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515041A - 音频播放方法、装置、耳机和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音频播放方法、装置、耳机和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515041A
CN115515041A CN202110694413.4A CN202110694413A CN115515041A CN 115515041 A CN115515041 A CN 115515041A CN 202110694413 A CN202110694413 A CN 202110694413A CN 115515041 A CN115515041 A CN 11551504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gnal
sound wave
conduction microphone
noise level
audio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694413.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泽�
夏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694413.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515041A/zh
Publication of CN11551504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51504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1/00Details of transducers, loudspeakers or microphones
    • H04R1/10Earpieces; Attachments therefor ; Earphones; Monophonic headphones
    • H04R1/1083Reduction of ambient nois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2201/00Details of transducers, loudspeakers or microphones covered by H04R1/00 but not provided for in any of its subgroups
    • H04R2201/10Details of earpieces, attachments therefor, earphones or monophonic headphones covered by H04R1/10 but not provided for in any of its subgroup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2460/00Details of hearing devices, i.e. of ear- or headphones covered by H04R1/10 or H04R5/033 but not provided for in any of their subgroups, or of hearing aids covered by H04R25/00 but not provided for in any of its subgroups
    • H04R2460/13Hearing devices using bone conduction transducer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ircuit For Audible Band Transducer (AREA)
  • Soundproofing, Sound Blocking, And Sound Damping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音频播放方法、装置、耳机和存储介质。应用于耳机,所述耳机包括骨传导麦克风和扬声器,所述方法包括:获取所述骨传导麦克风采集的第一声波信号;所述第一声波信号为以用户的骨骼作为媒介传导的声波信号;根据所述第一声波信号生成第一音频信号;控制所述扬声器播放所述第一音频信号。采用本方法能够降低环境声音对用户语音造成的干扰,从而提高音频信号的播放效果。

Description

音频播放方法、装置、耳机和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耳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音频播放方法、装置、耳机和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耳机,是一种被广泛使用的电子设备,可以方便用户在不影响旁人的情况下独自聆听音频,也可以方便用户接听电话等。不论是头戴式耳机还是入耳式耳机,都会阻隔一部分声音的空气传播,因此用户在佩戴耳机通话时,会听到自己的声音比较小,从而不由自主的提高音量。
