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581121A - 残留监测 - Google Patents

残留监测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581121A
CN115581121A CN202180026137.2A CN202180026137A CN115581121A CN 115581121 A CN115581121 A CN 115581121A CN 202180026137 A CN202180026137 A CN 202180026137A CN 115581121 A CN115581121 A CN 11558112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ample
analyte
determining
chromatogram
backgrou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80026137.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D·因特尔曼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 Hoffmann La Roche AG
Original Assignee
F Hoffmann La Roche A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 Hoffmann La Roche AG filed Critical F Hoffmann La Roche AG
Publication of CN11558112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58112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0/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separation into components using adsorption, absorption or similar phenomena or using ion-exchange, e.g. chromatography or field flow fractionation
    • G01N30/02Column chromatography
    • G01N30/86Signal analysis
    • G01N30/8624Detection of slopes or peaks; baseline correction
    • G01N30/8641Baseline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0/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separation into components using adsorption, absorption or similar phenomena or using ion-exchange, e.g. chromatography or field flow fractionation
    • G01N30/02Column chromatography
    • G01N30/86Signal analysis
    • G01N30/8624Detection of slopes or peaks; baseline correction
    • G01N30/8631Peak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0/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separation into components using adsorption, absorption or similar phenomena or using ion-exchange, e.g. chromatography or field flow fractionation
    • G01N30/02Column chromatography
    • G01N30/62Detector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G01N30/72Mass spectrometers
    • G01N30/7233Mass spectrometers interfaced to liquid or supercritical fluid chromatograph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0/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separation into components using adsorption, absorption or similar phenomena or using ion-exchange, e.g. chromatography or field flow fractionation
    • G01N30/02Column chromatography
    • G01N30/86Signal analysis
    • G01N30/8658Optimising operation parameter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0/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separation into components using adsorption, absorption or similar phenomena or using ion-exchange, e.g. chromatography or field flow fractionation
    • G01N30/02Column chromatography
    • G01N2030/022Column chromatography characterised by the kind of separation mechanism
    • G01N2030/027Liquid chromatography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Immunology (AREA)
  • Pathology (AREA)
  • Other Investigation Or Analysis Of Materials By Electrical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在液相色谱质谱仪(LC‑MS)装置上确定分析物从先前样品到目标样品中的残留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在所述LC‑MS装置(2,4)上确定所述目标样品的至少一个色谱图;(b)确定所述色谱图(3,5)的背景高度;以及(c)基于所述背景高度确定所述分析物从所述先前样品到所述目标样品中的所述残留。本发明还涉及与上述方法相关的方法、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

Description

残留监测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在液相色谱质谱仪(LC-MS)装置上确定分析物从先前样品到目标样品中的残留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在所述 LC-MS装置上确定所述目标样品的至少一个色谱图;(b)确定所述色谱图的背景高度;以及(c)基于所述背景高度确定所述分析物从所述先前样品到所述目标样品中的所述残留。本发明还涉及与上述方法相关的方法、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
背景技术
分析物从样品到样品的残留是伴随液相色谱法的主要限制之一,但初级样品处理和样品制备中也存在。评估残留程度或风险的最先进的方法由监管指南(如CLSI C62-A(Lynch(2020),Clinical Chemistry 62(1):24– 299))进行了描述。这些指南建议在方法开发以及验证和确认阶段期间通过在高浓度样品后使用空白样品来评定残留。这些空白样品的所得峰面积用于计算潜在的残留。Zeng et al.(2006),Rapid Comm Mass Spectrom20:635 教导了在HPLC-MS系统中基于先前样品中的分析物的浓度来估计先前样品对随后样品中分析物的峰面积的影响。
在方法开发期间对残留的评估给出了对于残留的风险及其程度的总体概述。但该方法不适于提供有关当前样品测量的信息。对于批处理模式分析,通常会触发对高浓度样品之后的样品的重新分析,但这在先前样品的分析物不同于当前样品的分析物的随机存取的情况下是不可行的。
待解决的问题
因此,在本领域中仍然需要有助于在LC-MS测量中检测并在可能的情况下校正残留的装置和方法。
发明内容
该问题通过具有独立权利要求的特征的方法、系统、计算机程序产品、计算机或计算机网络、计算机可加载数据结构、计算机程序和存储介质来解决。在从属权利要求中列出了可能以单独的方式或者以任何任意组合实现的有利实施例。
因此,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在液相色谱质谱仪(LC-MS)装置上确定分析物从先前样品到目标样品中的残留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在所述LC-MS装置上提供所述目标样品的至少一个色谱图;
(b)确定所述色谱图的背景高度;以及
(c)基于所述背景高度确定所述分析物从所述先前样品到所述目标样品中的所述残留。
