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651857B - 贝莱斯芽孢杆菌菌株hs1及其应用 - Google Patents

贝莱斯芽孢杆菌菌株hs1及其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651857B
CN115651857B CN202210855537.0A CN202210855537A CN115651857B CN 115651857 B CN115651857 B CN 115651857B CN 202210855537 A CN202210855537 A CN 202210855537A CN 115651857 B CN115651857 B CN 11565185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a
amino acid
bacillus
foliar fertilizer
stra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855537.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651857A (zh
Inventor
周礼芹
王小虎
叶柳健
朱绮霞
何双
韦圣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xi Academy of Sciences
Original Assignee
Guangxi Academy of Science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xi Academy of Sciences filed Critical Guangxi Academy of Sciences
Priority to CN202210855537.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651857B/zh
Publication of CN11565185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65185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65185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65185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00Technologies for solid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40Bio-organic fraction processing; Production of fertilisers from the organic fraction of waste or refuse

Landscapes

  • Fertilizers (AREA)
  • Agricultural Chemicals And Associated Chemic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微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株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菌株HS1及其应用。本发明还提供了菌株HS1应用在种植高山有机凌云白毫茶树上的应用,能与鱼混合发酵后提取上清液制备成氨基酸叶面肥,该氨基酸叶面肥喷施在高山有机凌云白毫茶树上,能显著促进茶树的发芽密度、一芽一叶百芽重、茶叶叶绿素含量等生长指标和茶叶的可溶蛋白、可溶性糖、氨基酸以及茶叶多酚等品质指标的提升,表明氨基酸叶面肥有效促进有机凌云白毫茶树的生长和茶叶品质的提升。

Description

