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606849A - 驱动指示灯的系统控制电路、指示组件及电子雾化装置 - Google Patents

驱动指示灯的系统控制电路、指示组件及电子雾化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606849A
CN115606849A CN202211074256.8A CN202211074256A CN115606849A CN 115606849 A CN115606849 A CN 115606849A CN 202211074256 A CN202211074256 A CN 202211074256A CN 115606849 A CN115606849 A CN 11560684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nit
electrically connected
power supply
voltage
switch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074256.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宋利军
宋朋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n Wenxian Semiconductor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n Wenxian Semiconducto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n Wenxian Semiconductor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an Wenxian Semiconducto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074256.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606849A/zh
Publication of CN11560684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606849A/zh
Priority to PCT/CN2023/096067 priority patent/WO2023246413A1/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4TOBACCO; CIGARS; CIGARETTES; SIMULATED SMOKING DEVICES; SMOKERS' REQUISITES
    • A24FSMOKERS' REQUISITES; MATCH BOXES; SIMULATED SMOKING DEVICES
    • A24F40/00Electrically operated smoking devices; Component parts thereof; Manufacture thereof; Maintenance or testing thereof; Charging mean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A24F40/40Constructional details, e.g. connection of cartridges and battery par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4TOBACCO; CIGARS; CIGARETTES; SIMULATED SMOKING DEVICES; SMOKERS' REQUISITES
    • A24FSMOKERS' REQUISITES; MATCH BOXES; SIMULATED SMOKING DEVICES
    • A24F40/00Electrically operated smoking devices; Component parts thereof; Manufacture thereof; Maintenance or testing thereof; Charging mean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A24F40/40Constructional details, e.g. connection of cartridges and battery parts
    • A24F40/46Shape or structure of electric heating mea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4TOBACCO; CIGARS; CIGARETTES; SIMULATED SMOKING DEVICES; SMOKERS' REQUISITES
    • A24FSMOKERS' REQUISITES; MATCH BOXES; SIMULATED SMOKING DEVICES
    • A24F40/00Electrically operated smoking devices; Component parts thereof; Manufacture thereof; Maintenance or testing thereof; Charging mean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A24F40/50Control or monitoring

Landscapes

  • Dc-Dc Converter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用于驱动指示灯的系统控制电路,包括:电源供电端、电源接地端,第一MOS管,其第一端与电源供电端或者电源接地端电连接,其第二端用于与指示灯串联;电压判断单元,其与第一MOS管的第一端、第二端电连接以用于获得第一端的电压、第二端的电压,当电压判断单元判断所述电压差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参考电压时所述系统控制电路工作在第一模式,当所述电压判断单元判断所述电压差小于所述第一参考电压时所述系统控制电路工作在第二模式;在第一模式所述电源供电端的电压直接用于驱动指示灯,在第二模式所述电源供电端的电压被升压后用于驱动指示灯。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指示组件及电子雾化装置。

Description

驱动指示灯的系统控制电路、指示组件及电子雾化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子雾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驱动指示灯的系统控制电路、指示组件及电子雾化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电子雾化装置,例如电子烟,一般包括指示灯,指示灯一般使用LED灯,LED灯一般包括白色LED灯、蓝色LED灯,这些LED灯的正向导通电压范围一般大于或等于2.5V,一般为2.5V-3.6V,例如3V。现有的电子雾化装置,出现了用低压电源替代普通电源,这样做可以提升电子装置的抽吸口数,而且可以降低电子雾化装置的成本。然而,低压电源的输出电压范围一般为1.5V-3.6V(标称电压一般为2.8V),相对普通电源的输出电压范围2.5V-4.2V(标称电压一般为3.7V),低压电源的输出电压比较低,导致指示灯不能稳定的发光。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用于驱动指示灯的系统控制电路、指示组件及电子雾化装置。可稳定的驱动指示灯发光。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驱动指示灯的系统控制电路,包括:
电源供电端、电源接地端,所述电源供电端、电源接地端用于对应与电源的正、负极电连接;
第一MOS管,其第一端与电源供电端或者电源接地端电连接,其第二端用于与指示灯串联;
电压判断单元,其与第一MOS管的第一端、第二端电连接以用于获得第一端的电压、第二端的电压,当所述第一MOS管导通时所述电压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第一端和第二端的电压差是否大于或等于第一参考电压,当电压判断单元判断所述电压差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参考电压时所述系统控制电路工作在第一模式,当所述电压判断单元判断所述电压差小于所述第一参考电压时所述系统控制电路工作在第二模式;
其中,在第一模式所述电源供电端的电压直接用于驱动指示灯,在第二模式所述电源供电端的电压被升压后用于驱动指示灯。
可选的,所述电压判断单元包括电压比较单元,所述电压比较单元的第一输入端与第一MOS管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电压比较单元的第二输入端与第一MOS管第二端电连接,所述电压比较单元通过第一输入端、第二输入端获得所述第一MOS管两端的电压,当所述电压差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参考电压时所述电压比较单元输出第一信号以使所述系统控制电路工作在第一模式,当所述电压差小于所述第一参考电压时所述电压比较单元输出第二信号以使所述系统控制电路工作在第二模式。
可选的,所述电压判断单元还包括触发器,所述触发器与所述电压比较单元的输出端电连接,当所述触发器接收到第二信号时所述触发器输出第二驱动信号,以使所述系统电路工作在第二模式。
可选的,当所述触发器接收到所述电压比较单元的信号由第二信号转为第一信号时,所述触发器继续输出第二驱动信号,以使所述系统电路继续工作在第二模式。
