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529527A - 一种挂耳式耳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挂耳式耳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529527A
CN115529527A CN202211495724.9A CN202211495724A CN115529527A CN 115529527 A CN115529527 A CN 115529527A CN 202211495724 A CN202211495724 A CN 202211495724A CN 115529527 A CN115529527 A CN 11552952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equency response
earphone
ear
earphone body
response compens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495724.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529527B (zh
Inventor
张春燕
李明方
邓利军
陈忠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guan Uiisii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guan Uiisii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guan Uiisii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guan Uiisii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495724.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529527B/zh
Publication of CN11552952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52952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52952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52952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1/00Details of transducers, loudspeakers or microphones
    • H04R1/10Earpieces; Attachments therefor ; Earphones; Monophonic headphones
    • H04R1/1058Manufacture or assembl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2201/00Details of transducers, loudspeakers or microphones covered by H04R1/00 but not provided for in any of its subgroups
    • H04R2201/10Details of earpieces, attachments therefor, earphones or monophonic headphones covered by H04R1/10 but not provided for in any of its subgroups
    • H04R2201/105Manufacture of mono- or stereophonic headphone component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Headphones And Earphon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挂耳式耳机,包括耳机本体,所述耳机本体连接有耳挂,所述耳挂与所述耳机本体之间设有转动机构,所述转动机构包括固设在耳挂端部的齿轮,所述耳机本体上设有用于容纳所述齿轮的安装位,所述安装位上还设有与所述齿轮啮合的卡接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在耳挂和耳机本体之间设置了转动机构,使耳挂和耳机本体之间的相对角度可调节,从而提高佩戴的舒适性。此外,本发明的挂耳式耳机还设置了频响补偿模块,频响补偿模块用于在耳机本体偏离预定位置时对音频信号进行增强补偿,以弥补声音由耳机本体传播到耳道的过程中的衰减,使用户在耳机本体偏离预定位置时也能获得较好的音质,以兼顾音质和佩戴舒适性的需求。

Description

一种挂耳式耳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耳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挂耳式耳机。
背景技术
耳机是人们生活中经常会使用到的一种收听设备,对于经常运动的用户来说,避免在运动的过程中掉落通常会采用耳挂式耳机,挂耳式耳机一般是由耳机本体和耳挂组成,而目前的挂耳式耳机的挂耳角度大多是不可调节的,而对于不同的用户之间的耳朵形状存在差异,对于不可调节角度的挂耳式耳机通常是利用形变而使耳挂与耳机本体之间的空间扩大,使耳朵置于二者之间,耳挂和耳机本体会对耳朵形成夹持的状态,使用时间长后会让用户感到不适和疼痛,对于一些需要长时间佩戴耳机的工作者来说带来巨大的不便,影响其工作效率,不仅影响用户使用耳机的时间,还大大减低了耳机的体验。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耳机本体和耳挂之间可旋转调节的挂耳式耳机,以提升佩戴的舒适性。