贝莱斯芽孢杆菌菌株HS1及其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微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贝莱斯芽孢杆菌菌株HS1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广西种茶历史悠久、生态环境优美,是全国主要茶叶产区之一。凌云白毫茶是广西主栽的茶树品种之一,是广西最重要的野生原种,也是目前唯一能加工出绿茶、红茶、白茶、黄茶、黑茶、青茶六大类茶品的茶树品种,1984年被认定为第一批国家级优良茶树品种之一,2005年被批准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广西凌云县素有“白毫茶之乡”的美誉,茶业是凌云的特色产业和重要支柱产业,茶叶生产对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农民增收和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凌云白毫茶生长在云雾缭绕的群山峻岭之上,海拔在800--2062m之间,连片茶园多分布在峡谷溪间,是典型的低纬度高海拔茶区,地面较为崎岖,山区地形坡度大,道路狭小,交通运输不便,种植物资运送困难。据当地种植有机凌云白毫茶的茶农介绍,他们的有机茶园是纯天然的,自种植以来,因地形陡峭而无法开车上山,运送肥料物资极其困难,多年来一直只采茶叶而不追肥,茶园土壤养分不断被透支,进而导致茶叶的产量和品质出现下降问题。陡峭的高山地形虽为有机凌云白毫茶的种植带来了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但是也为茶树肥料养分的补给带来挑战。因此,研究适合于有机凌云白毫茶树种植的施肥方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茶叶品质主要受到茶叶中氨基酸和茶多酚的含量影响,茶叶中氨基酸和茶多酚的含量则受到茶叶所吸收利用养分的影响,因此养分对茶叶品质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农作物的叶片可以通过叶面气孔、表皮亲水小孔以及胞间连丝进行主动吸收利用养分,是农作物根外最重要的营养器官,茶树也是如此。茶树叶片能选择性地吸收附着在叶表的营养物质,叶片吸收的营养物质通过叶片表面角质层化合物分子间隙向内渗透进入叶肉细胞,养分进入叶肉细胞后参与茶树生理活动,对其利用效果与根部吸收的养分相同。叶面营养机理的阐释,打破了传统的土壤根部施肥方式,推动了叶面肥的应用与发展,是一种既直接高效、灵活便捷又可以及时补充和强化作物营养的一项重要施肥技术。氨基酸可以促进植物生长,改善植物对营养元素的吸收利用,作为一种植物叶面肥在农作活动中已经逐渐流行起来。除此之外,氨基酸还具有缓解植物受到的非生物胁迫,调节抗氧化代谢,既是肥料,又是良好的农药。氨基酸叶面肥富含氨基酸活性因子,具有易于被作物吸收、提高抗病性和改善作物品质的功能,可以促进对营养物质的吸收,有效调节养分吸收和营养积累,提高光合作用,加快植物生长。在多种作物上使用效果表明,氨基酸叶面肥能够提高作物产量,改善作物品质。
氨基酸叶面肥由来自蛋白质的生物酶解或化学水解后制备而成,特别是动物源的氨基酸叶面肥,富含茶叶等植物所需的营养物质,是一种高效、灵活便捷又可以及时补充和强化作物营养的叶面肥,具有易于被作物吸收、施用方法简便、用量少等优点,可以既能补充山地种植农作物的营养又可以有效的解决山地种植交通不便、肥料物资运送困难的问题,特别适用于有机凌云白毫茶的种植。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氨基酸叶面肥,喷施种植于高山之上的有机凌云白毫茶,发现该氨基酸叶面肥对促进有机凌云白毫茶树生长和提升茶叶品质有显著的效果,解决了广西有机凌云白毫茶高山栽培交通不便、多年来一直只采收茶叶而不追肥导致茶叶品质下降等问题,为解决高山有机凌云白毫茶的产量和品质问题提供了一条新的道路。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筛选得到一株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菌株HS1,其保藏编号为GDMCC No.61656,保藏日期:2021年5月11日,保藏地址为:中国广州市先烈中路100号大院59号楼5楼,保藏单位:广东省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GDMCC)。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上述所述的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菌株HS1在制备茶树氨基酸叶面肥中的应用。
进一步说明,所述茶树为高山有机凌云白毫茶树。
进一步说明,所述制备茶树氨基酸叶面肥的具体步骤如下:
(1)将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菌株HS1菌种接种于LB液体培养基中,摇瓶200r/min、温度为37℃的条件下进行培养12h得到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velezensis)菌株HS1的种子发酵液,待用;