目前,通常采用播放侧音信号的方式来解决这个问题,即由耳机中的麦克风采集用户语音,再由耳机中的扬声器播放根据用户语音生成的侧音信号。
但是,麦克风在采集用户语音的同时,也会采集到环境声音。如果是在高噪声环境下,环境声音就会对用户语音造成比较大的干扰,导致侧音信号的效果较差。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能够降低环境声音对用户语音的干扰,提高音频播放效果的音频播放方法、装置、耳机和存储介质。
第一方面,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音频播放方法,应用于耳机,耳机包括骨传导麦克风和扬声器,该方法包括:
获取骨传导麦克风采集的第一声波信号;第一声波信号为以用户的骨骼作为媒介传导的声波信号;
根据第一声波信号生成第一音频信号;
控制扬声器播放第一音频信号。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该方法还包括:
检测耳机的周围环境的噪音水平;
对应地,上述根据第一声波信号生成第一音频信号,包括:
若噪音水平高于预设噪音水平阈值,则根据第一声波信号生成第一音频信号。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耳机还包括第一气导麦克风,该方法还包括:
若噪音水平低于预设噪音水平阈值,则根据第一气导麦克风采集的第二声波信号生成第二音频信号;
控制扬声器播放第二音频信号。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该方法还包括:
检测所述耳机的周围环境的噪音水平;
对应地,上述获取骨传导麦克风采集的第一声波信号,包括:
若噪音水平高于预设噪音水平阈值,则开启骨传导麦克风,并获取骨传导麦克风采集的第一声波信号。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耳机还包括第一气导麦克风,该方法还包括:
若噪音水平低于预设噪音水平阈值,则开启第一气导麦克风,并获取第一气导麦克风采集的第二声波信号;第二声波信号为以空气作为媒介传导的声波信号;
根据第二声波信号生成第二音频信号;
控制扬声器播放第二音频信号。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耳机还包括第二气导麦克风,上述检测耳机的周围环境的噪音水平,包括:
获取第二气导麦克风采集的环境声波信号;
检测环境声波信号中的语音音频信号与噪音音频信号之间的信噪比,得到噪音水平。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上述根据第一声波信号生成第一音频信号,包括:
将第一声波信号进行电信号转换处理,得到骨振动电信号;
对骨振动电信号进行信号处理,得到第一音频信号。
第二方面,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音频播放装置,应用于耳机,耳机包括骨传导麦克风和扬声器,该装置包括:
第一声波采集模块,用于获取骨传导麦克风采集的第一声波信号;第一声波信号为以用户的骨骼作为媒介传导的声波信号;
第一音频生成模块,用于根据第一声波信号生成第一音频信号;
第一音频播放模块,用于控制扬声器播放第一音频信号。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该装置还包括:
噪音水平检测模块,用于检测耳机的周围环境的噪音水平;
对应地,第一音频生成模块,具体用于若噪音水平高于预设噪音水平阈值,则根据第一声波信号生成第一音频信号。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耳机还包括第一气导麦克风,该装置还包括:
第二音频生成模块,用于若噪音水平低于预设噪音水平阈值,则根据第一气导麦克风采集的第二声波信号生成第二音频信号;第二声波信号为以空气作为媒介传导的声波信号;
第二音频播放模块,用于控制扬声器播放第二音频信号。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该装置还包括:
噪音水平检测模块,用于检测耳机的周围环境的噪音水平;
对应地,上述第一声波采集模块,具体用于若噪音水平高于预设噪音水平阈值,则开启骨传导麦克风,并获取骨传导麦克风采集的第一声波信号。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耳机还包括第一气导麦克风,该装置还包括:
第二声波采集模块,用于若噪音水平低于预设噪音水平阈值,则开启第一气导麦克风,获取第一气导麦克风采集的第二声波信号;第二声波信号为以空气作为媒介传导的声波信号;
第二音频生成模块,用于根据第二声波信号生成第二音频信号;
