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550482A - 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5550482A CN115550482A CN202210193401.8A CN202210193401A CN115550482A CN 115550482 A CN115550482 A CN 115550482A CN 202210193401 A CN202210193401 A CN 202210193401A CN 115550482 A CN115550482 A CN 115550482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emitter
- electronic device
- display screen
- groove
- hol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6—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6—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 H04M1/0264—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for a camera module assembly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6—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 H04M1/0266—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for a display module assembly
- H04M1/0268—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for a display module assembly including a flexible display panel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18—Telephone se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in ships, mines, or other places exposed to adverse environme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Studio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通过设置结构件、支撑板和保护壳,显示屏与支撑板分别设置在结构件沿第一方向(即支撑板的厚度方向)的两侧,发射器和保护壳固定在支撑板上,保护壳环绕在发射器外以保护发射器,且保护壳沿第一方向的高度小于发射器沿第一方向的高度,保护壳能够与结构件密封连接。这样,在缩近发射器与显示屏的距离的同时,保护壳能够直接与结构件密封连接。且无需设置支撑钢片,故不存在支撑钢片占据接收器与发射器以及摄像头模组与发射器沿开孔长度方向的空间的问题,则接收器与发射器之间沿开孔的长度方向的中心距不会受支撑钢片影响而能够继续缩减,使得开孔的尺寸能够进一步地减小,电子设备的屏占比能够进一步得到提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移动终端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为了提升电子设备的屏占比,电子设备中供摄像头模组接收外界光线的开孔从显示屏的显示区域外转移至显示区域内。电子设备还包括发射器和接收器,发射器和接收器也与显示区域内的开孔正对,发射器发出的识别信号能够从开孔发射至外部,识别信号投射至待识别对象上,被待识别对象反射的部分识别信号返回开孔并被接收器接收,以实现对象识别。这样,开孔的尺寸较大,影响电子设备的整体视觉效果。
相关技术中,摄像头模组、发射器和接收器沿开孔的长度方向布置,电子设备还具有中框和支撑板,显示屏固定在中框上,支撑板设置在中框背向显示屏的一侧,发射器安装在支撑板上,支撑板用于支撑发射器,即相较于摄像头模组和接收器,发射器被垫高,进而有利于减小开孔的长度,从而有利于提升电子设备的屏占比。这里,开孔可以因发射器被垫高而减小的原理在于:发射器的固定端与开孔在支撑板的厚度方向上的距离减小,则发射器的发射端更靠近显示屏,发射器射出的识别信号在显示屏上形成的投射区域变小,因此,在识别信号能够尽可能穿出开孔的前提下,开孔可以减小。且支撑板上还安装有保护壳,保护壳围绕在发射器外侧,以保护发射器。
虽然设置支撑板支撑发射器可以减小开孔的长度,然而,在支撑板的垫高作用下,发射器的发射端和保护壳背向支撑板的一端均会伸至中框的第一表面背向支撑板的一侧,导致保护壳与中框的第一表面之间无法实现密封,其中,中框的第一表面是指中框面向支撑板的一面。为此,相关技术的示例中,中框的第一表面上还连接有支撑钢片,且支撑钢片对应于发射器的区域往靠近显示屏的方向弯折凸出并延伸至中框的第一表面背向支撑板的一侧,保护壳的一端能够伸至中框的第一表面背向支撑板的一侧以与支撑钢片密封连接。
相关示例通过设置支撑钢片虽然能够使保护壳实现密封,但是,支撑钢片上弯折的部分会占用接收器与发射器以及摄像头模组与发射器沿开孔的长度方向的空间,则接收器与发射器之间以及摄像头模组与发射器之间沿开孔的长度方向的尺寸存在限制性,导致开孔的尺寸受到约束,这样,阻碍了电子设备的屏占比的进一步提升。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旨在解决相关技术中电子设备的接收器与发射器之间以及摄像头模组与发射器之间沿开孔的长度方向的尺寸存在限制性,开孔的尺寸无法进一步缩减,导致电子设备的屏占比无法进一步提升的技术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结构件、显示屏、摄像头模组、发射器、接收器、支撑板以及保护壳,显示屏与支撑板分别设置在结构件沿第一方向的两侧,显示屏上设有开孔,结构件上具有面向支撑板的第一表面;
摄像头模组、发射器以及接收器均与开孔正对,接收器、发射器以及摄像头模组沿第二方向设置,发射器以及保护壳安装在支撑板上,保护壳环绕在发射器外侧;且保护壳与第一表面密封连接,沿第一方向,保护壳的高度小于发射器的高度;其中,第一方向与支撑板的厚度方向平行,第二方向与第一表面平行。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通过设有结构件、支撑板和保护壳,将显示屏与支撑板分别设置在结构件沿第一方向的两侧,发射器和保护壳固定在支撑板上,保护壳环绕在发射器外以保护发射器。这样,位于支撑板上的保护壳以及发射器与显示屏沿第一方向上的距离均得到缩减,开孔的长度可以减小,进而有利于提升电子设备的屏占比。并且,本实施例还将保护壳沿第一方向的高度设计为小于发射器沿第一方向的高度,保护壳能够与结构件的第一表面密封连接的同时,使得发射器的发射端能够伸至结构件的第一表面背向支撑板的一侧,发射器能够更靠近显示屏,以利于进一步减小开孔的长度。
由此,与相关技术的示例相比,本实施例中将保护壳的高度设计成小于发射器的高度,使保护壳能够直接与结构件的第一表面密封连接,而无需设置支撑钢片,故不存在支撑钢片占据接收器与发射器以及摄像头模组与发射器沿开孔的长度方向的空间的问题,则接收器与发射器之间在开孔的长度方向的中心距不会受支撑钢片影响而能够继续缩减。这样,开孔的尺寸能够进一步地减小,电子设备的屏占比能够进一步得到提升,使得电子设备越来越接近全面屏。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一表面上形成有凹槽,保护壳与凹槽的槽底壁密封连接;凹槽的槽底壁上设有通孔,发射器由凹槽伸入通孔内。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保护壳与凹槽的槽侧壁之间具有第一间隙,发射器与通孔的孔壁之间具有第二间隙。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沿第二方向,保护壳的外侧壁与凹槽的槽侧壁之间的距离小于发射器的外侧壁与通孔的孔壁之间的距离。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发射器的外侧壁与通孔的孔壁沿第二方向上的距离不小于0.3mm。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结构件上的部分区域朝向显示屏凸出形成凸出部,第一表面对应凸出部的区域形成凹槽。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显示屏包括层叠设置的显示模组和透明盖板,透明盖板位于显示模组背向支撑板的一侧,开孔设置在显示模组上,显示模组朝向支撑板的一侧连接有保护层,保护层上设有避让槽,避让槽与开孔连通,凸出部在显示屏的非显示面的正投影位于避让槽在显示屏的非显示面的正投影内。