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538813B - 不拆除既有斜柱情况下在既有立柱上安装立柱的施工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不拆除既有斜柱情况下在既有立柱上安装立柱的施工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538813B
CN115538813B CN202211524237.0A CN202211524237A CN115538813B CN 115538813 B CN115538813 B CN 115538813B CN 202211524237 A CN202211524237 A CN 202211524237A CN 115538813 B CN115538813 B CN 11553881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lumn
new
sub
connecting beam
uprigh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524237.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538813A (zh
Inventor
郭峰
李明
曲靖
徐岩
刘仲元
姜森林
刘杨
张应杰
李永军
岳支港
姜珊
祁鑫
阴泰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Beijing No 3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Beijing No 3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Beijing No 3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524237.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538813B/zh
Publication of CN11553881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53881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53881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53881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GSCAFFOLDING; FORMS; SHUTTERING; BUILDING IMPLEMENTS OR AIDS, OR THEIR USE; HANDLING BUILDING MATERIALS ON THE SITE; REPAIRING, BREAKING-UP OR OTHER WORK ON EXISTING BUILDINGS
    • E04G23/00Working measures on existing buildings
    • E04G23/02Repairing, e.g. filling cracks; Restoring; Altering; Enlarging
    • E04G23/0266Enlarging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BGENERAL BUILDING CONSTRUCTIONS; WALLS, e.g. PARTITIONS; ROOFS; FLOORS; CEILINGS; INSULATION OR OTHER PROTECTION OF BUILDINGS
    • E04B1/00Constructions in general; Structures which are not restricted either to walls, e.g. partitions, or floors or ceilings or roofs
    • E04B1/18Structures comprising elongated load-supporting parts, e.g. columns, girders, skelet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CSTRUCTURAL ELEMENTS; BUILDING MATERIALS
    • E04C3/00Structural elongated elements designed for load-supporting
    • E04C3/30Columns; Pillars; Strut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30/00Adapting or protecting infrastructure or their operation
    • Y02A30/60Planning or developing urban green infrastructure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不拆除既有斜柱情况下在既有立柱上安装立柱的施工方法,该施工方法将外凸楼体层与建筑楼体之间的既有斜柱改造为新立柱,并将新立柱安装在既有立柱上,其中既有斜柱包括斜柱本体以及多个与斜柱本体相连接的连接梁,在改造施工中,保留连接梁,拆除斜柱本体。施工方法按照将新立柱由下至上的顺序安装,其中,施工方法包括既有斜柱与新立柱相交节点的施工方式和斜柱上下两侧连接梁与新立柱相交节点的施工方式,还包括了没有与新立柱相交的连接梁的固定方式,在施工时不需要拆除连接梁,减少了拆除的工作量,保证了施工的进度。