第二音频播放模块,用于控制扬声器播放第二音频信号。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耳机还包括第二气导麦克风,上述噪音水平检测模块,具体用于获取第二气导麦克风采集的环境声波信号;检测环境声波信号中的语音音频信号与噪音音频信号之间的信噪比,得到噪音水平。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上述第一音频生成模块,包括:
信号转换子模块,用于将第一声波信号进行电信号转换处理,得到骨振动电信号;
信号处理子模块,用于对骨振动电信号进行信号处理,得到第一音频信号。
第三方面,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耳机,该耳机包括骨传导麦克风、气导麦克风以及扬声器,用于实现上述第一方面任一所述的步骤。
第四方面,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第一方面任一所述的步骤。
上述音频播放方法、装置、耳机和存储介质,耳机获取骨传导麦克风采集的第一声波信号;根据第一声波信号生成第一音频信号;控制扬声器播放第一音频信号。由于在音频采集阶段,骨传导麦克风采集的第一声波信号是用户发声时颌骨振动产生的,而环境声音(包括噪声)无法引起骨振动,因此,根据第一声波信号生成的第一音频信号不包含环境声音,故而可以降低环境声音对用户语音造成的干扰,从而提高音频信号的播放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一个实施例中音频播放方法的应用环境图;
图2为一个实施例中音频播放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另一个实施例中音频播放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又一个实施例中音频播放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又一个实施例中音频播放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6为又一个实施例中音频播放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7为一个实施例中检测耳机的周围环境的噪音水平步骤的流程示意图;
图8为一个实施例中根据第一声波信号生成第一音频信号步骤的流程示意图;
图9为一个实施例中音频播放装置的结构框图之一;
图10为一个实施例中音频播放装置的结构框图之二;
图11为一个实施例中音频播放装置的结构框图之三;
图12为一个实施例中音频播放装置的结构框图之四;
图13为一个实施例中音频播放装置的结构框图之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本申请提供的音频播放方法,可以应用于如图1所示的应用环境中。该应用环境包括耳机,该耳机包括骨传导麦克风101和扬声器102。其中,骨传导麦克风101包括声波信号采集器件。当用户佩戴耳机时,耳机与人体接触;当用户发声时,颌骨振动产生声波信号,骨传导麦克风的声波信号采集器件采集该声波信号。上述声波信号采集器件可以包括可变电容,可变电容的电容值随着颌骨振动产生的声波信号的变化而变化。
在一种可选实施例中,该耳机还可以包括气导麦克风,气导麦克风是通过用户语音的声波改变空气压力,空气压力使气导麦克风的振膜发生振动,从而采集到声波信号。
在一种可选实施例中,气导麦克风包括第一气导麦克风和第二气导麦克风。其中,第一气导麦克风的位置靠近佩戴者的嘴部,用于采集用户语音;第二气导麦克风的位置在背离耳道的耳机壳体上,用于采集环境声音。气导麦克风可以提高信号比,覆盖用户在大部分场景下的使用需求,可以保持语音还原度和真实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该耳机可以是TWS(True Wireless Stereo,真正无线立体声)蓝牙耳机。该耳机的工作原理包括:终端通过无线方式连接主耳机,再由主耳机通过无线方式连接副耳机,实现蓝牙左右声道无线分离使用。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提供了一种音频播放方法,以该方法应用于图1中的耳机为例进行说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201,获取骨传导麦克风采集的第一声波信号。
其中,第一声波信号为以用户的骨骼作为媒介传导的声波信号。
在佩戴该耳机的用户发声时,颌骨振动产生第一声波信号,耳机通过骨传导麦克风采集该第一声波信号。由于骨传导麦克风采集颌骨振动而产生的声波信号,而环境声音(包括噪声)无法引起骨振动,因此,根据第一声波信号生成的第一音频信号不包含环境声音。这样,在最初的信号采集阶段就可以实现去噪的效果。
步骤202,根据第一声波信号生成第一音频信号。
耳机采集到第一声波信号之后,对第一声波信号进行处理。示例性地,耳机将第一声波信号转换为骨振动电信号,根据骨振动电信号生成第一音频信号。
步骤203,控制扬声器播放第一音频信号。
耳机生成第一音频信号之后,将第一音频信号发送到扬声器,控制扬声器播放第一音频信号。
