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566424A - 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5566424A CN115566424A CN202211214348.1A CN202211214348A CN115566424A CN 115566424 A CN115566424 A CN 115566424A CN 202211214348 A CN202211214348 A CN 202211214348A CN 115566424 A CN115566424 A CN 115566424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etal support
- hole
- metal
- section
- electronic devic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52—Means for reducing coupling between antennas; Means for reducing coupling between an antenna and another structure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1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 H01Q1/2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 H01Q1/24—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with receiving set
- H01Q1/241—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with receiving set used in mobile communications, e.g. GSM
- H01Q1/24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with receiving set used in mobile communications, e.g. GSM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held use
- H01Q1/243—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with receiving set used in mobile communications, e.g. GSM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held use with built-in antenna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36—Structural form of radiating elements, e.g. cone, spiral, umbrella; Particular materials used therewith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42—Housings not intimately mechanically associated with radiating elements, e.g. radome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06—Portable telephones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mechanically joined movable body parts, e.g. hinged housings
- H04M1/0208—Portable telephones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mechanically joined movable body parts, e.g. hinged housings characterized by the relative motions of the body parts
- H04M1/0214—Foldable telephones, i.e. with body parts pivoting to an open position around an axis parallel to the plane they define in closed posi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Support Of Aerial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电子设备,属于电子设备技术领域。