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634191A - 药物植入物及其制备方法、角膜接触镜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药物植入物及其制备方法、角膜接触镜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634191A
CN115634191A CN202211280402.2A CN202211280402A CN115634191A CN 115634191 A CN115634191 A CN 115634191A CN 202211280402 A CN202211280402 A CN 202211280402A CN 115634191 A CN115634191 A CN 11563419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rug
implant
contact lens
parts
mixed solu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280402.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路
付燕
陈曦
骆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Medical School of Ningbo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Affiliated Hospital of Medical School of Ningbo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ffiliated Hospital of Medical School of Ningbo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Affiliated Hospital of Medical School of Ningbo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211280402.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634191A/zh
Publication of CN11563419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63419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rosthe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药物植入物及其制备方法、角膜接触镜及其制备方法,药物植入物按照质量份数,包括以下组分聚合反应而成:硫酸阿托品:0.5‑5份;单体混合液:80‑90份;交联剂:0.5‑2份;光引发剂:10‑20份。本发明解决了近视治疗药物在眼表的释放迅速,药物控释能力欠佳的技术问题,实现了延长近视治疗药物在眼表的释放时间,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的技术效果。

Description

药物植入物及其制备方法、角膜接触镜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近视治疗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药物植入物及其制备方法、角膜接触镜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近30年来,近视主要呈现出高发性、低龄化、患病率逐年上升、高度近视比例增加的特点。目前,中国儿童近视患病率居世界首位,据2020年国家卫健委数据显示,中国青少年总体近视率高达52.7%,其中10%为高度近视,预计到2050年,近视的全球患病率将高达50%以上。未矫正的近视是视力和视功能损害的主要原因,高度近视则使致盲性眼病的发生风险大大增加。近视的矫正和治疗有助于延缓近视进展,进而降低高度近视的发生率。
近视治疗药物常见于滴眼液制剂。然而,以滴眼液的形式给药存在诸多缺点。首先,药物的储存问题,特别是硫酸阿托品在水溶液中很不稳定,且易水解、保质期短,硫酸阿托品制剂的制备依然存在挑战;其次,眨眼反射和泪液的更新机制使药物溶液大量流失;再次,药物溶液在泪液中的存留时间短至几分钟,同时,由于眼解剖屏障的存在,滴眼液的生物利用率往往低于5%;最后,药物经结膜和鼻内腔毛细血管吸收至全身循环系统还可能增加全身不良反应。因此,具有药物缓释功能的近视治疗药物制剂有望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进而提高近视治疗效果。
在现有技术中,药物微粒、纳米和脂质体制剂均以溶液的形式给药,并不能在眼表稳定存在药物水凝胶和药物薄膜研究显示,硫酸阿托品的释放迅速,其药物控释能力欠佳。药物硅水凝胶的研究发现可以明显延长水溶性药物的释放时间,但未进一步衡量载药量和副作用之间的关系以及相应药物疗效的评估。