可选的,所述系统控制电路包括灯亮控制单元和触发器,所述灯亮控制单元用于控制所述指示灯是否发光,所述触发器分别与所述电压比较单元的输出端、灯亮控制单元电连接,当所述灯亮控制单元用于控制指示灯熄灭时所述灯亮控制单元输出熄灭信号给触发器,所述触发器接收到熄灭信号后输送第一驱动信号,以使所述系统电路工作在第一模式。
可选的,所述系统控制电路包括灯亮控制单元和触发器,所述灯亮控制单元用于控制所述指示灯是否发光,所述触发器分别与所述电压比较单元的输出端、灯亮控制单元电连接,所述灯亮控制单元还用于控制第一MOS管是否导通,当所述灯亮控制单元控制第一MOS管导通且所述电压差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参考电压时所述电压比较单元输出第一信号,所述触发器接收到第一信号后所述触发器输出第一驱动信号,以使所述系统电路工作在第一模式。
可选的,当所述灯亮控制单元控制第一MOS管导通,当所述电压差由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参考电压变为小于所述第一参考电压时,所述电压比较单元输出第二信号,所述触发器接收到第二信号后输出第二驱动信号,以使所述系统电路工作在第二模式。
可选的,所述系统控制电路包括电流源和灯亮控制单元,所述灯亮控制单元用于控制所述指示灯是否发光,所述电流源包括所述第一MOS管,所述灯亮控制单元控制所述电流源是否工作;或者,
所述系统控制电路包括灯亮控制单元,所述灯亮控制单元用于控制所述指示灯是否发光,所述第一MOS管为开关管,所述第一MOS管的控制端与所述灯亮控制单元电连接。
可选的,所述系统控制电路包括:
第一供电单元,其第一端与电源供电端电连接,其第二端用于与指示灯或者第一MOS管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一供电单元用于使电源供电端的电压驱动指示灯;
第二供电单元,其第一端与电源供电端电连接,其第二端用于与指示灯或者第一MOS管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二供电单元用于对电源供电端的电压升压;
在第一模式所述第一供电单元工作以使电源供电端的电压驱动指示灯,在第二模式所述第二供电单元工作以使电源供电端的电压升压,用于驱动指示灯。
可选的,所述第二供电单元包括所述第一供电单元;
所述系统控制电路还包括第一驱动单元、第二驱动单元、第三开关单元、第三驱动单元、逻辑控制单元;
所述第一供电单元包括第一开关单元,所述第一开关单元的控制端与所述第一驱动单元电连接,其第一端与电源供电端电连接,其第二端用于与第一电容的第一端电连接,其第二端还用于与第一MOS管的第一端或者指示灯电连接;
所述第二供电单元包括第二开关单元,其控制端与所述第二驱动单元电连接,其第一端与所述电源供电端电连接,其第二端用于与第一电容的第二端电连接,其第二端经由第三开关单元与所述电源接地端电连接;
所述第一开关单元包括PMOS管,所述第一驱动单元包括反相器、第一NMOS管、第二NMOS管、第一PMOS管和第二PMOS管,其中,所述反相器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二开关单元的控制端或者所述逻辑控制单元电连接,所述反相器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NMOS管的控制端电连接,所述第一NMOS管的源极与电源接地端电连接,其漏极分别与第一PMOS管的漏极、第二PMOS管的控制端电连接,第一PMOS管的控制端与所述第二NMOS管的漏极电连接,第一PMOS管的源极与第一开关单元的第二端电连接,第二NMOS的源极与电源接地端电连接,第二NMOS的控制端与所述第二开关单元的控制端或者所述逻辑控制单元电连接,第二NMOS管的漏极还与第二PMOS管的漏极电连接,第二PMOS管的源极与第一开关单元的第二端电连接,第二NMOS管的漏极还用于控制第一开关单元是否导通;
所述第二开关单元包括PMOS管,所述第二驱动单元包括第三NMOS管和第三PMOS管,其中,所述第三NMOS管的源极与电源接地端电连接,所述第三NMOS管的控制端、所述第三PMOS管的控制端均与所述逻辑控制单元电连接,所述第三NMOS管的漏极与第三PMOS管的漏极电连接,所述第三PMOS管的源极与电源供电端电连接,所述第三NMOS管的漏极还用于控制所述第二开关单元是否导通;
所述第三开关单元的控制端与所述第三驱动单元电连接,其第一端与所述第二开关单元的第二端电连接,其第二端与所述电源接地端电连接;
所述第三开关单元包括NMOS管,所述第三驱动单元包括第四NMOS管和第四PMOS管,其中,所述第四NMOS管的源极与电源接地端电连接,所述第四NMOS管的控制端、所述第四PMOS管的控制端均与逻辑控制单元电连接,所述第四NMOS管的漏极与第四PMOS管的漏极电连接,所述第四PMOS管的源极与电源供电端电连接,所述第四NMOS管的漏极还用于控制所述第三开关单元是否导通;
所述逻辑控制单元还与所述电压判断单元电连接;
其中,在第一模式所述逻辑控制单元控制第一开关单元、第三开关单元常导通且所述第二开关单元常截止,在第二模式,在第一时间段所述逻辑控制单元控制第一开关单元、第三开关单元导通且所述第二开关单元截止以给所述第一电容充电,在第二时间段所述逻辑控制单元控制第二开关单元导通且所述第一开关单元、第三开关单元截止以使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端的电势被抬升,用于驱动所述指示灯。
可选的,所述逻辑控制单元还包括第一逻辑门和第二逻辑门,其中,所述第一逻辑门的第一输入端接入时钟信号,其第三输入端与第三开关单元的控制端电连接,其第四输入端与电压判断单元的输出端电连接,其输出端与所述第二驱动单元电连接;所述第二逻辑门的第一输入端与第二开关单元的控制端电连接,其第二输入端接入所述时钟信号,其输出端与所述第三驱动单元电连接。
可选的,所述系统控制电路还包括灯亮控制单元,所述灯亮控制单元用于控制所述指示灯是否发光,所述灯亮控制单元与所述第一逻辑门的第二输入端电连接以使所述指示灯在不需要点亮时不被升压;
所述第一逻辑门包括或非门,所述第二逻辑门包括与非门。
可选的,所述系统控制电路还包括开关控制单元,所述开关控制单元与所述电压判断单元电连接,所述开关控制单元分别与所述电源供电端、电源接地端电连接;
所述第一供电单元包括第五开关单元,所述第五开关单元的控制端与所述开关控制单元电连接,其第一端与电源供电端电连接,其第二端用于与指示灯或者所述第一MOS管的第一端电连接;
所述第二供电单元包括第一升压单元,所述第一升压单元的第一端与所述电源供电端电连接,其第二端用于与指示灯或者所述第一MOS管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一升压单元的控制端与所述开关控制单元电连接;
其中,在第一模式所述开关控制单元控制第五开关单元常导通,在第二模式所述开关控制单元控制所述第一升压单元工作,以使电源供电端的电压被抬升,以用于驱动所述指示灯,且所述开关控制单元控制第五开关单元常截止。
可选的,所述第一升压单元包括第二开元单元和第一开关单元,其中,所述第二开关单元的第一端、所述第一开关单元的第一端均与所述电源供电端电连接,所述第一开关单元的第二端用于与第一电容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一开关单元的控制端与所述开关控制单元电连接,所述第二开关单元的控制端与所述开关控制单元电连接,其第二端用于与第一电容的第二端电连接,其第二端还间接与所述电源接地端电连接;所述系统控制电路还包括第三开关单元,所述第三开关单元的控制端与所述开关控制单元电连接,其第一端用于与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二端电连接,其第二端与所述电源接地端电连接,其中,在第二模式,在第一时间段所述开关控制单元控制第一开关单元、第三开关单元导通且所述第二开关单元截止以给所述第一电容充电,在第二时间段所述开关控制单元控制第二开关单元导通且所述第一开关单元、第三开关单元截止以使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端的电势被抬升,用于驱动所述指示灯;或者,
所述第一升压单元为boost升压电路。
可选的,所述系统控制电路位于同一个芯片上;或者,
所述第一MOS管的第一端为源极或者漏极之一,所述第一MOS管的第二端为源极或者漏极另外一个;或者,
所述第一参考电压的范围为80mV-150mV。
本申请实施例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指示组件,包括
上述的系统控制电路;
指示灯,其与所述系统控制电路的第一MOS管串联;
电源,其正、负极对应与所述系统控制电路的电源供电端、电源接地端电连接。
可选的,所述电源提供的供电电压范围包括1.5V-5V;或者,
所述指示组件还包括第一电容,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端、所述指示灯均与系统控制电路的同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二端间接与电源接地端电连接;或者,
所述电源包括电芯;或者,
所述指示灯包括白色LED灯和/或蓝色LED灯,所述指示灯的最小导通电压大于或等于2.5V。
本申请实施例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雾化装置,包括:
上述的系统控制电路或者上述的指示组件。
