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611187A - 大梁提升装置 - Google Patents

大梁提升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611187A
CN115611187A CN202211262895.7A CN202211262895A CN115611187A CN 115611187 A CN115611187 A CN 115611187A CN 202211262895 A CN202211262895 A CN 202211262895A CN 115611187 A CN115611187 A CN 11561118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ulley block
wire rope
winch
block
uprigh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262895.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姜瑞倩
居健
冯子垒
戴文秀
李雪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Zhenghua Heavy Industr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Zhenghua Heavy Industr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Zhenghua Heavy Industr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Zhenghua Heavy Industr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262895.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611187A/zh
Publication of CN11561118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61118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DCAPSTANS; WINCHES; TACKLES, e.g. PULLEY BLOCKS; HOISTS
    • B66D3/00Portable or mobile lifting or hauling appliances
    • B66D3/04Pulley blocks or like devices in which force is applied to a rope, cable, or chain which passes over one or more pulleys, e.g. to obtain mechanical advantage
    • B66D3/06Pulley blocks or like devices in which force is applied to a rope, cable, or chain which passes over one or more pulleys, e.g. to obtain mechanical advantage with more than one pulley
    • B66D3/08Arrangements of sheav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CCRANES; LOAD-ENGAGING ELEMENTS OR DEVICES FOR CRANES, CAPSTANS, WINCHES, OR TACKLES
    • B66C25/00Crane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B66C17/00 - B66C23/00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DCAPSTANS; WINCHES; TACKLES, e.g. PULLEY BLOCKS; HOISTS
    • B66D3/00Portable or mobile lifting or hauling appliances
    • B66D3/18Power-operated hoists
    • B66D3/26Other details, e.g. housing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DCAPSTANS; WINCHES; TACKLES, e.g. PULLEY BLOCKS; HOISTS
    • B66D2700/00Capstans, winches or hoists
    • B66D2700/02Hoists or accessories for hoists
    • B66D2700/026Pulleys, sheaves, pulley blocks or their mounting
    • B66D2700/028Pulley blocks with multiple sheav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Bridges Or Land Bridg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大梁提升装置,该提升装置包括行走机构、立柱、上横梁、下横梁和提升组件。其中,下横梁安装于行走机构上,立柱安装于下横梁上,立柱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立柱与第二立柱,以及间隔设置的第三立柱与第四立柱,第一立柱、第二立柱、第三立柱以及第四立柱均包括多段可拆卸连接的柱体;上横梁与第一立柱、第二立柱、第三立柱和第四立柱可拆卸连接;提升组件用于驱动大梁进行提升运动。根据本申请的提升装置,在基地发运之前将提升装置的上部分结构拆卸,以满足运输过程中桥梁的高度限制,到达目的地后再进行安装,并利用安装好的提升装置进行大梁提升操作,该提升装置结构简单便于安装,避免依赖大型设备对大梁进行提升操作。

