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653768A - 摩托车双缸发动机的控制方法、装置和系统 - Google Patents

摩托车双缸发动机的控制方法、装置和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653768A
CN115653768A CN202211322816.7A CN202211322816A CN115653768A CN 115653768 A CN115653768 A CN 115653768A CN 202211322816 A CN202211322816 A CN 202211322816A CN 115653768 A CN115653768 A CN 11565376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ngine
cylinder
stroke
missing
toot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322816.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余华荣
杨金霖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men Dachangjiang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men Dachangjiang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men Dachangjiang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men Dachangjiang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322816.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653768A/zh
Publication of CN11565376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65376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10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ICE] based vehicles
    • Y02T10/40Engine management systems

Landscapes

  • Combined Controls Of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摩托车双缸发动机的控制方法、装置、系统、存储介质和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方法包括:当摩托车发动机处于启动工况中,检测摩托车曲轴上的缺齿;当检测到所述缺齿时,基于所述缺齿的缺齿预测位置,确定摩托车的发动机左缸对应的第一左缸行程信息、所述摩托车的发动机右缸对应的第一右缸行程信息;根据所述第一左缸行程信息和所述第一右缸行程信息,确定所述发动机的当前行程是否满足初始工况运行条件;若确定满足所述初始工况运行条件,则控制所述双缸发动机在每个工作循环中进行单次燃油喷射、两次点火。采用本方法能够提升燃油利用率,节省燃油。

Description

摩托车双缸发动机的控制方法、装置和系统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摩托车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摩托车双缸发动机的控制方法、装置、系统、存储介质和计算机程序产品。
背景技术
随着摩托车技术的发展,摩托车的排放法规越来越严格,通过电控汽油喷射系统在发动机的工作行程中进行喷油,由此实现发动机的功率输出。
然而在发动机行程判别前,传统的喷油方式多为在发动机的每个工作循环中进行两次燃油喷射,由于在做功或压缩行程喷射的汽油容易附着于进气道壁面,难以进入气缸被有效利用,由此会引起排放升高,导致燃油浪费的问题。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能够提高燃油利用率、降低排放、减少积碳的摩托车双缸发动机的控制方法、装置、系统、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和计算机程序产品。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摩托车双缸发动机的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当摩托车发动机处于启动工况中,检测摩托车曲轴上的缺齿;
当检测到所述缺齿时,基于所述缺齿的缺齿预测位置,确定摩托车的发动机左缸对应的第一左缸行程信息、所述摩托车的发动机右缸对应的第一右缸行程信息;
根据所述第一左缸行程信息和所述第一右缸行程信息,确定所述发动机的当前行程是否满足初始工况运行条件;
若确定满足所述初始工况运行条件,则控制所述双缸发动机在每个工作循环中进行单次燃油喷射、两次点火。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缺齿预测位置包括缺齿第一预测位置和缺齿第二预测位置;所述基于所述缺齿的缺齿预测位置,确定摩托车的发动机左缸对应的第一左缸行程信息、所述摩托车的发动机右缸对应的第一右缸行程信息,包括:
若所述缺齿第一预测位置为所述发动机的左缸压缩行程,则确定所述发动机左缸的缺齿前行程包括第一左缸吸气行程;
若所述缺齿第二预测位置为所述发动机的左缸排气行程,则确定所述发动机右缸处于右缸膨胀行程,以及确定所述发动机右缸的缺齿前行程为右缸压缩行程;
获取所述第一左缸吸气行程的第一左缸进气压力,作为第一左缸行程信息;
获取所述右缸膨胀行程对应的预设膨胀曲轴凸齿之间的第一时间,以及获取所述右缸压缩行程对应的预设压缩曲轴凸齿之间的第二时间,将所述第一时间和所述第二时间作为第一右缸行程信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基于所述缺齿的缺齿预测位置,确定摩托车的发动机左缸对应的第一左缸行程信息、所述摩托车的发动机右缸对应的第一右缸行程信息,包括:
若所述缺齿第一预测位置为所述发动机的左缸压缩行程,则确定所述发动机右缸的缺齿后行程包括右缸吸气行程;
若所述缺齿第二预测位置为所述发动机的左缸排气行程,则确定所述发动机左缸的缺齿后行程包括第二左缸吸气行程;
获取所述右缸吸气行程的右缸进气压力,作为第一右缸行程信息;获取所述第二左缸吸气行程对应的第二左缸进气压力,作为第一左缸行程信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控制所述发动机在每个工作循环进行单次燃油喷射、两次点火之后,还包括:
若所述第一左缸行程信息为第一左缸进气压力,且根据所述第一左缸进气压力确定所述发动机的当前行程满足初始工况运行条件,则确定所述缺齿的缺齿实际位置为所述发动机的左缸压缩行程,在所述缺齿实际位置为所述左缸压缩行程下获取所述摩托车的发动机右缸对应的第二右缸行程信息;
