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632751A -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和计算机设备 - Google Patents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和计算机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632751A
CN115632751A CN202211214643.7A CN202211214643A CN115632751A CN 115632751 A CN115632751 A CN 115632751A CN 202211214643 A CN202211214643 A CN 202211214643A CN 115632751 A CN115632751 A CN 11563275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ndwidth
time slot
sub
overhead
slot tab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214643.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梁木
张晨
黄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etwork Communication and Security Zijinshan Laboratory
Original Assignee
Network Communication and Security Zijinshan Laborator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etwork Communication and Security Zijinshan Laboratory filed Critical Network Communication and Security Zijinshan Laboratory
Priority to CN202211214643.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632751A/zh
Publication of CN11563275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63275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78Timing of allo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15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characterised by the adaptation strateg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8Allocation criteria
    • H04L5/0064Rate requirement of the data, e.g. scalable bandwidth, data priorit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和计算机设备。其中,该方法包括:生成第一时隙表和时隙表带宽字段,其中,第一时隙表用于描述业务数据和物理传输链路中的多个子时隙的对应关系,多个子时隙用于传输业务数据,时隙表带宽字段用于描述第一时隙表对应的目标带宽颗粒度;依次发送时隙表带宽字段和第一时隙表至通信接收端。本发明达到了根据时隙表带宽字段表示时隙表带宽颗粒度的目的,从而实现了灵活切换时隙表带宽颗粒度的技术效果,在传输带宽小于带宽颗粒度的业务时,解决了带宽资源分配浪费的问题,在传输带宽远大于带宽颗粒度的业务时,解决了相关技术中时隙表中的开销条目过多造成需要传输的控制信息存在冗余的问题。

Description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和计算机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应用在灵活以太网中的数据传输方法、装置、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和计算机设备。
背景技术
灵活以太网(Flexible Ethernet,FlexE)是承载网实现业务隔离和网络切片的一种接口技术。通过打破MAC层与PHY层强绑定的一对一映射关系,FlexE实现了对接口资源的灵活、精细化管理,解决了不同客户业务需求与网络之间不平衡的问题,使部分行业对硬管道隔离、带宽按需分配得到了满足。目前FlexE标准支持5G的带宽颗粒度,对于小颗粒即带宽小于5G的业务依然占用一个5G时隙,从而造成了带宽资源的浪费。
国内外有一些研究者提出了更精细的带宽颗粒度,将切片的颗粒度由5G精细为1G,甚至500M以此来支持小颗粒业务承载。然而精细化的带宽颗粒度技术对于承载大颗粒业务,如承载5G、10G或更大带宽的业务时,业务占用的时隙数量增多,导致引入的开销增多,从而造成控制信息冗余。
针对上述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和计算机设备,以至少解决相关技术中时隙表中的开销条目过多造成需要传输的控制信息存在冗余的技术问题。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包括:生成第一时隙表和时隙表带宽字段,其中,第一时隙表用于描述业务数据和物理传输链路中的多个子时隙的对应关系,多个子时隙用于传输业务数据;依次发送时隙表带宽字段和第一时隙表至通信接收端,其中,时隙表带宽字段用于描述第一时隙表对应的目标带宽颗粒度。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包括:接收通信发送端传输的第一时隙表和时隙表带宽字段,其中,第一时隙表用于描述业务数据和物理传输链路中的多个子时隙的对应关系,多个子时隙用于传输业务数据,时隙表带宽字段用于描述第一时隙表对应的目标带宽颗粒度;根据时隙表带宽字段和第一时隙表,生成符合时隙表带宽字段的第二时隙表。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装置,包括:第一生成模块,用于生成第一时隙表和时隙表带宽字段,其中,第一时隙表用于描述业务数据和物理传输链路中的子时隙的对应关系,子时隙用于传输业务数据;发送模块,用于依次发送时隙表带宽字段和第一时隙表至通信接收端,其中,时隙表带宽字段用于描述第一时隙表对应的目标带宽颗粒度。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装置,包括:接收模块,用于接收通信发送端传输的第一时隙表和时隙表带宽字段,其中,第一时隙表用于描述业务数据和物理传输链路中的子时隙的对应关系,子时隙用于传输业务数据,时隙表带宽字段用于描述第一时隙表对应的目标带宽颗粒度;第二生成模块,用于根据时隙表带宽字段和第一时隙表,生成符合时隙表带宽字段的第二时隙表。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又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非易失性存储介质,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包括存储的程序,其中,在程序运行时控制非易失性存储介质所在设备执行上述中任意一项数据传输方法。