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620613A - 量子点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量子点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620613A
CN115620613A CN202110795275.9A CN202110795275A CN115620613A CN 115620613 A CN115620613 A CN 115620613A CN 202110795275 A CN202110795275 A CN 202110795275A CN 115620613 A CN115620613 A CN 11562061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quantum dot
substrate
layer
backlight module
oxygen barri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795275.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孙晓娣
侯善蕾
石海军
屈庆山
钟维
冯鸿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Beijing BOE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Beijing BOE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Beijing BOE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795275.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620613A/zh
Publication of CN11562061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62061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FDISPLAYING; ADVERTISING; SIGNS; LABELS OR NAME-PLATES; SEALS
    • G09F9/0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6Illuminating devices
    • G02F1/133614Illuminating devices using photoluminescence, e.g. phosphors illuminated by UV or blue light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Planar Illumination Module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量子点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属于显示技术领域。该量子点背光模组中,量子点层通过贴合胶粘合于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之间,且该量子点层靠近第一基板的边缘的端面邻接有水氧阻挡结构,该端面与第一基板的承载面垂直。如此,该第一基板、第二基板和水氧阻挡结构可以有效避免空气中的水氧从量子点层的上表面、下表面和端面入侵至量子点层中,进而可以有效降低量子点层包括的量子点失效的概率。本公开提供的量子点背光模组的良率较好。

Description

量子点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显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量子点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量子点背光模组是一种采用量子点制成的背光模组,用于为显示面板提供背光。
相关技术中,量子点背光模组一般包括:基板,位于基板一侧且沿远离基板的方向依次层叠的量子点层和导光板,以及位于量子点层的端面一侧的光源。该光源发出的光线用于激发量子点层中的量子点发光,量子点发出的光经导光板匀化后射出,从而为显示面板提供均匀的背光。
但是,相关技术的量子点背光模组中,量子点层包括的量子点易因水氧入侵而发生失效,量子点背光模组的良率较低。
发明内容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量子点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可以解决相关技术中量子点层包括的量子点易因水氧入侵而发生失效的问题,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量子点背光模组,所述量子点背光模组包括:
依次层叠的第一基板,量子点层和第二基板;
以及,位于所述第一基板与所述第二基板之间的至少一层贴合胶,所述贴合胶用于将所述量子点层粘合在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之间;
其中,所述量子点层靠近所述第一基板的边缘的至少一个端面与水氧阻挡结构邻接,所述端面垂直于所述第一基板的承载面。
可选地,所述量子点层靠近所述第一基板的边缘的每个端面均与所述水氧阻挡结构邻接。
可选地,所述量子点背光模组包括:位于所述第一基板与所述第二基板之间的一层所述贴合胶;
所述量子点层包括:多个量子点;