本发明的挂耳式耳机,包括耳机本体,所述耳机本体连接有耳挂,所述耳挂与所述耳机本体之间设有转动机构,所述转动机构包括固设在耳挂端部的齿轮,所述耳机本体上设有用于容纳所述齿轮的安装位,所述安装位上还设有与所述齿轮啮合的卡接部。
进一步的,还包括设置在所述耳机本体上的音频单元,所述音频单元包括信号接收模块、角度检测模块、频响补偿模块、功放模块和扬声器;所述信号接收模块用于接收音频信号,并将所述音频信号传输至所述频响补偿模块;所述角度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所述耳挂相对于所述耳机本体偏离预定位置的偏转角度,并将偏转角度信号发送至所述频响补偿模块;所述频响补偿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偏转角度信号来对所述音频信号进行增强调整,并将调整后的所述音频信号传输至所述功放模块,其中,所述偏转角度越大时,所述频响补偿模块对所述音频信号的增强调整量越大;所述功放模块用于将接收到的音频信号放大后传输至所述扬声器,所述扬声器用于播放所述音频信号。
进一步的,所述频响补偿模块包括控制单元和频响补偿电路,所述频响补偿电路分别与所述信号接收模块和所述功放模块电连接,所述控制单元与所述频响补偿电路电连接;所述控制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偏转角度信号,控制所述频响补偿电路对所述音频信号中的低频信号和高频信号分别进行增强调整,且对所述低频信号的增强调整量大于对所述高频信号的增强调整量。
进一步的,所述频响补偿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偏转角度信号来获取相应的预设补偿参数;其中,所述预设补偿参数包括在当前的偏转角度下,所述音频信号中的各预设频段信号对应的频响补偿值;所述频响补偿电路包括多个频响补偿子电路,该多个频响补偿子电路分别与所述控制单元、所述信号接收模块和所述功放模块连接,每个所述频响补偿子电路分别用于对所述音频信号中的各预设频段信号进行增强调整;所述控制单元用于根据各预设频段信号对应的补偿值,控制每个所述频响补偿子电路对所述音频信号中的各预设频段信号分别进行增强调整。
进一步的,所述频响补偿模块还用于在所述偏转角度大于设定阈值时,停止将增强调整后的所述音频信号传输至所述功放模块。
进一步的,所述角度检测模块包括可调电容和第一检测电路,所述可调电容设置在所述耳机本体内,且其调整端与所述齿轮连接;所述可调电容与所述第一检测电路电连接,所述第一检测电路用于检测所述可调电容的容值变化,并将该容值变化转换成所述偏转角度信号后,发送给所述频响补偿模块。
进一步的,所述角度检测模块包括磁体、霍尔元件和第二检测电路,所述磁体设置在所述齿轮上,所述霍尔元件设置在所述耳机本体内部,且靠近所述磁体;所述磁体可随所述齿轮旋转以相对所述霍尔元件产生距离变化和/或角度变化;所述霍尔元件与所述第二检测电路电连接,所述第二检测电路用于检测所述霍尔元件的电阻值变化,并转换成所述偏转角度信号后,发送给所述频响补偿模块。
进一步的,所述耳机本体上设有与所述扬声器连通的出音部,沿所述出音部周边设有闭环状的凸缘。
进一步的,所述凸缘向所述转动机构所在的一侧倾斜,且倾斜角度为10-15°。
进一步的,所述耳机本体上靠近所述出音部、且位于所述出音部的朝向所述转动机构的一侧设有凹陷。
进一步的,所述卡接部包括可复位的弹片。
进一步的,所述卡接部包括棘爪,所述棘爪与所述齿轮形成棘轮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卡接部包括锥形凸块,对应所述锥形凸块的位于齿轮上沿尺牙的方向设有条孔。
进一步的,所述耳机本体上设有用于固定另一侧挂耳式耳机的耳挂的固定槽,所述固定槽的形状与另一侧耳挂的形状对应。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槽内设有固定销,所述耳挂上设有与所述固定销相对应的固定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在耳挂和耳机本体之间设置了转动机构,使耳挂和耳机本体之间的相对角度可调节,从而提高佩戴的舒适性;
2、设置了频响补偿模块,频响补偿模块用于在耳机本体偏离预定位置时对音频信号进行增强补偿,以弥补声音由耳机本体传播到耳道的过程中的衰减,使用户在耳机本体偏离预定位置时也能获得较好的音质;
3、在耳机本体上设置用于固定另一侧的耳机的耳挂的固定槽,使两侧耳机之间能够互相支撑,以防止在收纳过程中导致耳机本体与耳挂之间发生转动,从而防止频繁转动而影响角度检测模块的精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挂耳式耳机的正面外部结构图;
图2为本发明的挂耳式耳机的背面外部结构图;
图3为本发明的挂耳式耳机的内部结构图;
图4为本发明的挂耳式耳机的内部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挂耳式耳机的音频单元的第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挂耳式耳机的音频单元的第二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挂耳式耳机的频响测试图;
图8为本发明的挂耳式耳机的角度检测模块的第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图;
图9为本发明的挂耳式耳机的角度检测模块的第二种实施方式的结构图;
图10为本发明的挂耳式耳机的侧面结构图;
图11为本发明的挂耳式耳机的转动机构的第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图;
图12为本发明的挂耳式耳机的转动机构的第二种实施方式的结构图;
图13为本发明的挂耳式耳机的转动机构的第三种实施方式的结构图;
图14为本发明的挂耳式耳机的固定槽的结构图;
图15为本发明的挂耳式耳机的两侧耳机相互固定时的结构图;
图16为本发明的挂耳式耳机的固定槽的和耳挂的剖面图。