本申请实施例的系统控制电路包括电压判断单元,电压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第一端和第二端的电压差是否大于或等于第一参考电压,当电压判断单元判断所述电压差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参考电压时所述系统控制电路工作在第一模式,当所述电压判断单元判断所述电压差小于所述第一参考电压时所述系统控制电路工作在第二模式;其中,在第一模式所述电源供电端的电压直接用于驱动指示灯,有利于提升电源的能源利用率,在第二模式所述电源供电端的电压被升压后用于驱动指示灯,即使电源电压比较低也可以进行升压后正常点亮指示灯,亮度比较亮,有利于指示灯的正常使用。而且,当电压差较高大于或等于第一参考电压时,不进行升压直接驱动指示灯,当电压差小于第一参考电压时才升压,从而系统控制电路中的开关元件不会承受较大的电压,不容易损坏,而且系统控制电路中的开关元件在关断时产生的尖峰电压也不大,不会损坏开关元件,尖峰电压也不会损坏指示灯;而且本申请的系统控制电路可以适应各种规格范围的电源,提升了通用性,可以提升系统控制电路的市场竞争力。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第一实施例的电子雾化装置的电路模块图;
图2是本申请第一实施例的系统控制电路的电路模块图;
图3是本申请第一实施例的系统控制电路的具体电路图;
图4是本申请另一实施例的电子雾化装置的电路模块图;
图5是图4的系统控制电路的具体电路图;
图6是本申请又一实施例的系统控制电路的具体电路图;
图7是本申请第二实施例的系统控制电路的电路模块图;
图8是本申请第二实施例的系统控制电路的具体电路图;
图9是本申请第二实施例的电流源与灯亮控制单元的电路连接图;
图10是本申请另一实施例的系统控制电路的具体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说明书、权利要求书和附图中出现的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模块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单元,而是可选地还包括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单元,或可选地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此外,术语“第一”、“第二”和“第三”等是用于区别不同的对象,而并非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本申请的电连接包含直接电连接和间接电连接,间接电连接是指电连接的两个元器件之间还可以存在其他电子元器件、引脚等。本申请提到的XX端可能是实际存在的端子,也可能不是实际存在的端子,例如仅仅为元器件的一端或者导线的一端。本申请提到的和/或包含三种情况,例如A和/或B,包含A、B、A和B这三种情况。
第一实施例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雾化装置,电子雾化装置例如为电子烟,请参见图1,电子雾化装置包括指示组件、发热丝130、气流传感器140,指示组件包括电源110、指示灯120、系统控制电路200、第一电容C1。其中,系统控制电路200分别与电源110、指示组件、发热丝130、气流传感器140等电连接。在本实施例中,电源110包括电芯,电源110为低压电源,其提供的供电电压的范围包括1.5V-3.6V,例如其提供的供电电压的范围为1.5V-3.6V、1.6V-3.6V、1.5V-3.4V、1.8V-3.5V、2.1V-3.6V、2V-3V等,其标称电压低于或等于3V,标称电压一般为2.5V-2.9V,例如为2.7V、2.8V。指示灯120例如为LED灯,LED灯例如为白色LED灯和/或蓝色LED灯等,这些LED灯的正向导通电压范围一般为2.5V-3.6V,例如3V,驱动LED灯的电压只有大于正向导通电压,LED灯才能被点亮。气流传感器140例如为MEMS传感器或咪头等。
请结合参见图1和图2,在本实施例中,系统控制电路200包括电源供电端BAT、电源接地端GND、开关控制单元、第一开关单元K1和第二开关单元K2。
在本实施例中,电源供电端BAT与电源110的正极电连接,电源接地端GND与电源110的负极电连接,开关控制单元分别与电源供电端BAT、电源接地端GND电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开关单元K1的第一端与电源供电端BAT电连接,以用于与电源110的正极电连接,第一开关单元K1的第二端用于与指示灯120电连接,在这里第一开关单元K1的第二端可以直接与指示灯120的第一端电连接,指示灯120与第一开关单元K1之间还可以存在其他元器件,例如限流电阻、其他开关单元、恒流源等,第一开关单元K1的控制端与开关控制单元电连接,开关控制单元控制第一开关单元K1的导通或者关断截止。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开关单元K1的第二端还与第一电容C1的第一端电连接,从而第一电容C1的第一端与指示灯120电连接以用于驱动指示灯120,第一电容C1的第二端间接与电源接地端GND电连接。具体而言,第一电容C1的第二端经由充电元件与电源接地端GND电连接,充电元件例如为第三开关单元K3、电阻等。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开关单元K1、第二开关单元K2组成第一升压单元,第一升压单元的输出端与指示灯120电连接,第一升压单元可以使输出电压为2倍的电源供电端BAT的电压。当然,在本申请的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升压单元可以使输出电压为其他倍数的电源供电端BAT的电压,例如1.5倍、3倍、4倍等。
在本实施例中,在第一时间段开关控制单元控制第一开关单元K1导通且第二开关单元K2截止,此时电源110经由电源供电端BAT、第一开关单元K1给第一电容C1充电,由于第一开关单元K1的导通压降(小于0.1V)可以忽略不计,第一电容C1上的电压被充电至与电源110电压相同,假定电源110电压为Vbat,在第二时间段开关控制单元控制第二开关单元K2导通且第一开关单元K1截止,由于第二开关单元K2的导通压降(小于0.1V)可以忽略不计,则第二开关单元K2第二端处的电压为电源110电压,也为Vbat,也即第一电容C1第二端的电压为Vbat,由于第一电容C1上的电压不能突变,从而第一电容C1的第一端处的电势被抬升为Vbat+Vbat,为2Vbat,即为两倍的电源110电压,从而即使电源110为低压电源,低压电源110的电压工作范围为1.5V-3.6V,两倍的Vbat的电压范围为3V-7.2V,即使低压电源110工作在电压工作范围的最低值1.5V,两倍的Vbat为3V,也大于或等于指示灯120的最小正向导通电压,从而指示灯120能正常被低压电源110驱动工作,指示灯120可以在整个低压电源110的工作范围内正常工作。而且,在本实施例中,通过第一开关单元K1控制向第一电容C1充电,由于第一开关单元K1的导通压降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相对二极管不能忽略的导通压降(一般为0.7V),本实施例极大的提升低压电源110可以驱动指示灯120的电压范围,指示灯120在低压电源110的整个工作范围内都能正常工作,且驱动指示灯120发光时亮度较亮,用户的体验较好;再有,本实施例通过第一开关单元K1控制是否向第一电容C1充电以及是否升压驱动指示灯120,第一开关单元K1是可控元件,方便控制。另外,在本申请的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开关单元K1还可以替换为二极管,二极管的阳极与电源供电端电连接,二极管的阴极用于与第一电容C1的第一端电连接,此时当第二开关单元导通时进行升压,当第二开关单元截止时不进行升压,二极管导通。
为了降低能耗,在本实施例中,充电元件为第三开关单元K3,在需要升压时第三开关单元K3与第一开关单元K1同时导通,同时关断截止,在其他情景第三开关单元K3与第一开关单元K1是否导通可以不同步。第三开关单元K3的控制端与开关控制单元电连接,第三开关单元K3的第一端与第一电容C1的第二端、第二开关单元K2的第二端电连接,第三开关单元K3的第二端与电源供电端BAT电连接。在本实施例中,当第一开关单元K1、第三开关单元K3关断截止时,第二开关单元K2导通,此时第三开关单元K3所在的支路不需要消耗能耗,有利于节能。另外,在本申请的其他实施例中,充电元件还可以为电阻,电阻相对第三开关单元K3的方案,在第二开关单元K2导通时电阻所在的支路需要消耗能耗,不利于节约能源。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开关单元K1为PMOS管,第二开关单元K2为PMOS管,第三开关单元K3为NMOS管。但本申请不限于此,在本申请的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开关单元K1还可以为NMOS管,第二开关单元K2为NMOS管,第三开关单元K3为PMOS管。另外,在本申请的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开关单元K1、第二开关单元K2、第三开关单元K3的开关类型可以相同,也可以不相同。另外,在本申请的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开关单元K1、第二开关单元K2、第三开关单元K3还可以为其他场效应管。
为了驱动第一开关单元K1,在本实施例中,开关控制单元包括第一驱动单元210和逻辑控制单元240,第一驱动单元210的输出端与第一开关单元K1的控制端电连接,第一驱动单元210的输入端与逻辑控制单元240、第二开关单元K2的控制端或者第三开关单元K3的控制端电连接,在本实施例中以第一驱动单元210的输入端与第二开关单元K2的控制端电连接为例进行说明。