其中,电子设备包括:第一金属支撑件;柔性屏,包括展开段和收纳段;第二金属支撑件,设于收纳段和第一金属支撑件之间;第一凸筋,设于第一金属支撑件,背离展开段,包括第一通孔,第一通孔的第一端朝向第二金属支撑件;天线组件,与第一通孔的第二端相对设置;第二金属支撑件相对于第一金属支撑件具有展开位置和闭合位置;处于展开位置的情况下,第二金属支撑件远离第一通孔,天线组件通过第一通孔辐射电磁波;处于闭合位置的情况下,第二金属支撑件靠近第一通孔,且第二金属支撑件与第一金属支撑件间围合出连通第一通孔的谐振腔,天线组件通过第一通孔和谐振腔辐射电磁波。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电子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卷轴屏手机在正常状态下是正常手机的大小,而在手机进行卷曲伸展运动后,可增大显示面积,但是手机屏幕能够卷曲一侧的边框无法作为天线,需要将天线布置在框架内部。然而与伸缩屏关联的结构会在切换屏幕状态后干扰天线的正常工作,以至于手机的通讯能力受到影响。
发明内容
本申请旨在提供一种电子设备,至少解决布置在框架内侧的天线易受到屏幕联动结构影响,不同屏幕状态下手机通讯性能差距过大的问题之一。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是这样实现的:
本申请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第一金属支撑件;柔性屏,包括展开段和收纳段,展开段位于第一金属支撑件的第一侧,收纳段由第一金属支撑件的第一侧绕至第一金属支撑件的第二侧;第二金属支撑件,设于收纳段和第一金属支撑件之间,能够随同收纳段相对第一金属支撑件滑动,用于支撑收纳段;第一凸筋,设于第一金属支撑件,背离展开段,包括第一通孔,第一通孔的第一端朝向第二金属支撑件;天线组件,与第一通孔的第二端相对设置;
其中,第二金属支撑件相对于第一金属支撑件具有展开位置和闭合位置;处于展开位置的情况下,第二金属支撑件远离第一通孔,天线组件通过第一通孔辐射电磁波;处于闭合位置的情况下,第二金属支撑件靠近第一通孔,且第二金属支撑件与第一金属支撑件间围合出连通第一通孔的谐振腔,天线组件通过第一通孔和谐振腔辐射电磁波。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通过设置第一凸筋,使天线组件能够借助第一通孔向第二金属支撑件的内端横向辐射电磁波,相较于将天线组件布置在第一金属支撑件上,并朝第一金属支撑件的第二侧纵向辐射电磁波的技术方案来说,该辐射方式受滑动的第二金属支撑件的影响较小,辐射出的电磁波不会被滑动过程中的第二金属支撑件遮挡。
在此基础上,天线组件可以在第二金属支撑件处于不同位置时分别激励起不同的天线辐射模式,具体在展开位置下利用第一通孔进行缝隙辐射,在闭合位置下利用通孔和谐振腔进行谐振辐射。从而使得电子设备在不同柔性屏状态下均能保持良好的辐射性能,消除柔性屏联动结构对天线组件的不利影响,解决电子设备在特定柔性屏状态下通讯性能不良的技术问题。
本申请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申请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申请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电子设备在展开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2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电子设备在展开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3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电子设备在展开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之三;
图4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电子设备在展开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之四;
图5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电子设备在展开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之五;
图6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电子设备在闭合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7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电子设备在闭合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8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电子设备在闭合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之三;
图9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电子设备在闭合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之四;