图中:10、耳机本体;11、出音部;12、凸缘;13、控制按键;14、凹陷;15、固定槽;151、固定销;20、耳挂;21、固定孔;30、转动机构;31、齿轮;32、安装位;33、卡接部;33a、弹片;33b、棘爪;33c、锥形凸块;34、条孔;40、音频单元;41、信号接收模块;42、角度检测模块;42a、可调电容;42b、磁体;42c、霍尔元件;43、频响补偿模块;44、功放模块;45、扬声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应当明确,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实施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实施例保护的范围。
在本申请实施例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申请实施例。在本申请实施例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还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并包含一个或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目的任何或所有可能组合。
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申请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申请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也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和/或”,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 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 和B,单独存在B 这三种情况。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应当理解的是,本申请实施例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申请实施例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挂耳式耳机,如图1-图4所示,该挂耳式耳机包括耳机本体10,耳机本体10连接有耳挂20,耳挂20与耳机本体10之间设有转动机构30,转动机构30包括设在耳挂端部的齿轮31,耳机本体10上设有用于容纳齿轮31的安装位32,安装位32上还设有与齿轮31啮合的卡接部33;在对耳挂20进行调节的过程中,卡接部33与齿轮31的齿部卡接。
每当需要调节耳机本体10与耳挂20之间的角度时,都需要向耳机本体10或耳挂20施加一定的外力才能转动,并且由于卡接部33时刻与齿轮31保持啮合状态,因此在转动齿轮31时会产生“碰撞感”,让用户能够感知到转动的状态,提升耳机的质感和厚实感;另外,基于上述需要施加外力才能使耳机本体10相对于耳挂20转动的实施方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用户在佩戴耳机时,耳挂20与耳机本体10之间的相对位置发生变化而改变挂耳空间的大小,让耳机保持最为舒适的佩戴状态,久戴无痛感。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齿轮31上相邻齿牙之间相距8°,也就是说每转动一格,耳机本体10相对于耳挂20的转动角度为8°。
通常状态下,耳机本体10要与用户的耳朵充分贴合,以使耳机本体10发出的声音能够有效地传递至耳道内,减小声音传递过程中的衰减,以使用户获得更好的听音效果。但是,耳机本体10与用户的耳朵充分贴合的佩戴方式也存在一些缺点:一方面,耳机本体10会堵塞耳道入口,影响用户听到外界的声音,这不利于用户在户外行走或骑行时及时感知到周围的危险,也影响到用户在使用耳机的同时与他人交谈;另一方面,若长期佩戴耳机,耳机本体10长期对耳朵形成挤压,会影响佩戴的舒适性,导致耳朵疼痛。
若将耳机本体10相对于耳挂20旋转一定的角度,使耳机本体10与耳机分离,即可解决以上技术问题,但是又会带来新的技术问题:耳机本体10与耳朵分离后,耳机本体10将声音传输至耳道的距离变长,同时耳机本体10与耳道之间的密封性也变差,这都会导致用户听到的声音音量明显变小,影响听音体验。
因此,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还包括设置在耳机本体10上的音频单元,音频单元包括信号接收模块41、角度检测模块42、频响补偿模块43、功放模块44和扬声器45;信号接收模块41用于接收音频信号,并将音频信号传输至频响补偿模块43;角度检测模块用于检测耳挂20相对于耳机本体10偏离预定位置的偏转角度,并将偏转角度信号发送至频响补偿模块43;频响补偿模块43用于根据偏转角度信号来对音频信号进行增强调整,并将调整后的音频信号传输至功放模块44,其中,偏转角度越大时,频响补偿模块43对音频信号的增强调整量越大;功放模块用于将接收到的音频信号放大后传输至扬声器45,扬声器45用于将音频信号转化为声音,并传递至用户的耳道内,使用户听到声音。优选的,信号接收模块41为蓝牙模块。
在本实施例中,将耳机本体10与耳朵贴合佩戴时的位置设定为预定位置,此时耳机本体10相对于耳挂20偏离预定位置的偏转角度为0°,用户听到的声音质量是最好的,因此对音频信号的调整以预定位置的声音质量为基准。以耳挂20作为支撑,耳机本体10相对于耳挂20偏离一定的角度后,耳机本体10与耳朵分离,且耳机本体10相对于耳挂20偏离的角度越大,耳机本体10与耳道的距离越大,耳机本体10发出的声音在传递到用户的耳道的过程中的衰减越大。因此,可根据耳机本体10相对于耳挂20偏离预定位置的偏转角度来对音频信号进行增强调整,耳机本体10相对于耳挂20偏离预定位置的偏转角度越大,频响补偿模块43对音频信号的增强调整量越大,以使用户在耳机本体10相对于耳挂20偏离一定的角度时听到的声音与在预定位置时听到的声音接近。
耳机本体10相对于耳挂20偏离一定的角度后,不同频率的声音的衰减程度不一样,其中低频的衰减更为严重;因此,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频响补偿模块43包括控制单元和频响补偿电路;频响补偿电路分别与信号接收模块41和功放模块44电连接,控制单元与频响补偿电路电连接;控制单元用于根据偏转角度信号,控制频响补偿电路对音频信号中的低频信号和高频信号分别进行增强调整,且对低频信号的增强调整量大于对高频信号的增强调整量。