角膜接触镜通常用作屈光矫正,配戴在角膜前表面,具有泪液截留作用,可将药物的生物利用度提高至50%以上,是一种很好的载药平台。关于角膜接触镜载药的相关研究中,利用单纯浸泡法将阿托品药物加载到商业角膜接触镜中同样存在明显的突释效应、释放时间短等缺点。
因此,如何延长近视治疗药物在眼表的释放时间,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了近视治疗药物在眼表的释放迅速,药物控释能力欠佳的技术问题,实现了延长近视治疗药物在眼表的释放时间,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的技术效果。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药物植入物,药物植入物按照质量份数,包括以下组分聚合反应而成:硫酸阿托品:0.5-5份;单体混合液:80-90份;交联剂:0.5-2份;光引发剂:10-20份。
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该技术方案所达到的技术效果:硫酸阿托品作为搭载药物,单体混合液作为交联单体,将光引发剂、硫酸阿托品和交联剂溶于单体混合液中,采用紫外光交联的方式能够得到交联度较强的低含水量的硅水凝胶植入物,此硅水凝胶内的分子交联屏障可以有效延缓亲水性药物的释放,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从而增强近视预防和治疗效果,同时,低含水量的药物植入物配戴在眼球表面可以避免吸收过度泪液而引起干眼症状。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例中,药物植入物按照质量份数,包括以下组分聚合反应而成:硫酸阿托品:0.5-2.5份;单体混合液:85-90份;交联剂:0.5-1份;光引发剂:10-15份。
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该技术方案所达到的技术效果:硫酸阿托品作为搭载药物,通过改变硫酸阿托品的载药量,使得药用植入物能够适用于不同近视增长速度个体和/或不同程度相关近视症状个体,并且聚合交联形成的药物硅水凝胶能够延长硫酸阿托品的释放时间,治疗效果更佳。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例中,单体混合液包括小分子亲水单体和小分子含硅单体,小分子亲水单体为甲基丙烯酸羟乙酯、N-乙烯基吡咯烷酮、甲基丙烯酸和N,N-二甲基丙烯酰胺中的任意两种或三种,小分子含硅单体为甲基丙烯酸-3[三(三甲基硅氧烷基)甲硅烷基]丙酯、甲基丙烯酰氧甲基三(三甲基硅氧烷基)硅烷中的任意一种。
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该技术方案所达到的技术效果:上述材料容易获得,单体混合液用于形成硅水凝胶,能够对硫酸阿托品进行包覆,作为药物扩散屏障。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例中,交联剂为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
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该技术方案所达到的技术效果: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能够用于光学聚合,聚合效果佳。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例中,光引发剂为4-(2-羟基乙氧基)苯基-(2-羟基-2-丙基)酮。
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该技术方案所达到的技术效果:光引发剂是一类能在紫外光区(250~420nm)或可见光区(400~800nm)吸收一定波长的能量,产生自由基、阳离子等,从而引发单体聚合交联固化的化合物。上述材料容易获得,固化速率快,且环保节能。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药物植入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0:配制光引发剂和含有交联剂的单体混合液;S20:将光引发剂和硫酸阿托品溶于单体混合液中,获得药物混合液;S30:将药物混合液放置于模具中,并在紫外灯下进行交联;S40:交联后,脱模得到药物植入物。
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该技术方案所达到的技术效果:硫酸阿托品作为搭载药物,单体混合液作为交联单体,将光引发剂、硫酸阿托品和交联剂溶于单体混合液中,采用紫外光交联的方式能够得到交联度较强的低含水量的硅水凝胶植入物,具有高透氧性,且制备简单,成本低廉。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角膜接触镜,角膜接触镜装载有上述任一实例的药物植入物。
