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594804A - 一种抗絮凝型两性聚羧酸减水剂的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抗絮凝型两性聚羧酸减水剂的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594804A
CN115594804A CN202211399265.4A CN202211399265A CN115594804A CN 115594804 A CN115594804 A CN 115594804A CN 202211399265 A CN202211399265 A CN 202211399265A CN 115594804 A CN115594804 A CN 11559480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ducing agent
mixture
acid
preparation
defloccula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399265.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于浩
荐凯
杨维本
胡凯伟
杨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Bositong New Material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Bositong New Material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Bositong New Materials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Bositong New Material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399265.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594804A/zh
Publication of CN11559480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59480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F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8F283/00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polymerising monomers on to polymers provided for in subclass C08G
    • C08F283/06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polymerising monomers on to polymers provided for in subclass C08G on to polyethers, polyoxymethylenes or polyacetals
    • C08F283/065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polymerising monomers on to polymers provided for in subclass C08G on to polyethers, polyoxymethylenes or polyacetals on to unsaturated polyethers, polyoxymethylenes or polyacetal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4CEMENTS; CONCRETE;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 C04BLIME, MAGNESIA; SLAG; CEMENTS; COMPOSITIONS THEREOF, e.g. MORTARS, CONCRETE OR LIKE BUILDING MATERIALS;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TREATMENT OF NATURAL STONE
    • C04B24/00Use of organic materials as active ingredients for mortars, concrete or artificial stone, e.g. plasticisers