具体的,如图5所示,频响补偿电路包括第一滤波电路、第二滤波电路、第一电位器和第二电位器,第一滤波电路分别与信号接收模块和第一电位器连接,第二滤波电路分别与信号接收模块和第二电位器连接,第一电位器和第二电位器分别与功放模块连接。第一滤波电路用于将信号接收模块输出的音频信号中的低频信号分离出来,并输送至第一电位器;第一电位器用于调整低频信号的增强量,并将调整后的低频信号输送至功放模块。第二滤波电路用于将信号接收模块输出的音频信号中的高频信号分离出来,并输送至第二电位器;第二电位器用于调整高频频信号的增强量,并将调整后的高频信号输送至功放模块。控制单元用于控制第一电位器和第二电位器分别对低频信号和高频信号的增强调整量。
为了更精确的对音频信号进行调整,以提高调整后的声音质量,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频响补偿模块43用于根据偏转角度信号来获取相应的预设补偿参数,并根据预设补偿参数来对音频信号进行调整。具体的,预设补偿参数包括在当前偏转角度下,音频信号中的各频段信号对应的频响补偿值;频响补偿电路包括多个频响补偿子电路,该多个频响补偿子电路分别与控制单元、信号接收模块41和功放模块44连接,每个频响补偿子电路分别用于对音频信号中相应的各频段信号进行增强调整;控制单元用于根据各频段信号对应的频响补偿值,控制每个频响补偿子电路对音频信号的各频段信号分别进行增强调整。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将音频信号划分为10个频段,各频段的中心频率分别31Hz、62Hz、125Hz、250Hz、500Hz、1kHz、2kHz、4kHz、8kHz和16kHz;由此,如图6所示,频响补偿子电路包括10个,各频响补偿子电路分别用于对中心频率为31Hz、62Hz、125Hz、250Hz、500Hz、1kHz、2kHz、4kHz、8kHz和16kHz的各频段信号进行增强调整。具体的,每个频响补偿子电路中均包括串联的滤波电路和电位器;滤波电路用于将音频信号中的相应频段的信号分离,并输送至电位器,电位器用于对分离出来的该频段的信号进行增强调整,并将调整后的该频段的信号输送至功放模块。
在耳机使用前,需对耳机的各偏转角度下的频响进行测试以获得预设补偿参数,并将预设补偿参数写入耳机的频响补偿模块43;在耳机的使用过程中,频响补偿模块43能够根据偏转角度信号来获取相应的频响补偿值,并根据相应的频响补偿值来对音频信号进行调整。
具体的,获取预设补偿参数包括以下步骤:
S10:参考频响数据测试:
S11:在耳机处于预定位置,即偏转角度为0°时,向耳机输入标准测试信号;其中,标准测试信号包括人耳听力频率范围内的多个频率不同的测试音频信号,各测试音频信号按照设定的先后顺序输入;
S12:在执行步骤S11的同时,分别测量耳机在接收到各测试音频信号时发出的声音的响度,得到参考频响数据。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标准测试信号包括了31Hz、62Hz、125Hz、250Hz、500Hz、1kHz、2kHz、4kHz、8kHz和16kHz的单一频率的测试音频信号,以频率由低到高的顺序将每个测试音频信号依次输送至耳机,并分别测量耳机在接收到以上各测试音频信号时发出的声音的响度,由此,根据测量得到的响度以及对应的测试音频信号的频率即可绘制出图7中的标准频响曲线L(0)。优选的,各测试音频信号均为正弦波信号。为了提高对耳机发出的声音的检测精度,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采用人头麦克风来获取耳机发出的声音;人头麦克风采用仿生学设计,以还原人耳的耳廓、耳道等结构,以使获取到的耳机发出的声音尽可能接近人耳实际听到的声音。
S20:实际频响数据测试:
S21:使耳机本体10相对于耳挂20偏转一定的角度,向耳机输入与步骤S11中相同的标准测试信号;
S22:在执行步骤S21的同时,分别测量耳机在接收到多个频率不同的测试音频信号时发出的声音的响度,得到该偏转角度下的实际频响数据。
在以上步骤S20中,除了耳机本体10相对于耳挂20的偏转角度于步骤S10中不同以外,其他测试条件均相同。由于耳机本体10和耳挂20之间能够形成多个偏转角度,因此,需重复步骤S20多次,以分别获取在各个不同偏转角度下的实际频响数据。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标准测试信号同样包括了31Hz、62Hz、125Hz、250Hz、500Hz、1kHz、2kHz、4kHz、8kHz和16kHz的单一频率的测试音频信号,在耳机本体10和耳挂20之间的偏转角度调整至8°时,以频率由低到高的顺序将上述每个测试音频信号依次输入至耳机,并分别测量耳机在接收到以上各测试音频信号时发出的声音的响度,由此,根据测量得到的响度以及对应的测试音频信号的频率即可绘制出图7中的偏转角度为8°时的实际频响曲线(L8)。其他各偏转角度的实际频响曲线也可通过同样的方法来获取。
S30:预设补偿参数计算:
S31:将各偏转角度下的实际频响数据分别与标准频响数据进行对比,并计算出各个实际频响数据与标准频响数据在各偏转角度下的响度差值;
S32:根据各响度差值计算得到各频率、各偏转角度下的频响补偿值,并将各频响补偿值写入频响补偿模块43,以形成预设补偿参数。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分别计算上述的参考频响数据与在偏转角度为8°时的实际频响数据在31Hz、62Hz、125Hz、250Hz、500Hz、1kHz、2kHz、4kHz、8kHz和16kHz时的响度差值,由此可绘制得到图7中的偏转角度为8°时响度差值曲线L(8x);将相应的校准系数代入各频率下的响度差值,即可计算得到偏转角度为8°时各频段的频响补偿值,并写入频响补偿模块43中。由于各频段声音的特性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各频段下的校准系数也会有所不同,各频段下的校准系数也可根据实验测定。