根据所述第二右缸行程信息,确定是否满足目标工况运行条件;
若确定满足所述目标工况运行条件,则控制所述双缸发动机在每个工作循环进行单次燃油喷射、单次点火。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控制所述发动机在每个工作循环进行单次燃油喷射、两次点火之后,还包括:
若所述第一右缸行程信息为第一时间和第二时间,且根据所述第一时间和第二时间确定所述发动机的当前行程满足初始工况运行条件,则确定所述缺齿的缺齿实际位置为所述发动机的左缸排气行程,在所述缺齿实际位置为所述左缸排气行程下获取所述摩托车的发动机左缸对应的第二左缸行程信息;
根据所述第二左缸行程信息,确定所述发动机的当前行程是否满足目标工况运行条件;
若确定满足所述目标工况运行条件,则控制所述双缸发动机在每个工作循环进行单次燃油喷射、单次点火。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
若确定不满足所述目标工况运行条件,则控制所述双缸发动机在每个工作循环中进行两次燃油喷射、两次点火,直至所述当前行程满足所述目标工况运行条件。
第二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摩托车双缸发动机的控制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检测模块,用于当摩托车发动机处于启动工况中,检测摩托车曲轴上的缺齿;
信息获取模块,用于当检测到所述缺齿时,基于所述缺齿的缺齿预测位置,确定摩托车的发动机左缸对应的第一左缸行程信息、所述摩托车的发动机右缸对应的第一右缸行程信息;
信息处理模块,用于当检测到所述缺齿时,基于所述缺齿的缺齿预测位置,确定摩托车的发动机左缸对应的第一左缸行程信息、所述摩托车的发动机右缸对应的第一右缸行程信息;
控制模块,用于若确定满足所述初始工况运行条件,则控制所述双缸发动机在每个工作循环中进行单次燃油喷射、两次点火。
第三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摩托车双缸发动机的控制系统,包括控制器,分别通信连接所述控制器的发动机左缸、发动机右缸、喷油器以及点火开关;所述喷油器连接所述发动机左缸、所述发动机右缸,用于根据所述控制器的控制,向所述发动机左缸、所述发动机右缸喷油;所述点火开关连接所述发动机左缸、所述发动机右缸,用于根据所述控制器的控制,向所述发动机左缸、所述发动机右缸点火;所述控制器用于执行上述摩托车双缸发动机的控制方法的步骤。
第四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摩托车双缸发动机的控制方法的步骤。
第五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摩托车双缸发动机的控制方法的步骤。
上述摩托车双缸发动机的控制方法、装置、系统、存储介质和计算机程序产品,当摩托车发动机处于启动工况中,检测摩托车曲轴上的缺齿;当检测到所述缺齿时,基于所述缺齿的缺齿预测位置,确定摩托车的发动机左缸对应的第一左缸行程信息、所述摩托车的发动机右缸对应的第一右缸行程信息;根据所述第一左缸行程信息和所述第一右缸行程信息,确定所述发动机的当前行程是否满足初始工况运行条件;若确定满足所述初始工况运行条件,则控制所述双缸发动机在每个工作循环中进行单次燃油喷射、两次点火。由此,通过缺齿的缺齿预测位置,确定出发动机左缸的第一左缸行程信息以及发动机右缸的第一行程信息,由此可以结合左缸和右缸的行程信息,来判断发动机的当前行程是否满足初始工况运行条件,以此来确定喷油方式和点火方式,相较于传统喷油器在每个工作循环进行两次燃油喷射的方式,可以节省燃油,提升燃油利用率。
附图说明
图1为一个实施例中发动机工作流程示意图;
图2为一个实施例中双缸发动机的工作行程比对示意图;
图3为一个实施例中摩托车双缸发动机的控制方法的曲轴结构示意图;
图4为一个实施例中摩托车双缸发动机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另一个实施例中摩托车双缸发动机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6为一个实施例中凸齿和发动机行程说明示意图;
图7为另一个实施例中凸齿和发动机行程说明示意图;
图8为一个实施例中摩托车双缸发动机的控制方法的燃油喷射示意图;
图9为另一个实施例中摩托车双缸发动机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0为一个实施例中摩托车双缸发动机的控制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11为一个实施例中摩托车双缸发动机的控制系统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摩托车双缸发动机的控制方法,可以应用于双缸发动机的摩托车,其中,双缸发动机包括发动机左缸和发动机右缸,发动机左缸和发动机右缸共用一根曲轴,双缸发动机可以通过将化学能转换为机械能,完成发动机对外做功。
其中,当摩托车的发动机处于启动工况中,发动机开始工作,如图1所示,发动机完成一个工作循环包括四个行程:吸气行程、压缩行程、做功(膨胀)行程以及排气行程,各不同的行程分别有相应的行程特点,具体的,吸气行程:活塞下行,气缸内产生真空度,吸入燃油混合气;压缩行程活塞上行,进入气缸内的混合气被压缩,在上止点附近混合气被点燃;膨胀行程活塞下行,已压缩的混合气燃烧,燃烧产生的爆发压力推动活塞做功,并对外输出;排气行程,通过活塞向上运动,将气缸内燃烧后的气体推出气缸外。其中,每个行程曲轴随活塞旋转180°,曲轴旋转2圈完成1个工作循环,并对外输出1次功。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发动机左缸和发动机右缸的曲轴夹角为180°,因此,当发动机左缸和发动机右缸共用一个曲轴时,参考图2所示,当发动机左缸的发动机行程为排气行程时,发动机右缸的发动机行程为膨胀行程,当发动机左缸的发动机行程为吸气行程时,发动机右缸的发动机行程为排气行程,当发动机左缸的发动机行程为压缩行程时,发动机右缸的发动机行程为吸气行程,当发动机左缸的发动机行程为膨胀行程时,发动机右缸的发动机行程为压缩行程,因此,发动机左缸的排气行程和发动机右缸的膨胀行程的曲轴飞轮凸齿信号是相同的,发动机左缸的吸气行程和发动机右缸的排气行程的曲轴飞轮凸齿信号是相同的,发动机左缸的压缩行程和发动机右缸的吸气行程的曲轴飞轮凸齿信号是相同的,发动机左缸的膨胀行程和发动机右缸的压缩行程的曲轴飞轮凸齿信号是相同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为曲轴凸齿的布置示意图,其中,曲轴(曲轴飞轮)上等间隔的设置凸齿,通过曲轴位置传感器可以检测曲轴上各凸齿的位置,曲轴上在某部位不设置凸齿,即为缺齿(如图3缺2个齿(23/24)),曲轴上的各凸齿、缺齿分别对应了发动机的各个行程,即发动机运转,曲轴会转动,在转动过程中,各个行程中均会对应有相应的凸齿,其中,也会存在有行程会同时对应有凸齿、以及缺齿的情况。