    • C04B24/24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4B24/243Phosphorus-containing polymers
    • C04B24/246Phosphorus-containing polymers containing polyether side chai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4CEMENTS; CONCRETE;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 C04BLIME, MAGNESIA; SLAG; CEMENTS; COMPOSITIONS THEREOF, e.g. MORTARS, CONCRETE OR LIKE BUILDING MATERIALS;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TREATMENT OF NATURAL STONE
    • C04B2103/00Function or property of ingredients for mortars, concrete or artificial stone
    • C04B2103/30Water reducers, plasticisers, air-entrainers, flow improvers
    • C04B2103/302Water reducer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eramic Engineering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Addition Polymer Or Copolymer, Post-Treatments, Or Chemical Modificatio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混凝土外加剂应用领域,公开了一种抗絮凝型两性聚羧酸减水剂的制备方法,包括:步骤1、以不饱和聚醚为大单体,制备混合物A;步骤2、将链转移剂溶解于还原剂中,得混合物B;步骤3、通过旋转蒸发在减压下除去溶剂,得到的淡黄色透明液体;步骤4、制备混合物C;步骤5、将混合物B和混合物C同时滴加到混合物A中,机械搅拌2‑6 h,得到抗絮凝两性减水剂的反应物;步骤6、将反应物倾倒至烧杯中冷却至室温,用NaOH水溶液调节至pH值为6‑8,得到抗絮凝型两性减水剂。本发明将该抗絮凝两性型减水剂用于混凝土中,可以克服因在混凝土中加入含絮凝剂的机制砂后使混凝土流动性降低,坍落度损失过大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抗絮凝型两性聚羧酸减水剂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混凝土外加剂应用领域,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抗絮凝型两性聚羧酸减水剂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聚羧酸高性能减水剂(PCE)是用来提高混凝土工作性最常用的外加剂之一,当PCE加入到混凝土中,PCE的主链迅速吸附在水泥颗粒的表面,侧链伸向混凝土的溶液中,通过主链的静电作用和侧链的空间位阻作用,提高了混凝土的和易性。近几年来,随着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对混凝土的需求量不断增大,但由于天然砂石资源紧张,越来越多的砂石厂家会采用机制砂石。
但是,机制砂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粉尘,这些粉尘混杂在机制砂中严重损害了机制砂的质量。为了除去这些粉尘,需对机制砂进行冲洗,为提高废水周转效率,会向废水中加入絮凝剂,加快泥沙颗粒的沉淀。目前常用的絮凝剂有两大类,一类是聚合氯化铝,这种絮凝剂对混凝土流动性无明显影响,但是会导致砂氯离子含量超标,因此在机制砂生产领域使用较少;另一类是丙烯酰胺阴离子聚合物,这种絮凝剂会导致混凝土粘度过大、流动性差、坍落度损失快等问题,对混凝土施工造成巨大危害。
目前,市场上尚未开发出有效的外加剂能够解决絮凝剂对混凝土不利的影响。因此,研究开发一种新型混凝土外加剂防止絮凝剂影响混凝土质量对机制砂的推广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絮凝剂会导致混凝土粘度过大、流动性差、坍落度损失快等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抗絮凝型两性减水剂的制备方法,用于处理含残留絮凝剂的机制砂所导致的混凝土流动性降低,坍落度损失快等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是一种抗絮凝型两性聚羧酸减水剂的制备方法,该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以不饱和聚醚为大单体,在10-30℃的温度下,在反应器中依次加入不饱和聚醚大单体、氧化剂,通入氮气去除反应器中的空气,得到混合物A,其中氧化剂加入量为不饱和聚醚大单体质量的1-2%,不饱和聚醚大单体为异戊烯醇聚氧乙烯醚,氧化剂为过氧化氢,过硫酸铵,次氯酸钠中的一种或几种。