具体的,请结合参见图1、图2和图3,第一驱动单元210包括反相器(反相器也称为非门)211、第一NMOS管NM1、第二NMOS管NM2、第一PMOS管PM1和第二PMOS管PM2,其中,反相器211的输入端与第二开关单元K2的控制端电连接,反相器211的输出端与第一NMOS管NM1的控制端电连接,第一NMOS管NM1的源极与电源接地端GND电连接,第一NMOS管NM1的漏极分别与第一PMOS管PM1的漏极、第二PMOS管PM2的控制端电连接,第一PMOS管PM1的控制端与第二NMOS管NM2的漏极电连接,第一PMOS管PM1的源极与第一电容C1的第一端电连接,第二NMOS的源极与电源接地端GND电连接,第二NMOS的控制端与第二开关单元K2的控制端电连接,第二NMOS管NM2的漏极还与第二PMOS管PM2的漏极电连接,第二PMOS管PM2的源极与第一电容C1的第一端电连接,第二NMOS管NM2的漏极还用于控制第一开关单元K1是否导通。在本实施例中,第二NMOS管NM2的漏极直接与第一开关单元K1的控制端电连接,但本申请不限于此,在本申请的其他实施例中,为了提升驱动能力,第二NMOS管NM2的漏极与第一开关单元K1的控制端之间还可以设置多个反相器211,例如设置2个、4个、6个反相器211,反相器211例如由CMOS管构成。另外,在本申请的其他实施例中,当第一开关单元K1为NMOS管时,此时第一驱动单元210还包括第二升压电路,第二升压电路用于驱动第一开关单元K1导通,第二升压电路升压后的电压大于电源110电压;第二升压电路可以为本领域的常规的升压电路,例如boost升压电路等,在此不再赘述。
为了驱动第二开关单元K2、第三开关单元K3,在本实施例中,请继续结合参见图1、图2和图3,开关控制单元包括第二驱动单元220、第三驱动单元230,第二驱动单元220与第二开关单元K2的控制端电连接,第三驱动单元230与第三开关单元K3的控制端电连接。
具体的,第二驱动单元220包括第三NMOS管NM3和第三PMOS管PM3,其中,第三NMOS管NM3的源极与电源接地端GND电连接,第三NMOS管NM3的控制端与逻辑控制单元240电连接,第三NMOS管NM3的漏极与第三PMOS管PM3的漏极电连接,第三PMOS管PM3的控制端与逻辑控制单元240电连接,第三PMOS管PM3的源极与电源供电端BAT电连接,第三NMOS管NM3的漏极还用于控制第二开关单元K2是否导通。在本实施例中,第三NMOS管NM3的漏极直接与第二开关单元K2的控制端电连接,但本申请不限于此,在本申请的其他实施例中,为了提升驱动能力,第三NMOS管NM3的漏极与第二开关单元K2的控制端之间还可以设置多个反相器211,例如设置2个、4个、6个反相器211。
在本实施例中,第三驱动单元230包括第四NMOS管NM4和第四PMOS管PM4,其中,第四NMOS管NM4的源极与电源接地端GND电连接,第四NMOS管NM4的控制端与逻辑控制单元240电连接,第四NMOS管NM4的漏极与第四PMOS管PM4的漏极电连接,第四PMOS管PM4的控制端与逻辑控制单元240电连接,第四PMOS管PM4的源极与电源供电端BAT电连接,第四NMOS管NM4的漏极用于控制第三开关单元K3是否导通。在本实施例中,第四NMOS管NM4的漏极直接与第三开关单元K3的控制端电连接,但本申请不限于此,在本申请的其他实施例中,为了提升驱动能力,第四NMOS管NM4的漏极与第三开关单元K3的控制端之间还可以设置多个反相器211,例如设置2个、4个、6个反相器211。
在本实施例中,逻辑控制单元240包括第一逻辑门241和第二逻辑门242。第一逻辑门241包括第一输入端、第二输入端、第三输入端,第一逻辑门241的第一输入端接入时钟信号CLK,第一逻辑门241的第二输入端接入使能信号,第一逻辑门241的第三输入端与第三开关单元K3的控制端电连接。第二逻辑门242包括第一输入端、第二输入端,第二逻辑门242的第一输入端与第二开关单元K2的控制端电连接,第二逻辑门242的第二输入端接入时钟信号CLK。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逻辑门241为或非门,第二逻辑门242为与非门。在本实施例中,当使能信号为高电平时,此时第一开关单元K1常导通,第二开关单元K2常关闭截止,此时指示灯120不会被点亮,当使能信号为低电平时,此时第一开关单元K1、第三开关单元K3、第二开关单元K2受时钟信号CLK控制。而且,由于第一逻辑门241的第三输入端与第三开关单元K3的控制端电连接,第二逻辑门242的第一输入端与第二开关单元K2的控制端电连接,从而第二开关单元K2、第三开关单元K3不会同时导通,两者一个导通,另外一个会关断截止。另外,在本申请的其他实施例中,第一逻辑门241还可以是其他逻辑门电路,可以实现或非门的效果,第二逻辑门242也可以是其他逻辑门电路,可以实现与非门的效果。在本实施例中,时钟信号CLK为周期性的脉冲信号,时钟信号CLK的一个周期包括第一时间段和第二时间段,在第一时间段时钟信号处于高电平,在第二时间段时钟信号处于低电平,时钟信号CLK的频率大于或等于50Hz,时钟信号CLK的周期也即为第一电容C1的充放电周期,当指示灯120需要被点亮时也为指示灯120的点亮周期,设置这么高的频率,能够避免人眼分辨出指示灯120的闪烁。
在本实施例中,系统控制电路还包括时钟信号产生单元和灯亮控制单元250,灯亮控制单元250用于控制指示灯120是否发光,时钟信号产生单元用于产生时钟信号,时钟信号产生单元的使能端与灯亮控制单元250电连接,当灯亮控制单元250用于控制指示灯120点亮时灯亮控制单元250控制时钟信号产生单元工作以产生时钟信号,当灯亮控制单元250用于控制指示灯120熄灭时灯亮控制单元250控制时钟信号产生单元停止工作,这样设置有利于降低时钟信号产生单元的功耗。
为了有效控制指示灯120是否点亮,防止指示灯120在不需要点亮的时候被点亮,在本实施例中,请继续参见图1-图3,系统控制电路200还包括第一MOS管M0,第一MOS管M0与指示灯120串联,在本实施例中,第一MOS管M0的第二端与指示灯120的第二端经由限流电阻Rx电连接,第一MOS管M0的第一端与电源接地端GND电连接,第一MOS管M0的控制端受灯亮控制单元250的控制,灯亮控制单元250用于控制第一MOS管M0是否导通,只有在第一MOS管M0导通时指示灯120才能发光,只有在需要指示灯120被点亮时灯亮控制单元250才会控制第一MOS管M0导通。另外,在本申请的其他实施例中,指示灯120、第一MOS管M0所在的支路上还可以不设有限流电阻Rx。另外,在本申请的其他实施例中,请结合参见图4和图5,第一MOS管M0还可以位于指示灯120与第一开关单元K1的第二端之间,具体的,第一MOS管M0的第一端与第一开关单元K1的第一端电连接,第一MOS管M0的第二端经由限流电阻Rx与指示灯120的第一端电连接,指示灯120的第二端与电源接地端GND电连接,第一MOS管M0的控制端与灯亮控制单元250电连接,在此处,第一MOS管M0为PMOS管,第一MOS管M0作为开关元件使用,其导通时工作在MOS管的线性区。另外,在本申请的其他实施例中,第一MOS管M0还可以包含于电流源中,此时电流源与指示灯120串联,电流源的控制端与灯亮控制单元250电连接,灯亮控制单元250控制电流源是否工作,只有在电流源工作时第一MOS管M0才导通,指示灯120才能被点亮,灯亮控制单元250控制电流源不工作时,第一MOS管M0关断截止,指示灯120不会发光,此时,第一MOS管导通时工作在MOS管的饱和区。另外,在本申请的其他实施例中,第一MOS管M0、指示灯120所在的支路上还可以不设有限流电阻Rx。
请继续参见图3,在本实施例中,灯亮控制单元250用于输出使能信号,也即灯亮控制单元250与第一逻辑门241的第二输入端电连接,当指示灯120不需要点亮时,此时灯亮控制单元250控制第一MOS管M0关断截止,同时,灯亮控制单元250输出高电平的使能信号,第一开关单元K1、第三开关单元K3常导通,第二开关单元K2常截止,从而,第一电容C1进行充电,此时即使第一MOS管M0误导通指示灯120也不会被点亮,形成双重防止指示灯120误点亮的机制。当需要点亮指示灯120时,此时灯亮控制单元250控制第一MOS管M0导通,同时灯亮控制单元250输出低电平的使能信号,从而第一电容C1的充放电受时钟信号周期性的控制,从而指示灯120周期性的亮暗。在本实施例中,第一MOS管M0可以为NMOS管或者PMOS管,在本实施例中为NMOS管,第一MOS管M0的第一端为源极,第一MOS管M0的第二端为漏极。而且,为了控制流过指示灯120的电流大小,第一MOS管M0、指示灯120所在的支路上还串联有限流电阻Rx,限流电阻Rx可以位于第一MOS管M0、指示灯120之间,限流电阻Rx还可以位于指示灯120与第一电容C1的第一端之间,限流电阻Rx还可以位于第一MOS管M0与电源接地端GND之间。
在本实施例中,系统控制电路200还包括状态检测单元(图中未示意),状态检测单元例如为吸烟检测单元、充电检测单元等与指示灯120是否需要被点亮相关的单元,当为吸烟检测单元时,吸烟检测单元与咪头或者MEMS传感器等气流传感器140电连接。状态检测单元与灯亮控制单元250电连接,当状态检测单元检测到用户抽吸电子雾化装置或者电子雾化装置充电等状态时,状态检测单元输出信号给灯亮控制单元250,灯亮控制单元250输出信号给第一MOS管M0、逻辑控制单元240,从而控制指示灯120点亮,也即灯亮控制单元250通过接收状态检测单元的输出信号,用于控制指示灯120是否点亮。
在本实施例中,请结合参见图1-图3,系统控制电路200位于同一个芯片上,电源供电端BAT为电源供电引脚,电源接地端GND为电源接地引脚,该芯片还包括第一发光引脚FG1、第二发光引脚FG2、第三发光引脚FG3,其中,第一发光引脚FG1用于与第一电容C1的第一端、指示灯120的第一端电连接,第二发光引脚FG2用于与第一电容C1的第二端电连接,第三发光引脚FG3用于与指示灯120的第二端、第一MOS管M0电连接。在本实施例中,该芯片还包括气流检测引脚SW和雾化引脚AT,气流检测引脚SW与气流检测元件电连接,气流检测元件例如为气流传感器140,气流传感器140例如为电容咪头、开关咪头、MEMS传感器等,气流检测引脚SW与状态检测单元电连接,通过状态检测单元、气流传感器140就可以检测电子雾化装置是否被抽吸,雾化引脚AT用于与发热丝130电连接。另外,在本申请的其他实施例中,该芯片上还可以集成第一电容C1,此时不用设置第二发光引脚FG2。另外,在本申请的其他实施例中,该芯片还可以集成气流传感器140,也即气流传感器140与系统控制电路200位于同一个芯片上。另外,在本申请的其他实施例中,请参见图4和图5,该芯片还包括第一发光引脚FG1、第二发光引脚FG2、第三发光引脚FG3,其中,第一发光引脚FG1用于与第一电容C1的第一端、第一MOS管M0的第一端电连接,第二发光引脚FG2用于与第一电容C1的第二端电连接,第三发光引脚FG3用于与第一MOS管M0的第二端、指示灯120的第一端电连接,指示灯120的第二端与电源接地引脚GND电连接。
另外,在本申请的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发光引脚FG1和电源接地端GND之间还可以设置稳压电容,稳压电容用于使指示灯120点亮时发光比较稳定,不会忽暗忽亮。