其中,在设计曲轴上缺齿的位置时,缺齿位置可以是指相对于发动机左缸的各行程的位置,也可以是指相对于发动机右缸的各行程的位置,例如,若缺齿位置是指相对于发动机右缸的各行程的位置,则缺齿位置可以设置在位于右缸TDC(上止点)后15°~165°的位置,即发动机右缸行程的膨胀行程、吸气行程等均可以为缺齿位置,本申请实施例中,均以缺齿位置是相对于发动机左缸的各行程的位置为例进行说明,则缺齿位置可以设置在发动机左缸的排气行程,也可以设置在发动机左缸的压缩行程等。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摩托车发动机运转中,需要通过喷油器往气缸中喷射燃油、以及点火线圈点火以实现能量的转换,此处完成发动机的对外做功过程,因此,当摩托车的发动机处于启动工况中,摩托车的ECU(电喷控制单元),检测摩托车曲轴上的缺齿;当检测到所述缺齿时,基于所述缺齿的缺齿预测位置,确定摩托车的发动机左缸对应的第一左缸行程信息、所述摩托车的发动机右缸对应的第一右缸行程信息;根据所述第一左缸行程信息和所述第一右缸行程信息,确定所述发动机的当前行程是否满足初始工况运行条件;若确定满足所述初始工况运行条件,则控制所述双缸发动机在每个工作循环中进行单次燃油喷射、两次点火,从而可以有效提升燃油利用率。
其中,摩托车的ECU可采用控制主板,控制主板上可设置CPU(Central ProcessingUnit,中央处理器)、MCU(Micro Control Unit,微控制单元)等器件。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提供了一种摩托车双缸发动机的控制方法,以该方法应用于摩托车的电喷控制单元为例进行说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402,当摩托车发动机处于启动工况中,检测摩托车曲轴上的缺齿。
其中,发动机可以是二轮摩托车的发动机,发动机可将进入气缸中的燃料混合物点燃使其燃烧所产生的热能变为机械能,并由曲轴(曲轴飞轮)将动力通过传动机构传给摩托车后轮而变为车辆行驶动力的机械。传动机构可包括曲轴,连接曲轴的连杆,以及连接连杆的活塞。其中,曲轴是发动机中的部件,曲轴承受连杆传来的力,并将其转变为转矩通过曲轴输出并驱动发动机上其他附件工作。其中,缺齿是指在曲轴飞轮上的某位置,不设置凸齿,即为缺齿。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发动机处于启动工况中,即发动机开始运转,ECU可以检测摩托车曲轴上的缺齿位置,结合图3所示,各凸齿是等距设置的,两个相邻凸齿之间的间隔可以均设置为15度,ECU会记录每两个相邻凸齿之间(编号0~编号1、编号1~编号2……编号20~编号21)的时间。其中,ECU通过将各凸齿之间的时间进行比较,即可判别缺齿位置,具体的,若某两个凸齿之间的时间明显大于其他各相邻凸齿之间的时间,则ECU可以确定这两个凸齿之间存在缺齿。
步骤S404,当检测到所述缺齿时,基于所述缺齿的缺齿预测位置,确定摩托车的发动机左缸对应的第一左缸行程信息、所述摩托车的发动机右缸对应的第一右缸行程信息。
其中,缺齿预测位置是指预测的缺齿可能所处的发动机工作循环中的工作行程,其中,缺齿的实际位置是在设计曲轴时确定的,其中,缺齿可以设计在吸气行程、压缩行程、膨胀行程以及排气行程中的任意一个行程,本申请实施例中,缺齿预测位置可以为发动机左缸的左缸排气行程,也可以为发动机左缸的左缸压缩行程。
其中,第一左缸行程信息是指与左缸发动机的行程相关的信息,第一右缸行程信息是指与右缸发动机的行程相关的信息,第一左缸行程信息和第一右缸行程信息是与缺齿预测位置相关的,因此,当ECU确定出缺齿预测位置后,则可以对应的确定发动机左缸的第一左缸行程信息以及发动机右缸的第一右缸行程信息,例如,若缺齿预测位置为左缸发动机的排气行程,则第一左缸行程信息可以是指缺齿后的工作行程的进气压力,若缺齿预测位置为左缸发动机的压缩行程,则第一右缸行程可以为缺齿后的工作行程的进气压力。
步骤S406,根据所述第一左缸行程信息和所述第一右缸行程信息,确定所述发动机的当前行程是否满足初始工况运行条件。
其中,发动机的当前行程是指发动机在处于启动工况之后所处的行程,初始工况运行条件是指设定的用于对当前行程进行行程预判的条件,其中,初始工况运行条件可以是指发动机的当前行程是否处于左缸的排气行程,也可以是指发动机的当前行程是否处于左缸的压缩行程,具体的初始工况运行条件可以根据实际缺齿所处的工作行程进行适应性调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ECU在获得第一左缸行程信息和第一右缸行程信息之后,可以根据第一左缸行程信息和第一右缸行程信息,确定发动机的当前行程是否满足初始工况运行条件。
步骤S408,若确定满足所述初始工况运行条件,则控制所述双缸发动机在每个工作循环中进行单次燃油喷射、两次点火。
其中,单次燃油喷射是指双缸发动机的一个工作循环中只进行一次燃油喷射,两次点火是指在发动机的一个工作循环中进行两次点火,由此,当ECU确定满足初始工况运行条件时,控制双缸发动机在每个工作循环进行单次燃油喷射、两次点火,可以解决燃油浪费的问题。
上述摩托车双缸发动机的控制方法中,当摩托车发动机处于启动工况中,检测摩托车曲轴上的缺齿;当检测到所述缺齿时,基于所述缺齿的缺齿预测位置,确定摩托车的发动机左缸对应的第一左缸行程信息、所述摩托车的发动机右缸对应的第一右缸行程信息;根据所述第一左缸行程信息和所述第一右缸行程信息,确定所述发动机的当前行程是否满足初始工况运行条件;若确定满足所述初始工况运行条件,则控制所述双缸发动机在每个工作循环中进行单次燃油喷射、两次点火。由此,通过缺齿的缺齿预测位置,确定出发动机左缸的第一左缸行程信息以及发动机右缸的第一行程信息,由此可以结合左缸和右缸的行程信息,来判断发动机的当前行程是否满足初始工况运行条件,以此来确定喷油方式和点火方式,相较于当前喷油器在每个工作循环进行两次燃油喷射的方式,可以节省燃油,提升燃油利用率。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所述缺齿预测位置包括缺齿第一预测位置和缺齿第二预测位置;所述基于所述缺齿的缺齿预测位置,确定摩托车的发动机左缸对应的第一左缸行程信息、所述摩托车的发动机右缸对应的第一右缸行程信息,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502,若所述缺齿第一预测位置为所述发动机的左缸压缩行程,则确定所述发动机左缸的缺齿前行程包括第一左缸吸气行程。
其中,若缺齿第一预测位置为发动机的左缸压缩行程,则ECU在检测到缺齿时,可以结合缺齿设置于发动机的左缸行程时,相应的发动机的左缸和发动机右缸的行程特点,确定发动机左缸的缺齿前行程包括第一左缸吸气行程,ECU可以查找第一左缸吸气行程对应的左缸进气压力(第一左缸吸气行程是吸气行程,进气压力正常来说为负压)。
步骤S504,若所述缺齿第二预测位置为所述发动机的左缸排气行程,则确定所述发动机右缸处于右缸膨胀行程,以及确定所述发动机右缸的缺齿前行程为右缸压缩行程。
其中,若缺齿第二预测位置为发动机的左缸排气行程,则ECU基于左缸排气行程的特点,在检测到缺齿时,发动机右缸处于右缸膨胀行程,以及右缸的缺齿前行程为右缸压缩行程(右缸压缩行程,角速度较慢,齿间距时间较长,与其他行程构成明显区别)。
步骤S506,获取所述第一左缸吸气行程的第一左缸进气压力,作为第一左缸行程信息;获取所述右缸膨胀行程对应的预设膨胀曲轴凸齿之间的第一时间,以及获取所述右缸压缩行程对应的预设压缩曲轴凸齿之间的第二时间,将所述第一时间和所述第二时间作为第一右缸行程信息。
