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566300A - 一种反卷回收方法、反卷装置及电池回收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反卷回收方法、反卷装置及电池回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566300A
CN115566300A CN202210350796.8A CN202210350796A CN115566300A CN 115566300 A CN115566300 A CN 115566300A CN 202210350796 A CN202210350796 A CN 202210350796A CN 115566300 A CN115566300 A CN 11556630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nding
core
diaphragm
reverse
winding co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350796.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浩
赵建智
郜洪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n Weineng Battery Asse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han Weineng Battery Asse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an Weineng Battery Asse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han Weineng Battery Asse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350796.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566300A/zh
Publication of CN11556630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56630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54Reclaiming serviceable parts of waste accumulato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05Accumulators with non-aqueous electrolyte
    • H01M10/052Li-accumulators
    • H01M10/0525Rocking-chair batteries, i.e. batteries with lithium insertion or intercalation in both electrodes; Lithium-ion batteri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05Accumulators with non-aqueous electrolyte
    • H01M10/058Construction or manufacture
    • H01M10/0587Construction or manufacture of accumulators having only wound construction elements, i.e. wound positive electrodes, wound negative electrodes and wound separato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00Technologies for solid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50Reuse, recycling or recovery technologies
    • Y02W30/84Recycling of batteries or fuel cel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Secondary Cel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反卷回收方法、反卷装置及电池回收方法,涉及电池回收处理技术领域。所述反卷回收方法用于对卷芯进行回收,包括以下步骤:对卷芯上的终止胶带进行去除;对卷芯进行夹持;对外层隔膜进行反卷,并进行收集;对内层隔膜进行反卷,并进行收集;及对极片进行反卷,并进行收集。所述反卷回收方法依次分离隔膜、正极片及负极片,同时,对其进行分别回收处理,使得卷芯上的隔膜、正极片、负极片能够分开收集,后续回收处理的流程得到简化,便于后续的处理,提高了正负极片上贵金属的回收利用率,并且由于分别进行回收,回收处理的成本也得到了降低。

