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594108A - 制动器静板组件、制动器及电梯系统 - Google Patents
制动器静板组件、制动器及电梯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5594108A CN115594108A CN202110777177.2A CN202110777177A CN115594108A CN 115594108 A CN115594108 A CN 115594108A CN 202110777177 A CN202110777177 A CN 202110777177A CN 115594108 A CN115594108 A CN 115594108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rake
- static plate
- outer edge
- coils
- edg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0000003068 static effect Effect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92
- 230000001154 acute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0
- 230000004907 flux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0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XEEYBQQBJWHFJM-UHFFFAOYSA-N Iron Chemical group [Fe] XEEYBQQBJWHFJM-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4804 wi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33001 locomo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712 assembl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429 assembl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6872 improv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52742 iro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146 bilat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38 design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203 everyday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452 intercep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3011 mat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178 monom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704 transi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1/00—Control systems of elevators in general
- B66B1/24—Control systems with regulation, i.e. with retroactive action, for influencing travelling speed, acceleration, or deceleration
- B66B1/28—Control systems with regulation, i.e. with retroactive action, for influencing travelling speed, acceleration, or deceleration electrical
- B66B1/32—Control systems with regulation, i.e. with retroactive action, for influencing travelling speed, acceleration, or deceleration electrical effective on braking devices, e.g. acting on electrically controlled brake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5/00—Applications of checking, fault-correcting, or safety devices in elevators
- B66B5/02—Applications of checking, fault-correcting, or safety devices in elevators responsive to abnormal operating conditions
- B66B5/16—Braking or catch devices operating between cars, cages, or skips and fixed guide elements or surfaces in hoistway or well