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中目标基板靠近所述贴合胶的一侧具有多个凹槽,每个所述凹槽中填充有至少一个所述量子点,且所述多个凹槽中至少一个凹槽与所述目标基板的端面之间的部分所述目标基板为所述水氧阻挡结构。
可选地,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均为所述目标基板;
且,所述第一基板包括的任一所述凹槽在所述贴合胶上的正投影,与所述第二基板包括的任一所述凹槽在所述贴合胶上的正投影不重叠。
可选地,所述多个量子点包括:多个第一颜色的第一量子点和多个第二颜色的第二量子点;
其中,所述第一基板包括的每个所述凹槽均填充有所述第一量子点;所述第二基板包括的每个所述凹槽均填充有所述第二量子点。
可选地,所述量子点背光模组包括:位于所述第一基板与所述量子点层之间的第一层所述贴合胶,以及位于所述量子点层和所述第二基板之间的第二层所述贴合胶;
其中,所述水氧阻挡结构位于第一层所述贴合胶与第二层所述贴合胶之间,或,所述水氧阻挡结构贴附于所述量子点层的端面、第一层所述贴合胶的端面和第二层所述贴合胶的端面。
可选地,所述水氧阻挡结构位于第一层所述贴合胶与第二层所述贴合胶之间;
所述水氧阻挡结构的材料包括光致发光材料。
可选地,所述光致发光材料为荧光粉油墨。
可选地,所述水氧阻挡结构贴附于所述量子点层的端面、第一层所述贴合胶的端面和第二层所述贴合胶的端面;
所述水氧阻挡结构包括水氧阻隔粒子,或,水氧阻隔粒子和粘接胶。
可选地,所述第一基板的厚度,所述第二基板的厚度,第一层所述贴合胶的厚度,第二层所述贴合胶的厚度,以及所述量子点层的厚度之和,与所述水氧阻挡结构的厚度相等。
可选地,所述水氧阻挡结构的宽度大于等于0.05毫米,且小于等于0.3毫米,所述水氧阻挡结构的宽度方向垂直于所述端面。
可选地,所述量子点背光模组还包括:
位于所述第一基板远离所述量子点层一侧的第一光扩散剂层;
以及,位于所述第二基板远离所述量子点层一侧的第二光扩散剂层。
可选地,所述量子点背光模组还包括:
位于所述第二基板远离所述量子点层一侧的光学增益膜。
可选地,所述量子点背光模组还包括:
位于所述第一基板远离所述量子点层一侧的多个发光单元,每个所述发光单元用于发出第三颜色的光。
可选地,所述第三颜色为蓝色,且所述量子点层包括多个红色的第一量子点和多个绿色的第二量子点。
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以及上述方面任一所述的量子点背光模组;
其中,所述显示面板位于所述量子点背光模组的一侧,所述量子点背光模组用于为所述显示面板提供背光。
本公开提供的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至少可以包括:
提供了一种量子点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该量子点背光模组中,量子点层通过贴合胶粘合于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之间,且该量子点层靠近第一基板的边缘的端面邻接有水氧阻挡结构,该端面与第一基板的承载面垂直。如此,该第一基板、第二基板和水氧阻挡结构可以有效避免空气中的水氧从量子点层的上表面、下表面和端面入侵至量子点层中,进而可以有效降低量子点层包括的量子点失效的概率。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量子点背光模组的良率较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公开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量子点背光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量子点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量子点背光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一基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二基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量子点背光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再一种量子点背光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再一种量子点背光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再一种量子点背光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再一种量子点背光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再一种量子点背光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再一种量子点背光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15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再一种量子点背光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公开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公开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本公开的实施方式部分使用的术语仅用于对本公开的实施例进行解释,而非旨在限定本公开。