如本文所使用的术语是广义术语,且被赋予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普通和惯常的含义;因此,除非另有说明,否则本文所使用的术语不限于特殊或自定义的含义。如下文所用,术语“具有”、“包括”或“包含”或者它们的任何任意语法变化形式以非排他性方式使用。因此,这些术语既可指其中除了由这些术语引入的特征之外,在该上下文中描述的实体中不存在另外的特征的情况,也可指其中存在一个或多个另外的特征的情况。作为示例,表述“A具有B”、“A包括B”和“A包含B”既可指其中除B之外,A中不存在其他要素的情况(即,其中A由B单独且唯一地组成的情况),也可指其中除B之外,实体A中还存在一个或多个另外的要素(诸如要素C、要素C和要素D或甚至另外的要素)的情况。此外,如技术人员所理解的,表达“包括一”和“包括一个”优选地指“包括一个或多个”,即等同于“包括至少一个”。同样,术语“确定X”是指确定一个X,以及确定超过一个X,例如两个、三个或四个X。此外,术语“多个”涉及大量的,在一个实施例中,为至少两个所指示的项目,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为至少三个,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为至少四个,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为至少五个。
此外,如下文所使用的,术语“优选地”、“更优选地”、“最优选地”、“特别地”、“更特别地”、“具体地”、“更具体地”或类似的术语与任选的特征结合使用,而不限制其他可能性。因此,由这些术语引入的特征是任选特征,并且不旨在以任何方式限制权利要求的范围。如本领域技术人员将认识到的,本发明可通过使用替代性特征来执行。类似地,由“在一个实施例中”引入的特征或类似表述旨在成为任选的特征,而对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没有任何限制,对本发明的范围没有任何限制,并且对将以此类方式引入的特征与本发明的其他任选的或非任选的特征相结合的可能性也没有任何限制。
如本文所用,术语“约”涉及具有相关领域公认的技术精度的指示值,优选地涉及指示值±20%,更优选地±10%,最优选地±5%。此外,术语“基本上”表示不存在对所指示的结果或使用有影响的偏差,即潜在偏差不会导致所指示的结果偏离超过±20%,更优选地±10%,最优选地± 5%。因此,“基本上由...组成”意指包括所指定的组分,但排除其他组分,除了作为杂质存在的材料、作为用于提供组分的过程的结果而存在的不可避免的材料,以及为了实现本发明的技术效果以外的目的而添加的组分。例如,使用短语“基本上由...组成”定义的组合物涵盖任何已知的可接受的添加剂、赋形剂、稀释剂、载体等。优选地,基本上由一组组分组成的组合物将包含小于5重量%、更优选地小于3重量%、甚至更优选地小于1重量%、最优选地小于0.1重量%的非指定组分。如本文所述,经测量和经计算的参数是在示例性基础上描述的;如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理解的,这些参数可以通过标准数学运算来修改,特别是通过乘法、除法、加法、减法、倒数形成、缩放以及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其他运算;在一个实施例中,参考被相应地,特别是通过应用相同的数学运算来调整。经测量和经计算的参数也可用于分数的计算,该分数可基于一个或多个参数值来计算;可任选地被加权,和/或通过进一步的数学运算,特别是如上所指定的,例如缩放来计算。
用于确定残留的方法为体外方法。此外,它还可以包括除上述明确提及的步骤之外的步骤。例如,进一步的步骤可涉及例如为步骤a)提供样品,或在步骤b)和/或c)中进一步的计算。此外,所述步骤中的一个或多个步骤可以由自动化设备执行。在一个实施例中,特别是步骤b)和c)由处理器,特别是由计算机执行,其可被配置为评估装置,如本文别处所指定的。
如本文所用,术语“提供”涉及使指示的信息或对象可用。因此,在提供色谱图的情况下,该色谱图可作为数据,例如作为图形表示,作为测量值列表,例如作为值对(诸如洗脱时间/定量因子值对和/或洗脱时间/定性因子值对)或作为数学模型来提供。该色谱图可经由本领域技术人员认为合适的任何介质,特别是经由MS装置与评估装置之间的操作连接、经由数据连接(诸如数据网络)或经由数据存储介质提供。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是如下文所指定的确定。
术语“确定”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为是指选定、得出结论或确定事实和/或数据。因此,在一个实施例中,确定涉及定性确定;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涉及半定量确定;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涉及定量测定。因此,“确定残留”包括证实残留发生的事实(定性确定);证实残留程度是否在可接受的限度内(半定量确定);以及证实残留的量(定量确定)。在一个实施例中,确定涉及定量确定。此外,“确定色谱图”涉及测量色谱图,具体地记录并任选地在合适的存储装置上存储表示在LC/MS运行过程中记录的LC/MS装置的信号的数据点。如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的,在确定色谱图的情况下,在一个实施例中的确定是定量的。类似地,在一个实施例中,“确定背景高度”是定量地确定如本文别处所指定的背景高度的值;然而,该术语也可能涉及背景高度的半定量确定,例如通过确定该背景高度是否超过预定排除标准。
如本文所用,术语“样品”,也称为“测试样品”涉及任何类型的物质组合物;因此,该术语可指但不限于任何任意样品,诸如生物样品。在一个实施例中,样品为液体样品,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为水性样品。在一个实施例中,测试样品可选自由以下项组成的组:生理流体,包括血液、血清、血浆、唾液、眼晶状体液、泪液、脑脊液、汗液、尿液、乳汁、腹水、粘液、滑膜液、腹膜液和羊水;灌洗液;组织、细胞等。然而,样品也可以是天然或工业液体,特别是地表水或地下水、污水、工业废水、加工液、土壤洗脱液等。在一个实施例中,样品包括或疑似包括至少一种目标化学化合物,即应被确定的化学物质,其被称为“分析物”。样品可包括一种或多种另外的化学化合物,这些化学化合物不被确定并且通常被称为“基质”。样品可在从相应来源获得时直接使用,或者可经受一个或多个预处理和/或样品制备步骤。因此,样品可通过物理和/或化学方法,在一个实施例中通过离心、过滤、混合、均质化、色谱分析、沉淀、稀释、浓缩、与结合和/或检测试剂接触和/或任何其他本领域技术人员认为合适的方法进行预处理。在样品制备步骤中,即在样品制备步骤之前、期间和/或之后,可将一种或多种内标物加入该样品中。样品可能会掺入内标物。例如,可将内标物以预定义的浓度加入样品中。可选择内标物,使得该内标物可在质谱分析装置的正常操作条件下易于鉴别。该内标物的浓度可以是预定的并且明显高于分析物的浓度。
如上所述,如本文所用的术语“分析物”涉及应在样品中确定的任何化学化合物或化合物组。在一个实施例中,分析物为大分子,即具有大于 1000u(即大于1kDa)的分子质量的化合物。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分析物为生物大分子,特别是多肽、多核苷酸、多糖或任何上述的片段。在一个实施例中,分析物为小分子化学化合物,即具有至多1000u(1kDa)的分子质量的化合物。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分析物是被受试者,特别是人类受试者的身体代谢的化合物,或者是对受试者施用以诱导受试者的新陈代谢变化的化合物。因此,在一个实施例中,分析物是违禁药物或其代谢物,例如苯丙胺;可卡因;美沙酮;乙基葡糖苷酸;硫酸乙酯;鸦片,特别是丁丙诺啡、6-单酰基吗啡、可待因、二氢可待因、吗啡、吗啡-3-葡糖苷酸和/或曲马多;和/或阿片样物质,特别是乙酰芬太尼、卡芬太尼、芬太尼、氢可酮、去甲芬太尼、羟考酮和/或羟吗啡酮。
在一个实施例中,分析物是治疗药物,例如丙戊酸;氯硝西泮;甲氨蝶呤;伏立康唑;霉酚酸(总);霉酚酸-葡糖苷酸;对乙酰氨基酚;水杨酸;茶碱;地高辛;免疫抑制剂,特别是环孢素、依维莫司、西罗莫司和/ 或他克莫司;镇痛剂,特别是哌替啶、去甲哌啶、曲马多和/或O-去甲基- 曲马多;抗生素,特别是庆大霉素、妥布霉素、阿米卡星、万古霉素、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美罗培南和/或利奈唑胺;抗癫痫药,特别是苯妥英、丙戊酸、游离苯妥英、游离丙戊酸、左乙拉西坦、卡马西平、卡马西平-10,11-环氧化物、苯巴比妥、扑米酮、加巴喷丁、唑尼沙胺、拉莫三嗪和/或托吡酯。在一个实施例中,分析物是激素,特别是皮质醇、雌二醇、孕酮、睾酮、17-羟基孕酮、醛固酮、脱氢表雄酮(DHEA)、硫酸脱氢表雄酮(DHEA-S)、双氢睾酮和/或可的松;在一个实施例中,样品是血清或血浆样品并且分析物是皮质醇、DHEA-S、雌二醇、孕酮、睾酮、17-羟基孕酮、醛固酮、DHEA、二氢睾酮和/或可的松;在一个实施例中,样品是唾液样品并且分析物是皮质醇、雌二醇、孕酮、睾酮、17-羟基孕酮、雄烯二酮和/或可的松;在一个实施例中,样品是尿液样品并且分析物是皮质醇、醛固酮和/或可的松。在一个实施例中,分析物是维生素,在一个实施例中是维生素D,特别是麦角钙化醇(维生素D2)和/或胆钙化醇(维生素 D3)或其衍生物,例如25-羟基-维生素-D2、25-羟基-维生素-D3、24,25-二羟基-维生素-D2、24,25-二羟基-维生素-D3、1,25-二羟基-维生素-D2和/或 1,25-二羟基-维生素-D3。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分析物是受试者的代谢物。