- B66B5/18—Braking or catch devices operating between cars, cages, or skips and fixed guide elements or surfaces in hoistway or well and applying frictional retarding force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D—CAPSTANS; WINCHES; TACKLES, e.g. PULLEY BLOCKS; HOISTS
- B66D5/00—Braking or detent devices characterised by application to lifting or hoisting gear, e.g. for controlling the lowering of loads
- B66D5/02—Crane, lift hoist, or winch brakes operating on drums, barrels, or ropes
- B66D5/12—Crane, lift hoist, or winch brakes operating on drums, barrels, or ropes with axial effect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D—CAPSTANS; WINCHES; TACKLES, e.g. PULLEY BLOCKS; HOISTS
- B66D5/00—Braking or detent devices characterised by application to lifting or hoisting gear, e.g. for controlling the lowering of loads
- B66D5/02—Crane, lift hoist, or winch brakes operating on drums, barrels, or ropes
- B66D5/12—Crane, lift hoist, or winch brakes operating on drums, barrels, or ropes with axial effect
- B66D5/14—Crane, lift hoist, or winch brakes operating on drums, barrels, or ropes with axial effect embodying disc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D—CAPSTANS; WINCHES; TACKLES, e.g. PULLEY BLOCKS; HOISTS
- B66D5/00—Braking or detent devices characterised by application to lifting or hoisting gear, e.g. for controlling the lowering of loads
- B66D5/02—Crane, lift hoist, or winch brakes operating on drums, barrels, or ropes
- B66D5/24—Operating device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D—CAPSTANS; WINCHES; TACKLES, e.g. PULLEY BLOCKS; HOISTS
- B66D5/00—Braking or detent devices characterised by application to lifting or hoisting gear, e.g. for controlling the lowering of loads
- B66D5/02—Crane, lift hoist, or winch brakes operating on drums, barrels, or ropes
- B66D5/24—Operating devices
- B66D5/30—Operating devices electrical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65/00—Parts or details
- F16D65/14—Actuating mechanisms for brakes; Means for initiating operation at a predetermined position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2121/00—Type of actuator operation force
- F16D2121/18—Electric or magnetic
- F16D2121/20—Electric or magnetic using electromagne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age And Drive Apparatuses For Elevators (AREA)
- Braking Arrangement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制动器静板组件、制动器及电梯系统。该制动器静板组件包括:第一静板,其具有:邻接的第一外边缘与第二外边缘;第一内边缘,其上设置有第一轴安装缺口;第一组线圈,其设置在第一静板的制动表面上;第二静板,其具有:邻接的第三外边缘与第四外边缘;第二内边缘,与第一内边缘匹配,且其上设置有与第一轴安装缺口围成驱动轴的轴安装孔的第二轴安装缺口;第二组线圈,设置在第二静板的制动表面上,并与第一组线圈的磁通量相同;其中,第一内边缘与第一外边缘和/或第二外边缘成锐角,且第二内边缘与第三外边缘和/或第四外边缘成锐角。根据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既满足国家标准的强制要求,同时又可适配于现有电梯系统的其它零部件。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梯领域,更具体而言,本申请涉及一种用于电梯系统的制动器及其中的制动器静板组件。