由此,每组频响补偿参数至少包括三个部分:频响补偿值以及该频响补偿值对应的偏转角度和频段。频响补偿模块43在对音频信号进行补偿时,根据当前偏转角度获取该偏转角度下的各频响补偿值以及对应的频段,并根据相应的频响补偿值分别对各频段的音频信号进行增强调整,使输出的声音与耳机处于预定位置时的声音保持一致,以使耳机在与耳朵分离时也能有较好的听音效果,同时也能够听清外界的声音,也能保持佩戴的舒适性。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频响补偿模块还用于在偏转角度大于设定的阈值时,停止将增强调整后的音频信号传输至功放模块44,以停止播放声音;用户在将耳机本体10旋转至相对于耳挂20偏转较大的角度时,即可使耳机停止播放声音,进一步便于用户与他人交谈。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角度检测模块42包括可调电容42a和第一检测电路(图未示),可调电容42a设置在耳机本体10内,且其调整端与齿轮31连接,可调电容42a内部设有固定极片和活动极片,可调电容42a的调整端与活动极片连接,并可带动活动极片相对于固定极片进行平移或旋转,以改变活动极片和固定极片的重叠面积,从而改变可调电容42a的容值;可调电容与第一检测电路电连接,第一检测电路用于检测可调电容42a的容值变化,并将该容值变化转换成所述偏转角度信号后,发送给所述频响补偿模块43。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用可变电阻替代可调电容42a。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如图9所示,角度检测模块42包括磁体42b、霍尔元件42c和第二检测电路(图未示),磁体42b设置在齿轮31上,霍尔元件42c设置在所述耳机本体10内部,且靠近磁体42b;磁体42b可随齿轮31旋转以相对所述霍尔元件42c产生距离变化和/或角度变化;霍尔元件42c与第二检测电路电连接,第二检测电路用于检测经过霍尔元件42c的电流值变化,并转换成偏转角度信号后,发送给频响补偿模块43。
本发明中的耳机本体10采用的是开放式传音,可以避免长时间佩戴耳机产生的不适;为了在耳机本体10与耳朵贴合时能获得更好的音质,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如图10所示,耳机本体10上设有与扬声器45连通的出音部11,沿出音部11周边设有闭环状的凸缘12;凸缘12能够将出音部11向耳道内的方向延伸,以提高出音部与耳道之间的距离以及密封性,从而减小声音在传播过程中形成的损失,以提高音质。另外,为了美观,凸缘12与耳机本体1之间为曲面过渡。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耳机本体10背向凸缘12的一侧设有控制按键13,以便于用户操作;可选的,该控制按键13可以是实体按键,也可以是电容式触控按键。
为了使出音部11发出的声音与耳道的方向一致,使声音直接传播向耳道内的鼓膜方向,以减小声音在耳道中反射而造成的损失,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如图10所示,凸缘12向转动机构30所在的一侧倾斜,且倾斜角度为10-15°。
耳屏为耳朵上靠近耳道入口的一处凸起结构,由于其凸起的结构,耳机本体10很容易与耳屏发生接触,对耳屏形成挤压,从而影响佩戴的舒适性;因此,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如图9所示,耳机本体10上靠近出音部11且位于出音部11的朝向转动机构30的一侧设有凹陷14,该凹陷的位置与耳屏相对应,以使耳屏陷入该凹陷中,减小耳机本体对耳屏的压力,提高佩戴的舒适性。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如图11所示,卡接部33包括可复位的弹片33a,该弹片33a的一端固定在安装位32的侧壁,当向耳机本体10或耳挂20施加外力使齿轮31转动,齿轮31上与弹片33a接触的齿牙推动弹片33a的自由端,使弹片33a发生形变,随着齿轮31的转动,该齿牙与弹片33a分离,弹片33a复位重新卡入两齿牙之间的间隙,弹片33a在复位时会与后一个齿牙发生碰撞而发出清脆的声音,从而提升质感;要说明的是,弹片33a一端与安装位32固定连接仅是其中一种实施方式,还可以是铰接,铰接处设有扭簧等,只要能够实现弹片33a复位的效果即可。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如图12所示,卡接部33包括棘爪33b,棘爪33b一端与安装位32铰接,位于铰接处设有扭簧使棘爪33b复位,棘爪33b与齿轮31形成棘轮结构。该实施例中实现的是齿轮31的单向转动,在调整好耳机本体10与耳挂20之间的角度之后,即确定了挂耳空间,可以极大程度上固定耳挂20与耳机本体10的相对位置,保持耳机舒适的佩戴状态;即使耳挂20与耳机本体10的相对位置发生变化,也可以确保挂耳空间不会缩小,避免耳挂20与耳机本体10对耳朵过度夹紧而产生疼痛和不适。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如图13所示,卡接部33包括锥形凸块33c,对应锥形凸块33c的位于齿轮31上沿尺牙的方向设有条孔34。在本实施例中,齿轮31采用相对较软的塑料材质制成,再与条孔34相配合,当转动齿轮31时,齿牙受到锥形凸块33c的阻碍而使齿轮31靠近锥形凸块33c的一侧整体向条孔34方向发生形变,当锥形凸块33c重新卡入两齿牙之间的间隙时,齿轮31的形状复位。
为了限制耳机本体10和耳挂20之间的旋转角度,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耳机本体10与耳挂20之间设有用于限制耳挂20转动角度的限位结构,限位结构的其中一种实施方式是,包括限位块,限位块设在齿轮31远离耳挂20的一侧,并且限位块的两端向齿轮31外侧延伸,齿轮31转动时,同步会带动限位块动作,当转动到一定角度时,限位块的端部会与安装位32的外侧的壳体相抵,从而限制进一步的转动。
若用户出门忘记带耳机盒,通常会直接把耳机收纳在背包、口袋等位置,在外力的挤压作用下,会使耳机本体10与耳挂20之间发生相对转动,从而带动角度检测模块42频繁的发生转动,很容易影响角度检测模块42的精度,从而影响频响补偿模块43对音频信号的补偿效果;因此,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如图14和图15所示,耳机本体10上设有用于固定另一侧的耳机的耳挂20的固定槽15,该固定槽15的形状与另一侧耳挂20的形状相对应;收纳时,将左侧耳机的耳挂20嵌入右侧耳机的固定槽15中,将右侧耳机的耳挂20嵌入左侧耳机的固定槽15中,以使左右两侧耳机的耳机本体10和耳挂20之间相互支撑,以防止耳机本体10和耳挂20之间发生相对转动。