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一表面上形成有定位槽,摄像头模组的外表面与定位槽的槽侧壁配合。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定位槽的槽侧壁包括依次相连的第一圆弧面、切面和第二圆弧面,第一圆弧面与第二圆弧面之间形成缺口,定位槽通过缺口与凹槽连通。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保护壳沿第一方向的高度与发射器沿第一方向的高度的差值不小于0.1mm。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保护壳面向支撑板的一面为第一端面,保护壳背向支撑板的一面为第二端面,第一端面在支撑板上的正投影位于第二端面在支撑板上的正投影之内。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支撑板的部分在显示屏的非显示面上的正投影位于第二端面的部分在显示屏的非显示面上的正投影之内;且接收器上形成有面向显示屏的避让台阶,避让台阶具有避让台阶面,支撑板的一端位于避让台阶面与凹槽的槽底壁之间。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结构件上设有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均与开孔正对,摄像头模组位于第一安装孔内,接收器位于第二安装孔内。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二安装孔为圆孔,第二安装孔的孔壁与接收器的外表面配合。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电子设备还包括与发射器电连接的驱动芯片,驱动芯片安装在支撑板上,驱动芯片位于保护壳与支撑板围成的安装空间内。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电子设备还包括主板,主板设置在支撑板背向结构件的一侧,支撑板固定在主板上。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结构件为中框。
附图说明
图1为相关技术中一种电子设备的局部剖视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示出的电子设备的分解示意图;
图4为图2示出的电子设备中显示屏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2示出的电子设备中部分结构的局部示意图;
图6为图5示出的部分结构与显示屏配合的局部示意图;
图7为图2示出的电子设备的局部截面示意图;
图8a为相关技术的示例中发射器、主板以及显示屏的配合示意图;
图8b为图2示出的电子设备中发射器、主板以及显示屏的配合示意图;
图9为图2示出的电子设备中开孔的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电子设备的局部截面示意图一;
图11为图10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中识别模组及摄像头模组与中框配合的局部示意图;
图1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电子设备的局部截面示意图二;
图14为图12所示的中框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中显示屏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16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支撑板、保护壳与发射器的组装结构示意图;
图17为图16中省去保护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18为本申请实施例中保护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19为图16中结构在A-A处的截面示意图;
图2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电子设备的截面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电子设备;
110-显示屏;111-透明盖板;112-显示模组;1120-开孔;1121-透光孔;113-保护层;1130-第一避让孔;1131-第二避让孔;1132-避让槽;114-非透光区域;115-像素单元;116-导线;
120-中框;121-中板;1210-通孔;1211-第一安装孔;1212-第二安装孔;1213-凸出部;1214-凹槽;1215-定位槽;1215a-第一圆弧面;1215b-切面;122-边框;123-第一表面;124-第一间隙;125-第二间隙;126-缺口;
130-主板;131-第一贯穿孔;132-第二贯穿孔;
140-摄像头模组;
150-识别模组;151-发射器;152-接收器;1521-避让台阶面;153-驱动芯片;
160-支撑板;161-第一板体;162-第二板体;
170-保护壳;171-框架;1710-第一框体;1711-第二框体;172-罩壳;
180-后盖;
190-壳体;191-盖板;192-围壁;193-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为相关技术中一种电子设备的局部剖视图。结合图1和背景技术所述,电子设备设有支撑板160a,发射器151a安装在支撑板160a上,以减小发射器151a与开孔在支撑板160a的厚度方向(图1中以平行于Z轴的方向示出)上的距离,进而有利于缩减开孔的长度。并且,电子设备还包括保护壳170a,保护壳170a固定在支撑板160a上并围绕在发射器151a外侧,保护壳170a沿支撑板160a的厚度方向上的高度与发射器151a沿支撑板160a的厚度方向上的高度相当,保护壳170a能够起到保护发射器151a的作用。这样,发射器151a和保护壳170a均可看作被支撑板160a抬高,发射器151a的固定端与接收器152a以及摄像头模组140a的固定端之间存在一定的距离,这样会导致保护壳170a难以与中框120a面向支撑板160a的第一表面实现密封。
为此,图1所示的示例中,电子设备还包括支撑钢片180a,支撑钢片180a与中框120a的第一表面连接,且支撑钢片180a对应于发射器151a的区域往靠近显示屏110a的方向弯折凸出并延伸至中框120a的第一表面背向支撑板160a的一侧,保护壳170a的一端能够伸至中框120a的第一表面背向支撑板160a的一侧以与支撑钢片180a密封连接。通过设置支撑钢片180a,虽然使得保护壳170a实现了密封,但是,支撑钢片180a上弯折的部分要占用接收器152a与发射器151a以及摄像头模组140a与发射器151a沿开孔的长度方向(图1中以平行于X轴的方向示出)的空间,接收器152a与发射器151a之间以及摄像头模组140a与发射器151a之间沿开孔的长度方向的尺寸存在限制性,则缩减开孔的长度时仍要考虑支撑钢片180a的弯折部分,这样,阻碍了电子设备的屏占比的进一步提升。
此外,由于支撑钢片180a通常较薄,支撑钢片180a上难以形成与摄像头模组140a配合的定位槽,导致摄像头模组140a安装时难以精准定位,因此,如图1所示,相关技术提供的电子设备还包括固定支架190a,固定支架190a上形成有两个定位槽,摄像头模组140a的固定端与其中一个定位槽配合,接收器152a的固定端与另一个定位槽配合。这样,安装时,可以先将摄像头模组140a和接收器152a安装到固定支架190a的定位槽内,再将摄像头模组140a和接收器152a移动至开孔内,然后将固定支架190a与中框120a连接起来。
如此,相关技术的示例还存在下述问题,摄像头模组140a无法与中框120a及支撑钢片180a定位配合,需要额外设置固定支架190a来固定摄像头模组140a,导致电子设备的结构较为复杂。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下面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描述。需要指出的是,本申请的实施方式部分使用的术语仅用于对本申请的具体实施例进行解释,而非旨在限定本申请。
实施例一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100的结构示意图。参考图2所示,该电子设备100可以为图2所示的手机,还可以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超级移动个人计算机(ultra-mobile personal computer,UMPC)、手持计算机、对讲机、上网本、POS机、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可穿戴设备、虚拟现实设备、无线U盘、蓝牙音响、蓝牙耳机或车载装置等电子设备100。为了方便理解,下面的实施例均以电子设备100为手机为例示出。且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的各个附图中,X轴、Y轴、Z轴的方向分别代表着电子设备100的宽度方向、长度方向和厚度方向。