术语“残留”原则上涉及至少一种成分从一个样品到第二样品中的任何转移,在一个实施例中是成分从一个样品到第二样品中的转移。在本说明书的上下文中,所述转移是将样品成分从在分析装置,特别是本文别处所指定的LC-MS装置中在第一时间点处理的样品转移到在所述分析装置中在随后的第二时间点处理的,在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分析装置中直接在第一样品之后处理的第二样品中的转移。可以理解,上述第二样品是应确定残留的样品;并且至少上述第二样品是应确定分析物的样品。综上所述,上述第一样品也称为“先前样品”,并且上述第二样品也称为“目标样品”。如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理解的,在LC-MS测量中,残留可能在LC 步骤之前发生,基本上导致由来自先前样品的分析物引起的分析物峰的不需要的增加(峰残留)。然而,残留也可能发生在LC步骤之后,导致色谱图中背景的增加(背景残留)。如在本发明的基础工作中惊讶地发现,两种类型的残留相关联,特别是成正比,使得测量背景残留可用于确定并且如果需要校正峰残留。
术语“液相色谱质谱仪装置”,缩写为“LC-MS装置”,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理解的。在一个实施例中,该术语涉及被配置为用于执行液相色谱(LC)与质谱分析(MS)的组合的装置。因此,在一个实施例中,该装置包括至少一个LC单元和至少一个MS单元,其中LC单元和MS单元经由至少一个接口耦接。如本文所用,术语“液相色谱(LC)单元”在一个实施例中涉及被配置为经由液相色谱法将目标样品的一种或多种分析物从该样品的其他成分分离,在一个实施例中以用于用质谱分析装置检测一种或多种分析物。LC可以基于技术人员认为合适的任何分离原理;在一个实施例中,LC是反相色谱、疏水作用色谱、离子交换色谱、尺寸排阻色谱、亲和色谱或手性色谱;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LC是反相色谱。LC装置可包括至少一个LC柱。例如,LC装置可为单柱LC装置或具有多个LC柱的多柱LC装置。LC柱可具有固定相,流动相被泵送穿过该固定相,以便分离和/或洗脱和/或转移目标分析物。LC单元可以是或可包括至少一种高效液相色谱(HPLC)单元和/或至少一种微流液相色谱(μLC)装置。如本文所用,在一个实施例中,术语“质谱分析单元”涉及一种质量分析器,该质量分析器被配置为用于基于分析物或其片段的质荷比检测至少一种分析物。质谱分析单元可以是或可包括至少一个四极杆质谱分析装置。耦接LC 单元和MS单元的接口可包括至少一个电离源,该电离源被配置为用于生成分子离子并用于将分子离子转移到气相中。在一个实施例中,MS单元是串联质谱分析(MS/MS)单元,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是三重四极杆 MS/MS,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处于多反应监测(MRM)模式。
术语“色谱图”为技术人员已知的。在一个实施例中,该术语涉及在一个实施例中随时间,例如保留时间和/或洗脱体积推移从样品获得并由 MS检测器确定的信号的定量测度与色谱分离的进展的相关图。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信号的定量测度与至少部分样品成分的浓度,特别是与分析物的浓度相关联;因此,该信号的定量测度可以特别是信号强度。因此,在一个实施例中,色谱图为MS色谱图,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为MS/MS色谱图。如技术人员将理解的,上述表示可以是但不一定是图形表示;然而,该表示也可以例如作为值对列表(例如洗脱时间/定量因子值对和/或洗脱时间/定性因子值对)或作为数学模型来提供。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信号的定量测度包括分析物信号强度和/或内标物信号强度。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信号的定量测度包括分析物定量因子、内标物定量因子、分析物定性因子和/或内标物定性因子。因此,在一个实施例中,特别是在MS为串联 MS的情况下,确定至少一个色谱图包括测量如上所指定的随时间和/或洗脱时间推移的分析物定量因子、内标物定量因子、分析物定性因子和/或内标物定性因子中的至少一项。如技术人员所理解的,洗脱时间可由技术人员认为合适的任何其他LC进展的测度所代替,特别是由洗脱体积或保留时间所代替。
在本说明书的上下文中,术语“定量因子”和“定性因子”是技术人员理解的。在一个实施例中,这些术语涉及在串联MS中产生的分析物片段的信号,其中通常使用最丰富和/或最可靠地检测到的片段来定量分析物 (分析物定量因子),而第二跃迁(片段)用于确认分析物的身份(分析物定性因子)。相应的术语经常缩写为AQN(分析物定量因子)和AQL (分析物定性因子)。这两个参数的值通常确定为具有相应的m/z值的离子的信号强度,特别是例如在峰积分后确定为峰面积。这些值可以与LC 进程相关联以产生本说明书的色谱图。如技术人员所理解的,术语“定性因子”和“定量因子”及其值在本领域中用于指作为信号强度测量的原始值,但也指从其导出的值,特别是通过峰积分。因此,除非另有说明,术语定量因子和定性因子用于测量的信号强度,包括通过标准数学运算,特别是乘法、比率计算、曲线平滑或平均值计算从其导出的值,但不包括导出的积分值,这些积分值分别称为“积分定性因子”和“积分定量因子”。因此,在一个实施例中,这些值(特别是如果用于计算定量因子/定性因子比)是单周期值,即在一个扫描周期、选择性离子监测(SIM)周期或多反应监测(MRM)周期中确定的强度。表述“确定定量因子与定性因子的比率”涉及通过将定性因子的值除以定量因子的值来计算比率;类似地,表述“确定积分定量因子与积分定性因子的比率”涉及通过将积分定性因子的值除以积分定量因子的值来计算比率。在一个实施例中,积分 AQN/AQL比为分析物的化合物特异性和测量方法特异性参数。如将理解的,上述细节上作必要的修改后适用于内标物定量因子和定性因子的测量。
在一个实施例中,步骤b)包括步骤b1)识别色谱图中对应于分析物的峰;b2)确定所述峰的上峰边界和下峰边界。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步骤b) 包括步骤b3)确定上峰边界和下峰边界内的至少一个最小信号强度值。
如本文所用,术语“峰”涉及色谱图的至少一个局部最大值。相应地,峰积分涉及至少一种数学运算和/或数学算法,以用于确定由色谱图的峰所包围的峰面积。具体地,峰的积分可包括色谱图的曲线特征的识别和/ 或测量。峰积分可包括以下项中的一项或多项:峰检测、峰发现、峰识别、峰拟合、峰评估、确定峰起始和/或峰结束、确定背景以及确定基线。峰积分可允许确定以下项中的一项或多项:峰面积、保留时间、峰高和峰宽。在一个实施例中,峰积分是自动峰积分,即由至少一个计算机和/或计算机网络和/或机器执行的峰积分。具体地,可在无需手动操作或与用户进行交互的情况下执行自动峰积分。
术语“背景”为技术人员已知的。在一个实施例中,该术语涉及由检测装置,例如MS装置测量的信号,该信号不是由如上文所指定的峰引起的。因此,术语“背景高度”涉及色谱图中背景的定量测度;因此,术语背景高度也可以涉及背景高度的值。技术人员原则上能够确定背景高度,例如通过确定色谱图与零线的偏移,通过确定基线下的面积等。在一个实施例中,背景高度被确定为接近分析物峰,特别是作为分析物峰的上峰边界和下峰边界内的至少一个最小信号强度值。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背景高度在上峰边界的上游附近和/或下峰边界的下游附近确定,术语“附近”分别在该情况下指上游或下游的最多1峰宽,在一个实施例中指最多1/2 峰宽,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指最多1/4峰宽。在一个实施例中,背景高度被确定为峰积分过程的一部分,该峰积分过程优选地由自动化装置执行。在一个实施例中,背景高度被确定为这些值的平均值,例如作为中值、平均数或表明技术人员认为合适的平均值的另一参数。在一个实施例中至少两个,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至少五个,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至少十个单周期值用于所述平均值计算;在一个实施例中2至1000个,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5至250个,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10至100个单周期背景值用于所述平均值计算,术语“单周期”是指通过MS单元生成记录信号的信号强度测量的单周期。
根据该方法的步骤c),确定分析物从至少一个先前样品到目标样品中的残留是基于背景高度的,即基于在步骤b)中确定的背景高度的值。因此,在一个实施例中,如上文所指定确定的背景高度与残留相关联。在一个实施例中相关性是定量关系,在一个实施例中是正比例关系,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包括至少一个线性函数、至少一个二次函数、至少一个有理函数和/或至少一个sigmoid函数。因此,相关性可以通过反映上述相关性的任何数学、图形或其他表示来表示。在一个实施例中,该关系在背景高度的较低阈值之上是线性的。用于确定上述相关性和用于建立其适当表示的方法在下文中并且特别是在实施例中描述。在一个实施例中,分析物峰的峰面积在步骤a)之后确定,即在建立指定的色谱图之后。在该情况下,可以建立峰面积和背景高度与经校正的峰面积或从其导出的值的相关性,使得可以从该三参数相关性直接确定经校正的分析物值。
如下文所示,取决于步骤c)确定的结果,用于确定残留的方法可以进一步包括以下步骤:在步骤c)的结果表明来自所述至少一个先前样品的分析物的残留超过预定阈值的情况下,将步骤a)的结果标记为不可靠的步骤,并且任选地开始所述目标样品的重新运行。因此,LC-MS装置可以不提供对分析物的确定,可以表明确定的结果不可靠,和/或可能导致重复至少色谱图确定,在一个实施例中重复针对受影响样品的方法的所有步骤a) 至c)。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重复在缺少分析物的对照样品之后直接执行,或者在具有已知低浓度的分析物的样品之后直接执行。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可以针对来自所述至少一个先前样品的分析物的残留校正从步骤a) 中建立的色谱图确定的所得量或浓度。如上文所指定,该方法的步骤b)提供与残留相关联的背景高度,使技术人员能够针对发生的残留校正从步骤a) 中建立的色谱图确定的分析物的量或浓度。因此,可以计算分析物的经校正的量或浓度。用于定量上述相关性的示例性方法在本文别处描述。
