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529576B - 碰撞连接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碰撞连接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529576B
CN115529576B CN202210039188.5A CN202210039188A CN115529576B CN 115529576 B CN115529576 B CN 115529576B CN 202210039188 A CN202210039188 A CN 202210039188A CN 115529576 B CN115529576 B CN 11552957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value
acceleration
state
pres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039188.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529576A (zh
Inventor
王小晨
邸皓轩
李丹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or Devi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nor Devi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or Devi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or Devi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039188.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529576B/zh
Publication of CN11552957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52957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52957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52957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80Services using short range communication, e.g. near-field communication [NFC], radio-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FID] or low energy communi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 H04M1/72403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local support of applications that increase the functionality
    • H04M1/72409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local support of applications that increase the functionality by interfacing with external accessories
    • H04M1/72412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local support of applications that increase the functionality by interfacing with external accessories using two-way short-range wireless interfa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 H04M1/72448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adapting the functionality of the device according to specific conditions
    • H04M1/7245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adapting the functionality of the device according to specific conditions according to context-related or environment-related condi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4Direct-mode setu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2250/00Details of telephonic subscriber devices
    • H04M2250/04Details of telephonic subscriber devices including near field communication means, e.g. RFI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2250/00Details of telephonic subscriber devices
    • H04M2250/12Details of telephonic subscriber devices including a sensor for measuring a physical value, e.g. temperature or motion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碰撞连接方法和装置,当第一终端发生预设的碰撞事件时,第一终端可以基于蓝牙与第二终端建立配对,这样,第一终端可以显示第一界面,由于第一界面包括用于提示第一终端与第二设备连接的第一控件,因此,当第一终端在第一界面接收到对第一控件的触发时,第一终端可以与第二终端建立连接,即使第一终端不具有NFC功能,第一终端也可以在发生预设的碰撞事件时,基于蓝牙与第二终端建立连接,从而使得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之间的碰撞连接不受NFC功能的限制。

Description

碰撞连接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终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碰撞连接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终端技术的发展,人们对终端互联的便捷性要求越来越高,比如当两个终端实现互连时,第一终端可以通过碰撞的方式与第二终端实现配对连接,从而第一终端可以向第二终端传输数据,以满足用户的需求;例如,手机可以连接音箱,使得手机可以通过音箱播放音乐等。
上述方式需要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都具有近场通信(near fieldcommunication,NFC)功能,但是,对于其他不具有NFC功能的终端,该终端可能不具备上述碰撞连接的使用场景。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碰撞连接方法和装置,当第一终端发生预设的碰撞事件时,第一终端可以基于蓝牙与第二终端建立配对,这样,第一终端可以显示第一界面,由于第一界面包括用于提示第一终端与第二设备连接的第一控件,因此,当第一终端在第一界面接收到对第一控件的触发时,第一终端可以与第二终端建立连接,即使第一终端不具有NFC功能,第一终端也可以在发生预设的碰撞事件时,基于蓝牙与第二终端建立连接,从而使得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之间的碰撞连接不受NFC功能的限制。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碰撞连接方法,该方法包括:当第一终端发生预设的碰撞事件时,第一终端基于蓝牙与第二终端建立配对;第一终端显示第一界面;其中,第一界面包括用于提示第一终端与第二设备连接的第一控件;当第一终端在第一界面接收到对第一控件的触发时,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建立连接。这样,即使第一终端不具有NFC功能,第一终端也可以在发生预设的碰撞事件时,基于蓝牙与第二终端建立连接,从而使得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之间的碰撞连接的使用场景不受NFC功能的限制。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当第一终端发生预设的碰撞事件时,第一终端基于蓝牙与第二终端建立配对,包括:当第一终端发生碰撞事件时,第一终端获取第一加速度数据;第一终端根据第一加速度数据确定第一状态;其中,第一状态用于指示第一终端的运动状态;当预设状态不包括第一状态时,第一终端根据第一加速度数据确定第一姿态方向;其中,第一姿态方向包括第一终端的屏幕方向和/或第一终端的屏幕倾斜方向;当预设的姿态方向包括第一姿态方向时,第一终端根据第一加速度数据确定碰撞时刻的加速度值;当第一终端根据碰撞时刻的加速度值,确定发生的碰撞事件为预设的碰撞事件时,第一终端得到预设的碰撞事件对应的碰撞设备为第二设备;第一终端基于蓝牙与第二终端建立配对。这样,即使第一终端即使不具有NFC功能,第一终端也可以基于发生碰撞事件时的第一加速度数据判断是否与第二终端建立配对,从而增加第一终端的使用场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终端根据第一加速度数据确定第一状态,包括:第一终端得到第一加速度数据对应的波形;第一终端统计波形中的波峰数量和波谷数量;当波峰数量与波谷数量之和小于或等于第一阈值时,第一终端确定第一状态为非剧烈运动状态。这样,第一终端可以根据第一阈值与波峰数量和波谷数量之和之间的关系,判断第一终端发生碰撞事件时的第一状态,使得第一终端可以将第一状态和预设状态进行比较。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终端根据第一加速度数据确定第一状态,包括:第一终端得到x轴、y轴以及z轴的加速度值;当x轴、y轴以及z轴的加速度值的绝对值之和大于第二阈值时,第一终端确定第一状态为非失重状态。这样,第一终端可以根据x轴、y轴以及z轴的加速度值的绝对值之和与第二阈值之间的关系,判断第一终端发生碰撞事件时的第一状态,使得第一终端可以将第一状态和预设状态进行比较。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终端根据第一加速度数据确定第一状态,包括:第一终端得到x轴、y轴以及z轴的加速度值;第一终端计算x轴的最大加速度值和最小加速度值之间的第一差值、y轴的最大加速度值和最小加速度值之间的第二差值以及z轴的最大加速度值和最小加速度值之间的第三差值;当第一差值大于第三阈值,第二差值大于第四阈值,且第三差值大于第五阈值时,第一终端确定第一状态为非静止状态。这样,第一终端可以基于第一差值与第三阈值、第二差值与第四阈值以及第三差值与第五阈值之间的关系,判断第一终端发生碰撞事件时的第一状态,使得第一终端可以将第一状态和预设状态进行比较。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预设状态包括剧烈运动状态、失重状态以及静止状态。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当预设状态不包括第一状态时,第一终端根据第一加速度数据确定第一姿态方向,包括:当预设状态不包括第一状态时,第一终端计算第一加速度数据中的y轴的加速度值;当y轴的加速度值大于0时,第一终端确定第一姿态方向为第一终端的屏幕倾斜方向向上,且第一终端的屏幕向上倾斜角度为第一夹角;其中,第一夹角为0度至180度中的任一值。这样,当预设状态不包括第一状态时,第一终端可以继续基于第一加速度数据中的y轴的加速度值,判断第一终端的姿态方向,使得第一终端可以将姿态方向与预设的姿态方向进行比较。