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522557A - 一种软岩高边坡锚杆框架梁组合钢模系统及使用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软岩高边坡锚杆框架梁组合钢模系统及使用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522557A
CN115522557A CN202211212239.6A CN202211212239A CN115522557A CN 115522557 A CN115522557 A CN 115522557A CN 202211212239 A CN202211212239 A CN 202211212239A CN 115522557 A CN115522557 A CN 11552255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mplate
die
frame beam
formwork
anchor r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212239.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薛飞
陈志达
明坚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First Metallurgical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First Metallurgical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First Metallurgical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First Metallurgical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212239.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522557A/zh
Publication of CN11552255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52255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DFOUNDATIONS; EXCAVATIONS; EMBANKMENTS;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 E02D17/00Excavations; Bordering of excavations; Making embankments
    • E02D17/20Securing of slopes or incline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GSCAFFOLDING; FORMS; SHUTTERING; BUILDING IMPLEMENTS OR AIDS, OR THEIR USE; HANDLING BUILDING MATERIALS ON THE SITE; REPAIRING, BREAKING-UP OR OTHER WORK ON EXISTING BUILDINGS
    • E04G21/00Preparing, conveying, or working-up building materials or building elements in situ; Other devices or measures for constructional work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1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at coastal zones; at river basins
    • Y02A10/23Dune restoration or creation; Cliff stabilis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ning & Mineral Resources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Paleontology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Forms Removed On Construction Sites Or Auxiliary Member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软岩高边坡锚杆框架梁组合钢模系统及使用方法,系统包括可调托撑(5);框架梁主梁节段组合钢模板,所述框架梁主梁节段组合钢模板包括左侧模、右侧模和顶模,左侧模包括左侧模主面板(1),设于该左侧模主面板(1)顶部其中一侧的左侧模翼缘板(2),顶模包括顶模主面板(12),设于顶模主面板(12)一侧顶部的顶模右侧凸起挡水缘模板(11);设于左侧模、右侧模和顶模之间的模板紧固装置(13),以及设于多个软岩高边坡锚杆框架梁组合钢模单元对接点处的框架梁十字交叉节点整体钢模板。