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622378A - 一种高频电源及应用于高频电源的直流稳压器件 - Google Patents
一种高频电源及应用于高频电源的直流稳压器件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5622378A CN115622378A CN202211555523.3A CN202211555523A CN115622378A CN 115622378 A CN115622378 A CN 115622378A CN 202211555523 A CN202211555523 A CN 202211555523A CN 115622378 A CN115622378 A CN 115622378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ignal
- voltage
- circuit
- voltage stabilizing
- outpu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M—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BETWEEN AC AND AC, BETWEEN AC AND DC, OR BETWEEN DC AND DC, AND FOR USE WITH MAINS OR SIMILAR POWER SUPPLY SYSTEMS; CONVERSION OF DC OR AC INPUT POWER INTO SURGE OUTPUT POWER; CONTROL OR REGULATION THEREOF
- H02M1/00—Details of 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 H02M1/14—Arrangements for reducing ripples from dc input or output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M—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BETWEEN AC AND AC, BETWEEN AC AND DC, OR BETWEEN DC AND DC, AND FOR USE WITH MAINS OR SIMILAR POWER SUPPLY SYSTEMS; CONVERSION OF DC OR AC INPUT POWER INTO SURGE OUTPUT POWER; CONTROL OR REGULATION THEREOF
- H02M3/00—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 H02M3/02—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 H02M3/04—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 H02M3/10—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 H02M3/145—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 H02M3/155—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only
- H02M3/156—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only with automatic control of output voltage or current, e.g. switching regulators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M—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BETWEEN AC AND AC, BETWEEN AC AND DC, OR BETWEEN DC AND DC, AND FOR USE WITH MAINS OR SIMILAR POWER SUPPLY SYSTEMS; CONVERSION OF DC OR AC INPUT POWER INTO SURGE OUTPUT POWER; CONTROL OR REGULATION THEREOF
- H02M3/00—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 H02M3/22—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 H02M3/24—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 H02M3/28—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to produce the intermediate ac
- H02M3/325—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to produce the intermediate ac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a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 H02M3/335—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to produce the intermediate ac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a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only
- H02M3/33569—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to produce the intermediate ac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a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only having several active switching elements