Description

一种反卷回收方法、反卷装置及电池回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池回收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反卷回收方法、反卷装置及电池回收方法。
背景技术
锂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高、电压高、寿命长、自放电率低、无记忆效应、循环性能好并且使用温度范围广,因此,成为各种便携式电子设备的主要电源。随着锂离子电池制造技术日益成熟,其使用范围越来越广。锂离子电池的循环寿命一般在500~2000次之间,因寿命终止或其他各种原因而导致产生的废旧锂离子电池,也随锂离子电池的广泛使用出现急剧增长。
锂离子电池主要由卷芯、极耳、电解液、顶盖、外壳等组成,而由隔膜-极片卷绕形成的卷芯占整个锂离子电池成本中的很大比例。因此,对卷芯进行精细化拆解回收,是实现锂离子电池回收利用的重要环节,是急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申请提供一种反卷回收方法、反卷装置及电池回收方法。
本申请提供的反卷回收方法,用于对卷芯进行回收,包括以下步骤:
对卷芯上的终止胶带进行去除;
对卷芯进行夹持;
对外层隔膜进行反卷,并进行收集;
对内层隔膜进行反卷,并进行收集;及
对极片进行反卷,并进行收集。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对卷芯上的终止胶带进行去除的方式可采用切断、滚轮粘离剥除或真空吸附撕除。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可通过切刀、热熔丝或激光对终止胶带进行切断。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滚轮粘离剥除的方式通过表面附着有粘性物质的滚轮,在所述隔膜的收尾处的边缘,沿与所述隔膜卷绕相反的方向进行滚动,将所述终止胶带粘连,并随所述滚轮的滚动,使所述终止胶带与所述隔膜分离。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对卷芯进行夹持的方式可采用单侧插入反卷轴、两侧同时插入反卷轴或两侧同时夹持。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单侧插入反卷轴的方式通过在所述卷芯的卷绕中心处,沿平行于所述卷芯轴心的方向,从一侧插入薄片,并使所述薄片固定在所述卷芯的中心处,将所述卷芯固定夹持,并以该薄片为反卷轴。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对内层隔膜进行反卷,并进行收集的步骤包括:对内外两层隔膜进行分离,并对内层隔膜进行吸附,继续反卷所述卷芯,并对放出的内层隔膜进行持续收集。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对内外两层隔膜进行分离的方式可采用粘离、真空吸附并吹风或刮开。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反卷装置,用于对卷芯进行反卷,包括胶带去除机构、卷芯夹持机构、反卷驱动机构、回收机构及分离机构;所述胶带去除机构用于对所述卷芯上的终止胶带进行去除,所述卷芯夹持机构用于对所述卷芯进行夹持,所述反卷驱动机构用于带动所述卷芯夹持机构进行旋转,从而使得所述卷芯被反卷,所述分离机构用于对压紧在一起的内外两层隔膜、隔膜与极片进行分离,所述回收机构用于对放卷出来的隔膜、正极片、负极片进行分别收集。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电池回收方法,用于对电池进行回收,包括以下过程:放电、脱除铝壳、去除mylar膜、去除顶盖、卷芯反卷及回收,其中,所述卷芯反卷及回收的过程采用上述的反卷回收方法。
相比现有技术,本申请的有益效果:
所述反卷回收方法依次分离隔膜、正极片及负极片,同时,对其进行分别回收处理,使得卷芯上的隔膜、正极片、负极片能够分开收集,后续回收处理的流程得到简化,便于后续的处理,提高了正负极片上贵金属的回收利用率,并且由于分别进行回收,回收处理的成本也得到了降低。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示出了本申请提供的反卷回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示出了卷芯的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采用切断的方式进行终止胶带去除的示意图;
图4示出了采滚轮进行终止胶带去除的示意图;
图5示出了采用撕除方式进行终止胶带去除的其中一种实现形式的示意图;
图6示出了采用单侧插入反卷轴的方式进行卷芯夹持的示意图;
图7示出了采用两侧同时插入反卷轴的方式进行卷芯夹持的示意图;