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当预设状态不包括第一状态时,第一终端根据第一加速度数据确定第一姿态方向,包括:当预设状态不包括第一状态时,第一终端计算第一加速度数据中的z轴的加速度值;当z轴的加速度值小于0时,第一终端确定第一姿态方向为第一终端的屏幕方向向下,第一终端的屏幕倾斜方向向下,且第一终端的屏幕向下倾斜角度为第二夹角;其中,第二夹角为0度至90度中的任一值。这样,当预设状态不包括第一状态时,第一终端可以继续基于第一加速度数据中的z轴的加速度值,判断第一终端的姿态方向,使得第一终端可以将姿态方向与预设的姿态方向进行比较。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当预设状态不包括第一状态时,第一终端根据第一加速度数据确定第一姿态方向,包括:当预设状态不包括第一状态时,第一终端计算第一加速度数据中的y轴的加速度值;当y轴的加速度值小于第一值时,第一终端确定第一姿态方向为第一终端的屏幕方向向上,第一终端屏幕倾斜方向向下,且第一终端的屏幕向下倾斜角度大于第三夹角;其中,第一值满足下述公式:第一值=-g×sin(90度-所述第三夹角),g为重力加速度,第三夹角为第二值至90度中的任一值。这样,当预设状态不包括第一状态时,第一终端可以继续基于第一加速度数据中的y轴的加速度值与第一值之间的关系,判断第一终端的姿态方向,使得第一终端可以将姿态方向与预设的姿态方向进行比较。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当预设状态不包括第一状态时,第一终端根据第一加速度数据确定第一姿态方向,包括:当预设状态不包括第一状态时,第一终端计算第一加速度数据中的y轴的加速度值;当y轴的加速度值小于0,且y轴的加速度值大于或等于第三值时,第一终端确定第一姿态方向为第一终端的屏幕方向向上,第一终端屏幕倾斜方向向下,且第一终端的屏幕向下倾斜角度小于或等于第四夹角;其中,第三值满足下述公式:第三值=-g×sin(90度-所述第四夹角),g为重力加速度,第四夹角为0度至第四值中的任一值。这样,当预设状态不包括第一状态时,第一终端可以继续基于第一加速度数据中的y轴的加速度值与0之间的关系以及y轴的加速度值与第三值之间的关系,判断第一终端的姿态方向,使得第一终端可以将姿态方向与预设的姿态方向进行比较。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预设的姿态方向包括:第一终端的屏幕方向向上,第一终端的屏幕倾斜方向向下,且第一终端的屏幕向下倾斜角度小于或等于第四夹角、以及第一终端的屏幕倾斜方向向上,且第一终端的屏幕向上倾斜角度为第一夹角;其中,第一夹角为0度至180度中的任一值,第四夹角为0度至第四值中的任一值。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加速度数据包括M帧加速度值,当预设的姿态方向包括第一姿态方向时,第一终端根据第一加速度数据确定碰撞时刻的加速度值,包括:当预设的姿态方向包括第一姿态方向时,第一终端计算第V帧加速度值与第V-1帧加速度值之间的第四差值,以及计算第V+1帧加速度值与第V帧加速度值之间的第五差值;当第四差值的绝对值大于第六阈值,且第五差值的绝对值大于第七阈值时,第一终端确定第V帧加速度值为碰撞时刻的加速度值。这样,当预设的姿态方向包括第一姿态方向时,第一终端可以继续基于第一加速度数据确定碰撞时刻的加速度值,使得第一终端根据碰撞时刻的加速度值,判断第一终端是否发生预设的碰撞事件。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加速度数据包括M帧加速度值,当预设的姿态方向包括第一姿态方向时,第一终端根据第一加速度数据确定碰撞时刻的加速度值,包括:当预设的姿态方向包括第一姿态方向时,第一终端计算第V帧加速度值与第V-1帧加速度值之间的第四差值,以及计算第V+1帧加速度值与第V帧加速度值之间的第五差值;当第五差值与第四差值之间的差值绝对值大于第八阈值时,第一终端确定第V帧加速度值为碰撞时刻的加速度值。这样,当预设的姿态方向包括第一姿态方向时,第一终端可以继续基于第一加速度数据确定碰撞时刻的加速度值,使得第一终端根据碰撞时刻的加速度值,判断第一终端是否发生预设的碰撞事件。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当第一终端根据碰撞时刻的加速度值,确定发生的碰撞事件为预设的碰撞事件时,第一终端得到预设的碰撞事件对应的碰撞设备为第二设备,包括:第一终端确定第V帧加速度值的前N帧加速度值以及第V帧加速度值的后N帧加速度值;第一终端计算2N+1帧加速度值中的任意前后两帧加速度值之间的差值,得到2N个差值;在第一终端去掉2N个差值中的第一个差值的情况下,第一终端将2N-1个差值输入神经网络,得到计算结果;当第一终端基于计算结果确定发生的碰撞事件为预设的碰撞事件时,第一终端得到预设的碰撞事件对应的碰撞设备为第二设备。这样,即使第一终端不具有NFC功能,第一终端根据碰撞时刻的加速度值以及神经网络,也可以确定碰撞设备为第二设备,从而可以增加第一终端的使用场景,使得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的互连不会受到限制。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当第一终端根据碰撞时刻的加速度值,确定发生的碰撞事件为预设的碰撞事件时,第一终端得到预设的碰撞事件对应的碰撞设备为第二设备,包括:第一终端确定第V帧加速度值的前N帧加速度值以及第V帧加速度值的后N帧加速度值;第一终端计算2N+1帧加速度值中的任意前后两帧加速度值之间的差值,得到2N个差值;第一终端计算2N个差值中的任意前后两个差值之间的差值,得到2N-1个差值;第一终端将2N-1个差值输入神经网络,得到计算结果;当第一终端基于计算结果确定发生的碰撞事件为预设的碰撞事件时,第一终端得到预设的碰撞事件对应的碰撞设备为第二设备。这样,即使第一终端不具有NFC功能,第一终端根据碰撞时刻的加速度值以及神经网络,也可以确定碰撞设备为第二设备,从而可以增加第一终端的使用场景,使得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的互连不会受到限制。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终端基于蓝牙与第二终端建立配对,包括:第一终端检测蓝牙的状态;当蓝牙的状态为未开启状态时,第一终端显示第二界面;其中,第二界面包括用于提示开启蓝牙的第二控件;当第一终端在第二界面接收到对第二控件的触发时,第一终端自动开启蓝牙,并基于蓝牙与第二终端建立配对。这样,第一终端自动开启蓝牙时,第一终端可以基于蓝牙与第二终端建立配对,使得第一终端可以显示第一界面;而且,由于第一终端自动开启蓝牙,使得用户不需要手动开启蓝牙,可以提高第一终端基于蓝牙与第二终端建立配对的效率。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终端基于蓝牙与第二终端建立配对,包括:第一终端检测蓝牙的状态;当蓝牙的状态为开启状态时,第一终端基于蓝牙与第二终端建立配对。这样,当第一终端检测蓝牙的状态为开启状态时,第一终端可以基于蓝牙与第二终端建立配对,使得第一终端可以显示第一界面。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碰撞连接装置,该碰撞连接装置可以是第一终端,也可以是第一终端内的部件、芯片或者芯片系统。该碰撞连接装置可以包括显示单元和处理单元。当该碰撞连接装置是第一终端时,该处理单元可以是处理器,该显示单元可以是显示屏,该碰撞连接装置还可以包括存储单元,该存储单元可以是存储器。该存储单元用于存储指令,该处理单元执行该存储单元所存储的指令,以使该第一终端实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意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描述的方法。当该碰撞连接装置是第一终端内的部件、芯片或者芯片系统时,该处理单元可以是处理器,该显示单元可以是显示屏,该处理单元执行存储单元所存储的指令,以使该第一终端实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意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描述的方法。该存储单元可以是该芯片内的存储单元(例如,寄存器、缓存等),也可以是该第一终端内的位于该芯片外部的存储单元(例如,只读存储器、随机存取存储器等)。
示例性的,处理单元,用于当第一终端发生预设的碰撞事件时,基于蓝牙与第二终端建立配对;显示单元,用于显示第一界面;其中,第一界面包括用于提示第一终端与第二设备连接的第一控件;处理单元,还用于当第一终端在第一界面接收到对第一控件的触发时,与第二终端建立连接。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处理单元,具体用于:当第一终端发生碰撞事件时,获取第一加速度数据;根据第一加速度数据确定第一状态;其中,第一状态用于指示第一终端的运动状态;当预设状态不包括第一状态时,根据第一加速度数据确定第一姿态方向;其中,第一姿态方向包括第一终端的屏幕方向和/或第一终端的屏幕倾斜方向;当预设的姿态方向包括第一姿态方向时,根据第一加速度数据确定碰撞时刻的加速度值;当第一终端根据碰撞时刻的加速度值,确定发生的碰撞事件为预设的碰撞事件时,得到预设的碰撞事件对应的碰撞设备为第二设备;基于蓝牙与第二终端建立配对。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处理单元,具体用于:得到第一加速度数据对应的波形;统计波形中的波峰数量和波谷数量;当波峰数量与波谷数量之和小于或等于第一阈值时,确定第一状态为非剧烈运动状态。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处理单元,具体用于:得到x轴、y轴以及z轴的加速度值;当x轴、y轴以及z轴的加速度值的绝对值之和大于第二阈值时,确定第一状态为非失重状态。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处理单元,具体用于:得到x轴、y轴以及z轴的加速度值;计算x轴的最大加速度值和最小加速度值之间的第一差值、y轴的最大加速度值和最小加速度值之间的第二差值以及z轴的最大加速度值和最小加速度值之间的第三差值;当第一差值大于第三阈值,第二差值大于第四阈值,且第三差值大于第五阈值时,确定第一状态为非静止状态。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预设状态包括剧烈运动状态、失重状态以及静止状态。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处理单元,具体用于:当预设状态不包括第一状态时,计算第一加速度数据中的y轴的加速度值;当y轴的加速度值大于0时,确定第一姿态方向为第一终端的屏幕倾斜方向向上,且第一终端的屏幕向上倾斜角度为第一夹角;其中,第一夹角为0度至180度中的任一值。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处理单元,具体用于:当预设状态不包括第一状态时,计算第一加速度数据中的z轴的加速度值;当z轴的加速度值小于0时,确定第一姿态方向为第一终端的屏幕方向向下,第一终端的屏幕倾斜方向向下,且第一终端的屏幕向下倾斜角度为第二夹角;其中,第二夹角为0度至90度中的任一值。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处理单元,具体用于:当预设状态不包括第一状态时,计算第一加速度数据中的y轴的加速度值;当y轴的加速度值小于第一值时,确定第一姿态方向为第一终端的屏幕方向向上,第一终端屏幕倾斜方向向下,且第一终端的屏幕向下倾斜角度大于第三夹角;其中,第一值满足下述公式:第一值=-g×sin(90度-所述第三夹角),g为重力加速度,第三夹角为第二值至90度中的任一值。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处理单元,具体用于:当预设状态不包括第一状态时,计算第一加速度数据中的y轴的加速度值;当y轴的加速度值小于0,且y轴的加速度值大于或等于第三值时,确定第一姿态方向为第一终端的屏幕方向向上,第一终端屏幕倾斜方向向下,且第一终端的屏幕向下倾斜角度小于或等于第四夹角;其中,第三值满足下述公式:第三值=-g×sin(90度-所述第四夹角),g为重力加速度,第四夹角为0度至第四值中的任一值。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预设的姿态方向包括:第一终端的屏幕方向向上,第一终端的屏幕倾斜方向向下,且第一终端的屏幕向下倾斜角度小于或等于第四夹角、以及第一终端的屏幕倾斜方向向上,且第一终端的屏幕向上倾斜角度为第一夹角;其中,第一夹角为0度至180度中的任一值,第四夹角为0度至第四值中的任一值。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加速度数据包括M帧加速度值,处理单元,具体用于:当预设的姿态方向包括第一姿态方向时,计算第V帧加速度值与第V-1帧加速度值之间的第四差值,以及计算第V+1帧加速度值与第V帧加速度值之间的第五差值;当第四差值的绝对值大于第六阈值,且第五差值的绝对值大于第七阈值时,确定第V帧加速度值为碰撞时刻的加速度值。