图3为图2示出的电子设备100的分解示意图。参考图3,电子设备100包括中框120、显示屏110和后盖180,中框120包括中板121和边框122,边框122与中板121的四周边缘连接,显示屏110和后盖180分别设置在中板121沿第一方向的两侧、并均与中板121相对,中框120用来承载显示屏110,显示屏110可以用于显示图像和视频。这里,第一方向与中板121的厚度方向以及电子设备100的厚度方向(即Z轴方向)平行。中板121具有第一表面123(参考下述图7所示)和与第一表面123相对的第二表面,其中,第一表面123面向后盖180,第二表面面向显示屏110。在图3中,电子设备100还可以包括主板130,主板130安装在中板121背向显示屏110的一侧、并位于后盖180与中板121之间,主板130主要起到处理信号和控制的作用。
显示屏110具有显示面和非显示面,用户使用电子设备100时,显示屏110的显示面面向用户,以向用户输出显示内容,显示屏110的非显示面面向中板121。其中,显示屏110可以为柔性显示屏。例如,显示屏110可以为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emittingdiode,OLED)显示屏,有源矩阵有机发光二极体或主动矩阵有机发光二极体(active-matrix organic light-emittingdiode,AMOLED)显示屏,迷你发光二极管(mini organiclight-emitting diode)显示屏,微型发光二极管(micro organic light-emittingdiode)显示屏,微型有机发光二极管(micro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显示屏,量子点发光二极管(quantum dot lightemitting diodes,QLED)显示屏。显示屏110可以为图3所示的曲面屏、也可以为非曲面屏(也称“直屏”),显示屏110为直屏时,例如可以为液晶显示屏(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
图4为图2示出的电子设备100中显示屏110的结构示意图。参考图4,显示屏110具体可以包括透明盖板111和显示模组112,显示模组112用于显示图像及视频。其中,透明盖板111例如可以为玻璃盖板或者蓝宝石盖板,透明盖板111覆盖在显示模组112上,显示模组112的出光面面向透明盖板111,显示模组112的非出光面背向透明盖板111。这样,显示屏110安装在电子设备100上时,透明盖板111背向显示模组112的一面显露在外部环境中,以接受用户的触摸,透明盖板111能够保护显示模组112,且显示模组112能够透过透明盖板111进行显示。
图5为图2示出的电子设备100中部分结构的局部示意图,图6为图5示出的部分结构与显示屏110配合的局部示意图。为了实现拍摄功能,如图4、图5和图6所示,电子设备100还可以包括摄像头模组140,摄像头模组140内置在电子设备100中,显示屏110上开设有开孔1120,外界光线可以经过开孔1120进入到摄像头模组140中,或者,摄像头模组140发出的光线可以透出至外部环境中。其中,开孔1120具体是开设在显示屏110的显示模组112上,由于透明盖板111不会阻碍光线通过,因此,光线能够透过显示屏110。开孔1120可以靠近电子设备100的顶部设置,也可以靠近电子设备100的底部设置。
图7为图2示出的电子设备100的局部截面示意图。本申请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摄像头模组140在电子设备100内设置时,主板130上设有第一贯穿孔131,中板121上设有第一安装孔1211,第一安装孔1211在XY面上的正投影与第一贯穿孔131在XY面上的正投影至少有部分重合,且第一安装孔1211以及第一贯穿孔131在XY面上的正投影和开孔1120在XY面上的正投影有部分重合,使得第一贯穿孔131以及第一安装孔1211均与开孔1120正对。其中,第一安装孔1211与在XY面上的正投影与第一贯穿孔131在XY面上的正投影至少有部分重合存在下述可能的情形:一种情形为二者的正投影完全重合,则表明第一安装孔1211的形状及尺寸与第一贯穿孔131的形状及尺寸相同;另一种情形为第一安装孔1211与在XY面上的正投影落入第一贯穿孔131在XY面上的正投影之内,则表明第一安装孔1211的尺寸小于第一贯穿孔131的尺寸;再一种情形为二者的正投影部分重合,这里,二者的正投影所重合的部分能够供摄像头模组140的头部穿过。
并且,根据图7可以看出,摄像头模组140的固定端(图7中为摄像头模组140的下端)固定在位于主板130背向显示屏110的一侧的后盖180上,摄像头模组140依次从第一贯穿孔131和第一安装孔1211穿过,且摄像头模组140的头部(图7中为摄像头模组140的上部)在XZ面上的正投影与开孔1120在XZ面上的正投影有部分重合,即摄像头模组140的头部伸入了开孔1120中。
电子设备100还可以包括识别模组150,识别模组150用于生物特征识别,其中,生物特征可以为对象的脸部或者虹膜等。示例性地,识别模组150具体可以包括发射器151和接收器152,发射器151和接收器152内置在电子设备100中、并靠近显示屏110设置,发射器151用于发射识别信号,接收器152用于接收识别信号。具体地,发射器151发射的识别信号能够从开孔1120透过显示屏110投射至外部的待识别对象(例如,用户)上,部分识别信号被待识别对象反射,反射的识别信号透过显示屏110从开孔1120射至接收器152并被接收器152接收。
识别信号从类型上可以分为可见光束、电磁波、声波、超声波等。以识别信号为可见光为例,发射器151可以为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 Diode,LED),此时的接收器152可以为摄像头;或者,发射器151也可以为红外发射器,红外发射器151可用于发射红外光束,相应地,接收器152为红外接收器,红外接收器可用于接收红外光束。当识别信号为可见光时,识别信号具体可以为泛光信号或结构光信号。此外,识别信号从频率上还可以分为脉冲调制信号或者连续波调制信号,其中,发射器151具体可以为TOF(Time of Flight)发射器,相应地,接收器152可以为TOF接收器。
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主板130上设有第二贯穿孔132,中板121上设有第二安装孔1212,第二安装孔1212在XY面上的正投影与第二贯穿孔132在XY面上的正投影至少有部分重合,且第二安装孔1212以及第二贯穿孔132在XY面上的正投影和开孔1120在XY面上的正投影有部分重合,使得第二贯穿孔132以及第二安装孔1212均与开孔1120正对。并且,接收器152的固定端(图7中为接收器152的下端)固定在位于主板130背向显示屏110的一侧的后盖180上,接收器152依次从第二贯穿孔132和第二安装孔1212穿过,且接收器152的接收端(图7中为接收器152的上端)在XZ面上的正投影与开孔1120在XZ面上的正投影有部分重合,即接收器152的接收端伸入至开孔1120中。中板121上还设有通孔1210(参见下述图11所示),通孔1210在XY面上的正投影与开孔1120在XY面上的正投影有部分重合,使得通孔1210与开孔1120正对,发射器151配置成使射出的识别信号能够从通孔1210射入开孔1120内、并从开孔1120透出至显示屏110外,中板121不会阻碍识别信号射出。这里,关于第二安装孔1212与第二贯穿孔132在XY面上的正投影至少有部分重合的实现方式,具体可以参考第一安装孔1211与第一贯穿孔131在XY面上的正投影的关系,在此不再赘述。
根据前文描述的内容可知,开孔1120与摄像头模组140、发射器151以及接收器152均匹配,则开孔1120的形状及尺寸与摄像头模组140、发射器151以及接收器152这三者的排布相关。其中,接收器152、发射器151以及摄像头模组140可以沿第二方向依次排布,发射器151具体可以位于接收器152和摄像头模组140之间,第二方向平行于XY所在的平面,即第二方向也与中板121的第一表面123平行。例如图2和图6所示的示例中,第二方向可以与X轴方向平行,此时,接收器152、发射器151以及摄像头模组140沿X轴方向排布。具体地,第二方向不限于为X轴正方向,也可以为X轴反方向,则接收器152、发射器151以及摄像头模组140既可以从电子设备100的左侧往右侧排布、也可以从电子设备100的右侧往左侧排布。当然,在其他的示例中,第二方向也可以与Y轴方向平行,此时,摄像头模组140、发射器151以及接收器152也可以沿Y轴方向排布。
