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583114A - 一种板材打印方法及其相关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板材打印方法及其相关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583114A
CN115583114A CN202211173804.2A CN202211173804A CN115583114A CN 115583114 A CN115583114 A CN 115583114A CN 202211173804 A CN202211173804 A CN 202211173804A CN 115583114 A CN115583114 A CN 11558311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inting
data
plate
printed
targ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173804.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钟兆科
雷增强
徐星
江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Runtianzhi Digital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Runtianzhi Digital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Runtianzhi Digital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Runtianzhi Digital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173804.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583114A/zh
Publication of CN11558311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58311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MPRINTING, DUPLICATING, MARKING, OR COPYING PROCESSES; COLOUR PRINTING
    • B41M1/00Inking and printing with a printer's forme
    • B41M1/26Printing on other surfaces than ordinary pape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9/00Details of, or accessories for, 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41J29/38Drives, motors, controls or automatic cut-off devices for the entire printing mechanism
    • B41J29/393Devices for controlling or analysing the entire machine ; Controlling or analysing mechanical parameters involving printing of test patter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MPRINTING, DUPLICATING, MARKING, OR COPYING PROCESSES; COLOUR PRINTING
    • B41M5/00Duplicating or marking methods; Sheet materials for use therein
    • B41M5/0041Digital printing on surfaces other than ordinary paper
    • B41M5/0047Digital printing on surfaces other than ordinary paper by ink-jet printing

Landscapes

  • Accessory Devices And Overall Control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板材打印方法及其相关设备,用于节省时间,以提高打印效率。本申请实施例方法包括:获取第一板材的第一打印数据;若待打印数据满足打印数据阈值,根据所述待打印数据对所述第一板材进行打印;当所述第一板材打印完成后,判断打印完成后的所述待打印数据是否满足所述第一打印数据;若满足,将第二板材移动至目标打印位置,以对所述第二板材进行打印。

Description

一种板材打印方法及其相关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喷墨打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打印方法及其相关设备。
背景技术
现有方案中,当板材的第一份任务打印完成,一般是图片,且在打印机打印板材的第二份任务之前,需要对打印机重新初始化,从而再打印板材的第二份任务,而且不能提前放板材。