其中,第一左缸吸气行程为左缸发动机的缺齿前行程,因此,ECU可以获得第一左缸吸气行程的第一左缸进气压力作为第一左缸行程信息,预设膨胀曲轴凸齿之间的第一时间,是指针对右缸膨胀行程,曲轴转过连续两个凸齿所需要花费的时间(如从2号凸齿到3号凸齿所需要的时间),第一时间也可以是指右缸膨胀行程中,曲轴转过不连续的两个凸齿(如从2号凸齿到4号凸齿)所需要花费的时间,第二时间是指针对右缸压缩行程,曲轴转过连续两个凸齿所需要花费的时间(如从18号凸齿到19号凸齿所需要的时间),第二时间也可以是指右缸压缩行程中,曲轴转过不连续的两个凸齿(如从18号凸齿到20号凸齿)所需要花费的时间,其中,在确定第一时间和第二时间时,具体凸齿的选取可以根据实际的情况进行适应性调整。
上述实施例中,通过分别针对发动机的左缸的左缸压缩行程,确定相应的第一左缸进气压力作为第一左缸行程信息,以及针对发动机的左缸的左缸排气行程,确定相应的第一时间和第二时间作为第一右缸行程信息,由于同时结合左缸和右缸的行程特点,从时间以及压力的角度对发动机的当前行程进行判断,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行程判断的准确性。
其中,在上述实施例中,说明了在缺齿第一预测位置为左缸发动机的左缸压缩行程时,如何确定第一左缸行程信息,以及在缺齿第二预测位置为发动机的左缸排气行程时,如何确定第一右缸行程信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缺齿预测位置包括缺齿第一预测位置和缺齿第二预测位置;所述基于所述缺齿的缺齿预测位置,确定摩托车的发动机左缸对应的第一左缸行程信息、所述摩托车的发动机右缸对应的第一右缸行程信息,还包括:
若所述缺齿第一预测位置为所述发动机的左缸压缩行程,则确定所述发动机右缸的缺齿后行程包括右缸吸气行程;
若所述缺齿第二预测位置为所述发动机的左缸排气行程,则确定所述发动机左缸的缺齿后行程包括第二左缸吸气行程;
获取所述右缸吸气行程的右缸进气压力,作为第一右缸行程信息;获取所述第二左缸吸气行程对应的第二左缸进气压力,作为第一左缸行程信息。
本实施例中,针对缺齿第一预测位置为发动机的左缸压缩行程时,来确定第一右缸行程信息,以及在缺齿第二预测位置为发动机的左缸排气行程时,来确定第一左缸行程信息。
其中,若缺齿第一预测位置为发动机的左缸压缩行程,则ECU在检测到缺齿时,可以结合缺齿设置于发动机的左缸行程时,相应的发动机左缸和发动机右缸的行程特点,确定发动机右缸的缺齿后行程包括右缸吸气行程,以及确定发动机左缸的缺齿后行程包括第二左缸吸气行程。
当确定发动机右缸的缺齿后行程包括右缸吸气行程、发动机左缸的缺齿后行程包括第二左缸吸气行程,则可以获取右缸吸气行程的右缸进气压力,作为第一右缸行程信息;获取第二左缸吸气行程对应的第二左缸进气压力,作为第一左缸行程信息。
上述实施例中,ECU通过分别针对发动机的左缸的左缸压缩行程,确定相应的右缸进气压力作为第一右缸行程信息,以及针对发动机的左缸的左缸排气行程,确定相应的第二左缸进气压力作为第一左缸行程信息,由于同时结合左缸和右缸的行程特点(选取发动机左缸的缺齿后行程、发动机右缸的缺齿后行程),从压力的角度对发动机的当前行程进行判断,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后续行程判断的准确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控制所述发动机在每个工作循环进行单次燃油喷射、两次点火之后,还包括:若所述第一左缸行程信息为第一左缸进气压力,且根据所述第一左缸进气压力确定所述发动机的当前行程满足初始工况运行条件,则确定所述缺齿的缺齿实际位置为所述发动机的左缸压缩行程,在所述缺齿实际位置为所述左缸压缩行程下获取所述摩托车的发动机右缸对应的第二右缸行程信息;根据所述第二右缸行程信息,确定是否满足目标工况运行条件;若确定满足所述目标工况运行条件,则控制所述双缸发动机在每个工作循环进行单次燃油喷射、单次点火。
其中,第二右缸行程信息是相对于第一左缸行程信息的右缸行程信息,目标工况运行条件是指设定的用于对当前行程进行行程终判的条件,在经过行程初判之后,通过设定目标工况运行条件,可以提升行程判断的准确性,其中,目标工况运行条件可以是指发动机的当前行程是否处于左缸的排气行程,也可以是指发动机的当前行程是否处于左缸的压缩行程,具体的目标工况运行条件可以根据缺齿实际所处的工作行程进行适应性调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若第一左缸行程信息为第一左缸进气压力,则表示当前是针对缺齿位置是设置在左缸压缩行程时展开的判断,若ECU根据第一左缸进气压力确定发动机的当前行程满足初始工况运行条件,则ECU确定缺齿的缺齿实际位置为发动机的左缸压缩行程,在缺齿实际位置为左缸压缩行程下,ECU可以获取摩托车的发动机右缸对应的第二右缸行程信息。在获取到第二右缸行程信息之后,可以根据第二右缸行程信息,确定是否满足目标工况运行条件;若确定满足目标工况运行条件,则控制双缸发动机在每个工作循环进行单次燃油喷射、单次点火。由此可以进行进一步的行程判断,提升行程判断的可靠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当第一左缸行程信息包括第一左缸进气压力时,ECU可以判断第一左缸进气压力是否为负压(例如,若第一左缸进气压力比环境大气压力低10kpa(可设定)以上,则可以确定为负压),若为负压,则ECU确定满足初始工况运行条件,则可以确定缺齿位置是设置在发动机的左缸压缩行程的。
上述实施例中,通过结合发动机的吸气行程活塞下行,进气压为负压的特点,判断第一左缸进气压力是否为负压,由此判断是否满足初始工况运行条件,通过从压力的角度展开判断,提升判断的准确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控制所述发动机在每个工作循环进行单次燃油喷射、两次点火之后,还包括:
若所述第一右缸行程信息为第一时间和第二时间,且根据所述第一时间和第二时间确定所述发动机的当前行程满足初始工况运行条件,则确定所述缺齿的缺齿实际位置为所述发动机的左缸排气行程,在所述缺齿实际位置为所述左缸排气行程下获取所述摩托车的发动机左缸对应的第二左缸行程信息;根据所述第二左缸行程信息,确定所述发动机的当前行程是否满足目标工况运行条件;若确定满足所述目标工况运行条件,则控制所述双缸发动机在每个工作循环进行单次燃油喷射、单次点火。
其中,第二左缸行程信息是相对于第一右缸行程信息的左缸行程信息,若第一右缸行程信息为第一时间和第二时间,则表示当前是针对缺齿位置是设置在左缸排气行程时展开的判断,若ECU根据第一时间和第二时间确定发动机的当前行程满足初始工况运行条件,则ECU确定缺齿的缺齿实际位置为发动机的左缸排气行程,在缺齿实际位置为左缸排气行程下,ECU可以获取摩托车的发动机右缸对应的第二左缸行程信息。在获取到第二左缸行程信息之后,可以根据第二左缸行程信息,确定是否满足目标工况运行条件;若确定满足目标工况运行条件,则控制双缸发动机在每个工作循环进行单次燃油喷射、单次点火。