步骤2、将链转移剂溶解于还原剂中,得到混合物B,其中链转移剂为大单体质量的0.5%-1.5%,所述链转移剂为巯基乙酸,2-巯基丙酸,3-巯基丙酸中的一种几种,还原剂为抗坏血酸,还原剂为大单体质量的1-2%。
步骤3、多磷酸聚合物由丙烯酸羟丙酯、不饱和磷酸酯、酚醛乙酯磷酸酯、多元醇磷酸酯通过聚合反应合成的,在丙烯酸羟丙酯中溶解的不饱和磷酸酯、酚醛乙酯磷酸酯、多元醇磷酸酯添加到250mL的三颈烧瓶中,反应温度为54℃,之后将一定量的对苯磺甲酸,对苯二酚加入反应器中搅拌,反应持续14h,得到的反应物用浓度为10%的NaHCO3溶液和饱和盐水洗涤,最后用无水MgSO4干燥,以去除多余的水,最终得到淡黄色透明的多磷酸聚合物;其中对苯磺甲酸占总磷酸单体质量的1%-2%,对苯二酚占总磷酸单体质量的1%-3%;
步骤4、将不饱和羧酸或酸酐,多磷酸聚合物,阳离子单体溶解并混合,得到混合物C;其中,不饱和羧酸或酸酐为大单体质量的5-10%,所述不饱和羧酸或酸酐为丙烯酸或甲基丙烯酸,阳离子单体为大单体质量的2-3%,所述阳离子单体为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多磷酸聚合物为大单体质量的1-2%。
步骤5、将步骤2得到的混合物B和步骤4得到的混合物C在0.2~0.4MPa大气压的氮气气体中同时滴加到混合物A中,滴加时间为1-3h,在50-80℃下机械搅拌2-6h,得到抗絮凝两性减水剂的反应物;
步骤6、将步骤5所得反应物倾倒至烧杯中冷却至室温,用质量分数为30%NaOH水溶液调节至pH值为6-8,得到抗絮凝型两性减水剂。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提供的抗絮凝型两性减水剂,主链上共聚具有功能性基团的磷酸基团,能使减水剂更容易锚固在水泥颗粒表面,使长侧链更好地发挥空间位阻作用,阳离子基团可以更好的与阴离子聚丙烯酰胺发生静电吸引,使机制砂中的阴离子聚丙烯酰胺失去作用,从而实现抗絮凝的目的;
(2)本发明提供的抗絮凝型两性减水剂结构稳定,水溶性较好,不会对混凝土产生其他不良影响;
(3)本发明提供的抗絮凝型两性减水剂,将该抗絮凝两性型减水剂用于混凝土中,可以克服因在混凝土中加入含絮凝剂的机制砂后使混凝土流动性降低,坍落度损失过大的问题;
(4)本发明的抗絮凝减水剂的制备方法,操作简单,主要原料成本低廉,适合大规模工业化生产,是一种经济的获得高品质的混凝土外加剂的制备方法。
附图说明
图1为添加絮凝剂与未加絮凝剂的水泥净浆流动度对比图。
图2为合成抗絮凝两性减水剂的FTIR光谱图。
图3为合成抗絮凝两性减水剂的经时损失对比图。
图4为自聚合多磷酸聚合物与抗絮凝减水剂性能比较图。
图5为本发明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以图式揭露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为明确说明起见,许多实务上的细节将在以下叙述中一并说明。然而,应了解到,这些实务上的细节不应用以限制本发明。也就是说,在本发明的部分实施方式中,这些实务上的细节是非必要的。
本发明是一种抗絮凝型两性聚羧酸减水剂的制备方法,该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以不饱和聚醚为大单体,在10-30℃的温度下,在反应器中依次加入不饱和聚醚大单体、氧化剂,通入氮气去除反应器中的空气,得到混合物A,其中氧化剂加入量为不饱和聚醚大单体质量的1-2%,不饱和聚醚大单体为异戊烯醇聚氧乙烯醚,氧化剂为过氧化氢,过硫酸铵,次氯酸钠中的一种或几种。
步骤2、将链转移剂溶解于还原剂中,得到混合物B,其中链转移剂为大单体质量的0.5%-1.5%,所述链转移剂为巯基乙酸,2-巯基丙酸,3-巯基丙酸中的一种几种,还原剂为抗坏血酸,还原剂为大单体质量的1-2%。
步骤3、磷酸聚合物由丙烯酸羟丙酯、不饱和磷酸酯、酚醛乙酯磷酸酯、多元醇磷酸酯通过聚合反应合成的,在丙烯酸羟丙酯中溶解的不饱和磷酸酯、酚醛乙酯磷酸酯、多元醇磷酸酯添加到250mL的三颈烧瓶中,反应温度为54℃,之后将一定量的对苯磺甲酸,对苯二酚加入反应器中搅拌,反应持续14h,得到的反应物用浓度为10%的NaHCO3溶液和饱和盐水洗涤,最后用无水MgSO4干燥,以去除多余的水,最终得到淡黄色透明的多磷酸聚合物;其中对苯磺甲酸占总磷酸单体质量的1%-2%,对苯二酚占总磷酸单体质量的1%-3%;
