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523517A - 一种具有环形槽的高强度快速感温面板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具有环形槽的高强度快速感温面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523517A
CN115523517A CN202211290589.4A CN202211290589A CN115523517A CN 115523517 A CN115523517 A CN 115523517A CN 202211290589 A CN202211290589 A CN 202211290589A CN 115523517 A CN115523517 A CN 11552351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ear
temperature
cap
resistant
top surfa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290589.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shan Dajiang Fluid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oshan Dajiang Flui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shan Dajiang Fluid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Foshan Dajiang Flui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290589.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523517A/zh
Publication of CN11552351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52351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CDOMESTIC STOVES OR RANGES ; DETAILS OF DOMESTIC STOVES OR RANGE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F24C7/00Stoves or ranges heated by electric energy
    • F24C7/08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 F24C7/082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on ranges, e.g. control panels, illumination
    • F24C7/083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on ranges, e.g. control panels, illumination on tops, hot plat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CDOMESTIC STOVES OR RANGES ; DETAILS OF DOMESTIC STOVES OR RANGE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F24C15/00Details
    • F24C15/10Tops, e.g. hot plates; Rings
    • F24C15/102Tops, e.g. hot plates; Rings electrically heated
    • F24C15/105Constructive details concerning the regulation of the temperatur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ok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环形槽的高强度快速感温面板,包括面板本体、耐磨导温帽和温度传感器;面板本体的顶面开设有若干个环形槽,在环形槽所围成的区域内形成支撑台,环形槽的外壁倾斜设置,以使环形槽的外壁围成上大下小的结构,支撑台设有上下贯穿的容纳孔;耐磨导温帽的底部具有开口,耐磨导温帽的侧壁插入于环形槽内,耐磨导温帽与环形槽之间填充有耐温胶;耐磨导温帽的外壁与环形槽的外壁紧贴,耐磨导温帽的内部顶壁与支撑台的顶面之间留有间隙,耐磨导温帽的顶面不低于面板本体的顶面;温度传感器分别固定于容纳孔内,且温度传感器的顶部与耐磨导温帽相抵,本发明具有感温灵敏,抗冲击能力强和防水效果好的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具有环形槽的高强度快速感温面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磁烹饪器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环形槽的高强度快速感温面板。
背景技术
电磁发热技术应用到烹饪行业以来,控温一直是个大难题,主流的电磁炉结构有以下两种:
第一种结构:从上向下依次是锅具、微晶面板(4mm左右),传感器组件(包含外壳、绝缘层、传感器,传感器的位置在线圈盘的中心处)。由于微晶面板为平板状的结构,传感器组件紧贴在微晶面板的底面,这种结构的特点是温度传感器离锅具之间距离过远,锅具的温度需要先传导到4mm厚的微晶面板,使微晶面板发热,然后再由微晶面板将热量传导至传感器,因此存在导热太慢的问题。正常的家庭烹饪,一般需要的加热温度不超过280摄氏度,但是因为无法快速的感温,导致薄一点的锅具可能已经烧红,但传感器还感知不到温度。这种现象带来的结果如下:1、安全隐患,严重滞后的控温,有可能在油量较少时让油达到燃点,引发火灾;2、过高的油温产生大量的芳香烃,严重致癌。3、中式菜肴烹饪,口感比较差。
第二种结构:在微晶玻璃相对于线圈盘的中心位置处开孔,让温度传感器组件直接接触到锅具,传感器组件包含外壳、绝缘层、传感器。传感器的外壳一般为金属制成,当在传感器的顶部放置锅具时,金属的外壳处于交变磁场中会导致其自身发热(在电磁炉的锅具下方,所有的金属都会发热,距锅越近,发热越快),因此导致传感器感温不准;另外,根据安规的要求,传感器的外壳下方需要有绝缘层,一般采用耐温350℃左右的工程塑料,导热性比较差。这种结构最大的缺点是外壳会发热持续蓄积热量,另外外壳发热会导致无法真实判断锅具的温度,所以也无法实现感温技术上的突破。同时,防水、防老化也需要支付额外的成本。
以上两种结构还有如下共同的缺点:为了保证传感器不会出现漏电的问题,均需要在传感器外部设置外壳,导致传感器组件尺寸较大,所以需要在线圈盘上设计专门的装配位置,考虑到线圈盘的发热效率问题,通常都需要设计在线圈盘的中心处。电磁发热的热量主要集中在直径约90mm左右的圆环上,所以传感器距离高温区过远,无法准确反馈温度。几乎所有的电磁炉厂家都需要用自己的电磁炉进行不同的锅具加热实验,并记录温度变化曲线,在用户使用时,与所记录的曲线比对,并评估锅具的受热情况。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所面临的锅具质量变化、锅具类型变化、食材变化不可预测,从而导致了电磁炉不能够成为主流烹饪工具,主要用来烧水、打火锅、煮粥等。在面板使用方面,因为无法准确感温,所以需要耐温更高的微晶玻璃来降低发热过高的风险,因此也导致电磁炉的面板成本居高不下。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具有环形槽的高强度快速感温面板,以解决目前的电磁烹饪器具存在感温严重滞后的问题。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具有环形槽的高强度快速感温面板,包括面板本体、耐磨导温帽和温度传感器;所述面板本体的顶面开设有若干个环形槽,在所述环形槽所围成的区域内形成支撑台,所述环形槽的外壁倾斜设置,以使所述环形槽的外壁围成上大下小的结构,所述支撑台设有上下贯穿的容纳孔;所述耐磨导温帽的底部具有开口,所述耐磨导温帽的侧壁插入于所述环形槽内,所述耐磨导温帽与所述环形槽之间填充有耐温胶;所述耐磨导温帽的外壁与所述环形槽的外壁紧贴,所述耐磨导温帽的内部顶壁与所述支撑台的顶面之间留有间隙,所述耐磨导温帽的顶面不低于所述面板本体的顶面;所述温度传感器分别固定于所述容纳孔内,且所述温度传感器的顶部与所述耐磨导温帽相抵。
优选地,所述耐磨导温帽的顶面高于所述面板本体的顶面,所述耐磨导温帽的上部侧壁设有倾斜的过渡面,所述过渡面使所述耐磨导温帽高于面板本体的顶面的部分形成上小下大的结构。