Description

大梁提升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大梁提升领域,尤其涉及大梁提升装置。
背景技术
长期以来,部分项目在运输过程中需过桥,基于桥有高度限制,则需要降大梁运输,在到达对方码头后,再将大梁重新提升到位。在对方码头将大梁重新提升到位需要吊装机构进行吊装,一般的,利用浮吊或门机将大梁直接吊装到位,但该施工方案依赖大型起重设备进行辅助作业。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运输的大梁提升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大梁提升装置,包括:
行走机构;
下横梁,其安装于所述行走机构上;
立柱,其安装于所述下横梁上,所述立柱包括间隔设置的海侧面第一立柱与第二立柱,以及间隔设置的陆侧面第三立柱与第四立柱,其中,所述第一立柱与第三立柱,以及所述第四立柱与第二立柱均间隔设置,且所述第一立柱、第二立柱、第三立柱以及第四立柱均包括多段可拆卸连接的柱体;
上横梁,其位于所述下横梁的上方,所述上横梁与所述第一立柱、第二立柱、第三立柱和第四立柱可拆卸连接;
提升组件,其用于驱动大梁进行提升运动。
进一步的,所述上横梁包括海侧上横梁、陆侧上横梁、第一联系横梁和第二联系横梁,所述海侧上横梁连接于所述第一立柱与第二立柱之间,所述陆侧上横梁连接于所述第三立柱与第四立柱之间,所述第一联系横梁连接于所述第一立柱与第三立柱之间,所述第二联系横梁连接于所述第二立柱与第四立柱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下横梁包括陆侧下横梁和海侧下横梁,所述陆侧下横梁连接于所述第三立柱与第四立柱之间,所述海侧下横梁连接于所述第一立柱与第二立柱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提升组件包括上滑轮组、下滑轮组、钢丝绳和卷扬机,所述上滑轮组安装于所述立柱的顶端,所述下滑轮组安装于所述上横梁上,所述卷扬机安装于所述下横梁上,所述钢丝绳的一端与所述卷扬机连接,另一端绕于所述上滑轮组与下滑轮组上。
进一步的,所述提升组件还包括橡胶垫,所述橡胶垫安装于所述立柱顶端表面,所述上滑轮组安装于所述橡胶垫上。
进一步的,所述上滑轮组通过销轴与所述立柱的顶端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上滑轮组包括第一上滑轮组、第二上滑轮组、第三上滑轮组和第四上滑轮组,所述下滑轮组包括第一下滑轮组、第二下滑轮组、第三下滑轮组和第四下滑轮组,所述钢丝绳包括第一钢丝绳、第二钢丝绳、第三钢丝绳和第四钢丝绳,所述卷扬机包括第一卷扬机、第二卷扬机、第三卷扬机和第四卷扬机,
所述第一上滑轮组、第二上滑轮组、第三上滑轮组和第四上滑轮组分别安装于所述第一立柱、第二立柱、第三立柱和第四立柱的顶端表面,
所述第一下滑轮组与第二下滑轮组安装于所述海侧上横梁上,所述第三下滑轮组与第四下滑轮组安装于所述陆侧上横梁上,
所述第一卷扬机与第二卷扬机安装于所述海侧下横梁上,所述第三卷扬机与第四卷扬机安装于所述陆侧下横梁上,
所述第一钢丝绳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卷扬机,另一端绕于所述第一上滑轮组与第一下滑轮组上,所述第二钢丝绳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卷扬机,另一端绕于所述第二上滑轮组与第二下滑轮组上,所述第三钢丝绳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三卷扬机,另一端绕于所述第三上滑轮组与第三下滑轮组上,所述第四钢丝绳的一端连接所述第四卷扬机,另一端绕于所述第四上滑轮组与第四下滑轮组上。
进一步的,所述提升装置还包括四个搁座,四个所述搁座分别安装于所述第一立柱、第二立柱、第三立柱和第四立柱上,且四个所述搁座位于同一水平面上。
进一步的,四个所述搁座所处的水平位置接近所述第一联系横梁所处的水平位置。
进一步的,所述搁座通过法兰板与所述立柱固定连接。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之一:
本发明公开的大梁提升装置,在基地发运之前将提升装置的上部分结构拆卸,以满足运输过程中桥梁的高度限制,到达目的地后再进行安装,并利用安装好的提升装置进行大梁提升操作,该提升装置结构简单便于安装,避免依赖大型设备对大梁进行提升操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大梁提升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大梁提升装置中第一立柱、第二立柱、第三立柱、第四立柱和上横梁的俯视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大梁提升装置中的上滑轮组、下滑轮组和卷扬机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大梁提升装置中的上滑轮组与立柱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大梁提升装置的试验安装方法中将上横梁放置于搁座上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大梁提升装置的安装方法中利用