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529543A - 判断环境中的混响程度的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判断环境中的混响程度的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529543A
CN115529543A CN202211263573.4A CN202211263573A CN115529543A CN 115529543 A CN115529543 A CN 115529543A CN 202211263573 A CN202211263573 A CN 202211263573A CN 115529543 A CN115529543 A CN 11552954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icrophone
reverberation
determining
audio signal
environ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263573.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何皓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orey Health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orey Health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orey Health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Corey Health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263573.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529543A/zh
Publication of CN11552954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52954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9/00Transducers of moving-coil, moving-strip, or moving-wire type
    • H04R9/06Loudspeak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9/00Transducers of moving-coil, moving-strip, or moving-wire type
    • H04R9/02Detai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2400/00Loudspeakers
    • H04R2400/11Aspects regarding the frame of loudspeaker transducer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ircuit For Audible Band Transducer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判断环境中的混响程度的方法,所述环境中设有助听器和远程麦克风模块,助听器包括第一喇叭和第一麦克风,远程麦克风模块包括第二喇叭和第二麦克风,所述方法包括:确定所述第一喇叭到所述第一麦克风的第一混响程度系数;确定所述第二喇叭到所述第二麦克风的第二混响程度系数;确定所述第二喇叭到所述第一麦克风的第三混响程度系数;针对所述第一混响程度系数、所述第二混响程度系数、所述第三混响程度系数,进行加权判断,以判断所述环境中的混响程度。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利用助听器的第一麦克风、第一喇叭以及远程麦克风模块的第二麦克风、第二喇叭的结合,判断环境中的混响程度,从而实现实时监控环境中的混响程度。

Description

判断环境中的混响程度的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语音处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判断环境中的混响程度的方法、系统、计算机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设备的发展,针对听力障碍人士,人们开发出了助听器,用于补充听力障碍人士的听力损失。助听器通常佩戴在用户的耳内或耳后,用于放大声音并将放大后的声音提供给佩戴者。助听器通常包含一个收集声音信号的麦克风、一个放大声音信号的处理器、和一个输出声音的喇叭(也称为扬声器,在助听器领域可称为接收器)。
声波在室内传播时,室内的声音会在各个表面,如地板、墙壁、天花板、窗户或桌子等不断反射,当这些反射声互相掺杂,就会出现人们熟悉的混响现象。混响是一系列反射声的集合。
助听器的效果与其所处的声学环境紧密相关,根据声学环境的混响参数调整音频播放模式往往能够带来更好的声音效果,提升用户体验。因此,为了有效的利用混响以获得与空间环境适配的声音效果,需要实时监控环境中的混响程度。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判断环境中的混响程度的方法、系统、计算机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于解决以下技术问题:实时监控环境中的混响程度。