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加速度数据包括M帧加速度值,处理单元,具体用于:当预设的姿态方向包括第一姿态方向时,计算第V帧加速度值与第V-1帧加速度值之间的第四差值,以及计算第V+1帧加速度值与第V帧加速度值之间的第五差值;当第五差值与第四差值之间的差值绝对值大于第八阈值时,确定第V帧加速度值为碰撞时刻的加速度值。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处理单元,具体用于:确定第V帧加速度值的前N帧加速度值以及第V帧加速度值的后N帧加速度值;计算2N+1帧加速度值中的任意前后两帧加速度值之间的差值,得到2N个差值;在第一终端去掉2N个差值中的第一个差值的情况下,将2N-1个差值输入神经网络,得到计算结果;当第一终端基于计算结果确定发生的碰撞事件为预设的碰撞事件时,得到预设的碰撞事件对应的碰撞设备为第二设备。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处理单元,具体用于:确定第V帧加速度值的前N帧加速度值以及第V帧加速度值的后N帧加速度值;计算2N+1帧加速度值中的任意前后两帧加速度值之间的差值,得到2N个差值;计算2N个差值中的任意前后两个差值之间的差值,得到2N-1个差值;将2N-1个差值输入神经网络,得到计算结果;当第一终端基于计算结果确定发生的碰撞事件为预设的碰撞事件时,得到预设的碰撞事件对应的碰撞设备为第二设备。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处理单元,具体用于检测蓝牙的状态;显示单元,具体用于当蓝牙的状态为未开启状态时,显示第二界面;其中,第二界面包括用于提示开启蓝牙的第二控件;处理单元,具体用于当第一终端在第二界面接收到对第二控件的触发时,自动开启蓝牙,并基于蓝牙与第二终端建立配对。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处理单元,具体用于:检测蓝牙的状态;当蓝牙的状态为开启状态时,基于蓝牙与第二终端建立配对。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碰撞连接装置,该装置可以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存储器用于存储代码指令,处理器用于运行代码指令,以执行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意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描述的方法。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碰撞连接系统,该系统可以包括:第二方面及第二方面的各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描述的装置。
第五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或指令,当计算机程序或指令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意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描述的方法。
第六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包括计算机程序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计算机程序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意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描述的方法。
第七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芯片或者芯片系统,该芯片或者芯片系统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和通信接口,通信接口和至少一个处理器通过线路互联,至少一个处理器用于运行计算机程序或指令,以执行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意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描述的方法;其中,芯片中的通信接口可以为输入/输出接口、管脚或电路等。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中,本申请中上述描述的芯片或者芯片系统还包括至少一个存储器,该至少一个存储器中存储有指令。该存储器可以为芯片内部的存储单元,例如,寄存器、缓存等,也可以是该芯片的存储单元(例如,只读存储器、随机存取存储器等)。
应当理解的是,本申请的第二方面至第七方面与本申请的第一方面的技术方案相对应,各方面及对应的可行实施方式所取得的有益效果相似,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应用场景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设置一碰连功能的界面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一终端的硬件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一终端的软件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碰撞连接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状态判断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一终端的第一姿态方向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一终端的第一姿态方向的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一终端的第一姿态方向的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一终端的第一姿态方向的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姿态方向判断的示意图;
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一终端得到碰撞时刻的加速度值的示意图;
图1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神经网络的示意图;
图1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一终端得到计算结果的示意图;
图1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界面示意图;
图1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界面示意图;
图1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碰撞连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芯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清楚描述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采用了“第一”、“第二”等字样对功能和作用基本相同的相同项或相似项进行区分。例如,第一芯片和第二芯片仅仅是为了区分不同的芯片,并不对其先后顺序进行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第一”、“第二”等字样并不对数量和执行次序进行限定,并且“第一”、“第二”等字样也并不限定一定不同。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等词用于表示作例子、例证或说明。本申请中被描述为“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的任何实施例或设计方案不应被解释为比其他实施例或设计方案更优选或更具优势。确切而言,使用“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等词旨在以具体方式呈现相关概念。
本申请实施例中,“至少一个”是指一个或者多个,“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和/或”,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的情况,其中A,B可以是单数或者复数。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以下至少一项(个)”或其类似表达,是指的这些项中的任意组合,包括单项(个)或复数项(个)的任意组合。例如,a,b,或c中的至少一项(个),可以表示:a,b,c,a-b,a-c,b-c,或a-b-c,其中a,b,c可以是单个,也可以是多个。
随着终端技术的发展,人们对终端互联的便捷性要求越来越高,比如,当两个终端实现互连时,第一终端可以通过碰撞的方式与第二终端实现配对连接,从而第一终端可以向第二终端传输数据,以满足用户的需求。
示例性的,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应用场景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当第一终端按照图1所示的方向与第二终端碰撞时,第一终端可以实现与第二终端的连接,例如,第一终端为手机,第二终端为音箱时,手机可以通过音箱播放音乐等。
在图1中,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都具有近场通信(near field communication,NFC)功能,第一终端的屏幕方向向上,当第一终端的NFC区域去碰撞第一终端的NFC区域时,第一终端可以连接音箱,通常的,第一终端的NFC区域位于第一终端背面的上方,因此,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的碰撞位置有第一终端背面左边缘区域、第一终端背面右边缘区域或第一终端背面上边缘区域。
但是,由于上述方式需要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都具有NFC功能,对于其他不具有NFC功能的终端,该终端可能不具备上述碰撞连接的使用场景,使得该终端的连接便捷性受到限制。
有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碰撞连接方法和装置,第一终端发生预设的碰撞事件时,第一终端可以基于蓝牙与第二终端建立配对,这样,第一终端可以显示第一界面,由于第一界面包括用于提示第一终端与第二设备连接的第一控件,因此,当第一终端在第一界面接收到对第一控件的触发时,第一终端可以与第二终端建立连接,即使第一终端不具有NFC功能,第一终端也可以在发生预设的碰撞事件时,基于蓝牙与第二终端建立连接,从而使得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之间的碰撞连接不受NFC功能的限制。
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可以应用于第一终端,第一终端可以为手机等,当第一终端通过碰撞连接的方式实现与第二终端的连接时,用户需要在第一终端中设置一碰连功能为开启状态,这样,第一终端基于一碰连功能可以实现与第二终端的碰撞连接。
示例性的,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设置一碰连功能的界面示意图,如图2所示,当第一终端接收到用户设置第一终端的辅助功能的操作时,第一终端可以进入如图2中的a所示的界面,在图2中的a所示的界面中,该界面可以包括设置标签栏201以及设置项,例如,设置项可以包括下述的一种或多种:WLAN、蓝牙、移动网络、声音和振动、应用、电池、辅助功能202或其他类型的设置项;其中,WLAN和蓝牙处于关闭的状态。
当用户在图2中的a所示的界面通过点击或触摸等操作触发辅助功能202时,第一终端接收到对辅助功能202触发,第一终端进入到如图2中的b所示的界面;其中,图2中的b所示的界面可以包括辅助功能标签栏203以及辅助功能项,例如,辅助功能项可以包括下述的一种或多种:无障碍、单手模式、快捷启动及手势、智能多窗口、一碰连204以及其他类型的隐私项;其中,单手模式以及一碰连204处于关闭的状态,一碰连204对应第一控件。