本发明的系统通过调节可调托撑控制侧模的标高、顺直度,使的框架梁尺寸统一,解决了岩质沟槽底部难以人工精平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软岩高边坡锚杆框架梁组合钢模系统及使用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锚杆框架梁模板施工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软岩高边坡锚杆框架梁组合钢模系统及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当下,国内外采用锚杆框架梁护坡治理高边坡问题往往能取得不错的效果,但在现场实际施工过程中,由于客观因素的影响,导致框架梁的施工质量往往难以得到保证。比如大多数施工队伍没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施工工艺,导致施工不够规范,难以达到规范和设计要求;又如现场通常采用木模或者钢模简单拼装,致使拼装不严,导致锚杆框架梁的尺寸不一,线形不美,甚至浇筑混凝土过程中发生漏浆和爆模;又如支模过程中采用拼装难以把主梁和挡水缘模板一体支设,导致存在挡水缘需分次浇筑,留下施工缝,影响框架梁结构的整体性;又如在较陡的边坡支模需要采用封闭支模,导致混凝土振捣不密实,框架梁成品外观易行成脱空、蜂窝、麻面等病症。由此可见,锚杆框架梁的施工质量及外观质量受多方面的影响,而模板体系的选择、安装更是其中至关重要的因素。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以上缺陷或改进需求,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软岩高边坡锚杆框架梁组合钢模系统及使用方法,紧固装置可同时拉紧侧模和压紧顶模,该模板紧固装置中间为中央螺杆和中央螺栓套筒,螺杆上部为旋转手柄,下部螺杆有凹圈用于连接拉紧绳,中央螺杆通过中央螺栓套筒向下拧紧,同时带动与螺杆凹圈相连的拉紧绳,该拉紧绳通过拉紧连接扣拉紧左侧模和右侧模,并同时向下压紧顶模。该装置可以使紧固装置不穿过模板和混凝土结构而拉紧两侧模板,且中央压紧螺栓可以防止顶模出现上浮,整体上使用方便,紧固效果好。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按照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软岩高边坡锚杆框架梁组合钢模系统,包括:
设于模板底部的可调托撑(5);
设于所述可调托撑(5)上的框架梁主梁节段组合钢模板,所述框架梁主梁节段组合钢模板包括左侧模、右侧模和顶模,所述左侧模包括左侧模主面板(1),设于该左侧模主面板(1)顶部其中一侧的左侧模翼缘板(2),所述顶模包括顶模主面板(12),设于所述顶模主面板(12)一侧顶部的顶模右侧凸起挡水缘模板(11),实现左侧模、右侧模和顶模的固定连接,共同构成软岩高边坡锚杆框架梁组合钢模单元;
设于所述左侧模、右侧模和顶模之间的模板紧固装置(13),所述模板紧固装置(13)包括旋转螺杆(13-3),对称设于所述旋转螺杆(13-3)上的拉紧连接扣(13-1),其中一个拉紧连接扣(13-1)扣住所述左侧模翼缘板(2),另一个拉紧连接扣(13-1)扣住顶模右侧凸起挡水缘模板(11),
以及设于多个软岩高边坡锚杆框架梁组合钢模单元对接点处的框架梁十字交叉节点整体钢模板,纵横交错的软岩高边坡锚杆框架梁组合钢模单元通过所述框架梁十字交叉节点整体钢模板连接共同构成软岩高边坡锚杆框架梁组合钢模系统。
进一步地,所述左侧模包括设于所述左侧模主面板(1)底部的侧模底孔(3);
以及设于所述左侧模主面板(1)其中一端部的侧模连接侧孔(4)。
进一步地,所述顶模包括设于所述顶模主面板(12)上的多个顶模浇捣口(9)。
进一步地,所述顶模包括设于所述顶模主面板(12)另一侧顶部的顶模左翼缘板(10)。
进一步地,所述模板紧固装置(13)包括垫板(13-5),所述旋转螺杆(13-3)设于该垫板(13-5)上。
进一步地,所述模板紧固装置(13)包括设于所述旋转螺杆(13-3)中间段的中央螺纹套筒(13-4)。
进一步地,所述模板紧固装置(13)包括设于所述旋转螺杆(13-3)上的拉紧绳(13-2)。
进一步地,还包括与所述模板紧固装置(13)匹配设置的拉紧连接扣(8),该拉紧连接扣(8)包括左侧模固定机构(8-1)和顶模固定机构(8-2)。
进一步地,所述可调托撑(5)包括垫板(5-4),设于所述垫板(5-4)上的穿孔螺杆(5-1),以及套设于所述穿孔螺杆(5-1)上的上螺母扣件(5-2)和下螺母扣件(5-3)。