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判断环境中的混响程度的方法,所述环境中设有助听器和远程麦克风模块,所述助听器包括第一喇叭和第一麦克风,所述远程麦克风模块包括第二喇叭和第二麦克风,所述判断环境中的混响程度的方法包括:
确定所述第一喇叭到所述第一麦克风的第一混响程度系数;
确定所述第二喇叭到所述第二麦克风的第二混响程度系数;
确定所述第二喇叭到所述第一麦克风的第三混响程度系数;
针对所述第一混响程度系数、所述第二混响程度系数、所述第三混响程度系数,进行加权判断,以判断所述环境中的混响程度。
可选的,所述确定所述第一喇叭到所述第一麦克风的第一混响程度系数,包括:
通过所述第一喇叭播放第一音频信号;
通过所述第一麦克风采集第二音频信号,所述第二音频信号为所述第一音频信号经过所述环境反射形成的音频信号;
根据所述第一音频信号和所述第二音频信号确定所述第一喇叭到所述第一麦克风的传递函数,以判别所述第一混响程度系数。
可选的,所述确定所述第二喇叭到所述第二麦克风的第二混响程度系数,包括:
通过所述第一麦克风监测所述环境中的噪声频率;
在所述噪声频率中检测到所述环境中的噪声音量低于阈值的时候,启动所述第二混响程度系数的确定。
可选的,所述确定所述第二喇叭到所述第二麦克风的第二混响程度系数,包括:
通过所述第一麦克风监测所述环境中的噪声频率特征;
在所述噪声频率特征中检测到所述环境中的信号的频率特征集中在第一频率特征的信号的时候,指导所述第二喇叭播放第二频率特征的信号,其中,所述第二频率特征与第一频率特征不同。
可选的,所述确定所述第二喇叭到所述第二麦克风的第二混响程度系数,包括:
通过所述第二喇叭播放第三音频信号,其中,所述第三音频信号为所述第二频率特征的信号;
通过所述第二麦克风采集第四音频信号,所述第四音频信号为所述第三音频信号经过所述环境反射形成的音频信号;
根据所述第三音频信号和所述第四音频信号确定所述第二喇叭到所述第二麦克风的传递函数,以判别所述第二混响程度系数。
可选的,所述确定所述第二喇叭到所述第一麦克风的第三混响程度系数,包括:
监测所述助听器与所述远程麦克风模块的距离;
根据所述助听器与所述远程麦克风模块的距离,指导所述第二喇叭播放信号的能量特征。
可选的,所述确定所述第二喇叭到所述第一麦克风的第三混响程度系数,包括:
通过所述第二喇叭播放第五音频信号,其中,所述第五音频信号的能量特征根据所述助听器与所述远程麦克风模块的距离来指导;
通过所述第二麦克风采集第六音频信号,所述第六音频信号为所述第五音频信号经过所述环境反射形成的音频信号;
根据所述第五音频信号和所述第六音频信号确定所述第二喇叭到所述第一麦克风的传递函数,以判别所述第三混响程度系数。
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方面又提供了一种判断环境中的混响程度的系统,所述环境中设有助听器和远程麦克风模块,所述助听器包括第一喇叭和第一麦克风,所述远程麦克风模块包括第二喇叭和第二麦克风,所述判断环境中的混响程度的系统包括: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确定所述第一喇叭到所述第一麦克风的第一混响程度系数;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确定所述第二喇叭到所述第二麦克风的第一混响程度系数;
第三确定模块,用于确定所述第二喇叭到所述第一麦克风的第三混响程度系数;
判断模块,用于针对所述第一混响程度系数、所述第二混响程度系数、所述第三混响程度系数,进行加权判断,以判断所述环境中的混响程度。
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方面又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所述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上述判断环境中的混响程度的方法的步骤。
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方面又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内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可被至少一个处理器所执行,以使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如上所述的判断环境中的混响程度的方法的步骤。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判断环境中的混响程度的方法、系统、计算机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以下优点:
利用助听器的第一麦克风、第一喇叭以及远程麦克风模块的第二麦克风、第二喇叭的结合,判断环境中的混响程度,从而实现实时监控环境中的混响程度。
附图说明
图1A和图1B示意性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判断环境中的混响程度的方法的环境示意图;
图2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一的判断环境中的混响程度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图2中步骤S200的流程图;
图4是图2中步骤S202的流程图;
图5是图2中步骤S202的流程图;
图6是图2中步骤S202的流程图;
图7是图2中步骤S204的流程图;
图8是图2中步骤S204的流程图;
图9是图4中流程图的一个实例示意图;
图10是图5中流程图的一个实例示意图;
图11是图7中流程图的一个实例示意图;
