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645094A - 一种种植牙上部组合式修复体及其制作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种植牙上部组合式修复体及其制作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645094A
CN115645094A CN202211317242.4A CN202211317242A CN115645094A CN 115645094 A CN115645094 A CN 115645094A CN 202211317242 A CN202211317242 A CN 202211317242A CN 115645094 A CN115645094 A CN 11564509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mplant
abutment
central screw
dental
cov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317242.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葛振林
舒维娜
刘晓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anzhou Kangmei Dental Hospit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anzhou Kangmei Dental Hospit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anzhou Kangmei Dental Hospit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Lanzhou Kangmei Dental Hospit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317242.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645094A/zh
Publication of CN11564509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64509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ntal Prosthetic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种植牙上部组合式修复体及其制作方法,涉及植牙修复工程技术领域,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机械稳定性弱,且牙冠安装后美观性差的技术问题,由此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包括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对种植牙上部组合式修复体的结构进行改进,主要改进点是对牙冠的第一中心螺丝通道的内部结构进行改进,并配合与之形状结构相匹配的盖子,来覆盖第一中心螺丝通道;第二个方面是对改进后的组合式修复体进行加工制造,以使组合式修复体在投入到临床上使用时连接更加稳固、美观,进一步提高患者在植牙后的满意度。

Description

一种种植牙上部组合式修复体及其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植牙修复工程领域,更可选的是涉及种植牙上部组合式修复体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种植牙已成为牙齿缺失后首选的修复治疗方式,种植牙包括下部植入牙槽骨的种植体,和上部暴露在口腔行使功能的修复体,其中修复体包括含有中心螺丝的基台和牙冠。
目前,种植牙冠主要有两种固位方式,分别是螺丝固位和粘接固位,其中粘接固位虽然可以保证牙冠的完整性,但是在粘结固位的过程中,所使用的大量粘接剂容易残留在牙周,容易造成种植体周围黏膜炎,而导致种植牙冠失败。且当粘接固位的牙冠出现崩瓷、邻接丧失、中央螺丝松动等问题需要维护时,会通过破坏牙冠的方式来进行后续的维护工作,在此维护工作过程中通常比较费时、费事以及费材料。
因此相比较于粘接固位的方式,在临床上更多的是采用螺丝固位的方式,在相关技术中,中国专利CN216221750U公开了一种螺丝固位型种植体修复体的封口装置,包括封堵器和中央螺丝、牙冠、基台和种植体内部开设有相互贯通的中央螺丝通道,中央螺丝穿过螺丝通道用于连接基台和种植体,封堵器设置在中央螺丝上方用于封闭牙冠内的螺丝通道,其中封堵器采用的是树脂材料。
针对上述公开专利,当发明人在具体实施此技术方案时,发现存在着以下缺陷:
1、机械稳定性弱:由于采用树脂材料的封堵器在口腔内易老化、不耐磨,导致后期出现松动脱落的风险较高,患者满意度低。
2、美观性差:由于充填中心螺丝孔的树脂材料通透性高,导致封堵器无法与氧化锆、玻璃陶瓷等材质的牙冠的颜色相匹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技术问题,设计并制作一种种植牙上部组合式修复体,从组合式修复体中的牙冠的内部结构上做主要改进,并对改进后的组合式修复体进行加工制作和粘接,以达到组合式修复体之间连接稳固、不易松动、又兼具美观性的使用效果。