除非另作定义,本公开的实施方式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公开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公开专利申请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第一”、“第二”、“第三”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同样,“一个”或者“一”等类似词语也不表示数量限制,而是表示存在至少一个。“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的词语意指出现在“包括”或者“包含”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包括”或者“包含”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并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连接”或者“相连”等类似的词语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接,而是可以包括电性的连接,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后,则所述相对位置关系也可能相应地改变。在本公开实施例中提及的“和/或”,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图1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量子点背光模组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量子点背光模组包括:依次层叠的第一基板01,量子点层(也可以称为量子点油墨涂层)02和第二基板03,以及位于该第一基板01与该第二基板03之间的至少一层贴合胶04。
例如,参考图1,其示出的量子点背光模组包括一层贴合胶04。该贴合胶04用于将量子点层02粘合在第一基板01和第二基板03之间。
结合图1可以看出,通过设置量子点层02位于第一基板01与第二基板03之间,可以有效避免空气中的水氧(即,水汽和氧气)从量子点层02的上表面和量子点层02的下表面侵入量子点层02中,而导致量子点层02中的量子点失效的问题。量子点失效是指:量子点表面的物质受水氧影响而发生脱落,或,量子点与水氧发生化学反应后无法正常发光或不发光。
继续参考图1可以看出,本公开实施例记载的量子点层02靠近第一基板01的边缘的至少一个端面与水氧阻挡结构邻接(即,相邻且接触),该端面垂直于第一基板01的承载面。基于此,该端面也可以称为量子点层02靠近第一基板01的边缘的侧面。该水氧阻挡结构可以用于有效阻挡水氧从量子点层02的端面入侵至量子点层02中,而导致量子点层02中量子点失效的问题。
综上所述,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量子点背光模组,该量子点背光模组中,量子点层通过贴合胶粘合于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之间,且该量子点层靠近第一基板的边缘的端面邻接有水氧阻挡结构,该端面与第一基板的承载面垂直。如此,该第一基板、第二基板和水氧阻挡结构可以有效避免空气中的水氧从量子点层的上表面、下表面和端面入侵至量子点层中,进而可以有效降低量子点层包括的量子点失效的概率。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量子点背光模组的良率较好。
可选地,在本公开实施例中,量子点层02靠近第一基板01的边缘的每个端面可以均与水氧阻挡结构邻接。如此,可以有效避免水氧从量子点层02的各个端面入侵至量子点层02,而导致量子点层02中量子点失效的问题。即,可以实现对量子点层02的全方位保护,进一步确保了量子点背光模组的良率较好。
例如,量子点层02可以呈矩形,相应的,量子点层02可以包括四个端面,该四个端面可以均邻接有水氧阻挡结构。当然,在一些实施例中,量子点层02也可以呈其他形状,如圆形或梯形。
图2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量子点层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该量子点层02可以包括:多个量子点。其中,该多个量子点可以包括:多个第一颜色的第一量子点021和多个第二颜色的第二量子点022。
可选地,每个量子点可以均为核壳结构的发光纳米晶体。
图3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模组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量子点背光模组还可以包括:位于第一基板01远离量子点层02一侧的多个发光单元05。该发光单元05可以为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 diode,LED)。
其中,每个发光单元05可以用于发出第三颜色的光。该第三颜色的光可以用于激发多个第一颜色的第一量子点021发出第一颜色的光,以及用于激发多个第二颜色的第二量子点022发出第二颜色的光。且,该第一颜色的光、第二颜色的光和第三颜色的光可以进一步耦合为白光,经第二基板03射出。换言之,该白光即为量子点背光模组为显示面板所提供的背光。
可选地,第一颜色可以为红色,第二颜色可以为绿色,第三颜色可以为蓝色。即,在本公开实施例中,参考图3,可以通过蓝光分别激发量子点层02中的多个红色的第一量子点021发出红光,以及多个绿色的第二量子点022发出绿光。然后,该蓝光、红光和绿光能够进一步耦合生成白光,以为显示面板提供背光。如此,通过设置水氧阻挡结构有效防止水氧从量子点层02的端面入侵至量子点层02中,可以有效避免因量子点层02中靠近第一基板01的边缘处部分红色的第一量子点021和部分绿色的第二量子点022失效无法正常发光,而导致量子点背光模组中该失效区域发出的背光为蓝光,进而导致显示面板边缘处发蓝的问题。其中,红色的第一量子点021也可以称为红色量子点纳米荧光剂,绿色的第二量子点022也可以称为绿色量子点纳米荧光剂。