由上述描述可以看出,等待上一个板材打印完成,再放入板材,等待初始化数据需要花费较长的时间,降低了打印效率。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板材打印方法及其相关设备,用于节省时间,以提高打印效率。
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板材打印方法,包括:
获取第一板材的第一打印数据;
若待打印数据满足打印数据阈值,根据所述待打印数据对所述第一板材进行打印;
当所述第一板材打印完成后,判断打印完成后的所述待打印数据是否满足所述第一打印数据;
若满足,将第二板材移动至目标打印位置,以对所述第二板材进行打印。
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待打印数据对所述第一板材进行打印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打印数据确定所述第一板材的目标打印次数;
所述判断打印完成后的所述待打印数据是否满足所述第一打印数据包括:
当所述第一板材打印完成后,记录所述第一板材的第一打印次数;其中,所述第一板材的任一打印次数为根据所述待打印数据对所述第一板材进行打印后的打印次数;
判断所述第一打印次数是否满足所述目标打印次数;
若满足,执行所述将第二板材移动至目标打印位置,以对所述第二板材进行打印的步骤。
可选地,所述判断打印完成后的所述待打印数据是否满足所述第一打印数据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打印完成后的所述待打印数据未满足所述第一打印数据,将所述第一板材移动预设距离,并执行所述根据所述待打印数据对所述第一板材进行打印的步骤。
可选地,所述获取第一板材的第一打印数据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板材打印相关的目标打印数据;其中,所述目标打印数据包括所述第一打印数据及所述第二板材的第二打印数据;
设置所述目标打印数据的目标打印份数;
若所述目标打印份数为大于或等于2的正整数,确定所述第二打印数据为所述第一打印数据。
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待打印数据对所述第一板材进行打印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打印数据及所述目标打印次数确定所述打印数据阈值。
可选地,所述设置所述目标打印数据的目标打印份数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目标打印数据及所述目标打印份数计算相邻两个打印份数之间的目标间隔距离;
对所述目标间隔距离打印空数据。
可选地,所述将第二板材移动至目标打印位置,以对所述第二板材进行打印包括:
将所述第二板材移动至所述目标打印位置;
判断对应于所述第二板材的打印份数是否满足所述目标打印份数;
若满足,确定所述目标打印数据打印完成;
若不满足,执行所述根据所述待打印数据对所述第一板材进行打印的步骤;其中,所述第一板材为所述第二板材。
本申请实施例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板材打印系统,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第一板材的第一打印数据;
打印单元,用于当待打印数据满足打印数据阈值时,根据所述待打印数据对所述第一板材进行打印;
判断单元,用于当所述第一板材打印完成后,判断打印完成后的所述待打印数据是否满足所述第一打印数据;
移动单元,用于当所述待打印数据满足所述第一打印数据时,将第二板材移动至目标打印位置,以对所述第二板材进行打印。
可选地,所述板材打印系统还包括:确定单元、记录单元及执行单元;
所述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打印数据确定所述第一板材的目标打印次数;
所述记录单元,用于当所述第一板材打印完成后,记录所述第一板材的第一打印次数;其中,所述第一板材的任一打印次数为根据所述待打印数据对所述第一板材进行打印后的打印次数;
所述判断单元,具体用于判断所述第一打印次数是否满足所述目标打印次数;
所述执行单元,用于当所述第一打印次数满足所述目标打印次数时,执行所述将第二板材移动至目标打印位置,以对所述第二板材进行打印的步骤。
可选地,所述板材打印系统还包括:
所述移动单元,还用于当打印完成后的所述待打印数据未满足所述第一打印数据时,将所述第一板材移动预设距离,并执行所述根据所述待打印数据对所述第一板材进行打印的步骤。
可选地,所述板材打印系统还包括:设置单元;
所述获取单元,还用于获取板材打印相关的目标打印数据;其中,所述目标打印数据包括所述第一打印数据及所述第二板材的第二打印数据;
所述设置单元,用于设置所述目标打印数据的目标打印份数;
所述确定单元,还用于当所述目标打印份数为大于或等于2的正整数时,确定所述第二打印数据为所述第一打印数据。
可选地,所述板材打印系统包括:
所述确定单元,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打印数据及所述目标打印次数确定所述打印数据阈值。
可选地,所述板材打印系统还包括:计算单元;
所述计算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目标打印数据及所述目标打印份数计算相邻两个打印份数之间的目标间隔距离;
所述打印单元,还用于对所述目标间隔距离打印空数据。
可选地,所述板材打印系统包括:
所述移动单元,具体用于将所述第二板材移动至所述目标打印位置;
所述判断单元,具体用于判断对应于所述第二板材的打印份数是否满足所述目标打印份数;