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再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计算机设备包括处理器,处理器用于运行程序,其中,程序运行时执行上述中任意一项数据传输方法。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生成第一时隙表和时隙表带宽字段,其中,第一时隙表用于描述业务数据和物理传输链路中的多个子时隙的对应关系,多个子时隙用于传输业务数据,时隙表带宽字段用于描述第一时隙表对应的目标带宽颗粒度;依次发送时隙表带宽字段和第一时隙表至通信接收端,达到了根据时隙表带宽字段的不同取值表示不同的时隙表的带宽颗粒度的目的,从而实现了可以灵活切换时隙表的带宽颗粒度的技术效果,进而解决了相关技术中时隙表中的开销条目过多造成需要传输的控制信息存在冗余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一种用于实现数据传输方法的计算机终端的硬件结构框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方法一的流程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可选实施例提供的不同带宽颗粒度的时隙表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方法二的流程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装置一的结构框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装置二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发明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首先,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描述的过程中出现的部分名词或者术语适用于如下解释:
灵活以太网(Flexible Ethernet,简称FlexE)是承载网实现业务隔离和网络切片的一种接口技术。
媒体访问控制子层(Media Access Control,简称MAC)在数据链路层的下半部分负责控制欲连接物理层的物理介质。
端口物理层(Physical,简称PHY)是对模型物理层的简称,一个以太网PHY是一个芯片,可以发送和接收以太网的数据帧。
开销OH帧(overhead,简称OH)是FlexE协议中提供带内管理通道,支持在对接的两个FlexE接口之间传递配置、管理信息的特殊码块。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实施例,需要说明的是,在附图的流程图示出的步骤可以在诸如一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计算机系统中执行,并且,虽然在流程图中示出了逻辑顺序,但是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以不同于此处的顺序执行所示出或描述的步骤。
本申请实施例一所提供的方法实施例可以在移动终端、计算机终端或者类似的运算装置中执行。图1示出了一种用于实现数据传输方法的计算机终端的硬件结构框图。如图1所示,计算机终端10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图中采用102a、102b,……,102n来示出)处理器(处理器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微处理器MCU或可编程逻辑器件FPGA等的处理装置)、用于存储数据的存储器104。除此以外,还可以包括:显示器、输入/输出接口(I/O接口)、通用串行总线(USB)端口(可以作为BUS总线的端口中的一个端口被包括)、网络接口、电源和/或相机。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1所示的结构仅为示意,其并不对上述电子装置的结构造成限定。例如,计算机终端10还可包括比图1中所示更多或者更少的组件,或者具有与图1所示不同的配置。
应当注意到的是上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和/或其他数据处理电路在本文中通常可以被称为“数据处理电路”。该数据处理电路可以全部或部分的体现为软件、硬件、固件或其他任意组合。此外,数据处理电路可为单个独立的处理模块,或全部或部分的结合到计算机终端10中的其他元件中的任意一个内。如本申请实施例中所涉及到的,该数据处理电路作为一种处理器控制(例如与接口连接的可变电阻终端路径的选择)。
存储器104可用于存储应用软件的软件程序以及模块,如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数据传输方法对应的程序指令/数据存储装置,处理器通过运行存储在存储器104内的软件程序以及模块,从而执行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即实现上述的应用程序的数据传输方法。存储器104可包括高速随机存储器,还可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如一个或者多个磁性存储装置、闪存、或者其他非易失性固态存储器。在一些实例中,存储器104可进一步包括相对于处理器远程设置的存储器,这些远程存储器可以通过网络连接至计算机终端10。上述网络的实例包括但不限于互联网、企业内部网、局域网、移动通信网及其组合。
显示器可以例如触摸屏式的液晶显示器(LCD),该液晶显示器可使得用户能够与计算机终端10的用户界面进行交互。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一的流程示意图,如图2所示,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202,生成第一时隙表和时隙表带宽字段,其中,第一时隙表用于描述业务数据和物理传输链路中的多个子时隙的对应关系,多个子时隙用于传输业务数据,时隙表带宽字段用于描述第一时隙表对应的目标带宽颗粒度。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涉及的通信过程可以是采用FlexE灵活以太网技术进行的通信活动。本步骤中,将在通信发送端生成一个用于描述第一时隙表对应的带宽颗粒度的时隙表带宽字段,其中,第一时隙表是位于通信发送端的主备两个时隙表的其中一个,在传输业务数据时,时隙表用来存储业务数据与传输业务数据的时隙之间的对应关系,具体地,对应关系是某个确定的时隙传输某个确定的业务数据。
物理链路中,传输业务数据的时隙具有固定的时隙带宽,传输业务数据的最小时隙或者最小子时隙的带宽的值可以被称为带宽颗粒度,例如,用于传输业务数据的总带宽为100GE(Gigabit Ethernet,简称GE),将其划分为20个时隙用于传输业务数据,也就是说,此时每一个时隙的带宽为5GE。相关技术中,若不在时隙的基础上划分子时隙,则当传输业务数据需要的带宽小于5GE时,也必须使用一个时隙来传送,此时的带宽颗粒度为5GE,因此会造成传输带宽的浪费。所以可以将每一个时隙再划分为多个子时隙,例如,可以将一个带宽为5GE的时隙划分为5个带宽为1GE的子时隙,每一个子时隙可以单独用于传输业务数据中的一部分,此时整个链路的带宽颗粒度为1GE,可以解决传输业务数据的过程中带宽浪费的问题。也就是说,目前FlexE标准定义的时隙粒度默认为5GE,对于小颗粒业务,把5GE时隙从时间维度展宽,多个业务数据通过时分复用的方式占用一个FlexE标准5GE时隙,从而实现小颗粒子时隙扩展。然而,相关技术中为了记录各个时隙中的子时隙是否被分配为传输数据以及被分配为传输哪个业务的数据,需要将多个子时隙与传输的业务数据的对应关系记录在时隙表中。此时每个子时隙与业务数据的对应关系都需要时隙表中的一条单独的条目来记录,因此,当只有大颗粒业务存在时,链路的带宽颗粒度越精细,业务所占用的子时隙数量越多,从而导致时隙表中条目数量众多,将时隙表传输至通信接收端时用于传输时隙表的开销数量会增多,造成控制信息冗余。
