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622636B - 一种医用天线检测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医用天线检测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622636B
CN115622636B CN202211616300.3A CN202211616300A CN115622636B CN 115622636 B CN115622636 B CN 115622636B CN 202211616300 A CN202211616300 A CN 202211616300A CN 115622636 B CN115622636 B CN 11562263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ime
amount
real
capacitor
degre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616300.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622636A (zh
Inventor
徐天睿
白致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Lingchuang Yigu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Lingchuang Yigu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Lingchuang Yigu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Lingchuang Yigu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616300.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622636B/zh
Publication of CN11562263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62263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62263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62263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7/00Monitoring; Testing
    • H04B17/10Monitoring; Testing of transmitters
    • H04B17/101Monitoring; Testing of transmitters for measurement of specific parameters of the transmitter or components thereof
    • H04B17/102Power radiated at antenn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7/00Monitoring; Testing
    • H04B17/20Monitoring; Testing of receive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easurement Of The Respiration, Hearing Ability, Form, And Blood Characteristics Of Living Organisms (AREA)
  • Measuring And Recording Apparatus For Diagnosi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医用天线检测系统,其包括外部天线接口、隔离模块、第一电容、第二电容、处理模块和两个检波器;外部天线接口用于与外部天线连接,以发送或接收射频信号;隔离模块连接外部天线接口,用于将射频信号的发射通道与接收通道隔离;第一电容的一端与发射通道连接,另一端与一个检波器连接,用于耦合发送的射频信号中的部分信号作为第一采样信号;第二电容的一端与接收通道连接,另一端与另一个检波器连接,用于耦合接收的射频信号中的部分信号作为第二采样信号;检波器用于将第一采样信号或第二采样信号的功率值转换为电压值并输出;处理模块用于在根据接收到的电压值确定外部天线损坏时,输出关断信号。本申请能够及时发现能控器外部天线的损坏情况。

Description

一种医用天线检测系统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外部天线技术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医用天线检测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在医疗领域中,脊髓电刺激是缓解病患疼痛的重要手段。该方法主要利用外部能量控制器(以下简称“能控器”)通过无线的方式向植入到体内的电刺激芯片传输能量,以支持病患体内的电刺激芯片生成电刺激波形。