另外,在本申请的其他实施例中,请参见图6,开关控制单元还可以不包括第二驱动单元和第三驱动单元,第二开关单元的控制端、第三开关单元的控制端均与逻辑控制单元电连接。其中,逻辑控制单元包括或门243,其中,或门243的第一输入端接入时钟信号CLK,或门243的第二输入端接入使能信号,或门243的输出端分别与第一驱动单元、第二开关单元K2的控制端、第三开关单元K3的控制端电连接。
一般说来,由于低压电源110的电压范围比较大,当低压电源110的电压比较高时,例如低压电源110的电压高于3V时,当第一电容C1充电后,开关控制单元控制第二开关单元K2导通且第一开关单元K1、第三开关单元K3截止时,此时第一开关单元K1的第二端处的电压为2倍的电源110电压,高于6V,而当开关控制单元控制第一开关单元K1准备导通时,由于第一开关单元K1的控制端快速降为0V,第一开关单元K1导通需要一定的时间,且第一电容C1的存在,第一开关单元K1还未导通,此时第一开关单元K1的控制端与其第二端的电压高于6V。一般为了降低成本,第一开关单元K1通过小于或等于6V的低压工艺制作,低压工艺制作的第一开关元件其承压能力低于6V,当承受的电压高于6V时其可靠性会降低,从而导致第一开关单元K1在开启导通过程中,第一开关单元K1的控制端与其第二端的电压跨度比较大高于6V时,可能导致第一开关单元K1损坏。在本申请的其他实施例中,当第一开关单元K1为NMOS时,第一开关单元K1一般接0V电压关断第一开关单元K1,此后当第一开关单元K1的第二端被抬升为2倍电源110电压时,第一开关单元K1的控制端与其第二端的电压跨度比较大,同样可能导致第一开关单元K1损坏。而且,在第一开关单元K1关断时,会出现电压尖峰,如果低压电源110的电压比较高时并通过第一电容C1升压,会对电压尖峰也升压,由于电源110的电压较高,升压后导致电压尖峰会更高,电压尖峰可能超过9V,容易导致第一开关单元K1、指示灯120损坏。另外,当使用普通电源110或者低压电源110的电压较高时,此时还是进行升压,升压会降低效率且降低能效,而且升压更容易导致第一开关单元K1损坏或者其他元件损坏。为了解决该问题,本申请提供第二实施例。
第二实施例
请参阅图7,图7是本申请第二实施例的系统控制电路200的电路模块图,本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相似,因此本实施例未描述的部分可以参照第一实施例,本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的主要不同点为还包括电压判断单元。
请参见图7,在本实施例中,系统控制电路200还包括电压判断单元260,电压判断单元260与第一MOS管M0的第一端、第二端电连接,以用于获得第一MOS管M0的第一端的电压、第二端的电压,在本实施例中,电压判断单元260可以包括一个输入端或者两个输入端,当包括一个输入端时,该输入端均与第一MOS管M0的第一端、第二端电连接,通过分时可以获得第一MOS管M0的第一端、第二端的电压,其后可以获得电压差;当包括两个输入端时,两个输入端对应与第一端、第二端电连接,从而可以获得第一MOS管M0的第一端的电压、第二端的电压,进而电压判断单元260可以获得电压差。当第一MOS管M0导通时电压判断单元260用于判断电压差是否大于或等于第一参考电压,电压差为第一MOS管M0第一端与第二端之间的电压差Vdv,也可以与第一MOS管M0第一端、第二端之间的电压差Vdv成比例,也即为K*Vdv,其中,K为小于1的正数。当电压判断单元260判断电压差大于或等于第一参考电压时系统控制电路200工作在第一模式,当电压判断单元260判断电压差小于第一参考电压时系统控制电路200工作在第二模式。在本实施例中,在第一模式电源供电端BAT的电压直接用于驱动指示灯120,此时不进行升压,在第二模式电源供电端BAT的电压被升压后用于驱动指示灯120。
在本实施例中,请结合参见图7、图8,电压判断单元260包括电压比较单元261,电压比较单元261的第一输入端与第一MOS管M0的第一端电连接,电压比较单元261的第二输入端与第一MOS管M0的第二端电连接,电压比较单元261获得第一输入端、第二输入端的电压后经过减法计算获得电压差,然后与内部预设的第一参考电压进行比较,电压比较单元261判断电压差大于或等于第一参考电压时系统控制电路200工作在第一模式,当电压比较单元261判断电压差小于第一参考电压时系统控制电路200工作在第二模式。
当灯亮控制单元250控制指示灯120点亮时,一般说来,当电源供电端BAT的电压比较大时,例如大于或等于3V时,此时指示灯120会导通,指示灯120会被驱动点亮,指示灯120、第一MOS管M0所在的线路上存在电流,此时第一MOS管M0上的电压差会大于或等于第一参考电压;当电源供电端BAT的电压比较小时,例如小于3V时,此时电源供电端BAT的电压没法驱动指示灯120,指示灯120不会被驱动导通,指示灯120是断开的,从而第一MOS管M0导通时其第一端、第二端的电压相等或者差异会比较小,第一MOS管M0的电压差会小于第一参考电压,本实施例通过该特性来判断电源提供的电压是否可以驱动指示灯120。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参考电压的范围一般为80mV-150mV,例如为80mV、90mV、100mV、110mV、120mV、130mV、140mV、150mV等,较佳为100mV。
在本实施例中,电压判断单元260还包括触发器262和反相器263,触发器262的第一输入端与电压比较单元261的输出端电连接,触发器262的第二输入端与灯亮控制单元250电连接,触发器262的输出端(例如Q非端)经由反相器263与第一逻辑门241的第四输入端电连接,电压判断单元260能控制第二开关单元保持断开。
具体说来,当电压差较高大于或等于第一参考电压时,电压比较单元261输出第一信号,以使系统控制电路200工作在第一模式,此时触发器262的输出经由反相器输出高电平(数字信号1)给第一逻辑门241,第一开关单元K1常导通,第二开关单元K2常关断截止,此时电源供电端BAT的电压直接驱动指示灯120,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开关单元K1包含于第一供电单元,第一供电单元用于使电源供电端BAT的电压驱动指示灯120,不进行升压。当电压差小于第一参考子电压时,电压比较单元261输出第二信号,以使系统控制电路200工作在第二模式,此时触发器262的输出经由反相器输出低电平(数字信号0)给第一逻辑门241,在第一时间段时钟信号为高电平,在此时间段时钟信号控制第一开关单元K1、第三开关单元K3导通,且第二开关单元K2关断截止,第一电容C1进行充电,在第二时间段时钟信号为低电平,在此时间段时钟信号驱动第一开关单元K1、第三开关单元K3关断截止,且第二开关单元K2导通,第一电容C1的第一端的电势被抬升,第一电容C1供电给指示灯120,指示灯120被点亮,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开关单元K1、第二开关单元K2包含于第二供电单元,第二供电单元用于对电源供电端BAT的电压升压,以使升压后的电压驱动指示灯120,在本实施例中,第二供电单元包含第一供电单元。在本实施例中,时钟信号的一个周期包括第一时间段、第二时间段,时钟信号为周期性的脉冲信号,指示灯120跟随时钟信号进行周期性的亮暗,由于时钟信号频率较高,因此人眼分辨不出来指示灯120的亮暗闪烁。在本实施例中,第一信号为低电平(数字信号0),第二信号为高电平(数字信号1)。但本申请不限于此,在本申请的其他实施例中,第一信号为高电平,第二信号为低电平。高电平和低电平可以根据需要增设反相器进行转换。在本实施例中,指示灯120暗可以表示为指示灯120熄灭,也可以表示指示灯120亮度较低,比指示灯120点亮的亮度要低。
在本实施例中,电压比较单元261的第一输入端为同向端,电压比较单元261的第二输入端为反向端,但本申请不限于此,在本申请的其他实施例中,第一输入端还可以为电压比较单元261的反向端,第二输入端为电压比较单元261的同向端。另外,在本申请的其他实施例中,第二供电单元还可以不包括第一供电单元,此时第一供电单元包括第五开关单元,第五开关单元的控制端与开关控制单元电连接,第五开关单元第一端与电源供电端BAT电连接,第五开关单元的第二端用于与指示灯120电连接,开关控制单元包括第五驱动单元,第五驱动单元的输出端与第五开关单元的控制端电连接,第五驱动单元的输入端与逻辑控制单元240、第一驱动单元210、第二驱动单元220或者第三驱动单元230电连接,第五驱动单元的具体电路可以参照第一驱动单元210,在此不再赘述;第二供电单元包括第一升压单元,第一升压单元的第一端与电源供电端BAT电连接,其第二端用于与指示灯120或者第一MOS管M0的第一端电连接,第一升压单元的控制端与开关控制单元电连接,第一升压单元包括第二开关单元K2和第一开关单元K1,其中,第二开关单元K2的第一端、第一开关单元K1的第一端均与电源供电端BAT电连接,第一开关单元K1的第二端用于与第一电容C1的第一端、指示灯120电连接,第一开关单元K1的控制端与开关控制单元电连接,第二开关单元K2的控制端与开关控制单元电连接,其第二端用于与第一电容C1的第二端电连接,其第二端还间接与电源接地端GND电连接。在第二模式,在第一时间段开关控制单元控制第一开关单元K1导通且第二开关单元K2截止以给第一电容C1充电,在第二时间段开关控制单元控制第二开关单元K2导通且第一开关单元K1截止以使第一电容C1的第一端的电势被抬升,用于驱动所述指示灯120,在第二模式第五开关单元保持常截止;在第一模式第一开关单元K1、第二开关单元K2保持常截止,第五开关单元保持常导通。另外,在本申请的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升压单元不限于上面的电路,第一升压单元还可以为boost升压电路等。
