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600800A - 企业及区域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系统 - Google Patents

企业及区域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600800A
CN115600800A CN202211197196.9A CN202211197196A CN115600800A CN 115600800 A CN115600800 A CN 115600800A CN 202211197196 A CN202211197196 A CN 202211197196A CN 115600800 A CN115600800 A CN 11560080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isk
enterprise
environmental risk
emergency
modu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197196.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佳琳
张路路
王思
黄秋森
郭锦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SCUT
Original Assignee
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SCUT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SCUT filed Critical 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SCUT
Priority to CN202211197196.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600800A/zh
Publication of CN11560080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60080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6Resources, workflows, human or project management;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planning;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modelling
    • G06Q10/063Operations research, analysis or management
    • G06Q10/0635Risk analysis of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activities

Landscapes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Economics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Game Theory and Decision Science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Marketing (AREA)
  •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风险评估领域,尤其为一种企业及区域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系统,包括信息收集模块:用于收集企业或区域相关信息,开展环境风险识别;数据分析模块:用于根据信息收集模块收集的企业或区域相关信息对风险进行情景分析和差距分析;措施防范模块:用于根据分析的结果提出完善环境风险防控与应急措施的实施计划;反馈提升模块:用于根据每次实施计划后的反馈情况进行措施完善;风险划定模块:用于划定企业或区域环境风险等级。本发明通过对企业及区域突发环境事件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情景分析,根据企业及区域的管理制度等五个方面进行差距分析,并提出应急措施,根据计划实施效果及时进行完善,为企业及区域提供参考,且将伤害降到最低。