上述实施例中,只有在第二左缸行程信息满足目标工况运行条件时,ECU才会控制双缸发动机在每个工作循环进行单次燃油喷射、单次点火,一方面,在满足初始工况运行条件后,每一个工作循环单次燃油喷射、两次点火,则可以节省燃油,以及保证必然会有在发动机的压缩行程点火的情况,另一方面,通过确定当前行程是否满足目标工况运行条件,可以进一步的对初始工况运行条件的判断结果进行准确性验证,当验证满足目标工况运行条件后,ECU将两次点火更改为单次点火,保证了点火过程必然是在发动机的压缩行程,提升了发动机在工作过程中的可靠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右缸行程信息包括第一时间、第二时间;若第一时间、所述第二时间的比值满足预设时间比值条件,则ECU确定满足初始工况条件,具体的,第一时间可以是指右缸膨胀行程中,曲轴转过(18~20)号凸齿所需要的时间,第二时间可以是指右缸压缩行程中,曲轴转过(2~3)号凸齿所需要的时间,预设时间比值条件是指根据右缸膨胀行程、右缸压缩行程的特点(右缸压缩行程角速度较慢,齿间距时间较长,右缸膨胀行程齿间距时间较短)设置的比值条件,如,预设时间比值条件可以为第一时间的和第二时间的比值是否大于2.5,当第一时间为18.8,第二时间为3.4时,两者的比值为5.53,是大于2.5的,则表示满足初始工况运行条件。上述实施例中,通过根据发动机处于启动工况中,各行程在做功时的时间特点,来判断当前行程是否满足初始工况运行条件,进而准确的判断出发动机的当前行程是否适合进行单次燃油喷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左缸行程信息包括第二左缸进气压力;则表示当前是针对缺齿位置设置在左缸排气行程时展开的判断,若ECU根据第二左缸进气压力确定发动机的当前行程满足初始工况运行条件时,则ECU确定缺齿的缺齿实际位置为发动机的左缸排气行程。上述实施例中,通过结合发动机的吸气行程活塞下行,进气压为负压的特点,判断第二左缸进气压力是否为负压,由此判断是否满足初始工况运行条件,通过从压力的角度展开判断,进而准确的判断出发动机的当前行程是否适合进行单次燃油喷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右缸行程信息包括右缸进气压力,则表示当前是针对缺齿位置设置在左缸压缩行程时展开的判断,若ECU根据右缸进气压力确定发动机的当前行程满足初始工况运行条件时,则ECU确定缺齿的缺齿实际位置为发动机的左缸压缩行程。上述实施例中,通过结合发动机的吸气行程活塞下行,进气压为负压的特点,判断右缸进气压力是否为负压,由此判断是否满足初始工况运行条件,通过从压力的角度展开判断,进而准确的判断出发动机的当前行程是否适合进行单次燃油喷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若确定不满足所述目标工况运行条件,则控制所述双缸发动机在每个工作循环中进行两次燃油喷射、两次点火,直至所述当前行程满足所述目标工况运行条件。
其中,当ECU判断发动机的当前行程不满足目标工况运行条件,则会控制双缸发动机在每个工作循环中进行两次燃油喷射、两次点火,同时一直判断当前行程是否满足目标工况运行条件,直至当前行程满足目标工况运行条件后,结束判断流程,由此即使摩托车的当前工作行程不满足单次燃油喷射、单次点火,也可以持续对发动机的工作行程进行判断,直至摩托车的当前行程满足目标工况运行条件,从而可以一定程度上减少燃油喷射量,提高了摩托车发动机的燃油利用率,能够实现节能降耗和减少。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为当缺齿实际位置设置在左缸排气行程时双缸发动机的行程示意图:
其中,当缺齿位置设置在左缸排气行程时,针对右缸行程,ECU可以查找缺齿前,膨胀行程的的齿间距时间,以及压缩行程的齿间距时间,并比较压缩行程的齿间距时间和膨胀行程的齿间距时间是否大于设定的时间阈值(针对右缸行程,缺齿前右缸是压缩行程,角速度较慢,齿间距时间较长)。参考图6所示:可以使用T(18~20)/T(2~3)=18.8/3.4=5.53,ECU将5.53与阈值2.5(可设定)进行比较,以此完成行程判断。
其中,当缺齿位置设置在左缸排气行程时,针对左缸行程,缺齿后为第一左缸吸气行程,则ECU可以查找第一左缸吸气行程的第一左缸进气压力(左缸是吸气行程时,进气压力为负压,当第一左缸进气压力比环境大气压力低10kpa以上(可设定),即满足条件),以此通过第一左缸进气压力完成行程判断。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为当缺齿实际位置设置在左缸压缩行程时双缸发动机的行程示意图:其中,当缺齿位置设置在左缸压缩行程时,针对右缸行程,缺齿后为右缸吸气行程,则ECU可以查找缺齿后右缸吸气行程对应的右缸进气压力,并比较右缸进气压力是否为负压(右缸是吸气行程时,进气压力为负压,当右缸进气压力比环境大气压力低10kpa以上(可设定),即满足条件),以此完成行程判断。
其中,当缺齿位置设置在左缸压缩行程时,针对左缸行程,缺齿前为左缸吸气行程,则ECU可以查找左缸吸气行程的左缸进气压力(左缸是吸气行程时,进气压力为负压,当左缸进气压力比环境大气压力低10kpa以上(可设定),即满足条件),以此通过进气压力完成行程判断。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为发动机一个工作循环中燃油喷射示意图:
其中,图中缺齿确定是在编号2凸齿(此位置为右缸发动机的膨胀行程,左缸发动机的排气行程,是由发动机曲轴飞轮硬件给定的),当缺齿确定后,ECU可以从编号2凸齿依次倒数,调取已经过的编号18凸齿至编号20凸齿的第一时间、编号2凸齿至编号3凸齿的第二时间,若第一时间和第二时间的比值大于阈值,则ECU判定初始工况行程预判成功,起动工况初次燃油喷射按照左缸每720°进行一次燃油喷射,进一步的,ECU确定缺齿后左缸行程的左缸进气压力,若根据左缸进气压力进一步行程确定成功,则控制右缸每720°进行一次燃油喷射,若不成功,则左缸发动机和右缸发动机在缺齿后的每360°喷射一次燃油,进而能够提高摩托车发动机冷起动工况的燃油利用率,同时能够实现节能降耗和减少有害气体排放。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9所示,为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摩托车双缸发动机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其中,当摩托车的发动机处于启动工况中,则可以进行缺齿确定,具体的,由于摩托车的缺齿是在曲轴设计时,已经固定设置好的,缺齿可以设计在吸气行程、压缩行程、膨胀行程以及排气行程中的任意一个行程,本实施例中,缺齿设置位置可以为发动机左缸的左缸排气行程,也可以为发动机左缸的左缸压缩行程。
其中,由于在检测到缺齿时,只能判断缺齿可能是设置在左缸排气行程,以及可能设置在左缸压缩行程,因此,针对缺齿可能设置的位置,均需要获取相应的行程信息,本实施例中,针对缺齿设置在左缸排气行程,可以确定发动机右缸处于右缸膨胀行程,以及发动机右缸的缺齿前行程为右缸压缩行程(右缸压缩行程,角速度较慢,齿间距时间较长,与其他行程构成明显区别),则可以获取右缸膨胀行程对应的预设膨胀曲轴凸齿之间的第一时间,右缸压缩行程对应的预设压缩曲轴凸齿之间的第二时间。
针对缺齿设置在左缸压缩行程,则可以确定发动机左缸的缺齿前行程为第一左缸吸气行程,则可以获取第一左缸吸气行程对应的第一左缸进气压力。
由此通过第一时间、第二时间以及第一左缸进气压力展开当前行程的判断,若ECU根据第一左缸进气压力确定发动机的当前行程满足初始工况运行条件,若满足,则控制双缸发动机在每个工作循环进行单次燃油喷射、两次点火,以此同时,ECU可以确定缺齿的缺齿实际位置为发动机的左缸压缩行程,在缺齿实际位置为左缸压缩行程下ECU可以确定摩托车发动机右缸的缺齿后行程为右缸吸气行程,则可以获取右缸吸气行程对应的右缸进气压力,根据右缸进气压力,确定是否控制双缸发动机在每个工作循环进行单次燃油喷射、单次点火。