一般的,能控器被固定于病患的腰间。同时,能控器中的外部天线紧贴人体表皮。这使得外部天线、射频线缆或外部天线与能控器的接口都容易受到物理撞击,或产生抖动或位移,从而发生折断的情况。当然,也可能因为环境因素产生损坏。当发生上述情况时,能控器不能再控制病患体内的电刺激芯片工作,即电刺激芯片不能起到缓解病患疼痛的作用。
发明内容
为了能够及时发现能控器外部天线的损坏情况,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医用天线检测系统。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医用天线检测系统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医用天线检测系统,包括外部天线接口、隔离模块、第一电容、第二电容、处理模块和两个检波器;
所述外部天线接口用于与能控器的外部天线连接,以发送或接收射频信号;
所述隔离模块连接外部天线接口,用于将射频信号的发射通道与接收通道隔离,所述发射通道用于与能控器的信号发射端连接,所述接收通道用于与能控器的信号接收端连接;
所述第一电容的一端与隔离模块中发射通道连接,另一端与一个检波器连接,用于在信号发射端发送射频信号时,耦合射频信号中的部分信号,作为第一采样信号;
所述第二电容的一端与隔离模块中接收通道连接,另一端与另一个检波器连接,用于在信号接收端接收射频信号的过程中,耦合射频信号中的部分信号,作为第二采样信号;
所述检波器用于将第一采样信号或第二采样信号的功率值转换为电压值,并输出;
所述处理模块分别连接两个检波器,用于在根据接收到的电压值确定外部天线损坏时,输出关断信号。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电容能够耦合发射的射频信号中的部分信号,第二电容能够耦合接收的射频信号中的部分信号,检波器能够识别第一采样信号和第二采样信号的功率值,以使处理模块能够根据第一采样信号的功率值和第二采样信号的功率值确定外部天线当前的通断状态,以发现能控器外部天线的损坏情况。
可选的,所述隔离模块为耦合器。
可选的,所述处理模块包括处理单元和两个模数转换单元;
一个模数转换单元连接一个检波器,所述模数转换单元用于将接收到的模拟量的电压值转换为数字量的电压值并输出;
处理单元分别连接两个模数转换单元,用于接收数字量的电压值,用于根据数字量的电压值确定外部天线是否损坏,并用于在确定外部天线损坏时,输出关断信号。
可选的,所述处理单元被进一步配置为:
实时获取损坏程度,所述损坏程度携带时刻信息;
基于关系对照表,根据所有时刻的损坏程度确定病患的实时运动量,所述关系对照表包括损坏程度和实时运动量的对应关系;
基于预设的振动分析规则,根据所述实时运动量确定外部天线接口松动程度;
基于预设的计算规则,根据所述实时运动量、时刻信息和获取到的实时温度确定出汗量;
根据所述出汗量和腐蚀速率确定腐蚀程度;
基于预设的计算规则,根据所述腐蚀程度和松动程度计算外部天线的剩余寿命。
可选的,所述处理单元被进一步配置为:
所述基于预设的振动分析规则,根据所述实时运动量确定外部天线接口松动程度包括:
基于速率对照表,根据实时运动量确定不同阶段的松动速率,所述速率对照表包括总运动量与松动速率之间的对应关系;
根据松动速率、实时运动量、时刻信息和预设的强度阈值确定松动程度。
可选的,所述处理单元被进一步配置为:
所述基于速率对照表,根据实时运动量确定不同阶段的松动速率包括:
若总运动量小于第一运动量阈值时,松动速率为V0;
若总运动量大于或等于第一运动量阈值,且实时运动量低于实时运动量阈值或大于或等于实时运动量阈值的持续时间小于时长阈值时,松动速率为V0;
若总运动量大于或等于第一运动量阈值,且实时运动量大于或等于极限值,或大于或等于实时运动量阈值的持续时间大于或等于时长阈值,则松动速率为V1;
……
若总运动量大于或等于第一运动量阈值,且实时运动量低于实时运动量阈值或大于或等于实时运动量阈值的持续时间小于时长阈值时,则松动速率不变;
若总运动量大于或等于第一运动量阈值,且实时运动量大于或等于极限值,或大于或等于实时运动量阈值的持续时间大于或等于时长阈值,则松动速率为Vn;
松动速率V0、松动速率V1、……、松动速率Vn呈指数变化。
可选的,所述处理单元被进一步配置为:
所述基于预设的计算规则,根据所述实时运动量、时刻信息和获取到的实时温度确定出汗量包括:
基于预设的系数对应表,根据实时温度确定温度系数;
若单次运动量小于或等于变化阈值时,则出汗量为零;
若单次运动量大于变化阈值时,根据单次运动量与变化阈值的差值和温度系数确定出汗量;
所述变化阈值为预设的第二运动量阈值与温度系数的倒数之积。
可选的,所述处理单元被进一步配置为:
所述基于预设的计算规则,根据所述腐蚀程度和松动程度计算外部天线的剩余寿命包括:
根据实时运动量和时刻信息确定平均运动量和平均运动时长;
根据平均运动量、平均运动时长、松动程度和松动程度阈值确定第一剩余寿命;
根据出汗量、实时运动量和时刻信息确定平均出汗量;
根据平均出汗量、所述腐蚀速率、腐蚀程度和腐蚀程度阈值确定第二剩余寿命;