在本实施例一个示意性例子中,当灯亮控制单元250控制指示灯120点亮时,首先不进行升压,第一MOS管M0导通,电压比较单元261对第一MOS管M0上的电压差进行判断,当电压比较单元261判断电压差大于或等于第一参考电压时,电压比较单元261输出第一信号给触发器262,当电压比较单元261判断电压差小于第一参考电压时,电压比较单元261输出第二信号给触发器262,在示例中,第一信号为低电平,第二信号为高电平,触发器262的另外一个输入端接收灯亮控制单元250的灯亮信号,灯亮信号为低电平,当触发器262接收到第一信号时,触发器262经由反相器263保持原先的输出(灯亮控制单元250控制灯熄灭时的输出),当触发器262接收到第二信号时,触发器262经由反相器263持续输出第二驱动信号给第一逻辑门241,第二驱动信号为低电平,从而第一逻辑门241受时钟信号的控制,电源供电端BAT的电压被升压后用于驱动指示灯120。当灯亮控制单元250控制指示灯120熄灭时,此时灯亮控制单元250输出熄灭信号给触发器262,熄灭信号为高电平,则触发器262经由反相器263持续输出第一驱动信号给第一逻辑门241,第一驱动信号为高电平,从而第一逻辑门241输出低电平,进而第一开关单元保持导通,第二开关单元保持断开,系统控制电路200工作于第一模式。在本示例中,触发器262为RS触发器262,RS触发器262由或非门构成。在本实施例的其他示意中,RS触发器262还可以由与非门构成,信号对应进行改变。而且,在本实施例中,当电源供电端BAT的电压被升压后用于驱动指示灯120时,此时电压比较单元261由先前输出第二信号变为输出第一信号,由于第一信号为低电平(数字信号0),从而触发器262经由反相器263仍然保持原先的输出,从而电源供电端BAT的电压仍然被升压用于驱动指示灯120,也即仍然工作在第二模式,不会出现又不升压(电源供电端BAT直接驱动)的情况,也即,当灯亮控制单元250控制灯亮时,当电压判断单元260判断需要进行升压后,其后不管电压比较单元261的输出如何,电源供电端BAT一直保持升压,直到灯亮控制单元250控制灯熄灭,其后再次点亮时需要判断是否需要升压。
在另一示例中,当电源供电端BAT的电压由较高变为较低时,先前电压比较单元261是输出第一信号,其后由于电源的消耗,电源供电端BAT的电压会降低,当降低到第一MOS管M0的电压差小于第一参考电压时,此时电压比较单元261输出第二信号,第二信号为高电平,触发器262经由反相器263后输出由高电平变为低电平,从而第一逻辑门241(或非门)受时钟信号的控制,电源供电端BAT的电压被升压后用于驱动指示灯120。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MOS管M0的第一端为源极,第一MOS管M0的第二端为漏极,第一MOS管M0为PMOS管。但本申请不限于此,在本申请的其他实施例中,第一MOS管M0还可以为NMOS管。在本实施例中,第一MOS管M0与灯亮控制单元250电连接,灯亮控制单元250用于控制第一MOS管M0是否导通。
具体而言,在本实施例中,系统控制电路200包括电流源,请结合参见图7-图9,电流源包括第一MOS管M0,电流源还包括第五PMOS管PM5、第六PMOS管PM6、第五NMOS管NM5、恒流源DC,其中,第五PMOS管PM5、第六PMOS管PM6的源极均与第一MOS管M0的源极电连接,第五PMOS管PM5的控制端分别与第一MOS管M0的控制端、第六PMOS管PM6的漏极、第五PMOS管PM5的漏极电连接,第五PMOS管PM5的漏极与第五NMOS管NM5的漏极电连接,第五NMOS管NM5的源极与恒流源DC的一端电连接,恒流源DC的另一端接地,第五NMOS管NM5的控制端、第六PMOS管PM6的控制端均与灯亮控制单元250电连接,通过灯亮控制单元250可以控制第一MOS管M0是否导通。例如,当灯亮控制单元250控制指示灯120熄灭时,此时灯亮控制单元250控制第六PMOS管PM6导通、第五NMOS管NM5关断,从而第五PMOS管PM5、第一MOS管M0关断截止,电流源不工作,当灯亮控制单元250控制指示灯120点亮时,此时灯亮控制单元250控制第六PMOS管PM6关断、第五NMOS管NM5导通,从而第五PMOS管PM5、第一MOS管M0开启导通,电流源正常工作。在本实施例中,第一MOS管M0导通时工作于饱和区。另外,在本申请的其他实施例中,第一MOS管M0可以不作为电流源的部分,第一MOS管M0可以作为开关使用,此时第一MOS管M0工作在线性区。
另外,第一MOS管M0不限于与电源供电端BAT电连接,在本申请的其他实施例中,请参见图10,图10与图8相似,主要区别为第一MOS管M0的第一端与电源接地端电连接,第一MOS管M0的第二端与指示灯120串联,其功能和作用与前面相似,在此不再赘述。在一个示意性例子中,当灯亮控制单元250控制指示灯120点亮时,灯亮控制单元250控制第一MOS管M0导通,电压比较单元261对第一MOS管M0上的电压差进行判断,当电压比较单元261判断电压差大于或等于第一参考电压时,电压比较单元261输出第一信号给触发器262,当电压比较单元261判断电压差小于第一参考电压时,电压比较单元261输出第二信号给触发器262,在示例中,第一信号为低电平(数字信号0),第二信号为高电平(数字信号1),触发器262的另外一个输入端接收灯亮控制单元250的灯亮信号,灯亮信号为低电平(数字信号0),当触发器262接收到第一信号时,触发器262经由反相器263保持原先的输出(灯亮控制单元250控制灯灭时的输出,即为第一驱动信号),当触发器262接收到第二信号时,触发器262经由反相器263持续输出第二驱动信号给或非门(第一逻辑门241),第二驱动信号为低电平(数字信号0),从而或非门受时钟信号的控制,电源供电端BAT的电压被升压后用于驱动指示灯120。当灯亮控制单元250控制指示灯120熄灭时,此时灯亮控制单元250输出熄灭信号给触发器262,熄灭信号为高电平(数字信号1),则触发器262经由反相器263持续输出第一驱动信号给或非门,第一驱动信号为高电平(数字信号1),从而或非门的输出为低电平,进而第一开关单元保持断开,第二开关单元保持导通。在本示例中,触发器262为RS触发器262,RS触发器262由或非门构成。在本实施例的其他示意中,RS触发器262还可以由与非门构成,信号对应进行改变。而且,在本实施例中,当电源供电端BAT的电压被升压后用于驱动指示灯120时,此时电压比较单元261由先前输出第二信号变为输出第一信号,由于第一信号为低电平,从而触发器262经由反相器263后仍然保持原先的输出(数字0信号),从而电源供电端BAT的电压仍然被升压用于驱动指示灯120,不会出现又不升压的情况,也即,当灯亮控制单元250控制灯亮时,当电压判断单元260判断需要进行升压后,其后不管电压比较单元261的输出如何,电源供电端BAT一直保持升压,直到灯亮控制单元250控制灯熄灭。
在本实施例中,在第一模式时钟信号产生单元停止工作,这样设置有利于降低时钟信号产生单元的功耗。
本实施例增设电压判断单元260,具有如下优点:
1、当电源110电压比较大时,此时电源110电压足够驱动指示灯120,且亮度比较亮,此时电压判断单元260判断电压差大于或等于第一参考电压,则电压判断单元260控制系统控制电路200工作在第一模式,在第一模式指示灯120通过电源供电端BAT的电压直接驱动,不需要升压,有利于提升电源110的能源利用率。而且,当电源110电压比较低时,此时电压判断单元260判断电压差小于第一参考电压,则电压判断单元260控制系统控制电路200工作在第二模式,在第二模式电源供电端BAT的电压被抬升后用于驱动指示灯120,从而即使电源110电压比较低也可以进行升压后正常点亮指示灯120,亮度比较亮,有利于指示灯120的正常使用,不会出现指示灯120使用过程中越来越暗的问题。
2、本实施例的电子雾化装置的电源提供的供电电压范围包括1.5V-5V,例如电源提供的供电电压范围为1.5V-3.6V、2.5V-4.2V或3V-5V等,也即电源既可以使用低压电源110,也可以使用普通电源110,也即电源110可以混用,方便电子雾化装置的组装,而且不需要根据不同的电源110设置对应的系统控制电路200,本实施例的系统控制电路200为通用的,可以提升系统控制电路200的市场竞争力。当电子雾化装置使用普通电源110且电压不太低时,此时电压判断单元260判断第一MOS管M0上的电压差大于第一参考电压,则电压判断单元260控制系统控制电路200工作在第一模式,在第一模式指示灯120通过电源供电端BAT的电压直接驱动,此时指示灯120通过电源110直接驱动,不需要升压;当电子雾化装置使用低压电源110且电压不太高时,此时电压判断单元260判断电压差小于第一参考电压,则电压判断单元260控制系统控制电路200工作在第二模式,在第二模式电源供电端BAT的电压被升压后用于驱动指示灯120点亮,且亮度跟使用普通电源110的亮度差不多。从而本实施例的电子雾化装置两种规格的电源110均能使用,不论使用哪种电源110电子雾化装置也不会损坏,指示灯120也能正常工作。
3、本实施例的电压比较单元261的输出端与触发器262电连接,在第二模式进行升压后,由于触发器262的存在,升压可以保持,不会出现升压后电压比较单元261判断电压差大于或等于第一参考电压导致又回到第一模式的问题,从而可以避免第二模式、第一模式来回切换造成指示灯120亮暗闪烁的问题。
4、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开关单元K1为MOS管,MOS管一般是使用小于或等于6V的低压工艺制程(高压工艺成本较高),这样有利于降低成本,低压工艺制程制作的MOS管其耐压值比较低,当电源110电压比较高时,如果还是进行升压,例如升压到两倍的电源110电压,则在有的时间段或者时刻第一开关单元K1的控制端、第二端之间承受的电压会比较大,超过MOS管的极限参数,可能导致第一开关单元K1损坏。本实施例通过设置电压判断单元260,当电压差比较高大于或等于第一参考电压时不进行升压,当电压差比较低小于第一参考电压时进行升压,升压后的电压(一般低于6V)也低于MOS管的耐压值,从而第一开关单元K1的两个端子不会承受比较大的电压,第一开关单元K1不容易损坏,可靠性不会降低,同时也可以正常驱动指示灯120。而且,第一开关单元K1关断时承受的电压尖峰也会比较小,第一开关单元K1、指示灯120不容易损坏。
应当理解的是,在本文中提及的“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申请后,将容易想到本申请的其它实施方案。本申请旨在涵盖本申请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申请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申请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申请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下面的权利要求指出。