背景技术
作为改善乘客在楼层间的行走或缩短乘客步行距离的工具,乘客运输装置在日常生活中十分常见。作为示例,尤为常见的是通常用于商厦楼层间的自动扶梯、升降电梯以及通常用于大型机场的自动人行道。
对于升降电梯系统而言,其具有通常在专用的井道中运行的电梯轿厢。该电梯轿厢在曳引机装置的牵引下沿着井道执行升降运动。然而,在此过程中,若发生意外情况,则可能导致电梯轿厢下坠等安全问题。因此,为保证电梯安全性,行业内的国家标准规定电梯系统的必须设置有电梯制动器,且为确保制动器存在备用措施,最新的国家标准还要求使用电磁力驱动的制动器具有至少两套机电制动装置(所有参与向制动轮(盘)施加制动力的制动器机械部件(含电磁铁动、静铁芯以及为动铁芯导向的零件)至少分两组装设,对于乘客电梯和载货电梯,用机电式制动器,电磁铁线圈也应分两组装设)。在此种情形下,期望对制动器做出改进,使其满足国家标准的同时,在紧凑的电梯结构内尽可能地沿用原有的设计空间,以及尽可能减少对成型电梯系统其它零部件的改动。
发明内容
本申请旨在提供一种制动器静板组件、制动器及电梯系统,以解决或至少缓解前述技术问题中的一部分。
为实现本申请的至少一个目的,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制动器静板组件,其包括:第一静板,其具有:邻接的第一外边缘与第二外边缘;第一内边缘,其上设置有第一轴安装缺口;以及第一组线圈,其设置在所述第一静板的制动表面上;第二静板,其具有:邻接的第三外边缘与第四外边缘;第二内边缘,其与所述第一内边缘匹配,且其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轴安装缺口围成驱动轴的轴安装孔的第二轴安装缺口;以及第二组线圈,其设置在所述第二静板的制动表面上,并与所述第一组线圈的磁通量相同;其中,所述第一内边缘与所述第一外边缘和/或第二外边缘成锐角,且所述第二内边缘与所述第三外边缘和/或第四外边缘成锐角。
除了上述特征中的一个或多个之外,或者作为替代方案,在另外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外边缘与第二外边缘相互垂直,所述第一内边缘与所述第一外边缘及第二外边缘分别成45°夹角;且所述第三外边缘与所述第四外边缘相互垂直,所述第二内边缘与所述第三外边缘及第四外边缘分别成45°夹角。
除了上述特征中的一个或多个之外,或者作为替代方案,在另外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静板与所述第二静板的制动表面的面积大于由所述第一外边缘、第二外边缘、第三外边缘与第四外边缘界定的边界中所形成的最大圆形的面积。
除了上述特征中的一个或多个之外,或者作为替代方案,在另外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静板与所述第二静板对称地设置。
除了上述特征中的一个或多个之外,或者作为替代方案,在另外的实施例中,所述制动器静板组件还包括连接在所述第一内边缘与所述第一外边缘和/或第二外边缘之间的第一安装边缘,以及连接在第二内边缘与所述第三外边缘和/或第四外边缘之间的第二安装边缘;其中,用于控制所述第一组线圈和/或所述第二组线圈的供电通断的制动开关沿着所述第一安装边缘与第二安装边缘设置在所述第一静板与所述第二静板所在的平面内。
除了上述特征中的一个或多个之外,或者作为替代方案,在另外的实施例中,在所述第一静板和/或所述第二静板的制动表面上还设置有复位部件,其用于为制动器的制动部件的制动操作或释放操作提供复位力;所述第一静板的第一组线圈与所述第二静板的第二组线圈为制动器的制动部件的释放操作或制动操作提供电磁力;其中,所述电磁力与所述复位力具有相反的施力方向。
除了上述特征中的一个或多个之外,或者作为替代方案,在另外的实施例中,所述复位部件靠近所述第一静板和/或所述第二静板的边缘设置。
除了上述特征中的一个或多个之外,或者作为替代方案,在另外的实施例中,在所述第一静板和/或所述第二静板的制动表面上还设置有引导部件,其用于引导制动器的制动部件背离所述制动器静板组件的制动操作和/或朝向所述制动器静板组件的释放操作。
除了上述特征中的一个或多个之外,或者作为替代方案,在另外的实施例中,所述引导部件靠近所述第一静板和/或所述第二静板的边缘设置。
除了上述特征中的一个或多个之外,或者作为替代方案,在另外的实施例中,在所述第一静板和/或所述第二静板的制动表面上还设置有引导柱与环绕所述引导柱的复位弹簧;其中,所述复位弹簧提供的复位力用于引导制动器的制动部件沿着所述引导柱且背离所述制动器静板组件的制动操作和/或朝向所述制动器静板组件的释放操作;以及所述第一静板的第一组线圈与所述第二静板的第二组线圈提供的电磁力用于引导制动器的制动部件沿着所述引导柱且背离所述制动器静板组件的制动操作和/或朝向所述制动器静板组件的释放操作;其中,所述电磁力与所述复位力具有相反的施力方向。
除了上述特征中的一个或多个之外,或者作为替代方案,在另外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组线圈被配置成一个弧形线圈或跑道形线圈,或者被配置成多个弧形线圈、跑道形线圈或圆形线圈;或者所述第二组线圈被配置成一个弧形线圈或跑道形线圈,或者被配置成多个弧形线圈、跑道形线圈或圆形线圈。
为实现本申请的至少一个目的,根据本申请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制动器静板组件,其包括:如前所述的制动器静板组件;以及制动部件,其受驱地朝向所述制动器静板组件运动以执行释放操作或远离所述制动器静板组件运动以执行制动操作。
除了上述特征中的一个或多个之外,或者作为替代方案,在另外的实施例中,所述传动部件包括固定连接至所述驱动轴的闸衬盘。
除了上述特征中的一个或多个之外,或者作为替代方案,在另外的实施例中,所述制动器静板组件包括引导柱时,所述制动部件还包括贯穿其主体设置的引导衬套,其用于与所述制动器静板组件的引导柱配合。
