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587411B - 一种提高纵向岩梗围堰抗滑稳定的施工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提高纵向岩梗围堰抗滑稳定的施工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587411B
CN115587411B CN202211276426.0A CN202211276426A CN115587411B CN 115587411 B CN115587411 B CN 115587411B CN 202211276426 A CN202211276426 A CN 202211276426A CN 115587411 B CN115587411 B CN 11558741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fferdam
concrete
calculation
block
replace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276426.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587411A (zh
Inventor
刘达
高江林
陈超敏
胡松涛
周宇航
王洁
陈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xi Academy of Water Resources
Original Assignee
Jiangxi Academy of Water Resource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xi Academy of Water Resources filed Critical Jiangxi Academy of Water Resources
Priority to CN202211276426.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587411B/zh
Publication of CN11558741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58741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58741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58741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0Computer-aided design [CAD]
    • G06F30/10Geometric CAD
    • G06F30/13Architectural design, e.g. computer-aided architectural design [CAAD] related to design of buildings, bridges, landscapes, production plants or road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11/00Details relating to CAD techniques
    • G06F2111/10Numerical modell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19/00Details relating to the type or aim of the analysis or the optimisation
    • G06F2119/14Force analysis or force optimisation, e.g. static or dynamic for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ometr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Computational Mathematics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Mathematical Analysis (AREA)