Description

不拆除既有斜柱情况下在既有立柱上安装立柱的施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既有建筑局部改造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不拆除既有斜柱情况下在既有立柱上安装立柱的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既有建筑局部楼层改造施工,是为了能够满足人们的生活或工作中的各种使用功能的需要,在一些需要将异形结构折除的施工中,尤其涉及到承重柱的拆除,保证施工安全是施工中的重中之重。
在一些楼体结构外凸的改造施工中,尤其是将支撑外凸结构的斜柱改造成立柱的施工,斜柱往往需要承担着外凸结构或上层楼板的荷载,不能直接拆除。传统的方式是将外凸结构或楼板随着斜柱从上至下逐层拆除,再从下至上新建立柱,这种施工方式,需要将与斜柱相连的结构梁及楼板全部拆除,大大增加的拆除的范围和工作量,不利于现场施工进度。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设计了不拆除既有斜柱情况下在既有立柱上安装立柱的施工方法,该施工方法将外凸楼体层与建筑楼体之间的既有斜柱改造为新立柱,并将新立柱安装在既有立柱上,其中既有斜柱包括斜柱本体以及多个与斜柱本体相连接的连接梁,在改造施工中,保留连接梁,拆除斜柱本体。施工方法按照将新立柱由下至上的顺序安装,其中,施工方法包括:
步骤S1:安装施工位于斜柱本体下方的新立柱。
步骤S2:安装施工新立柱与斜柱本体相交位置的新立柱。
步骤S3:安装施工位于斜柱本体上方的新立柱。
步骤S4:将斜柱本体拆除,并进行修补,修补完成后新立柱施工完成。
优选的,在步骤S2中,若新立柱与斜柱本体相交的位置并未设置第一连接梁,则步骤S2的施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201:将第一子立柱安装在步骤S1中已安装完成的新立柱上。
步骤S202:将第二子立柱安装在步骤S202中已安装完成的新立柱上。
若新立柱与斜柱本体相交的位置设置有第一连接梁,则在步骤S201前还包括:将斜柱本体与第一连接梁连接处的第一连接梁断开,并对第一连接梁进行回顶。在步骤S202后还包括:将第一连接梁与步骤S202中已安装完成的新立柱相连接。
优选的,在步骤S201中,第一子立柱的数量为两个,两个第一子立柱的底部分别安装在步骤S1中已安装完成的新立柱的两侧,且两个第一子立柱的顶部分别安装在斜柱本体的两侧。
优选的,在步骤S202中,安装位于斜柱本体下方的第二子立柱时,第二子立柱的侧边与第一子立柱相连接,第二子立柱的顶部与斜柱本体相连接,第二子立柱的底部与步骤S1中已安装完成的新立柱相连接。安装位于斜柱本体上方的第二子立柱时,第二子立柱的侧边与第一子立柱相连接,第二子立柱的顶部与第一子立柱平齐,第二子立柱的底部与斜柱本体相连接。
优选的,若在安装新立柱的位置未设置第二连接梁,则步骤S1的施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01:将第三子立柱安装在既有立柱上。
步骤S102:将第三连接梁与步骤S101中已安装完成的新立柱相连接。
若在安装新立柱的位置设置有第二连接梁,则在步骤S101前还包括:将在安装新立柱位置的第二连接梁断开,并对第二连接梁进行回顶。在步骤S102后还包括:将第二连接梁与步骤S101中已安装完成的新立柱相连接。
优选的,若在安装新立柱的位置未设置第二连接梁,则步骤S3的施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301:将第四子立柱安装在步骤S2中已安装完成的新立柱上,且第四子立柱的顶部支撑在外凸楼体层的下方。
步骤S302:将第三连接梁与步骤S301中已安装完成的新立柱相连接。
若在安装新立柱的位置设置有第二连接梁,则在步骤S301前还包括:将在安装新立柱位置的第二连接梁断开,并对第二连接梁进行回顶。在步骤S302后还包括:将第二连接梁与步骤S301中已安装完成的新立柱相连接。
优选的,第二连接梁为与新立柱相交的连接梁,第三连接梁为不会与新立柱相交的连接梁。
优选的,步骤S4将斜柱本体拆除,并进行修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401:将斜柱本体拆除。
步骤S402:在斜柱本体与新立柱相交的位置修补第一填充板。
步骤S403:在斜柱本体与第三连接梁相交的位置修补第二填充板。
与最接近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发明的包括既有斜柱与新立柱相交节点的施工方式和斜柱上下两侧连接梁与新立柱相交节点的施工方式,还包括了没有与新立柱相交的连接梁的固定方式,在施工时不需要拆除连接梁,减少了拆除的工作量,保证了施工的进度。
