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578798B - 一种基于三维建模的不动产立体化管理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三维建模的不动产立体化管理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578798B
CN115578798B CN202211564825.7A CN202211564825A CN115578798B CN 115578798 B CN115578798 B CN 115578798B CN 202211564825 A CN202211564825 A CN 202211564825A CN 115578798 B CN115578798 B CN 11557879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al estate
data
database
caller
ownershi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564825.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578798A (zh
Inventor
冯建亮
徐忠建
朱必亮
徐云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peed China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peed Space Tim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peed Space Tim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peed Space Tim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564825.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578798B/zh
Publication of CN11557879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57879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57879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57879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40/00Recognition of biometric, human-related or animal-related patterns in image or video data
    • G06V40/70Multimodal biometrics, e.g. combining information from different biometric modaliti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2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of structured data, e.g. relational data
    • G06F16/25Integrating or interfacing systems involving 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s
    • G06F16/252Integrating or interfacing systems involving 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s between a 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 and a front-end applica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00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1/30Authentication, i.e. establishing the identity or authorisation of security principals
    • G06F21/31User authentication
    • G06F21/32User authentication using biometric data, e.g. fingerprints, iris scans or voiceprint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50/00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implementation of business processes of specific business sectors, e.g. utilities or tourism
    • G06Q50/10Services
    • G06Q50/16Real estat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17/00Three dimensional [3D] modelling, e.g. data description of 3D object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30/00Adapting or protecting infrastructure or their operation