图12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二的判断环境中的混响程度的系统的框图;
图13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三的适于实现判断环境中的混响程度的方法的计算机设备的硬件架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申请所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步骤前的数字标号并不标识执行步骤的前后顺序,仅用于方便描述本申请及区别每一步骤,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下面为本申请涉及的术语解释:
RT60:是Reverberation Time 60dB的英语缩写,中文可称为“混响时间”,是指能量(音频信号)从峰值衰减了60dB的时间长度。
混响程度系数:在本申请中是指混响时间RT60。
ADC:是Analog-to-Digital Converter(模数转换器)的英文缩写,用于将模拟值从现实世界转换为数字值,如1和0。
图1A和图1B示意性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判断环境中的混响程度的方法的环境示意图。作为示例,所述环境中设有助听器部分10和远程麦克风模块20。助听器部分10和远程麦克风模块20可以是套件组合,此二者可以在相互配合下工作运行。
作为示例,助听器部分10可以包括助听器11和wireless音频12(无线音频12)。wireless音频12可以是蓝牙音频模块、Zigbee音频模块等模块,用于和远程麦克风模块20进行信号传输,比如:音频信号的传输,和/或发送控制信号给远程麦克风模块20以对其进行控制等。
作为示例,所述助听器11可以包括第一麦克风11a(也可以称为前馈麦克风)、第一喇叭11b(也可以称为第一扬声器)、处理器11c。第一麦克风11a用于采集环境中的音频信号。第一喇叭11b(第一扬声器)用于播放音频信号。处理器11c,电连接第一麦克风11a、第一喇叭11b及wireless音频12,用于处理第一麦克风11a和远程麦克风模块20提供的信号。处理器11c可以是DSP(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数字信号处理)芯片等。
作为示例,所述远程麦克风模块20包括第二麦克风20a(也可以称为远程麦克风)和第二喇叭20b(也可称为第二扬声器、远程扬声器)。第二麦克风20a用于采集环境中的音频信号,第二喇叭20b用于播放音频信号。
本申请实施例中判断环境中的混响程度的方法包括:确定所述第一喇叭11b到所述第一麦克风11a的第一混响程度系数RT60_1(比如:计算从所述第一喇叭11b到所述第一麦克风11a的传递函数,从而判别第一混响程度系数RT60_1);确定所述第二喇叭20b到所述第二麦克风20a的第二混响程度系数RT60_2(比如:计算从所述第二喇叭20b到所述第二麦克风20a的传递函数,从而判别第二混响程度系数RT60_2);确定所述第二喇叭20b到所述第一麦克风11a的第三混响程度系数RT60_3(比如:计算从所述第二喇叭20b到所述第一麦克风11a的传递函数,从而判别第三混响程度系数RT60_3);针对所述第一混响程度系数RT60_1、所述第二混响程度系数RT60_2、所述第三混响程度系数RT60_3,进行加权判断,以判断所述环境中的混响程度。
本申请实施例利用助听器11的第一麦克风11a、第一喇叭11b以及远程麦克风模块20的第二麦克风20a、第二喇叭20b的结合,判断环境中的混响程度,从而实现实时监控环境中的混响程度。
本申请实例的优点包括:
(1)可以实现实时的监听房间中的RT60(包括RT60_1、RT60_2、RT60_3)的变化;
(2)虽然在助听器11整机上,测到的RT60_1的值相对准确程度不高,但是远程麦克风模块20上的第二喇叭20b(远程扬声器)播放的音量会相对较大,从而能够较准确的测量得到RT60_2和RT60_3;
(3)可以用助听器11上的第一麦克风11a,监测周围环境的音量,只有当助听器11上的第一麦克风11a检测到周边环境中的音量相对较小的时候,此时认为此刻的RT60_2的计算的数值的准确度是较高的;
(4)在第二喇叭20b(远程扬声器),可以播放超声频段的信号,从而可以实现实时监控到环境中的RT60_2和RT60_3。
下文将提供多个实施例,下文提供的各个实施例可以用于实现上文描述的判断环境中的混响程度的方法。为便于理解,下面将助听器11作为执行主体进行示例性描述。
实施例一
图2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一的判断环境中的混响程度的方法的流程图。
如图2所示,所述判断环境中的混响程度的方法可以包括步骤S200~S206,其中:步骤S200,确定所述第一喇叭到所述第一麦克风的第一混响程度系数RT60_1;步骤S202,确定所述第二喇叭到所述第二麦克风的第二混响程度系数RT60_2;步骤S204,确定所述第二喇叭到所述第一麦克风的第三混响程度系数RT60_3;步骤S206,针对所述第一混响程度系数RT60_1、所述第二混响程度系数RT60_2、所述第三混响程度系数RT60_3,进行加权判断,以判断所述环境中的混响程度。
通过图2的步骤,利用助听器的第一麦克风、第一喇叭以及远程麦克风模块的第二麦克风、第二喇叭的结合,判断环境中的混响程度,从而实现实时监控环境中的混响程度。
作为示例,图2中步骤S206具体实现方式可以包括:加权判别的法则以麦克风1采集到的信号能量强度,相对麦克风2采集到的信号能量强度做为判别依据,举例来说,麦克风1采集到的信号能量强度定义为E1,麦克风2采集到的信号能量强度定义为E2,如果E1占据的能量较大,那么增大RT60_1的判别加权,如果E2占据的能量较大,那么增大RT60_2的判别加权,如果确认到第二路喇叭发声的时候,麦克风1采集到的信号能量E3仍然很大,那么增大RT60_3的加权值,同时可以依据E1,E2,E3的各自的能量比重,决定RT60_1和RT60_2以及RT60_3的加权值。举例来说,RT60_1的加权值可以定义为E1/(E1+E2+E3)……依据最终的加权结果,判别得到一个总的RT60值,该值较大的时候,可以判别出来房间的混响较为严重。