开孔1120的形状是非限制性的。例如,开孔1120可以呈圆形,此时,开孔1120沿第二方向的尺寸可以与开孔1120沿第三方向的尺寸相同。其中,第三方向也平行于XY所在的平面、且与第一方向以及第二方向垂直。再例如,开孔1120可以呈图2所示的跑道形,此时,开孔1120的长度方向即可为第二方向,开孔1120的宽度方向即可为第三方向,与开孔1120的长度方向为第三方向、开孔1120的宽度方向为第二方向相比,这样,开孔1120的尺寸较小,以使电子设备100具有较高的屏占比。又例如,开孔1120还可以呈长条形、矩形、椭圆形等其他形状。下面,本申请的各实施例以开孔1120呈跑道形、开孔1120的长度方向为第二方向、且第二方向平行于X轴方向为例进行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了下面的技术方案后,显然可以理解开孔1120呈其他形状的技术方案。
在图7中,主板130面向显示屏110的一面上固定有支撑板160,支撑板160位于主板130与中板121之间,发射器151安装在支撑板160上。可以理解的是,与发射器151直接固定在主板130面向显示屏110的一面上相比,通过设置支撑板160,发射器151与主板130沿Z轴方向上的距离增加,发射器151与显示屏110沿Z轴方向上的距离减小,使得发射器151能够更靠近开孔1120,则开孔1120对应于发射器151的部分的尺寸可以减小,进而有利于减小整个开孔1120的长度,从而有利于提升电子设备100的屏占比。下文,为了方便描述,可以将开孔1120对应于发射器151的部分称为透光孔1121(参考下述图9所示)。
图8a为相关技术的示例中发射器151a、主板130a以及显示屏110a的配合示意图,图8b为图2示出的电子设备100中发射器151、主板130以及显示屏110的配合示意图,图9为图2示出的电子设备100中开孔1120的示意图。以发射器151发出的识别信号为可见光束为例,需要说明的是,具体可以参考图8a、图8b和图9,发射器151与显示屏110沿Z轴方向上的距离减小,使得开孔1120的长度可以减小的原理在于:在图8a中,发射器151a直接安装在主板130a上时,主板130a面向显示屏110a的正面与显示屏110a的非显示面在Z轴方向上的距离为hz,发射器151a与显示屏110a的非显示面在Z轴方向上的距离例如可以为h1,发射器151射出的可见光束在显示屏110上的投射范围的直径为x1,此时,为了使发射器151射出的可见光束尽可能地从开孔1120a出射至显示屏110外,透光孔1121在X轴方向的尺寸Tx以及在Y轴方向上的尺寸Ty最小可为x1;在图8b中,主板130a的正面与显示屏110a的非显示面在Z轴方向上的距离也为hz,发射器151安装在支撑板160上,发射器151与显示屏110的非显示面在Z轴方向上的距离由h1缩小至h2(h2<h1,且h1-h2=h0,h0为支撑板160在Z轴方向上的高度),发射器151射出的可见光束在显示屏110上的投射范围的直径由x1缩小至x2(x2<x1),此时,为了使发射器151射出的可见光束尽可能地从开孔1120出射至显示屏110外,透光孔1121在X轴方向的尺寸Tx以及在Y轴方向上的尺寸Ty最小可为x2。也就是说,在主板130a的正面至显示屏110的非显示面之间的距离hz、以及发射器151在Z轴方向上的高度不发生变化的情况下,通过设置支撑板160,发射器151与显示屏110之间的距离减小,则开孔1120的长度可以减小。
应理解,透光孔1121的尺寸与发射器151和显示屏110的非显示面在Z轴方向的距离成正相关。通过设置支撑板160,发射器151和显示屏110的非显示面在Z轴方向的距离与支撑板160上的第三表面与显示屏110的非显示面在Z轴方向的距离L成正相关,其中,第三表面是指支撑板160背向主板130的一面。也就是说,支撑板160的第三表面越靠近显示屏110,发射器151和显示屏110在Z轴方向的距离越小,则透光孔1121的尺寸可以越小。这样,在摄像头模组140和接收器152的尺寸不发生改变的情形下,整个开孔1120在第二方向的尺寸可以减小。其中,第三表面与显示屏110的非显示面在Z轴方向的距离L可以设计为0.977mm,此时,开孔1120在第二方向的尺寸可以为2.94mm;第三表面与显示屏110的非显示面在Z轴方向的距离L也可以设计为0.757mm,此时,开孔1120在第二方向的尺寸可以为2.64mm。可见,支撑板160的第三表面与显示屏110的距离缩小了0.2mm时,开孔1120在第二方向的尺寸可以缩小0.3mm,进而有效提升了电子设备100的屏占比。
其中,支撑板160的第三表面与显示屏110的非显示面沿第一方向的距离缩减不限于下述实现方式:一是可以增加支撑板160的厚度,二是可以改变主板130的位置,使得主板130的正面与显示屏110的非显示面在Z轴方向的距离缩小,三是可以增加主板130的厚度。
支撑板160上还可以安装有保护壳170,保护壳170环绕在发射器151的外侧,保护壳170的一端与支撑板160紧固连接,保护壳170的另一端与中板121的第一表面123密封连接。由此,保护壳170起到了保护发射器151的作用,以降低发射器151受到撞击而损坏的风险。而且,电子设备100组装过程中,先将显示屏110安装至中板121上,再将保护壳170和发射器151安装到支撑板160上,然后将装有保护壳170和发射器151的支撑板160与中板121密封连接起来,这样,显示屏110、中板121、保护壳170与支撑板160共同围成一密闭空间,发射器151位于该密闭空间内,则后续安装主板130等部件至电子设备100内的过程中,即使存在灰尘进入到电子设备100的内部,但灰尘无法从保护壳170与中板121之间进入到密闭空间内部,以免灰尘落到发射器151上。
其中,保护壳170的一端与支撑板160可以通过焊接的方式紧固相连;保护壳170的另一端与中板121的第一表面123之间可以设有密封层,使得保护壳170的另一端与第一表面123均与密封层接触,由于密封层能够起到密封作用,因此实现了密封连接。示例性地,密封层可以为泡棉胶、背胶或者点胶等。
参考图8b所示,保护壳170在Z轴方向上的高度H1可以小于发射器151在Z轴方向上的高度H2。这样,结合图7可知,沿Z轴方向,发射器151的发射端超出保护壳170的另一端、并可以伸入至通孔1210中以与开孔1120正对,使得发射器151发射的识别信号能够透出至显示屏110外。当然,在其他变更的实施例中,发射器151还可以设置成穿设在通孔1210内,且发射器151的发射端伸入至开孔1120中。如此设置,在保护壳170与中板121密封连接的前提下,通过将发射器151设计成高于保护壳170,增大了发射器151的高度,以尽可能地缩近发射器151与显示屏110,使得开孔1120的长度还能够继续被缩减,从而有利于大幅提升电子设备100的屏占比。
其中,保护壳170与发射器151之间的高度差值δH是非限制性的。具体来说,保护壳170的高度与发射器151的高度之间的差值δH可以大于等于0.1mm。例如,在一种可实现的方式中,发射器151的高度H2比保护壳170的高度H1超出0.4mm(即δH=0.4mm),此时,发射器151的发射端与显示屏110的非显示面沿第一方向的距离适中,以免发射器151抵顶显示屏110。
综上,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100通过设有支撑板160和保护壳170,将支撑板160设置在主板130上,并将发射器151和保护壳170固定在支撑板160上,保护壳170环绕在发射器151的外侧以保护发射器151。这样,位于支撑板160上的保护壳170以及发射器151与显示屏110沿第一方向上的距离均得到缩减,开孔1120沿第二方向的尺寸可以减小,进而有利于提升电子设备100的屏占比。并且,本实施例还将保护壳170沿第一方向的高度H1设计为小于发射器151沿第一方向的高度H2,保护壳170能够与中板121的第一表面123密封连接的同时,使得发射器151的发射端能够伸至中板121的第一表面123背向主板130的一侧,发射器151能够更靠近显示屏110,以利于进一步减小开孔1120沿第二方向的尺寸。由此,与图1示出的相关技术的示例相比,本实施例中将保护壳170的高度H1设计成小于发射器151的高度H2,使保护壳170能够直接与中板121密封连接,而无需设置支撑钢片180a,故不存在支撑钢片180a占据接收器152与发射器151以及摄像头模组140与发射器151沿第二方向的空间的问题,则接收器152与发射器151之间在第二方向上的中心距C不会受支撑钢片180a影响而能够继续缩减。这样,开孔1120沿第二方向的尺寸能够进一步地减小,以利于进一步提升电子设备100的屏占比,使得电子设备100越来越接近全面屏。
需要说明的是,当电子设备100的显示屏110为图2所示的打孔屏、开孔1120呈跑道形时,请参考图9,显示屏110包括若干个像素单元115,其中多个像素单元115围绕开孔1120分布,与开孔1120邻近的部分像素单元115通过导线116电连接,这些导线116沿开孔1120的边缘走线。由于显示屏110发出的光不能透过导线116射出至显示屏110外,因此,导线116布设的位置在显示屏110上形成非透光区域114,非透光区域114环绕在开孔1120外。根据上文,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100的开孔1120沿第二方向的尺寸(即开孔1120的长度)可以减小,则非透光区域114沿第二方向的尺寸(即非透光区域114的长度)也可以减小。因此,与开孔1120相邻的像素单元115的数量可以减少,连接这些像素单元115的导线116的数量相应地可以减少,则非透光区域114沿第三方向的尺寸(即非透光区域114的宽度)可以减小。总的来说,非透光区域114的长度和宽度均可以减小,显示屏110上不显示的区域的尺寸减小,进而有利于提升屏占比,使得电子设备100尽可能的接近全屏效果,有利于改善电子设备100整体的视觉效果。其中,非透光区域114的形状与开孔1120的形状有关,例如,当开孔1120呈跑道形时,非透光区域114也呈跑道形。