- H02M3/33571—Half-bridge at primary side of an isolation transformer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M—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BETWEEN AC AND AC, BETWEEN AC AND DC, OR BETWEEN DC AND DC, AND FOR USE WITH MAINS OR SIMILAR POWER SUPPLY SYSTEMS; CONVERSION OF DC OR AC INPUT POWER INTO SURGE OUTPUT POWER; CONTROL OR REGULATION THEREOF
- H02M3/00—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 H02M3/22—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 H02M3/24—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 H02M3/28—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to produce the intermediate ac
- H02M3/325—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to produce the intermediate ac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a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 H02M3/335—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to produce the intermediate ac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a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only
- H02M3/33569—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to produce the intermediate ac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a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only having several active switching elements
- H02M3/33576—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to produce the intermediate ac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a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only having several active switching elements having at least one active switching element at the secondary side of an isolation transformer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70/00—Technologies for an efficient end-user side electric power management and consumption
- Y02B70/10—Technologies improving the efficiency by using switched-mode power supplies [SMPS], i.e. efficient power electronics conversion e.g. power factor correction or reduction of losses in power supplies or efficient standby mod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Dc-Dc Converters (AREA)
Abstract
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一种高频电源及应用于高频电源的直流稳压器件,涉及加热领域。用于高频电源的直流稳压器件包括:多个并联的直流稳压模块,每个直流稳压模块的输入端分别接收待稳压信号,且不同直流稳压模块所接收的待稳压信号之间存在延时,多个并联的直流稳压模块的输出端输出目标稳压信号,目标稳压信号为多个直流稳压模块输出的稳压后的信号的叠加。本说明书通过多级直流稳压模块接收多个存在时延的信号,使得稳压后的多个信号的纹波在叠加时存在错位,从而可以通过抵消的方式消除纹波,提高目标稳压信号的稳定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说明书涉及加热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高频电源及应用于高频电源的直流稳压器件。
背景技术
加热技术是现代工业生产中很重要的技术。在一些场景下,加热设备存在对高频电源的需求,高频电源可以为加热设备提供能量对目标物体进行加热。
然而,目前的高频电源中的直流稳压器件因开关器件的设置,稳压过程会残留部分交流分量,导致稳压信号中仍存在较大的纹波,使得输出的稳压信号波动幅度较大。
发明内容
本说明书实施例之一提供一种应用于高频电源的直流稳压器件,该器件包括:多个并联的直流稳压模块,每个直流稳压模块的输入端分别接收待稳压信号,且不同直流稳压模块所接收的待稳压信号之间存在延时,多个并联的直流稳压模块的输出端输出目标稳压信号,目标稳压信号为多个直流稳压模块输出的稳压后的信号的叠加。
在一些实施例中,每个直流稳压模块包括第一稳压电路和第二稳压电路,第一稳压电路和第二稳压电路串联,第一稳压电路与第二稳压电路具有不同的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稳压电路为Buck电路,第二稳压电路为LLC电路,Buck电路的输入端接收待稳压信号,Buck电路的输出端与LLC电路的输入端连接,LLC电路的输出端输出经过Buck电路和LLC电路稳压后的信号。
在一些实施例中,相邻两个的直流稳压模块所接收的待稳压信号之间的延时,与至少一个直流稳压模块的输出端的信号有关。
在一些实施例中,延时与直流稳压模块的输出端的信号的周期以及多个直流稳压模块的数量存在对应关系。
在一些实施例中,延时的大小与直流稳压模块的输出端的信号的周期和多个直流稳压模块的数量的比值相同。
在一些实施例中,多个并联的直流稳压模块的输入端与整流电路连接,整流电路将外部电源进行整流,为多个并联的直流稳压模块提供待稳压信号;多个并联的直流稳压模块的输出端与功率器件连接,为功率器件提供目标稳压信号,以使功率器件产生目标交流频率的电信号。