本发明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具体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在第一个方面,从结构上,提供一种种植牙上部组合式修复体,包括:牙冠和基台,所述牙冠上贯穿设有第一中心螺丝通道,所述第一中心螺丝通道包括上部通道和下部通道,所述上部通道与下部通道沿第一中心螺丝通道的轴线方向排布且相互连通,所述第一中心螺丝通道上穿插有与上部通道形状适配的盖子,所述盖子上设有覆盖端,用于覆盖位于上部通道处的第一中心螺丝通道的端口,所述下部通道与基台的上端配合,用于将牙冠固位在基台上。
为了更加清楚、完整的从结构上说明种植牙上部组合式修复体,在此基础上增加附加特征,因此存在着以下实施方式: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覆盖端上的覆盖面与牙冠的咬合面平齐且形状一致。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盖子与所述第一中心螺丝通道采用莫氏锥度固位连接。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盖子为锥形圆柱体,且盖子的莫氏锥度范围为3°至8°。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盖子的覆盖端与上部通道的开口端处设有间隙,且在间隙处涂覆有将盖子与上部通道封闭的粘接剂。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盖子与牙冠均采用陶瓷材料。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基台内设置有第二中心螺丝通道,所述第二中心螺丝通道内配合有中心螺丝,用于将基台固定在种植体上。
在第二个方面,从制作方法上,提供一种种植牙上部组合式修复体的制作方法,所述组合式修复体采用CAD/CAM技术制作,具体包括如下制作步骤:
组合式修复体数字化模型建立步骤;
组合式修复体加工制作步骤;
组合式修复体粘接步骤:牙冠与基台在口外进行粘接,盖子与上部通道在口内进行粘接。
为了更加清楚、完整的说明本申请的种植牙上部组合式修复体的制作方法,在此基础上,做进一步的细化,因此还存在着以下实施方式: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组合式修复体数字化模型建立步骤具体包括:
基台模型建立步骤:采用直接法或间接法扫描制取扫描杆、上、下颌牙模型以及咬合数据,并以STL格式导出,建立上、下颌牙的模型,并根据种植体的插入方向设计基台模型,随后再根据基台与种植体的螺丝固位方式,在基台上确定第二中心螺丝通道的位置;
牙冠模型设计步骤:再次扫描安装有基台的种植牙模型,并与在种植牙模型建立步骤中所获取的扫描数据进行整合,接着再将整合好的数据导入至3shape设计软件中,对牙冠的外形轮廓进行绘制,并确定牙冠的就位方向,随后在3shape软件中生成牙冠的模型;
牙冠内部形状设计步骤:根据基台形状和基台上的第二中心螺丝通道的位置,在牙冠上确定开孔的位置,以此预留牙冠上的第一中心螺丝通道的位置。
盖子模型设计步骤:在3shape软件中,将盖子的形状设置为锥形圆柱体,其中盖子的覆盖端处以第一中心螺丝通道为中心,向远离上部通道侧壁的方向均匀收缩,使盖子的覆盖端与上部通道的侧壁配合后留有间隙。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组合式修复体加工制作步骤具体包括:
盖子数控切削步骤:利用数控加工机床将盖子按照所设计的锥形圆锥体形状进行切削加工。
牙冠烧结炉烧结步骤:包括牙冠切削前处理以及烧结后处理过程。
综上所述,由于实施了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具有机械稳定性强的效果:通过在牙冠内部上设计一个具有上部通道和下部通道的第一中心螺丝通道,并配合设计与之形状、大小相适配的盖子,将盖子覆盖在第一中心螺丝通道后,盖子的覆盖端处的覆盖面填补了牙冠在预留第一中心螺丝通道之前,在咬合面上开的孔,使得盖子与牙冠成为一个整体,其中盖子的改进点有两个:
其一,盖子的形状设计为锥形圆柱体,且盖子插入端的形状与上部通道相适配,由此盖子可以顺着上部通道的锥度壁滑入到正确的安装位置,从而减小医务人员的操作难度,进一步缩短操作时间。
其二,当盖子的插入端插入到上部通道后,盖子的覆盖端与上部通道的锥度壁处留有20μm的间隙,并在此间隙处涂覆有粘接剂,从而将盖子与牙冠进行固位,其中固位力一部分来自医务人员将盖子插入端插入到上部通道时,盖子插入端与上部通道的锥度壁之间的摩擦力;另一部分来自盖子覆盖端与上部通道之间的粘接力,从而使盖子更加稳固地安装在牙冠上,保障了盖子在后期的使用中不易脱落,进一步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
2、具有自然美观的效果:第一个方面,通过将盖子设计成与牙冠的第一中心通道内部形态完全吻合;第二个方面,盖子采用与牙冠同样的氧化锆或玻璃陶瓷材料;第三个方面,使盖子的覆盖面与牙冠的咬合面平齐且形状一致,在盖子覆盖住第一中心螺丝通道后,盖子与牙冠的形态、材质以及颜色完全一致,盖子与牙冠在肉眼的观察下融为一个整体,从而使得种植牙上部组合式修复体更加自然美观。
