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617442A - 应用图标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应用图标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617442A
CN115617442A CN202211406587.7A CN202211406587A CN115617442A CN 115617442 A CN115617442 A CN 115617442A CN 202211406587 A CN202211406587 A CN 202211406587A CN 115617442 A CN115617442 A CN 11561744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pplication icon
application
display interface
icon
displa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406587.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文涛
申毅
王亚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Eswin Computi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Eswin Comput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Eswin Computi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Eswin Comput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406587.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617442A/zh
Publication of CN11561744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61744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9/00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 G06F9/06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using stored programs, i.e. using an internal store of processing equipment to receive or retain programs
    • G06F9/44Arrangements for executing specific programs
    • G06F9/451Execution arrangements for user interfac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1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based on specific properties of the displayed interaction object or a metaphor-based environment, e.g. interaction with desktop elements like windows or icons, or assisted by a cursor's changing behaviour or appearance
    • G06F3/04817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based on specific properties of the displayed interaction object or a metaphor-based environment, e.g. interaction with desktop elements like windows or icons, or assisted by a cursor's changing behaviour or appearance using ic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4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for the control of specific functions or operations, e.g. selecting or manipulating an object, an image or a displayed text element, setting a parameter value or selecting a range
    • G06F3/04845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for the control of specific functions or operations, e.g. selecting or manipulating an object, an image or a displayed text element, setting a parameter value or selecting a range for image manipulation, e.g. dragging, rotation, expansion or change of colour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4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for the control of specific functions or operations, e.g. selecting or manipulating an object, an image or a displayed text element, setting a parameter value or selecting a range
    • G06F3/0486Drag-and-drop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User Interface Of Digital Computer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应用图标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获取应用图标;确定获取的各个应用图标对应的放大系数;根据放大系数,对各个应用图标进行排序并显示。本申请实施例能够使电子设备的应用图标使用更简单高效,显示方式更亲和用户,提升用户体验感。

Description

应用图标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信息处理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本申请涉及一种应用图标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用户界面(User Interface,UI)是“人”与“电子设备”之间交互的桥梁,通常包括对电子设备中的人机交互、操作逻辑、界面美观的整体设计。用户界面给人的亲和度感受及功能使用设计直接影响到用户对一款电子产品的使用体验。