可选地,发光单元05发出的蓝光的光谱中峰值范围可以位于360纳米(nm)至475nm之间。第一量子点021发出的红光的光谱中峰值范围可以位于610nm至670nm之间。第二量子点022发出的绿光的光谱中峰值范围可以位于510nm至550nm之间。经测试,在该峰值范围下,量子点背光模组所提供的背光效果较好,显示面板基于该背光所显示的画面的色域较高。其中,光谱是指发光强度随光线波长的变化的曲线;色域是指所能显示的颜色数量构成的范围区域。
可选地,本公开实施例记载的第一基板01和/或第二基板03可以均为可透光的玻璃基板。示例的,该玻璃基板的材料可以包括纳钙超白玻璃材料。
由于采用纳钙超白玻璃材料制成的玻璃基板具有较好的光线透过率(即,玻璃基板对发光单元05发出的光线的透过能力),一般约为45%至55%,且具有较好的雾度(即,玻璃基板对其入射的光线的散射能力),一般约为80%至95%,因此可以确保量子点背光模组向显示面板提供较好的背光效果,进而可以确保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较好,满足用户对显示效果的品味需求。
当然,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基板01和/或第二基板03可以为由可透光的柔性材料制成的柔性基板。例如,该柔性材料可以包括聚酰亚胺(polyimid,PI)。
可选地,本公开施例记载的贴合胶04可以为固态光学透明胶(optically clearadhesive,OCA)光学胶。当然,在一些实施例中,该贴合胶04也可以为液态光学透明胶(optical clear resin,OCR),OCR也可以称为(liquid optical clear adhesive,LOCA)。
通过采用透明光学胶和可透光的基板,可以确保发光单元05发出的光线可靠照射至量子点层02,以及经第二基板03射出。进而,可以确保量子点背光模组向显示面板可靠提供背光,且还可以提高该背光的发光强度。
可选地,在本公开实施例中,可以采用下述几种实现方式有效避免水氧经量子点层02的端面入侵至量子点层02中。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结合图1,图3至图5,本公开实施例记载的量子点背光模组可以包括:位于第一基板01与第二基板03之间的一层贴合胶04。且,该第一基板01和该第二基板03中的目标基板靠近贴合胶04的一侧可以具有多个凹槽C1,每个凹槽C1中均可以填充有至少一个量子点。其中,凹槽C1结构也可以称为凹槽微结构。
在该结构的基础上,本公开实施例记载的水氧阻挡结构可以为多个凹槽C1中至少一个凹槽C1与目标基板的端面之间的部分目标基板。需要说明的是,该至少一个凹槽C1包括多个凹槽C1中最靠近第一基板01边缘的凹槽C1。换言之,最靠近第一基板01边缘的凹槽C1与第一基板01边缘之间可以具有间隔。
示例的,参考图1,图3至图5,其示出的第一基板01和第二基板03均为目标基板,即第一基板01和第二基板03均包括多个凹槽C1。且,对于第一基板01而言,最靠近第一基板01边缘的凹槽C1与第一基板01边缘之间的基板可以为水氧阻挡结构,对于第二基板03而言,最靠近第二基板03边缘的凹槽C1与第二基板03边缘之间的基板可以为水氧阻挡结构。
可选地,在第一基板01和第二基板03均具有多个凹槽C1的前提下,结合图3,该第一基板01包括的任一凹槽C1在贴合胶04上的正投影,与第二基板03包括的任一凹槽C1在贴合胶04上的正投影均不重叠,且交错间隔排布。
假设将第一基板01包括的凹槽C1称为第一凹槽,将第二基板03包括的凹槽C1称为第二凹槽,则交错间隔排布是指:在第一方向X上,第一基板01包括的多个凹槽C1和第二基板03包括的多个凹槽C1按照一个第一凹槽和一个第二凹槽的顺序依次间隔排布。
可选地,多个第一颜色的第一量子点021和多个第二颜色的第二量子点022在贴合胶04的正投影交错且间隔排布。
继续参考图3至图5,第一基板01包括的每个凹槽C1可以均填充有第一量子点021。第二基板03包括的每个凹槽C1可以均填充有第二量子点022。如此,在第一基板01包括的多个凹槽C1和第二基板03包括的多个凹槽C1交错间隔排布的基础上,第一颜色的第一量子点021和第二颜色的第二量子点022即可以交错间隔排布。
当然,在一些实施例中,也可以是第一基板01包括的每个凹槽C1均填充有第二量子点022。第二基板03包括的每个凹槽C1均填充有第一量子点021。
可选地,在第一基板01和/或第二基板03均为玻璃基板时,可以采用模具浇筑工艺在玻璃基板上开设各个凹槽C1。因该模具浇筑工艺方法简单,故利于实现量子点背光模组的量产。
作为另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图6示出了一种量子点背光模组的可选结构,图7示出了另一种量子点背光模组的可选结构,参考图6和图7可以看出,该量子点背光模组可以包括:位于第一基板01与量子点层02之间的第一层贴合胶041,以及位于量子点层02和第二基板03之间的第二层贴合胶042。在该实现方式下,量子点背光模组还可以包括水氧阻挡结构06。
可选地,参考图6所示的量子点背光模组可以看出,该水氧阻挡结构06可以位于第一层贴合胶041与第二层贴合胶042之间。
或者,参考图7所示的量子点背光模组可以看出,该水氧阻挡结构06可以贴附于量子点层02的端面、第一层贴合胶041的端面和第二层贴合胶042的端面。即,水氧阻挡结构06可以不位于第一层贴合胶041与第二层贴合胶042之间,而是贴附于第一层贴合胶041与第二层贴合胶042的侧壁。
对于图6所示结构而言,水氧阻挡结构06的材料可以包括具有较好的水氧阻挡性能的光致发光材料,光致发光材料是指在光线激发下能够发光的材料。
示例的,该光致发光材料可以包括荧光粉油墨,且可以采用涂覆的方式将荧光粉油墨填充于第一层贴合胶041与第二层贴合胶042之间,以形成该水氧阻挡结构06。该荧光粉油墨的材料可以包括含四价锰离子的氟硅酸钾(KSF)。