当然,本实施例的电子设备100的显示屏110也可以为刘海屏,此时,由于开孔1120的长度和宽度可以减小,因此,刘海屏的非透光区域的长度和宽度也可以减小,进而有利于提高电子设备100的屏占比。
另外,上述接收器152、发射器151以及摄像头模组140的排布方式不限于图7所示。在其他实施方案中,发射器151也可以不位于接收器与摄像头模组140之间,例如,发射器151、接收器152与摄像头模组140可以沿第二方向依次设置,或者,发射器151、摄像头模组140及接收器152可以沿第二方向依次设置。根据前文所描述的内容,本实施例中,开孔1120的尺寸也可以减小,进而有利于进一步提升电子设备100的屏占比。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电子设备100的局部截面示意图一,图11为图10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100中识别模组150及摄像头模组140与中框120配合的局部示意图,图1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电子设备的局部截面示意图二,图14为图12所示的中框120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参考图10至图14,在本申请的一种实施例中,中板121的第二表面不是平面,第二表面上具有第一区域,第一区域与发射器151及保护壳170对应,该第一区域朝向显示屏110凸出并形成凸出部1213。具体地,在图13中作一辅助线P,中板121上超出辅助线P、且位于B实线框内的部分即为凸出部1213,可见,第二表面对应于凸出部1213的区域凸出于第二表面的其他区域。相应地,中板121的第一表面123对应凸出部1213的区域能够形成凹槽1214,通孔1210开设在凸出部1213上、并与凹槽1214连通。本示例中,凹槽1214的形状及尺寸与保护壳170的形状及尺寸相适应,保护壳170安装在凹槽1214内、并与凹槽1214配合,且保护壳170的另一端与凹槽1214的槽底壁密封连接。这里,发射器151的发射端可以从凹槽1214伸入至通孔1210内。
通过将保护壳170设置在中板121上的凹槽1214内,一方面,保护壳170无需额外占用中板121的第一表面123与主板130在Z轴方向的空间,使得电子设备100的内部结构紧凑,且电子设备100的厚度能够达到较小的值,以利于电子设备100实现轻薄化,另一方面,凹槽1214能够起到定位作用,保护壳170能够快速找准安装位置,且依赖于与凹槽1214的配合关系,保护壳170在中板121上的安装稳定性较高。
此外,通过将第二表面的第一区域形成凸出部1213、第一表面123对应凸出部1213的区域形成凹槽1214,位于凹槽1214内的发射器151的发射端与显示屏110在Z轴方向的距离可以进一步减小,发射器151更靠近显示屏110,继而能够进一步减小透光孔1121的尺寸,则整个开孔1120的尺寸可以相应的减小,以利于提升屏占比。
其中,中板121的厚度可以设计为大于等于0.25mm,这样,开设凹槽1214后的中板121仍能够具有较高的强度,且便于加工出凹槽1214。其中,凹槽1214的槽深可以小于0.25mm,凹槽1214不会贯穿中板121,使得保护壳170能够维持与凹槽1214的槽底壁密封连接,则无需设置支撑钢片180a。
上述图10至图13所示的示例中,凹槽1214可以看作是中板121的部分区域朝向显示屏110垄起所形成的,其中,凹槽1214的槽壁在图13中用虚线进行了描绘。当然,在本申请的另一种实施例中,凹槽1214也可以由中板121的第一表面123凹陷形成,通孔1210具体可以开设在凹槽1214的槽底壁上。这样,保护壳170容置在凹槽1214内并与凹槽1214的槽底壁密封连接,且位于保护壳170内的发射器151从凹槽1214伸至通孔1210中,以与开孔1120正对。与中板121的第一表面123凹陷形成凹槽1214相比较,图10至图13所示的示例在中板121的第一表面123形成有凹槽1214的前提下,中板121上开设凹槽1214的区域的厚度并没有减小,中板121仍能具有较高的结构强度。
其中,如图10和图11所示,保护壳170与凹槽1214可以间隙配合,也即保护壳170与凹槽1214的槽侧壁之间可以具有第一间隙124。并且,发射器151与通孔1210以及保护壳170也可以间隙配合,以利于避免电子设备100组装过程中发射器151被保护壳170或者中板121挤压。其中,发射器151与通孔1210的孔壁之间可以具有第二间隙125。具体地,可以参考图11示出的截面,沿X轴方向,保护壳170的外侧壁与凹槽1214的槽侧壁之间的距离d1可以小于发射器151的外侧壁与通孔1210的孔壁之间的距离d2。换句话说,第一间隙124在X轴方向上的宽度可以为d1,第二间隙125在X轴方向上的宽度可以为d2,d1<d2。因为发射器151的高度大于保护壳170的高度,所以发射器151伸出至保护壳170外的部分未能受到保护壳170的保护,而本实施例这样设置,电子设备100装配过程中,预先将发射器151和保护壳170安装到支撑板160上,移动支撑板160使得保护壳170移入凹槽1214时,若移动过程存在偏移导致保护壳170与凹槽1214的槽侧壁相撞,由于保护壳170的外侧壁与凹槽1214的槽侧壁之间的距离d1小于发射器151的外侧壁与通孔1210的孔壁之间的距离d2,因此,发射器151伸出至保护壳170外的部分也不会与通孔1210的孔壁相撞,有利于避免发射器151碰撞中板121而导致发射器151损坏。
本实施例对发射器151的外侧壁与通孔1210的孔壁之间的距离d2的取值范围不予限制,示例性地,d2可以设计成大于等于0.3mm。在一些实施方案中,d2具体可以为0.4mm。同理,本实施例对保护壳170的外侧壁与凹槽1214的槽侧壁之间的距离d1的取值范围也不予限制,只要d1小于d2即可。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继续参考图14,中板121面向主板130的一面上还可以凹陷形成有定位槽1215,摄像头模组140的外表面可以与定位槽1215的槽侧壁配合。由此,与图1所示的相关技术中设置固定支架190a来辅助摄像头模组140定位相比,本实施例的电子设备100中无需设置固定支架190a,摄像头模组140便能快速定位,且定位精度高。而且,摄像头模组140安装至中板121上后,凭借与定位槽1215的配合关系,摄像头模组140具有良好的安装稳定性。
其中,定位槽1215的槽侧壁可以包括依次相连的第一圆弧面1215a、切面1215b和第二圆弧面,相应地,摄像头模组140的外表面可以呈具有切边的圆弧表面。这样,摄像头模组140的圆弧表面与第一圆弧面1215a和第二圆弧面贴合,摄像头模组140的切边与切面1215b配合,配合效果好,且由于切面1215b位于第一圆弧面1215a和第二圆弧面之间,因此实现了三面定位。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圆弧面1215a与第二圆弧面不连续,使得定位槽1215在第一圆弧面1215a与第二圆弧面之间形成有缺口126,定位槽1215通过缺口126与凹槽1214连通。
上述中板121的第二安装孔1212沿其中心线方向的截面可以呈圆形,即第二安装孔1212为圆孔,且第二安装孔1212的孔壁与接收器152的外表面配合。由图1可以看出,相关技术的示例中,接收器152穿过过孔1216a的部分呈锥状,中板121上供接收器152穿过的过孔1216a的孔壁为锥面。而本实施例通过将第二安装孔1212设计为圆孔,接收器152穿过第二安装孔1212的部分相应地呈圆柱状,圆柱状的接收器152与圆孔的配合效果佳。
继续参考图13所示,上述显示模组112的非出光面还可以连接有保护层113,保护层113不仅能够支撑显示模组112,使得显示屏110具有较高的结构强度,还能够保护显示模组112的非出光面。尤其是显示屏110为柔性显示屏时,通过设置保护层113,有利于增强显示屏110的抗冲击能力,以降低显示屏110损坏的风险。示例性地,保护层113可以为铜制成的铜箔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PET)制成的PET层或者泡棉制成的泡棉层,或者,在一种实施例中,保护层113可以包括铜箔层、PET层和泡棉层中的多层。