在示例性的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所述步骤S200可以通过步骤S300~S304实现:步骤S300,所述第一喇叭播放第一音频信号;步骤S302,所述第一麦克风采集第二音频信号,所述第二音频信号为所述第一音频信号经过所述环境反射形成的音频信号;步骤S304,根据所述第一音频信号和所述第二音频信号确定所述第一喇叭到所述第一麦克风的传递函数,以判别所述第一混响程度系数。
作为示例,步骤S304具体实现步骤可以包括:传递函数体现的是从喇叭传递到达麦克风的声学路径的系统响应,可以计算麦克风采集到的数据,根据自适应滤波方法,如NLMS方法,计算得到从喇叭传递到达麦克风的系统响应。根据传递函数可以同时推导得到时域的冲击响应函数,根据该冲击响应函数,判别冲击性信号的衰减因子,根据其衰减特性可以得到RT60_1的值。举例来说,如果房间的RT60_1值较大,那么说明系统响应的混响大,时域冲击响应的衰减也较长,该衰减因子也相应增大。……。
通过图3的步骤,可以利用第一麦克风和第一喇叭的结合,判断环境中的第一混响程度系数RT60_1,从而实现实时监控环境中的第一混响程度系数RT60_1。
在示例性的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所述步骤S202可以包括步骤S400~S402,其中:步骤S400,通过所述第一麦克风监测所述环境中的噪声频率;步骤S402,在所述噪声频率中检测到所述环境中的噪声音量低于阈值的时候,启动所述第二混响程度系数的确定(比如:启动所述第二混响程度系数RT60_2的计算)。
通过图4步骤,可以用助听器上的第一麦克风,监测周围环境的音量,只有当助听器上的第一麦克风检测到周边环境中的音量低于一定阈值时(比如:相对较小的时候),再启动所述第二混响程度系数RT60_2的计算,可以让所述第二混响程度系数RT60_2的计算数值准确度更高。
在示例性的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所述步骤S202还可以包括步骤S500~S502,其中:步骤S500,通过所述第一麦克风监测所述环境中的噪声频率特征;步骤S502,在所述噪声频率特征中检测到所述环境中的信号的频率特征集中在第一频率特征的信号的时候,指导所述第二喇叭播放第二频率特征的信号,其中,所述第二频率特征与第一频率特征不同。
举例而言,假如房间中原本信号是以低频信号为主,第一频率特征的信号是指低频信号,那么,第二频率特征的信号可以是指高频信号,或者超声频段的信号。通过第一麦克风监测环境中的信号的频率特征集中在低频成分,此时,可以指导第二喇叭(远程扬声器)播放出来一个高频特征的信号或者超声频段的信号,与房间中原本的信号频率不一样,从而能够有效抗击环境中的噪声的影响。
通过图5的步骤,让助听器的第一麦克风去监测环境中的噪声频率特征,让第二喇叭(远程扬声器)播放出来的信号频率与环境中的噪声频率特征不一样,可以有效抗击环境中的噪声的影响(可以减少干扰),能够提升计算得到的第二混响程度系数RT60_2的信号的信噪比,从而使RT60_2有更高的准确程度。
在示例性的实施例中,如图6示,所述步骤S202还可以包括步骤S600~S604,其中:步骤S600,所述第二喇叭播放第三音频信号,其中,所述第三音频信号为所述第二频率特征的信号;步骤S602,所述第二麦克风采集第四音频信号,所述第四音频信号为所述第三音频信号经过所述环境反射形成的音频信号;步骤S604,根据所述第三音频信号和所述第四音频信号确定所述第二喇叭到所述第二麦克风的传递函数,以判别所述第二混响程度系数RT60_2。
作为示例,步骤S604具体实现步骤可以包括:传递函数体现的是从喇叭传递到达麦克风的声学路径的系统响应,可以计算麦克风采集到的数据,根据自适应滤波方法,如NLMS方法,计算得到从喇叭传递到达麦克风的系统响应。根据传递函数可以同时推导得到时域的冲击响应函数,根据该冲击响应函数,判别冲击性信号的衰减因子,根据其衰减特性可以得到RT60_2的值。举例来说,如果房间的RT60_2值较大,那么说明系统响应的混响大,时域冲击响应的衰减也较长,该衰减因子也相应增大。
通过图6的步骤,可以利用第二麦克风和第二喇叭的结合,判断环境中的第二混响程度系数RT60_2,从而实现实时监控环境中的第二混响程度系数RT60_2。
在示例性的实施例中,如图7示,所述步骤S204可以包括步骤S700~S702,其中:步骤S700,监测所述助听器与所述远程麦克风模块的距离;步骤S702,根据所述助听器与所述远程麦克风模块的距离,指导所述第二喇叭播放信号的能量特征。
作为示例,步骤S700具体实现方式可以是:确定第一麦克风采集到的音频信号和远程麦克风模块提供的音频信号之间的信号相关性,根据所述信号相关性,确定所述助听器和所述远程麦克风模块之间的距离。
作为示例,步骤S702的具体实现方式可以是:当检测到远程麦克风模块和助听器的距离相对较近的时候,此时可以让第二喇叭(远程扬声器)播放出来一个相对音量较小的信号,用于计算RT60_3;当检测到远程麦克风模块和助听器的距离相对较远的时候,此时可以让第二喇叭(远程扬声器)播放出来一个相对音量更大的信号,用于计算RT60_3,从而能够有更高的准确程度。
通过图7的步骤,能够提升计算得到的第三混响程度系数RT60_3的信号的能量强度,从而使第三混响程度系数RT60_3有更高的准确程度。