将第一剩余寿命与第二剩余寿命中时间较短的一个记为剩余寿命。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本申请中,第一电容能够耦合发射的射频信号中的部分信号,第二电容能够耦合接收的射频信号中的部分信号,检波器能够识别第一采样信号和第二采样信号的功率值,以使处理模块能够根据第一采样信号的功率值和第二采样信号的功率值确定外部天线当前的通断状态,以发现能控器外部天线的损坏情况。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医用天线检测系统的系统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的处理单元的流程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的速率对照表的应用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能控器;2、电刺激芯片;3、外部天线接口;4、隔离模块;5、信号发射端;6、信号接收端;7、检波器;8、处理模块;9、处理单元;10、模数转换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1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医用天线检测系统。
参照图1,医用天线检测系统设置于能控器1内,包括外部天线接口3、隔离模块4、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处理模块8和两个检波器7,以实时检测外部天线的通断情况。
其中,外部天线接口3用于与能控器1的外部天线连接,以发送射频信号至病患体内的电刺激芯片2,或接收由病患体内的电刺激芯片2发送的射频信号。
隔离模块4连接外部天线接口3,用于将射频信号的发射通道与接收通道隔离。其中,发射通道用于与能控器1的信号发射端5连接,接收通道用于与能控器1的信号接收端6连接。在本申请中,隔离模块4优选采用耦合器。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隔离模块4也可以选用环形器或者微带耦合线。
第一电容C1的一端与隔离模块4中的发射通道通过微带线连接,另一端与一个检波器7连接,用于在信号发射端5发送射频信号时,耦合射频信号中的部分信号,作为第一采样信号。
第二电容C2的一端与隔离模块4中的接收通道通过微带线连接,另一端与另一个检波器7连接,用于在信号接收端6接收射频信号的过程中,耦合射频信号中的部分信号,作为第二采样信号。
可以了解的是,第一电容C1和第二电容C2能够耦合到的射频信号的功率与各自的电容量相关。其中,电容能够耦合的射频信号功率即耦合度。换言之,电容的电容量越大,相应的,耦合度越高。但是,在本申请中,当选择第一电容C1和第二电容C2的电容量时,也不宜选择电容量过大或过小的电容。若选择电容量较大的电容,则第一电容C1和第二电容C2从射频信号中耦合的第一采样信号或第二采样信号会对射频信号产生影响。若选择电容量较小的电容,则检波器7无法对第一采样信号和第二采样信号进行识别。其中,对于第二电容C2而言,当外部天线能够正常工作时,射频信号能够发送至电刺激芯片2。同时,受外部天线本身的性能影响,射频信号中的部分信号会发生反射,即回波损耗。而当外部天线不能正常工作时,射频信号会发生全反射。由此可见,当外部天线能够正常工作时,信号接收端6只能接收到射频信号中部分信号,这使得第二电容C2耦合得到的第二采样信号为射频信号中部分信号的一部分信号,不易被检波器7识别。在一个具体的示例中,针对900MHz频段的射频信号,第一电容C1和第二电容C2的电容量选择0.3pF~0.6pF较为合适。
优选的,在实际实施的过程中,第一电容C1和第二电容C2各自的一个焊盘布设于隔离模块4上与信号发射端5或信号接收端6连接的微带线上,以节省电路板空间,同时也便于调试。当然,在其他的实施例中,第一电容C1和第二电容C2也可以通过微带线直接与隔离模块4连接。
与第一电容C1连接的检波器7用于将第一采样信号的功率值转换为电压值,并输出。与第二电容C2连接的检波器7用于将第二采样信号的功率值转换为电压值,并输出。
处理模块8分别连接两个检波器7,用于在根据接收到的电压值确定外部天线损坏时,输出关断信号。
具体的,处理模块8包括处理单元9和两个模数转换单元10。
每个模数转换单元10均与一个检波器7连接,用于将接收到的模拟量的电压值转换为数字量的电压值并输出。优选的,模数转换单元10选用模数转换芯片。
处理单元9分别连接两个模数转换单元10,用于接收数字量的电压值,用于根据数字量的电压值确定外部天线是否损坏,并用于在确定外部天线损坏时,输出关断信号。
具体来说,处理单元9主要通过比较两个数字量的电压值以判断外部天线是否损坏。但需要注意的是,根据上述的介绍可以了解到,第一电容C1和第二电容C2的电容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做适应性设置,即第一电容C1和第二电容C2的电容量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换言之,当第一电容C1和第二电容C2的电容量相同时,它们的耦合度也相同。反之,当第一电容C1和第二电容C2的电容量不同时,耦合度也不同。因此,根据接收到的两个数字量的电压值无法直接判断出外部天线是否损坏。
