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649300A - 一种防水电动车充电口防护盒 - Google Patents

一种防水电动车充电口防护盒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649300A
CN115649300A CN202211372685.3A CN202211372685A CN115649300A CN 115649300 A CN115649300 A CN 115649300A CN 202211372685 A CN202211372685 A CN 202211372685A CN 115649300 A CN115649300 A CN 11564930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otection box
box body
charging seat
protection
seal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372685.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蜜婷
童朝阳
刘小明
晏君臣
赵鹏辉
陈猛
胡蜜
游菁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feng Commercial Vehicl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feng Commercial Vehicl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feng Commercial Vehicle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feng Commercial Vehicl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372685.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649300A/zh
Publication of CN11564930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64930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Energy storage systems for electromobility, e.g. batter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72Electromobility specific charging systems or methods for batteries, ultracapacitors, supercapacitors or double-layer capacito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or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T90/1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arging of electric vehicles
    • Y02T90/14Plug-in electric vehicles

Landscapes

  • Casing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防护盒本体,其两端开口设置;安装板,其固定连接于所述防护盒主体内,充电座固定连接于其上;凸缘,其由所述防护盒本体的一个端口向外延伸,并在末端形成外翻边,且外翻边与所述防护盒本体的端部之间形成导水槽,所述凸缘和充电座的充电口对应;门体,其一侧铰接于所述防护盒本体上,闭合时,所述凸缘嵌入所述门体内。本发明具有对充电座的充电口进行更加有效的保护,减少充电口在使用过程中因防护不当造成的损伤,延长充电座带线缆总成使用寿命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防水电动车充电口防护盒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动汽车充电口防护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防水电动车充电口防护盒。
背景技术
随着新能源商用车的产量不断提高,对汽车安全的规范越来越完善,充电座带线缆总成作为新能源商用车上必不可缺少的线束之一,其安全要求也不断提高。
相关技术中,充电座带线缆总成的一端设置有用于对商用车进行充电的充电座,但是,由于充电座充电口结构的原因,其本身防护等级仅能做到IP54,即防尘为5级:无法完全防止灰尘侵入,但侵入灰尘量不会影响产品正常运作;防水等级为4级:防止飞溅的水侵入,防止各方向飞溅而来的水侵入。该防护等级难以保证充电座带线缆总成的安全及其使用寿命,因此,需要在充电座充电口端进行更加有效的防护。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防水电动车充电口防护盒,以解决相关技术中充电座充电口端防护不足的问题。