在一个实施例中,该方法进一步包括至少一个确认步骤,其中该确认步骤包括确定背景高度的可靠性;即,在一个实施例中,该方法进一步包括提供对增加的背景值是否由残留引起的评估的步骤。如将理解的,该确认步骤是任选的,因为出于质量控制的目的,确定残留可能混淆针对分析物所测量的值可能就足够了。在一个实施例中,确定背景高度的可靠性包括分析背景数据点的定量因子信号和/或定性因子信号,在一个实施例中分析用于确定色谱图的背景高度的背景数据点的定量因子信号和/或定性因子信号。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确定背景高度的可靠性包括分析背景数据点的定量因子信号和定性因子信号,特别是定量因子信号与定性因子信号的比率,即定量因子/定性因子比,在一个实施例中分析用于确定色谱图的背景高度的背景数据点的定量因子信号和定性因子信号。在一个实施例中,确定背景高度的可靠性包括确定上峰边界的上游附近和/或下峰边界的下游附近,在一个实施例中上峰边界的上游附近,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下峰边界的下游附近的定量因子/定性因子比,术语“附近”具有如上文所指定的含义。在一个实施例中,这些值,特别是如果用于计算定量因子/定性因子比的值是如上文所指定的单周期值。
在一个实施例中,确定背景高度的可靠性包括从上述信号和/或参数确定可靠性参数。发现由于残留增加,在背景测量中针对分析物定量因子 (AQN)和分析物定性因子(AQL)确定的值增大,并且定量因子/定性因子比的值接近参考定量因子/定性因子比,所述参考定量因子/定性因子比是分析物特异性的和系统特异性的,即是测定特异性的。在一个实施例中,参考定量因子/定性因子比是针对基本上纯的分析物和/或在无残留分析运行中确定的定量因子/定性因子比,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参考定量因子/定性因子比是针对基本上纯的分析物和/或在无残留分析运行中确定的积分定量因子/ 定性因子比。因此,在一个实施例中,在定量因子/定性因子比的值接近参考定量因子/定性因子比的情况下确认背景高度确定的可靠性。
也由于残留的增加,发现在背景测量中针对分析物定量因子(AQN)和分析物定性因子(AQL)确定的值的可变性降低,因此,在如本文别处所指定的一个实施例中定量因子/定性因子比的值的可变性低于参考的情况下,在一个实施例中确认了背景高度确定的可靠性。因此,在一个实施例中,确定背景高度的可靠性包括确定背景数据点的定量因子/定性因子比的平均值,在一个实施例中为平均数,特别是中值、算术平均数或几何平均数,在一个实施例中确定用于确定色谱图的背景高度的背景数据点的定量因子/ 定性因子比的平均值,这些数值可能是可靠性参数。在一个实施例中,将所述平均值与预定参考进行比较。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提供背景数据点的可变性的测度,在一个实施例中特别是作为定量因子信号、定性因子信号和/或定量因子/定性因子比的可靠性参数;该背景数据点的可变性的测度可以是技术人员认为合适的任何可变性参数,特别是变化系数。然而,也可以设想,例如确定标准偏差或等效参数。
如本文所用,术语“参考”是指允许评定残留确定的可靠性的识别子。该识别子可以是可靠性参数,例如,如本文别处所指定的平均值或变化参数的值,表明残留。在一个实施例中,参考是定量指标,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是值(例如阈值),是范围(例如表明可靠的残留确定的值的范围),是分数或是技术人员认为合适的任何其他值或范围。在一个实施例中,取决于所选参考的类型,参考是分析物特异性、装置特异性和/或方法特异性参数,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是分析物特异性参数。用于确定适当参考的方法在本文别处在示例性基础上提供。鉴于上述情况,参考在一个实施例中是使用与在本文所指定的方法中使用的相同类型的LC-MS装置来确定的。在一个实施例中,在分析背景数据点的定量因子信号和/或定性因子信号的情况下,参考是定量因子信号和/或定性因子信号可变性的定量指标和/或定量因子信号和/或定性因子信号与预期值的偏差的值。因此,在确定定量因子/定性因子比的情况下,参考可以是针对预纯化或基本上纯的分析物和/或在无残留分析运行中确定的定量因子/定性因子比或积分定量因子/ 定性因子比。技术人员能够例如在测定开发期间确定适当的参考;在示例性基础上,在一个实施例中,例如在确定定量因子/定性因子比的情况下,参考是阈值或参考范围。因此,在确定平均值,特别是中值的情况下,参考可以是针对基本上纯的分析物和/或在无残留分析运行中确定的值±最多10倍,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最多2倍,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最多 1.5倍,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最多1倍,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最多 0.5倍,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最多0.1倍的(内部)定量因子/定性因子比;因此,参考范围可以是例如针对基本上纯的分析物和/或在无残留分析运行中确定的(内部)定量因子/定性因子比±1000%,在一个实施例中±100%,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50%,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20%,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10%。在该情况下,在一个实施例中,低于或对应于阈值或在参考范围内的值表明可靠的残留确定。在进一步的示例性实施例中,在变化系数被确定为变化参数的情况下,参考是最多0.5,在一个实施例中最多0.4,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最多0.3的阈值,或数学上相应的值;在该情况下,在一个实施例中,低于或等于阈值的值表明可靠的残留确定。
如本文所用,术语“质量控制”是技术人员已知的。在一个实施例中,质量控制是确保由实体执行的过程和/或产生的商品符合预定义的质量标准的过程。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样品测量中,特别是医学样品(诸如患者样品)的测量中,例如在临床诊断和/或临床化学中的质量控制包括确保使用特定测量方法获得的分析结果对应于使用黄金标准方法获得的结果,并因此在一个实施例中对应于在预先指定的范围内理论上可获得的结果。因此,在一个实施例中,用于确定残留的方法包括取决于步骤c)的确定结果,以下项中的一个或多个作为一个或多个进一步的步骤:i)在步骤b) 的结果表明背景高度超过预定阈值,并且任选地开始所述目标样品的重新运行的情况下,将步骤a)的结果标记为不可靠;ii)在步骤c)的结果表明来自所述至少一个先前样品的分析物的残留超过预定阈值,并且任选地开始所述目标样品的重新运行的情况下,将步骤a)的结果标记为不可靠;iii)在一个如本文别处所指定的实施例中,针对来自所述至少一个先前样品的分析物的残留校正步骤a)的结果。
如本文所用,在一个实施例中,术语“内标物”涉及以限定浓度存在于样品中的分析物。因此,在一个实施例中,内标物的浓度是已知的;然而,也可以设想内标物的浓度是未知的,但至少对于目标样品和至少一个校准样品是相同的;在该情况下,在一个实施例中,内标物的浓度对于所有经分析的样品是相同的。在一个实施例中,内标物在结构上与分析物相似,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在结构上与分析物相同。特别是在后一种情况下,在一个实施例中,内标物是同位素标记的分子,特别是分析物的同位素标记形式,例如2H(氘代)、15N和/或13C标记的衍生物。内标样品可以是包括至少一种具有已知(例如预定)浓度的内标物质的样品。有关标准样品的更多详细信息,请参阅例如EP 3425369 A1。
有利地,在本发明的基础工作中发现,两个样品之间的残留程度可以通过测量如本文所述的背景高度来确定,使得受到不可容忍残留程度影响的样品可以通过确定背景高度来检测。此外,发现峰残留与背景高度之间存在比例关系,使得通过背景高度确定对残留进行定量校正是可行的。进一步地,发现背景高度数据,特别是单周期背景数据点可用于验证残留确定的可靠性。
上文作出的定义比照适用于下文。下文进一步作出的附加定义和解释也比照适用于本说明书中所述的所有实施例。
本发明进一步涉及一种用于确定样品中至少一种分析物的浓度的系统,其包括:
(I)至少一个液相色谱质谱仪(LC-MS)装置,其中所述LC-MS装置被配置为用于测量所述样品中的所述分析物并用于确定至少一个色谱图,以及
(II)至少一个评估装置,其中所述评估装置被配置为确定所述色谱图的背景高度并用于基于所述背景高度确定残留。
如本文所用,术语“系统”涉及彼此可操作地连接的不同装置。所述装置可以在单个物理单元中实现或者可以为彼此可操作地连接的物理分离的单元。合适的组分和它们的性质在下文别处并也在上文在用于确定残留的方法的上下文中进行了描述。因此,本发明的方法可以由本文所指定的系统来实现。因此,在一个实施例中,该装置被配置为执行如本文别处所指定的用于确定分析物的残留的方法、如本文别处所指定的用于执行至少一次测量的方法和/或如本文别处所指定的用于确定背景高度与分析物的残留之间关系的方法。该系统可以包括另外的装置或单元,特别是数据收集器、输出单元、通信接口和/或技术人员认为合适的任何其他装置或单元。
用于确定至少一个色谱图的LC-MS装置和装置以及方法已经在上文在用于确定残留的方法的上下文中进行了描述。