当右缸进气压力为负压,则可以控制双缸发动机在每个工作循环进行单次燃油喷射、单次点火,否则,在发动机的工作循环中进行常规PM(压力)判定,若仍不满足,控制双缸发动机在每个工作循环进行两次燃油喷射、两次点火,并重复进行PM判定,直至常规PM(压力)判定成功,控制双缸发动机在每个工作循环进行单次燃油喷射(360°燃油喷射)、单次点火(360°点火)。
其中,若ECU根据第一时间和第二时间确定发动机的当前行程满足初始工况运行条件,若满足,则控制双缸发动机在每个工作循环进行单次燃油喷射、两次点火,以此同时,ECU可以确定缺齿的缺齿实际位置为发动机的左缸排气行程,在缺齿实际位置为左缸排气行程下,ECU可以确定摩托车发动机左缸的缺齿后行程为第二左缸吸气行程,则可以获取第二左缸吸气行程对应的第二左缸进气压力,根据第二左缸进气压力,确定是否控制双缸发动机在每个工作循环进行单次燃油喷射、单次点火。
当第二左缸进气压力为负压,则可以控制双缸发动机在每个工作循环进行单次燃油喷射、单次点火,否则,在发动机的工作循环中进行常规PM(压力)判定,若仍不满足,控制双缸发动机在每个工作循环进行两次燃油喷射、两次点火,并重复进行PM判定,直至常规PM(压力)判定成功,控制双缸发动机在每个工作循环进行单次燃油喷射、单次点火。
其中,若ECU根据第一左缸进气压力确定发动机的当前行程不满足初始工况运行条件,根据第一时间和第二时间确定发动机的当前行程也不满足初始工况运行条件,则控制双缸发动机在每个工作循环进行两次次燃油喷射、两次点火(720°燃油喷射、720°点火)。
其中,当检测到摩托车曲轴上的缺齿位置,结合图3所示,各凸齿是等距设置的,两个相邻凸齿之间的间隔可以均设置为15度,ECU会记录每两个相邻凸齿之间(编号0~编号1、编号1~编号2……编号20~编号21)的时间。其中,通过将各凸齿之间的时间进行比较,即可判别缺齿位置,具体的,若某两个凸齿之间的时间明显大于其他各相邻凸齿之间的时间,则确定这两个凸齿之间存在缺齿。
应该理解的是,虽然如上所述的各实施例所涉及的流程图中的各个步骤按照箭头的指示依次显示,但是这些步骤并不是必然按照箭头指示的顺序依次执行。除非本文中有明确的说明,这些步骤的执行并没有严格的顺序限制,这些步骤可以以其它的顺序执行。而且,如上所述的各实施例所涉及的流程图中的至少一部分步骤可以包括多个步骤或者多个阶段,这些步骤或者阶段并不必然是在同一时刻执行完成,而是可以在不同的时刻执行,这些步骤或者阶段的执行顺序也不必然是依次进行,而是可以与其它步骤或者其它步骤中的步骤或者阶段的至少一部分轮流或者交替地执行。
基于同样的发明构思,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用于实现上述所涉及的摩托车双缸发动机的控制方法的摩托车双缸发动机的控制装置。该装置所提供的解决问题的实现方案与上述方法中所记载的实现方案相似,故下面所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摩托车双缸发动机的控制装置实施例中的具体限定可以参见上文中对于摩托车双缸发动机的控制方法的限定,在此不再赘述。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0所示,提供了一种摩托车双缸发动机的控制装置,包括:检测模块1002、信息获取模块1004、信息处理模块1006和控制模块1008,其中:
检测模块1002,用于当摩托车发动机处于启动工况中,检测摩托车曲轴上的缺齿。
信息获取模块1004,用于当检测到所述缺齿时,基于所述缺齿的缺齿预测位置,确定摩托车的发动机左缸对应的第一左缸行程信息、所述摩托车的发动机右缸对应的第一右缸行程信息。
信息处理模块1006,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左缸行程信息和所述第一右缸行程信息,确定所述发动机的当前行程是否满足初始工况运行条件。
控制模块1008,用于若确定满足所述初始工况运行条件,则控制所述双缸发动机在每个工作循环中进行单次燃油喷射、两次点火。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信息获取模块,用于若缺齿第一预测位置为发动机的左缸压缩行程,则确定发动机左缸的缺齿前行程包括第一左缸吸气行程;若缺齿第二预测位置为所述发动机的左缸排气行程,则确定发动机右缸处于右缸膨胀行程,以及确定发动机右缸的缺齿前行程为右缸压缩行程;获取第一左缸吸气行程的第一左缸进气压力,作为第一左缸行程信息;获取右缸膨胀行程对应的预设膨胀曲轴凸齿之间的第一时间,以及获取右缸压缩行程对应的预设压缩曲轴凸齿之间的第二时间,将所述第一时间和所述第二时间作为第一右缸行程信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信息获取模块,用于若缺齿第一预测位置为所述发动机的左缸压缩行程,则确定所述发动机右缸的缺齿后行程包括右缸吸气行程若所述缺齿第二预测位置为所述发动机的左缸排气行程,则确定所述发动机左缸的缺齿后行程包括第二左缸吸气行程;获取所述右缸吸气行程的右缸进气压力,作为第一右缸行程信息;获取所述第二左缸吸气行程对应的第二左缸进气压力,作为第一左缸行程信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控制模块,还用于若所述第一左缸行程信息为第一左缸进气压力,根据所述第一左缸进气压力确定所述发动机的当前行程满足初始工况运行条件,则确定所述缺齿的缺齿实际位置为所述发动机的左缸压缩行程,在所述缺齿实际位置为所述左缸压缩行程下获取所述摩托车的发动机右缸对应的第二右缸行程信息;根据所述第二右缸行程信息,确定是否满足目标工况运行条件;若确定满足所述目标工况运行条件,则控制所述双缸发动机在每个工作循环进行单次燃油喷射、单次点火。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控制模块,还用于若所述第一右缸行程信息为第一时间和第二时间,根据所述第一时间和第二时间确定所述发动机的当前行程满足初始工况运行条件,则确定所述缺齿的缺齿实际位置为所述发动机的左缸排气行程,在所述缺齿实际位置为所述左缸排气行程下获取所述摩托车的发动机左缸对应的第二左缸行程信息;根据所述第二左缸行程信息,确定所述发动机的当前行程是否满足目标工况运行条件;若确定满足所述目标工况运行条件,则控制所述双缸发动机在每个工作循环进行单次燃油喷射、单次点火。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控制模块,还用于若确定不满足所述目标工况运行条件,则控制所述双缸发动机在每个工作循环中进行两次燃油喷射、两次点火,直至所述当前行程满足所述目标工况运行条件。
上述摩托车双缸发动机的控制装置中的各个模块可全部或部分通过软件、硬件及其组合来实现。上述各模块可以硬件形式内嵌于或独立于摩托车双缸发动机的控制系统中的处理器中,也可以以软件形式存储于摩托车双缸发动机的控制系统中的存储器中,以便于处理器调用执行以上各个模块对应的操作。。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1所示,提供了一种摩托车双缸发动机的控制系统,包括控制器1102,分别通信连接控制器1102的双缸发动机1108、点火开关1104以及喷油器1106,其中,双缸发动机1108包括发动机左缸1110以及发动机右缸1110,喷油器1106连接发动机左缸1110和发动机右缸1112,用于根据控制器1102的控制,向发动机左缸1110和发动机右缸1112喷油,点火开关1104连接发动机左缸1110和发动机右缸1112,用于根据控制器1102的控制,向发动机左缸1110和发动机右缸1112点火。