Description

企业及区域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风险评估领域,尤其是一种企业及区域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系统。
背景技术
大多数突发环境事件都来源于工业比较集中的地区,不仅破坏严重,而且影响恶劣。当 前以及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国工业集中地区的环境风险防控与应急管理任务十分艰巨。 因此,建立企业区域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系统,做好区域突发环境事件风险管控就显得尤 为重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提出一种企业及区域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 技术中提出的缺陷。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提供一种企业及区域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系统,包括:
信息收集模块:用于收集企业或区域相关信息,开展环境风险识别;
数据分析模块:用于根据信息收集模块收集的企业或区域相关信息对风险进行情景分析 和差距分析;
措施防范模块:用于根据分析的结果提出完善环境风险防控与应急措施的实施计划;
反馈提升模块:用于根据每次实施计划后的反馈情况进行措施完善;
风险划定模块:用于划定企业或区域环境风险等级。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信息收集模块中环境风险识别对象包括:企业或 区域基本信息;周边环境风险受体;涉及环境风险物质和数量;生产工艺;安全生产管理; 环境风险单元及现有环境风险防控与应急措施;现有应急资源。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数据分析模块中情景分析的步骤包括收集国内外 同类企业或相似区域突发环境事件资料;提出所有可能发生突发环境事件情景;每种情景源 强分析;每种情景环境风险物质释放途径、涉及环境风险防控与应急措施、应急资源情况分 析;每种情景可能产生的直接、次生和衍生后果分析。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措施防范模块从环境管理分析管理制度、环境风 险防控与应急措施、环境应急资源、历史经验教训总结和需要整改的短期、中期和长期项目 内容五个方面进行差距分析,并提出需要整改的短期、中期和长期项目内容。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措施防范模块针对数据分析模块中需要整改的短 期、中期和长期项目内容分别制定风险完善实施计划。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反馈提升模块中,完成短期、中期或长期的实施 计划后,根据反馈及时修订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风险划定模块按照企业及区域突发环境事件风险 等级划分方法划定或重新划定企业及区域环境风险等级,并记录等级划定过程。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等级划定过程包括如下步骤:
S1.1;计算所涉及环境风险物质数量与其临界值量比值(Q);
S1.2:逐项计算工艺过程与环境风险控制水平值(M),确定工艺过程与环境风险控制水 平;
S1.3:判断企业周边环境风险受体是否符合环评及批复文件的卫生或大气防护距离要求, 确定环境风险受体类型(E);
S1.4;确定企业或区域环境风险等级,按要求表征级别。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S1.1中比值计算方法如下:
S2.1:当企业之设计一种环境风险物质时,计算该物质的总数量与其临界值,即为Q;
S2.2:当企业存在多种环境风险物质时,则按下式计算物质数量与其临界量比值(Q):
Figure BDA0003870636530000021
式中:q1,q2,…,qn表示每种环境风险物质的最大存在总量;
Q1,Q2,…,Qn表示每种环境风险物质的临界值;
当Q<1时,企业直接评为一般环境风险等级,以Q表示;当Q≥1时,将Q值划分为: 1≤Q<10、10≤Q<100、Q≥100三个等级,分别以Q1、Q2、Q3表示。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等级划定过程中建立环境风险分级矩阵模型进行 企业或区域事故环境风险表征,分级矩阵按环境风险受体类型分别建立矩阵纵向和横向分别 为防控化学物质数量与工艺过程与环境风险控制水平;所述环境风险等级划分为一般环境风 险、较大环境风险和重大环境风险三级,分别用蓝色、黄色和红色标识。
本发明提供的企业及区域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系统,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有:
本发明通过对企业及区域突发环境事件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情景分析,根据企业及区域 的管理制度等五个方面进行差距分析,并提出了应急措施,根据计划实际实施效果反馈及时 进行完善,为企业及区域提供参考,且将伤害降到最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系统框图。
图中各个标记的意义为:100、信息收集模块;110、数据分析模块;120、措施防范模块; 130、反馈提升模块;140、风险划定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施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 合,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 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 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 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参照图1,本发明优选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企业及区域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系统,包括:
信息收集模块100:用于收集企业或区域相关信息,开展环境风险识别;
数据分析模块110:用于根据信息收集模块100收集的企业或区域相关信息对风险进行 情景分析和差距分析;
措施防范模块120:用于根据分析的结果提出完善环境风险防控与应急措施的实施计划;
反馈提升模块130:用于根据每次实施计划后的反馈情况进行措施完善;
风险划定模块140:用于划定企业或区域环境风险等级。
所述信息收集模块100中环境风险识别对象包括:企业或区域基本信息;周边环境风险 受体;涉及环境风险物质和数量;生产工艺;安全生产管理;环境风险单元及现有环境风险 防控与应急措施;现有应急资源。
所述数据分析模块110中情景分析的步骤包括收集国内外同类企业或相似区域突发环境 事件资料;提出所有可能发生突发环境事件情景;每种情景源强分析;每种情景环境风险物 质释放途径、涉及环境风险防控与应急措施、应急资源情况分析;每种情景可能产生的直接、 次生和衍生后果分析。
所述措施防范模块120从环境管理分析管理制度、环境风险防控与应急措施、环境应急 资源、历史经验教训总结和需要整改的短期、中期和长期项目内容五个方面进行差距分析, 并提出需要整改的短期、中期和长期项目内容。
所述措施防范模块120针对数据分析模块110中需要整改的短期、中期和长期项目内容 分别制定风险完善实施计划。
所述反馈提升模块130中,完成短期、中期或长期的实施计划后,根据反馈及时修订突 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所述风险划定模块140按照企业及区域突发环境事件风险等级划分方法划定或重新划定 企业及区域环境风险等级,并记录等级划定过程。
所述等级划定过程包括如下步骤:
S1.1;计算所涉及环境风险物质数量与其临界值量比值(Q);
S1.2:逐项计算工艺过程与环境风险控制水平值(M),确定工艺过程与环境风险控制水 平;
S1.3:判断企业周边环境风险受体是否符合环评及批复文件的卫生或大气防护距离要求, 确定环境风险受体类型(E);
S1.4;确定企业或区域环境风险等级,按要求表征级别。
所述S1.1中比值计算方法如下:
S2.1:当企业之设计一种环境风险物质时,计算该物质的总数量与其临界值,即为Q;
S2.2:当企业存在多种环境风险物质时,则按下式计算物质数量与其临界量比值(Q):
Figure BDA0003870636530000041
式中:q1,q2,…,qn表示每种环境风险物质的最大存在总量;
Q1,Q2,…,Qn表示每种环境风险物质的临界值;
当Q<1时,企业直接评为一般环境风险等级,以Q表示;当Q≥1时,将Q值划分为: 1≤Q<10、10≤Q<100、Q≥100三个等级,分别以Q1、Q2、Q3表示。
所述等级划定过程中建立环境风险分级矩阵模型进行企业或区域事故环境风险表征,分 级矩阵按环境风险受体类型分别建立矩阵纵向和横向分别为防控化学物质数量与工艺过程与 环境风险控制水平;所述环境风险等级划分为一般环境风险、较大环境风险和重大环境风险 三级,分别用蓝色、黄色和红色标识。
本实施例中,以某面粉加工厂环境风险评估为例。
面粉加工厂主要从事面粉的加工。加工厂5Km范围内无自然保护区、农业养殖、特殊生 态系统等,西北侧3km处有水源保护区,主要环境风险为大气环境风险,最近的敏感受体为 北侧5km外规划的大型居住区。企业厂区内除生产车间外,还布置有粮仓、原粮烘干塔房、 毛麦仓、制粉车间、粉仓和成品库等。风险物质主要为运输、加工和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粉尘, 粮仓内逸散的有毒气体和烘干塔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少量SO2、NOX和颗粒物,相应的生产工艺 较为简单。化工厂环保手续齐全,取得安全生产许可。企业安装吸尘罩以及吸尘管道将粉尘 进行回收利用,有害气体包括磷化铝和磷化氢,通过散气后与高锰酸钾反应进行处理;无生 产废水产生;废渣在厂区内已经分类收集并排放。企业建设安装隔音墙且距离居住区较远。 企业目前主要的风险防控措施——截流。企业建立了完善的环境风险管理制度,制定了综合 预案和专项预案,建立了应急指挥部和信息通报流程,并对重点岗位安排专人进行管理,员 工定期进行环境风险应急宣传培训及应急演练。厂内配备有一定的应急设备和防护用品,由 专人管理,且完好可用。
结合企业的风险评估,该企业可能发生的突发环境事件为火灾、爆炸。火灾、爆炸会造 成严重的人员健康影响,应当杜绝此类事件的发生。
企业已经建立了完善的环境风险管理制度和防范措施,涉及需要整改的主要有二氧化硫 和氮氧化物气体的处理,通过石灰—石膏法以及低温脱硝法进行废弃处理;加强员工对有毒 气体的处理的应急处置培训。
通过对企业所有涉及环境风险物质的数量与其临界量比值(Q)、工艺过程与环境风险控 制水平(M)、企业环境风险受体(E)的矩阵分析,企业风险等级为一般环境风险,使用蓝 色标识。
企业成立了EHS应变小组即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救援组织机构,负责组织实施突发环境事 件应急处置工作。该机构应急指挥部位于办公楼内,按照突发环境事件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 紧急程度和发展势态,将事故预警分为一级、二级、三级预警。一旦发生异常情况,立即通 知相关管理人员和应急指挥组,启动相应的预警。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 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 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 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 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 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 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 的其他实施方式。