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该技术方案所达到的技术效果:本实施例提供的角膜接触镜具有上述实施例中药物植入物的所有有益效果,此处不再作一一赘述。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例中,药物植入物的载药量为5-50μg。
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该技术方案所达到的技术效果:不同载药量的药物植入物或角膜接触镜用于不同近视增长速度个体和/或不同程度相关近视症状个体,能够根据具体情况对载药量进行相应调整,以达到最佳治疗效果,普适性更佳。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例中,药物植入物的载药量为5-25μg。
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该技术方案所达到的技术效果:在最优近距视力与药物疗效平衡下,药物植入物的载药量为5-25μg,使得其具有较好的透光性,细胞相容性好,瞳孔散大反应小,近视治疗效果好。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装载有药物植入物的角膜接触镜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0:配制含有光引发剂的接触镜单体混合液;S20:将药物植入物放置于镜片模具的阴膜,并将接触镜单体混合液注入阴膜,并盖上镜片模具的阳膜,获得组合模具;S30:将组合模具放置于紫外灯下进行交联;S40:交联后,脱模得到角膜接触镜;其中,药物植入物采用上述任一实例的药物植入物。
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该技术方案所达到的技术效果:通过植入技术将药物植入物包封到角膜接触镜的周边部材质内,使得中央光学矫正区基本不受周边载药区的影响,实现近视治疗的同时获得清晰的视觉。实现以角膜接触镜为载药平台,以单体交联分子为药物扩散屏障,使药物分子先从周边载药区夹层的药物植入物中扩散,再从角膜接触镜外层交联分子中释放出来,释放作用持续时间加长,从而减少突释现象所引起的不良反应;并且镜片的泪液截流作用使得药物在泪液中蓄积,从而增强药物的角膜渗透和眼内输送,显著提高生物利用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角膜接触镜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载药镜片的溶胀特性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载药镜片的含水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载药镜片的透光率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载药镜片的药物累积释放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载药镜片的药物释放率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载药镜片的细胞相容性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载药镜片的瞳孔直径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载药型角膜接触镜1与0.01%硫酸阿托品滴眼液进行瞳孔散大反应的对比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载药镜片的近视治疗屈光度变化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载药镜片的近视治疗眼轴变化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药物植入物,药物植入物按照质量份数,包括以下组分聚合反应而成:硫酸阿托品:0.5-5份;单体混合液:80-90份;交联剂:0.5-2份;光引发剂:10-20份。
优选的,药物植入物按照质量份数,包括以下组分聚合反应而成:硫酸阿托品:0.5-2.5份;单体混合液:85-90份;交联剂:0.5-1份;光引发剂:10-15份
具体的,上述药物植入物为硫酸阿托品,单体混合液,交联剂,光引发剂聚合得到的交联硅水凝胶。
进一步的,单体混合液为小分子单体混合液,单体混合液包括小分子亲水单体和小分子含硅单体,小分子亲水单体为甲基丙烯酸羟乙酯(HEMA)、N-乙烯基吡咯烷酮(NVP)、甲基丙烯酸(MAA)和N,N-二甲基丙烯酰胺(DMA)中的任意两种或三种,小分子含硅单体为甲基丙烯酸-3[三(三甲基硅氧烷基)甲硅烷基]丙酯(TRIS)、甲基丙烯酰氧甲基三(三甲基硅氧烷基)硅烷(MTTS)中的任意一种。
进一步的,交联剂为小分子交联剂,具体为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EGDMA)。
进一步的,光引发剂为4-(2-羟基乙氧基)苯基-(2-羟基-2-丙基)酮(Irgacure2959)。
具体的,药物植入物包括分子交联屏障和药物,本发明提供的药物植入物可以与美瞳、普通隐形眼镜、周边离焦软镜或其他功能性软镜联合搭载,实现对不同人群的近视预防、近视治疗、延缓近视增长速度及缓解近视相关症状的需求。
