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651596B - 低密度高导热聚氨酯灌封胶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低密度高导热聚氨酯灌封胶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651596B
CN115651596B CN202211647373.9A CN202211647373A CN115651596B CN 115651596 B CN115651596 B CN 115651596B CN 202211647373 A CN202211647373 A CN 202211647373A CN 115651596 B CN115651596 B CN 11565159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ponent
conducting powder
parts
modified
pouring seala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647373.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651596A (zh
Inventor
徐军
宋书征
丁鹏
宿金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Inov Polyurethan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Inov Polyurethan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Inov Polyurethane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Inov Polyurethan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647373.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651596B/zh
Publication of CN11565159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65159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65159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65159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聚氨酯胶粘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低密度高导热聚氨酯灌封胶及其制备方法,所述低密度高导热聚氨酯灌封胶,由A组分和B组分按质量比100:(16~25)混合而成;A组分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原料:聚合物多元醇20~43份,小分子扩链剂0~5份,改性导热粉50~80份,环保无卤阻燃剂3~5份,偶联剂0~0.6份,催化剂0~0.05份,耐水解剂0~1份,吸水剂1~5份,消泡剂0~0.5份,防沉剂0~0.1份,色浆0~0.5份;B组分包括以下原料:以占B组分的质量百分数计,聚醚多元醇0~20%,二异氰酸酯80%~100%,降粘剂0~20%。本发明具有低密度、高导热系数的特点,同时粘度低,操作性能优异。

Description

低密度高导热聚氨酯灌封胶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聚氨酯胶粘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低密度高导热聚氨酯灌封胶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及配套动力电池的不断更新换代,电池能量密度越来越高,相应地,其发热量也随之增加,若热量不能及时传导,极易形成局部高温,进而造成动力电池自燃危害人员及环境安全。同时,为防止行车过程中的震动、外界水分、冷热环境及有毒有害物质对电池组件的侵入,防止外力损伤,对动力电池使用的灌封胶的机械性能及导热性能要求越来越高。目前,动力电池包占新能源汽车整车重量高达30%,其轻量化也至关重要,这关系到新能源车的续航里程的提高,因此,对电池模组灌封胶的低密度要求也越来越高。基于此,开发一种低密度高导热灌封胶至关重要。