当用户想要设置一碰连204的状态为开启状态时,用户可以通过点击或触摸等操作触发第一控件,第一终端接收到对第一控件的触发时,第一终端可以显示如图2中的c所示的界面,可以看出,在图2中的c所示的界面中,一碰连204为开启的状态。
这样,在用户设置第一终端中的一碰连功能为开启状态的情况下,当第一终端发生预设的碰撞事件时,第一终端可以基于蓝牙实现与第二终端的连接,具体的实现过程将在后续进行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结合图2所示的内容,示例性的,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一终端的硬件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第一终端100可以包括处理器110,外部存储器接口120,内部存储器121,电源管理模块141,天线1,天线2,移动通信模块150,无线通信模块160,传感器模块180,按键190,摄像头193,显示屏194,用户接口130以及充电管理模块140等;其中,传感器模块180可以包括:压力传感器180A,加速度传感器180E,指纹传感器180H和触摸传感器180K等。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示意的结构并不构成对第一终端100的具体限定;可以理解的是,第一终端100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拆分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其中,图示的部件可以以硬件,软件或软件和硬件的组合实现。
处理器110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单元,例如:处理器110可以包括应用处理器(application processor,AP),调制解调处理器,图形处理器(graphics processingunit,GPU),图像信号处理器(image signal processor,ISP),控制器,视频编解码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基带处理器,和/或神经网络处理器(neural-network processing unit,NPU)等;其中,不同的处理单元可以是独立的器件,也可以集成在一个或多个处理器中。
处理器110中还可以设置存储器,用于存储指令和数据。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110中的存储器可以为高速缓冲存储器,该存储器可以保存处理器110刚用过或循环使用的指令或数据。
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110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接口,接口可以包括集成电路(inter-integrated circuit,I2C)接口,集成电路内置音频(inter-integratedcircuitsound,I2S)接口,脉冲编码调制(pulse code modulation,PCM)接口,和/或通用串行总线(universal serial bus,USB)接口等。
用户接口130用于第一终端100与外围设备之间传输数据,也可以用于连接耳机,通过耳机播放音频;用户接口130还可以用于连接其他设备,例如,增强现实(augmentedreality,AR)设备等。
电源管理模块141接收充电管理模块140的输入,电源管理模块141为处理器110,内部存储器121,显示屏194,摄像头193和无线通信模块160等供电。
第一终端100的无线通信功能可以通过天线1,天线2,移动通信模块150以及无线通信模块160等实现;其中,天线1和天线2用于发射和接收电磁波信号。第一终端100中的天线可用于覆盖单个或多个通信频带。不同的天线还可以复用,以提高天线的利用率。例如,可以将天线1复用为无线局域网的分集天线。
移动通信模块150可以提供应用在第一终端100上的包括2G/3G/4G/5G等无线通信的解决方案;无线通信模块160可以提供应用在第一终端100上的包括无线局域网(wirelesslocal area networks,WLAN)(如无线保真(wireless fidelity,Wi-Fi)网络),蓝牙(bluetooth,BT),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GNSS),调频(frequency modulation,FM),近距离无线通信技术(near field communication,NFC),红外技术(infrared,IR)等无线通信的解决方案。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终端100的天线1和移动通信模块150耦合,天线2和无线通信模块160耦合,使得第一终端100可以通过无线通信技术与网络以及其他设备通信;其中,无线通信技术可以包括全球移动通讯系统(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s,GSM),通用分组无线服务(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GPRS),码分多址接入(codedivision multiple access,CDMA),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BT,GNSS,WLAN,NFC,FM,和/或IR技术等。
第一终端100通过显示屏194实现显示功能,显示屏194用于显示图像,视频等,显示屏194包括显示面板。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终端100可以包括1个或N个显示屏194,N为大于1的正整数。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终端可以通过显示屏显示用于提示与第二终端连接的控件以及用于提示与第二终端不连接的控件,以及第一终端可以通过显示屏显示用于提示开启蓝牙的控件以及用于提示不开启蓝牙的控件。
第一终端100可以通过摄像头193等实现拍摄功能,摄像头193用于捕获静态图像或视频。
外部存储器接口120可以用于连接外部存储卡,实现扩展第一终端100的存储能力。外部存储卡通过外部存储器接口120与处理器110通信,实现数据存储功能。
内部存储器121可以用于存储计算机可执行程序代码,可执行程序代码包括指令。内部存储器121可以包括存储程序区和存储数据区。其中,存储程序区可存储操作系统,至少一个功能所需的应用程序(比如声音播放功能,图像播放功能等)等。
压力传感器180A用于感受压力信号,可以将压力信号转换成电信号。在一些实施例中,压力传感器180A可以设置于显示屏194。
加速度传感器180E可检测第一终端100在各个方向上(一般为三轴)加速度的大小;指纹传感器180H用于采集指纹。第一终端100可以利用采集的指纹特性实现指纹解锁,访问应用锁,指纹拍照,指纹接听来电等。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终端可以通过加速度传感器180E,获取第一终端发生碰撞事件时的第一加速度数据,进而使得第一终端基于第一加速度数据确定第一终端的状态是否为碰撞连接状态。
触摸传感器180K,也称“触控器件”。触摸传感器180K可以设置于显示屏194,由触摸传感器180K与显示屏194组成触摸屏,也称“触控屏”。触摸传感器180K用于检测作用于其上或附近的触摸操作。
示例性的,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一终端的软件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分层架构将第一终端100的软件系统分成若干个层,每一层都有清晰的角色和分工。层与层之间通过软件接口通信。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将Android系统分为五层,分别为应用程序层(applications)、应用程序框架层(application framework)、安卓运行时(Androidruntime)和系统库、硬件抽象层(hardware abstract layer,HAL)以及内核层(kernel)。
可能的方式中,应用程序层可以包括一系列应用程序包,应用程序层通过调用应用程序框架层所提供的应用程序接口(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API)运行应用程序。例如,如图4所示,应用程序包可以包括相机、日历、地图、电话、音乐、设置、邮箱、视频或社交等应用程序。
可能的方式中,应用程序框架层为应用程序层的应用程序提供API和编程框架。例如,如图4所示,应用程序框架层可以包括窗口管理器、内容提供器、资源管理器、视图系统、输入系统以及通知管理器等,应用程序框架层还包括一些预先定义的函数等。
其中,窗口管理器用于管理窗口程序,窗口管理器可以获取显示屏大小,判断是否有状态栏,锁定屏幕,截取屏幕等;内容提供器用来存放和获取数据,并使这些数据可以被应用程序访问,例如,数据可以包括浏览历史和书签、拨打和接听的电话、视频、图像、音频或电话簿等;资源管理器为应用程序提供各种资源,比如本地化字符串,图标,图片,布局文件,视频文件等;视图系统包括可视控件,例如,显示文字的控件,显示图片的控件等。视图系统可用于构建应用程序。显示界面可以由一个或多个视图组成的。例如,可以包括短信通知图标的显示界面,可以包括显示文字的视图以及显示图片的视图。
其中,输入系统用于管理输入设备的程序。例如,输入系统可以确定鼠标点击操作、键盘输入操作和触摸滑动等输入操作;通知管理器使应用程序可以在状态栏中显示通知信息,可以用于传达告知类型的消息,可以短暂停留后自动消失,无需用户交互。例如,通知管理器被用于告知下载完成,消息提醒等。通知管理器还可以是以图表或者滚动条文本形式出现在系统顶部状态栏的通知,例如,后台运行的应用程序的通知,还可以是以对话窗口形式出现在屏幕上的通知,例如,在状态栏提示文本信息,发出提示音,第一终端100振动,指示灯闪烁等;活动管理器用于管理各个应用程序的生命周期以及导航回退功能,负责Android的主线程创建,各个应用程序的生命周期的维护。
可能的方式中,Android runtime用于负责安卓系统的调度和管理,可以包括核心库和虚拟机。其中,核心库包含两部分:一部分是java语言需要调用的功能函数,另一部分是安卓的核心库;虚拟机用于执行对象安全和异常的管理、生命周期的管理、堆栈管理、线程管理以及垃圾回收等功能。
需要说明的是,应用程序层和应用程序框架层运行在虚拟机中,虚拟机将应用程序层和应用程序框架层的java文件执行为二进制文件。
可能的方式中,系统库可以包括多个功能模块。例如:表面管理器(surfacemanager),媒体库(Media Libraries),三维图形处理库(例如:OpenGL ES),二维图形引擎等。
其中,表面管理器用于对显示子系统进行管理,并且为多个应用程序提供了二维和三维图层的融合;三维图形处理库用于实现三维图形绘图、图像渲染、合成以及图层处理等;二维图形引擎是二维绘图的绘图引擎;媒体库支持多种常用的视频格式回放和录制、音频以及静态图像文件等,媒体库可以支持多种音视频编码格式,例如,MPEG4,H.264,MP3,AAC,AMR,JPG,PNG等。
可能的方式中,硬件抽象层(hardware abstraction layer,HAL)可以包含多个库模块,库模块可以为摄像头库模块、马达库模块等;其中,Android系统可以为设备硬件加载相应的库模块,进而实现应用程序框架层访问设备硬件的目的,设备硬件可以包括如第一终端中的马达、摄像头等。
本申请实施例中,硬件抽象层还可以包括状态预判断模块、姿态预判断模块以及碰撞前后加速度判断模块,其中,状态预判断模块用于判断第一终端发生碰撞事件时的第一状态,或者理解为,状态预判断模块用于判断第一状态是否是剧烈运动状态、失重状态以及静止状态;姿态预判断模块用于第一终端确定第一姿态方向,或者理解为,姿态预判断模块用于第一终端确定发生碰撞事件时的第一终端的屏幕方向以及第一终端的屏幕倾斜方向;碰撞前后加速度判断模块用于第一终端确定碰撞时刻的加速度值,从而使得第一终端根据碰撞时刻的加速度值以及神经网络,判断第一终端的状态是否是碰撞连接状态。
可能的方式中,内核层是硬件和软件之间的层,内核层至少包含显示驱动、音频驱动、摄像头驱动、传感器驱动或马达驱动等,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制。
结合图2-图4所示的内容,示例性的,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碰撞连接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5所示,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S501:第一终端确定发生碰撞事件时的第一状态。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状态用于指示第一终端的运动状态,结合图4,第一终端可以通过状态预判断模块确定发生碰撞事件时的第一状态,其中,第一终端确定发生碰撞事件时的第一状态,可能的实现方式为:第一终端通过加速度传感器获取发生碰撞事件时的第一加速度数据,第一终端根据第一加速度数据确定第一状态,其中,第一终端根据第一加速度数据确定第一状态,包括以下可能的实现方式:
在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终端根据第一加速度数据得到第一加速度数据对应的波形,第一终端统计波形中的波峰数量和波谷数量,当波峰数量与波谷数量之和小于或等于第一阈值时,第一终端确定发生碰撞事件时的第一状态为非剧烈运动状态。
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终端根据第一加速度数据计算x轴、y轴以及z轴的加速度值,当x轴、y轴以及z轴的加速度值的绝对值之和大于第二阈值时,第一终端确定发生碰撞事件时的第一状态为非失重状态。
例如,当x轴的加速度值为x1,y轴的加速度值为y1,z轴的加速度值为z1时,x轴、y轴以及z轴的加速度值的绝对值之和用a表示时,a满足下述公式:a=|x1|+|y1|+|z1|。
在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当第一加速度数据包括x轴、y轴以及z轴的加速度值时,第一终端计算x轴的最大加速度值和最小加速度值之间的第一差值、y轴的最大加速度值和最小加速度值之间的第二差值以及z轴的最大加速度值和最小加速度值之间的第三差值,当第一差值大于第三阈值,第二差值大于第四阈值,且第三差值大于第五阈值时,第一终端确定发生碰撞事件时的第一状态为非静止状态。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阈值、第二阈值、第三阈值、第四阈值以及第五阈值的具体值,可以根据实际应用场景设定,本申请实施例不作限定。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终端确定发生碰撞事件时的第一状态的具体实现方式,也可以根据实际应用场景设定,本申请实施例不作限定。
可以理解的是,用户手握第一终端实现碰撞连接时,用户是处于静坐或站立状态,用户不会处于走、跑、骑、乘的状态,因此,当第一终端实现碰撞连接时,第一终端可以确定发生碰撞事件时的第一状态。
S502:当预设状态不包括第一状态时,第一终端确定第一姿态方向。
本申请实施例中,预设状态包括剧烈运动状态、失重状态以及静止状态等,结合图4,第一终端可以通过状态预判断模块判断预设状态是否包括第一状态,例如,当第一终端通过状态预判断模块判断第一状态与预设状态中的任一个状态不同时,第一终端可以判断预设状态不包括第一状态。
可以理解的是,预设状态的具体内容,也可以根据实际应用场景设定,本申请实施例不作限定。
可以理解的是,结合S501中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描述的内容,当波峰数量与波谷数量之和大于第一阈值时,第一终端确定第一状态为剧烈运动状态,进而,第一终端可以通过状态预判断模块判断第一状态与预设状态内的剧烈运动状态相同,因此,第一终端判断预设状态包括第一状态。
可以理解的是,结合S501中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描述的内容,当x轴、y轴以及z轴的加速度值的绝对值之和小于或等于第二阈值时,第一终端可以确定第一状态为失重状态,进而,第一终端可以通过状态预判断模块判断第一状态与预设状态内的失重状态相同,因此,第一终端判断预设状态包括第一状态。
可以理解的是,结合S501中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描述的内容,当第一差值小于或等于第三阈值,第二差值小于或等于第四阈值,且第三差值小于或等于第五阈值时,第一终端可以确定第一状态为静止状态,进而,第一终端可以通过状态预判断模块判断第一状态与预设状态内的静止状态相同,因此,第一终端判断预设状态包括第一状态。
结合上述内容,示例性的,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状态判断的示意图,如图6所示,第一终端可以通过状态预判断模块判断第一状态是否是预设状态中的任一个状态,预设状态包括剧烈运动状态、失重状态以及静止状态,当第一终端通过状态预判断模块判断第一状态状态不为预设状态中的任一个状态时,第一终端可以确定第一姿态方向。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姿态方向包括第一终端的屏幕方向和/或第一终端的屏幕倾斜方向,结合图4,第一终端可以通过姿态预判断模块确定第一姿态方向,由于第一终端确定发生碰撞事件时的第一状态时,第一终端通过加速度传感器获取了第一加速度数据,因此,当预设状态不包括第一状态时,第一终端确定第一姿态方向,可能的实现方式为:第一终端可以根据第一加速度数据确定第一姿态方向。
第一种示例,第一终端计算第一加速度数据中的y轴的加速度值,当y轴的加速度值大于0时,第一终端确定第一姿态方向为第一终端的屏幕倾斜方向向上,且第一终端的屏幕向上倾斜角度为第一夹角。
示例性的,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一终端的第一姿态方向的示意图,如图7所示,第一终端的屏幕方向向上,第一终端的屏幕倾斜方向向上,第一终端的屏幕向上倾斜角度为第一夹角,或者理解为,第一终端的屏幕倾斜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第一夹角。
其中,第一夹角为0度至180度中的任一值,例如,第一夹角可以为60度,第一夹角的具体值,可以根据实际应用场景设定,本申请实施例不作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在第一种示例中,当y轴的加速度值大于0时,第一终端的屏幕方向可以向上,或者,第一终端的屏幕方向也可以向下,例如,当第一夹角为0度至90度中的任一值时,第一终端的姿态方向的示意图如图7所示,当第一夹角为90度至180度中的任一值时,第一终端的姿态方向为第一终端的屏幕方向向下,且第一终端的屏幕倾斜方向向上,未画出示意图。
第二种示例,第一终端计算第一加速度数据中的z轴的加速度值,当z轴的加速度值小于0时,第一终端确定第一姿态方向为第一终端的屏幕方向向下以及第一终端的屏幕倾斜方向向下,且第一终端的屏幕向下倾斜角度为第二夹角。
示例性的,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一终端的第一姿态方向的示意图,如图8所示,第一终端的屏幕方向向下,第一终端的屏幕倾斜方向向下,且第一终端的屏幕向下倾斜角度为第二夹角,或者理解为,第一终端的屏幕倾斜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第二夹角。
其中,第二夹角为0度至90度中的任一值,第二夹角可以为65度;可以理解的是,第二夹角的具体值,可以根据实际应用场景设定,本申请实施例不作限定。
第三种示例,第一终端计算第一加速度数据中的y轴的加速度值,当y轴的加速度值小于第一值时,第一终端确定第一姿态方向为第一终端的屏幕方向向上以及第一终端屏幕倾斜方向向下,且第一终端的屏幕向下倾斜角度大于第三夹角;其中,第一值满足下述公式:第一值=-g×sin(90度-第三夹角)。
其中,g为重力加速度,第三夹角为第二值至90度中的任一值,例如,第二值可以为60度;可以理解的是,第二值以及第三夹角的具体值,可以根据实际应用场景设定,本申请实施例不作限定。
示例性的,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一终端的第一姿态方向的示意图,如图9所示,第一终端的屏幕方向向上,第一终端的屏幕倾斜方向向下,当第二值为60度,第三夹角可以为60度,第一角度表示第一终端的屏幕向下倾斜角度时,第一角度可以为75度。
第四种示例,第一终端计算第一加速度数据中的y轴的加速度值,当y轴的加速度值小于0,且y轴的加速度值大于或等于第三值时,第一终端确定第一姿态方向为第一终端的屏幕方向向上以及第一终端屏幕倾斜方向向下,且第一终端的屏幕向下倾斜角度小于或等于第四夹角;其中,第三值满足下述公式:第三值=-g×sin(90度-第四夹角),第四夹角为0度至第四值中的任一值。
示例性的,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一终端的第一姿态方向的示意图,如图10所示,第一终端的屏幕方向向上,第一终端的屏幕倾斜方向向下,当第四值为60度时,第四夹角可以为60度,第二角度表示第一终端的屏幕向下倾斜角度时,第二角度可以为45度。
结合图7-图10所示的内容,示例性的,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姿态方向判断的示意图,如图11所示,第一终端可以通过姿态预判断模块判断第一终端的屏幕方向和/或第一终端的屏幕倾斜方向,例如,姿态预判断模块可以判断的一种姿态方向为:第一终端的屏幕方向向上,且第一终端的屏幕向上倾斜角度为第一夹角,具体内容可以参考图7所示的内容,在此不再赘述;姿态预判断模块可以判断的一种姿态方向为:第一终端的屏幕方向向下以及第一终端的屏幕倾斜方向向下,且第一终端的屏幕向下倾斜角度为第二夹角,具体内容可以参考图8所示的内容,在此不再赘述;姿态预判断模块可以判断的一种姿态方向为:第一终端的屏幕方向向上以及第一终端屏幕倾斜方向向下,且第一终端的屏幕向下倾斜角度大于第三夹角,具体内容可以参考图9所示的内容,在此不再赘述;姿态预判断模块可以判断的一种姿态方向为:第一终端的屏幕方向向上以及第一终端屏幕倾斜方向向下,且第一终端的屏幕向下倾斜角度小于或等于第三夹角,具体内容可以参考图10所示的内容,在此不再赘述。
S503:当预设的姿态方向包括第一姿态方向时,第一终端确定碰撞时刻的加速度值。
本申请实施例中,预设的姿态方向可以包括:第一终端的屏幕方向向上,第一终端的屏幕倾斜方向向下,且第一终端的屏幕向下倾斜角度小于或等于第四夹角、以及第一终端的屏幕倾斜方向向上,且第一终端的屏幕向上倾斜角度为第一夹角;其中,第一夹角为0度至180度中的任一值,第四夹角为0度至第四值中的任一值。
可以理解的是,预设的姿态方向的具体内容,也可以根据实际应用场景设定,本申请实施例不作限定。
本申请实施例中,由于第一终端确定第一状态以及姿态方向时,第一终端获取了第一加速度数据,因此,当预设的姿态方向包括第一姿态方向时,第一终端确定碰撞时刻的加速度值,包括以下可能的实现方式:
在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当第一加速度数据中包括M帧加速度值时,第一终端计算第V帧加速度值与第V-1帧加速度值之间的第四差值,以及计算第V+1帧加速度值与第V帧加速度值之间的第五差值,当第四差值的绝对值大于第六阈值,且第五差值的绝对值大于第七阈值时,第一终端确定第V帧加速度值为碰撞时刻的加速度值。
需要说明的是,M可以为60或者其他值,V=1,2,...,M;可以理解的是,M的具体值,也可以根据实际应用场景设定,本申请实施例不作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在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终端是基于一阶差分确定第V帧加速度值为碰撞时刻的加速度值,因此,第四差值和第五差值可以理解为一阶差分值,一阶差分值也可以称为加速度变化值;可以理解的是,当第一加速度数据中包括M帧加速度值时,第一终端可以得到M-1个一阶差分值。
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当第一加速度数据中包括M帧加速度值时,第一终端计算第V帧加速度值与第V-1帧加速度值之间的第四差值以及计算第V+1帧加速度值与第V帧加速度值之间的第五差值,当第五差值与第四差值之间的差值绝对值大于第八阈值时,第一终端确定第V帧加速度值为碰撞时刻的加速度值。
需要说明的是,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终端是基于二阶差分确定第V帧加速度值为碰撞时刻的加速度值,因此,第四差值和第五差值的差值可以理解为二阶差分值。
结合S503描述的内容,示例性的,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一终端得到碰撞时刻的加速度值的示意图,如图12所示,第一终端可以通过碰撞前后加速度判断模块确定碰撞时刻的加速度值,例如,第一终端可以通过碰撞前后加速度判断模块得到一阶差分值或二阶差分值,从而使得第一终端基于一阶差分值或二阶差分值可以确定碰撞时刻的加速度值。
S504:当第一终端根据碰撞时刻的加速度值以及神经网络,确定发生的碰撞事件为预设的碰撞事件时,第一终端得到预设的碰撞事件对应的碰撞设备为第二设备。
本申请实施例中,当碰撞时刻的加速度值为第V帧加速度值时,第一终端根据碰撞时刻的加速度值以及神经网络,确定发生的碰撞事件为预设的碰撞事件,包括以下可能的实现方式:
在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终端确定第V帧加速度值的前N帧加速度值以及第V帧加速度值的后N帧加速度值;第一终端计算2N+1帧加速度值中的任意前后两帧加速度值之间的差值,得到2N个差值;在第一终端去掉2N个差值中的第一个差值的情况下,第一终端将2N-1个差值输入神经网络(neural networks,NN),第一终端得到计算结果;第一终端基于计算结果确定发生的碰撞事件为预设的碰撞事件时,第一终端得到预设的碰撞事件对应的碰撞设备为第二设备。
需要说明的是,N可以为30、40或其他值,N的具体值,也可以根据实际应用场景设定,本申请实施例不作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终端可以在去掉2N个差值中的第一个差值的情况下,将2N-1个差值输入神经网络,从而使得第一终端提高计算结果的准确率。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描述的2N+1帧加速度值中的任一帧加速度值是任一帧的x轴、y轴以及z轴的加速度值的绝对值之和,当第一终端将2N个差值输入到神经网络时,第一终端可以得到加速度数据与连接状态之间的非线性关系,其中,神经网络可以是一个四层的全连接神经网络,该神经网络可以包括一个输入层,两个隐含层以及一个输出层,第一终端可以将2N-1个差值作为输入层的输入,每个差值对应一个输入节点,因此,输入层的节点数为2N-1,由于第一终端将2N-1个差值输入神经网络时,可以得到计算结果,计算结果可以包括第一终端发生的碰撞事件为预设的碰撞事件,或者第一终端发生的碰撞事件不为预设的碰撞事件,因此,输出层节点数为2。
示例性的,图1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神经网络的示意图,如图13所示,可以看出,第一终端将2N-1个差值作为输入层的输入,并经过两个隐含层以及一个输出层的计算后,第一终端可以得到计算结果;其中,输出层的节点数为2。
结合S501-S504描述的内容,示例性的,图1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一终端得到计算结果的示意图,如图14所示,当第一终端发生碰撞事件时,第一终端可以通过加速度传感器获取第一加速度数据,进而,第一终端通过状态预判断模块确定第一状态、第一终端通过姿态预判断模块确定第一姿态方向、第一终端通过碰撞前后加速度判断模块确定碰撞时刻的加速度值、以及第一终端根据神经网络以及碰撞时刻的加速度值得到计算结果;其中,图14所示的具体内容,可以参考前述内容适应描述,在此不在赘述。
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终端确定第V帧加速度值的前N帧加速度值以及第V帧加速度值的后N帧加速度值;第一终端计算2N+1帧加速度值中的任意前后两帧加速度值之间的差值,得到2N个差值;第一终端计算2N个差值中的任意前后两个差值之间的差值,得到2N-1个差值;第一终端将2N-1个差值输入神经网络,第一终端得到计算结果;第一终端基于计算结果确定发生的碰撞事件为预设的碰撞事件时,第一终端得到预设的碰撞事件对应的碰撞设备为第二设备。
S505:第一终端基于蓝牙与第二设备建立配对。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终端基于蓝牙与第二设备建立配对,包括以下可能的实现方式:
在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终端检测蓝牙的状态;当蓝牙的状态为开启状态时,第一终端基于蓝牙与第二设备建立配对。
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终端检测蓝牙的状态;当蓝牙的状态为未开启状态时,第一终端显示第二界面,第二界面包括用于提示开启蓝牙的第二控件,当第一终端在第二界面接收到对第二控件的触发时,第一终端自动开启蓝牙,并基于蓝牙与与第二设备建立配对。
S506:第一终端显示第一界面。
S507:当第一终端在第一界面接收到对第一控件的触发时,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建立连接。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界面包括用于提示第一终端与第二设备连接的第一控件,这样,第一终端在接收到对第一控件的触发时,第一终端可以与第二终端建立连接。
结合S505-S507描述的内容,示例性的,图1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界面示意图,图15所示的实施例是以第一终端的蓝牙的状态为开启状态进行的示例性说明,当第一终端发生预设的碰撞事件时,由于第一终端已开启蓝牙,因此,第一终端可以和第二终端配对连接,使得第一终端可以显示如图15所示的界面,该界面为第一界面,第一界面包括用于提示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连接的第一控件,以及第一界面还包括用于提示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不连接的第三控件。
当用户通过点击或触摸等操作触发第一控件时,第一终端接收到对第一控件的触发,第一终端可以与第二终端建立连接;当用户通过点击或触摸等操作触发第三控件时,第一终端接收到对第三控件的触发,第一终端可以不与第二终端建立连接。
结合S505-S507描述的内容,示例性的,图1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界面示意图,图16所示的实施例是以第一终端的蓝牙的状态为未开启状态进行的示例性说明,当第一终端发生预设的碰撞事件时,由于第一终端未开启蓝牙,因此,第一终端可以显示如图16中的a所示的界面,该界面为第二界面,第二界面包括用于提示开启蓝牙的第二控件,以及该界面还包括用于提示不开启蓝牙的第四控件。
当用户通过点击或触摸等操作触发第二控件时,第一终端接收到对第二控件的触发,第一终端可以自动开启蓝牙,这样,第一终端可以基于蓝牙与第二设备建立配对,从而使得第一终端可以显示图16中的b所示的界面,该界面为第一界面,第一界面包括用于提示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连接的第一控件,以及,第一界面还包括用于提示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不连接的第三控件。
当用户通过点击或触摸等操作触发第一控件时,第一终端接收到对第一控件的触发,第一终端可以与第二终端建立连接;当用户通过点击或触摸等操作触发第三控件时,第一终端接收到对第三控件的触发,第一终端可以不与第二终端建立连接。
可以理解的是,当用户通过点击或触摸等操作触发第四控件时,第一终端接收到对第四控件的触发,第一终端可以不开启蓝牙,这样,第一终端不显示图16中的b所示的界面。
结合图15和图16,可以理解的是,由于第一终端中开启了一碰连功能,因此,当第一终端发生碰撞事件时,第一终端可以基于上述描述的步骤,判断是否与第二终端建立连接,具体实现过程参考上述内容适应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结合上述内容,可以理解的是,用户手握第一终端去碰撞第二终端时,即使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不具有NFC功能,由于第一终端在碰撞过程中伴随着一个外加的线性加速度,因此,第一终端可以通过加速度传感器获取加速度数据,使得第一终端基于加速度数据可以判断第一终端发生的碰撞事件是否是预设的碰撞事件,以及第一终端可以根据加速度数据判断第一终端的碰撞设备为第二设备,进而,第一终端可以基于蓝牙与第二终端实现连接。
上面已对本申请实施例的碰撞连接方法进行了说明,下面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执行上述碰撞连接方法的装置进行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方法和装置可以相互结合和引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碰撞连接装置可以执行上述碰撞连接方法中的步骤。
示例性的,图1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碰撞连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7所示,该装置1700可以为第一终端,也可以为应用于第一终端中的芯片或芯片系统;该装置1700包括:处理单元1701和显示单元1702;其中,处理单元1701用于支持碰撞连接装置执行信息处理的步骤,显示单元1702用于支持碰撞连接装置执行显示的步骤。
示例性的,处理单元1701,用于当第一终端发生预设的碰撞事件时,基于蓝牙与第二终端建立配对;显示单元1702,用于显示第一界面;其中,第一界面包括用于提示第一终端与第二设备连接的第一控件;处理单元1701,还用于当第一终端在第一界面接收到对第一控件的触发时,与第二终端建立连接。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处理单元1701,具体用于:当第一终端发生碰撞事件时,获取第一加速度数据;根据第一加速度数据确定第一状态;其中,第一状态用于指示第一终端的运动状态;当预设状态不包括第一状态时,根据第一加速度数据确定第一姿态方向;其中,第一姿态方向包括第一终端的屏幕方向和/或第一终端的屏幕倾斜方向;当预设的姿态方向包括第一姿态方向时,根据第一加速度数据确定碰撞时刻的加速度值;当第一终端根据碰撞时刻的加速度值,确定发生的碰撞事件为预设的碰撞事件时,得到预设的碰撞事件对应的碰撞设备为第二设备;基于蓝牙与第二终端建立配对。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处理单元1701,具体用于:得到第一加速度数据对应的波形;统计波形中的波峰数量和波谷数量;当波峰数量与波谷数量之和小于或等于第一阈值时,确定第一状态为非剧烈运动状态。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处理单元1701,具体用于:得到x轴、y轴以及z轴的加速度值;当x轴、y轴以及z轴的加速度值的绝对值之和大于第二阈值时,确定第一状态为非失重状态。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处理单元1701,具体用于:得到x轴、y轴以及z轴的加速度值;计算x轴的最大加速度值和最小加速度值之间的第一差值、y轴的最大加速度值和最小加速度值之间的第二差值以及z轴的最大加速度值和最小加速度值之间的第三差值;当第一差值大于第三阈值,第二差值大于第四阈值,且第三差值大于第五阈值时,确定第一状态为非静止状态。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预设状态包括剧烈运动状态、失重状态以及静止状态。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处理单元1701,具体用于:当预设状态不包括第一状态时,计算第一加速度数据中的y轴的加速度值;当y轴的加速度值大于0时,确定第一姿态方向为第一终端的屏幕倾斜方向向上,且第一终端的屏幕向上倾斜角度为第一夹角;其中,第一夹角为0度至180度中的任一值。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处理单元1701,具体用于:当预设状态不包括第一状态时,计算第一加速度数据中的z轴的加速度值;当z轴的加速度值小于0时,确定第一姿态方向为第一终端的屏幕方向向下,第一终端的屏幕倾斜方向向下,且第一终端的屏幕向下倾斜角度为第二夹角;其中,第二夹角为0度至90度中的任一值。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处理单元1701,具体用于:当预设状态不包括第一状态时,计算第一加速度数据中的y轴的加速度值;当y轴的加速度值小于第一值时,确定第一姿态方向为第一终端的屏幕方向向上,第一终端屏幕倾斜方向向下,且第一终端的屏幕向下倾斜角度大于第三夹角;其中,第一值满足下述公式:第一值=-g×sin(90度-所述第三夹角),g为重力加速度,第三夹角为第二值至90度中的任一值。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处理单元1701,具体用于:当预设状态不包括第一状态时,计算第一加速度数据中的y轴的加速度值;当y轴的加速度值小于0,且y轴的加速度值大于或等于第三值时,确定第一姿态方向为第一终端的屏幕方向向上,第一终端屏幕倾斜方向向下,且第一终端的屏幕向下倾斜角度小于或等于第四夹角;其中,第三值满足下述公式:第三值=-g×sin(90度-所述第四夹角),g为重力加速度,第四夹角为0度至第四值中的任一值。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预设的姿态方向包括:第一终端的屏幕方向向上,第一终端的屏幕倾斜方向向下,且第一终端的屏幕向下倾斜角度小于或等于第四夹角、以及第一终端的屏幕倾斜方向向上,且第一终端的屏幕向上倾斜角度为第一夹角;其中,第一夹角为0度至180度中的任一值,第四夹角为0度至第四值中的任一值。