步骤4、将不饱和羧酸或酸酐,多磷酸聚合物,阳离子单体溶解并混合,得到混合物C;其中,不饱和羧酸或酸酐为大单体质量的5-10%,所述不饱和羧酸或酸酐为丙烯酸或甲基丙烯酸,阳离子单体为大单体质量的2-3%,所述阳离子单体为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多磷酸聚合物为大单体质量的1-2%。
步骤5、将步骤2得到的混合物B和步骤4得到的混合物C在0.2~0.4MPa大气压的氮气气体中同时滴加到混合物A中,滴加时间为1-3h,在50-80℃下机械搅拌2-6h,得到抗絮凝两性减水剂的反应物;
步骤6、将步骤5所得反应物倾倒至烧杯中冷却至室温,用质量分数为30%NaOH水溶液调节至pH值为6-8,得到抗絮凝型两性减水剂。
实施例1
在装有电动搅拌器、回流冷凝管和温度计的干燥四颈圆底烧瓶中,在N2气氛下,将平均分子量为2400的100g异戊烯醇聚氧乙烯醚装入烧瓶中,加热至20℃机械搅拌溶解后加入1g过硫酸铵混合,搅拌15min,继续加热升温至30℃。再将5g丙烯酸、1g多磷酸聚合物、2g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溶于30mL去离子水中形成混合溶液,将0.5g巯基乙酸,1g抗坏血酸溶于20mL去离子水中形成混合溶液,用蠕动泵以每分钟一滴的速度分别滴加到烧瓶中,滴加完毕后将温度保持在30℃,继续保温搅拌反应2h,降至室温后将反应物倾倒至烧杯中冷却至室温,用质量分数为30%NaOH水溶液调节至pH值为7。得到外观为无色粘稠状透明液体的抗絮凝减水剂。
实施例2
在装有电动搅拌器、回流冷凝管和温度计的干燥四颈圆底烧瓶中,在N2气氛下,将平均分子量为2400的100g异戊烯醇聚氧乙烯醚装入烧瓶中,加热至25℃机械搅拌溶解后加入1g过硫酸铵混合,搅拌15min,继续加热升温至35℃。再将5g甲基丙烯酸、1g多磷酸聚合物、2g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溶于30mL去离子水中形成混合溶液,将0.5g巯基乙酸,1g抗坏血酸溶于20mL去离子水中形成混合溶液,用蠕动泵以每分钟一滴的速度分别滴加到烧瓶中,滴加完毕后将温度保持在35℃,继续保温搅拌反应2h,降至室温后将反应物倾倒至烧杯中冷却至室温,用质量分数为30%NaOH水溶液调节至pH值为7。得到外观为无色粘稠状透明液体的抗絮凝减水剂。
实施例3
在装有电动搅拌器、回流冷凝管和温度计的干燥四颈圆底烧瓶中,在N2气氛下,将平均分子量为2400的100g异戊烯醇聚氧乙烯醚装入烧瓶中,加热至30℃机械搅拌溶解后加入1.25g过硫酸铵混合,搅拌15min,继续加热升温至40℃。再将5.5g丙烯酸、1.25g多磷酸聚合物、2.25g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溶于30mL去离子水中形成混合溶液,将0.75g巯基乙酸,1.25g抗坏血酸溶于20mL去离子水中形成混合溶液,用蠕动泵以每分钟一滴的速度分别滴加到烧瓶中,滴加完毕后将温度保持在40℃,继续保温搅拌反应2.5h,降至室温后将反应物倾倒至烧杯中冷却至室温,用质量分数为30%NaOH水溶液调节至pH值为7。得到外观为无色粘稠状透明液体的抗絮凝减水剂。
实施例4
在装有电动搅拌器、回流冷凝管和温度计的干燥四颈圆底烧瓶中,在N2气氛下,将平均分子量为2400的100g异戊烯醇聚氧乙烯醚装入烧瓶中,加热至35℃机械搅拌溶解后加入1.25g过硫酸铵混合,搅拌15min,继续加热升温至45℃。再将5.5g甲基丙烯酸、1.25g多磷酸聚合物、2.25g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溶于30mL去离子水中形成混合溶液,将0.75g巯基乙酸,1.25g抗坏血酸溶于20mL去离子水中形成混合溶液,用蠕动泵以每分钟一滴的速度分别滴加到烧瓶中,滴加完毕后将温度保持在45℃,继续保温搅拌反应2.5h,降至室温后将反应物倾倒至烧杯中冷却至室温,用质量分数为30%NaOH水溶液调节至pH值为7。得到外观为无色粘稠状透明液体的抗絮凝减水剂。
实施例5
在装有电动搅拌器、回流冷凝管和温度计的干燥四颈圆底烧瓶中,在N2气氛下,将平均分子量为2400的100g异戊烯醇聚氧乙烯醚装入烧瓶中,加热至40℃机械搅拌溶解后加入1.5g过硫酸铵混合,搅拌15min,继续加热升温至50℃。再将6g丙烯酸、1.5g多磷酸聚合物、2.5g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溶于30mL去离子水中形成混合溶液,将1g巯基乙酸,1.5g抗坏血酸溶于20mL去离子水中形成混合溶液,用蠕动泵以每分钟一滴的速度分别滴加到烧瓶中,滴加完毕后将温度保持在50℃,继续保温搅拌反应3h,降至室温后将反应物倾倒至烧杯中冷却至室温,用质量分数为30%NaOH水溶液调节至pH值为7。得到外观为无色粘稠状透明液体的抗絮凝减水剂。
实施例6