所述确定单元,具体用于当所述第二板材的打印份数满足所述目标打印份数时,确定所述目标打印数据打印完成;
所述执行单元,具体用于当所述第二板材的打印份数不满足所述目标打印份数时,执行所述根据所述待打印数据对所述第一板材进行打印的步骤;其中,所述第一板材为所述第二板材。
本申请实施例第二方面提供的用于执行第一方面所述的板材打印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板材打印装置,包括:
中央处理器,存储器,输入输出接口,有线或无线网络接口以及电源;
所述存储器为短暂存储存储器或持久存储存储器;
所述中央处理器配置为与所述存储器通信,并执行所述存储器中的指令操作以执行第一方面所述的板材打印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指令,当所述指令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第一方面所述的板材打印方法。
从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申请实施例具有以下优点:通过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一种板材打印方法,先获取第一板材的第一打印数据,若待打印数据满足打印数据阈值,再根据待打印数据对第一板材进行打印;然后,当第一板材打印完成后,判断打印完成后的待打印数据是否满足第一打印数据;最后,若待打印数据满足第一打印数据,将第二板材移动至目标打印位置,以对第二板材进行打印。由此,可以通过提前准备打印数据,提前放置板材,从而使得板材连续打印,在打印下一个板材时,不再需要重新初始化打印数据,节省了打印时间,提高了打印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一种板材打印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另一种板材打印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一种板材打印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一种板材打印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等(如果存在)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内容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中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例如,现有方案中,由于打印份数设置了多份,第一份的板材打印完成后,打印第二份则需要重新初始化,不能提前放入板材,而且,中间放置板材所需要花费的时间较长。也就是说,等待上一个板材打印完成,才放入板材,等待初始化数据需要较长的时间。而通过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一种板材打印方法,自动连续打印则只要板材末端走出挡板位置,板材挡板提前放下,可以提前放入板材进行准备,并准备打印数据,等上一块板材打印完成即可抬起板材挡板,把板材移到打印位开始打印,无需重新初始化数据。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一种板材打印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包括步骤101-步骤104。
101、获取第一板材的第一打印数据。
在打印机对板材扫描打印之前,需要先获取到打印数据。
具体的,可以先确定打印任务。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可以将对应的打印文件,例如,可以将需要打印的图片或文件放置于打印机的扫描仪下,通过扫描仪扫描将需要打印的图片或文件转换为打印数据。不难理解的是,本实施例中,并不对确定打印任务,也就是扫描图片或文件的过程进行限制,后续也不再对此进行赘述。
在本实施例中,若要对板材进行打印,则需要获取到需要打印到该板材上的打印数据。具体的,先获取到第一板材的第一打印数据,其中,不难理解的是,第一板材可以理解为第一个板材,但并不是说,该板材的次序是第一个,只是说明任意一个执行本实施例中步骤的板材,均为第一个板材,为方便描述,后续不再对此进行赘述。
102、若待打印数据满足打印数据阈值,根据待打印数据对第一板材进行打印。
在打印机扫描过程中,打印数据一般是边上传边打印。在本实施例中,打印机在扫描打印图片或文件时,会持续将获取到打印数据。对应的,打印机会将读取到的打印数据发送至打印驱动,到打印驱动上的打印数据满足打印数据阈值时,也就是待打印数据达到打印数据阈值时,打印机就根据此时获取到的待打印数据对第一板材进行打印。
在本实施例中,进一步的是,打印机会按照行或列的方式对打印图片或打印文件进行扫描,从而打印机每扫描到一行或一列打印数据后,便会将读取到的该一行或一列的打印数据发送给打印驱动,直至打印驱动上的打印数据满足打印数据阈值,从而完成对于第一板材的打印。
在本实施例中,更进一步的是,若此时的打印驱动上的待打印数据未满足打印数据阈值,那么,打印驱动会进行等待,直至用户界面(UI,user interface)发送的待打印数据满足打印数据阈值。
103、当第一板材打印完成后,判断打印完成后的待打印数据是否满足第一打印数据。
当待打印数据已经打印到第一板材上后,就判断打印完成后的待打印数据是否达到了第一打印数据。具体的,就是打印机可以判断是否已经将第一打印数据打印到第一板材上,也就是第一板材的打印任务是否已经完成。
不难理解的是,由上述描述可知,因为打印数据是每达到打印数据阈值时,就对第一板材进行打印,也就是说,第一板材可能不止打印一次,是有可能打印多次的。