优选地,所述过渡面的底部不低于所述面板本体的顶面。
优选地,所述支撑台的顶面低于所述面板本体的顶面,所述耐磨导温帽的顶面与面板本体的顶面平齐。
优选地,所述耐磨导温帽的顶面设有凸台,所述凸台的侧壁与所述耐磨导温帽的顶面形成钝角或相切。
优选地,所述耐磨导温帽的底部设有减薄区域,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所述耐磨导温帽相抵于所述减薄区域。
优选地,所述减薄区域为容纳槽,所述容纳槽的顶部为向上拱起的弧形面,所述容纳槽及所述容纳孔内均填充有耐温胶,所述温度传感器通过所述耐温胶与所述耐磨导温帽相对固定。
优选地,所述耐磨导温帽的内壁与所述环形槽的内壁为间隙配合;所述耐磨导温帽的内侧顶壁和/或所述支撑台的顶面设有凸点或藏胶槽。
优选地,所述耐磨导温帽的内侧壁的由上往下逐渐向外倾斜。
优选地,所述环形槽的内壁为斜面,所述环形槽的内壁上部向远离所述环形槽的外壁一侧倾斜。
上述技术方案中的一个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减少了温度传感器与锅具之间的间距,锅具的温度能够更快地传递至温度传感器,从而可以有效地提高感温的速度,显著地减少温度检测的滞后性;温控更加准确;
2、耐磨导温帽的材质可根据产品的实际使用场景进行选择,适用场景更加宽泛;
3、通过设置环形槽可以使得面板本体即使开设有容纳孔,依然能够具有较佳的防水性能,可以有效地对电磁烹饪器具内部的电气元件起到保护作用;
4、通过将环形槽的外壁设置为斜面,从而围成一个上大下小的结构,当耐磨导温帽安装到环形槽时,耐磨导温帽能够通过自身的侧壁与环形槽的外壁相抵,从而支撑于环形槽上,而耐磨导温帽的内部顶壁则悬空于支撑台的上方,可以使耐磨导温帽安装到环形槽中后能够承受更大的冲击强度而不会使面板本体破裂。
附图说明
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但附图中的内容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任何限制。
图1是本发明其中一个实施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其中一个实施例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1-面板本体、11-环形槽、12-支撑台、13-容纳孔、2-耐磨导温帽、21-过渡面、22-凸台、23-容纳槽、3-温度传感器、4-耐温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本实施例公开一种具有环形槽11的高强度快速感温面板,如图1-7所示,包括面板本体1、耐磨导温帽2和温度传感器3;所述面板本体1的顶面开设有若干个环形槽11,在所述环形槽11所围成的区域内形成支撑台12,所述环形槽11的外壁倾斜设置,以使所述环形槽11的外壁围成上大下小的结构,所述支撑台12设有上下贯穿的容纳孔13;所述耐磨导温帽2的底部具有开口,所述耐磨导温帽2的侧壁插入于所述环形槽11内,所述耐磨导温帽2与所述环形槽11之间填充有耐温胶4;所述耐磨导温帽2的外壁与所述环形槽11的外壁紧贴,所述耐磨导温帽2的内部顶壁与所述支撑台12的顶面之间留有间隙,所述耐磨导温帽2的顶面不低于所述面板本体1的顶面;所述温度传感器3分别固定于所述容纳孔13内,且所述温度传感器3的顶部与所述耐磨导温帽2相抵。
本发明通过在面板本体1的顶面开设环形槽11,并在环形槽11中固定有耐磨导温帽2,其中环形槽11的外壁设置为斜面,从而围成一个上大下小的结构,当耐磨导温帽2安装到环形槽11时,耐磨导温帽2能够通过自身的侧壁与环形槽11的外壁相抵,从而支撑于环形槽11上,而耐磨导温帽2的内部顶壁则悬空于支撑台12的上方,具体地,可以是支撑台12的顶面与面板本体1的顶面平齐,而耐磨导温帽2安装到环形槽11时,耐磨导温帽2的内部顶壁高于面板本体1的顶面;也可以是支撑台12的顶面低于面板本体1的顶面,以实现耐磨导温帽2安装到环形槽11时与支撑台12的顶面留有间隙的效果;当耐磨导温帽2受到锅具向下的压力时,由于耐磨导温帽2的内部顶壁与支撑台12的顶面并不接触,因此耐磨导温帽2的外侧壁向环形槽11的外壁施加压力,此时环形槽11的外侧壁所承受的压力可分解为竖直方向的压力和水平方向的压力,首先,对于竖直方向的压力,由于部分的压力分解成水平方向,因此竖直方向的压力相比于耐磨导温片直接以凹槽的底部作为支撑的结构要更小,并且由于竖直方向的压力是施加在凹槽的侧壁,因此受力位置处所对应的面板本体1的厚度更大,因此能够承受更大的竖直方向的压力;而对于水平方向的压力,由于压力是水平方向传导,而凹槽的侧壁与面板本体1的侧壁之间的距离较大,远远大于面板本体1的厚度,因此面板本体1能够承受的水平方向的压力则更大,由此可见,采用本发明的结构可以使耐磨导温帽2安装到环形槽11中后能够承受更大的冲击强度而不会使面板本体1破裂,尤其是采用耐磨导温帽2凸起于面板本体1的结构,在向耐磨导温帽2上放置重物时,例如装满水的锅具等,面板本体1不易由于受到冲击而破裂,用户在使用的过程中更加安全,产品的质量更好。