2、本发明在拆除斜柱本体的时并没有完全将斜柱本体拆除,将斜柱本体与新立柱相交位置的斜柱本体以及斜柱本体与第三连接梁相交位置的斜柱本体进行保留,再通过第一填充板和第二填充板进行后期的填补与围护,这不仅减少了工作量,而且也能够大大减少材料的使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改造施工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改造施工步骤的第一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改造施工步骤的第二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改造施工步骤的第三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改造施工步骤的第四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改造施工步骤的第五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改造施工步骤的第六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改造施工步骤的第七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改造施工步骤的第八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改造施工步骤的第九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改造施工步骤的第十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改造施工步骤的第十一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外凸楼体层,2-建筑楼体,3-既有斜柱,31-斜柱本体,32-第一连接梁,33-第二连接梁,34-第三连接梁,4-新立柱,41-第一子立柱,42-第二子立柱,43-第三子立柱,44-第四子立柱,5-既有立柱,6-第四连接梁,7-第一填充板,8-第二填充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实施例1
下面结合朝阳区北四环的一个改造工程工程为例,如图1-图12所示,本项目为35层至38层超高层建筑的结构改造,在本项目中,斜柱本体31的下方并没有设置第二连接梁33和第三连接梁34,但在斜柱本体31的上方设置了第二连接梁33和第三连接梁34,且在斜柱本体31与新立柱4相交的位置设置了第一连接梁,具体的实施步骤如下所示:
步骤1:安装施工位于斜柱本体31下方的新立柱4。具体的,将第三子立柱43安装在既有立柱5上。
步骤2:安装施工新立柱4与斜柱本体31相交位置的新立柱4:
步骤2.1:将斜柱本体31与第一连接梁32连接处的第一连接梁32断开,并对第一连接梁32进行回顶。
步骤2.2:将第一子立柱41安装在步骤1中已安装完成的新立柱上。具体的,第一子立柱41的数量为两个,两个第一子立柱41的底部分别安装在步骤1中已安装完成的新立柱的两侧,且两个第一子立柱41的顶部分别安装在斜柱本体31的两侧。
步骤2.3:将第二子立柱42安装在步骤2.2中已安装完成的新立柱上。具体的,安装位于斜柱本体31下方的第二子立柱42时,第二子立柱42的侧边与第一子立柱41相连接,第二子立柱42的顶部与斜柱本体31相连接,第二子立柱42的底部与步骤1中已安装完成的新立柱相连接。安装位于斜柱本体31上方的第二子立柱42时,第二子立柱42的侧边与第一子立柱41相连接,第二子立柱42的顶部与第一子立柱41平齐,第二子立柱42的底部与斜柱本体31相连接。
步骤2.4:将第一连接梁32与步骤2.3中已安装完成的新立柱相连接。
步骤3:安装施工位于斜柱本体31上方的新立柱4。
步骤3.1:将在安装新立柱4位置的第二连接梁33断开,并对第二连接梁33进行回顶。
步骤3.2:将第四子立柱44安装在步骤2中已安装完成的新立柱上,且第四子立柱44的顶部支撑在外凸楼体层1的下方。
步骤3.3:将第三连接梁34与步骤3.2中已安装完成的新立柱相连接。
步骤3.4:将第二连接梁33与步骤3.2中已安装完成的新立柱相连接。
步骤4:将斜柱本体31拆除,并进行修补。
步骤4.1:将斜柱本体31拆除。
步骤4.2:在斜柱本体31与新立柱4相交的位置修补第一填充板7。
步骤4.3:在斜柱本体31与第三连接梁34相交的位置修补第二填充板8。
修补完成后新立柱4施工完成。
实施例2