浮吊将上滑轮组吊装至立柱顶端上方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大梁提升装置的安装方法中上滑轮组的第一安装孔与立柱顶端的第二安装孔匹配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大梁提升装置的安装方法中完成上滑轮组安装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0、提升组件;10、立柱;110、第二安装孔;120、对筋板;11、第一立柱;12、第二立柱;13、第三立柱;14、第四立柱;20、上横梁;21、海侧上横梁;22、陆侧上横梁;23、第一联系横梁;24、第二联系横梁;30、下横梁;410、上滑轮组;411、第一安装孔;412、安装柱;420、下滑轮组;430、卷扬机;440、钢丝绳;50、行走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大梁提升装置,在基地发运之前将其上部分结构拆卸,比如:位于上部分的柱体、位于柱体顶端的上滑轮组410等,以满足运输过程中桥梁的高度限制,在将该提升装置运输至目的地后进行安装,利用安装好的提升装置进行大梁提升操作,该提升装置结构简单且便于安装,利用安装好的提升装置对大梁进行提升作业,避免依赖大型设备。
下面首先结合附图具体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大梁提升装置。
具体的,如图1和图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大梁提升装置,包括行走机构50、立柱10、上横梁20、下横梁30和提升组件100。
其中,下横梁30安装于行走机构50上,立柱10安装于下横梁30上,立柱10包括间隔设置的海侧面第一立柱11与第二立柱12,以及间隔设置的陆侧面第三立柱13与第四立柱14,其中,所述第一立柱11与第三立柱13,以及所述第四立柱14与第二立柱12均间隔设置,且所述第一立柱11、第二立柱12、第三立柱13以及第四立柱14均包括多段可拆卸连接的柱体。
上横梁20位于下横梁30的上方,上横梁20与所述第一立柱11、第二立柱12、第三立柱13和第四立柱14可拆卸连接。提升组件100用于驱动大梁进行提升运动。
第一立柱11、第二立柱12、第三立柱13和第四立柱14均包括可拆卸连接的第一柱体与第二柱体,在运输之前将第一柱体与第二柱体进行拆卸,以满足运输过程中桥梁的高度限制,在到达目的地后再将第一柱体与第二柱体进行安装。在一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所述上横梁20包括海侧上横梁21、陆侧上横梁22、第一联系横梁23和第二联系横梁24,所述海侧上横梁21连接于所述第一立柱11与第二立柱12之间,所述陆侧上横梁22连接于所述第三立柱13与第四立柱14之间,所述第一联系横梁23连接于所述第一立柱11与第三立柱13之间,所述第二联系横梁24连接于所述第二立柱12与第四立柱14之间。
海侧上横梁21、陆侧上横梁22与第一立柱11、第二立柱12、第三立柱13和第四立柱14均为可拆卸连接,便于对提升装置的拆卸与安装。
进一步的,所述下横梁30包括陆侧下横梁30和海侧下横梁30,所述陆侧下横梁30连接于所述第三立柱13与第四立柱14之间,所述海侧下横梁30连接于所述第一立柱11与第二立柱12之间。
在运输过程中陆侧下横梁30的两端与第三立柱13、第四立柱14分别固定连接,海侧下横梁30的两端与第一立柱11、第二立柱12分别固定连接,也就是将下横梁30与立柱10固定安装好后直接运输至目的地,无需拆卸与安装,提高提升装置到达目的地后的安装效率。优选地,立柱通过焊接的方式与下横梁固定连接。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所述提升组件100包括上滑轮组410、下滑轮组420、钢丝绳440和卷扬机430,所述上滑轮组410安装于所述立柱10的顶端,所述下滑轮组420安装于所述上横梁20上,所述卷扬机430安装于所述下横梁30上,所述钢丝绳440的一端与所述卷扬机430连接,另一端绕于所述上滑轮组410与下滑轮组420上。
利用上滑轮组410、下滑轮组420、钢丝绳440和卷扬机430的提升组件100对大梁进行提升,提高大梁的提升效率,且该提升组件100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操作安全环保。
进一步的,如图4所示,上滑轮组410通过销轴与立柱10顶端连接。基于上滑轮组410的受力情况,利用销轴连接上滑轮组410与立柱10顶端,提高提升装置提升的安全性与稳定性。
进一步的,上滑轮组410的安装座上设有安装柱412,立柱10的顶端表面设有与安装柱412相匹配的对筋板120,在上滑轮组410通过销轴与立柱顶端连接后,再使得安装柱412与对筋板120対筋,保证上滑轮组410与立柱10顶端的安装可靠性。
进一步的,所述提升组件100还包括橡胶垫,所述橡胶垫安装于所述立柱10顶端表面,所述上滑轮组410安装于所述橡胶垫上。
也就是说,在将上滑轮组410安装于立柱顶端表面时,先在立柱顶端表面安装有橡胶垫,并使得橡胶垫位于上滑轮组410与立柱顶端表面之间,橡胶垫提高上滑轮组410的受力均匀性以及在提升操作时的稳定性。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上滑轮组410包括第一上滑轮组410、第二上滑轮组410、第三上滑轮组410和第四上滑轮组410,所述下滑轮组420包括第一下滑轮组420、第二下滑轮组420、第三下滑轮组420和第四下滑轮组420,所述钢丝绳440包括第一钢丝绳440、第二钢丝绳440、第三钢丝绳440和第四钢丝绳440,所述卷扬机430包括第一卷扬机、第二卷扬机、第三卷扬机和第四卷扬机,
所述第一上滑轮组410、第二上滑轮组410、第三上滑轮组410和第四上滑轮组410分别安装于所述第一立柱11、第二立柱12、第三立柱13和第四立柱14的顶端表面,