此外,耐磨导温帽2的侧壁则插入并固定于环形槽11内,环形槽11可对耐磨导温帽2的侧壁起到限位的作用,防止耐磨导温帽2发生移动,也避免耐磨导温帽2在使用的过程中从面板本体1上掉出;另外,由于设置有环形槽11,并且在环形槽11和耐磨导温帽2之间填充有耐温胶4,由于汤水从面板本体1的顶面渗入容纳孔13的上方需要进入环形槽11内,然后绕过耐磨导温帽2的内壁,再经过支撑台12的顶面才能到达容纳孔13,因此外部的汤水想要渗入至容纳孔13中需要经过较长的路径,并且在环形槽11内还填充有耐温胶4,因此外部的汤水极难渗入容纳孔13中,从而能够具有极佳的防水性能。
温度传感器3则穿过面板本体1与耐磨导温帽2相抵,从而可以极大的减少了温度传感器3与锅具之间的距离,锅具的温度能够更快地传递至温度传感器3,从而可以有效地提高感温的速度;在安装时,温度传感器3可以从面板本体1的底面通过容纳孔13向上穿入,并使得温度传感器3与耐磨导温帽2相抵,当然,也可以先将温度传感器3与耐磨导温帽2通过耐温胶4粘结固定好之后,再将耐磨导温帽2和温度传感器3一同固定至环形槽11内,并使得温度传感器3的导线从上往下穿过容纳孔13,以便于温度传感器3与电磁烹饪器具的其他电气部件进行电连接,具体的安装方法此处不做限定;作为其中一种实施方式,耐磨导温帽2可以选择金属材料,例如不锈钢、铝合金或铜合金等,不仅具有较高的导热效率,并且由于金属具有较高的强度、较好的延展性和耐磨性能,因此耐磨导温帽2只需设置成较薄的厚度即可对温度传感器3起到保护作用,并且在长期使用的过程中,不易由于锅具的冲击、摩擦而导致耐磨导温帽2的磨损,能够具有更长的使用寿命;当然,耐磨导温帽2也可以选用工程塑料来制作,例如PEEK材料,同样也具有较好的耐磨性能。此外,耐磨导温帽2的顶面不低于面板本体1的顶面,可以保证锅具放置到快速感温面板上时,锅具能够与耐磨导温帽2能够有效地进行接触,从而实现感温;作为可选的实施方式,耐磨导温帽2的顶面可与面板本体1的顶面平齐,耐磨导温帽2的顶面也可以高于面板本体1的顶面,由于锅具与耐磨导温帽2的顶面直接接触,因此锅具的热量能够迅速地通过耐磨导温帽2传递至温度传感器3,这样既可以对面板起到保护作用,同时也可以实现快速感温,有效地避免了由于感温滞后而导致面板本体1过热的问题。
进一步地,作为其中一种实施例,如图3-6所示,所述耐磨导温帽2的顶面高于所述面板本体1的顶面,所述耐磨导温帽2的上部侧壁设有倾斜的过渡面21,所述过渡面21使所述耐磨导温帽2高于面板本体1的顶面的部分形成上小下大的结构。
通过将耐磨导温帽2的顶面设置为高于面板本体1的的顶面,则耐磨导温帽2可以将锅具支撑起来,使得锅具与面板本体1不直接接触,在锅具与面板本体1的顶面之间形成一层空气膜,能够有效地减少锅具的热量传递至面板本体1,减少面板本体1由于过热而破裂的风险;
此外,当耐磨导温帽2的顶面高于面板本体1的顶面时,由于耐磨导温帽2与面板本体1的交界处会形成台阶,因此会存在不易清理的问题,因此在耐磨导温帽2的上部侧壁设置过渡面21,使耐磨导温帽2的上部的侧壁形成倾斜的直面或弧形面,耐磨导温帽2高于面板本体1的顶面部分与面板本体1的顶面形成钝角或相切,以减少卫生死角,便于用户进行清理,不易藏污纳垢。
进一步地,所述过渡面21的底部不低于所述面板本体1的顶面。
可以理解地,由于环形槽11和耐磨导温帽2在加工时均会存在加工误差,因此无法保证过渡面21的底部刚好位于面板本体1的顶面所在的平面内,因此在耐磨导温帽2与面板本体1在组装完成后可能会出现三种情况:
1、过渡面21的底部高于面板本体1的顶面;
2、过渡面21的底部与面板本体1的顶面处于同一平面;
3、过渡面21的底部低于面板本体1的顶面;
对于第3种情况,会使得过渡面21与环形槽11的侧壁之间形成一个沟槽,当有汤水洒在快速感温面板上时,汤水会在沟槽内积聚,且由于沟槽较细,会变得极难清理;而对于第1种情况则不会在过渡面21与环形槽11的侧壁之间形成沟槽,相比于第3种情况更加易于清理,且汤水不会积聚,用户的使用体验感会更好。
作为另一种实施方式,如图2所示,所述支撑台12的顶面低于所述面板本体1的顶面,所述耐磨导温帽2的顶面与面板本体1的顶面平齐。