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防水电动车充电口防护盒,其技术方案包括:防护盒本体,其两端开口设置;安装板,其固定连接于所述防护盒主体内,充电座固定连接于其上;凸缘,其由所述防护盒本体的一个端口向外延伸,并在末端形成外翻边,且外翻边与所述防护盒本体的端部之间形成导水槽,所述凸缘和充电座的充电口对应;门体,其一侧铰接于所述防护盒本体上,闭合时,所述凸缘嵌入所述门体内。
一种更为优选的改进中,为了提升外翻边和门体之间的密封性,所述外翻边的端面和所述门体之间设置有用于密封两者的密封件。
一种更为优选的改进中,为了提高充电座和安装板连接位置处的密封性,所述安装板和充电座的连接处设置有密封两者的密封垫。
一种更为优选的改进中,为了使安装板和防护盒本体内壁之间的密封性更强,所述安装板的外边缘和所述防护盒本体的内壁之间密封连接。
一种更为优选的改进中,为了尽可能的减少外界的水进入防护盒本体内,所述防护盒本体的另一个开口端固定连接有防护板,所述防护板对应于充电座末端的位置处开设有用于将充电座带线缆穿出的穿线孔。
一种更为优选的改进中,为了对充电座和防护板之间进行密封,所述防护板对应于穿线孔的位置处固定连接有套设于充电座上的密封套;所述密封套和充电座之间设置有用于密封两者的密封圈。
一种更为优选的改进中,为了使密封套内的积水及时排出,所述密封套的底部连通有导水管,所述导水管远离所述密封套的一端连通于所述防护盒本体的底部。
一种更为优选的改进中,为了使少量进入防护盒本体内的水能够及时排出,所述防护盒本体的底部开设有排水孔,所述排水孔位于所述安装板和所述防护板之间。
一种更为优选的改进中,为了对门体远离铰接端的一侧进行有效的锁止,所述门体相对于铰接的另外一侧设置有对该侧进行锁止的锁止件。
一种更为优选的改进中,为了方便门体的开合,所述锁止件为门锁,所述门锁安装于所述门体上,所述门锁远离所述门体的一侧可分离的卡接在所述防护盒本体上。
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包括: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防水电动车充电口防护盒,使用人员将门体安装在防护盒本体上之后,门体、防护盒本体以及安装板之间形成密封腔;由于凸缘嵌入到门体内部,因此门体的端部位于导水槽之间,当外界的水溅落到门体和防护盒本体端部之间的间隙后,大部分水从导水槽向下流出;除此之外,外翻边由防护盒本体的端口向外延伸形成,因此外翻边还具有一定的挡水性能,进一步的减少了水进入密封腔内;综上所述,电动车充电口防护盒极大程度的阻挡了外部的水进入密封腔内,使得充电座的充电口得到了更加有效的保护,减少了充电口在使用过程中因防护不当造成的损伤,延长了充电座带线缆总成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沿水平方向剖切用于展示充电座和密封套之间配合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沿竖向方向剖切用于展示充电座和密封套之间配合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防护盒本体;11、排水孔;2、安装板;21、安装孔;3、凸缘;31、连接环;32、外翻边;33、导水槽;4、门体;41、合页;5、锁止件;51、门锁;6、密封件;61、密封条;7、密封垫;8、防护板;81、穿线孔;9、密封套;91、密封圈;92、卡接槽;93、导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现有技术中,充电座带线缆总成作为新能源商用车上必不可缺少的线束之一,其安全性需要得到保证,在使用过程中,其一端设置有用于对商用车进行充电的充电座,但是,由于充电座充电口结构的原因,其本身防护等级仅能做到IP54(即防尘为5级:无法完全防止灰尘侵入,但侵入灰尘量不会影响产品正常运作;防水等级为4级:防止飞溅的水侵入,防止各方向飞溅而来的水侵入),该防护等级难以保证充电座带线缆总成的安全及其使用寿命。
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防水电动车充电口防护盒的实施例,其能解决充电座充电口端防护不足的问题,从而使充电座带线缆总成在使用时更加安全。
参照图1,一种防水电动车充电口防护盒包括防护盒本体1、安装板2、凸缘3和门体4;防护盒本体1的两端开口设置,安装板2固定连接于防护盒主体内,充电座固定连接于其上;凸缘3固定连接于防护盒本体1开口的一端且和充电座的充电口对应;门体4的一侧铰接于防护盒本体1上,当门体4关闭时,凸缘3嵌入门体4内。
具体来讲,结合图1和图2,防护盒本体1整体呈长方体,沿其宽度方向的两端开口设置;安装板2整体呈矩形板,为了方便安装板2和防护盒本体1的连接,安装板2四周翻折设置,安装板2的四个折边分别和防护盒本体1内壁的四个面贴合;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安装板2沿防护盒本体1的长度方向间隔开设有两个用于安装充电座的安装孔21,即本申请实施例中安装板2上安装有两个充电座。
凸缘3的结构如图1和图2所示,凸缘3由防护盒本体1的一端向外延伸形成,凸缘3的一侧沿水平方向的横截面呈″L″形,其包括连接环31和外翻边32;连接环31固定连接在防护盒本体1的端口处且围绕防护盒本体1的端口,外翻边32固定连接在连接环31的端部且两者一体成型,外翻边32的外轮廓边缘大于防护盒本体1的开口轮廓,外翻边32与防护盒本体1的端部之间形成导水槽33。