    • Y02A30/60Planning or developing urban green infrastructur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Computer Graphics (AREA)
  • Economics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Geometry (AREA)
  • Multimedia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Marketing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三维建模的不动产立体化管理方法及系统,属于不动产管理领域,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建立地籍空间模型;步骤二:建立地籍场景模型;步骤三:建立法律空间模型;步骤四:将地籍空间模型、地籍场景模型、法律空间模型融合,得到不动产管理模型,从而将目标不动产的数据信息整合在一起形成数据库;步骤五:对不动产管理模型整合后的数据库进行分类整理;步骤六:当需要调取数据时,验证调取人的身份信息,并在调取过程中抓拍调取人的双手,分析是否存在风险。本发明能够进行多源模型融合生成不动产管理模型,以实现三位一体化地籍管理,从而对多元化的立体式不动产做到精准有效的管理。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三维建模的不动产立体化管理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不动产管理领域,具体是一种基于三维建模的不动产立体化管理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近几十年来,人口的剧增及向城市的聚集,使得城市地区尤其是商贸中心的土地利用的压力越来越大。为了提供更多的可利用空间,城市的发展不断向立体化延伸。风格迥异的建筑物、摩天大厦、多用途大楼、地下停车场、人防工程、地下交通基础设施、通信设施和管道设施等三维权利实体遍布了城市的地上、地表和地下的空间。这种立体化的土地利用方式使得垂直方向上产权主体变得多元化,即地表、地上、地下空间可以分层开发并分属不同权利人。
现有技术存在如下问题:多元化的立体式不动产难以做到精准有效的管理。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基于三维建模的不动产立体化管理方法及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三维建模的不动产立体化管理方法及系统,能够对多元化的立体式不动产做到精准有效的管理,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三维建模的不动产立体化管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建立地籍空间模型,将目标不动产统一分为三类,分别为地上类、地面类与地下类,对三类不动产分别进行编号、调查以及登记;
步骤二:建立地籍场景模型,将目标不动产所建土地统一分为两类,分别为城镇类与农用类,对两类不动产所建土地分别进行用途调查、分等定级以及性质统计;
步骤三:建立法律空间模型,对目标不动产进行初始属权登记、属权变更登记以及属权注销登记,汇总得到总土地登记;
步骤四:将地籍空间模型、地籍场景模型、法律空间模型融合,得到不动产管理模型,从而将目标不动产的数据信息整合在一起形成数据库;
步骤五:对不动产管理模型整合后的数据库进行分类整理,将满五年的不动产分类整理出来;
步骤六:当需要调取数据时,验证调取人的身份信息,从整理后的数据库中调取所需要的数据,并在调取过程中抓拍调取人的双手,分析是否存在风险;身份信息包括虹膜、指纹与签名中的至少一种。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步骤五中的数据库整理具体为:
S501:将初始属权登记的时间满五年,且未出现属权变更登记的数据整理到第一类数据库;
S502:将属权变更登记后满五年的数据整理到第二类数据库;
S503:将属权注销登记的数据整理到第三类数据库;
S504:将剩余数据整理到第四类数据库;
S505:将第一类数据库、第二类数据库、第三类数据库以及第四类数据库整理成纸质文档,并依次放入资料室的档案架上,档案架附近放置查询终端,查询终端内存储档案架上所有数据的摆放位置。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资料室内部设有监控,调取人进入资料室调取资料时对其行为进行监控,分析是否存在风险,在出现风险时及时制止调取人,具体分析过程为:
采集调取人进入资料室后的行为轨迹,抓拍调取人的双手;
分析调取人是否存在反复拿取不同纸质文档查看,若存在,发出风险预警给后台工作人员,工作人员通过资料室内部设置的喇叭提醒调取人不得随意浏览与其不相关的数据内容;
观察调取人的双手是否消失在监控画面中,若双手消失在监控画面中,则记录消失时间,在调取人离开资料室时,统计双手总共消失时长,若该时长达到预设值,则安排工作人员及时进入资料室查看是否存在记录数据的纸质文档丢失,若存在丢失,及时上报给资料室负责人。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身份信息审核的具体过程为:
1):采集调取人的虹膜,进行虹膜识别,识别不通过无法调取数据,识别通过进入下一步骤;
2):采集调取人的指纹,进行指纹识别,识别不通过无法调取数据,识别通过进入下一步骤;