图1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100中显示屏110的局部结构示意图。本示例中,参考图15所示,保护层113上还设有第一避让孔1130、第二避让孔1131和第三避让孔。其中,第一避让孔1130与开孔1120连通、且与中板121上的第一安装孔1211正对,则第一贯穿孔131、第一安装孔1211、第一避让孔1130以及开孔1120依次连通,摄像头模组140能够穿过第一避让孔1130伸入至开孔1120内,以免保护层113阻碍摄像头模组140。类似的,第二避让孔1131也与开孔1120连通、且与中板121上的第二安装孔1212正对,则第二贯穿孔132、第二安装孔1212、第二避让孔1131以及开孔1120依次连通,接收器152能够穿过第二避让孔1131伸入至开孔1120内,以免保护层113阻碍接收器152。第三避让孔与开孔1120连通、且与中板121上的通孔1210正对,则通孔1210、第三避让孔以及开孔1120依次连通,发射器151发射的识别信号不会被保护层113阻碍,以确保识别信号能够顺利的透出至显示屏110外。
值得指出的是,参考图13和图15,在中板121凸出形成有凸出部1213、第一表面123对应凸出部1213的区域形成有凹槽1214的实施方案中,保护层113上还可以进一步设有避让槽1132,凸出部1213在XY面上的正投影位于避让槽1132在XY面上的正投影之内。也就是说,避让槽1132与凸出部1213对应。这样设置,凸出部1213与保护层113不会发生干涉,有利于避免凸出部1213抵顶保护层113而导致显示屏110对应发射器151的区域无法维持平面。
在一种实施方案中,避让槽1132的形状及尺寸可以与凸出部1213的形状及尺寸相匹配,且凸出部1213可以伸入至避让槽1132内。与凸出部1213未伸入至避让槽1132内的实施方案相比,凸出部1213伸入避让槽1132内时,凸出部1213凸出的高度更大,凹槽1214相应地更深,则发射器151的发射端与显示屏110在Z轴方向的距离可以进一步减小,继而有利于进一步减小开孔1120的尺寸。
其中,避让槽1132的槽深可以小于保护层113的厚度,此时,第三避让孔位于避让槽1132的槽底壁上、并与避让槽1132相连通。或者,在其他可行的实施例中,如图15所示,避让槽1132的槽深与保护层113的厚度相同,也即避让槽1132可以贯穿保护层113,此时,第三避让孔可以看作位于避让槽1132内。本实施例中,沿第一方向,凸出部1213与显示屏110的非显示面之间可以存在一定的距离,有利于避免伸入避让槽1132的凸出部1213抵顶显示模组112。
图16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支撑板160、保护壳170与发射器151的组装结构示意图,图17为图16中省去保护壳170的结构示意图。参考图16和图17所示,支撑板可以呈不规则形状,支撑板160具体可以包括相连的第一板体161和第二板体162,其中,第一板体161呈长方体状,第二板体162呈不规则形状,第一板体161在X轴方向的截面长度小于第二板体162在X轴方向的截面长度。其中,发射器151具体安装在第一板体161上。
图18为本申请实施例中保护壳170的结构示意图。参照图16和图18,保护壳170相应地可以设计成包括相连的框架171和罩壳172,框架171安装在第一板体161上,发射器151位于框架171内,罩壳172罩设在第二板体162上。本实施例中,电子设备100还可以包括驱动芯片153,驱动芯片153与发射器151电连接,以控制发射器151工作或停止工作。其中,驱动芯片153具体可以设置在罩壳172与第二板体162围成的安装空间内,罩壳172对驱动芯片153起到防护作用。这里,罩壳172在第二板体162上的正投影落在第二板体162背向主板130的表面内,使得罩壳172与第二板体162围成的安装空间为封闭空间。
第一板体161、发射器151以及框架171沿X轴方向在A-A处的截面具体可以参考图19所示,根据该截面示意图和图18可以看出,框架171包括相连的第一框体1710和第二框体1711,沿Z轴方向,第一框体1710与支撑板160紧固连接,第二框体1711位于第一框体1710背向支撑板160的一侧并与中板121的第一表面123密封连接。其中,第一框体1710在第一板体161上的正投影的投影面积落入在第二框体1711在第一板体161上的正投影之内,也就是说,第一框体1710在第一板体161上的正投影的投影面积小于第二框体1711在第一板体161上的正投影的投影面积。如此设计,保护壳170安装在电子设备100中时,在确保第二框体1711与中板121的密封连接面积较大的同时,还能够使第一框体1710与支撑板160的连接面积较小,则支撑板160沿X轴方向的尺寸也可以达到较小值,进而可以缩减支撑板160与摄像头模组140之间以及支撑板160与接收器152之间在X轴方向上的距离。这样,在透光孔1121的长度减小的基础上,再减小支撑板160与摄像头模组140之间以及支撑板160与接收器152之间在X轴方向上的距离,使得发射器151与接收器152之间的中心距C可以减小,从而能够进一步缩减开孔1120的长度,有利于大幅提升电子设备100的屏占比。
其中,请参考图19所示,第一框体1710沿X轴方向的壁厚可以为W1,则第一框体1710与支撑板160的接触面的宽度即为W1。以第一框体1710与支撑板160焊接为例,W1可以根据经验和实际焊接工况来进行设计,只要能够满足焊接需求即可,例如,W1可以为0.25mm。第二框体1711沿X轴方向的壁厚可以为W2,第二框体1711与中板121的密封连接面的宽度为W2,W2也可以根据经验和实际工况来设计,只要能实现密封需求即可,例如,W2可以为0.6mm。
第一框体1710和第二框体1711在第一板体161上的正投影均可以落在第一板体161面向中板121的一面内;或者,如图11和图19所示,第一框体1710在第一板体161上的正投影可以落在第一板体161内,而第一板体161面向中板121的一面在显示屏110的非显示面的正投影落入在第二框体1711在显示屏110的非显示面的正投影之内。示例性地,在图19所示的示例中,第一板体161的外侧壁与发射器151的外侧壁在X轴方向的距离D1小于第二框体1711的外侧壁与发射器151的外侧壁在X轴方向的距离D2。这样,支撑板160被缩窄,接收器152可以更靠近支撑板160,则支撑板160与接收器152沿X轴方向的距离可以减小,则开孔1120的长度可以达到较小的值,以利于促进屏占比的提高。
当然,在其他可变更的实施例中,框架171也可以设计成其在第一板体161上正投影的投影面积由靠近支撑板160的一端至靠近显示屏110的另一端逐渐增大,以使保护壳170与中板121的密封连接面积较大的同时、与支撑板160的连接面积较小,使得支撑板160可以缩窄,接收器152可以更靠近支撑板160,以利于减小开孔1120的长度。本示例中,框架171与支撑板160的接触面的宽度可以为W1,框架171与中板121的密封连接面的宽度可以为W2。
虽然图16中示出了保护壳170以及支撑板160的结构,当应当理解的是,这只是示意性的,并不旨在限制本公开的保护范围。其他任意适当的形状或者结构也是可能的。例如,在一些替代的实施例中,支撑板160可以呈圆形、矩形等规则形状,保护壳170可以呈筒状,即保护壳170为保护筒,保护筒的两端均具有开口,发射器151便可以安装在保护筒内,只要保护壳170的第一端面在支撑板160上的正投影位于保护壳170的第二端面在支撑板160上的正投影之内即可。其中,第一端面指的是保护壳170面向支撑板160的一面,第二端面指的是保护壳170背向支撑板160的一面。下文中将主要以图16和图17示出的保护壳170和支撑板160为例来描述本公开的实施例,将不再赘述。
继续参考图10和图11,接收器152的外侧壁上还可以形成有避让台阶,支撑板160的部分可以伸至避让台阶处,避让台阶具有避让台阶面1521和避让台阶侧壁,避让台阶面1521面向显示屏110,支撑板160的部分具体位于避让台阶面1521和凹槽1214的槽底壁之间。这样,有利于避免支撑板160与接收器152发生干涉,且支撑板160与接收器152沿X轴方向的距离可以进一步减小,进而有利于缩短接收器152与发射器151之间的中心距C,则开孔1120的长度可以减小。
实施例二
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之处在于,实施例一描述的是电子设备100设有中框120,电子设备100的显示屏110和主板130分布设置在中框120的中板121沿第一方向的两侧,支撑板160安装在主板130面向中板121的一面上,而本实施例是将实施例一的中框120替换为支架,且电子设备100还设有壳体,显示屏110安装在壳体上,支撑板160不安装在主板130上、而是安装在壳体上,且支架位于支撑板160与显示屏110之间。
图2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电子设备100的截面示意图。参考图20所示,电子设备100可以包括壳体190,显示屏110与壳体190连接并共同限定出安装腔,接收器152、发射器151以及摄像头模组140安装在安装腔内,三者沿第二方向依次布置并均与显示屏110上的开孔1120正对。其中,壳体190具体可以包括盖板191和围壁192,盖板191与显示屏110相对,围壁192与盖板191的四周边缘连接并朝向盖板191面向显示屏110的一侧凸出。
在图20中,电子设备100还包括主板130,主板130安装在盖板191与显示屏110之间,接收器152、发射器151以及摄像头模组140可以通过柔性电路板与主板130电性连接,主板130用于处理信号和控制接收器152、发射器151以及摄像头模组140等部件。