(2)将鱼进行粉碎按照重量比1:200-300与水混合,得到浑浊液,进行灭菌处理;
(3)按照种子发酵液1-10%(V/V)的接种量接种到灭菌处理后浑浊液中,温度为30-37℃的条件下进行培养36-48h,取上清液即可得到氨基酸叶面肥。
进一步说明,在步骤(1)中,所述种子发酵液中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velezensis)菌株HS1浓度为2×1010-3×1010CFU/ml。
进一步说明,在步骤(2)中,所述灭菌处理的方法是:将得到的浑浊液置于121℃、0.1MPa的条件下进行灭菌20min即可。
进一步说明,所述氨基酸叶面肥的营养成分为有机质130g/L,氮84g/L,钙100g/L,钾1.35g/L,磷1.2g/L,小分子肽4.43%,游离氨基酸2%
本发明的贝莱斯芽孢杆菌菌株HS1(Bacillus velezensis)来源香蕉样品采自广西南宁市巴西焦的根部,将分离得到的不同菌株在25℃,220r/min条件下摇床过夜培养得到活化菌株;结果如图1所示,该菌株的生物学特性如下:单个细胞0.6-0.8×2-3微米,着色均匀。无荚膜,周生鞭毛,能运动。芽孢0.6-0.9×1.0-1.5微米,椭圆形,位于菌体中央。菌落表面粗糙不透明,污白色,在液体培养基中生长时,常形成皱醭;好氧;结果发现本发明提供的贝莱斯芽孢杆菌菌株HS1的16S rDNA基因序列与Bacillus velezensis wxh1的同源性最高,相似性达99.7%,结合生理生化测定从而确定分离出的菌株为贝莱斯芽孢杆菌菌株HS1(Bacillus velezensis)。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利用本发明贝莱斯芽孢杆菌菌株HS1(Bacillus velezensis)制备的氨基酸叶面肥,CK(和本申请制备叶面肥步骤中相同的是仅使用等量的鱼粉碎后在相同温度下发酵同时间后取得上清液)喷施等量的上清液相比,在夏茶采摘时期,喷施氨基酸叶面肥茶树的发芽密度提高了17.42%,茶叶鲜重和干重分别提高了9.82%和22.20%,叶绿素含量提高了7.33%,茶叶的茶多酚含量提高了4.77%,氨基酸含量提高了10.91%,可溶蛋白含量提高了2.86%,可溶性糖含量提高了23.32%。在秋茶采摘时期,发现喷施氨基酸叶面肥茶树的发芽密度提高了30.37%;茶叶鲜重和干重分别提高了9.09%和16.57%,叶绿素含量提高了5.48%,茶叶的茶多酚含量提高了11.98%,氨基酸含量提高了21.54%,可溶蛋白含量提高了2.27%,可溶性糖含量提高了1.07%。说明氨基酸叶面肥有效促进有机凌云白毫茶树的生长和茶叶品质的提升。
【附图说明】
图1:贝莱斯芽孢杆菌菌株HS1(Bacillus velezensis)的平板图。
图2:HS1菌株AKTAprime plus系统检测波峰图。
图3:本发明氨基酸叶面肥和CK处理对有机凌云白毫茶树夏茶时期的发芽比较图。
图4:本发明氨基酸叶面肥和CK处理对有机凌云白毫茶树秋茶时期的发芽比较图。
图5:本发明氨基酸叶面肥和CK处理对对有机凌云白毫茶叶氨基酸含量的影响对比图。
图6:本发明氨基酸叶面肥和CK处理对有机凌云白毫茶叶茶多酚含量的影响。
【具体实施方式】
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所有特征,或公开的所有方法或过程中的步骤,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和/或步骤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组合。
本说明书(包括任何附加权利要求、摘要)中公开的任一特征,除非特别叙述,每个特征只是一系列等效或类似特征中的一个例子而已。
实施例1:
贝莱斯芽孢杆菌菌株HS1(Bacillus velezensis)菌株的筛选、鉴定
具体步骤如下:土壤样品采自广西南宁市坛洛镇芭蕉树的根部,将分离得到的不同菌株在25℃,220r/min条件下摇床过夜培养得到活化菌株;结果如图1所示,该菌株的生物学特性如下:单个细胞0.6-0.8×2-3微米,着色均匀。无荚膜,周生鞭毛,能运动。革兰氏染色阳性,芽孢0.6-0.9×1.0-1.5微米,椭圆形,位于菌体中央。菌落表面粗糙不透明,污白色,在液体培养基中生长时,常形成皱醭;好氧;可利用蛋白质、多种糖和淀粉,能分解色氨酸形成吲哚。结果发现本发明提供的贝莱斯芽孢杆菌菌株HS1的16SrDNA基因序列与Bacillus velezensis wxh1的同源性最高,相似性达99.7%,结合生理生化测定从而确定分离出的菌株为贝莱斯芽孢杆菌菌株HS1(Bacillus velezensis)。