  • Mathematical Optimization (AREA)
  • Pure & Applied Mathematics (AREA)
  • Evolutionary Computatio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it Excavations, Shoring, Fill Or Stabilisation Of Slop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纵向岩埂围堰抗滑稳定的施工方法,该方法在不改变纵向岩梗围堰体型的条件下,利用强度较高的混凝土对岩埂围堰中的软弱夹层进行置换,并合理确定置换区域及混凝土用量,以达到提高纵向岩梗围堰抗滑稳定要求的目的。该方法以满足围堰各个断面由软弱夹层切割出的不同滑移体的抗滑稳定安全系数为目标,采用刚体极限平衡法,通过引入混凝土置换比例,并考虑混凝土置换的计算参数,分别计算出各个断面中不同计算滑移块体的抗滑稳定安全系数,并将抗滑稳定安全系数设计值反代入,计算得到各计算块体的混凝土置换比例,绘制设计条件下稳定安全条件的混凝土置换等值线,参照置换等值线,完成纵向岩梗围堰的混凝土浇筑置换施工。

Description

一种提高纵向岩梗围堰抗滑稳定的施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利水电工程施工领域,具体为一种提高体型受限岩梗围堰抗滑稳定的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合理利用原始地形中的岩埂作为临时围堰,被广泛应用于类似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导流洞工程中。若利用得当可达到减少工序、加快施工进度、节约工程造价等目的。
然而在实际工程中岩埂处的岩体常常杂乱无章且并不完整,存在未探明的多个软弱夹层,这给抗滑稳定性带来严重的不利影响。而且汛期存在期间因沿软弱夹层渗透坏而发生滑动变形事故也频频发生,故为满足防洪度汛的要求,保证工程建设安全,提高岩埂的抗滑稳定性非常迫切。
目前提高抗滑稳定性的工程措施主要有堰体加高培厚、固结灌浆,锚筋加固、混凝土贴坡护面、挡墙施工等。纵向岩埂围堰因其需要承担两面挡水任务,常常一侧受限于枢纽布置,一侧受限于明渠通航水力学条件,加厚其体型会导致两侧占地减少,这在设计上不允许,因此该岩梗围堰体型是受限的,如果加之其体型较薄,那么传统的提高抗滑稳定性的工程措施难以适应,如固结灌浆和锚筋加固需要堰顶有工作面,当堰顶狭窄时,无法施工;堰体加高培厚、混凝土贴坡护面、挡墙施工则需要额外增加堰体体型,受限于两侧的空间限制,同样无法施工。因此,本技术提出一种提高体型受限岩埂围堰抗滑稳定的施工方法,该方法在不改变岩梗围堰体型的条件下,利用强度较高的混凝土对岩埂围堰中的软弱夹层进行置换,并合理确定置换区域及混凝土用量,以达到提高岩梗围堰抗滑稳定要求的目的。
对于这种混凝土置换方法,计算出需要置换区域及混凝土方量是最为关键的环节。刚体极限平衡计算方法在计算含软弱夹层和的结构抗滑稳定中应用广泛,以软弱夹层和混凝土的相关摩擦系数,以满足各个断面的不同块体抗滑稳定安全系数为目标,通过寻优算法,可得到从上往下各个断面的最小置换范围,以此给出整体的置换区域。此方法可方便、准确地给出提高岩埂围堰抗滑稳定的混凝土置换的设计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进行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高纵向岩埂围堰抗滑稳定的施工方法,适用于纵向岩埂围堰及其他体型受限且需要混凝土置换以提高抗滑稳定的围堰工程,该方法计算简便,利用混凝土来置换纵向岩埂围堰中的软弱夹层从而增强围堰的稳定性,并计算出合理混凝土置换方量及各个软弱夹层的置换区域,可在确保安全稳定的情况下最大限度节约混凝土用量。
本发明为了实现上述目的,采用了以下方案,一种提高纵向岩埂围堰抗滑稳定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依据纵向岩埂围堰的具体设计资料,确定围堰体型及断面几何尺寸。
S2:依据地质资料,确定纵向岩埂围堰的主要岩石物理力学参数,确定影响围堰稳定的软弱夹层位置。