为了进一步提高耳挂20与固定槽15之间的稳固程度,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如图16所示,固定槽15内设有固定销151,耳挂20上设有与该固定销151对应的固定孔21;耳挂20嵌入固定槽15中时,固定销151嵌入固定孔21中,以防止耳挂20从固定槽15脱落。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将固定销151设置在耳挂20上,将固定孔21设置在固定槽15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在耳挂和耳机本体之间设置了转动机构,使耳挂和耳机本体之间的相对角度可调节,从而提高佩戴的舒适性;
2、设置了频响补偿模块,频响补偿模块用于在耳机本体偏离预定位置时对音频信号进行增强补偿,以弥补声音由耳机本体传播到耳道的过程中的衰减,使用户在耳机本体偏离预定位置时也能获得较好的声音质量;
3、在耳机本体上设置用于固定另一侧的耳机的耳挂的固定槽,使两侧耳机之间能够互相支撑,以防止在收纳过程中导致耳机本体与耳挂之间发生转动,从而防止频繁转动而影响角度检测模块的精度。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实施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申请实施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实施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实施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5)

1.一种挂耳式耳机,包括耳机本体(10),所述耳机本体(10)连接有耳挂(20),其特征在于:
所述耳挂(20)与所述耳机本体(10)之间设有转动机构(30),所述转动机构(30)包括固设在耳挂(20)端部的齿轮(31),所述耳机本体(10)上设有用于容纳所述齿轮(31)的安装位(32),所述安装位(32)上还设有与所述齿轮(31)啮合的卡接部(3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挂耳式耳机,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设置在所述耳机本体(10)上的音频单元(40),所述音频单元(40)包括信号接收模块(41)、角度检测模块(42)、频响补偿模块(43)、功放模块(44)和扬声器(45);所述信号接收模块(41)用于接收音频信号,并将所述音频信号传输至所述频响补偿模块(43);所述角度检测模块(42)用于检测所述耳挂(20)相对于所述耳机本体(10)偏离预定位置的偏转角度,并将偏转角度信号发送至所述频响补偿模块(43);所述频响补偿模块(43)用于根据所述偏转角度信号来对所述音频信号进行增强调整,并将调整后的所述音频信号传输至所述功放模块(44),其中,所述偏转角度越大时,所述频响补偿模块(43)对所述音频信号的增强调整量越大;所述功放模块(44)用于将接收到的音频信号放大后传输至所述扬声器(45),所述扬声器(45)用于播放所述音频信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挂耳式耳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频响补偿模块(43)包括控制单元和频响补偿电路;所述频响补偿电路分别与所述信号接收模块(41)和所述功放模块(44)连接;
所述控制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偏转角度信号,控制所述频响补偿电路对所述音频信号中的低频信号和高频信号分别进行增强调整,且对所述低频信号的增强调整量大于对所述高频信号的增强调整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挂耳式耳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频响补偿模块(43)用于根据所述偏转角度信号来获取相应的预设补偿参数;其中,所述预设补偿参数包括在当前的偏转角度下,所述音频信号中的各预设频段信号对应的频响补偿值;
所述频响补偿电路包括多个频响补偿子电路,该多个频响补偿子电路分别与所述控制单元、所述信号接收模块(41)和所述功放模块(44)连接,每个所述频响补偿子电路分别用于对所述音频信号中的各预设频段信号进行增强调整;所述控制单元用于根据各预设频段信号对应的频响补偿值,控制每个所述频响补偿子电路对所述音频信号的预设频段信号分别进行增强调整。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挂耳式耳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频响补偿模块(43)还用于在所述偏转角度大于设定阈值时,停止将增强调整后的所述音频信号传输至所述功放模块(44)。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挂耳式耳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角度检测模块(42)包括可调电容和第一检测电路,所述可调电容设置在所述耳机本体(10)内,且其调整端与所述齿轮(31)连接;
所述可调电容与所述第一检测电路电连接,所述第一检测电路用于检测所述可调电容的容值变化,并将该容值变化转换成所述偏转角度信号后,发送给所述频响补偿模块(43)。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挂耳式耳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角度检测模块(42)包括磁体、霍尔元件和第二检测电路,所述磁体设置在所述齿轮(31)上,所述霍尔元件设置在所述耳机本体(10)内部,且靠近所述磁体;所述磁体可随所述齿轮(31)旋转以相对所述霍尔元件产生距离变化和/或角度变化;