3、具有利于种植体周围组织的健康的效果:相比较于现有技术中在进行粘接固位时,所使用的大量粘接剂残留在牙周,而导致种植体周围黏膜炎,本申请在对牙冠、基台以及盖子进行固位时,主要是靠牙冠内部设置的第一中心螺丝通道与基台以及盖子进行莫氏锥度连接固位,但是在采用莫氏锥度固位连接时,由于目前的加工制造水平达不到一个良好的机械加工精度,所以在临床上还需要采取少量的粘接剂进行粘接固位,不同的是,本申请的牙冠与基台是在口腔外进行粘接,盖子与第一中心螺丝通道的上部通道是在口腔内部进行粘接,这样做能方便在种植牙的过程中清除多余的粘接剂,从而防止粘接剂残留在牙周,进一步避免引起种植体周围黏膜炎。
附图说明
将基于附图来描述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其中,本发明不仅限于该示例性实施例。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文中所说明的实施例的种植牙上部组合式修复体的结构拆分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文中所说明的实施例的盖子覆盖在第一中心螺丝通道后的口腔内部鸟瞰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文中所说明的实施例的盖子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文中所说明的实施例的盖子的正视图;
图5示出了根据本文中所说明的实施例的种植牙上部组合式修复体安装好后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牙冠;101—第一中心螺丝通道;1011—上部通道;1012—下部通道;
2—基台;201—第二中心螺丝通道;202—中心螺丝;
3—盖子;301—覆盖端;302—插入端;
4—种植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的说明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例,或是例子,用来实施本发明的不同特征。以下特定例子所描述的元件和排列方式,仅用来精简的表达本发明,其仅作为例子,而并非用以限制本发明。
在全文中所说明的“上”、“下”等指示方向的方位名词均是基于附图为参考对象来进行描述的,具体的可以是基于附图1中,以“种植体”为参考对象来进行描述,“种植体”植入牙槽骨的部分为下部,其余连接部分为上部,因此全文中描述的方向可以随着“种植体”在口腔中的种植方向而发生改变,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具体的实施方式,任意选择。
另外,在全文中所出现的“第一”、“第二”等词时,仅是为了区分具有相同名称的技术特征,而不是暗指其重要性。
应注意到,在全文中所描述的组合式修复体的制作步骤,可以根据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实际操作来调整顺序,因此全文中所包括的制作步骤并不指固定操作顺序,不能用来限制本发明。
实施例1
为了提高患者在种植牙冠后的满意度,在结构上,本实施例1提供一种种植牙上部组合式修复体,通过对牙冠1的第一中心螺丝通道101的内部形态进行改进,并配以与牙冠1的第一中心螺丝通道101内部形态一致的盖子3,具体请参阅图1和图3,在将牙冠1进行固位之前,会在牙冠1的咬合面上开孔,预留第一中心螺丝通道101。
结合图1和图3,更为具体的是,所提供的种植牙上部组合式修复体,主要包括牙冠1和基台2,牙冠1安装在基台2上,并且牙冠1内部设有上部通道1011和下部通道1012,其中上部通道1011与下部通道1012沿第一中心螺丝通道101轴线方向排布且相互连通,共同形成第一中心螺丝通道101。
第一个方面,为了避免在植牙后出现微渗漏,而造成种植牙脱落的情况,因此在第一中心螺丝通道101上覆盖有盖子3,盖子3分为覆盖端301和插入端302,盖子3的插入端302插入到第一中心螺丝通道101后,盖子3的侧壁与上部通道1011形状吻合,从而盖子3的覆盖端301将上部通道1011覆盖,且覆盖端301上的覆盖面将牙冠1在咬合面上开设的孔覆盖住,从而盖子3在插入到第一中心螺丝通道101之后,盖子3与牙冠1成为一个整体。
其中盖子3能稳固的在牙冠1上进行固位,主要来自医务人员对盖子3进行安装就位过程中盖子插入端与上部通道的锥度壁之间的摩擦力;次要来自盖子覆盖端与上部通道之间的粘接力,盖子3与牙冠1内侧壁产生的摩擦力。在医务人员将盖子3安装在牙冠1上时,盖子3的插入端302首先与上部通道1011的侧壁接触,从而利用盖子3的插入端302与上部通道1011的侧壁之间的摩擦力,来将盖子3固位在牙冠1上,从而确保盖子3不会从牙冠1上脱落下来。
在医务人员将盖子3安装在牙冠1上后,当患者的上、下颌齿的咬合面相互咬合时,来自上、下颌齿的咬合力使盖子3的插入端对上部通道1011的侧壁施加压力而产生相应的摩擦力,从而确保了患者在后续使用过程中不易出现松动脱落的情况,进一步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
第二个方面,下部通道1012与基台2的上部配合,使得牙冠1固定在基台2上,避免牙冠1从基台2上脱落下来。
实施例2