结合图1和图2,门体4靠近防护盒本体1的一侧设置有环形折边,从而使门体4靠近防护盒本体1的一侧形成空腔,当使用人员将门体4关闭后,凸缘3伸入空腔内,环形折边的端面位于凸缘3和防护盒本体1端部之间。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参照图1,门体4的铰接侧设置有合页41,门体4和防护盒本体1之间通过合页41进行铰接且铰接轴线的方向和防护盒本体1的高度方向平行,合页41的一侧固定连接在门体4上,另一侧固定连接在防护盒本体1上;门体4相对于合页41的一侧设置有对该侧进行锁止的锁止件5,具体的,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锁止件5为门锁51,且门锁51本身具有防水功能以防外界的水经过门锁51进入防护盒本体1内;门锁51安装于门体4上,门锁51的锁舌可分离的卡接在防护盒本体1上;当使用人员需要关闭门体4时,拧动门锁51使锁舌卡接在防护盒本体1上,当使用人员需要打开门体4时,拧动门锁51使锁舌和防护盒本体1分离,门体4得以打开;通过这种方式设置,方便了使用人员开关门体4,也使得在车辆行驶的过程中,门体4能够更加稳定的关闭。
在其他实施方式中,锁止件5还可以为搭扣锁;搭扣锁的第一锁座固定连接于门体4上,搭扣锁的第二锁座固定连接在防护盒本体1对应于第一锁座的位置处,第一锁座可分离的卡接在第二锁座上;当第一锁座和第二锁座分离时,门体4可打开,当第一锁座和第二锁座卡接在一起时,门体4被关闭。
除此之外,锁止件5还可以用其他常用的锁止结构来实现,如旁开扣等,本申请中不再一一列出。
当使用人员拧动门锁51使门体4锁止在防护盒本体1上之后,门体4、防护盒本体1以及安装板2之间形成密封腔;由于凸缘3嵌入到门体4内部,因此门体4的端部位于外翻边32和防护盒本体1端部的导流槽之间,当外界的水溅落到门体4和防护盒本体1端部之间的间隙后,大部分水从导流槽向下流出;除此之外,由于凸缘3的外翻边32大于防护盒本体1开口的轮廓,因此外翻边32还具有一定的挡水性能,进一步的减少了水进入密封腔内;门体4和凸缘3的组合形成了密封腔的第一道防护,极大的阻挡了外部的水进入密封腔内,使得充电座的充电口得到了更好的保护。
凸缘3和门体4的组合虽然更好的保护了充电座的充电口,但是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由于外界的水有时候会冲击力很大,因此,总有一部分水会从门体4和外翻边32之间的间隙进入密封腔内,为了解决此问题,结合图1和图2,在外翻边32的端面和门体4之间设置有用于密封两者的密封件6;具体的,密封件6可以为密封条61或者密封板,本申请采用密封条61,采用橡胶或者硅胶材质制成,密封条61采用粘接的方式固定连接在门体4上,当门体4闭合时,密封条61贴合在外翻边32的端面上;同时,需要说明的是,外翻边32的端面需要进行一定的抛光处理,使得密封条61能够较好的贴合在外翻边32的端面上以提升密封效果;当使用人员使用门锁51将门体4锁止在防护盒本体1上时,门体4要对密封条61产生一定的压力,使得密封条61具有一定的压缩量,从而保证门体4和外翻边32之间密封的可靠性。
门体4和外翻边32之间设置密封条61,进一步的增强了密封腔内的密封性,成为了密封腔的第二道防护。
通过以上设置,解决了安装板2靠近充电座充电口一侧的防水问题,但是不难发现,安装板2另一侧的防水仍有待解决,从充电座末端溅入的水仍有可能进入密封腔内。
经过分析,首先,安装板2的四个折边和防护盒本体1的内壁之间的密封性需要保证,在本申请中,在安装板2和防护盒本体1内壁连接的位置处进行涂胶处理,从而填充安装板2和防护盒本体1内壁之间的间隙,完成安装板2和防护盒本体1的密封连接,有效的避免了从充电座末端溅入的水经过安装板2和防护盒本体1之间的间隙进入密封腔内,形成了密封腔的第三道防护。
在其他实施方式中,还可以使安装板2和防护盒本体1一体成型,从而最大程度的保证安装板2和防护盒本体1之间的密封连接,但相对于本申请的优先实施方式,该方式加工成本会相对较高一些。
除了安装板2和防护盒本体1内壁之间存在密封缺陷外,安装板2和充电座的连接处仍会存在一些间隙,从而导致外界的水有可能经过该间隙进入密封腔内,因此,结合图2和图3,在安装板2和充电座的连接处设置有密封两者的密封垫7,在密封垫7的密封作用下,安装板2和充电座连接位置处的密封性得到了增强,形成了密封腔的第四道防护。
经过上述设置,密封腔一共经历了四道防护,使得充电座的充电口得到了较为有效的保证,但是在使用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由于防护盒本体1使用时是裸漏在外面,当外界的水较多时,会有较多的水冲击防护盒本体1靠近充电座末端的一侧,久而久之,会对第三道防护和第四道防护形成一定损伤,降低防护盒对充电座充电口的防护效果,为了使尽可能少的水进入防护盒本体1内,参照图2,防护盒本体1远离门体4的开口端固定连接有防护板8,防护板8的四周同样进行翻折设置,防护板8的边沿和防护盒本体1内壁之间同样进行密封连接,两者之间的缝隙通过涂胶填充;防护板8对应于充电座末端的位置处开设有穿线孔81,穿线孔81和安装孔21相对应,充电座带线缆总成从穿线孔81穿出,穿线孔81的外径稍大于充电座带线缆总成穿出的要求。
通过设置防护板8,外界的水被隔挡,使得尽可能少的水进入防护盒本体1内,或者即使是有水进入了防护盒本体1内,也极大的减小了进入了防护盒本体1内水流的冲击力,减小了水对第三道防护和第四道防护的冲击,从而形成了密封腔的第五道防护,使得防护盒防护的可靠性得到了进一步的增强。
设置了上述五道防护之后,使用者在使用防护盒的过程中发现,即使穿线孔81尽可能的小,仍会有少量的水从穿线孔81和充电座带线缆总成的间隙进入防护盒本体1内;但是,从充电座末端引出的充电座带线缆总成为多根,每根充电座带线缆总成之间会存在一定的间隙,充电座带线缆总成和穿线孔81之间也会存在一定的间隙,因此对充电座带线缆总成和穿线孔81之间的密封较为不便,发明人尝试过使用热缩管密封发现密封效果不是很好,在充电座带线缆总成和穿线孔81之间填充密封胶后,虽然密封性可以得到一定保证,但是不利于后期的维修。后来分析,充电座末端的防护等级能够达到IP67级,可以满足充电座带线缆总成的安全使用,于是将密封位置从充电座带线缆总成处转移,最后发现对充电座的侧壁进行密封能够实现不错的密封效果。