下面介绍当斜柱本体31的上方并没有设置第二连接梁33和第三连接梁34,但斜柱本体31的下方设置了第二连接梁33和第三连接梁34,且在斜柱本体31与新立柱4相交的位置设置了第一连接梁,具体的实施步骤如下所示:
步骤1:安装施工位于斜柱本体31下方的新立柱4。
步骤1.1:将在安装新立柱4位置的第二连接梁33断开,并对第二连接梁33进行回顶。
步骤1.2:将第三子立柱43安装在既有立柱5上。
步骤1.3:将第三连接梁34与步骤1.2中已安装完成的新立柱相连接。
步骤1.4:将第二连接梁33与步骤1.2中已安装完成的新立柱相连接。
步骤2:安装施工新立柱4与斜柱本体31相交位置的新立柱4:
步骤2.1:将斜柱本体31与第一连接梁32连接处的第一连接梁32断开,并对第一连接梁32进行回顶。
步骤2.2:将第一子立柱41安装在步骤1中已安装完成的新立柱上。具体的,第一子立柱41的数量为两个,两个第一子立柱41的底部分别安装在步骤1中已安装完成的新立柱的两侧,且两个第一子立柱41的顶部分别安装在斜柱本体31的两侧。
步骤2.3:将第二子立柱42安装在步骤2.2中已安装完成的新立柱上。具体的,安装位于斜柱本体31下方的第二子立柱42时,第二子立柱42的侧边与第一子立柱41相连接,第二子立柱42的顶部与斜柱本体31相连接,第二子立柱42的底部与步骤1中已安装完成的新立柱相连接。安装位于斜柱本体31上方的第二子立柱42时,第二子立柱42的侧边与第一子立柱41相连接,第二子立柱42的顶部与第一子立柱41平齐,第二子立柱42的底部与斜柱本体31相连接。
步骤2.4:将第一连接梁32与步骤2.3中已安装完成的新立柱相连接。
步骤3:安装施工位于斜柱本体31上方的新立柱4。具体的,将第四子立柱44安装在步骤2中已安装完成的新立柱上,且第四子立柱44的顶部支撑在外凸楼体层1的下方。
步骤4:将斜柱本体31拆除,并进行修补。
步骤4.1:将斜柱本体31拆除。
步骤4.2:在斜柱本体31与新立柱4相交的位置修补第一填充板7。
步骤4.3:在斜柱本体31与第三连接梁34相交的位置修补第二填充板8。
修补完成后新立柱4施工完成。
实施例3
下面介绍当斜柱本体31的上方和下方均设置了第二连接梁33和第三连接梁34,且在斜柱本体31与新立柱4相交的位置设置了第一连接梁,具体的实施步骤如下所示:
步骤1:安装施工位于斜柱本体31下方的新立柱4。
步骤1.1:将在安装新立柱4位置的第二连接梁33断开,并对第二连接梁33进行回顶。
步骤1.2:将第三子立柱43安装在既有立柱5上。
步骤1.3:将第三连接梁34与步骤1.2中已安装完成的新立柱相连接。
步骤1.4:将第二连接梁33与步骤1.2中已安装完成的新立柱相连接。
步骤2:安装施工新立柱4与斜柱本体31相交位置的新立柱4:
步骤2.1:将斜柱本体31与第一连接梁32连接处的第一连接梁32断开,并对第一连接梁32进行回顶。
步骤2.2:将第一子立柱41安装在步骤1中已安装完成的新立柱上。具体的,第一子立柱41的数量为两个,两个第一子立柱41的底部分别安装在步骤1中已安装完成的新立柱的两侧,且两个第一子立柱41的顶部分别安装在斜柱本体31的两侧。
步骤2.3:将第二子立柱42安装在步骤2.2中已安装完成的新立柱上。具体的,安装位于斜柱本体31下方的第二子立柱42时,第二子立柱42的侧边与第一子立柱41相连接,第二子立柱42的顶部与斜柱本体31相连接,第二子立柱42的底部与步骤1中已安装完成的新立柱相连接。安装位于斜柱本体31上方的第二子立柱42时,第二子立柱42的侧边与第一子立柱41相连接,第二子立柱42的顶部与第一子立柱41平齐,第二子立柱42的底部与斜柱本体31相连接。
步骤2.4:将第一连接梁32与步骤2.3中已安装完成的新立柱相连接。
步骤3:安装施工位于斜柱本体31上方的新立柱4。
步骤3.1:将在安装新立柱4位置的第二连接梁33断开,并对第二连接梁33进行回顶。
步骤3.2:将第四子立柱44安装在步骤2中已安装完成的新立柱上,且第四子立柱44的顶部支撑在外凸楼体层1的下方。
步骤3.3:将第三连接梁34与步骤3.2中已安装完成的新立柱相连接。
步骤3.4:将第二连接梁33与步骤3.2中已安装完成的新立柱相连接。
步骤4:将斜柱本体31拆除,并进行修补。
步骤4.1:将斜柱本体31拆除。
步骤4.2:在斜柱本体31与新立柱4相交的位置修补第一填充板7。
步骤4.3:在斜柱本体31与第三连接梁34相交的位置修补第二填充板8。
修补完成后新立柱4施工完成。
实施例4
下面介绍当斜柱本体31的上方和下方均设置了第二连接梁33和第三连接梁34,且在斜柱本体31与新立柱4相交的位置并未设置第一连接梁,具体的实施步骤如下所示:
步骤1:安装施工位于斜柱本体31下方的新立柱4。
步骤1.1:将在安装新立柱4位置的第二连接梁33断开,并对第二连接梁33进行回顶。
步骤1.2:将第三子立柱43安装在既有立柱5上。
步骤1.3:将第三连接梁34与步骤1.2中已安装完成的新立柱相连接。
步骤1.4:将第二连接梁33与步骤1.2中已安装完成的新立柱相连接。