S3:沿围堰轴线剖切计算断面,根据岩石物理力学参数、软弱夹层位置划分不同计算块体;采用刚体极限平衡法计算各个块体的抗滑稳定安全系数,将计算得到的安全系数与设计抗滑稳定系数与设计标准值对比,核实块体是否稳定,将不稳定块体记录下来,抗滑稳定安全系数计算公式如下:
Figure BDA0003895303610000031
式中:KS(i)为第i个计算块体的抗剪断强度抗滑稳定安全系数,∑W为垂直于滑面的分力,∑P为沿滑面的分力,f(i)为第i个计算块体滑面的内摩擦系数,c(i)为第i个计算块体滑面的黏聚力,A(i)为第i个计算块体的滑面截面积,计算对象为断面时,为单宽滑面长度。
S4:将每个计算块体计算得到的安全系数KS(i)与设计值
Figure BDA0003895303610000032
对比,核实各个块体是否稳定,将不稳定块体记录下来,小于
Figure BDA0003895303610000033
值的判定为不稳定块体,公式如下:
Figure BDA0003895303610000034
S5:考虑引入混凝土进行置换,通过试验或者经验确定混凝土的抗剪强度参数,即内摩擦系数fC和黏聚力cC,在抗滑稳定计算中引入计算参数fC和cC,并分别重新计算S4步骤记录下来的各个不稳定块体的抗滑稳定安全系数,计算公式如下:
Figure BDA0003895303610000035
式中:τ为第i个计算块体混凝土的置换比例,0<τ<1,用以近似表示和计算混凝土的体积置换用量以及软弱夹层的混凝土置换长度,∑W为作用于计算块体上全部荷载对滑面的垂直向分力,∑WC为作用于混凝土置换体上全部荷载对滑面的垂直向分力,∑P为作用于计算块体上全部荷载对滑动平面的切向分力,∑PC为作用于混凝土置换体上全部荷载对滑动平面的切向分力(kN),f(i)为第i个计算块体滑面的内摩擦系数,fC(i)为第i个计算块体置换混凝土的内摩擦系数,c(i)为第i个计算块体滑面黏聚力,cC(i)为第i个计算块体混凝土的黏聚力,A(i)为第i个计算块体滑面截面积。
S6:根据设计标准规定的稳定安全系数
Figure BDA0003895303610000041
反算混凝土置换比例τ;
S7:在同一计算断面,根据不同的计算块体得到软弱夹层的置换比例,绘制
Figure BDA0003895303610000042
等值线,确定软弱夹层的混凝土置换最小范围,用于指导岩埂围堰设计。
进一步地,所述S1中岩埂围堰体型及断面几何尺寸包括:堰顶高程、堰体坡度、马道宽度、堰底高程和计算水位等;计算水位一般取设计洪水水位,具体根据围堰的级别、保护对象及失事后果综合确定。
进一步地,所述S2中主要岩石物理力学参数包括:软弱夹层与水平面的倾角,软弱夹层的底宽,堰体容重,软弱夹层层面的抗剪断摩擦系数,内部抗剪断黏聚力。
进一步地,所述S3中计算块体划分是根据软弱夹层位置和数量来确定的,计算块体的划分截面通常为软弱夹层截面,计算块体为该软弱夹层截面所截围堰体,同时也应结合实际工况考虑计算水位及其他因素的影响。
进一步地,所述S3、S5中计算块体在进行稳定计算时,作用于计算块体上的荷载主要有计算块体自重、扬压力、水平静水压力、铅直静水压力等;其中计算块体自重及扬压力与计算块体的岩梗土体、形状等有关,水平静压力及铅直静水压力则与计算水位、坡度有关。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7中软弱夹层及混凝土置换范围由抗剪断强度计算的抗滑稳定安全系数
Figure BDA0003895303610000051
的等值线来确定的,计算得到的
Figure BDA0003895303610000052
的等值线从明渠底绘制至围堰顶,该等值线与围堰断面相交的外区域即为混凝土置换区域。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7中纵向围堰软弱夹层开挖置换起点一般即为软弱夹层截面位置,开挖时应避免挖出倒悬,注意及时支撑防止土层脱落,开挖完成后及时进行混凝土置换施工。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发明的混凝土置换方法,通过将混凝土置换纵向岩埂围堰中的软弱夹层,以增强围堰的稳定性,其力学模型明确、施工简便、成本较低。2、本发明的混凝土置换方法,计算简便且准确,可计算混凝土用量及最优置换区域。其利用刚体极限平衡计算法在满足各个断面的不同块体抗滑稳定安全系数的条件下,通过寻优算法得到从上往下各个断面的最优置换区域。此方法可方便、准确地给出提高纵向岩埂围堰抗滑稳定的混凝土置换设计方案。