电子设备100还可以包括支撑板160和支架193,支撑板160和支架193均设于安装腔内,支撑板160安装在盖板191上,支架193位于支撑板160与显示屏110之间。其中,支架193上设有第一安装孔1211、第二安装孔1212和通孔1210,摄像头模组140安装在第一安装孔1211内、并伸入至开孔1120中,摄像头模组140的固定端可以固定在盖板191上,接收器152安装在第二安装孔1212内、并伸入至开孔1120中,接收器152的固定端可以固定在盖板191上,发射器151安装在支撑板160上、且发射器151的发射端可以伸入至通孔1210。这里,支架193具有相对的第一表面123和第二表面,第一表面123面向支撑板160,第二表面面向显示屏110。
电子设备100还包括保护壳170,保护壳170安装在支撑板160上并环绕在发射器151的外侧。其中,保护壳170沿第一方向的高度小于发射器151沿第一方向的高度,且保护壳170背向支撑板160的一端与第一表面123密封连接。
这样设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100通过设有支撑板160和保护壳170,将支撑板160设置在壳体190上,并将发射器151和保护壳170固定在支撑板160上,保护壳170环绕在发射器151外以保护发射器151。这样,位于支撑板160上的保护壳170以及发射器151与显示屏110沿第一方向上的距离均得到缩减,开孔1120沿第二方向的尺寸可以减小,进而有利于提升电子设备100的屏占比。并且,本实施例还将保护壳170沿第一方向的高度设计为小于发射器151沿第一方向的高度,保护壳170能够与支架193的第一表面123密封连接的同时,发射器151的发射端能够伸至中板121的第一表面123背向支撑板的一侧,发射器151能够更靠近显示屏110,以利于进一步减小开孔1120沿第二方向的尺寸。
由此,与图1示出的相关技术的示例相比,本实施例中将保护壳170的高度设计成小于发射器151的高度,使保护壳170能够直接与支架193密封连接,而无需设置支撑钢片180a,故不存在支撑钢片180a占据接收器152与发射器151以及摄像头模组140与发射器151沿第二方向的空间的问题,则接收器152与发射器151之间在第二方向上的中心距不会受支撑钢片180a影响而能够继续缩减。这样,开孔1120沿第二方向的尺寸能够进一步地减小,以利于进一步提升电子设备100的屏占比,使得电子设备100越来越接近全面屏。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中,主板130上无需开设供摄像头模组140穿过的第一贯穿孔131以及供接收器152穿过的第二贯穿孔132。
并且,与中板121类似的,支架193上也可以形成供保护壳170容置的凹槽。这里,凹槽的形成方式以及有益效果具体可以参考实施例一,本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综合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二描述的内容可知,本申请实施例通过设置结构件(例如实施例一所示的中框120或者实施例二所示的支架193)和支撑板160,将显示屏110与支撑板160分别设置在结构件沿第一方向的两侧,将发射器151和保护壳170设置在支撑板60,且发射器151沿第一方向的高度大于保护壳170沿第一方向的高度,以在满足发射器151的发射端与显示屏110的开孔1120沿第一方向的距离更小,开孔1120的尺寸能够减小的同时,保护壳170还能够与结构件的第一表面123密封连接。
这样,与相关技术的示例相比,本实施例的电子设备100无需设计支撑钢片180a,故不存在支撑钢片180a占据接收器152与发射器151以及摄像头模组140与发射器151沿开孔1120的长度方向的空间的问题,则接收器152与发射器151之间在开孔1120的长度方向的中心距不会受支撑钢片180a影响而能够继续缩减,则开孔1120的尺寸可以减小,电子设备100的屏占比可以进一步得到提升。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作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者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本申请实施例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等(如果存在)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
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7)
1.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结构件、显示屏、摄像头模组、发射器、接收器、支撑板以及保护壳;
所述显示屏与所述支撑板分别设置在所述结构件沿第一方向的两侧,所述显示屏上设有开孔,所述结构件上具有面向所述支撑板的第一表面;
所述摄像头模组、所述发射器以及所述接收器均与所述开孔正对,所述接收器、所述发射器以及所述摄像头模组沿第二方向设置,所述发射器以及所述保护壳安装在所述支撑板上,所述保护壳环绕在所述发射器外侧;且所述保护壳与所述第一表面密封连接,沿所述第一方向,所述保护壳的高度小于所述发射器的高度;其中,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支撑板的厚度方向平行,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表面平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表面上形成有凹槽,所述保护壳与所述凹槽的槽底壁密封连接;所述凹槽的槽底壁上设有通孔,所述发射器由所述凹槽伸入所述通孔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壳与所述凹槽的槽侧壁之间具有第一间隙,所述发射器与所述通孔的孔壁之间具有第二间隙。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第二方向,所述保护壳的外侧壁与所述凹槽的槽侧壁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发射器的外侧壁与所述通孔的孔壁之间的距离。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射器的外侧壁与所述通孔的孔壁沿所述第二方向上的距离不小于0.3mm。
6.根据权利要求2-5任一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结构件上的部分区域朝向所述显示屏凸出形成凸出部,所述第一表面对应所述凸出部的区域形成所述凹槽。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屏包括层叠设置的显示模组和透明盖板,所述透明盖板位于所述显示模组背向所述支撑板的一侧,所述开孔设置在所述显示模组上,所述显示模组朝向所述支撑板的一侧连接有保护层,所述保护层上设有避让槽,所述避让槽与所述开孔连通,所述凸出部在所述显示屏的非显示面的正投影位于所述避让槽在所述显示屏的非显示面的正投影内。
8.根据权利要求2-7任一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表面上形成有定位槽,所述摄像头模组的外表面与所述定位槽的槽侧壁配合。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槽的槽侧壁包括依次相连的第一圆弧面、切面和第二圆弧面,所述第一圆弧面与所述第二圆弧面之间形成缺口,所述定位槽通过所述缺口与所述凹槽连通。
10.根据权利要求2-9任一项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壳面向所述支撑板的一面为第一端面,所述保护壳背向所述支撑板的一面为第二端面,所述第一端面在所述支撑板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第二端面在所述支撑板上的正投影之内。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的部分在所述显示屏的非显示面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第二端面的部分在所述显示屏的非显示面上的正投影之内;
且所述接收器上形成有避让台阶,所述避让台阶具有面向所述显示屏的避让台阶面,所述支撑板的一端位于所述避让台阶面与所述凹槽的槽底壁之间。
12.根据权利要求1-11任一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壳沿所述第一方向的高度与所述发射器沿所述第一方向的高度的差值不小于0.1mm。