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加速度数据包括M帧加速度值,处理单元1701,具体用于:当预设的姿态方向包括第一姿态方向时,计算第V帧加速度值与第V-1帧加速度值之间的第四差值,以及计算第V+1帧加速度值与第V帧加速度值之间的第五差值;当第四差值的绝对值大于第六阈值,且第五差值的绝对值大于第七阈值时,确定第V帧加速度值为碰撞时刻的加速度值。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加速度数据包括M帧加速度值,处理单元1701,具体用于:当预设的姿态方向包括第一姿态方向时,计算第V帧加速度值与第V-1帧加速度值之间的第四差值,以及计算第V+1帧加速度值与第V帧加速度值之间的第五差值;当第五差值与第四差值之间的差值绝对值大于第八阈值时,确定第V帧加速度值为碰撞时刻的加速度值。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处理单元1701,具体用于:确定第V帧加速度值的前N帧加速度值以及第V帧加速度值的后N帧加速度值;计算2N+1帧加速度值中的任意前后两帧加速度值之间的差值,得到2N个差值;在第一终端去掉2N个差值中的第一个差值的情况下,将2N-1个差值输入神经网络,得到计算结果;当第一终端基于计算结果确定发生的碰撞事件为预设的碰撞事件时,得到预设的碰撞事件对应的碰撞设备为第二设备。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处理单元1701,具体用于:确定第V帧加速度值的前N帧加速度值以及第V帧加速度值的后N帧加速度值;计算2N+1帧加速度值中的任意前后两帧加速度值之间的差值,得到2N个差值;计算2N个差值中的任意前后两个差值之间的差值,得到2N-1个差值;将2N-1个差值输入神经网络,得到计算结果;当第一终端基于计算结果确定发生的碰撞事件为预设的碰撞事件时,得到预设的碰撞事件对应的碰撞设备为第二设备。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处理单元1701,具体用于检测蓝牙的状态;显示单元1702,具体用于当蓝牙的状态为未开启状态时,显示第二界面;其中,第二界面包括用于提示开启蓝牙的第二控件;处理单元1701,具体用于当第一终端在第二界面接收到对第二控件的触发时,自动开启蓝牙,并基于蓝牙与第二终端建立配对。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处理单元1701,具体用于:检测蓝牙的状态;当蓝牙的状态为开启状态时,基于蓝牙与第二终端建立配对。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例中,碰撞连接装置还可以包括:存储单元1703。显示单元1702、处理单元1701、存储单元1703通过通信总线相连。
存储单元1703可以包括一个或者多个存储器,存储器可以是一个或者多个设备、电路中用于存储程序或者数据的器件。
存储单元1703可以独立存在,通过通信总线与碰撞连接装置具有的处理单元1701相连;存储单元1703也可以和处理单元1701集成在一起。
碰撞连接装置可以用于碰撞连接设备、电路、硬件组件或者芯片中。
示例性的,图1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芯片的结构示意图。芯片1800包括一个或两个以上(包括两个)处理器1810和通信接口1830。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存储器1840存储了如下的元素:可执行模块或者数据结构,或者他们的子集,或者他们的扩展集。
本申请实施例中,存储器1840可以包括只读存储器和随机存取存储器,并向处理器1810提供指令和数据。存储器1840的一部分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随机存取存储器(non-volatile random access memory,NVRAM)。
本申请实施例中,存储器1840、通信接口1830以及存储器1840通过总线系统1820耦合在一起。其中,总线系统1820除包括数据总线之外,还可以包括电源总线、控制总线和状态信号总线等。为了便于描述,在图18中将各种总线都标为总线系统1820。
上述本申请实施例描述的方法可以应用于处理器1810中,或者由处理器1810实现。处理器1810可能是一种集成电路芯片,具有信号的处理能力。在实现过程中,上述方法的各步骤可以通过处理器1810中的硬件的集成逻辑电路或者软件形式的指令完成。上述的处理器1810可以是通用处理器(例如,微处理器或常规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signal processing,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成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晶体管逻辑器件或分立硬件组件,处理器1810可以实现或者执行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公开的各方法、步骤及逻辑框图。
结合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的步骤可以直接体现为硬件译码处理器执行完成,或者用译码处理器中的硬件及软件模块组合执行完成。其中,软件模块可以位于随机存储器、只读存储器、可编程只读存储器或带电可擦写可编程存储器(electrically erasableprogrammable read only memory,EEPROM)等本领域成熟的存储介质中。该存储介质位于存储器1840,处理器1810读取存储器1840中的信息,结合其硬件完成上述方法的步骤。
在上述实施例中,存储器存储的供处理器执行的指令可以以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实现。其中,计算机程序产品可以是事先写入在存储器中,也可以是以软件形式下载并安装在存储器中。
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指令。在计算机上加载和执行计算机程序指令时,全部或部分地产生按照本申请实施例的流程或功能。计算机可以是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计算机网络或者其他可编程装置。计算机指令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或者从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向另一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传输,例如,计算机指令可以从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通过有线(例如同轴电缆、光纤、数字用户线(digital subscriber line,DSL)或无线(例如红外、无线、微波等)方式向另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进行传输。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能够存储的任何可用介质或者是包括一个或多个可用介质集成的服务器、数据中心等数据存储设备。例如,可用介质可以包括磁性介质(例如,软盘、硬盘或磁带)、光介质(例如,数字通用光盘(digital versatile disc,DVD))、或者半导体介质(例如,固态硬盘(solid state disk,SSD))等。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述实施例中描述的方法可以全部或部分地通过软件、硬件、固件或者其任意组合来实现。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包括计算机存储介质和通信介质,还可以包括任何可以将计算机程序从一个地方传送到另一个地方的介质。存储介质可以是可由计算机访问的任何目标介质。
作为一种可能的设计,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包括紧凑型光盘只读储存器(compactdisc read-only memory,CD-ROM)、RAM、ROM、EEPROM或其它光盘存储器;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包括磁盘存储器或其它磁盘存储设备。而且,任何连接线也可以被适当地称为计算机可读介质。例如,如果使用同轴电缆,光纤电缆,双绞线,DSL或无线技术(如红外,无线电和微波)从网站,服务器或其它远程源传输软件,则同轴电缆,光纤电缆,双绞线,DSL或诸如红外,无线电和微波之类的无线技术包括在介质的定义中。如本文所使用的磁盘和光盘包括光盘(CD),激光盘,光盘,数字通用光盘(digital versatile disc,DVD),软盘和蓝光盘,其中磁盘通常以磁性方式再现数据,而光盘利用激光光学地再现数据。
上述的组合也应包括在计算机可读介质的范围内。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7)

1.一种碰撞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当第一终端发生预设的碰撞事件时,所述第一终端基于蓝牙与第二终端建立配对;
所述第一终端显示第一界面;其中,所述第一界面包括用于提示所述第一终端与所述第二终端连接的第一控件;
当所述第一终端在所述第一界面接收到对所述第一控件的触发时,所述第一终端与所述第二终端建立连接;
所述当第一终端发生预设的碰撞事件时,所述第一终端基于蓝牙与第二终端建立配对,包括:
当所述第一终端发生碰撞事件时,所述第一终端获取第一加速度数据;
所述第一终端根据所述第一加速度数据确定第一状态;其中,所述第一状态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终端的运动状态;
当预设状态不包括所述第一状态时,所述第一终端根据所述第一加速度数据确定第一姿态方向;其中,所述预设状态包括剧烈运动状态、失重状态以及静止状态,所述第一姿态方向包括所述第一终端的屏幕方向和/或所述第一终端的屏幕倾斜方向;
当预设的姿态方向包括所述第一姿态方向时,所述第一终端根据所述第一加速度数据确定碰撞时刻的加速度值;
当所述第一终端根据碰撞时刻的加速度值,确定发生的碰撞事件为预设的碰撞事件时,所述第一终端得到所述预设的碰撞事件对应的碰撞设备为所述第二终端;
所述第一终端基于所述蓝牙与所述第二终端建立配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终端根据所述第一加速度数据确定第一状态,包括:
所述第一终端得到所述第一加速度数据对应的波形;
所述第一终端统计所述波形中的波峰数量和波谷数量;
当所述波峰数量与所述波谷数量之和小于或等于第一阈值时,所述第一终端确定所述第一状态为非剧烈运动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终端根据所述第一加速度数据确定第一状态,包括:
所述第一终端得到x轴、y轴以及z轴的加速度值;
当所述x轴、所述y轴以及所述z轴的加速度值的绝对值之和大于第二阈值时,所述第一终端确定所述第一状态为非失重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终端根据所述第一加速度数据确定第一状态,包括:
所述第一终端得到x轴、y轴以及z轴的加速度值;
所述第一终端计算所述x轴的最大加速度值和最小加速度值之间的第一差值、所述y轴的最大加速度值和最小加速度值之间的第二差值以及所述z轴的最大加速度值和最小加速度值之间的第三差值;
当所述第一差值大于第三阈值,所述第二差值大于第四阈值,且所述第三差值大于第五阈值时,所述第一终端确定所述第一状态为非静止状态。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当预设状态不包括所述第一状态时,所述第一终端根据所述第一加速度数据确定第一姿态方向,包括:
当所述预设状态不包括所述第一状态时,所述第一终端计算所述第一加速度数据中的y轴的加速度值;
当所述y轴的加速度值大于0时,所述第一终端确定所述第一姿态方向为所述第一终端的屏幕倾斜方向向上,且所述第一终端的屏幕向上倾斜角度为第一夹角;其中,所述第一夹角为0度至180度中的任一值。
6.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当预设状态不包括所述第一状态时,所述第一终端根据所述第一加速度数据确定第一姿态方向,包括:
当所述预设状态不包括所述第一状态时,所述第一终端计算所述第一加速度数据中的z轴的加速度值;
当所述z轴的加速度值小于0时,所述第一终端确定所述第一姿态方向为所述第一终端的屏幕方向向下,所述第一终端的屏幕倾斜方向向下,且所述第一终端的屏幕向下倾斜角度为第二夹角;其中,所述第二夹角为0度至90度中的任一值。