灌封胶主要分为环氧、有机硅和聚氨酯三大类。环氧灌封胶韧性差、易开裂、不耐冷热冲击,有机硅灌封胶硬度低、粘结强度低且成本较高,而聚氨酯灌封胶具有软硬度可调、粘结强度适中、高弹性、高抗冲击性、高耐磨性和优异的耐低温性能等特点。与环氧和有机硅灌封胶相比,聚氨酯灌封胶更适用于各种不同领域的灌封。
目前国内聚氨酯导热灌封胶研究中普遍存在一些问题,高导热系数灌封胶存在导热粉氧化铝添加量大,进而导致物料混合粘度大、密度高的问题;低导热粉添加量又会导致导热系数低、阻燃性差的问题;提高导热粉粒径及选择球形氧化铝粉体虽然可以提高导热系数,但同时存在易沉降及设备易磨损问题;添加氮化物提高导热系数又存在物料粘度大、价格高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低密度高导热聚氨酯灌封胶,具有低密度、高导热系数的特点,同时粘度低,操作性能优异。本发明同时提供了科学合理的制备方法,易于大规模工业化生产。
本发明所述的低密度高导热聚氨酯灌封胶,由A组分和B组分按质量比100:(16~25)混合而成;
A组分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原料:聚合物多元醇20~43份,小分子扩链剂0~5份,改性导热粉50~80份,环保无卤阻燃剂3~5份,偶联剂0~0.6份,催化剂0~0.05份,耐水解剂0~1份,吸水剂1~5份,消泡剂0~0.5份,防沉剂0~0.1份,色浆0~0.5份;
B组分包括以下原料:以占B组分的质量百分数计,聚醚多元醇0~20%,二异氰酸酯80%~100%,降粘剂0~20%;
其中,改性导热粉是由改性剂对导热粉进行改性后得到的。
A组分中,聚合物多元醇为植物油多元醇或改性植物油多元醇中的一种或多种或者植物油多元醇或改性植物油多元醇中的一种或多种与聚醚多元醇的混合物;
其中,植物油多元醇或改性植物油多元醇的数均分子量为300~1000,官能度为2~4,包括用蓖麻油、棕榈油、亚麻籽油、大豆油、葵花籽油或玉米油制备或改性的多元醇;
聚醚多元醇的数均分子量为200~1000,官能度为2或3。
小分子扩链剂包括1,4-丁二醇、1,3-丙二醇、1,2-丙二醇、新戊二醇、EG、DEG、1,6-己二醇、TMP和甘油中的一种或多种,数均分子量为60~200,官能度为2或3。
导热粉包括球形氧化铝、片状氧化铝、氢氧化铝、氢氧化镁、氮化硼和氮化铝中的一种或多种。
改性剂为表面处理剂,包括KH550、KH560、KH570、马来酸酐接枝聚乙烯、蓖麻油酸锌、脂肪酸酰胺和钛酸酯中的一种或多种。
改性导热粉由以下步骤制备得到:
a、按照1:(10~20)的质量比将改性剂溶解于异丙醇中得到混合溶液,按照导热粉与混合溶液质量比(5~7):1加入导热粉,用高速搅拌机在500~1000r/min下搅拌30~60min,然后使用真空泵抽滤,并用无水乙醇洗涤去除多余的改性剂,得到改性导热粉湿料;
b、将改性导热粉湿料在110~120℃干燥2~3h,用粉碎机粉碎结块,筛分,得到改性导热粉原始料,所得改性导热粉原始料的最大粒径为80μm;
c、将改性导热粉原始料按粒径比为1:(6~8)且质量比为1:1进行混合,得到改性导热粉原始料组;取一组或多组改性导热粉原始料组以相同质量混合,得到改性导热粉。
环保无卤阻燃剂选自液体阻燃剂或固体阻燃剂,包括液体阻燃剂甲基磷酸二甲酯、乙基磷酸二乙酯、异丙基化三苯基磷酸酯、磷酸甲苯二苯酯、磷酸三苯酯、磷酸三甲苯酯和固体阻燃剂三聚氰胺、氢氧化镁、聚磷酸铵中的一种或多种;
偶联剂包括KH-550、KH-560、KH-540和KH-570中的一种或多种;
吸水剂包括无活性3A、4A、5A分子筛和液体除水剂中的一种或多种;
防沉剂包括膨润土和气相白炭黑中的一种或两种的混合物。
B组分中,聚醚多元醇为聚氧化丙烯多元醇,数均分子量为300~700,官能度为2或3。
二异氰酸酯包括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碳化二亚胺-脲酮亚胺改性MDI、多亚甲基多苯基异氰酸酯和氢化MDI中的一种或多种。