为此,处理单元9在接收到两个数字量的电压值需要按照对应的耦合度计算发射的射频信号对应的功率值和接收的射频信号对应的功率值。故,处理单元9对两个数字量的电压值的处理过程为:
此处为了便于说明,将第一电容C1的耦合度记为X1,将接收到的与第一电容C1连接的检波器7输出的电压值记为A1,将第二电容C2的耦合度记为X2,将接收到的与第二电容C2连接的检波器7输出的电压值记为A2。
处理单元9首先需要根据预存的对照表将接收到的电压值转换为功率值,即与电压值A1对应的功率值记为B1,与电压值A2对应的功率值为B2。而后根据公式Y1=B1+X1计算发射的射频信号对应的功率值Y1,根据公式Y2=B2+X2计算接收的射频信号对应的电压值Y2。
进一步的,判断Y1和Y2之间的大小关系。若Y1>>Y2即Y1与Y2为不同的量级,则说明发射的射频信号能够发送出去,即外部天线没有损坏。若Y2与Y1接近即Y1与Y2为同一量级,则说明发射的射频信号发生全反射,即外部天线已经损坏。可以了解的是,在发射射频信号时,发生反射的射频信号的功率值随着外部天线损坏程度变化,即,外部天线损坏得越严重,发生反射的射频信号的功率值越大。而在外部天线的损坏程度比较高时,则无法再继续使用。
基于此处理单元9优选采用如下判断方法:计算Y2/Y1的值,该值即为外部天线的损坏程度。当Y2/Y1的值越大,则说明外部天线的损坏程度越高。考虑到当外部天线的损坏程度过高时,外部天线无法使用,为此,还设置有损坏阈值。当Y2/Y1的值达到损坏阈值时,说明外部天线已经无法使用。此时,处理单元9输出关断信号,以控制信号发射端5停止发射射频信号。反之,当Y2/Y1的值低于损坏阈值时,说明外部天线已损坏,但还可以继续使用。优选的,损坏阈值为0.5。
对于耦合度X1与耦合度X2相等的情况,可以通过直接计算A2/A1得到外部天线的损坏程度。
优选的,处理模块为同时集成模数转换芯片和处理器芯片的集成芯片。
参照图2,不仅如此,处理单元9还能够根据病患的行为习惯预测外部天线的剩余寿命。具体的,处理单元9还被配置为:
S100:实时获取损坏程度。
可以了解的是,损坏程度通过计算Y2/Y1的值得到。由于第一电容C1能够实时耦合发射的射频信号中的部分信号,第二电容C2能够实时耦合接收的射频信号中的部分信号,故处理单元能够计算实时的损坏程度。损坏程度容易受到病患的行为的影响而出现上下浮动。若病患处于躺平状态,那么接收的射频信号的功率较小,使得第二电容C2耦合的功率值较小,进而损坏程度也较小。反之,若病患处于运动状态,那么接收的射频信号的功率较大,使得第二电容C2耦合的功率值较大,进而损坏程度也较大。因此,通过监测损坏程度的实时变化能够确定病患的行为习惯。需要注意的是,当病患处于运动状态下时,虽然损坏程度变大,但是其值依然处于正常范围内。
在本申请中,计算得到的每一个损坏程度都携带有时刻信息。
S200:基于关系对照表,根据所有时刻的损坏程度确定病患的实时运动量。
其中,关系对照表包括损坏程度和实时运动量之间的对应关系。关系对照表预先存储于诸如存储器等具有存储功能的存储设备中,其可以根据历史数据得到。
当确定某一时刻的损坏程度时,即可根据关系对照表确定病患的实时运动量。
S300:基于预设的振动分析规则,根据所述实时运动量确定外部天线接口松动程度。
可以了解的是,病患在运动时会使得外部天线与能控器的接口产生振动,进而导致天线接口松动,从而影响射频信号的传输。需要注意的是,天线接口松动一方面是指天线接口与外部天线连接强度变弱,另一方面是指天线接口受振动影响而出现形变。因此,需要根据所述实时运动量确定外部天线接口松动程度。
可选的,步骤S300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310~步骤S320):
S310:基于速率对照表,根据实时运动量确定不同阶段的松动速率。
其中,速率对照表包括总运动量与松动速率之间的对应关系。总运动量为从病患开始佩戴能控器即初始时刻到当前时刻时,病患的运动量总和。具体来说,可通过对实时运动量从初始时刻到当前时刻的时长进行积分得到。
具体的,若总运动量小于预设的第一运动量阈值时,松动速率为V0。可以了解的是,当总运动量小于第一运动量阈值时,无论实时运动量有多强,松动速率都会维持在较低的数值,在一些具体的示例中,松动速率V0可以为0,即在总运动量小于第一运动量阈值时,任何强度的运动量都不会造成天线松动。第一运动量阈值可以根据历史经验得到。
若总运动量大于或等于第一运动量阈值,并且实时运动量低于实时运动量阈值,或大于或等于实时运动量阈值的持续时间小于时长阈值时,松动速率依然为V0。若总运动量大于或等于第一运动量阈值,并且实时运动量大于或等于极限值,或大于或等于实时运动量阈值的持续时间大于或等于时长阈值,则松动速率为V1。
可以了解的是,此时,实时运动量过大或者实时运动量较大并持续较长时间时,松动速率会受到影响,并且松动速率变大。其中,极限值对应的实时运动量大于实时运动量阈值对应的实时运动量,能够说明当前时刻的运动量较大,运动较为剧烈,会导致天线接口发生松动。极限值、实时运动量阈值和时长阈值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做适应性调整。