按照本发明第二方面,提供一种软岩高边坡锚杆框架梁组合钢模系统使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00:锚杆框架梁的钢筋骨架绑扎完成后进行施工放样,按照设计图纸在边坡沟槽内放出左侧模和右侧模边线并采用汽车吊将模板吊放至边坡沟槽内相应位置;
S200:吊装框架梁十字交叉节点整体钢模板至锚杆框架梁钢筋十字节点处并安装,安装好后临时固定;
S300:吊装框架梁主梁节段组合模板并在槽内安装左侧模和右侧,在立放侧模之前,在侧模底部安装可调托撑,安装好侧模后调节可调托撑的高度以保证模板的顺直度和标高,对于侧模底部和边坡沟槽间的空隙用砂浆或黏土填充密实,并保持模板稳固;
S400:通过侧模螺栓连接孔连接侧模和十字交叉节点整体钢模板,使之成为整体;
S500:吊装框架梁主梁节段组合模板的顶模,顶模左侧翼缘板外侧和左侧模的左侧翼缘板内侧贴紧,右侧挡水缘模板内侧和右侧模的翼缘板外侧贴紧贴;
S600:侧模和顶模组合完成后,设置模板紧固装置,手动拧中央螺杆,使的拉紧绳拉紧左侧模和右侧模,并同时向下压紧顶模;
S700:模板验收通过后,通过顶模浇筑振捣口浇筑振捣混凝土,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后拆模,卸下模板紧固装置和模板连接螺栓,依次用榔头敲击左侧模、顶模和右侧模拆模。
总体而言,通过本发明所构思的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能够取得下列有益效果:
1.本发明的系统,紧固装置可同时拉紧侧模和压紧顶模,该模板紧固装置中间为中央螺杆和中央螺栓套筒,螺杆上部为旋转手柄,下部螺杆有凹圈用于连接拉紧绳,中央螺杆通过中央螺栓套筒向下拧紧,同时带动与螺杆凹圈相连的拉紧绳,该拉紧绳通过拉紧连接扣拉紧左侧模和右侧模,并同时向下压紧顶模。该装置可以使紧固装置不穿过模板和混凝土结构而拉紧两侧模板,且中央压紧螺栓可以防止顶模出现上浮,整体上使用方便,紧固效果好。
2.本发明的系统,框架梁左侧模和右侧模底部安装可调托撑,能针对岩质沟槽底部难以人工精平的问题,通过调节可调托撑控制侧模的标高、顺直度,使的框架梁尺寸统一、线性美观。
3.本发明的系统,含翼缘板和挡水缘的锚杆框架梁组合钢模板,该组合刚模板保证了挡水缘和框架梁主体一次浇筑,不留施工缝,且能保证结构尺寸统一、美观,该侧模拥有限位的翼缘板,更好的保证了和顶模的拼接严密,且采用该组合刚模施工速度快、安装精度高,能很好保证框架梁质量。
4.本发明的方法,通过吊运机械将钢模板吊至边坡框架梁已挖沟槽内,在侧模底部安装可调托撑,然后依次支设框架梁十字交叉节点整体模板、框架梁主梁节段组合模板(含左侧模、右侧模和顶模),组装完成通过模板紧固装置对向拉紧侧模和向下压紧顶模,基于此体系安装框架梁组合钢模板并进行施工。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框架梁主梁节段组合钢模板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框架梁十字交叉节点整体钢模板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框架梁主梁节段左侧模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框架梁主梁节段右侧模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框架梁主梁节段顶模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模板紧固装置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可调托撑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种软岩高边坡锚杆框架梁组合钢模板使用方法流程示意图。
在所有附图中,同样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技术特征,具体为:1左侧模主面板;2左侧模翼缘板;3侧模底孔;4侧模连接侧孔;5可调托撑;5-1穿孔螺杆;5-2上螺母扣件;5-3下螺母扣件;5-4垫板;6右侧模主面板;7右侧模翼缘板;8拉紧连接扣;8-1左侧模固定机构;8-2顶模固定机构;9顶模浇捣口;10顶模左翼缘板;11顶模右侧凸起挡水缘模板;12顶模主面板;13模板紧固装置;13-1拉紧连接扣;13-2拉紧绳;13-3旋转螺杆;13-4中央螺纹套筒;13-5垫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发明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到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如图1、图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软岩高边坡锚杆框架梁组合钢模系统,分为四部分,包括模板底部可调托撑5、框架梁主梁节段组合钢模板(含左侧模、右侧模和顶模)、框架梁十字交叉节点整体钢模板、模板紧固装置13。主要通过吊运机械将钢模板吊至边坡框架梁已挖沟槽内,在侧模底部安装可调托撑5,然后依次支设框架梁十字交叉节点整体模板、框架梁主梁节段组合模板(含左侧模、右侧模和顶模),组装完成通过模板紧固装置13对向拉紧侧模和向下压紧顶模,基于此体系安装框架梁组合钢模板并进行施工。本发明的系统紧固装置可同时拉紧侧模和压紧顶模,该模板紧固装置中间为中央螺杆和中央螺栓套筒,螺杆上部为旋转手柄,下部螺杆有凹圈用于连接拉紧绳,中央螺杆通过中央螺栓套筒向下拧紧,同时带动与螺杆凹圈相连的拉紧绳,该拉紧绳通过拉紧连接扣拉紧左侧模和右侧模,并同时向下压紧顶模。该装置可以使紧固装置不穿过模板和混凝土结构而拉紧两侧模板,且中央压紧螺栓可以防止顶模出现上浮,整体上使用方便,紧固效果好。