本实施例2是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对盖子3做进一步的细化并展开具体的实施方式,具体请参阅图2到图4。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为了保障患者在种植牙冠后颌牙的咬合面能保证正常的咬合关系,使覆盖端301的覆盖面与牙冠1的咬合面平齐且形状一致,并让覆盖面与颌牙的牙尖高低形成适配的咬合关系,与周围牙冠1的形态协调。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为了保障盖子3在插入到第一中心螺丝通道101后能与上部通道1011能完美地吻合,将盖子3设计为锥形圆柱体,由此盖子3可以顺着上部通道1011的锥度壁滑入到正确的安装位置,从而减小医务人员的操作难度,进一步缩短手术时间。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为了保障种植系统良好的微生物封闭性,避免微生物在盖子3与第一中心螺丝通道101之间的间隙处聚集,而引起后续牙冠1的脱落,因此采用莫氏锥度固位的方式将盖子3与第一中心螺丝通道101连接起来。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为了使种植系统达到更好的封闭效果,进一步对盖子3的结构进行设计,将盖子3设置为锥形圆柱体,盖子3的莫氏锥度的取值范围为3°到8°,其中采用的莫氏锥度越大,盖子3与第一中心螺丝通道101之间的机械稳定性就越好。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为了方便对后续投入使用的种植牙上部组合式修复体的维修,在盖子3的覆盖端301与上部通道1011的侧壁处设有间隙,且在间隙处涂覆有将盖子3的覆盖端301与上部通道1011封闭的粘接剂,通过粘接剂使盖子3的覆盖端301与上部通道1011处产生粘接力,从而进一步使盖子3稳固地安装在牙冠1上,而不发生脱落,具体的间隙大小可以是20μm。
当对种植牙上部组合式修复体进行修复时,磨除将第一中心螺丝通道101覆盖的盖子3即可,因此不用破坏牙冠1,这样既节省了材料成本,又可以节约医务人员的工作时间。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为了保障盖子3在插入到第一中心螺丝通道101后,盖子3与牙冠1之间的美观性,将盖子3与牙冠1的材料统一为陶瓷材料,更为具体的是,可以采用氧化锆或者玻璃陶瓷材料,此类材料具有高强度、优异的生物相容性、良好的透光性、美学性能以及独特的修复通用性,因此在患者完成植牙后具有良好的佩戴感,更进一步提升了患者在植牙后的满意度。
实施例3
本实施例3是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对基台2做进一步细化及展开具体的实施方式,具体请参阅图1和图5。
为了保障基台2能稳固地固定在种植体4上,以此确保种植牙上部组合式修复体的完整性,在基台2内设置有第二中心螺丝通道201,第二中心螺丝通道201内配合有中心螺丝202,从而基台2通过中心螺丝202固定在种植体4上。固定好后的种植牙上部组合式修复体。
实施例4
本实施例4是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为了进一步达到组合式修复体之间连接稳固、不易松动,又兼具美观性的使用效果,在制作方法上,本实施例4提供一种种植牙上部组合式修复体的制作方法,结合图1到图5,具体包括如下制作步骤:
组合式修复体数字化模型建立步骤:利用CAD技术对组合式修复体进行参数化建模,具体的,可以利用3shape软件对组合式修复体进行参数化建模;
组合式修复体加工制作步骤:利用CAM技术对组合式修复体进行加工制造,具体的,可以利用数控机床加工技术或者3D打印技术来加工制造组合式修复体;
组合式修复体粘接步骤:在对患者进行种植牙之前,为了进一步增加组合式修复体连接后的牢固性,除了采用莫氏锥度连接固位以外,还需要将加工制作好的组合式修复体进行粘接,更为具体的是,首先牙冠1通过下部通道1012与基台2的上端连接,连接后在两者之间的缝隙处涂覆粘接剂,且两者粘接的过程在口腔外进行,当牙冠1固位在基台2上时,再将基台2通过中心螺丝202与植入牙槽骨的种植体4固位,其次再将盖子3的插入端302插入到上部通道1011中进行莫氏锥度连接固位,并在盖子3的覆盖端301与上部通道1011之间间隙处涂覆粘接剂,且两者粘接的过程是在口腔内进行,由此在整个植牙过程中,能方便医务人员清除牙冠1与基台2、盖子3与牙冠1粘接处的多余粘接剂,防止粘接剂残留在牙周,从而有利于种植体4周围组织的健康。
实施例5
本实施例5是在实施例4的基础上,对组合式修复体的制作方法展开进一步的细化。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结合图1到图5,其中组合式修复体数字化模型建立步骤具体包括:
基台2模型建立步骤:采用直接法或间接法扫描制取扫描杆、上、下颌牙模型以及咬合数据,并以STL格式导出,建立上、下颌牙的模型,并根据种植体4的插入方向设计基台2模型,随后再根据基台2与种植体4的螺丝固位方式,在基台2上确定第二中心螺丝通道201的位置。
牙冠1模型设计步骤:再次扫描安装有基台2的种植牙模型,并与在种植牙模型建立步骤中所获取的扫描数据进行整合,接着再将整合好的数据导入至3shape设计软件中,对牙冠1的外形轮廓进行绘制,并确定牙冠1的就位方向,随后在3shape软件中生成牙冠1的模型。
牙冠1内部形状设计步骤:根据基台2形状和基台2上的第二中心螺丝通道201的位置,在牙冠1上确定开孔的位置,以此预留牙冠1上的第一中心螺丝通道101的位置。