以此类推,若总运动量大于或等于第一运动量阈值,并且实时运动量低于实时运动量阈值,或大于或等于实时运动量阈值的持续时间小于时长阈值时,则松动速率不变;若总运动量大于或等于第一运动量阈值,并且实时运动量大于或等于实时运动量阈值的持续时间大于或等于时长阈值,则松动速率为Vn。
值得说明的是,随着总运动量的增加,天线接口也会越来越容易松动,故松动速率V0、松动速率V1、……、松动速率Vn呈指数递增。具体可参照图3。
S320:根据松动速率、实时运动量、时刻信息和预设的强度阈值确定松动程度。
可以理解的是,当病患处于非运动状态下,病患的行为不会造成天线接口的松动。当病患处于运动状态下,天线接口的松动程度受病患的实时运动量影响。因此,需要根据松动速率、实时运动量、时刻信息和预设的强度阈值确定松动程度。其中,强度阈值为天线接口完全松动时的松动量。
具体的,首先要确定病患每一次运动的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具体可以根据每一时刻的损坏程度进行判断。当病患处于非运动状态下,根据损坏程度确定的实时运动量为0。而后,根据实时运动量、时刻信息和不同阶段的松动速率确定每一次运动的松动量。进一步的,将到当前时刻每一次运动的松动量相加,并计算其与强度阈值的比值,以得到当前时刻的松动程度。
在一个具体的示例中,假设病患某一次运动时,开始时间为A,结束时间为B,运动总时长为t0。从时间节点A到时间节点C期间,每一时刻的实时运动量都不超过实时运动量阈值,时长为t1,松动速率为V2。从时间节点C到时间节点D期间,每一时刻的实时运动量都大于或等于实时运动量阈值,时长为t2,松动速率为V3。从时间节点D到时间节点B期间,每一时刻的实时运动量都不超过实时运动量阈值,时长为t3,松动速率为V3。则,病患本次运动使得天线接口发生松动的松动量为V2*t1+V3*(t2+t3)。具体可通过积分的方式计算到当前时刻为止的松动量和松动程度。
当然,在其他的实施例中,还可以通过其他方式根据实时运动量确定外部天线接口松动程度。
S400:基于预设的计算规则,根据所述实时运动量、时刻信息和获取到的实时温度确定出汗量。
可以了解的是,除了长时间的运动会导致天线接口松动外,病患经过长时间的运动后而产生的汗液也会对天线接口产生腐蚀,进而影响外部天线的传输功能。故,还需要根据实时运动量、时刻信息和获取到的实时温度确定出汗量。
当一个病患在室温下进行运动时,其出汗量与本次运动的运动量有关。
具体的,若单次运动量小于或等于第二运动量阈值时,则出汗量为零。即,只有一个人在运动量达到第二运动量阈值时,才会出汗。其中,单次运动量为本次运动的开始时间到当前时刻的运动量之和,可以通过对实时运动量从本次运动的开始时间到当前时刻进行积分得到。第二运动量阈值预先存储于诸如存储器等具有存储功能的存储设备中,具体可以根据历史经验得到。
若单次运动量大于第二运动量阈值时,则根据单次运动量与第二运动量阈值的差值确定出汗量。可以理解的是,当单次运动量大于第二运动量阈值时,一单位时间的运动量对应一单位的出汗量,故可以根据单次运动量与第二运动量阈值的差值确定本次运动的出汗量。其中,一单位时间的运动量对应的出汗量可通过历史经验得到。
值得说明的是,往往出汗量还与运动时的温度有关。为此,对上述计算方式进行了改进:
首先,基于预设的系数对应表,根据实时温度确定温度系数。
系数对应表包括实时温度与温度系数的对应关系。其中,当实时温度低于或等于室内温度即25℃时,温度系数为1。当实时温度高于室内温度时,温度系数与实时温度为正比例关系。当实时温度升高,则温度系数变大。反之,当实时温度降低,则温度系数变低。系数对应表预先存储于诸如存储器等具有存储功能的存储设备中,具体可以根据历史经验得到。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默认在一次运动中,实时温度不会发生变化。
而后,若单次运动量小于或等于变化阈值时,则出汗量为零。
若单次运动量大于变化阈值时,根据单次运动量与变化阈值的差值和温度系数确定出汗量。可以了解的是,当实时温度大于室内温度时,实时温度越高,病患在运动过程中越容易出汗。即在实时温度大于室内温度时,第二运动量阈值会对应降低。此处将降低后的第二运动量阈值称为变化阈值,即变化阈值为第二运动量阈值与温度系数的倒数之积。同样的,病患在高于室温的温度下做固定运动量的运动的出汗量要大于在室温下做固定运动量的运动的出汗量,故,当实时温度高于室内温度时,出汗量为室温下的出汗量与温度系数的乘积。
S500:根据所述出汗量和腐蚀速率确定腐蚀程度。
其中,腐蚀速率通常为一固定值,当出汗量越多,则腐蚀程度越高。同样的,病患只有在运动时才会出汗,进而才会使得汗液对天线接口进行腐蚀。因此,可以先确定每一次运动的腐蚀程度,而后再累加得到当前时刻的腐蚀程度。腐蚀速率预先存储于诸如存储器等具有存储功能的存储设备中。
除此之外,还预设有最大腐蚀量,即天线接口被完全腐蚀的腐蚀量。每一次运动的腐蚀程度可以通过计算出汗量与腐蚀速率的乘积与最大腐蚀量的比值得到。当前时刻的腐蚀程度为从病患开始佩戴能控器至当前时刻的每次运动对应的腐蚀程度之和。优选的,采用积分方式计算腐蚀量。
S600:基于预设的计算规则,根据所述腐蚀程度和松动程度计算外部天线的剩余寿命。
可以了解的是,天线接口发生松动和被腐蚀都会影响外部天线的传输功能,因此,需要分别按照松动程度阈值和腐蚀程度阈值确定两个剩余寿命,进而通过比较确定当前时刻下天线接口的使用寿命。其中,松动程度阈值为使得天线接口损坏的松动程度,腐蚀程度阈值为使得天线接口损坏的腐蚀程度。松动程度阈值和腐蚀程度阈值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做适应性调整。