电子设备中一般可以安装多款应用(Application,APP),这些APP的图标通常会排列在一个界面中,该界面可以称为桌面。
随着时代发展,现阶段的移动电子设备越来越普及,比如智能手表等。智能手表具有体积小、屏幕小、功能轻量性、随身性强等特点。而由于智能手表屏幕可显示面积小,桌面上APP图标的排布显示管理的重要性就凸显出来。因此,桌面如何盛放APP图标以提升用户对智能手表等屏幕较小的电子设备的使用体验,一直是业内研究的热点。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旨在能解决桌面如何盛放APP图标以提升用户对智能手表等屏幕较小的电子设备的使用体验的问题。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应用图标处理方法,该方法包括:
获取应用图标;
确定获取的各个应用图标对应的放大系数;
根据放大系数,对各个应用图标进行排序并显示。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根据放大系数,对各个应用图标进行排序并显示,包括:
按照放大系数从大到小的顺序,从显示界面的中间开始,向两侧依次排列显示相应的应用图标。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从显示界面的中间开始,向两侧依次排列显示相应的应用图标,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情形:
从显示界面中间的显示行开始,向上下两侧的显示行依次排列显示相应的应用图标;
从显示界面中间的显示列开始,向左右两侧的显示列依次排列显示相应的应用图标;
其中,每个显示行或每个显示列用于显示至少一个应用图标。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从显示界面的中间开始,向两侧依次排列显示相应的应用图标,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情形:
若显示界面为方形,从显示界面的中间开始,在两侧方向的至少一个参考线上,向两侧依次排列显示相应的应用图标;
若显示界面为圆形或椭圆形,从显示界面的中间开始,在两侧方向的至少一个参考线上,向两侧依次排列显示相应的应用图标,且参考线之间的距离沿两侧方向逐渐缩小。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获取应用图标,包括:
若应用的总数量小于或等于显示界面显示应用图标的预定数量,获取各个应用图标;
若总数量大于预定数量,基于各个应用图标的标识,获取预定数量的应用图标。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确定获取的各个应用图标对应的放大系数,包括:
获取各个应用图标在显示界面中的位置信息;
基于各个应用图标的位置信息,确定各个应用图标对应的放大系数。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获取各个应用图标在显示界面中的位置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情形:
响应于进入显示界面的显示操作,确定各个应用图标在显示界面中默认的第一位置信息;
响应于对显示界面的滑动操作,确定显示界面滑动后待显示的应用图标在显示界面中更新的第二位置信息;
响应于对显示界面中的应用图标的编辑操作,确定应用图标编辑后变动的应用图标在显示界面中更新的第三位置信息。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响应于对显示界面中的应用图标的编辑操作,确定应用图标编辑后变动的应用图标在显示界面中更新的第三位置信息,包括:
若编辑操作为新增应用图标操作,按照显示界面中间向两侧的优先级顺序,确定新增的应用图标在显示界面中更新的第三位置信息;
若编辑操作为移动应用图标操作,确定移动起点、移动终点及两者之间的应用图标在显示界面中更新的第三位置信息;
若编辑操作为删除应用图标操作,确定删除的应用图标后侧前移的应用图标和/或新显示的应用图标在显示界面中更新的第三位置信息。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应用图标处理装置,该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应用图标;
确定模块,用于确定获取的各个应用图标对应的放大系数;
显示模块,用于根据放大系数,对各个应用图标进行排序并显示。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显示模块在用于根据放大系数,对各个应用图标进行排序并显示时,具体用于:
按照放大系数从大到小的顺序,从显示界面的中间开始,向两侧依次排列显示相应的应用图标。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显示模块在用于从显示界面的中间开始,向两侧依次排列显示相应的应用图标时,具体用于以下至少一种情形:
从显示界面中间的显示行开始,向上下两侧的显示行依次排列显示相应的应用图标;
从显示界面中间的显示列开始,向左右两侧的显示列依次排列显示相应的应用图标;
其中,每个显示行或每个显示列用于显示至少一个应用图标。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显示模块在用于从显示界面的中间开始,向两侧依次排列显示相应的应用图标时,具体用于以下至少一种情形:
若显示界面为方形,从显示界面的中间开始,在两侧方向的至少一个参考线上,向两侧依次排列显示相应的应用图标;
若显示界面为圆形或椭圆形,从显示界面的中间开始,在两侧方向的至少一个参考线上,向两侧依次排列显示相应的应用图标,且参考线之间的距离沿两侧方向逐渐缩小。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获取模块在用于获取应用图标时,具体用于:
若应用的总数量小于或等于显示界面显示应用图标的预定数量,获取各个应用图标;
若总数量大于预定数量,基于各个应用图标的标识,获取预定数量的应用图标。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确定模块在用于确定获取的各个应用图标对应的放大系数时,具体用于:
获取各个应用图标在显示界面中的位置信息;
基于各个应用图标的位置信息,确定各个应用图标对应的放大系数。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确定模块在用于获取各个应用图标在显示界面中的位置信息时,具体用于以下至少一种情形:
响应于进入显示界面的显示操作,确定各个应用图标在显示界面中默认的第一位置信息;
响应于对显示界面的滑动操作,确定显示界面滑动后待显示的应用图标在显示界面中更新的第二位置信息;
响应于对显示界面中的应用图标的编辑操作,确定应用图标编辑后变动的应用图标在显示界面中更新的第三位置信息。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确定模块在用于响应于对显示界面中的应用图标的编辑操作,确定应用图标编辑后变动的应用图标在显示界面中更新的第三位置信息时,具体用于:
若编辑操作为新增应用图标操作,按照显示界面中间向两侧的优先级顺序,确定新增的应用图标在显示界面中更新的第三位置信息;
若编辑操作为移动应用图标操作,确定移动起点、移动终点及两者之间的应用图标在显示界面中更新的第三位置信息;