所述霍尔元件与所述第二检测电路电连接,所述第二检测电路用于检测所述霍尔元件的电阻值变化,并转换成所述偏转角度信号后,发送给所述频响补偿模块(43)。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挂耳式耳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耳机本体(10)上设有与所述扬声器(45)连通的出音部(11),沿所述出音部(11)周边设有闭环状的凸缘(12)。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挂耳式耳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凸缘(12)向所述转动机构(30)所在的一侧倾斜,且倾斜角度为10-15°。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挂耳式耳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耳机本体(10)上靠近所述出音部(11)、且位于所述出音部(11)的朝向所述转动机构(30)的一侧设有凹陷(14)。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挂耳式耳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卡接部(33)包括可复位的弹片(33a)。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挂耳式耳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卡接部(33)包括棘爪(33b),所述棘爪(33b)与所述齿轮(31)形成棘轮结构。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挂耳式耳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卡接部(33)包括锥形凸块(33c),对应所述锥形凸块(33c)的位于齿轮(31)上沿尺牙的方向设有条孔(34)。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挂耳式耳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耳机本体(10)上设有用于固定另一侧挂耳式耳机的耳挂(20)的固定槽(15),所述固定槽(15)的形状与另一侧耳挂(20)的形状对应。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挂耳式耳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定槽(15)内设有固定销(151),所述耳挂(20)上设有与所述固定销(151)相对应的固定孔(21)。
CN202211495724.9A 2022-11-28 2022-11-28 一种挂耳式耳机 Active CN11552952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495724.9A CN115529527B (zh) 2022-11-28 2022-11-28 一种挂耳式耳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495724.9A CN115529527B (zh) 2022-11-28 2022-11-28 一种挂耳式耳机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529527A true CN115529527A (zh) 2022-12-27
CN115529527B CN115529527B (zh) 2023-04-07

Family

ID=847046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495724.9A Active CN115529527B (zh) 2022-11-28 2022-11-28 一种挂耳式耳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529527B (zh)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90196428A1 (en) * 2008-01-31 2009-08-06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of compensating for audio frequency characteristics and audio/video apparatus using the method
CN102342131A (zh) * 2009-03-03 2012-02-01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带摄像机的扬声器、信号处理装置以及av系统
US20120257773A1 (en) * 2008-01-03 2012-10-11 Lite-On Technology Corp. Ear-loop earphone
US20130208909A1 (en) * 2010-09-14 2013-08-15 Phonak Ag Dynamic hearing protection method and device
CN203968330U (zh) * 2013-09-30 2014-11-26 Jvc建伍株式会社 耳挂式耳机
CN105210385A (zh) * 2013-05-29 2015-12-30 京瓷株式会社 声学设备以及使用该声学设备的方法
CN206274675U (zh) * 2016-12-26 2017-06-23 深圳市深联创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便携式多功能耳挂式耳机
CN110944261A (zh) * 2019-11-21 2020-03-31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耳机音效控制方法及头戴式耳机