在设置水氧阻挡结构06位于第一层贴合胶041与第二层贴合胶042之间的前提下,还设置水氧阻挡结构06由具有较好的水氧阻挡性能的光致发光材料制成,不仅可以有效避免水氧从量子点层02的端面入侵至量子点层02中,而且可以确保该量子点背光模组中设置有水氧阻挡结构06的区域也能够可靠发出背光。进而,可以确保显示面板与水氧阻挡结构06重叠的部分也能够有效接收到背光,以可靠显示画面。也即是,可以避免显示面板出现画面损失现象。画面损失现象是指显示面板的部分区域无法正常显示画面。
可选地,对于图6所示结构而言,水氧阻挡结构06在第一方向X上的宽度d1可以远小于量子点层02在第一方向X上的宽度。
例如,水氧阻挡结构06在第一方向X上的宽度d1可以位于2毫米(mm)至4mm之间。即,可以在量子点层02的端面靠近第一基板01边缘2mm至4mm处预留区域,以设置水氧阻挡结构06。
因采用上述光致发光材料制成的水氧阻挡结构06的发光效果不如量子点层02包括的量子点的发光效果,故通过设置水氧阻挡结构06的宽度较小,可以在达到阻挡水氧的目的的前提下,确保量子点背光模组提供的背光效果较好。
对于图7所示结构而言,水氧阻挡结构06可以包括具有水氧阻挡性能的水氧阻隔粒子,或者,可以包括具有水氧阻挡性能的水氧阻隔粒子和粘接胶。即,可以将水氧阻隔粒子和粘接胶混合后形成该水氧阻挡结构06。
其中,对于仅包括水氧阻隔粒子的水氧阻挡结构06,可以采用粘结胶通过粘接作业将水氧阻挡结构06粘接于量子点层02的端面、第一层贴合胶04的端面和第二层贴合胶04的端面上。粘接作业可以使用自动化设备完成。
例如,自动化设备可以具有机械手臂,自动化设备可以通过机械手臂吸附水氧阻挡结构06,并控制机械手臂移动至量子点层02的端面处,以将水氧阻挡结构06贴附于该端面上。一段时间(如,2分钟)后,待粘结胶固化完成,自动化设备可以控制机械手臂与水氧阻挡结构06分离。
对于将水氧阻隔粒子和粘结胶混合而形成的水氧阻挡结构06而言,可以先将水氧阻挡结构06贴合于量子点层02的端面、第一层贴合胶04的端面和第二层贴合胶04的端面上,然后再通过紫外(ultraviolet,UV)线直接对贴附的水氧阻挡结构06进行照射固化,以使得水氧阻挡结构06可靠贴附于量子点层02的端面、第一层贴合胶041的端面和第二层贴合胶042的端面。
需要说明的是,因粘结胶具有流动性,故将水氧阻隔粒子和粘结胶混合而形成的水氧阻挡结构06的截面可以呈图7所示的矩形,或者,也可以呈图8所示的半圆形。
可选地,上述实施例记载的粘接胶的颜色可以为透明色、白色、银色或灰色等浅色。如此,可以提高发光单元05发出的光线透过量子点层02的透过率。
可选地,水氧阻挡结构06包括的水氧阻隔粒子的水氧透过率(即,可透过水氧的能力)可以小于1×10-2克/平方米/天(g×m-2×day-1)。即,水氧透过率可以较小,如此可以有效实现对水氧的有效阻挡。
可选地,对于图7所示结构而言,水氧阻挡结构06的厚度d2可以与第一基板01的厚度,第二基板03的厚度,第一层贴合胶041的厚度,第二层贴合胶042的厚度,以及量子点层02的厚度之和相等。即,水氧阻挡结构06可以贴附于第一基板01的端面,第二基板03的端面,第一层贴合胶041的端面,第二层贴合胶042的端面以及量子点层02的端面。且,水氧阻挡结构06的宽度d3可以大于等于0.05mm,且小于等于0.3mm。
其中,该水氧阻挡结构06的宽度方向X可以垂直于量子点层02的端面,水氧阻挡结构06的厚度方向Y可以平行于量子点层02的端面,即厚度方向X与宽度方向Y可以垂直。其中,宽度方向X为上述实施例记载的第一方向X。
通过设置水氧阻挡结构06贴附于量子点层02的端面、第一层贴合胶041的端面和第二层贴合胶042的端面,可以在有效阻挡水氧的前提下,可靠避免显示面板出现画面损失现象。
结合图2,图6至图8可以看出,量子点层02可以包括均匀分散的多个第一颜色的第一量子点021和多个第二颜色的第二量子点022。
或者,参考图9,该量子点层02可以包括多个量子点组Z1,每个量子点组Z1均可以包括一列第一颜色的第一量子点021和一列和第二颜色的第二量子点022。且,该多个量子点组Z1可以沿第一方向X依次间隔排布。
需要说明的是,可以通过涂覆的方式将第一颜色的第一量子点021和第二颜色的第二量子点022按照图9所示的排布方式,涂覆在第一基板01远离发光单元05的一侧,再通过UV对量子点层02固化。
受涂覆工艺的影响,若需要同时形成一列第一量子点021和一列第二量子点022,则参考图9,涂覆的每个量子点组的一列的第一量子点021和一列第二颜色的第二量子点022之间可以具有间隔。如此,可以防止因第一颜色的第一量子点021和第二颜色的第二量子点022流动后混在一起,而影响量子点层02的发光效果。该间隔可以称为预留的涂覆公差。
图10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再一种量子点背光模组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0所示,本公开实施例记载的量子点背光模组还可以包括:位于第一基板01远离量子点层02一侧的第一光扩散剂层07;以及,位于第二基板03远离量子点层02一侧的第二光扩散剂层08。
其中,该第一光扩散剂层07和第二光扩散剂层08可以用于将多个发光单元05发出的光线进行雾化处理,雾化处理是指将光线进行打散处理。如此,可以使得量子点背光模组向显示面板提供的背光均匀且柔和,进而使得显示面板基于该背光所显示的画面均匀且柔和。
可选地,该第一光扩散剂层07和第二光扩散剂层08的材料可以包括丙烯酸树脂。且,可以采用辊涂的方式,将丙烯酸树脂均匀涂覆于第一基板01远离量子点层02的一侧,以形成第一光扩散剂层07,以及将丙烯酸树脂均匀涂覆于第二基板03远离量子点层02的一侧,以形成第二光扩散剂层08。
图11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量子点背光模组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1所示,本公开实施例记载的量子点背光模组还可以包括:位于第二基板03远离量子点层02一侧的光学增益膜09。
其中,该光学增益膜09可以用于提高经第二基板03射出的白光的强度。相应的,确保了量子点背光模组最终提供给显示面板的背光的强度较高,进而确保了显示面板基于该背光所显示的画面的显示效果较好。