所述第一下滑轮组420与第二下滑轮组420安装于所述海侧上横梁21上,所述第三下滑轮组420与第四下滑轮组420安装于所述陆侧上横梁22上,
所述第一卷扬机与第二卷扬机安装于所述海侧下横梁30上,所述第三卷扬机与第四卷扬机安装于所述陆侧下横梁30上,
所述第一钢丝绳440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卷扬机,另一端绕于所述第一上滑轮组410与第一下滑轮组420上,所述第二钢丝绳440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卷扬机,另一端绕于所述第二上滑轮组410与第二下滑轮组420上,所述第三钢丝绳440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三卷扬机,另一端绕于所述第三上滑轮组410与第三下滑轮组420上,所述第四钢丝绳440的一端连接所述第四卷扬机,另一端绕于所述第四上滑轮组410与第四下滑轮组420上。
也就是说,第一立柱11、第二立柱12、第三立柱13和第四立柱14分别对应一个提升组件100,四个提升组件100中的两个或多个同时配合以提高对大梁的提升效率。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提升装置还包括四个搁座,四个所述搁座分别安装于所述第一立柱、第二立柱、第三立柱和第四立柱上,且四个所述搁座位于同一水平面上。四个所述搁座所处的水平位置接近所述第一联系横梁23和第二联系横梁24所处的水平位置。搁座用于在运输过程中承载大梁,以进一步提高该装置的安装效率。
进一步的,所述搁座通过法兰板与立柱10固定连接。法兰连接能够保证搁座与立柱10之间连接刚度,进一步提高提升装置的牢固性与稳定性。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大梁提升装置的试验安装方法,如图5所示,在将提升装置从基地发运之前,先在基地将升降装置进行安装,并进行降大梁试验。也就是,在基地将制作成型的上滑轮组410、立柱、上横梁20、下滑轮组420、搁座、卷扬机等各部件均安装,再利用浮吊进行降大梁操作,在降大梁的过程中将上横梁20将至搁座上,利用大梁提升装置进行提升试验,以检验该升降装置是否合格,在确认该升降装置合格后,将升降装置及岸桥上部分结构拆卸并利用运输工具将部分拆卸后的提升装置运输至目的地。
在将提升装置运输至目的地后,先将拆卸的呈多段的柱体安装形成第一立柱11、第二立柱12、第三立柱13和第四立柱14。
将上滑轮组410安装于立柱的顶端表面。
如图6所示,在将上滑轮组410安装于立柱的顶端表面包括利用浮吊将上滑轮组410吊装至立柱顶端上方,利用牵引绳将上滑轮组410旋转至正确角度。
如图7所示,将上滑轮组410旋转到位后,将上滑轮组410的安装座上的第一安装孔411与立柱顶端上的第二安装孔110进行匹配,并利用销轴进行安装固定。
如图8所示,在完成销轴固定后,利用现场吊装设备慢慢进行松钩,以使得上滑轮组410上的安装柱412与立柱顶端的对筋板120対筋,完成上滑轮组410的安装。
在完成提升装置的安装后,利用提升装置进行大梁的提升作业。
以上所述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所述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大梁提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行走机构;
下横梁,其安装于所述行走机构上;
立柱,其安装于所述下横梁上,所述立柱包括间隔设置的海侧面第一立柱与第二立柱,以及间隔设置的陆侧面第三立柱与第四立柱,其中,所述第一立柱与第三立柱,以及所述第四立柱与第二立柱均间隔设置,且所述第一立柱、第二立柱、第三立柱以及第四立柱均包括多段可拆卸连接的柱体;
上横梁,其位于所述下横梁的上方,所述上横梁与所述第一立柱、第二立柱、第三立柱和第四立柱可拆卸连接;
提升组件,其用于驱动大梁进行提升运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梁提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横梁包括海侧上横梁、陆侧上横梁、第一联系横梁和第二联系横梁,所述海侧上横梁连接于所述第一立柱与第二立柱之间,所述陆侧上横梁连接于所述第三立柱与第四立柱之间,所述第一联系横梁连接于所述第一立柱与第三立柱之间,所述第二联系横梁连接于所述第二立柱与第四立柱之间。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大梁提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横梁包括陆侧下横梁和海侧下横梁,所述陆侧下横梁连接于所述第三立柱与第四立柱之间,所述海侧下横梁连接于所述第一立柱与第二立柱之间。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大梁提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升组件包括上滑轮组、下滑轮组、钢丝绳和卷扬机,所述上滑轮组安装于所述立柱的顶端,所述下滑轮组安装于所述上横梁上,所述卷扬机安装于所述下横梁上,所述钢丝绳的一端与所述卷扬机连接,另一端绕于所述上滑轮组与下滑轮组上。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大梁提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升组件还包括橡胶垫,所述橡胶垫安装于所述立柱顶端表面,所述上滑轮组安装于所述橡胶垫上。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大梁提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滑轮组通过销轴与所述立柱的顶端连接。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大梁提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滑轮组包括第一上滑轮组、第二上滑轮组、第三上滑轮组和第四上滑轮组,所述下滑轮组包括第一下滑轮组、第二下滑轮组、第三下滑轮组和第四下滑轮组,所述钢丝绳包括第一钢丝绳、第二钢丝绳、第三钢丝绳和第四钢丝绳,所述卷扬机包括第一卷扬机、第二卷扬机、第三卷扬机和第四卷扬机,
