN115653847A (zh) 2022-09-30 2022-09-30 风电机组偏航检测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653847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731158A1 (en) Wind farm noise prediction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KR102462570B1 (ko) 요-바람 이상 검출 방법 및 장치, 및 그 디바이스 및 저장 매체
US10253758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optimizing wind farm performance
US20170022974A1 (en) Operating wind turbines
WO2019127975A1 (zh) 在极端湍流风况下控制风力发电机组变桨的方法和装置
WO2022048228A1 (zh) 风电机组的载荷控制方法和装置
EP3263890A1 (en)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feedforward control of wind turbines
CN111311021A (zh) 一种风电场理论功率预测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Gaidai et al. Novel reliability method validation for floating wind turbines
US11867154B2 (en) Operating a wind turbine with sensors implemented by a trained machine learning model
CN115653847A (zh) 风电机组偏航检测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3236487A (zh) 风电场噪声控制方法、系统、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KR101556229B1 (ko) 풍력발전단지 출력 제어 방법
CN110008583B (zh) 风电场中风资源情况的预测方法及系统
CN111577544A (zh) 风机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3343733B (zh) 基于风速功率曲线的风机发电功率预警方法
CN116933570B (zh) 风电场再开发过程中的发电量评估方法和装置
CN115169119A (zh) 尾流损失的评估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EP4097351B1 (en) Method for computer-implemented controlling of one or more wind turbines in a wind farm
CN111082457B (zh) 一种风电消纳能力分析方法
CN116204841A (zh) 一种基于运行数据的风电场可控尾流识别方法及系统
CN117538558A (zh) 一种海上风电气象预测预警方法、系统及终端设备
CN117869183A (zh) 风电机组偏航校准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16412084A (zh) 风电场场群的传感器参数标定方法、装置、系统及介质
CN116720437A (zh) 风电机组叶片净空距离的建模方法、系统、终端及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40305

Address after: F17, Block C, International Investment Building, No. 6-9, Fuchengmen North Street, Xicheng District, Beijing 100,034

Applicant after: Longyuan (Beijing) New Energy Engineering Technolo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No. 6-9, Fuchengmen North Street, Xicheng District, Beijing 100034 (15/F, Block C, International Investment Building)

Applicant before: ZHONGNENG POWER-TECH DEVELOPMENT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