在示例性的实施例中,如图8示,所述步骤S204还可以包括步骤S800~S804,其中:步骤S800,所述第二喇叭播放第五音频信号,其中,所述第五音频信号的能量特征根据所述助听器与所述远程麦克风模块的距离来指导;步骤S802,所述第二麦克风采集第六音频信号,所述第六音频信号为所述第五音频信号经过所述环境反射形成的音频信号;步骤S804,根据所述第五音频信号和所述第六音频信号确定所述第二喇叭到所述第一麦克风的传递函数,以判别所述第三混响程度系数。
作为示例,步骤S804具体实现步骤可以包括:传递函数体现的是从喇叭传递到达麦克风的声学路径的系统响应,可以计算麦克风采集到的数据,根据自适应滤波方法,如NLMS方法,计算得到从喇叭传递到达麦克风的系统响应。根据传递函数可以同时推导得到时域的冲击响应函数,根据该冲击响应函数,判别冲击性信号的衰减因子,根据其衰减特性可以得到RT60_3的值。举例来说,如果房间的RT60_3值较大,那么说明系统响应的混响大,时域冲击响应的衰减也较长,该衰减因子也相应增大。
通过图8的步骤,可以利用第一麦克风和第二喇叭的结合,判断环境中的第三混响程度系数RT60_3,从而实现实时监控环境中的第三混响程度系数RT60_3。
图9是图4中流程图的一个实例示意图。
作为示例,通过第一麦克风(助听器上的麦克风)采集环境中的噪声信号,经过ADC转换后,监测环境中的噪声频率。然后,经过指导判别决策:当噪声较低时候,提升决策权重。亦即:在所述噪声频率中检测到所述环境中的噪声音量低于阈值的时候,启动第二混响程度系数RT60_2的计算。
通过第二麦克风(远程麦克风)采集第二喇叭(远程扬声器)播放出来的音频信号,经过ADC转换后,计算从第二喇叭到第二麦克风的第二混响程度系数RT60_2。
图10是图5中流程图的一个实例示意图。
作为示例,通过第一麦克风(助听器上的麦克风)采集环境中的噪声信号,经过ADC转换后,监测环境中的噪声频率特征。然后,指导第二喇叭(远程扬声器)上播放出来的信号频率特征,与环境中的噪声频率特征不一样。通过第二麦克风(远程麦克风)采集第二喇叭(远程扬声器)播放出的音频信号,经过ADC转换后,计算从第二喇叭到第二麦克风的第二混响程度系数RT60_2。
举例而言,当检测到环境中的信号的频率集中在低频成分的时候,此时,指导第二喇叭(远程扬声器)播放出来一个高频特征的信号,从而能够有效抗击环境中的噪声的影响,提升计算得到的RT60_2的信号的信噪比。
图11是图7中流程图的一个实例示意图。
作为示例,第一麦克风(助听器上的麦克风)和第二麦克风(远程麦克风)分别采集音频信号并经过ADC转换后,监测助听器与远程麦克风模块的距离,比如:通过第一麦克风和第二麦克风分别采集的音频信号的信号相关性计算,可以得到助听器整机距离远程麦克风模块的距离。然后,指导第二喇叭(远程扬声器)上播放出来的信号的能量特征。
通过第一麦克风(助听器上的麦克风)采集第二喇叭(远程麦克风)播放出的音频信号,经过ADC转换后,计算从第二喇叭到第一麦克风的第三混响程度系数RT60_3。
举例来讲,当检测到远程麦克风模块和助听器的距离相对较近的时候,此时可以让第二喇叭(远程扬声器)播放出来一个相对音量较小的信号,用于计算RT60_3;当检测到远程麦克风模块和助听器的距离相对较远的时候,此时可以让第二喇叭(远程扬声器)播放出来一个相对音量更大的信号,用于计算RT60_3,这种方式能够提升计算得到的RT60_3的信号的能量强度,从而能够有更高的准确程度。
实施例二
如图12所示,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二的判断环境中的混响程度的系统1200的框图。所述判断环境中的混响程度的系统1300可以被分割成一个或多个程序模块,一个或者多个程序模块被存储于存储介质中,并由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所执行,以完成本申请实施例。本申请实施例所称的程序模块是指能够完成特定功能的一系列计算机程序指令段,以下描述将具体介绍本实施例中各程序模块的功能。具体的,判断环境中的混响程度的系统1200包括以下模块:
第一确定模块1210,用于确定所述第一喇叭到所述第一麦克风的第一混响程度系数;
第二确定模块1220,用于确定所述第二喇叭到所述第二麦克风的第一混响程度系数;
第三确定模块1230,用于确定所述第二喇叭到所述第一麦克风的第三混响程度系数;
判断模块1240,用于针对所述第一混响程度系数、所述第二混响程度系数、所述第三混响程度系数,进行加权判断,以判断所述环境中的混响程度。
作为可选的实施例,所述第一确定模块1210,还用于:
通过所述第一喇叭播放第一音频信号;
通过所述第一麦克风采集第二音频信号,所述第二音频信号为所述第一音频信号经过所述环境反射形成的音频信号;
根据所述第一音频信号和所述第二音频信号确定所述第一喇叭到所述第一麦克风的传递函数,以判别所述第一混响程度系数。
作为可选的实施例,所述第二确定模块1220,还用于:
通过所述第一麦克风监测所述环境中的噪声频率;
在所述噪声频率中检测到所述环境中的噪声音量低于阈值的时候,启动所述第二混响程度系数的确定。
作为可选的实施例,所述第二确定模块1220,还用于:
通过所述第一麦克风监测所述环境中的噪声频率特征;
在所述噪声频率特征中检测到所述环境中的信号的频率特征集中在第一频率特征的信号的时候,指导所述第二喇叭播放第二频率特征的信号,其中,所述第二频率特征与第一频率特征不同。
作为可选的实施例,所述第二确定模块1220,还用于:
通过所述第二喇叭播放第三音频信号,其中,所述第三音频信号为所述第二频率特征的信号;
通过所述第二麦克风采集第四音频信号,所述第四音频信号为所述第三音频信号经过所述环境反射形成的音频信号;
根据所述第三音频信号和所述第四音频信号确定所述第二喇叭到所述第二麦克风的传递函数,以判别所述第二混响程度系数。
作为可选的实施例,所述第三确定模块1230,还用于:
监测所述助听器与所述远程麦克风模块的距离;
根据所述助听器与所述远程麦克风模块的距离,指导所述第二喇叭播放信号的能量特征。
作为可选的实施例,所述第三确定模块1220,还用于:
通过所述第二喇叭播放第五音频信号,其中,所述第五音频信号的能量特征根据所述助听器与所述远程麦克风模块的距离来指导;
通过所述第二麦克风采集第六音频信号,所述第六音频信号为所述第五音频信号经过所述环境反射形成的音频信号;