本说明书实施例之一提供一种高频电源。该电源包括:前述的直流稳压器件,用于接收待稳压信号,并向功率器件输出目标稳压信号;功率器件,功率器件为目标稳压信号进行功率调节,以产生目标交流频率的电信号;变压器,变压器对目标交流频率的电信号进行变压,以使高频电源提供输出信号。
本说明书提供的直流稳压器件,可以通过多级直流稳压模块接收多个存在时延的信号,使得稳压后的多个信号的纹波在叠加时存在错位,从而可以通过抵消的方式消除纹波,提高目标稳压信号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本说明书将以示例性实施例的方式进一步说明,这些示例性实施例将通过附图进行详细描述。这些实施例并非限制性的,在这些实施例中,相同的编号表示相同的结构,其中:
图1是根据本说明书一些实施例所示高频电源的结构框图;
图2是根据本说明书一些实施例所示的直流稳压器件的结构框图;
图3是根据本说明书一些实施例所示的信号稳压原理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说明书一些实施例所示的直流稳压模块的电路示意图。
标号:100-高频电源;110-直流稳压器件;111-直流稳压模块;112-第一稳压电路;113-第二稳压电路;114-控制电路;120-功率器件;130-变压器;310-第一信号;311-稳压后的信号1的纹波波峰;312-稳压后的信号1的纹波波谷;320-第二信号;321-稳压后的信号2的纹波波峰;322-稳压后的信号2的纹波波谷;330-第三信号。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说明书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说明书的一些示例或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将本说明书应用于其它类似情景。除非从语言环境中显而易见或另做说明,图中相同标号代表相同结构或操作。
应当理解,本文使用的“系统”、“器件”和/或“模块”是用于区分不同级别的不同组件、元件、部件、部分或装配的一种方法。然而,如果其他词语可实现相同的目的,则可通过其他表达来替换所述词语。
如本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所示,除非上下文明确提示例外情形,“一”、“一个”、“一种”和/或“该”等词并非特指单数,也可包括复数。一般说来,术语“包括”仅提示包括已明确标识的步骤和元素,而这些步骤和元素不构成一个排它性的罗列,方法或者设备也可能包含其它的步骤或元素。
本说明书中使用了流程图用来说明根据本说明书的实施例的系统所执行的操作。应当理解的是,前面或后面操作不一定按照顺序来精确地执行。相反,可以按照倒序或同时处理各个步骤。同时,也可以将其他操作添加到这些过程中,或从这些过程移除某一步或数步操作。
在一些实施例中,直流稳压器件可以提供稳定的直流电信号,以便应用于各种需要电能的场景,如利用直流电信号进行电能传输等输电场景,又如利用直流电信号进行发电配电等电能管理场景,再例如利用直流电信号进行升降压等电能变换场景。
在一些实施例中,直流稳压器件可以应用于高频电源,高频电源可以应用于加热系统,高频电源可以提供电能,以便通过能量转换向待加热粉料传递热能进行加热,使得粉料达到熔点熔化,熔体在籽晶部位达到过饱和使得籽晶生长,从而得到晶体。
本说明书描述了一种加热系统,该加热系统可以通过高频电源向谐振组件提供高频信号,驱动谐振组件产生电磁场直接作用于粉料,加热粉料的同时减小传输给锅体的能量,避免锅体因加热发生形变或挥发,从而实现对高熔点粉料的加热。
本说明书还描述了一种应用于高频电源的直流稳压器件,该直流稳压器件可以通过多级直流稳压模块接收多个存在时延的信号,使得稳压后的多个信号的纹波在叠加时存在错位,从而可以通过抵消的方式消除纹波,提高目标稳压信号的稳定性。
应当理解的是,本说明书的加热系统的应用场景仅仅是本说明书的一些示例或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将本说明书应用于其它类似情景。
下面将结合图1-图4对本说明书实施例所涉及的直流稳压器件进行详细说明。值得注意的是,以下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说明书,并不构成对本说明书的限定。
图1是根据本说明书一些实施例所示高频电源100的结构框图。如图1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高频电源100包括直流稳压器件110、功率器件120和变压器130。其中,直流稳压器件110用于接收待稳压信号,并向功率器件120输出目标稳压信号。在一些实施例中,直流稳压器件110可以延时接收多个待稳压信号,再通过叠加信号的方式抵消待稳压信号的纹波,使得得到的目标稳压信号的电压稳定。直流稳压器件110的具体实现方式,可以参考本说明书中的其他内容,例如图2-图4及相关描述。
功率器件120可以为目标稳压信号进行功率调节,以产生目标交流频率的电信号。在一些实施例中,功率器件120可以通过并联的多级功率模块分别产生电信号,再由输出端进行信号合并以产生目标交流频率的电信号。在一些实施例中,功率器件120输出端的功率可以与多级功率模块的输出功率之和相同。在一些实施例中,多级功率模块分时工作,且各级功率模块输出的电信号的特定预设交流频率之和与目标交流频率相同。在一些实施例中,多级功率模块同时工作,且输出端输出的电信号的目标交流频率可以与各级功率模块输出的电信号的特定预设交流频率相同。如此,功率器件120可以通过设计并联的多级功率模块,可以使得各级功率模块所在的线路分流,减小各级功率模块需要承受的电流应力,增加模块选型的自由度,减小电路成本。再者,多级功率模块之间的并联对功率模块的输出回路中的电感大小要求较低,从而可以减小功率器件120输出的纹波。
变压器130可以对目标交流频率的电信号进行变压,以使高频电源100提供输出信号。在一些实施例中,变压器130可以通过设置在PCB板上的平面线圈进行电磁感应,利用磁芯结构调整电磁感应强度,从而输出电信号进行供电。在一些实施例中,变压器130可以包括PCB板、平面线圈、磁芯结构。PCB板可以用于承载平面线圈,使得平面线圈围绕磁芯结构设置。平面线圈可以接收交流电信号并产生电磁感应,使得交流电信号可以从一层平面线圈传输至另一层平面线圈中,实现信号的传输。在一些实施例中,磁芯结构可以调节电磁感应的强度,从而调整交流电信号的参数(如,信号的电压、频率等),实现信号的处理。
进一步地,在一些实施例中,变压器130可以包括多层PCB板、多层平面线圈、磁芯结构。每层PCB板设有镂空结构,每层平面线圈固定在一层PCB板上并环绕镂空结构设置。磁芯结构可以包括多块磁芯板,每块磁芯板可以设置在每层PCB板的镂空结构内,相邻的两块磁芯板(如,第一磁芯板和第二磁芯板)之间可以存在间隔。如此,变压器130可以通过将平面线圈设置在PCB板中,平面线圈集肤效应面积与导线的截面面积接近,能够在减小线圈的电阻的同时扩大散热面积,从而减小平面线圈的集肤效应,提高变压器的功率。并且,在相同功率和频率输出的情况下,变压器130的功耗远低于常规的中频变压器。此外,变压器130还可以更有效地应用于高频场景,且体积更小。