本发明所述的低密度高导热聚氨酯灌封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A组分的制备:将聚合物多元醇、小分子扩链剂、改性导热粉和环保无卤阻燃剂混合后,脱水至水分小于0.05%,随后降温到50~60℃,依次加入偶联剂、催化剂、耐水解剂、吸水剂、消泡剂、防沉剂和色浆,充分研磨搅拌均匀,抽真空脱除机械泡后,封装得到灌封胶A组分;
(2)B组分的制备:由水分含量控制在0.05%以下的聚醚多元醇、二异氰酸酯和降粘剂,在温度70~90℃条件下反应2~4h,得到异氰酸根含量为22%~33%的预聚物,抽真空脱除机械泡后,封装得到灌封胶B组分;
(3)将A、B组分在室温条件下混合均匀,室温熟化3~7天后,即得低密度高导热聚氨酯灌封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通过不同粒径及种类导热粉搭配及特殊粉体表面处理工艺,使得粉体表面具有类似于“水包油”基团,使得粉体更容易与聚醚多元醇浸润,从而达到增加粉体加入量,降低体系粘度的目的,制备的灌封胶产品导热系数高、密度低且粘度低,其导热系数在0.8W/(m·K)以上,密度低于1.6g·cm-3,同时混合粘度不高于1400mPa·s(25℃),这使得其操作性能优异,易于对不同结构件进行灌封,且本发明工艺简单,易于大规模工业化生产。
2、聚氨酯导热灌封材料制备工艺中,所加入粉料的粒径越小,防沉降性能越好,对设备的损耗也越小,但易导致组分粘度变大,分散困难,操作性变差,且选用小粒径导热粉更不利于导热性能的提高,所以能同时满足导热聚氨酯中的导热粉粒径<80μm且导热聚氨酯导热系数>0.8W/(m·K)、密度<1.6g·cm-3的合适导热粉的选取及添加方式一直是难点;本发明通过选用特殊的改性导热粉改性方法:选择合适的改性剂溶解于异丙醇溶剂中,随后加入导热粉,最后去除易挥发的有机溶剂,可以使得改性剂更加精准、均匀地附着于导热粉表面,使用不同粒径筛子筛分,按照1:7粒径比搭配粉体且最高粒径不大于80μm以防粒径过大导致机器磨损过快,此改性方法使得改性剂牢牢地附着于导热粉表面,使得导热通路更顺畅,粘度更低,导热系数更高。
3、通过植物油改性多元醇的选择与配方优化,不同官能度原料的选用,提高聚合物组分的疏水性,通过交联密度的设计及耐水解剂的加入,进一步提高胶体的耐水性,可轻松通过双85耐水解1000h测试,性能保持率在90%以上,尤其适用于新能源汽车电池包的灌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在实际操作中,温度控制允许有2℃的波动温差。实施例中用到的所有原料除特殊说明外,均为市购。
实施例中所用到的部分原材料型号或指标如下:
PPG400:数均分子量400,官能度为2,羟值:280±15mgKOH/g,聚氧化丙烯二醇;
PPG125:数均分子量375,官能度为3,羟值:450±15mgKOH/g,丙二醇与环氧丙烷合成的聚醚多元醇;
MN500:数均分子量500,官能度为3,羟值:340±10mgKOH/g,丙二醇与环氧丙烷合成的聚醚多元醇;
BDO:数均分子量90,官能度为2,丁二醇;
DPG:数均分子量134,官能度为2,一缩二丙二醇;
AC-008:羟值180mgKOH/g,官能度2.5,改性蓖麻油多元醇;
BMY:数均分子量930,羟值163mgKOH/g,官能度2.7,蓖麻油多元醇;
MDI-50: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
PM200:多亚甲基多苯基异氰酸酯;
DOTP:对苯二甲酸二辛酯;
103C:碳化二亚胺-脲酮亚胺改性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
T-1:二乙酸二丁基锡;
消泡剂:BYK-066;
气相白炭黑:XH-201;
吸水剂:3A分子筛;
阻燃剂:异丙基化三苯基磷酸酯(IPPP50)、甲基磷酸二甲酯(DMMP)、固体阻燃剂氢氧化镁、固体阻燃剂三聚氰胺;
耐水解剂:碳化二亚胺;
偶联剂:KH-560;
改性剂:KH-560、KH-570、钛酸酯HY-201、马来酸酐接枝聚乙烯、蓖麻油酸锌、脂肪酸酰胺;
改性导热粉1、2、3、4、5:自制。
实施例1
改性导热粉1由以下步骤制备得到:
a、按照1:15的质量比将改性剂KH-560溶解于异丙醇中得到混合溶液,按照导热粉与混合溶液质量比6:1,将导热粉氢氧化铝加入,用高速搅拌机在750r/min下搅拌50min,然后使用真空泵抽滤,并用无水乙醇洗涤3次去除多余的改性剂,得到改性导热粉湿料;
b、将改性导热粉湿料在115℃烘箱中干燥2.5h,边干燥边搅拌,用高速粉碎机粉碎结块,筛分,得到改性导热粉原始料,改性导热粉原始料的最大粒径不超过80μm以防粒径过大导致机器磨损过快;
c、将粒径为10μm和70μm的改性导热粉原始料按质量比为1:1进行混合,得到改性导热粉原始料组Ⅰ;将粒径为5μm和35μm的改性导热粉原始料按质量比为1:1进行混合,得到改性导热粉原始料组Ⅱ;取改性导热粉原始料组Ⅰ和改性导热粉原始料组Ⅱ以相同质量混合,得到改性导热粉1。
本发明所述的低密度高导热聚氨酯灌封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A组分的制备:按质量份数计,将26.7份BMY、1.6份BDO、66份改性导热粉1和3.2份IPPP50混合,在105℃,真空度-0.095MPa以下脱水至水分小于0.05%,随后降温到50℃,依次加入0.6份KH-560、0.003份T-1、0.2份碳化二亚胺、1.3份3A分子筛、0.1份XH-201和0.4份BYK-066,高速分散机2750r/min充分研磨搅拌均匀,抽真空脱除机械泡后封装得到灌封胶A组分;
(2)B组分的制备:以占B组分质量百分数计,将8.3%的PPG400和91.7%的103C混合,在温度80℃条件下反应3h,得到异氰酸根含量为25%的预聚物,抽真空脱除机械泡后封装得到灌封胶B组分;
(3)将A、B组分在室温条件下,按100:20的比例混合搅拌均匀,室温熟化5天后即得低密度高导热聚氨酯灌封胶。
实施例2
改性导热粉2由以下步骤制备得到:
a、按照1:10的质量比将钛酸酯偶联剂HY-201和脂肪酸酰胺以质量比9:1的混合物溶解于异丙醇中得到混合溶液,按照导热粉与混合溶液质量比5:1,将导热粉氢氧化镁加入,用高速搅拌机在1000r/min下搅拌30min,然后使用真空泵抽滤,并用无水乙醇洗涤3次去除多余的改性剂,得到改性导热粉湿料;
b、将改性导热粉湿料在110℃烘箱中干燥3h,边干燥边搅拌,用高速粉碎机粉碎结块,筛分,得到改性导热粉原始料,改性导热粉原始料的最大粒径不超过80μm以防粒径过大导致机器磨损过快;
c、将粒径为10μm和70μm的改性导热粉原始料按质量比为1:1进行混合,得到改性导热粉原始料组Ⅰ;将粒径为5μm和35μm的改性导热粉原始料按质量比为1:1进行混合,得到改性导热粉原始料组Ⅱ;取改性导热粉原始料组Ⅰ和改性导热粉原始料组Ⅱ以相同质量混合,得到改性导热粉2。
本发明所述的低密度高导热聚氨酯灌封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A组分的制备:按质量份数计,将25.2份AC-088、3.2份DPG、66份改性导热粉2和3.2份IPPP50混合,在110℃,真空度-0.095MPa以下脱水至水分小于0.05%,随后降温到60℃,依次加入0.6份KH-560、0.003份T-1、0.2份碳化二亚胺、1.3份3A分子筛、0.1份XH-201、0.4份BYK-066和0.2份色浆,高速分散机2500r/min充分研磨搅拌均匀,抽真空脱除机械泡后封装得到灌封胶A组分;
(2)B组分的制备:以占B组分质量百分数计,将12.5%的PPG125和87.5%的MDI-50混合,在温度70℃条件下反应4h,得到异氰酸根含量为25.2%的预聚物,抽真空脱除机械泡后封装得到灌封胶B组分;
(3)将A、B组分在室温条件下,按100:22的比例混合搅拌均匀,室温熟化3天后即得低密度高导热聚氨酯灌封胶。
实施例3
改性导热粉3由以下步骤制备得到:
a、按照1:20的质量比将钛酸酯偶联剂溶解于异丙醇中得到混合溶液,按照导热粉与混合溶液质量比7:1,将片状氢氧化铝加入,用高速搅拌机在500r/min下搅拌60min,然后使用真空泵抽滤,并用无水乙醇洗涤3次去除多余的改性剂,得到改性导热粉湿料;
b、将改性导热粉湿料在110℃烘箱中干燥3h,边干燥边搅拌,用高速粉碎机粉碎结块,筛分,得到改性导热粉原始料,改性导热粉原始料的最大粒径不超过80μm以防粒径过大导致机器磨损过快;
c、将粒径为5μm和35μm的改性导热粉原始料按照质量比1:1搭配得到改性导热粉3。