Claims (8)

1.一种企业及区域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信息收集模块(100):用于收集企业或区域相关信息,开展环境风险识别;
数据分析模块(110):用于根据信息收集模块(100)收集的企业或区域相关信息对风险进行情景分析和差距分析;
措施防范模块(120):用于根据分析的结果提出完善环境风险防控与应急措施的实施计划;
反馈提升模块(130):用于根据每次实施计划后的反馈情况进行措施完善;
风险划定模块(140):用于划定企业或区域环境风险等级;
所述风险划定模块(140)按照企业及区域突发环境事件风险等级划分方法划定或重新划定企业及区域环境风险等级,并记录等级划定过程;
所述等级划定过程包括如下步骤:
S1.1;计算所涉及环境风险物质数量与其临界值量比值(Q);
S1.2:逐项计算工艺过程与环境风险控制水平值(M),确定工艺过程与环境风险控制水平;
S1.3:判断企业周边环境风险受体是否符合环评及批复文件的卫生或大气防护距离要求,确定环境风险受体类型(E);
S1.4;确定企业或区域环境风险等级,按要求表征级别。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企业及区域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信息收集模块(100)中环境风险识别对象包括:企业或区域基本信息;周边环境风险受体;涉及环境风险物质和数量;生产工艺;安全生产管理;环境风险单元及现有环境风险防控与应急措施;现有应急资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企业及区域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分析模块(110)中情景分析的步骤包括收集国内外同类企业或相似区域突发环境事件资料;提出所有可能发生突发环境事件情景;每种情景源强分析;每种情景环境风险物质释放途径、涉及环境风险防控与应急措施、应急资源情况分析;每种情景可能产生的直接、次生和衍生后果分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企业及区域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分析模块(110)从环境管理分析管理制度、环境风险防控与应急措施、环境应急资源、历史经验教训总结和需要整改的短期、中期和长期项目内容五个方面进行差距分析,并提出需要整改的短期、中期和长期项目内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企业及区域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措施防范模块(120)针对数据分析模块(110)中需要整改的短期、中期和长期项目内容分别制定风险完善实施计划。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企业及区域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反馈提升模块(130)中,完成短期、中期或长期的实施计划后,根据反馈及时修订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企业及区域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S1.1中比值计算方法如下:
S2.1:当企业之设计一种环境风险物质时,计算该物质的总数量与其临界值,即为Q;
S2.2:当企业存在多种环境风险物质时,则按下式计算物质数量与其临界量比值(Q):
Figure FDA0003870636520000021
式中:q1,q2,…,qn表示每种环境风险物质的最大存在总量;
Q1,Q2,…,Qn表示每种环境风险物质的临界值;
当Q<1时,企业直接评为一般环境风险等级,以Q表示;当Q≥1时,将Q值划分为:1≤Q<10、10≤Q<100、Q≥100三个等级,分别以Q1、Q2、Q3表示。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企业及区域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等级划定过程中建立环境风险分级矩阵模型进行企业或区域事故环境风险表征,分级矩阵按环境风险受体类型分别建立矩阵纵向和横向分别为防控化学物质数量与工艺过程与环境风险控制水平;所述环境风险等级划分为一般环境风险、较大环境风险和重大环境风险三级,分别用蓝色、黄色和红色标识。
CN202211197196.9A 2022-09-29 2022-09-29 企业及区域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系统 Pending CN11560080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197196.9A CN115600800A (zh) 2022-09-29 2022-09-29 企业及区域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197196.9A CN115600800A (zh) 2022-09-29 2022-09-29 企业及区域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600800A true CN115600800A (zh) 2023-01-13

Family

ID=848441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197196.9A Pending CN115600800A (zh) 2022-09-29 2022-09-29 企业及区域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600800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935607A (zh) * 2023-09-18 2023-10-24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区域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展板装置及系统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935607A (zh) * 2023-09-18 2023-10-24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区域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展板装置及系统
CN116935607B (zh) * 2023-09-18 2024-02-09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区域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展板装置及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Zhang et al. Root causes of coal mine accidents: Characteristics of safety culture deficiencies based on accident statistics
Li et al. Identifying coal mine safety production risk factors by employing text mining and Bayesian network techniques
Zhou et al. Overview and analysis of safety management studies in the construction industry
CN111414581B (zh) 一种基于改进的lec风险隐患双重预防体系构建方法
CN108490889B (zh) 基于te模型的智能工厂安全大数据数据源发生方法及装置
CN112966903A (zh) 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风险监测预警系统及方法
Tong et al. Characteristic analysis of unsafe behavior by coal miners: multi-dimensional description of the pan-scene data
CN113515720B (zh) 一种危险化学品企业重大安全风险辨识与评估方法
CN108898314A (zh) 一种基于bim和质量多源信息融合施工风险评估方法
CN106251240A (zh) 基于大数据的输电网络预警方法
CN115600800A (zh) 企业及区域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系统
CN110910031A (zh) 一种建筑施工质量安全在线风险评估系统
CN112819374A (zh) 一种铁路桥梁施工人员风险管理系统与方法
Tong et al. Modified accident causation model for highway construction accidents (ACM-HC)
Ju et al. Fire risk assessment of subway stations based on combination weighting of game theory and topsis method
KR20200121699A (ko) 건설현장 작업자 위치정보를 이용한 작업일보 생성을 통한 안전관리 방법 및 장치
Chen et al. Knowledge graph improved dynamic risk analysis method for behavior-based safety management on a construction site
Guo et al. A BIM-RFID unsafe on-site behavior warning system
CN110544014A (zh) 一种航天安全风险分级分类及深层次原因分析方法与模型
Junjia et al. Identification and analysis of hoisting safety risk factors for IBS construction based on the AcciMap and cases study
Fang et al. Design and Development of Industrial Safety APPs
Fang et al. Desig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AI-assisted Safety System for Hazardous Plant
Ghousi Applying a decision support system for accident analysis by using data mining approach: A case study on one of the Iranian manufactures
Tong et al. An interactive model among potential human risk factors: 331 cases of coal mine roof accidents in China
Wang Safety production supervision of industrial enterprises based on deep learning and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