104、若满足,将第二板材移动至目标打印位置,以对第二板材进行打印。
在本实施中,若第一板材完成打印任务,也就是说,打印机已经将第一打印数据全部打印到第一板材,其中,第一板材的状态为已经经过一次或多次打印(打印数据为待打印数据),那么,就确定已完成一份任务,也就是第一板材的打印任务,那么就将下一个板材移动到打印位,从而对下一个板材进行打印。不难理解的是,下一个板材即为第二板材,对应的,也就是第一板材的下一个板材即为第二板材。还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所说明的打印位即为上述部分中所描述的目标打印位置。
在本实施例中,由步骤103的举例来说,若上一次打印的次数为3,此时打印完成后,就表示打印次数为4,那么就可以确认对于第一板材的打印任务已完成,就执行步骤104。
在本实施例中,更进一步的是,若第一板材未完成打印任务,也就是说,打印机未将第一打印数据全部打印到第一板材,其中,第一板材的状态为经过一次或多次打印(打印数据为待打印数据),那么,就将第一板材往前移动一定距离,从而使得打印机对第一板材执行下一次打印操作,也就是执行步骤102。不难理解的是,一定距离即为上述部分中所描述的预设距离。也就是说,由步骤103的举例来说,若上一次打印的次数为2,此时打印完成后,就表示打印次数为3,那么就可以确认对于第一板材的打印任务未完成。那么就需要执行步骤102,继续对第一板材进行打印。
通过本实施例提出的一种板材打印方法,先获取第一板材的第一打印数据,若待打印数据满足打印数据阈值,再根据待打印数据对第一板材进行打印;然后,当第一板材打印完成后,判断打印完成后的待打印数据是否满足第一打印数据;最后,若待打印数据满足第一打印数据,将第二板材移动至目标打印位置,以对第二板材进行打印。由此,可以通过提前准备打印数据,提前放置板材,从而使得板材连续打印,在打印下一个板材时,不再需要重新初始化打印数据,节省了打印时间,提高了打印效率。
为方便对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一种板材打印方法进行详细描述,请参阅图2,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一种板材打印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包括步骤201-步骤2。
201、获取板材打印相关的目标打印数据,并设置目标打印数据的目标打印份数。
在打印机对板材扫描打印之前,需要先获取到打印数据。
具体的,可以在打印机的显示界面选择打印任务并设置对应的打印份数。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可以将需要打印的图片或文件放置于打印机的扫描仪下,通过扫描仪扫描将需要打印的图片或文件转换为打印数据。不难理解的是,此时,需要打印的图片或文件即为打印任务。然后在打印机的显示页面上设置该打印任务所需的打印份数,例如,设置一份或两份或三份等,具体此处不对具体的打印份数进行限制,后续也不再对此进行赘述。为方便描述,后续以设置打印三份进行举例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当选择好具体的打印份数后,该打印份数即为上述中所描述的目标打印份数,由于上述中以将打印份数为三份,对应的,目标打印份数即为三份。
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并不对确定打印任务,也就是扫描图片或文件的过程进行限制,后续也不再对此进行赘述。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若要对板材进行打印,则需要对需要打印的图片或文件进行扫描识别,从而将该图片或文件转化为rip图像。不难理解的是,rip图像仅为打印机所转换文件格式中的其中一种,为方便描述,后续均以rip图像进行详细描述。
不难理解的是,将该rip图像传输至打印驱动后,打印驱动可以读取该rip图像,从而生成对应的目标打印数据,不难理解的是,目标打印数据中包含了第一板材及第二板材所需的第一打印数据及第二打印数据。
202、根据目标打印数据及目标打印份数计算相邻两个打印份数之间的目标间隔距离。
当获取到扫描识别后的rip图像后,由于每份rip图像之间有一段空白间隔,连续打印时,空白间隔需要打印空数据,也就是每份rip图像需要填充的空白数据高度。不难理解的是,本实施例中的空白数据高度即为上述部分中所描述的目标间隔距离。该空白数据高度也可以理解为文档中的页眉或页脚部分为空白。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打印机需要根据rip图像以及设置好的打印份数计算出相邻两个所需打印的板材之间的目标间隔距离,从而确定最优的打印位,以便在打印时,能将板材放置于对应的打印位上,同时,相邻的两个板材也可以根据该目标间隔距离确定之间的相隔距离。为方便描述,后续不再对此进行赘述。
203、根据第一打印数据确定第一板材的目标打印次数。
当获取到扫描识别后的rip图像后,由于打印机具备不同的工作模式,由此,便需要计算出在当前工作模式下,每份rip图像在同一个板材上打印次数,也就是上述中所描述的目标打印次数。不难理解的是,该目标打印次数是每一个板材都需遵守的打印次数,也就是每份rip图像需要扫描打印的次数,也可以理解为一种打印次数阈值。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打印机需要根据rip图像以及设置好的打印份数计算出每份rip图像需要的打印次数,也就是pass数,为方便描述,后续对应打印次数的描述以pass数进行详细描述。