本发明所述的低密度高导热聚氨酯灌封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A组分的制备:按质量份数计,将24份BMY、6.3份MN500、63份改性导热粉3和4份IPPP50混合,在110℃,真空度-0.095MPa以下脱水至水分小于0.05%,随后降温到55℃,依次加入0.6份KH-560、0.003份T-1、0.2份碳化二亚胺、1.3份3A分子筛、0.1份XH-201、0.4份BYK-066和0.5份色浆,高速分散机3000r/min充分研磨搅拌均匀,抽真空脱除机械泡后封装得到灌封胶A组分;
(2)B组分的制备:以占B组分质量百分数计,将5.2%的PPG125、75.8%的MDI-50和19%的PM200混合,在温度90℃条件下反应2,得到异氰酸根含量为29.5%的预聚物,随后加入20%的降粘剂LF-30,搅拌均匀抽真空脱除机械泡后封装得到灌封胶B组分;
(3)将A、B组分在室温条件下,按100:20的比例混合搅拌均匀,室温熟化7天后即得低密度高导热聚氨酯灌封胶。
实施例4
改性导热粉4由以下步骤制备得到:
a、按照1:18的质量比将改性剂KH-570溶解于异丙醇中得到混合溶液,按照导热粉与混合溶液质量比6:1,将球形氧化铝和氢氧化铝以质量比3:7的混合物加入,用高速搅拌机在600r/min下搅拌50min,然后使用真空泵抽滤,并用无水乙醇洗涤3次去除多余的改性剂,得到改性导热粉湿料;
b、将改性导热粉湿料在110℃烘箱中干燥2h,边干燥边搅拌,用高速粉碎机粉碎结块,使用不同筛孔尺寸的筛子进行筛分,得到不同粒径的改性导热粉原始料,改性导热粉原始料的最大粒径为80μm以防粒径过大导致机器磨损过快;
c、将粒径为5μm与粒径为35μm的改性导热粉原始料按照质量比1:1搭配得到改性导热粉4。
本发明所述的低密度高导热聚氨酯灌封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A组分的制备:按质量份数计,将6.3份PPG400、28份AC-008、60份改性导热粉4、1.6份DMMP和1.6份聚磷酸铵混合,在110℃,真空度-0.095MPa以下脱水至水分小于0.05%,随后降温到50~60℃,依次加入0.6份KH-560、0.003份T-1、0.2份碳化二亚胺、1.3份3A分子筛、0.1份XH-201和0.4份BYK-066,高速分散机2500r/min充分研磨搅拌均匀,抽真空脱除机械泡后封装得到灌封胶A组分;
(2)B组分的制备:以占B组分质量百分数计,将5.5%的PPG400、75.6%的MDI-50和18.9%的PM200混合,在温度80℃条件下反应2h,得到异氰酸根含量为30%的预聚物,抽真空脱除机械泡后封装得到灌封胶B组分;
(3)将A、B组分在室温条件下,按100:16的比例混合搅拌均匀,室温熟化4天后即得低密度高导热聚氨酯灌封胶。
实施例5
改性导热粉5由以下步骤制备得到:
a、按照1:15的质量比将马来酸酐接枝聚乙烯和蓖麻油酸锌以质量比1:1的混合物溶解于异丙醇中得到混合溶液,按照导热粉与混合溶液质量比6:1,将导热粉氮化铝和氮化硼以质量比8:2的混合物加入,用高速搅拌机在1000r/min下搅拌30min,然后使用真空泵抽滤,并用无水乙醇洗涤3次去除多余的改性剂,得到改性导热粉湿料;
b、将改性导热粉湿料在110℃烘箱中干燥2h,边干燥边搅拌,用高速粉碎机粉碎结块,使用不同筛孔尺寸的筛子进行筛分,得到不同粒径的改性导热粉原始料,改性导热粉原始料的最大粒径为80μm以防粒径过大导致机器磨损过快;
c、将粒径为10μm与粒径为70μm的改性导热粉原始料按照质量比1:1搭配得到改性导热粉5。
本发明所述的低密度高导热聚氨酯灌封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A组分的制备:按质量份数计,将42.4份BMY、50份改性导热粉5和3.2份三聚氰胺、1.8份氢氧化镁混合,在110℃,真空度-0.095MPa以下脱水至水分小于0.05%,随后降温到50~60℃,依次加入0.6份KH-570、0.003份T-1、0.2份碳化二亚胺、1.3份3A分子筛、0.1份XH-201和0.4份BYK-066,高速分散机2500r/min充分研磨搅拌均匀,抽真空脱除机械泡后封装得到灌封胶A组分;
(2)B组分的制备:以占B组分质量百分数计,将9.2%的MN500、90.8%的MDI-50混合,在温度80℃条件下反应2h,得到异氰酸根含量为28%的预聚物,抽真空脱除机械泡后封装得到灌封胶B组分;