鉴定得到的贝莱斯芽孢杆菌菌株HS1(Bacillus velezensis),已经在2021年5月11日保藏在广东省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GDMCC),保藏编号为GDMCC No.61656,保藏地址为:中国广州市先烈中路100号大院59号楼5楼。
对贝莱斯芽孢杆菌菌株HS1(Bacillus velezensis),将1L细菌悬浮液以220rpm/min的速度培养24小时,然后离心以去除细胞。无菌上清液冻干后,以1:50(w)的速度溶解在甲醇中,搅拌6小时。通过旋转蒸发器蒸发甲醇。用20mMTris-HCl缓冲液重新溶解沉淀,并通过0.22μm微孔膜过滤。然后,使用20mM Tris-HCl缓冲液,以0.8mL/min的流速,通过AKTAprime plus系统(瑞典乌普萨拉阿默沙姆生物科学公司)进一步纯化活性透析部分(结果见图2)。
使用MALDI-TOF光谱仪(德国不来梅Bruker-Daltonics)在正离子模式下进行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 MS)分析,以确定纯化代谢物质的分子质量(结果见表1)。
表1MALDI-TOF MS分离纯化的Gamma-glutamyltransferase信息表
Description Mw(kD) Sequence
Gamma-glutamyltransferase 64.355 DGMVATAHPLASQIGADVLK
Gamma-glutamyltransferase 64.355 ENGTFTGVADSSR
Gamma-glutamyltransferase 64.355 GFPIDSVLADAISDYKDK
Gamma-glutamyltransferase 64.355 GLLNPDYINAR
Gamma-glutamyltransferase 64.355 NGAAIGVNLK
Gamma-glutamyltransferase 64.355 TAPPPSSGGVFLLQMLNLLDDFK
Gamma-glutamyltransferase 64.355 TIIDSRERA
Gamma-glutamyltransferase 64.355 AFAGDPEFVNIPLKGLLNPDYINAR
从图1可知,在AKTA prime plus系统测出来的是那个峰图A1,然后取A1那个最高峰使用MALDI-TOF光谱仪(德国不来梅Bruker-Daltonics)分析得出Gamma-glutamyltransferase含量最高。因此,说明贝莱斯芽孢杆菌菌株HS1(Bacillusvelezensis)产生Gamma-glutamyltransferase的含量高。
实施例2:制备茶树氨基酸叶面肥
LB液体培养基配方为:蛋白胨10g,酵母粉5g,氯化钠10g,琼脂20g,定容至1000mL,121℃灭菌20min。
具体步骤如下:
(1)将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菌株HS1菌种接种于液体培养基中,摇瓶200r/min、温度为37℃的条件下进行培养12h得到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velezensis)菌株HS1的种子发酵液,种子发酵液中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velezensis)菌株HS1浓度为2×1010-3×1010CFU/ml,待用;
(2)将鱼进行粉碎按照重量比1:200-300与水混合,得到浑浊液,将得到的浑浊液置于121℃、0.1MPa的条件下进行灭菌30min即可;
(3)按照种子发酵液1-10%(V/V)的接种量接种到灭菌处理后浑浊液中,温度为30-37℃的条件下进行培养36-48h,取上清液即可得到氨基酸叶面肥,氨基酸叶面肥的营养成分为有机质130g/L,氮84g/L,钙100g/L,钾1.35g/L,磷1.2g/L,小分子肽4.43%,游离氨基酸2%。
实施例3
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菌株HS1制备茶树氨基酸叶面肥上的应用效果验证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试验的茶树品种为有机种植的凌云白毫茶树,试验茶园位于广西百色市凌云县玉洪瑶族乡上岩村的广西凌云县绿贵茶叶有限公司有机茶种植基地(东经:106°36′17″北纬:24°33′16″),海拔989.15m。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冬不严寒,夏不酷暑,冬短夏长,秋高气爽,年平均气温17℃,年平均降雨量1599mm。雨水资源丰富,年平均降雨天为151天。茶树的树龄为25年,茶树长势好、已封行,茶园管理一致。茶园的土壤类型为酸性黄红壤,pH值为4--5之间,有机质含量在50g/kg左右。试验所用的氨基酸叶面肥为本团队自主研发的氨基酸叶面肥,其营养成分为有机质130g/L,氮84g/L,钙100g/L,钾1.35g/L,磷1.2g/L,小分子肽4.43%,游离氨基酸2%。