可选的,步骤S600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610~步骤S650):
S610:根据实时运动量和时刻信息确定平均运动量和平均运动时长。
具体的,平均运动量为病患从开始佩戴能控器至当前时刻每一时刻的运动量,可以通过计算总运动量与运动总时长之比得到。其中,运动总时长是每一次运动的运动时长之和。值得说明的是,当计算得到的平均运动量大于实时运动量阈值,说明每一次运动时,实时运动量大于或等于实时运动量阈值的持续时间都大于或等于时长阈值,则会使得松动速率变化。
平均运动时长为病患从开始佩戴能控器至当前时刻每一次运动的平均时长,可以通过计算运动总时长与运动次数之比得到。
S620:根据平均运动量、平均运动时长、松动程度和松动程度阈值确定第一剩余寿命。
首先,计算松动程度阈值与当前松动程度的差值,并计算其与强度阈值的比值,以确定到天线接口损坏的松动余量。
而后,优选以一个星期为单位时间,计算每一星期的松动量。具体来说,确定每一星期的运动次数,并计算每次运动的松动量之和。
在一个具体的示例中,假设平均运动量低于或等于实时运动量阈值,当前松动速率为Vm(m小于n),病患每周进行3次运动,则每周的松动量为3*平均运动时长*Vm。进一步的,通过计算松动余量与每周的松动量的比值即可确定第一剩余寿命。
在另一个具体的示例中,假设平均运动量高于实时运动量阈值,当前松动速率为Vm(m小于n),病患每周进行3次运动,则需要计算满足(Vm+V(m+1)+V(m+2)+……+Vn)*平均运动时长=松动余量的Vn,而后再根据(n-m+1)/3的值确定第一剩余寿命。
当然,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将单位时间设置为两个星期或一个月,或其他时长。
S630:根据出汗量、实时运动量和时刻信息确定平均出汗量。
平均出汗量通过计算每次运动的出汗量之和与运动次数之比得到。其中,根据实时运动量和时刻信息能够确定每一次运动的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
S640:根据平均出汗量、所述腐蚀速率、腐蚀程度和腐蚀程度阈值确定第二剩余寿命。
首先,计算腐蚀程度阈值与当前腐蚀程度的差值。
而后,优选以一个星期为单位时间,计算每一星期的腐蚀程度的变化量。具体来说,确定每一星期的运动次数,并计算每次运动的腐蚀程度之和。每次运动的腐蚀程度η为平均出汗量与腐蚀速率的乘积与最大腐蚀量的比值。
在一个具体的示例中,假设病患每周进行3次运动,则每周的腐蚀程度的变化量为3η。进一步的,通过计算腐蚀程度阈值与当前腐蚀程度的差值与3η的比值即可确定第二剩余寿命。
S650:将第一剩余寿命与第二剩余寿命中时间较短的一个记为剩余寿命。
本申请实施例一种医用天线检测系统的实施原理为:通过设置第一电容,用以耦合发射的射频信号中的部分信号,第二电容,用以耦合接收的射频信号中的部分信号,检波器7,用以能够识别第一采样信号和第二采样信号的功率值,以使处理模块8能够根据第一采样信号的功率值和第二采样信号的功率值确定外部天线当前的通断状态,以发现能控器1外部天线的损坏情况。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本说明书(包括摘要和附图)中公开的任一特征,除非特别叙述,均可被其他等效或者具有类似目的的替代特征加以替换。即,除非特别叙述,每个特征只是一系列等效或类似特征中的一个例子而已。

Claims (5)

1.一种医用天线检测系统,设置于能控器(1)内,其特征在于:包括外部天线接口(3)、隔离模块(4)、第一电容、第二电容、处理模块(8)和两个检波器(7);
所述外部天线接口(3)用于与能控器(1)的外部天线连接,以发送或接收射频信号;
所述隔离模块(4)连接外部天线接口(3),用于将射频信号的发射通道与接收通道隔离,所述发射通道用于与能控器(1)的信号发射端(5)连接,所述接收通道用于与能控器(1)的信号接收端(6)连接;
所述第一电容的一端与隔离模块(4)中发射通道连接,另一端与一个检波器(7)连接,用于在信号发射端(5)发送射频信号时,耦合射频信号中的部分信号,作为第一采样信号;
所述第二电容的一端与隔离模块(4)中接收通道连接,另一端与另一个检波器(7)连接,用于在信号接收端(6)接收射频信号的过程中,耦合射频信号中的部分信号,作为第二采样信号;
所述检波器(7)用于将第一采样信号或第二采样信号的功率值转换为电压值,并输出;
所述处理模块(8)包括处理单元(9)和两个模数转换单元(10);
每一个模数转换单元(10)均连接一个检波器(7),所述模数转换单元(10)用于将接收到的模拟量的电压值转换为数字量的电压值并输出;
处理单元(9)分别连接两个模数转换单元(10),用于接收数字量的电压值,用于根据数字量的电压值确定外部天线是否损坏,并用于在确定外部天线损坏时,输出关断信号;
所述处理单元(9)被进一步配置为:
实时获取损坏程度,所述损坏程度携带时刻信息;
基于关系对照表,根据所有时刻的损坏程度确定病患的实时运动量,所述关系对照表包括损坏程度和实时运动量的对应关系;
基于预设的振动分析规则,根据所述实时运动量确定外部天线接口松动程度;
基于预设的计算规则,根据所述实时运动量、时刻信息和获取到的实时温度确定出汗量;