根据所述第五音频信号和所述第六音频信号确定所述第二喇叭到所述第一麦克风的传递函数,以判别所述第三混响程度系数。
实施例三
如图13所示,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三的适于实现判断环境中的混响程度的方法的计算机设备10000的硬件架构示意图。所述计算机设备10000可以为助听器或具有助听器功能的听力设备。本实施例中,计算机设备10000是一种能够按照事先设定或者存储的指令,自动进行数值计算和/或信息处理的设备。例如,可以是助听器,具有助听器功能的助听器等。如图13所示,计算机设备10000至少包括但不限于:可通过系统总线相互通信链接存储器10010、处理器10020、网络接口10030。其中:
存储器10010至少包括一种类型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读存储介质包括闪存、硬盘、多媒体卡、卡型存储器(例如,SD或DX存储器等)、随机访问存储器(RAM)、静态随机访问存储器(SRAM)、只读存储器(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M)、磁性存储器、磁盘、光盘等。在一些实施例中,存储器10010可以是计算机设备10000的内部存储模块,例如该计算机设备10000的硬盘或内存。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存储器10010也可以是计算机设备10000的外部存储设备,例如该计算机设备10000上配备的插接式硬盘,智能存储卡(Smart Media Card,简称为SMC),安全数字(Secure Digital,简称为SD)卡,闪存卡(Flash Card)等。当然,存储器10010还可以既包括计算机设备10000的内部存储模块也包括其外部存储设备。本实施例中,存储器10010通常用于存储安装于计算机设备10000的操作系统和各类应用软件,例如判断环境中的混响程度的方法的程序代码等。此外,存储器10010还可以用于暂时地存储已经输出或者将要输出的各类数据。
处理器10020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是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简称为CPU)、控制器、微控制器、微处理器、或其他数据处理芯片。该处理器10020通常用于控制计算机设备10000的总体操作,例如执行与计算机设备10000进行数据交互或者通信相关的控制和处理等。本实施例中,处理器10020用于运行存储器10010中存储的程序代码或者处理数据。
网络接口10030可包括无线网络接口或有线网络接口,该网络接口10030通常用于在计算机设备10000与其他计算机设备之间建立通信链接。例如,网络接口10030用于通过网络将计算机设备10000与外部终端相连,在计算机设备10000与外部终端之间的建立数据传输通道和通信链接等。网络可以是企业内部网(Intranet)、互联网(Internet)、全球移动通讯系统(Global System of Mobile communication,简称为GSM)、宽带码分多址(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简称为WCDMA)、4G网络、5G网络、蓝牙(Bluetooth)、Wi-Fi等无线或有线网络。·
需要指出的是,图13仅示出了具有部件10010-10030的计算机设备,但是应理解的是,并不要求实施所有示出的部件,可以替代的实施更多或者更少的部件。
在本实施例中,存储于存储器10010中的判断环境中的混响程度的方法还可以被分割为一个或者多个程序模块,并由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本实施例为处理器10020)所执行,以完成本申请实施例。
实施例四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实施例中的判断环境中的混响程度的方法的步骤。
本实施例中,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闪存、硬盘、多媒体卡、卡型存储器(例如,SD或DX存储器等)、随机访问存储器(RAM)、静态随机访问存储器(SRAM)、只读存储器(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M)、磁性存储器、磁盘、光盘等。在一些实施例中,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设备的内部存储单元,例如该计算机设备的硬盘或内存。在另一些实施例中,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也可以是计算机设备的外部存储设备,例如该计算机设备上配备的插接式硬盘,智能存储卡(Smart Media Card,简称为SMC),安全数字(Secure Digital,简称为SD)卡,闪存卡(Flash Card)等。当然,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还可以既包括计算机设备的内部存储单元也包括其外部存储设备。本实施例中,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通常用于存储安装于计算机设备的操作系统和各类应用软件,例如实施例中判断环境中的混响程度的方法的程序代码等。此外,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还可以用于暂时地存储已经输出或者将要输出的各类数据。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上述的本申请实施例的各模块或各步骤可以用通用的计算装置来实现,它们可以集中在单个的计算装置上,或者分布在多个计算装置所组成的网络上,可选地,它们可以用计算装置可执行的程序代码来实现,从而,可以将它们存储在存储装置中由计算装置来执行,并且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以不同于此处的顺序执行所示出或描述的步骤,或者将它们分别制作成各个集成电路模块,或者将它们中的多个模块或步骤制作成单个集成电路模块来实现。这样,本申请实施例不限制于任何特定的硬件和软件结合。