3):采集调取人的签名,将其与预留签名进行比对,比对不通过无法调取数据,比对通过后可调取数据。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签名的具体比对过程为:
(1):采取调取人签名所用时间,标记为T1,采取预留签名时所用时间,标记为T2,将T1与T2进行比对,若T1与T2的绝对值之差小于预设时间值,则进入下一步骤,否则不通过;
(2):将调取人签名过程的笔画顺序与预留签名的笔画顺序进行比对,笔画顺序相同则进入下一步骤,否则不通过;
(3):将调取人的签名与预留签名进行字迹比对,相似度达到预设值则通过签名审核,否则不通过。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在所述步骤一中,编号是指对不动产按照层数与房间进行编号,其中,地面类不动产为一层,地上类不动产为二层及以上,地下类不动产为负一层及以下;调查是指对每一层各个房间的使用情况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包括是否空置以及使用者身份信息;登记是指将目标不动产的各个房间编号以及调查内容登记在案。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在所述步骤二中,用途调查是指调查目标不动产所建土地的具体用途,其中,所述具体用途包括住宅、商业或公共;分等定级是指对目标不动产所建土地的自然和经济属性进行综合鉴定,并使鉴定结果等级化;性质统计是指对目标不动产所建土地的用途、分等定级结果进行统计归案。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在所述步骤三中,初始属权登记是指目标不动产建成后对不动产初始属权进行登记;属权变更登记是指对目标不动产属权出现变更后进行登记;属权注销登记是指对目标不动产属权注销后进行登记,所述属权注销登记出现在上一任属权持有人离世且没有人继承的情况下,由上一任属权持有人所在组织或集体办理注销。
本申请还公开了一种基于三维建模的不动产立体化管理系统,包括:
地籍空间模块,用于建立地籍空间模型,将目标不动产统一分为三类,分别为地上类、地面类与地下类,对三类不动产分别进行编号、调查以及登记;
地籍场景模块,用于建立地籍场景模型,将目标不动产所建土地统一分为两类,分别为城镇类与农用类,对两类不动产所建土地分别进行用途调查、分等定级以及性质统计;
法律空间模块,用于建立法律空间模型,对目标不动产进行初始属权登记、属权变更登记以及属权注销登记,汇总得到总土地登记;
融合模块,用于将地籍空间模型、地籍场景模型、法律空间模型融合,得到不动产管理模型,从而将目标不动产的数据信息整合在一起形成数据库;
分类整理模块,用于对不动产管理模型整合后的数据库进行分类整理;
调取模块,用于从整理后的数据库中调取所需要的数据。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系统还包括审核模块,用于在调取所需要的数据前对调取人的身份信息进行审核。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能够进行多源模型融合生成不动产管理模型,以实现三位一体化地籍管理,从而对多元化的立体式不动产做到精准有效的管理,同时,随着实时信息的变动,各模型进行同步更新,以保障模型分析的时效性。
2、本发明通过对数据库进行分类管理,能够更好的对其进行管理,此外,由于市场上满五年的不动产交易可能性更高,流动性也相对较高,因此,本申请将满五年的不动产分类整理出来方便后续调取。
3、本发明在调取不动产数据前需要通过虹膜、指纹与签名三种方式重重确认调取人的身份信息是否正确,以此来避免盗取他人信息,其中,通过对签名进行多角度验证,能够有效确定调取人身份是否正确。
4、本发明能够在调取人进入资料室后对其进行实时监控,分析是否存在风险,观察并判断其是否翻阅与其所要调取数据不相关的数据,此外,一些调取人可能躲避或营造监控的死角,以此来盗取资料室的数据资料,本申请通过抓拍调取人的双手在出现风险时及时补救。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基于三维建模的不动产立体化管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一种基于三维建模的不动产立体化管理系统的结构框图;
图3为一种基于三维建模的不动产立体化管理系统中地籍空间模块结构图;
图4为一种基于三维建模的不动产立体化管理系统中地籍场景模块结构图;
图5为一种基于三维建模的不动产立体化管理系统中法律空间模块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以及具体的实施方式对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说明。
地籍是管理国家土地资源与资产的工具。传统意义上的地籍是以宗地为基本管理单元,以地表权利为核心的二维地籍,其存在的理论基础是同一宗土地在垂直方向上的权籍的一致性,即地下、地表和地上的权属空间属于同一个权利人。为了保证所注册权属的清晰性,要求宗地之间无重叠、无裂缝。二维地籍已经服务于土地管理领域一个多世纪了,并在社会管理和经济活动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然而,现实世界中诸如土地和房产之类的不动产都是三维的,这也暗示了地籍也应该是三维的。但由于过去经济发展的落后性,致使土地利用主要集中在二维地表,很少涉及土地立体利用的问题,对于多元化的立体式不动产难以做到精准有效的管理,为此,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基于三维建模的不动产立体化管理方法及系统,以解决上述提出的问题。