图8示出了采用两侧同时夹持的方式进行卷芯夹持的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0-卷芯;11-隔膜;12-终止胶带;13-滚轮;20-薄片;30-电机;40-夹持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反卷回收方法,可用于对电池中的卷芯10进行回收,回收精细化程度高,提高了极片回收的效率。
请参阅图1,所述反卷回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01:对卷芯上的终止胶带进行去除。
请同时参阅图2,卷芯10包括正负极片及隔膜11。装配时按照正极片-隔膜11-负极片-隔膜11的顺序放好,经卷绕制成电池的卷芯10。为了防止卷芯10短路,卷芯10的最外侧采用隔膜11进行收尾。而为了防止外层隔膜11收尾处松动,在隔膜11的收尾处贴有终止胶带12。
为了便于对卷绕的卷芯10进行反卷回收,需要先对终止胶带12进行去除。
具体的,对终止胶带12的去除可采用切断、粘离剥除、撕除等方式进行。
请参阅图3,为采用切断的方式进行终止胶带12去除的示意图。
如图所示,在隔膜11的收尾处,沿垂直于隔膜11卷绕的方向进行切割,将终止胶带12切断成两部分,从而便于对最外层隔膜11进行反卷。
切割终止胶带12可通过切刀、热熔丝或激光等工具进行。
采用切刀进行切除时,可从上至下进行切割,沿着最外层隔膜11收尾处直接切开;还可以采用比终止胶带12略大一点的切刀,直接垂直压于终止胶带12上,将终止胶带12一刀切除。
利用切刀进行切割的机构结构较简单。在作业时,可搭配定位模组对卷芯10进行定位,并配合CCD视觉定位系统进行使用,从而提高切割位置的精度,避免切割不到位,或者过度切割导致切穿外层隔膜11,切入内层极片,造成极片的损伤。
优选的,切刀采用陶瓷刀等非金属刀具,减少切割过度而导致正负极接触,引起短路的风险。
采用热熔丝进行切割时,接通热熔丝或发热丝,使热熔丝或发热丝温度达到预设温度,沿着最外层隔膜11的收尾处进行接触,将终止胶带12熔断。
采用热熔丝进行切割时,熔断的效果较好。在作业时,可同切刀一样,搭配CCD视觉定位系统进行使用,从而提高熔断位置的精度,避免熔断不到位,或者熔穿外层隔膜11,接触内层极片,造成极片的损伤。
优选的,采用热熔丝时,可与切刀进行结合,即可采用包裹了热熔丝的热切刀进行切割,对终止胶带12去除的效果更佳。
采用激光进行切除时,启动激光发生器,沿着最外层隔膜11收尾处,对终止胶带12进行激光切割,将终止胶带12切开。
激光切割的效果较好,同热熔丝一样,激光切割容易烧穿外层隔膜11,接触内层极片,对极片造成损伤。因此,同样需要搭配CCD视觉定位系统进行使用,从而提高熔断位置的精度。
优选的,选取小功率的激光器,将功率控制在10W以内,从而使激光能够对终止胶带12进行切断,又不易再对外层的隔膜11及内层极片造成损伤。
请参阅图4,为采用粘离剥除的方式进行终止胶带12去除的其中一种实现形式的示意图。
如图所示,通过表面附着有粘性物质的滚轮13,在隔膜11的收尾处的边缘,沿与隔膜11卷绕相反的方向进行滚动,在接触终止胶带12时,将终止胶带12粘连,并随滚轮13的滚动,使终止胶带12与外层隔膜11分离。
利用粘性滚轮13进行粘离时,可将黏性物质一层一层贴在滚轮13上,使用一次揭开一层,整体结构较简单。但需要选择粘性比终止胶带12粘性大的粘性物质,且有一定的耗材成本。
请参阅图5,为采用撕除方式进行终止胶带12去除的其中一种实现形式的示意图。
如图所示,利用真空吸附(如真空吸嘴)将外层隔膜11收尾处的边角位置(未贴终止胶带12处,图中位置a)吸开,使外层隔膜11与内层隔膜11之间产生一定间隙,然后通过夹持机构(如夹爪)将外层隔膜11夹持,沿与隔膜11卷绕相反的方向进行移动,使外层隔膜11沿反卷的方向移动,从而带动粘于其上的终止胶带12移动,将终止胶带12撕开。
利用真空吸附及夹持机构进行撕除时,采用的机构均较简单。但不适用于终止胶带12的长度与卷芯10的高度相等的情况,该情况下,外层隔膜11收尾处均贴有终止胶带12,因此不能通过真空吸力产生间隙。同时,真空吸取容易造成一定的漏真空报警,增加设备故障率,因此,可与CCD视觉定位系统配合进行使用。
S102:对卷芯进行夹持。
具体的,通过反卷机构对卷芯10进行夹持,确认反卷的轴心,便于进行后续反卷作业。
可通过单侧插入反卷轴、两侧同时插入反卷轴及两侧同时夹持等方式进行卷芯10的夹持。
请参阅图6,为采用单侧插入反卷轴的方式进行卷芯10夹持的示意图。
如图所示,在卷芯10的卷绕中心处,沿平行于卷芯10轴心的方向,从一侧插入一薄片20,使薄片20固定在卷芯10的中心处,将卷芯10固定夹持,并以该薄片20为反卷轴。
利用一薄片20进行固定夹持时,使用的机构简单,且夹持固定后,反卷的轴心明确,后续反卷时较为稳定。但由于需插入卷芯10中,薄片20较薄,强度较弱,长期使用后,会因承载卷芯10的重量过重,而易发生疲劳变形,并且,由于电池的卷芯10在制造过程中,为了提高功率密度,会对卷芯10进行压紧,因此卷芯10中间隙较小,尽管薄片20较薄,还是可能会在插入过程中,戳伤极片。因此,需要搭配CCD视觉定位系统进行使用,从而提高插入位置的精度。
优选的,薄片20选用非金属材料制成,以防止在插入过程,正负极片接触,导致短路。并且,薄片20宜选用刚度强度都较高的材质。
在一些实施例中,薄片20采用聚甲醛(Polyoxymethylene,POM)或树脂制得。
具体的,薄片20可通过连接件等与电机30连接,电机30驱动薄片20旋转,从而带动卷芯10进行反卷。