为实现本申请的至少一个目的,根据本申请的又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电梯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如前所述的制动器;以及电机组件,其具有关联至驱动轴的传动部件;其中,所述制动器的制动部件受驱地朝向所述制动器静板组件运动以执行释放操作或朝向所述传动部件运动以执行制动操作。
根据本申请制动器静板组件及制动器,通过第一静板与第二静板相互配合的设置,使其满足了国家标准的强制要求:所有参与向制动轮(盘)施加制动力的制动器机械部件(含电磁铁动、静铁芯以及为动铁芯导向的零件)至少分两组装设,对于乘客电梯和载货电梯,用机电式制动器,电磁铁线圈也应分两组装设。与此同时,内边缘与外边缘成锐角的设计方式,使得第一静板与第二静板大致上呈现为倾斜的配合方式,与正对配合方式相比,当前设计能够提供更大的线圈布置空间,进而在相同的静板面积下,产生更多的磁通量与电磁力,在几乎不变更成型电梯系统其它零部件的前提下,改善了对电梯的制动性能与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是用于电梯系统的制动器静板组件的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2是用于电梯系统的制动器静板组件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3是用于电梯系统的制动器静板组件的又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4是用于电梯系统的制动器的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其中,示出了部分零部件的未组装状态。
图5是用于电梯系统的制动器的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其中,示出了部分零部件的组装状态。
图6是用于电梯系统的制动器的一个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图7是用于电梯系统的制动器的一个实施例的侧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将参照附图中的示例性实施例来详细地描述本申请。但应当知道的是,本申请可通过多种不同的形式来实现,而不应该被理解为限制于本文所阐述的实施例。在此提供这些实施例旨在使得本申请的公开内容更为完整与相近,并将本申请的构思完全传递给本领域技术人员。
此外,对于在本文所提及的实施例中予以描述或隐含的任意单个技术特征,或者被显示或隐含在各附图中的任意单个技术特征,本申请仍然允许在这些技术特征(或其等同物)之间继续进行任意组合或者删减而不存在任何的技术障碍,由此获得可能未在本文中直接提及的本申请的更多其它实施例。
本申请在此结合附图1-7来示例性地描述用于电梯系统的制动器静板组件、制动器及其与电梯系统相关联的布置。其中,图1至图3示出了制动器静板组件的多个实施例。图4至图7则示出了制动器的不同组装状态与不同视角。如下将展开说明。
首先以图1作为示例来描述本文述及的制动器静板组件的多个实施例所具有的共性部分,随后再结合不同附图来描述其中各个制动器静板组件各自的特点。
参见图1,该制动器静板组件100包括沿倾斜角度相对设置的第一静板110与第二静板120。此种一分为二的设计,使其满足了国家标准的强制要求。具体而言,该第一静板110在远离第二静板120的一侧设置有相互邻接的第一外边缘111与第二外边缘112,且其在接合第二静板120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内边缘113,且第一内边缘113上设置有第一轴安装缺口1131。相应地,第二静板120在远离第一静板110的一侧设置有相互邻接的第三外边缘121与第四外边缘122,且其在接合第一静板110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内边缘123,且第二内边缘123上设置有与第一轴安装缺口1131围成驱动轴211的轴安装孔的第二轴安装缺口1231。
继续参见图1,该制动器静板组件是作为制动器的制动部件的运动参照物而存在,且同时用于为制动部件提供驱动其运动的电磁力。因此,在各个静板上还应设置相应的电磁线圈。例如,如图所述示出的,将第一组线圈114设置在第一静板110的制动表面115上,并将第二组线圈124设置在第二静板120的制动表面125上。其中,设置两组线圈的目的是为了满足行业内的国家标准中关于制动器的安全要求。两组线圈既可同时工作以提供较大量的电磁力,也可互为安全备份,在其中一组线圈出现故障时,另一组线圈的存在依然可保持制动器的正常工作。因此,为满足该要求,期望两组线圈具有相同的绕组,及能够提供相同的磁通量。
再者,考虑到电梯系统结构较为紧凑,其所预留的设计空间较为有限。因此,期望新的设计能够尽可能地沿用原有的设计空间,以及尽可能减少对成型电梯系统其它零部件的改动。考虑到制动器静板组件大致呈板状构造,而厚度上占用的空间相对较小,故着重期望其设计能够在板状构造所占的原有空间内进行,也即使其长度或宽度均不超过原有范围。此时,可考虑对第一静板与第二静板的结构形式做出调整。具体而言,可使其第一内边缘113与第一外边缘111及第二外边缘112成锐角,并使得第二内边缘123与第三外边缘121及第四外边缘122成锐角。此种布置下的静板配合方式,使得第一静板与第二静板大致上呈现为倾斜的配合方式,与正对配合方式相比,当前设计能够提供更大的线圈布置空间,进而在相同的静板面积下,产生更多的磁通量与电磁力,由此可在几乎不变更成型电梯系统其它零部件的前提下,改善了对电梯的制动性能与可靠性。
如下将继续介绍该制动器静板组件的各个零部件的构造及其连接关系。此外,出于进一步提高可靠性、实用性、经济性或出于其他方面的改进考虑,还可在额外增设部分零部件,如下同样做出示例性地说明。