以上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申请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申请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申请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判断环境中的混响程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境中设有助听器和远程麦克风模块,所述助听器包括第一喇叭和第一麦克风,所述远程麦克风模块包括第二喇叭和第二麦克风,所述判断环境中的混响程度的方法包括:
确定所述第一喇叭到所述第一麦克风的第一混响程度系数;
确定所述第二喇叭到所述第二麦克风的第二混响程度系数;
确定所述第二喇叭到所述第一麦克风的第三混响程度系数;
针对所述第一混响程度系数、所述第二混响程度系数、所述第三混响程度系数,进行加权判断,以判断所述环境中的混响程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判断环境中的混响程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所述第一喇叭到所述第一麦克风的第一混响程度系数,包括:
通过所述第一喇叭播放第一音频信号;
通过所述第一麦克风采集第二音频信号,所述第二音频信号为所述第一音频信号经过所述环境反射形成的音频信号;
根据所述第一音频信号和所述第二音频信号确定所述第一喇叭到所述第一麦克风的传递函数,以判别所述第一混响程度系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判断环境中的混响程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所述第二喇叭到所述第二麦克风的第二混响程度系数,包括:
通过所述第一麦克风监测所述环境中的噪声频率;
在所述噪声频率中检测到所述环境中的噪声音量低于阈值的时候,启动所述第二混响程度系数的确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判断环境中的混响程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所述第二喇叭到所述第二麦克风的第二混响程度系数,包括:
通过所述第一麦克风监测所述环境中的噪声频率特征;
在所述噪声频率特征中检测到所述环境中的信号的频率特征集中在第一频率特征的信号的时候,指导所述第二喇叭播放第二频率特征的信号,其中,所述第二频率特征与第一频率特征不同。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判断环境中的混响程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所述第二喇叭到所述第二麦克风的第二混响程度系数,包括:
通过所述第二喇叭播放第三音频信号,其中,所述第三音频信号为所述第二频率特征的信号;
通过所述第二麦克风采集第四音频信号,所述第四音频信号为所述第三音频信号经过所述环境反射形成的音频信号;
根据所述第三音频信号和所述第四音频信号确定所述第二喇叭到所述第二麦克风的传递函数,以判别所述第二混响程度系数。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判断环境中的混响程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所述第二喇叭到所述第一麦克风的第三混响程度系数,包括:
监测所述助听器与所述远程麦克风模块的距离;
根据所述助听器与所述远程麦克风模块的距离,指导所述第二喇叭播放信号的能量特征。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判断环境中的混响程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所述第二喇叭到所述第一麦克风的第三混响程度系数,包括:
通过所述第二喇叭播放第五音频信号,其中,所述第五音频信号的能量特征根据所述助听器与所述远程麦克风模块的距离来指导;
通过所述第二麦克风采集第六音频信号,所述第六音频信号为所述第五音频信号经过所述环境反射形成的音频信号;
根据所述第五音频信号和所述第六音频信号确定所述第二喇叭到所述第一麦克风的传递函数,以判别所述第三混响程度系数。
8.一种判断环境中的混响程度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境中设有助听器和远程麦克风模块,所述助听器包括第一喇叭和第一麦克风,所述远程麦克风模块包括第二喇叭和第二麦克风,所述判断环境中的混响程度的系统包括: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确定所述第一喇叭到所述第一麦克风的第一混响程度系数;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确定所述第二喇叭到所述第二麦克风的第一混响程度系数;
第三确定模块,用于确定所述第二喇叭到所述第一麦克风的第三混响程度系数;