优选的,薄片20的中线与电机30驱动轴的轴心重合,且薄片20的中线与卷芯10轴心重合,从而使得反卷时,卷芯10翻转稳定。
请参阅图7,为采用两侧同时插入反卷轴的方式进行卷芯10夹持的示意图。
如图所示,在卷芯10的卷绕中心处,沿平行于卷芯10轴心的方向,从卷芯10的两侧,分别插入一薄片20,使薄片20固定在卷芯10的中心处,将卷芯10固定夹持,并以两个薄片20为反卷轴。
利用两个薄片20对插进行固定夹持时,与利用一薄片20相同,使用的机构简单,且夹持固定后,反卷的轴心明确,后续反卷时较为稳定。且易发生疲劳变形,容易戳伤极片。因此,需要搭配CCD视觉定位系统进行使用,从而提高插入位置的精度。
具体的,由于从两侧对卷芯10进行插入固定,因此,相较于从一侧插入薄片20,两个薄片20对插时,可选择长宽较小的薄片20。
请参阅图8,为采用两侧同时夹持的方式进行卷芯10夹持的示意图。
如图所示,在卷芯10的卷绕中心处,沿平行于卷芯10轴心的方向,从卷芯10的两侧,通过两个夹持件40将卷芯10夹紧于其间,利用夹持件40与卷芯10之间的摩擦力,将卷芯10固定夹持,并以两个夹持件40为反卷轴。
利用两个夹持件40夹紧进行固定夹持时,相比于使用薄片20,由于不用插入卷芯10内部,因此,不会对极片造成损伤。但由于采用的是摩擦力,因此需要夹持一定厚度的隔膜11,并且存在夹持不稳而掉落的可能,尤其是在卷芯10进行一段时间反卷后,因此,需对夹持的作用力进行监控。
具体的,夹持件40可通过连接件等与电机30连接,或直接与电机30连接,电机30驱动夹持件40旋转,从而带动卷芯10进行反卷。
优选的,夹持件40的中线与电机30驱动轴的轴心重合,且夹持件40的中线与卷芯10轴心重合,从而使得反卷时,卷芯10翻转稳定。
S103:对外层隔膜进行反卷,并进行收集。
具体的,对去除了终止胶带12的外层隔膜11进行吸附,开始反卷卷芯10,并对放出的隔膜11进行持续收集。
通过隔膜收集机构对外层隔膜11进行吸附,然后,通过电机30驱动卷芯10进行旋转,使卷芯10开始反卷,将隔膜11放卷,并通过隔膜收集机构将放卷的隔膜11收集。
从最外层隔膜11开始反卷时,完全逆着电池的卷绕过程,依次分离内层隔膜11、正极片和负极片(或内层隔膜11、负极片和正极片),分离流程清晰,分离简洁,无需进行额外处理步骤。但由于卷绕过程中,对卷芯10进行了压紧的工艺操作,因此,在后续分离内层隔膜11、正极片和负极片时,内外两层隔膜11之间、隔膜11和极片之间的分离难度较大。
S104:对内层隔膜进行反卷,并进行收集。
对内外两层隔膜11进行分离,并对内层隔膜11进行吸附,继续反卷卷芯10,并对放出的内层隔膜11进行持续收集。
具体的,对内外两层隔膜11进行分离可采用粘离、真空吸附并吹风、刮开等方式进行。
采用粘离的方式时,通过表面附着有粘性物质的滚轮,在内外两层隔膜11重叠的边缘,沿与隔膜11卷绕相反的方向进行滚动,在接触内层隔膜11时,将内层隔膜11粘连,并随滚轮的滚动,使内层隔膜11与外层隔膜11分离。继续反卷卷芯10,并对放出的内层隔膜11进行收集。
利用粘性滚轮进行粘离时,可将黏性物质一层一层贴在滚轮上,使用一次揭开一层,整体结构较简单。但分离一次就消耗一层黏性物质,有一定的耗材成本。
采用真空吸附并吹风的方式时,首先通过真空吸附内层隔膜11(或外层隔膜11),将隔膜11吸褶皱,然后向内外两层隔膜11的重叠处进行鼓风,在内外两层隔膜11之间的间隙中吹入空气,使内外两层隔膜11被吹开,从而实现内外两层隔膜11的分离,然后继续反卷卷芯10,开始对内层隔膜11进行收集。
利用真空吸附并吹风进行分离时,只需采用真空机构及鼓风机构即可,整体结构相对简单。但真空吸取与鼓风吹风同时进行,容易造成一定的漏真空报警,增加了设备的故障率。
采用刮开的方式时,通过在内外层隔膜11之间的重叠边缘处,插入刮片,并沿与隔膜11卷绕相反的方向进行刮动,将内外层隔膜11分离,然后继续反卷卷芯10,开始对内层隔膜11进行收集。
利用刮片进行刮开时,只需采用驱动机构对刮片进行驱动移动即可,成本较低,且分离效果较好。
S105:对极片进行反卷,并进行收集。
对极片与隔膜11进行分离,并对极片进行吸附,继续反卷卷芯10,并对放出的极片进行持续收集。
具体的,分别对正极片与隔膜11、负极片与隔膜11进行分离,且采用的分离手段可选择粘离、真空吸附并吹风、刮开等方式进行。
其中,粘离、真空吸附并吹风、刮开的分离方式与S104中相同,在此不再赘述。但在使用刮片进行刮开时,刮片会将极片上的粉料一并刮掉、落下,降低了极片的回收利用率,并且掉落的粉料也增加了污染。
本实施例提供的反卷回收方法,依次分离隔膜11、正极片及负极片,同时,对其进行分别回收处理,使得卷芯10上的隔膜11、正极片、负极片能够分开收集,后续回收处理的流程得到简化,便于后续的处理,提高了正负极片上贵金属的回收利用率,并且由于分别进行回收,回收处理的成本也得到了降低。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反卷装置,用于对卷芯10进行反卷,以分别对隔膜11及极片进行回收。本实施例所述反卷装置是基于上述实施例一的技术基础上设计的。所述反卷装置包括胶带去除机构、卷芯夹持机构、反卷驱动机构、回收机构及分离机构。
其中,胶带去除机构用于对卷芯10上的终止胶带12进行去除。卷芯夹持机构用于对卷芯10进行夹持。反卷驱动机构用于带动卷芯夹持机构进行旋转,从而使得卷芯10被反卷。回收机构用于对放卷出来的隔膜11、正极片、负极片进行分别收集。分离机构用于对压紧在一起的内外两层隔膜11、隔膜11与极片进行分离。