其中,控制器1102可以是ECU(电喷控制单元),可以用于执行上述任意一项的摩托车双缸发动机的控制方法的步骤。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11中示出的结构,仅仅是与本申请方案相关的部分结构的框图,并不构成对本申请方案所应用于其上的摩托车双缸发动机的控制系统的限定,具体的摩托车双缸发动机的控制系统可以包括比图中所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具有不同的部件布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摩托车双缸发动机的控制方法的步骤。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摩托车双缸发动机的控制方法的步骤。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所涉及的用户信息(包括但不限于用户设备信息、用户个人信息等)和数据(包括但不限于用于分析的数据、存储的数据、展示的数据等),均为经用户授权或者经过各方充分授权的信息和数据。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是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计算机程序可存储于一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计算机程序在执行时,可包括如上述各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其中,本申请所提供的各实施例中所使用的对存储器、数据库或其它介质的任何引用,均可包括非易失性和易失性存储器中的至少一种。非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只读存储器(Read-OnlyMemory,ROM)、磁带、软盘、闪存、光存储器、高密度嵌入式非易失性存储器、阻变存储器(ReRAM)、磁变存储器(Magnetoresistive Random Access Memory,MRAM)、铁电存储器(Ferroelectric Random Access Memory,FRAM)、相变存储器(Phase Change Memory,PCM)、石墨烯存储器等。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或外部高速缓冲存储器等。作为说明而非局限,RAM可以是多种形式,比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tatic Random Access Memory,SRAM)或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ynamic RandomAccess Memory,DRAM)等。本申请所提供的各实施例中所涉及的数据库可包括关系型数据库和非关系型数据库中至少一种。非关系型数据库可包括基于区块链的分布式数据库等,不限于此。本申请所提供的各实施例中所涉及的处理器可为通用处理器、中央处理器、图形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可编程逻辑器、基于量子计算的数据处理逻辑器等,不限于此。
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申请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摩托车双缸发动机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当摩托车发动机处于启动工况中,检测摩托车曲轴上的缺齿;
当检测到所述缺齿时,基于所述缺齿的缺齿预测位置,确定摩托车的发动机左缸对应的第一左缸行程信息、所述摩托车的发动机右缸对应的第一右缸行程信息;
根据所述第一左缸行程信息和所述第一右缸行程信息,确定所述发动机的当前行程是否满足初始工况运行条件;
若确定满足所述初始工况运行条件,则控制所述双缸发动机在每个工作循环中进行单次燃油喷射、两次点火。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缺齿预测位置包括缺齿第一预测位置和缺齿第二预测位置;所述基于所述缺齿的缺齿预测位置,确定摩托车的发动机左缸对应的第一左缸行程信息、所述摩托车的发动机右缸对应的第一右缸行程信息,包括:
若所述缺齿第一预测位置为所述发动机的左缸压缩行程,则确定所述发动机左缸的缺齿前行程包括第一左缸吸气行程;
若所述缺齿第二预测位置为所述发动机的左缸排气行程,则确定所述发动机右缸处于右缸膨胀行程,以及确定所述发动机右缸的缺齿前行程为右缸压缩行程;
获取所述第一左缸吸气行程的第一左缸进气压力,作为第一左缸行程信息;
获取所述右缸膨胀行程对应的预设膨胀曲轴凸齿之间的第一时间,以及获取所述右缸压缩行程对应的预设压缩曲轴凸齿之间的第二时间,将所述第一时间和所述第二时间作为第一右缸行程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缺齿预测位置包括缺齿第一预测位置和缺齿第二预测位置;所述基于所述缺齿的缺齿预测位置,确定摩托车的发动机左缸对应的第一左缸行程信息、所述摩托车的发动机右缸对应的第一右缸行程信息,还包括:
若所述缺齿第一预测位置为所述发动机的左缸压缩行程,则确定所述发动机右缸的缺齿后行程包括右缸吸气行程;
若所述缺齿第二预测位置为所述发动机的左缸排气行程,则确定所述发动机左缸的缺齿后行程包括第二左缸吸气行程;
获取所述右缸吸气行程的右缸进气压力,作为第一右缸行程信息;获取所述第二左缸吸气行程对应的第二左缸进气压力,作为第一左缸行程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所述发动机在每个工作循环进行单次燃油喷射、两次点火之后,还包括:
若所述第一左缸行程信息为第一左缸进气压力,且根据所述第一左缸进气压力确定所述发动机的当前行程满足初始工况运行条件,则确定所述缺齿的缺齿实际位置为所述发动机的左缸压缩行程,在所述缺齿实际位置为所述左缸压缩行程下获取所述摩托车的发动机右缸对应的第二右缸行程信息;
根据所述第二右缸行程信息,确定是否满足目标工况运行条件;
若确定满足所述目标工况运行条件,则控制所述双缸发动机在每个工作循环进行单次燃油喷射、单次点火。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所述发动机在每个工作循环进行单次燃油喷射、两次点火之后,还包括:
若所述第一右缸行程信息为第一时间和第二时间,且根据所述第一时间和第二时间确定所述发动机的当前行程满足初始工况运行条件,则确定所述缺齿的缺齿实际位置为所述发动机的左缸排气行程,在所述缺齿实际位置为所述左缸排气行程下获取所述摩托车的发动机左缸对应的第二左缸行程信息;