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纵向岩埂围堰抗滑稳定的施工方法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的纵向岩梗围堰计算截面及计算块体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纵向岩梗围堰作用在计算块体的荷载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纵向岩梗围堰混凝土置换范围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纵向岩梗围堰混凝土置换施工效果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纵向岩梗围堰根据计算得到的开挖轮廓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如图1所示,本发明是这样来工作和实施的,一种提高纵向岩埂围堰抗滑稳定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依据纵向岩埂围堰的具体设计资料,确定围堰体型及断面几何尺寸。
S2:依据地质资料,确定纵向岩埂围堰的主要岩石物理力学参数,确定影响围堰稳定的软弱夹层位置。
S3:沿围堰轴线剖切计算断面,根据岩石物理力学参数、软弱夹层位置,划分不同计算块体;采用刚体极限平衡法计算各个块体的抗滑稳定安全系数,抗滑稳定安全系数计算公式如下:
Figure BDA0003895303610000061
式中:KS(i)为第i个计算块体的抗剪断强度抗滑稳定安全系数,∑W为垂直于滑面的分力,∑P为沿滑面的分力,f(i)为第i个计算块体滑面的内摩擦系数,c(i)为第i个计算块体滑面的黏聚力,A(i)为第i个计算块体的滑面截面积,计算对象为断面时为单宽滑面长度。
S4:将每个计算块体计算得到的安全系数KS(i)与设计值
Figure BDA0003895303610000062
对比,核实各个块体是否稳定,将不稳定块体记录下来,小于
Figure BDA0003895303610000071
值的判定为不稳定块体,公式如下:
Figure BDA0003895303610000072
S5:考虑引入混凝土进行置换,通过试验或者经验确定混凝土的抗剪强度参数,即内摩擦系数fC和黏聚力cC,在抗滑稳定计算中引入计算参数fC和cC,并分别重新计算S4步骤记录下来的各个不稳定块体的抗滑稳定安全系数,计算公式如下:
Figure BDA0003895303610000073
式中:τ为第i个计算块体混凝土的置换比例,0<τ<1,用以近似表示和计算混凝土的体积置换用量以及软弱夹层的混凝土置换长度,∑W为作用于计算块体上全部荷载对滑面的垂直向分力,∑WC为作用于混凝土置换体上全部荷载对滑面的垂直向分力,∑P为作用于计算块体上全部荷载对滑动平面的切向分力,∑PC为作用于混凝土置换体上全部荷载对滑动平面的切向分力(kN),f(i)为第i个计算块体滑面的内摩擦系数,fC(i)为第i个计算块体置换混凝土的内摩擦系数,c(i)为第i个计算块体滑面黏聚力,cC(i)为第i个计算块体混凝土的黏聚力,A(i)为第i个计算块体滑面截面积。
S6:根据设计标准规定的稳定安全系数
Figure BDA0003895303610000074
反算混凝土置换比例τ。
S7:在同一计算断面,根据不同的计算块体得到软弱夹层的置换比例,绘制
Figure BDA0003895303610000075
等值线,确定软弱夹层的混凝土置换最小范围,用于指导纵向岩埂围堰设计。
进一步地,所述S1中纵向岩埂围堰体型及断面几何尺寸包括:堰顶高程、堰体坡度、马道宽度、堰底高程和计算水位等,计算水位一般取设计洪水水位,具体根据围堰的级别、保护对象及失事后果综合确定。
进一步地,所述S2中主要岩石物理力学参数包括:软弱夹层与水平面的倾角,软弱夹层的底宽,堰体容重,软弱夹层层面的抗剪断摩擦系数,内部抗剪断黏聚力。根据岩石物理力学参数的差异性分析可得出影响围堰稳定的软弱夹层及危险位置。
进一步地,进一步地,所述S3中计算块体划分是根据软弱夹层位置和数量来确定的,计算块体的划分截面通常为软弱夹层截面,计算块体为该软弱夹层截面所截围堰体,同时也应结合实际工况考虑计算水位及其他因素的影响,计算截面及块体划分如附图2所示。