在装有电动搅拌器、回流冷凝管和温度计的干燥四颈圆底烧瓶中,在N2气氛下,将平均分子量为2400的100g异戊烯醇聚氧乙烯醚装入烧瓶中,加热至45℃机械搅拌溶解后加入1.5g过硫酸铵混合,搅拌15min,继续加热升温至55℃。再将6g甲基丙烯酸、1.5g多磷酸聚合物、2.5g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溶于30mL去离子水中形成混合溶液,将1g巯基乙酸,1.5g抗坏血酸溶于20mL去离子水中形成混合溶液,用蠕动泵以每分钟一滴的速度分别滴加到烧瓶中,滴加完毕后将温度保持在55℃,继续保温搅拌反应3h,降至室温后将反应物倾倒至烧杯中冷却至室温,用质量分数为30%NaOH水溶液调节至pH值为7。得到外观为无色粘稠状透明液体的抗絮凝减水剂。
实施例7
在装有电动搅拌器、回流冷凝管和温度计的干燥四颈圆底烧瓶中,在N2气氛下,将平均分子量为2400的100g异戊烯醇聚氧乙烯醚装入烧瓶中,加热至50℃机械搅拌溶解后加入1.75g过硫酸铵混合,搅拌15min,继续加热升温至60℃。再将6.5g丙烯酸、1.75g多磷酸聚合物、2.75g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溶于30mL去离子水中形成混合溶液,将1.25g巯基乙酸,1.75g抗坏血酸溶于20mL去离子水中形成混合溶液,用蠕动泵以每分钟一滴的速度分别滴加到烧瓶中,滴加完毕后将温度保持在60℃,继续保温搅拌反应3.5h,降至室温后将反应物倾倒至烧杯中冷却至室温,用质量分数为30%NaOH水溶液调节至pH值为7。得到外观为无色粘稠状透明液体的抗絮凝减水剂。
实施例8
在装有电动搅拌器、回流冷凝管和温度计的干燥四颈圆底烧瓶中,在N2气氛下,将平均分子量为2400的100g异戊烯醇聚氧乙烯醚装入烧瓶中,加热至55℃机械搅拌溶解后加入1.75g过硫酸铵混合,搅拌15min,继续升温至65℃。再将6.5g甲基丙烯酸、1.75g多磷酸聚合物、2.75g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溶于30mL去离子水中形成混合溶液,将1.25g巯基乙酸,1.75g抗坏血酸溶于20mL去离子水中形成混合溶液,用蠕动泵以每分钟一滴的速度分别滴加到烧瓶中,滴加完毕后将温度保持在65℃,继续保温搅拌反应3.5h,降至室温后将反应物倾倒至烧杯中冷却至室温,用质量分数为30%NaOH水溶液调节至pH值为7。得到外观为无色粘稠状透明液体的抗絮凝减水剂。
实施例9
在装有电动搅拌器、回流冷凝管和温度计的干燥四颈圆底烧瓶中,在N2气氛下,将平均分子量为2400的100g异戊烯醇聚氧乙烯醚装入烧瓶中,加热至60℃机械搅拌溶解后加入2g过硫酸铵混合,搅拌15min,继续升温至70℃。再将7g丙烯酸、2g多磷酸聚合物、3g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溶于30mL去离子水中形成混合溶液,将1.5g巯基乙酸,2g抗坏血酸溶于20mL去离子水中形成混合溶液,用蠕动泵以每分钟一滴的速度分别滴加到烧瓶中,滴加完毕后将温度保持在70℃,继续保温搅拌反应4h,降至室温后将反应物倾倒至烧杯中冷却至室温,用质量分数为30%NaOH水溶液调节至pH值为7。得到外观为无色粘稠状透明液体的抗絮凝减水剂。
对照例1
市售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
对照例2
在装有电动搅拌器、回流冷凝管和温度计的干燥四颈圆底烧瓶中,在N2气氛下,将平均分子量为2400的100g异戊烯醇聚氧乙烯醚装入烧瓶中,加热至65℃机械搅拌溶解后加入2g过硫酸铵混合,搅拌15min,继续升温至75℃。再将5g丙烯酸、1g甲基丙烯酰氧基三甲基氯化铵溶于20mL去离子水中形成混合溶液,将1.5g巯基乙酸,2g抗坏血酸溶于20mL去离子水中形成混合溶液,用蠕动泵以每分钟一滴的速度分别滴加到烧瓶中,滴加完毕后将温度保持在70℃,继续保温搅拌反应4h,降至室温后将反应物倾倒至烧杯中冷却至室温,用质量分数为30%NaOH水溶液调节至pH值为7。得到外观为无色粘稠状透明液体的减水剂。
将实施例1-9所制得的减水剂和对照例1的市售聚羧酸减水剂母液对比样(固含量为40%),对照例2分别掺入混凝土中拌和,根据GB8076-2008《混凝土外加剂》测混凝土的坍落度和坍落度经时损失,结果如表1所示。混凝土配合比为:水泥300kg/m3,粉煤灰60kg/m3,砂720kg/m3,石子950kg/m3,水152kg/m3,阴离子聚丙烯酰胺含量为0或2%。
表1各实施例与对比样的保坍性及适应性
Figure BDA0003934851770000081
Figure BDA0003934851770000091
从表1中可以看出,实施例中的抗絮凝型两性减水剂较对照例中的减水剂混凝土初始坍落度和1h初始坍落度显著改善,具有显著的实施效果。
通过上述结果可以看出,将本发明制得的抗絮凝两性减水剂用于掺入混有絮凝剂的水泥胶砂拌合物,主链上共聚具有功能性基团的磷酸基团,能使减水剂更容易锚固在水泥颗粒表面,使长侧链更好地发挥空间位阻作用,阳离子基团可以更好的与阴离子聚丙烯酰胺发生静电吸引,使机制砂中的阴离子聚丙烯酰胺失去作用,从而实现抗絮凝的目的。