请参阅图1~5,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基于三维建模的不动产立体化管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建立地籍空间模型,将目标不动产统一分为三类,分别为地上类、地面类与地下类,对三类不动产分别进行编号、调查以及登记;
步骤二:建立地籍场景模型,将目标不动产所建土地统一分为两类,分别为城镇类与农用类,对两类不动产所建土地分别进行用途调查、分等定级以及性质统计;
步骤三:建立法律空间模型,对目标不动产进行初始属权登记、属权变更登记以及属权注销登记,汇总得到总土地登记;
步骤四:将地籍空间模型、地籍场景模型、法律空间模型融合,得到不动产管理模型,从而将目标不动产的数据信息整合在一起形成数据库;
步骤五:对不动产管理模型整合后的数据库进行分类整理,将满五年的不动产分类整理出来;
步骤六:当需要调取数据时,验证调取人的身份信息,从整理后的数据库中调取所需要的数据,并在调取过程中抓拍调取人的双手,分析是否存在风险;身份信息包括虹膜、指纹与签名中的至少一种。
本实施例,能够进行多源模型融合生成不动产管理模型,以实现三位一体化地籍管理,同时,随着实时信息的变动,各模型进行同步更新,以保障模型分析的时效性。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步骤五中的数据库整理具体为:S501:将初始属权登记的时间满五年,且未出现属权变更登记的数据整理到第一类数据库;S502:将属权变更登记后满五年的数据整理到第二类数据库;S503:将属权注销登记的数据整理到第三类数据库;S504:将剩余数据整理到第四类数据库;S505:将第一类数据库、第二类数据库、第三类数据库以及第四类数据库整理成纸质文档,并依次放入资料室的档案架上,档案架附近放置查询终端,查询终端内存储档案架上所有数据的摆放位置。通过对数据库进行分类管理,能够更好的对其进行管理,此外,由于市场上满五年的不动产交易可能性更高,流动性也相对较高,因此,本申请将满五年的不动产分类整理出来方便后续调取。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资料室内部设有监控,调取人进入资料室调取资料时对其行为进行监控,分析是否存在风险,在出现风险时及时制止调取人,具体分析过程为:第一步,采集调取人进入资料室后的行为轨迹,抓拍调取人的双手;第二步,分析调取人是否存在反复拿取不同纸质文档查看,若存在,发出风险预警给后台工作人员,工作人员通过资料室内部设置的喇叭提醒调取人不得随意浏览与其不相关的数据内容;第三步,观察调取人的双手是否消失在监控画面中,若双手消失在监控画面中,则记录消失时间,在调取人离开资料室时,统计双手总共消失时长,若该时长达到预设值,则安排工作人员及时进入资料室查看是否存在记录数据的纸质文档丢失,若存在丢失,及时上报给资料室负责人。资料室存放着大量不动产资料与数据,一些数据中包含业主的个人隐私,为了避免数据外泄导致的业主隐私被侵犯,需要对调取人的行为进行监控,观察并判断其是否翻阅与其所要调取数据不相关的数据,此外,一些调取人可能躲避或营造监控的死角,以此来盗取资料室的数据资料,本申请能够在调取人进入资料室后对其进行实时监控,分析是否存在风险,观察并判断其是否翻阅与其所要调取数据不相关的数据,此外,一些调取人可能躲避或营造监控的死角,以此来盗取资料室的数据资料,本申请通过抓拍调取人的双手在出现风险时及时补救。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身份信息审核的具体过程为:1):采集调取人的虹膜,进行虹膜识别,识别不通过无法调取数据,识别通过进入下一步骤;2):采集调取人的指纹,进行指纹识别,识别不通过无法调取数据,识别通过进入下一步骤;3):采集调取人的签名,将其与预留签名进行比对,比对不通过无法调取数据,比对通过后可调取数据。本申请在调取不动产数据前需要通过虹膜、指纹与签名三种方式重重确认调取人的身份信息是否正确,以此来避免盗取他人信息,其中,通过对签名进行多角度验证,能够有效确定调取人身份是否正确。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签名的具体比对过程为:(1):采取调取人签名所用时间,标记为T1,采取预留签名时所用时间,标记为T2,将T1与T2进行比对,若T1与T2的绝对值之差小于预设时间值,则进入下一步骤,否则不通过;(2):将调取人签名过程的笔画顺序与预留签名的笔画顺序进行比对,笔画顺序相同则进入下一步骤,否则不通过;(3):将调取人的签名与预留签名进行字迹比对,相似度达到预设值则通过签名审核,否则不通过。通过对签名进行多角度验证,能够有效确定调取人身份是否正确。
在本实施例中:在所述步骤一中,编号是指对不动产按照层数与房间进行编号,其中,地面类不动产为一层,地上类不动产为二层及以上,地下类不动产为负一层及以下;调查是指对每一层各个房间的使用情况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包括是否空置以及使用者身份信息;登记是指将目标不动产的各个房间编号以及调查内容登记在案。比如说,地面类不动产的第一个房间编号为101,地上类不动产第二层的第一个房间编号为201,而地下类不动产的第一层第一个房间编号为B101,将不动产按照空间与房间进行编号,便于管理统计。
在本实施例中:在所述步骤二中,用途调查是指调查目标不动产所建土地的具体用途,其中,所述具体用途包括住宅、商业或公共;分等定级是指对目标不动产所建土地的自然和经济属性进行综合鉴定,并使鉴定结果等级化;性质统计是指对目标不动产所建土地的用途、分等定级结果进行统计归案。住宅用途是指该不动产所建土地是住宅区,而商业用途是指该不动产所建土地是商业区,公共用途是指该不动产所建土地是公共区,比如公园与人防建筑。
在本实施例中:在所述步骤三中,初始属权登记是指目标不动产建成后对不动产初始属权进行登记;属权变更登记是指对目标不动产属权出现变更后进行登记;属权注销登记是指对目标不动产属权注销后进行登记,所述属权注销登记出现在上一任属权持有人离世且没有人继承的情况下,由上一任属权持有人所在组织或集体办理注销。该设置能够有效收集目标不动产的属权状况,方便后期进行分类管理。