图10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电子设备在闭合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之五;
图11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12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附图标记:
100电子设备,110第一金属支撑件,112第一凸台,120柔性屏,122展开段,124收纳段,130第二金属支撑件,132谐振腔,134第二凸台,140第一凸筋,142第一通孔,150天线组件,152介质层,154金属层,1542第二通孔,156馈线,1562第一段部,1564第二段部,160导电部,170第二凸筋,172辐射口,180壳组件,182第一壳体,184第二壳体,186背板,188滚轴,189驱动组件,190电路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申请,而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厚度”、“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结合图1至图12描述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电子设备。
如图1和图6所示,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100,电子设备100包括:第一金属支撑件110;柔性屏120,包括展开段122和收纳段124,展开段122位于第一金属支撑件110的第一侧,收纳段124由第一金属支撑件110的第一侧绕至第一金属支撑件110的第二侧;第二金属支撑件130,设于收纳段124和第一金属支撑件110之间,能够随同收纳段124相对第一金属支撑件110滑动,用于支撑收纳段124;第一凸筋140,设于第一金属支撑件110,背离展开段122,包括第一通孔142,第一通孔142的第一端朝向第二金属支撑件130;天线组件150,与第一通孔142的第二端相对设置;
其中,第二金属支撑件130相对于第一金属支撑件110具有展开位置和闭合位置;处于展开位置的情况下,第二金属支撑件130远离第一通孔142,天线组件150通过第一通孔142辐射电磁波;处于闭合位置的情况下,第二金属支撑件130靠近第一通孔142,且第二金属支撑件130与第一金属支撑件110间围合出连通第一通孔142的谐振腔132,天线组件150通过第一通孔142和谐振腔132辐射电磁波。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电子设备100包括第一金属支撑件110、第二金属支撑件130和柔性屏120。第一金属支撑件110为电子设备100内的固定支撑,作为电子设备100的主体框架结构,用于定位和支撑电子设备100上的其他结构。柔性屏120的固定端与第一金属支撑件110连接,部分柔性屏120分布在第一金属支撑件110的第一侧,此部分柔性屏120被划分为展开段122,另外部分柔性屏120由第一金属支撑件110的第一侧绕至第一金属支撑件110的第二侧,划分为收纳段124。其中,展开段122暴露在壳组件180外,属于用户所能使用的屏幕区域,收纳段124隐藏在壳组件180内,作为备用展开部分。第二金属支撑件130层设置在第一金属支撑件110的第二侧,介于收纳段124和第一金属支撑件110之间,以支撑和定位收纳段124。
当用户需要增大显示尺寸时,通过电机铰链结构驱动第二金属支撑件130相对第一金属支撑件110沿第一方向滑动,以通过推动展开段122和收纳段124的过渡区域使展开段122的长度增加,收纳段124的长度缩短。对应地,用户不需要使用大尺寸屏幕时,第二金属支撑件130随同收纳段124向与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滑动,收纳段124的长度增加,展开段122的长度缩减,以缩小电子设备100的尺寸,降低握持难度和收纳难度。
在此基础上,为避让屏幕伸缩边和电机铰链结构,天线组件150设置在第一金属支撑件110上,天线组件150通过辐射电磁波发射和接收通信信号,以满足电子设备100的通信需求。其中,固定在第一金属支撑件110上的天线组件150的辐射方向默认,当柔性屏120处于展开状态时,第一金属支撑件110和第二金属支撑件130的重叠面积较小,第二金属支撑件130不会影响天线组件150的正常工作,反之当柔性屏120处于收纳状态时,第一金属支撑件110和第二金属支撑件130的重叠面积较大,第二金属支撑件130极有可能在天线组件150的辐射方向上遮挡天线组件150,导致天线组件150在该状态下的通信性能受到影响。
对此,本申请设置了第一凸筋140并对天线组件150的布置位置进行了优化。第一凸筋140设置在第一金属支撑件110朝向第二金属支撑件130的面上,与第二金属支撑件130错位设置,且与第二金属支撑件130的内端相对。第一凸筋140上开设有横向贯穿的第一通孔142,第一通孔142的第一端朝向第二金属支撑件130的内端,天线组件150与第一通孔142的第二端相对设置,以通过第一通孔142向外辐射电磁波。
通过设置第一凸筋140,使天线组件150能够借助第一通孔142向第二金属支撑件130的内端横向辐射电磁波,相较于将天线组件150布置在第一金属支撑件110上,并朝第一金属支撑件110的第二侧纵向辐射电磁波的技术方案来说,该辐射方式受滑动的第二金属支撑件130的影响较小,辐射出的电磁波不会被滑动过程中的第二金属支撑件130遮挡。