若编辑操作为删除应用图标操作,确定删除的应用图标后侧前移的应用图标和/或新显示的应用图标在显示界面中更新的第三位置信息。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又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的计算机程序,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以实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应用图标处理方法。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再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应用图标处理方法。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还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应用图标处理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应用图标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通过确定各个APP图标对应的放大系数,并根据放大系数,对各个APP图标进行排序并显示,使得电子设备,特别是小屏幕的智能手表等电子设备的APP图标使用更简单高效,显示方式更亲和用户,提升用户体验感。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申请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APP图标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APP图标显示效果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圆形界面APP图标显示效果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APP图标显示管理方法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编辑模式下APP图标显示管理方法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界面滑动时AAP图标显示管理方法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应用图标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本申请中的附图描述本申请的实施例。应理解,下面结合附图所阐述的实施方式,是用于解释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的示例性描述,对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不构成限制。
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除非特意声明,这里使用的单数形式“一”、“一个”和“该”也可包括复数形式。应该进一步理解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所使用的术语“包括”以及“包含”是指相应特征可以实现为所呈现的特征、信息、数据、步骤、操作、元件和/或组件,但不排除实现为本技术领域所支持其他特征、信息、数据、步骤、操作、元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等。应该理解,当我们称一个元件被“连接”或“耦接”到另一元件时,该一个元件可以直接连接或耦接到另一元件,也可以指该一个元件和另一元件通过中间元件建立连接关系。此外,这里使用的“连接”或“耦接”可以包括无线连接或无线耦接。这里使用的术语“和/或”指示该术语所限定的项目中的至少一个,例如“A和/或B”可以实现为“A”,或者实现为“B”,或者实现为“A和B”。
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常见的APP图标显示策略是将APP图标机械地排列在桌面上,比如小屏幕的电子设备桌面有三个窗口,每个窗口有4个应用图标等距地排列,需要切换窗口才能查看不同窗口的应用图标,灵活度差,从而导致运行管理效率低等问题,影响用户体验。
本申请提供的应用图标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旨在解决相关技术中所存在的如上技术问题或需要改善的地方。
下面通过对几个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描述,对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以及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产生的技术效果进行说明。需要指出的是,下述实施方式之间可以相互参考、借鉴或结合,对于不同实施方式中相同的术语、相似的特征以及相似的实施步骤等,不再重复描述。
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应用图标处理方法,如图1所示,该方法包括:
步骤S101:获取应用图标。
本申请实施例中,获取的应用图标所属的APP只指电子设备安装的并且当前需要进行展示的APP。
其中,APP的应用图标也可称为图标对象,用于作为APP的标识。
步骤S102:确定获取的各个应用图标对应的放大系数。
本申请实施例中,应用图标的放大系数是该应用图标在桌面显示的尺寸与其默认尺寸的比值。作为示例地,放大系数为1表示按照默认显示尺寸显示对应应用图标,放大系数为2表示按照默认显示尺寸的2倍大小显示对应的应用图标等。实际应用中,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放大系数的值进行设置,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限定。
步骤S103:根据放大系数,对各个应用图标进行排序并显示。
对于该步骤,显示界面是指屏幕中用于显示应用图标的界面,也可理解为桌面,一些实施例中,也可能直接称为屏幕。
其中,放大系数越高的应用图标,可能具有较高的重要性和/或优先级,使电子设备的应用图标使用更高效,显示方式更亲和用户,提升用户体验感。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步骤S103具体可以包括:按照放大系数从大到小的顺序,从显示界面的中间开始,向两侧依次排列显示相应的应用图标。
具体而言,可以从显示界面中间的显示行(或称为展示行)开始,向上下两侧的显示行依次排列显示相应的应用图标。
或者,也可以从显示界面中间的显示列开始,向左右两侧的显示列依次排列显示相应的应用图标;
其中,每个显示行或每个显示列用于显示至少一个应用图标。
实际应用中,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设置显示行和/或显示列的数量,以及每个显示行或每个显示列显示的应用图标的数量,以及每个显示行或每个显示列对应的放大系数,进一步以及应用图标的默认显示尺寸、应用图标之间间距、显示行/显示列之间的距离等。本申请实施例在此不做限定。
在一个示例中,以显示界面中盛放5个显示列为例,中间一列(即显示界面中间的显示列,也就是第3列)为主要显示列,应用图标放大系数为2,第2列和第4列为次显示列,放大系数为1,第1列与第5列为位于屏幕边缘的显示列,放大系数为0.5。