1.2试验方法
试验时间为2021年5月--2021年10月。试验设计设4个处理,每个处理设3个重复小区,每个小区的面积为200m2;处理1、处理2为对照(CK),喷等量的鱼粉碎后发酵后取的上清液,其中,处理1于茶农采收茶叶的夏茶时期计数和采收样品,处理2于茶农采收茶叶的秋茶时期计数和采收样品;处理3、处理4为喷施氨基酸叶面肥组(T1),其中,处理3于茶农采收茶叶的夏茶时期计数和采收样品,处理4于茶农采收茶叶的秋茶时期计数和采收样品。施肥时间及方法如下:每隔15天于天晴的时候喷施1次,共进行12次喷施。喷施采用喷雾器均匀喷雾,T1喷施800倍稀释的氨基酸叶面肥,喷至茶叶表面附着水珠,CK喷施等量的鱼粉碎后发酵后取的上清液。其他田间管理措施按照常规进行。
1.3测定指标及方法
1.3.1茶树生长指标
于茶农采收茶叶的夏茶时期(6月)和秋茶时期(9月)分别计数和采收样品,茶树的发芽密度采用33cm×33cm样框调查,计数每个样框的芽头数。百芽重采用从新梢鱼叶处随机采摘一芽一叶100个,称量百芽鲜重,采样后1h内完成鲜重的称重完毕,芽叶表面有水时不采样。利用茶厂生产用的杀青锅将100个一芽一叶直接炒干,称量百芽干重。茶叶叶绿素含量的测定采用丙酮法。
1.3.2茶叶品质指标
于茶农采收茶叶的夏茶时期(6月份)和秋茶时期(9月份)分别采收一芽一叶样品,利用茶厂生产用的杀青锅快速杀青并炒干茶叶样品,带回实验室4℃保存,待测各个指标。可溶性蛋白含量测定采用考马斯亮蓝G-250染色法,可溶性糖含量测定采用蒽酮法,茶叶中氨基酸含量的测定参照GB/T 8314-2013《茶游离氨基酸总量的测定》,茶叶中茶多酚含量的测定参照GB/T 8313-2018《茶叶中茶多酚和儿茶素类含量的检测方法》。
1.4数据处理
试验数据采用Microsoft Excel 2013软件进行整理与统计分析。利用Excel函数公式STDEV进行标准差分析,利用Excel分析工具库里的方差分析进行显著性差异分析。
2结果与分析
2.1氨基酸叶面肥对有机凌云白毫茶树发芽密度的影响
茶树的发芽密度是反映茶树生长情况的主要指标之一,影响茶叶的采摘面积,进而影响茶叶的产量。对有机凌云白毫茶树喷施氨基酸叶面肥后,分别比较了夏茶采摘时期与秋茶采摘时期茶树的发芽密度。从图3、图4和表2可以看出,与CK相比,不论是夏茶采摘时期还是秋茶采摘时期,施氨基酸叶面肥T1的茶树长势要优于对照组,T1组的发芽密度显著高于CK组(P<0.05)。与CK组相比,T1组夏茶采摘时期茶树的发芽密度提高了17.42%,秋茶采摘时期茶树的发芽密度提高了30.37%。夏茶采摘时期与秋茶采摘时期相比,夏茶采摘时期茶树的发芽密度均高于秋茶采摘时期。说明喷施氨基酸叶面肥可以提高有机凌云白毫茶树发芽密度。
表2氨基酸叶面肥对有机凌云白毫茶树发芽密度的影响
Figure GDA0004150489890000071
注:表中数据为同一处理水平下3次重复的平均值±标准误差;同列不同小写字母表示处理间在0.05水平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
2.2氨基酸叶面肥对有机凌云白毫茶树一芽一叶百芽重的影响
茶树的百芽重是茶树生长的主要指标之一,直接反映茶树产量。对有机凌云白毫茶树喷施氨基酸叶面肥后,分别比较了夏茶采摘时期与秋茶采摘时期茶树的百芽重。由表3可知,在夏茶采摘时期,T1组茶树的百芽鲜重比CK组重2.37g,茶叶鲜重提高了9.82%;T1组茶叶的百芽干重比CK组重1.21g,茶叶干重提高了22.20%。在秋茶采摘时期,T1组茶树的百芽鲜重比CK组重3.13g,茶叶鲜重提高了9.09%;T1组茶叶的百芽干重比CK组重1.41g,茶叶干重提高了16.57%。在夏茶采摘时期与秋茶采摘时期,T1组茶树的百芽重均显著高于CK组(P<0.05)。夏茶采摘时期与秋茶采摘时期相比,秋茶采摘时期茶树的百芽重均高于夏茶采摘时期。说明喷施氨基酸叶面肥可以提高有机凌云白毫茶树一芽一叶百芽重。
表3氨基酸叶面肥对有机凌云白毫茶树百芽重的影响
Figure GDA0004150489890000072
Figure GDA0004150489890000081
注:表中数据为同一处理水平下3次重复的平均值±标准误差;同列不同小写字母表示处理间在0.05水平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