盖子3模型设计步骤:在3shape软件中,将盖子3的形状设置为锥形圆柱体,其中盖子3覆盖端301处的覆盖面的直径D为3mm,高度H大于2mm,盖子3插入端302处的插入面直径的计算为:
3-2×2×sinα (1)
其中α为莫氏锥度,且莫氏锥度α的取值范围为3°至8°,莫氏锥度α取值越大,盖子3与位于上部通道1011处的第一中心螺丝通道101的端口配合时,固位效果越好,具体的,当盖子3的莫氏锥度为8°时,代入公式3-2×2×sin8°可得盖子3的下表面直径为2.44mm。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结合图1到图5,其中组合式修复体加工制作步骤具体包括:
盖子3数控切削步骤:将盖子3在3shape软件中的模型数据转化为数控刀具的加工路径程序,并将此程序导入到数控加工机床中,将盖子3按照所设计的锥形圆锥体形状进行切削加工。
牙冠1烧结炉烧结步骤:包括牙冠1前处理以及后处理过程,首先将牙冠1在3shape软件中的尺寸数据进行处理,导入至数控加工机床,并按照在3shape软件所设计的形状进行切削,以此完成牙冠1的前处理过程,其次再将牙冠1进行修磨、上釉后进行烧结,以此完成后处理过程。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种植牙上部组合式修复体,包括牙冠和基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牙冠上贯穿设有第一中心螺丝通道,所述第一中心螺丝通道包括上部通道和下部通道,所述上部通道与下部通道沿第一中心螺丝通道的轴线方向排布且相互连通,所述第一中心螺丝通道上穿插有与上部通道形状适配的盖子,所述盖子上设有覆盖端,用于覆盖位于上部通道处的第一中心螺丝通道的端口,所述下部通道与基台的上端配合,用于将牙冠固位在基台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种植牙上部组合式修复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覆盖端上的覆盖面与牙冠的咬合面平齐且形状一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种植牙上部组合式修复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盖子与所述第一中心螺丝通道采用莫氏锥度固位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种植牙上部组合式修复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盖子为锥形圆柱体,且盖子的莫氏锥度范围为3°至8°。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种植牙上部组合式修复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盖子的覆盖端与上部通道的开口端处设有间隙,且在间隙处涂覆有将盖子与上部通道封闭的粘接剂。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种植牙上部组合式修复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盖子与牙冠均采用陶瓷材料。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种植牙上部组合式修复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台内设置有第二中心螺丝通道,所述第二中心螺丝通道内配合有中心螺丝,用于将基台固定在种植体上。
8.一种基于如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的种植牙上部组合式修复体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式修复体采用CAD/CAM技术制作,具体包括如下制作步骤:
组合式修复体数字化模型建立步骤;
组合式修复体加工制作步骤;
组合式修复体粘接步骤:牙冠与基台在口腔外进行粘接,盖子与上部通道在口腔内进行粘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种植牙上部组合式修复体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式修复体数字化模型建立步骤具体包括:
基台模型建立步骤:采用直接法或间接法扫描制取扫描杆,上、下颌牙模型以及咬合数据,并以STL格式导出,建立上、下颌牙的模型,并根据与种植体的插入方向设计基台模型,随后再根据基台与种植体的螺丝固位方式,在基台上确定第二中心螺丝通道的位置;
牙冠模型设计步骤:再次扫描安装有基台的种植牙模型,并与在种植牙模型建立步骤中所获取的扫描数据进行整合,接着再将整合好的数据导入至3shape设计软件中,对牙冠的外形轮廓进行绘制,并确定牙冠的就位方向,随后在3shape软件中生成牙冠的模型;
牙冠内部形状设计步骤:根据基台形状和基台上的第二中心螺丝通道的位置,在牙冠上确定开孔的位置,以此预留牙冠上的第一中心螺丝通道的位置;