步骤S204,依次发送时隙表带宽字段和第一时隙表至通信接收端,其中,时隙表带宽字段用于描述第一时隙表对应的目标带宽颗粒度。
本步骤中,通信发送端将表征了第一时隙表对应的带宽颗粒度时隙表带宽字段发送至通信接收端,并将记录了本次传输过程的对应关系的第一时隙表也发送至通信接收端。通信发送端有两个时隙表,其中一个时隙表用于记录当前正在发送的时隙和业务数据的对应关系,在本次传输完成之前,如果有新的业务数据需要被传输,另一个时隙表会记录新加入传输的业务数据和传输新加入的业务数据的时隙的对应关系,当另一个时隙表根据新加入的业务数据更新原本的时隙表之后,物理传输链路将传输另一个时隙表至通信接收端,通信接收端根据接收到的时隙表填入处于通信接收端的两个时隙表的其中一个时隙表,并根据这个时隙表记录的对应关系,解析接收到的业务数据。
通过上述步骤,可以达到根据时隙表带宽字段的不同取值表示不同的时隙表带宽颗粒度的目的,通信接收端可以基于时隙表带宽颗粒度确定在接收端生成的新的时隙表的规格,从而实现了可以灵活切换通信接收端的时隙表的带宽颗粒度的技术效果,进而解决了相关技术中时隙表中的开销条目过多造成需要传输的控制信息存在冗余的技术问题,根据业务特征合理分配时隙表的带宽颗粒度,解决了在固定带宽颗粒度的情况下,传输带宽小于带宽颗粒度的业务时的带宽资源分配浪费的问题,同时简化了传输带宽远大于带宽颗粒度的业务时的开销配置信息,由此减少了传输带宽远大于带宽颗粒度的业务的开销数量,避免了控制信息的冗余。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例,生成时隙表带宽字段,可以通过以下步骤实现:获取业务数据对应的业务带宽;根据业务带宽,确定目标带宽颗粒度;根据目标带宽颗粒度,生成时隙表带宽字段。
可选的,时隙表带宽字段表征了第一时隙表对应的带宽颗粒度,可以根据传输业务数据需要的带宽灵活决定本次传输业务数据的最小带宽,也就是目标带宽颗粒度。具体地,可以先获取传输每个业务数据对应的业务带宽,根据业务带宽,可以确定本次传输业务数据的最小带宽,即目标带宽颗粒度。不同的目标带宽颗粒度对应的时隙表带宽字段的取值不同,根据目标带宽颗粒度表征的传输业务数据的最小带宽的值,可以确定时隙表带宽字段的取值。具体的,本发明是在标准的FlexE技术基础上,对OIF标准定义的OH帧进行重新定义,用于对OIF标准下的时隙(Slot0~Slot19,20个时隙,slot表示时隙)进行划分,得到重新定义的子时隙字段(开销字段:SSN,12bits)。同时开销OH帧中加入了当前时隙表对应的带宽颗粒度,即时隙表带宽字段(开销字段:B,5bits),接收端根据开销中的B字段动态配置时隙表。时隙表带宽字段的取值和目标带宽颗粒度的取值的对应关系可以人为定义,例如,当目标带宽颗粒度为5GE时,定义时隙表带宽字段的取值为7,当目标带宽颗粒度为1GE时,定义时隙表带宽字段的取值为6。表1为一种可选实施例提供的字段定义的对应示意表,如表1所示,给出了一种时隙表带宽字段取值与带宽颗粒度的对应关系,其中,Reserved为未定义。
表1
Figure BDA0003876370170000061
Figure BDA0003876370170000071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例,生成第一时隙表时,可以通过以下步骤实现:根据业务数据和多个子时隙的对应关系,更新第一数据区域,在第一数据区域内生成第一时隙表,其中,通信发送端包括第一数据区域和第二数据区域,第二数据区域用于存储通信发送端传输在先数据所依据的时隙表,通信发送端由传输在先数据切换为传输业务数据时,由调用第二数据区域中的时隙表切换为调用第一数据区域中的时隙表。
可选地,通信发送端可以存在两个存储数据的区域,分别为第一数据区域和第二数据区域,这两个数据区域用于分别存储两个时隙表,通信发送端可以交替使用两个数据区域中的时隙表分别传输不同的数据,例如,当通信发送端传输当前数据时,其调用第二数据区域中的时隙表进行数据的带宽分配,并将下一时间段要传输的业务数据对应的时隙表存储到第一数据区域;当通信发送端在下一时间段中传输业务数据时,可以调用第一数据区域中的时隙表进行数据带宽分配,此时第二数据区域内的时隙表进入闲置状态,此时可以通过向第二数据区域写入再下一个时间段的待传输数据对应的时隙表。
在上述实施例及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二数据区域中存储的时隙表可以用于记录当前正在发送的时隙和在先数据的对应关系,在传输在先数据的任务完成之前,如果有新的业务数据需要被传输,第一数据区域中存储的时隙表会记录新加入的业务数据和传输新加入的业务数据的时隙的对应关系,当根据新加入的业务数据填入第一数据区域中更新第一数据区域中存储的原本的时隙表之后,即生成了第一时隙表,也就是说,填入了包含业务数据和多个子时隙的对应关系的、存储在第一数据区域中的时隙表,即为第一时隙表。其中,在先数据为在传输业务数据之前已经被通信发送端传输的数据。当第一时隙表生成之后,通信发送端将第一时隙表发送至通信接收端,并且从根据第二数据区域中存储的时隙表传输在先数据,变为根据第一数据区域中存储的第一时隙表传输业务数据。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例,根据业务带宽,确定目标带宽颗粒度,可以通过以下步骤实现:从业务带宽中选出参考带宽,其中,参考带宽为业务带宽中数值最小的带宽;获取预先确定的带宽颗粒度集合,其中,带宽颗粒度集合包括多个不同的第一带宽颗粒度;从带宽颗粒度集合中选出目标带宽颗粒度,其中,按照目标带宽颗粒度传输业务数据时产生的空余带宽最少。
可选地,可以从上一步中获取到的传输每个业务数据对应的业务带宽中,选出业务带宽中数值最小的带宽作为参考带宽,获取预先确定的带宽颗粒度集合,带宽颗粒度集合中包括了多个不同的第一带宽颗粒度,第一带宽颗粒度的值可以人为定义,例如,可以定义可选择的第一带宽颗粒度的值分别为5GE、1GE、500M、100M、50M、10M和2M。可以从带宽颗粒度集合中选出目标带宽颗粒度,选取目标带宽颗粒度的原则是:当按照目标带宽颗粒度传输业务数据时,产生的空余带宽最少,也就是说,按照目标带宽颗粒度传输业务数据时,造成的带宽浪费最少。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从带宽颗粒度集合中选出目标带宽颗粒度,可以通过以下步骤实现:根据参考带宽,确定带宽颗粒度集合中的多个第一带宽颗粒度各自对应的多个最小倍数值,其中,多个最小倍数值分别为多个第一带宽颗粒度的大于等于参考带宽的倍数值中的最小值;根据多个最小倍数值和参考带宽,从带宽颗粒度集合选出第二带宽颗粒度,其中,任意一个第二带宽颗粒度对应的最小倍数值与参考带宽的差最小;确定第二带宽颗粒度中的最大值为目标带宽颗粒度。
可选地,根据参考带宽,可以在带宽颗粒度集合中确定与带宽颗粒度集合中多个第一带宽颗粒度一一对应的多个最小倍数值;在多个最小倍数值中,根据参考带宽确定带宽浪费最少的带宽颗粒度为第二带宽颗粒度。当带宽颗粒度集合中有多个第一带宽颗粒度时,可以分别确定多个第一带宽颗粒度对应的多个最小倍数值,多个最小倍数值为分别使用这多个带宽颗粒度传输业务数据时需要使用的最小带宽,即每个带宽颗粒度大于参考带宽的倍数值中的最小值。
例如,当参考带宽为7GE,带宽颗粒度集合中有1GE和5GE的带宽颗粒度时,对于1GE的颗粒度来说,大于等于参考带宽的倍数值有7GE、8GE、9GE等,最小倍数值为7GE,而对于5GE的颗粒度来说,大于等于参考带宽的倍数值有10GE、15GE等,最小倍数值为10GE。其次,根据最小倍数值和参考带宽可以在带宽颗粒度集合中选出带宽浪费最小的第二带宽颗粒度,第二带宽颗粒度对应的最小倍数值与参考带宽的差最小,在上述例子中,最小倍数值为7GE和10GE,参考带宽为7GE,所以选择最小倍数值和参考带宽差最小的1GE的带宽颗粒度为第二带宽颗粒度。