例如,作为制动器静板组件的具体结构轮廓的设计示例,图1中的第一静板110的第一外边缘111与其第二外边缘112相互垂直。当然,此处述及的垂直关系包括两条外边缘线性邻接或采用圆弧过渡邻接的情形,其中,对于两条外边缘线性邻接的情况而言,二者相互垂直即表示二者之间的夹角为90°;而对于两条外边缘采用圆弧过渡的情况而言,二者相互垂直即表示二者的线性延长线之间的夹角为90°。此外,图1中的第一静板110的第一内边缘113与第一外边缘111及第二外边缘112分别成45°夹角,也即给出了二者成锐角的一个具体角度。该角度使得第一静板的整体结构趋向于对称,或者在图1所示的个例情形下即处在关于其对角线呈左右对称状态(左上部分与右下部分)。相比于圆形对称设置或者矩形左右对称设置的设计方式,此种关于对角线对称设置的情形使得在其上布置线圈时,存在更大的绕线可利用空间,在理想情况下甚至可达成其他设置方式的1.41倍的绕线量与相应的磁通量,也即在不占用额外设计面积与设计空间的情况下,提供了更大的制动力。类似地,第二静板120的第三外边缘121、第四外边缘122及第二内边缘123也采用类似地设置方式,故同样能够带来相应的技术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基于前述设置方式,可选的一个示例为,使第一静板110与第二静板120对称地设置,由此使得二者可以共用生产模具及流水线,降低成本并提高效率。
又如,对于目前常用的一类制动器,其通常采用圆形的静板设置结构。具体地,为实现两块静板与两组线圈的设计要求,其可以设计为沿轴向设置的两个整圆的静板,或者设计为沿径向切分的两个半圆的静板。而本申请的构想则不再使用此类圆形静板方案,而采用相对具有多个边缘的多边形(四边形及以上)的静板方案。此时,同样考虑到原有设计空间的问题,可将第一静板110的制动表面115与第二静板120的制动表面125的面积之和设置成大于由第一外边缘111、第二外边缘112、第三外边缘121与第四外边缘122界定的边界中所形成的最大圆形的面积。在此种情形下,二者实际上所占用的现有设计空间的面积一致,也即均处于由最大长度与最大宽度所界定矩形区域内,但前者比后者具有更大的可利用的线圈布置空间,因而也能够提供更大的制动力与更好的制动效果。
再如,继续以第一静板为例,前述实施例中描述了第一静板的第一外边缘111、第二外边缘112及第一内边缘113之间的位置与夹角关系。但并未强调第一内边缘113与前述外边缘之间是否必须处于连接关系,在不直接相连的情况下,前述夹角关系也可以通过这些边缘的线性延长线的交点处的夹角来达成。此时,还可在外边缘与内边缘之间设置用于连接二者的其他边缘,以作它用。如图1所示,制动器静板组件100的第一静板还包括连接在第一内边缘113与第一外边缘111之间的第一安装边缘116,且第二静板相应地包括连接在第二内边缘123与第四外边缘122之间的第二安装边缘126。在安装状态下,二者保持齐平,以便于在此安装用于制动开关130(如图6与图7所示)。该制动开关可用于控制第一组线圈114与第二组线圈124中的一者或两者的供电通断,从而实现制动器的制动或释放操作。此种布置下的制动开关将位于由第一静板110与第二静板120的最大边缘尺寸所界定的矩形空间内。因此,其一方面不会占用额外的设计空间;另一方面,相较于原本沿轴向设置在静板背部的设计方式而言,当前布置还可有效节省制动器静板组件的轴向设计空间。
此外,为实现制动器的制动部件与制动器静板组件之间的配合,还可在静板上提供若干辅助部件。例如,继续参见图1,可在第一静板110的制动表面115上设置复位部件117,并在第二静板120的制动表面125设置复位部件127,以便为制动器200的制动部件220的制动操作提供复位力。相应地,第一静板110的第一组线圈114与第二静板120的第二组线圈124则为制动器200的制动部件220的释放操作提供电磁力。也即,通电时,第一组线圈114与第二组线圈124产生的电磁力吸合制动器200的制动部件220,使其对抗复位部件127所提供的复位力,并释放待制动对象;而在断电时,第一组线圈114与第二组线圈124不再产生的电磁力,被吸合制动器200的制动部件220在复位部件127所提供的复位力的作用下,回复原位并抵靠待制动对象,使其被制动。事实上,以上描述仅作为示例而存在,二者的施力作用也可以完全导致,只要电磁力与复位力具有相反的施力方向即可。复位部件的存在,使得制动部件220具有更为平稳的复位过程。
在此基础上,为了给线圈提供充足的设置空间以改善其磁通量,可将这些复位部件117与复位部件127设置成靠近第一静板110与第二静板120的边缘。具体而言,可将复位部件117布置在第一外边缘111与第二外边缘112的夹角处,还可将其单独或同时地将该复位部件117布置在第一内边缘113与第一外边缘111及第二外边缘112的夹角处。
可选地,还可在第一静板110的制动表面115上设置引导部件118,并在第二静板120的制动表面125设置引导部件128,以用于引导制动器200的制动部件220背离制动器静板组件100的制动操作与朝向制动器静板组件100的释放操作。也即,使得制动器200的制动部件220可以沿着预定的方向执行制动操作与释放操作,从而提高制动与解除制动的可靠性,减小偏载问题。
在此基础上,为了给线圈提供充足的设置空间以改善其磁通量,可将这些引导部件118与引导部件128设置成靠近第一静板110与第二静板120的边缘。具体而言,可将引导部件118布置在第一外边缘111与第二外边缘112的夹角处,还可将其单独或同时地将该复位部件117布置在第一内边缘113与第一外边缘111及第二外边缘112的夹角处。
另外,参见图1与图4示出的的示例,复位部件可配置成复位弹簧的具体结构形式,且引导部件可配置成引导柱的具体结构形式。在此基础上,虽然图中未示出,但处于进一步节省设计空间以避让线圈布置的目的,还可将二者进行嵌套,也即,在第一静板110与第二静板120的制动表面上分别设置有引导柱118、128与环绕引导柱118、128设置的复位弹簧117、127。此种布置下,复位弹簧117、127提供的复位力将用于引导制动器200的制动部件220沿着引导柱118、128且背离制动器静板组件100的制动操作与朝向制动器静板组件100的释放操作。相应地,第一静板110的第一组线圈114与第二静板120的第二组线圈124提供的电磁力将用于引导制动器200的制动部件220沿着引导柱118、128且背离制动器静板组件100的制动操作与朝向制动器静板组件100的释放操作。类似于上文中述及的实施例的工作原理与实现形式,前述电磁力与复位力可分别用于实现两种操作中的任一种,只要二者具有相反的施力方向即可。