在一些实施例中,高频电源100还可以包括整流器件,该整流器件可以与外部电源连接,其可以用于对接收到的三相电信号进行整流,向直流稳压器件110输出直流电信号。在一些实施例中,整流器件可以包括电磁干扰滤波器和三相整流桥,电磁干扰滤波器可以对接收到的三相电信号进行滤波,减小外部环境带来的电磁干扰,三相整流桥可以将三相电信号转换为直流电信号。
在一些实施例中,高频电源100还可以包括处理器和采样器,处理器可以用于控制器件(如,直流稳压器件110、功率器件120和变压器130等)的运行以及对数据进行处理。采样器可以对高频电源100提供的输出信号进行采样,并将采样信号发送给处理器,以便处理器对设备的工作状态进行调整。在一些实施例中,高频电源100还可以包括熔断器,熔断器可以对高频电源100中多个设备(如,直流稳压器件110、功率器件120和变压器130等)的输出进行监控,避免设备过流、过压、过文、超频或欠压,确保设备正常工作。
在一些实施例中,高频电源100还可以包括容式隔离驱动电路,容式隔离驱动电路可以用于隔离处理器与高频电源100中的其他器件(如,直流稳压器件110、功率器件120和变压器130等),利用电容隔离技术使得高压传输与低压控制隔开。
下面提供几个实施例,详细描述直流稳压器件110、功率器件120和变压器130的具体实现方式。
图2是根据本说明书一些实施例所示的直流稳压器件110的结构框图。如图2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直流稳压器件110可以包括:多个并联的直流稳压模块111,每个直流稳压模块111的输入端分别接收待稳压信号,且不同直流稳压模块111所接收的待稳压信号之间存在延时,多个并联的直流稳压模块111的输出端输出目标稳压信号,目标稳压信号为多个直流稳压模块111输出的稳压后的信号的叠加。
直流稳压模块111可以为在输入电网电压波动或负载发生改变时,仍提供稳定直流信号的电路模块。在一些实施例中,多个直流稳压模块111之间可以移相并联,使得每个直流稳压模块111均可以接收到波形相同而时序存在差异的待稳压信号。由于待稳压信号中存在一定的噪声和/或纹波,在一些实施例中,每个直流稳压模块111可以对一个待稳压信号进行滤波,滤除一定的噪声和/或纹波,输出稳压后的信号。在一些实施例中,不同直流稳压模块111接收的待稳压信号之间可以存在延时,从而不同直流稳压模块111输出的稳压后的信号之间也可以存在相同的延时。由于直流稳压模块111中通常采用开关器件进行滤波,导致稳压后的信号仍会存在少部分的纹波。通过在不同的稳压后的信号之间设置延时,可以使得多个稳压后的信号的纹波在叠加时存在错位,从而可以通过抵消的方式消除纹波,得到目标稳压信号。
图3是根据本说明书一些实施例所示的信号稳压原理的示意图。如图3所示,第一信号310可以为稳压后的信号1,第二信号320可以为稳压后的信号2,第三信号330可以为目标稳压信号。由于纹波的存在,导致第一信号310和第二信号320存在一定的波动。并且,第一信号310和第二信号320之间存在时延T0,使得稳压后的信号1的纹波波峰311与稳压后的信号2的纹波波谷322在时序上对应,稳压后的信号1的纹波波谷312与稳压后的信号2的纹波波峰321在时序上对应。叠加第一信号310和第二信号320时,稳压后的信号1的纹波波峰311可以与稳压后的信号2的纹波波谷322发生抵消,稳压后的信号1的纹波波谷312和稳压后的信号2的纹波波峰321可以发生抵消,从而得到叠加后的第三信号330。
本说明书实施例中,通过多级直流稳压模块111接收多个存在时延的信号,使得稳压后的多个信号的纹波在叠加时存在错位,从而可以通过抵消的方式消除纹波,提高目标稳压信号的稳定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相邻两个的直流稳压模块111所接收的待稳压信号之间的延时,可以与至少一个直流稳压模块111的输出端的信号有关。进一步的,在一些实施例中,相邻两个的直流稳压模块111所接收的待稳压信号之间的延时,可以与直流稳压模块111的输出端的信号的周期有关。为了使得相邻两个信号的纹波波峰和纹波波谷能够在时序上对应(如图3所示),可以根据至少一个信号的周期来调整纹波波峰和纹波波谷在时序上的位置。如图3所示,第一信号310和第二信号320之间的时延T0,可以与稳压后的信号的周期T有关,时延T0可以是周期T的二分之一的奇数倍。
在一些实施例中,直流稳压模块111的输出端的信号的周期和多个直流稳压模块111的数量的比值与延时相关。在一些实施例中,延时的大小与直流稳压模块111的输出端的信号的周期和多个直流稳压模块111的数量的比值相同。举例来说,若存在并联的10个直流稳压模块111,直流稳压模块111的输出端的信号的周期为100μs,则延时可以为10μs,第1个直流稳压模块111可以从第0s开始接收待稳压信号,第2个直流稳压模块111可以从第10μs开始接收待稳压信号,以此类推,第10个直流稳压模块111可以从第90μs开始接收待稳压信号,从而通过10个稳压后的信号的叠加,可以抵消信号中的纹波。
在一些实施例中,每个直流稳压模块111可以包括第一稳压电路112和第二稳压电路113,第一稳压电路112和第二稳压电路113串联,第一稳压电路112与第二稳压电路113具有不同的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每个直流稳压模块111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稳压电路。在一些实施例中,稳压电路可以为包括Buck电路、LLC电路、BOOST电路等一种或多种电路的组合。稳压电路的效率可以反映稳压电路的输出功率与损耗功率的比较关系,稳压电路的效率较高可以反映稳压电路的输出功率较高,损耗功率较低;反之,稳压电路的效率较低可以反映稳压电路的输出功率较低,损耗功率较高。不同的稳压电路的效率存在差异,例如,Buck电路的效率可以低于LLC电路的效率。再者,稳压电路的稳定性可以反映稳压电路对于纹波的抑制程度。稳压电路的稳定性较高可以反映稳压电路对于纹波的抑制效果较好,反之,稳压电路的稳定性较低可以反映稳压电路对于纹波的抑制效果较差。不同稳压电路的稳定性也存在差异,例如,LLC电路的稳定性低于Buck电路的稳定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直流稳压模块111包括第一稳压电路112与第二稳压电路113时,第一稳压电路112与第二稳压电路113可以依次串联,从而对待稳定信号进行多次滤波和稳压处理,使得直流稳压模块111的输出更加稳定。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稳压电路112和第二稳压电路113可以通过变压器进行耦合,从而在串联的同时实现电路隔离,减小信号的相互影响。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稳压电路112与第二稳压电路113可以具有不同的效率,使得第一稳压电路112可以与第二稳压电路113进行互补,保证直流稳压模块111整体的效率。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稳压电路112与第二稳压电路113可以具有不同的稳定性,使得第一稳压电路112可以与第二稳压电路113进行互补,保证直流稳压模块111整体的稳定性。并且,第一稳压电路112与第二稳压电路113可以采用不同的拓扑结构,从而能够使用不同的滤波方式对信号进行滤波和稳压处理。举例来说,第一稳压电路可以采用Buck电路,第二稳压电路可以采用LLC电路,Buck电路的效率较低但稳定性较高,LLC电路的效率较高但稳定性较差,从而Buck电路与LLC电路组成的二级稳压电路可以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效率。