当耐磨导温帽2的顶面与面板本体1的顶面平齐时,则面板本体1的顶面与耐磨导温帽2的顶面处理同一平面,这样能够使得快速感温面板的顶面可以形成一个几乎完整的平面,从而便于用户在烹饪完毕后对面板进行清理。
作为另一种实施方式,如图7所示,所述耐磨导温帽2的顶面设有凸台22,所述凸台22的侧壁与所述耐磨导温帽2的顶面形成钝角或相切。
作为耐磨导温帽2的另一种结构,耐磨导温帽2与面板本体1的顶面平齐,在耐磨导温帽2的顶部设置凸台22,这样可以使得耐磨导温帽2的顶面与面板本体1的顶面处于同一平面,从而在清理进更加方便,而凸台22则位于面板本体1的顶面,凸台22的侧壁与面板本体1的顶面之间为钝角或相切过渡,这样可以避免产生卫生死角,能够降低清洁的难度;此外,凸台22也可将锅具支撑起来,使锅具在烹饪的过程中不会接触到面板本体1,从而减少面板本体1的受热,以降低对面板本体1的耐温性能要求;此外,通过凸台22将锅具支撑起来也可以保证锅具能够与耐磨导温帽2能够有效接触,减少误测的概率。
进一步地,作为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耐磨导温帽2的底部设有减薄区域,所述温度传感器3与所述耐磨导温帽2相抵于所述减薄区域。
为了使温度传感器3能够进一步地靠近锅具,因此在耐磨导温帽2的底部设置减薄区域,在安装温度传感器3时,只需要将温度传感器3对应减薄区域即可;通过进一步减少温度传感器3与锅具的距离,可以有效地缩短温度从锅具传递至温度传感器3的距离,可以使温度传感器3能够更灵敏地检测到锅具的温度,从而可以对锅具的温度进行接近实时的监控,在烹饪的过程中可以更好的把握火候,且当锅具出现干烧等突发情况时,也能及时的停止加热,避免危险状况的发生。需要说明的是,对于在耐磨导温帽2的顶部设有凸台22的结构,减薄区域位于凸台22的俯视投影的区域内,如图7所示,这样可以保证在凸台22将锅具撑起后也不会增加温度传感器3与锅具之间的距离。
具体地,所述减薄区域为容纳槽23,所述容纳槽23的顶部为向上拱起的弧形面,所述容纳槽23及所述容纳孔13内均填充有耐温胶4,所述温度传感器3通过所述耐温胶4与所述耐磨导温帽2相对固定。
作为减薄区域的其中一种实施的方式,在耐磨导温帽2的底面开设容纳槽23,容纳槽23可通过冲压或机加工等方式形成;容纳槽23的顶部向上拱起,从而使得耐磨导温帽2在减薄区域的厚度为渐变的,即厚-薄-厚的结构,类似于拱桥形状,这样设置可以带来的好处有以下几点:首先,由于容纳槽23的顶部为向上拱起的结构,在组装的过程中,只需要向温度传感器3施加向上的压力,容纳槽23的顶部可起到导向的作用,使温度传感器3沿着容纳槽23的顶面滑动,并抵于耐磨导温帽2最薄的位置,从而使得温度传递路径总是最短,能够更好的发挥出快速感温的性能;其次,由于容纳槽23的顶部虽然厚度减薄,但是由于容纳槽23的顶部厚度为连续变化的,且为拱桥状,因此即使在最薄的位置也能够具有较好的强度,可以对温度传感器3起到有效的保护作用,温度传感器3不易由于锅具的冲击而损坏。
另外在容纳槽23和容纳孔13内填充耐温胶4可以对温度传感器3起到固定的作用,使温度传感器3在装配后能够相对于耐磨导温帽2固定,在使用的过程中不会发生移动,以保证感温的效果;另外,耐温胶4还可以将温度传感器3与耐磨导温帽2之间的空气排出,避免由于温度传感器3与耐磨导温帽2之间存在空气而影响温度的传递效率;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的耐温胶4是指能够满足快速感温面板的使用环境的胶,例如硅酮胶、陶瓷胶等,耐温胶4的成分不做具体限定。
进一步地,所述耐磨导温帽2的内壁与所述环形槽11的内壁为间隙配合;所述耐磨导温帽2的内侧顶壁和/或所述支撑台12的顶面设有凸点或藏胶槽。
这样在将耐磨导温帽2安装到环形槽11时可以剩有一定的间隙,避免耐磨导温帽2需要加压才能安装到环形槽11内,由于面板本体1通常为玻璃材质,其本身较脆,尤其是边角的位置,在受到冲击时容易崩角,因此耐磨导温帽2与环形槽11采用间隙配合,在组装时不仅更加容易,且对环形槽11的边缘位置可以起到保护的作用,有效避免崩角;通过耐温胶4粘结固定可以避免耐磨导温帽2在使用的过程中从环形槽11中掉出,使耐磨导温帽2能够牢牢地固定在环形槽11中;此外,耐温胶4还可起到防水的作用,当快速感温面板的表面洒有汤水时,由于耐磨导温帽2与环形槽11之间的间隙被耐温胶4填满,因此汤水无法渗入到烹饪器具的内部,从而能够对内部的电气元件及线路起到保护作用。
通过设置凸点或藏胶槽可以增加耐磨导温帽2和/或环形槽11的粘结面积,从而提高耐磨导温帽2粘结于环形槽11内的粘结力,使耐温胶4能够更加牢固地将耐磨导温帽2粘结于环形槽11内,在长期使用的过程中,耐磨导温帽2不易从环形槽11中脱出,使用寿命更长。
进一步地,如图4、5和7所示,所述耐磨导温帽2的内侧壁的由上往下逐渐向外倾斜。