(3)将A、B组分在室温条件下,按100:19的比例混合搅拌均匀,室温熟化4天后即得低密度高导热聚氨酯灌封胶。
对比例1
对比例1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所用导热粉未经改性,除此之外均与实施例1相同。
性能测试
将实施例1~5和对比例1产品按以下标准进行性能检测,所得性能测试结果见表1:
粘度:GB/T2794-2013《胶粘剂粘度的测定》;
密度:GB/T4472-2011《化工产品密度、相对密度的测定》;
硬度:GB/T531.1-2008《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压入硬度试验方法》;
导热系数:ASTM D5470;
拉剪强度:GB/T7124-2008《胶粘剂拉伸剪切强度的测定》;
拉伸强度:GB/T528-2009《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拉伸应力应变性能的测定方法》;
扯断伸长率:GB/T528-2009《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拉伸应力应变性能的测定方法》。
表1实施例1~5和对比例1性能测试表
Figure 811123DEST_PATH_IMAGE001
对比实施例1与对比例1可以看出,本发明改性处理的导热粉,使得聚氨酯灌封胶具有更高的导热系数,不易出现沉降,密度更小且粘度更低,施工操作性能更好。

Claims (7)

1.一种低密度高导热聚氨酯灌封胶,其特征在于,由A组分和B组分按质量比100:(16~25)混合而成;
A组分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原料:聚合物多元醇20~35份,小分子扩链剂0~5份,改性导热粉50~80份,环保无卤阻燃剂3~5份,偶联剂0~0.6份,催化剂0~0.05份,耐水解剂0~1份,吸水剂1~5份,消泡剂0~0.5份,防沉剂0~0.1份,色浆0~0.5份;
B组分包括以下原料:以占B组分的质量百分数计,聚醚多元醇0~20%,二异氰酸酯80%~100%,降粘剂0~20%;
其中,改性导热粉是由改性剂对导热粉进行改性后得到的;
改性导热粉由以下步骤制备得到:
a、按照1:(10~20)的质量比将改性剂溶解于异丙醇中得到混合溶液,按照导热粉与混合溶液质量比(5~7):1加入导热粉,用高速搅拌机在500~1000r/min下搅拌30~60min,然后使用真空泵抽滤,并用无水乙醇洗涤去除多余的改性剂,得到改性导热粉湿料;
b、将改性导热粉湿料在110~120℃干燥2~3h,用粉碎机粉碎结块,筛分,得到改性导热粉原始料,所得改性导热粉原始料的最大粒径为80μm;
c、将改性导热粉原始料按粒径比为1:(6~8)且质量比为1:1进行混合,得到改性导热粉原始料组;取一组或多组改性导热粉原始料组以相同质量混合,得到改性导热粉;
A组分中,聚合物多元醇为植物油多元醇或改性植物油多元醇中的一种或多种或者植物油多元醇或改性植物油多元醇中的一种或多种与聚醚多元醇的混合物;
其中,植物油多元醇或改性植物油多元醇的数均分子量为300~1000,官能度为2~4,包括用蓖麻油、棕榈油、亚麻籽油、大豆油、葵花籽油或玉米油制备或改性的多元醇;
聚醚多元醇的数均分子量为200~1000,官能度为2或3;
导热粉包括球形氧化铝、片状氧化铝、氢氧化铝、氢氧化镁、氮化硼和氮化铝中的一种或多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密度高导热聚氨酯灌封胶,其特征在于,小分子扩链剂包括1,4-丁二醇、1,3-丙二醇、1,2-丙二醇、新戊二醇、EG、DEG、1,6-己二醇、TMP和甘油中的一种或多种,数均分子量为60~200,官能度为2或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密度高导热聚氨酯灌封胶,其特征在于,改性剂为表面处理剂,包括KH550、KH560、KH570、马来酸酐接枝聚乙烯、蓖麻油酸锌、脂肪酸酰胺和钛酸酯中的一种或多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密度高导热聚氨酯灌封胶,其特征在于,环保无卤阻燃剂选自液体阻燃剂或固体阻燃剂,包括液体阻燃剂甲基磷酸二甲酯、乙基磷酸二乙酯、异丙基化三苯基磷酸酯、磷酸甲苯二苯酯、磷酸三苯酯、磷酸三甲苯酯和固体阻燃剂三聚氰胺、氢氧化镁、聚磷酸铵中的一种或多种;