如果第二带宽颗粒度中有多个颗粒度,可以依据节省开销的原则,在第二带宽颗粒度中选择第二带宽颗粒度的最大值为目标带宽颗粒度。例如,当参考带宽为10GE,带宽颗粒度集合中有1GE和5GE的带宽颗粒度时,对于1GE的颗粒度和5GE的颗粒度来说,最小倍数值均为10GE,参考带宽为10GE,所以1GE的带宽颗粒度和5G的带宽颗粒度都为第二带宽颗粒度,此时根据节省开销的原则,选择5GE作为目标带宽颗粒度。
图3是根据本发明可选实施例提供的不同带宽颗粒度的时隙表示意图,如图3(a)所示,此时传输编号分别为100(即FlexE Client1)、101(即FlexE Client2)和102(即FlexEClient3)的业务数据,其中,业务数据100所需带宽为5GE,业务数据101所需带宽为10GE,业务数据102所需带宽为10GE,选择数值最小的带宽也就是业务数据100所需的带宽5GE为参考带宽,此时在前文举例的可选择的颗粒度的值中,选择目标带宽颗粒度为5GE;如图3(b)所示,此时传输编号分别为100(即FlexE Client1)、101(即FlexE Client2)、102(即FlexEClient3)和103(即FlexE Client4)的业务数据,其中,业务数据100所需带宽为5GE,业务数据101所需带宽为10GE,业务数据102所需带宽为1GE,业务数据103所需带宽为2GE,选择数值最小的带宽也就是业务数据102所需的带宽1GE为参考带宽,此时在前文举例的可选择的颗粒度的值中,选择目标带宽颗粒度为1GE。
如图3所示,本可选实施例提到一种带宽颗粒度动态切换的方法,如图3(a)所示,此时带宽颗粒度为5GE,如图3(b)所示,此时带宽颗粒度为1GE。由于在传输业务数据时加入所需带宽较小的业务数据时,本可选实施例提供一种从图3(a)所示的较大带宽颗粒度调整至如图3(b)所示的较小的带宽颗粒度的方法,可以解决带宽资源浪费的技术问题;在传输完毕所需带宽较小的业务数据后,时隙表保持较小颗粒度会造成时隙表中条目众多,本可选实施例提供一种从图3(b)所示的较小带宽颗粒度调整至如图3(a)所示的较大的带宽颗粒度的方法,进而解决时隙表条目多且开销冗余的技术问题。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例,发送第一时隙表至通信接收端,可以通过以下步骤实现:获取多个子时隙字段,及第一时隙表包括的多个开销条目;获取多个子时隙字段和第一时隙表包括的多个开销条目之间的对应关系,其中,多个子时隙字段分别表征多个子时隙,多个子时隙的每个子时隙对应多个开销条目中的一个或多个;根据多个开销条目与多个子时隙的对应关系,将多个开销条目划分为与多个子时隙字段分别对应的多个开销条目集合;将多个子时隙字段依次发送至通信接收端,并在发送多个子时隙字段的每个字段时向通信接收端同步发送与每个字段对应的目标开销条目集合。
可选的,如图3所示,时隙表A可以为第一时隙表,时隙表A中包括多个开销条目,如图3(a)所示,当20个时隙中没有被分为多个子时隙,即当带宽颗粒度为5GE时,每一个开销条目用于描述一个业务数据与传输这个业务数据的一个时隙之间的对应关系,此时没有子时隙字段,从左至右的20个时隙的时隙号分别为0-19,时隙表A中第一个开销条目描述了业务数据100与时隙号0所指示的时隙之间的对应关系,PHY ID指示用于传输本次多个时隙所用的物理通道芯片的ID为1,涉及到的FlexE组,即Group的ID为1。如图3(b)所示,当20个时隙中每个时隙被分为5个子时隙时,即带宽颗粒度为1GE,每一个开销条目用于描述一个业务数据与传输这个业务数据的一个子时隙之间的对应关系,从左至右的20个时隙的时隙号分别为0-19,此时子时隙字段为0-4,时隙表B中第一个开销条目描述了业务数据100与时隙号0-0(时隙号0-0表示时隙号0所指示的时隙展宽成5个子时隙中的第0个子时隙)所指示的子时隙之间的对应关系,传输的时候,将编号子时隙0的所有子时隙,在子时隙字段0的指示下传输,也就是说,先传输子时隙字段0(即0-0、1-0、2-0至19-0)下的20个子时隙对应的开销条目的集合,这个开销条目集合为目标开销条目集合,传输过程中,此后依次传输子时隙字段1至4分别对应的开销条目集合。其中,传输子时隙字段0下的20个子时隙对应的开销条目的集合时,可以先传输子时隙字段0,再传输0-0、1-0、2-0至19-0的20个子时隙对应的开销条目。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例,将多个子时隙字段依次发送至通信接收端,并在发送多个子时隙字段的任意字段时向通信接收端同步发送与任意字段对应的目标开销条目集合,可以通过以下步骤实现:将多个子时隙字段和多个开销条目集合构建为多个开销单元,其中,多个开销单元中的每个单元包括存在对应关系的子时隙字段和开销条目集合,多个开销单元中的每个单元包括第一开销码块和第二开销码块,第一开销码块用于传输子时隙字段,第二开销码块用于传输开销条目集合;依次发送多个开销单元至通信接收端。
可选地,多个子时隙字段和多个开销条目集合之间存在对应关系,在发送多个子时隙字段和开销条目集合时,是通过发送开销单元的方式发送的,一个开销单元中包括一个子时隙字段和这个子时隙字段对应的开销条目集合。发送开销单元的方式为发送开销单元中包括的开销码块,一个开销单元包括两种开销码块,第一开销码块用于传输子时隙字段,第二开销码块用于传输与这个子时隙字段对应的开销条目标集合,在发送每个开销单元时,可以先发送第一开销码块,再发送第二开销码块。可以按照上述发送每个开销单元的方式,依次发送多个开销单元至通信接收端,实现发送多个子时隙字段以及与其对应的目标开销条目集合的目的。
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二的流程示意图,如图4所示,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402,接收通信发送端传输的第一时隙表和时隙表带宽字段,其中,第一时隙表用于描述业务数据和物理传输链路中的多个子时隙的对应关系,多个子时隙用于传输业务数据,时隙表带宽字段用于描述第一时隙表对应的目标带宽颗粒度。
本步骤中,接收通信发送端传输的第一时隙表和时隙表带宽字段,时隙表带宽字段用于确定通信接收端的时隙表对应的带宽颗粒度,比如,当目标带宽颗粒度为5GE时,通信接收端的时隙表是一种形式,当目标带宽颗粒度为1GE时,通信接收端的时隙表相比于目标带宽颗粒度为5GE时的时隙表而言,最多多了80条开销条目。
步骤S404,根据时隙表带宽字段和第一时隙表,生成符合时隙表带宽字段的第二时隙表。
本步骤中,根据接收到的时隙表带宽字段指示的目标带宽颗粒度,通信接收端确定时隙表的表格形式,并生成符合目标带宽颗粒度的空时隙表,并将接收到的第一时隙表填入空时隙表中,得到第二时隙表。
通过上述步骤,可以实现根据通信发送端发送的第一时隙表和时隙表带宽字段,灵活配置通信发送端的时隙表的带宽颗粒度,实现带宽颗粒度的动态调整。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例,可以通过以下步骤实现:接收通信发送端传输的第一时隙表,包括:接收通信发送端依次传输的多个子时隙字段和与多个子时隙字段分别对应的多个开销条目集合,其中,多个开销条目集合和与其对应的子时隙字段同时传输,多个子时隙字段分别表征多个子时隙,开销条目集合中包括一个或多个开销条目。
可选的,通信接收端接收第一时隙表的方式可以是接收第一时隙表中的多条开销条目,其中,如上文所说,每条开销条目用于指示一个业务数据与传输这个业务数据的一个时隙或一个子时隙的对应关系,且多个子时隙字段分别对应的多个开销条目。通信接收端可以依次接收多个子时隙字段和与多个子时隙字段分别对应的多个开销条目集合。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例,可以通过以下步骤实现:接收通信发送端依次传输的多个子时隙字段和与多个子时隙字段分别对应的多个开销条目集合,包括:依次从通信发送端接收多个开销单元,其中,多个开销单元包括存在对应关系的子时隙字段和开销条目集合,多个开销单元中的每个单元包括第一开销码块和第二开销码块,第一开销码块用于传输子时隙字段,第二开销码块用于传输开销条目集合。