转而参见图1至图3,文中述及的线圈可以布置成多种结构形式,其设计过程中最主要的考虑方向是:采用最少的绕线量达成最大的磁通量;以及能够匹配于静板的结构,不与其上的其他零部件发生干涉。基于前述考虑,可将第一组线圈114或第二组线圈124配置成单独一个弧形线圈(如图1所示)或跑道形线圈,或者将其配置成多个弧形线圈、跑道形线圈(如图2所示)或圆形线圈(如图3所示)。
在此继续结合图4至图7来描述制动器的一个实施例。该制动器包括前述任意实施例或其组合中的制动器静板组件,故也具有其所带来的各种效果,在此不再赘述。如下将着重介绍该制动器中其他零部件与制动器静板组件的配合关系。具体地,该制动器200大体上还包括制动部件220,该制动部件220可以受驱地朝向制动器静板组件100运动以执行释放操作或受驱地远离制动器静板组件100运动以执行制动操作,从而实现相应的制动或解除制动的功能。
此外,虽然图中未示出,在此还提供一种电梯系统的实施例。该电梯系统包括前述任意实施例或其组合中的制动器。此外,其还包括电机组件210,该电机组件210具有关联至驱动轴211的传动部件212。在电梯系统的控制下,制动器的制动部件受驱地朝向制动器静板组件运动以执行释放操作或朝向传动部件212运动以执行制动操作,故其也具有由制动器所带来的各种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如下将结合电梯系统与制动器来介绍其中各个零部件为适配制动器静板组件或适配器而改动的构造及其连接关系。此外,出于进一步提高可靠性、实用性、经济性或出于其他方面的改进考虑,还可在额外增设部分零部件,如下同样做出示例性地说明。
例如,该电梯系统的电机组件210包括机座214,枢接于机座214内的驱动轴211,位于机座214外的第一侧并耦合至驱动轴211的驱动电机213以及位于机座214外的第二侧并耦合至驱动轴211的用作传动部件212的闸衬盘212。而制动部件220则被配置成具有贯穿其主体设置的引导衬套222的衔铁221,该衔铁221通过引导衬套222与制动器静板组件100的第一静板110与第二静板120上的引导柱118、128形成配合来引导其针对闸衬盘212的制动操作与释放操作。
具体而言,当制动器静板组件100通电时,位于第一静板110与第二静板120上的第一组线圈114与第二组线圈124通电,其吸合衔铁221,使其克服复位弹簧127的复位力,并沿着引导衬套222朝向静板的制动表面115、125移动;此时与驱动轴211耦合(例如通过花键连接)的闸衬盘212不受到制动压力,可以随着驱动轴211旋转而旋转。
再者,当制动器静板组件100断电时,位于第一静板110与第二静板120上的第一组线圈114与第二组线圈124断电,其不再吸合衔铁221,由此复位弹簧127不再受到阻碍,其施加的复位力促使衔铁221沿着引导衬套222朝向电机组件210一侧的闸衬盘212移动;此时与驱动轴211耦合(例如通过花键连接)的闸衬盘212受到制动压力,进而可制动驱动轴211,避免安全隐患。
还应当知道的是,可以将根据本申请所提供的制动器的制动器静板组件、电机组件、制动部件及电梯系统中的其他部分分别进行设计、制造和销售,也可以将它们组装在一起后再进行整体销售。无论在进行组合之前所形成的单体、还是在组合之后所形成的整体,它们都落入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以上例子主要说明了本申请的制动器静板组件、制动器及电梯系统。尽管只对其中一些本申请的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当了解,本申请可以在不偏离其主旨与范围内以许多其它的形式实施。因此,所展示的例子与实施方式被视为示意性的而非限制性的,在不脱离如所附各权利要求所定义的本申请精神及范围的情况下,本申请可能涵盖各种的修改与替换。
Claims (17)
1.一种制动器静板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静板,其具有:
邻接的第一外边缘与第二外边缘;
第一内边缘,其上设置有第一轴安装缺口;以及
第一组线圈,其设置在所述第一静板的制动表面上;
第二静板,其具有:
邻接的第三外边缘与第四外边缘;
第二内边缘,其与所述第一内边缘匹配,且其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轴安装缺口围成驱动轴的轴安装孔的第二轴安装缺口;以及
第二组线圈,其设置在所述第二静板的制动表面上,并与所述第一组线圈的磁通量相同;
其中,所述第一内边缘与所述第一外边缘和/或第二外边缘成锐角,且所述第二内边缘与所述第三外边缘和/或第四外边缘成锐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动器静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外边缘与第二外边缘相互垂直,所述第一内边缘与所述第一外边缘及第二外边缘分别成45°夹角;且所述第三外边缘与所述第四外边缘相互垂直,所述第二内边缘与所述第三外边缘及第四外边缘分别成45°夹角。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动器静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静板与所述第二静板的制动表面的面积大于由所述第一外边缘、第二外边缘、第三外边缘与第四外边缘界定的边界中所形成的最大圆形的面积。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动器静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静板与所述第二静板对称地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动器静板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在所述第一内边缘与所述第一外边缘和/或第二外边缘之间的第一安装边缘,以及连接在第二内边缘与所述第三外边缘和/或第四外边缘之间的第二安装边缘;其中,用于控制所述第一组线圈和/或所述第二组线圈的供电通断的制动开关沿着所述第一安装边缘与第二安装边缘设置在所述第一静板与所述第二静板所在的平面内。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意一项所述的制动器静板组件,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一静板和/或所述第二静板的制动表面上还设置有复位部件,其用于为制动器的制动部件的制动操作或释放操作提供复位力;