上述音频播放方法中,耳机获取骨传导麦克风采集的第一声波信号;根据第一声波信号生成第一音频信号;控制扬声器播放第一音频信号。由于在信号采集阶段,骨传导麦克风采集的是用户发声时颌骨振动产生的第一声波信号,而环境声音(包括噪声)无法引起骨振动,因此,根据第一声波信号生成的第一音频信号不包含环境声音,故而可以降低环境声音对用户语音造成的干扰,从而提高音频信号的播放效果。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本公开实施例还可以包括:
步骤204,检测耳机的周围环境的噪音水平。
当用户佩戴耳机时,耳机可以自动检测周围环境的噪音水平。其中一种检测方式可以包括:确定环境声波信号中的噪音音量,若噪音音量大于预设分贝值,则确定噪音水平高于预设噪音水平阈值;若噪音音量小于预设分贝值,则确定噪音水平低于预设噪音水平阈值。还可以采用其他参数来表征噪音水平,本公开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耳机可以根据检测到周围环境是高噪音水平还是低噪音水平,采取不同的音频信号处理模式。
如图3所示,在一种音频信号处理方式中,步骤202可以包括:若噪音水平高于预设噪音水平阈值,则根据第一声波信号生成第一音频信号。
在实际应用中,耳机中设置的骨传导麦克风和第一气导麦克风可以同时进行信号采集。如果噪音水平高于预设噪音水平阈值,说明耳机周围环境的噪音水平为高噪音水平。此时,如果通过第一气导麦克风采集用户语音,就会在采集到用户语音的同时,采集到大量的噪音,这样,就会导致后续音频信号处理难度增加,音频播放效果降低。因此,当检测到噪音水平高于预设噪音水平阈值时,耳机根据骨传导麦克风采集的第一声波信号生成第一音频信号。
上述实施例中,检测耳机的周围环境的噪音水平;若噪音水平高于预设噪音水平阈值,则根据第一声波信号生成第一音频信号。通过本公开实施例,耳机可以自动分辨周围环境的噪音水平,并在噪音水平高于预设噪音水平阈值时,根据骨导麦克风采集到的第一声波信号生成第一音频信号,避免环境声音对用户语音的干扰,从而提高了音频信号的播放效果。
如图4所示,在另一种音频信号处理方式中,本公开实施例还可以包括:
步骤205,若噪音水平低于预设噪音水平阈值,则根据第一气导麦克风采集的第二声波信号生成第二音频信号。
其中,第二声波信号为以空气作为媒介传导的声波信号。
在实际应用中,耳机中设置的骨传导麦克风和第一气导麦克风同时进行信号采集。如果噪音水平低于预设噪音水平阈值,说明耳机的周围环境为低噪音水平,环境中的噪声对用户语音的干扰不大。此时,可以根据第一气导麦克风采集的第二声波信号生成第二音频信号。由于第一气导麦克风采集到的声波信号特征频宽较宽,可保证第二音频信号的还原度、降低失真,从而更好地确保用户语音的质量和清晰度,提升用户体验。
生成第二音频信号可以采用多种方式,其中一种方式中可以包括:对第二声波信号进行滤波处理,并根据滤波后的第二声波信号生成第二音频信号。其中,滤波处理可以是调整滤波器聚焦语音内容,滤除与语音内容频段不同的噪音音频信号。
步骤206,控制扬声器播放第二音频信号。
上述实施例中,若噪音水平低于预设噪音水平阈值,则根据第一气导麦克风采集的第二声波信号生成第二音频信号,并控制扬声器播放第二音频信号。通过本公开实施例,在噪音水平低于预设噪音水平阈值时,通过第一气导麦克风采集第二声波信号,由于第一气导麦克风采集到的声波信号特征频宽较宽,可保证第二音频信号的还原度、降低失真,从而更好地确保用户语音的质量和清晰度,提升用户体验。
在一个实施例中,耳机还可以根据检测到周围环境是高噪音水平还是低噪音水平,采取不同的信号采集模式。如图5所示,步骤201可以包括:若噪音水平高于预设噪音水平阈值,则开启骨传导麦克风,并获取骨传导麦克风采集的第一声波信号。
在实际应用中,骨传导麦克风和第一气导麦克风不同时进行信号采集,耳机先检测周围环境的噪音水平,如果噪音水平高于预设噪音水平阈值,才开启骨传导麦克风,采用骨传导麦克风进行信号采集。
之后,耳机获取骨传导麦克风采集的第一声波信号,根据第一声波信号生成第一音频信号,再控制扬声器播放第一音频信号。
如图6所示,本公开实施例还可以包括:
步骤207,若噪音水平低于预设噪音水平阈值,则开启第一气导麦克风,并获取第一气导麦克风采集的第二声波信号。
其中,第二声波信号为以空气作为媒介传导的声波信号。
当耳机检测到周围环境的噪音水平低于预设噪音水平阈值时,不开启骨传导麦克风,而是开启第一气导麦克风,获取第一气导麦克风采集的第二声波信号。
步骤208,根据第二声波信号生成第二音频信号。
步骤209,控制扬声器播放第二音频信号。
上述实施例中,耳机根据检测到周围环境是高噪音水平还是低噪音水平,开启相应的麦克风进行信号采集,即在骨传导麦克风工作时,第一气导麦克风不工作;在第一气导麦克风工作时,骨传导麦克风不工作。这样,可以节省麦克风的功耗。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耳机还包括第二气导麦克风,上述检测耳机的周围环境的噪音水平的步骤,可以包括:
步骤2041,获取第二气导麦克风采集的环境声波信号。