步骤2:安装施工新立柱4与斜柱本体31相交位置的新立柱4:
步骤2.1:将第一子立柱41安装在步骤1中已安装完成的新立柱上。具体的,第一子立柱41的数量为两个,两个第一子立柱41的底部分别安装在步骤1中已安装完成的新立柱的两侧,且两个第一子立柱41的顶部分别安装在斜柱本体31的两侧。
步骤2.2:将第二子立柱42安装在步骤2.1中已安装完成的新立柱上。具体的,安装位于斜柱本体31下方的第二子立柱42时,第二子立柱42的侧边与第一子立柱41相连接,第二子立柱42的顶部与斜柱本体31相连接,第二子立柱42的底部与步骤1中已安装完成的新立柱相连接。安装位于斜柱本体31上方的第二子立柱42时,第二子立柱42的侧边与第一子立柱41相连接,第二子立柱42的顶部与第一子立柱41平齐,第二子立柱42的底部与斜柱本体31相连接。
步骤3:安装施工位于斜柱本体31上方的新立柱4。
步骤3.1:将在安装新立柱4位置的第二连接梁33断开,并对第二连接梁33进行回顶。
步骤3.2:将第四子立柱44安装在步骤2中已安装完成的新立柱上,且第四子立柱44的顶部支撑在外凸楼体层1的下方。
步骤3.3:将第三连接梁34与步骤3.2中已安装完成的新立柱相连接。
步骤3.4:将第二连接梁33与步骤3.2中已安装完成的新立柱相连接。
步骤4:将斜柱本体31拆除,并进行修补。
步骤4.1:将斜柱本体31拆除。
步骤4.2:在斜柱本体31与新立柱4相交的位置修补第一填充板7。
步骤4.3:在斜柱本体31与第三连接梁34相交的位置修补第二填充板8。
修补完成后新立柱4施工完成。
实施例5
下面介绍当斜柱本体31的上方和下方均未设置第二连接梁33和第三连接梁34,且在斜柱本体31与新立柱4相交的位置并未设置第一连接梁,具体的实施步骤如下所示:
步骤1:安装施工位于斜柱本体31下方的新立柱4。具体的,将第三子立柱43安装在既有立柱5上。
步骤2:安装施工新立柱4与斜柱本体31相交位置的新立柱4:
步骤2.1:将第一子立柱41安装在步骤1中已安装完成的新立柱上。具体的,第一子立柱41的数量为两个,两个第一子立柱41的底部分别安装在步骤1中已安装完成的新立柱的两侧,且两个第一子立柱41的顶部分别安装在斜柱本体31的两侧。
步骤2.2:将第二子立柱42安装在步骤2.1中已安装完成的新立柱上。具体的,安装位于斜柱本体31下方的第二子立柱42时,第二子立柱42的侧边与第一子立柱41相连接,第二子立柱42的顶部与斜柱本体31相连接,第二子立柱42的底部与步骤1中已安装完成的新立柱相连接。安装位于斜柱本体31上方的第二子立柱42时,第二子立柱42的侧边与第一子立柱41相连接,第二子立柱42的顶部与第一子立柱41平齐,第二子立柱42的底部与斜柱本体31相连接。
步骤3:安装施工位于斜柱本体31上方的新立柱4。具体的,将第四子立柱44安装在步骤2中已安装完成的新立柱上,且第四子立柱44的顶部支撑在外凸楼体层1的下方。
步骤4:将斜柱本体31拆除,并进行修补。
步骤4.1:将斜柱本体31拆除。
步骤4.2:在斜柱本体31与新立柱4相交的位置修补第一填充板7。
步骤4.3:在斜柱本体31与第三连接梁34相交的位置修补第二填充板8。
修补完成后新立柱4施工完成。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包含在申请待批的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不拆除既有斜柱情况下在既有立柱上安装立柱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施工方法用于将外凸楼体层(1)与建筑楼体(2)之间的既有斜柱(3)改造为新立柱(4),并将新立柱(4)安装在既有立柱(5)上,其中所述既有斜柱(3)包括斜柱本体(31)以及多个与所述斜柱本体(31)相连接的连接梁,在改造施工中,保留连接梁,拆除斜柱本体(31);
所述施工方法按照将新立柱(4)由下至上的顺序安装,其中,所述施工方法包括:
步骤S1:安装施工位于所述斜柱本体(31)下方的新立柱(4);
步骤S2:安装施工所述新立柱(4)与斜柱本体(31)相交位置的新立柱(4);
步骤S3:安装施工位于所述斜柱本体(31)上方的新立柱(4);
步骤S4:将斜柱本体(31)拆除,并进行修补,修补完成后所述新立柱(4)施工完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2中,若所述新立柱(4)与斜柱本体(31)相交的位置并未设置第一连接梁(32),则步骤S2的施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201:将第一子立柱(41)安装在步骤S1中已安装完成的新立柱上;
步骤S202:将第二子立柱(42)安装在步骤S201中已安装完成的新立柱上;