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它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对于装置实施例而言,由于其与方法实施例基本相似,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申请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申请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申请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申请所涵盖的范围。

Claims (18)

1.一种用于驱动指示灯的系统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
电源供电端、电源接地端,所述电源供电端、电源接地端用于对应与电源的正、负极电连接;
第一MOS管,其第一端与电源供电端或者电源接地端电连接,其第二端用于与指示灯串联;
电压判断单元,其与第一MOS管的第一端、第二端电连接以用于获得第一端的电压、第二端的电压,当所述第一MOS管导通时所述电压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第一端和第二端的电压差是否大于或等于第一参考电压,当电压判断单元判断所述电压差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参考电压时所述系统控制电路工作在第一模式,当所述电压判断单元判断所述电压差小于所述第一参考电压时所述系统控制电路工作在第二模式;
其中,在第一模式所述电源供电端的电压直接用于驱动指示灯,在第二模式所述电源供电端的电压被升压后用于驱动指示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压判断单元包括电压比较单元,所述电压比较单元的第一输入端与第一MOS管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电压比较单元的第二输入端与第一MOS管第二端电连接,所述电压比较单元通过第一输入端、第二输入端获得所述第一MOS管两端的电压,当所述电压差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参考电压时所述电压比较单元输出第一信号以使所述系统控制电路工作在第一模式,当所述电压差小于所述第一参考电压时所述电压比较单元输出第二信号以使所述系统控制电路工作在第二模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压判断单元还包括触发器,所述触发器与所述电压比较单元的输出端电连接,当所述触发器接收到第二信号时所述触发器输出第二驱动信号,以使所述系统电路工作在第二模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系统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当所述触发器接收到所述电压比较单元的信号由第二信号转为第一信号时,所述触发器继续输出第二驱动信号,以使所述系统电路继续工作在第二模式。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控制电路包括灯亮控制单元和触发器,所述灯亮控制单元用于控制所述指示灯是否发光,所述触发器分别与所述电压比较单元的输出端、灯亮控制单元电连接,当所述灯亮控制单元用于控制指示灯熄灭时所述灯亮控制单元输出熄灭信号给触发器,所述触发器接收到熄灭信号后输送第一驱动信号,以使所述系统电路工作在第一模式。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控制电路包括灯亮控制单元和触发器,所述灯亮控制单元用于控制所述指示灯是否发光,所述触发器分别与所述电压比较单元的输出端、灯亮控制单元电连接,所述灯亮控制单元还用于控制第一MOS管是否导通,当所述灯亮控制单元控制第一MOS管导通且所述电压差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参考电压时所述电压比较单元输出第一信号,所述触发器接收到第一信号后所述触发器输出第一驱动信号,以使所述系统电路工作在第一模式。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系统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灯亮控制单元控制第一MOS管导通,当所述电压差由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参考电压变为小于所述第一参考电压时,所述电压比较单元输出第二信号,所述触发器接收到第二信号后输出第二驱动信号,以使所述系统电路工作在第二模式。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控制电路包括电流源和灯亮控制单元,所述灯亮控制单元用于控制所述指示灯是否发光,所述电流源包括所述第一MOS管,所述灯亮控制单元控制所述电流源是否工作;或者,
所述系统控制电路包括灯亮控制单元,所述灯亮控制单元用于控制所述指示灯是否发光,所述第一MOS管为开关管,所述第一MOS管的控制端与所述灯亮控制单元电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意一项所述的系统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控制电路包括:
第一供电单元,其第一端与电源供电端电连接,其第二端用于与指示灯或者第一MOS管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一供电单元用于使电源供电端的电压驱动指示灯;
第二供电单元,其第一端与电源供电端电连接,其第二端用于与指示灯或者第一MOS管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二供电单元用于对电源供电端的电压升压;
在第一模式所述第一供电单元工作以使电源供电端的电压驱动指示灯,在第二模式所述第二供电单元工作以使电源供电端的电压升压,用于驱动指示灯。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系统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供电单元包括所述第一供电单元;
所述系统控制电路还包括第一驱动单元、第二驱动单元、第三开关单元、第三驱动单元、逻辑控制单元;
所述第一供电单元包括第一开关单元,所述第一开关单元的控制端与所述第一驱动单元电连接,其第一端与电源供电端电连接,其第二端用于与第一电容的第一端电连接,其第二端还用于与第一MOS管的第一端或者指示灯电连接;
所述第二供电单元包括第二开关单元,其控制端与所述第二驱动单元电连接,其第一端与所述电源供电端电连接,其第二端用于与第一电容的第二端电连接,其第二端经由第三开关单元与所述电源接地端电连接;
所述第一开关单元包括PMOS管,所述第一驱动单元包括反相器、第一NMOS管、第二NMOS管、第一PMOS管和第二PMOS管,其中,所述反相器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二开关单元的控制端或者所述逻辑控制单元电连接,所述反相器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NMOS管的控制端电连接,所述第一NMOS管的源极与电源接地端电连接,其漏极分别与第一PMOS管的漏极、第二PMOS管的控制端电连接,第一PMOS管的控制端与所述第二NMOS管的漏极电连接,第一PMOS管的源极与第一开关单元的第二端电连接,第二NMOS的源极与电源接地端电连接,第二NMOS的控制端与所述第二开关单元的控制端或者所述逻辑控制单元电连接,第二NMOS管的漏极还与第二PMOS管的漏极电连接,第二PMOS管的源极与第一开关单元的第二端电连接,第二NMOS管的漏极还用于控制第一开关单元是否导通;
所述第二开关单元包括PMOS管,所述第二驱动单元包括第三NMOS管和第三PMOS管,其中,所述第三NMOS管的源极与电源接地端电连接,所述第三NMOS管的控制端、所述第三PMOS管的控制端均与所述逻辑控制单元电连接,所述第三NMOS管的漏极与第三PMOS管的漏极电连接,所述第三PMOS管的源极与电源供电端电连接,所述第三NMOS管的漏极还用于控制所述第二开关单元是否导通;
所述第三开关单元的控制端与所述第三驱动单元电连接,其第一端与所述第二开关单元的第二端电连接,其第二端与所述电源接地端电连接;
所述第三开关单元包括NMOS管,所述第三驱动单元包括第四NMOS管和第四PMOS管,其中,所述第四NMOS管的源极与电源接地端电连接,所述第四NMOS管的控制端、所述第四PMOS管的控制端均与逻辑控制单元电连接,所述第四NMOS管的漏极与第四PMOS管的漏极电连接,所述第四PMOS管的源极与电源供电端电连接,所述第四NMOS管的漏极还用于控制所述第三开关单元是否导通;
所述逻辑控制单元还与所述电压判断单元电连接;