例如,在一张所需打印的大图片中,有三张小图片,分别为图片1、图片2及图片3。经过扫描后,打印机可以识别出图片1、图片2及图片3。然后,可以设置图片1需要打印一份,图片2需要打印二份,图片3需要打印三份。不难理解的是,以上仅为打印任务的其中一种具体的实施例,对应的,当图片1、图片2及图片3不一致时,对应的打印数据也不一样。也就是说,板材可以只打印图片1,也可以打印图片1及图片2的组合体,此处不对此进行限制,不难理解的是,当所需打印的内容不一致时,rip图像及对应的打印数据也不一致。但板材只能打印对应的一份rip图像。为方便描述,后续不再对此进行赘述。
由此,为方便描述,后续对于打印任务而言,仅以同一种打印任务,也就是同一个rip图像进行详细描述。
在其中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若rip图像不一致,例如存在第一rip图像及第二rip图像,也就是第一打印数据或第二打印数据,那么打印机便是根据第一rip图像及打印份数确定在板材上所需的打印次数,或者是根据第二rip图像及打印份数确定在板材上所需的打印次数。
更进一步的是,由于打印机具备不同的工作模式,例如,打印机的工作模式、喷头模式、轴点模式或羽化模式等。其中,羽化原理是令选区内外衔接部分虚化,起到渐变的作用从而达到自然衔接的效果。由于每份rip图像中有对打印文件或图片进行模糊处理的需求,由此需要设置羽化模式。
例如,有一张图片,打印机上的打印喷头为1280个,分辨率为600*600每英寸点数(DPI,dots per inch),其中,打印机的基础打印分辨率DPI为300*600。对应的,仅对于图片的打印次数为(600/300)*(600/600)=2*1。由于,打印机可以选择不同的打印模式,例如,选择的打印模式是白色铺底,则需要打印两次,具体的,优先打印白底的图片,选择羽化方式,需要说明的是,羽毛方式有四种选择,分别为none,light,medium,heavy。其中,none对应一次打印,light对应二次打印,medium对应三次打印,heavy对应四次打印,此时,选择heavy(*4)。选择完上述的打印模式之后,具体的有,每行高度打印次数为2*1*2*4=16次,即16pass,每次打印行数为1280/16=80行。
204、若待打印数据满足打印数据阈值,根据待打印数据对第一板材进行打印。
本实施例中步骤204与前述图1中步骤102类似,具体此处不做赘述。但需要说明的是,当设置好每个rip图像的打印份数之后,打印机便需要对该rip图像进行识别,从而读取该rip图像中每一行的打印数据,并发送给打印驱动。不难理解的是,当对第一板材进行打印时,该rip图像的所有打印数据即为第一打印数据。对应的,打印数据是在初始化驱动后,读取rip图像得到的。
还需要说明的是,由于识别出对应的rip图像以及设置好对应的打印份数后,便可以确定出每次打印过程中,所需达到的打印数据阈值。对应的,该打印数据阈值可以是打印喷头在板材上扫描打印一次时的所需打印数据的数据阈值,也可以是打印数据达到计算出的打印数据阈值时,则打印喷头直接进行打印等。不难理解的是,本实施例并不对打印数据阈值的具体内容进行限制,后续也不再对此进行赘述。
当读取出的打印数据,即待待打印数据达到打印数据阈值时,打印机便可以根据待打印数据对第一板材进行打印。其中,不难理解的是,第一板材可以理解为第一个板材,但并不是说,该板材的次序是第一个,只是说明任意一个执行本实施例中步骤的板材,均为第一个板材,为方便描述,后续不再对此进行赘述。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若目标打印份数设置为大于或等于2的正整数,由上述描述可知,由于rip图像或数据一致,则第二打印数据与第一打印数据一致。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在步骤202-步骤203中,打印机会计算发送的行数,已发送完成一份rip打印文件或数据后,需要精确计算发送的填充高度用于完整打印一份图片或文件,并重新准备下一个板材打印的数据。其中行数包括读取的rip图片或数据的行数以及发送的空白数据行数。
205、判断打印完成后的待打印数据是否满足第一打印数据。若是,执行步骤206;若否,执行步骤207。
打印1pass后,打印机便需要判断是否打印完成一份任务。具体的,打印完成后,打印机需要判断打印数据是否满足第一打印数据。其中该任务即为上述中所描述的打印任务,也就是该rip图像或数据的打印任务。需要说明的是,本步骤中所描述的第一打印数据仅为对打印第一板材时的详细描述,若是打印第二板材,即为第二打印数据。为方便描述,后续不再对此进行赘述。
具体的,就是将所有已经打印至当前板材上的待打印数据总和,判断总和后的打印数据是否与第一打印数据一致,若是,执行步骤206;若否,执行步骤207。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由于设置好了该rip图像的目标打印次数,当打印完成时,会记录当前的打印次数,即当前打印pass数。例如,当前打印次数为3,目标打印次数为4,也就是说,该rip图像所对应的第一打印数据还未打印完成,执行步骤206;若当前打印次数为4,目标打印次数也为4,也就是说,该rip图像所对应的第一打印数据还未打印完成,执行步骤207。
还需要说明的是,打印数据是在初始化驱动后,读取rip图像(文件)后得到的。同时,打印完一份任务是打印完成一块板材,图像大小及打印模式大小会影响每块板材的pass数及扫描次数。
206、将第二板材移动至目标打印位置,以对第二板材进行打印。
本实施例中步骤206与前述图1中步骤104类似,具体此处不做赘述。但需要说明的是,打印完成当前板材数据,需要把下一个板材移到开始打印位置,以便对下一个板材进行打印,也就是对第二板材进行打印。
再执行步骤208。
207、将第一板材移动预设距离。
若第一板材未完成打印任务,也就是说,打印机未将第一打印数据全部打印到第一板材,或者描述为当前板材数据未打印完成。其中,第一板材的状态为经过一次或多次打印(打印数据为待打印数据),那么,就将第一板材往前移动一定距离,从而使得打印机对第一板材执行下一次打印操作。