所述反卷驱动机构可为电机30,也可是其他旋转设备。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电池回收方法,用于对电池,尤其是锂离子电池进行回收。
所述电池回收方法包括以下过程:放电、脱除铝壳、去除mylar膜、去除顶盖、卷芯反卷及回收。
放电过程用于将电池中的剩余电量清零,防止出现安全隐患。脱除铝壳过程用于将卷芯10外的壳体,通常为铝壳,进行去除,从而可对铝壳进行单独回收。去除mylar膜过程用于对包覆于卷芯10外的mylar膜去除。去除顶盖过程用于对卷芯10上壳体的顶盖进行去除,并对顶盖进行回收。而卷芯反卷及回收过程则用于对卷芯10进行反卷,并对隔膜11、正极片、负极片进行分别回收。
其中,卷芯反卷及回收的步骤采用的是上述实施例一所提供的反卷回收方法。
所述电池回收方法依次通过放电、脱除铝壳、去除mylar膜、去除顶盖、卷芯反卷及回收,依次分离铝壳、mylar膜、顶盖、隔膜11、正极片及负极片,同时,对其进行分别回收处理,使得电池得到精细化拆解回收,后续回收处理的流程得到简化,且便于后续的处理,并可提高包括正负极片上贵金属等资源的回收利用率,并且由于分别进行回收,回收处理的成本也得到了降低。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0)

1.一种反卷回收方法,用于对卷芯进行回收,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对卷芯上的终止胶带进行去除;
对卷芯进行夹持;
对外层隔膜进行反卷,并进行收集;
对内层隔膜进行反卷,并进行收集;及
对极片进行反卷,并进行收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卷回收方法,其特征在于,对卷芯上的终止胶带进行去除的方式可采用切断、滚轮粘离剥除或真空吸附撕除。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反卷回收方法,其特征在于,可通过切刀、热熔丝或激光对终止胶带进行切断。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反卷回收方法,其特征在于,滚轮粘离剥除的方式通过表面附着有粘性物质的滚轮,在所述隔膜的收尾处的边缘,沿与所述隔膜卷绕相反的方向进行滚动,将所述终止胶带粘连,并随所述滚轮的滚动,使所述终止胶带与所述隔膜分离。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卷回收方法,其特征在于,对卷芯进行夹持的方式可采用单侧插入反卷轴、两侧同时插入反卷轴或两侧同时夹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反卷回收方法,其特征在于,单侧插入反卷轴的方式通过在所述卷芯的卷绕中心处,沿平行于所述卷芯轴心的方向,从一侧插入薄片,并使所述薄片固定在所述卷芯的中心处,将所述卷芯固定夹持,并以该薄片为反卷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卷回收方法,其特征在于,对内层隔膜进行反卷,并进行收集的步骤包括:对内外两层隔膜进行分离,并对内层隔膜进行吸附,继续反卷所述卷芯,并对放出的内层隔膜进行持续收集。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反卷回收方法,其特征在于,对内外两层隔膜进行分离的方式可采用粘离、真空吸附并吹风或刮开。
9.一种反卷装置,用于对卷芯进行反卷,其特征在于,包括胶带去除机构、卷芯夹持机构、反卷驱动机构、回收机构及分离机构;所述胶带去除机构用于对所述卷芯上的终止胶带进行去除,所述卷芯夹持机构用于对所述卷芯进行夹持,所述反卷驱动机构用于带动所述卷芯夹持机构进行旋转,从而使得所述卷芯被反卷,所述分离机构用于对压紧在一起的内外两层隔膜、隔膜与极片进行分离,所述回收机构用于对放卷出来的隔膜、正极片、负极片进行分别收集。
10.一种电池回收方法,用于对电池进行回收,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过程:放电、脱除铝壳、去除mylar膜、去除顶盖、卷芯反卷及回收,其中,所述卷芯反卷及回收的过程采用权利要求1-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反卷回收方法。
CN202210350796.8A 2022-04-02 2022-04-02 一种反卷回收方法、反卷装置及电池回收方法 Pending CN11556630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350796.8A CN115566300A (zh) 2022-04-02 2022-04-02 一种反卷回收方法、反卷装置及电池回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350796.8A CN115566300A (zh) 2022-04-02 2022-04-02 一种反卷回收方法、反卷装置及电池回收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566300A true CN115566300A (zh) 2023-01-03