可选的,多个子时隙字段分别对应多个开销单元,每个开销单元包括多个开销码块,每个开销单元都传输子时隙字段和开销条目集合,其中,每个单元传输的子时隙字段和开销条目集合是对应的。也就是说,通信接收端依次接收多个开销单元,每个开销单元中包含子时隙字段和与其对应的开销条目集合,对每个开销单元来说,可以先传输载有子时隙字段的第一开销码块,再传输载有与子时隙字段对应的开销条目集合的第二开销码块。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前述的各方法实施例,为了简单描述,故将其都表述为一系列的动作组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知悉,本发明并不受所描述的动作顺序的限制,因为依据本发明,某些步骤可以采用其他顺序或者同时进行。其次,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应该知悉,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实施例均属于优选实施例,所涉及的动作和模块并不一定是本发明所必须的。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根据上述实施例的数据传输方法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如ROM/RAM、磁碟、光盘)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终端设备(可以是手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用于实施上述数据传输方法的装置,图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装置一的结构框图,如图5所示,该数据传输装置包括:第一生成模块52和发送模块56,下面对该数据传输装置进行说明。
第一生成模块52,用于生成第一时隙表和时隙表带宽字段,其中,第一时隙表用于描述业务数据和物理传输链路中的子时隙的对应关系,子时隙用于传输业务数据。
发送模块56,与第一生成模块52连接,用于依次发送时隙表带宽字段和第一时隙表至通信接收端,其中,时隙表带宽字段用于描述第一时隙表对应的目标带宽颗粒度。
此处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第一生成模块52和发送模块56对应于实施例中的步骤S202至步骤S204,两个模块与对应的步骤所实现的实例和应用场景相同,但不限于上述实施例所公开的内容。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模块作为装置的一部分可以运行在实施例提供的计算机终端10中。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用于实施上述数据传输方法的装置,图6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装置二的结构框图,如图6所示,该数据传输装置包括:接收模块62和第二生成模块64,下面对该数据传输装置进行说明。
接收模块62,用于接收通信发送端传输的第一时隙表和时隙表带宽字段,其中,第一时隙表用于描述业务数据和物理传输链路中的子时隙的对应关系,子时隙用于传输业务数据,时隙表带宽字段用于描述第一时隙表对应的目标带宽颗粒度。
第二生成模块64,与接收模块62连接,用于根据时隙表带宽字段和第一时隙表,生成符合时隙表带宽字段的第二时隙表。
此处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接收模块62和第二生成模块64对应于实施例中的步骤S402至步骤S404,两个模块与对应的步骤所实现的实例和应用场景相同,但不限于上述实施例所公开的内容。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模块作为装置的一部分可以运行在实施例提供的计算机终端10中。
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提供一种计算机设备,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上述计算机设备可以位于计算机网络的多个网络设备中的至少一个网络设备。该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
其中,存储器可用于存储软件程序以及模块,如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数据传输方法和装置对应的程序指令/模块,处理器通过运行存储在存储器内的软件程序以及模块,从而执行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即实现上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存储器可包括高速随机存储器,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如一个或者多个磁性存储装置、闪存、或者其他非易失性固态存储器。在一些实例中,存储器可进一步包括相对于处理器远程设置的存储器,这些远程存储器可以通过网络连接至计算机终端。上述网络的实例包括但不限于互联网、企业内部网、局域网、移动通信网及其组合。
处理器可以通过传输装置调用存储器存储的信息及应用程序,以执行下述步骤:生成第一时隙表和时隙表带宽字段,其中,第一时隙表用于描述业务数据和物理传输链路中的多个子时隙的对应关系,多个子时隙用于传输业务数据,时隙表带宽字段用于描述第一时隙表对应的目标带宽颗粒度;依次发送时隙表带宽字段和第一时隙表至通信接收端。
可选的,上述处理器还可以执行如下步骤的程序代码:生成时隙表带宽字段,包括:获取业务数据对应的业务带宽;根据业务带宽,确定目标带宽颗粒度;根据目标带宽颗粒度,生成时隙表带宽字段。
可选的,上述处理器还可以执行如下步骤的程序代码:生成第一时隙表,包括:根据业务数据和多个子时隙的对应关系,更新第一数据区域,在第一数据区域内生成第一时隙表,其中,通信发送端包括第一数据区域和第二数据区域,第二数据区域用于存储通信发送端传输在先数据所依据的时隙表,通信发送端由传输在先数据切换为传输业务数据时,由调用第二数据区域中的时隙表切换为调用第一数据区域中的时隙表。
可选的,上述处理器还可以执行如下步骤的程序代码:根据业务带宽,确定目标带宽颗粒度,包括:从业务带宽中选出参考带宽,其中,参考带宽为业务带宽中数值最小的带宽;获取预先确定的带宽颗粒度集合,其中,带宽颗粒度集合包括多个不同的第一带宽颗粒度;从带宽颗粒度集合中选出目标带宽颗粒度,其中,按照目标带宽颗粒度传输业务数据时产生的空余带宽最少。
可选的,上述处理器还可以执行如下步骤的程序代码:从带宽颗粒度集合中选出目标带宽颗粒度,包括:根据参考带宽,确定带宽颗粒度集合中的多个第一带宽颗粒度各自对应的多个最小倍数值,其中,多个最小倍数值分别为多个第一带宽颗粒度的大于等于参考带宽的倍数值中的最小值;根据多个最小倍数值和参考带宽,从带宽颗粒度集合选出第二带宽颗粒度,其中,任意一个第二带宽颗粒度对应的最小倍数值与参考带宽的差最小;确定第二带宽颗粒度中的最大值为目标带宽颗粒度。
可选的,上述处理器还可以执行如下步骤的程序代码:发送第一时隙表至通信接收端,包括:获取多个子时隙字段、第一时隙表包括的多个开销条目;获取多个子时隙字段和第一时隙表包括的多个开销条目之间的对应关系,其中,多个子时隙字段分别表征多个子时隙,多个子时隙的每个子时隙对应多个开销条目中的一个或多个;根据多个开销条目与多个子时隙的对应关系,将多个开销条目划分为与多个子时隙字段分别对应的多个开销条目集合;将多个子时隙字段依次发送至通信接收端,并在发送多个子时隙字段的每个字段时向通信接收端同步发送与每个字段对应的目标开销条目集合。