具体来讲,参照图2,防护板8对应于穿线孔81的位置处固定连接有密封套9,密封套9朝向安装板2,充电座的末端伸入密封套9内,充电座带线缆总成从密封套9穿出;密封套9和充电座之间设置有用于密封两者的密封圈91,密封圈91采用O型圈,密封套9上开设有卡接槽92,O型圈卡接在卡接槽92上,充电座的侧壁的侧壁对O型圈内圈形成挤压;通过上述实施方式,从充电座带线缆总成和穿线孔81的间隙进入的水进入密封套9后,经过O型圈的隔挡,被阻隔在密封套9内,而且汽车行驶后,阻隔在密封套9内的水绝大部分被甩出,极大程度的减少了水从密封圈91渗入防护盒本体1内的几率,形成了密封腔的第六道防护。
除此之外,参照图2,密封套9和充电座的末端配合后,充电座的末端得到了支撑,由于充电座的充电口端和安装板2实现了连接,安装板2和密封套9配合后,使得充电座的两端都得到了支撑,提高了充电座和防护盒本体1连接的稳定性,使得充电座在受到充电座带线缆总成的拉拽时能够更加稳固的连接在防护盒本体1上。
在汽车行驶的过程中,虽然密封套9内的大部分水会被甩出密封套9,但是仍然会有少量的水会存留在密封套9内,留下了后续渗水的后患,为了解决此问题,参照图4,在密封套9的底部连通有导水管93,导水管93远离密封套9的一端连通于防护盒本体1的底部;当外界的水进入密封套9后,密封套9内的水一方面通过车辆行驶甩出,另一方面通过导水管93流出防护盒本体1外,使得密封套9内的水更加及时彻底的排出,进一步的增强了第六道防护的效果。
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使用人员发现,即使加设了第六道防护,仍然会有少量的水从O型圈和充电座的侧壁之间进入到防护盒本体1内,如果不及时处理就会使得安装板2和防护板8之间的水越积越多,从而对安装板2产生浸泡,造成向密封腔内渗水的风险,因此,参照图2,防护盒本体1的底部开设有多个排水孔11,排水孔11位于安装板2和防护板8之间,安装板2和防护板8之间的渗水能够从多个排水孔11及时排出,从而进一步增强防护盒整体的防水效果。
本申请实施例的工作原理:使用人员在使用电动车充电口防护盒对充电座的充电口进行防护时,先将充电座安装在安装板2上,充电座的末端伸入密封套9内,充电座带线缆总成从密封套9内穿出,然后将门体4关闭并用门锁51机进行锁止,电动车充电口防护盒对充电座的充电口形成六道防护,使得充电座的充电口能够得到较为有效的保护,减少了充电口在使用过程中因防护不当造成的损伤,延长了充电座带线缆总成的使用寿命。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所述仅是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或实现本申请。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申请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申请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防水电动车充电口防护盒,其特征在于,包括:
防护盒本体(1),其两端开口设置;
安装板(2),其固定连接于所述防护盒本体(1)内,充电座固定连接于其上;
凸缘(3),其由所述防护盒本体(1)的一个端口向外延伸,并在末端形成外翻边(32),且外翻边(32)与所述防护盒本体(1)的端部之间形成导水槽(33),所述凸缘(3)和充电座的充电口对应;
门体(4),其一侧铰接于所述防护盒本体(1)上,闭合时,所述凸缘(3)嵌入所述门体(4)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水电动车充电口防护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翻边(32)的端面和所述门体(4)之间设置有用于密封两者的密封件(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水电动车充电口防护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2)和充电座的连接处设置有密封两者的密封垫(7)。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水电动车充电口防护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2)的外边缘和所述防护盒本体(1)的内壁之间密封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水电动车充电口防护盒,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盒本体(1)的另一个开口端固定连接有防护板(8),所述防护板(8)对应于充电座末端的位置处开设有用于将充电座带线缆总成穿出的穿线孔(8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防水电动车充电口防护盒,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板(8)对应于穿线孔(81)的位置处固定连接有套设于充电座上的密封套(9);所述密封套(9)和充电座之间设置有用于密封两者的密封圈(91)。