这样设置在将耐磨导温帽2组装至环形槽11内时,由于耐磨导温帽2在靠近开口处的厚度更薄,且开口更大,因此可以耐磨导温帽2的下部可以轻易地对准环形槽11并插入环形槽11内,从而能够有效地减少在将耐磨导温帽2与环形槽11对准并装入时,耐磨导温帽2会碰撞到环形槽11的顶部边角并出现崩边的问题。
进一步地,如图4、6和7所示,所述环形槽11的内壁为斜面,所述环形槽11的内壁上部向远离所述环形槽11的外壁一侧倾斜。
这样设置可以使得环形槽11的侧壁与耐磨导温帽2的侧壁能够相互配合,以对耐磨导温帽2起到更好的限位作用,也能够避免环形槽11的侧壁局部受力而出现破裂的问题;此外,这样设置可以使得环形槽11的边角截面为钝角,这样可以增加环形槽11顶部边角的强度,进一步地防止崩边的问题。
以上结合具体实施例描述了本发明的技术原理。这些描述只是为了解释本发明的原理,而不能以任何方式解释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基于此处的解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的劳动即可联想到本发明的其它具体实施方式,这些等同的变型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具有环形槽的高强度快速感温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面板本体、耐磨导温帽和温度传感器;所述面板本体的顶面开设有若干个环形槽,在所述环形槽所围成的区域内形成支撑台,所述环形槽的外壁倾斜设置,以使所述环形槽的外壁围成上大下小的结构,所述支撑台设有上下贯穿的容纳孔;所述耐磨导温帽的底部具有开口,所述耐磨导温帽的侧壁插入于所述环形槽内,所述耐磨导温帽与所述环形槽之间填充有耐温胶;所述耐磨导温帽的外壁与所述环形槽的外壁紧贴,所述耐磨导温帽的内部顶壁与所述支撑台的顶面之间留有间隙,所述耐磨导温帽的顶面不低于所述面板本体的顶面;所述温度传感器分别固定于所述容纳孔内,且所述温度传感器的顶部与所述耐磨导温帽相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环形槽的高强度快速感温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磨导温帽的顶面高于所述面板本体的顶面,所述耐磨导温帽的上部侧壁设有倾斜的过渡面,所述过渡面使所述耐磨导温帽高于面板本体的顶面的部分形成上小下大的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环形槽的高强度快速感温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面的底部不低于所述面板本体的顶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环形槽的高强度快速感温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台的顶面低于所述面板本体的顶面,所述耐磨导温帽的顶面与面板本体的顶面平齐。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具有环形槽的高强度快速感温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磨导温帽的顶面设有凸台,所述凸台的侧壁与所述耐磨导温帽的顶面形成钝角或相切。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具有环形槽的高强度快速感温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磨导温帽的底部设有减薄区域,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所述耐磨导温帽相抵于所述减薄区域。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具有环形槽的高强度快速感温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减薄区域为容纳槽,所述容纳槽的顶部为向上拱起的弧形面,所述容纳槽及所述容纳孔内均填充有耐温胶,所述温度传感器通过所述耐温胶与所述耐磨导温帽相对固定。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环形槽的高强度快速感温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磨导温帽的内壁与所述环形槽的内壁为间隙配合;所述耐磨导温帽的内侧顶壁和/或所述支撑台的顶面设有凸点或藏胶槽。