耳机中的第二气导麦克风可以设置为常开状态,实时采集环境声波信号。或者,耳机先确定当前状态是否满足检测触发条件,若确定当前状态满足检测触发条件,则通过第二气导麦克风采集环境声波信号。示例性地,耳机中设置有红外传感器,在根据红外传感器采集到的红外信号确定用户佩戴耳机时,确定当前状态满足检测触发条件,则开启第二气导麦克风采集环境声波信号。本公开实施例对第二气导麦克风采集环境声波信号的时机不做限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二气导麦克风与第一气导麦克风可以为同一个麦克风,也可以为不同的麦克风。
步骤2042,检测环境声波信号中的语音音频信号与噪音音频信号之间的信噪比,得到噪音水平。
通过第二气导麦克风采集到环境声波信号后,从环境声波信号中识别出用户的语音音频信号和环境中的噪音音频信号;之后,计算语音音频信号与噪音音频信号之间的信噪比,并将计算出的信噪比作为噪音水平。
上述实施例中,获取第二气导麦克风采集环境声波信号;检测环境声波信号中的语音音频信号与噪音音频信号之间的信噪比,得到噪音水平。通过本公开实施例,采用信噪比来表征噪音水平,信噪比的计算方式简单容易实现,使得耳机可以较为迅速的分辨出周围环境的噪音水平,从而选择合适的音频信号采集方式。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上述根据第一声波信号生成第一音频信号的步骤,可以包括:
步骤2021,将第一声波信号进行电信号转换处理,得到骨振动电信号。
骨传导麦克风中设置有可变电容,可变电容的电容值随着第一声波信号的变化而变化,因此,可以将第一声波信号转换为由可变电容的电容值表示的骨振动电信号。
或者,骨传导麦克风中还设置有电感,由可变电容和电感组成电容电感回路,电容电感回路的谐振频率随着可变电容的电容值变化,因此,在可变电容的电容值随着第一声波信号的变化而变化时,电容电感回路的谐振频率也随之变化,得到不同的频率值,从而由不同的频率值构成骨振动电信号。
步骤2022,对骨振动电信号进行信号处理,得到第一音频信号。
由于骨振动电信号中可能还包括回声音频信号、杂音音频信号,导致生成的音频信号不够清晰;或者是骨振动电信号的增益不够大,导致音频信号在播放时音量较小。因此,在得到骨振动电信号之后,需要对骨振动电信号进行一些处理,才能得到供扬声器播放的第一音频信号。
其中,对骨振动电信号进行信号处理,可以包括以下至少一种:对骨振动电信号进行回声消除处理;对骨振动电信号进行滤波处理;对骨振动电信号进行增益调节处理。
上述对骨振动电信号进行回声消除处理可以包括:将扬声器播放的音频信号作为回声音频信号,去除骨振动电信号中的回声音频信号,得到消除回声的第一音频信号。
上述对骨振动电信号进行滤波处理可以包括:将骨振动电信号中超出预设频率范围的音频信号滤除掉,得到滤波杂音的第一音频信号。本公开实施例对预设频率范围不做限定。
上述对骨振动电信号进行增益调节处理,包括:若骨振动电信号的增益低于第一增益阈值,则提高骨振动电信号的增益;若骨振动电信号的增益高于第二增益阈值,则降低骨振动电信号的增益。其中,第一增益阈值小于第二增益阈值,本公开实施例对第一增益阈值和第二增益阈值不做限定。
示例性地,耳机中设置自动增益控制(Automatic Gain Control,AGC)模块,该自动增益控制模块在用户的声音较小时提高骨振动电信号的增益,在用户的声音较大时降低骨振动电信号的增益,使得生成的第一音频信号始终保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
另外,为了使音频信号听起来更真实自然,提高用户体验,还可以对骨振动电信号在降噪过程中被降掉的部分进行补偿,以保证扬声器播放第一音频信号时,可以播放完整的用户语音。
上述实施例中,将第一声波信号进行电信号转换处理,得到骨振动电信号;对骨振动电信号进行信号处理,得到第一音频信号。通过本公开实施例,耳机将第一声波信号转换为骨振电信号,并对骨振动电信号进行回波消除处理、滤波处理和增益调节处理等,不仅可以保证音频信号的播放效果,还可以使音频信号听起来更真实自然,提高用户体验。
应该理解的是,虽然图2至图8的流程图中的各个步骤按照箭头的指示依次显示,但是这些步骤并不是必然按照箭头指示的顺序依次执行。除非本文中有明确的说明,这些步骤的执行并没有严格的顺序限制,这些步骤可以以其它的顺序执行。而且,图2至图8中的至少一部分步骤可以包括多个步骤或者多个阶段,这些步骤或者阶段并不必然是在同一时刻执行完成,而是可以在不同的时刻执行,这些步骤或者阶段的执行顺序也不必然是依次进行,而是可以与其它步骤或者其它步骤中的步骤或者阶段的至少一部分轮流或者交替地执行。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9所示,提供了一种音频播放装置,包括:
第一声波采集模块301,用于获取骨传导麦克风采集的第一声波信号;第一声波信号为以用户的骨骼作为媒介传导的声波信号;
第一音频生成模块302,用于根据第一声波信号生成第一音频信号;
第一音频播放模块303,用于控制扬声器播放第一音频信号。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0所示,该装置还包括:
噪音水平检测模块304,用于检测耳机的周围环境的噪音水平;
对应地,第一音频生成模块302,具体用于若噪音水平高于预设噪音水平阈值,则根据第一声波信号生成第一音频信号。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耳机还包括第一气导麦克风,如图11所示,该装置还包括:
第二音频生成模块305,用于若噪音水平低于预设噪音水平阈值,则根据第一气导麦克风采集的第二声波信号生成第二音频信号;
第二音频播放模块306,用于控制扬声器播放第二音频信号。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2所示,该装置还包括:
噪音水平检测模块304,用于检测耳机的周围环境的噪音水平;
上述第一声波采集模块301,具体用于若噪音水平高于预设噪音水平阈值,则开启骨传导麦克风,并获取骨传导麦克风采集的第一声波信号。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耳机还包括第一气导麦克风,如图13所示,该装置还包括:
第二声波采集模块307,用于若噪音水平低于预设噪音水平阈值,则开启第一气导麦克风,并获取第一气导麦克风采集的第二声波信号;
第二音频生成模块305,用于根据第二声波信号生成第二音频信号;
第二音频播放模块306,用于控制扬声器播放第二音频信号。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耳机还包括第二气导麦克风,上述噪音水平检测模块304,具体用于获取第二气导麦克风采集环境声波信号;检测环境声波信号中的语音音频信号与噪音音频信号之间的信噪比,得到噪音水平。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上述第一音频生成模块302,包括:
信号转换子模块,用于将第一声波信号进行电信号转换处理,得到骨振动电信号;
信号处理子模块,用于对骨振动电信号进行信号处理,得到第一音频信号。
关于音频播放装置的具体限定可以参见上文中对于音频播放方法的限定,在此不再赘述。上述音频播放装置中的各个模块可全部或部分通过软件、硬件及其组合来实现。上述各模块可以硬件形式内嵌于或独立于耳机中的处理器中,也可以以软件形式存储于耳机中的存储器中,以便于处理器调用执行以上各个模块对应的操作。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耳机,该耳机包括骨传导麦克风、气导麦克风以及扬声器,该耳机用于实现以下步骤:
获取骨传导麦克风采集的第一声波信号;第一声波信号为以用户的骨骼作为媒介传导的声波信号;
根据第一声波信号生成第一音频信号;
控制扬声器播放第一音频信号。
在一个实施例中,该耳机还实现以下步骤:
检测耳机的周围环境的噪音水平;
若噪音水平高于预设噪音水平阈值,则根据第一声波信号生成第一音频信号。
在一个实施例中,耳机还包括第一气导麦克风,该耳机还实现以下步骤:
若噪音水平低于预设噪音水平阈值,则根据第一气导麦克风采集的第二声波信号生成第二音频信号;第二声波信号为以空气作为媒介传导的声波信号;
控制扬声器播放第二音频信号。
在一个实施例中,该耳机还实现以下步骤:
检测耳机的周围环境的噪音水平;
若噪音水平高于预设噪音水平阈值,则开启骨传导麦克风,并获取骨传导麦克风采集的第一声波信号。
在一个实施例中,耳机还包括第一气导麦克风,该耳机还实现以下步骤:
若噪音水平低于预设噪音水平阈值,则开启第一气导麦克风,并获取第一气导麦克风采集的第二声波信号;第二声波信号为以空气作为媒介传导的声波信号;
根据第二声波信号生成第二音频信号;
控制扬声器播放第二音频信号。
在一个实施例中,耳机还包括第二气导麦克风,该耳机还实现以下步骤:
获取第二气导麦克风采集环境声波信号;
检测环境声波信号中的语音音频信号与噪音音频信号之间的信噪比,得到噪音水平。
在一个实施例中,该耳机还实现以下步骤:
将第一声波信号进行电信号转换处理,得到骨振动电信号;
对骨振动电信号进行信号处理,得到第一音频信号。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下步骤:
获取骨传导麦克风采集的第一声波信号;第一声波信号为以用户的骨骼作为媒介传导的声波信号;
根据第一声波信号生成第一音频信号;
控制扬声器播放第一音频信号。
在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检测耳机的周围环境的噪音水平;
若噪音水平高于预设噪音水平阈值,则根据第一声波信号生成第一音频信号。
在一个实施例中,耳机还包括第一气导麦克风,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若噪音水平低于预设噪音水平阈值,则根据第一气导麦克风采集的第二声波信号生成第二音频信号;第二声波信号为以空气作为媒介传导的声波信号;
控制扬声器播放第二音频信号。
在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检测耳机的周围环境的噪音水平;
若噪音水平高于预设噪音水平阈值,则开启骨传导麦克风,并获取骨传导麦克风采集的第一声波信号。
在一个实施例中,耳机还包括第一气导麦克风,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若噪音水平低于预设噪音水平阈值,则开启第一气导麦克风,获取第一气导麦克风采集的第二声波信号;第二声波信号为以空气作为媒介传导的声波信号;
根据第二声波信号生成第二音频信号;
控制扬声器播放第二音频信号。