图1为添加絮凝剂与未加絮凝剂的水泥净浆流动度对比图,从图1中可以看出,随着减水剂掺量的不断增加,水泥的净浆流动度不断增大,加入聚丙烯酰胺后在较低掺量下水泥净浆流动度会受到影响,这是因为两性聚羧酸减水剂中的阳离子能够和阴离子聚丙烯酰胺发生静电吸引,从而使阴离子聚丙烯酰胺失去作用。
图2为合成抗絮凝两性减水剂的FTIR光谱图,从图2中可以看出,与TPEG相比,1585cm-1和1247cm-1吸收峰证实了C-P键的存在,说明减水剂中含有C-P键,证明抗絮凝两性减水剂合成成功。
图3为合成抗絮凝两性减水剂的经时损失对比图,从图3可以看出,本发明的抗絮凝减水剂的净浆流动损失较小,且具有较高的流动性。
通过本发明方法制备的抗絮凝型两性聚羧酸减水剂通过自聚合多磷酸聚合物,并将多磷酸聚合物接枝到减水剂侧链上,具有以下优势:
1、相比较单独自聚合多磷酸聚合物,接枝到侧链上的减水剂具有更丰富的基团,如专利中提到的磺酸基团,羧酸基团,他们会发挥更好的减水作用,提高减水性能。
2、若直接在减水剂中添加磷酸单体,接枝几种磷酸单体的话,会不清楚不同磷酸单体的接枝聚合度,通过自聚合多磷酸聚合物,能够保证磷酸聚合物具有更高的聚合度,从而发挥作用。
3、本发明的减水剂,添加多磷酸聚合物主要的优势在于减水剂分子结构中的磷酸基团和水泥表面的Ca2+络合,可以延迟水泥水化,减少了水泥中絮凝剂对浆体自由水的消耗;另一方面是磷酸基与水中的絮凝剂在蒙脱土表面存在竞争吸附,磷酸基比酰胺基优先吸附在蒙脱土表面,减少了蒙脱土对羧基的吸附,使得更多的羧基与水泥表面的Ca2+相互作用,从而提高了聚羧酸减水剂对水泥的分散性能,自聚合多磷酸聚合物与抗絮凝减水剂性能比较图如图4所示,通过水泥胶砂流动度的对比可以发现只添加多磷酸聚合物所带来的流动度远小于合成减水剂后的流动度。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理的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括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抗絮凝型两性聚羧酸减水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抗絮凝型两性聚羧酸减水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以不饱和聚醚为大单体,在10-30℃的温度下,在反应器中依次加入不饱和聚醚大单体、氧化剂,通入氮气去除反应器中的空气,得到混合物A;
步骤2、将链转移剂溶解于还原剂中,得到混合物B;
步骤3、磷酸聚合物由丙烯酸羟丙酯、不饱和磷酸酯、酚醛乙酯磷酸酯、多元醇磷酸酯通过聚合反应合成的,在丙烯酸羟丙酯中溶解的不饱和磷酸酯、酚醛乙酯磷酸酯、多元醇磷酸酯添加到250mL的三颈烧瓶中,反应温度为54℃,之后将一定量的对苯磺甲酸,对苯二酚加入反应器中搅拌,反应持续14h,得到的反应物用浓度为10%的NaHCO3溶液和饱和盐水洗涤,最后用无水MgSO4干燥,以去除多余的水,最终得到淡黄色透明的多磷酸聚合物,其中对苯磺甲酸占总磷酸单体质量的1%-2%,对苯二酚占总磷酸单体质量的1%-3%;
步骤4、将不饱和羧酸或酸酐,多磷酸聚合物,阳离子单体溶解并混合,得到混合物C;
步骤5、将步骤2得到的混合物B和步骤4得到的混合物C在0.2~0.4MPa大气压的氮气气体中同时滴加到混合物A中,在50-80℃下机械搅拌2-6h,得到抗絮凝两性减水剂的反应物;
步骤6、将步骤5所得反应物倾倒至烧杯中冷却至室温,用质量分数为30%NaOH水溶液调节至pH值为6-8,得到抗絮凝型两性减水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絮凝型两性聚羧酸减水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1中,所述氧化剂加入量为不饱和聚醚大单体质量的1-2%。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抗絮凝型两性聚羧酸减水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1中,所述不饱和聚醚大单体为异戊烯醇聚氧乙烯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抗絮凝型两性聚羧酸减水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1中,所述氧化剂为过氧化氢,过硫酸铵,次氯酸钠中的一种或几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絮凝型两性聚羧酸减水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2中,所述链转移剂为大单体质量的0.5%-1.5%,所述链转移剂为巯基乙酸,2-巯基丙酸,3-巯基丙酸中的一种几种。