实施例二:
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药物植入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0:配制光引发剂和含有交联剂的单体混合液;
S20:将光引发剂和硫酸阿托品溶于单体混合液中,获得药物混合液;
S30:将药物混合液放置于模具中,并在紫外灯下进行交联;
S40:交联后,脱模得到药物植入物;
S50:将药物植入物密封在干燥的玻璃小瓶中,并于4℃冰箱储存以备用,以确保药物的储存稳定性。
进一步的,药物植入物的厚度为40-60μm。
可以清楚知道,本实施例提供的药用植入物用于植入角膜接触镜,厚度为40-60μm的药物植入物具有较好的透光性,且更便于嵌入角膜接触镜中,使得角膜接触镜整体厚度不会过厚,进而提高佩戴者的舒适度。
具体的,S10包括以下步骤:
S11:配制光引发剂:将Irgacure2959溶于50%的酒精溶液并充分混匀;
S12:配制含有交联剂的单体混合液:将单体混合液与交联剂充分混匀,其中,单体混合液包括:HEMA,NVP和TRIS,交联剂为EGDMA。
实施例三:
在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二的基础上,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角膜接触镜,角膜接触镜装载有上述实例的药物植入物。
参见图1,装载有药物植入物的角膜接触镜100包括中央光学矫正区10和周边载药区20,中央光学矫正区10为清晰视觉提供区,周边载药区20由内至外包括角膜接触镜后表面30、药物植入物10和角膜接触镜前表面50,角膜接触镜后表面30与眼球前表面相接触。
进一步的,当角膜接触镜100配戴于眼球前表面时,中央光学矫正区10与瞳孔直径相对应,不受周边载药区20的影响,载药型角膜接触镜100的后表面与角膜之间存在一层泪膜,泪膜为角膜接触镜100的泪液截流区,也是药物滞留区,能够逐渐完成药物的释放。
具体的,角膜接触镜为美瞳、普通隐形眼镜、周边离焦软镜中的一种。
进一步的,药物植入物的载药量为5-50μg。
具体的,具有不同载药量的药物植入物或装载有上述不同载药量的药物植入物的角膜接触镜,能够针对不同人群来选择载药量,进而提高近视的治疗效果,治疗的灵活性更佳,普适性更高。
另一方面,可通过改变药物植入物的数量或面积来改变载药量,也可通过多个药物植入物来实现搭载多种药物,以实现提高近视的治疗效果的效果。
优选的,在最优近距视力与药物疗效平衡下,药物植入物的载药量为5-25μg。
具体的,载药量5μg相当于0.01%硫酸阿托品滴眼液中一滴约50μL的药量,载药量25μg相当于0.05%硫酸阿托品滴眼液中一滴约50μL的药量,载药量50μg相当于0.1%硫酸阿托品滴眼液中一滴约50μL的药量。
具体的,载药量为5μg的药物植入物1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0:配制1mL光引发剂溶液:将100mg Irgacure2959溶于1mL 50%的酒精溶液并充分混匀。
S20:配制1mL含有交联剂的单体混合液:将900μL HEMA,50μL NVP,40μL TRIS和10μL EGDMA,充分混匀。
S30:配制1mL药物混合液:将100μL光引发剂溶液和5mg硫酸阿托品溶于900μL单体混合液中,在室温下涡旋5min,并超声波震荡10-15min除去气泡,使各组分充分混合均匀;
S40:将1μL上述药物混合液注入自制聚丙烯模具(含2mm*3mm*0.1mm中空硅胶垫片)中;
S50:将上述模具移至波长为365nm,强度为500mW/cm2的紫外灯下进行交联;
S60:交联2-5min后,脱模获得药物植入物,获得的药物植入物的厚度为40-60μm;
S70:将获得的药物植入物密封在干燥的玻璃小瓶中,并于4℃冰箱储存以备用,以确保药物的储存稳定性。
具体的,载药量为13μg的药物植入物2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0:配制1mL光引发剂溶液:将100mg Irgacure2959溶于1mL 50%的酒精溶液并充分混匀。
S20:配制1mL含有交联剂的单体混合液:将900μL HEMA,50μL NVP,40μL TRIS和10μL EGDMA,充分混匀。
S30:配制1mL药物混合液:将100μL光引发剂溶液和13mg硫酸阿托品溶于900μL单体混合液中,在室温下涡旋5min,并超声波震荡10-15min除去气泡,使各组分充分混合均匀;
S40:将1μL上述药物混合液注入自制聚丙烯模具(含2mm*3mm*0.1mm中空硅胶垫片)中;
S50:将上述模具移至波长为365nm,强度为500mW/cm2的紫外灯下进行交联;
S60:交联2-5min后,脱模获得药物植入物,获得的药物植入物的厚度为40-60μm;
S70:将获得的药物植入物密封在干燥的玻璃小瓶中,并于4℃冰箱储存以备用,以确保药物的储存稳定性。
具体的,载药量为25μg的药物植入物3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0:配制1mL含有交联剂的光引发剂溶液:将100mg Irgacure2959溶于1mL 50%的酒精溶液并充分混匀。