具体而言,如图3-5所示,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框架梁主梁节段组合钢模板包括左侧模、右侧模和顶模。其中,左侧模和右侧模对称设置,顶模设于左侧模和右侧模顶部,三者共同构成软岩高边坡锚杆框架梁组合钢模单元,纵横交错的软岩高边坡锚杆框架梁组合钢模单元通过所述框架梁十字交叉节点整体钢模板连接共同构成软岩高边坡锚杆框架梁组合钢模系统。左侧模包括左侧模主面板1,设于该左侧模主面板1顶部其中一侧的左侧模翼缘板2,设于所述左侧模主面板1底部的侧模底孔3,以及设于所述左侧模主面板1其中一端部的侧模连接侧孔4。右侧模包括右侧模主面板6,设于该右侧模主面板6顶部一侧的右侧模翼缘板7,设于所述右侧模主面板6底部的侧模底孔3,以及设于所述右侧模主面板6其中一端部的侧模连接侧孔4。所述顶模包括顶模主面板12,设于所述顶模主面板12上的多个顶模浇捣口9,图中示意为三个,实际可根据需求设置多个,确保整个模板体系可以快速浇筑。此外,顶模还包括设于所述顶模主面板12其中一侧顶部的顶模左翼缘板10,设于所述顶模主面板12另一侧顶部的顶模右侧凸起挡水缘模板11。顶模右侧凸起挡水缘模板11一侧面与右侧模翼缘板7贴合,顶模左翼缘板10与所述左侧模翼缘板2贴合,通过模板紧固装置13实现左侧模、右侧模和顶模的固定连接,从而构成钢模体系。本发明的系统,含翼缘板和挡水缘的锚杆框架梁组合钢模板,该组合刚模板保证了挡水缘和框架梁主体一次浇筑,不留施工缝,且能保证结构尺寸统一、美观,该侧模拥有限位的翼缘板,更好的保证了和顶模的拼接严密,且采用该组合刚模施工速度快、安装精度高,能很好保证框架梁质量。
如图6所示,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模板紧固装置13包括垫板13-5,设于所述垫板13-5上的旋转螺杆13-3,对称设于所述旋转螺杆13-3上的拉紧连接扣13-1。其中一个拉紧连接扣13-1扣住所述左侧模翼缘板2,另一个拉紧连接扣13-1扣住顶模右侧凸起挡水缘模板11,同时所述拉紧连接扣13-1通过拉紧绳13-2分别与所述旋转螺杆13-3弹性连接。此外,所述旋转螺杆13-3中间段设有中央螺纹套筒13-4。
如图1所示,在本发明优选的实施例中,还包括与所述模板紧固装置13匹配设置的拉紧连接扣8,该拉紧连接扣8包括左侧模固定机构8-1和顶模固定机构8-2,其中,左侧模固定机构8-1设于左侧模翼缘板2上,顶模固定机构8-2设于所述顶模右侧凸起挡水缘模板11上,左侧模固定机构8-1和顶模固定机构8-2其中一端分别设有与所述拉紧连接扣13-1匹配的凹槽,便于施工时插入凹槽即可完成左侧模、右侧模和顶模的快速固定从而形成钢膜体系,大大提高施工效率。
如图7所示,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左侧模和右侧模底部分别设有多个可调托撑5,该可调托撑5包括垫板5-4,设于所述垫板5-4上的穿孔螺杆5-1,以及套设于所述穿孔螺杆5-1上的上螺母扣件5-2和下螺母扣件5-3。本发明的系统框架梁左侧模和右侧模底部安装可调托撑,能针对岩质沟槽底部难以人工精平的问题,通过调节可调托撑控制侧模的标高、顺直度,使的框架梁尺寸统一、线性美观。
如图8所示,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一种软岩高边坡锚杆框架梁组合钢模系统使用方法,该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S100:锚杆框架梁的钢筋骨架绑扎完成后,进行施工放样,按照设计图纸在边坡沟槽内放出左侧模和右侧模边线并采用汽车吊将模板吊放至边坡沟槽内相应位置;
S200:吊装框架梁十字交叉节点整体钢模板至锚杆框架梁钢筋十字节点处并安装,安装好后临时固定;
S300:吊装框架梁主梁节段组合模板并在槽内安装左侧模和右侧,在立放侧模之前,在侧模底部安装可调托撑,安装好侧模后调节可调托撑的高度以保证模板的顺直度和标高,对于侧模底部和边坡沟槽间的空隙用砂浆或黏土填充密实,并保持模板稳固;
S400:通过侧模螺栓连接孔连接侧模和十字交叉节点整体钢模板,使之成为整体;
S500:吊装框架梁主梁节段组合模板的顶模,顶模左侧翼缘板外侧和左侧模的左侧翼缘板内侧贴紧,右侧挡水缘模板内侧和右侧模的翼缘板外侧贴紧贴;
S600:侧模和顶模组合完成后,设置模板紧固装置,手动拧中央螺杆,使的拉紧绳拉紧左侧模和右侧模,并同时向下压紧顶模。