偶联剂包括KH-550、KH-560、KH-540和KH-570中的一种或多种;
吸水剂包括无活性3A、4A和5A分子筛和液体除水剂中的一种或多种;
防沉剂包括膨润土和气相白炭黑中的一种或两种的混合物。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密度高导热聚氨酯灌封胶,其特征在于,B组分中,聚醚多元醇为聚氧化丙烯多元醇,数均分子量为300~700,官能度为2或3。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密度高导热聚氨酯灌封胶,其特征在于,二异氰酸酯包括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碳化二亚胺-脲酮亚胺改性MDI、多亚甲基多苯基异氰酸酯和氢化MDI中的一种或多种。
7.一种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所述的低密度高导热聚氨酯灌封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A组分的制备:将聚合物多元醇、小分子扩链剂、改性导热粉和环保无卤阻燃剂混合后,脱水至水分小于0.05%,随后降温到50~60℃,依次加入偶联剂、催化剂、耐水解剂、吸水剂、消泡剂、防沉剂和色浆,充分研磨搅拌均匀,抽真空脱除机械泡后,封装得到灌封胶A组分;
(2)B组分的制备:由水分含量控制在0.05%以下的聚醚多元醇、二异氰酸酯和降粘剂,在温度70~90℃条件下反应2~4h,得到异氰酸根含量为22%~33%的预聚物,抽真空脱除机械泡后,封装得到灌封胶B组分;
(3)将A、B组分在室温条件下混合均匀,室温熟化3~7天后,即得低密度高导热聚氨酯灌封胶。
CN202211647373.9A 2022-12-21 2022-12-21 低密度高导热聚氨酯灌封胶及其制备方法 Active CN11565159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647373.9A CN115651596B (zh) 2022-12-21 2022-12-21 低密度高导热聚氨酯灌封胶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647373.9A CN115651596B (zh) 2022-12-21 2022-12-21 低密度高导热聚氨酯灌封胶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651596A CN115651596A (zh) 2023-01-31
CN115651596B true CN115651596B (zh) 2023-03-31

Family

ID=850232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647373.9A Active CN115651596B (zh) 2022-12-21 2022-12-21 低密度高导热聚氨酯灌封胶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65159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265558B (zh) * 2023-02-20 2023-09-22 有行鲨鱼(珠海)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低比重高导热的聚氨酯结构胶及其制备方法
CN116515450B (zh) * 2023-05-16 2024-01-30 广州市百舜合成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聚氨酯灌封胶及其制备方法
CN116554825B (zh) * 2023-07-12 2023-10-20 山东理工大学 耐候丙烯酸酯聚氨酯灌封胶及其制备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437195B (zh) * 2013-08-16 2015-01-14 东莞市雄林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免车缝的热熔胶tpu-pu皮革及其制备方法