所述第一上滑轮组、第二上滑轮组、第三上滑轮组和第四上滑轮组分别安装于所述第一立柱、第二立柱、第三立柱和第四立柱的顶端表面,
所述第一下滑轮组与第二下滑轮组安装于所述海侧上横梁上,所述第三下滑轮组与第四下滑轮组安装于所述陆侧上横梁上,
所述第一卷扬机与第二卷扬机安装于所述海侧下横梁上,所述第三卷扬机与第四卷扬机安装于所述陆侧下横梁上,
所述第一钢丝绳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卷扬机,另一端绕于所述第一上滑轮组与第一下滑轮组上,所述第二钢丝绳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卷扬机,另一端绕于所述第二上滑轮组与第二下滑轮组上,所述第三钢丝绳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三卷扬机,另一端绕于所述第三上滑轮组与第三下滑轮组上,所述第四钢丝绳的一端连接所述第四卷扬机,另一端绕于所述第四上滑轮组与第四下滑轮组上。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大梁提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升装置还包括四个搁座,四个所述搁座分别安装于所述第一立柱、第二立柱、第三立柱和第四立柱上,且四个所述搁座位于同一水平面上。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大梁提升装置,其特征在于,四个所述搁座所处的水平位置接近所述第一联系横梁所处的水平位置。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大梁提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搁座通过法兰板与所述立柱固定连接。
CN202211262895.7A 2022-10-13 2022-10-13 大梁提升装置 Pending CN11561118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262895.7A CN115611187A (zh) 2022-10-13 2022-10-13 大梁提升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262895.7A CN115611187A (zh) 2022-10-13 2022-10-13 大梁提升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611187A true CN115611187A (zh) 2023-01-17

Family

ID=848634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262895.7A Pending CN115611187A (zh) 2022-10-13 2022-10-13 大梁提升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611187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684639B (zh) 钢构悬索桥施工的工艺方法及其专用轻型缆载吊机
CN101537976B (zh) 双塔桅巨型自升降起重设备及其跟携吊装方法
CN113966435A (zh) 风力发电机安装和拆卸装置及利用此装置的施工方法
CN205387439U (zh) 一种桅杆起吊装置
CN115611187A (zh) 大梁提升装置
CN107487724B (zh) 一种非吊机辅助的大型浮吊臂架安装装置及安装方法
CN103743581A (zh) 内爬塔式起重机试验平台装置及试验方法
CN219098539U (zh) 一种大型升船机平台用吊装装置
CN113718625B (zh) 一种叠合梁斜拉桥塔区无索梁段施工方法
CN220312209U (zh) 一种框架式高桩施工作业平台
CN219839952U (zh) 墩身吊围栏安装作业组合式移动升降平台装置
CN219524178U (zh) 一种水上漂浮光伏锚块抛置装置
CN216474531U (zh) 一种下穿既有桥梁的水上钢箱梁提升滑移安装系统
CN219099820U (zh) 一种跨航道钢混结合梁桥面板的提升装置
CN214828210U (zh) 电梯井道活动式提升平台
CN220078407U (zh) 一种双柱式跨铁路轻型门架
CN214780249U (zh) 一种用于预制梁起吊的固定装置
CN218434470U (zh) 一种用于缆索吊快速吊装桥面板的装置
CN114808897B (zh) 一种龙门吊承吊安装风电安装平台桩腿的方法
CN210915021U (zh) 一种桥梁用大吨位吊装装置
CN219990876U (zh) 一种便于电梯安装的装置
CN211545760U (zh) 一种装配式建筑墙板吊装装置
CN111377371B (zh) 一种封闭厂房内依靠厂房柱进行行车梁安装系统及方法
CN205387444U (zh) 一种高空吊装门架装置
SU945043A1 (ru) Подъемник дл монтажа т желовесного оборудовани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