可选的,上述处理器还可以执行如下步骤的程序代码:将多个子时隙字段依次发送至通信接收端,并在发送多个子时隙字段的任意字段时向通信接收端同步发送与任意字段对应的目标开销条目集合,包括:通过将存在对应关系的子时隙字段和开销条目集合构建为开销单元的方式,将多个子时隙字段和多个开销条目集合构建为多个开销单元,其中,多个开销单元中的每个单元包括第一开销码块和第二开销码块,第一开销码块用于传输子时隙字段,第二开销码块用于传输开销条目集合;依次发送多个开销单元至通信接收端。
处理器可以通过传输装置调用存储器存储的信息及应用程序,以执行下述步骤:接收通信发送端传输的第一时隙表和时隙表带宽字段,其中,第一时隙表用于描述业务数据和物理传输链路中的多个子时隙的对应关系,多个子时隙用于传输业务数据,时隙表带宽字段用于描述第一时隙表对应的目标带宽颗粒度;根据时隙表带宽字段和第一时隙表,生成符合时隙表带宽字段的第二时隙表。
可选的,上述处理器还可以执行如下步骤的程序代码:接收通信发送端传输的第一时隙表,包括:接收通信发送端依次传输的多个子时隙字段和与多个子时隙字段分别对应的多个开销条目集合,其中,多个开销条目集合和与其对应的子时隙字段同时传输,多个子时隙字段分别表征多个子时隙,开销条目集合中包括一个或多个开销条目。
可选的,上述处理器还可以执行如下步骤的程序代码:接收通信发送端依次传输的多个子时隙字段和与多个子时隙字段分别对应的多个开销条目集合,包括:依次从通信发送端接收多个开销单元,其中,多个开销单元包括存在对应关系的子时隙字段和开销条目集合,多个开销单元中的每个单元包括第一开销码块和第二开销码块,第一开销码块用于传输子时隙字段,第二开销码块用于传输开销条目集合。
采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案。通过上述步骤,可以达到了根据时隙表带宽字段的不同取值表示不同的时隙表的带宽颗粒度的目的,从而实现了可以灵活切换时隙表的带宽颗粒度的技术效果,进而解决了相关技术中时隙表中的开销条目过多造成需要传输的控制信息存在冗余的技术问题,根据业务特征合理分配时隙表的带宽颗粒度,解决了在固定带宽颗粒度的情况下,传输带宽小于带宽颗粒度的业务时的带宽资源分配浪费的问题,同时简化了传输带宽远大于带宽颗粒度的业务时的开销配置信息,由此减少了传输带宽远大于带宽颗粒度的业务的开销数量,避免了控制信息的冗余。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实施例的各种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是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终端设备相关的硬件来完成,该程序可以存储于一非易失性存储介质中,存储介质可以包括:闪存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器(RandomAccess Memory,RAM)、磁盘或光盘等。
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上述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可以用于保存上述实施例所提供的数据处理方法所执行的程序代码。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上述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可以位于计算机网络中计算机终端群中的任意一个计算机终端中,或者位于移动终端群中的任意一个移动终端中。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非易失性存储介质被设置为存储用于执行以下步骤的程序代码:生成第一时隙表和时隙表带宽字段,其中,第一时隙表用于描述业务数据和物理传输链路中的多个子时隙的对应关系,多个子时隙用于传输业务数据,时隙表带宽字段用于描述第一时隙表对应的目标带宽颗粒度;依次发送时隙表带宽字段和第一时隙表至通信接收端。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非易失性存储介质被设置为存储用于执行以下步骤的程序代码:生成时隙表带宽字段,包括:获取业务数据对应的业务带宽;根据业务带宽,确定目标带宽颗粒度;根据目标带宽颗粒度,生成时隙表带宽字段。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非易失性存储介质被设置为存储用于执行以下步骤的程序代码:生成第一时隙表,包括:根据业务数据和多个子时隙的对应关系,更新第一数据区域,在第一数据区域内生成第一时隙表,其中,通信发送端包括第一数据区域和第二数据区域,第二数据区域用于存储通信发送端传输在先数据所依据的时隙表,通信发送端由传输在先数据切换为传输业务数据时,由调用第二数据区域中的时隙表切换为调用第一数据区域中的时隙表。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非易失性存储介质被设置为存储用于执行以下步骤的程序代码:根据业务带宽,确定目标带宽颗粒度,包括:从业务带宽中选出参考带宽,其中,参考带宽为业务带宽中数值最小的带宽;获取预先确定的带宽颗粒度集合,其中,带宽颗粒度集合包括多个不同的第一带宽颗粒度;从带宽颗粒度集合中选出目标带宽颗粒度,其中,按照目标带宽颗粒度传输业务数据时产生的空余带宽最少。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非易失性存储介质被设置为存储用于执行以下步骤的程序代码:从带宽颗粒度集合中选出目标带宽颗粒度,包括:根据参考带宽,确定带宽颗粒度集合中的多个第一带宽颗粒度各自对应的多个最小倍数值,其中,多个最小倍数值分别为多个第一带宽颗粒度的大于等于参考带宽的倍数值中的最小值;根据多个最小倍数值和参考带宽,从带宽颗粒度集合选出第二带宽颗粒度,其中,任意一个第二带宽颗粒度对应的最小倍数值与参考带宽的差最小;确定第二带宽颗粒度中的最大值为目标带宽颗粒度。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非易失性存储介质被设置为存储用于执行以下步骤的程序代码:发送第一时隙表至通信接收端,包括:获取多个子时隙字段、第一时隙表包括的多个开销条目;获取多个子时隙字段和第一时隙表包括的多个开销条目之间的对应关系,其中,多个子时隙字段分别表征多个子时隙,多个子时隙的每个子时隙对应多个开销条目中的一个或多个;根据多个开销条目与多个子时隙的对应关系,将多个开销条目划分为与多个子时隙字段分别对应的多个开销条目集合;将多个子时隙字段依次发送至通信接收端,并在发送多个子时隙字段的每个字段时向通信接收端同步发送与每个字段对应的目标开销条目集合。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非易失性存储介质被设置为存储用于执行以下步骤的程序代码:将多个子时隙字段依次发送至通信接收端,并在发送多个子时隙字段的任意字段时向通信接收端同步发送与任意字段对应的目标开销条目集合,包括:通过将存在对应关系的子时隙字段和开销条目集合构建为开销单元的方式,将多个子时隙字段和多个开销条目集合构建为多个开销单元,其中,多个开销单元中的每个单元包括第一开销码块和第二开销码块,第一开销码块用于传输子时隙字段,第二开销码块用于传输开销条目集合;依次发送多个开销单元至通信接收端。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非易失性存储介质被设置为存储用于执行以下步骤的程序代码:接收通信发送端传输的第一时隙表和时隙表带宽字段,其中,第一时隙表用于描述业务数据和物理传输链路中的多个子时隙的对应关系,多个子时隙用于传输业务数据,时隙表带宽字段用于描述第一时隙表对应的目标带宽颗粒度;根据时隙表带宽字段和第一时隙表,生成符合时隙表带宽字段的第二时隙表。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非易失性存储介质被设置为存储用于执行以下步骤的程序代码:接收通信发送端传输的第一时隙表,包括:接收通信发送端依次传输的多个子时隙字段和与多个子时隙字段分别对应的多个开销条目集合,其中,多个开销条目集合和与其对应的子时隙字段同时传输,多个子时隙字段分别表征多个子时隙,开销条目集合中包括一个或多个开销条目。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非易失性存储介质被设置为存储用于执行以下步骤的程序代码:接收通信发送端依次传输的多个子时隙字段和与多个子时隙字段分别对应的多个开销条目集合,包括:依次从通信发送端接收多个开销单元,其中,多个开销单元包括存在对应关系的子时隙字段和开销条目集合,多个开销单元中的每个单元包括第一开销码块和第二开销码块,第一开销码块用于传输子时隙字段,第二开销码块用于传输开销条目集合。