在另一个示例中,以显示界面中盛放5个显示行,每个显示行盛放3个APP,即静态时,显示界面可容纳15个APP图标为例,中间一行(即第3行)为主要展示行,3个APP图标的放大系数均为2,第2行与第4行为次显示行,放大系数均为1,第1行与第5行位于屏幕边缘,放大系数均为0.5。则可能的显示效果如图2所示。
可选地,当需要显示的APP个数小于所有显示行或所有显示列能够显示的应用图标个数时,例如以显示界面中盛放5个显示行,每个显示行盛放3个APP为例,当需要显示的APP个数小于15个时,应用图标排布顺序也为中间向两侧排列,即优先向中间的显示行或显示列排列凸显,也就是优先按照大的放大系数来显示应用图标。
可以理解,越靠近中间的显示行或显示列,放大系数越高的应用图标,可能具有较高的重要性和/或优先级。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应用图标显示方法,能够使电子设备的APP图标使用更简单高效,显示方式更亲和用户,提升用户体验感。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应用图标显示方法,能够让主要的应用图标显示得更加醒目,可以较好地适用于智能手表这种屏幕较小的电子设备,实际应用中,也可适用于其他各种类型的电子设备,均能起到相同的效果。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可以基于LVGL(Light andVersatile Graphics Library,轻型多用图形库)框架来实现。LVGL是一种用于创造图形用户界面的图形库,可使用于移动电子设备。LVGL可以提供许多基本的控件库,比如按钮、文本框、图片框等,这些控件是屏幕UI绘制的基础元素。
对于本申请实施例,可以在LVGL的基础上增加一种图标管理控件和/或算法和/或对应的接口,实现一个页面容器/界面的功能(也可以理解为创建应用图标管理对象),即可以盛放桌面想要盛放的APP图标,并实时动态地设置应用图标大小和应用图标位置,以及自动排列应用图标,例如和LVGL其他控件一样可以使用LVGL的公共接口方法,从而能够实现上述步骤S101~步骤S103的效果。
具体而言,该图标管理控件创建于桌面上(可工作于桌面或作为桌面),所有获取的APP图标均设置在该图标管理控件内。图标管理控件可以确定获取的各个应用图标对应的放大系数,并按照放大系数从大到小的顺序,从显示界面的中间开始,向两侧依次排列显示相应的应用图标。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应用图标显示方法,结合LVGL来给出针对桌面APP图标管理的方案、策略和/或控件,特别是针对智能手表这种可显示面积小的设备,能够有效达到提升显示效果和用户体验的效果。
其他实施例中,也可采用其他框架或技术来实现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能理解上述使用的技术框架仅为举例,其他实施方式也可适用于本申请,则也应包含在本申请保护范围以内。
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还包括:响应于对任一显示的应用图标的点击操作,展示该应用图标对应的应用界面。即本申请实施例中,显示的应用图标不管大小,即对于每种放大系数的应用图标,均能点击跳转到对应的APP界面,运行对应的APP,灵活度高。
相应地,可以通过触发某一活动,比如向某方向滑动或点击物理按钮等可以回到桌面。实际应用中,APP之间的切换、APP与桌面之间的切换通过具体的应用活动管理机制实现,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限定。
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根据屏幕的形状设置相应的应用图标盛放模式。例如圆形的显示界面和方形的显示界面可以采用两种不同的应用图标盛放模式,以更加适配屏幕形状。
可选地,对于步骤S103,若显示界面为方形,从显示界面的中间开始,在两侧方向的至少一个参考线上,向两侧依次排列显示相应的应用图标。
由上文的介绍可知,如果显示界面是按照显示行来盛放方向的,则两侧方向是上下方向;如果显示界面是按照显示列来盛放方向的,则两侧方向是左右方向。即参考线的方向是与显示行或显示列垂直的。并且参考线的数量对应每个显示行或每个显示列中可摆放的应用图标的数量,每个参考线上可放置的应用图标的数量对应显示行或显示列的数量。例如以两侧方向是上下方向,且显示界面中盛放5个显示行,每个显示行盛放3个APP为例,参考线的数量为3条,每条参考线上可放置的应用图标的数量为5个。实际应用中,每条参考线可以是这一列应用图标的中轴线,则参考线也可以看做是这一列应用图标的移动轨迹。或者,每条参考线可以是这一列应用图标左侧对齐或右侧对齐的参照线。可选地,参考线是用户不可见的。
本申请实施例中,在显示界面为方形时,APP图标只在各自的参考线上缩放与位移,能够充分利用方形显示界面四个边角的显示空间,可选地,各参考线之间的距离相等。
可选地,对于步骤S103,若显示界面为圆形或椭圆形,从显示界面的中间开始,在两侧方向的至少一个参考线上,向两侧依次排列显示相应的应用图标,且参考线之间的距离沿两侧方向逐渐缩小。
同理地,如果显示界面是按照显示行来盛放方向的,则两侧方向是上下方向;如果显示界面是按照显示列来盛放方向的,则两侧方向是左右方向。关于参考线的介绍可参见上文,在此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中,在显示界面为圆形或椭圆形时,参考线之间的距离沿两侧方向逐渐缩小,即APP图标显示呈现聚合状态,向显示界面的中轴线靠拢,例如如图3所示,能够更加切合圆形或椭圆形的显示界面。实际应用中,参考线之间缩小的距离和/或最小距离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本申请实施例在此不做限定。
对于本申请实施例,桌面和应用图标的显示时机可以按照时机需求进行设置,本申请实施例在此不做限定。作为示例地,可以在电子设备开机、解锁、触发预定接口、或从某一APP切出等情况下接收到进入显示界面的显示操作后,按照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来显示桌面和应用图标。进一步地,也可以在接收到对显示界面的滑动操作、对显示界面中的应用图标的编辑操作等相关指令后,按照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来显示桌面和应用图标。
实际应用中,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设置显示行和/或显示列的数量,以及每个显示行或每个显示列显示的应用图标的数量,以及每个显示行或每个显示列对应的放大系数,本申请实施例在此不做限定。
本申请实施例中,在接收到进入显示界面的显示操作后,为步骤S101提供了可选的实施方式,具体地,若应用的总数量小于或等于显示界面显示应用图标的预定数量,获取各个应用图标;
其中,预定数量可以根据显示行和/或显示列的数量,以及每个显示行或每个显示列显示的应用图标的数量来确定。例如上例中屏幕中盛放5个显示行,每个显示行盛放3个APP,则预定数量为15。若待显示的APP图标总数量小于或等于15,则获取所有待显示的APP图标,并按照上述策略排布显示。
若总数量大于预定数量,基于各个应用图标的标识,获取预定数量的应用图标。接上例,若待显示的APP图标总数量大于15,则仅获取15个待显示的APP图标。其他APP图标隐藏在第6行、第7行等,可以随着屏幕的滑动操作或APP图标的编辑操作出现。
实际应用中,显示的应用图标的顺序以及隐藏的应用图标的顺序(即出现的顺序)可以根据用户或系统的设置,结合各个应用图标的标识(包括但不限于名称、ID等)来排布,例如可以采用栈来存储,但不限于此,也可以采用其他存储方式。
本申请实施例中,显示界面可以实现双向滑动,例如可以通过上述图标管理控件实现容器/界面的滚动功能,但不限于此。显示界面滑动时,盛放于其上的APP图标跟着移动。