CN111849410A (zh) * 2020-06-23 2020-10-30 山东一诺威聚氨酯股份有限公司 无卤阻燃导热聚氨酯灌封胶及其制备方法
CN112724914B (zh) * 2020-12-29 2022-10-21 烟台德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低粘度高导热阻燃双组份聚氨酯灌封胶及其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651596A (zh) 2023-01-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5651596B (zh) 低密度高导热聚氨酯灌封胶及其制备方法
CN113999643B (zh) 导热双组分聚氨酯胶粘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1849410A (zh) 无卤阻燃导热聚氨酯灌封胶及其制备方法
CN111635695B (zh) 一种快速固化约束结构阻尼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4621721B (zh) 一种低密度隔热动力电池聚氨酯灌封胶
CN111848904A (zh) 导热无卤阻燃聚氨酯弹性体及其制备方法
CN111057208A (zh) 一种聚烯烃多元醇改性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及其制备方法
CN110698633A (zh) 一种含受阻胺的聚氨酯阻尼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1117465B (zh) 一种环保型单组份聚氨酯防水涂料
CN115612438A (zh) 高温保持率提升的导热聚氨酯结构胶及其制备方法
CN115975586A (zh) 一种双组分聚氨酯结构胶及其应用
CN114539964A (zh) 一种动力电池结构粘接用双组分聚氨酯胶粘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4316878B (zh) 一种聚氨酯灌封胶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11187507A (zh) 一种石墨烯基杂化阻燃剂/自修复聚氨酯阻燃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US20230257548A1 (en) Method for producing a conductive polyurethane composite material, and said material
CN112126034A (zh) 一种混合软段型聚氨酯阻尼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0283290B (zh) 一种耐水解聚氨酯弹性体及其制备方法
CN113307938B (zh) 聚氨酯弹性体组合物、聚氨酯弹性体及其制备方法
CN113321849B (zh) 一种高效协同阻燃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5612433A (zh) 一种耐疲劳双组分聚氨酯导热结构胶及其制备方法
CN115820191A (zh) 一种用于动力电池高弹性粘接的双组份聚氨酯结构胶
CN111978602B (zh) 一种高阻尼恒门尼粘度天然橡胶的制备方法及其制得的产品
CN114058322A (zh) 石墨炔分散液、双组分聚氨酯胶及其制备方法
CN109517138B (zh) 聚氨酯浇注树脂及聚氨酯浇注树脂制备方法
EP4258291A1 (en) Method for producing an electrically conductive polyurethane composite material, and said material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