进一步地,所述S3、S5中计算块体在进行稳定计算时,作用于计算块体上的荷载主要有计算块体自重、扬压力、水平静水压力、铅直静水压力等;其中计算块体自重及扬压力与计算块体的岩梗土体、形状等有关,水平静压力及铅直静水压力则与计算水位、坡度有关,纵向岩梗围堰作用在计算块体的荷载如附图3所示。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7中软弱夹层及混凝土置换范围由抗剪断强度计算的抗滑稳定安全系数
Figure BDA0003895303610000081
的等值线来确定的,计算得到的
Figure BDA0003895303610000082
的等值线从明渠底绘制至围堰顶,该等值线与围堰断面相交的外区域即为混凝土置换区域,置换范围如附图4所示。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7中纵向围堰软弱夹层开挖置换起点一般即为软弱夹层截面位置,开挖时应避免挖出倒悬,注意及时支撑防止土层脱落,开挖完成后及时进行混凝土置换施工。纵向岩梗围堰混凝土置换施工如附图5所示,纵向岩梗围堰根据计算得到的典型开挖轮廓面如附图6所示。
本发明的提高体型受限岩梗围堰抗滑稳定的设计原理如下:当基坑开挖到岩埂高程,在预留岩埂围堰地质揭露出存在软弱夹层致使堰体岩体破碎、节理发育、透水性强等情况时,需进行预留岩埂的防渗加固处理,由于岩梗围堰体型受限,难以进行加高培厚、混凝土贴坡以及锚索施工。此时,本技术提出一种混凝土置换施工方法,通过引入混凝土置换比例,并计算软弱夹层切分岩梗围堰的不同滑块抗滑稳定系数,通过寻优算法获得滑块所需混凝土置换比例,参照置换等值线,将岩梗围堰岩体中软弱夹层置换成强度较高的混凝土,已达到提高岩梗围堰抗滑稳定要求的目的。
其中,本发明的体型受限岩梗围堰通常为薄型的纵向岩梗围堰。不同于由人工填筑的土石围堰,岩梗围堰为天然山体开挖后得到,因地质未探明等原因,可能存在贯穿式软弱夹层,影响岩梗围堰的抗滑稳定性;薄体型围堰堰顶狭窄,施工机械没有工作面,难以实施锚索等结构加固措施;纵向岩埂围堰因其需要承担两面挡水任务,如一侧受限于枢纽布置,一侧受限于明渠通航水力学条件,加厚其体型会导致两侧占地减少,这在设计上不允许,因此,岩梗围堰体型上无法再进行加高培厚或者混凝土贴坡施工,故称其为体型受限岩梗围堰。
其中,本发明纵向岩梗围堰在一侧挡水时,进行另一侧干地条件下的混凝土置换施工,如先挡水一侧核算后也需要进行混凝土置换,则待先挡水一侧不挡水时,再进行置换施工,施工时段应尽量选择在枯水期进行,混凝土置换施工进度需满足相应度汛要求。
其中,本发明通过计算核算出岩梗围堰是否需要进行混凝土置换以及需要置换的大致范围,根据计算得到的置换范围,先进软弱夹层的开挖去除,尽量开挖成台阶状,不要出现倒悬,开挖时可做支护支撑措施,防止土层脱落,以便于后续混凝土置换施工。混凝土置换浇筑应采用台阶状逐层浇筑,根据工程实际情况,条件允许也可以采用自下而上的斜坡浇筑法,分级制模、逐级封闭浇筑,如条件允许,也可采用自升式模板浇筑,置换混凝土与预留岩埂之间可采用锚杆进行固定,置换混凝土靠近堰脚底部可深入基岩以下一部分,其作用是提高面板的整体性、稳定性以及延长岩埂底部的渗径。置换混凝土底部下挖一定深度开挖槽孔可作为临时排水沟进行排水,在回填混凝土前可预埋排水管,以利后期排水。
其中,本发明由于预留岩埂透水性强,需要承担挡水任务,如过流流速大,还存在高速水流淘刷问题。因此,为了防止岩埂渗透破坏、水流淘刷,提高岩埂围堰的抗渗性能,混凝土材料应尽量选择抗裂、低热、防渗、低塑性的配合比用量。
实施例:
本实施例中,以某水利水电工程纵向岩梗围堰为例,如图2,导流工程分三期施工,一期:纵向岩梗围堰左侧挡水,施工右侧的导流明渠,此时同步进行混凝土的置换施工。二期:导流明渠和混凝土置换施工完成,纵向岩梗围堰右侧挡水,施工纵向岩梗左侧的坝体。三期:通过施工完成的坝体建筑物导流,施工纵向岩梗围堰右侧的船闸。
S1:依据岩埂围堰的设计资料,确定岩埂围堰体型及断面几何尺寸,堰顶高程H0,堰底高程H1,计算水位为二期施工时右侧导流明渠过流的设计洪水位Hm
S2:依据岩埂围堰的地质资料,确定岩埂围堰的主要岩石物理力学参数,如软弱夹层倾角θ、软弱夹层长度L、堰体岩石容重γ、软弱夹层层面的抗剪摩擦系数f、黏聚力c等。根据岩石物理力学参数的差异性分析可得出影响围堰稳定的软弱夹层及危险位置。
S3:沿围堰轴线剖切计算断面,根据软弱夹层的位置,将岩埂围堰分为五个计算块体,如附图2所示,采用刚体极限平衡法初步计算各个块体的抗滑稳定安全系数。
Figure BDA0003895303610000111
式中:KS(i)为第i个计算块体的抗剪断强度抗滑稳定安全系数,∑W为垂直于滑面的分力,∑P为沿滑面的分力,f(i)为第i个计算块体滑面的内摩擦系数,c(i)为第i个计算块体滑面的黏聚力,A(i)为第i个计算块体滑面的截面积,如计算对象为断面时,即为单宽软弱夹层长度L。