本申请还公开了一种基于三维建模的不动产立体化管理系统,包括:地籍空间模块,用于建立地籍空间模型,将目标不动产统一分为三类,分别为地上类、地面类与地下类,对三类不动产分别进行编号、调查以及登记;地籍场景模块,用于建立地籍场景模型,将目标不动产所建土地统一分为两类,分别为城镇类与农用类,对两类不动产所建土地分别进行用途调查、分等定级以及性质统计;法律空间模块,用于建立法律空间模型,对目标不动产进行初始属权登记、属权变更登记以及属权注销登记,汇总得到总土地登记;融合模块,用于将地籍空间模型、地籍场景模型、法律空间模型融合,得到不动产管理模型,从而将目标不动产的数据信息整合在一起形成数据库;分类整理模块,用于对不动产管理模型整合后的数据库进行分类整理;调取模块,用于从整理后的数据库中调取所需要的数据。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系统还包括审核模块,用于在调取所需要的数据前对调取人的身份信息进行审核。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以上所述的,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基于三维建模的不动产立体化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建立地籍空间模型,将目标不动产统一分为三类,分别为地上类、地面类与地下类,对三类不动产分别进行编号、调查以及登记;
步骤二:建立地籍场景模型,将目标不动产所建土地统一分为两类,分别为城镇类与农用类,对两类不动产所建土地分别进行用途调查、分等定级以及性质统计;
步骤三:建立法律空间模型,对目标不动产进行初始属权登记、属权变更登记以及属权注销登记,汇总得到总土地登记;
步骤四:将地籍空间模型、地籍场景模型、法律空间模型融合,得到不动产管理模型,从而将目标不动产的数据信息整合在一起形成数据库;
步骤五:对不动产管理模型整合后的数据库进行分类整理,将满五年的不动产分类整理出来;
步骤六:当需要调取数据时,验证调取人的身份信息,从整理后的数据库中调取所需要的数据,并在调取过程中抓拍调取人的双手,分析是否存在风险;身份信息包括虹膜、指纹与签名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步骤五中的数据库整理具体为:
S501:将初始属权登记的时间满五年,且未出现属权变更登记的数据整理到第一类数据库;
S502:将属权变更登记后满五年的数据整理到第二类数据库;
S503:将属权注销登记的数据整理到第三类数据库;
S504:将剩余数据整理到第四类数据库;
S505:将第一类数据库、第二类数据库、第三类数据库以及第四类数据库整理成纸质文档,并依次放入资料室的档案架上,档案架附近放置查询终端,查询终端内存储档案架上所有数据的摆放位置;
所述资料室内部设有监控,调取人进入资料室调取资料时对其行为进行监控,分析是否存在风险,在出现风险时及时制止调取人,具体分析过程为:
采集调取人进入资料室后的行为轨迹,抓拍调取人的双手;
分析调取人是否存在反复拿取不同纸质文档查看,若存在,发出风险预警给后台工作人员,工作人员通过资料室内部设置的喇叭提醒调取人不得随意浏览与其不相关的数据内容;
观察调取人的双手是否消失在监控画面中,若双手消失在监控画面中,则记录消失时间,在调取人离开资料室时,统计双手总共消失时长,若该时长达到预设值,则安排工作人员及时进入资料室查看是否存在记录数据的纸质文档丢失,若存在丢失,及时上报给资料室负责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三维建模的不动产立体化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身份信息审核的具体过程为:
1):采集调取人的虹膜,进行虹膜识别,识别不通过无法调取数据,识别通过进入下一步骤;
2):采集调取人的指纹,进行指纹识别,识别不通过无法调取数据,识别通过进入下一步骤;
3):采集调取人的签名,将其与预留签名进行比对,比对不通过无法调取数据,比对通过后可调取数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三维建模的不动产立体化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签名的具体比对过程为:
(1):采取调取人签名所用时间,标记为T1,采取预留签名时所用时间,标记为T2,将T1与T2进行比对,若T1与T2的绝对值之差小于预设时间值,则进入下一步骤,否则不通过;
(2):将调取人签名过程的笔画顺序与预留签名的笔画顺序进行比对,笔画顺序相同则进入下一步骤,否则不通过;
(3):将调取人的签名与预留签名进行字迹比对,相似度达到预设值则通过签名审核,否则不通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三维建模的不动产立体化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一中,编号是指对不动产按照层数与房间进行编号,其中,地面类不动产为一层,地上类不动产为二层及以上,地下类不动产为负一层及以下;调查是指对每一层各个房间的使用情况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包括是否空置以及使用者身份信息;登记是指将目标不动产的各个房间编号以及调查内容登记在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三维建模的不动产立体化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二中,用途调查是指调查目标不动产所建土地的具体用途,其中,所述具体用途包括住宅、商业或公共;分等定级是指对目标不动产所建土地的自然和经济属性进行综合鉴定,并使鉴定结果等级化;性质统计是指对目标不动产所建土地的用途、分等定级结果进行统计归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三维建模的不动产立体化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三中,初始属权登记是指目标不动产建成后对不动产初始属权进行登记;属权变更登记是指对目标不动产属权出现变更后进行登记;属权注销登记是指对目标不动产属权注销后进行登记,所述属权注销登记出现在上一任属权持有人离世且没有人继承的情况下,由上一任属权持有人所在组织或集体办理注销。