具体而言,双向滑动可以包括上下滑动,例如可以应用于按照显示行来显示应用图标的情况。
或者,双向滑动也可以包括左右滑动,例如可以应用于按照显示列来显示应用图标的情况。
对于本申请实施例,在显示界面滑动过程中,应用图标对应的放大系数会随之产生变化,以保证滑动到显示屏幕中间的应用图标保持最大的放大系数。则对于步骤S102,可以实时地确定各个应用图标更新的放大系数,以及在步骤S103中,按照更新的放大系数从大到小的顺序,从显示界面的中间开始,向两侧依次排列显示滑动后的应用图标。
可选地,在显示界面滑动过程中,应用图标的放大系数可以呈线性变化。
接上例中显示界面中盛放5个显示列,第1列至第5列的放大系数依次为0.5、1、2、1、0.5。在屏幕向左滑动过程中,第1列应用图标逐渐消失在屏幕中;第2列应用图标位置随着屏幕滑动逐渐变为第1列,且大小由放大系数1向放大系数0.5线性变化;第3列应用图标随着屏幕滑动逐渐变为第2列,且大小由放大系数2向放大系数1线性变化;第4列应用图标位置随着屏幕滑动逐渐变为第3列,大小由放大系数1向放大系数2线性变化;第5列应用图标位置随着屏幕滑动逐渐变为第4列,大小由放大系数0.5向放大系数1线性变化。当实际应用图标个数大于原先桌面可盛放的应用图标数量时,本来不在屏幕内显示的“第6列”应用图标,逐渐出现在第5列,并按照放大系数0.5显示。如继续往左滑动,则按照以上策略往复,类似的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案,盛放多应用图标的桌面采用以上显示策略,在桌面动态滑动时,APP图标的显示方式兼备亲和度和灵活性,能够显著提升用户体验。
本申请实施例中,用户可以对APP图标进行编辑,例如新增加、删除或移动APP图标等,以实现对APP及其应用图标的管理。例如可以通过上述图标管理控件实现APP图标编辑功能,但不限于此。一个APP图标被编辑后,该APP图标和/或一些其他APP图标的位置可能发送变化。
具体而言,对于编辑操作为新增APP图标的情况,当用户新下载APP后,桌面要增加对应的APP图标。则对于步骤S101,可以获取该新增的应用图标,对于步骤S102,可以实时地确定该新增的应用图标的放大系数,以及在步骤S103中,按照更新的放大系数从大到小的顺序,从显示界面的中间开始,向两侧依次排列显示相应的应用图标,包括历史的和新增的应用图标,从而将该新增的应用图标排列在合适的位置。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设置新增的APP图标的位置,本申请实施例在此不做限定。作为示例地,增加应用图标的策略可以为显示界面的中间位置优先,两侧次之。接上例中屏幕中盛放5个显示行,每个显示行盛放3个APP,若屏幕不满3个应用图标,新增的应用图标优先放在第3行,若第3行已满(即应用图标数大于3),优先放在2、4行,例如默认先放第2行,第2行满则放第4行,以此类推。当数量大于15时,优先级以第6行、第7行等的顺序依次排布。实际应用中,并不限以上策略,该策略仅是示意性描述,不构成对本申请实施例的限制。
具体而言,对于编辑操作为移动APP图标的情况,长按APP图标拖动,可移动APP图标,移动完成自动退出编辑功能,也可通过其他方式触发退出编辑功能,例如再次长按屏幕或点击退出按键等,但不限于此。在这个过程中,APP图标移动的起始位置的应用图标、目的位置的应用图标、起始位置与目的位置之间的应用图标等可能发生变化。则对于步骤S102,可以实时地确定应用图标移动后位置发生变化的应用图标的放大系数,以及在步骤S103中,按照更新的放大系数从大到小的顺序,从显示界面的中间开始,向两侧依次排列显示相应的应用图标,包括位置发生变化的应用图标和未发生变化的应用图标,从而将该移动后的应用图标排列在目的位置。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设置APP图标移动时起始位置与目的位置和/或两者之间的应用图标的移动方式,本申请实施例在此不做限定。作为示例地,可以仅切换起始位置与目的位置的应用图标,而两者之间的应用图标不变;或者,若目的位置在起始位置前方,可以将目的位置的应用图标以及两者之间的应用图标均后移一位,若目的位置在起始位置后方,可以将目的位置的应用图标以及两者之间的应用图标均前移一位等。实际应用中,并不限以上策略,这些策略仅是示意性描述,不构成对本申请实施例的限制。
具体而言,对于编辑操作为删除APP图标的情况,例如长按屏幕,显示界面进入APP编辑功能,应用图标相应位置(例如右上角)会出现删除标志,例如类似“×”的表示,点击删除标志,可以删除该APP及其应用图标和相应数据。可通过其他方式触发退出编辑功能,例如再次长按屏幕或点击退出按键等,但不限于此。在APP图标删除后,为了填补删除的APP图标位置的空缺,一些应用图标位置可能发生变化。则对于步骤S102,可以实时地确定应用图标删除后位置发生变化的应用图标的放大系数,以及在步骤S103中,按照更新的放大系数从大到小的顺序,从显示界面的中间开始,向两侧依次排列显示相应的应用图标,包括位置发生变化的应用图标和未发生变化的应用图标,从而在应用图标删除后剩余的应用图标都排列在合适的位置。对于存在未显示的应用图标的情况,在应用图标删除后,可能有未显示的应用图标显示出来(例如上例中第6行的应用图标),那么对于步骤S101,还需要获取该新显示的应用图标,并执行后续步骤,相同的处理过程此处不再赘述。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设置应用图标删除后剩余应用图标的移动方式,本申请实施例在此不做限定。作为示例地,可以在空间中按照由后向前递进的方式自动重新排布应用图标,也可以按照两侧向中间递交的方式自动重新排布应用图标。作为示例地,接上例中屏幕中盛放5个显示行,每个显示行盛放3个APP,若删除的应用图标在第3行,可以将第2行的应用图标递进到第3行,第4行的应用图标递进到第2行,第1行的应用图标递进到第4行,第5行的应用图标递进到第1行,第6行的应用图标递进到第5行,以此类推。实际应用中,并不限以上策略,这些策略仅是示意性描述,不构成对本申请实施例的限制。
针对上述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本申请实施例中,为步骤S102提供了可选的实施方式,具体地,可以包括步骤:
步骤S1021:获取各个应用图标在显示界面中的位置信息;
步骤S1022:基于各个应用图标的位置信息,确定各个应用图标对应的放大系数。
即本申请实施例中,应用图标显示的放大系数是与应用图标的位置相关的,例如按照预设规则排列了特定位置的放大系数。那么获取到应用图标所处的位置信息,便可结合预设规则,确定出应用图标显示的放大系数。
本申请实施例中,对于步骤S1021,可能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情形:
(1)响应于进入显示界面的显示操作,确定各个应用图标在显示界面中默认的第一位置信息;
(2)响应于对显示界面的滑动操作,确定显示界面滑动后待显示的应用图标在显示界面中更新的第二位置信息;
(3)响应于对显示界面中的应用图标的编辑操作,确定应用图标编辑后变动的应用图标在显示界面中更新的第三位置信息。
由上文的介绍可知,应用图标的顺序可以根据用户或系统的设置来排布,在触发进入显示界面时,获得的第一位置信息是基于设置应用图标的顺序确定的默认位置。
当显示界面滑动或APP编辑导致APP位置变化后时,可以通过函数接口和/或计算方法获得应用图标更新的实时位置。
其中,对于应用图标的编辑操作,确定应用图标编辑后变动的应用图标在显示界面中更新的第三位置信息,可以包括:
若编辑操作为新增应用图标操作,按照显示界面中间向两侧的优先级顺序,确定新增的应用图标在显示界面中更新的第三位置信息;
若编辑操作为移动应用图标操作,确定移动起点(即上述起始位置)、移动终点(即上述目的位置)及两者之间的应用图标在显示界面中更新的第三位置信息;