具体的,如果未打印完成当前板材的数据,只要当前板材前进1pass高度。不难理解的是,由于打印喷头在平面状态下为X-Y轴分布,前进1pass高度可以理解为将当前板材移动至下一次打印时的所需的位置。
例如,当前打印次数为3,目标打印次数为4,就是将第一板材移动至第4次打印时所需的打印位置。再执行步骤204。
208、判断对应于第二板材的打印份数是否满足目标打印份数。若是,执行步骤209;若否,执行步骤204。
对应的,第二板材打印过程可参阅步骤204-步骤205。当第二板材也打印完成时,由于在上述步骤201中,以将目标打印份数设置为三份,若此时的第二板材已为打印的第三份rip图像,那么就确定对应于第二板材的打印份数满足目标打印份数,然后执行步骤209。
若此时的第二板材为打印的第二份rip图像,那么就确定对应于第二板材的打印份数未满足目标打印份数,然后执行步骤204。对应的,就需要对第三板材进行打印,对应的打印数据为第三打印数据,为方便描述,后续不再对此进行赘述。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未打印完成,需要先查看该rip图像是否已经传满,未传满,才会等待。同时,打印数据是边上传边打印的,缓存1pass数据,不会全部读取,毕竟一份rip图像(文件)可能10个G,对于电脑内存要求太高,此时成本便会上升,对于效率并没有太大提升。
209、确定目标打印数据打印完成。
当全部份数打印完成后,就确定目标打印数据打印完成。从而结束此次的打印任务。
在本实施例中,进一步的是,打印完成后,打印喷头或小车会回到对应的待机位。
通过本实施例提出的一种板材打印方法,结合现有方案可知,当前连续打印板材,若需要上一个打印板材完成,并重新初始化数据后,才能放置下一个板材。现在在启动打印时,可以提前计算好数据量,pass数以及每份之间需要的间距,每pass打印完成后,判断是否可以提前放板材,根据计算好的数据判断是否打印完成一份任务,判断是否完成全部任务。打印完一份任务,直接把下一个板材移到打印位直接开始打印,不需要初始化任务,因为已经提前发送好数据,提前放好板材。从而使得板材连续打印,在打印下一个板材时,不再需要重新初始化打印数据,节省了打印时间,提高了打印效率。
应该理解的是,虽然如上所述的各实施例所涉及的流程图中的各个步骤按照箭头的指示依次显示,但是这些步骤并不是必然按照箭头指示的顺序依次执行。除非本文中有明确的说明,这些步骤的执行并没有严格的顺序限制,这些步骤可以以其它的顺序执行。而且,如上所述的各实施例所涉及的流程图中的至少一部分步骤可以包括多个步骤或者多个阶段,这些步骤或者阶段并不必然是在同一时刻执行完成,而是可以在不同的时刻执行,这些步骤或者阶段的执行顺序也不必然是依次进行,而是可以与其它步骤或者其它步骤中的步骤或者阶段的至少一部分轮流或者交替地执行。
若方案涉及敏感信息(如用户信息、企业信息),则应当说明针对敏感信息的收集、使用和处理需要遵守相关国家和地区的法律法规和标准,且需要在相应主体(如用户或企业等)许可或同意的情况下进行。
请参阅图3,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一种板材打印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获取单元301,用于获取第一板材的第一打印数据;
打印单元302,用于当待打印数据满足打印数据阈值时,根据待打印数据对第一板材进行打印;
判断单元303,用于当第一板材打印完成后,判断打印完成后的待打印数据是否满足第一打印数据;
移动单元304,用于当待打印数据满足第一打印数据时,将第二板材移动至目标打印位置,以对第二板材进行打印。
示例性地,板材打印系统还包括:确定单元305、记录单元306及执行单元307;
确定单元305,用于根据第一打印数据确定第一板材的目标打印次数;
记录单元306,用于当第一板材打印完成后,记录第一板材的第一打印次数;其中,第一板材的任一打印次数为根据待打印数据对第一板材进行打印后的打印次数;
判断单元303,具体用于判断第一打印次数是否满足目标打印次数;
执行单元307,用于当第一打印次数满足目标打印次数时,执行将第二板材移动至目标打印位置,以对第二板材进行打印的步骤。
示例性地,板材打印系统还包括:
移动单元304,还用于当打印完成后的待打印数据未满足第一打印数据时,将第一板材移动预设距离,并执行根据待打印数据对第一板材进行打印的步骤。
示例性地,板材打印系统还包括:设置单元308;
获取单元301,还用于获取板材打印相关的目标打印数据;其中,目标打印数据包括第一打印数据及第二板材的第二打印数据;
设置单元308,用于设置目标打印数据的目标打印份数;
确定单元305,还用于当目标打印份数为大于或等于2的正整数时,确定第二打印数据为第一打印数据。
示例性地,板材打印系统包括:
确定单元305,还用于根据第一打印数据及目标打印次数确定打印数据阈值。
示例性地,板材打印系统还包括:计算单元309;
计算单元309,用于根据目标打印数据及目标打印份数计算相邻两个打印份数之间的目标间隔距离;
打印单元302,还用于对目标间隔距离打印空数据。
示例性地,板材打印系统包括:
移动单元304,具体用于将第二板材移动至目标打印位置;
判断单元303,具体用于判断对应于第二板材的打印份数是否满足目标打印份数;
确定单元305,具体用于当第二板材的打印份数满足目标打印份数时,确定目标打印数据打印完成;
执行单元307,具体用于当第二板材的打印份数不满足目标打印份数时,执行根据待打印数据对第一板材进行打印的步骤;其中,第一板材为第二板材。
下面请参阅图4,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一种板材打印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包括:
中央处理器401,存储器405,输入输出接口404,有线或无线网络接口403以及电源402;
存储器405为短暂存储存储器或持久存储存储器;
中央处理器401配置为与存储器405通信,并执行存储器405中的指令操作以执行前述图1或图2所示实施例中的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芯片系统,其特征在于,芯片系统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和通信接口,通信接口和至少一个处理器通过线路互联,至少一个处理器用于运行计算机程序或指令,以执行前述图1或图2所示实施例中的方法。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所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Claims (10)

1.一种板材打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第一板材的第一打印数据;
若待打印数据满足打印数据阈值,根据所述待打印数据对所述第一板材进行打印;
当所述第一板材打印完成后,判断打印完成后的所述待打印数据是否满足所述第一打印数据;
若满足,将第二板材移动至目标打印位置,以对所述第二板材进行打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材打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待打印数据对所述第一板材进行打印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打印数据确定所述第一板材的目标打印次数;
所述判断打印完成后的所述待打印数据是否满足所述第一打印数据包括:
当所述第一板材打印完成后,记录所述第一板材的第一打印次数;其中,所述第一板材的任一打印次数为根据所述待打印数据对所述第一板材进行打印后的打印次数;
判断所述第一打印次数是否满足所述目标打印次数;
若满足,执行所述将第二板材移动至目标打印位置,以对所述第二板材进行打印的步骤。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材打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打印完成后的所述待打印数据是否满足所述第一打印数据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打印完成后的所述待打印数据未满足所述第一打印数据,将所述第一板材移动预设距离,并执行所述根据所述待打印数据对所述第一板材进行打印的步骤。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材打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第一板材的第一打印数据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板材打印相关的目标打印数据;其中,所述目标打印数据包括所述第一打印数据及所述第二板材的第二打印数据;
设置所述目标打印数据的目标打印份数;
若所述目标打印份数为大于或等于2的正整数,确定所述第二打印数据为所述第一打印数据。
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板材打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待打印数据对所述第一板材进行打印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打印数据及所述目标打印次数确定所述打印数据阈值。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板材打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设置所述目标打印数据的目标打印份数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目标打印数据及所述目标打印份数计算相邻两个打印份数之间的目标间隔距离;
对所述目标间隔距离打印空数据。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板材打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第二板材移动至目标打印位置,以对所述第二板材进行打印包括:
将所述第二板材移动至所述目标打印位置;
判断对应于所述第二板材的打印份数是否满足所述目标打印份数;
若满足,确定所述目标打印数据打印完成;
若不满足,执行所述根据所述待打印数据对所述第一板材进行打印的步骤;其中,所述第一板材为所述第二板材。
8.一种板材打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第一板材的第一打印数据;
打印单元,用于当待打印数据满足打印数据阈值时,根据所述待打印数据对所述第一板材进行打印;
判断单元,用于当所述第一板材打印完成后,判断打印完成后的所述待打印数据是否满足所述第一打印数据;
移动单元,用于当所述待打印数据满足所述第一打印数据时,将第二板材移动至目标打印位置,以对所述第二板材进行打印。
9.一种板材打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中央处理器,存储器,输入输出接口,有线或无线网络接口以及电源;
所述存储器为短暂存储存储器或持久存储存储器;