6.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一种抗絮凝型两性聚羧酸减水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2中,所述还原剂为抗坏血酸,还原剂为大单体质量的1-2%。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絮凝型两性聚羧酸减水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4中,所述不饱和羧酸或酸酐为大单体质量的5-10%,所述不饱和羧酸或酸酐为丙烯酸或甲基丙烯酸。
8.根据权利要求1或7所述的一种抗絮凝型两性聚羧酸减水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4中,所述阳离子单体为大单体质量的2-3%,所述阳离子单体为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抗絮凝型两性聚羧酸减水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4中,所述多磷酸聚合物为大单体质量的1-2%。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絮凝型两性聚羧酸减水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5中,滴加时间为1-3h。
CN202211399265.4A 2022-11-09 2022-11-09 一种抗絮凝型两性聚羧酸减水剂的制备方法 Pending CN11559480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399265.4A CN115594804A (zh) 2022-11-09 2022-11-09 一种抗絮凝型两性聚羧酸减水剂的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399265.4A CN115594804A (zh) 2022-11-09 2022-11-09 一种抗絮凝型两性聚羧酸减水剂的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594804A true CN115594804A (zh) 2023-01-13

Family

ID=848527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399265.4A Pending CN115594804A (zh) 2022-11-09 2022-11-09 一种抗絮凝型两性聚羧酸减水剂的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594804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959848A (zh) * 2023-03-16 2023-04-14 石家庄市长安育才建材有限公司 混凝土抗絮凝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8184902A (zh) * 2024-04-01 2024-06-14 江苏博思通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抗絮凝聚羧酸减水剂及其制备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236806A (zh) * 2015-10-22 2016-01-13 石家庄市长安育才建材有限公司 具有高适应性的磷酸基改性聚羧酸减水剂及其制备方法
WO2020133777A1 (zh) * 2018-12-24 2020-07-02 科之杰新材料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磷酸盐型聚羧酸减水剂和制备方法
CN113461873A (zh) * 2021-07-15 2021-10-01 四川同舟化工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耐高温抗石粉吸附保坍型聚羧酸减水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5010880A (zh) * 2022-05-06 2022-09-06 苏州市兴邦化学建材有限公司 一种抗絮凝型聚羧酸减水剂及其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236806A (zh) * 2015-10-22 2016-01-13 石家庄市长安育才建材有限公司 具有高适应性的磷酸基改性聚羧酸减水剂及其制备方法
WO2020133777A1 (zh) * 2018-12-24 2020-07-02 科之杰新材料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磷酸盐型聚羧酸减水剂和制备方法