7.一种基于三维建模的不动产立体化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地籍空间模块,用于建立地籍空间模型,将目标不动产统一分为三类,分别为地上类、地面类与地下类,对三类不动产分别进行编号、调查以及登记;
地籍场景模块,用于建立地籍场景模型,将目标不动产所建土地统一分为两类,分别为城镇类与农用类,对两类不动产所建土地分别进行用途调查、分等定级以及性质统计;
法律空间模块,用于建立法律空间模型,对目标不动产进行初始属权登记、属权变更登记以及属权注销登记,汇总得到总土地登记;
融合模块,用于将地籍空间模型、地籍场景模型、法律空间模型融合,得到不动产管理模型,从而将目标不动产的数据信息整合在一起形成数据库;
分类整理模块,用于对不动产管理模型整合后的数据库进行分类整理;
调取模块,用于从整理后的数据库中调取所需要的数据;
所述系统还包括审核模块,用于在调取所需要的数据前对调取人的身份信息进行审核;
所述数据库整理具体为:
S501:将初始属权登记的时间满五年,且未出现属权变更登记的数据整理到第一类数据库;
S502:将属权变更登记后满五年的数据整理到第二类数据库;
S503:将属权注销登记的数据整理到第三类数据库;
S504:将剩余数据整理到第四类数据库;
S505:将第一类数据库、第二类数据库、第三类数据库以及第四类数据库整理成纸质文档,并依次放入资料室的档案架上,档案架附近放置查询终端,查询终端内存储档案架上所有数据的摆放位置;
所述资料室内部设有监控,调取人进入资料室调取资料时对其行为进行监控,分析是否存在风险,在出现风险时及时制止调取人,具体分析过程为:
采集调取人进入资料室后的行为轨迹,抓拍调取人的双手;
分析调取人是否存在反复拿取不同纸质文档查看,若存在,发出风险预警给后台工作人员,工作人员通过资料室内部设置的喇叭提醒调取人不得随意浏览与其不相关的数据内容;
观察调取人的双手是否消失在监控画面中,若双手消失在监控画面中,则记录消失时间,在调取人离开资料室时,统计双手总共消失时长,若该时长达到预设值,则安排工作人员及时进入资料室查看是否存在记录数据的纸质文档丢失,若存在丢失,及时上报给资料室负责人。
CN202211564825.7A 2022-12-07 2022-12-07 一种基于三维建模的不动产立体化管理方法及系统 Active CN11557879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564825.7A CN115578798B (zh) 2022-12-07 2022-12-07 一种基于三维建模的不动产立体化管理方法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564825.7A CN115578798B (zh) 2022-12-07 2022-12-07 一种基于三维建模的不动产立体化管理方法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578798A CN115578798A (zh) 2023-01-06
CN115578798B true CN115578798B (zh) 2023-03-14

Family

ID=845900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564825.7A Active CN115578798B (zh) 2022-12-07 2022-12-07 一种基于三维建模的不动产立体化管理方法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578798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42072A (zh) * 2012-08-01 2012-12-26 广东南方数码科技有限公司 城镇地籍的管理方法及系统
CN210199605U (zh) * 2019-05-09 2020-03-27 重庆和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多因子认证登录的高校档案查询一体机
CN111462305A (zh) * 2020-03-17 2020-07-28 中国电建集团昆明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应用于农村房地一体的三维不动产管理方法
CN112734248A (zh) * 2021-01-14 2021-04-30 温州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房地产智能管理系统
CN113704732A (zh) * 2021-06-02 2021-11-26 吉林无罔生物识别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户身份的验证方法、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42072A (zh) * 2012-08-01 2012-12-26 广东南方数码科技有限公司 城镇地籍的管理方法及系统
CN210199605U (zh) * 2019-05-09 2020-03-27 重庆和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多因子认证登录的高校档案查询一体机