在此基础上,第二金属支撑件130相对于第一金属支撑件110具备展开位置和闭合位置。如图2所示,展开位置对应柔性屏120的展开状态,在展开位置下第二金属支撑件130与第一金属支撑件110错开,第二金属支撑件130的内端远离第一通孔142。此时第二金属支撑件130不会对天线组件150产生干扰,天线组件150可直接通过第一通孔142向外辐射电磁波,以使电子设备100在展开状态具备可靠地通信性能。其中,图1和图2中箭头a示出的区域为电磁波的辐射区域。
对应地,如图7所示,闭合位置对应柔性屏120的收纳状态,在闭合位置下第二金属支撑件130位于第一金属支撑件110的第二侧,重叠面积较大且第二金属支撑件130的内端与第一通孔142的距离较近。同时,第一金属支撑件110和第二金属支撑件130间留有连通第一通孔142的间隙,该间隙形成谐振腔132。此时天线组件150和第一通孔142作为谐振腔132的耦合馈电结构使用,经由第一通孔142辐射出的电磁波激励起谐振腔132的谐振,以在谐振得到所需频率后通过第一凸筋140和第二金属支撑件130间的间隙向外辐射电磁波。其中,图6和图7中箭头b示出电磁波的辐射区域。
由此可见,本申请通过引入上述结构布局,使天线组件150可以在第二金属支撑件130处于不同位置时分别激励起不同的天线辐射模式,具体在展开位置下利用第一通孔142进行缝隙辐射,在闭合位置下利用通孔和谐振腔132进行谐振辐射。从而使得电子设备100在不同柔性屏120状态下均能保持良好的辐射性能,消除柔性屏120联动结构对天线组件150的不利影响,解决电子设备100在特定柔性屏120状态下通讯性能不良的技术问题。
进一步地,该实施例中不对天线组件150的种类做硬性限定,天线组件150可以为下方实施例中的缝隙天线,还可以选择单极子天线、振子天线或螺旋天线作为天线组件150,具体满足电磁波传递需求和谐振腔132激励需求即可。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如图2、图7和图12所示,电子设备100还包括:导电部160,设于第一金属支撑件110或第二金属支撑件130;第二金属支撑件130位于闭合位置的情况下,导电部160连接第一金属支撑件110和第二金属支撑件130,第一金属支撑件110、第二金属支撑件130和导电部160围合出谐振腔132。
在该实施例中,电子设备100还包括导电部160,导电部160设置在第一金属支撑件110和第二金属支撑件130间的间隔中,且固定在第一金属支撑件110和第二金属支撑件130的其中一者上。当第二金属支撑件130位于展开位置时,导电部160位于第一金属支撑件110和第二金属支撑件130错开的区域,当第二金属支撑件130移动至闭合位置时,导电部160的两端分别连接第一金属支撑件110和第二金属支撑件130。此时第一金属支撑件110、第二金属支撑件130和导电部160共同围合出上述谐振腔132。
通过设置导电部160,可以通过限制谐振腔132的长度来调节谐振腔132的谐振频率,使经由第一通孔142辐射出的电磁波在经过谐振腔132的谐振后转化为具备需求频率的电磁波,以保证最终辐射至电子设备100外的电磁波能够满足通讯需求。进而实现提升电子设备100通讯效果,优化电子设备100使用体验的技术效果。
具体地,导电部160的位置可以根据所需求的谐振频率进行调整。导电部160的数目为多个,多个导电部160在垂直于谐振腔132长度方向的直线上间隔分布,具体可选择设置两个间隔的导电部160,从而进一步提升谐振腔132的谐振精度,提升通讯可靠性。
进一步地,可以选择金属弹片作为导电部160,还可以选择导电泡棉作为导电部,对此本申请不对导电部160的具体材质做硬性限定,满足电连接需求即可。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如图11所示,电子设备100还包括:第一凸台112,设于第一金属支撑件110,导电部160设于第一凸台112;第二凸台134,设于第二金属支撑件130,第二金属支撑件130位于闭合位置的情况下,导电部160与第二凸台134接触。
在该实施例中,电子设备100还包括第一凸台112和第二凸台134。第一凸台112设置在第一金属支撑件110上,第二凸台134设置在第二金属支撑件130上,第一凸台112和第二凸台134均位于第一支撑和第二支撑之间的间隙中,且相对设置。导电部160固定在第一凸台112上,当第二金属支撑件130位于展开位置时,第二凸台134与导电部160错开,以避免导电部160在第二金属支撑件130滑动过程中剐蹭第二金属支撑件130。对应地,当第二金属支撑件130位于闭合位置时,导电部160的悬置端抵接在第二凸台134的端面上,以连接第二金属支撑件130,从而作为下地点起到调节谐振腔132谐振频率的作用。
由此可见,通过设置凸台结构,一方面使导电部160可以在非工作状态下脱离第二金属支撑件130,一方面起到保护导电部160和第二金属支撑件130的作用,另一方面避免导电部160影响天线组件150在展开状态下的辐射性能。同时,设置凸台结构还可以在收纳状态下调节阻抗特性,已得到更优的电磁波辐射效果。进而实现提升电子设备100结构可靠性,提高电子设备100通讯性能的技术效果。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如图2、图6和图7所示,电子设备100还包括:第二凸筋170,设于第二金属支撑件130,与第一凸筋140相对;第二金属支撑件130位于闭合位置的情况下,第一凸筋140和第二凸筋170间形成连通谐振腔132的辐射口172。