本说明书实施例中通过设置多级稳压电路,使得不同稳压电路之间可以相互互补,并且可以采用多种稳压方式对待稳定信号进行多次稳压处理,保证直流稳压模块111整体的稳定性和效率。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的第一稳压电路112和第二稳压电路113仅作为示例,直流稳压模块111还可以包括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稳压电路,如第三稳压电路、第四稳压电路等,稳压电路的具体数量可以根据直流稳压模块111需求的滤波稳压效果进行调整。
下面提供一种示例性的直流稳压模块111,详细说明第一稳压电路112和第二稳压电路113的具体实现方式。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稳压电路112为Buck电路,第二稳压电路113为LLC电路,Buck电路的输入端接收待稳压信号,Buck电路的输出端与LLC电路的输入端连接,LLC电路的输出端输出经过Buck电路和LLC电路稳压后的信号。
在一些实施例中,Buck电路可以根据自身输出的电压与基准电压的比较结果,控制开关件的导通和关断,使得输出的电压接近基准电压,从而提高输出的电压的稳定性。在一些实施例中,LLC电路可以通过控制开关件的导通和关断,控制谐振电容的充放电状态的切换,从而调节LLC电路提供的增益使得输出的电压稳定。在一些实施例中,Buck电路的输出端可以通过变压器与LLC电路的输入端连接,变压器可以用于在传输信号的同时实现电路隔离,减小信号的相互影响。
相对应的,在一些实施例中,直流稳压模块111还可以包括控制电路114,控制电路114可以分别与第一稳压电路112和第二稳压电路113连接,控制电路114可以控制器件的状态(如,开关件的导通和关断),还可以为稳压电路提供数据(如,基准电压),或是进行数据的处理与运算(如,比较输出电压和基准电压)。
图4是根据本说明书一些实施例所示的直流稳压模块111的电路示意图。如图4所示,第一稳压电路112可以包括:电容C1-电容C3、电感L1-L2、开关件Q1、二极管D1。其中,电压C1的两端可以分别作为输入正极Vin+和输入负极Vin-,用于接收待稳压信号。电容C1的第一端可以与通过电感L1与电容C2的一端连接,电容C2的另一端可以接地。电容C2与电感L1的连接点可以与开关件Q1的源极连接,开关件Q1的栅极与控制电路114连接,用于接收来自控制电路114的驱动信号,开关件Q1的漏极与二极管D1的负极连接,二极管D1的正极接地。二极管D1的负极通过电感L2与电容C3的一端连接,电容C3的另一端接地,电容C3的两端可以输出经过第一稳压电路112稳压的信号。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输出电压VTEST低于基准电压VB时,控制电路114可以控制开关件Q1导通,为电容C3充电的同时提升输出信号的电压;当输出电压VTEST低于基准电压VB时,控制电路114可以控制开关件Q1关断,使得电容C3放电的同时降低输出信号的电压,以使输出信号的电压接近基准电压VB。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稳压电路112的输出端可以与逆变电路(如图4所示的开关件Q2-Q5的桥式电路)的输入端连接,逆变电路的输出端通过电容C4与变压器T1的初级侧连接,变压器T1的次级侧可以与第二稳压电路113的输入端连接,桥式电路中开关件Q2-Q5的栅极均与控制电路114连接,桥式电路可以与变压器T1进行配合向第二稳压电路113传输信号。并且,在一些实施例中,控制电路114可以从变压器T1的初级侧采集输出电压VTEST,并且,变压器T1的初级侧还可以提供电源VCC2为控制电路114进行供电。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稳压电路113可以包括:开关件Q6-Q9,电容C5-C6,电阻R1和电感L3。其中,开关件Q6的漏极可以与开关件Q8的源极连接,并与变压器T1的次级侧输出端连接,开关件Q7的漏极可以与开关件Q9的源极连接,并与变压器T1的次级侧输入端连接。开关件Q8和开关件Q9的漏极与参考负极S-连接,开关件Q6和开关件Q7的源极与电容C5的一端连接,还通过电感L3分别与参考正极S+和电容C6的一端连接。电容C5的另一端与开关件Q9的源极连接,还通过电阻R1分别与参考负极S-和电容C6的另一端连接。电容C6的两端可以分别作为输出正极Vout+和输出负极Vout-用于输出经过第一稳压电路112和第二稳压电路113稳压后的信号。在一些实施例中,控制电路114还可以采集输出正极Vout+的稳压后的信号,以对第二稳压电路113的工作状态进行调节。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第二稳压电路113工作在LLC谐振状态(如,电感L3、电阻R1以及电容C5谐振)时,开关件Q6-Q9可以实现开关件的软开,从而减小开关损耗。并且,当电容C6两端的输出电压发生变化时,可以通过调节开关件Q6-Q9的开关频率的方式,使得电容C5与电感L3得到的分压稳定,从而维持电容C6两端的电压的稳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直流稳压器件110的控制电路114可以为上述高频电源100的处理器中的一个模块,也可以与处理器单独分开进行设置。在一些实施例中,变压器T1与前述变压器130在结构与功能上存在差异,变压器T1的初级侧与第一稳压电路112连接,次级侧与第二稳压电路113连接,变压器T1可以用于在第一稳压电路112和第二稳压电路113之间传输信号。变压器130的初级侧与功率器件120连接,变压器130的次级侧用于为谐振组件200提供输出信号,变压器130可以用于改变交流电信号的性质(如,电压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多个并联的直流稳压模块111的输入端与整流电路连接,整流电路可以对外部电源进行整流,为多个并联的直流稳压模块111提供待稳压信号。多个并联的直流稳压模块111的输出端与功率器件120连接,为功率器件120提供目标稳压信号,以使功率器件120产生目标交流频率的电信号。
本说明书实施例可能带来的有益效果包括但不限于:通过多级直流稳压模块111接收多个存在时延的信号,使得稳压后的多个信号的纹波在叠加时存在错位,从而可以通过抵消的方式消除纹波,提高目标稳压信号的稳定性。