将计算得到的五个块体抗滑稳定安全系数,如附图3,分别与抗滑稳定安全系数设计值对比,如果小于抗滑稳定安全系数设计值,那么就需要对该块体进行混凝土置换计算。
S4:考虑混凝土置换的抗滑稳定计算参数,引入考虑混凝土置换的计算参数,混凝土的抗剪摩擦系数和黏聚力,分别重新计算先前记录下来的各个不稳定块体的抗滑稳定安全系数,其中,引入混凝土置换比例τ用以表示和计算混凝土置换用量,计算公式如下:
Figure BDA0003895303610000121
式中:τ为第i个计算块体滑面的混凝土置换比例,0<τ<1,用以近似表示和计算混凝土的体积置换用量以及软弱夹层的混凝土置换长度。∑WR为作用于计算块体上全部荷载对滑动平面的垂直向分力(kN),∑WC为作用于混凝土置换体上全部荷载对滑动平面的垂直向分力(kN),∑PR为作用于计算块体上全部荷载对滑动平面的切向分力(kN),∑PC为作用于混凝土置换体上全部荷载对滑动平面的切向分力(kN),fR(i)为第i个计算块体的滑面内摩擦系数,fC(i)为第i个计算块体滑面置换混凝土的内摩擦系数,cR(i)为第i个计算块体滑面的黏聚力,cC(i)为第i个计算块体滑面的混凝土黏聚力,A(i)为第i个计算块体滑面的截面积,如计算对象为断面时,即取为单宽软弱夹层长度L。
S5:根据设计标准规定的临界稳定安全系数
Figure BDA0003895303610000122
反算各个计算块体的混凝土置换比例τ,记录至下表。
Figure BDA0003895303610000123
确认各个块体需要置换的软弱夹层长度,计算公式如下:
LC=L×τ
S6:在同一计算断面,根据得到的不同计算块体软弱夹层置换长度,绘制
Figure BDA0003895303610000131
等值线,确定软弱夹层的混凝土置换最小范围,用于指导岩埂围堰设计,如附图4。
根据计算得到的置换范围,先进行置换范围的软弱夹层挖除,尽量开挖成台阶状,不要出现倒悬,开挖时可做支护支撑措施,防止土层脱落,以便于后续混凝土置换施工。
混凝土置换浇筑应采用台阶状逐层浇筑,根据工程实际情况,条件允许也可以采用自下而上的斜坡浇筑法,分级制模、逐级封闭浇筑,如条件允许,也可采用自升式模板浇筑,置换混凝土与预留岩埂之间可采用锚杆进行固定,置换混凝土靠近堰脚底部可深入基岩以下一部分,其作用是提高面板的整体性、稳定性以及延长岩埂底部的渗径,混凝土置换后的效果,如附图5。
本发明主要提出一种提高体型受限岩埂围堰抗滑稳定的施工方法,该方法在不改变岩梗围堰体型的条件下,利用强度较高的混凝土对岩埂围堰中的软弱夹层进行置换,并合理确定置换区域及混凝土用量,以达到提高岩梗围堰抗滑稳定要求的目的。该方法以满足围堰各个断面由软弱夹层切割出的不同滑移体的抗滑稳定安全系数为目标,采用刚体极限平衡法,通过引入混凝土置换比例,并考虑混凝土置换的计算参数,分别计算出各个断面中不同计算滑移块体的抗滑稳定安全系数,并将抗滑稳定安全系数设计值反代入,计算得到各计算块体的混凝土置换比例,绘制设计条件下稳定安全条件的混凝土置换等值线,参照置换等值线,完成混凝土浇筑置换施工。此方法可用于指导岩埂围堰设计和施工,并且可作为一种有效提高岩埂围堰抗滑稳定的设计和施工方案。

Claims (7)

1.一种提高纵向岩梗围堰抗滑稳定的混凝土置换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方法步骤如下:
S1:依据纵向岩埂围堰的设计资料,确定纵向岩埂围堰体型及断面几何尺寸;
S2:依据地质资料,确定纵向岩埂围堰的岩石物理力学参数,确定影响到纵向岩埂围堰稳定性的软弱夹层位置;
S3:沿围堰轴线剖切计算断面,根据岩石物理力学参数、软弱夹层位置划分不同计算块体和滑面;
采用刚体极限平衡法计算各个块体的抗滑稳定安全系数,抗滑稳定安全系数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为第i个计算块体的抗剪断强度抗滑稳定安全系数,为垂直于滑面的分力,为沿滑面的分力,为第i个计算块体滑面的内摩擦系数,为第i个计算块体滑面黏聚力,为第i个计算块体滑面的截面积;
S4:将每个计算块体计算得到的抗滑稳定安全系数与设计值对比,核实各个块体是否稳定,将不稳定块体记录下来,小于值的判定为不稳定块体,公式如下:
S5:考虑引入混凝土进行置换,通过试验或者经验确定混凝土的抗剪强度参数,即内摩擦系数和黏聚力,在抗滑稳定计算中引入计算参数,并分别重新计算S4步骤记录下来的各个不稳定块体的抗滑稳定安全系数,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为第i个计算块体混凝土的置换比例,,用以近似表示和计算混凝土的体积置换用量以及软弱夹层的混凝土置换长度,为作用于计算块体上全部荷载对滑面的垂直向分力,为作用于混凝土置换体上全部荷载对滑面的垂直向分力,为作用于计算块体上全部荷载对滑动平面的切向分力,为作用于混凝土置换体上全部荷载对滑动平面的切向分力,为第i个计算块体滑面的内摩擦系数,为第i个计算块体置换混凝土的内摩擦系数,为第i个计算块体滑面黏聚力,为第i个计算块体混凝土的黏聚力,为第i个计算块体滑面的截面积;
S6:根据设计标准规定的稳定安全系数,反算混凝土置换比例
S7:在同一计算断面,根据不同的计算块体得到软弱夹层的置换比例,绘制等值线,确定软弱夹层的混凝土置换最小范围,用于指导纵向岩埂围堰混凝土置换施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纵向岩埂围堰抗滑稳定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中纵向岩埂围堰体型及断面几何尺寸包括:堰顶高程、堰体坡度、马道宽度、堰底高程和计算水位,其中计算水位取设计洪水水位,具体根据围堰的级别、保护对象及失事后果综合确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纵向岩梗围堰抗滑稳定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2中岩石物理力学参数包括:软弱夹层与水平面的倾角,软弱夹层的底宽,堰体容重,软弱夹层层面的抗剪断摩擦系数,内部抗剪断黏聚力。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纵向岩梗围堰抗滑稳定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3中计算块体划分是根据软弱夹层位置和数量来确定的,计算块体的划分截面为软弱夹层截面,计算块体为该软弱夹层截面所截围堰体。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提高纵向岩梗围堰抗滑稳定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S3、S5中计算块体在进行稳定计算时,作用于计算块体上的荷载有计算块体自重、扬压力、水平静水压力、铅直静水压力;其中计算块体自重及扬压力与计算块体的岩梗土体、形状有关,水平静压力及铅直静水压力则与计算水位、坡度有关。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纵向岩梗围堰抗滑稳定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7中软弱夹层及混凝土置换范围由抗剪断强度计算的抗滑稳定安全系数的等值线来确定的,计算得到的的等值线从明渠底绘制至围堰顶,该等值线与围堰断面相交的外区域即为混凝土置换区域。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纵向岩梗围堰抗滑稳定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7中纵向围堰软弱夹层开挖置换起点即为软弱夹层截面位置,开挖时应避免挖出倒悬,注意及时支撑防止土层脱落,开挖完成后及时进行混凝土置换施工。
CN202211276426.0A 2022-10-18 2022-10-18 一种提高纵向岩梗围堰抗滑稳定的施工方法 Active CN11558741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276426.0A CN115587411B (zh) 2022-10-18 2022-10-18 一种提高纵向岩梗围堰抗滑稳定的施工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276426.0A CN115587411B (zh) 2022-10-18 2022-10-18 一种提高纵向岩梗围堰抗滑稳定的施工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587411A CN115587411A (zh) 2023-01-10
CN115587411B true CN115587411B (zh) 2023-04-04