可选地,该光学增益膜09可以包括双光学增亮膜(dual brightness enhancementfilm,DBEF),棱镜(prism)膜,扩散(diffuser)膜或光学复合膜。可以理解的是,可以根据用户对显示面板所显示画面的亮度需求,选择合适的光学增益膜09。
结合上述记载可知,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量子点背光模组不仅可以有效阻挡水氧入侵,而且所提供的背光不会导致显示面板出现画面损失现象。基于此,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量子点背光模组可以适用于各类拼接屏显示装置中。拼接屏显示装置是指包括多个拼接而成的显示屏(即显示面板)的显示装置。
需要说明的是,图1,图3以及图6至图10仅示出了量子点背光模组的一半结构,量子点背光模组的整体结构可以参考图11。
综上所述,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量子点背光模组,该量子点背光模组中,量子点层通过贴合胶粘合于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之间,且该量子点层靠近第一基板的边缘的端面邻接有水氧阻挡结构,该端面与第一基板的承载面垂直。如此,该第一基板、第二基板和水氧阻挡结构可以有效避免空气中的水氧从量子点层的上表面、下表面和端面入侵至量子点层中,进而可以有效降低量子点层包括的量子点失效的概率。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量子点背光模组的良率较好。
图12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该显示装置可以包括:显示面板10,以及上述实施例提供的量子点背光模组00。
其中,该显示面板10可以位于该量子点背光模组00的一侧,该量子点背光模组00可以用于为该显示面板10提供背光,以驱动显示面板10显示画面。
需要说明的是,量子点背光模组00与显示面板10之间一般没有间隙(gap),即量子点背光模组00与显示面板10可以贴合设置。如此,可以避免量子点背光模组00提供的背光发生漏光,即可以确保显示面板10能够充分接收到背光。
图13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3所示,该显示面板10可以包括:阵列基板101,以及位于阵列基板101一侧的多个像素102和多个黑矩阵(black matrix,BM)103。
其中,每个像素102可以包括多个不同颜色的子像素。多个黑矩阵103中,存在一个黑矩阵103位于靠近阵列基板101的边缘,其余黑矩阵103中各个黑矩阵103分别位于每相邻的两个子像素之间。
可选地,参考图13,每个像素102可以包括红色(red,R)子像素1021,绿色(green,G)子像素1022和蓝色(Blue,B)子像素1023共三种不同颜色的子像素。假设每个R子像素1021,每个G子像素1022和每个B子像素1023在第一方向X上的宽度均为x,位于相邻两个子像素之间的BM层103在第一方向X上的宽度为y,靠近阵列基板101边缘的BM层103在第一方向X上的宽度为z,R子像素1021,G子像素1022和B子像素1023在第二方向Y上的高度为h。其中,该第一方向X和该第二方向Y可以垂直。第二方向Y即为上述所述的宽度方向Y。
结合图14可以看出,对于图3所示结构而言,量子点背光模组00包括的多个凹槽C1中,每个凹槽C1在第一方向X上的宽度也可以为x。每相邻的三个凹槽C1中,位于中间的凹槽C1与一个凹槽C1在第一方向X上的间距可以为y,位于中间的凹槽C1与另一个凹槽C1在第一方向X上的间距可以为x+2y。最靠近第一基板01边缘的凹槽C1与第一基板01的边缘在第一方向X上的间距可以为z。每个凹槽C1在第二方向Y上的高度可以为h。
并且,在第一基板01包括的每个凹槽C1均填充红色量子点,第二基板03包括的每个凹槽C1均填充绿色量子点的前提下,填充有红色量子点的每个凹槽C1在贴合胶04上的正投影与一个R子像素1021在贴合胶04上的正投影重叠。填充有绿色量子点的每个凹槽C1在贴合胶04上的正投影与一个G子像素1022在贴合胶04上的正投影重叠。间距为x+2y的两个凹槽之间的区域在贴合胶04上的正投影与一个B子像素1023在贴合胶04上的正投影重叠。
如此,可以确保红色量子点021发出的红光恰好照射至R子像素1021所在位置处,绿色量子点022发出的绿光恰好照射至G子像素1022所在位置处,发光单元05发出的蓝光能够直接透过未设置有量子点的区域照射至B子像素1023所在位置处,由此,可以充分提高显示面板10显示的画面的色域,一般可以使得色域大于100%NTSC,NTSC用于指示色域的标准,该标准由美国国家电视标准委员会(National Television Standards Committee,NTSC)制定。进而,可以确保显示装置的色彩表现能力较好。
结合图15可以看出,对于图9所示结构而言,量子点层包括的各个量子点组Z1中,每列第一量子点021和每列第二量子点022在第一方向X上的宽度,以及每相邻两个量子点组Z1在第一方向X上的间距均可以为(3x+2y)/3,靠近第一基板01边缘的量子点组与第一基板01端面之间在第一方向X上的间距可以为z。每列第一量子点021和每列第二量子点022在第二方向Y上的高度可以均为h(图中未示出)。
可选地,在第一量子点021为红色量子点,第二量子点022为绿色量子点的基础上,参考图9和图15,每列红色量子点021在贴合胶04上的正投影可以覆盖R子像素1021在贴合胶04上的正投影,每列绿色量子点022在贴合胶04上的正投影可以覆盖G子像素1022在贴合胶04上的正投影,每相邻两个量子点组在第一方向X上的中间区域在贴合胶04上的正投影可以覆盖B子像素1023在贴合胶04上的正投影。如此,可以确保红色量子点发出的红光恰好照射至R子像素1021所在位置处,绿色量子点发出的绿光恰好照射至G子像素1022所在位置处,发光单元05发出的蓝光能够直接透过未设置有量子点的区域照射至B子像素1023所在位置处,由此,可以充分提高显示面板10显示的画面的色域。