S20:配制1mL单体混合液:将900μL HEMA,50μL NVP,40μL TRIS和10μL EGDMA,充分混匀。
S30:配制1mL药物混合液:将100μL光引发剂溶液和25mg硫酸阿托品溶于900μL单体混合液中,在室温下涡旋5min,并超声波震荡10-15min除去气泡,使各组分充分混合均匀;
S40:将1μL上述药物混合液注入自制聚丙烯模具(含2mm*3mm*0.1mm中空硅胶垫片)中;
S50:将上述模具移至波长为365nm,强度为500mW/cm2的紫外灯下进行交联;
S60:交联2-5min后,脱模获得药物植入物,获得的药物植入物的厚度为40-60μm;
S70:将获得的药物植入物密封在干燥的玻璃小瓶中,并于4℃冰箱储存以备用,以确保药物的储存稳定性。
具体的,载药量为50μg的药物植入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0:配制1mL光引发剂溶液:将100mg Irgacure2959溶于1mL 50%的酒精溶液并充分混匀。
S20:配制1mL含有交联剂的单体混合液:将900μL HEMA,50μL NVP,40μL TRIS和10μL EGDMA,充分混匀。
S30:配制1mL药物混合液:将100μL光引发剂溶液和50mg硫酸阿托品溶于900μL单体混合液中,在室温下涡旋5min,并超声波震荡10-15min除去气泡,使各组分充分混合均匀;
S40:将1μL上述药物混合液注入自制聚丙烯模具(含2mm*3mm*0.1mm中空硅胶垫片)中;
S50:将上述模具移至波长为365nm,强度为500mW/cm2的紫外灯下进行交联;
S60:交联2-5min后,脱模获得药物植入物,获得的药物植入物的厚度为40-60μm;
S70:将获得的药物植入物密封在干燥的玻璃小瓶中,并于4℃冰箱储存以备用,以确保药物的储存稳定性。
实施例四: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装载有药物植入物的角膜接触镜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0:配制1mL含有光引发剂的接触镜单体混合液,在室温下涡旋5min,并超声波震荡10-15min除去气泡,使各组分充分混合均匀;
S20:将药物植入物放置于镜片模具的阴膜凹面距中心2-3mm位置处,并将足量接触镜单体混合液注入阴膜中,并盖上镜片模具的阳膜,获得组合模具;
S30:将组合模具放置于波长为365nm,强度为500mW/cm2的紫外灯下进行交联;
S40:交联2-5min后,脱模得到角膜接触镜;
其中,S20的药物植入物采用上述任一实例的药物植入物,优选的,选用载药量为5-25μg的药物植入物。
具体的,镜片模具为含有0.1mm硅胶垫片的聚丙烯板材。
通过植入技术,先利用光聚合将药物包封到硅水凝胶聚合物中制成药物植入物,再利用光聚合将药物植入物嵌入到角膜接触镜的周边硅水凝胶材质中,制备得到的载药型角膜接触镜同时具有视力矫正、药物储存和药物缓释作用,能够提高近视的防治效果。
具体的,本发明涉及的药物植入物以小分子亲水单体和含硅单体为交联单体,以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为交联剂,以4-(2-羟基乙氧基)苯基-(2-羟基-2-丙基)酮为光引发剂,以硫酸阿托品为搭载药物,采用紫外光交联的方式制备形成交联度较强的低含水量的硅水凝胶植入物,此硅水凝胶内的分子交联屏障可以有效延缓亲水性药物的释放,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从而增强近视预防和治疗效果,同时,低含水量的药物植入物配戴在眼球表面可以避免吸收过度泪液而引起干眼症状。
进一步的,通过植入技术将药物植入物包封到角膜接触镜的周边部材质内,使得中央光学矫正区基本不受周边载药区的影响,实现近视治疗的同时获得清晰的视觉。实现以角膜接触镜为载药平台,以单体交联分子为药物扩散屏障,使药物分子先从周边载药区夹层的药物植入物中扩散,再从角膜接触镜外层交联分子中释放出来,释放作用可持续12小时以上,从而减少突释现象所引起的不良反应;并且镜片的泪液截流作用使得药物在泪液中蓄积,从而增强药物的角膜渗透和眼内输送,显著提高生物利用度。
具体的,S10包括以下步骤:
S11:配制1mL光引发剂溶液,将100mg Irgacure2959溶于1mL 50%的酒精溶液并充分混匀;
S12:配制1mL单体混合液,包括900μL HEMA、50μL NVP、40μL TRIS和10μL EGDMA;
S13:将100μL光引发剂溶液溶于900μL单体混合液中,在室温下涡旋5min,并超声波震荡10-15min除去气泡,使各组分充分混合均匀,获得含有光引发剂的接触镜单体混合液。
具体的,本实施例提供的角膜接触镜为载药型角膜接触镜,脱模得到后密封在干燥的玻璃小瓶中,并于4℃冰箱储存以备用。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提供的角膜接触镜中心厚度为100-120μm,镜片整体直径为14mm,基弧为8.5或8.6mm,中央光学矫正区直径为4-6mm的载药型角膜接触镜。
在另一实施例中,药物植入物的搭载药物为消旋山莨菪碱或哌仑西平,角膜接触镜的制备步骤同上,不再赘述。
实施例五:
将不同载药量的药物植入物或载药型角膜接触镜进行物理性质检测,即将药物植入物1,药物植入物2和药物植入3或装载有药物植入物1的载药型角膜接触镜1,装载有药物植入物2的载药型角膜接触镜2和装载有药物植入3的载药型角膜接触镜3进行检测,并设置没有装载药物的空白植入物或空白镜片作为对照组,检测结果如表1,图2至图4所示。
表1
Figure BDA0003898048190000121
参见图2,溶胀特性表明,本发明的药物植入物或载药型角膜接触镜在10分钟内吸水溶胀,20分钟基本达到溶胀平衡,1小时内就达到完全溶胀,其快速溶胀特性便于干燥保存的镜片随时取用。
参见表1和图3,含水量检测表明,上述药物植入物或载药型角膜接触镜均为低含水量硅水凝胶(含水量低于40%),由于硅通道的存在可确保氧的通透性,其低含水量性质又可避免因药物植入物或载药型角膜接触镜过多吸附泪液而造成干眼症状。
参见表1和图4,透光率检测表明,与对照组空白镜片相比,药物植入物或载药镜片在可见光波长范围(380-780nm)内测得的整体透光率随着载药量的增加而略有下降,并在600nm可见光波长处进行统计学分析发现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因此,将药物植入物载入镜片的周边载药区,以防止镜片中央视觉区透光率下降导致视物模糊情况的发生。
实施例六:
将不同载药量的药物植入物或载药型角膜接触镜进行药物释放检测,即将药物植入物1,药物植入物2和药物植入3或装载有药物植入物1的载药型角膜接触镜1,装载有药物植入物2的载药型角膜接触镜2和装载有药物植入3的载药型角膜接触镜3进行检测,检测结果如图4至图5所示。
参见图5,药物的累积释放表明,上述载药型角膜接触镜在第1小时内突释约50-60%的药量,第1-4小时继续持续释放约25-30%的药量,第4-12小时继续缓慢释放约10%的药量。再参见图6,药物的释放率表明,上述载药型角膜接触镜在第1小时释放迅速,之后持续缓慢释放。药物植入物或载药型角膜接触镜的突释效应可能在实际应用中有所缓解,这是因为药物植入物或载药型角膜接触镜在溶胀过程中会损失一部分药物,后续的持续释放则用于近视治疗,且缓释时间长达5天。
实施例七:
将不同载药量的药物植入物或载药型角膜接触镜进行细胞和组织相容性测试,即将药物植入物1,药物植入物2和药物植入3或装载有药物植入物1的载药型角膜接触镜1,装载有药物植入物2的载药型角膜接触镜2和装载有药物植入3的载药型角膜接触镜3进行检测,并设置没有装载药物的空白植入物或空白镜片作为对照组,检测结果如图7和图8所示。
参见图7,细胞相容性实验表明,上述载药型角膜接触镜均具有良好的细胞相容性,与空白对照相比,其细胞活性均在95%以上。并且初步动物眼部刺激实验表明,上述药物植入物或载药型角膜接触镜配戴在兔眼上后无角结膜红肿现象,具有良好的组织相容性;硫酸阿托品的另一潜在副作用为瞳孔散大所引起的视物模糊,瞳孔直径的适度增大可以增加离焦软镜的周边离焦效应进而增强近视控制效果,但是,瞳孔散开过大则会引起怕光和/或近距离阅读视力下降等副作用。
参见图8,上述载药型角膜接触镜均引起兔眼一定程度的瞳孔散大反应,与空白对照相比,载药角膜接触镜1所引起的瞳孔反应最小,几乎没有副作用;载药角膜接触镜2与0.01%和0.025%硫酸阿托品滴眼液所引起的瞳孔散大程度相当,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载药角膜接触镜3和0.01%与0.025%硫酸阿托品滴眼液所引起的瞳孔散大程度相当,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这说明优化的载药量在5-25μg的药物植入物或载药角膜接触镜在最低化瞳孔散大副作用的基础上,适用于近视治疗。
进一步的,将上述药物植入物或载药型角膜接触镜与0.01%硫酸阿托品滴眼液进行瞳孔散大反应的对比,并设置没有装载硫酸阿托品的药物植入物或空白镜片作为对照组,检测结果如图9所示。
参见图9,随着用药量的增加,载药角膜接触镜组与阿托品滴眼液组均引起兔眼一定程度的瞳孔散大反应;在同一用药量情况下,载药角膜接触镜组所引起的瞳孔散大量均小于滴眼液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这说明药物植入物或载药镜片的药物缓释作用有助于减弱瞳孔散大副作用。
实施例八:
对药物植入物或载药型角膜接触镜的近视治疗效果进行评估,具体的,第一组为正常发育的豚鼠;第二组为进行近视诱导后的近视豚鼠;第三组为使用滴眼液进行近视治疗的近视豚鼠;第四组为使用载药型角膜接触镜1进行近视治疗的近视豚鼠;其中,第三组和第四组的近视豚鼠样本来源于第二组的近视豚鼠,检测结果如图10和图11所示。
参见图10和图11,进一步动物实验表明,在两周的近视诱导和用药过程中,与滴眼液相比,载药镜片1用于豚鼠近视治疗后具有更低的近视度数和更小的眼轴增长,说明本发明的药物植入物或载药型角膜接触镜比滴眼液具有更好的近视治疗效果。
值得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提供的药物植入物可用于近视预防、假性近视治疗以及缓解相关视疲劳症状;装载有药物植入物的角膜接触镜可用于屈光矫正、近视治疗、近视抑制及缓解近视相关症状的联合疗法;不同载药量的药物植入物或角膜接触镜用于不同近视增长速度个体和/或不同程度相关近视症状个体。
本发明提供的药物植入物或装载有药物植入物的角膜接触镜的用途为如下之一:
用于治疗假性近视和/或缓解相关视疲劳症状;