2.3氨基酸叶面肥对有机凌云白毫茶叶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叶绿素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色素,主要包括叶绿素a和叶绿素b两种,是反映茶树叶片光合作用强弱的指标。对有机凌云白毫茶树喷施氨基酸叶面肥后,分别比较了夏茶采摘时期与秋茶采摘时期茶树叶片的叶绿素含量。表4的结果显示,在夏茶采摘时期,T1组总叶绿素的含量比CK组增加了0.45mg/g,提高了7.33%。在秋茶采摘时期,T1组总叶绿素的含量比CK组增加了0.24mg/g,提高了5.48%。在夏茶采摘时期与秋茶采摘时期,T1组茶树的总叶绿素均显著高于CK组(P<0.05)。夏茶采摘时期与秋茶采摘时期相比,夏茶采摘时期茶树叶片的总叶绿素要高于秋茶采摘时期。说明喷施氨基酸叶面肥可以提高有机凌云白毫茶叶叶绿素含量,促进茶树叶片的光合作用。
表4氨基酸叶面肥对有机凌云白毫茶叶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Figure GDA0004150489890000082
注:表中数据为同一处理水平下3次重复的平均值±标准误差;同列不同小写字母表示处理间在0.05水平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
2.4氨基酸叶面肥对有机凌云白毫茶叶可溶蛋白含量的影响
茶叶中可溶蛋白是进入茶汤的营养成分之一,是影响茶叶品质的因素之一。对有机凌云白毫茶树喷施氨基酸叶面肥后,分别比较了夏茶采摘时期与秋茶采摘时期茶树茶叶可溶蛋白含量。表5的结果显示,在夏茶采摘时期,T1组茶叶可溶蛋白含量均比CK组,夏茶采摘时期提高了2.86%,秋茶采摘时期提高了2.27%。说明喷施氨基酸叶面肥可以提高有机凌云白毫茶叶可溶蛋白含量。
表5氨基酸叶面肥对有机凌云白毫茶叶可溶蛋白含量的影响
Figure GDA0004150489890000091
注:表中数据为同一处理水平下3次重复的平均值±标准误差;同列不同小写字母表示处理间在0.05水平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
2.5氨基酸叶面肥对有机凌云白毫茶叶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
茶叶可溶性糖含量是组成茶叶滋味的物质之一,影响茶叶的品质。对有机凌云白毫茶树喷施氨基酸叶面肥后,分别比较了夏茶采摘时期与秋茶采摘时期茶树茶叶可溶性糖含量。表6的结果显示,在夏茶采摘时期,T1组茶叶可溶性糖的含量比CK组提高了23.32%。在秋茶采摘时期,T1组茶树茶叶可溶性糖的含量比CK组提高了1.07%。在夏茶采摘时期,T1组茶树茶叶可溶性糖含量均显著高于CK组(P<0.05)。夏茶采摘时期与秋茶采摘时期相比,夏茶采摘时期茶树茶叶可溶性糖含量提升幅度要高于秋茶采摘时期。说明喷施氨基酸叶面肥可以提高有机凌云白毫茶叶可溶性糖含量。
表6氨基酸叶面肥对有机凌云白毫茶叶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
Figure GDA0004150489890000092
注:表中数据为同一处理水平下3次重复的平均值±标准误差;同列不同小写字母表示处理间在0.05水平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
2.6氨基酸叶面肥对有机凌云白毫茶叶氨基酸含量的影响
茶叶中氨基酸含量的高低影响茶叶的口感,如果茶叶中氨基酸含量较高,那么口感就会表现出鲜、爽、甜。对有机凌云白毫茶树喷施氨基酸叶面肥后,分别比较了夏茶采摘时期与秋茶采摘时期茶树茶叶氨基酸含量。如图5所示,在夏茶采摘时期,T1组茶树茶叶氨基酸含量比CK组提高了10.91%。在秋茶采摘时期,T1组茶树茶叶氨基酸含量比CK组提高了21.54%。秋茶采摘时期T1组茶树茶叶氨基酸含量显著高于CK组。秋茶采摘时期茶叶的氨基酸含量增长幅度高于夏茶采摘时期。说明喷施氨基酸叶面肥可以提高有机凌云白毫茶叶氨基酸含量。
2.7叶面肥对茶氨酸影响
对有机凌云白毫茶树喷施氨基酸叶面肥后,分别比较了夏茶采摘时期与秋茶采摘时期茶树茶叶氨基酸含量。如图5所示,在夏茶采摘时期,T1组茶树茶氨酸含量对比总氨基酸提高了23%。在秋茶采摘时期,T1组茶树茶叶氨基酸含量对比总氨基酸提高了提高了25%。说明喷施氨基酸叶面肥可以提高有机凌云白毫茶氨酸含量。
表5氨基酸叶面肥对有机凌云白毫茶叶茶氨酸含量的影响
Figure GDA0004150489890000101
2.8氨基酸叶面肥对有机凌云白毫茶叶茶多酚含量的影响