CN113461873A (zh) * 2021-07-15 2021-10-01 四川同舟化工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耐高温抗石粉吸附保坍型聚羧酸减水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5010880A (zh) * 2022-05-06 2022-09-06 苏州市兴邦化学建材有限公司 一种抗絮凝型聚羧酸减水剂及其制备方法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959848A (zh) * 2023-03-16 2023-04-14 石家庄市长安育才建材有限公司 混凝土抗絮凝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5959848B (zh) * 2023-03-16 2023-08-04 石家庄市长安育才建材有限公司 混凝土抗絮凝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8184902A (zh) * 2024-04-01 2024-06-14 江苏博思通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抗絮凝聚羧酸减水剂及其制备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5594804A (zh) 一种抗絮凝型两性聚羧酸减水剂的制备方法
CN109400821B (zh) 一种具有减水功能的混凝土抗泌水抑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1484582A (zh) 一种降粘型聚羧酸减水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4195421A (zh) 一种用于机制砂混凝土的聚羧酸外加剂制备方法
CN108948288B (zh) 一种采用羧基功能单体的交联型聚羧酸减水剂制备方法
CN108276533B (zh) 一种高适应型聚羧酸减水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2979887B (zh) 一种改性聚羧酸及其制备方法和作为减水剂的应用
CN109970922A (zh) 一种减缩型早强型聚羧酸减水剂母液及制备工艺
CN113150219B (zh) 一种高适应性抗泥型减水剂及其制备方法
WO2020133777A1 (zh) 一种磷酸盐型聚羧酸减水剂和制备方法
CN113754842A (zh) 一种两性抗泥型聚羧酸减水剂
CN111978482B (zh) 一种自密实混凝土用聚羧酸保塑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4230726B (zh) 一种强吸附快分散的聚羧酸减水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8047390B (zh) 一种抗泥-减缩型聚羧酸减水剂的制备方法
CN116040975B (zh) 一种抗泥型聚羧酸减水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7603110B (zh) 一种支链型抑泥聚羧酸减水剂、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14349914A (zh) 一种二茂铁改性抗泥型聚羧酸系减水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1303341A (zh) 一种胺基丙烯酸酯盐型聚合物陶瓷解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5975124B (zh) 一种超支化聚醚单体、超支化epeg型聚羧酸减水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0885414A (zh) 一种atrp法酯基酰胺嵌段聚合物改性的聚羧酸减水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1087552A (zh) 一种兼具高减水率和抗泥性的聚羧酸系减水剂的合成方法
CN112851182B (zh) 铁尾矿砂专用抗吸附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5215972B (zh) 一种快速分散型聚羧酸减水剂的制备方法
CN113683736B (zh) 一种高强混凝土用降粘型聚羧酸减水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4685730B (zh) 一种含有磷酸基的减水剂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