若编辑操作为删除应用图标操作,确定删除的应用图标后侧前移的应用图标和/或新显示的应用图标在显示界面中更新的第三位置信息。
具体的实施过程可以参见上文中对相应内容的介绍,在此不再赘述。
基于上述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图4示出了一种APP图标显示管理方法的流程图,主要包括如下流程:
在当前活动屏幕创建基本的应用图标管理对象,将已有的APP图标按上文中描述的APP图标显示策略进行排列。当系统有新的APP下载时,系统调用对应的接口,获取新增的APP图标,按照上文中描述的APP图标显示/管理策略,将新增的APP图标添加到桌面上。系统可检测桌面或应用图标管理对象是否被长按,若是,则触发回调机制,执行相应的APP图标编辑模式;系统还可以检测桌面是否被滑动,若是,则调用上文中描述的APP图标滑动策略显示APP图标。
基于上述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图5示出了一种APP图标编辑模式下显示管理方法的流程图,主要包括如下流程:
进入APP图标编辑模式后,每个APP图标右上角显示删除标志,提示用户可通过点击该删除标志可以手动删除APP。若某一APP删除标志被点击,则删除对应APP及其应用图标,且应用管理机制删除该APP数据,并按照上文中描述的APP图标显示/管理策略对APP图标进行重新排布;若APP图标被拖动,根据上文中描述的APP图标显示/管理重新排布APP图标;若系统检测到退出编辑指令,则退出APP图标编辑模式。
基于上述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图6示出了一种显示界面滑动时AAP图标显示管理方法的流程图,主要包括如下流程:
当屏幕滑动时,APP图标位置会改变,系统实时获取每行或每列APP图标相对于屏幕中线的位置Y(因为应用图标是一行一行或一列一列对齐的,所以每行或每列应用图标坐标值Y相等),根据该相对坐标Y,实时更新计算每列或每行APP图标的坐标位置以及每个APP图标的放大系数。比如,第1行APP图标的Y值几乎等于H(屏幕长度)/2,那么第1行APP图标放大系数为0.5,左中右三个应用图标的横坐标分别为x11、x12、x13;此时第3行APP图标的Y值为0,那么第3行APP图标放大系数为2,左中右三个应用图标的横坐标分别为x31、x32、x33;APP图标随着滑动,Y值会在0与H/2之间变动,那么放大系数会在2与0.5间线性变化,对应横坐标值会在x11、x12、x13到x31、x32、x33线性变化。当Y值大于H/2,可以设置为不再显示,则不对APP各项数值进行操作,以节省资源。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应用图标处理方法,基于APP图标在桌面的显示以及APP新增、删除、移动时的管理是影响性能与用户体验比较重要环节的考虑,提出了基于LVGL底层创建一种基础控件来显示管理APP图标,并提出了一种灵活且亲和度高的显示APP图标的方法,解决桌面如何盛放APP图标效果更好、在盛放多应用图标的桌面动态滑动时APP图标如何显示效果更好、APP图标如何管理更加方便等问题。使移动电子设备,特别是小屏幕的智能手表设备,APP图标显示和管理更简单高效,显示方式更亲和用户,提升产品的性能和用户的使用体验。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应用图标处理装置,如图7所示,该应用图标处理70可以包括获取模块701、确定模块702以及显示模块703,其中,
获取模块701用于获取应用图标;
确定模块702用于确定获取的各个应用图标对应的放大系数;
显示模块703用于根据放大系数,对各个应用图标进行排序并显示。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显示模块703在用于根据放大系数,对各个应用图标进行排序并显示时,具体用于:
按照放大系数从大到小的顺序,从显示界面的中间开始,向两侧依次排列显示相应的应用图标。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显示模块703在用于从显示界面的中间开始,向两侧依次排列显示相应的应用图标时,具体用于以下至少一种情形:
从显示界面中间的显示行开始,向上下两侧的显示行依次排列显示相应的应用图标;
从显示界面中间的显示列开始,向左右两侧的显示列依次排列显示相应的应用图标;
其中,每个显示行或每个显示列用于显示至少一个应用图标。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显示模块703在用于从显示界面的中间开始,向两侧依次排列显示相应的应用图标时,具体用于以下至少一种情形:
若显示界面为方形,从显示界面的中间开始,在两侧方向的至少一个参考线上,向两侧依次排列显示相应的应用图标;
若显示界面为圆形或椭圆形,从显示界面的中间开始,在两侧方向的至少一个参考线上,向两侧依次排列显示相应的应用图标,且参考线之间的距离沿两侧方向逐渐缩小。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获取模块701在用于获取应用图标时,具体用于:
若应用的总数量小于或等于显示界面显示应用图标的预定数量,获取各个应用图标;
若总数量大于预定数量,基于各个应用图标的标识,获取预定数量的应用图标。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确定模块702在用于确定获取的各个应用图标对应的放大系数时,具体用于:
获取各个应用图标在显示界面中的位置信息;
基于各个应用图标的位置信息,确定各个应用图标对应的放大系数。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确定模块702在用于获取各个应用图标在显示界面中的位置信息时,具体用于以下至少一种情形:
响应于进入显示界面的显示操作,确定各个应用图标在显示界面中默认的第一位置信息;
响应于对显示界面的滑动操作,确定显示界面滑动后待显示的应用图标在显示界面中更新的第二位置信息;
响应于对显示界面中的应用图标的编辑操作,确定应用图标编辑后变动的应用图标在显示界面中更新的第三位置信息。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确定模块702在用于响应于对显示界面中的应用图标的编辑操作,确定应用图标编辑后变动的应用图标在显示界面中更新的第三位置信息时,具体用于:
若编辑操作为新增应用图标操作,按照显示界面中间向两侧的优先级顺序,确定新增的应用图标在显示界面中更新的第三位置信息;
若编辑操作为移动应用图标操作,确定移动起点、移动终点及两者之间的应用图标在显示界面中更新的第三位置信息;
若编辑操作为删除应用图标操作,确定删除的应用图标后侧前移的应用图标和/或新显示的应用图标在显示界面中更新的第三位置信息。
本申请实施例的装置可执行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方法,其实现原理相类似,本申请各实施例的装置中的各模块所执行的动作是与本申请各实施例的方法中的步骤相对应的,对于装置的各模块的详细功能描述以及产生的有益效果具体可以参见前文中所示的对应方法中的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的计算机程序,该处理器执行上述计算机程序以实现前述各方法实施例的步骤。
在一个可选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如图8所示,图8所示的电子设备800包括:处理器801和存储器803。其中,处理器801和存储器803相连,如通过总线802相连。可选地,电子设备800还可以包括收发器804,收发器804可以用于该电子设备与其他电子设备之间的数据交互,如数据的发送和/或数据的接收等。需要说明的是,实际应用中收发器804不限于一个,该电子设备800的结构并不构成对本申请实施例的限定。