术语“评估装置”通常是指适于执行如上所述的方法步骤的任意装置,在一个实施例中通过使用至少一个数据处理装置,并且进一步的实施例中通过使用至少一个处理器和/或至少一个专用集成电路。因此,作为示例,至少一个评估装置可以包括至少一个数据处理单元,该至少一个数据处理单元具有存储在其上的软件代码,该软件代码包括多个计算机命令。评估装置可提供用于执行一个或多个指示的操作中的一个或多个硬件元件,和/或可向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提供在其上运行的用于执行一个或多个方法步骤的软件。
如本文所用,术语“数据收集器”涉及被配置为用于存储数据,特别是由LC-MS装置确定的数据点、色谱图、确定的背景高度、残留确定的结果和/或提供的推荐和/或对于样品的进一步程序作出的决定的任意存储单元。在一个实施例中,数据收集器包括至少一个数据库,该数据库被配置为用于接收和/或存储至少一个色谱图。在一个实施例中,数据收集器包括至少一个数据库,该数据库包括一个或多个参考。在一个实施例中,数据收集器包括至少一个数据库,该数据库包括关于背景高度与残留之间的相关性的数据。
如本文所用,术语“输出单元”涉及被配置为用于将信息从系统传送到另一个实体的任意单元,其中另一个实体可以是另外的数据处理装置和/ 或用户。因此,输出装置可以包括用户界面(诸如适当配置的显示器),或者可以是打印机。然而,输出单元也可以是指示器,例如指示灯,指示例如残留的检测。
术语“通信接口”被技术人员理解为涉及被配置为用于信息交换,特别是数据交换的任意接口。此类数据交换可以通过永久性或临时性物理连接来实现,诸如同轴电缆、纤维电缆、光纤或双绞线电缆、10BASE-T电缆、存储单元连接器(诸如USB、火线和类似连接器)。可替代地,其可以通过使用例如无线电波的临时性或永久性无线连接来实现,该无线电波诸如Wi-Fi、LTE、LTE进级或蓝牙等。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用于使用至少一个液相色谱质谱仪装置对样品中的分析物进行至少一次测量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在第一样品上执行至少一次第一测量;
(B)在第二样品上执行至少一次第二测量;
(C)根据本发明的用于确定残留的方法,使用用于确定残留的方法确定从第一样品到第二样品的残留。
用于执行至少一次测量的方法是体外方法。此外,它还可以包括除了具体提及的步骤之外的步骤。进一步的步骤可以涉及例如步骤(A)之前的样品预处理步骤,如上文所指定的质量控制步骤,或如上文所指定的校正针对残留的分析物测量结果的步骤。此外,一个或多个步骤可以由自动化设备辅助。然而,还设想以自动化方式,例如以高通量分析设置执行完整的方法。
术语“样品中分析物的测量”是技术人员理解的。在一个实施例中,该术语涉及样品中分析物的定量、半定量或定量确定,在一个实施例中涉及样品中分析物的量的定量确定。如本文所用,术语分析物的“量”涉及分析物的任何定量测度,并且等同于其他相应的测度(诸如质量分数、浓度),这些测度可以在样品质量或样品体积已知的情况下从该量计算。因此,样品中分析物的测量结果能以技术人员认为合适的任何单元来表述,包括任意单位、重量测度、质量分数、浓度等或由它们导出的测度,例如根据预定义的国际单位。因此,表述“进行至少一次第一测量”和“进行至少一次第二测量”分别涉及测量如上所指定的第一和第二样品中的分析物。
用于通过LC-MS确定分析物的量的方法原则上是技术人员已知的。在一个实施例中,该方法包括通过确定分析物的峰面积(分析物峰面积)来定量地确定样品中分析物的量;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进一步确定内标物的峰面积(IS峰面积)并确定分析物峰面积与IS峰面积的比率,并且在一个实施例中,将所述比率与校准函数进行比较,从而确定浓度值。相应的方法是技术人员已知的。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通过执行用于确定残留的方法的至少步骤b)和c)来校正分析物的所述量,并且在一个实施例中通过从针对第二个样品确定的分析物的量中减去确定的残留,校正针对确定的残留确定的量。
本发明进一步涉及一种用于在液相色谱质谱仪装置上确定背景高度与分析物的残留之间的关系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i)对于第一样品执行至少一次第一测量;
(ii)对于第二样品执行至少一次第二次测量并确定其至少一个色谱图,其中所述第二样品不含所述分析物,在一个实施例中为对照样品,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为缓冲液对照样品、空白对照样品或基质对照样品;
(iii)确定所述第二样品中所述分析物的表观量或与其对应的信号;
(iv)确定所述色谱图的背景高度;以及
(v)对至少两个另外的第一样品重复步骤(i)至(iv),所述第一样品包括不同浓度的所述分析物,
(vi)将在步骤(iii)中确定的所述分析物的所述表观量或与其对应的信号与在步骤(iv)中确定的所述背景高度相关联,
(vii)从而确定背景高度和分析物的残留之间的关系。
用于确定关系的方法是体外方法;此外,该方法可以包括未具体涉及的进一步的步骤。特别地,该方法可以包括用不含分析物的第一样品执行步骤i)至iv)。该方法的一些或所有步骤可以由自动化设备辅助或执行。
术语分析物的“表观量”涉及通过LC-MS方法检测的量。因此,表观量在没有校正残留的情况下为针对分析物测量的量。
术语“确定背景高度与残留之间的关系”是技术人员鉴于本公开所理解的。在一个实施例中,该术语涉及如上文和示例中所指定的建立背景高度与残留之间的相关性的图形和/或数学表示。在一个实施例中,该关系是线性关系,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该关系在阈值之上是线性的。
本发明进一步公开并提出了一种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包括计算机可执行指令,以在计算机或计算机网络上执行该程序时,在本文所附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执行根据本发明的方法。具体地,计算机程序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数据载体上。因此,具体地,可通过使用计算机或计算机网络,优选地通过使用计算机程序来辅助或执行如上文所示的一个、多个或甚至所有方法步骤。
本发明进一步公开并提出了一种具有程序代码工具的计算机程序产品,以便在计算机或计算机网络上执行该程序时,在本文所附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执行根据本发明的方法。具体地,程序代码工具可存储在计算机可读数据载体上。
进一步地,本发明公开并提出了一种具有存储在其上的数据结构的数据载体,在加载到计算机或计算机网络中之后,诸如在加载到计算机或计算机网络的工作存储器或主存储器中之后,该数据载体可执行根据本文所公开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方法。
本发明进一步提出并公开了一种具有存储在机器可读承载件上的程序代码工具的计算机程序产品,以便在计算机或计算机网络上执行该程序时,执行根据本文所公开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方法。如本文所用,计算机程序产品是指作为可交易产品的程序。该产品通常能够以任意格式(诸如以纸质格式)存在,或在计算机可读数据载体上存在。具体地讲,计算机程序产品可以分布在数据网络上。
进一步地,本发明提出并公开了一种包含可由计算机系统或计算机网络读取的指令的调制数据信号,用于执行根据本文所公开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方法。
在一个实施例中,参考本发明的计算机实现方面,可通过使用计算机或计算机网络来执行根据本文所公开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方法的一个或多个方法步骤或甚至所有方法步骤。因此,一般来讲,可通过使用计算机或计算机网络来执行包括提供和/或处理数据的任何方法步骤。一般来讲,这些方法步骤可包括通常除需要手动操作(诸如提供样品和/或执行实际测量的某些方面)的方法步骤之外的任何方法步骤。
具体地,本发明进一步公开:
一种计算机或计算机网络,其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其中该处理器适于执行根据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实施例之一的方法,
一种计算机可加载数据结构,其适于当在计算机上执行该数据结构时,执行根据本说明书中所述的实施例之一的方法,
一种计算机程序,其中该计算机程序适于当在计算机上执行该程序时,执行根据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实施例之一的方法,
一种计算机程序,其包括程序工具,这些程序工具用于当在计算机上或在计算机网络上执行该计算机程序时,执行根据本说明书中所述的实施例之一的方法,
一种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包括根据前一实施例的程序装置,其中这些程序装置存储在计算机可读的存储介质上,
一种存储介质,其中数据结构存储在该存储介质上并且其中该数据结构适于在被加载到计算机或计算机网络的主存储器和/或工作存储器中之后,执行根据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实施例之一的方法,以及
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其具有程序代码工具,其中该程序代码工具能够被存储或被存储在存储介质上,以用于在计算机或计算机网络上执行该程序代码工具的情况下,执行根据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实施例之一的方法。
综上所述,特别地设想以下实施例。