在一个实施例中,耳机还包括第二气导麦克风,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获取第二气导麦克风采集环境声波信号;
检测环境声波信号中的语音音频信号与噪音音频信号之间的信噪比,得到噪音水平。
在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将第一声波信号进行电信号转换处理,得到骨振动电信号;
对骨振动电信号进行信号处理,得到第一音频信号。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是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计算机程序可存储于一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计算机程序在执行时,可包括如上述各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其中,本申请所提供的各实施例中所使用的对存储器、存储、数据库或其它介质的任何引用,均可包括非易失性和易失性存储器中的至少一种。非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磁带、软盘、闪存或光存储器等。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或外部高速缓冲存储器。作为说明而非局限,RAM可以是多种形式,比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tatic Random Access Memory,SRAM)或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DRAM)等。
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本申请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音频播放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耳机,所述耳机包括骨传导麦克风和扬声器,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所述骨传导麦克风采集的第一声波信号;所述第一声波信号为以用户的骨骼作为媒介传导的声波信号;
根据所述第一声波信号生成第一音频信号;
控制所述扬声器播放所述第一音频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检测所述耳机的周围环境的噪音水平;
对应地,所述根据所述第一声波信号生成第一音频信号,包括:
若所述噪音水平高于预设噪音水平阈值,则根据所述第一声波信号生成第一音频信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耳机包括第一气导麦克风,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噪音水平低于所述预设噪音水平阈值,则根据所述第一气导麦克风采集的第二声波信号生成第二音频信号;所述第二声波信号为以空气作为媒介传导的声波信号;
控制所述扬声器播放所述第二音频信号。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检测所述耳机的周围环境的噪音水平;
对应地,所述获取所述骨传导麦克风采集的第一声波信号,包括:
若所述噪音水平高于预设噪音水平阈值,则开启所述骨传导麦克风,并获取所述骨传导麦克风采集的所述第一声波信号。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耳机包括第一气导麦克风,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噪音水平低于所述预设噪音水平阈值,则开启所述第一气导麦克风,并获取所述第一气导麦克风采集的第二声波信号;所述第二声波信号为以空气作为媒介传导的声波信号;
根据所述第二声波信号生成第二音频信号;
控制所述扬声器播放所述第二音频信号。
6.根据权利要求2或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耳机还包括第二气导麦克风,所述检测所述耳机的周围环境的噪音水平,包括:
获取所述第二气导麦克风采集的环境声波信号;
检测所述环境声波信号中的语音音频信号与噪音音频信号之间的信噪比,得到所述噪音水平。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一声波信号生成第一音频信号,包括:
将所述第一声波信号进行电信号转换处理,得到骨振动电信号;
对所述骨振动电信号进行信号处理,得到所述第一音频信号。
8.一种音频播放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耳机,所述耳机包括骨传导麦克风和扬声器,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声波采集模块,用于获取所述骨传导麦克风采集的第一声波信号;所述第一声波信号为以用户的骨骼作为媒介传导的声波信号;