根据所述出汗量和腐蚀速率确定腐蚀程度;
基于预设的计算规则,根据所述腐蚀程度和松动程度计算外部天线的剩余寿命;
所述实时获取损坏程度具体包括:
将第一电容的耦合度记为X1,将接收到的与第一电容连接的检波器(7)输出的电压值记为A1,将第二电容的耦合度记为X2,将接收到的与第二电容连接的检波器(7)输出的电压值记为A2;
处理单元(9)根据预存的对照表将接收到的电压值转换为功率值,与电压值A1对应的功率值记为B1,与电压值A2对应的功率值为B2;根据公式Y1=B1+X1计算发射的射频信号对应的功率值Y1,根据公式Y2=B2+X2计算接收的射频信号对应的功率值Y2;
损坏程度通过计算Y2/Y1的值得到,所述损坏程度携带时刻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天线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模块(4)为耦合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天线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单元(9)被进一步配置为:
所述基于预设的振动分析规则,根据所述实时运动量确定外部天线接口松动程度包括:
基于速率对照表,根据实时运动量确定不同阶段的松动速率,所述速率对照表包括总运动量与松动速率之间的对应关系;
根据松动速率、实时运动量、时刻信息和预设的强度阈值确定松动程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天线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单元(9)被进一步配置为:
所述基于预设的计算规则,根据所述实时运动量、时刻信息和获取到的实时温度确定出汗量包括:
基于预设的系数对应表,根据实时温度确定温度系数;
若单次运动量小于或等于变化阈值时,则出汗量为零;
若单次运动量大于变化阈值时,根据单次运动量与变化阈值的差值和温度系数确定出汗量;
所述变化阈值为预设的第二运动量阈值与温度系数的倒数之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天线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单元(9)被进一步配置为:
所述基于预设的计算规则,根据所述腐蚀程度和松动程度计算外部天线的剩余寿命包括:
根据实时运动量和时刻信息确定平均运动量和平均运动时长;
根据平均运动量、平均运动时长、松动程度和松动程度阈值确定第一剩余寿命;
根据出汗量、实时运动量和时刻信息确定平均出汗量;
根据平均出汗量、所述腐蚀速率、腐蚀程度和腐蚀程度阈值确定第二剩余寿命;
将第一剩余寿命与第二剩余寿命中时间较短的一个记为剩余寿命。
CN202211616300.3A 2022-12-16 2022-12-16 一种医用天线检测系统 Active CN11562263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616300.3A CN115622636B (zh) 2022-12-16 2022-12-16 一种医用天线检测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616300.3A CN115622636B (zh) 2022-12-16 2022-12-16 一种医用天线检测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622636A CN115622636A (zh) 2023-01-17
CN115622636B true CN115622636B (zh) 2023-04-07

Family

ID=848796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616300.3A Active CN115622636B (zh) 2022-12-16 2022-12-16 一种医用天线检测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622636B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6128891A (ja) * 2004-10-27 2006-05-18 Alpine Electronics Inc 無線放送受信システム
CN206389371U (zh) * 2017-01-25 2017-08-08 浙江诺控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天线连接状态检测电路
CN109616779A (zh) * 2018-11-21 2019-04-12 天津七六四通信导航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多普勒高频型天线系统