Family

ID=847372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350796.8A Pending CN115566300A (zh) 2022-04-02 2022-04-02 一种反卷回收方法、反卷装置及电池回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566300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914305A (zh) * 2023-07-31 2023-10-20 四川轻化工大学 一种圆形锂电池的拆解系统及拆解方法
CN116995326A (zh) * 2023-07-31 2023-11-03 四川轻化工大学 一种废旧圆形锂电池胶带去除及展开设备和方法
CN117139328A (zh) * 2023-10-31 2023-12-01 中创新航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芯拆解方法及装置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914305A (zh) * 2023-07-31 2023-10-20 四川轻化工大学 一种圆形锂电池的拆解系统及拆解方法
CN116995326A (zh) * 2023-07-31 2023-11-03 四川轻化工大学 一种废旧圆形锂电池胶带去除及展开设备和方法
CN116914305B (zh) * 2023-07-31 2024-02-13 四川轻化工大学 一种圆形锂电池的拆解系统及拆解方法
CN116995326B (zh) * 2023-07-31 2024-03-26 四川轻化工大学 一种废旧圆形锂电池胶带去除及展开设备和方法
CN117139328A (zh) * 2023-10-31 2023-12-01 中创新航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芯拆解方法及装置
CN117139328B (zh) * 2023-10-31 2024-02-06 中创新航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芯拆解方法及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5566300A (zh) 一种反卷回收方法、反卷装置及电池回收方法
TWI551534B (zh) 膠帶黏合用之自動裝置
JP2009199974A (ja) 非水系二次電池用電極群とそれを用いた二次電池
JP5772397B2 (ja) 電池用電極の製造方法及び電池用電極
KR101578179B1 (ko) 2차전지 권취시스템에서 전지롤 권취 과정에서의 발생되는 이물질 제거장치
JP2004259625A (ja) 非水電解質二次電池、及びそれに使用する電極の製造方法
WO2002080300A1 (fr) Batterie auxiliaire, procede de production pour batterie auxiliaire et dispositif de production pour batterie auxiliaire
JP6198722B2 (ja) 電気化学的リチウムイオン電池を製造するための半自動的方法
KR20180093105A (ko) 일체형 배터리 탭
JP2007165136A (ja) 電極群解体装置
CN110899179B (zh) 清洁器头、去除装置及去除方法
KR101115385B1 (ko) 정전기에 의해 전극과 분리막의 밀착력을 강화시킨젤리-롤형 전극조립체의 제조방법
KR100635707B1 (ko) 이차 전지용 전극판 권취장치
JP4731871B2 (ja) 分離下部テープが付着された二次電池の電極組立体
CN115528336A (zh) 一种拆解回收方法、拆解装置及电池回收方法
JP4964818B2 (ja) 巻回素子の製造装置
US20150200416A1 (en) Electrode roll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for electrode roll
CN218241950U (zh) 一种卷绕极芯的回收装置和回收系统
KR20160142816A (ko) 전기 에너지 저장 셀에 자착식 필름을 도포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KR101600536B1 (ko) 2차전지 권취시스템의 분리막 커터 브러싱 장치
JP2009170134A (ja) 電池の製造方法および製造装置
JPH09213374A (ja) 角型電池
WO2019059098A1 (ja) 紡糸装置
JP3336642B2 (ja) 渦巻型構造体の製造装置及び製造方法
CN114927784A (zh) 一种电池精细回收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