第一音频生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声波信号生成第一音频信号;
第一音频播放模块,用于控制所述扬声器播放所述第一音频信号。
9.一种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耳机包括骨传导麦克风和扬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耳机用于实现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CN202110694413.4A 2021-06-22 2021-06-22 音频播放方法、装置、耳机和存储介质 Pending CN11551504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694413.4A CN115515041A (zh) 2021-06-22 2021-06-22 音频播放方法、装置、耳机和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694413.4A CN115515041A (zh) 2021-06-22 2021-06-22 音频播放方法、装置、耳机和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515041A true CN115515041A (zh) 2022-12-23

Family

ID=844997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694413.4A Pending CN115515041A (zh) 2021-06-22 2021-06-22 音频播放方法、装置、耳机和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515041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017825B2 (ja) 特に「ハンズフリー」電話システム向けの近接音声信号を雑音除去するための手段を有するマイクロホンとイヤホンの組合せ型のオーディオ・ヘッドセット
CN109068215B (zh) 一种入耳式耳机的降噪方法、装置及入耳式耳机
CN112954530B (zh) 一种耳机降噪方法、装置、系统及无线耳机
JP2017518522A (ja) 能動騒音低減イヤホン、該イヤホンに適用する騒音低減制御方法及びシステム
CN111683319A (zh) 一种通话拾音降噪方法及耳机、存储介质
CN110896509A (zh) 耳机佩戴状态确定方法、电子设备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
US11438711B2 (en) Hearing assist device employing dynamic processing of voice signals
CN109348327B (zh) 一种主动降噪系统
CN109068217B (zh) 一种入耳式耳机的侧音增强方法、装置及入耳式耳机
CN105100990A (zh) 防止反馈话筒信号的饱和效应的anc噪声有源控制音频头戴组件
CN112822585B (zh) 一种入耳式耳机的音频播放方法、装置及系统
WO2021103260A1 (zh) 耳机的控制方法以及耳机
CN111935584A (zh) 用于无线耳机组件的风噪处理方法、装置以及耳机
CN111510822A (zh) 声音控制系统、装置、方法及其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3630684B (zh) 一种具有主动降噪功能的耳机及其降噪方法
CN113395629B (zh) 一种耳机及其音频处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
CN114173244A (zh) 具有泄漏检测的稳健开耳式环境声音控制
CN114466278B (zh) 一种耳机模式对应的参数确定方法、耳机、终端和系统
JP2008228198A (ja) 再生音調整装置及び再生音調整方法
WO2023087468A1 (zh) 耳机通透模式的控制方法、装置、耳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5515041A (zh) 音频播放方法、装置、耳机和存储介质
US20230010505A1 (en) Wearable audio device with enhanced voice pick-up
CN115103258A (zh) 风噪检测方法、装置及耳机
US20220103951A1 (en) Machine learning based self-speech removal
CN112738682A (zh) 主动降噪耳机和主动降噪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