CN111462305A (zh) * 2020-03-17 2020-07-28 中国电建集团昆明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应用于农村房地一体的三维不动产管理方法
CN112734248A (zh) * 2021-01-14 2021-04-30 温州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房地产智能管理系统
CN113704732A (zh) * 2021-06-02 2021-11-26 吉林无罔生物识别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户身份的验证方法、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Non-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城市三维地籍的建立研究;周甬涛;《上海国土资源》;20130630(第02期);全文 *
基于工作流引擎的不动产登记平台的设计与研究;罗永政等;《电子设计工程》;20171105(第21期);全文 *
基于标准融合的多层次三维地籍数据交换模型构建;王晨 等;《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180630;第34卷(第06期);第15-19页 *
莒县不动产统一登记信息数据整合与平台建设研究;汪修勇等;《山东国土资源》;20180328(第04期);全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578798A (zh) 2023-01-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117749A (zh) 一种基于无人机巡检影像的异常目标监管方法及系统
Bernardini et al. Towards creating a combined database for earthquake pedestrians’ evacuation models
CN109117745B (zh) 一种基于建筑信息模型的云端人脸识别与定位方法
CN108269331A (zh) 一种智能视频大数据处理系统
CN110674238B (zh) 一种基于大数据的禁毒情报研判系统
CN108765239A (zh) 土地资源信息管理系统
CN108255947A (zh) 刻画人员运动轨迹的方法、装置、移动终端和存储介质
CN116227834A (zh) 一种基于三维点云模型的智能景区数字化平台
CN110909195A (zh) 基于区块链的图片标注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服务器
CN109377433B (zh) 一种候鸟社区智慧警务信息管理方法及系统
CN114708521A (zh) 基于街景图像目标关系感知网络的城市功能区识别方法及系统
CN109146155A (zh) 基于多源数据融合的城市交通出行需求确定方法及系统
CN105844031B (zh) 一种基于手机定位数据的城市交通廊道识别方法
CN112357081A (zh) 土地征收中抢种抢载抢建监测数据采集方法
CN115017244A (zh) 一种地理信息大数据与人口数据融合服务社区治理的方法
KR100823827B1 (ko) Gis를 기반으로 교통사고 실황지도를 그리는 방법과 교통사고 고유식별용 연속번호를 자동 생성하여 교통사고의 통계를 관리하는 방법과 시스템
CN115578798B (zh) 一种基于三维建模的不动产立体化管理方法及系统
CN109947817A (zh) 一种基于关联图谱的六度空间关系分析方法及系统
Bartholomew et al. Development of an informal Cadastre using social tenure domain model (STDM): A case study in Kwarasi informal settlement scheme Mombasa
CN115507828A (zh) 基于遥感图像的国土测绘方法及系统
Arunplod et al. Classifying building occupancy using building laws and geospatial information: A case study in Bangkok
CN114691652A (zh) 基于区块链的社区基础数据信息库系统
CN113378845A (zh) 一种场景分割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hainey et al. Modelling pedestrian movement to measure on-street crime risk
CN113554536A (zh) 基于区块链的一户一码数字乡村综合管理系统及管理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210000 8 -22, 699 Xuanwu Road, Xuanwu District, Nanjing, Jiangsu.

Patentee after: Speed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210000 8 -22, 699 Xuanwu Road, Xuanwu District, Nanjing, Jiangsu.

Patentee before: SPEED TIME AND SPAC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