13.根据权利要求1-12任一项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结构件上设有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一安装孔和所述第二安装孔均与所述开孔正对,所述摄像头模组位于所述第一安装孔内,所述接收器位于所述第二安装孔内。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安装孔为圆孔,所述第二安装孔的孔壁与所述接收器的外表面配合。
15.根据权利要求1-14任一项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发射器电连接的驱动芯片,所述驱动芯片安装在所述支撑板上,所述驱动芯片位于所述保护壳与所述支撑板围成的安装空间内。
16.根据权利要求1-15任一项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主板,所述主板设置在所述支撑板背向所述结构件的一侧,所述支撑板固定在所述主板上。
17.根据权利要求1-16任一项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结构件为中框。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0193401.8A CN115550482B (zh) | 2022-02-28 | 2022-02-28 | 电子设备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0193401.8A CN115550482B (zh) | 2022-02-28 | 2022-02-28 | 电子设备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5550482A true CN115550482A (zh) | 2022-12-30 |
CN115550482B CN115550482B (zh) | 2023-06-13 |
Family
ID=847236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10193401.8A Active CN115550482B (zh) | 2022-02-28 | 2022-02-28 | 电子设备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5550482B (zh)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190041909A1 (en) * | 2017-08-07 | 2019-02-07 | Apple Inc. |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
CN109451103A (zh) * | 2018-11-06 | 2019-03-08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电子装置 |
CN209805927U (zh) * | 2019-03-25 | 2019-12-17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摄像组件及电子设备 |
WO2020038068A1 (zh) * | 2018-08-22 | 2020-02-27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成像装置及电子设备 |
CN213661669U (zh) * | 2020-08-17 | 2021-07-09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电子设备 |
-
2022
- 2022-02-28 CN CN202210193401.8A patent/CN115550482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190041909A1 (en) * | 2017-08-07 | 2019-02-07 | Apple Inc. |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
WO2020038068A1 (zh) * | 2018-08-22 | 2020-02-27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成像装置及电子设备 |
CN109451103A (zh) * | 2018-11-06 | 2019-03-08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电子装置 |
CN209805927U (zh) * | 2019-03-25 | 2019-12-17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摄像组件及电子设备 |
CN213661669U (zh) * | 2020-08-17 | 2021-07-09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电子设备 |
WO2022037374A1 (zh) * | 2020-08-17 | 2022-02-24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电子设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5550482B (zh) | 2023-06-13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11558496B2 (en) | Electronic device including antenna | |
KR102431462B1 (ko) | 도전성 패턴을 포함하는 안테나 및 그것을 포함하는 전자 장치 | |
US11245207B2 (en) | Stack structure of printed circuit boards using interposer and electronic device including the same | |
CN108600421B (zh) | 电子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 |
US20100048249A1 (en) | Display Holder, Portable Electronic Apparatus, and Assembling Method of Display Holder | |
US20220155418A1 (en) | Electronic apparatus including distance detection sensor module | |
US11481564B2 (en) | Tray device and electronic device having i he same | |
US11876317B2 (en) | Electrical connection device and electronic device comprising same | |
EP4145813B1 (en) | Electronic device | |
CN108683781B (zh) | 壳体组件、天线组件及电子设备 | |
EP4075768B1 (en) | Electronic device | |
CN112703719A (zh) | 电连接装置和包括该电连接装置的电子装置 | |
CN109040362B (zh) | 电子装置和电子装置的组装方法 | |
EP3681135B1 (en) | Electronic device including display assembly | |
EP3799200B1 (en) | Antenna clip and electronic device comprising same | |
CN211481600U (zh) | 电路板组件及电子设备 | |
KR102624300B1 (ko) | 인쇄 회로 기판 및 하우징을 전기적으로 연결시키기 위한 연결 구조를 포함하는 전자 장치 | |
CN115550482A (zh) | 电子设备 | |
EP3755133B1 (en) | Electronic device having shield can structure | |
CN108683750B (zh) | 电子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 |
CN108615968B (zh) | 壳体组件、天线组件及电子设备 | |
CN108493584B (zh) | 壳体组件、天线组件及电子设备 | |
CN108494916B (zh) | 壳体组件、天线组件、天线组件的制作方法及电子设备 | |
CN108539415B (zh) | 壳体组件、天线组件及电子设备 | |
CN108493583B (zh) | 壳体组件、天线组件及电子设备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