茶多酚是茶叶中的重要活性物质,也是茶叶的主要组成成分,与茶的汤色、滋味和香气都有密切的关系。对有机凌云白毫茶树喷施氨基酸叶面肥后,分别比较了夏茶采摘时期与秋茶采摘时期茶树茶叶茶多酚含量。如图6所示,在夏茶采摘时期,T1组茶树茶叶茶多酚含量比CK组提高了4.77%。在秋茶采摘时期,T1组茶树茶叶茶多酚含量比CK组提高了11.98%,秋茶采摘时期T1组茶树茶叶茶多酚含量显著高于CK组。秋茶采摘时期茶叶茶多酚含量增长幅度高于夏茶采摘时期。说明喷施氨基酸叶面肥可以提高有机凌云白毫茶叶茶多酚含量。
3结论
本研究结果表明,高山有机凌云白毫茶树喷施氨基酸叶面肥后,在夏茶采摘时期与秋茶采摘时期,氨基酸叶面肥可以显著促进茶树的发芽密度、一芽一叶百芽重、茶叶叶绿素含量等生长指标和茶叶的可溶蛋白、可溶性糖、氨基酸以及茶叶多酚等品质指标的提升,也表明氨基酸叶面肥有效促进有机凌云白毫茶树的生长和茶叶品质的提升。
虽然,上文中已经用一般性说明及具体实施方案对本发明作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发明基础上,可以对之作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偏离本发明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

Claims (8)

1.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菌株HS1,其保藏编号为GDMCCNo.61656,保藏日期:2021年5月11日,保藏地址为:中国广州市先烈中路100号大院59号楼5楼,保藏单位:广东省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GDMCC)。
2.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菌株HS1在制备茶树氨基酸叶面肥中的应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茶树为高山有机凌云白毫茶树。
4.如权利要求2所述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茶树氨基酸叶面肥的具体步骤如下:
(1)将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菌株HS1菌种接种于LB液体培养基中,摇瓶200r/min、温度为37℃的条件下进行培养12h得到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菌株HS1的种子发酵液,待用;
(2)将鱼进行粉碎按照重量比1:200-300与水混合,得到浑浊液,进行灭菌处理;
(3)按照种子发酵液1-10%(V/V)的接种量接种到灭菌处理后浑浊液中,温度为30-37℃的条件下进行培养36-48h,取上清液即可得到氨基酸叶面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中,所述种子发酵液中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菌株HS1浓度为2×1010-3×1010CFU/ml。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中,所述LB液体培养基配方为:蛋白胨10g,酵母粉5g,氯化钠10g,琼脂20g,定容至1000mL,121℃灭菌20min即可。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在步骤(2)中,所述灭菌处理的方法是:将得到的浑浊液置于121℃、0.1MPa的条件下进行灭菌30min即可。
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氨基酸叶面肥的营养成分为有机质130g/L,氮84g/L,钙100g/L,钾1.35g/L,磷1.2g/L,小分子肽4.43%,游离氨基酸2%。
CN202210855537.0A 2022-07-20 2022-07-20 贝莱斯芽孢杆菌菌株hs1及其应用 Active CN11565185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855537.0A CN115651857B (zh) 2022-07-20 2022-07-20 贝莱斯芽孢杆菌菌株hs1及其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855537.0A CN115651857B (zh) 2022-07-20 2022-07-20 贝莱斯芽孢杆菌菌株hs1及其应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651857A CN115651857A (zh) 2023-01-31