若所述新立柱(4)与斜柱本体(31)相交的位置设置有第一连接梁(32),则在步骤S201前还包括:将斜柱本体(31)与第一连接梁(32)连接处的第一连接梁(32)断开,并对第一连接梁(32)进行回顶;
在步骤S202后还包括:将所述第一连接梁(32)与步骤S202中已安装完成的新立柱相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201中,所述第一子立柱(41)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一子立柱(41)的底部分别安装在步骤S1中已安装完成的新立柱的两侧,且两个所述第一子立柱(41)的顶部分别安装在所述斜柱本体(31)的两侧。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202中,安装位于所述斜柱本体(31)下方的第二子立柱(42)时,所述第二子立柱(42)的侧边与所述第一子立柱(41)相连接,所述第二子立柱(42)的顶部与斜柱本体(31)相连接,第二子立柱(42)的底部与步骤S1中已安装完成的新立柱相连接;
安装位于所述斜柱本体(31)上方的第二子立柱(42)时,所述第二子立柱(42)的侧边与所述第一子立柱(41)相连接,所述第二子立柱(42)的顶部与第一子立柱(41)平齐,第二子立柱(42)的底部与斜柱本体(31)相连接。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中,若在安装所述新立柱(4)的位置未设置第二连接梁(33),则步骤S1的施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01:将第三子立柱(43)安装在所述既有立柱(5)上;
步骤S102:将第三连接梁(34)与步骤S101中已安装完成的新立柱相连接;
若在安装所述新立柱(4)的位置设置有第二连接梁(33),则在步骤S101前还包括:将在安装所述新立柱(4)位置的第二连接梁(33)断开,并对第二连接梁(33)进行回顶;在步骤S102后还包括:将第二连接梁(33)与步骤S101中已安装完成的新立柱相连接。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3中,若在安装所述新立柱(4)的位置未设置第二连接梁(33),则步骤S3的施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301:将第四子立柱(44)安装在步骤S2中已安装完成的新立柱上,且第四子立柱(44)的顶部支撑在外凸楼体层(1)的下方;
步骤S302:将第三连接梁(34)与步骤S301中已安装完成的新立柱相连接;
若在安装所述新立柱(4)的位置设置有第二连接梁(33),则在步骤S301前还包括:将在安装所述新立柱(4)位置的第二连接梁(33)断开,并对第二连接梁(33)进行回顶;在步骤S302后还包括:将第二连接梁(33)与步骤S301中已安装完成的新立柱相连接。
7.如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梁(33)为与所述新立柱(4)相交的连接梁,所述第三连接梁(34)为不会与所述新立柱(4)相交的连接梁。
8.如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4将斜柱本体(31)拆除,并进行修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401:将斜柱本体(31)拆除;
步骤S402:在斜柱本体(31)与新立柱(4)相交的位置修补第一填充板(7);
步骤S403:在斜柱本体(31)与第三连接梁(34)相交的位置修补第二填充板(8)。
CN202211524237.0A 2022-12-01 2022-12-01 不拆除既有斜柱情况下在既有立柱上安装立柱的施工方法 Active CN11553881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524237.0A CN115538813B (zh) 2022-12-01 2022-12-01 不拆除既有斜柱情况下在既有立柱上安装立柱的施工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524237.0A CN115538813B (zh) 2022-12-01 2022-12-01 不拆除既有斜柱情况下在既有立柱上安装立柱的施工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538813A CN115538813A (zh) 2022-12-30
CN115538813B true CN115538813B (zh) 2023-03-21