判断模块,用于针对所述第一混响程度系数、所述第二混响程度系数、所述第三混响程度系数,进行加权判断,以判断所述环境中的混响程度。
9.一种计算机设备,所述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用于实现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判断环境中的混响程度的方法的步骤。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内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可被至少一个处理器所执行,以使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判断环境中的混响程度的方法的步骤。
CN202211263573.4A 2022-10-09 2022-10-09 判断环境中的混响程度的方法及系统 Pending CN11552954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263573.4A CN115529543A (zh) 2022-10-09 2022-10-09 判断环境中的混响程度的方法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263573.4A CN115529543A (zh) 2022-10-09 2022-10-09 判断环境中的混响程度的方法及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529543A true CN115529543A (zh) 2022-12-27

Family

ID=847007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263573.4A Pending CN115529543A (zh) 2022-10-09 2022-10-09 判断环境中的混响程度的方法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529543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247002B2 (ja) マイクロホンアレイを用いた話者距離検出装置及び方法並びに当該装置を用いた音声入出力装置
CN108235181B (zh) 在音频处理装置中降噪的方法
US8644517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automatic disabling and enabling of an acoustic beamformer
US10631105B2 (en) Hearing aid system and a method of operating a hearing aid system
CN110265020B (zh) 语音唤醒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存储介质
CN105280195A (zh) 语音信号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KR20080059147A (ko) 노이즈 환경에서 스피치 신호의 강건한 분리
CN110896509A (zh) 耳机佩戴状态确定方法、电子设备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1242684A (zh) 在听觉仪器系统中从直混比评定自己语音活动
CN111554317A (zh) 一种语音播报方法、设备、计算机存储介质及系统
JP2018098797A (ja) 有用信号源の方向を特定する方法
CN111060874A (zh) 一种声源定位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终端设备
CN108696813A (zh) 用于运行听力设备的方法和听力设备
CN113949955A (zh) 降噪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耳机及存储介质
CN113132881B (zh) 基于多麦克风自适应控制佩戴者声音放大程度的方法
CN107396237A (zh) 自定位的智能音箱
CN113225657B (zh) 基于双麦克风架构的多通道啸叫抑制方法
CN112151051B (zh) 音频数据的处理方法和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5529543A (zh) 判断环境中的混响程度的方法及系统
CN115410593A (zh) 音频信道的选择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259826B (zh) 在电子终端中实现助听的方法和装置
CN113132880B (zh) 基于双麦克风架构的冲击噪声抑制方法和系统
US20230352039A1 (en) Audio signal processing method, electronic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CN113035174A (zh) 语音识别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系统
US20200260196A1 (en) Method for operating a hearing system and hearing system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