处理器801可以是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器),通用处理器,DSP(Digital Signal Processor,数据信号处理器),ASIC(Application SpecificIntegrated Circuit,专用集成电路),FPGA(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现场可编程门阵列)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晶体管逻辑器件、硬件部件或者其任意组合。其可以实现或执行结合本申请公开内容所描述的各种示例性的逻辑方框,模块和电路。处理器801也可以是实现计算功能的组合,例如包含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组合,DSP和微处理器的组合等。
总线802可包括一通路,在上述组件之间传送信息。总线802可以是PCI(Peripheral Component Interconnect,外设部件互连标准)总线或EISA(ExtendedIndustry Standard Architecture,扩展工业标准结构)总线等。总线802可以分为地址总线、数据总线、控制总线等。为便于表示,图8中仅用一条粗线表示,但并不表示仅有一根总线或一种类型的总线。
存储器803可以是ROM(Read Only Memory,只读存储器)或可存储静态信息和指令的其他类型的静态存储设备,RAM(Random Access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或者可存储信息和指令的其他类型的动态存储设备,也可以是EEPROM(Electrically ErasableProgrammable Read Only Memory,电可擦可编程只读存储器)、CD-ROM(Compact DiscRead Only Memory,只读光盘)或其他光盘存储、光碟存储(包括压缩光碟、激光碟、光碟、数字通用光碟、蓝光光碟等)、磁盘存储介质、其他磁存储设备、或者能够用于携带或存储计算机程序并能够由计算机读取的任何其他介质,在此不做限定。
存储器803用于存储执行本申请实施例的计算机程序,并由处理器801来控制执行。处理器801用于执行存储器803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以实现前述方法实施例所示的步骤。
其中,电子设备包括但不限于移动终端、智能终端等,例如智能穿戴设备(例如智能手表等)、移动电话、智能电话、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个人数字助理、便携式多媒体播放器、导航装置等。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除了特别用于移动目的的元件之外,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构造也能够应用于固定类型的终端,诸如数字电视、台式计算机等。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可实现前述方法实施例的步骤及相应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可实现前述方法实施例的步骤及相应内容。
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1”、“2”等(如果存在)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例能够以除图示或文字描述以外的顺序实施。
应该理解的是,虽然本申请实施例的流程图中通过箭头指示各个操作步骤,但是这些步骤的实施顺序并不受限于箭头所指示的顺序。除非本文中有明确的说明,否则在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些实施场景中,各流程图中的实施步骤可以按照需求以其他的顺序执行。此外,各流程图中的部分或全部步骤基于实际的实施场景,可以包括多个子步骤或者多个阶段。这些子步骤或者阶段中的部分或全部可以在同一时刻被执行,这些子步骤或者阶段中的每个子步骤或者阶段也可以分别在不同的时刻被执行。在执行时刻不同的场景下,这些子步骤或者阶段的执行顺序可以根据需求灵活配置,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限制。
以上仅是本申请部分实施场景的可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的方案技术构思的前提下,采用基于本申请技术思想的其他类似实施手段,同样属于本申请实施例的保护范畴。

Claims (10)

1.一种应用图标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应用图标;
确定获取的各个应用图标对应的放大系数;
根据所述放大系数,对所述各个应用图标进行排序并显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图标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放大系数,对所述各个应用图标进行排序并显示,包括:
按照所述放大系数从大到小的顺序,从显示界面的中间开始,向两侧依次排列显示相应的应用图标。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图标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从显示界面的中间开始,向两侧依次排列显示相应的应用图标,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情形:
若所述显示界面为方形,从显示界面的中间开始,在两侧方向的至少一个参考线上,向两侧依次排列显示相应的应用图标;
若所述显示界面为圆形或椭圆形,从显示界面的中间开始,在两侧方向的至少一个参考线上,向两侧依次排列显示相应的应用图标,且所述参考线之间的距离沿所述两侧方向逐渐缩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图标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应用图标,包括:
若应用的总数量小于或等于所述显示界面显示应用图标的预定数量,获取各个应用图标;
若所述总数量大于所述预定数量,基于所述各个应用图标的标识,获取所述预定数量的应用图标。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应用图标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确定获取的各个应用图标对应的放大系数,包括:
获取所述各个应用图标在所述显示界面中的位置信息;
基于所述各个应用图标的位置信息,确定所述各个应用图标对应的放大系数。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应用图标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取所述各个应用图标在所述显示界面中的位置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情形:
响应于进入所述显示界面的显示操作,确定所述各个应用图标在所述显示界面中默认的第一位置信息;
响应于对所述显示界面的滑动操作,确定所述显示界面滑动后待显示的应用图标在所述显示界面中更新的第二位置信息;