Family

ID=847225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524237.0A Active CN115538813B (zh) 2022-12-01 2022-12-01 不拆除既有斜柱情况下在既有立柱上安装立柱的施工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538813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900241A (zh) * 2012-10-26 2013-01-30 上海建工四建集团有限公司 混凝土结构改建中“新梁老柱”的节点一体化施工方法
CN103806448B (zh) * 2012-11-12 2016-01-13 深圳市工勘岩土工程有限公司 基坑钢筋混凝土水平支撑体系立柱替换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JP6827256B2 (ja) * 2016-08-02 2021-02-10 大成建設株式会社 建物の建替え方法
CN112392291A (zh) * 2020-11-26 2021-02-23 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混凝土斜柱托换节点
CN113914649B (zh) * 2021-10-26 2022-11-25 中建八局天津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既有框架结构的改造悬挑平台及其改造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538813A (zh) 2022-12-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195256B (zh) 吊柱式钢结构胎架法施工工法
US20220213705A1 (en) Method for entire removal of space truss and assistive support mechanism
CN110374612A (zh) 一种应用于临空状态下的盾构机接收平台及施工工艺
CN105804400A (zh) 一种曲面网架提升施工方法
CN100362200C (zh) 进行构件吊装的支撑移位方法和支撑系统
CN111794555B (zh) 多层历史建筑物的修缮方法
CN115538813B (zh) 不拆除既有斜柱情况下在既有立柱上安装立柱的施工方法
CN107882328A (zh) 大跨度钢桁架悬吊结构的施工方法
CN103982014A (zh) 一种变径钢结构螺旋坡道及其建筑施工方法
CN112049235A (zh) 高空大跨度悬挑结构施工平台及方法
CN106988520B (zh) 用于高层悬吊结构的施工方法及支撑体系
JPH10159344A (ja) 複数層のスーパービームを備えた多層構造物の建方工法
CN214658655U (zh) 一种可调节的悬挑式脚手架
CN215052133U (zh) 一种钢箱梁上下交叉施工支架结构
CN111082387B (zh) 一种大直径电力隧道电缆内支架
CN113006083A (zh) 基坑内支撑的换撑施工方法
CN115637871B (zh) 一种用于已有建筑变径改造的附加水平支撑结构施工方法
CN217840891U (zh) 高空大跨度钢框架支撑平台
CN215407309U (zh) 一种钢管支撑架搭设用的焊接平台结构
CN114908994B (zh) 一种箱梁摩擦基座-钢管柱整体置换支架系统及方法
CN112983049B (zh) 一种预制墙板支撑体系及其使用方法
CN219080399U (zh) 冠梁顶预制装配式挡土墙结构
CN218091400U (zh) 一种单元幕墙固定用结构摇摆柱
CN115467534B (zh) 一种全钢超高层结构跨后浇带处钢梁和楼板提前施工方法
CN114319885B (zh) 一种桁架的安装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Guo Feng

Inventor after: Yue Zhigang

Inventor after: Jiang Shan

Inventor after: Qi Xin

Inventor after: Yin Taiyue

Inventor after: Li Ming

Inventor after: Qu Jing

Inventor after: Xu Yan

Inventor after: Liu Zhongyuan

Inventor after: Jiang Senlin

Inventor after: Liu Yang

Inventor after: Zhang Yingjie

Inventor after: Li Yongjun

Inventor before: Guo Feng

Inventor before: Yue Zhigang

Inventor before: Jiang Shan

Inventor before: Qi Xin

Inventor before: Yin Taiyue

Inventor before: Li Ming

Inventor before: Qu Jing

Inventor before: Xu Yan

Inventor before: Liu Zhongyuan

Inventor before: Jiang Senlin

Inventor before: Liu Yang

Inventor before: Zhang Yingjie

Inventor before: Li Yongju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