所述第一静板的第一组线圈与所述第二静板的第二组线圈为制动器的制动部件的释放操作或制动操作提供电磁力;其中,所述电磁力与所述复位力具有相反的施力方向。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动器静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部件靠近所述第一静板和/或所述第二静板的边缘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动器静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部件布置在所述第一外边缘与所述第二外边缘的夹角处,和/或所述复位部件布置在第一内边缘与所述第一外边缘及所述第二外边缘的夹角处。
9.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意一项所述的制动器静板组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静板和/或所述第二静板的制动表面上还设置有引导部件,其用于引导制动器的制动部件背离所述制动器静板组件的制动操作和/或朝向所述制动器静板组件的释放操作。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制动器静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部件靠近所述第一静板和/或所述第二静板的边缘设置。
11.据权力要求10所述的制动器静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部件布置在所述第一外边缘与所述第二外边缘的夹角处,和/或所述复位部件布置在第一内边缘与所述第一外边缘及所述第二外边缘的夹角处。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意一项所述的制动器静板组件,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一静板和/或所述第二静板的制动表面上还设置有引导柱与环绕所述引导柱的复位弹簧;
其中,所述复位弹簧提供的复位力用于引导制动器的制动部件沿着所述引导柱且背离所述制动器静板组件的制动操作和/或朝向所述制动器静板组件的释放操作;以及
所述第一静板的第一组线圈与所述第二静板的第二组线圈提供的电磁力用于引导制动器的制动部件沿着所述引导柱且背离所述制动器静板组件的制动操作和/或朝向所述制动器静板组件的释放操作;其中,所述电磁力与所述复位力具有相反的施力方向。
13.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意一项所述的制动器静板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组线圈被配置成一个弧形线圈或跑道形线圈,或者被配置成多个弧形线圈、跑道形线圈或圆形线圈;或者
所述第二组线圈被配置成一个弧形线圈或跑道形线圈,或者被配置成多个弧形线圈、跑道形线圈或圆形线圈。
14.一种制动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如权利要求1至13任意一项所述的制动器静板组件;以及
制动部件,其受驱地朝向所述制动器静板组件运动以执行释放操作或远离所述制动器静板组件运动以执行制动操作。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制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部件包括固定连接至所述驱动轴的闸衬盘。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制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动器静板组件包括引导柱时,所述制动部件还包括贯穿其主体设置的引导衬套,其用于与所述制动器静板组件的引导柱配合。
17.一种电梯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如权利要求14至16任意一项所述的制动器;以及
电机组件,其具有关联至驱动轴的传动部件;
其中,所述制动器的制动部件受驱地朝向所述制动器静板组件运动以执行释放操作或朝向所述传动部件运动以执行制动操作。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0777177.2A CN115594108A (zh) | 2021-07-09 | 2021-07-09 | 制动器静板组件、制动器及电梯系统 |
US17/825,712 US20230009007A1 (en) | 2021-07-09 | 2022-05-26 | Brake static plate assembly, brake and elevator system |
ES22183961T ES2978131T3 (es) | 2021-07-09 | 2022-07-08 | Conjunto de placa estática de freno, freno y sistema de ascensor |