在该实施例中,第二金属支撑件130上还设置有第二凸筋170,第二凸筋170设置在第二金属支撑件130的内端,与第一凸筋140相对设置,当第二金属支撑件130处于展开位置时,第二凸筋170远离第一凸筋140,且第二凸筋170避开天线组件150的辐射区域。当第二金属支撑件130移动至闭合位置时,第二凸筋170靠近第一凸筋140,且阻挡第一通孔142的电磁波传递。此时第一凸筋140和第二凸筋170间限定出辐射口172,辐射口172的入口连通谐振腔132,出口朝向电子设备100外侧。通孔传递出的电磁波先进入谐振腔132,其后通过辐射口172辐射到电子设备100外,实现信号的发射和接收。
通过设置第二凸筋170,一方面可以在收纳状态下起到遮挡第一通孔142的作用,确保第一通孔142可以作为谐振腔132的耦合结构,保证电磁波可以在谐振后输出。另一方面,通过设置第二凸筋170围合出辐射口172,可以起到调整辐射方向的作用,确保最终输出的电磁波能避开电子设备100自身结构。进而实现优化电磁波传递路径,提升电子设备100通讯性能的技术效果。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如图2、图6和图7所示,在远离谐振腔132的方向上,辐射口172逐渐增大。
在实施例中,对辐射口172的形状进行说明。具体地,在远离谐振腔132的方向上,辐射口172的截面尺寸逐渐增大,以形成喇叭状的辐射口172。通过设置喇叭状的辐射口172,可以起到扩大电磁波辐射范围的作用,进而通过扩大电磁波的覆盖区域提升电子设备100的通讯性能。
具体地,可以在第一凸筋140上设置第一斜面,在第二凸筋170上设置第二斜面,在由第一凸筋140的根部至顶端的方向上,第一斜面朝远离第二凸筋170的方向倾斜。对应地,在第二凸筋170的根部至顶端的方向上,第二斜面朝远离第一凸筋140的方向倾斜,从而通过第一斜面和第二斜面围合出喇叭口。该结构的复杂度较低,加工难度小,有利于缩减构造辐射口172的成本。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如图7和图12所示,第一金属支撑件110和第二金属支撑件130均呈板状;第一金属支撑件110和第二金属支撑件130平行,且第一金属支撑件110和第二金属支撑件130相间隔。
在该实施例中,第一金属支撑件110和第二金属支撑件130均为金属板件。其中第一金属支撑件110和第二金属支撑件130相互平行,且第一金属支撑件110和第二金属支撑件130间留有间隔。第一金属支撑件110的第一板面用于支撑柔性屏120的展开段122,第二板面与第二金属支撑件130的第三板面相对,在收纳状态下,第二板面与第三板面配合横设在二者间的导电部160围合出谐振腔132。第二金属支撑件130的第四板面用于支撑柔性屏120的收纳段124。
通过将第一金属支撑件110和第二金属支撑件130设置为板件,一方面可以起到有效支撑柔性屏120的作用,使柔性屏120可以平铺在板件上,避免柔性屏120塌陷、卷曲和弯折。从而降低展开段122出现折痕的可能性,避免收纳段124卡死在电子设备100内部。进而实现优化柔性屏120使用体验,降低电子设备100故障率的技术效果。另一方面,将第一金属支撑件110和第二金属支撑件130设计为两块平行且间隔的大面积金属板,使两者之间很容易形成谐振腔132,从而合理利用支撑结构的固有形状,降低该技术方案对电子设备100的改动幅度,进而降低电子设备100的改进难度和改进成本。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如图2、图7和图12所示,天线组件150包括:介质层152;金属层154,设于介质层152,包括第二通孔1542,第二通孔1542与第一通孔142的第二端对接;馈线156,设于介质层152,且背离金属层154;馈线156包括第一段部1562和第二段部1564,第一段部1562用于连接信号源,第二段部1564与第二通孔1542相对设置。
在该实施例中,对天线组件150的结构进行说明。具体地,天线组件150包括介质层152、金属层154和馈线156。介质层152的两侧制作不同结构,下层制作微带走线,作为馈线156,上层制作金属作为馈线156的金属地。在此基础上,在金属层154上开设第二通孔1542,以将天线组件150构造为缝隙天线。其中,微带馈线156分为第一段部1562和第二段部1564,第一段部1562用于连接信号源,以从信号源获取电磁能量,第二段部1564紧贴在介质层152上,且第二段部1564与金属层154上的第二通孔1542相对设置,以使电磁能量可以经由第二通孔1542向外辐射。
装配过程中,将天线组件150的金属层154贴合在第一凸筋140上,并保证第二通孔1542与第一通孔142对齐,确保缝隙天线所输出的电磁波可以通过第一通孔142向外辐射。
通过将天线组件150构造为缝隙天线,使天线组件150自身可以作为天线使用的同时,也可以作为缝隙耦合馈电的结构使用,从而在收纳状态下提升天线组件150对谐振腔132的馈电效果。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如图7和图12所示,第一通孔142的截面和第二通孔1542的截面均呈矩形;第一通孔142的截面尺寸大于等于第二通孔1542的截面尺寸。
在该实施例中,第一通孔142和第二通孔1542均为矩形孔,且第一通孔142的截面尺寸大于等于第二通孔1542的截面尺寸。通过将第一通孔142和第二通孔1542构造为细长的矩形孔,可以提升电磁波的传递效果,以提升天线组件150的辐射性能。通过设置尺寸大于等于第二通孔1542的第一通孔142,可以确保第一通孔142不会遮挡天线组件150所输出的电磁波,以保证天线组件150可以获得良好的天线辐射性能。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如图7和图12所示,第二段部1564的长度方向与第二通孔1542的长度方向垂直。