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具有环形槽的高强度快速感温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磨导温帽的内侧壁的由上往下逐渐向外倾斜。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具有环形槽的高强度快速感温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槽的内壁为斜面,所述环形槽的内壁上部向远离所述环形槽的外壁一侧倾斜。
CN202211290589.4A 2022-10-21 2022-10-21 一种具有环形槽的高强度快速感温面板 Pending CN11552351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290589.4A CN115523517A (zh) 2022-10-21 2022-10-21 一种具有环形槽的高强度快速感温面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290589.4A CN115523517A (zh) 2022-10-21 2022-10-21 一种具有环形槽的高强度快速感温面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523517A true CN115523517A (zh) 2022-12-27

Family

ID=847039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290589.4A Pending CN115523517A (zh) 2022-10-21 2022-10-21 一种具有环形槽的高强度快速感温面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523517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RU2401517C2 (ru) Нагреватель сосуда для нагрева жидкости и сосуд для нагрева жидкости
CN103222793A (zh) 烹饪用具及形成烹饪用具的方法
KR102057486B1 (ko) 기밀이 유지되는 이중 조리용기
CN115059941A (zh) 一种结构可靠的快速感温面板及使用它的电磁烹饪器具
KR101667013B1 (ko) 인덕션 렌지용 조리용기
KR100954074B1 (ko) 유도가열이 가능한 알루미늄 조리기구의 제조방법 및유도가열이 가능한 알루미늄 조리기구
CN115523517A (zh) 一种具有环形槽的高强度快速感温面板
CN115560366A (zh) 一种具有环形槽的快速感温面板
CN115574353A (zh) 一种具有环形槽的耐冲击快速感温面板
CN219222522U (zh) 一种具有环形槽的高强度快速感温面板
CN219243643U (zh) 一种高强度的快速感温面板
CN219222524U (zh) 一种快速感温面板
CN115103470A (zh) 一种具有线圈盘的快速感温面板及使用它的电磁烹饪器具
KR20100010593A (ko) 염가형 조리플레이트가 구비된 인덕션 조리기
CN219222523U (zh) 一种具有环形槽的快速感温面板
JP5079593B2 (ja) 調理鍋
CN219300822U (zh) 一种耐冲击的快速感温面板
CN219264378U (zh) 一种具有环形槽的耐冲击快速感温面板
CN213395460U (zh) 测温组件及烹饪器具
CN115682054A (zh) 一种导温帽不易松脱的快速感温面板
CN217952376U (zh) 一种温度传感装置安装可靠的快速感温面板及烹饪器具
CN220750196U (zh) 一种具有一体式导温帽的快速感温面板
KR19980701703A (ko) 방열판을 구비한 가열 요소와 그 조립 방법
CN115682053A (zh) 一种具有一体式导温帽的快速感温面板
CN220453741U (zh) 一种导温帽不易松脱的快速感温面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