用于近视矫正、近视治疗和/或缓解相关视疲劳症状
用于近视预防、近视治疗和/或延缓儿童和青少年的近视增长速度;
用于近视矫正和延缓儿童和青少年近视的增长速度;
用于联合屈光矫正手术或其他近视矫正手段(如框架眼镜)来预防或治疗近视及缓解相关症状;
用于与一种或多种其他药物的联合使用来预防和/或治疗近视及近视相关症状。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近视、视疲劳引发的假性近视或有近视倾向人群,可以是儿童、青少年、青壮年或中老年人,优选为6至38岁人群,更优选为8至18岁人群。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视疲劳或由视疲劳引发的假性近视或有近视倾向的儿童、青少年和/或成人,优选为药物植入物来预防或治疗近视及缓解近视相关症状;真性近视、儿童和/或青少年渐进式近视,优选为周边离焦软镜联合搭载药物植入物以控制或抑制近视增长;真性近视和/或伴有近视相关症状的成人,优选为普通隐形眼镜联合搭载药物植入物以矫正近视和缓解症状。
虽然本发明披露如上,但本发明并非限定于此。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均可作各种更动与修改,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药物植入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植入物按照质量份数,包括以下组分聚合反应而成:
硫酸阿托品:0.5-5份;
单体混合液:80-90份;
交联剂:0.5-2份;
光引发剂:10-20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物植入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植入物按照质量份数,包括以下组分聚合反应而成:
硫酸阿托品:0.5-2.5份;
单体混合液:85-90份;
交联剂:0.5-1份;
光引发剂:10-15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物植入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单体混合液包括小分子亲水单体和小分子含硅单体,所述小分子亲水单体为甲基丙烯酸羟乙酯、N-乙烯基吡咯烷酮、甲基丙烯酸和N,N-二甲基丙烯酰胺中的任意两种或三种,所述小分子含硅单体为甲基丙烯酸-3[三(三甲基硅氧烷基)甲硅烷基]丙酯、甲基丙烯酰氧甲基三(三甲基硅氧烷基)硅烷中的任意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物植入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交联剂为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物植入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引发剂为4-(2-羟基乙氧基)苯基-(2-羟基-2-丙基)酮。
6.一种药物植入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0:配制光引发剂和含有交联剂的单体混合液;
S20:将所述光引发剂和硫酸阿托品溶于所述单体混合液中,获得药物混合液;
S30:将所述药物混合液放置于模具中,并在紫外灯下进行交联;
S40:交联后,脱模得到所述药物植入物。
7.一种角膜接触镜,其特征在于,所述角膜接触镜装载有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药物植入物。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角膜接触镜,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植入物的载药量为5-50μg。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角膜接触镜,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植入物的载药量为5-25μg。
10.一种装载有药物植入物的角膜接触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0:配制含有光引发剂的接触镜单体混合液;
S20:将所述药物植入物放置于镜片模具的阴膜,并将所述接触镜单体混合液注入所述阴膜,并盖上所述镜片模具的阳膜,获得组合模具;
S30:将所述组合模具放置于紫外灯下进行交联;
S40:交联后,脱模得到所述角膜接触镜;
其中,所述药物植入物采用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药物植入物。