EP22183961.6A EP4116249B1 (en) | 2021-07-09 | 2022-07-08 | Brake static plate assembly, brake and elevator system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0777177.2A CN115594108A (zh) | 2021-07-09 | 2021-07-09 | 制动器静板组件、制动器及电梯系统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5594108A true CN115594108A (zh) | 2023-01-13 |
Family
ID=824038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10777177.2A Pending CN115594108A (zh) | 2021-07-09 | 2021-07-09 | 制动器静板组件、制动器及电梯系统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20230009007A1 (zh) |
EP (1) | EP4116249B1 (zh) |
CN (1) | CN115594108A (zh) |
ES (1) | ES2978131T3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5636368A (zh) * | 2021-07-20 | 2023-01-24 | 奥的斯电梯公司 | 用于电梯制动器的电磁装置、电梯制动器和电梯系统 |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07120132A1 (en) * | 2006-04-17 | 2007-10-25 | Otis Elevator Company | Permanent magnet elevator disk brake |
ES2338854B1 (es) * | 2008-11-11 | 2010-11-29 | Luis Alzola Elizondo | "freno electrico para ascensores". |
ES2705777B2 (es) * | 2017-09-26 | 2020-03-12 | Alzola Elizondo Luis | Freno electromagnético de disco |
-
2021
- 2021-07-09 CN CN202110777177.2A patent/CN115594108A/zh active Pending
-
2022
- 2022-05-26 US US17/825,712 patent/US20230009007A1/en active Pending
- 2022-07-08 EP EP22183961.6A patent/EP4116249B1/en active Active
- 2022-07-08 ES ES22183961T patent/ES2978131T3/es active Activ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ES2978131T3 (es) | 2024-09-05 |
EP4116249A1 (en) | 2023-01-11 |
US20230009007A1 (en) | 2023-01-12 |
EP4116249B1 (en) | 2024-04-24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EP2234913B1 (en) | Elevator brake device including permanent magnet bias to apply a braking force | |
CN108087461B (zh) | 制动器及具有其的电机 | |
CN115594108A (zh) | 制动器静板组件、制动器及电梯系统 | |
EP2480488A1 (en) | Machinery brake | |
CN1993289B (zh) | 电梯用曳引装置 | |
KR20190049412A (ko) | 리니어 모터 방식 엘리베이터의 비상 정지 장치 | |
CN104140054B (zh) | 一种电磁盘式制动器以及装有该电磁盘式制动器的曳引机 | |
JP2008207934A (ja) | エレベータ巻上機用ブレーキの解放装置及びそのブレーキの解放方法 | |
US20060151254A1 (en) | Elevator brake | |
KR101201027B1 (ko) | 엘리베이터용 권상기 및 브레이크 장치 | |
JP2014159319A (ja) | エレベーター装置及びそのブレーキ装置 | |
JP2011026095A (ja) | 電動機の電磁ブレーキ装置及びこれを用いたエレベータの巻上機 | |
US20130081905A1 (en) | Brake assembly | |
SG188046A1 (en) | Traction machine for elevator | |
JP2006199408A (ja) | エレベータ用巻上機 | |
CN205397769U (zh) | 高性能双增力安全制动器及无绳电梯 | |
CN216272558U (zh) | 用于电梯制动器的电磁装置、电梯制动器和电梯系统 | |
CN108285083A (zh) | 卷扬机以及电梯 | |
CN105565107A (zh) | 高性能双增力安全制动器及无绳电梯 | |
CN110831883B (zh) | 电梯用曳引机 | |
CA2472036A1 (en) | Elevator brake | |
CN217563506U (zh) | 直线电机动子用电磁制动装置 | |
CN101160256B (zh) | 电梯用卷扬机的制动器装置 | |
CN105621192B (zh) | 高效永磁增力安全制动器及直驱电梯 | |
CN208948747U (zh) | 一种电梯制动器及包括其的电梯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