实施例1:一种用于在液相色谱质谱仪(LC-MS)装置上确定分析物从先前样品到目标样品中的残留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在所述LC-MS装置上提供所述目标样品的至少一个色谱图;
(b)确定所述色谱图的背景高度;以及
(c)基于所述背景高度确定所述分析物从所述先前样品到所述目标样品中的所述残留。
实施例2:根据实施例1所述的方法,其中在随洗脱时间推移的分析物定量因子信号强度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色谱图是分析物特异性信号随洗脱时间推移的强度的表示。
实施例3:根据实施例1或2所述的方法,其中测量步骤a)包括确定表示在一个实施例中随洗脱时间推移的定量因子信号和定性因子信号中的至少一者的数据点并任选地将所述的数据点存储于存储介质上。
实施例4:根据实施例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步骤c)包括使用所述背景高度与和所述残留相关联的参数之间的预定关系。
实施例5:根据实施例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关系包括至少一个线性函数、至少一个二次函数、至少一个有理函数和/或至少一个sigmoid函数。
实施例6:根据实施例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步骤b)包括:
b1)识别所述色谱图中对应于所述分析物的峰;以及
b2)确定所述峰的上峰边界和下峰边界。
实施例7:根据实施例6所述的方法,其进一步包括步骤
b3)确定所述上峰边界和所述下峰边界内的至少一个最小信号强度值。
实施例8:根据实施例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所述上峰边界的上游附近和/或所述下峰边界的下游附近确定背景高度。
实施例9:根据实施例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至少一个确认步骤,其中所述确认步骤包括确定所述背景高度的可靠性。
实施例10:根据实施例9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背景高度的所述可靠性通过计算可靠性参数并将所述可靠性参数与预定义的参考进行比较来确定。
实施例11:根据实施例9或10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背景高度的所述可靠性通过分析背景数据点,优选用于确定所述色谱图的背景高度的背景数据点的定量因子信号和定性因子信号来确定。
实施例12:根据实施例9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所述确认步骤中,确定背景数据点的定量因子/定性因子比。
实施例13:根据实施例8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所述确认步骤中,确定背景数据点的所述定量因子/定性因子比的中值并与预定义的参考进行比较。
实施例14:根据实施例13所述的方法,其中如果所述定量因子/定性因子比的所述中值与针对基本上纯的分析物和/或在无残留分析运行中确定的定量因子/定性因子比的值相差最多±100%,在一个实施例中最多± 50%,在一个实施例中最多±20%,则将在步骤c)中确定的所述残留归为可靠的。
实施例15:根据实施例9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确认步骤包括确定背景数据点,优选地用于确定所述色谱图的背景高度的背景数据点的变化系数。
实施例16:根据实施例15所述的方法,其中如果所述背景数据点的变化系数最多是预定参考,在一个实施例中≤0.5,则将步骤c)中确定的残留归为可靠的。
实施例17:根据实施例1至1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至少一种先前样品是在所述液相色谱质谱仪上所述目标样品之前立即测量的所述至少一种样品,优选地其中所述至少一种先前样品是在液相色谱质谱仪上所述目标样品之前立即测量的所述样品。
实施例18:根据实施例1至1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步骤b)和c)由计算机执行。
实施例19:根据实施例1至1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是质量控制方法或包含在质量控制方法中。
实施例20:一种用于确定样品中至少一种分析物的浓度的系统,其包括:
(I)至少一个液相色谱质谱仪(LC-MS)装置,其中所述LC-MS装置被配置为用于测量所述样品中的所述分析物并用于确定至少一个色谱图,以及
(II)至少一个评估装置,其中所述评估装置被配置为确定所述色谱图的背景高度并用于基于所述背景高度确定残留。
实施例21:根据前一实施例所述的系统,其被配置为执行根据实施例 1至19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确定分析物的残留的方法。
实施例22:根据实施例20或21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评估装置适于执行根据实施例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确定分析物的残留的方法。
实施例23:一种用于使用至少一个液相色谱质谱仪装置对样品中的分析物执行至少一次测量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在第一样品上执行至少一次第一测量;
(B)在第二样品上执行至少一次第二测量;
(C)使用根据实施例1至19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确定残留的方法确定从所述第一样品到所述第二样品中的残留。
实施例24:根据实施例23所述的方法,其中对于所述第二样品中的所述分析物,(i)不提供确定,(ii)表明确定结果不可靠,和/或(iii)开始重复所述测量;在确定所述分析物从所述第一样品到所述第二样品的残留超过预定阈值的情况下。
实施例25:根据实施例23或24所述的方法,其包括定量地确定所述第二样品中的所述分析物的量。
实施例26:根据实施例23至2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确定所述分析物和内标物定量因子的峰面积比,并且其中通过校准函数确定所述样品中所述分析物的量。
实施例27:根据实施例23至2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通过执行至少实施例1的步骤b)和c),并从所述第二个样品的所述分析物的定量结果中经减去确定的所述残留物校正所述量。
实施例28:一种用于在液相色谱质谱仪装置上确定背景高度与分析物的残留之间的关系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i)对于第一样品执行至少一次第一测量;
(ii)对于第二样品执行至少一次第二次测量并确定其至少一个色谱图,其中所述第二样品不含所述分析物,在一个实施例中为对照样品,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为缓冲液对照样品、空白对照样品或基质对照样品;
(iii)确定所述第二样品中所述分析物的表观量或与其对应的信号;
(iv)确定所述色谱图的背景高度;以及
(v)对至少两个另外的第一样品重复步骤(i)至(iv),所述第一样品包括不同浓度的所述分析物,
(vi)将在步骤(iii)中确定的所述分析物的所述表观量或与其对应的信号与在步骤(iv)中确定的所述背景高度相关联,
(vii)从而确定背景高度和分析物的残留之间的关系。
实施例29:一种有形地嵌入在数据载体上的数据库,其包括:用于根据实施例9至1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来进行可靠性确定的一个或多个参考,和/或在一个实施例中根据实施例28所述的方法确定的关于背景高度和残留之间的相关性的数据。
实施例30:根据实施例29所述的数据库有形地嵌入根据实施例20至 22中任一项所述的系统的数据收集器。
实施例31:一种计算机或计算机网络,其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其中所述处理器适于执行根据实施例1至1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至少步骤b) 和c)和/或根据实施例28所述的方法的至少步骤(vi)。
实施例32:一种计算机可加载数据结构,其适于执行根据实施例1至 1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至少步骤b)和c)和/或根据实施例28所述的方法的至少步骤(vi),而所述数据结构正在计算机上执行。
实施例33:一种计算机程序,其中该计算机程序适于执行根据实施例 1至1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至少步骤b)和c)和/或根据实施例28所述的方法的至少步骤(vi),而所述程序正在计算机上执行。
实施例34:一种计算机程序,其包括用于执行根据实施例1至1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至少步骤b)和c)和/或根据实施例28所述的方法的至少步骤(vi)的程序装置,而所述计算机程序正在计算机或计算机网络上执行。
实施例35:一种计算机程序,其包括根据实施例34所述的程序装置,其中所述程序装置存储在计算机可读的存储介质上。
实施例36:一种存储介质,其中数据结构存储在所述存储介质上,并且其中所述数据结构在已被加载到计算机或计算机网络的主要储存器和/或工作存储器中之后,适于执行根据实施例1至1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至少步骤b)和c)和/或根据实施例28所述的方法的至少步骤(vi)。