7.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当预设状态不包括所述第一状态时,所述第一终端根据所述第一加速度数据确定第一姿态方向,包括:
当所述预设状态不包括所述第一状态时,所述第一终端计算所述第一加速度数据中的y轴的加速度值;
当所述y轴的加速度值小于第一值时,所述第一终端确定所述第一姿态方向为所述第一终端的屏幕方向向上,所述第一终端屏幕倾斜方向向下,且所述第一终端的屏幕向下倾斜角度大于第三夹角;其中,所述第一值满足下述公式:所述第一值=-g×sin(90度-所述第三夹角),所述g为重力加速度,所述第三夹角为第二值至90度中的任一值。
8.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当预设状态不包括所述第一状态时,所述第一终端根据所述第一加速度数据确定第一姿态方向,包括:
当所述预设状态不包括所述第一状态时,所述第一终端计算所述第一加速度数据中的y轴的加速度值;
当所述y轴的加速度值小于0,且所述y轴的加速度值大于或等于第三值时,所述第一终端确定所述第一姿态方向为所述第一终端的屏幕方向向上,所述第一终端屏幕倾斜方向向下,且所述第一终端的屏幕向下倾斜角度小于或等于第四夹角;其中,所述第三值满足下述公式:所述第三值=-g×sin(90度-所述第四夹角),所述g为重力加速度,所述第四夹角为0度至第四值中的任一值。
9.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的姿态方向包括:所述第一终端的屏幕方向向上,所述第一终端的屏幕倾斜方向向下,且所述第一终端的屏幕向下倾斜角度小于或等于第四夹角、以及所述第一终端的屏幕倾斜方向向上,且所述第一终端的屏幕向上倾斜角度为第一夹角;其中,所述第一夹角为0度至180度中的任一值,所述第四夹角为0度至第四值中的任一值。
10.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速度数据包括M帧加速度值,所述当预设的姿态方向包括所述第一姿态方向时,所述第一终端根据所述第一加速度数据确定碰撞时刻的加速度值,包括:
当所述预设的姿态方向包括所述第一姿态方向时,所述第一终端计算第V帧加速度值与第V-1帧加速度值之间的第四差值,以及计算第V+1帧加速度值与所述第V帧加速度值之间的第五差值;
当所述第四差值的绝对值大于第六阈值,且所述第五差值的绝对值大于第七阈值时,所述第一终端确定所述第V帧加速度值为所述碰撞时刻的加速度值。
11.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速度数据包括M帧加速度值,所述当预设的姿态方向包括所述第一姿态方向时,所述第一终端根据所述第一加速度数据确定碰撞时刻的加速度值,包括:
当所述预设的姿态方向包括所述第一姿态方向时,所述第一终端计算第V帧加速度值与第V-1帧加速度值之间的第四差值,以及计算第V+1帧加速度值与所述第V帧加速度值之间的第五差值;
当所述第五差值与所述第四差值之间的差值绝对值大于第八阈值时,所述第一终端确定所述第V帧加速度值为所述碰撞时刻的加速度值。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当所述第一终端根据碰撞时刻的加速度值,确定发生的碰撞事件为预设的碰撞事件时,所述第一终端得到所述预设的碰撞事件对应的碰撞设备为所述第二终端,包括:
所述第一终端确定所述第V帧加速度值的前N帧加速度值以及所述第V帧加速度值的后N帧加速度值;
所述第一终端计算2N+1帧加速度值中的任意前后两帧加速度值之间的差值,得到2N个差值;
在所述第一终端去掉所述2N个差值中的第一个差值的情况下,所述第一终端将2N-1个差值输入神经网络,得到计算结果;
当所述第一终端基于所述计算结果确定发生的碰撞事件为预设的碰撞事件时,所述第一终端得到所述预设的碰撞事件对应的碰撞设备为所述第二终端。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当所述第一终端根据碰撞时刻的加速度值,确定发生的碰撞事件为预设的碰撞事件时,所述第一终端得到所述预设的碰撞事件对应的碰撞设备为所述第二终端,包括:
所述第一终端确定所述第V帧加速度值的前N帧加速度值以及所述第V帧加速度值的后N帧加速度值;
所述第一终端计算2N+1帧加速度值中的任意前后两帧加速度值之间的差值,得到2N个差值;
所述第一终端计算所述2N个差值中的任意前后两个差值之间的差值,得到2N-1个差值;
所述第一终端将所述2N-1个差值输入神经网络,得到计算结果;
当所述第一终端基于所述计算结果确定发生的碰撞事件为预设的碰撞事件时,所述第一终端得到所述预设的碰撞事件对应的碰撞设备为所述第二终端。
14.根据权利要求1-4、12-1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终端基于所述蓝牙与所述第二终端建立配对,包括:
所述第一终端检测所述蓝牙的状态;
当所述蓝牙的状态为未开启状态时,所述第一终端显示第二界面;其中,所述第二界面包括用于提示开启所述蓝牙的第二控件;
当所述第一终端在所述第二界面接收到对所述第二控件的触发时,所述第一终端自动开启蓝牙,并基于所述蓝牙与所述第二终端建立配对。
15.根据权利要求1-4、12-1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终端基于所述蓝牙与所述第二终端建立配对,包括:
所述第一终端检测所述蓝牙的状态;
当所述蓝牙的状态为开启状态时,所述第一终端基于所述蓝牙与所述第二终端建立配对。
16.一种碰撞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代码指令;所述处理器用于运行所述代码指令,以执行如权利要求1-1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7.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指令,当所述指令被执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如权利要求1-1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210039188.5A 2022-01-13 2022-01-13 碰撞连接方法和装置 Active CN11552957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039188.5A CN115529576B (zh) 2022-01-13 2022-01-13 碰撞连接方法和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039188.5A CN115529576B (zh) 2022-01-13 2022-01-13 碰撞连接方法和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529576A CN115529576A (zh) 2022-12-27
CN115529576B true CN115529576B (zh) 2023-07-25

Family

ID=846937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039188.5A Active CN115529576B (zh) 2022-01-13 2022-01-13 碰撞连接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529576B (zh)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691168A (zh) * 2019-09-25 2020-01-14 捷开通讯(深圳)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的屏幕控制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799883B2 (ja) * 2011-06-16 2015-10-28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接続制御装置、情報処理装置、画像形成装置、携帯型移動端末、情報処理システム、接続制御装置の制御方法、及び接続制御装置の制御プログラム
CN102231776B (zh) * 2011-06-23 2013-09-04 广州市动景计算机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在移动终端之间进行匹配的方法、移动终端和系统
CN108846658A (zh) * 2018-06-07 2018-11-20 广东小天才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收取电子红包的方法、装置及智能手表
CN109067984B (zh) * 2018-07-18 2020-08-28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电子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US10929678B2 (en) * 2018-12-07 2021-02-23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Dynamic control of communication connections for computing devices based on detected events
CN113542393A (zh) * 2021-07-12 2021-10-22 交互未来(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691168A (zh) * 2019-09-25 2020-01-14 捷开通讯(深圳)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的屏幕控制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529576A (zh) 2022-12-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309418A (zh) 一种控件显示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13190362B (zh) 服务调用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673944B (zh) 执行任务的方法和装置
CN111656347B (zh) 一种项目的显示方法及终端
CN113409427A (zh) 动画播放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0851823A (zh) 数据访问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13835569A (zh) 终端设备、应用内部功能的快捷启动方法和存储介质
CN114115635A (zh) 消息处理方法和装置
US8390636B1 (en) Graphics display coordination
CN115529576B (zh) 碰撞连接方法和装置
WO2020233170A1 (zh) 一种信息展示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CN111258683A (zh) 检测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6088716B (zh) 窗口管理方法和终端设备
WO2022052928A1 (zh) 一种应用接入方法及相关装置
CN113467656B (zh) 一种屏幕触摸事件的通知方法和车机
CN114995701B (zh) 悬浮窗控制方法及相关装置
CN112148499A (zh) 数据上报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介质
CN113850633B (zh) 信息推送方法和装置
CN115016921B (zh) 资源调度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6089320B (zh) 垃圾回收方法和相关装置
CN116048349B (zh) 一种图片显示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
CN116684725B (zh) 应用界面的布局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及芯片
CN115185425B (zh) 一种控制终端显示的电子书翻页的方法及装置
CN113805949B (zh) 图片显示方法和装置
CN116088955B (zh) 进程处理方法和终端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