WO2021140182A1 (en) * 2020-01-10 2021-07-15 Woelfl Genaro Transducer arrangements for head- and earphones
US11368780B1 (en) * 2021-12-06 2022-06-21 Shenzhen Xinwanhong Technology Co., Ltd. Bone conduction earphone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20257773A1 (en) * 2008-01-03 2012-10-11 Lite-On Technology Corp. Ear-loop earphone
US20090196428A1 (en) * 2008-01-31 2009-08-06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of compensating for audio frequency characteristics and audio/video apparatus using the method
CN102342131A (zh) * 2009-03-03 2012-02-01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带摄像机的扬声器、信号处理装置以及av系统
US20130208909A1 (en) * 2010-09-14 2013-08-15 Phonak Ag Dynamic hearing protection method and device
CN105210385A (zh) * 2013-05-29 2015-12-30 京瓷株式会社 声学设备以及使用该声学设备的方法
CN203968330U (zh) * 2013-09-30 2014-11-26 Jvc建伍株式会社 耳挂式耳机
CN206274675U (zh) * 2016-12-26 2017-06-23 深圳市深联创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便携式多功能耳挂式耳机
CN110944261A (zh) * 2019-11-21 2020-03-31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耳机音效控制方法及头戴式耳机
WO2021140182A1 (en) * 2020-01-10 2021-07-15 Woelfl Genaro Transducer arrangements for head- and earphones
US11368780B1 (en) * 2021-12-06 2022-06-21 Shenzhen Xinwanhong Technology Co., Ltd. Bone conduction earphon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529527B (zh) 2023-04-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553897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irectional acoustic fitting of hearing aids
US9101299B2 (en) Hearing aids configured for directional acoustic fitting
EP3516883B1 (en) In-ear active noise reduction earphone
EP3056018B1 (en) Earphone device with optical sensor
US8111853B2 (en) Dual mode earphone with acoustic equalization
CN110121129A (zh) 耳机的麦克风阵列降噪方法、装置、耳机及tws耳机
TWI629906B (zh) 耳機系統
US20130223661A1 (en) Customized hearing assistance device system
EP3310075B1 (en) Audio system with concealed space detection or calibration
US20210393170A1 (en) Systems, devices, and methods for determining hearing ability and treating hearing loss
JP2008011488A (ja) スピーカーとハウジングとの間に前室の調節可能な容積を有するインイヤ型イヤホンおよびイヤプラグ型イヤホン
US10582291B2 (en) Wireless hearing device
CN216357249U (zh) 一种tws骨声传导耳机
CN215818549U (zh) 可旋转开放式tws耳机
CN111713120B (zh) 具有降低环境噪声系统的耳机
CN115529527B (zh) 一种挂耳式耳机
CN110944261B (zh) 一种耳机音效控制方法及头戴式耳机
KR102163194B1 (ko) 청취력 향상을 위한 보조장치가 구비된 골전도 이어폰
WO2024039940A3 (en) Custom electronic switchable hearing protection system
US20230091575A1 (en) Audio device with wingtip anchor
CN217388967U (zh) 一种具有可调整耳塞的骨传导耳机
EP2107826A1 (en) A directional hearing aid system
CN210274457U (zh) 一种可调节音量的耳机
US20230049385A1 (en) Adaptive eartip for true wireless stereo headsets
CN112449261B (zh) 调整音调的方法及可调整音调的耳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