实施例37:一种具有程序代码工具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其中所述程序代码工具能够被存储在存储介质上或被存储在存储介质上,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用于在计算机或计算机网络上执行所述程序代码工具时,执行实施例要求1至1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至少步骤b)和c)和/或根据实施例28 所述的方法的至少步骤(vi)。
本说明书中引用的所有参考文献的全部公开内容和在本说明书中特别提及的公开内容均以引用方式并入本文。
附图说明
图1:先前样品(x轴)的分析物定量因子(AQN)峰面积与空白样品 (当前样品,y轴)的分析物定量因子(AQN)峰面积之间的相关性。
图2:示出了残留影响的AQN质量迹线的示例;1:空白样品;2:分析物含量中等的样品;3:空白样品;4:分析物含量高的样品;5:空白样品;箭头指示在样品3之后立即测量样品4,在样品4之后立即测量样品 5;下排示出了与上排相同的色谱图,但放大倍数更高(在y轴上比例不同)。
图3:两种类型的残留的相关性-背景高度(x轴)和AQN峰面积(y 轴)。
图4:用作残留的确认测度的单周期比率。上排:随时间推移的信号强度(分别为AQN(上行)和AQL(下行))的示例性色谱图;中排:上排数据点的AQN/AQL比的随时间推移的单个值和中值;下排:上排数据点的AQN/AQL比的变化系数。
图5:LC-MS方法中睾酮(40pg/mL-200ng/mL)的线性校准函数。
图6:在实施例3的睾酮测量中背景高度与残留峰面积之间的相关性。
以下实例应仅说明本发明。无论如何,不应将其解释为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实例1:残留与背景高度之间的相关性
在实验LC-MS设置中,生成高浓度样品的数据之后生成和空白样品的数据;如图1所示,观察到空白样品的分析物峰面积与先前样品的分析物峰面积之间的相关性。该函数的斜率是对残留程度的测度。分析物残留通常以以下两种形式出现:作为LC色谱柱之前来自残留的峰和作为LC色谱柱之后来自残留的宽基线增加(背景信号)(图2)。
虽然两种类型的残留都可以在无分析物样品(如空白样品、双空白样品或溶剂样品)中测量,但只能在真实患者样品中测量背景增加。因此,无法直接测量由残留导致的结果偏差。出乎意料的是,发现两种类型的残留都显示出相当明显的相关性(图3)。因此,背景信号可用于监测经测量的样品内的残留。使用该相关性,可以估计残留对患者样品的定量结果的影响的计算。
实例2:确认残留测量
原则上,背景信号的增加可能有几种原因。典型的促成因素是化学噪声(干扰)、背景干扰、仪器噪声和残留。特别是仪器噪声随时间变化,因为它是离子源老化和检测器老化/电压的函数。为了区分由来自背景信号增加的非特定来源所产生的影响,每个单个数据点的定量因子/定性因子比 (单周期比率)可用于通过与目标值进行比较来确认这一发现。此外,单周期比率的变化系数(cv)也可用于确认(图4)。
实例3:在睾酮测量中的应用
可以用校准函数通过读取针对分析物定量因子与内标物定量因子 (AQN/IQN)的经测量的峰面积比的浓度值来确定患者样品中睾酮的浓度 (图5)。
对三种不同的样品进行比较。在浓度非常高的样品之后测量具有非常低分析物浓度的样品1。在高浓度样品之后测量具有低分析物浓度的样品 2,在浓度非常高的样品之后测量具有中等浓度的样品3。
使用根据图6所示的相关性,可以验证经测量的值以确定残留;结果汇总在表1中:
第2列示出了峰面积AQN、峰面积IQN、由其计算的AQN/IQN比以及针对相应样品确定的背景高度。第3列示出了从第2列的AQN/IQN比计算的分析物浓度。
第4列示出了由残留贡献的表观AQN峰面积,该峰面积基于背景高度并根据图6所示的相关性,以及残留对绝对浓度的贡献以及该贡献相对于经计算的浓度的分数来确定。总之,在样品1中,62%的经测量的浓度实际上是由残留造成的。
表1的第5列示出了确认测度:相应上排示出了针对峰边界外附近的数据点计算的单周期AQN/AQL比的中值、预定参考范围以及相应值与参考之间的比较结果,OK是指经测量的值在参考范围内,即确认残留,NO 表明值在参考范围外,即不确认残留。相应下排示出了针对峰值边界外附近的数据点计算的单周期AQN/AQL比的变化系数(cv)、预定参考范围以及相应值与参考之间的比较结果,OK和NO具有如上文所示含义。
如表6所示,在样品1和3中确认由残留引起的干扰,尽管在样品3 中仅有很小的干扰。相比之下,在针对样品2的测量中没有明显的残留。
文献:
EP 3 425 369 A1
Lynch(2020),Clinical Chemistry 62(1):24–299
Figure RE-GDA0003967068460000261

Claims (17)

1. 一种用于在液相色谱质谱仪 (LC-MS) 装置上确定分析物从先前样品到目标样品中的残留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 在所述 LC-MS 装置上确定所述目标样品的至少一个色谱图;
(b) 确定所述色谱图的背景高度;以及
(c) 基于所述背景高度确定所述分析物从所述先前样品到所述目标样品中的所述残留。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方法,其中在随洗脱时间推移的分析物定量因子信号强度的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色谱图是分析物特异性信号随洗脱时间推移的强度的表示。
3. 根据权利要求 1 或 2 所述的方法,其中步骤 c) 包括使用所述背景高度与和所述残留相关联的参数之间的预定关系。
4. 根据权利要求 1 至 3 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步骤 b) 包括:
b1) 识别所述色谱图中对应于所述分析物的峰;以及
b2) 确定所述峰的上峰边界和下峰边界。
5. 根据权利要求 4 所述的方法,其进一步包括步骤
b3) 确定所述上峰边界和所述下峰边界内的至少一个最小信号强度值。
6. 根据权利要求 1 至 5 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所述上峰边界的上游附近和/或所述下峰边界的下游附近确定背景高度。
7. 根据权利要求 1 至 6 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至少一个确认步骤,其中所述确认步骤包括确定所述背景高度的可靠性。
8. 根据权利要求 7 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背景高度的所述可靠性通过计算可靠性参数并将所述可靠性参数与预定义的参考进行比较来确定,在一个实施方案中:
(i) 通过确定背景数据点的定量因子/定性因子比的平均值,在一个实施方案中通过确定用于确定所述色谱图的背景高度的背景数据点的定量因子/定性因子比的平均值,并将所述平均值与预定义的平均值参考进行比较;和/或
(ii) 通过确定背景数据点的变化参数,在一个实施方案中通过确定用于确定所述色谱图的背景高度的背景数据点的变化参数,并将所述变化参数与预定义的变化参考进行比较。
9. 根据权利要求 1 至 8 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是质量控制方法或包含在质量控制方法中。
10. 一种用于确定样品中至少一种分析物的浓度的系统,其包括:
(I) 至少一个液相色谱质谱仪 (LC-MS) 装置,其中所述 LC-MS 装置被配置为用于测量所述样品中的所述分析物并用于确定至少一个色谱图,以及
(II) 至少一个评估装置,其中所述评估装置被配置为确定所述色谱图的背景高度并用于基于所述背景高度确定残留。
11. 根据前一权利要求所述的系统,其被配置为执行根据权利要求 1 至 9 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确定分析物的残留的方法。
12. 根据权利要求 10 或 11 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评估装置适于执行根据权利要求1 至 9 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确定分析物的残留的方法。
13.一种用于使用至少一个液相色谱质谱仪装置对样品中的分析物执行至少一次测量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 在第一样品上执行至少一次第一测量;
(B) 在第二样品上执行至少一次第二测量;
(C) 使用根据权利要求 1 至 9 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确定残留的方法来确定从所述第一样品到所述第二样品中的残留。
14. 根据权利要求 13 所述的方法,其中在确定所述分析物从所述第一样品到所述第二样品的残留超过预定阈值的情况下,对于所述第二样品中的所述分析物,(i) 不提供确定,(ii) 指示确定的结果不可靠,和/或 (iii) 开始重复所述测量。
15. 根据权利要求 13 或 14 所述的方法,其包括定量地确定所述第二样品中所述分析物的量,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其中通过执行权利要求 1 至 9 中任一项所述的至少步骤a) 至 c) 并从所述第二样品的所述分析物的定量结果中减去经确定的所述残留来校正所述量。
16.一种用于在液相色谱质谱仪装置上确定背景高度与分析物的残留之间的关系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i) 对于第一样品执行至少一次第一测量;
(ii) 对于第二样品执行至少一次第二次测量并确定其至少一个色谱图,其中所述第二样品不含所述分析物,在一个实施方案中为对照样品,在进一步的实施方案中为缓冲液对照样品、空白对照样品或基质对照样品;
(iii) 确定所述第二样品中所述分析物的表观量或与其对应的信号;
(iv) 确定所述色谱图的背景高度;以及
(v) 对至少两个另外的第一样品重复步骤 (i) 至 (iv),所述第一样品包括不同浓度的所述分析物,
(vi) 将在步骤 (iii) 中确定的所述分析物的所述表观量或与其对应的信号与在步骤 (iv) 中确定的所述背景高度相关联,