S700:模板验收通过后,通过顶模浇筑振捣口浇筑振捣混凝土,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后拆模,首先卸下模板紧固装置和模板连接螺栓,然后依次用榔头敲击左侧模、顶模和右侧模拆模。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软岩高边坡锚杆框架梁组合钢模系统及使用方法,用于解决高边坡锚杆框架梁护坡施工过程中,传统施工方法造成框架梁的尺寸不一、线形不美、外观易形成脱空、蜂窝、麻面以及挡水缘分次浇筑留下施工缝等病症。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容易理解,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软岩高边坡锚杆框架梁组合钢模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设于模板底部的可调托撑(5);
设于所述可调托撑(5)上的框架梁主梁节段组合钢模板,所述框架梁主梁节段组合钢模板包括左侧模、右侧模和顶模,所述左侧模包括左侧模主面板(1),设于该左侧模主面板(1)顶部其中一侧的左侧模翼缘板(2),所述顶模包括顶模主面板(12),设于所述顶模主面板(12)一侧顶部的顶模右侧凸起挡水缘模板(11),实现左侧模、右侧模和顶模的固定连接,共同构成软岩高边坡锚杆框架梁组合钢模单元;
设于所述左侧模、右侧模和顶模之间的模板紧固装置(13),所述模板紧固装置(13)包括旋转螺杆(13-3),对称设于所述旋转螺杆(13-3)上的拉紧连接扣(13-1),其中一个拉紧连接扣(13-1)扣住所述左侧模翼缘板(2),另一个拉紧连接扣(13-1)扣住顶模右侧凸起挡水缘模板(11),
以及设于多个软岩高边坡锚杆框架梁组合钢模单元对接点处的框架梁十字交叉节点整体钢模板,纵横交错的软岩高边坡锚杆框架梁组合钢模单元通过所述框架梁十字交叉节点整体钢模板连接共同构成软岩高边坡锚杆框架梁组合钢模系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软岩高边坡锚杆框架梁组合钢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侧模包括设于所述左侧模主面板(1)底部的侧模底孔(3);
以及设于所述左侧模主面板(1)其中一端部的侧模连接侧孔(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软岩高边坡锚杆框架梁组合钢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模包括设于所述顶模主面板(12)上的多个顶模浇捣口(9)。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软岩高边坡锚杆框架梁组合钢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模包括设于所述顶模主面板(12)另一侧顶部的顶模左翼缘板(10)。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软岩高边坡锚杆框架梁组合钢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板紧固装置(13)包括垫板(13-5),所述旋转螺杆(13-3)设于该垫板(13-5)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软岩高边坡锚杆框架梁组合钢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板紧固装置(13)包括设于所述旋转螺杆(13-3)中间段的中央螺纹套筒(13-4)。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软岩高边坡锚杆框架梁组合钢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板紧固装置(13)包括设于所述旋转螺杆(13-3)上的拉紧绳(13-2)。
8.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软岩高边坡锚杆框架梁组合钢模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模板紧固装置(13)匹配设置的拉紧连接扣(8),该拉紧连接扣(8)包括左侧模固定机构(8-1)和顶模固定机构(8-2)。
9.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软岩高边坡锚杆框架梁组合钢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调托撑(5)包括垫板(5-4),设于所述垫板(5-4)上的穿孔螺杆(5-1),以及套设于所述穿孔螺杆(5-1)上的上螺母扣件(5-2)和下螺母扣件(5-3)。
10.一种软岩高边坡锚杆框架梁组合钢模系统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00:锚杆框架梁的钢筋骨架绑扎完成后进行施工放样,按照设计图纸在边坡沟槽内放出左侧模和右侧模边线并采用汽车吊将模板吊放至边坡沟槽内相应位置;