CN202211280402.2A 2022-10-19 2022-10-19 药物植入物及其制备方法、角膜接触镜及其制备方法 Pending CN11563419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280402.2A CN115634191A (zh) 2022-10-19 2022-10-19 药物植入物及其制备方法、角膜接触镜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280402.2A CN115634191A (zh) 2022-10-19 2022-10-19 药物植入物及其制备方法、角膜接触镜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634191A true CN115634191A (zh) 2023-01-24

Family

ID=849449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280402.2A Pending CN115634191A (zh) 2022-10-19 2022-10-19 药物植入物及其制备方法、角膜接触镜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634191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Xu et al. A comprehensive review on contact lens for ophthalmic drug delivery
RU2527353C2 (ru) Кольцеобразн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US10010502B2 (en) Device that delivers a sustained low-dose of a myopia-suppressing drug, while preserving pupillary function and accommodation
KR101966609B1 (ko) 콘택트 렌즈 내의 동적 유체 구역
Alvarez-Lorenzo et al. Contact lenses for drug delivery: achieving sustained release with novel systems
Guzman-Aranguez et al. Contact lenses: promising devices for ocular drug delivery
US3760807A (en) Method of reshaping the cornea to eliminate refractive errors
US11391964B2 (en) Method for obtaining contact lenses with dynamically controlled sagitta and clearance
JP2019505010A5 (zh)
JP2008214640A (ja) 薬剤の取り込み量が多い、薬剤徐放可能なヒドロゲル材料の製造方法
Singh et al. Novel approaches in formulation and drug delivery using contact lenses
CN102316832B (zh) 药物缓释性水凝胶角膜接触镜及使用药物缓释性水凝胶角膜接触镜的药物释放方法
US4592752A (en) Non-optical corneal drug delivery
US20100178316A1 (en) Extended release of bioactive molecules from silicone hydrogels
WO2013086077A1 (en) Uv blocker loaded contact lenses
EP3005995B1 (en) Annular device
EP4006625A1 (en) Contact lens and mold for manufacturing same
CN115634191A (zh) 药物植入物及其制备方法、角膜接触镜及其制备方法
JP2004018472A (ja) 薬剤徐放可能ヒドロゲル材料
JP2005314338A (ja) 薬物の取り込み量が多く、かつ薬物放出速度を制御しうる薬物徐放可能なヒドロゲル材料
Yu Malyutina et al. Investigation of Releasing Therapeutic Solutions from Soft Contact Lens Surfaces Constructed by Nanoparticles
KR102612306B1 (ko) 약물 전달용 콘택트렌즈의 제조방법
JP2006061383A (ja) 薬物徐放性コンタクトレンズキット
US20220313615A1 (en) Nanoparticle Capable of Loading and Releasing Active Constituents, Production Method and Application Thereof
Zhilyakova et al. Investigation of Releasing Therapeutic Solutions from Soft Contact Lens Surfaces Constructed by Nanoparticle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