CN110971313A (zh) * 2018-09-12 2020-04-0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车载tbox及其天线实时切换方法、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6128891A (ja) * 2004-10-27 2006-05-18 Alpine Electronics Inc 無線放送受信システム
CN206389371U (zh) * 2017-01-25 2017-08-08 浙江诺控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天线连接状态检测电路
CN110971313A (zh) * 2018-09-12 2020-04-0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车载tbox及其天线实时切换方法、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09616779A (zh) * 2018-11-21 2019-04-12 天津七六四通信导航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多普勒高频型天线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622636A (zh) 2023-01-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AU2006323809B2 (en) Receiving device
KR101604077B1 (ko) 사용자의 생체 정보들을 전송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US9026198B2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noise detection in physiological signals
KR101317043B1 (ko) 캡슐형 내시경
WO1995016393A1 (en) Telemetry system power control for implantable medical devices
US20100159835A1 (en) Biological sample measuring apparatus and biological sample measuring system including same
CN103230268B (zh) 一种可以进行远程监控的人体检测装置
US20080208008A1 (en) Wireless body sensor with small size background
CN115622636B (zh) 一种医用天线检测系统
CN109564476A (zh) 模拟电路、位置指示器及系统
JP5006268B2 (ja) センサノードチップ、センサノードシステム、および受信装置
Figueiredo et al. Autonomy suitability of wireless modules for ambient assisted living applications: Wifi, zigbee, and proprietary devices
US8594595B2 (en) Wireless terminal capable of suppressing the power consumption of a main power supply unit
JP2013038501A (ja) 体内導入型医療装置、医療システムおよび身体情報通信方法
CN112261608B (zh) 通过人体进行信号传输的体域网同步方法、系统及终端
CN113164752A (zh) 具有控制电路以提高通信质量的医疗设备
JP2016106812A (ja) 電子機器
US11607120B2 (en) Capsule endoscopic receiving device, capsule endoscope system including the same, and operating method of capsule endoscopic receiving device
JP6164800B2 (ja) 無線通信装置、無線通信システム、無線通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US11672462B2 (en) Measurement control apparatus and measurement control method
KR101676559B1 (ko) 저전력 생체신호 측정기 및 측정 신호 증폭율 제어 방법
KR101717216B1 (ko) 저전력 기반의 바이오 데이터 수집 및 관리 시스템
CN210055994U (zh) 人体体表生物电信号的测量装置
CN111370115A (zh)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大健康人工智能预防管理方法及系统
CN218165287U (zh) 血压监测设备及血压监测的超声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