S200:吊装框架梁十字交叉节点整体钢模板至锚杆框架梁钢筋十字节点处并安装,安装好后临时固定;
S300:吊装框架梁主梁节段组合模板并在槽内安装左侧模和右侧,在立放侧模之前,在侧模底部安装可调托撑,安装好侧模后调节可调托撑的高度以保证模板的顺直度和标高,对于侧模底部和边坡沟槽间的空隙用砂浆或黏土填充密实,并保持模板稳固;
S400:通过侧模螺栓连接孔连接侧模和十字交叉节点整体钢模板,使之成为整体;
S500:吊装框架梁主梁节段组合模板的顶模,顶模左侧翼缘板外侧和左侧模的左侧翼缘板内侧贴紧,右侧挡水缘模板内侧和右侧模的翼缘板外侧贴紧贴;
S600:侧模和顶模组合完成后,设置模板紧固装置,手动拧中央螺杆,使的拉紧绳拉紧左侧模和右侧模,并同时向下压紧顶模;
S700:模板验收通过后,通过顶模浇筑振捣口浇筑振捣混凝土,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后拆模,卸下模板紧固装置和模板连接螺栓,依次用榔头敲击左侧模、顶模和右侧模拆模。
CN202211212239.6A 2022-09-30 2022-09-30 一种软岩高边坡锚杆框架梁组合钢模系统及使用方法 Pending CN11552255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212239.6A CN115522557A (zh) 2022-09-30 2022-09-30 一种软岩高边坡锚杆框架梁组合钢模系统及使用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212239.6A CN115522557A (zh) 2022-09-30 2022-09-30 一种软岩高边坡锚杆框架梁组合钢模系统及使用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522557A true CN115522557A (zh) 2022-12-27

Family

ID=847021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212239.6A Pending CN115522557A (zh) 2022-09-30 2022-09-30 一种软岩高边坡锚杆框架梁组合钢模系统及使用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522557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847044B (zh) 一种半预制装配式盖梁施工方法
CN105756356B (zh) 一种钢管柱筒安装调整对准方法
CN105649348B (zh) 一种钢管柱筒吊运安装方法
CN105756348B (zh) 一种核心筒梁柱钢管柱内混凝土浇筑施工方法
CN106042173B (zh) 桥梁生产系统
CN110439265A (zh) 一种狭窄伸缩缝处双侧柱或墙同步施工方法
CN107366353B (zh) 一种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框架变截面柱及其施工方法
CN105604197B (zh) 一种梁柱钢管柱筒结构
CN110847050A (zh) 一种大跨度预制波形钢腹板组合梁顶底板同步浇筑模板及其使用方法
CN105649335B (zh) 一种超高层建筑核心筒梁柱结构施工方法
CN105735638B (zh) 一种牛腿浇筑用弧形模具加工方法及其牛腿浇筑方法
CN111663770B (zh) 一种现浇板后浇带快易组合定型模具及其施工方法
CN105735474A (zh) 一种核心筒梁柱单层钢管柱施工方法
CN205677070U (zh) 一种建筑框架结构
CN113123597A (zh) 一种装配式叠合板拼接缝悬吊式模板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210369292U (zh) 装配式建筑现浇叠合模壳一体化结构
CN115522557A (zh) 一种软岩高边坡锚杆框架梁组合钢模系统及使用方法
CN107217790A (zh) 一种预制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框架空心柱及其施工方法
CN113482007B (zh) 一种腰梁支护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105804402B (zh) 一种核心筒梁柱钢管柱内混凝土下料浇筑方法
CN105604248B (zh) 一种钢管柱的钢管柱筒对接保护焊接方法
CN211775746U (zh) 一种污水处理池锥体基础钢模板及其矩阵连接结构
CN108748621A (zh) 一种立模生产预制件的方法
CN213114883U (zh) 一种基于倒梯形状排水沟的混凝土浇筑用工装
CN108331343A (zh) 悬挑梁与铝合金模板搭接处的施工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