根据所述第二左缸行程信息,确定所述发动机的当前行程是否满足目标工况运行条件;
若确定满足所述目标工况运行条件,则控制所述双缸发动机在每个工作循环进行单次燃油喷射、单次点火。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若确定不满足所述目标工况运行条件,则控制所述双缸发动机在每个工作循环中进行两次燃油喷射、两次点火,直至所述当前行程满足所述目标工况运行条件。
7.一种摩托车双缸发动机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检测模块,用于当摩托车发动机处于启动工况中,检测摩托车曲轴上的缺齿;
信息获取模块,用于当检测到所述缺齿时,基于所述缺齿的缺齿预测位置,确定摩托车的发动机左缸对应的第一左缸行程信息、所述摩托车的发动机右缸对应的第一右缸行程信息;
信息处理模块,用于当检测到所述缺齿时,基于所述缺齿的缺齿预测位置,确定摩托车的发动机左缸对应的第一左缸行程信息、所述摩托车的发动机右缸对应的第一右缸行程信息;
控制模块,用于若确定满足所述初始工况运行条件,则控制所述双缸发动机在每个工作循环中进行单次燃油喷射、两次点火。
8.一种摩托车双缸发动机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器,分别通信连接所述控制器的发动机左缸、发动机右缸、喷油器以及点火开关;所述喷油器连接所述发动机左缸、所述发动机右缸,用于根据所述控制器的控制,向所述发动机左缸、所述发动机右缸喷油;所述点火开关连接所述发动机左缸、所述发动机右缸,用于根据所述控制器的控制,向所述发动机左缸、所述发动机右缸点火;
所述控制器用于执行权利要求1至6任意一项所述的摩托车双缸发动机的控制方法的步骤。
9.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10.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CN202211322816.7A 2022-10-27 2022-10-27 摩托车双缸发动机的控制方法、装置和系统 Pending CN11565376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322816.7A CN115653768A (zh) 2022-10-27 2022-10-27 摩托车双缸发动机的控制方法、装置和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322816.7A CN115653768A (zh) 2022-10-27 2022-10-27 摩托车双缸发动机的控制方法、装置和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653768A true CN115653768A (zh) 2023-01-31

Family

ID=849905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322816.7A Pending CN115653768A (zh) 2022-10-27 2022-10-27 摩托车双缸发动机的控制方法、装置和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653768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291094A (zh) * 2023-09-14 2023-12-26 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基于关联参数映射的无人机动力系统参数异常检测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291094A (zh) * 2023-09-14 2023-12-26 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基于关联参数映射的无人机动力系统参数异常检测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588397B1 (en) Method for starting an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in particular on a motor vehicle
CN105189972B (zh) 缺火检测系统
US8620561B2 (en) Control for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provided with cylinder halting mechanism
JP4447523B2 (ja) 筒内直噴内燃機関の制御装置
CN115653768A (zh) 摩托车双缸发动机的控制方法、装置和系统
US6564767B1 (en) Method for tuning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manifolds
JP5108058B2 (ja) 内燃機関制御装置
JP4507201B2 (ja) 多気筒内燃機関の制御装置
WO2022199279A1 (zh) 汽车快速启动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US20220178321A1 (en) Engine device
US20080262702A1 (en) Fuel supply amount control system and boat propulsion unit
JP6280087B2 (ja) 内燃機関のエンジントルク推定装置
CN1470756A (zh) 内燃机的冲程确定方法和采用该方法的冲程确定装置
US11015519B2 (en) Early intake valve closing and variable geometry turbocharger control
JP2008297922A (ja) 内燃機関の制御装置
JP2007278296A (ja) 多気筒ピストン内燃機関の直接始動方法
JP4466498B2 (ja) 内燃機関の点火時期制御装置
JPH02286874A (ja) レシプロエンジンの始動性向上装置
Asakawa et al. Machine learning application to predict combustion phase of a direct injection spark ignition engine
JP7176196B2 (ja) 電子制御装置
US10787976B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estimating cylinder pressure
JPH11183330A (ja) 内燃エンジンの失火判別方法
JP2018165481A (ja) 故障検出装置
JPH07103013A (ja) 蓄圧式燃料噴射装置
JP4375546B2 (ja) 筒内噴射型内燃機関の始動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