上述本发明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
在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技术内容,可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其中,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可以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单元或模块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所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非易失性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为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移动硬盘、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3)

1.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生成第一时隙表和时隙表带宽字段,其中,所述第一时隙表用于描述业务数据和物理传输链路中的多个子时隙的对应关系,所述多个子时隙用于传输所述业务数据;
发送所述时隙表带宽字段和所述第一时隙表至通信接收端,其中,所述时隙表带宽字段表征所述第一时隙表对应的目标带宽颗粒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成时隙表带宽字段,包括:
获取所述业务数据对应的业务带宽;
根据所述业务带宽,确定所述目标带宽颗粒度;
根据所述目标带宽颗粒度,生成所述时隙表带宽字段。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成第一时隙表,包括:
根据所述业务数据和所述多个子时隙的对应关系,更新第一数据区域,在所述第一数据区域内生成所述第一时隙表,其中,所述通信发送端包括所述第一数据区域和第二数据区域,所述第二数据区域用于存储所述通信发送端传输在先数据所依据的时隙表,所述通信发送端由传输所述在先数据切换为传输所述业务数据时,由调用所述第二数据区域中的时隙表切换为调用所述第一数据区域中的时隙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业务带宽,确定所述目标带宽颗粒度,包括:
从所述业务带宽中选出参考带宽,其中,所述参考带宽为所述业务带宽中数值最小的带宽;
获取预先确定的带宽颗粒度集合,其中,所述带宽颗粒度集合包括多个不同的第一带宽颗粒度;
从所述带宽颗粒度集合中选出所述目标带宽颗粒度,其中,按照所述目标带宽颗粒度传输所述业务数据时产生的空余带宽最少。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从所述带宽颗粒度集合中选出所述目标带宽颗粒度,包括:
根据所述参考带宽,确定所述带宽颗粒度集合中的多个第一带宽颗粒度各自对应的多个最小倍数值,其中,所述多个最小倍数值分别为所述多个第一带宽颗粒度的大于等于所述参考带宽的倍数值中的最小值;
根据所述多个最小倍数值和所述参考带宽,从所述带宽颗粒度集合选出第二带宽颗粒度,其中,任意一个所述第二带宽颗粒度对应的最小倍数值与所述参考带宽的差最小;
确定所述第二带宽颗粒度中的最大值为所述目标带宽颗粒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所述第一时隙表至通信接收端,包括:
获取多个子时隙字段,及所述第一时隙表包括的多个开销条目;
获取多个子时隙字段和所述第一时隙表包括的多个开销条目之间的对应关系,其中,所述多个子时隙字段分别表征所述多个子时隙,所述多个子时隙的每个子时隙对应所述多个开销条目中的一个或多个;
根据所述多个开销条目与所述多个子时隙的对应关系,将所述多个开销条目划分为与所述多个子时隙字段分别对应的多个开销条目集合;
将所述多个子时隙字段依次发送至所述通信接收端,并在发送所述多个子时隙字段的每个字段时向所述通信接收端同步发送与所述每个字段对应的目标开销条目集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多个子时隙字段依次发送至所述通信接收端,并在发送所述多个子时隙字段的任意字段时向所述通信接收端同步发送与所述任意字段对应的目标开销条目集合,包括:
将所述多个子时隙字段和所述多个开销条目集合构建为多个开销单元,其中,所述多个开销单元中的每个单元包括存在对应关系的子时隙字段和开销条目集合,所述多个开销单元中的每个单元包括第一开销码块和第二开销码块,所述第一开销码块用于传输子时隙字段,所述第二开销码块用于传输开销条目集合;
依次发送所述多个开销单元至所述通信接收端。
8.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通信发送端传输的第一时隙表和时隙表带宽字段,其中,所述第一时隙表用于描述业务数据和物理传输链路中的多个子时隙的对应关系,所述多个子时隙用于传输所述业务数据,所述时隙表带宽字段用于描述所述第一时隙表对应的目标带宽颗粒度;
根据所述时隙表带宽字段和第一时隙表,生成符合所述时隙表带宽字段的第二时隙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时隙表带宽字段和第一时隙表,生成符合所述时隙表带宽字段的第二时隙表,包括:
根据所述时隙表带宽字段,生成符合时隙表带宽字段的表格形式的空时隙表;
将所述多个开销条目集合填入所述空时隙表,生成所述第二时隙表。
10.一种数据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生成模块,用于生成第一时隙表和时隙表带宽字段,其中,所述第一时隙表用于描述业务数据和物理传输链路中的子时隙的对应关系,所述子时隙用于传输所述业务数据;
发送模块,用于依次发送所述时隙表带宽字段和所述第一时隙表至通信接收端,其中,所述时隙表带宽字段用于描述所述第一时隙表对应的目标带宽颗粒度。
11.一种数据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通信发送端传输的第一时隙表和时隙表带宽字段,其中,所述第一时隙表用于描述业务数据和物理传输链路中的子时隙的对应关系,所述子时隙用于传输所述业务数据,所述时隙表带宽字段用于描述所述第一时隙表对应的目标带宽颗粒度;
第二生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时隙表带宽字段和第一时隙表,生成符合所述时隙表带宽字段的第二时隙表。