其中,在第一模式所述逻辑控制单元控制第一开关单元、第三开关单元常导通且所述第二开关单元常截止,在第二模式,在第一时间段所述逻辑控制单元控制第一开关单元、第三开关单元导通且所述第二开关单元截止以给所述第一电容充电,在第二时间段所述逻辑控制单元控制第二开关单元导通且所述第一开关单元、第三开关单元截止以使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端的电势被抬升,用于驱动所述指示灯。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系统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逻辑控制单元还包括第一逻辑门和第二逻辑门,其中,所述第一逻辑门的第一输入端接入时钟信号,其第三输入端与第三开关单元的控制端电连接,其第四输入端与电压判断单元的输出端电连接,其输出端与所述第二驱动单元电连接;所述第二逻辑门的第一输入端与第二开关单元的控制端电连接,其第二输入端接入所述时钟信号,其输出端与所述第三驱动单元电连接。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系统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控制电路还包括灯亮控制单元,所述灯亮控制单元用于控制所述指示灯是否发光,所述灯亮控制单元与所述第一逻辑门的第二输入端电连接以使所述指示灯在不需要点亮时不被升压;
所述第一逻辑门包括或非门,所述第二逻辑门包括与非门。
13.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系统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控制电路还包括开关控制单元,所述开关控制单元与所述电压判断单元电连接,所述开关控制单元分别与所述电源供电端、电源接地端电连接;
所述第一供电单元包括第五开关单元,所述第五开关单元的控制端与所述开关控制单元电连接,其第一端与电源供电端电连接,其第二端用于与指示灯或者所述第一MOS管的第一端电连接;
所述第二供电单元包括第一升压单元,所述第一升压单元的第一端与所述电源供电端电连接,其第二端用于与指示灯或者所述第一MOS管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一升压单元的控制端与所述开关控制单元电连接;
其中,在第一模式所述开关控制单元控制第五开关单元常导通,在第二模式所述开关控制单元控制所述第一升压单元工作,以使电源供电端的电压被抬升,以用于驱动所述指示灯,且所述开关控制单元控制第五开关单元常截止。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系统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升压单元包括第二开元单元和第一开关单元,其中,所述第二开关单元的第一端、所述第一开关单元的第一端均与所述电源供电端电连接,所述第一开关单元的第二端用于与第一电容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一开关单元的控制端与所述开关控制单元电连接,所述第二开关单元的控制端与所述开关控制单元电连接,其第二端用于与第一电容的第二端电连接,其第二端还间接与所述电源接地端电连接;所述系统控制电路还包括第三开关单元,所述第三开关单元的控制端与所述开关控制单元电连接,其第一端用于与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二端电连接,其第二端与所述电源接地端电连接,其中,在第二模式,在第一时间段所述开关控制单元控制第一开关单元、第三开关单元导通且所述第二开关单元截止以给所述第一电容充电,在第二时间段所述开关控制单元控制第二开关单元导通且所述第一开关单元、第三开关单元截止以使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端的电势被抬升,用于驱动所述指示灯;或者,
所述第一升压单元为boost升压电路。
15.根据权利要求1-8任意一项所述的系统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控制电路位于同一个芯片上;或者,
所述第一MOS管的第一端为源极或者漏极之一,所述第一MOS管的第二端为源极或者漏极另外一个;或者,
所述第一参考电压的范围为80mV-150mV。
16.一种指示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如权利要求1-15任意一项所述的系统控制电路;
指示灯,其与所述系统控制电路的第一MOS管串联;
电源,其正、负极对应与所述系统控制电路的电源供电端、电源接地端电连接。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指示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提供的供电电压范围包括1.5V-5V;或者,
所述指示组件还包括第一电容,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端、所述指示灯均与系统控制电路的同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二端间接与电源接地端电连接;或者,
所述电源包括电芯;或者,
所述指示灯包括白色LED灯和/或蓝色LED灯,所述指示灯的最小导通电压大于或等于2.5V。
18.一种电子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如权利要求1-15任意一项所述的系统控制电路或者如权利要求16、17任意一项所述的指示组件。
CN202211074256.8A 2022-06-21 2022-09-02 驱动指示灯的系统控制电路、指示组件及电子雾化装置 Pending CN11560684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074256.8A CN115606849A (zh) 2022-09-02 2022-09-02 驱动指示灯的系统控制电路、指示组件及电子雾化装置
PCT/CN2023/096067 WO2023246413A1 (zh) 2022-06-21 2023-05-24 系统控制电路、指示组件及电子雾化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074256.8A CN115606849A (zh) 2022-09-02 2022-09-02 驱动指示灯的系统控制电路、指示组件及电子雾化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606849A true CN115606849A (zh) 2023-01-17

Family

ID=848594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074256.8A Pending CN115606849A (zh) 2022-06-21 2022-09-02 驱动指示灯的系统控制电路、指示组件及电子雾化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606849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246413A1 (zh) * 2022-06-21 2023-12-28 西安稳先半导体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系统控制电路、指示组件及电子雾化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246413A1 (zh) * 2022-06-21 2023-12-28 西安稳先半导体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系统控制电路、指示组件及电子雾化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906428B2 (ja) Ledモジュール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た照明装置
US20060256050A1 (en) Circuit and method of effectively enhancing drive control of light-emitting diodes
CN111432528B (zh) Led驱动电源及其控制器
EP2608638B1 (en) Lighting device and illumination apparatus including same
TWI713280B (zh) 用於可攜式電子裝置的充電供電電路及可攜式電子裝置
US20130033108A1 (en) Power supply control system and semiconductor integrated circuit
CN115606849A (zh) 驱动指示灯的系统控制电路、指示组件及电子雾化装置
CN115606848A (zh) 驱动指示灯的系统控制电路、指示组件及电子雾化装置
CN115606847A (zh) 驱动指示灯的系统控制电路、指示组件及电子雾化装置
CN115606870B (zh) 驱动指示灯的系统控制电路、指示组件及电子雾化装置
CN115606872A (zh) 驱动指示灯的系统控制电路、指示组件及电子雾化装置
CN115606871A (zh) 驱动指示灯的系统控制电路、指示组件及电子雾化装置
US9660513B2 (en) Switching device
KR101414902B1 (ko) 교류 led 구동회로
JP2020087892A (ja) 負荷制御装置
CN113841336B (zh) 负电压轨
JP4376385B2 (ja) 発光素子駆動回路
JP4715485B2 (ja) Led駆動装置
CN115606873A (zh) 一种系统控制电路、指示组件及电子雾化装置
CN104302036A (zh) 发光控制电路
KR101518554B1 (ko) 다수의 led 모듈을 구동하는 전원 공급 장치와 이를 구비하는 led 조명 장치
JP2005196556A (ja) 定電流回路
JP4899081B2 (ja) 駆動回路
US9287775B2 (en) Power supply device and lighting device
CN113708427A (zh) 用于随身携带式电子装置的充电供电电路及随身携带式电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