在该实施例中,贴合在介质层152上的第二段部1564与细长的第二通孔1542垂直设置,以确保天线组件150能够得到优秀的辐射性能。
具体地,如图7所示,当第一通孔142和第二通孔1542的长度方向垂直于第一凸筋140的高度方向时,第二段部1564和第一段部1562的延伸方向与介质层152的长度方向一致。如图12所示,当第一通孔142和第二通孔1542的长度方向与第一凸筋140的高度方向一致时,第二段部1564相对于第一段部1562弯转90°,以保证第二段部1564和第二通孔1542的垂直关系。
其中,上述横向开槽和纵向开槽方案属于本申请的两种可实施方案,实际上本申请不对第一通孔142和第二通孔1542的开槽方向做硬性限定,第一通孔142和第二通孔1542的长度方向与第一凸筋140的高度方向呈30°、45°或60°均可,只要第二段部1564做出对应调整即可。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第一通孔142内填充塑胶。
在该实施例中,第一通孔142内填充有塑胶,所填充的塑胶可以消除第一凸筋140上的孔状结构,且塑胶不会影响电磁波的正常传递。通过在第一通孔142内填充塑胶,一方面可以避免第一通孔142在展开状态下直接暴露在用户视野内,从而提升电子设备100外露面的一致性,降低电子设备100外观突兀感。另一方面,填充的塑胶可以起到阻挡污染物的作用,避免堆积在第一通孔142内的污染物影响电磁波的传递效果,从而提升电子设备100的通信可靠性。
承接前述实施例,天线组件150的工作频率可以通过第二通孔1542的长度来控制,通常第二通孔1542的长度为工作波长的1/2,第二通孔1542的宽度可以根据实际的天线阻抗匹配需要进行调节。同时微带馈线156的长度一般需要超过第二通孔1542中心,且超过部分的最佳长度为1/4工作波长,以实现电磁能量最佳的辐射,通常微带馈线156的宽度为50欧微带线的宽度。电磁波从信号源发出,经过微带馈线156激励起第二通孔1542,然后经过第一凸筋140上第一通孔142辐射到空气中,实现信号的发射和接收。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如图3、图4和图5所示,电子设备100还包括:壳组件180,包括开口,第一金属支撑件110、第二金属支撑件130、天线组件150和收纳段124均设于壳组件180内,展开段122设于开口。
在该实施例中,电子设备100还包括壳组件180,壳组件180由第一壳体182、第二壳体184和背板186组成。第一壳体182为固定壳,第一金属支撑件110和天线组件150设置在第一壳体182内,第二壳体184为活动壳,第二金属支撑件130设置在第二壳体184内,第二壳体184和第二金属支撑件130随同柔性屏120的伸缩同步滑动。背板186分为两部分,其中一部分固定在第一壳体182背侧,另一部分固定在第二壳体184背侧,以起到遮挡内部结构的作用,与背板186相对的前侧即为壳组件180的开口,柔性屏120的展开段122嵌在开口处。
如图3、图4和图5所示,当电子设备100处于收纳状态时,第一壳体182和第二壳体184靠近,两个背板186间留有缝隙,缝隙对准第一凸筋140和第二凸筋170所围合出的辐射口172,以使电磁波可以依次穿过辐射口172和缝隙向外辐射。如图8、图9和图10所示,当电子设备100向展开状态切换时,第二壳体184连带其上的背板186向外伸展,两部分背板186间的第一金属支撑件110暴露在外,对于天线组件150来说该暴露区域的净空较好,天线组件150可直接通过第一通孔142向外辐射电磁波。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如图1和图6所示,电子设备100还包括:电路板190,设于壳组件180内,与天线组件150连接。
在该实施例中,电子设备100还包括电路板190,电路板190设置在第一壳体182内,且电路板190通过天线组件150与第一金属支撑件110连接。电路板190一方面作为天线组件150的信号源使用,工作过程中电路板190将电磁能量通过天线组件150辐射至外部环境中,以实现信号的收发。电路板190还作为电子设备100的控制结构使用,其上的控制电路可以根据展开指令和收纳指令控制电机铰链结构带动第二壳体184和第二金属支撑件130滑动,以实现电子设备100的自动展开和自动收纳,从而取缔用户手动推拉的操作模式。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如图1和图6所示,展开段122与壳组件180连接,收纳段124与第二金属支撑件130连接,电子设备100还包括:滚轴188,与第二金属支撑件130连接,收纳段124经滚轴188绕至第一金属支撑件110的第二侧;驱动组件189,设于第一金属支撑件110,且与第二金属支撑件130连接,用于驱动第二金属支撑件130沿第一方向往复运动。
在该实施例中,柔性屏120的展开段122固定在壳组件180上,具体与第一壳体182连接,收纳段124与能够活动的第二金属支撑件130连接。在此基础上,电子设备100还包括滚轴188和驱动组件189,滚轴188与第二金属支撑件130转动连接,展开段122由滚轴188的周侧面绕至位于第一金属支撑件110第二侧的第二金属支撑件130上。驱动组件189与第一金属支撑件110连接,且驱动组件189用于驱动第二金属支撑件130相对第一金属支撑件110滑动。具体可选择电机铰链结构作为驱动组件189,还可以选择电动伸缩缸等机构实现驱动,对此该实施例不对驱动组件189的具体结构形式做硬性限定。