相对于图6至图8而言,因图14和图15所示结构中,存在专门用于透过蓝光的区域,故利于发光单元05发出的蓝光透过第二基板03直接照射至蓝色子像素B所在区域,如此,可以提高发光单元05发出的蓝光的利用率,进而可以提高量子点背光模组向显示面板提供背光的光强度。
可选地,本公开实施例记载的显示装置可以为:液晶显示器(liquid crystaldisplay,LCD)。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OLED)显示装置、液晶显示装置、有源矩阵有机发光二极管(active-matrix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AMOLED)显示装置、手机、平板电脑、柔性显示装置、电视机和显示器等任何具有显示功能的产品或部件。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可选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申请,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6)

1.一种量子点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量子点背光模组包括:
依次层叠的第一基板,量子点层和第二基板;
以及,位于所述第一基板与所述第二基板之间的至少一层贴合胶,所述贴合胶用于将所述量子点层粘合在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之间;
其中,所述量子点层靠近所述第一基板的边缘的至少一个端面与水氧阻挡结构邻接,所述端面垂直于所述第一基板的承载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量子点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量子点层靠近所述第一基板的边缘的每个端面均与所述水氧阻挡结构邻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量子点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量子点背光模组包括:位于所述第一基板与所述第二基板之间的一层所述贴合胶;
所述量子点层包括:多个量子点;
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中目标基板靠近所述贴合胶的一侧具有多个凹槽,每个所述凹槽中填充有至少一个所述量子点,且所述多个凹槽中至少一个凹槽与所述目标基板的端面之间的部分所述目标基板为所述水氧阻挡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量子点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均为所述目标基板;
且,所述第一基板包括的任一所述凹槽在所述贴合胶上的正投影,与所述第二基板包括的任一所述凹槽在所述贴合胶上的正投影不重叠。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量子点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量子点包括:多个第一颜色的第一量子点和多个第二颜色的第二量子点;
其中,所述第一基板包括的每个所述凹槽均填充有所述第一量子点;所述第二基板包括的每个所述凹槽均填充有所述第二量子点。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量子点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量子点背光模组包括:位于所述第一基板与所述量子点层之间的第一层所述贴合胶,以及位于所述量子点层和所述第二基板之间的第二层所述贴合胶;
其中,所述水氧阻挡结构位于第一层所述贴合胶与第二层所述贴合胶之间,或,所述水氧阻挡结构贴附于所述量子点层的端面、第一层所述贴合胶的端面和第二层所述贴合胶的端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量子点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氧阻挡结构位于第一层所述贴合胶与第二层所述贴合胶之间;
所述水氧阻挡结构的材料包括光致发光材料。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量子点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光致发光材料为荧光粉油墨。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量子点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氧阻挡结构贴附于所述量子点层的端面、第一层所述贴合胶的端面和第二层所述贴合胶的端面;
所述水氧阻挡结构包括水氧阻隔粒子,或,水氧阻隔粒子和粘接胶。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量子点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板的厚度,所述第二基板的厚度,第一层所述贴合胶的厚度,第二层所述贴合胶的厚度,以及所述量子点层的厚度之和,与所述水氧阻挡结构的厚度相等。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量子点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氧阻挡结构的宽度大于等于0.05毫米,且小于等于0.3毫米,所述水氧阻挡结构的宽度方向垂直于所述端面。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11任一所述的量子点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量子点背光模组还包括:
位于所述第一基板远离所述量子点层一侧的第一光扩散剂层;
以及,位于所述第二基板远离所述量子点层一侧的第二光扩散剂层。
13.根据权利要求1至11任一所述的量子点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量子点背光模组还包括:
位于所述第二基板远离所述量子点层一侧的光学增益膜。
14.根据权利要求1至11任一所述的量子点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量子点背光模组还包括:
位于所述第一基板远离所述量子点层一侧的多个发光单元,每个所述发光单元用于发出第三颜色的光。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量子点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颜色为蓝色,且所述量子点层包括多个红色的第一量子点和多个绿色的第二量子点。
16.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以及如权利要求1至15任一所述的量子点背光模组;
其中,所述显示面板位于所述量子点背光模组的一侧,所述量子点背光模组用于为所述显示面板提供背光。
CN202110795275.9A 2021-07-14 2021-07-14 量子点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Pending CN11562061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795275.9A CN115620613A (zh) 2021-07-14 2021-07-14 量子点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795275.9A CN115620613A (zh) 2021-07-14 2021-07-14 量子点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620613A true CN115620613A (zh) 2023-01-17

Family

ID=848561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795275.9A Pending CN115620613A (zh) 2021-07-14 2021-07-14 量子点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620613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576520B (zh) 显示装置
CN102576521B (zh) 显示装置
US8035590B2 (en) Color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assembly
CN1254712C (zh) 透射式液晶显示单元
US20070058107A1 (en) Photoluminescent liquid crystal display
KR101280390B1 (ko) 엘이디 백라이트 유닛 및 이를 이용한 액정표시장치모듈
WO2009131092A1 (ja) 発光装置、表示装置および色変換シート
CN100350315C (zh) 显示器
US20160282667A1 (en) Color liquid crystal display module structure and backlight module thereof
US20200168696A1 (en) Display device
CN109920831B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显示装置
CN106501998A (zh) 背光源、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US10901135B2 (en)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CN101296538B (zh) 发光装置和液晶显示装置
CN103439832B (zh) 透明显示装置
US20140009695A1 (en) Illumination device, display device, and television reception device
EP2546685B1 (en) Backlight unit and display apparatus using the same
CN115620613A (zh) 量子点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WO2023173521A1 (zh) 拼接显示面板及拼接显示装置
KR20090054840A (ko) 백라이트 및 이를 구비한 액정표시소자
CN111290172A (zh) 一种面光源结构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US20210373383A1 (en) Light-emitting component and display apparatus
KR102650105B1 (ko) 디스플레이 디바이스
KR102650104B1 (ko) 디스플레이 디바이스
KR102650101B1 (ko) 디스플레이 디바이스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