上文已对基本概念做了描述,显然,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上述详细披露仅仅作为示例,而并不构成对本说明书的限定。虽然此处并没有明确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能会对本说明书进行各种修改、改进和修正。该类修改、改进和修正在本说明书中被建议,所以该类修改、改进、修正仍属于本说明书示范实施例的精神和范围。
同时,本说明书使用了特定词语来描述本说明书的实施例。如“一些实施例”意指与本说明书至少一个实施例相关的某一特征、结构或特点。因此,应强调并注意的是,本说明书中在不同位置两次或多次提及的“一些实施例”并不一定是指同一实施例。此外,本说明书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的某些特征、结构或特点可以进行适当的组合。
此外,除非权利要求中明确说明,本说明书所述处理元素和序列的顺序、数字字母的使用、或其他名称的使用,并非用于限定本说明书流程和方法的顺序。尽管上述披露中通过各种示例讨论了一些目前认为有用的发明实施例,但应当理解的是,该类细节仅起到说明的目的,附加的权利要求并不仅限于披露的实施例,相反,权利要求旨在覆盖所有符合本说明书实施例实质和范围的修正和等价组合。例如,虽然以上所描述的系统组件可以通过硬件设备实现,但是也可以只通过软件的解决方案得以实现,如在现有的服务器或移动设备上安装所描述的系统。
同理,应当注意的是,为了简化本说明书披露的表述,从而帮助对一个或多个发明实施例的理解,前文对本说明书实施例的描述中,有时会将多种特征归并至一个实施例、附图或对其的描述中。但是,这种披露方法并不意味着本说明书对象所需要的特征比权利要求中提及的特征多。实际上,实施例的特征要少于上述披露的单个实施例的全部特征。
一些实施例中使用了描述成分、属性数量的数字。相应地,在一些实施例中,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中使用的数值参数均为近似值,该近似值根据个别实施例所需特点可以发生改变。在一些实施例中,数值参数应考虑规定的有效数位并采用一般位数保留的方法。尽管本说明书一些实施例中用于确认其范围广度的数值域和参数为近似值,在具体实施例中,此类数值的设定在可行范围内尽可能精确。
针对本说明书引用的每个专利、专利申请、专利申请公开物和其他材料,如文章、书籍、说明书、出版物、文档等,特此将其全部内容并入本说明书作为参考。与本说明书内容不一致或产生冲突的申请历史文件除外,对本说明书权利要求最广范围有限制的文件(当前或之后附加于本说明书中的)也除外。需要说明的是,如果本说明书附属材料中的描述、定义、和/或术语的使用与本说明书所述内容有不一致或冲突的地方,以本说明书的描述、定义和/或术语的使用为准。
最后,应当理解的是,本说明书中所述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说明书实施例的原则。其他的变形也可能属于本说明书的范围。因此,作为示例而非限制,本说明书实施例的替代配置可视为与本说明书的教导一致。相应地,本说明书的实施例不仅限于本说明书明确介绍和描述的实施例。
Claims (8)
1.一种应用于高频电源的直流稳压器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多个并联的直流稳压模块,每个直流稳压模块的输入端分别接收待稳压信号,且不同直流稳压模块所接收的待稳压信号之间存在延时,多个并联的所述直流稳压模块的输出端输出目标稳压信号,所述目标稳压信号为多个所述直流稳压模块输出的稳压后的信号的叠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流稳压器件,其特征在于,每个直流稳压模块包括第一稳压电路和第二稳压电路,所述第一稳压电路和所述第二稳压电路串联,所述第一稳压电路与所述第二稳压电路具有不同的效率。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直流稳压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稳压电路为Buck电路,所述第二稳压电路为LLC电路,所述Buck电路的输入端接收所述待稳压信号,所述Buck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LLC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LLC电路的输出端输出经过Buck电路和LLC电路稳压后的信号。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流稳压器件,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的所述直流稳压模块所接收的待稳压信号之间的延时,与至少一个所述直流稳压模块的输出端的信号有关。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直流稳压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直流稳压模块的输出端的信号的周期和多个所述直流稳压模块的数量的比值与所述延时相关。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直流稳压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延时的大小与所述直流稳压模块的输出端的信号的周期和多个所述直流稳压模块的数量的比值相同。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流稳压器件,其特征在于,多个并联的所述直流稳压模块的输入端与整流电路连接,所述整流电路将外部电源进行整流,为多个并联的所述直流稳压模块提供待稳压信号;
多个并联的所述直流稳压模块的输出端与功率器件连接,为功率器件提供目标稳压信号,以使所述功率器件产生目标交流频率的电信号。
8.一种高频电源,其特征在于,包括:
功率器件和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直流稳压器件,所述直流稳压器件用于接收待稳压信号,并向所述功率器件输出目标稳压信号,所述功率器件为目标稳压信号进行功率调节,以产生目标交流频率的电信号;
变压器,所述变压器对所述目标交流频率的电信号进行变压,以使所述高频电源提供输出信号。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10516235.5A CN116526815A (zh) | 2022-12-06 | 2022-12-06 | 一种高频电源及应用于高频电源的直流稳压器件 |
CN202211555523.3A CN115622378B (zh) | 2022-12-06 | 2022-12-06 | 一种高频电源及应用于高频电源的直流稳压器件 |