当用户需要增大显示尺寸时,驱动组件189驱动第二金属支撑件130130相对第一金属支撑件110沿第一方向(如图1中箭头c所示)滑动,在此过程中,第二金属支撑件130和滚轴188通过推动展开段122和收纳段124的过渡区域使展开段122的长度增加,收纳段124的长度缩短。应地,用户不需要使用大尺寸屏幕时,驱动组件189驱动第二金属支撑件130和滚轴188沿与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如图6中箭头d所示)滑动,在此过程中,通过拉动柔性屏120使收纳段124的长度增加,展开段122的长度缩减,以缩小电子设备100的尺寸,降低握持难度和收纳难度。
同时,在调节柔性屏120显示尺寸的过程中,滚轴188通过转动保证柔性屏120卷曲运动或展开运动的顺畅度,避免柔性屏120卡死。且第一金属支撑件110、第二金属支撑件130和滚轴188能够对柔性屏120提供有效支撑,以保证柔性屏120始终处于张紧状态,避免柔性屏120出现凹凸不平的问题。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申请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申请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申请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3)
1.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金属支撑件;
柔性屏,包括展开段和收纳段,所述展开段位于所述第一金属支撑件的第一侧,所述收纳段由所述第一金属支撑件的第一侧绕至所述第一金属支撑件的第二侧;
第二金属支撑件,设于所述收纳段和所述第一金属支撑件之间,能够随同所述收纳段相对所述第一金属支撑件滑动,用于支撑所述收纳段;
第一凸筋,设于所述第一金属支撑件,背离所述展开段,包括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的第一端朝向所述第二金属支撑件;
天线组件,与所述第一通孔的第二端相对设置;
其中,所述第二金属支撑件相对于所述第一金属支撑件具有展开位置和闭合位置;
处于所述展开位置的情况下,所述第二金属支撑件远离所述第一通孔,所述天线组件通过所述第一通孔辐射电磁波;
处于所述闭合位置的情况下,所述第二金属支撑件靠近所述第一通孔,且所述第二金属支撑件与所述第一金属支撑件间围合出连通所述第一通孔的谐振腔,所述天线组件通过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谐振腔辐射电磁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导电部,设于所述第一金属支撑件或所述第二金属支撑件;
所述第二金属支撑件位于所述闭合位置的情况下,所述导电部连接所述第一金属支撑件和所述第二金属支撑件,所述第一金属支撑件、所述第二金属支撑件和所述导电部围合出所述谐振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凸台,设于所述第一金属支撑件,所述导电部设于所述第一凸台;
第二凸台,设于所述第二金属支撑件,所述第二金属支撑件位于所述闭合位置的情况下,所述导电部与所述第二凸台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二凸筋,设于所述第二金属支撑件,与所述第一凸筋相对;
所述第二金属支撑件位于所述闭合位置的情况下,所述第一凸筋和所述第二凸筋间形成连通所述谐振腔的辐射口。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在远离所述谐振腔的方向上,所述辐射口逐渐增大。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金属支撑件和所述第二金属支撑件均呈板状;
所述第一金属支撑件和所述第二金属支撑件平行,且所述第一金属支撑件和所述第二金属支撑件相间隔。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线组件包括:
介质层;
金属层,设于所述介质层,包括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第一通孔的第二端对接;
馈线,设于所述介质层,且背离所述金属层;
所述馈线包括第一段部和第二段部,所述第一段部用于连接信号源,所述第二段部与所述第二通孔相对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通孔的截面和所述第二通孔的截面均呈矩形;
所述第一通孔的截面尺寸大于等于所述第二通孔的截面尺寸。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段部的长度方向与所述第二通孔的长度方向垂直。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孔内填充塑胶。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壳组件,包括开口,所述第一金属支撑件、所述第二金属支撑件、所述天线组件和所述收纳段均设于所述壳组件内,所述展开段设于所述开口。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电路板,设于所述壳组件内,与所述天线组件连接。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展开段与所述壳组件连接,所述收纳段与所述第二金属支撑件连接,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