响应于对所述显示界面中的应用图标的编辑操作,确定应用图标编辑后变动的应用图标在所述显示界面中更新的第三位置信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应用图标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响应于对所述显示界面中的应用图标的编辑操作,确定应用图标编辑后变动的应用图标在所述显示界面中更新的第三位置信息,包括:
若所述编辑操作为新增应用图标操作,按照所述显示界面中间向两侧的优先级顺序,确定新增的应用图标在所述显示界面中更新的第三位置信息;
若所述编辑操作为移动应用图标操作,确定移动起点、移动终点及两者之间的应用图标在所述显示界面中更新的第三位置信息;
若所述编辑操作为删除应用图标操作,确定删除的应用图标后侧前移的应用图标和/或新显示的应用图标在所述显示界面中更新的第三位置信息。
8.一种应用图标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应用图标;
确定模块,用于确定获取的各个应用图标对应的放大系数;
显示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放大系数,对所述各个应用图标进行排序并显示。
9.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以实现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CN202211406587.7A 2022-11-10 2022-11-10 应用图标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Pending CN11561744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406587.7A CN115617442A (zh) 2022-11-10 2022-11-10 应用图标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406587.7A CN115617442A (zh) 2022-11-10 2022-11-10 应用图标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617442A true CN115617442A (zh) 2023-01-17

Family

ID=848784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406587.7A Pending CN115617442A (zh) 2022-11-10 2022-11-10 应用图标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617442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971152A (zh) * 2024-04-02 2024-05-03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车辆显示屏的显示方法、装置及车辆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971152A (zh) * 2024-04-02 2024-05-03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车辆显示屏的显示方法、装置及车辆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90391730A1 (en) Computer application launching
KR102307163B1 (ko) 크로스 플랫폼 렌더링 엔진
US11703990B2 (en) Animated visual cues indicating the availability of associated content
CN106164856B (zh) 自适应用户交互窗格管理器
US10775971B2 (en) Pinch gestures in a tile-based user interface
US8610722B2 (en) User interface for an application
EP3690629A1 (en) Display management method and system of mobile terminal
US20130093764A1 (en) Method of animating a rearrangement of ui elements on a display screen of an electronic device
KR102132390B1 (ko) 사용자 단말 장치 및 이의 디스플레이 방법
US20120240037A1 (en) Device, Method, and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 for Displaying Additional Snippet Content
JP2006164260A (ja) データ処理装置及びシステムのためのユーザインターフェイス
US11604580B2 (en) Configuration of application execution spaces and sub-spaces for sharing data on a mobile touch screen device
JP2006164261A (ja) 改良型ユーザインターフェイスを有するデータ処理装置及びシステム
DE112007002107T5 (de) Tragbare elektronische Vorrichtung, Verfahren und graphische Benutzerschnittstelle zum Anzeigen strukturierter elektronischer Dokumente
US8717328B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managing display power consumption
US20180335906A1 (en) Application icon previewing method and device, and electronic device
KR20130105044A (ko) 터치 스크린 단말기의 사용자 인터페이스 방법 및 장치
AU2014308633A1 (en) Swipe toolbar to switch tabs
US20230153132A1 (en) Display method and apparatus, and storage medium
CN112667118A (zh) 显示历史聊天消息的方法、设备以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KR20160003820A (ko) 컴퓨팅 디바이스 상에서 동작하는 브라우저를 위한 다중 패널 뷰 인터페이스
CN115617442A (zh) 应用图标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986076A (zh) 图标显示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4049867B (zh)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15640782A (zh) 用于文档演示的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