12.一种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包括存储的程序,其中,在所述程序运行时控制所述非易失性存储介质所在设备执行权利要求1至9中任意一项所述数据传输方法。
13.一种计算机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
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
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运行时使得所述处理器执行权利要求1至9中任意一项所述数据传输方法。
CN202211214643.7A 2022-09-30 2022-09-30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和计算机设备 Pending CN11563275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214643.7A CN115632751A (zh) 2022-09-30 2022-09-30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和计算机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214643.7A CN115632751A (zh) 2022-09-30 2022-09-30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和计算机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632751A true CN115632751A (zh) 2023-01-20

Family

ID=849042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214643.7A Pending CN115632751A (zh) 2022-09-30 2022-09-30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和计算机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632751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405395A (zh) * 2023-04-14 2023-07-07 之江实验室 一种网络硬切片的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6737172A (zh) * 2023-08-11 2023-09-12 杭州初灵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小颗粒数据包的解析系统和方法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405395A (zh) * 2023-04-14 2023-07-07 之江实验室 一种网络硬切片的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6405395B (zh) * 2023-04-14 2024-02-02 之江实验室 一种网络硬切片的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6737172A (zh) * 2023-08-11 2023-09-12 杭州初灵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小颗粒数据包的解析系统和方法
CN116737172B (zh) * 2023-08-11 2023-12-12 杭州初灵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小颗粒数据包的解析系统和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632886B (zh) 一种业务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5632751A (zh)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和计算机设备
US4855996A (en) Time division multiplex arrangement
CN108616402B (zh) 一种远端设备的管理方法及系统
CN112584259B (zh) 一种光传送网中的业务处理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10401506B (zh) 一种业务传送方法和第一传送设备
JPH1174922A (ja) 時分割多重化方法、および通信ネットワークの中心局とネットワーク端末で使用される関連設備
US4885741A (en) Data communication arrangement with embedded matrix switch
EP3920620A1 (en) Client service transmission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and computer-readable storage medium
US4928273A (en) Time division multiplexer/demultiplexer with deterministic time slot assignment
CN110856052B (zh) 支持多种粒度的FlexE实现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4125019A (zh) 数据传输的方法和装置、电子设备、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09327360B (zh) 一种端口复用的方法及装置
CN108495369A (zh) 一种信道管理方法及装置
CN109510716B (zh) 信号的处理装置及方法
CN112911708A (zh) 资源分配方法、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CN115551096A (zh) 时隙表生成方法、装置、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和计算机设备
CN112243019B (zh) 一种灵活以太网管理通道建立方法及系统
CN111464889B (zh) 一种通道带宽调整方法及系统
WO2020169009A1 (zh) 时隙容器的配置方法及装置
CN102075825A (zh) 光通信系统中的上行带宽的管理方法和装置
AU721379B2 (en) Tim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radio data communication method
CN115632752A (zh)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RU2819766C2 (ru) Запоминающий носитель, оборудование, устройство и способ отображения каналов обратной связи
CN112948180B (zh) 一种基于主控管理的板级热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