滚轴,与所述第二金属支撑件连接,所述收纳段经所述滚轴绕至所述第一金属支撑件的第二侧;
驱动组件,设于所述第一金属支撑件,且与所述第二金属支撑件连接,用于驱动所述第二金属支撑件沿第一方向往复运动。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1214348.1A CN115566424A (zh) | 2022-09-30 | 2022-09-30 | 电子设备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1214348.1A CN115566424A (zh) | 2022-09-30 | 2022-09-30 | 电子设备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5566424A true CN115566424A (zh) | 2023-01-03 |
Family
ID=847448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11214348.1A Pending CN115566424A (zh) | 2022-09-30 | 2022-09-30 | 电子设备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5566424A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5604383A (zh) * | 2022-09-30 | 2023-01-13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Cn) | 电子设备 |
-
2022
- 2022-09-30 CN CN202211214348.1A patent/CN115566424A/zh active Pending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5604383A (zh) * | 2022-09-30 | 2023-01-13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Cn) | 电子设备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JP4358084B2 (ja) | 折畳式携帯無線機 | |
CN100490458C (zh) | 折叠式便携无线机和该无线机的底板 | |
JP4481716B2 (ja) | 通信装置 | |
US9768507B2 (en) | Antenna devices having frequency-dependent connection to electrical ground | |
EP2448065B1 (en) | Mobile communiction terminal with a frame and antenna | |
US8502739B2 (en) | Antenna arrangement | |
EP1482646B1 (en) | Portable terminal having tuner for changing radiation pattern | |
JP4227141B2 (ja) | アンテナ装置 | |
US20110230146A1 (en) | Communication device | |
IL139184A (en) | Antenna | |
WO2007058230A1 (ja) | スロットアンテナ及び携帯無線端末 | |
JP2006508624A (ja) | ヒンジを有する携帯通信機器用のアンテナ | |
KR20030063168A (ko) | 안테나장치, 통신장치 및 안테나장치 설계방법 | |
JP2004128605A (ja) | アンテナ構造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た通信装置 | |
AU2018426062A1 (en) | Antenna and mobile terminal | |
WO2024027258A1 (zh) | 天线结构及电子设备 | |
JP3825146B2 (ja) | 複合アンテナ | |
CN115566424A (zh) | 电子设备 | |
US6680704B2 (en) | Built-in patch antenna | |
US20060135090A1 (en) | Antenna for a foldable radio device | |
CN115604382B (zh) | 电子设备 | |
CN115566398A (zh) | 电子设备 | |
CN115567627A (zh) | 电子设备 | |
CN115603032A (zh) | 电子设备 | |
CN115604383B (zh) | 电子设备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