TW112147470A TW202424293A (zh) | 2022-12-06 | 2023-12-06 | 加熱系統及用於加熱系統的高頻電源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1555523.3A CN115622378B (zh) | 2022-12-06 | 2022-12-06 | 一种高频电源及应用于高频电源的直流稳压器件 |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10516235.5A Division CN116526815A (zh) | 2022-12-06 | 2022-12-06 | 一种高频电源及应用于高频电源的直流稳压器件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5622378A true CN115622378A (zh) | 2023-01-17 |
CN115622378B CN115622378B (zh) | 2023-03-28 |
Family
ID=84881022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10516235.5A Pending CN116526815A (zh) | 2022-12-06 | 2022-12-06 | 一种高频电源及应用于高频电源的直流稳压器件 |
CN202211555523.3A Active CN115622378B (zh) | 2022-12-06 | 2022-12-06 | 一种高频电源及应用于高频电源的直流稳压器件 |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10516235.5A Pending CN116526815A (zh) | 2022-12-06 | 2022-12-06 | 一种高频电源及应用于高频电源的直流稳压器件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2) | CN116526815A (zh) |
Citations (1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01893698U (zh) * | 2011-04-08 | 2011-07-06 | 安伏(苏州)电子有限公司 | 高压宽输出直流变换装置 |
CN202218217U (zh) * | 2011-07-06 | 2012-05-09 | 南京电子计量有限公司 | 低相位噪声源 |
WO2013127230A1 (zh) * | 2012-02-27 | 2013-09-06 | 无锡联动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无桥逆变电路与太阳能无桥逆变器 |
CN105934043A (zh) * | 2016-06-28 | 2016-09-07 | 重庆灿源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灯具控制系统 |
CN107453612A (zh) * | 2017-08-31 | 2017-12-08 | 上海空间电源研究所 | 一种适用于宽输入范围的高效dc/dc转换功率电路 |
KR20180024316A (ko) * | 2016-08-29 | 2018-03-08 | (주) 이이시스 | 양방향 직류 컨버터 |
CN207720027U (zh) * | 2017-12-29 | 2018-08-10 | 深圳青铜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燃料电池直流-直流变换器 |
CN209075956U (zh) * | 2018-07-23 | 2019-07-09 |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 一种储能式健身车电磁阻尼器实验装置 |
CN110518797A (zh) * | 2018-05-21 | 2019-11-29 | 上海储瑞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降低纹波输出的双向dc-dc宽电压调制电路 |
CN110719046A (zh) * | 2019-09-27 | 2020-01-21 | 中南大学 | 一种用于老化电源装置的控制方法 |
CN110979029A (zh) * | 2019-10-30 | 2020-04-10 |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超级电容储能式有轨电车的充电装置及充电方法 |
CN111987917A (zh) * | 2020-09-22 | 2020-11-24 | 曲阜师范大学 | 海上风电场直流输电谐振型直流变流器拓扑结构和控制方法 |
CN113394992A (zh) * | 2021-06-25 | 2021-09-14 | 深圳市高益智能电气有限公司 | 一种非隔离式三相升降压整流变换器及其控制方法 |
CN214480232U (zh) * | 2021-01-30 | 2021-10-22 | 广州金升阳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交错式llc均流电路 |
CN113726153A (zh) * | 2021-08-16 | 2021-11-30 | 深圳中堃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稳压模块电压智能调节方法 |
CN114024442A (zh) * | 2021-11-05 | 2022-02-08 | 南京理工大学 | 两相交错四开关升降压集成llc的dcdc隔离变换器 |
-
2022
- 2022-12-06 CN CN202310516235.5A patent/CN116526815A/zh active Pending
- 2022-12-06 CN CN202211555523.3A patent/CN115622378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1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01893698U (zh) * | 2011-04-08 | 2011-07-06 | 安伏(苏州)电子有限公司 | 高压宽输出直流变换装置 |
CN202218217U (zh) * | 2011-07-06 | 2012-05-09 | 南京电子计量有限公司 | 低相位噪声源 |
WO2013127230A1 (zh) * | 2012-02-27 | 2013-09-06 | 无锡联动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无桥逆变电路与太阳能无桥逆变器 |
CN105934043A (zh) * | 2016-06-28 | 2016-09-07 | 重庆灿源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灯具控制系统 |
KR20180024316A (ko) * | 2016-08-29 | 2018-03-08 | (주) 이이시스 | 양방향 직류 컨버터 |