(vii) 从而确定背景高度与分析物的残留之间的关系。
17. 一种具有程序代码工具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其中所述程序代码工具能够被存储在存储介质上或被存储在存储介质上,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用于在计算机或计算机网络上执行所述程序代码工具时,执行根据权利要求 1 至 9 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至少步骤 b)和 c) 和/或根据权利要求 16 所述的方法的至少步骤 (vi)。
CN202180026137.2A 2020-04-01 2021-03-31 残留监测 Pending CN115581121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EP20167557 2020-04-01
EP20167557.6 2020-04-01
PCT/EP2021/058432 WO2021198331A1 (en) 2020-04-01 2021-03-31 Carry-over monitoring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581121A true CN115581121A (zh) 2023-01-06

Family

ID=701542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80026137.2A Pending CN115581121A (zh) 2020-04-01 2021-03-31 残留监测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230003698A1 (zh)
EP (1) EP4127707A1 (zh)
JP (1) JP2023520037A (zh)
CN (1) CN115581121A (zh)
WO (1) WO2021198331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7077401A1 (en) * 2015-11-02 2017-05-11 Pharmasan Labs, Inc. Method for the ultra-sensitive determination of catecholamines and their metabolites
CN110741254B (zh) * 2017-06-12 2022-08-19 株式会社日立高新技术 色谱质谱分析方法及色谱质谱分析装置
ES2894840T3 (es) 2017-07-04 2022-02-16 Hoffmann La Roche Sistema y procedimiento de diagnóstico clínico automatizado
CN117607277A (zh) * 2018-04-18 2024-02-27 安捷伦科技有限公司 色谱分析性能的空白运行分析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4127707A1 (en) 2023-02-08
JP2023520037A (ja) 2023-05-15
WO2021198331A1 (en) 2021-10-07
US20230003698A1 (en) 2023-01-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elker et al. A comparison of salivary testosterone measurement using immunoassays and tandem mass spectrometry
Petteys et al. Performance characteristics of an LC–MS/MS method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plasma metanephrines
JP7464734B2 (ja) Lc-ms用の品質管理ツール
Jones et al. Simultaneous analysis of cortisol and cortisone in saliva using XLC–MS/MS for fully automated online solid phase extraction
Lien et al. Analysis of perfluorinated chemicals in umbilical cord blood by ultra-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ry
JP2010527452A (ja) 血漿メタネフリンを検出するための装置および方法
Fraselle et al. 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of an ultra-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ry method to measure creatinine in human urine
Yoo et al. Age-related reference intervals for total collagen-IN-terminal propeptide in healthy Korean population
Simpson et al. Effect of 25 (OH) vitamin D reference method procedure (RMP) alignment on clinical measurements obtained with the IDS-iSYS chemiluminescent-based automated analyzer
JP2023527062A (ja) 定量器-確認器比チェックのために顧客質量分析機器を較正するためのコンピュータ実装方法
Fraissinet et al. A novel fully-automated method to measure steroids in serum by liquid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ry
Sun et al. Chemometrics-assisted liquid chromatography-full scan mass spectrometry for simultaneous determination of multi-class estrogens in infant milk powder
CN115581121A (zh) 残留监测
Shi et al. Using mass spectrometry to overcome the longstanding inaccuracy of a commercially-available clinical testosterone immunoassay
US20230333122A1 (en) Interference monitoring for providing a verified analyte measurement
Denimal et al. Evaluation of the new restandardized 25-hydroxyvitamin D assay on the iSYS platform
Jiao et al. Development of a sensitive HPLC‐MS/MS method for 25‐hydroxyvitamin D2 and D3 measurement in capillary blood
US20140051092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he Analysis Of Biological Samples
Oliva et al. Measurement of uncertainty in peptide molecular weight determination using size-exclusion chromatography with multi-angle laser light-scattering detection and matrix-assisted laser desorption/ionization time-of-flight mass spectrometry
JP2023541926A (ja) 少なくとも1つのクロマトグラムにおける少なくとも1つの干渉および/または少なくとも1つのアーチファクトを検出するためのコンピュータ実装方法
Benhamza et al. Comparison of two automated methods for the measurement of glycated hemoglobin HBA1C: ADAMS A1c (ARKRAY) versus Capillarys 2 Flex Piercing®(SEBIA)
Alves et al. Analytical performance of LC-MS/MS method for simultaneous determination of five steroids in serum
WO2023213945A1 (en) Method for establishing metrological traceability for at least one in vitro diagnostic medical device
Huang et al. Simultaneous quantification of total and free testosterone in human serum by LC–MS/MS
EP4182683A1 (en) Lc column handling using weighted counter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