CN115651857B true CN115651857B (zh) 2023-05-23

Family

ID=850243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855537.0A Active CN115651857B (zh) 2022-07-20 2022-07-20 贝莱斯芽孢杆菌菌株hs1及其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651857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80020676A1 (en) * 2014-12-29 2018-01-25 Fmc Corporation Bacillus velezensis rti301 compositions and methods of use for benefiting plant growth and treating plant disease
CN111019866B (zh) * 2019-12-30 2022-08-16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普洱茶树叶片内生芽孢杆菌及其应用
CN111500489B (zh) * 2020-04-14 2022-02-01 北京恩格兰环境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一株凝结芽孢杆菌及其在茶叶种植上的应用
CN114437972A (zh) * 2022-01-26 2022-05-06 云南农业大学 贝莱斯芽孢杆菌yc89或其代谢产物在促进植物生长中的应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651857A (zh) 2023-01-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500489B (zh) 一株凝结芽孢杆菌及其在茶叶种植上的应用
CN105255769A (zh) 一株阴沟肠杆菌及其应用
CN103060242B (zh) 一株蓝莓根际促生纺锤芽孢杆菌及其应用
CN105255770A (zh) 一株沙福芽孢杆菌及其应用
CN112359084A (zh) 一种枯草芽孢杆菌发酵产物中菌体蛋白的制备及防治应用
CN113072414A (zh) 一种全元木霉生物有机肥料的应用
CN109355197B (zh) 用于促进盐碱地苜蓿生长的促生菌及其微生物有机肥料
CN117736944A (zh) 稻瘟霉素链霉菌及其菌剂与应用
CN105296357B (zh) 一种通过补料提高冬虫夏草菌液体发酵菌丝体产量的方法
CN111139206B (zh) 一种促生复合内生菌剂及其应用
CN115651857B (zh) 贝莱斯芽孢杆菌菌株hs1及其应用
CN113215011A (zh) 一种土壤短波单胞菌sz-22产胞外抑菌蛋白用发酵培养液及其发酵方法
CN110305819A (zh) 一株羽毛高效降解菌株及其应用
CN111849842B (zh) 解钾菌、包括其的解钾菌菌剂及应用
CN107047057A (zh) 一种牛樟芝培植方法
CN105154336B (zh) 一种绿色木霉xj‑3及其制备棉杆腐熟有机肥的方法
CN108707560A (zh) 一种微生物液体菌肥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7859769B (zh) 耐盐芽孢杆菌及其生物有机肥与应用
NL2031759B1 (en) Bacillus and its Application and Multi-strain Fermentation Compound Fermentation Plant Enzyme
CN116814512B (zh) 微生物组合物及其促生用途
CN101057591A (zh) 拟除虫菊酯类农药降解菌改良农作物品质的应用
RU2161884C1 (ru) Сообщество микроорганизмов для получения регулятора роста растений, способ получения регулятора и регулятор роста растений
CN116536189A (zh) 一种能提高枸杞产量和品质的乳酸菌制剂及其应用
CN117736926A (zh) 一株耐盐碱气单胞菌Aeromonas bivalvium BM-B及其应用
KR20180119350A (ko) 눈꽃동충하초로 발효한 딸기의 기능성 성분 함량 분석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