CN107453612A (zh) * | 2017-08-31 | 2017-12-08 | 上海空间电源研究所 | 一种适用于宽输入范围的高效dc/dc转换功率电路 |
CN207720027U (zh) * | 2017-12-29 | 2018-08-10 | 深圳青铜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燃料电池直流-直流变换器 |
CN110518797A (zh) * | 2018-05-21 | 2019-11-29 | 上海储瑞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降低纹波输出的双向dc-dc宽电压调制电路 |
CN209075956U (zh) * | 2018-07-23 | 2019-07-09 |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 一种储能式健身车电磁阻尼器实验装置 |
CN110719046A (zh) * | 2019-09-27 | 2020-01-21 | 中南大学 | 一种用于老化电源装置的控制方法 |
CN110979029A (zh) * | 2019-10-30 | 2020-04-10 |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超级电容储能式有轨电车的充电装置及充电方法 |
CN111987917A (zh) * | 2020-09-22 | 2020-11-24 | 曲阜师范大学 | 海上风电场直流输电谐振型直流变流器拓扑结构和控制方法 |
CN214480232U (zh) * | 2021-01-30 | 2021-10-22 | 广州金升阳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交错式llc均流电路 |
CN113394992A (zh) * | 2021-06-25 | 2021-09-14 | 深圳市高益智能电气有限公司 | 一种非隔离式三相升降压整流变换器及其控制方法 |
CN113726153A (zh) * | 2021-08-16 | 2021-11-30 | 深圳中堃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稳压模块电压智能调节方法 |
CN114024442A (zh) * | 2021-11-05 | 2022-02-08 | 南京理工大学 | 两相交错四开关升降压集成llc的dcdc隔离变换器 |
Non-Patent Citations (1)
Title |
---|
庞振进: "基于氮化镓器件的高频车载DC-DC变换器的研究" *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6526815A (zh) | 2023-08-01 |
CN115622378B (zh) | 2023-03-28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Sekiya et al. | FM/PWM control scheme in class DE inverter | |
EP2939337B1 (en) | Apparatus for resonant converters | |
US20110069514A1 (en) | Dc conversion apparatus | |
US10003251B2 (en) | Power converting device containing high frequency inverter and low frequency inverter connecting in parallel and the method thereof | |
KR102208523B1 (ko) | Ldc 및 obc 통합 모듈 장치 | |
EP3622609A1 (en) | Modular medium voltage fast chargers | |
US11152853B2 (en) | Power device including parallel power conversion modules and cascaded power conversion units | |
CN110739859B (zh) | 一种对称半桥谐振开环直流比例变换器 | |
CN113179020B (zh) | 多相均流的交错并联llc谐振变换器装置及实现方法 | |
US6252782B1 (en) | Switching power supply utilizing magnetically coupled series inductors | |
CN115622378B (zh) | 一种高频电源及应用于高频电源的直流稳压器件 | |
Zotov et al. | Flying apparatus DC–DC starter-generator converter based on switching capacitor structures | |
Alzahrani | Interleaved switched-inductor boost converter for photovoltaic energy application | |
Meena et al. | A Review of Design, Development, Control and Applications of DC− DC Converters | |
CN113328534B (zh) | 一种无线电能接收端的主副线圈联合电压装置 | |
CN212231338U (zh) | 一种基于ir2153s的中大功率多路电压输出的开环半桥谐振电路 | |
JP4796101B2 (ja) | 電源装置 | |
Zou et al. | Design, analyses and validation of sliding mode control for a dab dc-dc converter | |
CN115642783B (zh) | 一种高频电源及用于高频电源的功率器件 | |
CN113691119B (zh) | 三相功率因素校正装置 | |
CN117977996B (zh) | 一种脉冲调制器高压开关电源 | |
Bornwasser | Series-Resonant-Converter with Galvanic Isolation and> 99% Efficiency | |
EP3993244A1 (en) | An interleaved power converter comprising coupled inductors | |
Jafari et al. | Enhanced-DAB Converter: Comprehensive Design Evaluation | |
Korobok et al. | Practical Implementation of an LLC Converter with Integrated Resonant Circuit Elements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