盖子模型设计步骤:在3shape软件中,将盖子的形状设置为锥形圆柱体,其中盖子的覆盖端处以第一中心螺丝通道为中心,向远离上部通道侧壁的方向均匀收缩,使盖子的覆盖端与上部通道的侧壁配合后留有间隙。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种植牙上部组合式修复体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式修复体加工制作步骤具体包括:
盖子数控切削步骤:利用数控加工机床将盖子按照所设计的锥形圆锥体形状进行切削加工;
牙冠烧结炉烧结步骤:包括牙冠切削前处理以及烧结后处理过程。
CN202211317242.4A 2022-10-26 2022-10-26 一种种植牙上部组合式修复体及其制作方法 Pending CN11564509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317242.4A CN115645094A (zh) 2022-10-26 2022-10-26 一种种植牙上部组合式修复体及其制作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317242.4A CN115645094A (zh) 2022-10-26 2022-10-26 一种种植牙上部组合式修复体及其制作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645094A true CN115645094A (zh) 2023-01-31

Family

ID=849913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317242.4A Pending CN115645094A (zh) 2022-10-26 2022-10-26 一种种植牙上部组合式修复体及其制作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645094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784104B2 (en) Dental implant system and method of use
US20180055608A1 (en) Integrated support device for providing temporary primary stability to dental implants and prosthesis, and related methods
US6056547A (en) Impression and foundation system for implant-supported prosthesis
US5447435A (en) Device for the reconstruction of teeth
US6666684B1 (en) Impression and foundation system for implant-supported prosthesis
US20130209961A1 (en) Dental Implant Assembly, Implant, and Prosthesis to Replace a Nonfunctional Natural Tooth and Related Methods
US20110014586A1 (en) Ceramic one-piece dental implant
CN106473822B (zh) 术前设计、制作临时义齿的无牙颌种植方法
KR20150010119A (ko) 제작 공정을 간소화한 세미 커스텀 치과용 임플란트 보철물 제조방법
CN112274284A (zh) 一种用于口腔修复的临时牙及其制备方法
CN110368114B (zh) 用预成嵌体封闭牙种植上部修复螺丝孔的数字化设计方法
US20160157968A1 (en) Customized dental implant prosthesis production method using cad/cam
US20190350683A1 (en) Mid-gingival implant system
KR20160011322A (ko) 구강 스캔과 캐드 라이브러리를 이용한 치과용 임플란트 보철물 제조방법
TWI698228B (zh) 拔牙窩塑形輔具及其製造方法
CN115645094A (zh) 一种种植牙上部组合式修复体及其制作方法
US10449019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securing a dental implant
US10285786B2 (en) Customized dental abutment formed of two customized parts
CN215192453U (zh) 一种用于口腔修复的临时牙
KR200408616Y1 (ko) 임플란트용 지대주 아날로그
KR20210028029A (ko) 유지력이 향상된 임플란트용 스마트 어버트먼트
KR101265969B1 (ko) 최적의 어뎁테이션을 얻을 수 있는 정밀가공 맞춤형 어버트먼트 제조방법
KR20210025792A (ko) 치과 임플란트의 픽스쳐와 지대주 사이의 치밀면 형성법
CN218899743U (zh) 一种种植牙上部组合式修复体
KR20160095260A (ko) 크라운과 어버트먼트의 결합 정확성을 향상시킨 치과용 임플란트 보철물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