Family

ID=847791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276426.0A Active CN115587411B (zh) 2022-10-18 2022-10-18 一种提高纵向岩梗围堰抗滑稳定的施工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58741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604975B (zh) * 2023-12-11 2024-06-07 江西省水利科学院(江西省大坝安全管理中心、江西省水资源管理中心) 一种渠道边坡混凝土换填和抗滑桩组合的施工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164589A (ja) * 1999-12-08 2001-06-19 Shimizu Corp 高圧気体貯蔵施設の構築方法
CN107326873A (zh) * 2017-08-18 2017-11-07 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软硬相间陡倾岩层上混凝土重力坝的布置结构
CN110362955A (zh) * 2019-07-25 2019-10-22 四川大学 岩质高边坡稳定性分析三维地质力学模型试验方法及应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587411A (zh) 2023-01-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196034B (zh) 一种利用钢板桩作为支护围堰的基坑施工方法
CN108442382B (zh) 横穿深基坑的压力管线原位保护及围护挡土结构及施工方法
Azzouz et al. Corrected field vane strength for embankment design
Dounias et al. Analysis of progressive failure and cracking in old British dams
CN110820695B (zh) 控制堰塞坝溃坝洪峰流量的结构及方法
CN107724400B (zh) 山区临近水库浅埋隧道基坑围护结构的设计施工方法
CN115587411B (zh) 一种提高纵向岩梗围堰抗滑稳定的施工方法
CN105507335A (zh) 钢板桩围堰基坑封底结构及施工方法
CN212104042U (zh) 一种水下抗滑钻孔灌注桩基础
CN110499740B (zh) 一种水电工程高水头不良地质条件下导流洞安全封堵方法
CN113032883A (zh) 土石坝心墙厚度的计算方法、心墙厚度设计值的确定方法及介质材料渗流流量的计算方法
CN108487268B (zh) 一种方形空心阶梯变径抗滑桩结构及施工方法
CN209603112U (zh) 一种浅埋溶洞处理结构
CN104727325B (zh) 一种海涂围垦用海堤的建造方法
CN107700514A (zh) 一种关于软弱地基基础选择结构型式的处理方法
CN104947653B (zh) 针对饱和淤泥层中振动沉管灌注桩施工的减压方法
CN206111218U (zh) 富水砂卵石地层深埋暗挖车站的盆形冻结止水系统
Daniel et al. Failure of an anchored bulkhead
Sainov et al. Stress-strain state of seepage-control wall constructed for repairs of earth rock-fill dam
CN208055988U (zh) 一种软岩河岸的护岸结构
CN111910578A (zh) 针对煤炭采空区塌陷沉陷影响河堤形变的施工修复方法
RU2385385C1 (ru) Способ защиты заглубленных зданий и сооружений от подпорного подтопления грунтовыми водами
CN108532611A (zh) 一种基坑支护结构及施工方法
CN105019462A (zh) 吊脚嵌岩灌注桩围护基坑开挖方法
CN220377308U (zh) 组合防渗基坑围护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