所述中央处理器配置为与所述存储器通信,并执行所述存储器中的指令操作以执行权利要求1至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板材打印方法。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指令,当所述指令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板材打印方法。
CN202211173804.2A 2022-09-26 2022-09-26 一种板材打印方法及其相关设备 Pending CN11558311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173804.2A CN115583114A (zh) 2022-09-26 2022-09-26 一种板材打印方法及其相关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173804.2A CN115583114A (zh) 2022-09-26 2022-09-26 一种板材打印方法及其相关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583114A true CN115583114A (zh) 2023-01-10

Family

ID=847786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173804.2A Pending CN115583114A (zh) 2022-09-26 2022-09-26 一种板材打印方法及其相关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583114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852498B2 (en) Post-printing process support system, post-printing process support program, and post-printing process support method
JP2003058355A (ja) 即時ラスタ画像アセンブリ
JP6765858B2 (ja) 画像処理方法、プログラム、及び画像処理装置
US20120069356A1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mage forming method,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US8482779B2 (en) Reducing redundancy of processing by acquiring image correction or a parameter that has been already performed at another apparatus
JP4581703B2 (ja) 印刷装置
US20040047001A1 (en) Image selection using proof sheet
JP2017213733A (ja) トレイ、記録装置、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方法、および記憶媒体
CN104182186B (zh) 打印对象数据的方法以及使用该方法的打印设备
US20110216337A1 (en)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image processing system, and computer readable medium
CN115583114A (zh) 一种板材打印方法及其相关设备
US10084938B2 (en) Reading apparatus and non-transitory storage medium storing instructions executable by reading apparatus
US20110141514A1 (en)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for
JP2003260847A (ja) 印刷装置及び印刷対象の設定方法
JP3037499B2 (ja) 印刷方法及びその装置
KR101645324B1 (ko) 대량 출력을 위한 인쇄물 자동 출력 제어 장치 및 방법
WO2010070860A1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ontrol method for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storage medium
KR101656496B1 (ko) 소량 출력을 위한 인쇄물 자동 출력 제어 장치 및 방법
JP2013123878A (ja) バリアブル印刷データ処理時間予測プログラム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US8531715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forming image, and external device
JP2010181999A (ja) 印刷システム、印刷装置、印刷制御プログラム、
JP3470295B2 (ja) スキャナー付プリンタ
JP2004261994A (ja) 印刷制御装置、印刷制御方法および印刷制御プログラム
JP2020135611A (ja) プリンタ
JP6372365B2 (ja) 印刷指示装置、印刷システム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