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防水电动车充电口防护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套(9)的底部连通有导水管(93),所述导水管(93)远离所述密封套(9)的一端连通于所述防护盒本体(1)的底部。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防水电动车充电口防护盒,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盒本体(1)的底部开设有排水孔(11),所述排水孔(11)位于所述安装板(2)和所述防护板(8)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水电动车充电口防护盒,其特征在于,所述门体(4)相对于铰接的另外一侧设置有对该侧进行锁止的锁止件(5)。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防水电动车充电口防护盒,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止件(5)为门锁(51),所述门锁(51)安装于所述门体(4)上,所述门锁(51)远离所述门体(4)的一侧可分离的卡接在所述防护盒本体(1)上。
CN202211372685.3A 2022-11-03 2022-11-03 一种防水电动车充电口防护盒 Pending CN11564930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372685.3A CN115649300A (zh) 2022-11-03 2022-11-03 一种防水电动车充电口防护盒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372685.3A CN115649300A (zh) 2022-11-03 2022-11-03 一种防水电动车充电口防护盒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649300A true CN115649300A (zh) 2023-01-31

Family

ID=849947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372685.3A Pending CN115649300A (zh) 2022-11-03 2022-11-03 一种防水电动车充电口防护盒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649300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799458A (zh) * 2024-03-01 2024-04-02 质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用于新能源商用车的充电线束组件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799458A (zh) * 2024-03-01 2024-04-02 质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用于新能源商用车的充电线束组件
CN117799458B (zh) * 2024-03-01 2024-05-10 质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用于新能源商用车的充电线束组件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3914399B2 (ja) 電気接続箱の防水構造
JP5582093B2 (ja) 車両側コネクタ
CN115649300A (zh) 一种防水电动车充电口防护盒
JP2014060844A (ja) グロメット及びグロメット付き取付部材
US6203362B1 (en) Connector
JP5727764B2 (ja) 受電側コネクタ
JP5727763B2 (ja) 受電側コネクタ
JP3936555B2 (ja) グロメットによる防水構造
JP5885078B2 (ja) グロメット保護部材及び電線接続装置
CN210986736U (zh) 电气密封箱
CN220964641U (zh) 一种箱体结构、逆变器及电力系统
CN216709127U (zh) 一种地毯侧围搭接结构
CN216491593U (zh) 一种防水罩
CN207082941U (zh) 一种具有防水功能的油泵电机后端盖
CN215345440U (zh) 一种防水结构和包含该防水结构的电动工具
CN216198808U (zh) 一种压缩机密封垫、压缩机端盖组件及其压缩机
CN212148718U (zh) 一种新型汽车前舱电器盒线束安装结构
CN213991327U (zh) 电源壁盒保护装置
CN206610955U (zh) 一种电动汽车直流充电插座翻盖防水垫
CN215935313U (zh) 一种控制器总成和电动两轮车
CN217206700U (zh) 防水能力提升的起动机
CN219040852U (zh) 堵盖、车辆
CN214929044U (zh) 一种用于汽车充电小门或加油小门的双重防水密封结构
CN213425903U (zh) 一种防水型汽车电机
CN215058029U (zh) 一种压缩机防水装置及包括其的压缩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